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步武术教学范文

初步武术教学精选(九篇)

初步武术教学

第1篇:初步武术教学范文

一、应达到的目标及要求

1.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武术

目前对武术的认识有两种错误倾向:一种倾向认为武术就是套路演练,是不实用的“花拳绣腿”;另一种倾向认为武术像影视剧中那样,是蒙着神秘面纱的绝世神功。学生对武术的认识大部分来自电影、电视,对真正的武术并不了解。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武术与影视表演是不同的,武术也不仅是套路这一种形式,还有功法、对练、散手、擒拿、器械等多种形式,还包括武术文化、武术精神、健身、养生、竞技、娱乐等内容。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武术特有的技击、防身自卫等价值,对武术建立正确的认识。

2.使学生初步树立武德意识

中华武术提倡“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学武先学德”,习武之人最讲武德,武德也是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德包括礼节、人品、作风、学武的学风等内容。初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要从开始就让学生树立武德意识。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武目的,从小就树立良好的习武风尚。学生要知道学武是为了锻炼身体、磨练意志、自卫防身,而不是为了打架斗殴、恃武凌弱、争强好胜。其次,在武术教学之前要先学抱拳礼,不一定让学生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但要知道谦虚、礼让的道理,并在以后的武术课上贯穿始终,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礼仪教育。

3.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兴趣是通往学习乐园的好向导,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对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武术有着强健体魄、锻炼意志、技击防身、观赏娱乐、修身养性等多种功能,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武术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武术的内容博大精深,但是短短的一节课时间不能承载过多的内容,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才能达到预期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既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符合趣味性原则,选择运动形式活泼、特点突出的武术类型;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多样性,符合实效性原则,要展示武术的多种形式,也要注意武德的教育,使学生对武术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2.室内外结合

第一次武术课是在室内还是室外取决于教师,如果教师有良好的武术基础完全可以在室外上,用自己高水平的表演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把知识的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这样更形象、更生动。如果教师的武术技能不是很好,可以在室内借助多媒体,更全面地展示武术的知识与技能,也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第2篇:初步武术教学范文

志等特点,对强健身体,防身祛病,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协调、耐力等素质,培养勇猛、坚忍不拔的

意志品质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武术教学兴趣教学计划

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形式和健身方法,具有独特的技击性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磨练意志等特点

,对强健身体,防身祛病,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协调、耐力等素质,培养勇猛、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可目前我们很多学校并没有将其教学目标落到实处,特

别是我们农村中学,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我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农村体育课上怎样开展武术教学

一、武术课在农村学校开展的现状

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随着武术的不断推广,武术已成为了2008奥运会的表演项

目。武术作为体育教学内容之一编入教材,但是很多学校的武术教学开课率并不高,特别是农村学校开展武

术教学更不理想。据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研究员康戈武公布了最新的一项调研报告。这项为期两年的

调研对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70所普通中小学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84.0%的中小学在教学计

划中都安排有武术内容,但能完成武术教学任务的学校只有19.3%,另有50.6%的学校能部分完成;还有14.1%

的学校在教学计划中虽有武术的内容,但却没有武术课堂教学;13.0%的学校在教学计划中根本没有武术内

容。另外,79.6%的中小学课外活动中没有武术活动,51.3%的体育老师认为体育课中应增加武术内容,77.2%

的学生认为没有在校外学习武术的途径,而学生了解武术的途径则主要通过武打影视片和武侠小说,所占比

例分别达到了87.4%和46.5%,通过学校体育课了解武术的仅占27.1%。以上数据表明目前武术课开展的现状

并不乐观。

二、当前农村高中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过于简单、陈旧、没有新意。

目前通用的武本教材,大体是从1985年的体育通用武术教材修改易稿而来,经过了1988年和1995年两次大

的修改,但变化不大。虽然保留了许多优秀套路、内容,但过于简单。可观赏性就打了折扣 。

2、武术教学方法单一,组织形式呆板。

由于武术专项教师占体育教师比例很小,因此在教学中习惯于传统的、程式化的模式,一般程序是:准备

活动--讲解示范--学生分组练习--纠正错误动作--技评考核。在这种传统的教学组织过程中,使得教学非

常机械、呆板,而且压抑学生的个性。

3、任课教师对武术专业理论知识偏低,武术一向重礼仪、讲道德。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培养武德是武术的传统。通过练习武术可以培养尊师重道、讲礼守

信。这些武术文化的内涵是现在任课教师所缺乏的武术专业理论知识。现在高中教师只是把教学内容机械

式传授给学生,没有把武术深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在武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充分利用课堂的准备部分。

要合理安排好武术课的准备部分,做一些武术基本功的练习,这样做会使准备活动和基本练习衔接得紧密

而充分,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动作概念,具备良好的武术基本功,便于今后进一步学好套路。

2、根据武术特点,归类记忆。

武术套路功防特点体现在一招一式中,因此在讲解时可以进行模拟示范,这样使学生既提高了学习效率,

又增强了记忆。

3、选择适合于武术教学特点的教法,开展课外武术活动。

课外活动主要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锻炼,而武术由于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不高,是学校在课外活动开

展体育锻炼一项不错的选择。因此在课外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是学生在课外活动选择武术项目的关键

。 利用早操或课间操的一部分时间进行武术项目的推广,是部分学校让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以外进行武术

锻炼,采用比较多的办法,其主要选择简化太极拳或长拳套路这两项。早操或课间操的练习是每天都要进行

的,这就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能使学生长期在武术氛围的熏陶中对武术产生兴趣。 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

相比,它的活动内容不拘于教材,更具吸引力。在武术教学内容里,仍是以简单化的套路进行教学,如"简化

太极拳、初级长拳、初级剑术"等。而课外活动时老师就可以介绍些防身术、擒拿术、拳击和散打等内容

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武术的不同需求,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在课外活动选择武术项目进行体育锻炼。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为课堂教学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4、动作讲解示范上采取分解和完整相结合。

武术教学中不管是学习套路,还是学习器械,教师都应该把该套路完整的示范给学生看两遍,这样不仅学

生对该套路的动作形成完整的印象,对动作的概貌和精气神的韵味有了初步了解,还让学生有了美的享受

(当然教师的示范要以正常的速度体现式正招圆、劲力顺达,力求行美质善),增强了学习武术的积极性

。另外武术是有很多动作组合而成,因此在教学中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教。如果动作比较复杂,就要分

解为:上下分解和左右分解。例如在学习"马步架打"时,教师先示范一个完整的动作后,再进行上肢的分

解动作,接着进行下肢的动作,最后再带领学生把一个个的分解动作串联起来,进行完整的练习。

四、结合学校推行体育新课程标灵活安排教学计划和进度

各学校在实行新课程中,会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整合本校的体育资源,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统筹规划,

在各个学年中安排必选和自选项目,以及学分认定方法,有可能在不同学年安排不同的选项,这就涉及到

各模块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不尽相同,我们可根据武术模块教学时间的长短和学生的变化来安排教学计划

。教学进度不宜过快。武术内容多种多样,其套路错综复杂,教学进度快了,学生不容易掌握。在套路教

学中一个段落后可以安排一节复习课,加身体素质或基本功的练习内容,在复习课中纠正错误动作、巩固

提高动作质量。 穿插演练内容,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精神。武术是带有健身和表演娱乐功能的项目,在学

生掌握有一定的基础内容后,即可让学生进行表演。这样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提

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所学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3篇:初步武术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武术;说课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侧重运动技能目标,采用先整体后分组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音乐《中国功夫》及游戏包、剪、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本课学习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健身拳动作的连贯和稳定性,发展学生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之间能够取长补短,同时还采用讲解示范、语言激励、安排比赛等手段,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练中乐,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共40人。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有时会出现浮躁的心情,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体育课是他们释放压力,身心得到放松的最佳地方。但由于武术讲究的是基本功,加上武术教法比较简单、枯燥,过于要求技术的掌握,可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消极的情绪。因此,本节课力求从教法和学法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缓解学习压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教材分析

武术作为一种传统的体育项目,深受广大学生的普遍喜爱。而健身拳是国家为了适应初中学生的特点,为适合体育教学而改编的易学易练的武术动作。

学生通过演练武术得到美育熏陶,初步建立健身拳的概念,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热情以及民族自豪感,养成经常运用武术锻炼身体和修身养心的习惯。本节课主要学习健身拳1~4动(起式、戳掌冲拳、抽拳弹踢、进步蝶掌),教材特点是动作简单,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动作为主,为今后健身拳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通过游戏包、剪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健身拳学习。

2.运动技能:使学生获得武术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使95%以上的学生学会健身拳的技术动作。

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力量、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达到强身健体。

4.心理健康:加强学生的武德修养,培养学生勤学苦练,自尊、自信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优良品质。

5.社会适应: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互帮互学,体现出集体力量,团结第一。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健身拳动作规范、准确

难点:动作的连贯和稳定性以及武术的精气神

六、教法和学法

1.教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枯燥的特点,结合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新理念,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线,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行抱拳礼和音乐《中国功夫》,提出问题从而引出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情绪激励法(通过游戏包、剪、锤及教师演示健身拳连贯的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这样易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还采用讲解示范法,在教学的一开始教师正确完整的演示健身拳。以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我很想学”的情感,为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组合动作要领而打下基础。

2.学法:本课学生主要采用:尝试学习法、比较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而后在练习中,通过学生间相互对比、交流、评价和小组探讨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含义。最后通过集体表演、个人展示相结合,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七、教学流程

1.调动身心(10分)

(1)课堂常规(1分)

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出缺席人数、安排见习生

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

抱拳礼、音乐“中国功夫”引出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2)准备活动部分(9分)

①慢跑、活动各关节

②行进间正踢腿、行进间侧踢腿、马步、弓步、虚步

③游戏:游戏:包、剪、锤

A.手型猜拳:规则,两人或两人以上一组,以手型掌、勾、拳代替包、剪、锤

B.拳:规则,两人或两人以上一组,以并步、弓步、马步、虚步等代替手型包、剪、锤

游戏要求:a.动作准确、到位,反应灵敏。b.遵守游戏规则。

④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习武术有什么好处?学生积极回答。总结,有那么一句话“内练精气神,外练手眼身”中医学讲: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气神不断提高转化,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可以延年益寿。

设计意图:学习武术对学生的柔韧性要求较高,柔韧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完成动作的质量。因此通过武术的基本腿法和步法练习,达到热身效果。而且渐渐引导学生进入课的主题,培养武术精神。

2.学习活动(25分)

(1)学习武术健身拳前4动(教师完整的演练前4动)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刚劲有力的动作来感染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兴趣达到最高点。

(2)讲解动作名称和要领。让学生边看边听讲模仿教师动作

设计意图:武术属于肢体语言,每一招每一势代表着学生的内心世界。模仿教师的动作很重要,先模仿上肢,再模仿下肢,最后整体模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随时用语言提示,以使学生的模仿更加逼真。

(3)学生自由组合,体验动作。让学生(3~5人)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通过学生慢动作的演练,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所在。

设计意图:在学生慢速体会时,学生之间可用口令控制练习,用自己的标准纠正动作,并自己琢磨动作,与同伴互相学习,与教师商讨动作等。此时要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在这个时候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练习积极性。同时重点提示学生在初步掌握动作阶段一定要记住不要改变方向练习,始终朝一个方向,这样会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4)集体练习,汇报表演。

①学生列队练习,先分解再整体最后连贯均匀。

②教师巡回指导并且关注掌握动作速度慢的学生。

③留一段时间,让学生上前表演。

④学生互相观察、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重点辅导一般学生。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心,使全班学生均衡发展。从练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谦虚好学的习惯。充分发掘学生运动潜能,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促进学生改进动作。以完美动作表演体现“我能行”,使学生能在表演过程中体验成功。

3.收回身心(5分)

(1)以扣打、按摩、深呼吸进行放松。达到消除疲劳、陶冶情操、恢复体能和心理的效果,让学生在舒缓欢快的气氛中结束课堂的学习。

(2)课后小结:教师对本课的评价、总结。学生自我反馈。

(3)师生再见并回收器材。

4.场地器材

场地:操场

器材:录音机1台

5.运动生理负荷预计

适宜心率:80次/分左右

最高心率:110次/分左右

练习密度:40%左右

运动强度:中下等

参 考 文 献

第4篇:初步武术教学范文

一、武术主题活动与武术教学活动

武术主题活动合作画,线描活动《我们爱武术》的活动中,活动目标: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拓印绘画活动,画出头部、身体、四肢等武术动作的外轮廓。根据已有经验,能初步对武术人物的身体、四肢进行装饰。在活动中体现同伴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初步的合作协调能力。

教学活动:《武术秘密知多少》,幼儿在中班的基础上已经了解了一些武术兵器、故事、人物,为了帮助幼儿全面了解武术的秘密。从武术种类、武术流派等方面,运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了解三大流派的特点、发源地、著名拳路、兵器以及拳术、剑术、枪术、刀术、棍术,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教师运用语言艺术来提高幼儿对武术的认识。武术的美与其他体育项目的美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术语美。即武术中每一个动作都有形象的歌诀或武谚相对应。如:力劈华山、金鸡独立、苏秦背剑、玉女穿梭、观音拜莲等。教师在教、练的过程中适时用生动形象的术语讲解,相信会使武术课更精彩。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如:把弓步前指不叫弓步前指,而叫“仙人指路”,二起脚不叫二起脚,而叫“大鹏展翅” 。在描述刀剑的特点时说:“刀如猛虎力无边,剑似飞风上下翻” 。这样,就把引人入胜的美妙术语用到武术教学上,让幼儿感到仿佛在一幅幽美的图画中上课这样,自然就会提高武术内容的认知。

教学活动:数学活动《功夫小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了6以内数的组成,对于看图编加法应用题也有了一定的经验。数学来源于生活,结合我园的武术课题,将武术教育元素引入幼儿园数学课程领域,利用教学课件,通过“武术碰碰碰”、“功夫小子练拳” 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初步理解加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理解加法中的关键词“又”和“一共”,对编加法应用题产生兴趣,激发幼儿学习欲望。本次活动我的目标定位就是让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同时注重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二、武术主题活动与武术主题墙互动

《我们身边的武术》主题活动材料准备:收集的小朋友在练武术的照片,拳术、剑术、枪术、刀术、棍术的图片进行了分类,图文并茂的展示在主题板上。搜集身边武术的照片、武术种类的照片,让幼儿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丰富幼儿的武术知识。

《多变的武字》主题活动材料准备:各种染纸作品,形状不同的武字。正方形的宣纸,墨汁、作衬用的报纸,抹布。调色盘、六种不同颜色的颜料。大的纸盘、墨汁、红色水粉颜色、水粉笔、固体胶。作品呈现纸盘武字,体现水墨的变化、不同字体的武字,红色的外框体现中国红,水墨的武字体现中国的文化。幼儿欣赏甲骨、甲骨文、象形、象形字、楷体、魏碑、行书、篆体的武字作品,接着用墨汁书写各种不同字体的武字,感受到武字的变化。最后大家用水粉颜色来体验多彩多变的武字。

三、武术主题与武术区域结合

区域《兵器沙画》活动材料准备:兵器照片、彩纸、油性笔、各种颜色不同的沙画材料、各种兵器玩具。参照兵器照片,兵器玩具、用油性笔在纸盘上画好单个兵器轮廓,用沙画的材料倒在底板上进行创作单个沙画兵器。参照兵器照片,兵器玩具,用油性笔在纸盘上画好刀剑组合、棍棒组合的外轮廓,用沙画的材料倒在底板上进行创作组合沙画兵器。幼儿设计兵器时,可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区域《陶泥小人》活动材料准备:紫砂泥、彩泥、纸盘、宽胶带、透明的塑料瓶,武术动作图片。根据腾空拳图片,能用紫砂泥捏出正面、侧面、立体的武术人。.在游戏情境中,感受紫砂泥创作的乐趣。用紫砂泥捏正面武术人时,注意五官的刻画、身体比例的协调性、运动姿势的摆放。用紫砂泥捏侧面武术人时,抓住侧面人物的脸部特征,一个眼睛、鼻子。用紫砂泥捏立体武术人时,注意头、身体、四肢的连接,捏出拳、掌、马步、弓步等动态。重点操作指导:先从整体中拉出武术人的头部、上肢、下肢,接着调整人体的四肢动作捏出武术人物的动态,最后将人物的脸部特征用辅助物进行添加和细化。武术人物的造型动要能站立起来。比如:马步冲拳、马步格打、乌龙盘打等腾空拳的部分动作。

武术主题活动后的思考:由于武术主题内容的限制,材料的投放不多,幼儿对武术小人、武术道具、沙画、彩泥、陶泥很感兴趣,所以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有兴趣和信心,老师在一旁参与指导,鼓励幼儿完成操作,在活动中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对武术内涵了解不是很深,觉得把武术元素融入一日生活和课程中有些难度,孩子动手能力不强经验不足,幼儿操作活动的有效性和全面性有待提高。

第5篇:初步武术教学范文

现在许多少年武术运动员初学武术时,很不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急于求成,总想多学点“套路”多学点“绝招”,对于武术基本功动作和套路,只求动作会做,不求扎实,结果在练习套路时动作走形,节奏掌握不好,协调性差,缺乏基本功的训练还突出表现在散手练习上,出手缓慢,步法迟钝,对方的拳脚封不住,躲不开,应变能力差,更攻击不了对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因此,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已成为初学者急待解决的问题。

过去民间一些拳师教徒,讲究先“蹲三年架子”(指站柱)实为指导武术基本功训练,在这三年里,师傅不说招,故称“苦练三年”,三年后有了一定的基本工底,力量、速度、柔韧性等素质提高了,已具备了“使招”的身体条件,所以,师傅教招法时,一说就会了。故曰“一点就破”,这很符合“框寸见尺”的道理和武术更要强调基本功的特点。“苦练三年与一点即破”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苦练”是必要的准备,“一点即破”是必然结果,许多出类拔萃的武术新秀,他们炉火纯青的功夫,都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单靠老师一点就有的,而是在老师教练的指导下,靠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精神换来的,所以,希望所有的习武青少年都应在基本功上多下点功夫,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统的武术基本功包括桩功,腿功,腰功和臂功,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应练习站桩、压腿、下叉、踢腿、甩腰、翻腰、抡臂冲拳、推掌等,练习这些动作可以有效地提高韧带性和肌肉力量。第二步学练一些武术基本动作,如:手法中的拳掌,腿法中的里合外摆、弹、踢、踹、前后扫等,腾空动作中的飞脚,旋风脚、摆莲、跌扑动作中的抡臂,鲤鱼打挺等,这些动作对于锻练速度、力量、灵敏、协调和柔韧性都十分有益,武术基本功的训练目的就是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锻练柔韧性和协调性,培养武术意识,因此要一个动作一个动的认真学、认真练,达至正确熟练的掌握。

第6篇:初步武术教学范文

关键词:传播学;普通高校;武术教育

在现代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中,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吸收了几千年的儒教和佛教的内涵,也体现了中国智慧。中国武术教育改革经过50年的发展,武术作为一种很好的运动资源成为中国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西方体育主导思想的影响,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武术文化和精神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武术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按照新兴技术、快速传播、广受欢迎的要求,发展武术文化传播系统,增强武术文化的力量和影响力,是武术发展的趋势。

1传播学视野下普通高校武术教育的传播与传承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拳脚运动和简单的技能组合,它包含了对生命和宇宙的圣人教化,承载了中国文化的内涵,提升体育武术的内容,不应只为自卫、健身方法、娱乐,更应该发展和弘扬民族精神,使社会各界共同推动武术教育的全面发展。传播路径的选择原则是选择那些可以达到理想状态的武术传播效果的方法。调查数据显示,不同方式的传播对高校武术生的认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充分了解各种媒体对武术传播的特点和功能,以提高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弘扬和培养武术的民族精神,对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使命。

1.1高校武术普修课程是武术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

学校课程的传承是从个人教学到集体教学的转变过程。这是一个有计划的系统课程和一套教学科目。武术文化作为传播的载体,在普通高校武术课程和选修课程中通常以进入教学大纲的形式。据调查:高校武术课程,选修课是武术文化的主要形式。根据许多高校的调查,高校将初级长拳以及24式太极拳作为校本课程是武术课程的主要内容,但由于专业化的武术师资力量薄弱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身体质量不容乐观;对于武术选修课,学生学生对其的满意度也不高。这表明武术在高校中生存很艰难。

1.2高校武术协会与社团是武术文化传播的重要补充

高校武术协会在高校武术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它将高校武术爱好者与武术文化大师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武术文化的传播。

1.3对普通高校武术文化受传播者的分析

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和文化传承,有接受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能力,充满了对所有新事物的向往,是对于武术文化遗产传承的最好人选。同时,因为我国应试教育氛围的影响,学生们身体素质普遍较差,缺乏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武术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很高,因此为了学习武术要付出很多艰苦的工作。通过对现代大学生对武术的认知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仍然对武术充满神秘感,对那些知之甚少的人来说,武术理论和文化的概念是以武侠电影和小说的描写为基础的。很多学生选择学习功夫武术课,认为其可以攻击防御,充满武侠幻想,但当真正学习时,教师不重视武术教学,只是教授套路,武术的基本技能本身难练难记,长此以往他们对武术的学习热情丧失,对武术课失去了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注重沟通,以礼让、谦虚的道德教育学生,凭借民族自豪感,引导培养学生积极的战斗素质,通过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精神感染学生。

2在传播学视野下普通高校武术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

2.1树立品牌观念,积极打造武术自身品牌尽快成立武术协会组织和设计一个自己的标志,并用在出版的书籍、光盘和培训设备、服装上,并积极通过网络电视和其他大众媒体推广。成立武术协会后,还积极扩大与其他相关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以加快我们武术项目品牌建设的力度。定期举办一些交流比赛。在坚持以健身功能为主,文化传递为辅的传播道路上还要扩大宣传渠道,比如创办《武术杂志》和建立中国武术网站,同时还要善于制造和运用新闻热点,积极打造武术自身的品牌。

2.2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需求改进

武术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依据武术的特点、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材及大纲的基础上普通高校自己创编教材。高校公共武术课程主要以初级套路、二十四式太极拳等作为教材。这些套路虽然具有简单易学、群众基础较好等优势,但也存在着内容陈旧、缺乏创新,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对于武术课堂的期望和需求等问题。因此武术教师可以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依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以及心理特征,依据武术运动的规律科学地创编教材,从而实现大学生对武术教学的期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3增强政府对普通高校武术资源的宏观

传播调控力度政府行政干预是武术在学校开展传播的坚实后盾,为此,政府应加强对普通高校武术的干预,在官方网站上的信息和实际的教育的宣传图片和视频的建立,将武术网站信息内容进行整合,并且使其分门别类,建立通讯联系,进一步提高高校武术本身的文化传播能力,建立高校武术意识,提高武术本身的影响。同时,应加强武术发展水平在各个地区巡逻监督,同时,政府应该负责监督高校武术的工作推进工作,对项目运行的基本条件,监督武术教育薄弱学校,加强沟通计划,继续组织市教育局的年度目标考核的实施。总之,在武术教育传播方面,政府有必要加强对武术教育的资金投入,同时还要媒体加强武术的传播,最后的教育政策应转化为实际行动,是促进高校武术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3结语

中华文化多彩多样博大精深,特别是中华武术文化在其中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同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武术的传播在高校中遇到了瓶颈。要想突破困境,需要拓宽沟通渠道,使其在未来能够稳定地发展。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其发展规律和武术的传播模式,应当全面、客观和理性地思考。让传输方式得到优化,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学者和专家为加快武术的传播,在该领域不懈努力和积累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的因素,最终将使武术被所有人接受,然后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并使其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保持长久的文化活力。

参考文献

[1]刘海凤.传播学视野下山西省中小学武术教育发展的战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2]袁金宝.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3]王玉龙.传播学视野下太极扇传播方式的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

第7篇:初步武术教学范文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武术段位制在小学阶段的推广展开探索、研究并提出具体策略,即积极开设武术段位制课程,明确武术段位制教学内容,开展课余段位制武术活动,积极培养武术段位制师资。希望相关策略的提出可以进一步促进武术段位制在小学阶段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武术段位制;小学阶段;推广;师资

武术段位制为中国国家体委为有效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质,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动武术运动的快速发展,为构建较为规范的全民武术体系而量身定制的。武术段位制包含四个大段位:段前级,初段位,中段位,高段位。每个段位又平均分为三个小段位。武术段位制共包括十二个小段位。为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武术在我国范围内的普及与推广,教育部提出让武术段位制走进学校的宏观发展战略。在这样的战略引导下,教师有必要对武术段位制在小学阶段的推广展开探索与研究。

一、积极开设武术段位制课程

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未单独开设武术段位制课程。《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明确规定:小学每周不少于四节体育课。不过,武术项目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为了让武术段位制在小学得以更好地推广与普及,教育部应明确规定:在小学阶段必须增设单独的武术课程,小学每周至少应上一节武术课。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武术教师便可在武术课程中有的放矢地开展武术段位制教学。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如若允许还应单独开设武术段位制课程。武术段位制课程确定开展后,应组织专家、学者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编撰武术段位制教材。如若教育部无法做到这一点,各地区或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织专家、学者及骨干武术教师编写校本武术段位制教材。

二、明_武术段位制教学内容

在小学阶段开展武术段位制教学,首先必须明确武术段位制教学内容。通过对武术段位制进行探索与了解我发现:武术段位制的段前级主要包括武术游戏和武术基本动作两部分,主要以激发学生的武术学习兴趣为基本目的。因此,武术段位制的段前级教学内容更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练习。武术段位制的初段位主要以习练基本的武术技术为主,提高武术技能水平是其基本目的。该段位内容适合中高年级进行练习。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组织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健身拳操练习和趣味练习。除此之外,还可将段前一级和段前二级的部分内容作为练习内容,包括马步、推掌、冲拳、勾手、弓步、弹腿等。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可组织其练习段前三级内容,包括抢背、拍脚、推掌、插步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学习一段以“打”法为主的单练套路。对于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组织其进行武术段位制初段位的练习,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地传授给学生一段对打套路和一段中“打”法的拆招技术。明确武术段位制教学内容后,小学武术教师即可有的放矢地开展武术段位制教学,让武术段位制教学更显实效。

三、开展课余段位制武术活动

为更好地在小学阶段推广和普及武术段位制,引导更多小学生进行武术段位制学习,笔者建议,各小学应积极开展课余段位制武术活动。除了正常的体育课之外,小学生还拥有大量课余时间,如大课间、放学后的时间等。各小学可利用大课间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武术段位制学习,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武术段位制集体表演。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小学大课间活动主要以广播体操为主。为丰富大课间活动内容,学校完全可在大课间增加武术段位制练习。除此之外,学校还可建立武术段位制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武术段位制兴趣小组成员有针对地进行学习。

四、积极培养武术段位制师资

目前,很多小学还没有专门的武术教师,此类情况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武术段位制在小学的推广。基于此种情况,建议各小学应积极招聘更多武术教师,为武术段位制在小学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拥有武术教师的小学应积极组织武术教师参与武术段位制培训,让武术教师深入了解武术段位制理论,掌握更多先进的武术段位制教学技能。对于暂时无法招聘武术教师的小学,可从民间聘请武术爱好者来校组织学生进行武术段位制学习。有了坚实的武术段位制师资力量后,武术段位制在小学阶段的推广便会水到渠成。

总而言之,为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武术在我国范围内的普及与推广,教育部提出让武术段位制走进学校的宏观发展战略。武术段位制在小学阶段的推广是一个漫长过程。武术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为更好在小学阶段推广武术段位制,学校应积极开设武术段位制课程,明确武术段位制教学内容,开展课余活动,积极培养武术段位制师资。只要能切实做好上述几点,武术段位制定然可在小学阶段得以更好推广。

参考文献:

[1]司幸伟.武术段位制对中小学武术教学发展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10(4).

[2]冯佳.西安地区高校实施武术段位制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6).

[3]杨丽,陈静.武术段位制在中小学实施的教学反馈调查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0(8).

第8篇:初步武术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级剑术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教学规律

中图分类号:G85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14-02

武术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剑术作为武术中的一个分支,它集健身、娱乐、欣赏于一体,属工架剑,且继承了传统剑术特点,具有独特的技术风格,因此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现在初级剑术已经在很多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基本教材出现,并以其优美的动作和潇洒的套路而深受学生的青睐。但是随着初级剑术教学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初级剑术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1 初级剑术的特点

初级剑术集武术的基本手型剑指、步型、平衡以及简单的跳跃动作于一体,并对其进行组织和编创,进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武术剑术,具有节奏鲜明、姿势舒展、潇洒飘逸、动作灵活性强以及身体协调性大的特点。初级剑术主要有预备式、全套动作以及结束动作三个部分构成,其中全套动作又可以分为4段,共32个动作所组成,主要剑法有点、劈、崩、斩、刺、撩、抹、挑、挂等;另一个手采用剑指的形式,并同时配合基本步型,例如弓、仆、虚、歇等,以及一些动作,如平衡、跳跃等[1]。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仅要使手、眼、身法、步型与剑高度融合在一起,完美地配合使用,剑法要灵活,身法要轻快多变,身姿要优美、潇洒,同时动作还要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由此可见,初级剑术的学习对练习者的身体的灵敏程度、素质、协调性、柔韧性以及爆发力等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只有同时具备这些基本素质,才能够学好剑术,并充分展现其欣赏价值和锻炼价值。

2 初级剑术三步教学法

2.1 基本功教学

武术动作更加强调神韵,其技法也充分体现了形神统一的观念。要想使学生更好地对初级剑术的方向、路线、节奏进行学习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要先对剑术的基本功进行练习。掌握基本技法不仅能够使练习者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同时也能够帮助其达到形神兼备的基本要求。基本功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练习手型:剑指;第二步,练习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斜步;第三步,练习步法:并步、进步、退步、插步;第四步,练习平衡:提膝平衡;第五步,练习跳跃:换跳步、大跃步前穿[2]。在完成这些练习之后,练习者的身体各个部分就得到了全面的训练,为初级剑术后期的学习和剑术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基本功练习是贯穿初级剑术学习的全过程中的。

2.2 基本剑法教学

初级剑术是以基本剑法为基础的,剑术基本技法动作有刺剑、劈剑、抹剑、挂剑、云剑、撩剑、点剑、挑剑、崩剑、斩剑、剪腕花、撩腕花等多种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先对这些剑法的特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介绍,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剑的基本结构,以及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明确发力点;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明确各剑法所运行的路线和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够灵活地使用剑法动作并正确地表达剑法。介绍完基本剑法之后,要结合步型对学生采用典型动作教学法,例如弓步直刺、提膝下点、弓步下劈等,其目的是使练习者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注重身械的协调配合,更好地对基本剑法进行运用和巩固,逐步提高基本剑法动作,为下一步的练习打好扎实的基础[3]。

2.3 剑术套路教学

剑术套路教学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进行组合动作的教学。组合动作是将多个单个动作串编起来形成的成套动作,例如提膝平斩+回身下刺+挂剑直刺+虚步架剑。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由教师进行示范,示范动作要正确且标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同时要强调反复练习以加深印象。组合动作的难度比较低,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熟练动作,提高动作的力度和节奏感。

第二个阶段是进行分段动作的教学。分段动作练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作质量和熟练程度,因此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分段动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进行一次完整示范,使学生有一个完整且直观的印象,然后再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同时给予学生语言提示,对错误的动作要及时纠正。

第三个阶段是进行半套动作的教学。初级剑术共分为4段,当学生掌握了动作的方向、节奏以及路线之后,教师可以把4段动作分为1~2段和3~4段进行练习,逐步加大运动负荷,这对于提高学生动作质量、巩固动作记忆有很大的帮助[3]。

第四个阶段是进行整套动作的教学。要想练习整套动作,必须要在学生完整熟练整个动作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分段练习、半套练习相结合的方式重点突破,使学生在熟练动作的基础上再进行整套动作的练习,逐步掌握和巩固整套动作。

3 初级剑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初级剑术的动作比较多,并且所有的动作都是一个完整的套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将其分解成为循序渐进的步骤进行教学之外,还要注意动作与动作之间以及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联系与整合。一是,要加强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教学,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是初级剑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打好基本功、练好基本动作才能够在后期的学习中更加事半功倍,在练习中要注意使剑术中的“缓与急”“轻与重”“轻撩与重劈”“退步与进步”“防与攻”“虚与实”等灵活运用、有机配合[4]。例如在整套剑术中,有时“行走如云”以配合云剑、抹剑,有时“急跑猛跳”以配合崩剑、刺剑,等等,通过良好的配合能够大大提高剑术的审美特性。与此同时,在练习中还要采用先易后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练习方法。二是,教师可以通过改变动作的名称,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剑术动作有更加形象的记忆,在练习的时候也能够更加容易地打出来,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也更便于学生巩固长期记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易名法。三是,坚持课内、课外教学相结合。课时少、间隔长、学生基础差,所以开设课外辅导非常必要。这样不仅可以使学习有连续性,把教材重现的时间安排在遗忘之前,而且可以补充加强课堂上未完全掌握的动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为更好地安排以后的课程夯实基础[5]。四是,加强相似动作教学以帮助学生提高识别能力,以免因相似的步型、步法而导致剑法的混乱。比如:提膝平斩―提膝下截―提膝下点―提膝直刺:回身后劈―回身下刺―回身平崩―同身后撩:歇步下劈―歇步上崩等对初学剑术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因相同的步法或身法而使剑法模糊。五是,配乐练习。从古代战争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音乐具有鼓舞和振奋的作用,根据音乐与剑术的特点,在教学中以音乐来辅助以起到振奋精神、提高注意力和表现力的作用[6]。另外,从总体上来说,剑法里的难点不外乎是手腕的动作或用力的方法。教师只要讲解清楚、示范得当,练习者听时认真、看时认真,再细心地揣摸,都能完成动作。练习的难点不外乎是连贯圆活、身械协调,并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多练、苦练、巧练。初级剑套路里没有什么翻腾跳跃类的高难度动作,只要严格要求同学们照上面如此练,下得苦功夫,定能达到教材要求,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4 结语

初级剑术的教学要以“厚基础、重分解教学、精讲多练、抓节奏”为基本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抓基础建设,并强调反复练习和动作神韵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初级剑术武术动作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胡燕丽.初级剑术教学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1(41):134-135.

[2] 邵国华,蒙格,李正中,等.投掷与初级剑术项目动作技能遗忘过程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1):86-89,101.

[3] 李小军.比赛教学法在高校体育公选课初级剑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9(4):124-128.

[4] 方芳.浅谈初级剑术的有效教学方法[J].体育时空,2013(3):115.

第9篇:初步武术教学范文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系统分析法,通过中国知网搜索相关的文章,武术俱乐部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现状、问题和对策三部分。梳理了目前我国武术俱乐部发展研究的基本状况,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 俱乐部 现状 问题 综述

一、武术俱乐部发展的现状

武术俱乐部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有关,经济发展较好的和有武术传统的地区,武术俱乐部创办的较多。俱乐部发展的水平各不相同,俱乐部之间相对独立,缺乏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俱乐部管理体制还欠规范,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目前,我国现有的武术俱乐部可分为业余、职业和商业三大类。其中主要为业余武术俱乐部和商业武术俱乐部,职业俱乐部数目极少。业余武术俱乐部参与者,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群体,正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造血功能相对较差。武术俱乐部的项目多以散打为主,以套路为运动形式的较少。武术套路俱乐部主要依托武术馆校和体校[1]。

对于业余武术俱乐部中教练员队伍比较年轻,男教练多于女教练,教练的学历以专科、本科为主,这些教练员刚刚走向教练员岗位,教学训练经验还比较欠缺。学员情况:以青少年为主,男生较多。对于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武术散打俱乐部的运作,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主要包括:联赛机制、市场机制、政府的管理机制等,俱乐部的联赛模式实行三级联赛制。门票收入是俱乐部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广播及电视转播费是俱乐部收入的另一个主要来源[2]。

二、武术俱乐部发展中的问题

通过众多学者对武术俱乐部的研究,目前业余武术俱乐部的练习项目容易受伤、服装不好看、教材不完善、训练场地面积不足、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于海在文中提出目前沈阳市高端武术俱乐部开发及经营普遍存在的问题:俱乐部选址与生源群不协调、教学内容与生源群不适应、俱乐部设施与俱乐部发展目标不适应、师资队伍教学理念与俱乐部经营理念不适应,及缺少俱乐部文化氛围营造等。并提出了收费价格、课程设置、课程特色、团队建设四个相关经营策略[3]。

三、众多学者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总结包括以下几点:(一)有关部门应出台俱乐部相应的管理体制,使其运营规范化。(二)定期组织相应的比赛,促进各俱乐部之间的交流。(三)加强对武术俱乐部教练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武术俱乐部教练员的整体素质。(四)改进场馆的设施,为学员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五)针对不同的教授对象,制定不同的训练目标,合理安排教授内容[4]。(六)在服装、礼仪上加大改革,加大包装。(七)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协调好武术协会、俱乐部联赛、俱乐部三者的关系,同时政府依法做到宏观管理,对三者实施一定的管理与约束[5]。

范铜钢、周田芬从武术健身产品的规划、客户人群的定位、武术健身产品设计、武术健身产品的营销策略方面,对武术在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指出要以武术为中心,使人们在娱乐化的同时能,思想得到升华,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武术的发展[6]。田剑、常凤香指出《公司法》、《劳动法》、《民法通则》明确了职业俱乐部各成员的法律关系,为他们合法权益保障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缺乏明确的体育无形资产的评估办法,俱乐部的产权关系还不清楚,经营过程中的责、权、利难以理顺,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武术俱乐部的健康有序发展。周丽娟从散打俱乐部运用市场机制现实的条件、散打俱乐部的基本效益等方面提出我国散打职业俱乐部市场化运行机制,是体育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它具备了可行和实现的客观条件[7]。

四、小结

目前,对于武术俱乐部发展方面的研究不多。由于地域、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武术俱乐部的形式和规模各不相同,市场运营体系还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管理组织,多数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武术俱乐部参与的主体是青少年,练习项目以散打为主,市场运营方面的研究初显,但只是停留在理论方面,具体操作实施的研究较匮乏。武术健身俱乐部,参与群体以中老年为主,练习项目以太极拳、健身气功为主,这部分研究较少,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无论武术培训的形式、规模和发展水平如何,在研究过程中要结合市场的发展规律,才能有效的推动武术俱乐部的快速发展。

武术俱乐部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对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加强对市场需求方面的调查和预测,改革培训内容使其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深入分析各部门之间的结构,探索适度、合理的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率;武术俱乐部在借鉴类似项目发展的优势时,应更加强调武术独有的文化内涵,如武德、服装、标志等方面,探索更加全面、更加具体和更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内涵,提高武术形象。

参考文献:

[1] 吕伟,杜寿高,王鸣骏.江苏省青少年武术套路俱乐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10):73-75.

[2] 丁晓君.辽宁地区散打俱乐部运行机制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7(03):23,29.

[3] 于海.沈阳市高端武术俱乐部市场开发项目策划研究[D].吉林大学.2009.

[4] 杨锐,郭崇冰.陕西省散打俱乐部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12):676-677.

[5] 范铜钢,周田芬.武术在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模式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0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