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传播研究方向范文

新闻传播研究方向精选(九篇)

新闻传播研究方向

第1篇:新闻传播研究方向范文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在我国大陆兴起的时间并不长,直到现在也还没有真正独立,还是一个二级学科。没有独立,说明它还稚嫩,还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然而,最不凑巧的是,在它还十分稚嫩的时候,碰上新中国历史上尚未出现过的大学生http://就业难的时期。本文将对传播学教育的若干问题与学科的发展作一阐述。

1997年6月,新闻传播学被国家教委确定为一级学科。到1999年,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计:我国普通高校中开设全日制新闻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55所,专业点88个,硕士点

30多个,博士点4个,在校学生9000多人。2002年,在深圳召开的教育部新闻教育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公布,全国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已经达到323个。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近400个院系专业点。设有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院达到25个,其中具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在校生达到十万人之多。仅从在校生人数来看,三年时间就增加了十倍多,可见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之快。但是,应该看到,传播学作为新闻传播学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发展是受到局限的。尽管传播学教育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发展都很快,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复旦大学丁淦林教授将传播学的基础建设的缺口概括为“四大障碍”:学科有待规范;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界限不清;以系列教材为代表的基本建设不足;师资数量不足、配套困难。

对照美国的传播学教育来看,美国教授范围最广的传播学内容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国际与跨文化传播四个方面。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应用传播、传播教育、传播理论、家庭传播、社会性别传播、健康传播、国际与跨文化传播、人际传播、语言与社会互动、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表现行为研究、政治传播、公共讲演、公共关系、修辞批评、符号学、小群体传播、视觉传播、法律传播、言语传播等。由此可见,美国传播学教育已经基本摆脱了与新闻学教育的胶着关系,建立了以社会学为依托,在加强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的同时,又注重实际业务技能培养的教育模式。从日本的传播教育来看,日本奉行的是通才教育理念,这与日本高等教育的整体理念吻合。他们认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新闻伦理及思想、新闻传播史、传播内容的分析与解读等有关基础性理论知识和通用性、工具性研究方法的内容;而有关新闻的采写、节目的制作以及媒介企业的经营等技术方面的学习则被认为不必太注重。2003年对在高校传授新闻传播学课程的教员和媒体从业人员所进行的调查表明,日本传播教育者对这一理念认同程度较高。台湾地区自1991年以后,每年至少有一所传播相关院系成立,且以传播新科技类、视觉传播类、管理类、艺术类为主,其基础课程的设置趋向专业性、技术性。从传播学核心课程“传播理论”的课程内容来看,主要仍以介绍西方国家传播理论为主,迄今还很少有以本地区传播研究为基础而写成的传播理论教科书。由此可见,台湾地区传播学科的发展有广义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影响,但受到传播科技的影响更大。从以上三个地区传播教育来看,都是围绕这样两个问题展开的:一是传播教育与传播研究的关系;二是传播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假如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不断被拓宽的话,传播教育自然而然也就向广义社会学的方向靠拢;同时培养具有通用性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将作为传播研究的要求,成为传播教育的任务。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传播教育的方向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符合实际需要。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理沦基础、良好的传播素质以及丰富的沟通能力,才能在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从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的专题分类来看,新闻传播实践的传播学研究、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媒介产业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新闻教育传播研究、影视研究等大众传媒、新闻学方面的内

第2篇:新闻传播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学;重构;进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挑战与机遇,也为各个领域的创新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给各个领域注入了新的灵魂,特别是对社科类领域的探究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许多的领域都运用大数据这一新时代的产物对老化的学科进行积极地改进,并且也出现了一个好的发展状况。在此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也顺应时展的变化,正确的利用大数据的优势,不断地与其他学科进行交流融合,扩展着自己的宽度与长度。以下,就是对大数据时代下,如何让新闻传播学进行更好的重新构建与拓展道路的探究。

一、大数据对新闻传播学内外部的重构

(一)大数据从外部促进新闻传播学与其他领域的融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但是对于目前来讲,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相较于其他学科是缓慢的。因为新闻传播学的发展比较缓慢,相比于其他已经趋于饱和的行业来说,新闻传播学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在大数据时代下,其他的学科在进行创新发展的时候将新闻传播学当作参考物,吸取新闻传播学中的精华。也正因为各个学科的相互融合,互相吸取对方有营养的物质,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也就更大,这对新闻传播学的重构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大数据的时代下,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科学对于大数据做出了迅速的反应,首先大数据为社会科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数据基础,其次,大数据为社会科学各个领域都带来了新的研究方法和视野。那么,新闻传播学也可以结合社会科学带来的信息,对需要传播的实际内容进行分析。并且,社会科学也可以借鉴传播学的优秀成果,加大两者的联系,传播学也就能更好更快的发展。从对大数据的探究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各个学科之间都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交流的次数也非常频繁。各学科都在自己原有的技能上再添色彩,但是,部分学科交融的界限却越来越模糊,新闻传播学这方面一定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其次,新闻传播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的时候,有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深化。新闻传播学科在研究和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传播的规律,并且要思考在研究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与现象。在各个学科不断交融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在发展的同时,一定要保持合理性、准确性,为大数据下一步的传递做基础。并且,在各个学科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网络技术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想要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须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来为自己谋福利。比如,在网络中,有许多的实时热事,这些内容就会快速的传播,那么人们的目光就会转向新闻传播方面。

(二)大数据从内部加深新闻传播学的探究变化

新闻传播学,其实是由新闻与传播两个方面构成的,新闻学主要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新闻事业与工作规律的一门学科,而传播学主要是研究人类传播行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在新闻学与传播学相融合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文史类的学科,所以,在很多学校开设这个专业的时候都将新闻传播学放到中文系。但是当时研究本学科的教师较少,导致新闻传播学科在当时的学习上受文史类的影响就比较大,这对以后新闻传播学科研究人文做出了铺垫。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对于教育事业也比较重视,新闻传播类也逐渐地朝着传播这个方向进行发展,在研究的过程中,大部分的人员也都使用实证的方法进行调查,使用举证的方法进行探究。到目前,在大数据的影响下,新闻传播学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于对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来说,相比于传统的研究方法,大数据带来的数据更为丰富与准确。大数据带来的优势,使新闻传播学提高了它的上升空间,利用大数据的方式分析数据,工作人员就可以更好的分析掌握规律,还可以将消息更好的散播出去,并得到有效的社会反映。这个时候,新闻传播学就由文史类的专业向社科类的学科方向进行延伸。

二、大数据时代下新闻传播学的进路

(一)包容思想和看不见的界线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各个学科都相互进行有力的交流,以此来更好发展完善自己。新闻传播学科也应该与其他的领域进行有机的结合,与各个领域进行交流互通,积极吸取各个领域的一些内涵与知识成果,以此不断来丰富自己的领域,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为今后更好地进行发展而努力。并且大数据的到来也打破了原有的研究新闻传播的研究的方式,扩大了传播的路径,利用了这个机遇与别的领域进行合作,更好地将新闻传播学科带向大众。在新闻传播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清楚明白,不同的学者对于学科的分界线的位置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学科之间的界限也是有着不同的态度。但是,学科之间的位置需要划分得这么清楚吗?我们可以进行实践论证,在进行各个领域的学术交流会中,大家集思广益,头脑风暴,这些厉害的研究人员很容易想出来令人感慨的创造,获取优异的成绩,这就是通过与别的领域相结合,不断创新自己人的来的好处。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打破自己原先定位的学科之间的界限,才会出来一个更好的成绩。

(二)明确身份和找准中心

在大数据的时代下,各个领域的学科都与大数据存在着关系,所以,新闻学科必须在一些关于自身的重要问题上,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身份,找准自己究竟需要探究的是什么,以此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大数据在不同的领域对于研究的重点是不同的。我们就需要在这些不同中,明确自己身份,找准重心。在政治这门学科中,研究的重点都是非常经典的,像是制定制度,选拔这种,都是一些关于政治体系这方面的内容。对于经济管理,主要的就是关于市场这方面的研究,比如供给,需求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利用大数据的对于市场的走向,找寻能够利用的,以此来满足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文史类的学科中,主要是运用大数据来阐述这个理论的演变过程,其中,它必须结合实际,一般是利用故事的形式,将所要阐述的理论进行解释,在新闻传播学与这融合时,在传播的过程中不能胡编乱造,要准确真实地描述事情的真相,在不同的学科里,保持着它们不同的重点,合理进行利用。保持新闻传播学和其他学科的特殊性,为以后的发展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大部分的学科和新闻传播学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是相互交融的关键点是不一样的。对于如何进行相关的探究,就会在注意点和疑问点上分析市场的建设和走势。在实施经济管理的时候,大数据就需要在市场的基础上,分析史学上的大数据支持和理论演变。在探究的基础上,分析消息的传播性,导致疑问的产生,而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是在事实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也就是说,看问题的侧重点不一样,关注的中心不一样,那么交融的核心点也就不一样,未来的发展也就不一样。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在向着精准化的方向实施延伸,为未来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弥补缺陷和方法锻炼

在大数据的时代下,它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对新闻传播学科提出了新的需要,并且,它对这些互联网技术的工作人员参加社会研究问题转为研究员提供了机会。但是,大数据在给新闻传播带来优势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仅需要积累对应的知识,还需要保持形势上的建设,为下一步的延伸带来较强的规划性。大数据的时代中,也可以使用新闻传播的优势,促进形式上的创新。大数据虽是新闻传播学科的践行者,但也需要在信息化基础上,找到新的困难,强化形式的建设路径。新闻传播想要在社会科学中占据较大的位置,那么就需要积极的锻炼保持良好的状态。大数据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新闻传播和其他社会学科之间的关系与界定,所以说新闻传播的进路探索需要在弥补缺陷时重点关注自身价值的提升,思考如何与其他社会学科之间重新建立关联和展现优势。大数据的诞生带来了信息技术专业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进步,新闻传播应当注意到这一关键性问题,在发展自身新闻传导性的同时提高相关技术应用效率和拓展智能领域,推动新闻传播突破传统人文学科的界定,从而促进其延伸发展,并确保在大数据时代下其发展进路探索的流畅性。与此同时,信息传播技术在大数据时代的进步下产生了新的变革,虚拟化、云技术、“互联网+”等概念势必引起新闻传播出现转折点,而这就需要新闻传播强化提升方法锻炼自我,以便于促进其在社会发展中提高自己的价值,从而保障自身社会地位稳定的同时强化技术应用。此外,加强自身技术训练弥补缺陷之时,新闻传播行业要注意审时度势,充分挖掘大数据的发展优势并利用到自身发展进程中,一来利用大数据提高自身技术的先进性,二来通过大数据加持提升新闻传播与时代进步之间的共融性,从而实现进步路径拓宽,以及实质性的实现缺陷弥补和优势互补。基于此,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学的重构与进路探索会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效。

三、结语

总的来说,大数据的应用渗透在了当今社会的很多行业,本文侧重论述了大数据对于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大数据时代的引领下,使得新闻传播学与各个领域不断融合,也促进着新闻传播学的升级,也使我国的新闻产业得到了更好更快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着它进行升级,使我国的新闻行业更加的繁荣,使得新闻行业具有更高的实效性,获得大众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吴小坤.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构与进路[J].南京社会科学,2016(11):94-102.

[2]高荃.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构与进路[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3):216-217.

[3]王斐.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构与进路[J].学园,2017(21):125-126.

[4]王凯杰.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构与进路[J].传播力研究,2019,3(09):40.

[5]陈萍.大数据时代对新闻传播领域的影响探讨[J].科技传播,2019,11(14):21-22.

第3篇:新闻传播研究方向范文

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身为原杭州大学新闻系,是浙江省最早开展新闻传播教育和研究的部门。今天的浙江大学在新闻人才的培养、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等方面成绩卓著,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媒体人才。就此,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吴飞教授,请他来谈谈浙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这几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他对当前新闻与传播学界的一些看法。

人才培养――宽基础、厚理论、重实践

记者:我们知道浙江大学新增了新闻传播学博士点,成为为数不多的具有博士授予权的新闻传播院校之一。您能否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的历史与发展?

吴飞: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身系1958年创办的杭州大学新闻系,是国内较早建立的新闻与传播专业,1998年浙江大学四校合并,在管理体制上采取系所并行,目前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下设一系三所一中心:新闻与传播学系、传播研究所、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广播电影电视研究所以及视观学与新媒体研究中心。其中系下辖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和广告学三个专业,主要从事本科教育;各研究所负责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培养。

记者:据统计,中国目前有数百所高校开设新闻传播专业,与其他学校相比,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优势和特色是什么?

吴飞:一是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传统的新闻学教育重在为新闻单位培养新闻职业人才,但我们近几年已经将这一培养目标转向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方面。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方面,追求的是“宽基础、厚理论、重实践”的方针,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对基本问题和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具有相应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基本技能;自2000年起,我们本科生一二年级就需要学量的其他学科的课程,如物理、高等数学、生物学、化学与人类文明、军事基础、法学概论、现代西方人文思潮等等都是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其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能力,提高科研水准,充分体现研究型特征;其三,追踪学科前沿,把专业学习与解决现实问题相联系,适应传媒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根据以上发展思路,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已经对课程设置、专业方向、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这些正是为了适应传媒业发展趋势的要求。

二是与业界的联系方面,我们起步比较早。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早在1997年就与浙江日报、新华社浙江分社以及浙江省广播电视厅等单位一起,确立了社会联合办学模式,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从历年就业情况来看,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生在就业去向上,除了传统新闻专业仍旧以去各大媒体就业为主之外,其他专业尤其是具有市场化特色的专业则已经完全摆脱了单一媒体去向,而即便是在传统媒介就业的学生,也超越了以往单纯的采编写工作职岗,介入到了媒介经营管理、媒体策划等工作领域。研究生毕业则主要进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少数著名企业和跨国公司。

三是从传播学这一学科讲,我们在传播与社会、传播法、文化产业、动漫传播、媒介经营管理、整合营销传播方面都有显著的特色。在这几个研究领域,我们可以说处于国内前沿水平。近几年,我们学院的老师,每年都有一到两项研究课题得到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出版著作和发表文章的质和量也有显著的提高。

记者:教育部把传播学同新闻学一样列入博士和硕士专业目录,这会对传播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您如何看待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关系?

吴飞:这对于提升传播学的学科地位和培养相关的研究人才,当然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问题,我没有什么新的见解,与大多数学者的观念相同,即新闻学与传播学是两个有密切联系但又有各自独立的运行规律的学科。不过相比较而言,传播学的范围似乎更宽更广一些,因此诸如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等都是其研究对象。但新闻学侧重研究的是大众传播活动中的新闻与宣传传播活动。

新闻涉及人类最重要的交往现象

记者: 您曾经获中国青年社会优秀成果专著类最高奖、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浙江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据我了解,您之前并不是新闻系出身,是后来才转向对新闻业务的研究,现在在传播经营管理方面也有了很高的成就。是什么因素促使您在专业方面有这样的转变?

吴飞:从事新闻传播方面的研究对我来说,既偶然又必然。必然是我从小就喜欢新闻职业,希望自己也能从事“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工作。偶然的是我当年报考杭州大学的研究生时,新闻专业正式从中文系中独立出来,这使我有机会成为杭州大学新闻学方向第一批研究生。

应该说,我的研究还刚刚起步,虽然有一些成绩,但远非我自己的期望,也远不如许多同行们的成绩。我目前的研究重点是“传播与社会变迁”以及“传播法”。之所以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自己喜欢,另外也觉得是社会需要。在经营管理方面,我谈不上什么成就,只不过学校刚好需要人上这方面的课而已,现在我已经不做这方面的研究和教学了,因为我们学院有比我更合适的老师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记者:很多人认为学新闻的却并不一定能干好新闻,反之有很多搞经济、学政治的到最后更能在新闻这个领域有所建树。而且我们经常会听到新闻无学、新闻博学,您对此怎么看?

吴飞:在我看来,要做好新闻工作一要有新闻敏感力、二要能吃苦、三要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四要有较好的表达能力。无论你是学新闻的,还是学经济、政治或者理工科方面的什么专业,只要你具有这些能力,你就有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潜力。“学新闻的却并不一定能干好新闻”这并没有什么不可以理解,就像学经济的不一定成为优秀的经济学家、学管理的不一定是管理企业的能手、甚至学法学的不一定是能干好律师或者法官工作一样。如果一个人没有新闻敏感、没有悟性,而且甚至可能根本不喜欢他自己的专业,那做不好新闻工作是很正常的。

我从来不认为新闻无学,因为新闻涉及的是人类最重要的交往现象,这一现象至今还有许多规律未被发现。如果我们读几本新闻学方面的教科书或者文章,但感觉从中没有多少“学”的感觉,那是现有的研究氛围、研究能力和研究积累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就像早年我们不能因为炼金术没有什么“学”的感觉,而不承认有“化学”和“物理学”一样。

关于新闻学核心价值观

记者:有一种这样的说法或趋势,现今的高校、新闻研究机构在日益重视各种理论的同时,对于新闻学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却逐渐淡薄。这是否是对新闻传播学发展的一种误区?对于当前新闻教育中的学术化倾向,您是怎么看待的?

吴飞:我不认为“高校、新闻研究机构在日益重视各种理论的同时,对于新闻学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却逐渐淡薄。”应该说,新闻学的核心价值在学界还是有不少人在追寻,反倒是业界因为屈从于意识形态与商业利润的双重压力,而表现得多少有点无所适从。虽然也有一部分学者(可能也包括我自己)因为各种的利益之诱而显得目光短浅、迷失方向甚至忘记知识分子应尽的责任,但我相信大多数学者是清醒的,也是很努力的。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他们不可能畅快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思想罢了。

记者:国内高校的新闻院系,对新闻职业理想教育的重视似乎有所欠缺,能够系统而全面地开展新闻职业理想教育的高校并不多。而浙江大学的新闻学科在这个方面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对新闻学子职业理想教育向来是非常重视的。

第4篇:新闻传播研究方向范文

一、引言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新闻传播的客观环境发生极大改变,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传播实践更好地融合,助推新闻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新闻传播研究的热点问题。在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技术广泛运用的时代,新闻传播研究的客观环境更为复杂。为促进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探寻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加强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具有现实意义。

二、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相融的重要意义

作为研究新闻信息传播现象的学科,新闻传播研究对促进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闻传播研究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系统性,需要在正确、全面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实践研究。新闻传播理论可认为是新闻传播客观过程中所形成的规律,受不同政治体制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将形成不同的新闻传播理论。基于新闻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新闻传播研究理论遵循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就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闻传播过程而言,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催生了不同的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即资本主义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研究理论)[1]。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发展水平均较为落后,自改革开放以后,新闻传播研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累累硕果,我国也逐步形成了富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新闻传播理论。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建设仍然与新闻传播研究实践的发展节奏“有所脱节”,为此,加强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建设,推动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相融具有重要意义。

三、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认知

(一)新闻传播实践“孕育”新闻传播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脱胎于”实践,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同样具有这样的包含关系。应当认识到,新闻传播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始终跟随新闻传播实践不断嬗变、完善和发展。新闻传播实践是无止境的过程,新闻传播实践更是促进新闻传播理论发展完善的“源头活水”。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多领域全球化的背景下,“软实力竞争”成为各国在国际舞台上“角力”的重要体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传播实践可谓迎来了空前良好的发展机遇,从某种角度而言,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功的历程便是中国新闻传播实践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直接印证。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有力、稳健领导下,新闻工作者们不断发挥自身的力量,新闻传播成功扮演了各地区、各民族联系的“纽带”角色,为促进中国内部稳定、繁荣发展作出不容忽视的历史性贡献;同时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慎言慎行”“握好笔杆子”,将中国和世界发展的真实历程客观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为推动中外信息交融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峥嵘”的实践历程之中,新闻工作者逐渐摸索、总结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理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新闻传播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共同之处,二者均起源和发展于新闻传播实践[2]。

(二)新闻传播理论反作用于新闻传播实践新闻传播理论支撑新闻传播实践有效应对深刻、复杂、多变的新闻传播环境,有效解决新闻传播实践面临的现实问题。在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实践面临更加深刻、复杂而多变的新闻传播环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闻传播实践所面临问题的难度。特别是在如今的信息化环境之中,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正加速传统传媒格局的转变和推动传播秩序重建。最为典型的是,以“双微一自”(微博、微信、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组分正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3]。新闻传播实践正逐渐由传统的专业化媒体机构传播转变为公众参与的大众传播,传播机制逐渐由“党政主导传播”转变为“社会多向传播”,传播范围也由“单一、局部地区传播”向“跨地区、跨时空”转变。新闻传播理论是对于新闻传播客观规律的总结和归纳,是在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中总结而出的宝贵经验,新闻传播理论如同坚定的旗帜,它能够从新闻传播制度构建、内容生产以及传播渠道优化等角度有效加强新闻传播实践对复杂多变新闻传播环境的应对,提高新闻传播实践技巧性、艺术性,增强新闻传播实践之成效,适应新时期新闻传播实践的发展需求。

四、新时期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思考

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新闻传播实践孕育新闻传播研究理论,新闻传播研究理论指导和支撑新闻传播实践取得良好成效。笔者认为,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二者之间具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融合关系,关于新时期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个人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党性和群众性的统一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应当以党性和群众性的统一为基本原则。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均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取得胜利的必然前提是坚持党的领导。为此,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融合应充分尊重党性和群众性的统一。具体而言,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应当体现阶级意志、权利,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开展工作时,首先在思想上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性,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将党的政策、方针融于新闻传播实践中,正确、全面地展示党的纲领、方略。其次,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应当体现群众性,亦即人民性,这要求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充分考虑人民的权益,为民解忧。回顾历史经验可知,只有充分坚持党性和群众性的统一,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妥善报道特殊性事件新闻传播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主要任务是系统性地传递客观的新闻现象和信息,促进新闻传播业进步。当前正值社会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时常见诸报端。特殊事件的报道是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均关注重点问题,例如,中外新闻工作者都热衷于跟进热点事件,同时,在事件报道中探索、总结出值得推广的报道经验(也可称之为研究所取得的理论)。天津塘沽爆炸事件是一起轰动中外的重大安全事件,当时有新闻工作者第一时间对此事件进行了跟进报道,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地传播了事件的客观信息。针对该事件中网上所流传的谣言、虚假信息,有新闻工作者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快速地进行辟谣,有效消除了虚假信息传播的不良影响。由此可见,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应当注重妥善报道特殊性事件。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有必要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对特殊性事件妥善报道的事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新闻传播实践经验,为推动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铺垫良好基础。

(三)加强本土化研究上文提到,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任务是传播执政党的新闻信息。从更深层次地角度分析,新闻传播的意义在于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的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发展水平较之于西方国家还有所不足,新闻传播学研究理论诞于西方,服务于中国发展。为实现新闻传播学的“洋为中用”,加强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本土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应当加强本土化研究。一是应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围绕“新闻传播为公、为民”的核心原则,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体系的新闻传播价值取向。二是应当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融合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提供了必要的哲学养分,它对新闻工作者所必备的政治素养、职业素养等提出了系列的观点和理论,这对于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三是注重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备许多有益于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融合发展的元素,新闻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应充分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例如,“民本思想”“为生民立命”“先天下之忧而忧”等,吸收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新闻传播研究的文化底蕴[4]。四是积极借鉴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研究成果。本土化研究并非是“闭关锁国”,一方面,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的本土化研究要围绕中国新闻传播的客观环境和诉求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另一方面,中国新闻传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又应当以高度开放的态度,保持国际化视野,积极借鉴国外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成果[5],同时,反思其研究的局限性,以本土化研究为核心,加快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研究体系。

第5篇:新闻传播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 基层新闻传播人才 培养策略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融合,使人们的工作、生活与传媒的联系更加紧密,如今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与能源一样的重要资源。不仅如此,信息传播逐步由专业化走向普及化,一般的基层组织甚至一些个体经营者也可以申请建立自己的网站及其它自媒体。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我国基层的传媒需求不断增加,如居民社区、企业、农村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传媒,这些基层传媒需要高校新闻专业为其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面向基层组织培养新闻传播类应用人才,已经成为各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基层新闻人才需求变化

媒介的融合改变了传媒自身的生态链条,使媒介内容传播与传播技术粘合度增加。基层组织原有的广播、报刊、电视等单个媒介形态逐步融合到网络,媒介的壁垒逐渐消失了,于是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知识结构由专业化转向立体化。过去传统大众传媒占据主导地位,传媒机构所需新闻人才的知识结构呈现专业化的特点,即传统新闻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以纸媒采编为主、广播电视新闻学以广播电视采编制作为主,知识结构以新闻传播专业理论知识、采访写作知识、编辑常识等基本专业知识为主体,且媒介特征突出。但是在媒介融合时代,媒介泛化,每一个个体或终端都可能成为传者,基层组织无论是规模大的组织还是规模小的单位,大都有一个自己的网站,有的组织还有内部的报刊、广播等媒体,这些媒介信息最终都在网站上显示出来,因此,各基层组织内部有限的新闻传播类人才,必须是既具备各种媒体采写编知识,而且还掌握一定数字技术,有跨媒体、跨学科知识的立体结构的新型人才。

(二)人才能力结构由单一化转向全媒体化。媒介融合并不是传统媒介的消失,只是介质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报刊书籍等媒体由单一的纸质形态,发展为既保留原纸形态又有电子报纸杂志和书籍的新形态。因此,在融合媒介背景下,基层组织所需要的新闻传播类人才,还必须具备跨媒体采写编的能力,全流程、一体化的实践操作能力,比如既有一定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有较好的使用录音、摄影、摄像设备录制拍摄较高质量音频、画面和视频,并编辑这些音频、画面和视频的能力。因此,媒介融合时代,基层所需新闻传播人才的往往是一个“多面手”,能力结构呈现全媒体化的趋向。

(三)人才非智力因素显性化。一个基层组织的新闻传播工作者往往兼有多项职责,不仅要做好新闻信息的对内对外传播,还兼有办公室的秘书事务,危机公关等多项事务。上传下达、内联外引的工作性质,要求工作者既熟悉新闻传播业务,又具备一定的行业常识或专识;既要在内处理好上下级、中高低层关系,还要与各种上级领导机关、相关业务部门和大众传媒建立广泛的联系;既要做好日常宣传工作,还要能够危机公关。这些复杂的事务处理要求基层新闻传播人才具备良好的非智力条件,这些非智力因素,需要高校开设一定的专门课程,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开展一些专业化训练,以胜任将来的基层工作。

二.当前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积极应对的措施与不足

新闻传播类专业最近十年得到迅速发展,不仅部属院校设立专门院系,而且地方院校也开设相关专业班。最近几年为了进一步适应时代需求,有的院校开设了大众传播和摄影摄像专业。随着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增加,各高校对新闻传播类教学改革研究也在发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研究:

(一)新闻传播课程设置改革研究,如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倪万、许维江、唐子恒主持的“数字化时代的新闻传播类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研究”等;

(二)新闻传播类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研究,如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华中科技大学“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与管理研究”,中南民族大学“新闻理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系统化训练研究”,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复合型模式研究”,三峡大学“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类专业多维度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等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三)新闻传播类专业跨学科教学研究,如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导向、文工交叉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研究及实践”。

但上述教学改革研究与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新闻人才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尤其是面向基层的企业新闻传播和企业文化传播、城市社区新闻传播、乡镇村新闻传播等方面没有涉及。

三.融合媒介背景下基层新闻传播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面向基层组织培养新型新闻传播类应用人才,地方高校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地方高校可以立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情,增强专业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特色性,培养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在面向基层组织培养新型新闻传播类应用人才的过程中,各地方高校新闻专业教学要立足地区实际,尤其要考虑学生将来更多到基层工作的具体情况,转变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思路和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具体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拓宽新闻传播专业培养思路

近年来我国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发展迅速,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专科学校,也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独立学院,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有新闻传播类专业。所有新闻传播院系的人才培养思路和目标的表述大同小异:培养具备新闻传播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从事报刊、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节目制作与管理的人员;培养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人员;培养网络和新媒体需要的栏目策划与编辑人员。人才就业去向也主要面向各级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音像出版、文艺团体及其他单位。这样的思路和目标既没有各自特色,也没有区分人才层次,都顺着培养专业新闻人才的思路,以专业新闻机构就业为目标。且不说专业新闻机构容纳不下这么多人才(全国具有新闻从业资格的人员总共20万左右,而目前全国新闻传播专业在校生就有10之多),即使如此,也要考虑广大基层组织日益增加的新闻传播人才需求,拓宽就业出口。因此,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应该适应基层社会、经济、生活发展需求,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新闻学基本理论和现代传媒的全面知识和技能,以及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面向基层组织培养一批有志于基层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型人才。

基于这样的新思路,高校面向基层组织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理念也应相应更新,即要体现以尊重个性的人才培养规格为依归,以大传媒全流程的课程教学为平台,以现代教育科学为手段的“创新、实用”理念;在教育与教学中坚持“三并重一结合”,即人文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并重,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并重,新闻传播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并重,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校外实践结合。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强化人文科学通识和专业修读方向教育,增加基层新闻传播实务选修方向,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未来发展潜力。

(二)建立动态的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新闻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大多以新闻专业领域的分工来划分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基本照搬著名新闻传播院系。这种传统课程体系由于媒介壁垒分明,专业划分过细,很难适应媒体融合的趋势。因此,基于基层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需要突破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体现媒介融合的实际需要,体现基层组织新闻信息传播工作的实际需要,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有利于培养基层所需要的新闻信息传播“多面手”。

首先要建立动态的专业课程体系,即先按专业类别设置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素质类、新闻类、传播类、创新类课程等;再将每类别细分成基础性课程和动态性课程。其中基础性课程是新闻传播专业基础知识模块,具有“奠基性”作用,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新闻史、新闻采访写作学、新闻评论等,即使是这样的基础课程,也应该根据融合媒介背景下新闻实务的变化和基层新闻信息传播工作的实际,适时主动调整。比如传统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将新闻业务里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分开设立的课程体系,客观上造成了学校教育与新闻实践活动的脱节,在新闻实践活动中,新闻的采编、写作、评论只是连接新闻业务各个环节的桥梁和纽带,它们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尤其是在融合媒介背景下采写编评已是一个互动的流程,应该在对这些课程进行融会贯通,建立较为系统、科学的新闻实务通论模块课程。

动态性课程具有开放性、现实性、前沿性的特点,包括专业方向课程和技能实践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如新媒体方向、广播电视方向、企业传播方向等,技能实践课程包括报纸采编制作、电子杂志制作、电视节目制作、网站开发制作等技能模块,这两类课程往往可以分设若干贴近现实需要、体现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课程模块,这些课程是新闻专业基础课程的延伸,具有“延展性”作用。

按类设置专业课程既能保证课程模块的相对稳定性,也有利于经验累积和学科发展;分设基础性课程和动态性课程,能将快速发展的业界实践成果及时充实到课程体系之中,充分体现新闻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时代要求,满足各个层面和组织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按照模块设置的动态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培养“多面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养成基本专业新闻素养、熟悉多种媒介操作技能,从而更灵活地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基层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

(三)构建融合性实践教学平台

新闻传播专业是实践性强的专业,技术主义主导的当下社会,进一步强化了该专业的实践性特征。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结合媒介形态变化进行重构和再造,要突破传统的专业局限,以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调整或打破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构建教学实融合性的新平台。该平台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实验、实习平台,是融合了日常教学平台建设在内的多种专业功能、多种使用目标、多种媒体模拟训练的融合性教学平台。其融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论教学、实验、实习的融合,采、写、编、制作全流程的融合,以及多种媒体技术平台的融合。这种融合性具体落实在每一门课程中就表现为,将每门课程教学划分为知识学习和实践两个模块,各个课程作为一个单元最终构建成为融合性教学系统,各个单元之间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流程的衔接。这种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是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教育的基础性实验设施,能让更多的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学,在仿真或真实的媒体环境中进行,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而且这种实践教学平台应该是开放式的,可以与主流新闻机构和前沿科技企业携手共建,将前沿技术、能力要求等引入教学,建设成为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数字化学生媒体实习平台,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模拟职场团队按周期运作,全流程体验新闻实务职业岗位工作。这种实践教学平台有利于学生在迅速、直观地掌握相关技能的同时增长社会竞争与合作能力,有助于新闻人才培养的方法既合乎高校教学规律又合乎媒体的生产规律。

融合性实践教学平台还有助于高校培养基层新闻传播人才。比如让学生承担校内的信息传播沟通工作,将校内新闻传播资源整合为可供学生学与做的“传媒集团”;立足本地资源建立实训基地,选择社区、企业和农村等典型基地建立实践教学网络。

面向基层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最终目的是促进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朝着更贴近实际、贴近社会、贴近基层的方向发展。面向地方基层教学,可以让地方院校立足本地及时反馈人才信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第6篇:新闻传播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型(“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

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四)、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此类学校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间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时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个性特色突出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新晨

四、结束语

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社会科学特征明显、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特点,抓住了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精髓,对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GarnhamNicholas,CapitalismandCommunication:GlobalCultureandtheEconomicsofInformationLondon1990.

第7篇:新闻传播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四)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此类学校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间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时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个性特色突出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第8篇:新闻传播研究方向范文

充分认识主流舆论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新闻研究刊物要推动主流舆论传播,首先应该对主流舆论有正确的认识。否则,办刊的指导思想就有可能不到位,甚至可能发生偏差,好比盲人骑瞎马,十分危险。

何为“主流舆论”?国内关于这一提法有不同的理解(尽管总体来说含义差异不大)。学者郑保卫认为:“主流舆论”就是代表主流人群的主流思想和情感意志的强势舆论。“主流舆论”是正向舆论,是能够体现社会发展方向、反映时代主流与本质、真正代表民心民意的舆论;是积极的、进步的、建设性的、正义的舆论。①此外,也有人提出了相似的观点,“主流舆论是指代表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的群众的言论。”②这两个定义都将“主流舆论”的“主流”理解为舆论主体的特征描述,认为“主流舆论”是主流人群的舆论。换言之,这种观点认为主流舆论是主流公众的意见而非公众的主流意见。刘洪流、张杰两位作者在《高度公信力铸就主流舆论――论新华网的十年发展》一文中认为,主流舆论“是多数公众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的一种正向舆论,它反映社会发展趋向,并对社会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 ③该文认为主流舆论的目的应该是:设定社会目标,建构政府权威,整合社会意识。

综合以上这些观点,大致可以认为,主流舆论具有接受面较广的影响力,具有涉及国家的“大事”的重要性,具有体现时展的特征。当然,主流舆论必须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繁荣稳定。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社会转型期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和引导力。2008年6月20日,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同志强调:“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新闻舆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④这次讲话的意义重大。

2008年11月7日,在第九届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也发表讲话强调了新闻战线要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此外,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在发表讲话时,也表达了对新闻宣传工作尤其是对主流舆论的重视。这些讲话充分说明,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把主流舆论的导向工作上升到事关国家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认识。

在我国现行的传媒体制下,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是传媒的职责。因此,新闻研究刊物的编辑,尤其是主编(总编辑)要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充分认识主流舆论的内涵和重要性,并在办刊中,既要遵循新闻宣传规律和学术研究的规律,又要把党性原则贯穿到办刊的策划、选题、编辑的每个环节中,力求办出高质量、高品位、影响大的新闻研究刊物,持续提升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新闻研究刊物要积极探讨新闻热点

2011年5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的文章。文章认为,社会热点问题带有普遍性、综合性、代表性,很多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都关系和影响大局。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已经成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课题,成为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突出任务。⑤传媒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不应回避社会热点问题,而应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负责任地解释和引导,让舆论有利于党和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利于社会长久的稳定和发展。由此,社会热点就可能成为新闻热点。作为与新闻密切相关的新闻研究刊物,要主动从新闻学、传播学的角度对这些新闻热点进行分析,总结报道经验,发现传播规律,丰富主流舆论宣传的形式和内容。

例如,最近重庆市奉节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重大项目暨乡镇“10+1”工程建设大会,具体部署全县城乡统筹工作,要求单位“一把手”参加,但是不少部门都派出单位副职参加。随后,奉节县委办公室发出通报,对缺席的25个部门“一把手”提出严肃批评,责令他们在电视上对全县群众作检讨。群众对此议论纷纷,质疑有作秀成分。《重庆晚报》等报刊对这一热点事件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⑥《新闻研究导刊》采用了西南大学董小玉教授的新闻案例解读文章,对这一新闻热点进行了深入分析。董文着重谈到记者“发现新闻背后真相”的价值,通过揭示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彰显了记者的良知和新闻敏感,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⑦此文总结了解释性、揭露性新闻报道的原则、特点和方式,指出了解释性、揭露性新闻报道是传播主流舆论的一种方式,为此类新闻热点报道提供了范例。

主流舆论并不是要一味地“唱赞歌”,它本身并不否认批判性,从根本上讲,主流舆论是为促进社会良性发展服务的,是为促进社会整体目标的达成服务的,因此,在形式上“以团结、稳定、鼓劲为主”。正如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讲话中所说,媒体要“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媒体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对一些不正之风、不合理现象发出自己的声音,有破有立,本身就是弘扬主旋律、传播主流舆论的好方式。

新闻研究刊物要积极追踪行业的新问题

同志在人民日报社的讲话中指出,新闻宣传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新闻传播领域必然出现新事物。新闻研究刊物要从新闻传播理论上回答这些问题,解释这些现象,引导新闻报道的快速有效地运行,提高主流舆论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有效性。

例如,网络实名制问题是网络传播时代必然面对的问题,任何一个新闻研究刊物不能回避这类问题,媒体记者也希望从这些刊物中寻找到具有深度解释力的文章指导新闻工作。因此,《新闻研究导刊》2010年第3期以特稿的形式刊发了原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和同志合著的文章《网络实名制是个系统工程》。⑧这篇文章有理有据,论证严谨,持论公允,富有建设性,对于理性地看待网络实名制的作用及其实现的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网络法制化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实名制对舆论监督具有重要作用。

新闻研究刊物在跟踪行业新问题时,站在全局的高度,从政策层面和新闻传播理论层面进行研究,以事实为依据,以学理说服人,见解独到,鞭辟入里,这既是新闻研究刊物学术性的内在体现,也是新闻研究刊物推动主流舆论传播的必然要求。新闻研究刊物作为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站在时代的高度,回答行业的新问题,这就是先进性的一种体现。高度决定影响力,“高度”也能提升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这是新闻研究刊物推动主流舆论传播的一大优势。

新闻研究刊物要重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体现和根本要求,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学风和工作作风,也是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办好新闻研究刊物的根本方法。新闻研究刊物是理论和实践联系的桥梁,是学界与业界沟通的纽带。只有为两者服好务,才能赢得受众,才能提升自身影响力,才能在推动主流舆论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当好舆论导向的导向。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提出,《新闻研究导刊》要对新闻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要体现实践价值取向,并将其定位于实用型传媒理论刊物。刊物创办以来,努力实践集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办刊方针。在栏目设置上,每期固定开设有“传媒实务”专栏,选用业务指导性强、能“接地气”的文章,如《如何使新闻价值更大化――五要素新闻发现法》、《新闻特写应注重现场细节》、《时评写作的材料来源和语言运用》等文章,注重对新闻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探讨了新闻报道创新的路径和模式,指导了新闻实践。

同时,《新闻研究导刊》编辑部围绕传媒业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前沿性话题,积极向新闻宣传战线上的高层领导和新闻传播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约稿。先后在每期固定专栏“特稿”、“传媒观察”、“专题讨论”等栏目上发表了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李东东的《谈谈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的《努力打造“渝派文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的《“亲和力・影响力・公信力・竞争力”――论党报改革发展的四个着力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生导师陈力丹教授的《提升记者的职业素养》、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院长马胜荣的《报道事实是新闻传播的首要原则》、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强月新的《我国财政报道的现状、问题与思考》、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董天策的《2009年网络热点事件透视》等文章。这些文章关注前沿,立意高远,理论夯实,论述严谨,使刊物不仅在学术质量上,而且在主流思想的传播影响力方面,都能产生重要影响。

无论是“接地气”的业务指导性文章,还是高深的理论研究性文章,归根结底都是指导新闻实践、服务新闻一线的。通过持续传播这些新闻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成果,增强了媒体的学习研究氛围,提升了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素养,从而不断地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有效地推动了主流舆论的传播。

新闻研究刊物要加强品牌建设

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将品牌定义为: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所谓报刊品牌,就是围绕目标读者群的新闻资讯需求,以特定的名称,全方位建立的一种受众对报纸的认知关系,它意味着客观公正的、特定风格的新闻资讯呈现形式,使目标读者产生“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报刊”之认同感。⑨报刊品牌是读者的路标,是占领市场的旗帜。如何在新的传播格局下加强新闻研究刊物的品牌建设,提升自身的影响力,推动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呢?笔者提出几点肤浅认识,仅供参考。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新闻研究刊物367家,其中有公开刊号的67家,内部刊物300家。几乎每个传媒集团都有一份新闻研究刊物。这些刊物的办刊指导思想、受众对象、栏目设置大同小异,同质化倾向严重。再者,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不断产生,传播方式日益多元化。新闻研究刊物面对如此的生态环境,如何生存和发展呢?除了研究新闻热点、追踪行业新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等多种路径外,还要突出自身特色,着力打造品牌,提高影响力,增强推动力,提升传播力。

1.突出定位特色,推动品牌建设

好的定位是品牌成功的一半。新闻出版总署明确规定,《新闻研究导刊》是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刊物。而全国此类刊物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传媒高等院校师生和研究机构人员为主要受众对象的学术型新闻期刊;二是以传媒从业人员和新闻爱好者为主要受众对象的实践型新闻期刊。经过深入地调查研究和认真分析,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提出了《新闻研究导刊》定位于实用型传媒理论刊物,具体表现为:学界业界结合点,理论实践引领点,今天明天制高点。鲜明准确的定位,确保了《新闻研究导刊》品牌建设方向的正确和推进的顺利。

2.突出地域特色,促进品牌建设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地处西南腹地的重镇,全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市,重庆市历史文化厚重,尤其是清末民初和抗战时期的新闻史料丰富多样,是新闻研究的富矿。在办刊中,开设了以此为内容的专栏,体现了独特性和唯一性,目的是通过3~5年的栏目建设,努力形成全国新闻研究刊物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从而促进《新闻研究导刊》的品牌建设。

3.突出栏目特色,带动品牌建设

杂志的内容由栏目结构体现,因此,栏目设置很重要。在栏目设置上,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的原则,确定栏目;在约稿选稿上,本着“要精,要新,要有用”的原则,筛选符合栏目要求的稿件,经年积累,自然形成特色,形成品牌栏目,推动《新闻研究导刊》品牌建设。比如,《新闻研究导刊》设置了“专题讨论”栏目,自创刊始,每期策划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多方约稿,深度探讨,吸引受众。目前,受众反响强烈,认为该栏目有高度、有深度和有读头。

4.突出视觉特色,加强品牌建设

俗话说得好“人靠衣服,马靠鞍”。新闻研究刊物的封面(底)、版式、插图、标识、字号等,是此类期刊的视觉识别符号。系统、独特、符合此类刊物定位和内涵的视觉设计,就能展示鲜明美观的期刊外在形象,就能迅速吸引受众注意力,为品牌建设提供有利的条件和支撑。比如,《新闻研究导刊》每期根据“专题讨论”栏目的主题,自主设计封面图案,力求风格现代和美观,具有视觉冲击力,获得读者和行家好评。

注释:

①郑保卫:《掌握驾驭和引导舆论的艺术 提高应对和化解舆论危机的水平》,《新闻记者》,2005年第2期

②徐胜:《主流舆论的特点及风格》,《党建》,2006年第7期,第32页

③刘洪流、张杰:《高度公信力铸就主流舆论――论新华网的十年发展》, 《青年记者》, 2008年第14期

④:《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⑤任理轩:《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人民日报》2011年5月10日

⑥何英:《用“替身”参加会议 重庆奉节25部门一把手公开检讨》,《重庆晚报》,2008年8月20日

⑦董小玉:《用“替身”参加会议解读》,《新闻研究导刊》,2010年第3期

⑧范以锦、:《网络实名制是个系统工程》,《新闻研究导刊》,2010年第3期

第9篇:新闻传播研究方向范文

一、四所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特色

新闻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的新闻人才而进行的专业教育,它既是新闻传媒和新闻传播活动的人力资源保障,又是新闻事业生产流程中的“上游工序”。

当前,社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网络技术与新媒体不断发展,全球化进程与信息化浪潮不断推进,给新闻业和传媒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向新闻教育提出了新课题:新闻教育如何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发展的需要,为社会源源不断输送大批合格的新闻人才。谁能抓住这一机遇,并创新发展,谁就能在这一学科建立自己的地位。西部地区教育相对落后,但在整个教育大发展的浪潮中,西部院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却快速发展起来,许多学校相继成立了新闻与传播学院,培养了大批新闻传播人才,建立了与媒体的良好关系;培养了自己的学科带头人,教学科研团队优势明显;创出了专业特色,建立了在西部、在全国的学科地位。同处西部,他们的做法和经验给我们许多的启发和鼓舞。

(一)瞅准目标,适时调整

1985年9月,西北大学中文系正式开始招收新闻专业学生。为适应传媒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西北大学新闻教育开始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专业建设由单一的新闻专业进入到了学科综合发展的阶段:1993年增设编辑出版专业、广告学专业;1994年,新闻专业从中文系分立出来成立了新闻传播系;2001年增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成立新闻传播学院。至此,新闻传播学院形成这样一个组织框架,下辖三个系:新闻系、广告系、传播系;四个专业: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两个研究机构:广告研究所、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心;一个培训中心:西北新闻人才培训中心。并且拥有了国家一级学科新闻与传播学科下设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全部硕士学位授予点,其中新闻学为西北地区最早的硕士学位授予点。

同样,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一个拥有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其发展也处于一个稳步上升阶段。1979年5月,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四川大学中文系新闻学专业,1981年9月,中文系新闻学专业招收首届本、专科学生,从此迈开了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步伐。1986年新闻学科独立建系,充实了师资力量,建立了独立而健全的系结构,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新闻系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1995年,新闻学院成立,新闻学科又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为了建立新的学术发展平台,加强融合,优势互补,以中文博士点带动新闻学科的建设,1998年,中文系与新闻学院合并,组建文学与新闻学院。在此期间,新闻学科由新闻学1个本科专业发展为新闻学、广告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3个本科专业,并获得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2007年新闻学获批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并成为西部地区唯一的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网络。

启示:审时度势,快速推进。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新闻业和媒体业得到快速成长,带动了整个新闻传播事业的大发展。西部高校并未置身世外,同样以自己犀利的眼光、敏锐的嗅觉快速融入新兴学科的发展之中,并不断根据变化着的形势和新闻学科发展的时机,适时调整发展方向,组建新的教学科研机构,为人才培养和学科的成长壮大搭建平台。正所谓机遇总是为有准备者而准备的,稍纵即逝,无谓的争议、偏见、自私和麻木只能阻碍事业的发展。

(二)特色明显,就业路宽

2005年11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首届国际新闻学院院长论坛上,来自中国和世界近60家新闻院系共同签署了国际新闻教育界第一个共识性文件《北京共识》其中这样描述新闻教育的目标:“新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素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新闻工作者。”这一教育目标,体现了当今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普遍共识。

在西部院校中,兰州大学立足于西北,重点进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新闻与传播事业的现状与发展研究,开创了独特的科研领域并将培养目标确定为学科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备新闻传播学基本素养,熟悉现代传播新技术,深刻领会各类现代媒体传播特点,能够在新闻媒体、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广告公司等从事新闻采编、公关宣传、教学以及广告设计、营销策划等工作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目前,兰大已成为全国高校中颇具影响力的新闻传播教育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同时,兰州大学在培养方式上也具有自身的特色,新生入学后,前两年不分专业,后两年根据学生的兴趣志愿选择专业,按照专业所学选择就业。

作为西北地区最早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陕西师大,在“以育人为本,通过文理艺多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现代传媒人才”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探索出人文素养、技术素养、艺术素养相互兼容,理论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步增长的具体可行的培养方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逐渐形成了以注重学生文化底蕴、理论思维培养和采、摄、录、编、导、美等专业技能综合应用为特色的专业培养模式。播音与主持专业逐渐形成以注重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强化理论思维和集采、编、播一体化专业实训为特色的专业培养模式。

而西北大学的新闻传播教学与研究则重点在新闻学基本原理、新闻文化学、新闻媒介批评、新闻采访与写作、报纸编辑、广播电视新闻、新闻摄影等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北大学在广告学方面的影响日益扩大,2006年10月,国内广告教育最高级别的学术盛会一全国广告教育研究会第5届学术年会在西大举行,进一步提高了西北大学在广告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知名度。

四川大学则将新闻与中文紧密结合,中文是基础,新闻是工具,从而使得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学生毕业后经过较短时间的历练更易成才。

启示:进入市场化后,特色和定位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办传媒如此,人才培养更是如此。在市场细分、媒介专业化逐渐成为趋势的今天,“万金油”式的培养方案已经落伍。作为高校,自己的优势何在,特点何在,培养的学生到底要做什么,能做什么,竞争力和后劲如何,专业定位一定要准确,特色一定要鲜明。在专业大量重复设置的情况下,做到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异。某高校曾在新闻专业增设茶知识,毕业生很快被茶专业媒体和茶文化经营机构抢空。以此为契机,不断调整培养方案,增减专业内容,陆续在新闻专业开设财经、金融、保险、汽车等知识,将新闻专业与其他专业紧密结合,既有新闻专业基础和技能,又有一门热门专业知识,培养方向明确,就业目标确定,受到学生和社会欢迎。

(三)软硬兼优,设施齐备

不管是传统新闻教育,还是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与传播学教育相比,新闻教育仍然是“术”的教育,它特别注重操作训练和社会实践,因此先进而实用的教学设施和实验手段十分重要。以目前传媒技术的发展情况看,不仅广播电视专业的摄、录、编、播等教学环节体现出“重装备、高消耗,,’传统的新闻报刊学专业也要采用网络和电子编辑等先进技术和手段,传媒教育已经步入高投入时代。四所西部高校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仍然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建立起设施优良、品种齐全、实验手段先进的教辅硬件体系。如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以来,大力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建成了包括CA课件研究开发室、多功能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摄影实验室、电子线路实验室、电声实验室和电视实验室的多媒体网络中心;包括编辑、演播、演播控制在内的影视制作室和以电视台为主的影视中心等,主要承担教学节目、教学片的制作以及编导课程、电视学课程的全部实验,影视中心则承担学校自办节目的拍摄、制作、播出等工作。2002年四川大学实施“523实验室工程”建设项目一四川大学传播技能实验室,成为拥有“图像数据处理实验系统”、“广播影视实验系统”和“人文素质教育系统”三大实验实习体系的人文和传播实验实习基地;一期工程完成后,学院已有广告效果分实验室、广告摄影分实验室、电视节目演播)制作分实验室,各分实验室功能独立,又可资源共享,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10多门实验课程,包括广告摄影、电视广告制作、广告效果测试、电视节目演播)制作、电视节目摄制、暗室技术、电视新闻、新闻摄影研究、计算机基础等。

同时,各个新闻与传播学院加强与传媒业界的密切联系,与媒体建立各种合作关系,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先后与陕西电视台、华商报社合作成立了“陕西电视台业务培训基地”、“华商报社新闻培训基地,,’成功举办多期培训班。学院还与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等全国多家广电媒体建立了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协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实习和职业培训平台,为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立和完善了与国内外专家、同行进行多样化学术交流的机制。每年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密切跟踪学术前沿。迄今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10余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互访讲学、合作研究等双向合作交流关系。2007年还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建立了2+1培养模式,研究生可在3年时间获中澳两个硕士学位,为其拓展就业创造了条件。

从中国近现代传播史看,在专业与爱好的共同作用下,社团与刊物总是相生相伴,相得益彰。对新闻传播专业而言,拥有自己创办的一份报、刊或台、网,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与社会结合的最好途径,是新闻实战的前奏。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998年创办院刊〈〈西北角》学生成为采编主体,依托专业和人才优势,将信息贴近化、通俗轻快化和人文情感化融入编辑过程,刊物深受师生喜爱,成为兰大校园文化的一个亮点。“专业成就深度”是《西北角》的口号,也是学生新闻业务探索的真实写照。另外,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参与校园自办媒体活动,还可以解决社会媒体资源紧缺、实习成本高的问题。

启示:曾几何时,新闻传播热遍全国,申办专业争先恐后,学生大量出炉,就业压力倍增,给社会造成一个假象:新闻传播专业过多过滥。然而,上述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就业前景一直看好,主要的原因在于学校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注重理论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培训,使得学生在学校所储备的就业“资本”过硬,当然受媒体和社会的欢迎,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西安交大向以门槛高、要求严、基础厚、重实践而著称,但在学校由单一理工型向理工管医人文社科综合型发展过程中,这一优良传统正经受挑战,学校方方面面特别是对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专业布局等具有绝对话语权的各种“委员会”的评审专家们,其眼光和胸襟是否有了与时俱进切合实际的理解解仍然值得期待;个别出身于理工科的评审专家,受专业眼光的局限,往往认为人文社会科学不需要实验设备的支撑,“重实践”落而不实,特色无从体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科类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的竞争能力,形象受损的依然是学校。就宽泛意义而言,理科,文科,校之双翼,同时振翅高飞,方能成为翱翔的大鹏。

(四)人才名片,熠熠生辉

一个专业是否成熟是否有成就,关键在于名师大师的多寡和培养的人才是否出类拔萃。地处大西北的兰州大学为传媒界培养的新闻人才和出版精英,得到社会的公认,90年代新华社国内分社社长、总编一度近一半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和新闻专业,2009年又有两名兰大毕业生分获韬奋新闻奖和全国先进新闻工作者称号,《读者〉负责人彭长城也被推举为建国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出版人物之一。

地处西部的四川大学在传媒人才的培养方面同样成绩显著,原人民日报社社长胡绩伟,原新华社社长、《红旗〉杂志总编辑熊复,原新华社副社长缪海稜,原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刘宜勤等成为新闻业界中坚力量。现今活跃在影视界的有国际著名导演戴思杰、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韩三平、上海东方卫视总编辑陈梁、星空卫视副总裁李映红;新闻出版界的有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谢明清;广告界的有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十大创意总监”之一的丁邦清等。在理论研究方面,尹鸿、吴信训、董天策等知名的传媒学者也总是和川大校友紧紧相连。

启示:著名校友是学校的名片,更是学校的资源。许多学校迎新时打出过这样的横幅:今天你以学校为荣,明天母校以你为傲。学校之所以出名,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众多校友的出名,更是众多新校友的出名。一味津津乐道于少数著名老校友的贡献,而不能发掘出更多新校友的光彩,说明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确实出现了软肋。兰大也好,川大也罢,让人肃然起敬的是新老校友相映生辉,而新校友的“同时代性”更能给宰宰学子可学、可赶、可超越的启迪和鼓舞。尽管川大、兰大著名校友不一定都出自新闻专业,但在传媒界出现如此众多的知名校友,则与新闻传播教育的氛围和人文知识的熏陶不无关系。2008年我们在申报新闻学本科专业时,学校曾提出一种设想,将来这个专业的一半学生可走本硕连读之路,经过六七年的培养一定能进入主流媒体成为西安交大的形象体现。学校的要求,既语重心长,又目光远大,急需得到广泛的共识和支持。当今时代,媒体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媒体中的校友则是学校与媒体间最好的桥梁和感情纽带。

二、西安交大新闻传播学科的现状:个人力量凸显,团队优势缺失

与同样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西部四所高校相比,我校调整、增设新专业的嗅觉相对迟钝,眼光不够开阔。经教育部审批公布,2010年陕西34所高校新增本科专业89个,我校无一。也许有人会拿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上述四校不是综合性院校就是师范院校,而我们是工科为主的高校。即使此说有理,也不妨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适时适当调整增减专业,它不仅是学校推陈出新保持活力的需要,体现出办学的指导思想和方向,更是学校积极主动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责任担当。以新闻传播专业而言,进入新世纪前后,一批有志于新闻传播研究的领导、教师和媒体工作者向学校提出申办传播学专业(比新闻学专业范围更广,更偏重于理论研究;有一种观点认为新闻学可以涵盖在传播学里)因为这个专业属于人文社会科学,没有得到大多数评审专家的认可。但我们的师资力量、办学理念并不弱于其他西部高校,更关键的是,社会对这个专业有过多的需求。于是再多次申报,终于在2002年获批传播学硕士专业,2003年开始招生。但遗憾的是,报考人数逐年增加,招生指标却逐年下降,2010年更达10取1远远高于教育部预估的3取1的平均值。自有毕业生以来,一直不存在就业困难问题。

从机构上讲,新闻传播硕士专业设在中文系,受中文学科滋养,师资力量得到了更好的成长,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2名、讲师2名,承担着硕士生和本科生部分课程授课任务。在国家、省部课题承担、省部科研奖励和等项指标中,新闻传播学师资并不弱于其他系所。特别是在文学传播、科技传播、编辑与出版、媒介经营与管理、政府传播、危机传播等方面已露头角,形成特点,奠定基础,影响渐开。

在连续几年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学者、学术机构和地区学术影响研究报告一基于CSSC勒分析》系列文章中,2000—2004年新闻学与传播学机构论文的篇均被引前31家机构的排名中,我校排列第四位,被引篇次和发文篇数分别为2237篇均被引为Q595超过其他老牌的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研究机构。2005一2006年新闻学与传播学发文30篇以上机构我校列13位,新闻学与传播学论文被引15篇次以上者我校共有19篇论文,列31位,两项指标在西部四校中紧随在四川大学、陕西师大之后丨'反映了我校新闻学研究的学术质量不低。

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名不正则言不畅,长期以来假中文之名开展新闻传播学术交流之实,虽不影响个体成果的呈现,但缺少相应的教学科研机构和学术平台,团队精神难以体现,与校外机构对等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受到影响,从长远看,不利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

三、确立西部地位,创建西部特点,建立以文理工相融合的新闻传播学科

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与全国特别是西部高校相比,我们的新闻学研究并不落伍,有我们的地位。但新闻教育发展步子较慢,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机会,眼睁睁地看着兄弟院校一个一个雄起超过我们。2003年我们开始招收新闻传播研究生的时候,西部许多高校与我们处在同一起跑线,有的甚至不如我们,但几年过去,由专业变系,由系变学院,由一个专业拓展为新闻学与传播学二级学科下的所有专业;由本科教学点增加拓展为硕士专业,由硕士专业再一跃而为博士点,可谓进步明显。而我们依旧在原地踏步,研招人数在下降,本科专业申报一再受挫,与学校锐意进取的精神不相吻合。能得到安慰的是,每个从事新闻传播教学和研究人员的能量都得到了释放,都能集中精力把自己的学术领地经营得郁郁葱葱,繁花似锦。从另一个角度讲,这恰好是养精蓄锐,积聚力量,为我校未来新闻传播学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厚实基础。而目前推进这一专业和学科的发展正当其时。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成立80周年庆典上演讲指出,当前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首要困局是800家新闻传播院系呈现千校一面,千院一面,千系一面的现状。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专业化培养思路。面对这样一种局面,我校的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发展不久的学科,更应该寻找突破口,构建本校的专业特色,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长远发展的新途径。

(一)以研究优势推动专业发展

四所西部高校的培养目标很明确,都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能从事传播实务和传播学教学、科研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也有明显缺陷,即统一性大,弹性不足,差异性不明显,不能以学科发展方向作为目标设置依据,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兴趣培养的缺失。因此,细化培养目标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让学生对学习目的和要求有足够认识,对教学活动的其他环节设置如课程安排、实验手段、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提供全局指导,以激发学生自觉获取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细化研究方向。如前所述,我们急需明确每个新闻传播教师的研究方向,以形成不同的学术高地,进而形成不同的专业特点和学科目标;急需形成团队力量打造具有交大特点的学科优势,以“创特色入主流”来奠定自己的学科地位,产生更大的学术影响。事实上,所有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的学校不可能都培养一种类型的人才,这样既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多种规格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学术研究的细化,一些细分学科正逐步被纳入教学内容,如科学传播、文学传播、跨文化传播等。横向来看,还可以细化以媒体类别为维度的研究方向,如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如何和网络等新媒体融合等18。而具有地域性特点的研究如西部科技传播媒介发展史和科技期刊经营管理研究、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史、延安时期的文学文化传播及其价值研究等,大都受到国家、省部课题资助,已经成为新闻与传播研究的西部亮点,尤以陕西科技期刊传播研究广受关注。

目前我校在新闻传播研究方面的主力阵容有四大块:人文学院、期刊中心、出版社和宣传部。整合几方力量,可以形成很有竞争力、特色鲜明的教学科研团队,新闻传播教育形成教学、实践实习一条龙体系,学生足不出户就可将理论贯通于实际操作之中。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生,除了上述业已形成的西部亮点外,舆论导向、科学传播、科技编辑与出版等都是值得期待的、可区别于其他高校、进而形成自身特点的专业方向。

(二)以媒介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为新的突破口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对媒介经营管理的研究就已展开。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就曾详细讨论了与经营管理有关的报馆的组织、广告、发行、销数、印刷、纸张、用人等问题,并作了“报界之现状”的专门论述。随着传媒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的传媒走向市场之路变得不可逆转。传媒市场化的纵深发展,使传媒竞争尤其是经营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传媒走向市场和经营管理地位的突出矛盾表现在市场竞争的加剧,尤其是经营管理人才严重不足。人才资源既是媒介的首要资源,也是最重要的资源。但是当前传媒经营管理型人才非常匮乏,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传统的新闻传播人才过剩,另一方面会管理懂经营的新闻传播人才奇缺,因此学界与业界提出了“媒介的竞争就是管理人才的竞争”、“人是决定媒体竞争胜负的根本因素”、传媒管理者“不懂经营只有死亡”等看法。2001年,学者曹鹏指出,近些年中国传媒业开始进入市场,但普遍感到懂经营会管理人才的奇缺。“当传媒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时,对经营管理人才的渴求,自然就变得越来越紧迫”,传媒行业中“挖人浪潮”、“培训浪潮”、“学习浪潮”不断出现,MBA也就成了新闻单位青睐的对象191。加强媒介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传媒教育绕不过去的课题。但西部高校还没有明确提出这一培养目标,我们可抓住机遇,在新闻传播专业适当加入管理学、经营学课程,将传媒理论学习与管理经营学结合起来,发挥学校优势学科的带动作用,培养传媒市场急需人才。以此独特之点寻找突破口,在新闻传播教育主流体系之内方可争得一席之地。

(三)以文理工课程融合彰显特色

信息时代,人们需要不断地获取信息、调整信息和分析信息,并从更大范围内去搜集、整合和传播各类社会信息与情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因而当下新闻传播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今天的世界正经历着信息革命,数字信息传播技术的广泛运用,推动着科技、经济和文化的进步,也引起日常生活、工作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化。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经常需要通过问卷调查、抽样调查、计算机辅助调查等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以获得受众的反馈信息,了解新闻传播的实际效果等。问卷调查、抽样调查、计算机辅助调查等手段的运用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数理知识。如统计学在数据分析和资料分析中的运用可以用来揭示媒介规律,研究媒介效果等;计算机的应用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抽样调查和数据分析。因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的教学不可忽视。诚如川大将中文更多地融入到新闻专业教学之中进而形成鲜明特色一样,我们如能更多地引入理工科的相关课程和研究方法,新闻传播的特色会更加独异而拔萃。

(四)以学术平台为依托对外扩大影响

校院两级对新闻传播给予了很大的关怀和帮助。

学科带头人的确立,对发挥团队作用必将产生积极影响。西部四校新闻传播之所以成绩斐然,跟他们积极发现培养和大胆引进学科带头人有很大关系。一个人可以带动一个学科,一个学科可以为一所学校增添光彩,个中缘由值得深思。

2009年3月,学校批准成立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结束了我校长久以来新闻传播有人、有学而无机构的尴尬状态。这是一个跨机构、跨学科、跨专业,集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开放式研究机构,是我校新闻传播发展中的一件盛事,从此所有有志于新闻传播教育与科研的师生,都可借助这个平台名正言顺地对外开展学术交流。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所成立当年,即获得陕西省发改委30万元课题和陕西省软科学课题支持,出版《导向论》专著一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篇。对内与期刊中心、出版社的合作正在展开,对外与媒体和学术机构全方位的合作正在洽商,前景乐观。在学校“211三期”经费资助下,图书资料正在征订,不久即可为师生提供服务。倘有一天,研究所成为真正的教科合一实体有了自己可以确定的人员结构和教学科研目标,就必将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带来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