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美术色彩的基础知识范文

初中美术色彩的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初中美术色彩的基础知识

第1篇:初中美术色彩的基础知识范文

一、类比训练――培养类似联想

类似联想就是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方面想起。在美术知识的各个体系中,每一知识体系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或相似形态。并且在教材的编排上充分体现了阶段性的归类特征。因此,教师应根据所学知识的内在的或形式的联系,以某一知识点的意义特征或形式特征为联想触发点,对平时学习的零星的分散的知识点按相同、相似等特征进行归类,将同类知识串联起来,这使这些知识形成链环,形式系列,并随着知识的增多使其逐步延伸、扩展,成为有机系列。如在讲授初中美术第二册第11课《夸张变化的图案造型》时,应抓住夸张变化就是强化自然形象中美的形态和特征,将细节进行归纳和简化,使图案的形象更鲜明、强烈、典型,更富于艺术魅力,使学生了解图案的实用价值,了解设计手法并懂得实际运用。

二、转化训练――培养接近联想

接近联想是指从空间和时间方面接近的事物起。即是讲把一个问题转化为另一个问题,进行思考,以求解决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如初中第三册第8课《铅笔谈彩表现的静物》一课,要使学生掌握铅笔谈彩的技法特征,教师不能一味地从铅笔谈彩这一新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素描明暗知识和初学过的水彩基础知识,通过展示同一景物的铅笔谈彩作品、扫描作品和水彩作品,让学生从用线和用色上对比研究,从静物扫描中分析出铅笔谈彩的用色只是把颜色用水稀释、淡淡渲染或根据物体明暗略加变化。通过两组作品的对比分析,使学生便可归纳出铅笔谈彩在用线,用色上的独特技法特征,从而理解这一新知识。

三、反向训练――培养对比联想

对比联想是从具有相反的事物想起。如初中美术第三册第6课《色彩的感觉的联想》一课的教学,该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冷暖色,轻重感与联想联觉的运用。学生通过该课的学习,他们已能掌握红、橙、黄为暖色,并能体会到暖色使人感觉热烈、欢快、兴奋、刺激。所以在教《色彩的感觉与联想》一课时,可引导学生从相反的色彩感觉暖色谈起,同时通过出示大面积的蓝、绿、青与红、橙、黄的色彩对比,使学生本能地体验到蓝、绿、青具有给人宁静、沉寂、寒冷的感觉。有了这种心理感受,学生对色彩的冷暖就有了初步的接触,他们就可凭直觉经验辨认、鉴别、分析色彩了。

四、推理训练――培养因果联想

美术创作教学的形式既包括添画、记忆画、想象画,又包括组合画和画面改错。在这些美术创作教学形式中由于作品题目与作品的内容既存在一致性,又包含因果关系,作品的题目制约着作品的内容。因此利用作品题目与作品内容的因果关系,要求学生进行推理训练,让学生通过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合符规律地思考,判定出作品题目与学生的因果联想能力就会提高。

五、发散训练――培养自由联想

第2篇:初中美术色彩的基础知识范文

一、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无外乎是两大内容:感觉和认知色彩,表达与表现色彩感觉和认知色彩

整体观察自然色彩的现象,借助色彩学知识,认识自然色彩的变化规律,培养敏锐的色彩感觉。具体来说,培养学生在初学阶段就注意整体观察自然色彩的现象,而不是只关注于单一事物。在初学时,让学生们多做户外观察,真实感受色彩的冷暖变化,色彩的空间感等抽象的书本知识,让抽象与生动的客观现实相结合,非常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把握色彩知识。

二、表达与表现色彩

在把握写生的基本技艺基础上,结合真实感受表达自然色彩

效果,并逐步尝试和吸收多种表现技法,探讨画面的形式构成、色彩构成、材质构成等。在这一阶段,一方面要重视认识自然的科学规律,学习色彩理论知识,准确感知色彩。通过色彩写生,训练学生的写实能力,不断提高组织色调,塑造形体,表达空间层次,再现物体质感等准确描绘各种事物的色彩造型能力。另一方面,要在这种写生色彩、色彩造型中尊重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不可盲目打击批判,使其丧失信心,让学生们将自己的审美感受真实表达出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而非教师画作的复制品。色彩是美术课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还是难点之一。色彩的学习不仅为绘画和设计奠定基础,更有利于审美能力的培养。一般认为,色彩教学应教会学生怎样观察、认识色彩,怎样诱发色彩想象能力,怎样在作品中组织与表现色彩。但个人认为,色彩教学应先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

三、新的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美术课教学从学习内容上改变专业化的倾向

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使学习内容变得鲜活现实,易于被学生掌握。在美术教育中,以颜色的规律性为基础,通过美术活动提示,发展学生认知颜色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大多初学的学生色彩知识欠缺,这是教学的最大障碍。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做到:

1.使学生明确大自然中色彩产生的原因

可采用“演示”“谈话问答”等方法,让学生知道无光便无色,人们肉眼所见的各种物象颜色各异,颜色并不是物体本身存在的东

西,而是光作用于物体在人的视觉中产生的反应。

2.让学生认识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客观存在

固有色,指在通常情况下根据视觉经验被人们观念认可的基

本色,如红色的番茄、橙色的柑橘,固有色虽然是不可缺的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光源色指光照本身的颜色,如从窗外漫射的白光没有显著的色感,但会微微偏冷;普通灯光带暖黄色,而荧光灯则略呈青紫,不同的色光照在物体上,会使物体的亮部带上光线色的影响。而如果一个画面中有两种以上的光源照射物体,其光源色会在各自照射的面向上发生作用。环境色指物体周边的色彩对物体所产生的反射,而组合在一起的一组物体是相互影响的,因而物体之间环境色也是相互作用的。环境色的作用多呈现于物体的暗部,但物体亮面的某些朝向也可能接受周边强反射的色光影响。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三者对物体色彩的决定程度亦因条件的变化而

变化。

3.可以运用图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明暗调子中的色彩因素

素描画是运用线条、明暗、块面塑造形体;色彩画却是运用色彩塑造形象、表现空间。

四、在绘画艺术中,色彩是最富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艺术语言

学生有了一定的色彩感受能力之后,还要在比较有限的课时

内更好地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基本功。美术教师需要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施教,提高色彩写生教学水平和学生的

美术专业水平。

1.应以色彩理论为导向

使学生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和相关色彩理论,熟悉三原色

(红、黄、蓝)和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理解色彩的冷暖、互补、对比等关系。

2.应注重观察与写生

良好的观察能力是色彩训练的基础。在实际观察中应明确观察目的,掌握色彩理论及相关知识,注重先整体后局部,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善于把握物体的结构、比例、色彩关系。迅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写生是美术课中运用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它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色彩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前后空间关系的处理,突出明暗、黑白关系的对比,加强物体之间以及物体本身冷暖关系的

处理。

3.应以造型为导向,注重笔触的修饰

笔触就是一笔下去在纸上呈现出来的形状、姿态、感觉。各人的笔触都不一样。不同的笔触也造就了不同的画面效果。但色彩的笔触感是为造型服务的。小笔触有利于表现细小的靠近前面的物体;大笔触有利于表现画面后面的较远的物体。不同的材质要用不同的笔触去表现。临攀是学习前人的经验,是默写的基础。可以采用半默写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色彩技巧的掌握和积累。默写对造型方法的熟练和色彩规律的认识方面要求更高,是对画者的一个检验。

当然,色彩教学就是调动学生对色彩的全面理解和把握,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使学生掌握色彩的情感表现力,发展学生的艺术个性。科学的色彩教学方法将会使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

第3篇:初中美术色彩的基础知识范文

水粉画在我国是一个颇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画种。它具有易于普及运用,制作方便,经济节约等特点。水粉画为高等美术系科及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课程。作为色彩训练的入门,并被视为美育的重要内容。它可以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创造力、描绘能力等,而且促进智力发展兼有同样的积极作用。同时,对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活的敏感能力,把握画面的整体色调,培养学生的艺术概括能力,以及用笔技巧等都有好处。

水粉画是以水为媒介调色,所以水多,颜色薄时便具有水彩画的流畅、湿润的特点。水粉画颜料又不是透明性的粉质颜料,有覆盖力,因此又使水粉画具有油画的某些特长。水粉画兼吸水彩画和油画二者的一些特性,其表现技法是很丰富的。这对培养学生色彩的观察力和技能的表现力,更为培养学生将来适应工作的能力带来莫大的益处。

通过水粉画的学习,熟悉多种颜色的性能,掌握冷暖色基调,引导学生努力表现对物象的色彩感觉,把握物象整体色调。掌握运用和控制水粉画的水分,掌握和了解干画法、湿画法、平涂法、喷绘法、蜡彩法、流滴法、拓印法、混合法,以及干湿结合的运用。熟悉多种技法、多种工具或不同材料结合的使用方法,以利于表现多种对象和追求更为丰富的艺术效果。色彩的表现力是无限的,人们也在进行无休止的探索。不同的景物和对象必须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来进行表现。研究色彩的表现,目的是扩大色彩的领域,丰富色彩的表现语言。对于初中毕业考入中等美术专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因多为初学者,应先从静物画着手,静物画室内进行,光线变化不大,便于掌握,选择静物亦应从简到繁。初学者应从体积较大、线条简单和色彩明确的器物着手,继而再画较难些的物体和复杂的色彩。可以把几种对比色的物体放在一起,或调和色或邻近色物体放在一起,或作难度更大组合物体的练习。因物与物之间的色彩关系肯定,易于初学者观察与表现,对培养观察与分析色彩的能力均有显著的作用。通过静物画写生使学生尽快地提高造型能力及表现物体色彩、质感、空间感的能力,学会研究和掌握多种绘画技巧,使之打下扎实的写实基础。

由静物写生到静物创作,使学生认识到静物画的社会功能与艺术性。要知道,一幅好的静物画并非是乱物的堆砌,它亦有深浅之分、雅俗之分。它既是欣赏品,又可反映物外之物,使人产生联想。

自然风光具有变化繁多的物象和十分丰富的色彩,具有令人为多陶醉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古往今来,中国画画家为描绘大好河山,跋山涉水“搜尽奇峰打草稿”。十九世纪法国风景画大师科罗也说过:“面向自然,对景写生”。风景写生是激励学生对大自然和祖国河山的热爱,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力手段。由于风景写生比静物写生要复杂得多。开始画风景画,视野广袤、浮云流水、色彩光怪陆离,学生容易感到无从着手。首先有一个取景的问题,选择景物,要注意取舍,有主有次,错落有致。要懂得抓大关系,也懂得舍弃琐碎的色彩变化。风景写生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取舍与构图的能力,锻炼在色光变化之中观察表现景物。同时还应重视掌握构图铅笔起稽和透视的合理,应保持冷静分析和思考的主动性,掌握色彩及形,同时利用明暗的对比作用和水份的掌握等。在色彩训练中应注意一幅画要服从于一个主要色调,一般来说画面的主调是景物颜色在一定光线上所映到我们眼中的一个总印象,所以,掌握“第一印象”,在作画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风景写生不仅是色彩绘画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手段。好的风景画同样是优美的艺术作品,有的可以直接应用于美术创作,建筑环境设计及舞台美术设计等。

写生以人物为最难,因人的形体结构复杂,形象多具特征,色彩变化微妙、细腻、情绪感情变化莫测,所以要做到神形兼备,确非易事,须有扎实的人体结构基础、色彩与素描基础。并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捕捉住那转瞬即逝的、流露人物内心世界的表情,才能做到以形取神。

初学水粉人物画应从头像开始,以后再画静止的半身、全身和有动态的全身像。画头像宜先从老人、壮年或青年男人入手,再画小孩和年轻妇女。初学者可先画单色或色彩人物速写等。作为三年制的美术大专学生,如不是纯绘画专业的学生,色彩人物写生一般不宜作较重的教学安排。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活都是艺术。大千世界为我们的色彩写生提供了无限丰富的素材。而绘画艺术并不是照抄自然的多种现象,应有“人为”的表现。有时候,绘画是以非自然色彩为主,把形式美法则对色彩程式化处理,追求色彩的构成美。生活中普通的事物在艺术作品中变得妙趣无穷,这是艺术提炼与概括的作用。“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艺术的概括将事物的共性、必然性展示出来,以启迪人的联想;而且典型的形象体现事物的个性、偶然性,以限制人们的联想,诱导人们去神会作者的情感。

毕业设计是学生三年美术学习的最后体现和“检阅”。教师应倡导学生在借鉴外来艺术和学习传统的基础上民族化,将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和现代的融合到设计中去。艺术的创作是复杂的,也是极其灵活的,没有什么条条框框。在美术教学(包括色彩教学)中有的法则,看来是规范,那只是为了初学者作为起步的扶手,到“跑步时”、创作时,就要甩开手来干了。所谓“法无定法”创作是其的真谛。

第4篇:初中美术色彩的基础知识范文

摘要:第一学期设计色彩课程作为整个艺术设计本科教育的色彩启蒙阶段课程,从长远的角度看,它将会对于学生的专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狄德罗说:“素描赋予本质以形体,色彩赋予本质以生命”,可见,通过色彩主动构建画面的精神性是表现事物本质的直接途径。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总结该课程的教学编排,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精神感知力和精神表现力,让学生无论是观察、思考、或是表达,都是个具有知觉力的人。

关键词:设计色彩;精神传达;知觉力

国内常规的艺术设计本科学制为四年,一年级普遍为基础训练阶段,课程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美术史论等。目的是为二、三、四年级具体的设计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和培养学生基本的艺术素质,例如造型感知力、造型表现力;色彩感知力、色彩表现力;精神感知力,精神表现力等等,力图通过这些方面的训练,构建起一名成熟的设计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是大学的起步阶段,该时间段内完成的是大学专业教育和考前专业教育的初次对接,它为学生建立的初始认识将影响到一名学生在专业领域里的发展。

在当前的升学体制下,进入大学之前的考前技能教育基本涵盖的仅是造型和色彩部分的训练,而对于精神感知力、和精神表现力的训练却很少涉及,这与目前大学的入学考核内容有关。虽然知觉力不是入学考核的重点 但却是所有艺术创作的根本。所以,第一学期作为整个艺术设计本科教育的启蒙阶段,应承担起建立学生精神感知力和精神表现力的任务,让学生无论是观察、思考、或是表达,都是个具有知觉力的人。

设计色彩与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本科第一学期的两大主干课程,分别代表视觉艺术中色彩与造型的重要地位,两者缺一不可。造型使事物具体存在,而色彩使事物丰富而精彩,它通过各种颜色传达事物的情怀。如火焰的红色让人感到温暖和热烈、大海的蔚蓝让人觉得宁静而深沉、落叶的棕黄让人感到生命消逝的苍凉等,它使人的肉眼通过它获得更具体的情怀,它是知觉力的有效传递途径。

1色彩三要素知识的巩固

三要素包括色相、明度、纯度,它是每一份色彩呈现在人们眼前时必定具备的这三个基本元素,设计色彩的基础训练必然离不开色彩三要素的训练。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尽力画出眼睛看到的真实色彩,应能对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进行分析,然后在明确色相、明度、纯度之后,进行精确的描摹和概括,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观察力和画面表现力。精确表现色彩三要素的能力将决定艺术设计学生将来自如驾驭色彩的能力,它代表基本的感知力和控制力,是知觉力建立的基础。

2现成比对练习初步奠定精神感知

仅是具备表现真实色彩的能力是不够的,只懂得临摹自然的艺术工作者只能称为艺术工匠,而非一名艺术创造者。那么,在巩固色彩基本知识之后,接下来的课程即进入知觉力的启发阶段,即色彩精神性感知能力的引导练习阶段。该阶段的课堂以教师摆放有明显精神落差的静物组合为主,可根据色调、静物的日常功用等方面拉来不同组合的差异。

如在实际教学中,可在教室中同时布置两组静物,一组为粉红色调、另一组为灰绿色调。粉红色调组合放置两张衬布,分别为粉红色的丝绸和印有卡通图案的暖黄色棉布,其上摆放糖果色多彩暖水瓶、一个天蓝色的塑料卡通饭盒、以及三个新鲜的橘子;而灰绿色调组合同样放置两张衬布,一张为橄榄色的粗纹牛仔布,而另一张为深蓝色土麻布,其上摆放旧铝锅一个、黑色生铁锅铲一把、和暗褐色的陶罐一个。作业周期为10个课时,5个课时完成一组静物的描画。粉红、暖黄、橘色等都是暖色系的颜色,给人温暖鲜亮的感觉,在这样的调子上增添糖果色的暖水瓶和天蓝色的饭盒,立即增添新鲜而充满活力的感觉,这一组合的精神气息是时尚、年轻的;而另一组是以橄榄色、深蓝色、及黑色为主,是深沉的冷色调,同时铝锅、铁铲、陶罐等物品的质感给人的都是寒冷而毫无生气的感觉,这样的组合与前一组截然不同,它给人沉重而冰凉的落寞感。

以类似的组合比对建立起学生的知觉意识,让他们初步体会到拉开不同的精神气息的第一视觉要素是色调落差的区分,其次则是物件的质感和日常功用等所带来的气质。这是训练的第一步。

3自主比对练习确立知觉力

在学生初步建立起知觉力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将其确立,让构建画面精神气息的意识成为学生潜意识里具备的基本意识。

此时的课堂可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可尝试让学生自主摆放静物。如让他们以3~5人为一个小组,每小组自行商量摆放一对静物组合,让其具有明显的落差。这样的练习能在学生思考和商量的中过程,让对精神传达的思考在学生思维中多次地重复出现,形成推敲、建立、、再建立、到最终确立的思维循环。并且,学生在进行本组的摆放和绘画的同时,还能看到其它小组的摆放成果,直观地看到更多的对比范例,更是括宽了学生的知觉感受力,逐步确立构建精神气息的意识。

4命题式练习放飞知觉力

在确立了学生潜意识中的知觉力的地位了之后,应将他们的这份能力放飞,让他们感受到获得这份能力的,最终巩固创作作品时的精神表达意识,获得知觉力。

此时的练习每一个同学都将根据老师所给的要求独立创作作品。作业将以两组词为一个单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造型、色调、色彩组合分别表现不同的词面意义。词组可采用具有明显精神落差的反义词组,如喜悦与悲伤、安宁与疯狂、清新与污浊等。待进行了2~3组反义词组练习之后,将进入难度最高的近义词组训练阶段,如甜美与温和、扭曲与惆怅、喧嚣与杂乱等。该阶段应注意引导学生多从自身的生活出发,从最真切的感受中寻求表现的素材,经过这样地创作思考的作品将更真实、更到位,亦将能让知觉力的练习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思维痕迹。

5结语

设计色彩第四阶段作业的最终完成将预示着画面知觉力的意识已在学生的创作思考中建立,作为大学专业教育与考前教育的初步对接阶段,此训练将具有影响深远的启蒙意义。狄德罗在《论绘画》中说:“素描赋予本质以形体,色彩赋予本质以生命”,可见,通过色彩主动构建画面的精神性是表现事物本质的直接途径。一名设计工作者熟练运用色彩语言表达画面应具有的精神力量,犹如生化学家自如运用各种元素一样,都是进行研究和创造的基本方式,是一门技能的基本能力。它,非但不神秘,而且还应该牢固建立。

参考文献:

[1] 赵国志,孙明.色彩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第5篇:初中美术色彩的基础知识范文

那些急于动笔作画的朋友,先听我讲一点点忠告:首先你们在学色彩画之前,必须有一定的素描基础,具备嘴基本的绘画知识,如果你连最基本的素描绘画能力都不具备,你就还不具备学习色彩画的基本条件。你应该先用一段时间学习一些素描和绘画基础知识,然后再来学习色彩。

下面就学习色彩画是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和方法介绍如下:

1 大自然——色彩与艺术的源泉

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是一切色彩的源泉,她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还为人民提供了一切色彩的源泉。

一个人要想真正理解和掌握色彩的奥秘,那么他就必须到大自然中区,你会被大自然的雄浑神奇所倾倒,你会大自然的多彩多姿,变化无穷的美丽惊叹不已,她可以给我们带来一切色彩的启迪和灵感,给我们带来最淳朴自然地美的感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我国历代画家对这一问题最为精辟的论述。

2 临摹——向艺术大师们学习

临摹对于初学者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如果说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美的源泉,那么历代著名绘画大师则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感受、理解、表现自然美的辉煌杰作。向大师们学习,临摹他们的作品,能使我们更为直接具体的理解绘画史如何表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临摹是学习和掌握某种绘画风格的辉煌技巧的最为有效的方法,欧洲的许多绘画大师并没有上过正规的艺术学院,知识直接在大自然,在美术馆中学习绘画的,他们从许许多多的的代表着绘画艺术各阶段高峰的杰作中,得到滋养、启迪和熏陶,使他们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直接向大师们学习,比我们自己从头一点一点去摸索要快得多,借鉴先人的境遇,继承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艺术遗产是学习任何知识所必须的和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初学者应该明白,临摹知识一种辅助方法,作为一种学习训练,目的是学习先辈大师们的绘画方法和技巧,而不是复制他们的画。是要把学习和掌握到的方法技巧变成自己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绘画实践中去。但它永远不能,也不应该代替你对大自然亲身的感觉与实地的写生。

3 感受——最新鲜的第一印象

敏锐的色彩感觉,新鲜的第一印象,对于绘画的人特别是对于画色彩画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当我们第一眼看见某种物体时,对它的感受是非常新鲜而强烈的。但随着时间延长,慢慢地就变得不那么新鲜了,甚至对最熟悉最常见的事情无动于衷,熟视无睹。

绘画,特别是长期作业,最容易出现上述情况。一幅画在开始画时,对象肯非常吸引你,你的色彩感觉也会非常敏锐和新鲜,绘画的欲望也非常强烈,但时间一长,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新鲜感逐渐消失,对所画物体的感觉也开始迟钝起来,绘画激情夜随之减弱。这种状态对于绘画非常不利的。所以许多画家都十分重视绘画的第一印象和最初感受。

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适当的休息,恢复第一印象,并力求使这种感觉贯穿绘画的始终。初学者,有意识地去培养和锻炼自己对各种事物的感受力,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个人意识修养越高,他对美的感受也就越是强烈。一个人欣赏水平越高,美的感受也就越持久。敏锐的色彩感觉和长久新鲜的第一印象的保持,是与知识修养分不开的。

4 理解——知识与实践的结晶

经常听到一些初学者讲,画画时看不出颜色,抱怨自己缺少色彩感觉。还有些人说,自己的色彩感觉太丰富了,在观察某一物体时,一会儿觉得它偏黄,一会儿觉得它偏绿,一会儿又觉得它偏红,最后也不知道该怎样画了。这些的确是初学者都能碰到的问题。这些现象归结起来主要是一个问题:一是色彩感觉问题,二是观察方法问题。

初学者开始往往容易被色彩的丰富变化和复杂的颜色调配所吓倒,从而丧失了学习色彩的信心,有些人还怀疑自己缺乏色彩感觉。其实,除个别视觉生理缺陷者以外,一般人在生理上色彩感受差异是不大的。在生活中确实有些人对色彩感觉表现得比较迟钝,而有些人对色彩则特别敏感。在绘画中有些人色彩感觉很差,而有些人色彩感觉极好。这些除了在生理上有一定的差别外,主要在于色彩知识修养,素质上的差别。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在一个充满丰富色彩变化的环境中生活,长期的熏陶,耳濡目染,他的色彩感觉便能得到充分的刺激和锻炼,天长日久,他的色感就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而从小生活在单调色彩环境中人,他们的色彩感觉,由于得不到发展和训练,也也就会明显的比别人差一点。所以色彩感觉的好与差,取决于知识修养与实践。

另一方面,每个人在色彩感觉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差异表现在画家对某种色彩或某种色调特别敏感,特别偏爱,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所有色彩中明显有他所偏爱的色彩的影响。这些差异既有色彩感觉的差别,也有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的不同,这些也正好反映出画家在色彩感觉上各有不同的气质与风格。

良好的色彩感觉,是在对物体色彩的观察比较过程中,逐渐培养发展起来的。正确的观察方法是形成良好色彩感觉的关键。正确的观察方法来自于知识和长期的绘画训练,在理解的前途下,可以使我们避免盲目性,少走许多弯路。

一个具有良好艺术天赋的人往往最不依赖自己的“才气”,而是潜心学习,勤学苦练,特别重视知识与修养的提高。没有思想的感觉是肤浅的、深刻的。

5 深入——能力与修养的体现

一幅完整、深入的绘画作品,需要画者具有多种能力与修养。一幅画,首先要有良好的整体效果,这是深入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谈不上深入。初学者,不能总是停留在大关系大效果上要继续提高,要学会深入。初学者,要十分重视提高自己的深入能力,要有计划地画一些长期作业,在一张或几张画上反复练习,不要轻易放弃。只有通过这种深入的训练,我们才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色彩的表现力。通过这种深入的训练,可以大大的提高我们的绘画能力。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些初学者,画了很长时间总是停留在初级阶段,深入不下去。画面平淡粗糙,他们自己也很着急,抱怨不会深入,不知如何去画。许多人因此慢慢地丧失了对绘画的兴趣,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不会画,而是不知道怎样画,脑海里没有东西,心中无底,胸中无数。画画需要熟练的绘画技巧,但更需要绘画知识和艺术修养,绘画是脑、眼、手综合能力的体现。如果我们不把理论、修养、知识作为基础,不去提高欣赏与审美水平,那么绘画水平怎么能提高呢?

第6篇:初中美术色彩的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在初中美术教育之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可以使初中美术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美术,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

一、走出课堂感受自然与生活

农村地区风景优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感受自然,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和发现美,进而逐渐培养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生写生时,组织他们到操场中画出自己学校中的建筑,学生通过对熟悉建筑物的观察更容易形成兴趣。又如,可以开展一些户外活动,让学生直接与大自然进行接触,在感知美的过程中创造美。由于美育的有效实施是以感受的方式进行的,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和景色、造型结构与色彩背景,都包含美的因素和诱人的魅力,组织学生参与户外写生,可以使他们在欣赏自然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当学生以自己的热情绘制出满意的图画时,便会受到很大的鼓舞,从而树立美术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二、回归生活中的具象事物

家居和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在回归生活的具象事物时,就可以考虑到以家居为内容的课堂设计。从色彩的搭配、布置到生活用品的摆放,都可以基于学生实际,让学生对周边事物蕴含的美感产生兴趣,从而探索其中包含的审美因素,帮助学生提高生活品位,调动学生的激情,追求更佳的生活品质。所以,在美术教育中开展家居布置教学,首先就需要让学生对于家具的尺度和房间的平面尺度有所了解,明确美化与使用功能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解决问题。色彩的搭配可以帮助学生判断生活中的美,实现整体色调的和谐搭配。对于生活用品的设计则可以让学生感受生活,了解设计中包含的各种元素,以此提升审美情趣,关注丰富多彩的生活,勇于创造。因此,在初中美术教育中,无论是家居设计,还是生活用品设计抑或色彩搭配,都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切入点,基于学生的切身体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东西就是自己身边真实存在的,这样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就会有一个大致的知识结构,对于其理解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三、回归生活经验

回归生活经验,可以安排“菜园中的盛会”活动。很多学生虽然吃过蔬菜,但往往不了解蔬菜的特点,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也没有太多的机会可以仔细观察,所以,针对此设计也就无从下手。只有理解生活,才能理解美的含义。所以,教师可以提前要求学生去菜市场体验一下,如有机会可以直接前往菜地采摘。在买菜过程中,学生可以观察到新鲜蔬菜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可以触碰到菜叶本身的纹理,进而产生直观的体验。当再回到教室进行设计的时候,学生就可以积累的经验作为基础,合理而大胆地设计。如,生菜可以设计成为人物的裙子,而胡萝卜可以制作为躯体,土豆可以设计为脸部。总之,学生只要能够发挥创造力,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各种动物和人物。在拥有一定的基础经验之后,学生会激发对于蔬菜的喜爱之情,也会提升他们对初中美术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四、寓教于学生日常家庭生活

家庭美术教育是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开展的教育。在美术知识中融入生活物品与生活事件,这样回归日常的教学模式无疑比通过书本欣赏图画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一致认为,只有存在于生活当中、能够让自己亲身体验的知识,才会更加真实,也更容易理解。如,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卧室,在学生亲自动手装饰自己的卧室的过程中,家长可以从旁指导,给予可行性的建议。可以让学生自行思考设计,让其在面对困难时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才能充分释放学生的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独立判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可以满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需求为命题,让其接触到更多的美术知识,学会解决困难,同时懂得怎样创造。家长需要给学生指明方向,可以给予学生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其凭借自己的创造力独立解决问题。只有如此,才不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约束,同时可以激发其创新思想,从而产生各式各样具有鲜明特色的作品,取得良好的美术教学效果。总之,生活化的美术教育本身就存在巨大的优势,可以拉近学生与美术教育的距离,帮助学生增强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造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当然,生活化的美术教育还应该顺应新课标的需求。实践证明,美术教育的生活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主张生活化教学,成为初中美术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许菁.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实施方式探讨.美术教育研究,2015(8).

第7篇:初中美术色彩的基础知识范文

一、学生现状分析:

作为刚刚步入新学习环境的新生,虽然他们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和学校生活,当时他们对新的学习环境还不是很适应。由于是初一学生,因此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很高,积极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较好,但是学生年龄小、知识少,因此学生的视野狭窄,对美术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学生的审美意识较浅,没有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拟定十六课时的课程。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以素质教育为基本点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在继承美术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社会的近步与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突出时代感和地方特色。在结构上,以美术形式语言集中划分单元,淡化不同课业之间的区别,在传授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习得两方面的需求。

三、教材中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涉及到绘画创作和设计的内容,包括风景速写、绘画的色彩知识和应用等绘画技能和标志、海报、请柬、视觉传达等设计知识。

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和能力,例如学生的绘画技能、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自主欣赏和自主创作。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和了解西方绘画艺术,开阔学生视野,了解人体基本比例;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和构图知识。

(2)智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基础造型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

(3)思想品德目标:通过学习色彩、构图、制作等知识,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并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

主要工作及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 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

2、我认真地分析初中美术教材的编写特色及体系,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

3、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5、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

工作安排表

周次 起止章节及内容 备注

第一周 总览全书

第二周第三周 你我他

第四周第五周 我的故事

第六周第七周 向日葵

第八周第九周 梅竹精神

第十周第十一周 花圃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 和平鸽

第十四周第十五周 灯与光

第十六周 门

第8篇:初中美术色彩的基础知识范文

一、美术类专业发展现状概述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程度的掌握。学生的绘画天赋、基础,学习的认真度都有可能成为左右学生成绩的重要原因。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也要严格要求自身,通过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改进,最终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与考试效果。

色彩教育通常情况下关注的成果是:学生作品的构图是否完整,具体形体比例是否准确,大致的色彩应用是否基本上符合色调,大色块倾向与对立统一是否做到和谐。学生要学会对物体的色彩进行准确的塑造。优秀的色彩画作不光要有完整的构图,还要在色彩丰富的过程中实现物体形体的准确塑造。

色彩写生是美术类院校设计专业与造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师范类学院美术教育通常情况下会涉及到色彩教育。色彩写生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方法与表现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意识。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虽然出现不少训练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但色彩写生同样是训练学生观察能力的最重要手段。

色彩作为重要的绘画元素,在高中生跨入艺术类院校之后将会接受到系统的色彩训练。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色彩科目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对自然界色彩的感觉能力与表现能力,通过教师进行系统的讲解色彩知识,让学生充分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与正确的写生步骤,最终实现色彩应用能力的提高。

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三棱镜折射太阳光的原理后,通过物理实验将太阳光区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七种颜色聚集起来又可以合成为白色光的色彩规律,最终被应用到美术上。光学规律上的相关发现让光学现象研究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艺术色彩与科学之间的相互结合,让艺术色彩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美术专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现象得到了广泛关注,有部分美术类学生学习初期的兴趣点并不在美术上,只是为了规避相对较高的文化课分数而选择学习美术类专业。针对当前美术类学生色彩写生基础的现状,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出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力与运用科学的引导方法,最终加强学生色彩知识的理解与色彩能力的观察。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知色彩写生的能力基础上,在重视教学程序与教学方法的原则上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美术类院校的招生比例也在逐年地扩大,学生色彩基础参差不齐的现象也困扰着不少高校的色彩基础教育。不少高校忽视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与理解通常情况下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学校的色彩教学方法相对于高速发展的教育而言,方法简单、模式陈旧,再加上教师的随意性太大,导致高校的色彩基础教育缺乏相应的针对性,不少高校也缺乏相对有效评价教师绩效的监督体系,最终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偏低、依赖性较强。

二、面临的问题与相关解决方法

色彩写生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充分制约着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师范学院的美术类专业通常情况下存在着多重属性,作为培养教师人才的学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则显得尤为重要。

美术史是中国师范类学校专业训练的基础科目,师范类美术生今后极有可能走向中国各个阶段美术教育岗位,对中国全民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师范类美术专业发生了巨大的发展,师范类高校作为教师人才培养的重地,承担着推动美术专业向前发展的重要责任。

在教师训练学生的过程中,风景写生是训练学生灵活运用色彩与提高基本应变能力的基础课程。学生在选景、构图与调色的过程中实现了审美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让学生的视野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开阔。在写生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正确引导,除了组织学生实践写生之外,也要在过程中多交流写生心得。美好的景致通常情况下会促使学生拥有写生的冲动。例如,春季与夏季的景物多以绿色系居多,而秋天则多为暖色调景物,冬天的景物通常情况下以冷色调为主。在写生主体的选择上,作为文物的古建筑会加深学生对视觉构图的理解。

第9篇:初中美术色彩的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职高 色彩教学 自由地画

职业美术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年轻而有活力的学生,他们兴趣广泛,感性强,有较强的理解、分析的欲望与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吸引学生热爱这门课,研究这门课的根本。色彩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基础色彩造型课的学习是可以很游戏的,拿起笔吸满颜色,充满热情地下笔,如同玩一样,这是很淋漓酣畅的事,学生可以在这里找到“个人”的感觉,尤其在初学的时候更是要这样做。因此,让在美术色彩教学中让学生自由地画是一个不错的举措。

一、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在创作之前“说画”

在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媒体给学生许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自由的想像,再让学生来说说自己想的内容,这时的说画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说的自由,教师千万不要说“不可能”、“没那回事”等否定的词,对那些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尤其是那些离奇古怪的想法,要大力表扬,让学生觉得这样“异想天开”是对的,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发散性思维的习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画的机会,可以采用自己说、同桌互相说、小组说、全班说等多种形式。

这个环节强调自由想象的重要性,但这种自由也并不是彻底的自由,准确一点的说,是不太受理论约束、指导的放松地去想象学生心中各自要画的内容,事实上学生也不认同完全的自由。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概念要求简化一些,少而精些是很好的。这一阶段教学中最好讲授色相,(包括冷暖、同类、邻近、对比、互补等)纯度、明度的概念,讲解分析色彩家族的成员及其相互的生成关系,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色彩教学中常用的语言及颜色的调配规律,这些将转化成能力的知识是第一阶段主要的言传内容了,其余就是运用素描基础训练中已有的造型能力与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构图能力来进行训练写生。自由中有指导,指导下的自由创作才是这一过程的真缔。

二、让学生自由地创作――在创作中领会色彩创作的美

关于“美”的话题,在教学中总会有学生问:什么叫美,怎样才美,你以为的美与我以为的美孰美等等的问题。这类问题实际上涉及了画面中的具体问题的分析,也涉及了美学的层面,回答后者在理论上是很繁琐的,但在实践中则相对简单很多,我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或在大自然中、在诗歌中、在音乐、美术中找到美的形象或美的感觉去解答。学生对于这个问题总是感兴趣的,会有讨论以至于争辩,固然争辩大多数是由于其年轻的激情而非主义的争执,但很好,因为我们在触及最关键的问题了,虽然尚显粗浅,但这个关于美的问号一定会使学生向美术的大门走进去,然后他们就有可能去研究了,这时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关于审美的历史,“美”的历史观极其现代关于“美”的释意的多样性,可以使学生关心美术,研究美术从而逐步介入理性的美术。

为了让学生在充分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创作,学生作画时,教师可根据想像画的内容,配以恰当的背景音乐,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故事在画画的时候讲出来,边画边讲。学生可以手舞足蹈,尽情放纵情感,让思维随着情感不断迸发出火花。这里要强调的是这个阶段以色彩画得美为根本,要求学生讲究色彩的“质地”要美,这是对颜色自身美的体验与领悟,所以在指导中我很重视将学生作品中色相不明、灰暗的颜色去除,要求学生用色相明确的颜色替代。当然有色彩常识的人都知道,事实上并不是这块颜色不好看,或是这块颜色没有色相,而是由于它在画面中的对比关系导致其灰暗,以至于有脏的感觉。同样我也常通过具体的分析使学生明白所以这组颜色好看,是因为它们互相间的关系有内在的关系,这里就要运用复系及其调配规律的知识了。

在训练过程中,首先着重于工具的运用与色彩的大胆与多样的尝试,主要的要求就是色彩要画得“美”、画得好看些。为了使画面生动,也适时的介入环境色的观察、表现的要求。这样,将素描的光线造型能力与色彩的感性表现结合起来,既轻松自然又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色彩规律的概念:色彩关系是物体在光线条件下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的关系,是一种光色互动的整体。

这个阶段的训练特点就是以“美”的感觉为核心,配合以色彩的基础知识,及基础的作画技能,以不断强调并调整学生在色彩写生中对色彩“质地”好看与否的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对色彩自身表现力的审美水平,为提高其色彩修美及品味作始步的定向。同时经过这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应当基本有了运用色彩造型的习惯。使画画尽为色彩,从而为以后的教学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平台。

三、展示自我创作――在创作之后领会色彩运用的技巧

教师让学生说自己的画:每位学生把自己的画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在说的时候,一些在画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的东西,会得到完善,为进一步创作奠定了基础。让同学把创作完的作品互相传看,互相品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评价能力。在评价别人的画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说的时候既是对别人作品的一种全新的诠释,也是一次口头的二度创作,既能帮助自己加深对创作的理解,同时也使作者发现全新的角度,是一举多得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