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逻辑推理技巧大全范文

逻辑推理技巧大全精选(九篇)

逻辑推理技巧大全

第1篇:逻辑推理技巧大全范文

对初中的几何教学来说,解题技巧与规律的教学也应该成为初中几何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初中几何的后期与复习阶段,通过对学生的几何解题技巧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有系统性的掌握,同时能够培养其对知识进行灵活应用的能力.当然,除了解题技巧与规律的培养,还应该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掌握解题技巧与规律.

一、初中几何解题技巧

1.对常见的题型与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初中的几何题中,其实常见的题型并不多,所以对经常见的几何题型与解题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是初中几何解题一个和实用的解题技巧.初中几何,证明题是最常见的,而证明题中,又以线段或角的一些关系的证明最为常见.对线段关系的证明通常包括相等及其和差关系等的证明.相等关系的证明是学生应该进行的基本掌握,对线段相等关系的证明,在思路与方法上常用的包括“三角形全等”、“比例线段”以及“等角对等边”和对中间量的过渡进行选取等思路.在这些方法中,“三角形全等”是最常用的,也是应该掌握的基本解题方法.对线段不等关系则一般常用“线段公理”,而对线段的和差及其他(如倍、分)关系,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截长、补短等技巧.对常见技巧进行掌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2.注意对辅助线进行添加和使用

在对初中几何进行解题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常用的解题方法与规律进行掌握外,还要对辅助线的添加与使用加以关注.在初中几何题中,当直接解题出现障碍时,添加辅助线是常见的解题技巧,往往能让人产生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所以学生要注意对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进行总结.

3.对特殊条件下的常用辅助线进行总结

另外,在对初中几何题进行解题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特殊条件下经常用到的辅助线进行归类和总结,以方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

例如,“角的平分线”就是在初中几何题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条件,这种题在很多情况下都要对其加辅助线才能解决.大致有三种(如图1).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教师要重视对教材中逻辑成分的讲解

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首要的是对其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推理论证过程中对逻辑方面的知识进行应用,以此来对学生的抽象概括、分析综合以及推理证明的能力进行提高.在初中教学中,其实有很多地方都运用了逻辑方面的知识,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结合,对一些必须的逻辑知识进行通俗地讲授,指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推理和证明的应用,进而在应用中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长期培养下去,自然而然就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2篇:逻辑推理技巧大全范文

顾名思义,所谓穿插语言就是指数学语言以及数学课本上明文之外的教学语言。穿插不是“照本宣科”,就每一堂数学课而言,穿插语言总是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按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不同方式,就有导语、阐释语、问答语、辨析语、点评语、过渡语、应变语、比喻语、幽默语、渲染语等等。

善于运用穿插语言是数学教师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怎样才能运用好穿插语言呢?“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语)据此,伴随教学过程的穿插语言,应按其教学内容、语言技巧和语言艺术三个方面,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知识内容和其语言形式的统一表现,知识的科学性决定了语言的科学性。所以,科学性是各科教学穿插语言所具有的根本属性。但是,数学教学穿插语言的科学性又有自己独特的内涵。

(一)数学内容的三维性

现代素质教育观认为,所谓数学教育就是以数学知识(及其应用)为培养基,从中吸取多种养料以促进学生自我生长的教育。其中,生长主要是指思想方法和求美精神的生长。因为思想和精神得到了良好的生长,人的行为素质自然会随之而得到改善〔2〕。

数学思想和数学美与数学知识相比,前者呈“隐性”,后者呈“显性”。但是,很多知识的有效性是短暂的,思想的有效性却是长期的,能使人“受益终生”;知识存在的形态是呆板的,美的存在形态是活泼的,能使人的心灵“受到召唤”。数学发展的历史还表明,数学创造往往来自旧数学思想的突破或新数学思想的创立;数学发现往往起因于思维的乐趣或数学美的召唤。正如数学家乔治波利亚所说:“完善的思想方法犹如北极星,许多人通过它而找到正确的道路。”法国大数学家彭加勒指出:“能够作出数学发现的人是具有感受数学中的秩序、和谐、对称、整齐和神秘美等能力的人,而且只限于这种人。”

因此,就数学教学而言,“知识诚可贵,思想价更高,若为创造故,求美不可抛”。其穿插语言的内容必须体现三维性:以数学知识为主体,以挖掘、展现由其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美学因素为两翼。俗话说:“没有翅膀,鸟儿是飞不起来的。”思想方法贫乏和美学因素欠缺的数学教学,则是刻板而不健全的教学。穿插内容的三维性是充分体现数学教学语言功力的保证。这样做,既能把知识与思想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田,又能把学生领进华美的数学殿堂,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达到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受到数学美的熏陶,从而从根本上培养其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语言范式的二重性

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师的语言要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下功夫,首先必须对数学思维这一概念有一个完整的辩证的认识。数学思维是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就其构成成分而言,有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即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就其推理种类而言,有演绎推理(又称合理推理)和非演绎推理(又称合情推理,包括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它们在数学研究或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总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彭加勒说:“逻辑用于论证,直觉可用于发明。”事实上,在数学思维活动中逻辑演绎和非逻辑演绎缺一不可。如同人在迷雾中探索前进既要用眼睛辨明方向、寻求道路,又要靠双腿迈向目的地一样,非逻辑演绎好比眼睛,起向导和领路作用;逻辑演绎犹如双腿,没有逻辑演绎就不可能到达目的地。〔3〕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数学的“逻辑严谨性”的影响以及教科书系统结构所呈现的逻辑演绎特征的影响,更由于逻辑演绎具有规范的程式,所以,教师容易偏重逻辑演绎,甚至误以为“精确、严谨,符合逻辑要求”是数学教学语言合乎科学性的惟一范式,实际上,这是忽视或低估数学思维具有上述二重性的表现。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数学思维的二重性决定了数学教学语言范式的二重性,即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既要讲究严谨的逻辑演绎,又要适时地穿插能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想像、猜想、类比、归纳及洞察、领悟等活动的非逻辑的语言,力求逻辑演绎和非逻辑演绎两种语言完美结合、高度统一,从而使学生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数学,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和创造数学。

二、技巧性原则“话有三说,巧说为妙。”

说话技巧即口才,它反映了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穿插语言的技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语言组织的有序性

教学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展开的过程,教材、学生、教师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三要素。因此,仔细考察数学教学过程便会发现,它融进了三种教学程序,并因而呈现了三条教学线索。

一是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即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系统地分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教学目的和典型训练为中心,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等逻辑地串联起来的程序。这是教学中的一条“主线”,有了它讲起课来条理清晰、贯通流畅、前后呼应、一脉相承。

二是教师设计的教学程序。即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设计出一种“阶梯型”的讲课程序。这是教学中的一条“斜线”,有了它讲课时到底从哪里讲起,到哪里爬坡,在哪里突破,哪里应该详讲,哪里可以略讲,哪里需要急促,哪里可以舒缓;怎样循循善诱,怎样阐发引申,怎样承接转折,教师心里自有其数。

三是学生认知的思维程序。即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同化和新知识对旧知识的顺应这两种认知方式,建构起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思维活动程序。这是教学中的一条“红线”,有了它讲课中可以抓住教材的本质,充分展现和暴露思维活动过程,使“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落到实处。能否沿着上述三种程序也即三条线索,有机地组织一连串穿插语言,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的“语言链”,是检验数学教师语言技巧的一块试金石。

(二)课堂穿插的机智性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多方面的差异性、复杂性,学生的信息反馈呈现多样性和随机性。其中某些稳定的因素(如数学内容和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等)是可以预知的,有些则是难以预料的。因此,教师必须随时从学生的反馈信息出发,及时地运用和发挥穿插语言的功能和作用,进行有效调控,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课堂穿插的机智性首先表现在教师要善于猜测和判断学生的思维动向,把握和捕捉启发的时机,创设愤悱情境,以求启而得法、启而能发;其次表现在对学生的种种反应(答问情况、学习情绪、思维表情、课堂纪律等),甚至意外情况(意想不到的疑问、教师讲解的疏漏、学生中异乎寻常的举动等),必须机敏而及时地进行调节,化平淡为新奇,化消极为积极,促成教学的和谐进行。

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课堂上语言的穿插需要深思熟虑的预见和高超非凡的应变技巧。

三、艺术性原则

数学是一门科学,但是数学教学却是一门艺术。夸美纽斯说过:“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教育人使用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数学教师的语言特别要讲究艺术性,真要像剧作者在剧本中斟词酌句、演员在舞台上处理台词一样,使用艺术性很强的语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及丰硕的学习成果。

(一)生动直观的形象性

万物皆有形,形象性是艺术的外显特征。

数学尽管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但其构成内容--空间形式及其数量关系却总以一定的“形”存在着。一般地说,数学中的形象有两种:感知形象(单凭人的感官就能感知的形象)和理想形象(超越人的感官所能感知的限度,通过抽象思维而产生的形象)。在数学教学中,形象化语言的运用是以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学生爱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等进行形象思维这两个特点为依据的,并且又是联系两者的中介。当然,所谓中小学教学中的形象性主要是直接训练感官的感知能力。教师把教学内容及其形象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完成从生动的直观向抽象思维的转变。

形象化语言是听觉和视觉互相结合的语言艺术。它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感受、理解、想像、体验,通过恰当的比喻、通俗的语言展现教学内容的形象,以形象加深理解和记忆,以形象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以获取教学的艺术效果。 “”版权所有

(二)诉诸心灵的情感性

“情感是一切艺术之母。”情感性是艺术的内隐特征。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切乎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这段话,言简意赅,发人深剩它告诉人们:语言、语声、语义可以通向情感,情感又可以接触心灵,即富有情感性的语言,不但能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可直接诉诸他们的心灵;“情、言、声、义”是增强教师语言感染力的四字要诀。

“情”就是教师要用自己炽热的教学情感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言”就是教师要用趣味性、激励性、悬念性、幽默性、文学性的语言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声”就是教师的语言穿插要伴随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配上相应的语声、语调,发声圆润、嘹亮明快,吐字准确清晰、自然和谐;张弛有序富有旋律感,调控有度富有节奏感,力求和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协调合拍,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地受到鼓舞;“义”就是教师要通过钻研,把内心的情感融进教学内容,使输出的教学信息穿上情感的外衣,染上感情的色彩。

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萨洛维提出了“情感智力说”。之后,许多专家认为:智力源于情感,情感支配智力,对于人的成功而言,情感智力(又称情商)比通常所说的智商更重要。情感性语言在数学教学中的功能不仅是一种气氛的渲染和对学生心灵的呼唤,而且对于促进学生心智活动的进行和智力水平的提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其他任何语言所无法替代的。

----------

注:

〔1〕A.A.斯托利亚尔著:《数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224页。

第3篇:逻辑推理技巧大全范文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新的管理思想、模式和方法,“轻管理”是在继承传统旧管理精华基础上的管理创新和新突破。它通过创造性设计出的轻管理决策模型,清晰揭示了管理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机理,填补了管理学研究的空白,是中国本土化管理学研究的创新成果。

张之洞(1837年~1909年)曾在《劝学篇》全面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西学”中的“法”、“术”、“器”为用,“中体”中的“道”为本,“西学”要为“中体”服务。从这个层面上讲,中国领导、管理思想体系也是由“道”、“法”、“术”、“器”四个层面内容构成的:“道”是理论中明确表达的理念和概念,“道”由“法”即具体的规章和制度支撑,而“法”由“术”即具体的方法和技巧支撑,“术”由“器”即具体的管理软件和工具来支撑。只有真正把管理理念通过规章和制度、方法和技巧,最终落实到工具上去,并在实践中操作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后,才是成熟科学的管理思想体系。

目前,很多中国式管理研究只能称之为“中国式理念”,尚未形成严谨的现代科学管理体系。以思辨的辩证逻辑为主的中国传统领导、管理理念、方法、技巧,只有变成体制性、可操作、可验证的理论、模型、技术和产品,才能以之为载体,获得国际领导学界、管理学界的真正认可。“轻管理”理论已经初步具备了 “道”、“法”、“术”、“器”四个层面的内容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形式,这是在借鉴西方现代领导学、管理学研究成果基础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科学理论。

本书期望重塑管理的认识、管理的逻辑、管理的决策和应用。这是一项几乎难以完成的工作,因为自从泰勒把管理变成科学以来,无数管理专家进行过这种尝试,可惜没有一种严密的逻辑框架能够涵盖管理的整个理念、决策和应用全过程;明茨伯格只是对管理学派进行了比较经典的分类;法约尔、韦伯、德鲁克、马奇、罗森茨威克等管理学家要么针对管理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要么研究管理理论、哲学,但都缺乏完全对应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管理体系和模型。

第4篇:逻辑推理技巧大全范文

【关键词】口译笔记;交替传译;笔记技巧

笔记是交替传译的关键,可以补充大脑短时记忆的不足,减少记忆负担,使译员有更多的精力对原文进行梳理和分析,保证口译质量。一些口译技巧是前人提出、并且经过验证的,因此值得向初学者和想要改善笔记、提高口译质量的人推荐。这些技巧可以灵活掌握,学习者可在此基础上开发出适合自己的笔记系统。

1 工具

笔和纸是译员的必备工具。有桌子时,A4 纸可以减少翻页所需要的时间。无桌子时,手掌可握的本子是必然,上下翻页可以保证内容的衔接,且要比左右翻页的翻看起来方便。最好是空白的,能不受约束、自由记录;带横格的会影响信息的拆分和回读。要划几条竖线,将版面分成纵列,方便笔记的竖式安排,这就要求窄型的本子。最好不用散页纸张记录,内容多时会弄混哪些是翻译过的,哪些没有,陷入找顺序的混乱。如果条件只允许用散页,需标明次序。最好带两只笔,以防突况。

2 记什么

口译笔记同短时记忆相结合,在现场为口译员提供提示,不需要事后仍能回忆起全部内容。太多的笔记会占用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因此,译员需要对听到的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选择能够起到提示作用的重要信息进行记录。

2.1 信息点

一般而言,句子的主谓宾是主要信息,构成了这句话的信息框架,因此要在繁琐的句子中迅速找到一个个主谓宾结构。

2.2 逻辑关系

没有逻辑关系,单纯地罗列信息点会令人感到困惑,不知所云。常见的逻辑关系大体分为5类:因果、转折、让步、假设和条件、目的。这些逻辑关系主要是通过逻辑词来体现的,所以要注意逻辑词的记录。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地方逻辑是暗含的,需要译者适时添加逻辑词,使得译文更加具有逻辑性。

2.3 孤立成分

孤立成分是指对译员造成记忆压力的词,如果不进行记录,很难从逻辑上推断出确切的信息。主要是指数字、专有名词、专业术语等。

3 怎么记

3.1 笔记的布局

(1)对角线记录法。对角线记录法是以主谓宾结构为基础,将其作为三个意群层次从左上角往右下角纵向、缩进、逐行地进行记录。每一行记录一个意群单位,之后的意群单位垂直向后依次缩进一定距离,表示这些意群在句子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功能。在此基础上,译员可以添加其他的细节内容。这样的排版符合人们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阅读习惯,并且能清晰地体现句子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从属关系和主次关系,让译员一目了然。

(2)左手留白。最左手边留出一定的空白,用以记录表明句子之间的逻辑的逻辑词。

(3)并列内容归一。将句中具有相同作用或地位的并列成分垂直、无缩进地一字排开。翻译时可清楚看到并列项处于平等的地位,将其放在一起,作为相同成分处理。常见的是列举项,可以推及到多个并列的主语和谓语动词。

(4)使用回指线。回指线一头连着已经记录的内容,另一头指向该内容再次出现时所在的位置,可节省重复书写的时间,保持笔记的连续性。适用于内容在同一页上,否则要重新记录。

(5)使用结尾线。用斜线或者其他特定的线条,明确结束,区分译过和未译过的内容,避免混淆。

3.2 使用符号

与文字相比,符号书写简单、快速,且不受特定语言形式的干扰。符号意义应当明确,不能含糊不清,否则记录后需要判断。对于某一专业内经常出现的内容可以创造特定的符号来表示。有时在某次演讲者的发言中遇到经常出现的主题词,也可现创某一符号来代替,而不是每次都将其完整记录下来。

4 笔记的误区

4.1 笔记贪多求全

笔记法练到一定程度时,部分初学者几乎可以把一段文字中所有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全部记录下来,而且版面也非常整齐,但这种方法却不受用。因为每行每个小分句中记录下来的实词太多,不利于译者在短时间内从笔记中迅速找到关键词,结果会分辨不出信息主次,难以厘清源文的逻辑关系,只能根据笔记上的内容发挥想象,编造译文。

4.2 符号求异求多

初学者误认为笔记的神秘之处在于符号,符号种类越多,使用的越多,笔记就越好,因而大量搜集、创造各种奇异的符号。但是,像创造文字那样对所有的概念全部创造符号是不现实的,成功地将所有创造的符号提取出来并解码是困难的。所以,在记笔记上不要为了使用符号而使用符号,否则不仅发挥不了符号的方便性,反而让符号成了负担,事倍功半。至于笔记符号应该用多少,用哪些符号,译员会在练习中进行筛选,找到平衡。那些好用、掌握了的符号会固定下的,其他的会被摒弃。据相关学者统计,笔记中只有10个左右的符号是必须的,其他都是可有可无的。

4.3 符号是字词的简单替换

符号并不是简单地进行字词的替换,而是用更简洁的方式记录理解、加工过的意思。比如说,假定译者用“P”代表“和平”,“2 ~”表示“相互”,用“-”代表“基本”,用“则”代表“原则”,那么,初学者可能会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记录成“P 2~5-则”。这样所记录的就不是概念的意思而是字词的简单替换,初学者连怎么翻译都不知道,却还要在笔记中做这么多事情。有经验的翻译,会按照意群记录,比如“5~”就可了。

5 结语

口译的成败与笔记的好坏密切相关,这就需要完善的个人笔记系统。初学者可以在借鉴一些笔记技巧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发展并优化符合自己特点和习惯的笔记系统,提高口译质量。

【参考文献】

[1]Andrew Gillies. Note-taking For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A Short Cours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Roderick Jones.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汪涛.英汉口译笔记法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4]王燕.英语口译实务2级[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9.

第5篇:逻辑推理技巧大全范文

??世界上古今中外的名人,不仅以语言见长,而且在他们的慧语中可以发现大多擅长于运用归谬反驳的逻辑方法和技巧,构思精当,言辞鞭辟入里,幽默辛辣,妙趣横生,常常置论敌于难堪的境地,无法作出回击。

??贝尔克:“你也是鹅”

??一位美国参议员对逻辑学家贝尔克说:“所有的共产党都反对我,你也反对我,所以你是共产党。你说对吗?”贝尔克答道:“亲爱的参议员先生,你的推论真是妙极了,如果你的推论正确,那么下面的推理也能成立:所有的鹅都吃白菜,你也吃白菜,所以你也是鹅。”那位参议员无法招架。

??参议员的推论犯有逻辑错误。贝尔克巧妙地以牙还牙,用参议员错误的推理形式,推出“你也是鹅”的结论,从这个结论之荒谬很轻易地推倒了参议员的错误推论。

??朱?基:“全球都是中国人了!”

第6篇:逻辑推理技巧大全范文

关键词:英语;完形填空;解答;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148-01

高考英语试题中,完形填空题是一种能全面考查考生语言知识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常见题型。广东省英语高考试题中完形填空题一般设置15小题,所占分值达30分,是赋值较高的题目。由于其难度较大,区分度较高,考生对其心存恐惧。对这种题型,虽然平常学生的训练不少,但要在高考中拿到高分并不容易。因此,为提高学生应对这类题型的能力,这就需要老师在备考时,对这种题型进行深入研究以便进行有针对性训练。

1熟谙考纲考点,加强备考的针对性

根据对以往高考试题的分析,完形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具体语境出发,结合语篇知识进行思考、判断和选择答案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种题型设计契合高考英语考纲要求。考纲要求考生:①具有根据上下文提供的语境来确定选项的能力。②具有较强的快速阅读理解文章主题思想的能力和语篇的整体理解能力。③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④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词汇、短语的能力。因此,要帮助学生能准确、高效地做好完形填空题,老师一定要熟谙考纲考点,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备考的针对性。

通过对广东近年来的高考完形填空题分析,我们发现,试题考查凸显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的考查原则,试题设计主要表现以下特点:①突出语篇理解能力,注重语境语言的运用。一般不考纯语法知识,正确答案都要通过对上下文内容的理解来确定。②侧重考查四类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一般不考代词、冠词、介词、连词(包括引导各类从句的引导词、连接词和关系词)、主谓一致等涉及语法规则的词类。③篇章多为线索清晰、情节完整的记叙文体。④一般不考词语辨析,很少考查词义或用法非常相似的词语。⑤一般不考纯固定搭配,也不考 even,ever,still,however 之类的副词。设空方式也有其特点:①首句不设空,这样有助于考生根据语境了解或推测全文的大意。②同一小题的四个选项都是同一类词,要么都是名词,要么都是动词、形容词或副词,且语法形式也相同。③正确选项的分布基本相同。即 A、B、C、D 四个选项各自所占比例基本相同。

2剖析答题存在的问题,加强指导的实效性

无论是高考,还是平时的训练,完形填空题都是学生普遍感到棘手的题目。考生答题准确率低,失分多。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做好完形填空题,提高答题的准确率,作为老师,先要掌握学生作答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指导。考生作答这种题型,普遍存在的问题表现如下:

2.1语言知识积累不厚实,语言文化背景不清楚。考生语言知识基础薄弱,缺乏英语国家的文化意识和语言思维,是制约答题准确的重要原因。一些学生由于对常考实词的语法形式和语法作用理解不深,积累不多,在答题时,常常模棱两可,拿不定主意,最后就只能猜一个了事,这样肯定容易做错。同时,很多学生对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背景不清楚,答题时常常犯以中律英的错误,也是导致答题准确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2.2语篇知识缺乏,阅读理解能力不强。完形填空题的设置,是建立在语篇阅读理解基础上的。如果学生语篇知识缺乏,对不同文体的文章,不会从语篇切入,整体感知全文大意,并能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判断,即使你掌握了扎实的语法知识、词汇知识、生活常识,也不能准确、高效地完成答题。

2.3题型特点没掌握,答题技巧缺乏。许多学生在做完形填空题时,没有对这种题型特点进行分析、归纳,答题时,也没有理清思路,掌握技巧。突出表现在:①急于求成,见空就填。 一拿到题,文章未通读,文意还未理解,便匆忙作答,边读边填,两眼游走于空白处和选项之间,这样势必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影响答题的准确性。②死扣字眼,死扣语法。答题时,不顾文意,抓不住关键,一味地逐字逐句,字斟句酌,结果效率不高,答题失准,白白浪费时间。③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就题论题,不管文句的前后逻辑关系,所填答案互不照应,前后矛盾,顾此失彼。④逻辑思维混乱,盲目性大。对于干扰性较大,容易误导考生的试题不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而是盲目取舍选项,以至失分。

3加强有效指导,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3.1通读全文,感知大意。在做完形填空题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感知大意。如果一开始就忙于见空作答,势必会因对全文概要把握不准,而造成顾此失彼,影响做题速度和准确率。由于完形填空属障碍性阅读,因此,通读全文,概知大意,是关键之举。通读全文的方式可因文而异,对较易理解的文章可采用粗读、速读、跳读的方式;而对较难理解的文章不妨放慢速度,进行细读、慎读,但不管怎样读,注意力都应集中在文章的主线(或中心词)上,以便全面了解文章内容,进而确定推断、选择的基本思路。总之,做题时,不要拘泥于一空一词,要尽快越过空档通读全文,感知短文大意,然后借助文中关键词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这样才能做好完形填空题。

3.2先易后难,灵活选答。做完形填空题时,应遵循先易后难的解题原则,切忌机械地按照题序答题。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不必滞留、纠缠而空耗时间,而应跳过空档通读全文,根据文意和语感先解决容易得手的问题,等做完了有把握的选项后,再来重锤敲鼓,解决难题。在推敲时,应对整篇短文作通盘考虑,要学会依据上下文语境及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要结合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把上下文的意思、句法结构、词类和语法功能、惯用法、逻辑推理常识等各种因素加在一起综合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对选项进行准确无误的甄别和筛选。

第7篇:逻辑推理技巧大全范文

关键词:电视画面 选取 长度 组接原则 方法

电视画面的编辑是电视制作中非常重要的艺术创作方法,电视画面素材,只有通过编辑才能将最合适的画面段落,按照最理想的方式组合起来,达到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完美融合。要做到电视画面编辑的艺术化,以下四个方面的画面编辑核心要点必需认真把握。

一、画面的选取

面对大量的画面素材,选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而有意识的取舍过程。在选取中要注意:1、选择的画面要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和思维规律。不同的画面表现影响着人们收视心理,比如一个“推镜头”常会引起观众对推进方向的注意,合适于表现事物的细部特征:如果用一个“拉镜头”来表现就不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了。2、选择和使用的素材,要服务于节目的内容与主题,有利于结构和情节的表现。画面的选择最终的目的在于用动作性强、造型优美的素材画面组接成清晰的电视新闻节目,便于观众理解节目内容与思想。3、选择画面要与电视新闻节目类型相吻合。电视新闻节目时效性强、节奏快,强调真实性与客观性,因此宜于多选择结构稳固、安定的固定画面或镜头,也方便观众在较短时间看清内容:另外多选平拍的画面或镜头,因为平拍的视觉效果与日常人们观察事物的方式相近,从而给人平等、客观、公正而亲切的感觉:要慎用过度的仰拍或俯拍让人产生夸张的视觉心理效果的画面或镜头。

二、画面长度的确定

“画面长度确定”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节目内容的表达需要,同时更好地满足观众收视的心理需要,让他们看清、看懂。通常画面长度的确定应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即内容的表达、布局的长度、景别长度。

首先来看“内容的表达”。从内容的表达需要来确定画面或镜头的长度,这其实是在强调画面或镜头的长短应该首要考虑是否能让观众看的明白。画面太长的滞缓或太短的匆忙,都会影响观众对节目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来看“布局的长度”。所谓“布局的长度是根据画面布局的特点来决定画面或镜头的长度。画面布局包括主体、陪体的位置,画面上的布光特点,主体与陪体的状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等等。”具体来说:1、从主置来看,如果主体在画面的前部,镜头可以短一些:如果主于画面的后部,镜头可以长一些。2、从主体的运动状态来看,如果主体是运动的,镜头可短一些;如果主体是静止的,镜头可长一些。3、从主体运动的快慢来看,如果主体是高速运动着的,镜头可短一些:如果主体是缓慢运动着的,镜头应该长一些。4、从主体所处的明暗处来看,如果主体处于画面的明亮区,镜头可短一些:如果主体处于画面的阴暗区,镜头应该长一些。

第三来看“景别的长度”。1、景别不同所包括内容繁简不一,使得其画面长度也应有所不同。远景、全景包含的内容多、画面繁杂,观众要化费更多的时间才能看清楚,所以镜头要长一些;近景、特写呈现的内容较少、画面简单,观众易于辨识,所以镜头可以短一点。一般来说,对于固定镜头的景别,时间长度的参考数据为:远景要8到12秒,全景大约5到8秒,中景大约4到5秒,近景是3秒,特写需、到2秒左右。另外,要强调的是即便是相同的景别由于画面的内容繁简不同、明暗不同、动静不同,使得画面的信息量不同,画面最终保留的时长也会不相同。2、如果观众很熟悉的事物,镜头要短些:如果观众不太熟悉的对象,镜头应该长些;3、有字幕的画面,镜头应适当长些。

三、画面的组接原则

(1)、逻辑性原则。这个逻辑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活逻辑、观众欣赏的心理逻辑、艺术表现的逻辑。所谓“生活逻辑”是指事物本身发展变化的逻辑。这是生活本身的规律,也是画面组接最基本的依据。具体来说,“生活逻辑”又有四个方面的内含:一是情节发展的逻辑。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其严密的逻辑链条,而电视新闻的前期拍摄是分镜头进行的,某种程度上是对这种逻辑链条的破坏:后期的编辑就是要把被破坏的这种逻辑链条修复过来,因此画面的组接只有紧紧围绕事件发展的逻辑主线进行,才能还原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二是要保持前后主体动作的连贯性。三是准确表现人物事件存在的逻辑关系,比如因果关系、对应关系、冲突关系、平行关系等。四是时空转换的逻辑性。事件的发展总是与时空联系在一起,因此画面的组接必须对时空结构进行合理准确的处理,不能因组接手段而影响实际时空的可信度。要注意在整体的时空结构中,时空可以交错、倒置,但在具体的段落组接上,必须保持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连贯性。而“观众欣赏的心理逻辑”强调的是画面的组接要能让观众看清楚画面的内容、对于电视新闻的关键信息一定要交待清楚、通过延长和延续画面的长度来满足观众情感共鸣时的需求。“艺术表现的逻辑”是指除了叙述电视新闻的事实之外,画面的组接往往还有编者某种艺术表现的需要,或者要表达某种情绪和情感。如象征、隐喻等蒙太奇表意功能的体现,比如视觉节奏的运用等等,都需要编者在画面组接时加以考虑。

(2)、匹配的原则。所谓画面的“匹配”是指上下相连的两个画面中,同一主体所处的位置要保持一种逻辑关系上的空间统一性,使得两个画面连接在一起时产生自然和谐的关系。“画面的匹配”最基本的要求是确保景别的匹配、方向的匹配、影调色调的匹配。下面就这三个方面作具体阐述:一、景别的匹配。它强调的是景别变化要有渐进性。这个渐变性有两个重点:一个是相邻景别的组接不能忽大忽小,比如远景紧接特写,因为这种巨大的反差,给人“跳”来“跳”去的感觉;另一个是说如果画面的主体相同,则要注意让相邻的景别有较为明显的变化,比如从全景到近景就较为合理,原因前后相邻的景别的明确变化既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保证视觉的连贯性;假如从全景接到中景的话,则让人感到画面变化不明显,似乎后一个画面在重复前一个画面,让人感觉到这两个画面不是有意识的切换,而是在原地“抖动”。这种情况又称“同景别跳动”。解决“同景别跳动”的方法既可以通过拉开相邻景别的办法,也可以插入一个相关内容的画面来过渡。通过以上渐变性的两个重点的分析,我们知道画面的景别的变化通常要把握好“度”,既不能变化太小,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二、方向的匹配。方向的匹配要求画面组接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应保持与画面中主体运动方向或对应关系的主体之间视线的一致性;一是要调节好主体运动方向未变,但拍摄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事实上,后面一点就是通常所说的“越轴”。它是由于拍摄方位的变化而造成的画面中主体运动方向与主体实际运动方向相反的情况。“越轴”镜头造成主体空间的关系的混乱,因此我们在拍摄时既要特别注意,同时后期编辑中对于出现了“越轴”的情况,应在加以弥补。通常是在“越轴”的前后画面之间插入适当的镜头作过渡以缓和画面中主体运动的自相矛盾给受众心理所造成的困惑。适于做越轴过渡的镜头有:没有明显方向感的中性镜头、能引起观众暂时性转移注意的特写镜头、能重新确定空间关系的全景镜头、有主体运动变化趋势的镜头、插入与运动主体有关的事物的反应性镜头等。三、影调色调的匹配。影调色调的匹配一方面是指画面在组接中要注意光影与色彩的真实性,注意不要偏色。对出现色彩的失真的画面,要尽量进行修复或弥补。另一方面是保持影调和色调大体的接近性和统一性。通常一组色调、影调反差太强的画面,不仅在视觉上有生硬和不连贯的感觉,而且也影响内容的表达。

四、画面组接的基本方法

(1)确定画面的剪接点。画面的剪接点就是两个画面相连接的点。它是在形式上确定画面可以连接的因素。最佳的画面剪接点是当观众已把画面内容看清楚就及时进行切换,来保持不断地传递出新的信息。画面的剪接点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内容表达的连续性、镜头转换的流畅性、节奏风格的和谐性以及观众的收视的习惯和心理。

(2)电视固定画面及运动画面的剪接。电视画面有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两类。“固定画面”是指摄像机的机身、机位、镜头 的焦距都不变所拍摄的片断。画面内的主体或静或动。而“运动画面”是指摄像机的机身、机位、镜头的焦距都有一定变化所拍摄的片断。下面我们就固定画面之间、运动画面之间、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之间的组接技巧进行概括。

首先来看“固定画面”之间的剪接。固定画面的剪接由于镜头本身不动,因此,它的剪接要根据画面中主体是否运动来选择剪接方法。①、对于固定画面中,画内主体不动的剪接一定要找到两个画面的主体在空间关系、在逻辑关系、以及通过景别、角度、光影、构图、色彩、线条等元素形成的画面造型特征上是否有关联性、相似性或一致性,比如相似的构图、相似的背景、相似的景别及视角、相似的影调、相关的概念、相关的物件等等;而且要保持相等的画面长度,以形成统一的节奏感。②、在一组固定画面中,如果是不同的运动主体,它们的剪接方法:或按照前后画面中不同主体的运动的方向、运动的速度、运动的轨迹是否统一来组接,或依据前后画面中不同主体运动形态的相似性来组接画面,或依据前后画面中不同的运动主体在画面上的位置相同、相似来进行组接。③、对于固定画面中,上个画面为运动的主体,下个画面主体不动,通常用上一个画面的落幅与下个画面相接。④、对于固定画面中,上个画面主体不动,下个画面主体运动。如果上个镜头的主体是由静到动的,那剪接点可选在上个画面中主体运动起来以后,与下个画面的动作直接相接。如果下个画面的主体是由静到动,那剪接点选在下个画面开始运动以前,与上个画面相接。

其次,“运动画面”之间的剪接。由于运动画面的镜头本身始终是运动的,组接时主要依据镜头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结合主体运动来选拔剪接点。①、主体不同、运动形式相同的镜头相连,应去除镜头相连处的起幅和落幅,只保留第一个镜头的起幅和最后一个镜头的落幅。这样的剪接,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镜头运动的特点,造成强烈而流畅的动感。另外还要注意,各个运动镜头在方向上要统一,在速度上要均匀,此外,左摇右摇、推接拉等两种截然相反的镜头运动形式是不能这样组接在一起的。当然利用特技如叠化手段来弱化视觉上的不适,能解决上面所说的不能组接的问题。②、如果主体相同,左摇右摇或推拉镜头的连续组接,要尽量避免。这种做法被贬称为“粉刷墙壁式”或“打气筒式”组接。③、主体不同、运动形式相同、可运动方向相反的镜头相接,通常应使镜头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保持短暂的停留。因为这个短暂的停留让观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④、一组急推或一组急拉镜头连续组接,应适当地保留镜头相接处的起落幅。否则去掉镜头相连的起落幅,观众就很难看清画面内容了。

第8篇:逻辑推理技巧大全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逻辑思维 语文教学

我从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多年,在同时教授这两门课的过程中,结合这两门课各自的优点,积累了一些经验,逐渐摸索出运用信息技术的逻辑思维来经行语文教学。

学过信息技术的人都知道,信息技术的任何东西都是有逻辑性的,而且是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严谨的逻辑思维态度,因为只有这样,编辑出来的程序或者软件才有可操作性和无纠错性,才能满足消费者或者用户越来越高端的需求。如果是随心所欲的粗制滥造,这样的软件或者程序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完全就是在浪费编程人员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说是在浪费这些辛苦付出者的生命。

那么什么是逻辑呢?我个人的理解是步骤或者程序。我就运用这样的信息技术逻辑来教授语文,把两门课程穿插起来,取各自的优点和长处,把它们结合起来。信息技术课程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生动的课堂教学技巧;语文课程运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严密的逻辑性,多彩的图片场景的展示性。这样强强联合,就能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生认识生字、练习作文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首先是“认识生字”。生字对学生来说都是崭新的、完全陌生的,

也是一个不小的体力和脑力活,我就用计算机编程那样的框架图,把生字按照不同的结构:上下、左右、里外等分类,不断优化、实践,对孩子记住生字有了很大的帮助。

其次是“习作练习”,对我和学生来说都是个 “大事”,如何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然后用文字表述出来,而且要表达得流畅通顺,具有合理性,这些都成为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我想到能不能在学生刚接触阶段,按照一定的模式,或者说按一定的程序进行观察、练习呢?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就在教学中不断强化时间、空间;或者更具体谈到昨天、今天、明天;上、中、下等,让学生通过建立逻辑技巧、逻辑方位、逻辑思维方式等,通过掌握这些方法,达到能够高效写作的目的。

第9篇:逻辑推理技巧大全范文

[论文摘要]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后进生听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后进生听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预防初中阶段数学成绩的分化?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严重分化?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二)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三)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二、减少学习分化的教学对策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二)教会学生学习。有一部分后进生在数学上费工夫不少,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这是学习不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

(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要针对后进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从初一代数教学开始就加强抽象逻辑能力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