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议范文

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议精选(九篇)

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议

第1篇: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议范文

菌(毒)种和生物样本运输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菌毒种和生物样本运输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须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浙江省指定由省卫生监督审批中心统一审批),运输过程中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人员办理,并对运输的菌毒种和生物样本进行规范包装。

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是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之一。监督检查的形式,一是组织相关专家到各地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二是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对辖区内的实验室进行监督检查。三是通过实验室的自查和自我评估来发现问题和改进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通过监督检查促进和完善、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交流学习利用各种机会为各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交流学习平台,如在全省生物安全工作会议和全省科教工作会议上开辟经验交流科目,让在生物安全管理做的好有创新的实验室进行专题发言,以此推动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师资培训从2005年开始省卫生行政部门就开始着手全省生物安全培训师资的建设工作,经过2期的重点培训为各市、高等院校、省级医疗单位培养了100多名的培训师资队伍,为各地开展生物安全培训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上岗培训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人员,必须事先接受实验室生物安全上岗培训,并经过统一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经过2008—2011年的4年连续培训,目前全省接受培训的实验人员已经达到11411人。接受培训人员具体分布见表1。除了表中的培训外,2005—2007年由省卫生行政部门直接组织了3期培训,共计培训全省实验室骨干633人。经过连续多年的培训已经基本函盖了疾控和医疗等系统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实验人员,这些人员经过培训考核后均取得生物安全上岗资质。近年各地重点开展了新进人员的上岗培训和强化培训,培训工作在稳步推进。

实验室备案情况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按照浙江省生物安全管理技术规范要求,通过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在浙江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上进行了备案,至2011年12月底前,共有1154个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备案,实验室主要分布在疾控系统、医疗机构和个别大专院校(数据采自浙江省病原微生物安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自2005年以来浙江省把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工作作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抓手,取得明显效果。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1154个不同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了网上备案,其中BSL-1实验室有240个,占20.80%;BSL-2实验室有912个,占79.03%;BSL-3实验室有2个。1154家实验室主要分布在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等,两者占到总数的95.6%。在1154个实验室中有工作人员有5422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初级2776人,中级577人,高级2069人,人员培训获得上岗证书的有4776人,达88.09%。

示范实验室建设为了推动全省实验室生物安全建设和管理,省卫生行政部门出台了《浙江省二级生物安全示范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并组织起草了《示范实验室评审细则》。各地根据《办法》要求,第一轮有31个实验室申报,经过资料符合性审核,对5个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考核评估,重点评估实验人员生物安全知识掌握情况、操作技能、应急处置和防护设备使用等几方面的符合情况,同时对各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现场评估。对经过考核符合建设要求的实验室,将分别授予“省级示范实验室”和“市级示范实验室”称号。

集中由省卫生监督审批中心负责审批。在办理航空运输时由经过民航组织培训并考核发证的人员负责办理,同时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包装。建立的这些审批制度和工作程序不仅规范了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的运输,也确保了运输过程的安全。

监督检查为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和建设,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运行情况开展了监督检查。既有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也有接受主管部门和实验室所在单位的监督检查,检查情况除了及时反馈外,还有以书面形式要求整改,有的还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通报。另外,浙江省目前有2家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CNAS)的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和卫生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评估,并还定期接受CNAS的监督评审及相关的安全检查。

交流学习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利用各种形式组织交流,强化管理,如利用各种工作会议、学术交流等开展交流培训等。浙江省多次在全国会议上进行专题重点发言,得到卫生部和其他兄弟省市好评,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在省内安排在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做得比较好,思路比较新颖、管理有特色的实验室进行大会专题发言,还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信息交流,起到了学习交流,互相促进的目的,规范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生物安全管理既是一项新的工作,也是一门新的学科,在管理中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提高。浙江省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尤其强调结合实际,根据工作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在生物安全管理方面也采取了一些创新举措和创新管理手段,取得很好的效果。浙江省在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世界各地的管理经验,在管理手段上采取了一些创新的举措,如创新的地使用信息网络系统建立了网上备案系统,不仅实现网上备案,也为后期实验室管理提供了技术平台,此项技术深受全国兄弟省份的好评与应用。

另外,浙江省卫生行政部门为了推动全省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创建了二级生物安全示范实验室申报评审平台,将示范实验室建设作为推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主要抓手,取得很好的示范效应。

第2篇: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 SPICE协议; 云计算; KVM; 桌面虚拟化; 云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 TN915?34; TP30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6)01?0013?03

0 引 言

随着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满足云计算环境下的教学资源管理和授课方式。桌面虚拟化技术通过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相结合[1],作为一种在云计算下的资源交付手段,将用户桌面环境和计算环境分离,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桌面办公环境和较好的用户体验,还能通过统一的数据中心将用户的虚拟资源进行集中化管理,降低高校的信息管理和运维成本,提高教育数据资源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够集中管理教育资源[2]。

本文基于OpenStack平台的基础架构,采用KVM虚拟化技术搭建远程服务器集群,实现服务器资源的灵活分配和海量计算能力,设计云基础设施平台实现对云实验室虚拟资源的统一管理。设计和实现基于SPICE协议的云实验室客户端,通过地址和端口对虚拟服务器资源的访问和请求,保证了整个云实验室的安全性,同时用户可以通过云实验室客户端随时随地访问远程服务器虚拟资源,灵活管理和操作云实验室的虚拟服务器资源。

1 系统设计框架

在OpenStack云平台上构建云桌面系统的服务端,采用OpenStack作为虚拟桌面的基础服务,在OpenStack中采用KVM虚拟化技术,实现本地用户对物理服务器的远程访问,使用户能够共享相同的物理服务设备[3]。

虚拟化技术能够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多个操作系统,每个操作系统上运行自己独立的应用软件,可以对这些系统进行有效隔离,对资源进行按需分配,从而保证每一个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对处理器进行了扩展,从而实现了处理器的虚拟化[4]。

来自瘦客户端、台式机、笔记本的用户发出连接请求,通过对应的SPICE服务连接云实验室的客户端,客户端首先向服务端建立一个主要接口的连接请求,创建工作线程并等待远程服务端的消息,云实验室服务端完成初始化后,客户端继续进行后面的初始化工作。图1为云实验室整体设计框架。

1.1 客户端设计与实现

本系统的客户端基于SPICE协议进行开发和设计,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计和部署,制作成针对Windows用户的安装文件,用户安装产生Qidian?for?window.exe应用程序后,产生Qidian?remote?viewer.exe客户端,操作简单便捷。

用户在登陆界面中输入在远程服务器中分配的虚拟资源的相应地址和端口,进入到远程服务器进行云实验室的操作管理。用户若没有通过认证则返回到登录界面继续登录,只有认证成功的用户可以访问远程服务器的虚拟资源,这样保证了整个云实验室的登录安全性。在云实验室客户端有文件、查看、组合键、帮助信息四个选项,用户操作界面选项实现对远程服务器集群资源的访问和操作。云实验室客户端框架如图2所示。

1.2 服务器虚拟化设计框架

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将物理资源抽象为逻辑资源,从而提高云实验室物理资源的利用率,能够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改善资源分配[5],简化系统管理,降低单点故障,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采用OpenStack作为整个云实验室的基础服务平台,在虚拟桌面的服务端实现对用户虚拟桌面的交付流程,同时可以实现对云实验室虚拟资源的管理[6]。使用ceph统一存储集群构建虚拟桌面资源池,通过KVM虚拟化技术实现远程服务器资源的虚拟化,组成庞大的服务器集群,能够提供海量的计算能力和灵活的资源调配机制,提高整个云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7]。

在整个云实验室的服务端,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资源申请需求,管理员能够统一管理和分配整个云实验室资源。管理员根据用户的请求分配虚拟机资源,在分配的过程中也附带了云实验室客户端需要的地址和端口,在云实验室客户端使用对应的地址和端口访问远程服务器资源[8]。图3为服务器资源虚拟化框架。

2 应用与测试

2.1 客户端

SPICE认证系统是整个云实验室的认证中心,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使用远程的服务器资源,通过输入远端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实现本地客户端随时随地访问云实验室,满足不同用户的多种请求,同时也保证了整个云实验室资源的安全性。图4为客户端登陆界面。

客户端登陆界面直接连接远程服务器的虚拟资源,合法用户通过云实验室的客户端进行相应操作,只有管理员可以对合法用户进行资源的分配和回收,提高了整个云实验室的灵活性。

2.2 服务端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实现云实验室远程器资源的分配和管理工作。管理员登陆后才能够对远程虚拟资源进行操作,包括对虚拟资源集群的分配、回收、资源监控等。图5为云基础设施管理平台。

管理员进入云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后,能够根据用户的请求合理分配服务器虚拟资源,在分配虚拟资源的过程中将云实验室客户端的地址和端口分配好,用户通过客户端对新起点云实验室虚拟资源进行访问[9]。图6为新起点云虚拟桌面。

2.3 云实验室虚拟资源管理

用户进入云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后,可以对整个云实验室的虚拟资源进行操作和管理。图7为虚拟机管理界面[10]。

3 结 语

用户通过云实验室客户端的统一认证后,才能访问远程虚拟服务器资源,实现随时随地访问云实验室资源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将虚拟桌面推送给不同用户,有效解决了云实验室客户端设备的局限性,将云实验室的虚拟资源放在云端,实现了服务器虚拟资源的统一管理。本系统能够实现云实验室的基础功能,也是当前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叶可江,吴朝晖,姜晓红,等.虚拟化云计算平台的能耗管理[J].计算机学报,2012,35(6):1262?1265.

[2] 许捍卫,冯学智.空间数据存储机制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20(2):39?40.

[3] 张毅.基于OpenStack的虚拟桌面云系统服务端设计与实现[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4] 黄秋兰,李莎,程耀东,等.高能物理计算环境中KVM虚拟机的性能优化与应用[J].计算机科学,2015,42(1):67?70.

[5] 师雪霖,徐恪.云虚拟机资源分配的效用最大化模型[J].计算机学报,2013,36(2):252?262.

[6] 张乃千,杨海,周丽涛.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实验云平台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5(1):39?44.

[7] 庞辽军,王力,李慧贤.基于集群技术的Linux虚拟服务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9(14):161?163.

[8] 李博.基于SPICE协议的桌面虚拟化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第3篇: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网络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训

中图分类号:TE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1-000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大学本科教育应从精英教育逐步转向大众教育,从“理论型”转向“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根据对IT市场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调研以及对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的反复论证,设计了网络工程实践课程与教学内容,制定了相应的实践环节教学体系。

1 网络工程专业实践体系的建设思路

网络工程专业在2012年教育部新专业目录中已被确定为一级学科,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及我校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要求,以及网络工程专业对实践要求相对较多,因此,将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创新型”。应用创新主要体现在教会学生如何将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工程能力。网络工程专业学生除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更需具有较强的工程技能,在校期间较为完善的工程实践训练,使得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可以是网络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等多领域、多行业。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大多主要由普通教育(又称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通常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及专业任选课)等组成。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总体原则和框架指导下,制定了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达到了40%以上,为了达到实践教学的效果,精心设计了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了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的主体思路,结合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及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认真研究并改革课程内实验教学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及实验手段,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加强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或论文)的选题方式、选题范围等充分与生产、科研及社会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题目来源于实际,最后再应用到实际中;每个暑假设置为工作学期,从大一到大三的三个工作学期,对学生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任务,大一的工作学期通常安排学生到IT企业或市场进行调研,完成调研报告,主要了解目前网络工程相关的产品行情及IT行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大二的工作学期安排学生到IT相关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对专业有整体和初步的认识;大三的工作学期主要安排学生到IT企业完成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进入顶岗实习阶段,使学生体会到:什么是工作、自己目前对社会能做什么贡献等,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存在的不足,以便更好地完成大四的收尾学习。

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及延伸,也是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和必不可少的重要过程,更是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2 网络工程专业实践体系的具体内容

从课程体系来看,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实践技能培养、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和专业综合能力培养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下面都含有若干实践环节。网络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2.1 基础实践技能培养:(1)专业基础课程内实验。专业基础课程内实验主要以辅助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为目的,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并能有一定应用创新。实验主要分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及创新性实验等,主要完成网络工程专业基本的实践技能培养。(2)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设计。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设计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应用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课程设计选题以实际应用为主,提高学生应用创新能力。

2.2 专业实践技能培养。主要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从体系上划分为专业课程内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专业认证培训、综合训练等五大模块。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五大模块的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1)课程内实验:涉及课程内包含实验的课程主要有软件设计基础、C++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字电子与数字逻辑、计算机硬件基础、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ORACLE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编程、广域网及接入网技术、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网络协议、Linux系统管理与应用等。(2)课程设计:安排的课程设计主要有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面向对向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广域网及接入网技术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编程课程设计、网络协议课程设计、网络安全课程设计、网络工程课程设计。(3)实习:认识实习(科技方法训练)、生产实习(网络工程项目实践)(包括校园网维护实习、网络施工实习等)、毕业实习。(4)实训:安排二个较为集中的实训,大型网络工程项目综合实训和工作学期(顶岗实习)。大型网络工程项目综合实训安排在第7学期,主要完成校企合作教育,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培养方案,针对不同的学生给出较为个性的培养方案,以期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工作学期(顶岗实习)主要安排在大三的暑期,一般为期3个月左右,也是与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到企业一线去工作,把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应用到企业,到企业解决实践问题,同时找出自身的不足和欠缺,以利最后一年的学习提升。(5)专业认证培训:主要与H3C、思科、红帽等合作,目前已成立了H3C网络学院、红帽学院等,在校期间完成H3C的H3CNE、H3CSE认证教育,思科的CCNA、CCNP认证教育、红帽的RHCSA、RHCE认证教育,鼓励学生通过考试获取1-2个专业资格认证证书,以拓宽就业面,提高就业层次。(6)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大学生涯的最后环节,是检验学生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水平,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必要的准备。

3 网络工程专业实践体系的实施与保障

3.1 实验室的建设。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目前主要有软件实验室(主要完成程序设计、数据库实验、计算机硬件实验、网络安全实验模拟、网络管理实验等)、H3C实验室(主要完成网络搭建、网络配置、网络工程、综合布线实验等实验)、网络协议实验室(主要完成TCP/IP协议族的相关实验)等,信息安全实验室(主要完成信息安全实验)。(1)软件实验室。设有4个软件实验室(与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共同使用),每个实验室由60台计算机组成,每次实验可容纳60名学生,可以完成软件程序设计类实验、网络安全模拟、网络管理、Linux系统实验等。实验室配置了实验管理平台,学生通过访问控制管理服务器可对教师提问、提交作业等,教师可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2)H3C实验室。H3C实验室有10组实验设备,每组由2-4台路由器、4-5台交换机和6台计算机组成,每组6名学生,每次实验可容纳60名学生,可以完成中小型网络设计、局域网技术、广域网及接入技术、网络工程、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工程项目实训、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3)网络协议实验室。网络协议实验室由1套主控设备和60个节点组成,每6个节点组成一组,共有10组,可同时容纳60人完成实验。网络协议实验室主要承担TCP/IP协议族的网络协议实验和部分网络管理实验,该实验室可完成40多个网络协议实验。同时,实验室配置了网络协议的综合实验管理平台,学生通过实验管理平台可对本组网络设备进行配置,无须手工插拔线缆即可灵活变换网络拓扑结构,从而保证了网络设备端口的使用寿命。

3.2 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分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实践基地有学院实验室,主要开展校园网络的维护、管理和应用实习教学。目前已建立了17家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在各校外实践基地主要完成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工作学期(每年暑假学生进入企业的工作学期)、网络工程项目实训等教学任务。

3.3 实训基地的建设。软件学院与东软集团、大连华信、大连中软、大连海辉、北京金源万博、沈阳东鹏电子、北京亚思晟、北京亚嵌、ORACLE中国公司、无锡NIIT等公司签订了实训基地协议,学生在这些校外合作的公司里可完成网络规划、设计与集成、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网络设备的管理、网络的运行与维护等方面的实训工作。从网络工程专业2006级学生开始已完成了4届学生的网络工程综合实习、实训任务,并取得了良好的实习、实训效果。

3.4 专业认证教育。根据目前企业对学生要求毕业即能上岗的需求,国内IT类的资格认证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对实践能力的考核,而用人企业对具有专业认证证书的学生也给予优先录用,因此,在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参加一些专业认证方面的培训,既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又通过认证考试获取资格认证证书,为将来就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软件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已开展了H3CNE、H3CSE、CCNA、RHCSA、RHCE、网络设计师(国家软考)等相关认证教育,并已有100多名学生取得了专业认证资格,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提高了他们的初次就业层次。

3.5 师资队伍的建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的能力来源于教师,将来胜于教师。但如果我们的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弱,又如何能培养出学生的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是第一步。(1)加强师资培训。每年的寒暑假,我们都会派出2-4名青年教师到其他高校或IT企业参加实践教学研讨、会议、课程培训等活动,目的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认证考试,目前部分教师已获得了H3CNE、H3CSE、RHCSA、RHCE等专业认证证书,对实践教学的开展起到了示范作用。(2)鼓励教师将科研融入教学。教师将自身的科研项目纳入到教学中,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可以使学生能紧跟专业学科的前沿和社会的发展。目前,软件学院网络工程系已组建了网络架构、网络协议安全、无线网络、信息安全等科研小组,学生也成立了网络技术协会,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以科研促进教学。

3.6 实验室的开放。因为学生对课堂所授知识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有些学生在实验课上可能无法完成全部实验,而且教学安排的实验学时也很有限,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且兼顾所有学生的学习,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良好的实验环境,除必要的正常教学外,学院各个实验室全部对学生开放,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完成课内、外的实验,鼓励尝试创新性实验。

4 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

4.1 逐级强化的实践教学模式。网络工程专业以注重基础理论、强调综合实践能力为办学理念,实践教学模式采用“理论、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逐级强化方式。

4.2 提高校内外资源利用率。尽量在学院内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上完成课程内实验、中小企业网络的模拟建设(含着网络的规划、设计、实施、维护、管理和应用软件的开发等)。到东软集团、同方股份等校外知名的IT企业联合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完成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

4.3 提高课外时间和资源利用率。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性较强,如果没有充足的实践保障,很难取得较好的成效。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仅靠教学计划学时内的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学院尽一切可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和任务,积极引导、强化学生将课外时间更多地花到实验室中,在实验中寻找学习的乐趣,在实验中收获学习的成果。

4.4 充分体现实践教学体系的层次和模块。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划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等多个层次和模块。而且每门课程的实验都包括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等,对于实践要求较强的课程采用实验与课程设计联合的方式完成。为了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给出了“网络工程综合课程设计”,该课程设计涉及到计算机网络、局域网技术、广域网及接入网技术、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工程、计算机网络编程等多门课程所讲授的知识,可以用它来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这样可以使我们的毕业生在今后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用户的需要,可从事网络工程的规划、设计、开发;开发基于网络的计算机软件;从事信息网络安全工程的设计和维护等。

5 结语

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根据企业、行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构建了网络工程专业由课程内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建设了相关的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在4届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在今后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与改革中,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1)组建新的实验室,如信息安全、无线网络技术、网络工程综合实训等实验室;(2)选取部分具有前后相关性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进行一体化实践教学,如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网络工程等课程可以进行联合实践教学,重新整合实验部分,授课在实验室完成,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最后到企业实施检验教学效果;(3)进一步加强、拓宽校企合作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提高校企合作教育层次,探讨校企合作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为培养“卓越工程师”做准备。

参考文献:

[1]郭广军等.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09(19)

[2]徐明等.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09(19)

[3]张新有.就业导向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体系.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4]袁志祥,秦锋,郑啸,程泽凯,赵娟.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计算机教育.2010(5)

[作者简介]

第4篇: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1前言

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部分,是国家科技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基地。相比于普通实验室,具有平台高、开放性强、仪器设备精密昂贵、地位相对独立、管理模式独特等特征。新时期下,城市化、信息化、多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往往面临着科研负荷重、人员流动快、废弃物处理难度大、风险系数高等诸多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更新理念、改变思路,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对于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特点以及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2.1安全意识淡薄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面向的是硕、博士等高端技术人才,人员流动频繁,导致实验室安全管理和教育断层严重,工作人员通常只关注科研和教学成果,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暴露出当前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还处于“亡羊补牢”的补救阶段,离“未雨绸缪”的预防阶段还有一定的距离,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2.2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安全意识淡薄,使得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发展落后,面对着众多学科领域和大量的先进的实验设备,使得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更加复杂,尤其是近年来科研任务加重、信息化进程加快,使得信息(如商业机密、科技成果等)安全管理成为实验室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然而,大部分现存的管理制度不能很好的适应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信息安全管理松散、安全管理制度落后、安全操作流程混乱、安全监督机制缺失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

2.3安全责任不明确

大部分高校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明确第一安全责任人和专职安全责任人的安全职责,也鲜有对安全责任人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安全责任人的责、权、义等问题。此外,很多高校实验室存在多个部门交叉管理的问题,没有统一的负责单位,导致安全管理制度不能落实,也不利于监管和考核。

2.4安全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主观认识不到位以及客观资金的限制等多方面原因,目前高校实验室在安全设施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大部分安全设施存在着老化以及配备不足等问题,例如:烟雾报警、消防喷淋、辐射防护等设施,实验室使用的各种化学药品以及高温高压设备等,使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风险程度较普通实验室高很多。

3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

3.1营造安全意识氛围

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安全意识氛围淡薄,安全管理制度松散等原因,使得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坚持科学发展、长足发展、绿色发展,真正意识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全面提升实验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强化到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切实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树立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

3.2完善精简组织机构

3.2.1实验室专属安全管理机构

建议高校设立专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同时设立技术安全部门,对实验室的安全进行系统性的管理。避免管理部门过多、体质松散、互相推诿的现象出现。很多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是由学校多个单位和部门进行交叉管理的,因共同管理的部门过多,使得管理的效率大大降低。

3.2.2实验室专属信息管理中心

信息安全(如商业机密、科技成果等)已经继人、物、环境之后,成为实验室一个极为重要的要素,然而以往对于实验室信息安全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建立实验室专门的信息管理中心,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加强实验室的信息安全管理。该中心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筛查并签订相应保密协议,才能从事相关工作。

3.2.3实验室配备专业人员

高校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如大学环境卫生与安全办公室,主要工作人员由经过专业训练、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的生物学家、化学家、卫生专家、工业卫生学者以及安全工程师组成,以便各院系有需要时,可以进行审查把关或者定期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以及演习等,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3建立健全安全制度

3.3.1落实管理人员责任制度

完善安全管理体制,落实管理人员责任制度。由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对实验室的安全进行全面管理,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到岗。由各学院配合管理,共同承担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明确第一安全责任人的安全职责,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部门、岗位的安全工作内容和标准。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工作指导方针,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将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实验室和每一台仪器,强化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3.3.2推行操作人员准入制度

实行操作人员准入制度,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管理,推行身份识别系统。实验室安装门禁系统,对实验室进行权限管理。实验操作人员需在网上平台进行预约,办理专门的智能卡,通过刷卡进入实验室,预约前需完成预约实验室相应的安全培训课程。实验室准入制度将根据实验操作人员的职能进行类型的划分,并将人员信息录入数据库,从技术上保证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同时也协助管理人员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3.3.3仪器、设备和管理制度

建立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制度,规范仪器的使用和操作规程,防止因为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仪器的管理使用规章制度包括:仪器购买、仪器维护、仪器使用、操作规程等制度。保障仪器正常运转、合理分配和合理使用,避免资源浪费、防止安全隐患。

3.3.4药品、危险品的管理制度

规范药品和危险品的管理,由专人负责并建立保管品的名录清单。对药品和危险品的使用进行登记,使用过后的进行会收,统一保管统一处理。例如,在装有废液的容器上粘贴明显的标识,并注明废液的名称、类型、组成以及使用日期和使用人,使用完成后将废液倾倒在指定回收地点并清理容器。对于高压钢瓶,要注意管路检漏和钢瓶的使用规范,及时将使用完成和有问题的钢瓶返厂检查和维修。

3.3.5数据、资料的归档和保密管理制度

完善资料和数据的保管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数据的安全和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资料的管理主要是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相关的文件,以及实验室每年的消耗品采购、设备维护、仪器说明、图片报道等资料进行收集和归档,便于实验室的管理和评估。此外,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大型仪器都开始配套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操作控制和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涉及知识产权和数据的稳定和安全问题,使用正版软件可以保证仪器和数据处理运行稳定,同时可以防止他人非法盗用或删除数据。

3.3.6安全考评和奖惩制度

由管理部门、学生导师、行业专家共同对实验室的安全做出风险评估,并制定安全管理考评和奖惩制度。确保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大检查,根据考评和奖惩制度对检查结果进行奖惩、通报,并以书面形式报送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3.4加大安全投入力度

3.4.1保证充足的安全资金

高校应重视起实验室安全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实验室管理的投入,包括力、物力和财力等。未雨绸缪地建立一套完整的实验室设计、建造、使用、维护体系,保证实验室配套设施的齐全,减少资金浪费。同时,高校应给予实验室一笔专项安全经费,专门用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包括安全设施的购买、更新,安全培训、演习等。

3.4.2精细化配备安全设施

高校实验室涉及众多的学科领域,不同学科对实验室的仪器的要求也不同,相应的基础设施也会有不同规格的需求。因此,实验室在建设前的设计和规划尤为重要,可以避免在使用后期不断进行改造和调整。对于专业特殊的实验室,如化学、生物、医药等学科,要树立“生命第一”的安全理念,配备必要的防护和急救设施。

4结语

新时期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高校开展科研和教学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必要需求,是创建和谐平安校园的重要组成,是实现我国绿色科技发展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环保工作的重要性,转变管理理念,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帮助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建立长效机制,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当下做起,改变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说起来确实重要,忙起来可以不要,干起来往后靠靠,出事才知真重要”的被动局面,切实推进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管理,为高校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庄越,叶一军.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美国国家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4(12):21~24.

[2]莫寅斌.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09(6):175~176.

[3]魏钟波,沈萱,裴大平.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3):246~248.

[4]束羽,丁寅,徐铮.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强化与提升[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4):215~217.

[5]李阳春,阙斐.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4):236~238.

[6]钟少颖,梁尚鹏,聂晓伟.美国国防部资助的国家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1):1261~1270.

[7]龚竞,徐水,侯勇,等.高校研究型学院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0):137~140.

[8]周岱,刘红玉,赵加强,等.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分析与建构[J].科研管理,2008,29(2):154~165.

[9]冯芝媛.高校实验室管理之我见[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s2):103~104.

[10]曹蓓.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3(3):30~31.

[11]任雪艳,孔庆军,陈芳.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08(3):174~176.

[12]朱娟蓉.强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442~445.

第5篇: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内容;建议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201-02

随着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教学与科研活动对实验室资源的依赖性增强、实验室开放性和共享性程度提高,实验室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毒害事故、机电伤人事故和设备损坏事故等也时有发生[1]。加强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不仅是教学、科研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内容

(一)一般性安全管理

主要指防火安全、电气电路安全、仪器设备使用安全、个人防护措施、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操作规范、紧急预案等。实验大楼建设要充分考虑实验室的通风、照明以及温度、湿度控制等设施,电路、水、气管道布局安全、规范,有防火、防爆、防盗、防破坏的基本设备和措施等。

(二)化学品安全管理

主要包括化学品的种类与特性、化学品的储藏与使用等,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目前,高校实验室已逐步成为事故发生的高危区域,各种实验室特别是化学生物类实验室成为存在隐患最为突出的场所,实验室每天使用的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和易制毒的化学品种类不计其数,如果在管理上稍为不慎,处理方式稍为不当或不及时,都有可能酿成灾难,严重威胁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学校的社会声誉。

(三)生物安全管理

主要包括生物制剂安全、微生物安全、人体血液/体液安全、传染性生物防护与控制等。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生物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都可能构成极大的危害。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条例和法规,以法律形式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了规范,主要包括《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l9498—2004,2008年修订)等。所有这些法规政策标志着中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生物安全认可工作进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阶段。

(四)辐射安全管理

主要包括激光辐射安全、X射线安全、电磁辐射安全、辐射性物质与防辐射措施等。为了加强对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污染防治,国家颁布了《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和防护条例》等文件。2004年5月起,国家环保总局、公安部和卫生部联合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专项活动,这表明了国家对放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高校作为中国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在较多领域使用了核技术,因此也存在着如何加强放射源管理的问题[2]。

(五)废弃物安全管理

包括普通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化学品废弃物处理、生物废弃物处理、辐射材料废弃物处理、锐器废弃物处理、混合废弃物的处理等。

2005年7月,教育部和国家环保总局针对高校实验室的排污问题,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把高校实验室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到了学校管理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成为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学科研校园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分别于2005年8月和2007年9月通过并实施了《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和《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但很多高校的化学实验室对废弃危险化学品仍未按该办法处理。部分高校即使在由指定人员收集后,仍然由于处理费用昂贵的问题,将收集后的危险废弃物低价交由不规范的公司运走,其最终结果还是倒入室外某个固定的场址,这对排放点的土壤和地下水将造成更加严重的点源污染[3]。

(六)高温高压设备安全管理

包括各种气瓶、高压反应釜、气体发生装置、高温设备、高真空设备等设备的区分、使用时注意事项、日常维护等。随着高校实验室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实验室承担的任务和拥有的仪器设备逐渐多样化,各种高温高压等特种设备在实验室中时有发现,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呈现出来。2009年5月1日,国务院出台新的特种设备管理条例并正式实施。条例提高了特种设备事故的等级,提高了处理事故的部门级别,只要锅炉爆炸有人员伤亡,就要成立省级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同时对管理部门的监察人员也提高了问责力度,这充分说明国家对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高度重视。

(七)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保障实验室信息资源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关系到实验室良好有序的发展。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4.1.6条款要求“实验室及其人员对其在检测和/或校准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并有相应措施。”为此,实验室应制定有关的措施或文件,并有效实施,以保证利益不受侵害。

二、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

(一)完善安全工作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

研究表明,思想上不重视和管理不善是引发各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据中国火灾事故资料显示,90%以上的事故与人的错误有关[4]。因此领导重视,责任明确是安全工作的关键。管理首先要解决体制问题,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要完善安全工作体系和责任体系,可采取“学校归口管理—院系集中管理—实验室具体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成立各级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责任分工明确的安全工作管理队伍,明确各个层面所应承担的责任及应履行的职责,并签订相应的安全承诺书,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不留真空地带。

(二)树立安全环保意识,加强防范措施

实验室管理要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重视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的建立,以“防患于未然”为指导思想,对实验室、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进行分级管理,划分出实验室安全监控重点区域,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实验室或区域特点,了解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并采用事故树[4]分析方法,获得各种因素的影响因子,以及每种因素发生后可能导致的破坏范围及威力,针对性地布置各种防范措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

(三)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的制订是系统管理的起点,也是监督管理的基础。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其因果性、潜在性,必须要研究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类型,从而探讨各种消除、控制事故发生的方法,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5]。为此要狠抓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的建设,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以达到规范、约束并指导实验室安全管理行为的目的,为实验室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为教学科研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组织各种安全教育,加强实验室日常培训

实验室安全管理要“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安全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和安全素质,是防止各类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6]。实现实验室的安全工作目标,不能仅靠赋予师生管理责任,还必须组织各种教育,更重要的是加强实验室日常培训。

学校应在两个层面上开展安全教育工作:(1)学校层面:一是对师生开展常规性安全知识教育,内容涉及安全规章制度、消防知识、案例教育等;二是对师生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例如灭火器使用、报警、火灾逃生等,并且定期组织演练。(2)学院层面:组织学生学习掌握实验室仪器设备设施特别是特种仪器设备和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化学试剂的使用与保管规范、实验操作规范以及实验室内部的管理规定等。与此同时,还应该注重对师生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考核,以促进全校师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掌握各种规章制度、规范与技能。

(五)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

实验室安全文化作为实验室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在中国高校实验室中的应用还存在许多空白点。借鉴各行业的先进经验,构建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充分发挥文化的“软管理”作用来激发师生内在积极性,可以促使师生主动遵守安全规范,自觉消除安全隐患。结合不同实验室特点,建立实验室安全视觉识别系统(主要包括安全色、安全标志、警示线、警示语句及根据工作场所、设备和产品等特定条件下所衍生、组合的各种警示标识),能够形象地传达安全管理理念,提高安全视觉标识的统一性、标准性、系统性和艺术性而具有良好的宣传效应。它能使人感悟到安全文化的个性与内涵,其传播力量与感染力量最为具体而直接[7]。

总之,实验室的安全与环保工作关系到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是创建“平安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中国高校迈向世界一流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与环保工作涉及面广,责任重大,需要多部门的重视和协调。目前我们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所开展的工作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仍需要实验室管理部门和实验室工作人员齐心协力、集思广益、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五一.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概论[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2] 王咏妙.对高校实验室辐射安全管理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08,(4):91-92.

[3] 朱丽华,徐锋.中国高等学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3):40-42.

[4] 王同顺,赵素然.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保证师生的生命安全[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4,(6):143-145.

[5] 王立达.成教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149-151.

第6篇: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化工实验室;建设与改造

近年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迅速,数量规模上已经是“世界第一”[1],同时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程教育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为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加强工程实践教育、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参与国际交流,为我国广大高校工科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打开国际工程执业通道,能够公平地参与国际就业市场的竞争,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提升专业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与国际接轨[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进行的鉴定、评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基本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3]。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认证机构签订互认协议后,相互承认彼此认证过的工程专业及其所授学历、学位,实现各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逐步趋于实质等效。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体系最完整的本科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Accord,简称WA)是一个有关工程学士学位专业鉴定的国际互认协议。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华盛顿协议》全会一致通过我国为该协议签约成员,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正式与国际接轨[4]。2016年6月,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5-7],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结果将在《华盛顿协议》正式签约国和地区实现互认。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对于增加协议在全球的影响力,促进全球工程技术人员流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8-9]。各高校意识到,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清晰,只有经过可靠认证机构所认证的学校(专业)才是被承认的学校(专业);认证实际上关系到学校的生存条件(有利于吸引学生、吸引投资等)[10]。自2006年教育部教高厅函〔2006〕5号正式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以来,国内高校各工科专业纷纷踊跃申请进行专业认证。我国制定了《工程教育认证办法》《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等一系列工程教育认证规范文件。专业认证标准是目标导向和特色化的,高度重视学校或专业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特点,鼓励各高等院校根据各自的目标、任务和条件,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优势,努力办出水平、办出特色[11]。本文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对我校——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化工实验室建设与改造方面进行了阐述,从硬件条件方面对达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进行有力支撑和保障。

1.我校化工实验室的现状

我校的化工实验主要包括化工专业基础实验和化工专业实验两门单独设课的必修实验课。其中,化工专业基础实验包括了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和化工热力学三门理论课的相关实验。化工专业实验是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特色实验项目,主要围绕石油化工过程展开。化工实验教学中强调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环保意识。本次工程认证的专业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它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应用并重的专业,培养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型人才是我们的目标之一。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宽厚、工程实践能力强、适应面广,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工程技术人才,能够从事化工领域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工行业的生产运行与管理、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研制、工程设计、技术研发、安全环保等工作。在未申请进行工程专业认证之前,我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办学历史长,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人员配备紧张以及其他历史遗留原因,实验教学设备更新周期很长,部分实验设备购置年代久远,经实验教师的尽力维护,勉强可用。部分实验设备台套数偏少,循环次数很多。实验设备功能普遍单一,能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设备比例很低。设备布置不尽合理,大功率电器使用分散,随实验设备台套数的增多,导致频繁跳闸。实验用气点分散,气体管路凌乱。通风系统过于陈旧,部分功能丧失。安全设施不够完善,也不够安全、统一。无法在硬件上从安全、环保方面保障实验教学的高质量完成,不能紧跟教育时代的潮流,无法施展教育引领作用,限制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

2.化工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造

为迎接认证委员会对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认证考察,仔细全面梳理了我校化工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对标《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等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建设和改造。实验室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保障了化工实验教学的顺利展开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就主要做法进行总结和回顾,以资借鉴。(1)更新换代综合实验设备,增加设备台套数前期调研知名厂家的实验设备,多方比较和论证,如功能性、先进性、价格、占地面积、高度、售后服务等后进行政府招标采购。化工实验装置是工业装置的缩小、简化版,原理、操作流程基本相同,能做到以小见大,锻炼学生的思维、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一般,绝大多数高校一个实验采购多套同种实验设备,布置起来外观上整齐划一,也便于指导教师讲授和指导。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只能掌握一种设备的使用方法、见识一种实验设备,造成知识面狭窄。由于实验设备并非标准定型设备,为扩大学生的视野,现在我们在采购仪器的时候,有意让设备生产厂商在设备的配置上体现多样性,如在吸收和解吸综合实验中,我们8套实验装置采用的都是填料塔,但填料可以做到各不相同,有意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填料,比较不同填料的特性;相比原先的吸收实验,设备综合性得到了提高,能将原来的实验项目开发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用泵,一般都是小型离心泵,要求学生掌握离心泵的原理、操作步骤、流量调节方法等。但在精馏实验中,我们就用到了齿轮泵,它的原理、操作步骤、流量调节方法等与离心泵大不相同。实验设备的更新换代大大改善了实验教学环境,促进了实验教学内容的深入和革新,与时俱进,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调整实验室功能对原有实验室,按照功能、联系紧密程度、相关性等进行调整,以便于分类管理。如换热器综合实验、洞道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精馏操作与塔效率的测定实验和催化裂化实验对电力需求很大,功率高,并分散在几个相对较远的实验室,电力增容改造难度大、费用高。通过内部调整,把它们安排在相邻或相近的实验室内,电力专线的布置相对集中,也只需对这几个实验室进行电力增容,其他实验室电力负荷满足要求,这样改造费用也大大降低,同时安全性也大大提高。第二维里系数的测定实验和色谱法测定无限稀释溶液的活度系数实验都要用气,把它们二者调整布置到一个大实验室,大大节省了气路长度,便于进行泄露报警设置、排风设计等,也利于安全管理。(3)电力增容改造集中大功率电器,减少电力分布点位。增设电力专线为布置在不远处的几个实验室进行供电。(4)集中气路改造增设气瓶间。几乎将所有高压气瓶都集中安置在气瓶间,各实验室用气通过不锈钢无缝气路进行供应,采用二级减压进行压力控制。气瓶间和各实验室用气点增设泄露报警。气瓶间增设气瓶压力低压报警和气体泄露自动排风系统。(5)通风系统改造化工实验室难免会产生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腐蚀性、难闻的气体,为控制实验室内化学污染物的浓度与危害,借助专业认证,对整栋实验楼进行了全面通风系统改造。室外架设多个风机和气体管路及尾气处理系统,室内合理布置各换气点、万向排风罩、通风柜和通风橱的数量,按照实验室面积、高度、换气量、换气频次等进行变频控制。按要求,通风设备设独立开关控制。化学化工类实验室换气要求每小时大于10次,实验室无人时换气可减少为6次。通常,实验室的噪声(室内背景噪声级)限制值为70dB(A)。按新标准新建的通风系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实验环境,减少了师生暴露在危险气氛环境下的可能,并且更加静音、节能。(6)实验室安全改造实验室安全设施是实验过程安全的基础和保障。对实验室安全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总体要求。实验室安全主要包括防火、防盗、防事故。要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使实验室始终处于安全运转状态。增设安全环保知识考试,要求每个进入实验室的学生都要通过安全环保知识考试才有资格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每套实验装置张贴安全操作规范。各实验室内门口1.5m范围内配备消防器材箱,箱内有灭火器、灭火毯、消防沙、消防桶、护目镜、劳保用品,如线手套、防烫手套、橡胶手套、防化靴等。室内门口墙上1.2m处悬挂急救箱,箱内配备创可贴、碘伏、消毒纱布、医用棉签、藿香正气水等常用急救药品及简单医用器材,以备师生受轻伤时,用以急救。室内水池边安装了简易洗眼器。室内张贴禁止饮食警示标志,加装温、湿度计。设备标识、标牌粘贴整齐美观,同类标识粘贴高度一致。室内张贴安全逃生疏散图、疏散指示标志。实验设备周边设置黄黑相间警界线。各功能区(危废区、清洁用具区、垃圾桶、消防器材区等)周边设置定位线,定位线内有放置相应物品的名称标识。对具有潜在安全隐患的实验仪器、设备,均加装了防护装置和警示标志。如对高温实验设备要做防烫保温隔热处理,显眼处张贴高温、防烫警示标志。对运动部件加装了防护装置。对用电设备做好接地处理,显眼处张贴小心触电警示标志。谨防电力设备超负荷运转,电线绝缘保持良好,防止老化的电线发生短路、引发火灾。室外,在实验室门口墙上悬挂实验室责任人信息牌,信息内容包括责任人姓名、电话等,以便于在实验室发生危险时,能第一时间联系到责任人。应急照明系统安装双头应急灯。室外公共区域设置喷淋系统、洗眼器。实验室消毒记录单贴于门外或挂于门内门口附近。(7)实验室卫生环保改造要求实验设备干净、无尘、无污渍;环境整洁。墙面重新刷白色乳胶漆。室内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杂物。对于废气,打开室内通风系统,将其抽至设在楼顶的废气处理柜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对产生的废渣、废液依据其物理化学特性进行分类收集,暂存于室内危废区中加盖的废液桶、废固箱内。当室内存量达到一定量时,统一转至室外指定位置,交由有资质的废物处置公司进行统一处置。但实验室尽量要从源头上不产或少产这类危废物。化工实验教学中时刻强调环保意识[12]。(8)信息化建设改造仿真实验在原2D仿真实验的基础上,新增3D仿真实验和培训。学生通过课前实验装置的仿真预习和化工单元仿真、化工实验过程仿真操作练习,掌握了实验原理,知晓了实验目的,熟悉了实验装置和操作流程,了解了实验背景知识、安全注意事项和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意外状况,可以帮助学生预习真实实验,对自主实验设计也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通过仿真安全培训和考试,强化了学生的安全意识。VR虚拟增强现实增强技术,给学生以三维实景体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性认识,见到整个工厂的布置概貌、真实的各类、各种阀门、管线、工业设备及其内部构造、工作原理等,弥补了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收获了大量感性知识,对于生产实习颇具裨益。

3.结论

第7篇: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议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网络安全;实验室

1 “互联网+”的概念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出了实施“互联网+”计划。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促进互联网、电子商务和工业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积极引导互联网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这次是首次官方正式提出“互联网+”概念[1]。“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两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共同利用互联网平台以及信息通信技术,深入融合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创造出一种新的发展形态,这就是发展互联网思维所取得的实践成果。

2 建设高校网络安全实验室的要求

以往建设高校网络安全实验室的主要目的是为满足实验教学网络安全,更新换代设备非常少,实验的项目大多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很少存在实验创新,长时间以来都没有办法改进实践教学[2]。由于实验室功能的限制,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制约,并且互联网络安全缺陷又频繁发生,学生通常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因此,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对建设高校网络安全实验室有了更高要求,不断要满足日常的网络安全实验任务,还要成为符合社会不同阶层所需要的网络安全技术实验基地和培养人才的基地,这样有助于推动网络安全实践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应对常规问题的能力。

3 “互联网+”时代下建设高校网络安全实验室

3.1建设阶段性网络安全实验室

网络安全是一个交叉、综合的学科领域,其具有涵盖面广、技术含量高、应用性强和实用性强等特点。因此,目前培养网络安全人才的体系应是实现网络安全实验、理论、应用开发和研究技术一体化,建立具有特色、先进性和多层次性的理论基础和与实验配套的培训网络安全的机制[3]。建立标准、完善的工程应用开发研究环境和网络安全实验环境已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就当前互联网条件下对网络安全培养人才的要求发展和建设高校网络安全实验室能根据以下三个阶段来建设,每一更高的发展阶段,都涵盖了底阶段的全部功能和设备,结合高校的现实情况,能够一步到位的建设网络安全实验室,同时也能分步实施和分期建设。

3.2网络安全实验室的格局

网络安全实验室主要是由以堡垒机为中心的和若干个实验功能台的相关安全维护、运行和管理设备组成。开展网络安全实验教学主要在实验功能台(RACK)上,每一个RACK由AC上网行为管理、AD应用交付设备、堡垒机、AF第二代应用防火墙、WOC广域网优化、aDesk桌面虚拟化、无线AP、aSV服务器虚拟化、VPN和应用性能监控与合计十款管理网络优化、网络安全、审计以及虚拟化云计算机设备共同组成[4]。同时在核心交换机上还带有堡垒机系统、WAC无线控制器和SC集中管理系统,教师能利用这些设备系统对AP、VPN、AC等安全设备、网络设备以及各种服务器上的使用及服务器自身实行集中配置管理,便于开展网络安全实验课程。

3.3网络安全实验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3.3.1预备网络安全知识

网络安全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熟悉网络设备配置和功能,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理论知识,特别是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掌握网络安全预备知识是顺利进行网络安全实验的基础条件。网络安全预备知识的内容主要包括IP/TCP协议簇、OSI协议基础、DOS系统命令等。

3.3.2标准化配套网络安全实验教材

选用标准化配套的网络安全实验教材,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有关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并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改变网络安全实验教学的效果。在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方面,能使用有关安全管理及规范标准、安全法律法规、密码技术、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以及PKI体系等方面的教材。在系统方面,能使用安全的Unix系统和Windows系统等教材。在网络防攻实验方面,能使用扫描漏洞技术、防火墙技术和检测入侵技术等教材[5]。在远程控制和WEB服务器安全方面,能使用云计算与虚拟化、实现与设计WLIN、应用性能管理技术原理、负载均衡技术原理、广域网优化技术原理、WEB服务器管理与安全等教材。

3.3.3网络安全实验项目的内容

网络安全实现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安全标准、黑客攻击技术、安全体系框架、防火墙技术。广域网加速技术、应用性能管理技术、服务器虚拟化技术、负载均衡技术、VPN技术、桌面虚拟化技术、WALN无线网络技术、UNIX安全配置和管理、应用虚拟化技术、Windows安全配置和管理、密码学及应用、漏洞扫描技术等。

4.总结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生产力模式,推动了经济形态的演变,激发了社会实体所具有的生命力,为发展、创新、改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互联网平台。它代表的是社会新的形态,是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集成和优化作用,也是社会、经济各领域当中深度融合互联网的创新成果。 “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网络安全实验室的建设,能够避免传统实验室的限制,满足学生对知识的不同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红春.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信息化教育――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建设的启示[J]. 电化教育研究,2012(06):11-28.

[2]郝丹. 远程实验室:支撑环境与创新动力――“中国远程教育学术论坛”综述[J]. 中国远程教育,2012(11):5-15.

[3]. 云算时代的电子政务建设发展――2013年教育电子政务(电子校务)暨云计算应用与发展工作研讨会在兰州召开[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4):3.

[4]范建丽,方辉平. “互联网+”时代高校微课发展的对策及应用――从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谈微课与教学的整合[J]. 远程教育杂志,2016(03):104-112.

第8篇: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议范文

一、工作制度

(一)沂城街道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职责

统一领导、统筹协调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研究审议食品安全监管政策和发展规划;审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和措施;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重要活动和专项整治;协调解决食品安全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辖区以及有关职能部门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情况。

(二)沂城街道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职责

负责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日常工作,承办、督办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决定事项;指导各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重大问题的专项督查;协调有关跨地区、跨部门食品安全重要事项;筹备组织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各类会议;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依法对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进行查处。

二、会议制度

(一)协调委员会会议制度

1、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协调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其他参加会议的人员根据会议内容和工作需要确定,特殊情况可由主任或副主任决定随时召开。

2、会议内容: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筹协调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讨论审议有关食品安全监管政策和工作计划,协调解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部署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督查工作;各成员单位汇报食品安全监管情况,提出存在问题及建议;检查会议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

3、根据食品安全工作的需要,不定期召开部分成员单位工作协调会,研究协调专项工作。

(二)协调委员会联络员会议制度

1、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协调委员会联络员会议(联络员为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食品安全监管有关科室负责人),由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召集。特殊情况可由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决定随时召开。

2、会议内容:研究落实协调委员会交办的工作任务和日常监管中的协调工作,讨论决定需要上报委员会会议审议的有关事项。

上述两种会议均须有专人做好记录,形成会议纪要。会议纪要由会议主持人签发,会议纪要发送范围根据会议内容和工作需要确定。

三、案件举报受理与查处制度

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加强食品安全案件举报受理工作,设立举报电话,确定专人认真记录,按照首接负责的原则,及时处理投诉举报的案件。对涉及其他部门或多个部门职责的案件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成员单位接报后要及时报告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由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协调处理。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接报后应立即报告协调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并及时做好组织和查处工作。

四、信息收集、及报告制度

(一)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收集、汇总和分析整理食品安全信息及时向成员单位传递。

(二)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都要确定一名专职食品安全信息员(信息员由本单位指定),负责本系统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汇总、整理和报送工作。信息实行审核报送制,由成员单位领导审核签字、单位盖章后报送协调委员会办公室。

(三)食品安全信息报送的内容包括:各成员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划、工作计划,制订出台的食品安全监管政策和重要监管措施,专项整治方案和实施情况,工作总结,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查处情况和质量抽验计划及结果等。上述有关内容各成员单位要按规定及时报送,各成员单位每季度末必须单独报送一条综合性的食品安全工作动态信息。

(四)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不定期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内容主要包括:全街道食品安全监管政策、监管措施、专项整治方案的实施情况,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情况,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的食品安全状况、全辖区范围内食品安全检测结果和预警信息,各成员单位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经验做法和抽验结果等,信息报送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成员、协调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及有关单位。

五、宣传培训制度

(一)协调委员会统一协调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相互配合,采取多种形式,动员社会参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在协调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各成员单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开展食品安全工作培训,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沂城街道食品安全委员会

主 任: 刘洪达

副主任: 程 悦

委 员: 刘宝军 张在营 段希运

牛 雍 马继艳 吴琳璘

郝长城 杜正磊 牛庆军

石立宝 韩 国 窦伟谭

刘 洋 张玉霞 张 波

于然龙 孟海鹏 铁新泉

王 磊 王 迪 田成友

段培公 公丽萍 王文田

王 伟 闵祥东 孔令军

韩 燕 武玉波 李秀杰

庄宿顺 江海洋 武善勇

第9篇: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议范文

下面是我们民航学院研究生实践小分队的实践心得,跟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6月24日

今天,我们全体队员在教育超市楼上301会议室开展了第一次暑期社会实践会议,本次会议主要是明确分工、规划路线及专题资料学习等,首先确定了每位队员负责的工作,譬如负责联络、查找专业资料、撰写相关报告、数据分析等等,做好了人员安排后,我们根据各人时间安排,协调好了实践路线以及时间和参加人选,随后,我们集体对空管流量管理及延误水平相关概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并分析近期我国航班延误的重大事件及导致延误的各个因素,为接下来的访谈工作做好了充足的理论知识准备,在会议的最后,我们明确了本次社会实践的纪律等问题,为更好地完成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月26日

怀揣着准备第一次暑期实践出征的激动心情,我们在今天探讨拟定了暑期社会实践调查问卷,在激烈的讨论后,我们决定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调查:一、不同群体的公众对“流量控制”概念是否了解,对因为流量控制所导致的航班延误持有怎样的态度。二、旅客对不同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持有的态度,目前我国延误水平,旅客对航班延误的建议。三、旅客是否有兴趣了解并学习更多的导致延误原因的专业知识,以及能够接受的宣传方式。在确定了调查问卷的问题后,我们简要地商讨了明天访谈需要问的问题,以及需要准备的相关事宜,每一位队员对明天的实践都充满了信心!

6月28日

伴着微雨朦胧,我们研究生实践小分队到达了本次社会实践第一站——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航空处的王科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简要的参观后,我们在一个硕大的会议室进行了访谈,经过王科长的介绍,我们了解了交通运输厅航空处的主要职责,即江苏省机场规划布局,军民航协调等,该部门设立的核心在于满足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相对于其他民航单位更加侧重于服务和引导。**指出江苏现阶段包括规划在内共九家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其中淮安、扬州泰州机场对于缓解周边机场压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王科长随后指出,我国军民航的协调发展前景是非常明朗的,现在制约我国民航发展,间接导致空域紧缺、航班堵塞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国防条件的不成熟。听了他的分析,我们对未来军民航发展前景更加有了信心,对现阶段我国空域划分的根本影响原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随后,他还提到全面发展地面交通也会对缓解航班延误起到一定的作用,京沪高铁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最后,王科长更是提出在延误无法避免的前提下,对于延误造成的影响,特别是旅客情绪安抚方面未来也应该建立相应的应急方案,最大程度地减少延误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这次访谈持续了近三个小时,我们探讨了影响航班延误的各个方面因素,最终,会议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我们得到了充实的访谈资料,每一位队员深感受益匪浅,临近中午,细雨未停,我们在绵绵的细雨中,满载着此行的收获离开了实践第一站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6月29日

今天,我们暑期社会实践研究生小分队的实践项目是参观国家空管飞行流量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空管飞行流量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空管领域的理论研究基地、技术创新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信息交流基地以及开展国际交流的窗口。小队在实验室张洪海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参观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理论研究室、空域评估实验室、飞行流量管理技术实验室、空域与流量协同管理实验室。

小分队几位成员首先前往飞行流量管理技术实验室参观。了解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理论、方法及系统实现。近年来,民航运输业的发展迅速,空中交通流量的增长较快,现有的空域结构、网络布局、通信导航设备等难以适应空中交通流量的快速增长。一些地区出现了较为频繁的飞行冲突。过分紧张的交通状况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飞行冲突。因此实施流量管理势在必行。据张老师介绍,目前我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工作仅限于排定"班期时刻表"。由于理论的缺乏对各航班起降时刻的安排带有很多的盲目,研究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理论、方法,并建立流量管理系统实现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可以主动、系统地优化空中交通流量,不仅可以增加空中交通流量,减少航班延误;而且还可以保持空中交通畅通,变"无序"为"有序",增加空中交通安全水平。

随后,同学们跟随着张老师参观了空域评估实验室。空中交通环境模拟训练是管制员岗前学习、在岗保持状态以及温习对紧急情况处理时都必须经历的训练过程。空中交通管制过程仿真分析工作可以对空域结构、飞行程序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可以进行检验空管设备的布局的合理性和设备的效能分析等工作。近年来,国际民航空中管制设备更新速度加快,管制环境及过程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开发研制新环境的模拟系统,不断地对管制过程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分析,以满足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