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总结范文

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总结

第1篇: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农业;防灾减灾;措施;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10-02

安徽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南北冷暖气流交汇频繁,导致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严重影响。安徽是农业大省,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对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近年来安徽省自然灾害发生特点

一是灾害种类多。洪涝、干旱、台风、风雹、高温热害、低温冻害(冷害)、低温阴雨、冰雪灾害等各种自然灾害在安徽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二是发生频率高。每年安徽都会发生自然灾害,风调雨顺的年份较少,而且灾害交替发生,相互叠加。如2009年全省先后发生干旱、洪涝、高温热害、低温阴雨、台风、暴雪等多种自然灾害;2010年春季低温阴雨、夏季洪涝灾害、秋冬季干旱;2012年,全年先后于5月份、7月份、10月份发生3次旱灾。三是极端气象灾害发生增多。如2008年全省持续降雪24d,超过1954年和1969年(均为16d),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大一次降雪,为50a一遇,长时间的积雪、冰冻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农业设施严重损毁,畜禽、水产品冻伤冻死,全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54.4亿元。2013年7月至8月中旬,全省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大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数均超过20d,其中沿淮西部、江淮西部、长江以南中东部高温日数超过30d,局部40d,高温日数和覆盖范围均超过2003年,历史罕见。据省防办统计,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116.5万hm2,其中重旱37.8万hm2,干枯11.78万hm2。据农业部门统计,全省有45.24万hm2的中籼稻和11.93万hm2的玉米发生高温热害,结实率明显下降。四是台风影响增多。以前,沿海地区台风对我省影响较小,但是近几年受台风及台风影响较多。如2010年的第10号台风“莫兰蒂”、2012年的第11号台风“海葵”、2013年的第23号台风“菲特”、2015年的第13号台风“苏迪罗”等,都造成我省部分地区发生强降雨,导致洪涝灾。

2 当前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扭转了农业遇灾减产波动的传统格局,促进了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但总体看,当前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2.1 防灾减灾意识淡薄 从农民来说,目前,农村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留下来的多是文化水平较低的老人和妇女,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薄弱,存在侥幸心理,对防灾减灾知识和技术不容易接受,很少主动防灾。从地方政府来说,对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发展现代农业的研究较少,应急机制滞后,防灾减灾措施不配套,部分地方还存在等靠要思想。

2.2 农业基础设施总体不强 近年来,安徽坚持不懈开展以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继续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农业基础设施总体不强,防汛抗旱能力不足,农业“靠天收”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同时,农业防灾减灾所需的排灌机械、抗旱机械、粮食烘干设备等严重不足。

2.3 种养结构不合理 一些地区未能针对洪区和旱地特点,因地制宜发展适应性农业,而是盲目跟风,不能做到宜种则种、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另外,近几年,我省7~8月份发生高温热害,对水稻、玉米产量构成严重威胁,一些地区没有选择合适的品种,避开高温期。

2.4 救灾资金下达滞后 近年来,针对安徽农业灾情,农业部、财政部每年都下达救灾资金,支持灾区抗灾救灾,但由于救灾资金从部级到省级再下达到县级,然后到受灾农户,期间程序较多,下达时间相对滞后,未能在第一时间最大限度发挥救灾资金的作用。

2.5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低 大宗农作物保险保额低,比如,目前我省小麦、水稻的直接物化成本已达到500元/667m2以上,而保险保额只有270元/667m2、330元/667m2,(下转173页)(上接10页)导致农业保险的灾害损失补偿功能得不到更好地发挥。特色农业保险品种少,与农户需求差距较大。

3 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的对策措施

3.1 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农民是防灾减灾主体,农业部门要加大防灾减灾技术知识宣传力度,针对不同自然灾害,编制通俗易懂的技术明白纸,发放到农户。政府部门应把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和农业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形成一个重视、关心、支持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社会氛围。

3.2 积极主动避灾 干旱和高温热害是我省最常见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小麦生育期内(10月至次年6月上旬)干旱发生尤为频繁。为避免干旱和高温对农作物生长产生影响,首先,在品种选用上,要选择半冬偏冬性的小麦品种,可以适当提前到10月5日左右播种,充分利用9月份的降水。调整水稻、玉米品种和播种期,尽力使水稻抽穗扬花期和玉米抽雄吐丝期避开高温天气。其次是推广深耕深松、旋耕镇压、秸秆还田等技术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充分接纳水分,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3.3 加大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 近年来,中央和省财政实施了小麦“一喷三防”、水稻综合施肥促早熟、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对于预防自然灾害、及时挽回灾害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财政和省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物化补贴力度,并形成补贴制度常态化,提高技术到位率,扩大技术覆盖面,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酵母”作用,推动各项关键技术落实到田,实现稳产增产。

3.4 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财政投入,继续抓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和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建设,扭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滞后的局面。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农田旱涝保收水平。提高蔬菜大棚和养殖设施建设标准,增强抗台风、防洪涝能力。

3.5 研究出台新的农村金融保险政策措施 对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保险提标扩面,提高财政的保费补贴比例。创新农业保险产品,进一步扩大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目录品种保险,支持开展特色农业保险,适度扩大生猪保险试点。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和互助合作保险,加快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第2篇: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总结范文

一、**县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地处川中丘陵与川东盆地东南边缘的山丘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从东南至西北分为东南部低山区、中部浅丘宽谷区、西北部深丘区三大类型。山地、丘陵占全县总面积90.1%。境内有大小溪河239条,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7条。境内山丘广布、岗岭起伏、溪河纵横、地形复杂,自然灾害的成灾因素明显。

(一)自然灾害灾种多、发生频繁、季节性强

我县自然灾害种类按地球表面四大圈层内的形成以及年内的发生发展过程分为四大类:

1、大气圈灾害。主要有干旱、低温寒潮、阴雨低温、绵雨、暴雨、大风、冰雹。干旱按季节分为春旱、夏旱、伏旱和冬干,发生频率最高、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是伏旱,出现频率达56%左右。绵雨分为初夏绵雨和秋绵雨,频率达42%、60%。寒潮在秋、冬、春3季均有发生,以春季最频繁。暴雨主要出现在5—9月份,年平均3次,最多年份为9次。大风主要出现在3—9月份,尤以4、5月最多,年平均4次。冰雹主要发生在4—8月份,近80年共发生60次左右。

2、水圈灾害。主要有洪涝、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洪涝主要为本地暴雨型。6—9月为洪涝灾害易发期,我县每年均有发生,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多次,频率达33%。泥石流伴随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全县水土流失严重,面积达600余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43%,年土壤侵蚀量达360万吨,相当于2.5万亩耕地的五寸表土。

3、岩石圈灾害。主要有滑坡和崩塌等。汛期暴雨是诱发滑坡、崩塌的主要因素。我县的易发区域主要分布于龙岗、棠香、宝顶、珠溪、中敖、石马、玉龙、宝兴、拾万、铁山、国梁、金山、高升、季家、高坪、古龙等16个街镇乡的全部或部分地区;中易发区主要分布于龙岗、棠香、龙水、邮亭、万古、三驱、智凤、雍溪、回龙、龙石等10个街镇乡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4、生物圈灾害。主要有生物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农作物病虫鼠害每年发生面积约5.4千公顷。对农作物危害较大的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小麦蚜虫、赤霉病等。每年发生森林病虫害约2千公顷,主要有马尾松毛虫、蜀柏毒蛾、竹蝗、鞭角华扁叶蜂、松蚧壳虫、松茸毒蛾。森林火灾受灾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森林病虫灾害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内。

(二)自然灾害地区分布广,情况复杂

我县自然灾害地区分布可以分为以下三区:

1、西北部深丘区。该区主要位于中敖、高坪、三驱、铁山、季家、高升等镇乡。由于经济欠发达,抗灾能力较弱,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绝对值相对较低,但人员伤亡较重。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滑坡和崩塌。其次是泥石流、水土流失、大风冰雹、阴雨冷湿、浓雾和生物病虫害等,对农业和基础设施影响较大。

2、中部浅丘宽谷区。由西向东,馒头状丘广布,地表起伏和缓,以浅丘向宽谷为主。包括龙岗、棠香、龙水、邮亭、珠溪、金山、回龙等街镇乡。该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抗灾能力也各异,龙岗、棠香、龙水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密度高,单位面积的国民生产总值较大,抗灾能力较强,但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绝对值最大。其它地区的抗灾能力中等或较弱。自然灾害主要是洪涝和干旱,给工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尤为严重。其次是滑坡、崩塌、泥石流、水土流失、阴雨冷湿、浓雾、酸雨、大风、冰雹、生物病虫害等,自然灾害每年对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和城镇基础设施造成巨大损失。

3、东南部低山区。位于巴岳山沿山一线,包括有万古、雍溪、国梁、石马、玉龙、拾万等镇乡。该地区经济发展在我县居中等水平,农业生产发展较快,承灾抗灾能力中等,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绝对值相对较大,主要灾种是干旱、滑坡、崩塌,其次有泥石流、地裂、水土流失、阴雨冷湿等,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三)自然灾害呈上升趋势,损失加剧

近年来,地质灾害、洪涝、干旱、风雹等灾害频繁发生。一般年份,大多数街镇乡每年遭受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年均30万人受灾,约占总人口的32%,因灾死亡3人,房屋倒塌0.2万间,需转移安置0.1万人,农作物受灾21千公顷。特别是近几年灾害损失严重,1998年遭受特大洪灾,全县受灾29万人,其中成灾21万人,死亡2人,房屋倒塌0.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0.53亿元。1999年受灾12万人,其中成灾11万人,直接经济损失0.5亿元。2000年受灾31万人,其中成灾26万人,死亡5人,直接经济损失0.6亿元。2001年受灾64万人,其中成灾4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0.64亿元。2002年受灾69万人,其中成灾33万人,死亡7人,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2003年受灾74万人,其中成灾41万人,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48亿元。

二、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方针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于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以政府组织指挥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为行动主体,深入发动群众,依法实施救灾减灾措施,依靠科技减灾,尽力增加投入,力争实现综合防治的最大效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我县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为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正确处理减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坚持减灾工作与经济建设一起抓,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2、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治相结合,大力开展减灾建设,不断增强减灾综合效益。

3、坚持政府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工合作。强化组织领导,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社会力量参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群防群治,共同减灾。

4、坚持统揽全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金,解决减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重点减灾工程建设和重点地区的综合减灾工作;坚持减灾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结合,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5、坚持科技减灾,充分发挥科技在减灾工作中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减灾能力的进程,逐步应用高新技术,全面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将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减灾宣传,提高全县人民减灾知识水平,增强减灾风险防范意识。

6、坚持依法减灾,依法治灾。建立减灾工作的地方法规体系,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减灾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7、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上级扶助为辅,其他社会力量救助为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县域自防自救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减灾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减灾工作的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建设一批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广泛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建立全县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建立健全地方减灾法规体系和管理制度;提高全县人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水平,完善减灾工作的运行机制。到2010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率比20世纪末平均损失率下降30%,人员伤亡减少40%。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具体减灾目标

1、洪涝、干旱。建设一座大型水利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89座,新扩建小型水利工程16座。洪涝灾害的防治硬件设施达到国家规定设防标准;县城、中心镇以抗御20年一遇,其他镇乡以抗御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防;全面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增强抗旱能力,农田能抗御一般干旱和大旱,50%的农田能抗御大干旱;解决农村9.3万人饮水问题。

2、滑坡、崩塌。建成全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传输系统;将不能消除危险区内的居民和单位全部进行搬迁,对危害大的滑坡和崩塌逐步治理;加强城乡建设管理,实现新建居民点和基础设施避开现有灾害危险区;使人员伤亡减少50%,经济损失减少30%。

3、气象灾害。建立以气象哨、雨量站、多普勒天气雷达和气象卫星接收系统为主的天气监测系统;建立人工防雹增雨和防雷减灾工作体系,减少冰雹次数和降雹强度;雷电人员伤亡损失减少50%,对农业生产不造成较大的危害。

4、泥石流、水土流失。县域内60%的泥石流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得到遏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0平方千米以上,泥沙年流失量减少25万吨以上。

5、森林火灾。建立一套全方位监测系统,加强分工合作,把受灾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

6、农业生物灾害。切实控制迁飞性、流行性、爆发性和常发性病虫鼠害的发生;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疑难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

7、森林病虫鼠害。成灾率控制在5‰以内,检疫率达90%,监测率达85%,防治率达到75%以上。

四、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组建六大减灾体系

1、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围绕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渝西经济走廊建设的历史性机遇,把防洪抗旱、水资源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根本出发点,加强防洪抗旱减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落实。坚持依法治水、强化管理和创新发展机制,提高科技含量,进一步建设好完善的防洪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防洪工程设施体系建设,完成濑溪河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县城防洪护岸工程建设,完成中(小)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增强蓄洪抗洪能力。抗旱服务组织要通过加强装备,提高技术水平,努力引进和运用适合我县的抗旱新技术、新设备,增强提水抗旱、机动输水、打井以及临时抗旱设施的能力。

组建好防洪抗旱的非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防洪抗旱减灾机制,建立健全相关部门的防汛抗旱机构,组织好高效机动的防洪抗旱队伍,重点防洪的街镇乡要组建好防洪减灾机动抢险队,以完成大规模的抗洪抢险任务。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建立各级抗旱服务体系。以县抗旱服务队建设为核心,逐步建立和完善街镇乡及村社抗旱服务组织,科学规范地指导好群众性的抗旱服务工作。

进一步更新和完善县防汛抗旱指挥调度系统,加快全县防汛抗旱监测、信息传输站的建设,实现防汛抗旱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提高防汛抗旱信息收集、处理、传输的速度和质量,确保防汛抗旱调度指挥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水文站1个、水位站3个和雨量站14个,实现全县水文站、水位站和雨量站的水文、雨量信息的实时传输。建成县防洪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防洪工程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2、地质灾害减灾体系

以滑坡危岩崩塌和病害水利工程为重点,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各街镇乡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预案,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要采取经济合理的工程措施,治理一批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

加强地质灾害预防预测,落实责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同时,加快建立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网络化管理,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灾害多发地区,要建立健全地质环境监测,开展预测预报工作。对城镇、交通和居民构成严重威胁的地质灾害,实行重点监测。

按照《**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要求,结合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全县地质灾害进行综合防治。重点对坡度大、农村居住点集中的山前地带、老滑坡和危岩失稳地带、玉龙狮子岩、燕子岩崩塌地带、人类不良工程导致的地质灾害多发地段、渗漏而无法正常蓄水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用水的库区,加强监测预防和工程整治。2010年前,对重点防治点内的地质灾害,要在勘察和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治理。对未进行治理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的居民和单位,由各街镇乡负责组织实施迁安工程。

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一般地质灾害实施排水工程和生物工程措施进行防治。采用修截排水沟、回填积水洼地(塘堰)、水田改旱地、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改变生态环境,减轻地质灾害,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

要通过以上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切实增强我县地质灾害减灾体系的质量,达到明显减少地质灾害的目的。

3、气象灾害减灾体系

以增强服务功能、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减少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损失为目标,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立与我县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气象灾害减灾体系。

在现有4门“3·7”高炮的基础上,新增人工防雹增雨火箭发射装置3套,并逐步更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装备;在县行政区域内选择适当的位置设置固定的作业炮点;组建人工防雹增雨指挥作业人员队伍20人。建成覆盖全县、站点布局合理、作业机动灵活、时机选择科学、组织指挥有力、效果显著的人工影响天气减灾系统,充分发挥人工防雹增雨作业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4、森林火灾减灾体系

要按照“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和“全社会抓保护,全民搞防火,政府负全责”的总体要求,加快森林防火的科学化进程。努力提高科技含量,大力推进依法治火进程,实现森林防火工程的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专业化。按照“四网两化”,即瞭望监测网、预测预报网、通讯指挥网、森林阻隔网和防火队伍专业化、扑火工具现代化的要求,建立森林火灾减灾体系。大力引进和购置先进的防火设备,设立县指挥中心,各街镇乡建立监测点,实现对火源的有效监控。务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成一个集监测预报、通讯联络、指挥调度、业务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化的综合性指挥系统。

为实现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的治火目标,林区坚持成片造林和阻隔带同步建设,充分发挥天然屏障的作用。全县要共建阻隔带748千米。加强扑火专业队伍的建设,组建一支具有专业扑火知识、掌握现代技术、以专为主、专群结合的森林防火队伍。建立林火测报机构1个,共20人;林火监测人员250人(其中地面巡护230人,瞭望观测员20人);防火通讯机构1个,共20人;森林消防队38个,共1520人,使我县的森林火灾减灾体系实现先进、高效的目标。

5、森林病虫鼠害减灾体系

实现政府与行业双线目标管理,将森林病虫鼠害防治纳入年度绿化的检查考核内容,加强专项指导和检查,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切实加强减灾工作。

按照市标准站建设的要求,建成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测报点,主要对松毛虫、柏毛虫、竹蝗等多种病虫害的发展趋势实施监测,定期中长期预报,初步形成森林病虫害监测网络,完成全县的森林病虫检疫、预报、防治站的微机联网,实现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的减灾机制。按营造多树种、多形式混交林的要求,建优良苗圃,培育良种壮苗,实现森林有害物种的有效控制。配备和完善防疫检查设施和设备,做好林木、种苗、花卉、果品等调运的检疫工作。全县设立检疫检查哨卡1个,专职森林植物检疫员2名。

6、农作物病虫鼠害减灾体系

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三高”农业为目标,快速推进植保产业服务化进程。建成以县级病虫测报站为中心,乡镇测报点为主体,专业测报和群众测报相结合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结合气象资料,建立病虫害数据库和主要病虫害预报模型。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对迁飞性病虫害的监测。通过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使全县综合防治面积达80%以上。

强化植物检疫,严格控制检疫对象及危险性病虫草鼠害的扩散、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建立健全农药质量监管制度,组建县检疫中心,承担农药质量检查和管理工作。大力引进生产技术,力争环保型农药、生物制剂使用率达50%。加快农作物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行无公害化生产,建成1个市级无公害污染的绿色生产示范基地,促进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扩大。进一步加大法制建设,健全地方性的植保法规体系。至2010年,要完成《**县农药管理办法》、《**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管理办法》等规章的制定,使我县农作物病虫鼠害的减灾体系更加法制化和规范化。

(二)完成三项减灾工程建设

加大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速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是我县减灾工作的基本途径,也是获取最大减灾效果的基础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基础性减灾工程。

1、绿化造林工程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绿化荒山等活动,提高森林覆盖率,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发生。到2010年,现有森林资源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基本实现退耕还林,实现封山育林面积23万亩。新增森林面积24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10.3%,达到36%。

以国家实施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为依托,加快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治理水土流失和改变生态环境为重点,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业发展,培育区域特色经济,打造新的旅游景区,显著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采取“退田还林(还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恢复和种植林草植被为重点,采取封山育林、业主制承包等形式,对森林、灌木和未成林实施有效管护。全县新营造林地2.55万公顷,其中,封山育林0.4万公顷,完成绿色通道建设0.07万公顷。同时,要加强非重点工程营造林和草场的建设,广泛开展封山育林和义务植树活动,完成造林0.22万公顷。

2、水土保持工程

按照统筹规划,标本兼治,分步实施的原则,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70万平方千米。编制《**县水土保持规划》,建立水土保持档案,对水土流失进行有效监测,提供科学防治依据。进一步加大主要溪河沿岸、在建重点工程项目区域和蓄水工程集雨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力度,营造水保林0.55万公顷,栽植经果林0.93万公顷,其它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2万公顷。

3、防汛抗旱工程

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步伐,进一步增强水利工程设施的防汛抗旱能力。根据我县水资源特点和实际,完成上游、化龙、龙水湖等3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力争2008年完成玉滩水库工程。新增蓄水能力1.2亿立方米以上。以兴建水利工程为重点,实行大中小并举,全面推行蓄、集、引、提、节相结合的抗旱措施,尽力增加有效蓄水量,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增强农业抗旱能力,争取灌溉率达到75%以上。建设1个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成3座中型水库的支渠和田间灌溉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强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新扩建小型水库16座,新建蓄水池3170口。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兴建农村人饮水池83处,新建供水站10处。加快实施电力提灌网的技术改造工程,完成提灌站技改135处、装机功率6000千瓦,新建电灌站12处、540千瓦。组建县镇两级抗旱服务组织,增加农田抗旱灌溉面积0.13万公顷。全面推广和应用地膜覆盖、旱地栽培和旱地龙抗旱剂等新技术,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抗旱能力。

(三)建立两套监测预警系统

为充分发挥减灾体系和减灾工程效益,针对主要灾种,建立两套监测预警系统。

1、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建成具有县级一流水平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监测水平,进一步增强天气预报能力,形成现代化的气象服务体系。适时对VSAT工作站进行换代升级;在规划期内建设雷达观测站;在近期内,县级观测站除目测项目外,全部实现遥测自动化;全县4个气象哨逐步实现遥测自动化,增设2个雨量自动观测站点,形成立体的、完备的监测体系。建立各种气象要素资料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系统,提高对天气的预报能力和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短期天气和气候以及灾害性、关键性、突变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3%—5%。适时开展短时、短期、中期连续滚动天气预报。加强县级气象减灾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建立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决策服务系统和面向社会公众的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实现气象服务的网络化、现代化。结合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际,加强农业气象减灾服务工作。建立专业气象减灾服务系统,拓宽气象服务领域。加强防雷设施的安全检测和工程验收工作,逐步建立雷电灾害防御减灾服务体系。

2、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开展全方位的监测工作。建立县镇村(组)四级监测系统。建成以县地质环境监测站为管理中心,以各街镇乡和村组三级地质灾害监测点为网络的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对滑坡体、危岩变形、地下水位以及建筑物变形的监测。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灾害多发地区,要建立健全监测场站,开展监测预报和临灾预警工作。重点地质灾害地区要加密设置自动雨量点,各县直部门和街镇乡要尽快做好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完成预报业务工作平台的开发,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实现网络化管理,做到资源共享,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四)组建好县灾害信息管理中心

为迅速掌握我县地域内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并作出及时的救助和治理,保证我县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对各种自然灾害信息进行高度的集中管理。在现有的各灾种的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和各种灾害信息传输通道的基础上,尽快开展灾害信息自动化管理中心的开发建设和系统集成建设,确保自然灾害信息得到快速收集、分析处理、损失评估,增强救灾应急反应能力。

五、减灾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自然灾害的巨大危害性,认清减灾工作面临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做到警钟常鸣,居安思危,常抓不懈,有备而战。各级政府要把防灾减灾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保障措施,确立减灾工作的基础地位,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全县减灾安全保障机制,尽最大努力减轻自然灾害损失。全面落实各级政府首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领导职责和部门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级政府要将防灾减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指挥、调度、通讯以及物资储备系统。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群众性的自救互救机制,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防灾减灾局面。

(二)强化灾害监测,制定减灾规划

认真总结减灾工作经验,分析自然灾害发展发生规律,做出科学的、及时的预测预报。建成全县自然灾害监测预报系统,建立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站、点,完善信息收集、传输网络和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立科学的灾害评估系统。形成全县减灾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减灾工作的主动性。各街镇乡要结合本地灾害实际,制定减灾规划和灾害应急预案。防灾减灾的重点项目要纳入政府发展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协调加以解决,确保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明确减灾重点,完善管理体制

坚持减灾工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方针,加强重点工程项目抗灾能力建设。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确定减灾工作重点和重要减灾工程项目,制定有效措施,全面加以落实。建立减灾工作管理体制,各街镇乡要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提高统筹协调能力,抓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措施和规划的组织实施。县政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努力形成完善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切实做好减灾工作。配合国家扶贫工作方针政策,建立综合减灾示范点,推动多灾贫困镇乡的防灾减灾工作进程,增强抗灾能力,加快脱贫步伐,实现减灾脱贫的目的。

(四)利用科技成果,提高减灾能力

加强对自然灾害形成、发生和发展规律,灾害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以及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加强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防治以及对策措施的应用研究;探索自然灾害防、治、救的综合理论体系,走科技减灾之路。加快减灾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高新技术在减灾领域的广泛应用。减灾重点工程要使用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提高减灾工程的科技含量。加快防灾减灾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实现防灾减灾工具、手段和设施的现代化,使科技成为推动减灾工作进步的原动力。

(五)健全法规体系,实施依法减灾

要坚持依法治县的战略方针,加强减灾工作的法制化建设,全面实现依法行政,依法减灾。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减灾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减灾工作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进一步完善减灾法规体系和减灾预案,实现减灾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六)拓宽资金渠道,增加减灾投入

建立以自救为主,各级政府投资为辅,社会各界出资为补的减灾资金筹措机制,不断拓宽减灾资金渠道。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投入,使减灾投入与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各项建设工程中有减灾项目的,建设单位要做好项目规划,落实建设资金,并与建设工程同步实施。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增大投入,参与减灾工程建设。企事业单位要加强自然灾害防范,积极参与减灾建设。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的社会保险机制,发挥社会保险的补偿作用。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广泛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开展对口支援和社会捐助活动。积极发展红十字慈善事业,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特殊群体的抗灾能力,建立社会化的灾害救助救援机制。

第3篇: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农村社区;自然灾害管理;多元主体

自然灾害一直是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地域分布广、爆发率高、损失重等特点。自1994年第一次世界减灾大会以来,世界各国都将社区作为防灾减灾的重点,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社区灾害管理工作,《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提高社区尤其是广大农村社区和民族地区的防灾减灾能力,是最大程度降低灾害影响的核心,也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然而,当前我国“农村社区的防灾减灾管理还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社区防灾减灾管理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社区的自救互救能力还比较弱。”从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来看,灾害管理依旧是政府行为,社区减灾模式单一,社区其他群体的参与性较弱。因此,在践行以社区为本的灾害管理模式时,如何让农村社区居民、村委、上级政府、非政府组织等有效的参与到社区灾害治理中,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灾害治理的功效,提高农村社区的灾害管理水平,值得特别的关注和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选取广州市从化区为调研区。从化区处于珠江三角洲到粤北山区过渡地带,属典型的丘陵地形,南亚热带季候风气候。全区下5个镇3个街道,总人口约56.58万人,农业人口42.1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4.5%,总耕地面积32.46万亩,城镇化率较低,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使用自编“农村社区自然灾害管理多主体参与现状”问卷,从基本信息、自然灾害影响、多元主体参与度等三个方面进行调研。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从该区北部、南部、西部和中部4个群中随机抽取了4个行政村(菜地塱、何家浦、神岗、石明)的350名村民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22份,有效回收率为92%。其中男性150名(46.6%),女性172名(53.4%);年基本收入5000元以下25名(7.8%)、5000~10000元129名(40.1)、10000元以上168名(52.2%);务农者100名(31.1%)、个体户91人(28.3%)、打工106名(32.9)、从事其他职业25名(7.8%)。采用SPSSforwindows19.0进行数据分析。本研究还先后进行了两次访谈收集资料,第一次访谈是在问卷编制之前,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在从化区菜地塱村选取6名村民、4民村委会干部进行访谈,为问卷编制提供信息;第二次访谈是在在调查过程中随机选择村民、村委干部、社工及志愿者(共23人)进行开放式访谈。

2从化农村社区自然灾害基本情况及影响

(1)从化农村社区主要灾害类型

在问卷中,设置了一道农户对当地自然灾害发生情况认知的题目。调研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内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63.04%)、低温冷害(29.19%)、雷灾(4.37%)等;部分处于山区的农村,也会在强降雨季节出现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性灾害。龙卷风灾害的则仅限于区域西部,且相对次数较少,受影响农户不多。

(2)从化农村社区自然灾害减灾形势

调查显示,66.8%的农户反应近年来灾害对其影响有所增加,18.6%的农户认为是“大大增加”。在具体影响因素上,半数以上的被访者认为灾害对生产、生活、收入的影响“大大增加”和“有所增加”,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房屋受损、农作物减产、田地被损等,导致其经济收入减少,生产投入资金困难。农业生产是从化农村地区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频发的灾害已经对其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加强对该地区自然灾害的治理,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已是形势所在,必须引起各界的广泛重视。

3从化农村社区自然灾害参与主体分析

3.1参与主体总体情况

根据多中心治理理论,政府在治理灾害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应引导和动员社会其他力量,包括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公民、新闻媒体、宗教团体、民间组织乃至国际社会,积极参与到灾害管理中,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统筹协调、有序协作的救灾合力。调查显示(见表1),该地区农村社区灾害管理已初步形成以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参与的自然灾害管理模式。

3.2各参与主体行为分析

(1)基层政府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73.1%的农户认为镇政府没有采取任何灾前防御措施,44.8%的农民认为,灾害预警信息、动员社区和村民抗灾是镇政府常见的灾害事前管理行为,仅有一成的村民认为政府进行农田水利改造和灾前应急措施演练等相关措施。菜地塱村D村官认为,“基层政府进行灾害信息的目的仅在于紧急动员,虽然制定了应急预案,但几乎未组织过村民进行演练”,64.3%的村民证实了这一说法。 在被访农户眼中,基层政府在灾害发生后的应对措施稍好于其事前应对行为。47.8%的农民认为基层政府进行了救灾赈灾活动;其中农田水利的改造、农业技术培训、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等措施的居民感知程度均高于事前,但所占比例较低。总之,基层政府的灾后应对行为主要为救灾与救助,而对于基础设施改建等长效性减灾措施的实施力度不足。在问及村民应对灾害所面临的困难时,资金不足(80.2%)、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78.5%)与农技及防灾知识不足(54.7%)是农户应对灾害三个主要困难因素,其次才是自然环境和防灾信息不对称。在村民看来,政府在灾害发生后最应该做的就是发放补助、对农田及水利设施进行改造、提供灾后发展优惠政策,而不是简单的救灾。

(2)村委会行为

当前,我国农村社区的划分一般以行政村的界限为主。社区在灾害管理中起着“纽带”作用,上接政府、下联农户。由上表可见,村委会在社区灾害管理中主要的行为是灾情数据上报和争取救灾物资,而在灾害管理过程中提倡的灾前演练与预防、灾后重建的举措明显不足。

(3)村民行为

从图3可知,村民在灾害前主要是加强田间管理、抢收作物等“个体行为”,而在他们眼中改造水利、调整结构等是全村人或政府才能做的事情,与他们无关。村民的灾后应对行为与灾前相比,稍显积极。未采取任何措施的比例明显低于灾前,但其最普遍的行为还是田间管理等短期个人行为,采用“技术—组织”等系统减灾措施比例依旧偏低。

(4)其他社会组织参与行为

调查显示,村民在关于企业、社会及宗教捐助参与等相关问题的回答是空白,这其中除了调查过程中访谈的技巧及被访者某些自私想法等主观因素外,也在客观上反映了从化地区农村社区灾害管理中社会力量的薄弱。

4从化农村社区灾害管理多主体参与现状讨论与分析

随着参与式管理理念和社区灾害管理实践在我国的发展,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灾害管理的认识逐渐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推崇。在调研中,政府、受灾村民、村委会、社会组织等都参与到从化农村社区灾害管理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自然灾害应对模式。但就调研结果来看,各参与主体在参与自然灾害治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1)社会组织参与力度不足,政府缺乏对其他力量引导,各主体间欠缺协调合作,尚未能形成救灾合力

政府在该区农村社区自然灾害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政府的行政主体作用,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受全能型政府模式的影响,政府依旧习惯于独自承担治理责任,喜欢命令式的行政动员,忽视了其他社会力量的参与,非政府组织和其他非受灾公众参与度相对较低,甚至有部分乡镇政府并未将政府外救灾力量纳入救灾计划和应急体系中。

(2)基层政府灾害管理行为短期,忽略了灾害管理工作全面化、常态化的宗旨

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组织,是农村社区自然灾害管理的主导者和落实者,但在调研中发现,乡镇政府下设的应急办,常常处于“尴尬”的地位,其行为取决于“‘一把手’是否重视”和“上头要求”,而非依据各乡镇具体情况及需求开展工作。其灾害管理工作多是上级政府统一部署,上面安排就干,不安排就不干,缺少农村社区灾害管理的长期应对规划,对灾前防护和灾后重建中所起的作用群众并不满意。乡镇政府在实现国家关于减灾防灾政策时,主要还是依赖于上级的专项拨款。对于从化这样经济相对落后的社区而言,乡镇政府的财政压力本来就大,在救灾资金的分配上自然出现僧多而粥少的现象,导致乡镇政府在灾害管理时没有过多的资源用于灾害的长期防控。

(3)村委会职能错位,行为“任务化”“功利化”

在我国,村委会属于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但近年来在政府职能转变、部分法律、法规授权的作用下,村委会也在无形中具备了行政主体资格,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行使某些职权,做出具体的行政行为。因此,在农村社区灾害管理中,被访村委会基本上把自然灾害的管理界定为“行政任务”,其管理行为的出发点仅在于“完成上级交代任务”,对于“灾情上报”等既能“争取上级资源”又能缓解村民矛盾的行为非常热衷,而对于预防宣传、安全演练等“收效不大又花钱”的长期防治措施的实施,行为动机不足。此外,村委干部文化素质相对低下,也是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4)村民灾害意识薄弱,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当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常驻村民都是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文中调查区域也不例外。所以,在农村社区灾害管理时,有知识或有体力的青壮年因务工无暇顾及,而留守者既因“无知而无畏”又抱着“无利益、不作为”的原则选择性参与。

(5)其他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意识不强、力度不足、方式单一。

在从化农村社区,直接参与农村社区灾害管理第一线的NGO组织仅有社工、志愿者团体以及相关高校。其所做工作仅是在灾后帮助淤泥清扫、心理抚慰等灾后重建活动,虽也联系高校及其他销售平台对该村进行技术支持与农产品销售,但更多是出于“扶贫”的目的,灾害管理行为单一。另一方面,由于从化区主要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其辖区内所属企业数量较之其他区而言较少,也是企业参与度不高的客观原因。

5结语

从化农村社区已基本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同应对”的治理格局,但若想达到社区灾害治理的理想效果,还需依据民政部2015年11月《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救灾等灾害管理体制,加大相关法律建设,加大对各参与主体的统筹与协调,全方位、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策略,以进一步提高灾害管理整体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农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报[R].2009.

第4篇: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山西古县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97

1 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意义

在建设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将农村改革和发展作为总体要求,结合农业资源和各种气象资源,大幅度提升农业应对极端灾害性天气的能力,从而获取监测和预报农业气象灾害的能力。

2 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现状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山西省各个地区纷纷响应号召,结合农村和农业气象灾害的实际情况,将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积极纳入到农业发展体系中来,为农业气象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提供了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气象为农业服务的能力,同时建立起了气象实验站、土壤水分观测站等,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积极农业气象预测和预报、农作物产量预报等农业气象服务业务。同时在农村地区利用大喇叭、显示屏、农村广播等设备建立起了以手机气象短信、农村大喇叭广播、气象预警显示器等一系列的农村气象信息预警网络体系。除此之外,还建立起了与农村气象信息预警网络体系相适应的应急指挥机构以及气象信息服务工作人员队伍,扩大了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测预警范围,最大限度的提升了农业和农村抗风险能力。

3 增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3.1 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

近年来,山西省基层气象部门已经逐步实现了对气象、水文等的监测预警设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得到了充分应用。但是基层气象部门的整合力度有待加强,还没有形成全方位的检测预报网络。因此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基层气象部门需要朝着各部门联动、资源共享的方向发展,不仅可以提升资源的利用率,还能有效的避免重复建设,将农村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2 扩大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渠道

近些年来,山西省古县气象局不断加强对“两个体系”的建设,积极探索出监测、预警气象灾害的新举措,通过对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不断进行完善使农村气象服务不断气象基层延伸,山西省古县气象局建立起了以手机、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等为一体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

3.3 加大宣传气象科普知识

积极组织气象、农业专家等编印《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气象防灾减灾手册》、《农业与气象》等相关宣传资料,利用进入中小学、科技下乡、防灾减灾等重大活动,通过座谈、讲课、小黑板、发放宣传册等形式来向人们宣传气象科普知识,提升农民的防灾减灾能力以及借助于有利气象条件科学的进行农业生产。

4 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

4.1 加强农业气象决策服务

气象部门可以统计出农村中配备有手机的农民,并将他们的手机号加入一个群中,将农用气象信息以及灾害性天气信息及时发送到农民手中。另外要不断拓展气象信息的渠道,借助于QQ、微博、广播、显示屏、手机短信、收音机等方式及时向农民传递重大灾害性天气信息。

4.2 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

气象部门要加大与涉农部门合作,对农业气象服务不断进行完善,加强研究农业新技术和新模式,并积极进行推广。积极开展气候资源普查评估、区划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本地区的承载能力,从而对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当地有利的气候资源进行开发,同时对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进行完善,并做好决策新服务,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保证农民的经济收入。

4.3 强化保障粮食安全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其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比较差,因此气象部门应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做好早期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并对防范措施不断进行完善,将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做好,提升农业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农业部门应结合古县的实际情况,不断研发新的农作物品种,增强其抗寒抗旱的能力,通过改变农作物的种植方式来提升农作物的产量。

参考文献

[1] 张翘,王焕毅.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J].农民致富之友,2015(16).

第5篇: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总结范文

1安徽省农业灾害的孕灾环境分析

农业灾害的孕育环境包括地质环境、气象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各类环境因子中,低层大气处于最活跃和多变的状态,绝大多数农业灾害的发生和演变都与大气的运动有关。水环境与大气、地面环境紧密相关,水的多少和污染程度对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影响[4]。同时,农业灾害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仅受自然条件控制,人的活动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是巨大的。

1.1地形地貌

安徽省地貌以平原、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1.3%(包括5.8%的圩区),丘陵占29.5%,山区占31.2%,湖泊洼地占8.0%。境内地形复杂,平原、丘陵、山地相间分布,断裂带发育众多,河湖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显著。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内横淮河、长江两大水系。北部平原由淮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淮河河床平缓,支流众多,南北两岸支流呈不对称分布,北岸支流较长,河床淤浅;南岸支流多发源于大别山区,短、陡而湍急;长江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安徽南部,同样支流众多,湖泊密布;故而,易发洪水,泛滥成灾。江淮丘陵自东而西拱曲上升,与皖西山区构筑成江淮分水岭,地势略高,干旱少雨;皖西丘陵山高坡陡,皖南丘陵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渐次下降,成中山、低山、台地与平原的层状地貌,易受洪水及冰冻灾害[5-6]。

1.2气象环境

安徽地区四季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是:对流层和平流层在西北风带控制下,与之相应,在地面来自西北利亚和蒙古西北风带的控制,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冬季气旋最高发生区,四季分明,特点突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气流经常在江淮流域交汇,极易引发种种气象灾害。淮河以北地区春夏之交经常出现连阴雨、霜冻、干热风等灾害;长江、淮河沿岸和皖南山区梅雨季节,暴雨时常发生,从而引发山洪、泥石流及内涝灾害;江淮之间入伏后,多为晴热少雨天气,易造成大面积干旱,有时形成伏旱连秋旱;大风、冰雹、龙卷风从初夏到秋末,不分地地域,屡见不鲜。大涝和特大涝高度集中在梅雨季节,梅雨期及雨季降水的多少是造成安徽旱涝的主要因素[7-8]。

1.3生物环境

由于安徽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气候适宜,四季分明,终年温和湿润,自然植被多样,物种资源丰富。20世纪60年代前,安徽农业基本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自给型农业,自然植被保存完好;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并大兴围垦造田、毁林开荒,自然生态逐渐被破坏,病虫害日益猖獗。基于以下原因生物灾害有加剧趋势:一是全球气候变暖,越冬季节病菌和害虫的死亡率降低;二是缺少土壤冬翻,冬休田为害虫提供了安全越冬场所;三是化学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大量天敌,农田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四是人为过量捕杀有益生物(如鸟类、蛙类、蛇类等);五是分散经营,综防统治难以实现,造成防治效果差,害虫耐药性增强;六是科学监测水平的不足,外来有害生物随着国际贸易往来而侵入,带来了新的生物灾害[8]。

1.4人为及社会因素

自然灾害是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孪生子”,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口的增长和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剧,经济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催生了新的农业灾害,并加大了灾害频率和受害强度[6-7,9-10]。人为及社会、政治与经济因素带来农业灾难,造成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森林是生态平衡的核心,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功能,能够抵御和减轻台风、干热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但20世纪60、70年代的乱砍滥伐,开垦荒山等违规发展生产,导致植被严重破坏,据统计,皖南、皖西山区森林覆盖率已由1949年的70%下降到现在的36%;研究还表明[1]:安徽地质灾害主要是自然地质作用与人类工程活动复合作用的结果,如人为侵蚀、搬运、挖掘、塑造地形等经济活动,破坏了地质环境在天然地质作用下的平衡,造成灾害性天气时极易发生江湖崩岸、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性灾害,导致延伸性灾害的发生,损失更加严重[10-11]。

2当前农业科技应对农业灾害存在的问题

农业生产是最易遭受自然灾害侵袭并造成重大灾情,几乎所有的灾害发生后都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一旦灾情发生后能做的,就只有紧急抗灾减灾,如何谋划着降低灾后损失了。安徽省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灾害预警、灾情响应、恢复生产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从农业科技应灾的角度出发,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十分突出的。主要有:一是农业科技防灾减灾的观念不强,重视不够,对重大生产活动没有农业灾害防控论证意识;二是缺少农业科技防灾减灾专门研究机构,也没有综合性专业化的应灾技术研究团队;三是在农业灾害的预防上,没有防灾减灾农业科技研究长、短期应对与发展规划;四是面对众多的农业灾害,防灾和应灾针对性强且有效的技术十分欠缺,防灾研究工作不能常态化。

3农业科技应对重大农业灾害的应急机制与对策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不仅仅是因为农业生产的效益低,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更确切点说,农业生产是一个风险十分突出的产业,它处于一个自然开放的系统,自然界各类因素都可直接对其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农业灾害威胁下,农业生产显得异常脆弱。农业科技如何应对重大农业灾害,最大限度降低农业生产损失,答案只有一个:提升农业科技应对灾害的能力,发展抗灾减灾农业。努力做到:预防为主,抗灾、减灾和救灾相结合,灾前加强抗灾技术研究与储备、灾时科学分析辩证灾情、灾后搜集技术紧急补救[12-14]。

3.1建立农业科技应灾机构和技术队伍

农业科技应灾是一项针对性强且十分有效的手段,应从其长远性工作任务出发,设立综合性的防灾减灾省级农业科研机构(或挂靠省农科院),聚集并形成一支专业性的研究人才队伍。针对安徽省农业灾害的发生规律和灾后农业紧急处置,应制定农业科技应灾的短期研究计划与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并形成一套农业科技应灾的工作及管理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应灾全局性和专业性的常态化研究,特别是要对一些长远性的农事活动或重大农业工程,加强其致灾因素防控论证,保证应对各类农业灾害做到:灾前有预案、灾时有技术、灾后有措施[15]。

3.2强化应灾技术创新,提升农业科技应灾能力

要避免和减少灾后损失,只有重视并加强灾前投入,建议国家及省财政设立农业科技防灾减灾研究专项资金,变“应急救灾科研”为“稳定预灾科研”[16]。一是针对多发性农业灾害,加强抗灾农作物新品种、动植物重大病虫害及疫病研究,储备救灾减灾新品种、新技术。如:以生物技术为突破口,发展抗逆农业,针对多发的内涝与冰冻灾害,加强抗耐淹和抗冻(耐寒)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以及作物抗寒剂研究;二是指导灾害多发地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的避灾防灾能力。如:安徽省北部是易旱、易涝且多为盐碱的地区,高粱因具有抗耐盐碱、适应性强的特性,是最为适宜的防灾救灾作物,加强诸如高粱等抗灾减灾农作物品种资源的收集、保护与种质创新工作,以便储备灾后减灾应急替代品种;三是针对常发性灾害如风灾、雪灾、霜(冷)冻灾害等,加强防灾生态系统与灾变地形地理研究,指导农民特别是在发展规模生产时要提高生态及地形防灾意识,合理布局,着眼“眼前”,又兼顾“长远”,从源头防范,减轻灾害损失[17]。

3.3建立专业协同的农业科技快速反应机制

农业灾害发生后,为充分发挥科技在减灾和灾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把灾害损失减到最小限度,必须要有多专业协同的农业科技快速反应[18-19]。农业科技应急救灾同样具有深入现场查灾、诊断、寻求技术支持、灾后响应、实施减灾技术等程序化过程,必须设立常态化的安徽省农业科技防灾救灾领导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抗灾减灾应急反应机制,有利于及时制定救灾减灾预案,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救灾响应能力,第一时间面向灾区、面向社会提供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技术信息和技术支持,指导救灾和恢复生产。

3.4充分发挥行政手段和媒体作用,推进救灾技术快速落实

第6篇: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总结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正面引导的原则,紧紧围绕提升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这个主题,创新宣传手段,拓宽宣传渠道,着力宣传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普及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提高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活动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5月1日-5月5日)。各县区、市直各部门要周密计划,细化方案,广泛动员,组织机关、社区、学校、企业、乡村等单位悬挂宣传条幅、张贴宣传海报,营造宣传氛围。各县区、市直各单位活动实施方案于5月7日前报市政府应急办。

(二)实施阶段(5月6日-5月25日)

1、“5.12国家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由市民政局牵头,各县区、市直各部门负责,在城市人口密集场所和农村集市设置宣传点,集中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市民政、安监、卫生、公安、农业、林业、建设、城管、国土资源、交通、水务、海事、环保、体育、旅游、科技(地震)、食品药品监督、气象等部门和供电公司、煤气公司、自来水公司等企业在人民广场设置宣传点,利用自然灾害、生产事故、卫生防疫、社会治安案件、交通事故、环境污染、森林火灾等方面的案例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避险知识宣教。海港区参加市直宣传活动,其他县区地点自定,自行组织。

2、播放应急管理科教专题片和公益广告。由市电视台负责,自5月1日起在市、县两级电视台播放26集大型科教专题片《紧急救援》和《防灾避险应急知识系列动漫宣传片》,专题片每天播出1集,宣传片每日播放不少于10条次。由城管局负责在城市户外电子显示屏播放《防灾避险应急知识系列动漫宣传片》,每小时播放不少于1条。《紧急救援》和《防灾避险应急知识系列动漫宣传片》片源由市应急办提供。

3、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四进”活动。5月6日至25日,在全市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活动。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印发宣传资料、制作标语板报、举行讲座、进村入户宣教等形式,广泛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知识。

(1)进校园活动。由市教育局牵头,公安、消防、地震、卫生等有关部门参加。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与年龄特点,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应急疏散演练、知识竞赛、观看录像、制作宣传板、组织主题班(队)会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防火、防爆炸、防传染病、防溺水、防自然灾害、防交通事故、防绑架、防拥挤踩踏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加强对初高中学生、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学生、家庭贫困学生等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帮助他们克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做到防患于未然。

(2)进企业活动。由市安监局牵头、各有关部门负责,以安全生产为重点,推进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督促企业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组织煤矿、矿山、建筑、危化等高危行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要认真开展隐患排查,全面分析可能造成的灾害及衍生灾害,对查出的隐患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采取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职工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素养。

(3)进社区活动。由民政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负责,开展创建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发放应急知识手册、举办减灾主题文艺演出、设置宣传栏、悬挂宣传标语等活动。民政、气象、公安、消防、卫生、地震等部门要加强社区自然灾害、防火、防盗、食品卫生、传染病预防、家庭急救、地震等应急知识宣教,城管、电力等部门要加强安全用气、用电等知识入户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4)进农村活动。由各县区政府负责,公安、消防、卫生、林业、水务、农业、国土、安监、海事、电力等部门参加,组织人员开展农村防灾减灾大巡查和防范知识宣教活动。国土部门要深入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乡镇,开展地质灾害排查和防范知识宣教;水务部门要深入洪灾易发区、群众受危区开展防汛抗灾知识宣传教育;林业部门要对林区、林缘群众进行森林山火防范、扑救知识宣传教育;农业部门要组织农技专家深入镇村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指导;安监部门要深入尾矿库下游乡镇、村庄进行尾矿库溃坝灾害防范知识宣教,组织开展尾矿库溃败应急疏散演练;海事部门要深入沿海渔业村,开展海上渔业安全教育和海上救助知识宣教;卫生、公安、消防、电力等部门要加强卫生防疫、社会安全、交通安全、火灾防范、安全用电等方面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

(三)总结阶段(5月25日至28日)

宣传月活动结束后,各县区、各部门要总结活动开展做法、经验和效果、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继续开展宣传工作的建议。各县区、市直有关单位于5月28日前将总结材料、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制作光盘)一并报送市应急办。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的高度,把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月”有关工作作为维护群众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统一思想,确保各项活动顺利举办、取得实效。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市政府应急办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各项工作。各县区、各部门要抓紧制定细化活动方案,明确职责,落实经费,提前布置现场、准备宣传资料,进行充分细致的准备。

第7篇: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 水果生产;气象灾害;防御对策;辽宁葫芦岛

中图分类号 S1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293-02

葫芦岛市水果种植历史悠久,是农业部规划的苹果、梨优势产区,就面积而言,这里曾有在全国乃至亚洲都有名的前所果树农场。葫芦岛市水果生产主要分布在绥中和建昌2个县,纬度、土壤、光照、无霜期等生态气候条件适宜水果生产,但葫芦岛市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水果产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复杂,气候脆弱性明显。近些年,气象灾害发生呈现增多趋强的态势,给当地的水果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016年葫芦岛市政府制定了《葫芦岛市建设东北果业强市实施方案》,吹响了未来5年果业发展的号角。在将水果生产的资源优势、生产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对水果生产的影响和危害。总体来看,葫芦岛市水果生产还处在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阶段,冰雹、干旱、低温等气象灾害对水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而广大果农尚缺乏有效防灾抗灾手段。为此,该文根据葫芦岛市水果生产实际和影响水果生产气象灾害发生类型,提出水果生产趋利避害的对策,为广大果农科学应对气象灾害提供参考。

1 葫芦岛市水果生产概况及气象灾害类型

1.1 水果生产概况

目前葫芦岛市水果已形成苹果、梨、葡萄“两带一区”的生产格局,现有果树栽植面积8万hm2,年产量120万t。规模在辽宁省仅次于大连;果农30万户、40万余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1/5,种植0.67 hm2以上的大户逾1万户。特别是“绥中白梨”享誉海内外,远销俄罗斯及东南亚国家,2009年1月绥中白梨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栽培面积和产量位于全国第1位。

虽然葫芦岛市水果生产具有“地理佳、历史久、基础强”等优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水果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很低,设施建设投入小,管理标准低,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水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受气象条件的制约明显。

1.2 主要气象灾害类型

根据历史灾情损失统计,影响葫芦岛市水果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类型有冰雹、干旱、低温冷(冻)害、高温热害、休眠期寒害5种类型。冰雹主要以物理伤害的方式直接影响水果产量和品质,其发生具有突然性,防御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干旱、低温冷害、高温热害和低温冻害主要是因为果树生长发育的水分和温度因子异常,导致果树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从而导致水果减产或者绝产。这类灾害其发生发展均有一定的持续时间,配合适当的农业技术措施,防抗结合,可有效地减轻甚至避免灾害损失。

1.2.1 雹灾。葫芦岛市冰雹集中出现在5―9月,其中以6月为高峰期,占全年的28%,9月次之,年平均降雹日数在5 d以上,年际变化较大,最多年降雹日为11 d。幼果和果实膨大期的冰雹灾害,一旦防护不及时,往往使受灾区域内水果品质、产量大幅度降低,雹灾严重时不仅当年梨果绝收,甚至未来3年都很少结果或不结果。

1.2.2 旱灾。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葫芦岛市降水集中性明显增大,干旱灾害时有发生[1-2],2014年葫芦岛市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干旱,2015年又遭遇了严重的夏旱。自然降水的减少和不均匀分布,加上地下水过度采伐,导致果树抗旱灌溉用水紧缺。另外,葫芦岛市的果树大多生长在山地和坡地,灌溉难度大,进一步加大了果树的旱灾风险。

1.2.3 低温冷(冻)害和高温热害。果树的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是指发生果树生产季节的温度条件异常所致的灾害。不同的果树品种、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冷热胁迫的界限温度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总结了白梨、苹果和葡萄3种葫芦岛市主栽水果的适宜和不利的温度调节指标(表1),该指标在近些年的农业气象服务过程中得到了检验和修订。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果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温热害对果品的影响和危害也日益被人们所关注,由于目前关于水果生产的高温热害指标研究较少,在实际的果树生产中,高温天气下,果树植株蒸腾加剧,破坏水分代谢活动,与大气或土壤干旱结合,往往造成植株叶片干枯、脱落,果实灼伤、萎缩、畸形等,一般认为38 ℃以上的高温即可出现高温热害。

1.2.4 休眠期寒害。休眠期寒害主要是指果实采收后,由于气温骤降导致树体伤害,影响来年水果产量的气象灾害。葫芦岛市果树的寒害原因主要有以下2个:一是在果树休眠期前期,由于气温短时间内急剧下降,低温持续时间长所致;二是在果树休眠期后期,此时果树处于强迫休眠期,常由于气温偏高,果树的芽及各生长点的休眠被打破,转而进入活动状态。此时如果遇到强冷空气活动,虽然对树体存活影响较小,但严重影响来年产量。

2 葫芦岛市水果生产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

气象灾害的防御一般有“防灾、避灾、抗灾”3个方面的先期措施[3],水果生产也不例外。对于水果生产而言,所谓“防灾”就是根据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在对水果生产有重要影响的灾害性天气来临之前,通过技术手段改善果树周边的小气候条件,降低灾害性天气强度,对葫芦岛市水果生产而言,最典型的就是利用37高炮进行人工防雹,“防灾”的特征就是果树生长周边的灾害性天气得到弱化或者消除。所谓“避灾”即通过一定的农业技术手段,延迟或提前水果生长发育过程中对不利气象条件敏感的时期,或者通过改善果树生长发育环境,如将盆栽的果树在冷空气来临前移至暖棚内,从而达到避免或减轻灾害损失的目的。所谓“抗灾”就是通过加强管理,改良品种,提高果树自身的抗逆性,如越冬前加强果树水肥管理,促进果树安全越冬。“抗灾”重在提前计划,周期较长,而“避灾”强调积极主动应对突发的气象灾害。除了前面的3个先期措施,在灾害性天气来临之后,采取科学有效的“救灾”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些气象灾害限于果树栽培区域的自然条件,在现有的农业技术水平下是难以避免和防御的。

影响葫芦岛市水果生产的5种气象灾害,按照其致灾机理不同又可以归纳为雹灾、旱灾和温度异常灾害。其中冰雹主要以对果树和果实产生物理伤害为主;旱灾因水分亏缺致使果树受害,进而影响水果产量品质;低温冷(冻)害、高温热害和休眠期寒害主要由于温度异常致使果树或果实受害。现分别对三大类水果生产气象灾害,按照防灾、避灾、抗灾和救灾的思路,从果农自身的角度提出减灾对策。

2.1 雹灾

在果树生长花期和幼果期冰雹灾害对当年的水果生产往往是致命的,人工防雹被认为是应对冰雹灾害最有效的手段。目前葫芦岛市开展高炮人工防雹工作已有20余年,在绥中县和建昌县主要的水果产区均设立高炮人工防雹作业点,人工防雹保护区域内的冰雹灾害基本得以消除和减轻。

人工防雹作业尚未覆盖区域内果树,生产农户应注意及时接收气象部门发送的冰雹灾害预警信息,在冰雹来临前,因地制宜采取措施防御冰雹灾害,灾后要在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及时补救,以尽可能地恢复产量和树势。总的来说,果农自身对于冰雹灾害的防御手段是比较少的,发展大棚果树种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冰雹灾害。

2.2 旱灾

葫芦岛市部分果树生产区域内土壤和灌溉条件较差,在干旱的年份,除了生长在山坡地地势较高区域内果树易出现旱灾损失外,总体来看,干旱对葫芦岛市水果生产影响较小。

果树抗旱除了寻找水源灌溉以外,还可以采取诸如覆盖地面降低土壤蒸发,合理修剪降低果树蒸腾等措施。干旱灾害一般持续时间较长,果树抗旱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果树不同生长发育季节,果农所采取抗旱措施也不尽相同,但总的出发点就是“找水”与“节水”相结合,让有限的水发挥最大的效用。

2.3 温度异常灾害

低温冷(冻)害、高温热害和休眠期寒害都是因为温度因子异常,致使果树生长发育受阻并产生危害,此类灾害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果农自身就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温度高可以采取诸如果树喷水、果园覆盖、果袋通气等措施,温度低可采取如熏烟、果园灌水、剪除冻伤枝条等措施[4-5]。对于此类灾害提前预防的有效性和重要性要明显高于灾后补救,而且提前预防的手段也比较多。

3 结语

本文根据葫芦岛市水果生产历史灾情及损失情况,总结出对葫芦岛市水果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葫芦岛市水果生产实际,从果农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趋利避害的防灾减灾对策,旨在为葫芦岛市广大果农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参考。

(1)对葫芦岛市水果生产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种类主要有5种,分别是雹灾、旱灾、低温冷(冻)害、高温热害、休眠期寒害,按照其致灾机理不同又可以归纳为雹灾、旱灾和温度异常灾害。

(2)做好水果生产的气象灾害防御首先应树立主动防灾意识,因地制宜,科学应对,密切关注天气,及时掌握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是做好水果生产气象灾害防御的先决条件,要注重先期预防,当灾害损失不可避免时,要及时采取灾后补救,近几年实行的农业保险也是减少果农经济损失的一个有效补充。

4 参考文献

[1] 汪丽新.葫芦岛市旱涝指标的确定和干旱规律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78-80.

[2] 江和文,郭婷婷,包颖,等.辽宁省近50年旱涝灾害的时空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2):29-33.

[3] 李美荣,刘映宁,李艳莉.陕西省果业主要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6(1):60-62.

第8篇: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 冰雹灾害;发生规律;经济损失;防御措施;山东安丘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259-02

Hail Disaster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Anqiu City

ZHANG Na 1 WANG Xiao-li 2 LIU Yong 1

(1 Anqiu Meteorological Bureau in Shandong Province,Anqiu Shandong 262100; 2 Weifa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Abstract Through the hail observation data form 1971 to 2014 in Anqiu City,the regulation of hail in Anqiu City was analyzed,hail impact on crops growth process and economic losses caused by hailstorm were summarized,and response to the hail disaster defensive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hail disaster;regulation;economic losses;defensive measures;Anqiu Shandong

冰雹是从发展强烈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小冰丸或冰块[1]。冰雹灾害是指在大田农作物生长的季节里,由于降雹致使农作物受到伤害或者死亡的气象灾害。冰雹灾害是安丘市农业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或夏秋之交,它来势迅猛,常与大风和雷雨相伴,有极大的局地破坏性,给冰雹出现区域内的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甚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1984年5月18日,安丘市景芝、临浯、石堆等9处乡镇遭受严重冰雹袭击,降雹持续时间15 min,冰雹最大直径7 cm,严重的地方积雹厚度达15 cm,受灾人口162 900人,损坏房屋2 600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8 260 hm2,农作物绝收面积7 147 hm2,减产小麦3 152万元。因此,分析和掌握冰雹发生的规律,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对发展安丘农业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冰雹灾害发生的规律

1.1 区域分布特征

安丘市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面积1 760 km2,耕地面积8.67万hm2,西部为山区丘陵地带,东部为平原。降雹与地形有很大关系,对流云团遇有地形抬升快速发展,局地容易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由于形成冰雹的主要因素是对流层中有强烈的上升气流,因此下垫面的性质对冰雹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常山区丘陵降雹多于平原。

经统计安丘市冰雹资料,分析境内主要有2条明显的路径:一条为西面自昌乐县进入安丘大盛镇,沿途遇到山地抬升加强,到辉渠镇向南沿庵上镇出境进入诸城市;另一条为东北从昌乐县正东东移至刘家尧,抬升加强,经石堆、金冢子、景芝镇出境入诸城市(图1)。

1.2 月分布特征

安丘市位于中纬度西风带,春夏季节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容易产生强而厚的不稳定大气层结,再加上热力对流强烈,冷涡、冷锋、横槽等天气系统都可产生冰雹天气。表1是安丘市1971―2014年近44年的冰雹月分布,1 d内安丘市任何乡镇降雹即作为1个雹日统计,44年间共出现雹日91 d,平均每年2.1 d,其中1974年最多,为7 d[2],1976―1978年各降雹6 d;2006―2009年期间降雹次数较少,仅2008年出现1 d。由表1可知,3―10月是安丘市的雹季,统计资料中冰雹最早日在3月11日,出现在1975年;最晚日在10月19日,出现在1982年;而且主要集中在5―7月,又以5月下旬、6月上旬出现次数最多,占到总发生次数的63%[3],其中6月最多,为27次,占29.7%,5―7月是农作物生长收获的关键期,造成的损失异常严重。

1.3 日分布特征

冰雹是强对流天气所产生的,局地性很强,属中小尺度天气,一天24 h内任何时间均可发生。形成冰雹天气的主要因素是强烈的上升气流、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低空充足的水汽[4]。安丘市昼夜气象因素的变化表明,白天特别是午后最易满足上述条件,由图2可以看出,大多数降雹在午后12:00―18:00,特别是15:00―18:00降雹次数最多,约占日降雹次数的52%,属于午后多雹型。

2 冰雹灾害对农作物造成的经济损失

由图1中路线1可知,冰雹路径主要经过大盛镇、辉渠镇和庵上镇,从表1降雹的月分布上可以看出主要出现在5―6月。2003年5月19日12:00―15:00,安丘境内大盛镇、辉渠镇、庵上镇、石埠子镇、红沙沟镇等乡镇遭受冰雹袭击,冰雹最大的如核桃。据统计,受灾面积5 800 hm2,其中瓜菜1 560 hm2,樱桃、桃等果树1 026.67 hm2,小麦600 hm2,黄烟180 h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 900余万元。安丘石埠子镇是樱桃的主要种植地,5月正是樱桃成熟采摘的时期,浆果变嫩,易受损,因此降雹会使果实腐烂或脱落,引起减产或绝产;小麦是安丘全市大面积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5―6月是小麦抽穗灌浆成熟期,降雹常伴有狂风暴雨,不仅使小麦大面积倒伏,会直接影响小麦质量,同时会阻碍正常灌浆成熟而造成严重减产;黄烟是安丘市大盛镇和红沙沟镇的传统农业种植作物,4―5月是黄烟的团棵旺长期,冰雹会影响烟株的生长能力,造成烟叶物理损伤,影响烟叶产质量。因此,在不同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出现雹灾,常带来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

由图1中路线2可知,冰雹路径主要经过刘家尧镇、石堆镇和景芝镇,2001年8月24日14:00―15:30,安丘市景芝、石堆、临浯等乡镇断续降了冰雹,并伴有8~9级的大风,受灾面积逾1.2万hm2,主要受灾作物有大姜、大葱、棉花、玉米等,直接经济损失6 500余万元,由于降雹前天气高温闷热,降雹后气温骤降,剧烈的降温使正在生长的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冷害,使被砸伤的作物组织坏死,再生恢复慢,给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影响。2012年5月30日,刘家尧镇遭受冰雹灾害,受灾总面积2 036 hm2,成灾总面积1 073 hm2,绝收总面积200 hm2,受灾作物主要有小麦、春玉米、黄烟、蔬菜、果树等,直接经济损失6 935万元,直径较大的冰雹对正在开花结果的果树、玉米、蔬菜等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导致粮田颗粒无收。

3 冰雹灾害的防御措施

3.1 大面积种植树木

在平原地带,如安丘官庄镇、景芝镇、金冢子镇等田间地头及空旷地带种植树木,可以降低地面增温现象,扰乱强对流的产生,抑制冰雹物理过程的形成,减少雹灾发生的几率。

3.2 完善人工防雹指挥系统建设,提升作业时效

目前安丘市高炮作业点7个,火箭作业点5个,冰雹来临时应及时开展人工消雹作业,要努力完善防雹指挥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建立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室与乡镇作业点简捷快速的通讯系统和监控系统,减少盲目作业,提高防雹作业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雹灾所带来的损失。

3.3 加强监测预报和跟踪服务

强对流天气出现时要提高警惕,提高冰雹灾害监测预报水平,做好冰雹信息的传递及跟踪服务工作,便于各级领导及时正确决策防御冰雹灾害的措施,利于农民突击抢收成熟的作物,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3.4 灾后及时调查灾情,采取补救措施

调查了解受灾作物品种、面积、受灾轻重程度,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抵抗雹灾能力采取补救措施。如小麦改种春播作物,黄烟改种生育期短的玉米、绿豆等[3]。

4 结语

冰雹灾害是安丘市近些年来发生的较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根据历史资料,20世纪70―90年代雹灾对安丘市经济的影响很大,常会造成上亿元的经济损失,近几年冰雹出现的次数减少,受灾程度减小。通过对雹灾路径和雹灾易出现时间段的统计分析,总结了合理防御冰雹灾害的措施,体现了人工影响天气防雹工作和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工作的重要性[4]。

5 参考文献

[1] 谭海涛,王贞龄,余品伦,等.地面气象观测[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1:30.

[2] 张守富,史学通,孙其海,等.山东省志气象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140.

第9篇: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海南地区;气象灾害;灾害特征;对策建议

农业气象灾害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致使农作物生长发育受阻、产量下降等不利气候条件的总称[1]。海南州属于较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度为1.8℃~7.6℃,年平均降水量253mm~418mm,年平均日照时间2665.8h~2913.1h,气候表现出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天气复杂,灾害性天气频发,加上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受到该地区气候与地形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该地区暴雨洪涝、干旱、高温、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现象多发。这些灾害性天气要素给当地农业带来巨大损失。

1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

根据海南州下辖五县2015~2019年气象灾害进行分析,海南州发生的气象灾害有235起,其中农业气象灾害104起,主要有暴雨洪涝、冰雹、干旱、霜冻、连阴雨、雪灾。从农业受灾频次分析,暴雨洪涝是最多的气象灾害,占总受灾频次的59.6%;冰雹是次多的气象灾害,占总受灾频次的25%;其余依次为干旱、连阴雨、雪灾、霜冻。从地区分布分析,贵南受灾次数最多,其次为兴海、共和、同德,贵德最少。1.1暴雨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海南州农业受灾的第一大气象灾害。洪灾发生的时段为5~9月,其中7月和8月最多,6月和9月较少,个别年份5月下旬或10月上旬也出现过。由于海南州多夜雨,夜雨占总降水量的57%~65%,山高沟深,较严重的洪灾一般发生在傍晚和夜间。1.2冰雹灾害。冰雹灾害是海南州各县对农业生产影响次大的气象灾害之一。高原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冰雹灾害的多发性,其影响路径多,发生频率高,是一种短时、小范围、剧烈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同时伴有的阵性短时强降水、大风、降温等剧烈现象,加重了冰雹灾害的危害程度。海南地区年降雹日数为3d~6d。5~9月为雹季,成灾月份主要是7~8月,降雹多在中午至傍晚前后,持续5~10min,最长为0.5h。海南地区的冰雹形成主要为7个地区:在哇洪山生成,影响哇玉香卡、切吉、塘格木等地;在河卡山生成,影响兴海东部及河卡等地;在青海南山生成,影响沙珠玉、恰卜恰、东巴、黑马河、江西沟等地;在日月山生成,影响青海湖东岸及倒淌河等地;在居布日山生成,影响同德县中部和贵南县中部地区;在拉脊山生成,影响贵德县北、中部地区;在直亥山生成,影响新街、常牧等地。五县雹灾发生频次看,贵南县、兴海县、共和县和同德县发生频次分别占总雹灾次数的23.9%、23.4%、21.6%和18.3%,贵德较少仅占12.8%。1.3旱灾。据统计全州5个站春旱(3~5月)占总旱情76%,夏旱(6~8月)占17%,春夏连旱(3~8月)占7%。春旱是旱灾中影响海南州的主要旱灾。春季降水量稀少,气温回升快,风力增大,土壤蒸发加剧,水分供不应求,导致海南州春季干旱的多发。春旱(3~5月)以贵德县川水和浅山地区、共和盆地较为严重,贵德发生春旱的几率为72%,共和盆地为50%,兴海子科滩和青海湖地区为20%~25%,同德、兴海、贵南等高寒山区发生干旱的概率较小。1.4低温冻害(霜冻)。地温冻害(霜冻)是作物生长季节,0℃以上的地温对作物的损坏,使作物生理活动出现障碍,严重时某些组织遭到破坏。作物受害后,外观无明显变化,故有“哑巴灾”之称。在气象上按霜冻出现的时段有早霜冻、晚霜冻之分。海南州的特点是春霜结束较晚,秋霜过早来临,对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大的共和地区为5月中下旬,尤以滩地、台地受害最重。如沙珠玉河谷、茫拉河谷,因地处盆地低洼地带和沙漠边缘,昼夜温差大,霜冻频率更高。贵德低海拔地区终霜冻为4月下旬,两地初霜冻多出现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同德巴滩和各县脑山地区无霜冻期仅1个半月左右(6月下旬至8月上旬);其他农业区境内受害的早霜冻大多在8~9月,晚霜冻大多在4~5月和6~7月。1.5连阴雨。秋季是海南州降水天气仅次于夏季的季节,连阴雨天气时有发生,是对农作物危害较为严重的灾害,容易造成作物不能成熟或发芽霉变,严重影响作物的收割和打碾,影响粮食的产量和质量。连阴雨还造成低温冻害,可推迟作物的生育或生殖生长,连阴雨过后突然放晴,冷平流和辐射降温共同作用往往会形成霜冻。海南地区连阴雨8月和9月出现的频率最大,5月和6月出现频率小。春季连阴雨主要出现在5月份;夏季连阴雨北部主要出现在7月和8月,6月次之,南部主要出现在6月和7月,8月次之;秋季连阴雨主要集中于9月。1.6风灾冷空气入侵时造成的大风,主要发生在11月至翌年3月,它剥蚀土壤,降低肥力,吹走种子,掩埋幼苗,淤塞渠道,毁坏农田;导致半固定沙丘活化,流动沙丘前移,草场沙化,植被退化,幼弱牲畜死亡。积雨云、冷锋、切变线及雷暴造成的阵性大风,主要发生在6~8月,这种大风对农牧业生产易造成重大灾害,大风(≥8级)日数以州境西北部地区最多,年均42d(共和县、兴海县)至57d(共和县江西沟乡);南部的同德地区次之,年均37d;南部的贵南、东北部的贵德两县较少,年均15d~25d。沙尘暴日数以青海湖地区和共和盆地最为严重,年平均为16d~24d;兴海河卡滩、同德巴滩次之;贵德、兴海最少。

2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长效性对策

2.1科学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在充分分析各类农业生产对象对灾害忍耐力的基础上,来确定相应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同时,在农业、林业、牧业内部也要调整优化各种产业生产结构,符合自然规律。如农业上可以实施设施温室蔬菜栽培,林业上可以实施设施经济林栽培,牧业上可以实施设施温室养禽等等。2.2积极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是人类积极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主要对策之一。应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防止水土流失,营造防护林,以调节和改善农业气象条件和农田土壤条件,达到和实现自然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2.3加强作物品种抗逆性研究。相关农业科研部门应不断加强林业、农业、牧业新品种研究,提高品种自身的抗逆性。如调整各类农作物品种的生育期,避开不良气候影响;提高新品种抗旱、抗倒伏能力;通过育种使林木、果树品种的抗寒力、抗冻力增强等。2.4加强和农业保险之间的合作。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在近两年的大力推广下,逐步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对那些用尽全力防护自然灾害,但仍受到农业自然灾害损失的农户,较好的办法之一即是动员或指导其参加农业保险,气象、保险合作,一是从灾前预报预警信息,提醒农户做好防范准备;二是利用气象部门人工防雹减灾的优势,在冰雹灾害多发区布设防雹作业点;三是气象部门配合开具气象灾害证明,保险部门进行农业保险救助,通过政府和全社会力量减轻和弥补灾害造成的损失。

3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应急性对策

3.1健全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在农业灾害有可能发生时,在预报天气灾害的同时,第一时间对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发展情况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预警信息,以便有效地采取应急对策,使农业灾害发生时农业生产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重点加雨洪涝、冰雹等多发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的准确率和时效性。3.2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针对性防御技术。在防御农业气象灾害技术应用中,主要防御途径是暂时改变农作物生长的气候环境,度过特殊天气状况。暴雨洪涝:密切监测汛期雨情与水情状况,提高暴雨洪涝等灾害预报预测的准确率;兴修水利设施,及时排涝,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冰雹:充分利用新一代多普勒雷达监测冰雹云系回波,加大人工防雹的力度,在灾后一定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干旱:应积极加大力度植树造林,提前准备水泵等抗旱物资,广开水源,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在植株基部地面覆盖杂草,降低地温、减少水分蒸发;及早安排人工降雨,提高空气湿度,降低农作物冠层温度。比如采取滴灌的方法节约用水,防治持续干旱灾害。霜冻(寒潮):随着气象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迅速发展,目前已经能够准确及时地预报出初、终霜冻、寒潮及低温冻害的到来。在冷空气即将影响到海南州农作物时,及时提醒广大农户采取积极的防御方法,如覆盖法、烟雾法、灌水法,将冻害降到最低。3.3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媒体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体系建设,拓宽气象服务手段,增加气象灾害信息内容和播报频次。不定期开展气象灾害知识和预警方式宣传普及,加大对气象灾害防御培训力度,提升农民群众防灾减灾能力,确保农民第一时间接收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有充足时间防御。3.4加强建设防灾减灾机制。加强与农牧和水利、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协调各个部门共同防御气象灾害,建立科学有效的防御体系。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对气象灾害的发生能够做好提前预案,进行有组织的防御指挥工作。有效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防工作,以提前做好灾害防御措施,在多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有效将气象灾害给农业造成的损害降至最低。3.5组建创新团队,编写《农业气象服务手册》为了提高海南州气象服务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农牧业,提高海南州农业气象灾害防御,针对海南州主要农作物冬(春)小麦、青稞、油菜、林果类等生育期的气象指标、农事活动气象指标、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措施等方面编写《农业气象服务手册》。

4农业气象灾后补救对策

4.1灾后技术性对策。在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后,应及时采取技术性对策,使农业灾害造成的危害尽可能提早恢复。如在冰雹或冻害发生后,对尚未全军覆没的农作物进行补肥浇水,促进其快速恢复生长。4.2灾后经济性对策。做好农村农业的气象灾害科普宣传,鼓励农民投保,指导农户有针对性地对农业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进行科学预防,提高全州农作物气象灾害的投保率。在灾后第一时间内组织农牧、应急等相关部门的专家联盟,深入受灾现场进行专业灾后指导。动员或组织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配合保险公司开具气象灾害证明发放赔偿款,安置农业生产人员从事其它生产项目,以减少农业生产人员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