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罗马城市设计主要特征范文

古罗马城市设计主要特征精选(九篇)

古罗马城市设计主要特征

第1篇:古罗马城市设计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罗马文化;民族精神;罗马建筑

古罗马通常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与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到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罗马帝国亡于476年,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变为封建制国家,1452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一、罗马文化――质朴与雄伟

罗马人是拉丁民族的一支,强大的罗马帝国的根基正是希腊人与东方人的后裔所建立起来的“永恒”的罗马城。早在王政时代(公元前753~公元前509),罗马人就开始采用希腊字母,后来略加变通创造了拉丁字母。在共和国初期的数百年中,他们主要以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为主。由于忙于对外战争,他们在文化上似乎没有建树,但自从登上历史舞台以后,罗马人就以勤奋好学的执著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坚强毅力,在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兼收并蓄、东西相融。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可以说是较早地、也较好地体现了“全球化”特色。所以说在希腊文化与中世纪文化以及现代西欧文化之间,罗马文化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纵观全部的罗马史,罗马文化可以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一,建立城邦之初,罗马人在各方面都是落后的,他们从模仿、吸收的角度,开始城市建筑和公共工程,比如伊达拉里亚人是能成为建筑工程师和城市设计师,他们对罗马文化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生产技术、建筑风格、城邦制度、凯旋式、角斗表演等方面。第二,从公元前4世纪起,他们随着对外扩张,一方面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工作,加固和扩大城池,构筑广场、会堂、市场、道路、码头等公共工程,另一方面开始接触外来的东方文化、希腊文化,逐渐表现出既注重坚固实用,又追求美观造型的倾向。第三,共和后期到帝国初期,以拉丁文学为标志的文艺创作开始起步,并走向繁荣,罗马人迎来了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

二、罗马民族精神与建筑艺术

(一)罗马民族精神

随着奴隶制经济繁荣,罗马人开始越出传统的地中海范围,走向欧、亚、非更广阔的活动舞台。他们在为罗马文化繁荣提供物质基础的同时,也使罗马文化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除了法律之外,包括文字、语言、宗教、建筑、艺术、礼制以及手工业和商业在内的一切,或多或少地都利用了被征服民族的优秀成果。当罗马人通过军事征服统一意大利半岛,登上古代世界霸主的地位时,他们在不自觉中形成了以虔诚敬神、粗犷豪放和阳刚血气为美德尚武精神,以淳朴求实、纪律严谨和讲究实用为特征的社会风尚,以忠诚正直、甘于牺牲和热爱祖国为理想的民族气质,这一切构成了古罗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罗马之所以能从一个小城邦发展为一个大帝国,是与这个民族的尚武精神分不开的。战争是他们的一项神圣而高尚的事业,它不仅是财富与地位的源泉,更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保证,可以说相比希腊人士崇高精神的创造者和思想深刻的理想主义者,那么罗马人则理所当然的成为物质世界的建设者和注重实际的功利主义者。

(二)罗马建筑的特点

希腊人建筑追求的是典雅与和谐,而罗马人崇尚的是庄严与豪华,所以有“希腊的光辉与罗马的宏伟”一说。希腊建筑的特点是以水平线为基线,水平线与垂直线形成黄金分割的四六之比,加上阔大平整的造型,给人的感觉是明快、稳定的。而罗马建筑的特点,从建筑风格上看,主要体现为圆拱、拱顶和圆屋顶的样式;从根本内涵上看,明确体现了军事性与实用性的统一;从整体艺术效果上看,中部向上隆起,垂直线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质,产生一种崇高、轻巧的感觉;从功能上看,古罗马建筑可以分为城防建筑、宗教艺术、公共设施、纪念建筑和娱乐场所5种类型。

1、城防建筑与宗教建筑。罗马早期建筑造型庞大,结构简单,工艺粗糙;而晚期建筑富丽堂皇,渗透着奢侈豪华、强大无比的地王之气。罗马城访起初是建立在土垒、壕沟和石墙的基础之上的,城墙用长方形大块岩石制成的石砖垒砌起来的。从共和国后期起,由于军事上的成功,他们开始以各种建筑形式炫耀其强盛的国力。恺撒和奥古斯都市带,他们开始用庄严高雅的大理石代替粗糙笨拙的砖石建造城墙。宗教建筑(神殿和神庙)方面,罗马人多模仿伊达拉里亚式和希腊样式的庙宇建筑。伊达拉里亚建筑样式几乎是正方形的,而且有很深的柱廊,如卡庇托林大神庙;而希腊样式多为长方体柱式建筑,柱廊于柱廊之间的距离缩短了。相比之下,罗马建筑属于混合型,没有固定的样式。共和国晚期以后,罗马人受希腊风格影响日甚,其宗教建筑也有许多高大的石柱环绕,并由正方形向长方形过渡。他们还从亚洲以及埃及带回了拱形建筑风格,以拱门、拱顶和圆顶为标志的建筑样式,唤醒了长期受正统的希腊直线形压抑的早期朴素传统。这样,他们不仅崇尚大理石材料,还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曲线式建筑,实现了实用、力量与美3者之间的和谐统一。罗马的建筑风格既粗犷野蛮,又极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权力、宣扬战功的民族精神。他们偏爱庞大豪放、崇尚骄傲与堂皇典雅融为一体的帝国风范,供奉朱庇特等神的万神殿就是神庙建筑的杰作。

2、公共设施(道路、桥梁、水道、集议场和浴池)在罗马建筑中享有盛名。由于长期战争和国内政治的需要,罗马人非常注重公共工程建设,其建筑风格不尚美丽典雅,而是考虑朴素严谨、坚固实用。早在公元前312年,他们就开始用硬石灰石砌成第一条长达16公里的地下引水道工程,把泉水从东郊引至罗马城内,解决城市用水不足的问题。为了农业灌溉的需要,他们又在城郊修建了最有特色的市政馆设施――地上引水道工程(水道桥),形式如同一般建筑,下面有许多半圆形拱门,上面是一条带凹槽的水沟,可以将水从一地输送到另一地,有效地解决灌溉用水问题。罗马人还十分重视道路建设,过去为群山和荒野阻隔了的大陆,现在开拓出无数条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罗马大道”。借助于连接各地和跨越欧、亚、非3大洲的公路大动脉,罗马成为向四周辐射的交通网络的中枢。西方谚语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本意就是指罗马大道把整个帝国连成一个整体。罗马人非常重视集议场(城市中心广场)建设,公元前7世纪末就修建了罗马广场。广场南面的帕拉丁山石贵族聚居区,平民们经常在广场东北角元老院附近的一块空地上举行集会,所以“广场”一词便有了“论坛”、“讲台”的含义。浴池是一种典型的罗马发明和富有特色的公共设施之一。人类有着悠久的沐浴历史,罗马人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几乎每一个城市都修建了公共浴池,而罗马城一地就有16座大型公共浴池,这是古代罕见的。罗马浴池不仅仅是沐浴的场所,它往往是一座结构复杂而又豪华的建筑,具有多重功能。如它有供沐浴前运动或游戏的回廊,有湿度不同的暖气房,供洗浴用的浴池和日光浴室,还有酒肆、茶馆、餐厅、图书馆等,是健身、休息、与朋友聊天的绝佳去处。由于罗马贵族和平民都把公共浴池当作生活享受、社会交际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它更像是一个俱乐部。

3、纪念建筑和娱乐场所。成熟时期,罗马建筑具有实用、坚固和美观3个基本要素。罗马人好大喜功,他们用冰冷坚硬的大理石建造神庙宇和公共设施,既表现出庄严雄伟的艺术特色,又体现出重要的军事价值,因为高大坚固是绝好的战时工事。他们在很大程度上秉承了斯巴达人崇尚武力的遗风,在欣赏角斗场中残酷的肉搏厮杀的同时,不惜人力物力,建筑象征权力和威严的宏观纪念物(凯旋门和纪念柱),为凯旋的将士举行隆重的入城仪式,为远征归来的军事统帅歌功颂德。

由于受希腊文化的影响,罗马人建筑了许多剧场、角斗场等娱乐场所。如科罗西姆圆形大剧场是古罗马最宏伟的建筑工程,它的外墙高48.5米,长188米,宽155米,总面积达29000平方多米;观众席位环绕舞台而设,舞台长86米,宽57米,是现代体育场馆建筑的雏形。科罗西姆大剧场的作用不仅用来观剧,而且也被当成角斗表演的场所,又称“角斗场”。古罗马是依靠武力建立起来的奴隶制大帝国,为了保证奴隶来源,保持奴隶制经济活力,罗马人在对外战争中俘虏了大量奴隶,大部分战俘奴隶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而那些身强体壮的奴隶往往被送进角斗士学校,充当供奴隶主阶级观赏表演的角斗士。

三、结束语

罗马是一个古老而久远的辉煌无比的帝国,罗马人是希腊文明的传承者和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在拉丁文化、伊达拉里亚文化和希腊文化及东方文化共同影响的基础上,把古典文化推向高潮;他们在学习和模仿其他民族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在建筑、雕刻和绘画3大领域内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尤其在建筑艺术方面达到了古

典时期的最高水平,这种种的成就都是值得我们后人去欣赏和学习的。

参考文献:

1、王三义.罗马=Rome2001世界古都丛书[M].三秦出版社,2006.

2、王琳.罗马艺术[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3、刘寒辉.罗马帝国的建筑――雄伟的罗马建筑遍布大罗马帝国[J].装饰总汇,1994(3).

4、赵喜伦.永恒之城――罗马[J].华中建筑,2007(12).

5、张弘.罗马的建筑[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

第2篇:古罗马城市设计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伊斯坦布尔;历史文化资源;城市特色;保护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13)02-0062-07

世界各国的城市以它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城市特色是一种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风格和精神气质,城市的历史愈长,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就越深厚。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世界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就是这样一座历经岁月洗礼而依旧绽放耀眼光芒的镶嵌在欧亚大陆之间的魅力之城。

一、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

伊斯坦布尔(土耳其文:Istanbul)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伊斯坦布尔省的首府,也是土耳其文化、经济和金融中心,历史上称之为拜占庭和君士坦丁堡,先后成为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三大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地跨欧亚大陆之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两岸,分别为欧洲部分(色雷斯)和亚洲部分(安纳托利亚),而欧洲部分又由天然港口金角湾分为南部的旧城和北部的新城,它是世界上唯一地跨欧亚两洲的大都会城市,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亚洲终点。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金角湾从三面环绕着城市,在海峡南端的最窄处,飞架着一座建于1973年的世界第四大吊桥、欧洲第一大吊桥――气势雄伟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由于伊斯坦布尔位居博斯普鲁斯海峡,扼守着黑海出入门户,地处欧亚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险要,故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马克思、恩格斯在《战争问题――议会动态――印度》一文中指出:“沙皇的这样大的一个帝国只有一个港口作为出海口,而且这个港口又是位于半年不能通航,半年容易遭到英国人进攻的海上,这种情况使沙皇感到不满和恼火,因此,他极力想实现他的先人的计划――开辟一条通向地中海的出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240-241页。而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正是俄国经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必经之路。

伊斯坦布尔在其城市漫长的历史中曾拥有很多不同的名字,如“新罗马”或“第二罗马”、“七座山丘的城市”、“众城市的女王”等,最为人熟知的旧名是拜占庭、君士坦丁堡,这些名字都是受城市统治者的文化、语言和宗教所影响。帝国时期君士坦丁堡坐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欧洲一侧,南面濒临马尔马拉海,北靠金角湾,东面控制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入口,西面居高临下俯瞰欧洲大陆色雷斯平原。城市心脏部分近似一个不等边的三角形,三面环水,一面是城墙,以欧洲大陆为界,这里不仅是通往亚洲的必经之路,也是黑海前往爱琴海的唯一通路。城北的金角湾是一处条件极佳的自然港湾,可供船只停泊。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世界各地商船汇集的地方,从四面八方最遥远的国土给这个安全而宽阔的海港带来各种财富,因此被称为“金角”。君士坦丁堡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军事防御和商务交通方面的天然优势,在整个中世纪,它都是世人瞩目的中心。

《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作者英国人爱德华・吉本这样评价君士坦丁堡:“它仿佛正是大自然专为一个庞大的君主国家设计的中心点和都城。这座位于北纬41°线上的皇都正好可以从它的七座小山上俯瞰着欧、亚两大洲的海岸;这里气候温和宜人、土地肥沃、海港宽阔而安全,要往欧洲大陆距离也不远,而且易于防守。博斯普鲁斯和赫勒海峡可以被视为君士坦丁堡的两道大门,占有这两条水上重要通道的君主随时都可以在敌人的海军来犯时将它们关闭起来,而为前来贸易的商船敞开。”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392-393页。欧亚大陆之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全长30km,最窄处仅700m,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定位,使得它集观光、游憩、商业和军事功能于一身,横跨海峡两岸的伊斯坦布尔其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成为这个城市的特色和魅力所在,也带给了这个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经历。

二、独特的历史文化变迁

伊斯坦布尔是一座拥有2600多年历史的世界名城,在漫长的历史中,伊斯坦布尔曾经是罗马帝国(330―395年)、东罗马(拜占庭)帝国(395―1204年,1261―1453年)、拉丁帝国(1204―1261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453―1922年)与土耳其共和国建国初期的首都,至土耳其共和国迁都安卡拉。

3世纪,罗马帝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面临全面崩溃,经过残酷的内乱争斗,君士坦丁成为罗马唯一的皇帝。他采取了两项意义深远的措施:第一是给予基督教以帝国国教的合法地位,以挽回摇摇欲坠的传统多神教走向没落而带来的危机;第二件事就是在帝国的东部建造一座新都城。这个新都城就是今天的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始称拜占庭,建于公元前660年,为希腊人所建,是古希腊城邦国拜占庭旧址。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进行重建,并将首都迁至这里,称其为君士坦丁堡,意为“君士坦丁之都”,别称“新罗马”。395年,日趋衰弱的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和西罗马,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东罗马帝国的统治维系了1000年之久,在马其顿王朝的统治下,它的强盛达到顶峰,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由于7世纪以后,东罗马帝国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上已同早期罗马帝国大不相同,因而历史上称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扼守东西方商路之要冲,国际贸易长盛不衰,为拜占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源。首都君士坦丁堡位于欧亚交界处,陆路和海路交织,商贾云集,车马如云,帆樯如林。尽管传统的辉煌最终成了拜占庭人不舍得放弃的包袱,保守、停滞不前和不思进取的思维方式是使拜占庭灭亡的最根本原因,但是拜占庭帝国在其长达10多个世纪的悠久历史中,以其独特的历史地理地位,保护了西欧中世纪早期文明的发展,其所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罗马史料、著作以及理性的哲学思想,更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现成的古典文化艺术的宝库,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文明史。徐家玲、崔艳红:《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1世纪后,拜占庭帝国趋于衰落。期间发生在1202至1204年的第四次洗劫了君士坦丁堡,并一度在此建立了拉丁帝国。1261年拜占庭帝国重新夺回君士坦丁堡,但帝国从此一蹶不振,君士坦丁堡日渐衰落。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二世统兵攻占这座设防坚固的古城,并定都于此,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东罗马帝国灭亡。奥斯曼帝国位于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交通线达数百年之久,16世纪苏莱曼大帝在位之时,帝国日趋鼎盛,极盛时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一度控制地中海。二世之后,伊斯坦布尔经历了长期的和平发展,呈现多元文化和多种族特点。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19世纪初,奥斯曼帝国趋于衰落和分裂,内忧外患促使奥斯曼帝国力图改革,而西方化是奥斯曼帝国改革的主旋律,这一时期奥斯曼帝国与欧洲的交往在规模、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改革的过程中发生过严重的叛乱,之后,奥斯曼帝国西化改革进程从最初的军事技术领域逐渐扩展到技术、体制、文化甚至心理等各个方面,坦齐马特时代(1839―1876年)实施一系列改革包括建立现代化军队,建立现代文官制度,引进世俗教育和西式教育。田瑾、唐晓红:《19世纪奥斯曼帝国与西方国家交往的特点》,《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9期。正如历史上任何大帝国的兴衰都是一系列历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19世纪效法西方的改革为奥斯曼社会注入了活力,却无法根本改变奥斯曼帝国的积弊及国内外各种复杂的矛盾,而且改革过程中也加深了奥斯曼帝国对于英法等欧洲强国的“依赖”。在西方思想与文化的冲击下,奥斯曼帝国的改革从初期的军事改革走向了体制变革,并最终在帝国的废墟上走向共和。1908年革命中青年土耳其党人掌握政权,废黜了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独裁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作战,战败后帝国四分五裂,其领土仅保有土耳其本部。停战后,伊斯坦布尔为法、英、意共管。1923年,土耳其国父凯末尔领导民族解放斗争,击退欧洲势力,据小亚细亚立国,废除苏丹和哈里发制度,土耳其共和国宣告成立,并定都安卡拉,奥斯曼帝国灭亡。伊斯坦布尔至此结束了作为历代王朝首都1600多年的历史,但伊斯坦布尔则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历史地理优势,由曾经的政治中心转变为土耳其国内最大的工业、运输、贸易和文化中心,仍然是土耳其经济、文化的重心所在。建立共和国后,凯末尔倡导政教分离的世俗化改革,大力推动世俗化和西化运动;近些年土耳其在发展中更兼顾历史传统因子和现代文化元素的和谐统一,寻求宗教与世俗的平衡昝涛:《“土耳其模式”:历史与现实》,《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千年古城伊斯坦布尔呈现出现代国际都市风貌。

历史文化环境是人类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也是只有通过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才能产生的最宝贵的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的区域差异性是城市特色重要的构成部分,历史越悠久、历史文化资源越丰富的城市,其城市特色往往也越鲜明。而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能够保存到今天的,大多是设计精美、制作精良、特色鲜明的集大成之作,代表着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极大地丰富着城市的人文景观,使城市的形象丰富多彩,同时具备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徐琴:《高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在伊斯坦布尔的城市山中间矗立着罗马帝国时期的君士坦丁竞技场、拜占庭时期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和奥斯曼帝国时期的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这些历经岁月考验的建筑精品,正是伊斯坦布尔历史变迁的物质见证,也赋予这座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历史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每个城市的历史,都融入了那个城市代代相传的精神,历史与文化是一座城市永恒的魅力,每一个历史文化名城,都有着其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文化遗产,众多的人文古迹,深厚的人文精神,这些文化元素构成了每个城市的文化独特性,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着城市的独特气质和鲜明个性。

三、丰富的历史古迹与城市文化特色

正是因为这些特殊的地缘优势和历史文化变迁,使得伊斯坦布尔这个拥有1200多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自古以来即为交通、军事、商业和宗教的重地,也成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在伊斯坦布尔的老城区内保存了大量集宗教历史、艺术文化之大成的人文古迹,这些古迹见证了伊斯坦布尔的历史变迁和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在伊斯坦布尔,除了奥斯曼建筑遗存之外,在城区仍然能看到热那亚、拜占庭、罗马,甚至古希腊等历史时期的建筑遗迹,代表着曾经统治这座城市的各个民族和帝国的风格和特色。伊斯坦布尔的古希腊建筑始于2000多年前,在托普卡珀皇宫的范围仍可见到拜占庭卫城遗址。希腊时代最突出的文物遗迹是少女塔,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中的一个小岛上,最初由希腊人建于公元前408年,用于指引海峡内的船舶。罗马帝国建都时期的建筑代表是君士坦丁竞技场、瓦伦斯引水渠以及君士坦丁堡城墙。拜占庭帝国时期的建筑艺术有圣索菲亚大教堂、圣伊雷内教堂以及精美的镶嵌画。在伊斯坦布尔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后的4个多世纪里,奥斯曼帝国修建了众多巍峨华丽的宫殿建筑和清真寺,托普卡珀皇宫、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苏莱曼清真寺等都是这一时期建筑文化的代表作品,所有这些都是建于16世纪和17世纪奥斯曼帝国的鼎盛时期。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特别是在坦齐马特改革之后,奥斯曼建筑形式被欧洲风格所取代,填海造地建造的多玛巴赫切新皇宫堪称新巴洛克风格的代表之作。与此同时,城市独立大街附近地区修建了宏伟的欧洲国家使馆,成排的欧洲风格建筑物开始沿着大街出现。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伊斯坦布尔的城市建筑更加多姿多彩,现代化大厦与沿着海峡地形蜿蜒曲折的古老街衢相映成趣。

在众多的历史古迹中,最为著名的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堪称拜占庭艺术的巅峰之作,献给“神之智慧”的贡品,而它的变迁沿革史,正好是一部伊斯坦布尔的城市兴衰史。圣索菲亚大教堂修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25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为供奉智慧之神索菲亚而修建的罗马式大教堂,后毁于战乱火灾。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一世做为基督教的宫廷教堂予以重建,历时五年,于537年建成,所用的大理石柱子从罗马、希腊、以弗所等地的神庙运来。教堂融合罗马式长方形教堂与中心式正方形教堂的特点,采用新颖的屋顶设计,用彩色大理石圆柱托起直径31m的高大穹顶,教堂内部装饰着色彩斑斓的镶嵌画,光线透过四周的彩色玻璃窗户洒进教堂,略显昏暗却给人静穆而神秘之感,与高大的穹顶造成奇妙的视觉幻象和震慑力。教堂外部,扶壁、拱顶、半穹顶层层推高,在高达60m的主穹顶达到高潮;与美妙绝仑的内部装饰相比,教堂外部的装饰较为粗糙,保留着砖石和填料的原样。由于当时的拜占庭帝国正处于鼎盛时期,在位的查士丁尼一世以举国之力在京都及其近郊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建筑活动,这些建筑以宗教建筑为多,其中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因此圣索菲亚大教堂富丽堂皇,恢宏无比,充分体现了卓越的拜占庭建筑艺术,甚至成为了后来伊斯兰清真寺的设计模板,其高大壮观的大穹隆成为中世纪神秘主义的一个象征。1453年,当二世攻占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奥斯曼帝国苏丹下令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改为供奉阿拉的伊斯兰教清真寺,并进行了重建和修复,主体是教堂结构,四周却耸立了四根清真寺的标志物――传音塔,其内部用石灰覆盖基督教镶嵌画,增加伊斯兰元素。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1935年改为博物馆,恢复镶嵌画,这座艺术的殿堂最终成了属于基督徒和信徒共有的一个宗教博物馆,成为伊斯坦布尔1600年来作为罗马、拜占庭、奥斯曼三大帝国古都的荣耀历史见证。

与拜占庭艺术精品圣索菲亚大教堂对峙而立的另一个气势恢宏的建筑艺术是奥斯曼帝国时期建造的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建于1609年。清真寺以四根巨柱托起一个巨大的主穹顶,四周又各有其四分之一大小的四个较小圆顶和众多小圆顶层叠相称,礼拜大厅宽敞豁亮,因其墙壁镶嵌有2万多片蓝色瓷砖,阳光透过中央圆顶四周的窗户照射进来的时候,蓝色瓷砖反射出奇幻的蓝色光芒,柔和而静谧,而以“蓝色清真寺”扬名。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是奥斯曼帝国时期建筑的代表作品之一,整个建筑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却历经数次地震未倒塌,而其逾规建造的高耸云霄的6根尖柱子――只有麦加的清真寺才允许有6根传音塔,更使它成为流芳百世的传世之作。

历史古迹作为一种历史叙述,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见证了历史文化的变迁。遗存的历史古迹往往成为历史与城市文化最直接的物质表征,它们不仅浓缩着人类文明的精华,还为人们提供学习和反思历史的生动素材。形式各异的遗存古迹在带来或强烈、或柔和的视觉冲击,给予人们审美享受的同时,还把人们带入其自身所属的历史与文化境域之中,使人们去感悟和体验历史的沧桑、文化的变迁、风俗的差异,进而达到生命的感悟。潘晟:《历史人文古迹保护的象征性与实效性》,《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在伊斯坦布尔城区,能听到众多高耸云霄的清真寺传音塔里传出来的祈祷歌声,每天播放5遍,为穆斯林每天5次的拜功。在浑厚悠扬的祈祷声中,步行走过跨海大桥,眺望着对岸欧洲大陆上伊斯坦布尔老城区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感受着这块土地令人难以置信的美丽和神奇,追忆着帝国古都数千年历史变迁的悠悠岁月,一种时空幻觉感油然而生,关于人类历史、文明与生命的感悟扑面而来,顿生心田。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城市的人文古迹,乃至历史城区的一砖、一瓦、一石,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反映着城市的历史、社会、思想的变迁,是人们可以触摸的历史真实。在社会经济尚不发达时,城市历史文化资源遭受的主要是自然的破坏。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人们急于改变物质生活条件,忽视或顾不得精神生活的需要,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人为破坏大大超过自然的破坏。待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思想和价值观念起了变化,开始寻根问底,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时,城市历史文化资源重新受到重视,而且愈显宝贵。

第3篇:古罗马城市设计主要特征范文

早期的奥运会并没有专门设计的会徽,从1896年第一届至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主办国一般用海报或宣传画来替代会徽。当时,许多国家对奥运会的宣传力度远没有现在这么重视,所发行的邮票上主要是一些运动员的形象,所以,前几届奥运会的会徽没能在方寸之上留下痕迹。倒是太平洋上的库克群岛,发行过一套早期奥运会海报的邮票,使我们有机会一睹百年前奥运会海报和会徽的芳容。

第一届奥运会1896年在雅典举行,这里是古代奥运会的发源地。但是由于条件所限,这届奥运会并未进行系统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当时既没有会徽也没有招贴画,从邮票上看到的这幅画是雅典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报告的封面,后来被公认为本届奥运会的官方会徽。画面主图为雅典的守护神雅典娜,她手持橄榄枝,注视着山脚下重新修复的古希腊奥运竞技场,似乎在等待着来领取荣誉花冠的比赛胜利者。画面上的神庙、天使及橄榄枝,表达出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图1)。

第二届奥运会1900年在巴黎举行,这一年适逢世界博览会也在巴黎举行,一座城市同时承办两大世界性的盛会,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本来可以利用世界博览会来扩大奥林匹克运动影响,实现“双赢”的。然而,法国政府对博览会的兴趣远远胜于奥运会,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博览会上,只把奥运会看作是博览会的一个附属项目。奥运会海报上是埃菲尔铁塔和奥运金牌,下方是巴黎市区的繁华街景(图2)。

第三届奥运会1904年在美国的圣路易斯举行,与4年前的巴黎奥运会一样,也成为了世界博览会的牺牲品。从圣路易斯奥运会的会徽上根本无法看出一丝世界级体育竞技盛会的影子。主办城市圣路易斯城的大幅图片成为本届会徽的主题,图片下方巨大的“路易斯安那采购博览会”字样使人们无法将这个会徽与奥运会联系起来(图3)。

第十届奥运会1932在洛杉矶举行,在本届的会徽上,首次出现了象征五大洲团结的奥林匹克五环标志,这是奥运会徽设计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标志着奥运会徽设计正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从此也为奥运会的会徽设计立下了一条规矩:以后每届奥运会的会徽上都有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图4)。

第十一届奥运会1936年在柏林举行,后人评价这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的一场悲剧。这届奥运会是在希特勒掌握了德国政权,开始推行法西斯主义扩军备战的情况下召开的。本届的奥运会徽是一只纳粹党徽上的老鹰昂然站立在被扭曲的奥运五环之上,象征着德意志帝国绝对的霸权与征服,严重背离了和平与竞争的奥运宗旨。在人们心目中,还是愿意用当时的海报作为这届奥运会的象征,画面上方是一名运动员,下方是柏林名胜勃兰登堡门的门顶雕塑,4匹飞奔的骏马拉着两轮战车向前疾驶(图5)。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第十二、十三两届奥运会没有举行。第十四届奥运会1948年在伦敦举行,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12年后举行的首届运动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新起点。本届会徽的设计,以伦敦著名的“大本钟”和奥运五环标志组成,象征本届奥运会举办的地点。如果仔细观察,还能看到大本钟的指针指向4点钟,这是本届奥运会的开幕时间(图6)。

二战以后,历届奥运会主办国对奥运会的宣传空前重视,奥运会徽的设计越来越精美,会徽图案也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各国的邮票上,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和美好记忆。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会徽由奥运五环和火炬组成,背景为澳大利亚版图轮廓。在橄榄枝花环的映衬下,奥林匹克的圣火在澳洲大陆上点燃,在奥运五环下燃烧。会徽底部是“墨尔本1956”字样,并向上延伸出象征胜利的月桂枝。当时发行的邮票上只展示了奥运五环与火炬,与标准的会徽图案略有不同(图7)。

1960年罗马奥运会的会徽为一只母狼哺乳两个婴儿的青铜像。传说古时候有一对孪生兄弟因为长辈争夺王位而受到迫害,后来被母狼哺育,兄弟俩长大后为自己被赶下王位的外公和被处死的母亲报了仇,建立了新的城市,并以哥哥的名字罗慕路斯命名,这就是罗马城的由来。从此罗马人将狼视为恩兽,以“母狼育婴雕像”作为罗马的城徽。1960年罗马奥运会徽的主要标志就是罗马城徽(图8)。

1964年奥运会在日本东京举行,这是奥运会首次在亚洲举办。本届奥运会徽下方为“东京1964”字样,会徽正中由金色奥运五环托起的日本国旗太阳图案十分醒目,昭示着日本希望借奥运会的机遇重新振兴国家的心情(图9)。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的会徽造型借鉴了墨西哥古代雕刻的线条排列方法,一根根带有律动感的平行线条营造出流动的画面效果,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印第安图案,奥运五环标志在黑与白的衬托下非常醒目。同时墨西哥的每个字母或者环形、或者直线,又像运动场的跑道。会徽强烈的墨西哥民族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图10)。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会徽的设计非常抽象,是一个名为“宇宙”的螺旋图案,虽然只采用了黑白两色,但是这种符号化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接近无限的视觉幻想,表达了深刻的寓意,体现出本届奥运会的主体精神――光明、清新、崇高,象征着一个“光芒四射的慕尼黑”(图11)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的会徽,以加拿大国旗的红色作为基调,以奥林匹克领奖台和五环的组合构成会徽的主体,而领奖台与五环的一部分又构成了三个田径跑道的图案,巧妙的是领奖台同时是变形的美术字“M”,代表了主办城市蒙特利尔的名字,又好像是一片火红的枫叶。这个会徽体现了奥林匹克理想的内涵,包含了对运动员拼搏精神的鼓励、对胜利者荣誉的崇敬及主办城市的印记(图12)。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会徽用简单的弧线勾勒而成,两条交汇的跑道组成了克里姆林宫的轮廓,这是前苏联的标志l生建筑,顶部的五角星取材于前苏联的国旗。图案下方是红色的奥运五环,象征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莫斯科的城市建筑风格,整个标志以耀眼的红色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图13)。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会徽名为“运行之星”,由5个五角星相互重叠组成,象征着五大洲的融合。画面13条横虚线,使星显出运行状态,营造出一种运动的美,既寓意生命不停地运动,不停地进取,又象征美国独立时的13个州。五角星的红白蓝三色,是美国国旗的三种颜色(图14)。

1988年汉城奥运会会徽,由蓝、红、黄三色呈旋涡状的条纹和奥运五环组成。蓝、红、黄三色是高丽民族的喜庆颜色,代表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动态的条纹,仿佛运动场上的跑道,象征 生生不息的体育运动。三色条带外旋象征世界的繁荣与进步,内旋则寓意五大洲运动员的团结和友谊(图15)。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会徽,看似随意涂抹的一点、一钩、一横,实际上却是飘逸洒脱,充满活力。图案的主体由蓝、黄、红色一点和两个弯曲的线条组成,红、黄、蓝三大色块象征着地中海文化的三个永叵主题:太阳、生命、大海,一点两线既象征大地、天空,又构成了一个人的运动状态,似跑似跳。图案代表了巴塞罗那悠久的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命活力(图16)。

1996年是现代奥运百年诞辰,这一年的第26届奥运会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会徽主体部分是一个火炬。火炬的底部由五环和阿拉伯数字“100”构成,以纪念奥运会已经走过百年历史;“100”造型的构思来源于古希腊建筑的巨型圆柱,火焰则是由形状变化的五颗星组成,第2颗五角星变形为和平鸽,表达了奥林匹克和平的理想,火焰最上方3颗醒目的小星星,则代表着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格言。会徽中金色代表着金牌的颜色,绿色象征古代奥运胜利者所赢月桂枝条的颜色。此外,亚特兰大又有“树城”之称,绿色也是这个城市的颜色(图17)。

2000年悉尼奥运会是千禧年后首次举办的奥运会,本届奥运会徽名称为“新世纪运动员”,是一个运动员正奔向新世纪的形象。运动员身体由3支飞标组成,这种飞标又叫“飞去来器”,是澳洲土著人的传统狩猎工具。运动员手中的奥运圣火,则是由悉尼歌剧院的屋顶造型演化而成。会徽的颜色采用了大海的蓝色、澳洲大陆的红色、阳光的黄色为基调,突出了澳大利亚本土文化的独特性。会徽下方的文字好似沙滩上随手写出一样随意,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图18)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会徽,由橄榄枝花冠与奥运五环图案组成,简单而抽象,明亮而纯净。花冠的底色为梦幻般的蓝色,象征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爱琴海;围成圆形的白色橄榄枝是和平的象征,同时也体现雅典对全世界的包容性(图19)。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将中国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潇洒飘逸,充满活力。这一设计,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神韵,是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中国汉文化的符号。鲜红的色彩传达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热情气氛;人的造型如一个“京”字,表达了举办地的名称,也像一个冲向终点的运动员,体现了冲刺极限、创造辉煌的奥林匹克精神(图20)。

第4篇:古罗马城市设计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文艺复兴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2-0060-03

数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为意大利留下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和难以计数的珍贵文物。据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统计,意大利拥有全世界大约60%的历史、考古及艺术资源,仅已登记的珍贵文物就有300多万件。这些年代久远的文化遗产能够留到今天,同该国极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是分不开的。

一、政府高度重视立法保护遗产

意大利政府认为,文化遗产关系到民族特色,是国家魅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把保护、开发和利用文化遗产定为长期国策,颁布了严格的法律进行规范。意大利《宪法》第9条明确规定:“意大利共和国负责对国家的艺术、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进行保护。”意大利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法》也规定:“未经有关部门的批准,禁止对在考古、历史和人类研究等领域有价值的文物,进行任何形式的拆除、改造或修复。”再完善的法律制度,对文物保护工作来说也只是一种强制性的保证。要想使文保工作真正得到群众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必须提高公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从1997年开始,意大利政府在每年5月份的最后一周都会举办“文化遗产周”活动,所有部级文化和自然遗产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其中包括博物馆、美术馆、文物古迹以及一些著名的建筑等。在此期间,文化遗产部还会举办以历史和文化为题材的音乐会、研讨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公众增加对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在意大利,文化遗产立法不仅只是说说而已,付之行动之举随处可见。比如建于2000多年前的罗马斗兽场,其周围的脚手架从来没有彻底拆除过,常年都在维修。正是这持之以恒的维修工作才使其永葆昔日的风采。

二、就地保护突现废墟遗址之魅力

意大利首都罗马是一座艺术宝库、文化名城,是意大利的政治、历史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世界灿烂文化的发祥地。

罗马市内许多名胜古迹是以废墟遗址形式存在的,比如古罗马竞技场、提图斯凯旋门、古罗马议会地址、旧时的皇宫遗址等。

古罗马所有遗址得以保护原因之一是罗马人精于管理被征服的领土,使用开明与独裁相结合的政策。统治者通常并不破坏被征服的城市,而是给予它们一定的权力。尤其是罗马附近的那些城市,全部被授予罗马公民权。还有一些城市被授予自治权,而另外的则结成同盟。不过,所有的城市都要向罗马缴税并派遣军队。另外,罗马士兵驻扎在部分被征服的地方,其军费由当地支付。通过这种方式,罗马在被征服的每个地区都保持了一个永久的军事基地。通过实施授予被征服地区的权力和公民权相结合(或者允诺他们在将来有公民权)的政策,建立确保对于反叛地区快速、严厉的反应通道,罗马人在意大利半岛上创立了一个持久的和平帝国。长治久安的形势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种无形的屏障。

不仅是罗马保存了许多废墟遗址,世界上许多遗址博物馆都保持着古建筑的废墟面貌。如包括斗兽场在内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观,还有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的古巴比伦的“通天塔”、“空中花园”、地中海海滨的阿泰密斯神殿、罗德岛上的太阳神巨像……千百年来,古人的伟大创造,或毁于天灾,或毁于战祸,或被时间消蚀,成为废墟焦土,但恰是这些吸引着众多的游客。从文化遗产角度看,这些废墟最客观、最真实地把历史镌刻在大地上。作为完整的建筑实体,它们已经不复存在,但它们留下的历史、文化价值早已超过了建筑本身。一般在遗址上重修、重建后的博物馆都不具备这种废墟的魅力。因为它们的表现形式虽然堪称堂皇、精致,可惜把人们无限的想象余地凝固在一种格式上,从而束缚了人们想象,即抹除了人们“再创造”的可能性。

三、古罗马文明崛起的原因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造就了伟大的古罗马文明:

纵观历史,第一个因素是开放的社会和极具包容的国民性。罗马帝国的哲学家普鲁塔克曾总结说:“罗马兴盛的核心原因,是他们那种连战败者也要施以同化的思维方式。”罗马帝国始建于公元前8世纪,最初只是大约3000名讲拉丁语、在原始社会没有位置的人移居到罗马附近,他们用武力和智慧吞并了周边拉丁语系各部族及其他民族,开始逐渐发展壮大。在当时,不论种族和信仰如何,只要是支持罗马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的,即使是战败者也都被平等地接纳为市民。

第二个因素是罗马人的谦虚好学。罗马人是喜欢模仿的民族,也擅长向其他民族学习。虽然罗马人作为农耕民族而比较保守,但罗马人的人生观却是“所谓真正的保守,就是该改则改,不该改则不改”。“罗马人总能从失败中学习到什么,并通过汲取新的经验教训来改良自己,达到转败为胜”。他们分别从特鱼鲁、希腊、卡塔克学到了先进技术、文明智慧。正是由于罗马有着值得自豪和持续的政治体制,所以,最终建立起了新的庞大帝国和灿烂文明。

第三个因素是拥有令别国崇拜的价值观和文化,以及合理的社会结构,即具有广泛的文明。罗马帝国建立了一整套独特的社会制度,正因为拥有这样的独特政治体制和对宗教的宽容,罗马才逐渐发展成为强大的帝国。现在欧洲各地,罗马时代的古迹随处可见,依然在向世人展示着它的伟大风采。然而,这些地区当年都几乎毫不例外地受到过罗马文明的影响。

四、古典文明造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市,位于亚平宁山脉中段阿尔诺河谷的一块平川上,四周环抱以丘陵,阿诺河横贯市内。15~16世纪时,佛罗伦萨是欧洲最著名的艺术中心,以美术工艺品和纺织品驰名欧洲。

15世纪,佛罗伦萨这朵玉簪花就被当地的巨商美帝奇(Medici)家族这只狮子所守护,这一守护就是300年,而美帝奇家族的族徽(狮子)也成了今天佛罗伦萨的市徽。美帝奇家族酷爱艺术,在其保护和资助下,当时积聚在佛罗伦萨的名人众多,如达•芬奇、但丁、伽利略、米开朗基罗、马基亚维利等都在其中。正是众多卓越的艺术家们创造了大量的闪耀着文艺复兴时代光芒的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佛罗伦萨才成为了文艺复兴的重镇,成为了欧洲文化艺术的中心。直到 1737年,美第奇家族最后一个统治者去世,佛罗伦萨重又陷于奥地利的统治。

佛罗伦萨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市区现今仍保持着古罗马时期的格局。全市有40多个博物馆和美术馆,乌菲齐和皮提美术馆举世闻名,意大利绘画精华荟萃于此。

中外历代统治阶层,无论从维护其政治统治出发,还是从发展艺术出发,都非常重视发展自己的造型艺术。这无疑给艺术家们提供了较好的创造条件,对培养艺术家的风格,造就艺术创作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欧洲之所以曾是造型艺术创作的中心,除去社会政治、经济一些基本原因外,强大的造型艺术创造体系的存在,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文艺复兴的“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艺术创作都自成体系。虽然宫廷画家不一定都是一流画家,但是这一职业确实给画家带来创作的便利条件,使当时的艺术显示出巨大的变化,带来艺术的繁荣。毋容置疑,这些体系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的艺术珍品。

因此,可以说佛罗伦萨是一个充满和谐与优美、庄严与秩序的城市,它混合了中世纪的隐秘城堡、文艺复兴的华丽微笑,还有城市贵族的考究时尚、乡间橄榄庄园的淳朴――这里代表了百分之百的意大利美学。

在佛罗伦萨市斯特罗奇宫藏有一幅古画,作者无名氏,400多年前画家笔下的佛罗伦萨与今日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太多、太大的变化,至少城市格局没变得面貌全非。市内街道到处是敞着门的工匠店铺,传统市场保留至今,出售金、银器和珠宝,现代商店的橱窗里展示着皮衣、时装、真丝领带和木框镶嵌的古建筑印刷品。

五、教堂是最直接的文化遗产、文明和艺术的见证

以佛罗伦萨市为例,该市约有200多座教堂,可以说是教堂林立,它既是人们灵魂憩息的场所,也是艺术凝聚的殿堂。

近看佛罗伦萨的大小教堂,从建筑艺术角度说,它是一种最适合的审美标志之一,其架构复杂多变、高低错落,顶部高尖、方正、圆浑,总体对比相宜,内部花纹饰边,精雕细刻,人物绘画、雕塑多取写实已达极致,后人难以企及。佛罗伦萨的教堂全部用巨大的花岗岩或大理石垒砌而成,虽历经数百年风霜雨雪侵蚀,至今仍严谨、厚实,棱角分明,巍峨凌空。从宏观看,欧洲城乡大大小小的教堂总数要远远超出中国城乡现存的庙宇。佛罗伦萨的教堂格局大同小异,面貌却各具特色。大致浏览欧洲史,其实就是一部教会史,什么都和基督脱不了关系――文艺复兴的所有作品都是为宗教服务的,即使大师们让宗教走下神坛回到人间,就连英国革命打的也是“清教徒”的旗帜。欧洲,或者说是西方最深邃的文化就在这教堂里。

通过在佛罗伦萨的考察使人深深体会到,文艺复兴曾被认为是简单地恢复了古典文化。其实,文艺复兴并不是真正要恢复古典文化,而是借此抨击当时的文化和制度,以建立新的文化,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体系制造舆论。但文艺复兴使当时的人们思想发生了变化,导致宗教改革和激烈的宗教战争。后来的启蒙运动以文艺复兴为榜样。19世纪的历史学家认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地理大发现、民族国家的诞生都源于文艺复兴。它是欧洲摆脱腐朽的封建宗教束缚,向全世界扩张的一个前奏曲。

六、结语

通过实地考察,笔者对这个欧洲古国的古迹保护工作印象深刻。意大利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从环境保护方面考虑得很多,不是单体保护,而是成片保护,如古罗马城就被全城保护下来。因此,罗马素有永恒之城的美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于能够加以利用的建筑物,其建筑物外部结构属于政府,任何开发商和商店经营者、居民所购买的只是房子内部使用权,不拥有对建筑物整体改造的权利。此外,意大利人对古城内的遗址,多以遗址公园的形式保护下来。比如古罗马市场,是古代罗马城公共活动中心,意大利政府将其建成遗址公园,园内没附加任何现代建筑,以使其保持原貌。

在罗马城内有着众多的残垣断壁,因为在意大利人的观念中,“真实的历史遗迹之上摆放任何现代人的复制品,都将破坏遗迹的历史真实性”。不仅如此,连新修的路也尽量采用古代规格的石头来铺。

意大利对历史文物的珍视,甚至重于现实利益的考虑。在我们访问意大利的前一个月,罗马市政府在修建的第三条地铁线上发现了一处6世纪的铜厂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量古代遗址。由于担心地铁修建可能对地下文物遗址造成破坏,工程立即叫停。根据意大利法律,出现上述情况,只有考古发掘部门才有权决定如何处理。正是得益于禁拆限改、整体保护的理念,如今在意大利全国8000多个市镇中,类似罗马这样的“世界景观遗产”多达900个。

不仅如此,意大利还将文物保护作为重要国策写入宪法。法律同时规定:“在意大利境内发现的所有出土文物都归国家所有。对于发现和报告文物的个人和团体,国家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金额一般是所报文物价值的10%。”

意大利政府很早就成立了文化遗产部以负责全国的文物保护。地方则设置了文化遗产监管局,如果地方政府搞建设遇到文物遗址或要利用历史建筑等,必须获得文化遗产监管局的批准,否则就是触犯法律。

文物离不开保护,保护少不了花钱。为了筹措文物保护的巨额资金,意大利想尽了各种办法。比如把业和文物保护挂钩,将收入的千分之八作为文物保护的资金。意大利官员认为,此举不仅增加了收入的使用透明度,而且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此外,一些企业对文化活动的赞助可以抵税。这样,有一些文物的保护项目就从企业获得赞助。正因为如此,文明古国意大利虽历经工业化建设的滚滚洪流,却依然散发着厚重的历史气息和璀璨的艺术之光。

[参考文献]

[1]宫本雄二.古罗马•中国•美国:文明偶感[N].中国文物报,2009-1-23.

[2]吕舟.从第33届世遗大会看世界遗产的申报与保护[N].中国文物报,2009-8-28.

第5篇:古罗马城市设计主要特征范文

作为隋唐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大唐西市遗址早在2009年就被列入丝绸之路各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在唐长安城遗址上建立起来的大唐西市博物馆则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家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遗址博物馆,具有保护、展示西市遗址和反映丝路文化、盛唐商业文化、市井文化珍贵文物的功能。介于此,现遴选大唐西市博物馆陈列之各国代表性货币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丝绸之路是联结古代东西方政治、文化和商贸的大动脉。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的凿空之旅开启了中国和世界交往的大门。钱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物,在丝绸之路这条交通要道上散发着独特璀璨的光芒,见证了昔日丝路贸易的发达、经济的繁荣、交流的频繁。形形的钱币,是文化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是从另一个侧面谱写的历史,为我们研究丝路沿线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展示了百余枚丝路沿线古国货币,以时间为经、以地域为纬,年代跨越久远,地域覆盖广泛,从公元前的古希腊到近代的伊朗王国,从欧洲地中海地区到与中国西部、北部毗邻的伊朗、蒙古高原,铭记了丝路的历史与变迁,展现了丝路沿线各国的人文背景,映照出丝路数千载的历史辉煌。

一、兴都库什山地区

(一)巴克特利亚钱币(公元前256-前125年)

巴克特利亚为中亚古国,也称帕克特立亚,中国史称“大夏”,在今阿富汗北部的兴都库什山与阿姆河上游之间。这一区域是古代中亚、南亚、西亚的交通枢纽,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公元前256年,巴克特里亚总督狄奥多图斯一世宣告脱离塞琉古王朝独立建国。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巴克特里亚国王德米特里派战将米南陀越过兴都库什山逐渐占领了西北印度。德米特里死后,米南陀在西北印度自立为王。在米南陀统治时期(公元前150-前135年),希腊统治的疆域扩展到最大,南至印度的恒河流域,东至新疆南部喀什地区。西方史学家称之为印度-巴克特里亚。

巴克特利亚在钱币制造中体现“继承”,钱形不但有希腊传统的圆形,也有印度传统的方形,重量仍以“德拉克马”计算,但重量规格要远小于希腊。钱正面为希腊王头像,背面为希腊神,继续保留希腊式的各种印记,同时继承了传统的印度神文化:大象、背瘤牛(难提圣牛)。材质以银、铜为主,钱面为希腊文,钱背为卢文,这些钱币特征从米南陀和阿波罗多图斯时开始体现。铭文较希腊复杂,多了“伟大的、救世主”称呼,且这种书写方法成为印度-巴克特里亚钱币的一种固定模式。

(二)罽(jì)宾国钱币(公元前114-公元50年)

西汉时期的罽宾国位于今兴都库什山以南阿富汗境内喀尔布河流域,历来为军事争夺要地。公元前141年,安息王密司立对提一世东征,夺取了罽宾和犍陀罗,建立了罽宾国。公元前115年,张骞出使西域至乌孙,派副使至罽宾,汉与罽宾始有往来。《汉书·西域传》罽宾国条目中之塞王“乌头劳”,即塞王“斯巴莱尼斯”之封号“国王之弟”的希腊语音译。公元45-50年间,贵霜翕(xī)侯丘就却击败安息,夺取罽宾,罽宾遂成为贵霜帝国的领土。

据《汉书·西域传》载,罽宾“有金银铜锡以为器,市列(即市场有成排的商铺)。金银为钱,文为骑马,幕为人面”。罽宾存国仅百余年,存世钱币较少,弥足珍贵。

(三)印度-塞克王朝币和西郡太守钱币(约公元前1世纪-405年)

印度-塞克王朝是位于阿富汗南部及印度北部以斯基泰人为主建立的分散小王朝,中国史书称斯基泰人为“塞种人”。塞种人原是居住在伊犁河谷的古老民族之一。生活地域广阔,部落众多,迁徙频繁。公元前1世纪,他们在印度北部犍陀罗地区击败罽宾,建立了一个独立王朝,通称为“印塞王朝”。另一支塞种人,向南进入印度北方,并向西南延伸到今印度中部偏西地区,击败一些希腊小城邦,建立分散的塞克小王廷,中国史称“西郡太守”。其后印度-塞克王朝被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王朝所灭。可能是这些西郡太守塞克小王廷经济的捉襟见肘,也可能是战争频仍或为了行军的便利,他们的银币很小,但制作却十分精细,毫厘间便可见塞王的威武。

(四)嚈哒帝国钱币(约5世纪中叶-567年)

白匈奴人于公元5世纪中叶击败波斯,建立嚈哒(yán dà)帝国,都城在拔底延城(今阿富汗北部的伐济腊巴德)。公元567年被突厥、萨珊波斯联合攻灭,享国仅有百余年。嚈哒人勇猛善战,期间曾征服康居、安息、疏勒、于阗等国。疆域东起葱岭、和阗,西达里海,东北抵天山北麓,南到阿富汗中部及印度西北部。《魏书·明帝纪》:“神龟二年(519年),吐哒浑、宕昌、嚈哒等国遣使来贡。”此后与西魏、北周都有来往。

嚈哒钱币风格接近萨珊王朝。钱币正面的王像头戴盔帽,冠饰华丽,十分威武,背面是祭火坛和侍从。钱币铭文种类多样,有希腊文、梵文等。

(五)德里苏丹国钱币(1206-1526年)

德里苏丹国系突厥人在阿富汗和印度半岛北部建立的穆斯林古尔王朝,以其建都德里故名。1206年,古尔王朝的苏丹(即君主)遇刺身死,其国分裂。统治印度的总督顾特布-乌德-丁·艾贝克以德里为中心独立为苏丹,北印度从此开始了德里苏丹王朝时期。德里苏丹国共存在了320年,1526年,德里苏丹国被莫卧儿王朝取代。卡尔吉王朝时代(1290-1320年)统治版图最大,除南部及拉其普特地区外,遍及印度全岛,当为德里苏丹的全盛时期。

德里苏丹国钱币存世较少,币面铭文是科菲体阿拉伯文,文意涉及王号、名字,将对父的颂辞铸于币面,象征身份,并表明其继承的合法性。

(六)阿富汗帝国钱币(1747-1826年)

阿富汗帝国又称杜兰尼王朝,始建于1747年,开国君主阿赫马德沙·杜兰尼。阿富汗地处“亚洲的十字路口”,因此历史上的阿富汗地区先后被波斯人、希腊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白匈奴人、突厥人、塔吉克人、阿拉伯人、蒙古人等统治或部分统治。

独立发行的早期阿富汗钱币形式为折叠铜币,钱币图案有马刀、太阳花、鸟、狮子、双鱼文字以及孔雀等,所有铜币中的一面都有马刀图案,十分突出。

二、中亚地区

(一)安息帝国钱币(公元前247-公元226年)

安息帝国也称帕提亚帝国。公元前247年,波斯人阿萨西斯在阿萨克城(今土库曼斯坦的阿什哈巴德)自立为王,《史记》称之为安息,而西方称之为帕提亚王国。公元前115年,汉朝派遣使节至帕提亚,国王米特拉达梯二世领两万骑兵迎于东界。公元87年,帕提亚王还遣使来中国献狮子。公元1世纪中叶前后帕提亚王权衰落,于公元226年被正在兴起的萨珊家族的阿尔达希尔所灭。

安息钱币以银为主,以德拉克马为计量单位,此外还有大小不同的铜辅币。钱币为圆形、无孔。正面中央是王像,钱币铭文为希腊文或钵罗婆文,周边是连珠纹图案。每逢新王登基或喜庆,按王像铸造新币。《汉书·西域记》载,安息国“以银为钱,文独为王面,幕为夫人面。王死辄更铸钱”,与考古发现的钱币相符。安息钱币制作精巧细致,著名国王米特里达梯二世的头像形象逼真,是安息钱币的精品。

(二)突骑施汗国钱币(699-766年)

突骑施汗国约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与吉尔吉斯斯坦东北部一带,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又处于丝绸之路的中段,因此,作为经济交流中介手段的钱币,对其有着很大的重要性。突骑施汗有自己制造的铜钱,因为突骑施汗国自始至终是唐朝的属国(隶属安息都护府),所以其钱币完全仿照唐式标准币—“开元通宝”制造,采用青铜浇铸法,圆形方孔,外缘内孔皆有廓,正面为一圈粟特字母的突厥文,背面有凸起的弓形图案。早期制作的突骑施钱,大小和重量也与“开元通宝”相同;晚期因社会混乱和经济衰退,才有轻小的异版钱出现。

(三)萨曼王朝钱币 (874-999年)

萨曼王朝是阿拔斯王朝时中亚地区建立的封建割据王朝,因其曾祖萨曼而得名。萨曼系波斯巴尔赫贵族后裔,原信奉祆教,后改信伊斯兰教。萨曼王朝先后有10位君主,统治125年,其版图北达咸海,南至印度河上游,东至阿姆河上游,西迄里海,一度为中亚强国。首都布哈拉(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曾经是伊斯兰文化的中心。萨曼王朝的建立给中亚地区带来了一段相对长久的和平,整个地区的经济得到恢复,人们生活也趋于安定。王朝在纳斯尔二世(914~942年)在位期间鼎盛一时,999年被喀喇汗王朝和伽色尼王朝所灭。

萨曼王朝的钱币延续阿拔斯时期的风格,曾打制特殊的大型银币。

(四)西突厥钱币(583-657年)

西突厥原是突厥汗国的西部可汗,突厥汗国被隋朝分裂成东西两部后,西突厥在西域称雄,联合波斯消灭了白匈奴,以后又同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结盟,进攻波斯,控制了丝绸之路沿线,最强盛时期领土东起金山、西到西海诸国。汗庭先在龟兹北面的三弥山,后来迁到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北面的千泉。唐高宗显庆三年(657年)派苏定方等分几路征讨,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被俘,西突厥灭亡。

突厥人崛起并与萨珊王朝接壤后,仿照萨珊的铸币风格制币,但国王的头像、皇冠样式保留了自己的特色。

(五)花剌子模王国钱币(约1200-1220年)

花剌子模为中亚古国,地处咸海以南,阿姆河下游地区,今乌兹别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境内。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的希腊化时期,花剌子模就从阿契美尼帝国中分裂出来,5至6世纪时,逐渐成为连接中亚与伏尔加河流域、里海沿岸等地区的商贸中心。

约1200年时,阿拉·阿德丁·摩诃末继位,夺取西辽的西部地区,又通过多次远征,吞并了波斯、阿富汗等周围各国,达到全盛时期。建新都于撒马尔干(今乌兹别克斯坦之撒马尔罕),曾派使节到过金朝中都。1215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派使节到花剌子模王国缔结通商贸易协定,但遭到抵制。1218-1220年,成吉思汗亲统大军西征,征服了花剌子模王国,其君主摩诃末逃亡。

早期的花剌子模钱币属希腊式风格,正面为国王图像,背面为骑士,四周有希腊铭文和族徽。至3世纪末期时,花剌子模银币正面为国王瓦扎马尔,头饰为鹰,四周铸花剌子模铭文,形成自己的风格。11至12世纪时,钱币背面大多铸有古兰经经文,分大、中、小三样,大、中样称“迪尔汗”,小样称“发尔斯”。其中铸有骑象的图案大概是受印度文化、阿富汗文化等的影响。

(六)帖木尔帝国钱币(1370-1506年)

帖木尔帝国是突厥贵族帖木尔(1370-1405年在位)所创,帖木尔为突厥人,母系为蒙古人,成吉思汗后裔,故自称是成吉思汗的正统继承人,统治以今日的乌兹别克斯坦为中心的察合台汗国和伊儿汗国部分地区,征服波斯、花剌子模、阿富汗。鼎盛时期横亘从小亚细亚到印度的西亚、中亚和南亚。首都原为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后迁都到今阿富汗西部的赫拉特。1506年被突厥的乌兹别克部落所灭。

帖木尔帝国钱币延续察合台汗国和伊儿汗国铸币风格,保留伊斯兰式特色,铭文有库体阿拉伯文、蒙古文。

三、南亚次大陆地区

(一)贵霜帝国钱币(45-360年)

公元1世纪中叶,大月氏部的贵霜翕(xī)侯丘就却战胜其他四部翕侯,自立为王,建立了贵霜王朝。丘就却及其继承者阎膏珍、迦腻色伽先后侵入和占领了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地区,并以富楼沙(今白沙瓦)为首都,自此贵霜王国成了横贯中亚及次大陆西北部的大帝国。贵霜地处中亚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在迦腻色伽统治时代达到鼎盛,疆域从今日的塔吉克绵延至里海、阿富汗及恒河流域,与汉朝、罗马、安息并列为当时欧亚四大强国。

贵霜制币量大且质佳,影响持久而广泛,在融合多民族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东西合璧、人神并用。纹饰繁复,不拘一格,有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和胜利女神奈基、印度教和佛教的神祗、波斯祆教的祭坛以及罗马密特拉教神像、耆那教的公牛等,体现了贵霜帝国对宗教、艺术兼容并蓄的宽容态度。早期贵霜币多见阿波罗、雅典娜等希腊、罗马神造型,晚期则多见波斯的阿索、毛乌女神等形象。钱币铭文采用不同民族的古文,文意为歌颂君王至高无上的权力,而钱币上的动物多见狮子、骆驼、象、牛等。

(二)莫卧尔帝国钱币(1526-1858年)

莫卧尔帝国是1526年兴起于印度半岛北部的伊斯兰教国家,“莫卧儿”词意为“蒙古”,创建者是我国古代蒙古成吉思汗后裔铁木尔的第五代子孙巴布尔。边界东从阿富汗的巴尔克,西到孟加拉湾,北从喜马拉雅山脉直到南方的戈达瓦里河,包括阿富汗和克什米尔。最后的统治者巴哈杜尔·沙二世在1858年民族大起义后,被英国殖民当局放逐,国家灭亡。

莫卧儿王朝是世界古代钱币发展史上最兴盛的时代之一,其铸币精良,流通广泛。王朝初期,金币铸量极少,铜币种类不一,银币“沙鲁基斯”和“迪拉姆”沿袭祖帝铁木尔,并有创新,在开国大帝巴布尔铸币上运用“乌尔都”文。阿克巴大帝推行币制改革,发行半卢比面值的方形硬币,并成为主要货币,币面特征反映君王阿克巴对上帝的崇拜。

四、伊朗高原地区

(一)萨珊王朝钱币(224-651年)

公元3-7世纪的萨珊王朝是古代波斯最后一个王朝﹐因其创建者阿尔达希尔的祖父萨珊而得名。库思老一世(531-579年)在位时,处于全盛时代,疆域西抵幼发拉底河,南临波斯湾,北达高加索、亚美尼亚和阿姆河流域,东至帕米尔高原。他的孙子库思老二世(590-628年)大肆扩张,最终被东罗马拜占廷帝国击败。

萨珊王朝的各代帝王纷纷打造银币,其币是存世丝路钱币中较多见的一类,正面为当朝国王头像,背面是拜火教的祭坛和持着权杖的祭司。银币正面国王的胡须、发髻和服饰都带有伊朗特色,尤其是王冠,富丽繁缛,是钱币断代的主要依据。由于波斯萨珊王朝时,每更换一王,就要另铸新币,新王的冠冕都有各自的特征。王像旁侧有钵罗婆字母书写的古波斯文。

(二)伊儿汗国银币(阿鲁浑汗)(1258-1335年)

伊儿汗国是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为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子旭烈兀于1258年攻入巴格达后所建。旭烈兀及其继承者自称“伊利汗”。“伊利”,突厥语“从属”之意。伊儿汗国的疆域以波斯和小亚细亚为中心,东自阿姆河,西濒地中海,北自高加索,南到印度洋,位于欧洲与中亚之间,商业极为发达。首都为大不里士(今伊朗阿塞拜疆地区)。14世纪末被帖木儿帝国所灭。

伊儿汗国古币正面铸有库体的阿拉伯文,背面为蒙古文,仍为用文字代替图像的伊斯兰教风格。

(三)奥斯曼帝国钱币(1299-1922年)

奥斯曼帝国为土耳其人所创立的军事封建帝国,创建者奥斯曼一世初居中亚,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后迁至小亚细亚。帝国极盛时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统领有南欧、中东及北非之大部,西达摩洛哥,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奥地利和罗马尼亚,南及苏丹。在灭亡东罗马帝国后,定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其皇帝以罗马帝国继承人自居,视自己为天下之主。奥斯曼帝国继承了古罗马及伊斯兰文明,东西汇萃,从其钱币纹饰可见一斑。

五、地中海地区

(一)古希腊钱币(约前800-前146年)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地中海西部和黑海沿岸的一些地方。公元前3000年这里产生了克里特文明。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公元前4世纪晚期,来自巴尔干半岛的马其顿王国控制了希腊诸邦,从此开始了古希腊历史上的马其顿统治时代。

古希腊钱币留存至今的非常稀少。钱币以金银为材质,以手工打制为主,以图案见长,精巧的高浮雕,自由奔放的设计,丰富的神话故事题材展示出独特的魅力。最早的希腊古币出现在小亚细亚吕底亚王国,时间一般认为是公元前671-前546年。古希腊钱币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图文多姿多彩,人像、神像、动物、徽图等四类形象是古希腊货币上的主要图像。人物中相当部分是国王头像,也有全身像的,神像多是古希腊罗马传说中的诸神,例如阿波罗、宙斯、胜利女神、海神波赛冬、雅典娜;动物中有公牛、鹰;徽图既有权斧、权杖、三叉戟等形象的王权,也有王族的族徽图案。

(二)古罗马及拜占廷帝国钱币(约公元前27-公元1453年)

罗马城邦创立于公元前8世纪中叶,公元前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称霸地中海的庞大罗马帝国。帝国前期(公元前30年-192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中国史称大秦、拂、骊轩。帝国后期(3世纪起),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罗马即拜占廷帝国。拜占廷帝国在现在的土耳其,都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大陆的交界,是丝路贸易的交通要道。

西方钱币学上一般将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所发行的钱币称为古罗马币,而迁都东部战略要地拜占庭以后则称为拜占庭钱币。

古罗马钱币以金、银、铜为材料,钱币的基本单位是阿斯,相当于12盎司;银币的单位是第纳尔,1第纳尔为10阿斯,金币的单位是奥里,1奥里等于25第纳尔。罗马共和国时期的钱币正面多是罗马诸神,背面则是舰船、马匹、驰骋的武士等等,无文字。罗马帝国的钱币正面多是当代皇帝的头像(亦有其父母头像的),周围是一圈文字;背面图案多是神话人物或骑士,钱币上的文字是拉丁语。正面的文字一般是皇帝的称号,还常加前代文韬武略帝王名字的缩写,以示显耀。

(三)倭马亚王朝钱币(661-750年)

倭马亚王朝定都大马士革,因崇尚白色,中国史书称其为“白衣大食”。倭马亚王朝是由阿拉伯帝国的叙利亚总督倭马亚家族的穆阿维叶建立,并实行世袭君主制,成为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

在阿卜杜勒·马利克任哈里发时代(685-705年),发行了阿拉伯人自己的第一种金币第纳尔,并在全国流通,一改以国王头像作纹饰的传统,只用文字做钱文。现在不少阿拉伯国家的货币名称仍叫“第纳尔”,可见影响之深远。

(四)阿拔斯王朝钱币(750-1258年)

阿拔斯王朝因其旗帜尚黑,史称“黑衣大食”。王朝以伊拉克为中心,在底格里斯河畔营建了新都巴格达,该城宏伟壮观,人口众多,商贸繁盛,是与当时的长安、君士坦丁堡齐名的世界性大都市。阿拔斯王朝最初的百年间,国内政治稳固、社会安宁、农商发展、文化昌明,声威远播,并极力进行军事扩张,是帝国国势极盛的“黄金时代”。此间,帝国的科学文化也获得了许多重要成就,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6篇:古罗马城市设计主要特征范文

展馆形似一艘乘风破浪的阿拉伯帆船,通过建筑物、道路、绿化系统和空间环境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树立起阿曼不断发展的国家形象。展馆外部的蓝色玻璃让人联想起古船漂亮的船头,展现了尼兹瓦吉都和苏哈尔港口城市的风貌。馆内展示阿曼古城、沙漠之城、山川之城、海岸之城和首都马斯喀特以及2020年建成的蓝色城市等,述阿曼的特色建筑、

艺术和文化

展馆解读展示内容阿曼馆将通过展现阿曼古城、沙漠之城、山川之城、海岸之城、首都马斯喀特,以及2020年完全建成的蓝色城市等,来体现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阿曼城市、阿曼的城市生活和潜能、阿曼的资源可持续利用、阿曼的城市历史和未来城市展望。阿曼馆主要由三个展厅组成,第一展厅将带领参观者领略阿曼多样的地貌特征和自然风光――从荒凉的沙漠到遥远的群山,从美丽的海洋到南部佐法尔地区丰富得令人赞叹的亚热带地理特征。步入第二展厅,参观者将感受阿曼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一部分重点展示的是阿曼的文化社会遗产等。第三展厅则将介绍阿曼人如何通过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让参展者带着对未来的思考结束整个旅程。

建筑外观阿曼馆是一座融合阿拉伯特色与现代风格的展馆。阿曼馆的建筑外观将体现尼兹瓦古城和苏哈尔港口城市的风貌。苏略尔城在历史上是阿曼通往中国的重要入口。展馆外部的蓝色玻璃将让人联想起阿曼传统航海古船漂亮的船头。

亮点展馆亮点

以《辛巴达航海记》故事线索串联起一条神话游线:用影像展示从古城苏哈尔到马斯喀特再到2020年的蓝色城市,最后让参观者坐“魔毯”离开阿曼降落上海。在展馆中,可以接触到阿曼的多彩地貌,同时观赏并体验沙滩、山地和沙漠的不同风貌。

爱尔兰国家馆

展馆由五个长方体展示区组成,五个展示区由倾斜的过道连接,错落有致地分布于不同层面。各展区分别展现不同时代爱尔兰城市生活特色,着重讲述爱尔兰经济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空间及人民都市生活的演变,体现爱尔兰在城市化进程中对空间的有效利用以及都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展馆解读展馆外观爱尔兰国家馆由5个长方体展示区组成,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于不同层面,并通过倾斜的过道相连,展现爱尔兰不同时代国家和城市的生活特色。进入展馆,参观者们将沿着美丽的“利菲河畔”开始一段城市之旅。旅途中,参观者们能看到由军事建筑改建重修的各式美术馆,以及爱尔兰城市交通的演变。参观者们还将踏上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第一主干“道欧康纳儿大街”,感受爱尔兰城市的变迁。通过历史的长廊,参观者们能看到爱尔兰城市、空间及人民都市生活的演变,以及爱尔兰人在有效利用城市空间以及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上做出的努力。

亮点

河畔城市之旅进入展馆后,可沿着美丽的“利菲河畔”开始一段城市之旅。旅途中,能看到各式由军事建筑改建、重修的美术馆,看到爱尔兰城市交通的情况。

城市主干道之旅参观者还可“踏上”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第一主干道“欧康纳儿大街”,感受爱尔兰城市的变迁。

奥地利馆

展馆远看如同一把平躺着的吉他,其外墙和内部装饰包含大量瓷元素,寓意自中世纪以来出口欧洲的“中国瓷”再度回到中国。参观者穿越五个展区,仿佛亲历奥地利奇幻多变的自然风貌,从高耸的山脉跨越森林和草地,穿过河谷低地最终来到城市之中,在亦真亦幻的自然环境中体验“城乡互动”的生活。

奥地利馆部分灵感来自于航行的船,瓷质建筑,远远看去像一把琴,展馆馆标的主体图形是汉字的“人”,展馆标志所投射出的阴影是奥地利国名首字母“A”。这一设计将中国和奥地利两国的文化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展示内容奥地利馆共分5个展区,参观者将亲身感受从高耸的山脉跨越森林和草地,穿过河谷低地,最终来到城市,体验奥地利的经济和文化。从等候区开始,参观者就踏上了奥地利之旅。从华尔兹到萨克斯,耳熟能详的美妙音符把“世界音乐之乡”送到参观者的耳畔;虚拟的壁纸上,希茜公主、莫扎特、施特劳斯,奥地利的名人们也将和参观者共同踏上愉快的旅程。经过展馆通道,这列从上海出发的列车很快将参观者带到了奥地利的维也纳。沿着展馆内的爬坡向上,参观者将渐渐远离城市,开始体验奥地利奇幻多变的自然风貌。在三分之二国土被东阿尔卑斯山脉所覆盖的奥地利,参观者可以体验到高山滑雪的刺激,同样也可以亲临电闪雷鸣的雪崩。从雪山下来,森林出现在参观者的限前。穿过丛林茂密的山丘,参观者们将来到一片水的世界。参观者可以沿河漫步,可以戏水游乐,还将可以看到来自欧洲中部原始森林和多瑙河流域的各种鱼类和其他动物。跨越了雪山、森林、湖泊,参观者的最后一站重新回到生活的家园――城市。草地和森林一直延伸到城市中央、人们喝着来自雪山的清泉、在维也纳的森林边郊游野炊、在多瑙河中游泳嬉戏,这惬意的城市生活是奥地利城市与自然和谐的真实写照。莫扎特和施特劳斯会在城市里欢迎参观者,这一展厅也将是奥地利的大舞台。奥地利馆的二楼将会建设一个奥地利特色餐厅,在这里参观游客可以品尝来自奥地利各个联邦州的现制佳肴和特色食品,感受奥地利人的热情好客。详细>>

亮点“感官之旅”

64台投影仪及上百万张循环播放的幻灯片,打造一次汇聚视觉、听觉、触觉等的“感官之旅”。参观者可以“掷雪球”、“听鸟呜”,感受“松鼠”在脚边穿行。详细>>

各色音乐秀

展馆内可欣赏施特劳斯、莫扎特的古典作品,奥地利传统乡村音乐,时尚前卫的音乐秀和音乐派对。详细>>

非典型墙壁

馆中绝大部分墙壁呈弧形和折线形,造型奇特,超乎参观者想象

巴西馆

展馆的建筑外观为形似“鸟巢”的网状结构,材料为环保型可回收木材。馆内主要包括“城市风光”、“动感都市,活力巴西”和“幸福巴西”等展厅以及一系列主题走廊,通过高科技手段以及各类文化、艺术、商贸等活动展现充满动感的城市生活脉动。

展馆外观巴西馆的设计灵感来自北京奥运会的鸟巢,展馆使用可回收木材作为装饰材料,是一个“碧绿的鸟巢”,也宛如繁密茂盛的热带丛林。

展示内容展馆内将包括城市风光、“动感都市活力巴西”和幸福巴西等几大展厅以及一系列主题走廊,通过液晶显示器等视听手段和各种艺术、文化旅游节目以及研讨、商贸等活动展现充满动感的城市生活脉动和包容性,介绍巴西在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交通等方面的成就。城市风光展厅将包括170平米的城市风情隧道,在这里,192块不同尺寸的液晶显示器将形成一个壮观的大型液晶电视墙,通过变化的图像向参观者展示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文化平等与城市复兴等主题和城市风情,以及围

绕2014年世界杯各主办城市相关旅游景点而展开的主题活动等内容。参观者可以触摸甚至转动屏幕,看到不同角度的城市风貌。“动感都市活力巴西”展厅将呈现巴西馆的中心主题。在这里参观者可以想象自己正漫步在巴西城市的街头,近距离感受巴西的城市生活。这里的剧院将举行研讨会等活动,介绍巴西政府和企业在改善教育、文化、环境和食品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幸福巴西展厅将通过半圆形大屏幕展现巴西的足球比赛和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主办城市的球迷等形象,以及巴西的舞蹈和音乐等,介绍巴西的文化多样性。

亮点

千姿百态多媒体技术

巴西馆给人印象最深的将是互动展示,即观众可对一个个由等离子显示屏合围而成的立方体随意翻动,进而观察屏幕上山川、花鸟、人物的不同方面。人们通过立体、多面的感知,最终对巴西真实的自然产生丰富的想像。千姿百态的多媒体技术就如同热带雨林中的树木和花卉一样,遍布巴西馆各个展示空间,让人目不暇接。

神奇的全景舞台

巴西馆的中央展厅是一个由4块长方形屏幕组成的全景舞台,每块屏幕的面积达到了48平方米。舞台的天花板和地面将别具特色,它们会配合播放与大屏幕上表现的城市有关的细节形象。当人们被宽大的主屏幕环绕时,脚下的地面上也会出现与主屏幕展示的城市相关的细节动态画面,比如巴西海滩上的沙子、科帕卡巴纳市的人行道,人们甚至可以在展馆中“横跨”一条正在流动的小溪。

球迷欢聚天堂

巴西参展上海世博会,还带着一个特殊任务――推介2014年巴西世界杯,为此,巴西馆将用一面巨大的液晶墙展示2014世界杯的12个主办城市,也盛邀世博会观众2014年到巴西看世界杯。在世博会6个月的活动期间,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的12个主办城市将隔周举行一次专题推介,表现来自各主办城市的球迷以及65个旅游目的地的区域文化特点。

比利时-欧盟馆

温和、冷静的建筑外观与新奇、迷人的内部装修构成对比。展馆主体采用“脑细胞”的结构,“脑细胞”神经元的灵感来自于比利时丰富的科学和艺术成就,以及作为欧洲政治中心之一的地位。展馆正面外墙将采用透明玻璃材料,另外三面外墙将采用封闭式金属板外墙。展馆共有两个入口,―个是比利时展区的入口,一个是欧盟展区的入口。

展馆解读展馆外观“脑细胞”结构是比利时-欧盟馆的整体设计理念,“脑细胞”能表现出比利时“欧洲首都”的独特地位,同时它能够引起参观者的好奇,让他们饶有兴致地探索比利时丰富的文化形式和内涵。“脑细胞”也寓意着比利时作为欧洲三大传统文化――拉丁、日耳曼和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汇聚地和交汇点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建筑外部,巨大的顶棚将撑起一片与室外完全联通的公共空间,其设计灵活新颖,又兼顾挡风遮雨的实用性。

展示内容首先,比利时-欧盟馆将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时尚展馆,展现比利时以其友好的投资环境构成的理想居住地。比利时-欧盟馆将通过美食来分享这些经验,展馆内比利时啤酒咖啡馆供应各类啤酒,现场还可以品尝享誉世界的巧克力,馆内同时还将开设一家米其林比利时VIP餐厅。其次,比利时一欧盟馆将举办超过150个研讨会和大型会议,并常设精美且享受盛誉的钻石展。比利时探险家Alain Hubert远征南极洲的第一手经验、比利时大学有关未来绿色经济的学术研究成果、前沿的科技等也都是展馆的精彩内容。

亮点

钻石光芒闪耀展馆

为了展示超过550年的“钻石之都”安特卫普,参观者可在展馆中欣赏到来自安特卫普钻石博物馆的10件最负盛名的钻石珠宝,以及世界闻名的ECC奖杯。ECC奖杯是一个价值超过100万欧元的钻石网球拍,由6公斤的黄金和1600颗钻石打造而成。馆内还设有“裸钻厅”。参观者不仅可以当场购买裸钻并请技师将钻石镶嵌到饰品上,而且还将获得含有世博元素的钻石证书。此外,每天还将设有2小时的打磨钻石“表演”。

巧克力工厂美味飘香

几百年来,比利时巧克力因其独特的味道和出色的设计享誉全球。世博会上,比利时-欧盟馆里将建设一个梦幻般的“巧克力工厂”。一些巧克力将被做成上海地标建筑,如东方明珠的形状。来自比利时的4家顶级巧克力品牌制造商戈迪瓦、吉利莲、诺豪斯、巴利・嘉勒博将联手进驻展馆,70位巧克力技师将现场展示巧克力制作的技艺。比利时-欧盟馆预计每天提供2.5万颗独立包装的比利时巧克力,让游客免费品尝原汁原味的比利时巧克力。

罗马尼亚馆

展馆昵称“青苹果”,设计灵感来源于罗马尼亚最受欢迎的水果――“苹果”,表达了绿色城市、健康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筑由两部分组成:苹果的主体部分和切块部分。展示包括“千年回望”、“历史与自然推动的社会和城市的发展”、“亲近自然的城市生活”三个部分。主体部分为五层,顶层舞台全天候上演民俗表演。切块部分展示罗马尼亚悠久的历史、主要的城市活动以及首都布加勒斯特的风貌

建筑外观罗马尼亚馆的苹果外形和标志文字“GREENOPOLIS”体现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注以及针对现代社会普遍存在问题的以知识为本的解决方案。

展示内容在巨大的青苹果主体建筑内,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全天候文化舞台,舞台将上演具有罗马尼亚特色的文化表演,从古典到现代,人们穿着传统的罗马尼亚服装,尽情表现当地民俗的原汁原味。参观者除了可以欣赏到具有罗马尼亚民族特色的文化表演外,还可以看到《斯特凡大公》、《勇敢的米哈依》等一系列罗马尼亚现当代经典影片。

亮点

新老影片在馆内既可以重温《斯特几大公》、《勇敢的米哈依》等经典影片,也可通过当代影片了解罗马尼亚的快速发展与当代文明。

多彩“青苹果”夜晚的“青苹果”将变幻出各种美丽颜色。

圣马力诺馆

展馆风格古典而现代,分“公民价值观”、“共和国历史”、“旅游”、“执政官”、“国家制度”和“视频墙地球”等展示区域,通过典雅浪漫的门廊、自由女神雕像、花冠纹理、多媒体、虚拟空间等展现圣马力诺古城作为旅游胜地的魅力,并以现代的互动技术和翔实的资料揭示圣马力诺凭借高新技术产业、稳定的金融银行体系等使经济高速发展的秘密。

展示内容圣马力诺展厅中央将展示按实际尺寸复制的自由女神雕像,这一雕像的原型位于圣马力诺议会所在地前的中心广场上,是圣马力诺的标志性雕塑。展厅将以花冠纹理和浮雕圆柱等为装饰,其中的视频墙区域将采用三维运动图形、动画和数字音频,播放关于城邦国家圣马力诺的形象和重要事件的介绍,并呈现不同光影下的古城景色、气候和公民的日常生活。在“旅游”区域

的虚拟空间中,参观者可以体验漫步在位于蒂塔诺山顶的圣马力诺首府的奇妙感受。圣马力诺最著名的表演团队也将带来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演艺活动。

亮点

发行专题邮票圣马力诺的邮票和钱币驰名于世。为庆祝参展上海世博会,圣马力诺专门发行了“走向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纪念邮票,成为除东道国中国之外专题发行上海世博会邮票的又一个国家。连同专门发行的上海世博会题材的纪念币,届时参观者都可在圣马力诺馆中购买到。

自由女神雕像圣马力诺是欧洲最古老的共和国之一。自由女神像对圣马力诺而言,是追求自由、和平、独立的象征,地位神圣。这尊矗立在女神像,高约3米,腰佩宝剑、左手持矛,其风格很像古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按照计划,自由女神像将按原比例复制,成为圣马力诺馆的中心展品。

土耳其馆

展馆由两层外墙包裹,饰以古老壁画和岩画图案,灵感来自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定居点之―安纳托利亚的“叉形山”。馆内分“梦回过去”、“耕耘现在”和“畅想未来”三个主题,将多层次的历史诠释成由各种图像和物品代表―个个片段,带领参观者游历土耳其“梦想的迷宫”。

展馆解读展馆外观土耳其馆的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世界上最古老的村落之一Catalhoyuk(现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地区的中心)。展馆拥有红色的镂空外墙,米色的墙体,以及表现打猎场景的动物雕刻。土耳其馆将沿用8500年前的建筑风格,显示土耳其古代文明与现代建筑的融合,展现安纳托利亚有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悠久历史。展示内容土耳其馆的内部展厅分为梦想过去、孕育现代、拥抱未来三个部分。走进土耳其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代土耳其的地图,地图通过不太明确的文字方法绘制而成,显示出过去人类绘制大自然复杂地形的不易。在土耳其馆,“过去”被想象成“梦”,通过图片和实物来表现。“现代”展区中的电影院将通过一个360度的环幕电影,把伊斯坦布尔和上海两个大城市联系起来。通过伊斯坦布尔的街头场景反映出这个城市作为欧洲文化之都的骄傲和荣耀。在“未来”展区,一副具有象征意义的“凤凰”图像将用来表达对未来的期望。神话中的鸟“凤凰”,在烈火中死去,在灰烬中重生。凤凰燃烧的翅膀,正是土耳其城市发展项目的抽象表示,将展现土耳其城市对“更美好生活”的维护和建立。

亮点

安纳托利亚的多个“第一”当参观者穿越安纳托利亚的记忆长廊时,许多个第一将会依次呈现,包括土耳其博物馆内珍藏的世界上第一份两国协议(公元前1295年)、8500年前的雕塑,以及第一面镜子、第一个热水瓶、第一次经过规划的城市等,这些都是鼓励人们进一步。

委内瑞拉馆

展馆外观如“莫比斯环”,其三维立体结构被称为“克莱因瓶”,意为一个没有边界的、连续的闭合曲面;外部与内部相融会,比喻城市如同一条不间断的道路。馆内的露天庭院、上升台阶、传统的士著居民生活空间、开阔的玻利瓦尔广场等极具民族特色的元素相互融合,展示委内瑞拉的文化、艺术和生活。该馆用“莫比斯环”的表现形式,它的三维立体结构被称为“克莱因瓶”,意为一个没有边界的,连续的闭合曲面,外面与内面相融汇。展馆在平面结构上近似数字8,以循环线结构模糊淡化了层次的界限,加强了空间的整体感。展馆内部包含一个广场,广场中心将放置一座南美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的骑马塑像。

三层楼高的音乐厅将模仿叶库阿纳(Yekuana)族人的传统公共生活区楚鲁阿塔(Churuata),顶部的半球体象征着苍穹,中心的立柱则代表了世界的核心或生命之树,在这里,参观者可以通过一个委内瑞拉与中国共同发射的玻利瓦尔卫星,看到委内瑞拉实时的生活情况。此外,音乐厅内还将有委内瑞拉国内最富盛名的交响乐团在此演出。参观者还将沿着一条上下通道,欣赏由覆盖在展馆顶部的水生植物所营造的田野风光,感受自然的清新。

第7篇:古罗马城市设计主要特征范文

城市雕塑与建筑同是人类文化中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城市雕塑与建筑表现出的文化性特征有着紧密的关联性。

正如著名的建筑理论学家阿摩斯拉普卜特所强调的“建筑设计是一种具有文化针对性和适应性的研究工作,而非恣意发挥的艺术创作”的观点,建筑设计是兼具实用功能之上的艺术创作。在城市文化中建筑的文化性表达是非常重要而醒目的。城市雕塑是雕塑艺术的一个分支,它更多的注重同城市精神、城市文化以及城市公共环境之间的联系。城市雕塑对文化性的表达是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生俱来的特征,而界定于城市这个范畴内又使它的文化性表达带有了很明确的指向。城市雕塑与建筑的文化性表达因所针对代表的共同对象城市文化而具有了共同的特征。

建筑与城市雕塑在城市中的文化性表达可以分为宗教的、政治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运动的四个个方面,这些方面是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的反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复杂关系,这里把他们作为一种特征来引用,分析建筑与城市雕塑在文化表达上的共同。宗教是现实世界在人们意识里的虚幻的、不真实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出现的社会文化历史现象。宗教也是人们在寻找自我意识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假想,它满足了人们对精神寄托的需要。

人们创造的宗教题材的雕塑作品非常多,理想的、威严的、神圣的和纯粹的形象一直是人们所需要的,用来进行宗教的膜拜。在神庙和祭祀的场所中建造中,人们同样也对建筑寄予了崇拜和神圣的感情。建筑师利用了空间缩放、对称序列、起伏节奏的关系使建筑具有了神秘威严的气氛,成为人们用来祭祀和崇拜的特定场所。

罗马的耶稣教堂采用拉丁十字的巴西利卡型制,渲染出浓重的宗教气氛,教堂的中舱被加宽了,形成了直通圣坛的宽敞空间,光线从十字交点的穹顶高窗中直接照亮了圣坛,教人想起自己的罪孽和诱发对神的感恩。教堂天顶上是名为《耶稣圣名的胜利》的彩画,它在拱顶中央描绘了深远的天空,天使和圣徒以升腾态势向白云中飞去。从大堂向上望去,朦胧中建筑、雕塑、绘画融合成了一体,场景真切欲活,强烈的渲染出了宗教的神圣气氛。1620年,伦敦出版过一本叫做《话说罗马》的小册子,它说耶稣教堂利用“一切可能发明来扑捉人的虔信心和摧毁他们的理解力”。建筑与城市雕塑在这里显现了它们独特的艺术魅力。

朗香教堂没有十字架,也没有钟楼,平面很特殊,墙体几乎都是弯曲的,入口的一面墙是倾斜的,上面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窗洞。勒柯布西耶用了很多象征性的手法:卷曲的南墙东端挺拔向上,有如指向上天;房屋沉重而封闭,暗示它是一个具有安全感的庇护所;窗户开洞的大小变化引起室内光线的扑朔迷离带来的神秘感等等。

而座落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圣山上的救世主基督像巨像就是雕塑神圣的化身。雕塑伸开双臂,俯瞰整个城市,耶稣神像被放置在城市旁的制高点上,整个城市的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仰望它,它仿佛传达着基督教的救世精神:每一个信仰他的人都受到神的庇护,神是无处不在的,他向世间所有的人伸出双手去解救他们。雕塑的位置把雕像的神圣推向了极致,表达了人们的宗教精神向往。这些对于追求精神上超脱的信徒来说,无疑是坚定了他们的信念。

政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高级表现,它往往会影响整个时期的文化形态。建筑与城市雕塑存在的长久性使他们成为政治意识表达的永恒记载。

罗马帝国的强大给后人留下最多的就是宏伟的建筑和大量的雕塑,这些作品无处不显示着权利的威严和神圣。维吉尔在《埃尼德》一书中曾说过:“罗马人的艺术乃是统治的艺术。”当屋大维成为罗马的第一位皇帝后,他需要一尊肖像雕塑来提高他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这就是后来在靠近罗马的普里马港附近出土的奥古斯都雕像。在这座雕像中,奥古斯都的形象被理想化了,有如那些希腊古典时期神的雕像那样。雕像中坚定有力的动式和那种威严姿态及向前直视的目光,都表现出了权力的炫耀。这个时候兴建的凯旋门、剧场、大型公共建筑或记功柱都是在证明着罗马帝国的伟大和威力。凯旋门和记功柱上用浮雕刻画了一个个战争场面,都是在颂扬着皇帝们的丰功伟绩。雕塑和建筑成为了统治者们歌颂自己的最好方式,他们用一个比一个大的广场来神话自己,或者用宏壮的大角斗场来象征军事帝国的“永恒”,或者在殖民地广建纪念性建筑物,显示罗马“威力”。无数的雕塑和建筑成为了权利的宣传品,政治的需要显现出了它的强大能量和作用。文化领域中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运动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两种表现。哲学思想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而文化运动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学思想之上,它和相应的哲学思想相对应,是各种哲学思想在文化上的反映。雕塑与建筑作为文化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应了文化运动的发展,从而体现了社会思想的影响。

建筑与城市雕塑作为艺术形式表达了人们在文化思想上的追求和理想。艺术创作和人类的劳动一样,都不是靠本能行事的,而表现为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行为。人类对美的认知来自于长期的自我意识觉醒中,从进化中总结有利于自身存在的形式到发现探讨自然和意识中的规律,美是从意识的建立当中逐渐确立的,美也由单纯的本能转化为思想的探究。当人们在建造和改变周边的事物时,总是希望满足对审美的精神要求,不管这种意识是本能的还是思考的,都是存在于人所创造的一切物态之中。在建筑与城市雕塑的形式背后是时代的社会文化和哲学思想在起着主导作用,它反映了整个时代的审美价值和地域民族文化。这种形式是在具体的作品中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是艺术表现的形式特征,哲学思想和文化运动在建筑与城市雕塑上的直接表现就是它们的风格和形式,风格形式的表现方式是体现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上。风格形式是艺术作品在表现特征上的规律性概括,它具有总结性、特征性、对应性和相关性。总结性是指艺术作品中的风格形式表现具有归纳性,可以根据所表现的特征进行归类识别;特征性是指每一种风格是具有自身表现方式的,这种方式贯穿于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比如构成主义不仅表现在绘画中,而且也表现在雕塑和建筑等艺术形式中;对应性是指风格形式于艺术作品是对应关系的,每种风格形式都有其相对应的艺术形式表现,而每个艺术作品都有其风格形式;相关性指出了风格形式之间的复杂关联性,每种风格形式的产生不仅是同社会思想和文化精神相呼应,而且风格形式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风格形式之间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衍生状态,这种在艺术风格形式上特有的关系,是其背后隐藏着的各种社会思想和文化精神复杂交织的反映。

追溯历史,各种各样的艺术风格形式在人类文明中闪闪发光,创造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从古希腊古罗马风格、古埃及艺术、哥特风格、文艺复兴、巴洛克再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不论是建筑上的万神庙、圣彼得大教堂或流水别墅,还是雕塑上的《胜利女神》、《青铜时代》或《衣夹》等等,都在艺术历史上表现出它们独具的风格形式。

第8篇:古罗马城市设计主要特征范文

奥运与雕塑――“黄金搭档”

作为造型艺术的雕塑,就题材而言和体育是一种“黄金搭档”。雕塑讲求形态的新颖、别致,有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在体育比赛中,人的动势、体态、表情,具有最强的造型感,因而,很多雕塑艺术家选择了把运动中的人作为造型对象。古希腊时代以来,一直延续着这样的传统。

资料显示,古代奥运会,即是同希腊文化和雕塑结伴而来的。首届奥运会在奥林匹亚宙斯庙前举办时,现场有16尊宙斯雕像。运动员进行比赛前,先得列队向象征健康、力量和永恒的宙斯像致礼。运动员为了荣誉参赛,三连冠者可能被塑成一尊雕像,永久矗立于光荣的雅典。

而当1896年4月6日第一届夏季奥运会在希腊召开时,铁饼项目上,美国选手罗伯特・加勒特之所以能以29.15米夺冠,竟然得益于他对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的站位、运力、摆幅等相关形象信息的研究。人们相信,古希腊的哲学与神话记载于文字,而古希腊的体育信息、理想与精神则存于雕塑,真是“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今天,当我们面对“2008奥运景观雕塑巡展”现场那一件件当代奥运雕塑,尽管艺术手法、材质不同于过去,但人们感受到的依然是那种秀于外、慧于中的体育精神,一件又一件充满张力的雕塑作品引得诸多观众或驻足细赏,或拍照留念,或模仿动作,或感叹精神。《古往今来――鞍马之俑》、《新北京,新起点》等雕塑作品将中国古代的陶俑造型与西方现代鞍马运动、短跑起跑姿势巧妙融合,现代体育竞技的力与美在古代陶俑的造型之上体现无遗。而《中山装掷铁饼者》、《硕果》、《五行》等作品,更融古今中外文化元素为一体,以独特的视角诠释出“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让人耳目一新。

无需翻译的雕塑

最初,创办于欧洲文明发源地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体育比赛为重的活动,现代奥运会历经100多年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体育赛事了,而发展为国际性的文化盛会,过渡、升华为一种节庆性的文化建设。奥运会也不只被局限于比赛的半个多月,而从开始申办、建设、宣传等计算,可以长达数年,如果再考虑后期利用、文化积累等因素,一场奥运会对于所主办的国家、城市的影响则更加久远。从这个意义来看,奥运会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人类文化工程。

相对各种广告、招贴、宣传品、纪念品等奥运文化建设来说,雕塑这一载体的作用则更明显,在过去的多次奥运会上,雕塑都曾独领。如第17届罗马奥运会,不仅在主场馆建立了12个巨大的古代雕塑塑像,而且赛事活动直接安排在古罗马遗址里,使古代雕塑有机地融合到奥运会的空间之中。近年来,为了展现各自的城市文化形象,许多奥运城市都建设多种多样的文化及景观设施,雕塑公园的建设更是许多奥运城市不可缺少的基本建设之一,巴塞罗那更采用了新的理念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大的雕塑公园加以建设,营造城市景观。

“奥运带给一个城市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期待2008年奥运会给北京留下令人自豪的文化遗产。”2008奥组委形象景观艺术总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赵萌认为,北京奥运雕塑的建设思路,要注意从“人文奥运”的理念出发选择主题;在奥运雕塑的风格建构上,要体现时代性和多元化视角;在表现方式的突破上,要尝试新科技、新材料;在雕塑本体自身价值的实现上,强调文化意义的高度,突出民族性。

每一届奥运会对于举办城市、国家都是一次机遇,一次将独特文化魅力展示给世界的机会。从希腊、罗马、巴黎、莫斯科、首尔、巴塞罗那、悉尼到雅典,都有着雕塑的光芒闪现。“如今奥运把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中国,无需翻译的雕塑将成为全球艺术家贡献才情给奥运的永恒纪念,也将成为盛世中国留给后代的丰厚文化遗产。” 巡展组委会秘书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邹文信心十足地说道。

据悉,参加“2008奥运景观雕塑巡展”的近300件作品,是从91个国家的艺术家提交的2000多件作品中遴选出来的,代表了世界雕塑的现状和水平,最终将选出29件展品作为奥运景观安置在奥运公园及奥运场馆。

广泛参与共享奥运

“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三大主题之一,“和谐、交流和发展” 则成为2008年奥运会文化计划的主题,这些都可以在此次“2008奥运景观雕塑巡展”的过程中得到体现。无论在北京、深圳,还是兰州、克拉玛依,抑或走出国门后的洛桑、罗马、巴塞罗那、伦敦、首尔、洛杉矶等地,奥运景观雕塑巡展所到之地,熙熙攘攘的参观者都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展品,共享艺术的盛宴。自2006年开展以来,奥运雕塑巡展已走过四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走了一圈。现场观众累计超过一亿,奥运的理念由此传达到了全世界。

第9篇:古罗马城市设计主要特征范文

“缩板以载,作庙翼翼。”这出自《诗经・大雅》中《》一诗,描述周代的人们建造宗庙的盛况,可见在当年,传统的中国式建筑已经颇具规模。无论是故宫、颐和园那样雄伟的皇家建筑群,还是老北京恬静的四合院,抑或深山中的寺庙宫观和江南婉约的私家园林,都有着从3000多年前一路传承下来,让人一眼便可认出的“中国风”。它们往往有曲线优美的屋顶,像鸟翼一般舒展,呈现出木结构独有的魅力。晚唐文学大家杜牧在其代表作《阿房宫赋》里,对中国建筑风格极尽溢美之词:“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阿房宫的壮美跃然纸上。 南京江宁织造府,中国传统的官府和园林建筑

事实上,中国传统建筑最鲜明的风格之一,或许就是兼顾实用和礼数的屋顶体系。根据不同的屋顶式样,人们可以很容易地了解房屋的大体用途,或者说它们(及其主人)在城市中的“等级”。而在屋顶内部,精致的榫卯结构,让木制构件彼此结合,无需钉子或粘合剂,也同样坚固耐用。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中国式大屋顶也是科学的设计。以木材构造房屋主体结构的建筑模式,意味着防腐是建筑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国古代建筑拥有了独特的大屋顶设计,这样的屋顶不仅笼盖了屋身,挑出较远的屋檐,也会对墙体、(木制)门窗和夯土台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也消除了大屋顶给人们的压抑感。屋顶四面的屋檐,配合交错相扣摆放的圆弧状瓦片,可以让雨水由拱起的瓦片流到下凹的瓦中,从而被导到屋檐的边缘流到地下,保证了房屋本身的干燥。因此,尽管中国传统建筑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分成了多个“流派”,但大屋顶仍然标示着它们“出自同门”的“血统”。

四合院背后的管理科学

除了标志性的大屋顶,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瑰宝,还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北京四合院,它充分反映出元明两代建筑管理科学的成就。

元灭金战争之后,位于今天北京城南部的原金中都迅速衰败,新建的元大都因而成了“白纸上画出来”的城市,拥有先规划再建设的优势。当年的城市设计者选择了《周礼・考工记》中给出的“棋盘式”建城方案,先规划贯通城市的主干道,再规划与它们平行或垂直的不同等级的道路,最后根据基本一样的图纸,用一个个院落迅速“填充”被道路分割而成的地块,打造一座模块化的城市。明初营建北京城时,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将整座城市当成巨型四合院来设计。紫禁城是北京城里最大的四合院,也相当于北京城这座四合院的内院。而在城市的其他区域,不同等级的四合院成为贵族、各级官员和平民等不同级别的人员的居所,城市结构同样是模块化的。 标题 四合院为一家人创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棋盘式”的建城方案,让人们不易迷路,而这种安全感又被四合院本身的规制所强化。四合院分为内院和外院,只要关闭大门,路人就不可能看到院内的情况;即使有宾客来访,大多也只能停留在外院。于是,四合院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居住者的私密空间。

但对于居住在四合院里的人来说,他们的居所又为他们提供了颇为宜居的环境。在几乎没有公园,只有皇家园林的古代北京,四合院就如同一个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不仅满足了人们居住和饮食的需要,也满足了人们观看绿色植物和鸟、鱼等宠物放松心情的精神需求。更重要的是,四合院内院的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这就为居住在院内的一家人创造了大量交流的机会,使几代人之间保持着浓厚的感情,也让北京城的氛围变得安详起来。

知识链接 “唐风”影响下的日本古建筑

基于日本列岛盛产木材的特点,日本人喜欢建造通透轻盈而且工期较短的木构架房屋。隋唐时期中国的建筑风格在中日交往中被日本引进,极大地改进了公元1世纪基本成型的日本传统木建筑风格,使日本建筑也采用中国式的梁柱结构,甚至也有斗拱;但日本建筑同样也保持着自身特色―尤其重视并擅长呈现材料、构造和功能性因素的天然丽质。

木结构建筑因为“以柔克刚”而利于抗震,能够适应日本列岛多地震的环境;但因为木材易燃,如果房屋过于密集,也容易成为火灾的温床。从17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的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江户(今天的东京)因为要优先保证武士和僧侣的用地需求,使町人(平民)居住区极端拥挤,时常发生火灾,以至于在日本有“火灾与斗殴是江户之花”的自嘲性说法。日本的城市消防体系,也在木建筑与火灾的“斗法”中逐渐发展起来。 在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华回乡文化园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浓郁的阿拉伯建筑风情

雪域高原上的建筑奇迹

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高海拔环境塑造了这里的建筑风格。首府拉萨的海拔已经高达3650米,是典型的高原城市;而比拉萨海拔更高、空气更稀薄的城镇,在也有不少,珠穆朗玛峰附近的绒布寺甚至位于海拔5100多米的地方,被认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宗教建筑群和居民点。

青藏高原由于高海拔而寒冷,也比较缺乏采暖所需的燃料,但又因为空气稀薄使得日照更为强烈。在这样的条件下,房屋的光照就成为温暖的关键。为了拥有更好的光照条件,绝大部分传统的建筑,都会采用南向建筑,而且尽可能避免纵向尺寸大于横向的房屋设计,减小房屋进深(与房间的主采光面垂直方向的深度)。而且,传统的民居建筑通常不会超过3层楼,彼此间尽量避免相互遮挡,以最大限度地获取阳光,即使在严冬也不会让室温过低。 巴黎蒙马特高地的圣心大教堂内景 巴黎圣母院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玫瑰窗和彩色玻璃画是其亮点

出于保温的需要,传统建筑的窗户尺寸都比较小。窗户黑色的边框,民间传说取法自象征吉祥的牦牛头,但也因为黑色吸热而无形中增强了房屋的取暖能力。如果建筑物不止一面开窗,那么朝南的窗户通常会相对放大一些,在接收阳光和保暖之间寻求平衡。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建筑,还可能会在东南方设置“拐角窗”,由此利用初升太阳的光芒,以求尽快度过最为难熬的黎明。

尽管环境艰难,建筑仍然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美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佛教文化的影响,使相当多的建筑融合了中原地区、本地,以及与中国相邻的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建筑风格,成为喜马拉雅山脉两侧文明交往的见证。坐落于拉萨市中心,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大昭寺即是如此。

位于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的布达拉宫,更是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建筑瑰宝。由于需要承担重要的宗教和政治职能,布达拉宫修建得极为坚固。它的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为了进一步加固墙体,一部分墙内还被灌注了铁汁。在寒冷而缺乏氧气的青藏高原上完成如此伟大的工程,其艰辛是难以想象的。也正因如此,布达拉宫被认为是雪域高原上的建筑奇迹,成为拉萨乃至的象征。 在挪威特罗姆瑟北面的岛屿上,沿着海岸公路分布着众多的木屋

沙漠绿洲别样建筑风情

沙漠中星星点点的绿洲,同样孕育着适应这一环境的文明。几千年来,不同的文明在沙漠中谱写了种种建筑史上的传奇: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还有后来居上的阿拉伯建筑。

随着伊斯兰文明的兴起,阿拉伯人在公元7世纪形成了统一的国家,为阿拉伯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公元751年怛罗斯战役之后,阿拉伯人学到了中国造纸术,极大地方便了书籍的著述、抄写与文化的传播。在吸收了储存于波斯的古希腊人的科学著述,并汲取了古印度科技成果的基础上,阿拉伯科学体系逐渐发展起来,于此后的几个世纪,在医学、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阿拉伯建筑也得益于科技特别是数学的发展而大放异彩。

由于伊斯兰教禁止崇拜偶像,因此传统的阿拉伯建筑,通常会以复杂的几何分形图案、艺术字体和书本形状的设计元素来进行装饰。这样的设计思路,让阿拉伯建筑既令人着迷又引人深思,在庄重和变化之间形成出色的平衡。而想要做出这样的设计并将其付诸实施,显然有赖于数学的支持。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在西亚、北非和中亚的很多清真寺,以及其他一些地标建筑上,看到复杂而精致的几何图案装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禁寺(大清真寺)、麦地那先知寺,以及伊朗的伊斯法罕清真大寺,都是这种建筑风格的代表。而在中国和西欧等地,也有不少采用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清真寺,以及其他一些地标建筑物,呈现出浓郁的中东风情。

阿拉伯人的科技成就,不仅体现在建筑物的装饰设计方面。沙漠地区水源极为珍贵,这让人们喜爱郁郁葱葱,充满生命气息的园林。在建造园林时,阿拉伯人充分发挥科技手段,特别重视对水的运用和控制。封闭式的建筑群与特殊的节水灌溉系统相结合,在沙海里难得的绿洲之中,打造了由人造水体、凉亭和人工栽种植物组成的美丽花园,成为引人入胜的安逸所在。

知识链接 地窝堡机场的独特含义 在挪威特罗姆瑟,木屋并不鲜见

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的机场名叫“地窝堡国际机场”,而“地窝堡”这个名字,就记录了这座沙漠城市的郊区曾有不少“地窝子”的历史。所谓“地窝子”,是一种在沙漠化地区比较简陋的民居,其主体是一个深约一米的坑,四周用土坯或砖瓦垒起半米高的矮墙,房顶用草叶、泥巴和树枝等物混合构成。这种半地下式的原始建筑,却可以有效抵御沙漠附近常见的风沙,并且冬暖夏凉,只是通风条件比较差。如今,这样的居所在乌鲁木齐已经基本消失。但机场独特的名字,保留了这座城市艰苦奋斗的印记。

砖石建筑营造欧式浪漫

从南欧的雅典和罗马,到西欧的巴黎和巴塞罗那,许许多多的欧洲城市,都洋溢着“浪漫”的气场。前往这些城市的游客们,往往会为城市中古老而华丽的砖石建筑而倾倒。

欧洲式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从那时起,欧洲大型建筑就开启了使用砖石建构的定例。古希腊人的审美观,让建筑的外观简洁大方,有着极具冲击力的明快线条。而古希腊人的数学成就,也影响到建筑的设计与建造。黄金分割率的引入,让建筑具有了视觉上的和谐;尺规作图“三大不可能问题”中的“倍立方问题”,也就是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一个立方体,使它的体积是已知立方体体积的两倍,传说也源自于一项神庙改建工程。如今,位于雅典市中心卫城山丘上的雅典卫城,被认为是古希腊建筑水平的代表。虽然它的一部分建筑在历史上遭到破坏,但幸存至今的部分,仍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壮美。

古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人的建筑设计思路,并在其基础上加以改进,创造出立柱同拱券的组合,让建筑结构拥有更好的承重能力。位于意大利罗马市中心的万神殿,以及分布在西欧各地的剧场和引水渠遗迹,都宣示着这项创新的生命力。然而,随着罗马帝国走向衰落,特别是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一部分古罗马的建筑知识逐渐散佚甚至失传。漫长的混乱年月之后,在公元10世纪,欧洲效法昔日罗马建筑的“罗马风建筑”逐渐定型。此后,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风格建筑与洛可可风格建筑各领,在砖石建筑这条主线之上加以创新,营造出一脉相承、绵延至今的欧洲式建筑文化。

或许是出于对古希腊科学与理性传统的珍视,在走出西罗马灭亡后的“黑暗时代”,重新恢复秩序之后,欧洲人致力于将先进的科研成果与建筑物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使用体验和艺术效果。

比如说,在哥特式建筑兴盛的时代,彩色玻璃被大量引入,成为兼具艺术和实用的装饰物。12~13世纪修建的巴黎圣母院,作为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精致的彩色玻璃“玫瑰窗”不仅代表着当年的建筑师对用光的探索,也因其华美而成为教堂的重要“标签”。而在巴黎的国立中世纪博物馆里,也有很多来自被拆解教堂的玻璃画,让人们得以回望当年充满虔诚气场的欧洲社会风尚。

巴黎郊外的凡尔赛宫,是摒弃了当年流行的巴洛克风格,回归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物。它的标志性房间“镜厅”,则与17世纪法国在光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密切相关。在那个电灯远未发明的时代,让皇家舞会会场兼顾容量和亮度,是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为了满足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心目中的“极致奢华”,法国建筑师朱尔斯・阿杜安・芒萨尔(小芒萨尔)运用当时前沿的光学理论,设计了别出心裁的“镜厅”。厅内长廊的一侧,是17扇朝花园而开的巨大拱形窗门;另一侧则是由483块镜片镶嵌而成的17面落地镜。这些镜子与拱形窗门一一对应,把窗门外的蓝天、景物完全映照出来。同时,厅内3排挂烛上的32座多支烛台,以及8座可插150支蜡烛的高烛台所点燃的蜡烛,也经镜面反射,形成约3000烛光(物理单位)的亮度,把整个大厅映照得金碧辉煌。即使在今天,镜厅也仍然是凡尔赛宫最为闪耀的瑰宝。

拓荒与探险,木屋做前哨

在中国式建筑、欧洲式建筑和阿拉伯(伊斯兰)建筑这3大体系之外,世界上还有一些建筑,似乎不属于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这些建筑中的典型代表,便是看似平淡无奇,却最为质朴实用,在人们探险、拓荒时提供贴心帮助的木屋。

美国西部片的场景,通常是由若干木屋组成的沙漠小镇。这些简陋却实用,而且易于搭建的房舍,却是美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的真实写照。如果说19世纪的美国拓荒者钟爱木屋,并将其传承至今,更多是因为木屋易于搭建而且冬暖夏凉;那么北极圈内的居民选择木屋,就更多是为了适应极地的严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