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博物馆式的空间设计范文

博物馆式的空间设计精选(九篇)

博物馆式的空间设计

第1篇:博物馆式的空间设计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展陈设计;空间布局

博物馆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是收藏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场所,也代表着一个时期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自2000年开始,国内各地开始了兴建博物馆的热潮,对此,针对博物馆文物类展品展陈设计空间布局问题,也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在经历了博物馆的初步发展后,博物馆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博物馆的发展将以体验为中心、以观众为权威的发展方向。展品展陈设计空间布局,将关系到观众们最直观的参观感受,也是博物馆设计中的核心问题。

一、目前我国博物馆展陈设计研究现况

博物馆展陈设计是博物馆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融合了独特的文化艺术特征,目的是在于更好的展览博物馆中的展览物。当今我国的博物馆展陈设计主要以展览品为核心,采用综合性、空间性、多维性的艺术形式为设计理念。融合了科技与艺术的统一,体系出时代历史特色。

二、博物馆展陈设计的意义

展陈设计是博物馆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观众心理研究,从而进行了博物馆环境设计。展陈设计的关键则在于抓住观众心理,以观众为权威的设计理念,是展陈设计的最大特点。

博物馆的展陈设计融合了博物馆功能、文物艺术形象,二者合二为一的一个设计理念,是应用美学的实践过程。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从空间布局方面,将博物馆内的文物展览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们享受到完整的视觉体验。

三、文物类展品概述

(一)文物类展品介绍

文物是指由历史遗留下来,并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东西。可以说,文物是历史发展留下来的痕迹,在一定方面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文物类展品的特殊性

文物是文化组成部分,但却不等同于文化,它是文化的一个侧面反映,具有一定时期的原创性,且不可再生产。

文物的经济价值来自于文化价值,并且来自于历史时代的沉淀,文化价值的内涵取决于文物的存在。所以,文物的本体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展陈布局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文物本体的意义。

(三)文物类展品的保护

文物是人类历史遗留的痕迹,代表了一定时期的文化价值产物。文物不可再造,是自然科学中研究人类文化遗产的关键。针对文物保护,必须要应用科学技术手段,维护文物类展品的质量,避免一些外在因素导致文物类展品遭到破坏。

四、文物类展品的展陈设计空间布局

(一)首先注意整体空间规划

博物馆整体空间的规划,是进行空间布局的一个大前提,只有先进行整体空间规划,确立大体方向后,才能具体的作出相应的细节规划。

(二)根据展陈设计空间的主题确定文物展品空间顺序

文物类展品的展陈设计空间布局主要取决于文物展陈的主题设计,依据这个顺序,进行空间布局。其中,影响到空间布局的因素主要在于展陈空间大小,以及观众观赏兴趣,来确定文物类展品的空间排放顺序。

(三)展陈方式的合理安排

在文物类展品的展陈空间布局当中,要合理的安排展陈方式,可以运用分组展陈方式,或是几种不同的展陈方式交叉进行。

(四)考虑观众感受

进行展陈设计空间布局时,要考虑展陈空间对观众的影响,根据观众的数量以及参观路线,设计好展陈空间大小,确保参展活动顺利进行。

(五)文物类展品布局考虑

文物类展品是历史遗留的文化价值产物,具有珍贵性和稀缺性,在布局时要考虑到整个展陈空间的摆放密度,确保展陈效果。

五、展陈设计空间布局类型研究

博物馆文物类展陈设计空间布局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让观众更好的进行参观,并且保证文物类展品的安全。通常来说,博物馆展陈布局主要有以下三种布局方式:

(一)串联式布局

串联式布局方式是常见的一种展陈布局方式,采取首尾衔接的方式,参观路线不可更改,具有顺序性,可以更加直观的进行参观游览。

(二)并联式布局

并联式布局是串联式的基础上采取多条串联式布局合并而成,这种布局方式让参观路线较为灵活。

(三)放射性布局

放射性布局通常会以一个核心为主,几个陈列厅围绕着核心展厅分布。这种布局的参观路线较为灵活,但是参观顺序不明确。

六、博物馆文物类展品展陈设计空间分析意义

在整个博物馆内,展陈空间是整个博物馆的核心和灵魂,它是最直接将博物馆内在展现给观众观看的部分。博物馆的展陈空间是文物展陈的基础和关键,在文物展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物展陈空间的设计,要坚持以人文本的布局原则,使陈列展览更加贴近观众需求,满足观众的参展欲望。

七、结语

博物馆文物类展品展陈设计空间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变化,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它的发展,必须要紧跟时展的步伐,朝着多样化趋势发展。博物馆文物类展品展陈设计空间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将文物类展品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更好的了解历史文化价值,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冯泰林.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

第2篇:博物馆式的空间设计范文

关键词: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空间结构模式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ase studies of several forms of a landmark museum communication space work, contemporary museum communication space space structure model is discussed, and summarizes the contemporary museum communication space several space structure model, including core type, distributed, linear type, extensive hall type and comprehensive type layout, made clear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layout mode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contemporary museum, the intercourse space, space structure model

中图分类号: TU-0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的空间结构模式主要是指公共流通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按照博物馆公共流通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可以分为核心式、分散式、线型式、广厅式和综合式。大部分的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设计案例均使用了两种以上的空间组合形式。以下就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的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探讨,对不同布局模式的使用范围和就其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1.核心式

当代博物馆公共交往空间的核心式布局模式是当代博物馆设计中较为常用的设计手法。核心式布局指的是展厅和博物馆其他休闲及教育空间均围绕着公共流通空间设置。其具有空间利用率高,组织交通流线方便的特点,对于大型城市型综合性博物馆多数采用核心式的布局模式。

如卢浮宫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的扩建,均同时把原来博物馆的合院式布局通过中央广场和庭院的再组织,转化为以核心式布局为主要布局模式的现代化的博物馆,并把核心的公共大厅打造为博物馆重要的公共交往空间。核心式布局的参观路径和交通路线非常明晰,当参观者进入到公共大厅中,各种参观流线在此汇聚,对观众有着清晰的空间定位(图1)。

而核心式的公共交往空间的布局模式也有其缺点,如不同功能内容的空间相互干扰,人流的集散过于集中。为了解决此缺点,建筑师通常利用高差和错层的处理来组织不同方向的人流,而保持了核心公共交往空间的空间活跃度。如首都博物馆和斯图加特奔驰博物馆。

2.分散式

分散式布局指的是博物馆的公共交往空间呈一定的布局规律分散分布,没有明确或较大的公共核心空间。这种布局模式常见于规模较小、层数较少、位于风景区或城市密度较低的中小型博物馆的案例中。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公共交往空间的尺度亲切宜人,常常与园林式和合院式的布局设计手法相结合。

苏州博物馆新馆以及金泽21世纪美术馆就是这种布局模式的典型。苏州博物馆新馆以园林式的布局组织其公共交往空间,贝氏把原来集中的公共核心空间化整为零,分散到了博物馆的各处,成为不同部位的景观节点,如入口大厅、莲花池、紫藤园等。而金泽21世纪美术馆的公共交往空间布局则是融入到了圆形建筑和方形功能体块之间的每一个角落,与整体建筑的各种功能紧紧的“熔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不定形态的公共交往空间,而天井庭院空间的嵌入则使得这种不定形态的公共交往空间产生了扩展与变化(图2)。

3.线性式

线性式的当代博物馆公共交往空间布局模式有两重含义。在展陈与公共流通空间紧密结合的案例中,交往空间随着展陈路线的展开呈线性式布局;而在展陈与公共流通空间分离的案例中,公共流通空间呈线性式展开而展陈空间沿着公共流通空间轴线展开。不论展陈空间是否与公共流通空间结合,公共交往空间的空间沿线性展开的布局就是线性式布局模式。

展陈与公共流通空间合二为一的案例有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斯图加特奔驰博物馆、鹿特丹康索尔美术馆。而前两个案例则结合了核心式的布局模式设计。

而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博物馆的案例中,展陈空间与公共流通空间分离式布局,公共流通空间以“博物馆街”的形式线性式布局。不同种类的展厅与展馆以及休闲服务空间沿着公共流通空间的“街道”线性展开。

展陈与公共流通空间结合的线性式布局模式多见于展陈内容有一定连续性的专题性博物馆的设计中。而展陈与公共流通空间分离的线性式布局模式常见于大型的博物馆综合体和大型博物馆群的案例,以“城市街道”的模式组织不同功能的博物馆展陈、休闲、娱乐空间和不同主题的博物馆建筑。

4.广厅式

广厅式布局模式指的是博物馆的主体公共交往空间以大空间或通用空间的形式存在。广厅式的公共交往空间有着多功能多样化的空间属性,可以融合人流集散、礼仪活动、艺术品展示等多种功能。广厅式的布局模式常见于城市的大型艺术类博物馆和美术馆和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广厅式布局模式的著名案例是蓬皮杜文化中心、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等(图3)。而首都博物馆则是融合了广厅式和核心式的布局模式,充分发挥了广厅式布局模式的优点。广厅式的布局模式来源于当代装置艺术偏好的厂房空间,巨大的室内空间非常适合大型装置艺术展品的创作与展出。而广厅式的布局模式也必须注意人流集散和展品展出之间的矛盾,要通过高差和错层的处理来解决此矛盾。

5. 综合式

综合式布局指的是上述几种布局模式的综合运用,在当代博物馆的发展中,功能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展陈的内容和模式也日新月异,要适合多样化的展陈与参观的需求,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的空间布局必将沿着综合化、多样化、灵活性的模式前进,优秀的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设计案例都是综合式空间布局的结果。

如卢浮宫的扩建,除了拿破仑厅的核心空间外,其十字形的联络走廊时线性式布局的变体,使得扩建后巨大的卢浮宫博物馆如一座小型的城市一般组织有条不紊;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斯图加特奔驰博物馆就是线性式布局和核心式布局的综合运用;而首都博物馆就是综合了核心式布局和广厅式布局的两种空间布局模式。

第3篇:博物馆式的空间设计范文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 博物馆设计

在人们为当代设计的进步与发展所取得成绩而自豪的同时,人类漫不经心的设计.种种不负责任的设计行为所产生的社会问题也接踵而至。在最近的一二十年里,随着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以文化学习为目的的范畴.博物馆越来越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动场所,更重要的是,博物馆是城市甚至国家的窗口,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文化的展示。由于承载着上述功能,博物馆的设计需综合考虑社会性、时代感及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结合文化自身特征,充分运用设计手段,制造出能够满足受众需求的文化空间。现今中国不少博物馆看上去气势恢弘,但大而无当,藏品贫乏又缺乏组织,功能及相应人性化设计考虑少,本质地就拉远了与公众的距离,不仅起不到与观众交流的作用,而且无法让人感受到博物馆的精神。因此,博物馆设计应更加关注于人性化设计。

一、人性化设计

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即“以人为本”,为人们创造一个合理的、完美的生存方式、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设计既然是为人,“人性化”也应该是设计的重心。人性化设计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核心,是运用艺术与科技,展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是人与物、人与自然完美和谐结合的设计。但要明确的是人性化设计,不仅仅是个性化设计、功能设计、绿色设计等概念所包含的,它不是设计的某一个侧面,而是更高层次的设计追求,不仅仅是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这个设计层次还包含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民族传统、人文特点、道德规范、宗教文化,更是时代科技等因素的综合体现。所以,人性化设计是指人类生存意义上的一种最高设计追求。

二、博物馆设计与人

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一届大会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会章》中阐述:“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赢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在博物馆的设计中都应无时无刻的考虑到“人”这个因素,从人的角度出发,一切以人为本。第一要细分不同人的需求,对于博物馆来说,对不同人群的需求的调查分析也成为了不得不先走的一步。首先要了解被服务对象的人群结构、特点及诉求点,理解、分析各类人群在空间中的行为方式,从而营造具有开放性,适于社会交往与沟通的空间形态与具体设施。其次不同人群会因性别、爱好、年龄、层次的差异对博物馆的功能也会有差异化的需求。第二为特殊人群设计,儿童与为数不多的残疾人都需要在博物馆设计中,让他们体会到人性的关爱。设计时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环境,给残疾人创造一个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平等环境。但又要充分的考虑到了残疾人的自尊心理。第三研究人在空间中的行为方式,造型、色彩、材质、空间设计等要素都与人在空间中的行为有着联系。行为方式的研究实质是对人在空间中能做什么,可能做什么的探究。因而设计应以人体运动形态为设计依据,博物馆空间序列的构造应该符合人的心理节奏和韵律.这样才能形成空间设计的整体性。

三、博物馆的人性化设计

“从古至今,始终是所有事物的尺度。建筑为人服务,为人提供空间、为人塑造环境”。博物馆空间中过大或过小的尺度都会使空间失衡,使人产生冷漠或压抑的感受。设计中的充分应用人体工程学,依据人的生理尺度和人的心理维度,结合形式、比例、色彩、肌理、材料等诸多元素的综合运用,创造出亲切宜人的视觉、触觉、味觉、听觉极佳的空间感受,全方位地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互动性是博物馆设计的一大特点。提高互动性,给参观者提供了一个与博物馆互相交流的平台。互动式的展示设计相比静态的展示设计,使观众有了参与的感觉,对展览的印象更深刻,展览看起来更有深度,人性化设计的界面也能使博物馆的展示更为有趣和生动。当互动性被植入博物馆设计中时,博物馆放低了身份,更多地和观众形成一种互动,那么人性化设计也就理所当然的扎根在其中。

第4篇:博物馆式的空间设计范文

Abstract: The social association is the core contents of contemporary museum public activity. Design of the public social space is on th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esign of museums that were set up lately. This article launches a discussion on the design trend in the social space of contemporary museums, carry on case analysis and study, trying to induce its development regulation.

关键词: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发展趋势

Key words: contemporary museums;social space;design trend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084-02

0引言

在过去30年中,特别是自从休闲产业迅速膨胀以来,博物馆作为高雅文化场所如今被疏远,潜在的来访者被更流行的休闲活动吸引。博物馆为了赢得公众注意,当代博物馆已经增加了这样的一些重要功能:作为公众休闲、交互教育及作为举办大规模展览的场所。

社会交往是当代博物馆公共活动的核心内容。公共交往空间设计在新建博物馆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古典博物馆时代博物馆主要承担作为艺术品殿堂的角色,展览厅是博物馆的主体。大英博物馆的入口是一个以帕提隆神庙为摹本的希腊式门廊,扮演着艺术品殿堂角色,成为了整个参观流线的唯一高潮。大英博物馆在扩建之前,并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核心空间,进入门厅后是环状串联的无尽展室。福斯特为大英博物馆扩建设计了内圆外方的中庭光棚,把室外庭院变成了光庭。这个光庭成为了城市的交往空间,连接着博物馆和图书馆。游客可以自由进出及流连于中庭、博物馆和图书馆之间。圆形图书馆周边加建了商场、咖啡座等空间,使中庭成为了真正的市民客厅。

从大英博物馆扩建可以窥见到从古典博物馆到当代博物馆的演变过程。古典形式的博物馆几乎没有交往空间及为参观者提供服务空间,当观众走完一个又一个看不到尽头的展厅时,会觉得非常疲劳。这也似乎也符合了当时博物馆作为艺术殿堂的主旨。古典博物馆缺乏休息交往及服务观众的空间使博物馆观众日益流失。

纵观当代博物馆公共交往空间案例,其发展有着以下三大趋势:面积扩大化、空间界限模糊化和功能多样化复合化。

1面积扩大化

20世纪60到70年代一批新型博物馆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博物馆的印象,增加了交往空间和服务空间,商业、餐饮、教室、图书馆、工作坊等功能陆续被加入到了博物馆空间当中。

1.1 服务设施及核心交往空间的扩张随着时代演变,美术馆和博物馆扮演的角色也有所变迁,相关的交往及服务空间反倒占据较多的空间。如贝氏建筑生涯中的美术馆及博物馆作品已反映了此时代特性。贝氏强调美术馆要成为社交场所。如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咖啡座、餐厅与书店、光庭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14.1%。波士顿美术馆西厢社会服务空间也占有较大面积。卢浮宫服务空间的规模甚至远超过一个小型美术馆,其一期扩建的服务空间与核心交往空间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近40%。

服务空间与核心交往空间的面积比例扩大化还体现在空间体积扩大化上,如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如以楼层建筑面积来算,涡轮机大厅的交往空间比例仅为整个建筑楼面面积的八分之一。但涡轮机大厅占据了南侧七层通高,就占用空间体积算,交往空间的比例是整个建筑的一半。如此巨大的通用空间不仅提供了宽敞的城市公共交往空间,同时也为创意艺术活动提供了活动场所。

1.2 室内交往空间向户外的扩展当代博物馆的交往空间除了面积扩大化趋势外,还表现为建筑室内交往空间向户外的延伸和扩展。如蓬皮杜文化中心向内倾斜的斜坡广场,提供了丰富的街头文化交往场所。首都博物馆首层周边是下沉庭院空间,与负一层娱乐休闲空间连接,娱乐休闲空间在户外得到了延伸,扩大了交往空间的使用面积。

除了室内交往空间向户外的扩展,半室内半室外空间也被塑造成了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的亮点。如东京江户博物馆是一个以四根巨柱支撑起的庞大体量,其大部分展厅都被提升到半空中,展厅下面的巨大空间是被称为“江户东京广场”的公共活动平台。又如墨尔本博物馆,其巨大的“飞翼”屋顶遮盖的“博物馆街”同样也属于半室内半室外空间。

室内交往空间向户外的扩展提高了交往空间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丰富了博物馆的周边景观环境,避免了博物馆孤立于城市,把城市的活力引入到博物馆中,同时,博物馆也作为一个微缩城市,容纳着城市所容纳的一切交往活动。

2空间界限模糊化

博物馆的门厅、中庭、公共过道、露台、休息厅、咖啡座等空间一般被认为是博物馆主要的交往空间。从对当代博物馆研究案例来看,博物馆属于城市公共建筑的一部分,其具有公共性开放性的特征。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区域都广泛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但从研究交往空间设计理论的角度来看,公共交往空间与空间的开放程度、视线的通透性和人的活动相关联。当代博物馆的交往空间并不单纯的局限于门厅过道等空间,当代博物馆角色的转变和新的功能空间的发展导致了交往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空间的模糊性指的是空间具有不定性和多义性。它不但允许对立矛盾的成分同时发生,也暗示了空间中各种行为的流动与相互融合。

当代新建博物馆交往空间设计在空间界限设定方面有着两个方面的趋势:一是室内空间界限模糊化,二是室内外空间界限模糊化。

2.1 室内空间界限模糊化——流动空间理念的运用室内交往空间的界限有着以下的两种变化:过渡空间的设置以及通用空间的一体化。但由于陈列空间具有特殊的展陈要求,在设计中展陈空间与一般的交往空间还是会有一定的差别,室内空间界限的模糊化并非要打破上述的差别。

博物馆交往空间设计有着三种思路:一是把展陈设定在一定的路径之上,路径与路径之间可以相互跳跃转换,交往空间穿插于路径之上;二是把展陈设定为通用空间,通用空间可以经过临时的措施相互转化为展陈空间或交往空间;三是在展陈空间与交往空间之间设置过渡空间,避免过度的交往行为对展陈空间的干扰。

如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斯图加特奔驰博物馆、鹿特丹康索尔美术馆就是以复合化的路径为组织展陈的案例。其交往空间穿插在路径之上。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公共交往空间主要存在于其围绕中庭的螺旋形路径上;斯图加特奔驰博物馆把单一路径型的交往空间发展为多元复合型的交往空间,把交往空间的要素融入到整个空间折叠的路径之中;鹿特丹康索尔美术馆则是把不同功能的活动通过同一的路径串联起来,把不同的空间交往行为和事件并置,达到了促进交往的目的。

而把展陈设定为通用空间的案例是蓬皮杜艺术中心,它开创了容器式的博物馆建筑空间。而皮亚诺在20世纪90年代设计的巴塞尔比耶勒基金会美术馆与阿姆斯特丹“新都市”博物馆则是这种概念的延续。而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涡轮机大厅则把艺术实践与公共交往大厅融合在一起,同时也是艺术事件发生的容器。

由于传统的博物馆展品需要有专业的人工照明,与交往空间所强调的视线流通、自然采光以及户外化的要求有所冲突。一些博物馆设计的案例仍然坚守着展厅与公共交往空间的划分,但在其空间过渡上做了些文章。如首都博物馆的展厅与走廊之间设计了过渡厅,提供休息座椅,配备纪念品的销售。过渡空间的设立有效的把交往行为引入到展厅中,也避免了过度的交往行为对展陈的干扰,同时也保证了观众从明亮到黑暗的视觉调整。

2.2 室内外空间界限模糊化——建筑灰空间的运用及室内空间户外化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室内空间界限模糊化,还表现为室内空间户外化以及建筑室内交往空间向户外的延伸。室内空间户外化在贝氏的案例中最能体现。贝氏光庭空间目的在于取消室内与室外的区别,从而达到促进交往的目的。其明亮化的中庭、走道化身为广场与街道,使得博物馆犹如一个微缩城市,使人们的心情比在室内空间更进一步放松,达到聚集人流和提供人们流连场所的目的。福斯特为大英博物馆加设内圆外方的屋顶也是这种理念的反映,事实上,玻璃屋顶的设置仅仅是为了隔绝雨水和多余的阳光带来的热量,但其并没有隔绝充足光线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又如金泽21世纪美术馆,妹岛和西泽设计的轻、薄、透明的围合界面则反映了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透明外墙和圆形平面把建筑室内空间与周边城市街区紧密相连。

3功能多样化复合化

3.1 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功能多样化当代博物馆日益成为一个可以提供多种文化活动与服务设施的综合体。许多博物馆都与其他机构连成一个整体。如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除美术馆外还结合了视觉艺术研究中心。金泽21世纪美术馆则由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坊、多媒体研究中心、电影院、剧场等组成。当今博物馆已经成为多功能的场所,除了展厅、藏品库房外,常常还包括有图书馆、多功能厅、电影院、商店、咖啡厅、餐厅以及教育设施等。不过在这种日趋多样化的综合体中,博物馆的展览空间仍担负着主要角色,对展品的陈列观赏、研究仍是主要内容。

3.2 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功能复合化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功能复合化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当代博物馆中不同功能结合在同一个建筑综合体中;二是指不同使用功能有可能复合到同一个空间中,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空间的目的。如公共交往空间往往承担着艺术品展示和艺术活动事件。贝氏的光庭交往空间注重艺术品的点缀和展示,同时也注重动态的艺术装置对交往空间的积极影响。而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涡轮机大厅则是注重艺术事件在公共交往空间的发生而由此展开的艺术家与市民的交流和对话。首博则是强调公共交往空间的礼仪功能。

4结语

当代博物馆公共交往空间的发展有着面积扩大化、空间界限模糊化和功能多样化复合化三大趋势,当代博物馆交往空间的设计必须紧贴着时代的潮流,关注人与人之间行为模式的转变对空间设计的影响,以新的思维方式提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参考文献:

[1]王成.博物馆建筑的演变与发展.中国博物馆,2001年01期.

第5篇:博物馆式的空间设计范文

笔者从事州县级博物馆陈列设计工作20余年,感触颇深的是:在州县级的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中存在一些概念不清的问题,即把博物馆的陈列工作同室内设计混为一谈,认为只要把墙面和版面装饰的花里胡哨的就是博物馆的陈列设计。

室内环境设计的定义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基于一定设计理念和物质技术手段,对建筑物室内环境的空间及界面、家具、灯光、陈设和绿化等要素进行的组织与设计,从而创造合理、舒适、优美的、并具备鲜明特色和独特艺术吸引力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对博物馆陈列的定义是:“以文物、标本和辅助陈列品的科学组合,展示社会、自然历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还规律或某一学科的知识,供群众观赏的科学、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体”。

另一说法是:“博物馆陈列是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的辅助展品,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成的,进行直观教育和传播信息的展品群体” 。

博物馆陈列设计和室内环境设计的相互关系

1.空间的定位

从定义得知,室内环境设计是以一定的建筑空间为依托的,《文物教材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的定义同样提到了一定空间内,而《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的定义是没有提到空间一词。我的看法,不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对博物馆陈列的定义不全面,而是一种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是90年代出版的,《文物教材中国博物馆学基础》是80年代出版的。可以这样理解,80年代以前中国博物馆的陈列还停留在室内空间的范畴内,到了90年代已经跨越了这个范畴,延伸到了室内空间以外的范围,是一种理念的进步。而室内环境设计是不能脱离空间及界面的,这就是博物馆陈列和室内环境设计在空间定位上的区别,当然大多数博物馆还是要以建筑室内空间为依托的。只是空间的划定要求不同。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在博物馆出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空间运用。虚拟现实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这就为博物馆陈列设计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运用空间。

2.材质取向的不同

博物馆陈列用材品种繁多,几乎包括人们认识的各种材料。我国目前还没有专为博物馆陈列、展览制作用材的厂家,基本上使用的材料为室内外装饰、装修材料,大体分为:竹、木材、玻璃、陶瓷、金属、石材、人造石材、塑料、纺织品、有机涂料(油漆)、胶粘剂、常用小五金等。虽然二者使用的材料相同,但取向有很大的区别。室内外装饰、装修材料在博物馆的陈列中只能是辅助材料,当然它是必不可少的。“文物、标本和辅助陈列品”才是博物馆陈列的“主人”,所有的材料应用都必须服从“文物、标本和辅助陈列品”的需要,而室内外装饰、装修材料本身就是室内外装饰、装修的“主人”。它们的区别就在于“主体”与“辅体”、“主人”与“仆人”的关系。

它们二者都是空间艺术,都是为人的活动提供空间、都具有实用功能的空间设计,它们具有共通之处。陈列展览设计应该从建筑、室内设计中吸收、提炼并加以运用。

3.造型取向的不同

博物馆陈列的所有造型均为陈列主题服务。主要造型是陈列设备的设计,它除了实用功能外,同样具备审美功能,它的类型是:陈列柜、假墙、展板、标牌、台座、屏风等。在展示空间里人是知觉空间的基础,一切的展示都是人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情感传递就是建立人与展示环境与商品(文物、展品、辅助展品)之间的一种互动。要到的这个目的,设计者就必须在设计时,从各种形态好形式中去寻找表达语言,用艺术手法来满足人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需求。室内设计的造型主要是室内界面、家具陈设的设计。

4.灯光取向的不同

光是室内设计和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其他要素的感知。对光的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效果。但室内设计和博物馆陈列设计在光的应用和处理上也存在差异,这是由它们要表现的对象不同造成的。从照明方式来看,两者大体相似分为:1.整体照明;2.局部照明;3.重点照明。室内设计的重点为整体照明、和局部照明。整体照明主要是靠漫反射光源漫射整个环境,比如客厅、大厅等;博物馆陈列的基本照明即在陈列空间的顶部上有规律地安排灯光,均匀的明度照亮地面和壁面,使人能看清陈列品与陈列说明文字。重点照明是固定发光装置将产生的光线聚焦在空间的某一个点上,这种方式的照明博物馆陈列的重要部分,因为博物馆的陈列是以表现突出实物为主,采用这种方式强调、刺激、重点突出实物的效果。可以表现展品的仪态造型、刻划展品的色泽感,或使展品与背景之间产生出空间感,以特殊的色光烘托出一种气氛的展示效果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室内设计重点照明主要用在艺术品的陈设上,以博物馆的陈列相比,比重小的多。但值得一体的是,博物馆的灯光的使用一定要考虑灯光温度和射线对文物的伤害。

结语

第6篇:博物馆式的空间设计范文

第一节 博物馆导视系统人文作用与价值

博物馆导视系统的人文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同时,还要融入该馆的专属特色,当地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特色。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文化,它们会利用音乐,绘画、食物、语言等多种载体来形成不同的文化特性,而导视系统的人文作用就要承载这些文化特性。最明显的体现在于导视系统的功能能够通过建筑物主体设计、户外的设计表现出来,博物馆导视系统的价值就是将人、自然、文化三者结合起来,达到三者和谐统一的状态。博物馆导视系统的更多体现在人文价值、思想文明、艺术的相互融合上。无论是从标识的设计,还是颜色、图形的设计都能够显示出导视系统的设计理念与文化特点。

第二节 博物馆导视系统设计的特点与创新

博物馆导视系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导向指示与环境的融入程度。导视系统是整体环境中的一部分,那么在设计时就必须考虑与环境相互融合,同时也要服务于环境、升华文化建筑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并且不能与环境割裂,让人觉得是两个生硬并存的系统。因为导视系统在环境中起到引路作用,始终居于人们目光聚焦点上,容易成为人们的关注点,所以设计的重点集中在图形、颜色、字体等设计方面。博物馆导视系统的造型相对来说针对的人群都是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博物馆导视系统应该不拘泥于重要通道和功能的指示牌上,要突破传统导视系统的设置框架,利用不同的材料来打造独特的导视系统。这样才能在起到基本导视系统功能的同时,在设计感上营造一种由视觉感上升到精神审美内涵的意境。

一、导视系统的实际功能性、导向性

所有的导视系统根本目的在于传达信息、指引受众到达目的地,博物馆导视系统也不例外,准确、醒目、规范的导视系统是场馆秩序的保证。博物馆导向标识系统是运用地标、标识、路径和环境线索,帮助观众在这个陌生的的环境快速找到和使用具体空间的信息传达系统,基本功能是帮助人在空间内更方便活动,因此导向标识系统的、持续的利用各种元素和方法为观众传达空间信息。根据博物馆内空间的不同属性,空间信息通过图形、文字、色彩进行规划、组合等各种手段传达,所以形成适合具体空间的信息体系。观众通过信息系统获得指引信息之后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达到在博物馆中无障碍活动。

二、空间环境中的系统性

博物馆这一文化场馆它的导视系统与公共空间导视系统、商业环境导视系统一样,系统性是其特征之一。可以说,系统性是所有导视系统的基本属性之一。博物馆导视系统的设计需要营造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让观众走进博物馆时就能感受到文化带来的愉悦心情。在一定程度上让导视系统的设计成为博物馆的艺术品。每个导视系统中所有的设计元素:图案、数字、文字、箭头、颜色、物料等,都该围绕博物馆功能特点进行设计。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的标识设计。博物馆导视系统在设计上要符合大众的基本审美规律的同时,还需让导视系统设计元素在设计上富有审美的价值特征,让整个导视系统在尺寸、文字、色彩上渗透出不一样的文化气息。

三、给人身心感受的视觉性

说到导视系统的视觉性,必须要有其鲜明的设计特征:标识牌的尺寸、图形的浅易性、陈设的位置、不同层次分类、颜色的差异、字的粗细、字距与间隔、部位的高低等。博物馆导视系统不仅要实现这些设计的基本要求,而且还要有一定程度的审美价值,这是博物馆,美术馆这些展馆的导视系统与其他导视系统区别最大的地方。一个设计出色的博物馆导视系统,应该具有容易读懂、在瞬间阅读便一目了然、准确传达信息,且不造成任何疑惑的特点,并且让人在视觉上感觉到导视系统不是独立于建筑设计的,与室内设计、建筑外形,乃至于室外标识等相融合,在设计上能与其他设计领域融为一体。博物馆导视系统在设计上的要求上使很大的,它们不仅仅局限于基本的传递信息功能,要与周边建筑、博物馆的主题相结合。博物馆导视系统的视觉性在于几个方面:字体的统一性、颜色的规范性与多样性、图形的通用性、形态的一致性、版式的严谨性、位置的准确性,以及设计的欣赏价值。

四、富有专属特色的独特性

所有的导视系统设计都是相对独立的。对于博物馆导视系统,在需要增加样式的变化的同时在设计上又要强调统一性。博物馆的独特性与统一性应该相辅相成,博物馆除了具有最基本的导向功能以外,也需要强调样式与图形上的创新,在材料、形态选择上,都有可做之处的。博物馆的导视系统中蕴含的文化特性,只要是在利用各种表现手段,传达文化内涵,而它的独特性是把创新的、个性化的形态用在导视系统中,用字体的选用、色彩的对比配置、图形创意、形态的独特样式呈现给观众的。

第三节 博物馆导视系统与博物馆空间整体的关系

博物馆空间的方向、深度、大小、形状、材料、质感都是观众所能直接感知的基本元素,它们营造出来的空间气氛和视觉环境,会直接影响观众情感和思维。这种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的心里感知使人们对整个博物馆空间留下一定程度的感受。但是当我们置身其中,所能感知到最多的是局部的细节感,并会把这些小局部与细节有意识拼凑在一起,让头脑中得以一个完整和深化。空间里的导视系统做出的指示和表达就是对这一过程的最佳指引,此时导视系统促进了观众对空间整体和内部细节印象复原与结合,这个过程呈现的是人们与空间中导视系统之间互相的依赖关系。环境视觉标识设计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可以起到信息传递和信息沟通的桥梁作用。1在环境中设置平面标识或者立体标识,它的目的就是利用特别的造型确立建筑的视觉形象。主要是在于光影、色彩、比例与尺度的关系。

光影可以说是随着自然光线的变化而变化的视觉元素,在设计中对自然光的有效利用,可以让整个博物馆的空间环境协调统一。色彩是导视系统里较难的问题,“因为人们的色彩偏好更多地受到民族习惯、知觉经验、情绪状态以及社会时尚的影响,因而不同的民族、地域、不同的个体,对色彩的偏好都有很大的差距”。2我们可以根据色彩的冷暖和变化去指导设计。其导视系统也主要运用颜色、质地以及版式来区分博物馆不同楼和展区的。每层楼都有单独的配套识别系统,有自己的编码和身份的标志符号。

导视系统设计应用于空间中时,首要目的是它的功能性,当然同时也要遵循空间环境的特点。所以,导视系统设计应从博物馆空间本身的比例和尺度出发,制定相统一、融合的尺度标准和自身比例。合适的尺度与比例它能快速的传达信息,有助于展现美感。在应用比例中,主要可以从内部比例和外部比例两方面进行考虑。而尺度则是某种比例关系给人的视觉感受,它与空间尺度息息相关、高度融合,向人们展示了一种不一定与实际尺寸相符合的视觉感受。

参考文献

第7篇:博物馆式的空间设计范文

从新博物馆学的视野出发,非遗博物馆建筑应该是一个承载了传承及弘扬该项非遗文化使命的文化机构的载体,其建筑功能应在满足传统博物馆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该文化机构的具体运行功能,同时在新博物馆学理念的指引下,将以传承为主要目标的非遗博物馆建筑新功能内涵进行进一步拓展。

1文化空间与非遗博物馆建筑

“文化空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使用的一个专有名词,是用人类学标准界定的非遗代表作的重要概念,其“既有物化形式(地点、建筑、场所、实物、器物等),也有人类的周期性的行为、聚会、演示等”。博物馆语境中的非遗除物质载体之外还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以及语言、记忆、音乐、口头吟唱等。非遗博物馆建筑本身应该是能传承该项非遗除物质载体之外的文化空间(culturalspace),或者能充分体现和激励该项非遗文化空间的发展,使得博物馆以更平等的姿态投向以往被忽略的文化群体和资源,从官方保护发展到公众自发投入的文化认同,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2以传承为主要目标的博物馆建筑新功能内涵

“非物质遗产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活态文化”,这就要求针对它的保护不能离开“人”的活动因素孤立存在。传统博物馆学注重以物为核心的“物质遗证(materialevidence)”,而“新博物馆学”理念倡导关怀地方社群,注重多元文化交流互动的特点,逐渐修正了传统博物馆奉行不逾的“典藏—研究—展示—教育”的功能,这与非遗保护“活态文化”传承发展的需要相匹配。非遗博物馆既需要保存有形遗产,承载起博物馆的“教育、休闲、娱乐甚至大众的精神依归等社会职能”,在新博物馆学的理念支撑下更需要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将真正传承该项非遗的人、团体和社区作为博物馆的主要服务对象,进一步拓展出新功能,成为传承人使用、收集、保管、教育研究、展陈、观众参与互动及多元文化交流的复合化空间,使得博物馆建筑与城市、社区、公众发生关联,为非遗的传承创新创造发展空间。非遗博物馆不再是一个只针对观众设计、以文物为中心的“文化化石”,而是将非遗保护工作的自还给了这些文化原生地的传承人,回归到社区基层,回归自然和社会。从新博物馆学的视野出发,非遗博物馆建筑承载着传承和发展该项非遗的文化空间的使命,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传承人为中心转变,在满足传统博物馆功能的基础上,发展出多元功能的复合化空间,构建出一种以传承为主要内涵的博物馆体系。

二广州市粤剧艺术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新功能内涵思考

2009年,有着“南国红豆”之称的粤剧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这也是广东省至目前为止唯一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和传承处于濒危状态的粤剧艺术文化,广州市决定于粤剧起源发祥的广州市荔湾区择址筹划立项建立粤剧艺术博物馆。

1粤博馆建筑设计的空间特征

当把“粤博馆建筑本身应该是能传承粤剧的文化空间,或者能充分体现和激励粤剧文化空间的发展”作为建筑设计中空间营造的核心目的时,我们开始思考:究竟怎样的具体空间形式和空间氛围最适合作为传承粤剧的文化空间形式。当我们开始沿着时间线回溯承载着粤剧诞生及历史发展记忆的种种空间形式:红船、江畔、村口、戏棚、园林、剧院等等多种空间母题的可能性开始出现;当我们以空间视野回顾粤博馆选址——荔湾涌沿岸周边的历史空间形态时,发现一个关键词从粤剧发展历程的时间线中跃然而出——“岭南传统园林”。19世纪前后,伴随广州经济的繁茂,在荔湾涌沿岸曾涌现过大量的行商园林,传承了源自中原的文人审美、又杂糅了来自西方的装饰异趣,形成别具一格的岭南传统园林风格。而当时粤剧艺术正处于从江畔的民间社戏这种临时演出空间逐步进入剧院一类的专业演出空间的过渡阶段。在剧院成为粤剧演出主流之前,行商园林正好充当了粤剧高端演出的最佳载体。在老城里的行商园林中,唱一折子粤剧刚好重现了当年广州行商私家生活的活色生香。如广州历史上著名的海山仙馆是荔湾区的大型水景历史名园,在“广逾百亩”的大湖面上,“离大殿十数步外湖中水面有戏台一座”,曾经的粤韵余音就曾在岭南园林中回响。可以说以一座荔湾涌泮的岭南传统园林作为在广州老城区传承粤剧艺术的文化空间的外化形式,应该是非常恰当的选择。

2粤博馆建筑设计的功能架构

在最初的设计任务书中,粤博馆的功能架构被定义为:展览、演出和培训的2+1模式。2+1模式已经将粤博馆的功能与粤剧的特性相结合,能够充分体现粤剧艺术的特性。但从新博物馆学的角度再思考粤博馆的功能,2+1模式还不能完全实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研究、教育、公共参与等功能。基于此,建筑方案将粤博馆的功能架构进一步丰富,定位为:“展览、演出、教育、研究、公共参与、世俗生活”六大板块。功能架构的核心目标为传承与发展。

(1)展览粤博馆中的展览功能

所面临的挑战在于粤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文物级的实物展示物,较多的展示品都是年代较近的演出道具,历史展品多为复制品和文字图片材料等。若以传统博物馆眼光衡量,会有展览内容单薄之感。若从新博物馆学角度,“应从更为广泛的角度收集藏品,围绕社区与其文化、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组织起来。其收藏除实物外,还包括视听材料、文件、物质场所、传统仪式、口述史和社会关系等”。为适应粤剧的非遗特性,展馆建筑空间考虑将粤博馆中传统园林的整体氛围延续至展厅之中,多设园林渗透和室内布景,有在园中观展的意境,丰富观展体验。展览方式多采用文物展陈、数字化多媒体互动、实地体验互动等形式,参观者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以多元互动的形式主动参与体验粤剧之美,展览功能成为公共参与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传统园林多感官体验的精神一脉相承。

(2)演出粤博馆建筑方案

为粤剧艺术提供多样的演出平台:250人规模和50人规模的大小两个室内剧场提供专业的粤剧演出空间;在几组私伙别院中提供的小戏台还原了传统戏曲艺术与茶楼酒家结合的堂会场景;面向荔湾涌两岸公共空间的濠泮戏台以粤剧演出作为纽带将园内园外空间融为一体;向市民开放的屋顶花园和沿涌一带环境都是民间私伙局表演的理想空间;独立小院的别院声歌为研究教育功能提供演出场所,别具一格;而演出功能的核心在于中心园林主景——广福台。广福台是向现存最早粤剧戏台——佛山祖庙万福台致敬的景点,其建筑装饰为全园最繁盛之处,是一座真山水中的粤剧大舞台,可谓粤博馆全园点睛之笔。在其中演一出粤剧,可供全园观赏,结合晚沙湖湖景,再现了“红船晚沙看琼花”的往昔看戏氛围,重现了岭南园林艺术和粤剧艺术的历史关联。

(3)研究和教育在非遗传承工作方面

粤博馆同时是一个专业的研究平台和教育基地。粤博馆主馆中设置了相应的研究空间和学术交流场所,同时粤博馆本身提供粤剧研究的资料库和数据库的网络交互功能,为粤剧艺术的学术研究与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实现研究的开放和开放的研究。粤博馆建筑方案在主展馆中设置了兼具临展与教育复合功能的多功能空间,可根据具体需求灵活支配,而相应的粤剧教育工作同时将作为粤剧文化展览的组成部分;专设的别院声歌小院交通独立,专属为研究教学服务,粤剧专业人士可在不受游览干扰的传统园林空间中进行艺术创造与交流。博物馆主要为粤剧剧场体验、数字多媒体展映、社区公益等活动提供传承场所,成为广大市民、社区开展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及保护的“社会课堂”。

(4)公共参与粤博馆建筑不仅为专业传承人提供研究与教育平台

同时希望通过建筑的开放性设计为民间传承人提供足够的自发性活动空间,如濠泮戏台和一涌两岸的公共空间、对市民开放的天台花园都是民间团体自组私伙局的良好场所;粤博馆专门搭建一条市民穿越通廊,在不改变市民步行习惯的基础上与市民共享园中美景;多功能厅以半开放的形式与市民通廊相连,可同时承接社区文化活动;主馆中的50人规模小剧场以怀旧剧院的形式再现20世纪初广州剧院的氛围。粤博馆通过互动体验式展览功能和多样的演出空间推广粤剧艺术,重新唤起市民对粤剧艺术的喜爱,为粤剧发展积累更多的民间传承人。粤博馆以公共参与作为主要功能之一,力在营造一个开放性的文化交流平台,为粤剧在时展中营造一个亲民的艺术形象,发挥没有围墙的“社区博物馆”功能。它不仅是社区历史、环境、现状的收藏、研究与展示中心,更是一个开展构建社区的共同记忆、加强群体认同、激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性活力、社区公益性活动的中心。

(5)世俗生活粤博馆结合园林共设有六组别院

一是呼应传统园林园中别院的布局形式,二是为粤博馆提供六组在闭馆时段可独立经营的私局别院。晚间粤博馆闭馆之后,六组别院提供高端私房茶膳,粤剧艺术则以堂会形式传承于其间。六组别院中靠近南入口的茶楼别院是常年全天经营,把老广州引以为傲的饮食文化带入粤博馆中,在提供博物馆餐饮休息功能的同时还原往昔品茶听戏的传统世俗氛围。六组别院的经营可保证粤博馆的日常运营,实现经济自循环,具有经济可持续性。在博物馆中引入经营功能是对传统博物馆功能的突破,是方案的争议点。但在粤博馆中再现堂会演出和茶楼听戏的传统生活场景,正体现了粤剧艺术与岭南世俗生活密不可分的关联,体现了非物质遗产的“活态文化”特点,为粤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营造了具有真实性的文化空间。

三、结语

第8篇:博物馆式的空间设计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 展陈艺术;新形式 叙事性设计

国家主席说过,“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由此可见,叙事性设计作为博物馆展陈设计发展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归类划分、总结梳理、开拓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自1868年中国第一家博物馆――震旦博物馆建成至今,中国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已经走完了149年的历程。随着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日益增多,人们对当下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评价标准,表现形式,以及技术手段等诸多方面的认识也开始进入了一个转型期。在博物馆研究中,展示研究对也从曾经对物与形式的研究,转向了对展示思维、空间、物、人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融合为一个整体的研究。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叙事性艺术思潮在设计领域,尤其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叙事性O计的理论自此在设计领域全面开花。近年来,这一理念的提出及其在展陈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开始从设计实践中被突显出来。尤其在以纪念类为主题的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已逐渐成为一种专门用于向参观者讲述故事的设计语言形式,为设计者在当代博物馆展陈设计上开阔了新的视野和思路。

1叙事性设计的创新性

展陈艺术设计是博物馆历史进程中科技进步、文明发展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展陈艺术设计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具有非常复杂的交叉学科特点,它与产品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舞台美术设计、电影美术设计等设计领域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文化目前,我国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梳理知识脉络和教学教材的实践应用上,对于叙事性空间设计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其他各国设计史浩繁的文献资料、学术成果和完整的研究体系,国内博物馆陈列设计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叙事性设计领域的研究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针对于目前国内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研究现状,叙事性设计的研究主要具有以下三点创新之处:

(1)展陈设计手段创新,变“静态”为“动态”,开展叙事性研究为历史类博物馆陈列设计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和思路。通过叙事性研究,从文本叙事与设计叙事的交叉性切入,将文学中的叙事性理论方法运用到博物馆展陈陈列的空间设计理念中去,通过文学手法诠释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整体理念和叙事空间。从而实现主席“……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伟大构想。

(2)展陈设计理念创新,变“要我看”为“我要看”,开展叙事性研究可以提高参观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设计者的展陈艺术目的。不仅可以满足参观者与展品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其自主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追问,进而建立有效对话机制的参观目的,而且,可以提高博物馆展陈设计的思维模式和行业水平。叙事性设计理念的提出,既符合当下国内博物馆展陈设计的需求,也是探索中国博物馆设计学未来走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展陈设计多学科交叉创新,变“一枝独秀”为“百花齐放”,开展叙事性研究可以开阔博物馆展陈艺术设计的多学科多领域多视角范畴。博物馆陈列中的叙事性设计是一个以多学科领域的理论、实践成果为支撑的综合性研究项目。其涉及的范畴包括:历史学、考古学、美学、设计学、心理学、传播学、符号学、建筑学等。利用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对博物馆展开叙事性设计研究,可以更好地达到承载传递历史文明的职责。

由此可见,研究叙事性设计不仅为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设计模式和展陈理念,而且让设计者摆脱了以往割裂地将展品配合图文展板进行展示的尴尬模式,巧妙地将“文化”穿插其间,让参观者始终处于设计者引导的参观状态之下,并最终以愉快的观展情绪参观完成全部展览。这种设计形式的出现既符合当今博物馆展陈设计的需求理念,也为国内博物馆展陈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可行性参考依据。

2叙事性设计与文学叙事

《现代汉语词典》里的“叙事”概念是指:“叙述事情(指书面的)。” “叙事学概念(Narratology)”于 20 世纪期初诞生于法国,起源于弗拉基米尔・普罗普《民间故事形态学》中对俄国民间故事形态的研究。其在20世纪60 年代结构主义的大背景下确立叙事学理论体系,提出叙事学是研究叙事作品的一门科学。法国文学家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也认为除文学作品外,很多材料都可以作为叙事对象,例如绘画、电影、社会杂闻、连环画等。

叙事性设计就是设计者(叙事者)对空间对象或者设计对象以叙事的形式进行展现、描述、设计的方式或过程。随着叙事学概念外延的无限扩大以及对其定义的不断深化,艺术设计类也逐渐涵盖其中。它所涵盖的内容涉及到建筑、景观、规划、平面、室内灯领域等多个方面,被视为艺术设计领域内的“大设计”。而博物馆陈列中的叙事性设计则是在宏观大设计的基础上开展的“小设计”。

博物馆陈列中的叙事性设计是建立在文学叙事理论基础之上展开的一种设计理论。这两种概念之间既有很深的渊源和交集也有其差异性。研究两者之间的异同之处,探讨文学性叙事是如何在陈列设计中进行应用转换的,是博物馆空间展示设计领域相关专家学者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从文学叙事的人称来讲,博物馆的叙事性设计同样可以分别采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方式进行阐释。这样的阐述方式不仅便于向参观者交代展示内容,拉近设计者、展项与参观者的距离,而且能够快速的使参观者透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信息融入到展览的语境中来,并且按照设计者预留的心理预期参观完成展览的全部内容,达到最佳的观展效果;从文学叙述的方式来看,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叙述形式也同样可以采取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方式来表现,这四种方式既符合参观者的心理活动又便于设计者对于观展路线的布置设计,可以说是艺术与文化的巧妙融合。而且,设计者还可以运用叙事的文学方法描述设计概念所涉及到的叙事本体、参观者及其周围的环境氛围,让参观者按照设计者预设的心理期望参观完成展览,以期达到最终的观展目的。换言之,就是设计者运用文学的叙述表达方式,结合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文学叙事方法中常用的表达手法,对展品及周围环境进行展示设计,以娓娓道来的形式为参观者巧妙的呈现出一个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内容,让参观者在设计者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历史,解读文化,探索未来。由此可见,文学中的叙述特点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同样具备,并且可以转化应用。

虽然两者之间叙述的对象、角、方式完全相同,但是由于本体不同,进而造成它们的应用方法和受众者的感受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叙事性设计是一门综合叉学科,它可以应用的技术手段(数字、信息、生物技术等)、借助的媒介(平面、三维、互动展示等),以及设计的方式(平面、多媒体、绘画、雕塑等)多种多样,与传统的文学叙事相比,叙事性设计可以呈现出更多层、多元化的表达方式。这一点对于传统的单纯依靠平面媒体进行交流的文学叙事来说是望尘莫及的。另外,叙事性设计的目的在于借助叙事的手段或者方式凝练展品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全方位向参观者展示展品的文化内涵,弥补部分展品因为信息缺失带来的观展缺憾,帮助参观者更加快速、深入、全面的了解展品及其背后所蕴含的丰富价值,引发其进行自主的思考与追问,从而达到与参观者进行心灵互动的目的。而文学叙事虽然也是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为目的,但是在感观感受和身心体验上,显然略逊一筹。

3叙事性设计的意义

很多展品由于受历史原因影响,遭到了自然、人为等不同因素的侵蚀或破坏,造成文化信息缺失的现象,如何将其进行合理化展示,让参观者在观展过程中既能了解其文化内涵,又不会丧失观展兴趣,如何解决不同类型博物馆中展品展项、展示单元在陈列设计中出现单一性、孤立性、割裂性的问题是目前空间展示设计者最为关心的一个话题。叙事性设计,即将文学叙事概念转换应用到博物馆展示设计理念中来,通过设计者的叙事设计,运用讲故事的形式巧妙避免了展品展项孤立、割裂的问题,弥补了部分展品文化信息缺失的遗憾。以“展品展项”为主线,“文学故事”为辅线,既增强了各展品展项之间、单元之间的互动联系,也有效保证了展馆整体的完整统一性和连贯性。

叙事性设计的提出及其在博物馆展陈艺术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有助于重新梳理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发展脉络,而且有助于思考、审视当今国内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现状、创新性和价值内涵,为探讨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多样性,以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向。

4结论

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博物馆展陈艺术设计,不断吸收、融入当今国际博物馆建设新理念,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拓展。叙事性设计的研究促进了博物馆展陈艺术设计实践与陈列艺术设计理论的融合,即从展陈艺术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用展陈艺术理性认识去指导展陈艺术设计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叙事性设计研究,促使展陈艺术设计在博物馆展陈工作中凸显其前瞻研究、高端策划、内容创新等特点,进而发挥展陈艺术设计在博物馆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保障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吴诗中.展示陈列艺术设计(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李跃进,吴诗中.2016为博物馆而设计[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

[3]徐乃湘,博物馆陈列艺术总体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第9篇:博物馆式的空间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 城市; 空间设计; 文化建筑;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function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of residential space design are analysed, and the principle of residential space combination for detailed discussion. Can be discussed with counterparts.

Keywords: architecture; city; Space design; Cultura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建筑空间是人们人为的为了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的需要,运用各种建筑主要要素与形式所构成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统称。它包括墙、地面、屋顶、门窗等围城建筑的内部空间,以及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中的树木、山峦、水面、街道、广场等形成建筑的外部空间。建筑设计注重实体、空间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城市设计也具有同样的特性,因此,两者在城市建设活动中呈连续性的关系。建筑从其本身来讲,是一个有机的体块,而从与城市的关系分析,它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它的外壳和表皮,可算得上是城市空间的内壁。在城市中,无论是商业建筑、行政建筑,还是文化建筑、住宅建筑,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都有着隔而不断的联系,具有空间形态上的连续性,而建筑的实体与空间则是相互依存的、不可分隔的。物体之间的空间是空的,但要想使物体与物体产生连续性,不仅物体与物体的外在特征,要有一定的连贯性,空间的连接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建筑空间同样具备这样的特征,这些空间的相互连续性决定了城市整体给人的视觉感应。城市中的建筑分属于不同的团体或者个人,他们对建筑形式的要求,往往是根据个人的喜好及企业的需求而定。不同的建筑设计思想,可能会使城市建筑呈现不同的面貌,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局面,也会破坏城市的整体环境。因此,城市设计师与建筑师的观点往往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导致城市建筑与城市整体产生不连续的局面。因此,城市的建筑设计活动,靠的是高度自觉的社会思想,只有这样,才可解决城市所面临的危机。

一、城市建筑空间设计问题分析

建筑既是个实体又是空间,老子曾说过“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而在空间与实体当中,空间是最有价值的,它不仅蕴含着环境、文化、社会习惯等因素,空间大小、形状和方向,还可使人们产生不同的精神状态。纵观全世界的城市建筑,建筑空间的形成与建筑的不同功能有莫大的关系。如商业区、政府行政部门、文化教育机构等,这些建筑由于功能的不同,空间设计手法也各不相同。“在城市中、建筑中,人们的生活活动之所以能够正常运行,是建立在有如生命体中‘能量交换’那样的功能之上的”。空间分为三种功能,即居住空间、活动空间和娱乐空间。而城市建筑空间的设计,也是建立在这三种功能之上的。

二、文化建筑空间设计问题分析

建筑空间的连续性,是城市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如果在设计中可以将建筑空间组成一个秩序井然的路径,那么,这种路径便可使人们心理上得到持续的和谐感,达到了这样的效果,才可以说完成了城市设计的一部分,因为城市设计除了建筑空间外,还有其他诸多的空间因素存在,将这些全部的空间因素结合在一起,在设计上才算真正获得了成功。在城市设计中,无论是商业建筑、文化教育建筑,还是住宅建筑,在空间的设计中都要注意到这几个方面。在城市建筑中,文化教育建筑也占据着城市的相当一部分面积,这类建筑主要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学校、展览馆、天文馆、文化宫、少年宫等,建筑空间设计,根据各自的不同功能而有异有同。博物馆建筑是展示城市文化品质因素的重要性建筑,因此,几乎在世界上各大城市中都有建造,它的建造无疑也包含着城市空间设计等方面的因素。博物馆建筑在欧美城市中建造的数量很多,通过比较研究,可归纳为三种模式,即 CPM、CTM和 SM模式,每种模式的选址都与城市整体空间有直接的关系。CPM模式是城市核心地段(Central)、中央广场/公园(Plaza/Park)、博物馆(Museum)的简称,也就是博物馆建筑与城市中的大面积绿地、公共广场、公共公园形成城市的核心文化、休闲区,从而体现博物馆建筑地位的尊贵。这种在城市核心区设置文化建筑的模式,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形成,著名的希腊雅典卫城,就充分体现了对这种模式的运用。之后罗马时期的中心广场、中世纪以教堂为中心的广场区,再到今天的以博物馆建筑为中心的城市,均体现了CPM模式的优越性。CPM 模式的博物馆建筑,在欧洲国家有所体现,但在美国表现得更为突出,如纽约、费城、华盛顿等城市均有体现。纽约城的布局并没有明显的轴线,而是按照传统的网格式布局进行规划,城市中不规则的区域均被一些主辅道路划分,建筑则分布在道路之间的区域。就这样一座到处被网格包围的城市,却在城市的中心区留出了一块城市中心花园,而在这座花园内,除了水池、自然植物外,只建有一座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没有其他的任何建筑物。与纽约相比,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博物馆建筑更让人为之震撼。华盛顿市中心区是最为引人瞩目的区域,在这里矗立着国会大厦、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三座主体建筑。三座建筑分别位于一条约 3km 长的中轴道路上,华盛顿纪念碑位于中心,在这条道路的两侧,几乎全被博物馆建筑占据,尤其是国会大厦到华盛顿纪念碑之间的中轴线两侧,形成一组庞大的博物馆建筑组群,其中,中轴线的东侧,设置有航天博物馆、非洲艺术博物馆、Freer 艺术博物馆等建筑;中轴线西侧,设置有美国历史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国家美术馆西馆、国家美术馆东馆等建筑。这些建筑虽数量很多,但在未建造之前,便作了相应的设计规划,确定了绿地、广场、水池等各部分之间的布局,以至于后来所增建的印第安文化博物馆建筑的出现,并不影响整体的布局,而且也并不显得拥挤,相反地,更呈现出高雅的文化气息。第二种 CTM模式是城市核心地段 (Central)、综合交通系统(Transportation)、博物馆(Museum)的简称,显然与 CPM 模式有很大的不同。CTM模式是指将博物馆建筑的基址选在交通便利的位置,也就是与城市道路相邻,以保证便捷的交通,增加到博物馆参观的人数。这种博物馆建筑在城市空间中的选址,使博物馆建筑融入到繁忙的城市交通中,形象更加亲近于民。CTM 模式的博物馆,以 MOMA(Museun of Art)博物馆为代表。MOMA 博物馆是一种专门收藏、展出近现代、现代不仅可推动文化建筑的发展,还可使其商业功能得以加强,现今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应用。第三种 SM模式,是一种位于城区之外的、或者偏僻地区的博物馆建筑,为特殊基址(Special)、博物馆(Museum)的简称,也就是特殊地段的博物馆建筑。这种博物馆建筑往往特殊的要求,通常选址在古迹遗址、名人故居等地,建筑空间及环境的设置更加困难,不仅要考虑新旧建筑的完好结合,还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