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应用题范文

应用题精选(九篇)

应用题

第1篇:应用题范文

应用题的特点是用语言文字叙述生活和生产中的事件,由已知条件和问题组成,并且存在着一些数量关系。其存在形式要么是给出信息数据和问题,要求根据问题捕捉信息数据进行解决;要么是有了信息数据,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问题进行解决;要么是已有一些信息数据和存在的问题,需要先解决差的数据,进而解决问题。它是一类非常讲究思考的题型,逻辑性特别强,而且涉及面相当广。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因此,应用题常常让许多学生望而生畏。此外,在应用题教学中,当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时,学生似乎都是懂的,可当学生自己去做时,就如同迷路的孩子一样,找不到“题路”。即使老师再三叮嘱学生一定要充分理解题意、认真分析好再做,学生还是依旧束手无策,我行我素地胡乱做一通,结果错误百出,令老师百思不解。可见,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分析、推导、综合数量关系,由已知求出未知的过程。应用题的解答不仅要综合运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意义、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还要具有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思维能力。所以,应用题教学不但可以巩固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如何进行应用题教学呢?为此,笔者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精心设计了应用题七环教学法,收到了可观的教学效果。

应用题七环教学法是在心理学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应用题的特点,从应用题生活化的角度,针对应用题在小学中的地位,对应用题给师生带来的困惑进行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得出的。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加强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思维为重点,着眼于提高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基本环节是:导读思说记找研。现分述如下:

1、导

导,即导入新课,是老师有机连接各个环节的桥梁。其目的是为学生探究新知识指明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新知识上,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导的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因此,对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千万不可小觑,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不仅要让导的内容与新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其有利于学生进行迁移类推,而且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和现实生活,使学生感到既容易学,又有趣;既有用,又有价值。为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导的方式,或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启发,或者充分使用学具、教具进行设疑,或者运用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吸引学生,或者环环相扣,以旧引新。总之,不论运用什么方式,只要能达到导的目的,导得自然,一般来说,都是可取而有效的导入方式。

2、读

读,指读题目,是应用题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自己感知信息数据的过程。读,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事,其实,要把应用题读通、读透,还是比较困难的。有的学生之所以做错,其实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读题时走马观花,没有读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应用题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这么说:“与其让学生抄题目,不如让学生多读题目。”这当中的道理,就像让学生抄不认识的字一样,不论抄多少遍,学生还是同样不认识、不理解。

读,要讲究一定的方式。在小学,大多数的学生读题时都不注意停顿,语感非常差,使得数学意识低下,因而理解不透题意。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以读的指导: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个人读,也可以分组读;还可以全班齐读,形式不拘一格。此外,还要注意读的语速。通常情况下,语速以稍慢为佳,以能准确感知信息数据及问题为标准。因此,读的时候一定要全面、仔细,既不加字也不减字,对于较深的题目,甚至要咬文嚼字。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而且也使学生的感知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捕捉信息数据的能力,为学生理解题意奠定了初步的基石。

3、思

思,指学生读题后,思考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该如何表述,该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如何用线段图描述题目,题目中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答等,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中心环节。学生思得如何,主要是看教师是否根据学生的经历和思维水平,合理而充分利用可用的教学资源,使学生思维现实化。只要是上数学的老师,都很清楚地知道,一些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在掌握数学知识时,往往感到困难重重,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解题过程中缺乏思维活动的自觉性与周密性。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引导,切实做好学生的引导者,设法调动学生的大脑器官。不但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产生遐想,引发思维的火花,而且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活动,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对学生负责。切忌以教师的说讲来代替学生的思,力求“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4、说

说,指学生用语言对自己的思考进行表达,属于口头动脑,是对题目的再理解,是最积极的思维表现。“人的思维,尤其是抽象思维,与言语密不可分。”“言语使思维更凝缩。”“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利用它进行各种思维活动。”可见,语言能促进思维的发展。说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思维水平的重要手段。教师评价学生爱动脑筋,勤于思考,智商高等,主要就是从学生平时说的积极性这一角度来进行评价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说的训练,尤其是学困生,更应该激发他们说的欲望,使他们不仅仅是想说,而且是要说;给他们一个说的舞台,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此,说的时候应尽可能采用个人说的方式进行,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此外,还要要重视说的依据,也就是根据什么来说的。只有把依据弄得一清二楚,学生才能明白应用题是如何体现基础知识点的,才能判断自己思的结果是否正确。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基础知识,加深对应用题的理解,学会思的方法,而且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建立自信。

5、记

记,指将学生说的内容简单明了地写下来。就条件和问题来说,记的实质是对原题进行删节、组装、制作的过程,是对原题的一种精加工。就整个这一环节来说,记的目的是变复杂为简单,加深记忆,强化理解,以便于学生观察、分析和综合运用。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通过“读”“思”“说”的训练后,得到的材料往往是零乱的,因而运用时常常丢三落四。在现实生活中,应用题也并非要像书上那样详细地写出来,而只需要进行简单地记载即可。记,还是学生概括能力的表现之一。通过观察记的内容是否完整简洁,可以看出学生提练语言的水平。因此,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记的能力,尤其是较复杂的应用题,记就更有必要了。记,最好在草稿本上进行,当然,如果觉得有必要,也可以在作业本上进行,但一定要注意题目中具有隐蔽性的那种条件,记的时候应当把缺省部分写出来。

例如:“一个儿童体内所含的水分有28千克,占体重的4/5。这个儿童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在这道题中,“占体重的4/5”是一个缺省条件,应该把缺省的部分“水分”补出来,记为“水分占体重的4/5”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扫清第一道障碍。

6、找

找,指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题目的突破口和单位“1”等,进而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等量关系),属于分析的过程。

突破口一般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句子,是学生理解题的拦路虎,通常是带比、分数或几倍等的语句。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找出这种句子进行理解。单位“1”是用来衡量的量,一般是紧接分数或几倍前的那个量;有比时,通常是相比的几个合起来的总量;或者就是题目中的总路程、总工作量等。总的说来,和谁进行比较,谁就是单位“1”。单位“1”是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之一。学生是否找准单位“1”,常常影响解题的对错。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要引导学生弄清用来比较的量,教给学生识别比较量的方法,以便找出单位“1”的量。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题目中存在着两个甚至三个单位“1”,解题时要注意单位“1”的统一。数量关系是应用题的灵魂,是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前提和根本,也是学生解答应用题最大的困难。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人类关于数学方面的文化遗产,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还要使学生学会用知识来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能获取数学基础知识,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从具体题目中找数量关系的能力。只有找到正确无误的数量关系,才能根据数量关系进行正确的解答。

找数量关系的方法有三种:

①对已知条件和问题逐一找;

②对已知条件和问题综合找;

③明确单位“1”,画线段图找。画线段图时,一般是先任意画一条线段来表示单位“1”的量,然后确定应该分的段数……单位“1”的量画好了,再画其他的量。

例如:“一条裤子的价格是75元,是一件上衣的2/3。一件上衣多少元?”在这道题中,“是一件上衣的2/3”是一个缺省条件,是题目的突破口,应注意理解;应该把“上衣”看作单位“1”。学生这样理解后,自然能找出“裤子单价=上衣单价×2/3”这一数量关系,或者画出下面的线段图,找出数量关系。

7、研

研,指学生根据信息数据,利用找到的基本数量关系及某一条件或问题,研究出其他的数量关系,也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灵活运用后学知识,尝试多种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是解题思维的拓展,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其具体做法可以是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对数量关系进行变式,也可以是对题目中能进行转换说法的条件(多数是带几倍分数或比的条件)进行换说法,也就是运用多种方法表达所学知识,)3找出新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

例如:“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2。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本题中有一个明显的数量关系:“大豆面积玉米面积=100”利用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得到两个数量关系:“大豆面积=100-玉米面积”和“玉米面积=100-大豆面积”。题目中的关键句是“播种面积的比是3:2”,也是一个缺省条件,补完整就是“大豆面积与玉米面积的比是3:2,即,大豆面积:玉米面积=3:2。对这一条件进行换说训练,又可以得到以下说法和理解:

①玉米面积:大豆面积=2:3

②大豆面积是玉米面积的3/2(豆=玉×3/2;玉为单位“1”)

③玉米面积是大豆面积的2/3(玉=豆×2/3;豆为单位“1”)

④大豆面积比玉米面积多1/2〈豆=玉玉×1/2;豆=玉×(11/2);玉为单位“1”〉

⑤玉米面积比大豆面积少1/3<玉=豆-豆×1/3;玉=豆×(1-1/3);豆为单位“1”>

⑥大豆面积3份,玉米面积2份,共5份。

又如:“一张课桌比一把椅子贵10元,如椅子的单价是课桌的3/5。课桌、椅子各是多少元?”本题中的“椅子的单价是课桌的3/5”这一条件也可以理解为“椅子单价:课桌单价=3:5”这样又可以像上一例一样进行探究,从而找出多种多样的数量关系,这样不仅加深了理解,丰富了解法,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第2篇:应用题范文

小学三年级应用题的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涉及一般应用题到典型应用题,从一步应用题到几步应用题,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从普遍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的解答方法,也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地归纳、综合,让学生从已学习到的解题方法中找出规律,把握特点。

在小三数学整数应用题的教学中,应注意抓住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教会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切入点。我们知道解答一般思考应用题的方法是:问题〈――〉已知。解答过程是:1读题,2分析,3解答,[列式],4检查。而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最难的是要教会学生把这个程有机的结合。于是,我就提出一些要求,让学生知道解题过程中各个环节中应达到的目的,使学生有的放矢。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一班栽树40棵,二班栽的比一班多5棵。两个班一共栽树多少棵?”

这道应用题时,我就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要学生思考:这道题说的什么事?有几个班栽树?拿个班栽得多?“一共”是什么意思?求“一共”用什么方法?这一串问题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把解题的方法也有机的结合起来。教会了学生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教会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从问题〈――〉已知的一般的解题方法。

指导学生自编应用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使学生正确掌握应用题的结构,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的概念,加深对加、减、乘、除意义的理解,提高解题的技能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自己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看图编题。根据老师所给的图片和数字编题。

如:看线段图编题。

①养禽场有鸡320只,鸭的只数是鸡的3倍,鸡和鸭一共有多少只?

电视机厂有黑白电视机3200台,彩色电视机是黑白电视机的3倍,彩色电视机有多少台?彩色电视机比黑白电视机多多少台?

(2)补充缺少的问题。教师出一些不完整的应用题,要求学生补充完整,如果园里种了5行苹果树,8行梨树,每行种10棵棵?

[①一共种多少棵?②梨树比苹果树多几棵?等]。

小三应用题中还涉及到许多典型应用题。如:路程除以速度=时间,总产量除以工效=工作时间,总产量除以单产量=数量,总价除以数量=单价。之所以把它们叫做典型应用题,是因为这类应用题有着极强的规律性。虽然这类应用题也可以用解答一般应用题的方法来解答,但如果学生把握到它的规律性,用它特有的典型关系式来分析、解答就会更加简便。例如:商店有12箱水瓶,每箱5个,每个10元。着些水瓶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这道题是求总价,关系式是:总价=单价乘以数量)

这样根据数量关系式就能轻松的解决这道题。当然一般典型应用题都不是一步的简单应用题,这就要求学生要熟练地、准确地应用各种关系式子。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的定义关系式子中的一些慨念。如:“速度”,“单价”,“工效”等等。并列举生活中有关慨念的例子,让学生判断、理解,逐步掌握、运用,以利于学生更好的解决典型应用题。

第3篇:应用题范文

借助线段图解题,可以把抽象的文字具体化、形象化、直观 化,把文字变成图形,用图形表达数量关系。 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低,理解题意很困难。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有关练习题:甲数比乙数多1/5,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从文字上,学生很难理解题目里两句话隐 藏着两个不同的单位“1” ,不少学生误以为是同一个单位“1”,所以答案为“少 1/5”。我 通过引导学生用线段图的形式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更直观,形象,具体。 甲数:乙数:通过画线段图,把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一目了然,学生便清楚地看到题中既可以表示为:甲数是乙数的 6/5,也可以表示为:乙数是甲数的 5/6,可以得出:甲数比乙数多 1/5 或乙 数比甲数少 1/6,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标准量”不同,对应的多出分率或少出分率就不同,通过用线段图分析,甲数与乙数两者间的数量关系就完全清晰,学生就能正确地列式、解答 了。

在教学相遇问题 时用线段图就能很好的让孩子理解“相向而行”“相遇”这些词语,并通过让孩子猜猜他们会在 哪里相遇,让他们自己到图上标出相遇点,即能培养孩子的估计能力,又激活了孩子解题的 兴趣,使孩子乐于参与到解题中来。还有学生在学了长方形周长之后常会碰到这样一道题目“一块长 8 米,宽 5 米的长方形菜地,一条长边靠院墙,其余三边围上竹篱笆,篱笆长多少 米?”初次碰到这道题目的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常常对“靠院墙”“ 三边围上竹篱笆”不理 解,以至于无法解题。这时我经常会在黑板上画一个实物图帮助孩子理解题意。读懂题意,理解题意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只有读懂题意,学生才有 信心解题。所以借助线段图帮助孩子理解题意是本课题至关重要的一步,它是孩子打开解决 问题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又如处理成倍数问题时“参观夏令营的三年级人数是二年级的4倍,如果三年级和二年级一共有80人参观,那么参观夏令营的三年级和二年级各有多少人?

我领大家读完题后,同学纷纷都眉毛紧锁,寥寥无几的同学举手发言,见同学们一个个都面带难色,我说:“同学们还记得上一堂课我们学过的画线段图吗?你们可以尝试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试一试。”

深受启发的同学连忙拿出笔,一边读题一边画图。根据题意可知,三年级人数是二年级的4倍,先用一个1厘米的线段来表示二年级的人数,那么三年级就应该是四个1厘米长的线段。

看到这线段图同学们茅塞顿开,二年级和三年级合起来就是5个1厘米的线段,一共是80人,那么一个1厘米的线段就是80÷5=16(人)。由此可见,二年级人数就是16人,三年级人数就是16×4=64(人)。

第4篇:应用题范文

要能够正确、熟练地解答应用题,不仅要学好有关的知识,掌握解题方法,反复练习,而且应该学会解答应用题的一些基本功。

一、学会"读"

读题不能单纯读"字",应注意弄清题目所叙述的事物的大概,理解反映数量关系的句子的意思,做到真正弄清楚题意。

如:有人把蝙蝠放在蚊子的房间里做试验。蝙蝠原来体重3.9克,15分钟后,由于吃了蚊子,体重增加到4.29克。平均每只蚊子的重量约是0.02克。算一算蝙蝠一分钟吃了多少只蚊子。读题时,应该弄清:①蝙蝠体重增加的原因是什么?②"蝙蝠体重增加到4.29克"包括它本身的体重吗?如果改为"蝙蝠体重增加了4.29克",那么包括它本身的体重吗?③已知哪些条件?求什么?

二、学会"问"

在解答应用题时,应学会针对题目条件和问题,连续提出一些问题,进行判断和推理。

如:三年级学生有28人要参加课外活动。分成4组,平均每组有多少人?这道题我们可以这样连续提问:①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解答?②为什么要用除法解答?③怎样列式?④为什么要用28作被除数,4作除数?

三、学会"说"

就是要学会说算理,说解题思路。

如果果园里有苹果树250棵,梨树比苹果树少50棵。梨树和苹果树共有多少棵?可以这样口述解题思路:要求梨树和苹果树共有多少棵,就是要知道梨树和苹果树各多少棵:苹果树的棵树已经知道250棵,梨树的棵数不知道,所以要先求出梨树的棵数;我们已经知道梨树比苹果树少50棵,所以列式为(250-50)+250=450(棵)

四、学会"画"

就是学会画出条件、问题、关键句,画出线段图。

如:新华书店有故事书300本,文艺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倍。文艺书有多少本?可用"______"画出条件,用""画出问题。线段图可画为:

五、学会"补"

就是给不完整的题目补充条件或问题,使它成为一道一步或几步计算的应用题。

第5篇:应用题范文

一、理清思路,从问题的思考角度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

高效课堂教学除了概念的讲解之外,主要集中在解题能力的培养上。学生不仅要理解例题,而且要做大量的练习题。在解题训练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明确思路,再动笔解题。培养学生解题思路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一定的解题程序去思考,以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进行解题思考时,学生首先要仔细地读题,弄清楚题目考察什么,明确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然后解题。有必要时可以把相关的数据关系先列出来,以提高解题的效率,也提高解题的准确度。例如,学习求“几分之几”的方法时,教师先不必急着答题,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谁是谁的几分之几。经过思考,学生知道了用乘法计算,解题就容易了。从读题、思考、发现规律到最后解题,学生的思路都非带清晰,形成了良好的解题思考习惯,学习过程就易提高效率和质量。

二、规范解题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技巧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例题,并创设相应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大量的训练往往会导致学生忽略解题的过程而直接得出答案。这个习惯会影响解题的正确性,也不符合数学解题规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按照规范解题的重要性,无论是侧题的讲解,还是训练过程,都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步骤去做,以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清晰地读题,列式,而且减少误算和漏算,提高解题质量。另外,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训练过程中的严格要求,学生逐渐形成规范的解题习惯,也能提高课堂的有序性和有效性。例如,讲解“修400米的路,第一天修了全程的1/5,第二天修了1/8,两天共修多少米?”这一例题时,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可以有两种解题方法:400×1/8+400×1/5;400×(1/5+1/8)。其解答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严格地按照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和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的规则,完成解题。从读题、分析思考、明确运算规则到最后得出答案。解题过程,教师的演练十分规范。学生掌握了解题规范,解题的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提高。

三、形成良好的验算习惯,完善解题步骤

小学数学需要验算和二次检查。良好的验算和二次检查习惯能够确保答题的正确性,把由于马虎或者审题不细等纰漏纠正。课堂上,教师讲解完例题之后,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对题意的解读是否正确,解题过程是否规范,是否出现了计算错误,让学生学会检查,以培养学生的检验意识,形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完善数学学习。例如,在解完“25÷(1-1/6)-25=”这个算式之后,学生回过头来检查,发现括号内的运算过程出现了通分的错误,于是立即纠正,保证了解题的正确性。

第6篇:应用题范文

应用题的烦恼

昨天下午,我拖着疲惫的身躯,极不情愿的从书包中抽出那烦人的让人看的眼花缭乱的数学作业,为了拖延时间,我故意将拿作业的时间提升到最长,然后才慢慢悠悠地走去了老爸那个让人头昏脑涨的办公室,进了门,马上就有一股让我做作业的风袭来,好像是嫌我动作慢似的,用它那巨大的无以伦比的手,将我按在了写字台上,我只好从命,乖乖的抽出签字笔,刷刷刷的在作业上战斗起来,突然,有两题难题难住了,我就是数学应用题上的1、2两题,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终于经过了半小时的心理挣扎,我放大了胆子,虚心向老爸请教,老爸,平常我有一点点瞧不起他,凡事都不让他多管,可今天可不同,今天是我有难题了,想不出答案,老爸看见我去请教,似乎非常开心,心里肯定想:我大显身手的机会到了,于是,他用他脑子后面那个大包包,尽力思考答案,终于,他想出来了,我也马上有了做题头脑,理清头绪,根据老爸的步骤慢慢的解答了下去,看见我答完了,老爸又用他的杀手锏了,问我懂了没,我就对爸爸开玩笑,说没懂,于是,爸爸打开他的声带,叽里咕噜的说了许久,我似懂非懂,只是不停的点头点头,囫囵吞枣的将解题方法挤进脑子。

今天,难题来了,老爸为了测试我是不是真的懂了昨天的题目,还是似懂非懂,将那两道题抄了下来,为了防止我偷看,还特意将试卷藏了起来,哎,老爸真无聊,难道我会是那种不会题目就抄袭的人吗?开始测试了,第一道题我解起来是畅通无阻呀,因为我保证,昨天我不会这道题是因为我不想做作业的念头冲昏了我的头脑,才做不出来的,要是昨天我没有这种讨厌的念头,我绝对能做出这道题的,哼,老爸,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呀,看我不把第二题也解了,让你笑不出来,可是,我这种念头又是错误的,昨天,我根本没去理会这道题,今天,我超人般的记忆也不管用了,现在只记得最后的答案是700,快车的速度是105,它开了420千米,这不,算出这些答案的步骤,我忘的一干二尽,可是,我就是不想去问老爸,我要证明我比老爸强,可是要想让我再次想出昨天是怎么做的,那是不可能的了,最后,我没有办法,只好不情愿的向老爸请教,老爸用我的铅笔盒和一台计算机来演示这道题,很快,我就明白了,做出了这道题。

虚心请教并不丢脸,但是重要的,是你要真正的理解这道题,这才能让那道题真正的成为你熟悉的题目。

第7篇:应用题范文

[关键词]应用题 列表法 分析 分式方程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177-01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数学学习中的重难点之一,怎样使学生快速分析题意,准确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等量关系”是列方程的依据,又与问题中所有的基本量密切相关,用列表法来分析,将题目给出的条件和要求反映的基本量在一个表格中显示出来,使那些较为复杂的关系条理清楚、明朗,能较快发现等量关系,准确快速列出方程,大大降低解题难度。

如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中分式方程的应用题,一般都涉及三个基本量,根据三者的关系可用其中的两个量表示出第三个量,又有两种情况之分,均可列成3×4表格来分析。

例1:有两块面积相同的小麦试验田,第一块使用原品种,第二块使用新品种,分别收获小麦9000kg和15000kg。已知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比第二块少3000kg,分别求这两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

分析:此题中有三个基本量:面积、单位产量、总产量(三者关系为:总产量=单位产量×面积),又有第一块、第二块之分。可列表格为:

由面积相同易得方程 = 。

例2: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公路:一条是全长600km的普通公路,另一条是全长480km的高速公路。某客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比在普通公路上快45km/h,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是由普通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时间的一半。求该客车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

分析:此题中有三个基本量:路程、速度、时间(三者关系为:路程=速度×时间),又有普通、高速之分。可列由高速路速度比普通路快45km/h易得方程 -

例3:为了帮助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重建家园,某学校号召同学们自愿捐款。已知第一次捐款总额4800元,第二次捐款总额5000元,第二次捐款人数比第一次多20人,而且两次人均捐款额恰好相等。如果设第一次捐款人数为x人。那么x满足怎样的方程?

分析:此题中有三个基本量:人数、人均捐款、总捐款(三者关系为:总捐款=人均捐款×人数),又有第一次、第二次之分。可列表格为: 第一次 第二次

由两次人均捐款恰好相等易得方程 = 。

例4:某市为治理污水,需要铺设一段全长为3000m的污水排放管道。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实际施工时每天的功效比原计划增加25%,结果提前30天完成这一任务。实际每天铺设多长管道?

分析:此题中有三个基本量:工作量、功效、时间(三者关系为:工作量=功效×时间),又有原计划、实际之分。可列表格为: 原计划 实际

由提前30天完成易的方程 - =30。

例5:某质检部门抽取甲、乙两厂相同数量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结果甲厂有48件合格产品,乙厂有45件合格产品,甲厂的合格率比乙厂高5%,求甲厂的合格率。

第8篇:应用题范文

一审、二设、三列、四解、五答是我们所熟知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这五个步骤中学生感觉最困难的就是列方程这一步骤。然而,难点虽然在这一步,难点的解决却不能拘泥在这一步上。因为要列方程首先要知道列方程所用到的数量关系,而数量关系并不是现成的,而是通过审题得出的,由此可见列方程解应用题真正的难点并不在“列”上,我们应该把矛头指向“审”上。那么,在审题时,我们究竟要“审”什么,如何得到列方程所用到的数量关系呢?下面通过初一课本中的几个例题来具体说明。

一、问题中的量有固定关系的。

例题 1:希望工程委员会决定把义演所得的全部善款6950元作为助学金发给某贫困山区的65名学生,其中每个初中贫困学生的助学金为150元,每个小学贫困学生的助学金为80元,问发给初中生和小学生各多少人?

第一,明确“审”什么。我认为要“审”两点:

(1)要明确问题中出现了哪些量,思考这些量有没有固定关系,如果有要直接写出固定关系。

如读例题1后,可知问题中涉及到的量有每个贫困学生助学金,人数,总钱数,他们的固定关系是:

每人钱数×人数=总钱数

初中

小学

(2)明确问题中表示量的关系的语句(最好用下划线画出来)。①全部善款6950元,②贫困山区的65名学生

第二,明确列方程所用到的数量关系。

在(1)中的固定关系下面分别标上已知的量和未知的量

每人钱数×人数=总钱数

初中 150 x

小学 80

要标上小学的贫困生人数,由(2)中的关系“②贫困山区的65名学生”得到 65-x于是得到

每人钱数×人数=总钱数

初中 150 x

小学 80 65-x

很明显,固定关系中只剩下了“总钱数”这个量,剩下的这个量具有的关系正是列方程时要用到的等量关系。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想到前面画出的“①全部善款6950元”也就是:

总钱数:初中总钱数+小学总钱数=全部善款

经过前面的审题之后,学生很容易可以写出解题过程:

解:设初中贫困生有x人,则150x+80×(65-x)=6950

解之得 x=25 65-25=40

所以初中贫困生有25人,小学贫困生有40人。

可见,我们这样审题的最大好处就是明确了列方程时要用到的等量关系的着眼点,尤其适合问题中有多个等量关系的问题或者列方程用到的等量关系没有直接给出的问题。如下面这个例题:

例题2:甲、乙两人在一条400m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已知甲的速度是360m/min,乙的速度是240m/min.

(1)若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跑,何时两人第一次相遇?

(2)若两人同地同向跑,甲先跑?min,经过多长时间两人第一次相遇?

第(1)题,通过审题可得: 路程=速度×时间

甲 360 x

乙 240 x

固定关系中只剩下了“路程”这个量,虽然问题中并没有明确交代甲和乙的路程关系,但是目标明确了,只要思考一下,便有生活经验可知甲和乙相遇时正好跑完了一圈,即

路程:甲的路程+乙的路程=400

第(2)题,通过审题可得: 路程=速度×时间

甲 360 x

乙 240 x-?

路程:甲的路程=乙的路程

以上两个例题,都是利用固定关系中剩下的量确定等量关系,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剩下的量,直接利用固定关系即可列出方程,如:

例题3:某品牌衬衣的标价为132元,再一次促销活动中以九折出售,仍可获利10% 这种衬衣的进价是多少?

审题可知问题中的量:进价x

标价132

售价132×90 %

利润率10%

利润 =售价 — 进价=进价×利润率

132×90 % x x 10%

可见,固定关系中的量都已标出,利用固定关系即可得到方程:

32×90 %— x = 10% x

二、问题中的量没有固定关系的。这种问题的审题方法和前一种问题基本相同。

例题4:小明今年11岁,爸爸今年39岁,多少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三倍?

审题: 小明的年龄 爸爸的年龄

今年 11 39

X年后 11+x 39+x

关系句: 多少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三倍?

第9篇:应用题范文

    如大润发商品的标签、购物的发票(小数加减法)、电费水费发票(小数乘法)、图书的标价(全套六册 共112.6元 小数除法)等。为学生提供身边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2、结合时事知识。

    “雅典奥运会”的举办、象棋比赛成绩的记录、临场胜负的判断都要用到小数知识。如:(1)(射击场景)这时第一名的成绩是689.8环, 而王义夫的成绩是679.7环,那么最后一枪王义夫至少应打出多少环才能获得金牌?(2)(田径)中国选手刘翔在男子110栏比赛中以12.91秒的成绩获得金牌,比原奥运会记录快了0.04秒。原奥运会记录是多少?(3)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射击运动员杜丽,最后5枪打出52.5环的成绩,夺得该项的奥运金牌。她平均每枪打多少环?等。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