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外线上教学研究现状范文

国外线上教学研究现状精选(九篇)

国外线上教学研究现状

第1篇:国外线上教学研究现状范文

【关键词】耗散结构;教育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2―0008―03

引言

耗散结构理论由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普里高津教授提出。它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陆续确立并获得极快进展的三门系统理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的分支学科之一。虽然时间不长,却已是系统科学领域中年少有为的成员之一。它本来发端于物理学,但是随着它所具有的科学与哲学意义不断地被人们所认识,耗散结构理论已经开始被运用于社会研究的众多方面。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如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经济学、哲学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产生了一系列成果。

耗散结构是在远离平衡区的非线性系统中所产生的一种稳定化的自组织结构[1],它是组成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结构。结合该理论,文章对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再思考,发现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耗散结构理论的诸多特征。在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 耗散结构理论概述

耗散结构理论是用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方法研究耗散结构的条件、机制和规律的理论,1969年由比利时科学家普里高津(Iyla Prigogine)在《结构、耗散和生命》一文中提出。该理论的核心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阀值时,经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乱无序状态(混沌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由于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故称为“耗散结构”[2]。耗散结构理论回答了开放系统如何从无序走向有序的问题。普里高津同时认为:“生物和社会组织在形成耗散结构上有共同之处。社会和生物的结构的一个共同特性是它们产生于开放系统,而且这种组织只有与周围环境的介质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才能维持生命力”。[3]耗散结构理论指出,系统从无序状态过渡到这种耗散结构有以下几个必要条件:

1 开放性。系统是开放的,与周围环境有物质和能量交换。存在于开放系统中,靠与外界的能量和物质交换产生负熵流,使系统熵减少形成有序结构。耗散即强调这种交换。但对于孤立系统,其熵不减少,不可能从无序结构产生有序结构。

2 远离平衡态。系统只有远离热平衡状态,自组织才能持久;接衡时,系统的行为就像其他的物理系统一样,熵趋向增加。

3 涨落导致有序。在平衡态和衡态,涨落是一种破坏稳定有序的干扰,但在远离平衡态条件下,非线性作用使涨落放大,达到有序。

4 系统存在非线性作用机制。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特点在于系统中的各元素不是孤立的,它们存在一种整体的相干性,它与线性作用不同,不同元素的组合作用并不单单是每个元素单独作用的简单叠加,而是将元素间相互制约、相互耦合而显示出的一种整体效应[4]。

二 教育技术的耗散结构分析

1 教育技术是一个开放系统

只有开放,才能生存。这是耗散结构形成和维持的第一个必要条件。耗散结构理论强调系统的“历史”,强调系统与外界的交流[5]。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孤立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它的熵达到最大时会导致系统形成最无序的平衡态,呈现一片死的现象。只有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从而使系统进入相对有序的状态。像自然界的其他结构一样,教育技术要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就必须进行“新陈代谢”,开放自身系统,这也是教育技术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1)从教育技术的学科性质看,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需要借助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吸收其理论和科研成果并为己所用。同时,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也影响了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和科研取向。教育技术充分吸收前沿科学的方法论精华,利用众多的现代科技成果,借助、吸收、整合其他领域的资源并对其进行再开发和利用,使教育技术趋于系统化和科学化,从而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为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2)教育技术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必然与社会分工和社会需要之间存在交换。教育技术从社会发展和进步中吸收营养,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教育技术的发展又可以促进教育的进步,满足信息化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从而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进而反作用于社会。

(3)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专业,它的发展要与国情和环境相结合。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是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萌芽期。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教育界已经尝试利用电影、幻灯等媒体作为教学工具,运用幻灯、播音、电影等媒体进行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活动,但鉴于当时的社会条件,教育技术的发展比较缓慢。进入上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技术进入其发展的辉煌期,教育技术取得长足发展。但我国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仅限于教学媒体的设计和选择上,没有突破“媒体论”的研究范畴,局限于这个框框之内。后来,美国AECT教育技术定义的变迁对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特别是AECT1994定义的引入,影响着我国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促使我国教育技术跃出平衡区,达到远离平衡的区域。AECT1994定义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两个方面来确立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这促使我国教育技术加强对学习过程的重视程度,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学生的角度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随后,AECT2004定义首次提出了绩效观。绩效技术作为一个术语和实践领域出现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而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结合是在AECT2005定义中。AECT2005定义首次将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扩展到绩效领域,这同时也影响到我国教育技术的价值取向[6]。

2 远离平衡态的教育技术才能发展

远离平衡态是指系统内可测的物理性质极不均匀的状态,是形成新的有序结构的最有利条件。普里高津[7]认为“远离平衡是有序之源”,也就是说,系统必须处于开放条件下,与外界保持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不断地吐故纳新,使系统远离平衡态,才能够保持和提高自己的有序度。显然,教育技术要达到新的有序结构并维持活力,只有将系统推向离平衡态更远的地方,才可能演化出更多新的稳定有序结构。

教育技术发展的萌芽阶段,主要运用幻灯、播音、电影等媒体进行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活动。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是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活跃期,由于当时政府关怀、学校重视等,取得了不菲的业绩。至80年代,教育技术在我国建立自己的学科,为我国教育技术展开国际交流提供了基础。这时期广播电视教育和卫星电视教育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教育的兴起,为教育技术研究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媒体基础。到90年代,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信息技术时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势不可当地进入社会,在媒体技术方面,大量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已进入教育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的形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教育技术也相应地进入深入发展时期,注重吸收外国的新理念,注重与新科学观的联系,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但由于技术正走向简单化,教育技术在技术开发和资源建设方面的研究有所下降,而对新资源观和环境观、技术的运用以及资源的有效使用方面的研究则有了更多的关注。这时期教育技术主要研究利用科技成果去开发新的学习资源,并采用教学理论和方法去控制教育过程,加强对学习过程的重视程度,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学生的角度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原有狭义教育技术的功能和性质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平衡态被打破,达到新的有序状态。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该避免研究范围的“无限放大”。正如南国农先生指出的那样:80年代是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美好年代,电化教育是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的,它的理论体由“七论”(本质论、功能论、发展论、媒体论、过程论、方法论、管理论)构成。这是不同于美国教育技术最明显的地方。90年代,随着美国AECT教育技术定义,特别是AECT94定义的引入,以及采用美国的“教育技术”名称,我国的电教界,特别是理论研究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由主要是借助现代技术媒体的教学,变为所有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变得“泛化”了,这也对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鉴于此,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应该走出研究室,走出校门,甚至跨越国界,开展跨校、跨区域、跨学科的科研合作,优化研究团队构成,细化研究分工,从而进一步提高研究质量,加快知识扩散,推动教育技术更快更好的发展[8]。

3 非线性――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开放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各要素之间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和线性依赖关系,而是既存在着正反馈倍增效应促进发展,也存在着负反馈饱和效应。它一方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增强系统对外界环境的开放性,使系统对外界的演化愈加敏感,更紧密地与外界的环境有机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在选择外界条件的过程中,充当了自组织系统形成的主要杠杆[9]。

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教育技术的发展也不例外。我们可能永远也考虑不完教育技术演进过程中对教育效果造成影响的细微差别,我们可能会遇到与当前教育技术研究相比简直是天文数字的困难。但,唯有面对教育技术研究所涉及的各种非线性因素,将它们结合成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体,才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因为正是这种非线性的普适性构成了教育技术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基础。

(1)教育技术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可以说从它诞生之时就具有非线性的诸多特征。从空间维度看,教育技术这个人为系统比自然系统更为复杂。一方面,教育技术的功能指向是根据人的需要而预设,并在活动过程中予以评价、改进。因此,就教育技术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来说,它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以动态双向影响的因果反馈环。另一方面,教育技术整体功能发挥是在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中形成,而这种相互作用也产生相互制约,于是导致部分的某些性质被突出,而某些性质被屏蔽[10]。这说明,从教育技术内部看,教育技术整体功能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也存在以动态双向影响为基础的因果反馈环节。在上述两个因果关系反馈环中,更多的是非线性联系,而不是可以准确考察和预见的线性联系;从时间维度看,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也具有非线性特征。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具有多种可能性存在,这种发展的过程包含着由各种内外因素带来而无法在事先精确预计的随机性和偶然性,教育技术的推进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中做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的发展的过程。

(2)从研究实践来看,在我国教育技术界,线性思维方式仍然居主流地位,简单化、抽象倾向仍然十分普遍和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过于抽象化,忽视教育现实的复杂性,出现两张皮现象,理论与实践脱节;二是过于线性化,在对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中,A决定B的研究模式比比皆是,过多关注技术倾向,忽视真正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者思维的非线性,如果我们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也许还能不断提出修正、补充或加深观点。然而,不可能真正形成突破性认识[11];三是非自组织性,在实践中倾向于技术因素在教育中的应用,而这些技术因素又是在理想的状态下与教育进行整合,与现实的教学过程相互分离的,没有在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涌现”。因此,我们要从非线性角度来理解教育系统及其复杂性,转变传统的线性思维模式,结合真实的教学情景,重新设计与复杂性相适应的学习系统,为学生提供新的思维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最终达到增强教育技术系统效能的目的。但不是说我们可以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否定线性分析的基础作用。应该明白,这种静态的线性逻辑思维,只有与动态的、非线性的、系统整体观结合起来,才具有认识的价值。并且,这种静态的逻辑分析,本身就是为进行动态的非线性考察服务的。

4 涨落导致教育技术的发展

所谓涨落,是指一个由大量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其可测的宏观量是众多子系统的统计平均效应的反映。但系统在每一时刻的实际测度并不都精确地处于这些平均值上,而是或多或少有些偏差,这些偏差就叫涨落,涨落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随机的[12]。耗散结构理论指出,系统内部与外界环境不断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发生某种随机的涨落并且通过若干效应而放大,形成宏观整体上的巨涨落,并稳定下来,导致原有状态的破坏,形成新的状态,从而使系统发生进化。

(1)关于教育技术的本质问题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至少在教育技术工作者内部形成共识。教育技术在发展中之所以出现一些问题,关键是对其本质没有把握好,造成专业发展出现“盲目”现象。弄清本质是专业发展的前提,本质清楚了,就可以很好地指导教育技术的实践,使其在发展中自觉形成涨落行为。其次,加强教育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才是专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教育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关键。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强本土化理论的研究,才能将教育技术的理论推广并应用于实践。同时,加强与一线教学人员的沟通、协力合作,促进教育技术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快速发展,引起教育技术在实践层面上的涨落。再者,加大宣传力度,推销自己,展现自己的优势。我们应将教育技术的理念灌输下去,加强教育技术实践研究,找到我们在社会上的立足地,发挥我们的不可代替性,实现教育技术理念的涨落。

(2)任何专业的形成、发展都和当时的时代条件是分不开的,教育技术的出现、发展也不例外。信息化时代、学校教育改革等赋予教育技术新的历史使命和发展的契机,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把握好涨落时机。但我们必须看到涨落的形成是随机的、偶然的,系统对涨落的选择也是随机的、偶然的,而可以导致系统新的有序状态却是必然的。我们应关注涨落的生成,当有效涨落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要果断行动、促进改革,实现适时涨落的发生。

(3)涨落只有在达到一定强度、到达某一阈值的“临界点”后,才会被放大产生宏观效应。一是扩大开放度,增强外涨落。所谓外涨落是指系统外部因素造成的涨落[13]。教育技术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其演化的外部动因。通过对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深入学习和讨论,积极汲取国外教育技术的先进经验,加强对教育技术本土化研究的引导等方式,推动教育技术与外部环境达成新的适应,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二是扩大改革面,加强内涨落。所谓内涨落是指系统内部原因造成的涨落[14]。通过不断增强对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加强人才培养的力度等,促进教育技术内部各要素的大变革、大涨落。三是扩大专业影响,加强正反馈。专业的影响层面和其学科地位可以反映出一个专业的发展程度。因此,我们要创造教育技术“小涨落加强”的正反馈条件,形成全体教师主动探索和广大学生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不断促进涨落强度的增加,加强对已有涨落的扶植培育,促进生长壮大[15]。

结束语

将耗散结构理论引入教育技术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教育技术发展的实质就是其内部发生涨落并放大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加强对教育技术的实践研究和本土化研究,认真研究涨落,特别是“临界点”的涨落,理清教育技术的学科地位和研究对象,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加大学科专业的知晓度,把握好发展的时机和方向,建立一个多元、合理、灵活、高效的内外部管理体制、专业设置,形成一个有力的支持环境,才能在其他条件的协同下,把教育技术搞上去。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育技术的社会功能得以拓展,使教育技术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

参考文献

[1][5] 颜泽贤.耗散结构与系统演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71.

[2][4][7] 普里高津,曾庆宏等译.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83-349.

[3][12] 普里高津.复杂性的进化和自然界的定律[J].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0,(3):36-43.

[6] 吴维云.AECT定义对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J].教育技术导刊,2008,(5):5.

[8] 魏顺平,傅骞,路秋丽.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研究者派系分析与可视化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8,14(1):84.

[9] 申仲英,张强.系统中非线性相互作用初探[J].哲学研究, 1985,(8):39.

[10] 苗东升著.系统科学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47.

第2篇:国外线上教学研究现状范文

关键词:蒙古族预科生;英语;移动学习;多模态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270-02

蒙古族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高等教育中落实党的民族照顾政策和提高培养人才质量的有效保证。民族预科英语作为民族预科三大主课之一,其教学的现状和教学质量不容乐观。从生源特点方面讲,首先,预科班学生汉语底子薄,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从未接触过英语,有的则在初、高中学过一些英语,仅有少数学生具有一定的高中英语基础。其次,相当多的民族预科生认为学习英语课没有实用价值,因而缺乏学习的动机和持久的学习兴趣,对英语课的学习采取应付的态度。再次,大多数民族预科生对英语学习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既不能够做到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也不能确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进度并对学习进行评估。就教学现状而言,首先,由于民族预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特殊层次,在内蒙古地区各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教学一直附属于普通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挂靠在外语学院公共外语教研室。因公共外语教研室教学任务繁重、师资有限,外聘请教师代课情况时有发生,因而大学英语教师未能抽出精力来研究分析预科学生的特点并进行因人施教。其次,从事民族预科英语教育的教师缺少参加有关于少数民族教育方面的进修、培训,当然也缺乏专项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时间和经费。再次,由于民族预科生要在1到2年内基本完成普通初、高中6年的英语学习内容,而大多数教师还不同程度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仍然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紧凑的教学方式,既不重视师生互动,又不注重学生的能力训练,学生英语学习成效欠佳。同时,大学里课外活动的设计主要是针对本科学生,所以处于英语水平较低水平的民族预科生没有适合自己群体的英语课外活动。

一、相关研究文献简介

英语作为民族预科三大主要课程之一,一直受到学者和教师的特别关注,因而对民族预科英语教学研究的成果也很丰富。其研究层面从宏观上关注的是预科英语教育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措施,以及对预科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探讨。从微观层面的研究一类是关于英语教学中教材指导原则和编写内容、英语课程设置、英语学习效果的测试、考核和评价的研究;另外一类是与英语技能的教学或与学习策略有关的研究,如听说和交际教学、写作教学、语音教学、语法教学、阅读教学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已有的研究成果更多地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法,停留在一般的教学实践方法的论述上,关于如何优化预科英语教学、提高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和个案研究的深层探讨甚少。

二、移动学习及相关研究

移动学习是利用移动设备、使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这些移由璞赴括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和手机等能够随身携带、随时使用的小尺寸屏幕的手持设备。根据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可以实施的移动学习模式基本上包括基于短消息的移动学习、基于连接浏览的移动学习和基于校园无线网络的移动学习三种形式。相对于传统学习来说,移动学习呈现出高度片状化的特点,它一方面使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得以分离,但又不影响双方的双向交流;另一方面使学习者在摆脱了教育机构的控制的同时,又不影响他们自由自在、随时随地的学习。移动学习模式有利于教师向学生们传送学习资源,并进行互动式的学习,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国内对于移动学习的研究最早见于2000年春国际远程教育学家戴斯蒙德・基更在上海电视大学40周年校庆召开的“新千年,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发展”报告会上所作的报告《From E-Learning to M-Learning》。报告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由此揭开了移动学习在中国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序幕。研究表明,移动学习在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基于国外研究所做的文献综述或者国外研究对我国推进移动学习的影响;第二,对大学生和成人英语移动学习的现状及对策的探讨,极少数为实证研究;第三,关于移动资源设计的研究体现在手机游戏设计、校园无线网络和互联网在移动学习中的辅助作用方面。

三、蒙古族预科生英语移动学习模式构建

(一)研究意义。针对移动学习的研究和应用还多集中为本科生和成人英语学习方面,关于具体族群的移动学习研究,比如蒙古族预科生英语移动学习的研究尚属前沿。本文通过了解国外移动学习的研究动态,挖掘他们研究中蕴含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积极探索适合蒙古族预科生英语学习的移动学习新模式,希望对以后从事移动学习的研究和应用起到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二)理论基础。蒙古族预科生移动学习模式构建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将移动学习的理念和技术运用于蒙古族预科生英语学习的实践中。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它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如文字资料、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网上的信息资料等),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理论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认为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作为教育者,教师应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潜能提供适当的学习机会,尊重并引导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的理念与移动学习的理念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他们为教师构建学生的移动学习模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和特长等方面都有着积极意义。

(三)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问卷、访谈等实地考察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困难、教材现状和目前的移动学习手段及期望,设计研发适合他们的英语移动学习资源平台,实现预科英语教学的目的。也就是说,在两年内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使其能适应本科阶段的英语教学,同时促进蒙古族预科生多元智能的开发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模式的构建。通过了解预科生英语学习状况和国内外关于移动学习的最新成果为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的建设提供依据。在资源建设方面分别以手机、无线校园网络和互联网三种媒介和平台,设计出适合蒙古族预科生学习特点的移动学习模式。需要强调的是,以上研究内容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分阶段逐步实施的。而且,这也需要教学团队的协作,力争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剖析及时解决问题,以逐步完善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同时,这也和学校在政策和网络环境方面的支持密不可分。模式的构建分一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为了使蒙古族预科生的英语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更加合理,学校可以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同时收集中外关于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前沿信息。第二阶段为初试阶段。主要针对蒙古族预科生英语基础较差的现实,建立基于手机的英语移动学习资源库及平台。在为学生节约成本的前提下,由教师根据教材、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等开发适合学习初、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资源,并通过微信平台和校园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第三阶段为提高阶段。随着预科学生英语水平的逐渐提高,他们可以借助无线校园网络进行大学英语初级阶段的学习。第四阶段为自主阶段。学生可以通过网页浏览的方式,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任务充分接触更为广阔的英语学习资源,享受移动学习带来的乐趣。第五阶段为多模态阶段。基于前期三种英语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具有蒙古族预科生特色的多模态的英语移动学习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期望研究结果和建议对为今后其他学科和专业的不同学生群体的移动学习研究提供一定⒖嫉木验,进一步丰富中国英语学习者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蒙古族民族预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独特的环节和特殊的阶段,它起着衔接普通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使预科的少数民族学生在1至2年的学习中复习并巩固高中阶段所学到的英语基础知识并为进入本科学习打下牢固英语学习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较大力度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

我们在对蒙古族预科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加以分析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而设计的适合他们英语学习的移动学习配套资源。在现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基础上,使蒙古族预科生英语移动学习配套资源的建设呈现多模态化,即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模态、基于校园无线网络的移动学习模态和基于网页浏览的互联网移动学习模态。希望在国家和学校政策的支持下和学界同仁的积极努力下,使这个体系成为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最终成为全区蒙古族预科生英语移动学习的体系。

参考文献:

〔1〕杨贝艺.移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9).

〔2〕张玟.浅析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9).

〔3〕汤跃明,付晓丽,卜彩丽.近十年移动学习研究现状评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6,(07).

〔4〕鲁雪.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2016,(09).

第3篇:国外线上教学研究现状范文

关键词:学术驱动;研究生教学;科研能力

文章编号:1672-5913(2017)07-0114-04

中图分类号:G642

0 引 言

高校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研究生学制有时间限制并有科研任务,因而尽快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成为急迫任务[1]。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一般由导师承担。研究生经过第一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后才正式进入由导师承担的科研能力培养阶段。笔者对低年级研究生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研究生直接进入科研进程,避免漫长而目的不明确的基础课程学习,这样能较快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并使其尽早进入科研状态。

1 低年级研究生基本特点

研究生刚入学时,几乎没有什么科研经验。大学本科的教学模式主要可分为两大类:研究型教学和非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对研究能力的培养,而非研究型教学则忽视对科研能力的培养[2]。即便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下,低年级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非常有限的[2],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科前沿了解甚少。本科生所接受的通常是基础教育,教学内容相对老旧,特别是在计算机领域,知识更新较快,专业知识更加容易过时。

(2)缺乏深入的专业知识。国内大学教育基本是通识教育,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多方面基本能力、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修养的人才[3]。在课程设置上表现为,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不深入、散而不系统。

(3)较少接受科研能力的培养。目前国内大学普遍存在科研和教学分离现象,很多高校对教师进行分类考核,分为纯教学型的或纯科研型,其结果是,本科生较少接受具有科研能力教师的培养,缺乏基本的科研知识和信息获取能力,如有些本科生甚至不知道ACM、IEEE、Springer等学术社团。

(4)缺乏创新意识和沟通能力。大学本科教学的模式主要为两段式或三段式[2],即“基础教育+专业教育”或“普通教育+专业教育+临床教育”。缺乏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研讨,使学生的主动性、创新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低年级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本科毕业生相差无几。上述分析表明低年级研究生处于科研的入门阶段。在有限的学制时间下,他们的科研能力亟待提高。

2 学术驱动教学方法概念

学术驱动教学方法是指通过师生互动、课堂研讨以及课外作业的模式,在问题发现与解决、主动性培养等科研基本能力和态度方面提高低年级研究生科研能力,使其快速进入科研状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体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1)“新”。是指课程内容要采用新应用,即围绕本学科当前的新问题、新方法、新系统、新方向等研究话题选择课程内容。

(2)“科学问题”。是指从新应用中寻找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以及学术问题的凝练。

(3)“学术工具”。是指求解学术问题的理论或者系统方法。

(4)“表述”。是指 “科学问题”及求解方法的科学描述。

(5)“交流”。包括信息的获取与研讨。信息的获取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如各种科学文献数据库等)获取科学技术发展信息。不仅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学术信息的能力,还要注重学生对学科和学术方向基本概念的把握,从而能使他们从庞杂的资料中遴选自己所需信息。信息获取是获知“科学问题”和“学术工具”的重要手段。研讨是获取学术信息之后,师生之间探讨自己的观点,包括所发现的新问题或新方法等。

3 教学内容与模式

笔者以所教授的研究生课程“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为例,介绍学术驱动教学的内容和模式。

3.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突显“新”字,围绕“科学问题”和“学术工具”展开,以基础知识为应用。具体地,“新”是指将最新研究成果编辑成为教学应用范例。在授课过程中,讲述范例中学术问题的由来、凝练和描述,使学生理解“科学问题”;通过讲解科学问题的求解过程,使学生理解“学术工具”,即基础知识如何运用。例如,笔者教授“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课程采用的一个教学案例是,首先以无线自组网中的概率覆盖最新研究为例,讲解概率覆盖科学问题,而后介绍解决该问题所需的“学术工具”――概率规划。

3.2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学方法实施的效果。结合研究型教学的特点,学术驱动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课堂研讨3个方面。

1)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内容包含几个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包括几个彼此相关的研究热点。其目的是从每个研究方向的讲解中找到新的研究热点,从而帮助学生快速找到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在讲解研究热点时,从时新的科学问题的讲解入手,再到找寻学术工具。以“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为例,讲授内容分为3~4个研究方向,包括无线网络覆盖、无线自组网定位、基于智能手机的应用以及智能计算。每个研究方向包含3~4个研究热点(如无线网络覆盖中的容错栅栏覆盖,基于智能手机的室内导航、基于群智计算的激励机制等),每个研究热点讲授1.5个学时,因此每个研究方向讲授6~8个课时。

2)n外作业。

课外作业分为以下3个部分:

(1)熟悉基本的科研资料搜索工具和方法。学生通过该作业了解科研资源的获取方式,以及行业最新发展状况和应用。

(2)在特定的研究领域找寻最新学术成果及科学问题。学生通过该作业培养自己的“科学问题”凝练能力和“学术工具”查询能力。

(3)讲述最新的研究热点、学术问题和工具。该作业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发现科学问题和学术工具的能力。例如,“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中的无线覆盖,它是无线通信中普遍存在的议题,为此笔者布置作业为:查询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中无线覆盖相关的最新学术论文,并理清其所研究的学术问题。

3)课堂研讨。

课堂研讨是突显本教学法效果的关键环节,包括师生之间围绕科研热点的自由讨论,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在课程讲授中,每个研究热点讲授结束时,安排15分钟时间研讨;另外一部分是学生宣讲自己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最新研究方向、科学问题及相应的学术工具。通过课堂研讨的方式,提升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同时,通过对最新研究方向或研究热点的研讨,学生可直接找到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和工具,快速进入科研状态。例如,在学生完成了“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中无线覆盖章节的作业后,笔者和有“新问题”的学生进行讨论。由于同学们没有深厚的专业和背景知识,讨论主要集中在无线覆盖的潜在应用,以及现有技术和科研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笔者结合大家的讨论和自己对该方向科研现状的了解,建议几个可行的研究问题及可用的求解方法。学生在随后的科研中顺利地写出了学术论文。

4 教学效果及分析

4.1 考核方式

榱舜俳学术驱动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笔者建立了新的课程考核体系,从多个阶段全面培养学生,并从多个方面评价其学习情况。同时在整个教学进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进行自我课堂宣讲。考核体系包括以下3个部分:

(1)课堂研讨。师生对宣讲的研究热点进行讨论,教师讲授研究热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2)课外作业。课外作业内容为科研资料和行业最新研究动向搜寻以及科学问题的凝练。

(3)课堂宣讲。学生用10分钟左右时间宣讲其所掌握的最新研究动向和科学问题,然后进行课堂研讨。

4.2 学生学习效果调查

笔者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教学班级进行了学习效果的调查。由于非必选课的研究生教学班级人数较少,所以本课程的调查对象为11名硕士研究生,其中有1位学生未返回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术驱动教学方法的效果,调查的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一般教学方法的效果比较容易从考试成绩中反映出来。而本文方法所面向的是直接培养研究生寻找和凝练学术问题的能力,每个学生研究方向和专业都各不相同,因此难以单纯地从成绩中反映出其能力的提升。调查问卷中未进行考试成绩的比对。

从表1看出,有70%的学生有科研任务要求,在上课之前有50%的学生没有科研概念,90%的学生认为课程的学习对他们理解科研有帮助;通过本文方法,80%的学生能够在科学问题的理解方面得到提升,70%的学生认为课程对于提高表达重要性认识有帮助,80%的学生意识到和同学、老师交流的重要性。然而笔者也意识到仅有50%的学生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找到研究点,知道如何去获取学术工具(这里的学术工具是指求解学术问题的数学或系统方法);还有50%的学生认为没能理解科学问题解决的技巧,这些都需要系统而深入的训练,反映出我们的方法在短期内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能力培养的需求。

5 结 语

研究生教学是科研型教学,它处在研究生低年级阶,对学生后续发展影响重大。做好研究生教学能对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术驱动教学方法以科研为目的,从教学入手,使研究生在入学阶段就了解科研,提升科研能力,加快进入科研状态。实践证明,该方法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由于时间和教师的精力限制,所能提供的研究方向相对有限这种方法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更多的检验,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期望能够在更多的课程中使用,不断完善该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文辉, 王战军, 刘俊起, 等. 2014年我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11): 48-52.

第4篇:国外线上教学研究现状范文

近年来,高速动车组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铁路网已初具规模。截至2016年底,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2.2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的60%多。我国“四纵四横”高铁网将进入全面收官阶段。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明确提到:到2025年中国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将达到3.8万公里。尤其是具有中国铁路自主知识产权的CRH系列和谐号动车组在系统集成、轻量化、高速转向架、交流传动、高速受流、高速制动、网络控制、人机工程、节能环保等技术方面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以CRH动车组为亮点的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对运输能力的释放,对时空距离的拉近,对旅客出行的便利,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标志着我国铁路技术装备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实现了现代化。

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和动车组保有量的“井喷式”增长势必导致铁路动车维保企业用人需求的大幅增加。近年来各铁路局动车组检修与维护岗位用人需求逐年增加,下表显示了近三年湖南省周边铁路局动车检修与维护岗位人才需求情况: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湖南省周边铁路局动车维保企业近三年的人才需求数量呈直线上升,可以预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逐年增加和动车组配属数量的不断增长,铁路车辆保障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还将大幅增长。近年来,国内众多铁路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 般地相继开办了“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以适应当前我国高铁建设事业飞速发展所带来的人才缺口。

面对当前铁路运输装备日益现代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安全、正点、舒适、快捷等期望值高的局面,势必要求铁路运输装备保障企业除了要有先进的维修保障制度和检修设备外,还要有与之相配套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队伍。然而,目前铁路职业技能人才结构不合理,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匾乏,文化专业素质不高,对新技术、新装备适应能力较差,与铁路现代化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和客运专线的逐步建成投产,更加凸现了这种矛盾。伴随着近年来客运专线建设和动车组上线运行数量的骤增,国内众多铁路高职院校相继开办“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然而,面对动车组这样新的技术装备和新的维修保障体制让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成为制约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教学缺乏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不完善;

2.实训设施投入不足,能够满足专业教学和实训需要的校(内)外实训资源严重匮乏;

3.实训项目设计与现场岗位脱节,操作性不强,没有体现出能力本位、岗位任务驱动性,难以发挥实践教学应有作用;

4.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和标准不明确、组织管理跟不上,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5.实践教学师资严重短缺,满足不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解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保证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校企建立更加稳固的长效合作关系,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建设优良的实训教学资源,关乎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发展;关系着动车组这种高技术含量装备的维修保障质量乃至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正点。

高职“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是顺应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飞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而开设的新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其他任何教学方式都无法取代其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在对湖南高职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改进和提高我省该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之对策。从高职实践教学实际出发,探索研究并建立与我省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职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策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依据、目标和内容

研究以现代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为依据;以我省高职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当前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主要研究目标;以湖南铁路高职院校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为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方法

研究从实际出发,通过对湖南省内3所铁路高职院校(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进行实地走访,摸清目前省内该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的具体状况,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借鉴国外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提出与我省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职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具体对策。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1.调查法:本研究为了解高职院校师生对当前省内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评价,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所选学校的专业教学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来了解实践教学的具体状况。

2.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掌握我国当前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3.比较研究法:搜集并整理国外有关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吸取可借鉴的经验。

五、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调查问卷设计,高职实践教学内涵理论研究

相关课题组成员进行调查问卷设计、发放和回收y计工作;同时展开高职实践教学内涵理论的相关研究。

2.第二阶段:文献资料查阅、分析研究

通过对部分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典型模式中实践教学的介绍,总结归纳出国外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3.第三阶段:现场调研访谈

走访湖南铁路科技、湖南铁道两所省内高职校和广铁(集团)广州动车段、武汉动车检修基地、南宁动车所等现场用人单位。与院校教学院长、教务处长、专业负责人和广大师生进行深度访谈,广泛听取院校和企业对专业实践教学当前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的建议。

4.第四阶段:综合分析研究

基于前期调查问卷结果、现场访谈笔录、文献资料分析、相关理论研究等前期研究成果,对我省高职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

5.第五阶段: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成果总结推广

完成研究成果的总结,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发表;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5篇:国外线上教学研究现状范文

论文题目:浅谈欧氏空间中的刚体运动和单位正交标架

1.目的及研究意义

在解析几何中,首先是建立坐标系。取定两条相互垂直的、具有一定方向和度量单位的直线,叫做平面上的一个直角坐标系oxy。利用坐标系可以把平面内的点和一对实数(x,y)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除了直角坐标系外,还有斜坐标系、极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等等。在空间坐标系中还有球坐标和柱面坐标。坐标系将几何对象和数、几何关系和函数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这样就可以对空间形式的研究归结成比较成熟也容易驾驭的数量关系的研究了。用这种方法研究几何学,通常就叫做解析法。这种解析法不但对于解析几何是重要的,就是对于几何学的各个分支的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

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数学学报》、《解析几何杂志》等)、各种书籍、教育网站(中国数学期刊)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的论文集和相关著作进行分析,对于刚体运动和单位正交标架的性质及刚体运动与单位正交标架的关系的研究主要方向有:一、对于单位正标价在欧式几何中作用的探讨;二、对刚体运动在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应用的研究。但是没有从全面的几何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对于本课题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全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

3.研究内容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步骤来探讨刚体运动和单位正交标架的性质及刚体运动与单位正交标架的关系:

1)首先介绍解析几何的发展简况,然后介绍刚体运动和单位正交标架的性质在解析几何中的地位以及研究状况;

2)介绍曲线中的一类特殊的曲线—定倾曲线的定义,分析其特有的几个性质以及参数方程;

3)研究几种特殊的坐标架(在欧氏空间中),如:斜坐标系、极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讨论他们在各种情况下的运用,并结合图形直观的分析其特性;

4)简单介绍刚体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模型,及其应用

4.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本课题的实行方案:

文献研究法: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背景,历史,现状;

数学方法:将本课题所研究的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归纳,通过对比反映出其几何性质的异同;

思维方法:对于本课题研究的问题进行发散性的研究,从其一般性质进一步研究到其特殊具体的几何性质,使其具有普遍性的同时也彰显出特殊性。

本课题的进度如下:

20xx年12月22日: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选题;

20xx年12月22日—20xx年3月5日:查阅资料,搜集素材,包括教科书,辅导书,期刊论文等,全面深入的了解课题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研究现状,同时完成开题报告;

20xx年3月5日----20xx年4月15日:对所选课题进行分析研究,完成论文初稿写作;

20xx年4月15日---20xx年4月30日:请教指导老师,进一步完善论文的内容,修改论文中出现的问题

20xx年5月1:与指导老师商量,对论文定稿,准备答辩

20xx年5月15日左右:答辩

本课题的预期效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一是旨在更加系统的探讨定倾曲线的概念及原理,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二是为在能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生活质量;三是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建模能力,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知识技能水平。

5.参考文献

【1】《微分几何讲义》丘成桐孙理察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实用微分几何引论》苏步青华宣积忻元龙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3】《微分几何基础》方德植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4】《微分几何及其应用》JohnOprea陈志奇李君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微分几何》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数学教研组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

【6】《微分几何》梅向明黄敬之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7】《微分几何学》苏步青原著姜国英改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8】《空间几何建模及工程应用》李瑰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微分几何学》佐佐木重夫著苏步青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0】《微分几何讲义》陈省身陈维桓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11】《微分几何初步》陈维桓编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2】《空间解析几何》杨文茂李全英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3】《空间解析几何及其应用》蒋大为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第6篇:国外线上教学研究现状范文

关键词:民办职校生 在线课程 学习现状

在线课程的兴起,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当前,很多高校顺应这一趋势,引入国内较成熟的在线课程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于传统教育来说,在线课程教与学的方式趋于多样化,导致在线学习管理趋向于复杂化,而很多高校只是引入在线课程平台,但对于如何加强在线学习管理则没有被引起高度重视,虽然当前很多在线课程平台采用技术手段加强学生在线学习管理,但学生学习效果并未有很大改观,特别是民办职业院校学生,其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部分学生上大学只为一张文凭,因此,很难保证其自觉的完成在线课程的学习。本文即以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民办职校生在线课程学习现状并提出建议。

一、民办职校生在线课程学习现状

(一)学习适应性

在线课程学习者易出现学习适用性问题,如有的研究表明学习者对在线课程的满意度很低,“复旦大学超过半数的网络生至今仍无法适应这种教学形式”。本研究也发现,民办职校生尚未完全适应在线课程,对在线课程满意的民办职校生占69%,熟悉在线课程模块和操作流程的占78.18%。

(二)学习动机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完成在线课程的内在要素。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有研究表明,内部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自觉完成在线课程的学习。从研究结果看,民办职校生受学分这个外部动机影响较大,受内部学习动机影响较小,有62.2%的民办职校生承认学习在线课程是为了修满学分,11.58%的民办职校生认为学习在线课程是为了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修养。

(三)学习习惯

陈淑贞等认为,在线学习习惯应该包括学习者选择什么时间、地点进行学习,每周用多长时间学习以及如何组织课程学习材料等方面。本研究认为在线学习习惯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安排以及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记笔记、查阅资料、与教师和同伴沟通情况。从研究结果看,26.41%的民办职校生每天会安排时间学习在线课程,13.11%的民办职校生几乎不安排时间学习在线课程,其余民办职校生学习时间不固定;81.82%的民办职校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23.34%的民办职校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记笔记,15.02%的民办职校生遇到问题会主动查阅学习资料,38.47%的民办职校生会主动与教师和同伴交流学习内容。

(四)学习效果

在线课程的效果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满意程度、反馈报告和对学生的成绩考核。很多研究表明,在线课程的学习效果较差,如有研究表明仅有25%的学生能够通过在线课程考试。从本研究结果看,以4门在线必修课程为例,各门在线课程的通过率很低,平均通过率仅为14.01%;从民办职校生对课程的满意度结果看,67.16%的民办职校生对在线课程满意,认为学习在线课程有收获,但仅有18.28%的民办职校生认为在线课程学习效果好。

二、辅导教师在线课程辅导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辅导教师不能提供有效辅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辅导教师工作繁忙,辅导时间有限,而一门课程的选课人数在几千人左右,要回答几千条的留言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而学校也未出台相应管理措施,因此辅导教师不能提供有效辅导。另一方面,辅导教师不了解课程内容,无法较好的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也谈不上辅导学生学习,辅导内容仅停留在向学生发放作业和考试题目;另有教师反映不清楚如何针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开展学习辅导,学校也未提出相应辅导方案。

三、建议

(一)引导民办职校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从结果看,民办职校生存在自主学习能力不高的现象,表现在不适应在线课程教学模式、缺乏内部学习动机以及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有必要引导其提高在线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可以开设在线课程学习方法的培训课程,使民办职校生尽快熟悉在线课程的操作流程并认可这种学习模式,同时可以使其学会利用网络学习和协作的方法,提升学习的时间管理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加强辅导教师的辅导能力

在线课程模式,使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帮助者转变,因此,对辅导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学校要加强对辅导教师的培训,使其明确工作职责,提高辅导意识。其次,在线课程辅导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学校应提升辅导教师的激励力度,在辅导工作量方面适当予以倾斜,对取得成效者予以重奖,从物质和精神方面给予鼓励,从而提升教师的积极性。最后,建立完善的导学制度,加强辅导教师对课程内容和民办职校生学习状态的把握,提高辅导教师的辅导能力。

(三)完善在线课程学习管理制度

完善的学习管理和监督制度,可以有效提升民办职校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辅导效果。学校可以制定并完善相关的在线课程学习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等,从制度上促进学生在线学习,提升民办职校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第7篇:国外线上教学研究现状范文

【摘 要】移动学习是信息化社会赋予现代教育教学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教育教学领域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对移动学习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趋势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试图探究移动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 移动学习;物理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8-0006-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正在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学习方式。在教育教学中,许多知识比较抽象,不容易或者难以用传统的教具进行演示,多媒体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而网络技术可以很好地支持这种学习方式。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诸多优势,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及规划纲要(2011-2020)》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速率的提升、资费的下调以及手持移动设备的计算性能与存储能力的增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交流成为可能。因此,如何利用手持移动设备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交互活动成为本世纪国内外教育界探讨的热点和研究的前沿。移动学习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兴起的。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符合“4A”模式的学习方式,即应用无线移动技术、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结合移动计算技术带给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移动学习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移动学习的实践价值在于:它让我们思考,当网络基础设施和个人终端已经具备后,如何通过教学设计和技术整合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

一、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移动学习的历史发展。移动学习的研究始于1994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WirelessAndrew研究项目,该项目历时3年,最终通过无线基础设施建设为校园内师生、管理者提供覆盖整个校园的无线高速连接。2000年,爱尔兰远程教育学家戴斯蒙德·基更在上海电视大学建校40周年学术会议上作了题为《从远程学习到电子学习再到移动学习》的报告,首次将移动学习的概念引入我国。从教学模式来划分,移动学习经历了2个时期的发展。前期移动学习的核心是研究如何构建移动学习系统、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以便更好更便捷地传递知识。后期的移动学习,更多关注移动资源的开发及实际应用,同时关注如何利用移动技术所提供的便利性,构建合适的学习模式,规划学习过程,促进学习者参与和认知内化。

2.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移动学习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观念层面,大部分学者和许多教师基本认可了移动学习在促进学生认知建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能力所起的作用。在实践层面,无线移动网络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更新换代,使得移动学习有了广泛的发展。具体来讲,移动学习的应用现状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研究主体以学校、企业为主。移动学习是移动计算设备、无线网络技术以及虚拟学习平台技术结合的产物,而它的应用对象主要是学校,因此移动学习的研究主体是学校和企业。企业为移动学习提供技术支持,学习以企业提供的技术为依托,开发设计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模式,同时在实践应用中对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企业对技术的开发。

(2)应用终端以国外移动学习设备为主,涉及手机、PDA、平板电脑等。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国内研发水平的提高,目前国内移动设备持有量也在攀升。移动学习的资源应用主要在英语、语文等学科上,理科资源(如物理、化学、数学)等资源较少。

(3)研究领域主要有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远程教育以及职业培训。移动学习在各领域的研究内容如表1所示。可以说,移动学习应用已经设计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受到技术、市场、观念、经济以及教学层面的制约,这种新兴的学习方式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

(4)移动学习的认可度。尽管移动学习已经引起极大关注,移动设备的使用已经相当广泛,许多教育工作者依然不愿意学生在正式的教育环境中使用这些设备,因为这些设备往往被看作学习过程中分散注意力的因素。这种情况类似于过去学校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接纳。可喜的是,移动学习在高等学校的应用情形能好一些。许多大学已经开始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为师生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学习平台。

移动学习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侧重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教与学的关系、学习方式、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探索。移动学习必将由基于理论研究走向基于开发的研究和基于应用的研究。综合国外多个研究项目,我们看到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具备了开展移动学习的基础条件,如基础设施、物质条件、技术条件等。因此,移动学习的研究重点开始转移到探索如何处理移动学习中教与学的关系、移动学习的有效学习方式以及教学指导模式等方面,并且注重适用于移动学习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

二、移动学习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移动学习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可从三个层面来分析:

(1)技术层面。移动学习是伴随着技术产生的,它的发展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一方面要降低移动设备的生产成本,让所有学习者都有能力支付。另一方面要改善现有网络状况。尽管移动上网的资费成本一再降低,但是还不能让移动学习者随心所欲的进行学习而不用担心上网所产生的费用问题。除了上网资费,网络连接速度、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升。研究表明,网络连接困难、中断等现象会导致学习者的焦虑等负面情绪产生,这对学习进行是极为不利的。

(2)资源层面。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国内移动学习资源相对匮乏。移动学习资源要能够支持移动设备远程访问、浏览、检索等功能,需要满足移动学习碎片化的需求(即学习者能够在零碎的时间学习一些零碎的知识)。并且能够对不同认知方式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通过移动通信技术支持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老师的及时交互。

(3)应用层面。移动学习在应用上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方面,有些教师、家长乃至学生盲目地排斥移动学习,没有意识到其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者或教师过于相信技术的力量,企图将技术应用到教学的所有环节中,而没有着眼于如何使用移动技术来改进学习过程和学习经验,这也是不可取的。

在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中同时输入“移动学习”、“物理教学”,所得的结果仅仅有两个。由此可知,将移动学习应用于基础物理教学的研究还非常少。笔者将参照国外这方面的一些案例,将移动学习引入到物理教学当中,观察学生在移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性是否提高、学习效率、效果是否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及规划纲要(2011-2020年)[Z].2010.

[2]冯思峰.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08,(5):37.

[3]倪晓鹏,张静然.移动学习的发展和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09,(7):1-5.

[4]傅健,杨雪.国内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十年瞰览[J].中国电化教育,2009,(7):36-40.

[5]刘建设,李青,刘金梅.移动学习现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7,(7):21-25.

[6]马小强.移动学习终端的选择与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7,(05):52-56.

[7]郭绍青,黄建军,袁庆飞.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J].外国电教,2011,(5):105-109.

[8]胡立攀,李新成,唐国菊.国内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网络与远程教育,2010,24(6):616-619.

[9]徐卫东,3G手机用于移动教育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3):26-29.

[10]党保生.探析移动学习的优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11,(17):104.

[11]张晓健.移动协作学习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21):09-11.

[12]李云飞,王敏娟,王佳俊等.移动学习系统及其相关学习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1):152-157.

[13]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4]顾小清,顾凤佳.微型学习策略:设计移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8,(254):17-20.

[15]申灵灵,张舒予.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媒介素养培养途径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8,(3):21-25.

[16]黄容怀,王晓晨,李玉顺.面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09,(1):3-7.

[17]张海,李馨.日本移动学习实践研究前沿[J].中国电化教育,2009,(9):1-6.

[18]方广海,王红云,黄荣怀.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14-20.

[19]张宝辉,邓峰,李佳.计算机模型建构与学习者为中心的科学学习的研究进展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8,28(8):87-91.

[20]庞承新.计算机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S2):78-84.

[20]鲍军委.计算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矛盾[J].大学物理实验,2007,20(2):77-79.

[22]林秀钦,张宝辉.教师应用技术进行教学变革的过程性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0,22(3):44-48.

[23]张宝辉,王红云,方海光等.解构与重构:将小学科学课程转换为移动学习课程[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9):17-23.

[24]李凌云,王海军,陈维维.物理教学中常用计算机建模软件的比较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1,(9):84-87.

[25]林秀钦,张宝辉.学校项目情境中教师技术应用的过程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0,16(4):59-64.

[26]黄龙翔,等.移动学习活动的属性分析:探讨学习活动设计的两个个案[J].中国电化教育,2010,(2):7-15.

[27]吴剑娥.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1(3):301-304.

第8篇:国外线上教学研究现状范文

【关键词】竞技体操;教练员队伍;现状;对策

一个完整的运动训练过程及各个工作环节,都是在教练员的组织领导下进行的。教练员既是这个过程的决策者,又是执行者。一名优秀的教练员能够提高训练质量和训练管理水平,能最终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教练员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关系到后备人才培养的规模与水平。因此,本文着重分析我国东、中西部体操教练员的现状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2006年-2009年我国各地区的竞技体操教练员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期刊和互联网权威网站、阅读国内外关于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方面的文献资料和专著。结合2006-2009年的《中国体育事业年鉴》对有关数据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

(2)数理统计法。将调查收集的有关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我国东、中、西部竞技体操教练员的数量分布情况

从表1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东部地区一线队伍教练员人数占一线教练员总人数的67%,说明东部地区一线队伍的教练员比较充足,但是二、三线队伍教练员人数相对偏少,因此不利于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中部地区:一线、二线、三线教练员人数所占比例分别是23%、26%、28%,总体看一、二、三线教练员分布比较均匀,但是人数偏少,特别是一线教练员人数较少。西部地区:一线、二线、三线教练员人数比例分别是10%、22%、17%,西部地区一线教练员人数是东部地区的1/7,教练员人数差距明显。从东、中、西部教练员人数总体来看,二线队伍教练员人数整体偏少,而且我国东、中、西部的教练人数差距非常明显,体操教练员人才分布呈东强西弱的态势。

2、我国东、中、西部竞技体操教练员年龄结构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东、中、西部40岁以上的教练员分别占总人数的47%、47%、49%,30-40岁的教练员分别占34%、32%、33%、20-30岁的教练员分别占19%、21%、18%。40岁以上的所占比例较多,平均年龄稍微偏大,一般在30-45岁是最合理的年龄结构。从上述比例来看,三个地区没有明显的差异。年轻教练、中年教练及大龄教练比例相对合理,但西部地区的教练员数量偏少。

3、我国东、中、西部竞技体操教练员文化层次

东部地区:研究生学历有1人,本科学历有186人,占全国教练员的61%;专科学历有235人,占全国教练员的51%;中专以下学历有75人,占全国教练员的59%。从文化程度来看东部地区的整体文化程度比较高,但是高学历教练员偏少。中部地区:各个学历人数占东部地区的1/2―1/3。西部地区教练员学历层次与东部地区对比相差很大,教练员的数量不足。本科学历教练员人数偏少,专科以下学历也明显不足。

4、我国东、中、西部竞技体操教练员职称结构

东部地区部级教练员有11人,是中部地区部级教练员4人的3倍,是西部部级教练2人的5倍。高级教练员82人,中级教练员只有214人,初级教练员112人。中部地区有部级教练员4人,高级教练员40人,中级教练员86人,初级教练员73人。所占比例分别为:1.97%、19.70%、43.36%、35.97%。教练员结构相对合理。西部地区的教练员总人数仅有127人,教练员严重短缺。部级教练员和高级教练员人数仅有14人。呈现出明显的高等级人力资源欠缺的特点。然而技术职称的高低,是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它与业绩、学历直接连接在一起。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运动员就必须要有更多高职称、高水平、经验丰富的教练员指导训练。没有高水平的教练员进行训练指导,也很难有高水平的运动员出现。

三、结论与建议

西部地区教练员人数和东部教练员人数差距较大,教练员整体人数普遍不足。教练员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但高学历、高职称的教练员较少。因此,应采取多种形式对教练员进行岗位培训和学历层次的提高,以促进教练员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管理能力。注重对年轻、高学历教练员的培养。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使我国各地区的教练员队伍结构进一步合理,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松山.河南省竞技体育现状及其后备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5(2) 65-68.

[2]吴燕波.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教练员现状研究[J].体育科学,2004(1) 56-58.

第9篇:国外线上教学研究现状范文

关键词:设计学科;信息化教育;构建;混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1-221

一、設计学科信息化教育问题的提出

(一)国内设计人才供需现状矛盾突出。

国内设计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与设计产业需求脱节,学生专业能力无法满足设计产业对人才的要求,设计产业需求“一对一”实践教学的应用型人才。但由于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国内高校无法满足这种产业需求,行业设计师较少介入本科设计教学领域,对设计教育教学影响甚微。

(二)国内高校设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呈现瓶颈状态。

近年来国内高校教学越来越注重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但实际情况是真正能达到“高水平”的教师少之又少,很多高校都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管理办法在寻找各种方法提高教师的设计实践能力。

(三)国内高校设计人才综合能力培养捉襟见肘。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兼顾设计基础理论的同时要具备丰富的设计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下的网络教学平台有许多优势,这不仅为提高学生的设计综合能力提供了发展平台,同时也为设计教育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突破口。

二、设计学科信息化教育研究的优势及不足

(一)国内教学研究优势

现有混合教学模式主要有线上资源丰富、线下活动频繁、过程评估精准等教学优点,近些年国内学者和教育机构做过大量研究和实践,如中国大学MOOC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清华大学韩锡斌教授的混合教学研究等,都是从各个角度为国内的混合教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二)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

国内混合教学研究涉及到的专业学科多以数学、外语和计算机专业为主的理论课教学研究,以设计学着眼点的教学研究少之又少。中国大学MOOC平台共开设设计学课程共计42门,全部以设计史论讲授为主,没有实践设计教学方面的课程,这也是设计学混合教学研究的难点所在。

三、针对现状构建设计学科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及研究框架

(一)设计学本科的混合教学理论体系建构研究。

首先明晰混合教学的目标,建立混合教学的途径;其次进行混合教学的教育心理研究,建立混合教学规律;最后构建混合教学理论框架,形成混合教学内容。

(二)设计学本科的混合教学理论体系实证研究。

首先以设计学本科混合教学理论体系为指导建立设计学科混合教学平台;其次通过混合教学平台形成线上和线下教学方法,建立混合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信息反馈,并对教学反馈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补充和完善理论体系。这样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下的混合教学平台增强师生的教学互动,并为优秀的产业设计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纽带关系。

(三)总体研究框架分为两条主线:一是设计学本科混合教学理论体系建构研究,二是混合教学理论体系实证研究。

我们可以通过调研、文献研究及教学实践建立设计学科混合教学理论框架,从而逐步研究并确立设计学混合教学理论体系。以设计学科混合教学理论体系为基础,结合设计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以产业、科研、教育相结合为研究媒介,利用信息技术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逐步建立和完善混合教学网络平台。并以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为研究媒介,以混合教学理论为研究基础,以产业设计师介入本科教学为研究突破口,以实验性的混合教学为主要研究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形成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证教学研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信息反馈,完善混合教学理论体系。力求在混合教学过程中,促进产业设计师、本科学生、高校教师的沟通及互动,促进产业更新、推动教育革新、助力科研创新。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