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科技需求范文

农业科技需求精选(九篇)

农业科技需求

第1篇:农业科技需求范文

1现阶段农业科技需求与供给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农业科技的供给主体主要有:政府相关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地方高等院校和涉农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带动了产前种子、化肥、农药、薄膜等农业服务企业,也推动了产后农产品加工、贮存和销售等类企业。绝大多数现代农业生产者已经不要再像传统农民那样把握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技术要领。现代农业的专业分工,一方面由各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支撑,另一方面也可凭借一些高级的科技手段得以实现。同时,农业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过程。整个生产过程需要一系列技术的配套、综合才能共同完成。农业科技部门可能并不在意技术供给的综合配套问题,但对农户来说却是其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因此,农业生产需要的科技成果同时具有专业分工和综合配套特征,形成了对农业科技研究、推广部门的巨大挑战。一方面,由农业生产的专业分工,使得不同经营主体对科技成果需求呈现个性化特征;另一方面,每一个农业产业领域的现有科技成果是否完备、具有综合配套性,又影响着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并反过来影响着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而现阶段担负农业科技供体角色的机构还不适应这些特点。首先,科研院所缺少农业生产过程中亟需的实用性农业科技供给,大量科研成果脱离实际,科研目标单一,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多用途利用开发以及储存保鲜技术、加工技术等滞后。其次,许多高等院校忽视了农业科研的普适性、社会性、实用性。此外,高等院校的“文化下乡”、“科技下乡”等活动,虽然得到了农民的欢迎,但是农民在此过程中往往只是受众,不是主体,未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导性,影响了农业科技传播与推广的效果。另外,涉农企业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加之农业科技的稀缺性、专利性等特性使得其技术成果价格弹性空间很大,企业的营利空间也相应地很大。因此,在与涉农企业的合作或交易中,农民往往处于劣势地位。部分涉农企业对于近期利益的追求挫伤了农民与之合作的积极性和兴趣。

2加强农村科技的有效供给,建设新农村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涉及到政府部门、企业、协会、农户等各类机构或个人,彼此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问题。要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加强农村科技服务执行力度是首要任务。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与科研院所、高校图书馆、农民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农村科技服务部门也应及时了解农民对科技的需求,并及时反馈给科研部门、高校,从而增加农业科研院所、高校人才培养和创新的实际应用价值。将农户对市场的反应有效地传递给技术创新者,克服传统农业与农业科研活动生产经营脱节的弊端,使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经营融为一体,在科研人员与农业生产经营者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互有需求、双方互利的关系。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的建构遵循政府引领和市场导向基本路径。由于中国市场农业的脆弱性和“大政府、小社会”的基本格局,完全依靠市场化机制来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支撑体系不仅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也会造成投资分散、市场失灵。从理论上来说,农村科技体系含有“公共物品”的性质,这就决定了政府对新型农村科技支撑体系的构建具有不可推卸的引领责任。政府引领应首先通过建构新型公共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来引导其他科技组织的发展,通过政策法律等适度干预措施,提高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构的预期收益并降低其创新风险,其次是对农村科技支撑体系的建构和运行成本要由政府财政给予必要的扶持。市场导向是要求科技支撑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农业生产者的科技需求为中心,科技服务供给必须尽可能与农业生产者科技需求相符合。任何专注于技术而忽视市场需求的农业科技活动不仅使农户无法接受,也会使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活动无法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农业科技产品的技术功能、质量和服务能够满足使用者的要求,获得市场认可和满意;农业科技服务的供给能够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获得适当效益,满足供应者自身运作和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高效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同时兼顾技术服务的双重市场法则,这是新时期农业科技供需的必然要求,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杜红霞方丽萍陈子雷李慧冬董崭王峰恩单位:山东省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第2篇:农业科技需求范文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和科研力量条块分割,机构缺沟通,技术缺交流,项目缺合作,人、财、物缺整合;农科教、产学研联系不紧、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新品种和新技术难推广到位;农业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存在多头、重复、分散的问题。如何将农业科技资源整合起来,实现高效运作,各地纷纷采取不同措施,为实现“三农”的增产增效增收奠定坚实科技支撑。

山西:“五长”联席会议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平台

山西省政府动议实施的“三长”加“二长”组成的五长联席会,将统筹协调全省农业科技的各类资源,探索和实践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化运作,形成合力助力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平台的构建。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2010年9月28日,山西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确定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逐步建立涵盖全省,支撑和引领17个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实现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提高10个百分点的目标。该体系的建设,为解决农业科技资源和科研力量条块分割、农科教、产学研联系不紧、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等问题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但也存在专家来自农科教不同部门,体系运作机制不畅等问题。为此,山西结合本省实际,构建了首席专家负责产业技术体系,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专家任副首席负责协调专家团队和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的运作机制。

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之初,山西即酝酿实行农业厅厅长、农大校长、农科院院长“三长”联席会议制度,农业厅作为召集单位,召开联席会议,通过产业技术体系领导组和办公室形成一个高效的协调机制,把体系建设有效运转起来。2011年6月22日,该省召开“三长”联席会,确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技术推广为抓手,着力服务山西农民增收翻番终极目标的工作思路,并提出把“三长”联席会议制度扩大为三加二,把财政厅、科技厅也纳席会议单位,形成“五长”统筹全省农业科技资源的运作模式。由此形成全省农业科技资源统筹一盘棋,农业科技投入、科研技术团队、农业项目得以集中到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搭建的平台,实现高效运作,为实现“三农”的增产增效增收奠定坚实科技支撑。

四川成都:五年建成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机制

在2008年建立成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009年开展“成都市统筹城乡科技推进行动”的基础上,成都市加大科技服务资源整合力度,2011年正式建设“成都统筹城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将全面整合四川省级相关信息平台、成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信息化技术、科技人才、科技成果技术等资源优势,完成在成都市所有社区和行政村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示范。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与农村的信息化无缝对接与服务。

综合平台的运作模式为“政府主导搭建,通过市场化手段开展增值服务”,与过去的网上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相比。目标是实现公共服务多元化、专业化、网络化发展,功能将由单一的农业生产技术、成果服务等延伸到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城乡互动、电子村务、数字化社区、远程教育、呼叫中心等增值服务中,最终成为成都城乡统筹信息服务的门户。平台的建设不仅对于深化成都市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科技公共服务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以此为依托还可尝试建立形成政府统筹、科技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机制,从而推动成都城乡统筹进程。

第3篇:农业科技需求范文

AbstractTo guide farmers with different planting structure to adopt suitable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is the key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ique. Through the comparation between grain crop and economic crop cultivation farmers, we foun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in application level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and demands for technical guidance and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mphasis degree and adoption target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and benefit.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doption and application level of farmers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and restricted by the personal factors and attitude of farmers to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The supply precis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he new functional assignment of agricultural technical popularization, the segmented advancement of farmer training and the reformation of farmers’ irrational behavior were the effective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technical application level of farmers.

KeywordsPlanting structure; Technical adoption and application; Suppl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全面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农民作为农业技术的最终接受者和应用者,其农业技术的采纳行为决定着农业科研成果是否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我国各地区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地政府农业发展政策存在明显差别,直接影响农户对种植结构的选择和农业技术的采纳,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种植结构农户技术采纳应用问题进行研究,找准不同种植结构农户采纳农业技术的特点和对农业技术的差异化需求,为政府分类引导和精准化农业科技供给提供决策参考。

1不同种植结构典型村农户种植状况

院东头镇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西南,总面积106 km2,耕地2 133 hm2,属于典型的农业镇。为了解不同种植结构农户采用农业技术的真实情况,课题组于2015年6月应用“不同种植结构下农户技术采纳应用对比研究”调查问卷对该镇两典型村农户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4份,有效率为92%,内容涉及农户基本信息、种植结构和农户技术采纳应用三部分,通过SPSS 17.0软件和独立样本检验方法对不同种植结构农户采纳农业技术进行了具体分析。

1.1两典型村种植结构情况

院东头镇农户种植结构较为单一,主要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调查抽取两类典型作物村进行对照研究,一是种植粮食作物的A村,主要种植作物是小麦、玉米和大豆;二是种植经济作物的B村,主要种植作物为生姜,包括大姜、小姜和面姜。?x择这两个村作为调查对象,是基于两村同属一个镇,自然禀赋,如温湿度、气候,社会条件,如交通、通讯设施以及政府农业政策引导基本类似。另外,两村种植结构较为典型,都属单一型。

1.2两典型村种植结构调整状况

近几年,伴随政府对种植结构调整引导和农户对作物增产增收的需要,两地充分遵照地形、土壤特点和种植传统,形成了适宜的种植结构并出现明显差异。A村种植结构基本没有变化,B村种植结构调整明显。

之所以两村种植结构调整出现明显差异,主要在于:一是生产规模化程度不同。A村粮食作物属于规模化种植,有用于播种和收割的农业机械,有固定的粮食收购点,施用农药大致相同,农户应用的农业技术亦非常类似。B村粮食作物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粮食作物种类分散,规模偏小,无用于作物生产的机械和固定的粮食收购点,农业效益低下。种植结构调整后,粮食作物种植比重逐步减小,生姜种植比重逐步增大,经济作物种植逐步形成规模。

二是经济效益的差异。A村粮食作物种植规模较大,有便捷的粮食销售渠道,由此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B村粮食作物种植规模小,农业效益低,当地农户为改变落后的种植局面,开始种植效益明显的经济作物,较为适合的作物就是生姜。事实证明,生姜种植的确能够获得较高收益,这也是B村调整种植结构的主因。

三是行政干预程度不同。A村村委重视农业发展,积极帮助农户拓展粮食销售渠道。B村种植粮食作物时较少得到村委帮助,但调整种植结构后,村委开始注重在生姜种植和营销过程中的统领作用。

2不同种植结构下农户技术采纳应用比较分析

种植结构不同,种植作物类型不同,直接影响着农户对农业技术的差异化需求,亦使农业技术的实际应用呈现出独自特点。

2.1农户采纳农业技术目的对比分析

通过独立样本检验,两类种植户采纳农业技术目的――“提高产量、提高质量和降低劳动强度”的Sig.(双侧)均大于0.05,两类种植户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深度访谈发现农户采纳农业技术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间的逻辑关系:农业技术有助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而作物产量质量的提升则是农户增加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小农是理性经济人”[2]的假设。两类种植户对农业技术可以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性认识,为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奠定了农民转型的理念基础。

2.2农户对农业技术重视程度对比分析

通过独立样本检验,Sig.=0.337>0.05,方差相等,Sig.(双侧)=0.063>0.05,两类种植户对农业技术的重视程度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A村93.8%、B村97.5%农户认为农业技术对作物种植很重要。就此可见,不论种植何种作物,农业技术都是生产中的关键要素。

2.3农户应用农业技术水平对比分析

通过独立样本检验得出,Sig.=0.42>0.05,方差相等,Sig.(双侧)=0

进一步研究发现,两村之所以出现农业技术应用水平的差异,究其原因,第一,A村种植结构没有发生较大变化,在长期粮食作物种植过程中,农户已经摸索到适宜的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和机械化播种收割等技术,而B村近些年调整了种植种类,原有种植技术已不适应经济作物的要求,必须重新选择恰适技术,由于农户还处在对技术的摸索中,故而当前农业技术应用水平较低。

第二,应用农业技术的水平与农户家庭经济收入有关。生姜种植需要品种、催芽、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的技术支持,技术要求的精致化与科学性必然决定技术投入成本的提高,占比半数的家庭经济收入中等及以下的B村农户反映难以负担较高的技术投资,致使生姜种植技术水平普遍不高。

2.4农户农业技术需求对比分析

通过独立样本检验,发现在农药、良种选用和作物储存技术方面,Sig.=1>0.05,方差相等,Sig.(双侧)=0

选择性能好、适宜本地种植、市场需求量大的优良姜种以及选择既能有效杀虫又能保证生姜品质的农药是B村农户当下对良种、良药技术的急迫需求,排序居首,紧随其后的是病虫害防治技术,位居第三的是储存技术,这显然与生姜贮存要求适宜的温湿度有直接关系。

A村农户对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产品营销技术和良药、良种选用技术的需求位居前三位。调查中获知,病虫害防治是当前粮食作物种植农户遇到的最大难题,而仅靠个体经营户收购,压级压价现象存在,催生了种粮户尤其是大户对粮食营销技术的迫切要求。

2.5农户技术采纳后种植效益对比分析

通过独立样本检验,Sig.=0.901>0.05,方差相等,Sig.(双侧)=0.841>0.05,两类种植户采纳农业技术后种植效益没有显著差异。统计显示,A村81.3%农户采纳农业技术后种植效益提高,B村比例为86.3%,虽然不同种植结构决定了农户对良种、良药、病虫害防治、田间栽培管理和储存等农业技术类型、内容需求的差异,决定了农业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但采纳应用农业技术的最终结果都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从行为发生机制看,应用农业技术目的的实现,会进一步强化农户采纳农业技术的动机,推动农户采纳农业科技行为的纵深发展。

3不同种植结构农户农业技术采纳应用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r户农业技术采纳应用水平与农业技术供需状况有关,并受到农户对农业技术的态度和自身因素制约。

3.1农业技术供给与农户技术需求关系对比分析

农业技术供给结构与农户对技术需求结构是否一致,关系到农户农业技术实际采纳应用率。农业技术供给内容、渠道、技术支持是反映供需状况的三个指标。

从供给内容看,粮食作物种植村农户实际获得的技术指导排在前三位的是新技术、农业政策与农村法规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需求实用技术依次是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产品营销技巧、良药良种选用技术;经济作物种植村农户获得的技术指导依次是新技术、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新品种,需求技术是良药良种选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储存技术。

在供给渠道上,粮食作物种植村农户获取农业技术主要是通过向邻居亲友学习、电视、广播、网络、书报查询、参加培训班,认为理想渠道是参加培训班、涉农院所科技下乡、涉农企业示范培训。经济作物种植村农户获取渠道依次是向邻居亲友学习、涉农企业示范培训、农技推广机构,期望渠道是农技推广机构、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大户带动、涉农院所科技下乡。

就技术供给主体支持性看,技术员每年上门指导次数有限,未指导占绝对优势,接受过1次指导的,A村占36.3%,B村为41.3%;农户主动咨询次数,基本停留在1次上,从有限的指导质量看,满意度较高,A村为86.3%,B村为90.1%。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不论何种种植结构,农业技术供给与农户需求都存在错位现象,表现在:一是农业科技供给重农业产前新技术推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介绍,轻种植过程中良药良种选用、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农户作物管理实用技术需求未得到满足;二是农户获取农业技术渠道更多依赖人际传播,农技推广机构、涉农高校等专业渠道功能未充分发挥,致使农户本应能够获得的技术指导和教育培训缺位;三是农业技术指导员作用有限,农户农业生产中未获得及时有效帮助。

3.2农户主体因素对农业技术应用影响对比分析

农户对待农业技术的态度直接影响采纳应用农业技术的行为。调查显示,两村半数以上农户对待农业技术的态度都是看效果,适时采用,但选择“了解技术,立马采用”的农户B村比A高7.5%;对政府号召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积极响应的经济作物种植村占60%,粮食作物村占37.5%,而“不相信”和“徘徊观望”者,A村为43.8%,B村23.8%,这两组数据反映出农户重视农业技术的作用,并且经济作物种植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更高;但农户对待农业技术的态度却较为谨慎,除非看到技术效果,或是政府大力号召,否则不会盲目采纳,就此可见,农业技术效能与政府推动是影响农户对待农业技术态度和采纳应用农业技术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从农户个体因素看,由于本次调查采取目的分层抽样方法,样本年龄集中于中青年农民,年龄40岁以下约占30%,41~55岁为40%,55岁以上占30%,实际上两村从业农民年龄普遍较大,基本都在55岁以上;从学历看,A村、B村学历为初中及以下占到83.9%和68.8%,中职、高中程度为15%、28.8%;种植规模上,A村、B村5×666.7m2以下占68.9%和60.0%,(6~10)×666.7m2分别为29.0%、40.0%,10×666.7m2以上仅A村为2.1%。通过交叉分析发现,不同年龄、学历农民受思想观念、身体素质、种植经验影响,不同种植规模农户受劳动力数量、经济实力、机械化水平影响,在农业技术态度、采纳农业技术积极性和农业技术应用水平方面存在差异,一个基本规律是农民越年轻、学历越高、种植规模越大对农业技术需要越旺盛,实际农业技术应用水平越高。

4基于农户技术需求的农业技术供给创新

农业技术应用不仅仅是一个农户从技术采纳到应用的过程,而是一个由农业技术供给、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技术应用构成的完整过程。提高农户农业技术应用水平,需要从农业技术供需实现平衡,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和优化农户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入手。

4.1农业技术供给精准化,满足农户技术需求

农业技术供给与农户需求错位是当前农业技术应用效率低下的源头因素,政府农业技术供给精准化,实现与不同种植结构农户技术需求的有效对接,是提高农户农业技术应用效果的关键。不同种植结构农户对农业技术类型、内容,对农业技术获取途径与方式存在不同要求,政府作为农业技术供给主体,应该按照农户对技术的差异化需求,提供精准化技术。

一是根据自然禀赋条件,科学划分作物种植产业带,结合农业主导产业,建立服务当地种植制度的农业技术库,为农业科技研发、农业技术推广以及政府精准化农业技术供给做好储备。

二是建立农户农业技术需求评估机制[3],地方政府会同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就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水平、自然禀赋、耕作制度进行摸底调查,就农户种植作物类型、农业技术应用水平、农业技术需求、农户年龄、文化素质等情况进行重点调查,评估农户作物种植制度、使用技术措施的效果,明晰不同种植结构农户对作物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需求,对农业技术类型、内容、层次的需求,对农业技术获取方式渠道的偏好,为政府农业技术精准化供给提供方向。

4.2农业技术推广功能赋新,推广培训重要农户

农业技术推广是促使农业科技研发成果向实际应用技术转化的中介环节[4],作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站,承担着向农户推广有效技术、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的任务。

一方面,强化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户技术需求评估功能建设,推广员深入农村,走近农户,搜集、分析农户的技术需求,明确农户技术需求满足情况及其成因,形成农户技术需求评估报告,据此按需推广关键、重点技术。

另一方面,依据农户获取农业技术更偏好人际传播途径的特点,重点加强对具有科技创新意识和较强科技应用水平的合作社技术带头人和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培训,发挥其科技示范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周边普通农户科技种田。

此外,农业技术推广员定期下乡,调查农户技术需求满足和技术应用情况,及时解决农户种植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对重要农户进行科技素质教育和技术培训。

这样经过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被赋予了农户技术需求评估的新功能,而纯粹以“技术”为推广对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开始注重提高重点农户的科技素质,农业技术推广中“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得到扭转[5]。

4.3农民科技培训按类分段推进,提高农户科技素质

农户是农业技术应用的主体,其科技素质高低是影响农户农业技术采纳效果的重要因素。农民科技素养与科学种田能力提升是一个长期且连续的过程,鉴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对新型职业农民当下与长远需要,可以将农民科技培训按类型分阶段推进,一类是为现实新型职业农民开设的科技培训,一类是为潜在新型职业农民开设的入职培训。

针对目前正在从事种植业的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依据不同种植类型,分别通过“一事一训”、“短期培训”等途径,以实践操作、参观考察、专家讲座等方式,进行现代农业理念、职业教育和科技教育,逐步转变农民对待“三农”落后理念,改善农民职业知识结构,增强农民科技素质和作物种植实践能力;针对农民后代、返乡农民工及大中专毕业生等潜在新型职业农民[6],虽然目前尚不能充分参与农业生产经营,但也要为其中矢志农业群体,利用其返乡机会开展宣传教育和教育培训,从现代农业发展理念、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与自我发展能力方面提升其从业愿望和科技素质。

4.4开展农业科技宣传教育,改造农户非理性行为

第4篇:农业科技需求范文

关键词:农户;技术推广;意愿;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研究从农户视角出发,探索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影响农户需求意愿的因素。通过对因素进行有效把握,说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只有在推广主体有效供给,推广受体即农户需求意愿强烈并且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内容、方式和手段符合农户需求时,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才会发挥效应。

1 文献综述

农民是否接受并且采纳农业技术直接关系着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成败,因此了解影响农民的需求意愿的主要因素是高效开展农业科技推广的基础[1]。陈瑞林(2009)认为影响农民科技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供给约束、文化水平、技术风险和年龄[2];孙国梁、赵邦宏和唐婷婷等(2010)认为,农民的年龄、教育水平、家庭收入以及是否经常看农业技能节目和参加农技培训等都显著影响农户的科技需求[3];徐勋华(2001)从农民采用先进农业科技的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农业科技储备不足,农业技术的替代性不强等因素限制了农民采用农业技术[4]。

虽然我国学者在农户农业科技需求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都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仍有一部分重要因素被遗漏,比如农户的风险承受程度和农业经营类型,而本文就在这点上进行了创新。

2 数据来源及模型选择

本文数据来自于对浙江省5个地区,发放问卷160份,有效问卷160份,问卷有效率达到100%。以往研究认为影响农户需求意愿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3类:农户特征、家庭特征和外部环境因素。本文就有关影响农户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创新选择,考虑到了农户的经营类型和农户风险承受度。本文采用二元logit模型对农户的需求意愿分析,模型表达式为:,其中p为时间发生的概率,p=1表示农户需要农技服务,p=0表示农户不需要,为常数项,为回归系数,为解释变量。将160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被解释变量即需求意愿赋值,需要赋值为1,不需要赋值为0。统计结果如下表1。

表1 变量统计性描述

变量类型 变量名称 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预期

农户基本特征 年龄 51.8375 13.14548 28 75 -

性别 1.3125 0.4649677 1 2 ?

学历 6.58125 3.424793 0 12 +

地位 0.16875 0.3757069 0 1 +

兼业化程度 0.29375 0.4569089 0 1 -

农业经营类型 粮食 51.8625 32.98932 0 100 -

经济作物 0.43125 0.4968058 0 1 +

家畜或水产养殖 0.33125 0.4721405 0 1 +

农户经营条件及风险态度 种植面积 11.41563 15.53493 1 100 +

种植年限 12.1 10.77628 2 56 ?

培训频率 1.9 0.9193927 1 3 +

是否为合作社社员 0.45 0.4990557 0 1 +

风险态度 0.5875 0.4938299 0 1 +

3 实证分析结果

文章用stata10.0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具体的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2。

表2 实证分析结果

自变量 回归系数 Z统计量

粮食 -0.96227 -0.96

经济作物 3.07277 2.57***

家畜或水产养殖 0.82308 0.84

兼业化程度 -0.07983 -2.17**

种植面积 0.191909 1.91*

种植年限 -0.10577 -1.22

风险态度 0.156102 0.17

培训频率 2.236799 4***

是否为合作社社员 0.342864 0.44

常数 0.087951 0.02

观测值 160

Log pseudo likelihood -10.965027

Wald 59.88

Prob > chi2 0

Pseudo R2 0.9

注:*、**、***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上显著。

根据结果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3.1 经济作物种植户对科技推广服务需求更强烈

研究结果表明,种植经济作物与农户科技推广服务需求呈显著正相关,经济作物的种植技术不够完善,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3.2 农户兼业化不利于农户接受相关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农户兼业化程度与农户对科技服务推广的需求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兼业化程度高的家庭,对农作物增产增收的需求较小,对新的农业技术推广需求意愿不强。

3.3 农户接受的培训频率有助于农业技术服务的推广

研究结果显示,农户接受技术培训的频率与需求意愿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因此,相关部门通过农业技术培训有助于新技术的宣传和推广。

4 政策启示

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的启示: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户农业科技需求意识,培育“新型农户”,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有效需求;完善土地流转制度,降低土地的细碎化程度,增加农户使用农业技术服务的规模效益;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商品化程度,使农户的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直接与市场挂钩,用经济利益推动,提高其需求意愿。

参考文献

[1] 张杰,陈瑞林.农民对农业科技推广的需求意愿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12):10-121.

[2] 陈瑞林.农民对农业科技推广的需求意愿分析――基于溆浦县龙庄湾乡的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52-58.

第5篇:农业科技需求范文

当前,农民和农业企业是农业科技成果的主要需求者和使用者,也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对象。农业科技成果需求者的认可是农业科技成果能够推广的根本保证。科技成果的推广,需要在农民和农业企业认识、接纳的前提下,然后在推广人员和生产者的共同合作下,经过具体的生产操作,使科技成果的效益发挥出来。否则,农业科技成果只能被排斥在农业生产的系统之外,只作为知识形态的产物和潜在生产力因素存在。

2解决对策

针对成果的质量、用户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认可与需求两个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问题,我们应该从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自身质量、刺激农民(农业企业)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以及加强农业推广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入手,激发农民(农业企业)采用农业科技成果的热情,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2.1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自身质量

农业科技科技成果转化的先决条件是农业科技成果本身是优质的,必须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生产上的可行性等特点。因此,必须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质量。具体来讲是:第一,课题选择市场化,即在农业科研项目选题立项时,不但要听取科技人员的意见,还要广泛地进行农户调查,确保该项农业科技成果适合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第二,要“强化”成果,加强中试基地建设,并在项目的审批、鉴定环节严格按照程序执行成果鉴定、核查审批手续、保证成果质量,进而为成果转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2.2采取多种方式刺激农民(农业企业)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

农民和农业企业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主体,是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要采用多种方式刺激农民和农业企业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具体来说是:第一,想方设法改善农业贸易条件,增强农业比较利益,从而提高农民或农业企业使用农业科技成果的预期收益;第二,切实改善农业生产的内、外部环境,对于采纳农业科技成果的农民或农业企业给予适当的风险补助,尽可能减少他们接受新技术的“后顾之忧”;第三,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增强农民采用农业科技成果的积极性。

2.3加强农业推广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第6篇:农业科技需求范文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问题

农业科技传播工作一直是农业传播工作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在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更是难上加难。作为农业科技传播艰难的欠发达地区,目前正面临着急需解决的三个传播问题:为谁传播、传播什么、如何传播。

一、为谁传播

农业科技传播的对象是农民,但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普遍存在着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难的问题,农业科技无法到达村民。这一问题凸显的是农业科技为谁传播的不明确。尽管农业科技为谁传播在概念上十分明确,但在具体实践中却无法贯彻到位。造成这一难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资金的缺乏。目前农业科技传播费用主要来自于项目经费和行政经费。但欠发达地区的科技较为薄弱,科技项目经费较少,用于技术传播的费用更少,往往只能支撑一次培训。而同样欠发达地区行政费用也是捉襟见肘,因此,从有限的行政费用、项目费用中挤出的少量费用是无法支持技术传播相对较多的投入。二是基层农技员缺位。基层农技员隶属乡政府,受编制影响,乡政府只设一两名农技员来实施繁重的各村农业科技传播工作。同时,农技员还要承担乡政府分派的其它繁杂工作,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要用于应付如防火、催费催税、计划生育等工作。由于身兼数职,也势必影响农业技术传播,用于农技传播的时间、精力十分有限。

明确农业科技为谁传播问题是解决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难的治本之策。只有真正树立农业科技传播的对象是农民的观念,才能围绕这一观念努力展开农业科技传播工作,并主动地、不断地解决传播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因此,针对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难的问题,当地政府要积极参与,在制度上保证农业科技的传播,具体包括资金上的保障和政策上的保护。

资金上的保障。在农业科技的传播过程中,资金是影响农业科技传播的决定因素。资金的解决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予以考虑:首先,县政府财政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比例。欠发达地区县一级政府对农业科技传播有着明显的作用,但是,在县一级财政中农业科技投入比例不大,制约了农业科技传播;其次,从农业部门掌握的资金中切出一块进行农业科技传播,如用于人才培养等;再次,从政府农业开发资金中划出一块用于农业科技传播,如建设示范基地等;最后,鼓励和吸引民间和国内科技机构的资金参与到科技传播工作中来。

政策上的保护。农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是影响农业科技传播的关键因素。积极培养和选拔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并具有奉献精神的农技人员充实农业科技传播的一线队伍,及时解决农民农业生产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需要得到政策上的支持才能真正实施。一是推行行政村农技员政策,即一个农技员负责一个村的农业科技传播工作,使其所负责的村的村民能及时了解农业科技传播信息,有效解决村民在生产上所遇到的技术问题,真正地落实科技进村。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出台奖励条例,维护基层农技员的利益。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农技员条件艰苦、工作繁重,县农业局苦于相关奖励政策缺乏,难以对基层农技员实施有效的激励,造成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因此,必须建立激励机制,使农技人员的待遇和奖励与农技人员的传播效果直接挂起钩来。对长期工作在农村地区的农技人员,在职称评定、工资等待遇上给予优先关心和帮助,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对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做出较大贡献的农技人员予以重奖。从而有效地调动农技传播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科技传播活动中来。

二、传播什么

农民不合作是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又一大问题。从受者的角度而言,农民由于受文化水平、科技水平低等自身条件限制,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原因。但从传者的角度来看,农业科技传播的项目多是政府、科技单位单方面决定的,体现的是政府政策要求、市场要求,忽视市场主体——农民的要求,出现了政府“好心”办不成好事的现象,这是造成农业科技传播中农民不合作的主要原因。农业科技传播中农民不合作的难题,背后体现的是农业科技传播什么的问题。因此,传播什么是农业科技传播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从理论上看,需求决定供给,农业科技传播取决于需求。但这种需求是三者兼顾的需求,即政府的政策要求、市场的发展需求、农民的技术需求。三者兼顾是能够实现的,因为在本质上,这三者是统一的,目标一致,即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政府通过宏观的考量,制定政策的宗旨是造福农民;考虑市场发展需求也旨在服务农民,市场发展不仅考虑当下性,更要具有前瞻性;重视农民技术需求,目的是提高农业科技传播的有效性与针对性,避免农业传播资源的浪费,但也要考虑农民的实际能力。因此,农业科技传播应在满足农民的需求中体现政府的政策要求和市场需求。具体操作时应根据三方的需求选择农业科技传播项目。

如何实现这种统一?借用传播学集大成者威尔伯·施拉姆提出的信息或然率的公式,农业科技传播传播内容的选择取决于以下公式:

农业科技传播的选择=(需求×收益预期度)÷费力的程度=(政府政策要求×市场发展需求×农民技术需求)×收益预期度÷费力的程度

此公式表明,农业科技传播内容的选择与需求、收益成正比,与费力程度成反比。即凡是能够更多地满足需求、较大地提高农民收益,降低农民身体劳动强度的科技项目,就是值得传播的项目。

如浙江省龙游县获得“全国林业技术开发试验示范区”殊荣,并被国家六部委联评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单位”、同时分别被林业部和省政府授予“全国和全省林业推广先进单位”。其竹类高新技术传播成功的经验正是依赖于这三种需求的同一。就政府而言,龙游县竹类资源特别丰富,县委、县政府把竹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着力打造全国竹类加工基地品牌,政策围绕“竹”字做文章。就市场来看,竹产品符合了市场对环保型,生态类产品的需求,像竹纤维纺织品、竹炭制品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等地已受到广泛的青睐,国内外市场对竹产品需求量大,且供不应求。就农民来讲,竹业收入是当地农村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尤其是竹区农民80%的收入来源于竹产业,农民渴望通过新技术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在三者需求同一的情况下,与国内竹业科研院建立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先后实施完成了“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竹林丰产及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笋竹两用毛竹林栽培技术”、“红壤丘陵区竹类植物应用与促成技术研究”等67项高新技术的开发和传播任务。

三、如何传播

农业科技自身有一定的技术要求,比较枯燥、乏味,加之农民的接受限制,使农业科技传播具有相当高的难度和挑战性。农业科技传播既需要决定传播的内容,更需要设计传播的形式。因此,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传播是农业科技传播能否被接受的的关键。遗憾的是,在欠发达地区,行政命令仍是农业科技传播的主要形式。这种自上而下的、带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的技术传播方式,反映了农业科技传播方式的单一,暴露出了如何传播的问题。

如何使农业科技传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枯燥变为生动?以下措施值得借鉴:

第一,利用乘数原理,寻找意见领袖。在欠发达地区,意见领袖在农业科技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所谓的意见领袖是指在信息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既非选举产生又无名号的人。事实上意见领袖具有小喇叭的作用。而欠发达地区的村民,普遍存在着接受新事物意识不强的倾向,对传播的农业科技持怀疑与观望的态度。因此,农业科技传播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寻找具有话语权、说话最有可信力的意见领袖,即找出合适的农户作为示范户。一般可以通过随机询问村民“村里最相信谁”或“村里谁做的最好”这样的方式摸底,从中选择有一定影响力、具有一定文化的农户作为意见领袖,进行点对点的具体指导。根据乘数原理,意见领袖的成功会吸引其他村民的效仿,产生连锁反应,最终达到农业科技普及。

第二,实行培训登记制度,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欠发达地区农业专业人才匮乏,为了发挥其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的作用,有必要实行培训登记制度,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一方面,对农民人才实行专业技术培训登记,登记受训者姓名、省份证号码、技术培训项目等内容,通过培训使他们具有专业标准,并颁发专业技术培训结业证,为普通农民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农民职称评定,拥有农业专业职称的农民,不仅是对其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也大大提高了其他村民对其技术传播的信任度,更增添了无形的鞭策和责任,促使其不断地主动更新知识和技术。如浙江省武义县,迄今为止,全县已评定中、初级农民技术职称1600多人,其中中级农民技术职称30多人,这些农民人才的地缘性,他们在积极传播农业技术中所具有的天然亲和力,使得普通村民接受农业技术的速度加快。

第三,奖励与传播的结合。通过奖励的方式,使农民主动、有效地接受科技传播的信息。在其他地区行之有效的一些农业科技传播方法,如免费的发放资料等,在欠发达地区的效果并不明显,村民往往把发来的资料随手仍掉。因此,必须采取换位思考方式,从农民的角度出发,从兴趣入手,开展生动活泼的传播方式。如龙游市开展的读书月活动。在读书月中,举办知识竞赛,设立奖项,奖品是化肥或其他一些农民生活或生产必需品,而题目则出自于免费发放的技术资料,使技术资料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或者在田间地头开展劳动比赛,以此进行交流,促进农业科技传播。

第四,媒介的运用。大众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发挥着快速告知的功能。但在农业科技传播中,欠发达地区对电视的运用并不充分,也忽视了广播的运用。一些欠发达地区,由于资金的限制,更多是运用价格较为便宜的报纸媒介来传播农业技术。由于文字的抽象性,报纸并不是欠发达地区农民常用的媒介。而电视因其形象、直观,是村民使用最高的媒介。因此,欠发达地区可以重点考虑电视、广播、电影等媒介的运用,为农业科技提供全方位服务。一是开辟电视农业科技固定栏目。电视是农民接触最多的大众媒介。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传播也会利用电视来进行传播,但都具有当下性的特点,即运用电视媒介来传播农业技术常常是季节性的,无法培养农民的收视习惯,容易错过科技节目的播放。因此,可以跟县、市电视台协商,开辟出固定的农业科技栏目,使农民形成收视惯性。二是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有线电视网络是包容信息量最大、传播速度最快的现代媒介,有线电视在信息传播、思想沟通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目前,部分欠发达地区的有线电视网络尚未建立,而已建立的一些地区,有线电视的农业科技传播优势并未体现出来,因此,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同时充分利用有线电视的特性,为农业科技传播服务,使农村有线电视网成为农业科技传播网。三是恢复农村科技大喇叭广播站。加大媒体的农业科技传播力度,除增加电视节目外,广播也是一个有效的工具。特别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还保留着大喇叭,但这些大喇叭处于闲置状态,农业科技传播应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媒介,加大广播科技节目的播出时间,发挥其快速、强制性收听的作用。四是开展农业科技电影放映。电影作为大众传媒手段也应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尽管农村电影放映市场举步维艰、日益萎缩,但在欠发达地区农村电影放映仍有市场。开展农业科技电影放映,为农民提供实用的科普片、农业片,也能吸引一部分农民重新走出家门看电影。五是开发新媒介。尽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介的使用二者之和不到15%,但使用率低并不意味着不重要,新媒介的综合性优势是传统媒介无法竞争的,这也为农业科技传播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加速新媒介的开发,发挥后优势。尤其是手机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占有率直线上升,利用其快速告知功能建立“农业信息直通车”信息服务平台,免费向农民手机用户养殖和种植技术等短信。同时开展农业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加快建设农业科技信息网。在欠发达地区先阶段,网络主要针对意见领袖展开,如农技员和一些示范户,由意见领袖扩展到普通农民是未来的发展之势。但目前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水平低,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播速度缓慢,信息时效性不强,大大限制了信息网络作用的发挥,而用户入稀少,又使入网费用提高,进一步限制了网络信息的开发。因此,丰富网络资源,网费用吸引网络用户,降低入网费用,吸引意见领袖。

参考文献:

[1][美]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2]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鄢小琴.中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的障碍与对策[j].甘肃农业,2006,(2).

第7篇:农业科技需求范文

对于技术推广人员来说,推广人员通常不会深入了解农民的技术产品需求,这使得农民的需求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难以反馈到科研开发部门,直接影响了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果。对于农业科研部门来说,依然采用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即立题、科研、试验、鉴定、申报成果等,这种管理模式直接把农民孤立出去,农民的意愿不能被采纳,导致许多科研项目表面上有明显的生产实践导向,但实质上只是为了获得科研经费、晋升和奖项的目的。教育部门方面,在高中院校中不存在推广人才的专业;入职后的相关培训也严重匮乏,致使许多推广人员缺乏相关的推广理论,入户调查的沟通能力低,农民需求信息反馈不完整。这种推广、科研、教育三个系统之间在工作中与服务对象农民彼此分离的状况,造成了农业生产资料脱离实际需求,不仅市场无法接受,更为重要的是农业技术并没有真正符合农民群体的需求意愿,从而在推广中农民对农业技术满意度会很低,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也相应的会减少。

2解决对策——农民满意的农业技术、产品

图2表示为了实现农业生产资料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这一目标,应以农民为中心,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馈机制才能实现。农民需求信息反馈机制是通过一定的渠道,收集、存储、整理和处置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有关信息需求,进而对农技推广工作进行调控和反馈。通过信息反馈机制不仅可以检查农技推广是否能够满足农民的期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农民对农业技术、产品的需要可以及时的反馈到相关研发部门。因此,建立畅通高效的需求反馈机制,形成农民与技术、产品生产推广主体的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是带动农民对创新农业技术、产品应用积极性的前提,从而提高农技推广效果。如图3所示。

2.1入户交流

一线农业推广人员或专家定期入户调查和交流,通过面对面的实地走访,了解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再向上级部门或是研发人员反馈具体情况,并且要把农民需求信息的收集制度化,以推动农民需求信息的反馈规范化管理。这样的目的是以了解农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交换、利用制定系统化的计划和安排,最终实现农业技术创新是以农民为导向,最终服务农民生产活动。

2.2设立村级服务站

定时邀请农业技术专业人员,到站里“坐诊”,及时了解农民技术问题和农民的技术需求,农民在使用新生产资料遇到的任何问题,可以直接到村里的服务站当面进行咨询,寻求帮助。同时,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为当地农民提供便捷的方式去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这样农民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使用创新成果的动机就会更大。

2.3举办交流座谈会

由涉及农业生产技术研发的多个主体参加,听取农民对技术、产品的需求。走进农户、贴近农民,建立顺畅的交流渠道,把农民需求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确保农业技术推广主体有效地展开活动,研发生产农民急需的技术、产品,并通过高效的推广服务,满足农民对生产技术、产品的需求。

2.4网络、电话的应用

比如建立“农业服务体系创新网”、“农业局官网”等网站,及时刊登相关新技术、产品的信息,使农民直接了解新技术、产品的情况。同时,农民可以登入这些网站与专家进行交流,将自己的技术、产品需求及时的反馈给专家,由专家进行系统的总结,为下阶段的农技创新提供依据。利用多种形式、多渠道收集与反馈农民需求信息,确保农民需求信息全面准确地传递到农业技术推广有关部门,从而这些部门就可以根据农民需求为导向,研发生产相应的农业技术、产品。发挥自下而上的社会网络,构建“以农民为中心,以农技推广体系服务平台为依托,多方沟通交流”的农民需求信息反馈模式,这是激发农民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先决条件。

3总结

第8篇:农业科技需求范文

目前,农业科技创新面临许多发展机遇。首先,过去三十多年,我国已建立了庞大的、学科分类较为齐全的农业公共科技体系,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人才保障。其次,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实行了全员聘任制,以“基础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励”为核心的工资制度改革,初步实现了农业科技人员的绩效与收入挂钩,运行机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提高了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积极性。第三,自2000年以来,政府财政拨款的农业科研投入年均实际(扣除物价)增长率达到15%以上,虽然目前农业科研的投入水平还相当低,但近年来政府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快速增长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第四,农业领域开始吸引一批企业参与科研投资,为农业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据本中心2007年开展的一项大规模农业企业调查表明,企业向农业科研投资的经费从1999年的不到2亿元,迅速提高到2006年的近20亿元,相当于当年政府农业科研投资的15%。估计目前这一比例可能已经达到20%。第五,过去三十多年,尽管我国的农技推广体系经历了坎坷而又艰难的改革过程,但截至目前,我国的农技推广体系还是世界各国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分布最为广泛的农技推广体系,尤其是该体系遍布所有乡镇和边远地区,为加速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组织体系保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即十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特别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农业部门来说,就是把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摆在我国农业发展的核心位置,这将是未来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机遇。我国农业科研体系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急需改革和创新。目前,农业科研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相对于其他部门的科研机构,农业科研缺乏吸引力,从总体来看难以吸引大批的顶尖科技人才参与;二是农业科研体系没有很好适应农业生产形势的变化,农业科研立项同现实技术需求存在脱节的现象,难以较好满足农业生产对各种技术的需求;三是农业公共科研单位定位不清,社会公益性和商业性科研活动混淆,难以培育和吸引大型企业参与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难以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四是虽然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正逐渐提高,但到2012年政府在农业科研的投资强度也仅为0.7%左右,农业科研投入依然不足,同时竞争性项目投入比例偏大,使科研人员忙于申请项目、应付检查和汇报,科研方向也往往随研究课题的变化而变,出现急功近利现象,使重大研究成果难以形成。

与此同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面临更大的挑战,农技推广体系更需改革和创新。过去三十多年,我国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国家农技推广体系,在粮食等主要农作物和家禽水产等生产技术的推广上做出重要贡献,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职能定位还未完全理清,受地方党政中心工作的影响,农技推广人员难以专职从事公益性的农技推广工作;二是基层农技推广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一些地方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人财物“三权”上收的改革还存在许多实际困难;三是技术推广人员缺乏激励机制,难以充分发挥积极性,同时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相对较低,长期以来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四是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薄弱,推广能力偏低,难以适应新技术扩散要求;五是传统的从上到下的技术推广方式难以适应农业发展需要,对农民技术需求的信息缺乏反馈机制,推广技术难以满足农民增收的多元化需求;六是农业技术推广投入严重不足,使基层农技推广部门难以发挥应有作用。问题不少,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各级政府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职能与重要性认识不足。近几年,虽然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取得一定进展,重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亦于2013年1月1日开始执行,但要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体系的作用,改革仍将任重道远。

二、推进农业科技体系改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农业科技体系改革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十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要建立新时期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急需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改革。

(一)新时期农业科研体系的改革

在建立新时期的农业科研创新体系方面,建议如下。(1)实施农业科技国家创新人才战略,吸引和培养一批领军级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大批优秀创新群体。(2)探讨建立农业科研投入新机制,国家农业研发项目的设置以农业发展目标和农民技术需求为依据,使农业科研在增加投入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满足生产需求。(3)在强化农业公共科研单位的公益职能和现阶段在农业科技创新中重要地位的同时,进一步分离农业公共科研单位可商业化的研究和产业化活动,把研究重点放在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为企业进入农业科研提供发展空间,使企业逐渐成为农业应用研究和科技产业化的主体;同时,强化知识产权的实施力度和提供优惠政策,建立企业进入农业科研领域的激励机制。(4)继续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建议到“十二五”末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强度要逐渐从现在的0.7%提高到1%以上;同时,调整政府的农业科研投入结构,提高固定经费拨款(相对于竞争性项目经费)在总投入中的比例,增加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科研投入。

(二)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

第9篇:农业科技需求范文

1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必须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并且能随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而自我完善。因此,它应能达到以下目标。

1.1 组织系统网络化

现有单一、条块分割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大协作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要对现有的各种农村科技服务组织资源,包括政府推广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农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进行适当整合,建立各组织间相互协作、紧密配合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实现优势互补,使各种组织资源的潜在效用与实际功能最大化,从而直接、快速地推广和使用新的农业科技。

1.2 服务功能综合化

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农村发展的综合目标,但目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面作用明显,其他方面作用的发挥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必须将现行狭义的农村科技服务转变为综合的农村科技服务,既要解决农业生产发展的全过程服务问题,还要能为“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 民主 ”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有效服务。

1.3 服务机制市场化

要实现 社会 化科技服务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不能完全依赖于政府的支持,而应辅之以经济利益的驱动。应逐步推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各个组织运作机制的市场化,由社会需求决定它的生存,由它所提供服务的信誉、质量、水平决定其发展,使各个组织能够在政府的适度支持下成长为自求生存、自谋发展的独立的服务主体。

1.4 农科教一体化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必须做到农业 教育 、科研、推广“三位一体”,要加强农业 行政 管理部门与科技部门、教育部门、科研院所间的沟通与协调,突破部门、单位各自为营、自成一体的做法,建立各部门和单位科技服务协商联动机制,使农业推广成为联结科研与生产、教学与生产的桥梁。

2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的构建

2.1 需要着力加强的当前主导模式——政府主导型服务模式

鉴于当前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尚不成熟,加上农业的脆弱性和低效益,农户经营面积小、 文化 水平低,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还难以实现。而我国当前“大政府、小社会”的现实,以及农业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决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政府主导型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将是农村科技服务的主要模式。各级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当中仍将负有主导责任,并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这一模式采用“政府推广部门(+其他服务组织) +农户”的构架,通过行政指令将有关的多个单位、各个环节衔接起来共同完成科技成果的研发与推广。它主要用于推广转化全局性或重大农业科技成果,涉及食物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以及一些知识产权无法在市场上得到有效保护、难以物化的农业共性科技成果。这一模式主要依靠行政计划驱动,通常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根据需要组织相关研究机构生成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再拟定技术推广方案,逐级分解任务,层层下达指标。我国目前正大力提倡和发展的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也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这一模式实行双向选择,根据下派地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农民的实际需求,选择下派人选,努力做到供需对接,提高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2 必须大力培育的未来主导模式——农民合作组织主导型服务模式

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证明,要真正建立高效、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政府就应该逐步将具体的推广业务委托给其他社会化的科技服务组织去执行,而主抓计划的制定与管理。从长远来看,必须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使其成为未来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主导模式,将以政府主导的科技服务体系逐步转变为以农民为主导的体系。在这一新型服务体系中,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农业推广计划,组织推广项目的实施与资金的分配、管理;协调农民合作组织与科研教学部门之间的联系等。

这一模式采用“农民合作组织(+其他服务组织) +农户”的构架,它以各种农民合作组织为主导,联结技术供需双方,共同完成科技成果的转化。由于真正贴近农民需要,农民合作组织主导模式在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中具有明显的成效,提高了农业科技新成果扩散的组织程度和速度,是未来农业科技推广应大力发展的主导模式。当前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主要有农民合作经营组织、农业技术协会(包括产业经纪人协会、农产品专业协会等)、农村科技合作社3种类型。其中,农村科技合作社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有效的农技推广模式,是小规模经营农户为增强市场交易地位、降低市场交易费用而自主设立、自我服务的新型农业专业化科技服务组织,部分解决了多数农民经营面积小、经济实力弱、文化水平低、难以单家独户引进科技或聘请专家的问题。

2.3 需要规范发展的辅助模式——中介组织主导型服务模式

这里的中介组织主要指区别于各类农民合作组织,由非农民组成的科技中介服务型组织,主要开展部分产前、产中技物结合的推广活动,以及产后的加工、运销等经营,弥补政府机构、农民组织等农技推广内容的不足。此外,中介服务组织可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其他掌握科技成果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交易场所,开辟流通渠道,形成技术、商品销售转让信息网络,从而大大提高 农村 科技推广体系的运转效益。

本模式采用“ 农业 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其他服务组织) +农户/企业”的构架,它主要通过技术 市场 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农业科技成果所有权的转移,即农业科研单位或高校将已经完全成熟的商品化成果所有权转让给中介机构,由中介机构获得成果的所有权;二是农业科研机构或高校委托中介机构寻找科技成果需求方,中介机构发挥成果供求双方信息沟通与咨询的作用,不拥有成果的所有权;三是农业科研单位或高校直接进入技术市场交易,中介机构为其提供交易场所,如成果展、成果交易会等。由于分工细致、明确,本模式减少了农业科技系统转化科技成果和农业产业系统寻求科技成果的费用和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成果转化效率,减少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

但是,由于当前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良莠不齐,农 民法 律意识不强,相关 法律 法规不配套等,必须加强对这些中介组织的规范和 管理 ,既要注重维护农民的利益,也要注意维护中介组织的合法权益。

2.4 需要适度引导的辅助模式——企业主导型模式

参与农村科技服务的企业主要包括农资厂家、外贸公司、农产品加工储藏企业等,重点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结合产品的推广,通过短期培训,推介新成果、新产品,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等方式,开展以赢利为最终目标的农业科技服务,并且主要集中在产中服务阶段。

本模式采用“企业(+其他服务组织) +农户/企业”的构架,主要有“农业技术型企业+农户”、“农业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农户”、“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等形式。在这一模式中,农业企业作为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中试、熟化、综合配套等环节的主要力量,或通过自身技术创新开发出能够满足生产需要的新技术、新品种,或与科研单位合作,研发出生产所需的技术方案或成熟的物化技术,再单独或与专业技术协会合作进行示范推广。

这一模式中,各参与方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市场机制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经营决策,并通过契约形式明确责权利,运行机制灵活。由于企业与农户间、与科研机构间结合的紧密程度要远高于单纯的交易关系或短期合作,从而推动了科研与生产的相互融合,既弥补了农业科技系统成果转化动力不足的缺陷,又缩短了成果转化的时间,提高了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这一模式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科技供给与科技需求脱节、农业科技系统与农业产业系统割裂的问题。

“龙头企业+协会+农户”是这一模式中较为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在这一架构下,龙头企业、协会和农户三者之间能形成更加有效的纵向产业协作关系。通过农业技术协会,企业可以大大减少科技服务的交易活动次数,降低科技服务的 成本 ;而依靠专业技术协会对农户的制约,既可以使企业经营风险以及科技服务的投入风险大大降低,也使农户个体得到更可靠的保障。

但这一模式也存在两大缺陷:一是由于企业追求赢利最大化的本质,一些生产发展、 社会 稳定急需而自身 经济 效益不明显的科技成果,往往会出现企业不愿推广或不愿无偿推广的现象;二是受企业发展规模、经营能力的影响,科技成果转化覆盖面、受益面有限。因此,政府必须通过政策、 税收 、资金等的适度支持,引导企业主动融入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

2.5 需要整合发展的支援模式——科教单位参与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