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诗草范文

古诗草精选(九篇)

古诗草

第1篇:古诗草范文

摘 要:春草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用来表达送别、相思的主题。用荣格的原型批评对这一意象进行原型分析,它在古代文学中的最早出现及当时创作者的心理,后世作品中的运用,在名称和象征意义上的变化。

中国古代文学具有极为丰富的原始意象,古典诗词的艺术特征就是以意象为表现基础的。意象作为古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进入古典诗词的意象更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审美情趣,诗人往往用意象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诗歌艺术产生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会产生深挚的审美情感。在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长廊中,有关时间和空间的经典意象层出不穷,原型意义的内容被大大地扩展开来,成为一种现实的、广泛存在的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这也就使原型概念在批评实践中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

按照荣格创立的原型批评,我们知道,每个原型就是“一个象征”、“一个意象”,古典文学中的原型作为艺术符号,往往牵系着古老民族丰富的历史经历和心灵世界。原型在文学作品中被有效地形象化,唤起了读者的共鸣。原始意象即原型得益于文学作品这个载体,不断地以本原的形式反复出现。原型批评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弗莱说:“(原型是)一个象征,通常是一个意象,它在文学作品里反复出现,足可被认作人的文学经验之总体的因素。”{1}

在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诗词的创作中,“春草”就是这样一种原型,它经常用在表达送别、相思主题的作品中,成为抒发离愁别恨的一个意象。卡西尔曾说过:“艺术王国是一个纯粹形式的王国”,而“这些形式不是抽象的,而是诉诸感觉的”{2},所以,春草的意象也就构成了一种诗的纯粹形式,它凝聚着我们民族的丰富历史内容和文化意蕴。

春草意象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这篇作品始见于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后世许多学者认为是西汉淮南小山思念淮南王刘安所作。因为刘安常到长安朝见汉帝,但朝中情况异常险恶,作为他的宾客的淮南小山担心刘安遇害,希望他不要在长安久留,早日归来。宾客们远望刘安离去和将要归来的道路,在明媚的春光里,他迟迟不归,只能望见满目萋萋的春草。思念之情非常急切,从“春草生”到秋天的“蟪蛄鸣”,时光流逝,感情愈烈。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把情思融进物象,萋萋的春草凝聚着无限思念。春草既是报春的使者,更是诗人寄托离情别绪的载体。而美好的春色又总能逗引起怀念故人盼望团聚的思想感情,最能表达离愁无穷无尽的情思。

春草意象反映出来的其实是中国古代广阔深远的时空意识。宇宙浩瀚无穷,亘古不变,春草的形象犹如灞陵伤别的年年柳色反复撞击着文人才士的心灵。见春草而思念远方的亲人,这在交通、通讯非常落后的古代,是许多人都具有的心理活动,而春草也成为一种原型,这一“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经过诗人们长期、反复地运用,产生了鲜明的象征意义。原型一旦出现在文学作品里,便会使读者如同重温远祖的切身体验那样,受到强烈的感染。荣格认为原型是种族代代相传的基本意象。作家是在集体无意识的支配下,不自觉地在作品中体现了某些原型;而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则由这些原型而触动了积淀在内心深处的集体无意识,这时会突然感到酣畅淋漓,得到心灵的震撼,仿佛全人类的声音都在心中共鸣。

自从“春草”在《楚辞·招隐士》中出现以后,春草原型和抒发离别相思之情结下了不解之缘,描写别离的诗人对春草这一意象十分钟情,使它成为诗词创作中一个固定的意象,而“王孙”也成为诗人笔下游子的代称。春草意象经常在后世的作品中出现。李商隐曾把这个现象概括为:“见芳草则怨王孙之不归。”(《献河东公启》)绿遍天涯的萋萋芳草将人们的情思引向远方,碧草连天,寄托着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也寄托了送别亲友时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以春草为意象抒发离别情结的诗句不胜枚举: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谢灵运《悲哉行》:“萋萋春草生,王孙游有情。”

李白《灞陵送别行》:“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刘长卿《谪仙怨》:“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独孤及《登后湖伤春怀京师故旧》:“山山春草满,何处不相思。”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王维《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首送别诗也出现春草原型,独特之处在于从时间上将来年的春草表现出来,在当前想到未来,在送别当日就流露出归期难定、离思方深的感情。题为“送别”却又无具体送别情节,以春草为反衬,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似浅实深,意蕴悠长,回味无穷。

李白《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在于从空间上表现异地的春草,描写春天的思妇看到秦地的绿桑,遥想远在燕地的丈夫也看到碧丝一般的春草,也一定萌发了盼归的感情。对《楚辞·招隐士》诗句的化用巧妙、自然。

在春草这一意象的运用过程中,白居易那首《赋得古原草送别》非常著名,起到了一种总结性的作用。这首诗通篇写草,用丰满的形象对春草原型进行了全面的演绎和阐释,极写了春草“一岁一枯荣”的亘古不变,“春风吹又生”的生命顽强和“远芳侵古道”的辽阔雄浑,最后又归结到送别这一主题上。它是春草的颂歌,是春草的绝唱。

这是一首以描写春草为背景的送别诗,语词工整优美,情真意挚。大地回春,春草萋萋,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是多么富于诗情画意,又是多么容易令人即目兴感、触景伤怀啊!“萋萋满别情”,在作者看来,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离愁别恨,这正是诗中歌颂春草的最终意蕴。

诗人送别的是一个远行的友人。当送别友人来到茫茫古原的时候,但见一片春草萋萋,遍野碧绿,正好触动诗人的离别情怀,于是眼前景、离别情融为一体,写出了这首送别的诗篇。古原春草的形象涌现在作者眼前,留给他的是一些意味深长的思索。亘古不变的年年春草在古原上营造出怎样的美的境界?春草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原型,唤起了诗人苍茫天地的空间意识和辽远深厚的历史意识,激起了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友情珍贵的人生喟叹,又一次触动着作者心灵深处的集体无意识。辽阔古原上茫茫春草所构成的雄浑古朴的审美境界,使诗人站在古原上就有一种掩饰不住的思古幽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出现以来无数诗人歌咏过的形象又涌现在他的眼前,离别的深情涌上了他的心头。古原春草成为饱经沧桑的历史见证。“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自古以来,这里上演过多少次送别的场面,多少次悲欢离合的情感抒发。而今诗人又一次来到这里送别友人。“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当友人渐行渐远,消失在野草丛中时,这满眼绿色的春草饱含、寄托着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这首诗做到了高度的情景交融,将离别的深情熔铸在对春草的描写之中,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在春草意象的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荣格认为:“原型即领悟的典型模式。每当我们面对普遍一致和反复发生的领悟模式,我们就在与原型相遇。”他还说:“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就有多少原型,这些经验由于不断重复而被深深地镂刻在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之中。”{3}在词的创作中,许多表现离愁别恨的“典型情境”也借助春草这一“领悟的典型模式”来抒发幽怨的情感。

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全词以春草为感情的出发点和描写重点,以荒园暮春为背景,抒写离情别恨。最后三句以萋萋春草,象征绵绵不断的离情。春草这一意象凝聚了词人浓厚的情思,是表现离别情结的依附体。

韩缜的《凤箫吟》:“锁离愁,连绵天际,来时陌上初熏。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车轮。长亭长在眼,更重重,远山孤云。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销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裀。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草意长新。遍绿野,嬉游醉眠,莫负青春。”这首词通篇描写春草,而且始终把春草当作离恨的象征而进行多侧面的刻画,是一首写尽离愁别绪的伤心词,因而被公认为是词中歌咏春草的典范。

从以上的许多例证中我们可以发现春草作为原型象征在诗词创作中的意义。正如格尔哈德·霍普特曼所说:“诗歌在词汇中唤起对原始词语的共鸣。”荣格认为,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从无意识中激活原型意象,并对其进行加工制作,使之成为一部完整的作品。

远古的历史在诗人们集体无意识的原型运用中,同一原型有时在名称或象征意义上有些变化,但它的核心意义是基本相同的,符合人类某种普遍的心理要求。在诗人、词人们的表现送别相思的作品中,随着描写对象、环境的具体变化,春草这一意象的名称有时变为“草”、“边草”、“细草”、“芳草”、“王孙草”、“衰草”、“燕草”和“碧草”等。如: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近寒食雨草萋萋,着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唐·无名氏《杂诗》

锦车登陇日,边草正萋萋。

——郎士元《送杨中丞和蕃》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

——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谒使君叔》

碧山终日思不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杜牧《登九峰楼寄张祜》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

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江树,鸥外春沙。

——周密《高阳台·寄越中诸友》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纳兰性德《蝶恋花》

在春草意象的运用过程中,还出现过一些象征意义的“变异”,由表现别情泛化为表现思乡,进而表现“回归”这一古典文学中的重要主题,表现“王孙”们挣脱人生道路上的挫折,追求真实人生,探寻精神家园的深刻内涵。关于对故园的“回归”、情感的“回归”也都染上了春草的新绿。春草将中国传统的“回归”精神与诗人们对家人的思念、对家园的怀念联结起来,丰富了这一原型的象征意义。

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这首诗写作者被贬官永嘉,久病初起登楼所见所感,抒发了郁郁不得志的感伤情怀。池塘上的春草,使他“感楚吟”,想起了“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诗句,更激起了他从困窘中摆脱出来,走回乡隐居的道路。

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也写了崔颢登黄鹤楼所见所感,“芳草萋萋”极力烘染出诗人的愁绪,引出日暮思归,乡关何处的乡愁。

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诗中虽然没有出现“春草”二字,但用了一个“绿”同样让我们感受到这一意象的存在。

这些作品中表现思乡的春草意象也正如荣格所说:“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无数次重复的悲欢的残余,而且总体上始终循着同样的路径发展。它犹如心理上的一道深掘的河床,生命之流在其中突然奔涌成一条大江。”{4}

以上我们对春草这一古典诗词中的著名意象进行了粗浅的原型分析。原型批评的观点认为: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必然在其艺术意象中体现出全人类的生活经验,必然回复到人类精神的那些原型。中国古典诗词有着非常丰富的意象,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重要特点,也是我们学习理解古典诗词的一个重要方面。弗莱说:“我以原型指这样一种象征,即它把一首诗与另一首联系起来,从而有助于我们的文学体验一体化。”{5}中国古典诗词象征优美,诗意遒劲,诗句淳朴,体验深切,千百年来,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如果从“原型意象”的角度加以分析、领会,人们还可以窥见它们之所以长久感人的深刻原因,从原型象征中发现人类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最深层的意义。因为,它是一切心理反应具有普遍一致性的称验形式,是心理结构的基本模式,它是人类远古生活的遗迹,是在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

{1}{5} [加]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剖析[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11.

第2篇:古诗草范文

关键词:电教手段;小学语文;古诗词

一、运用电教手段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益处

随着经济地发展,科技地进步,教学也进入了科技新时代。在科技普及的当下,电教媒体进入课堂教学。电教手段的优越性不言而喻,它将声音、图像、视频、文字等有效地结合,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化、趣味化;使教学氛围更加活跃;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运用电教手段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益处:

(一)图文并茂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而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比较抽象,往往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用电教手段,将古诗词与图像结合起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见物见人,形象逼真,小学生自然兴趣盎然。因此,我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一词时,就借助多媒体展示词中的景和人:老人、孩童、茅草屋、鸡笼、莲蓬等,并用音频播放江浙一带的方言,让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农家生活的美好,理解诗向往的祥和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情感。

(二)声像叠出练习朗读

古诗词往往音韵和谐,意境深远,读起来朗朗上口,使人听之心悦。运用电教手段,古诗词朗读与反映古诗词内容的图像或者视频递次出现,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朗诵诗词的正确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对古诗词含义的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春晓》这首诗时,如果干巴巴的读,学生根本不会用心,因为上学前就能“背诵”。所以教学时,我运用了班班通资源中的原文朗读,辅以音频唱读、视频情境咏读,反复练习,既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律,又领悟到诗的意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有图有真象理解字词句

古诗词中的一些字词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范围、所代表的意思多有不同,比如“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坐在椅子上,坐在哪里”,而是解释为“因为”;全句意思是,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如何通过电教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字词句呢?于永正老师的教法就很值得借鉴。

在教白居易的《草》时,于永正老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离离原上草”中“原”指的是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请看一(投影出示草原图,图上的草长得非常繁茂。)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一眼望不边。

师:说得太美了,聪明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离离”的意思是什么了。

生:“离离”就是草长得非常茂盛。

师:说得对极了!谁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生:……

一个小小投影片,就帮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并掌握了“离离”的意思,还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说话训练,何乐而不为呢?

二、運用电教手段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需注意的问题

同大多数的事物一样,电教手段的运用有其有益的地方,然而使用不当,也会导致一些问题,因此在运用电教手段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一)播放的时机要准确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电教手段的运用要恰逢其时,课件的播放要紧紧贴合古诗词的内容,紧紧贴合教师讲的内容,紧紧贴合学生关注的点。

(二)电教手段的使用要坚持适度原则

所谓过犹不及,电教手段使用得太少,起不到激发兴趣、练习朗读、理解字词句的效果;电教手段使用得太多,则会使老师紧跟课件的步伐,不能很好地关注课堂、关注学生,而学生的注意力过度集中于图像上,也会使其缺少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三)播放的音量要适中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电教手段,可以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诗词朗诵能力,但是教师要注意播放声音的音量,音量过小,学生听不清,音量过大,会对学生的听力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在使用电教手段的过程中,即要注意课堂教学的效果,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健康。

三、结语

第3篇:古诗草范文

关键词:古诗;现代教学技术;理解能力

古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古诗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会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言简意赅的文风,同时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变迁、社会背景的不同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均会造成学生感悟诗情的困难。以往的教学往往注重讲解注释,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经历花费在把古诗的意思翻译成现代的白话文传授给学生上了。久而久之,古诗的教与学,成了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头疼的问题。也许现代教学技术可以使我们的古诗教学更加愉快,更加感性。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我们知道,编入小学的古诗大多具有声色俱佳的动人图画,具有浓浓的意境美和图画美,是陶冶情操,培养想象力的好教材。通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为学生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并对其意境有一个很好的感知,提高理解能力。

如学习杜甫的《绝句》,我就为学生提供一段春天生机勃勃的视频图像,并配上一段优美抒情的音乐,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通读古诗。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领悟到春天的美景,为感知诗意,感悟诗的意境作好了铺垫。

又如在教学《草》时,这是一首送别诗,它描绘的是一幅仲春送别的画面,画面主要是草的形象。上课伊始,我凭借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出现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边框,伴着悠扬飘渺的古筝声,这首古诗如古画卷一般徐徐展现在古墙上,那画面、音乐,纵然是最好动的学生也被深深吸引了。课中,在一曲《春涧流泉》的古筝声中,出现了草原录像: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野草枯萎后,又燃起了熊熊大火,把野草烧得精光。到了第二年春天,野草破土而出,草原上又是一片可爱的绿色。古建筑,古乐声,再加上一个个动感画面,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草原中,强烈地感受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感受到了无边绿草的美。本诗原为白居易借绿草强大的生命力来比喻自己的离别之情,通过无边绿草的形象来说明彼此友情之深,离情之长。这样,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带进学诗的氛围中,充分展示了离别场景的美,学生体会到了古诗的意境,就能抒景中之情,从而也极尽情景融合之妙。正如王夫之所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根。”

二、丰富信息,促进感悟

由于我们现在的语言环境、社会背景与古诗中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障碍,这就需要补充大量的课外资料。而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丰富的信息库,将古诗的有关资料,如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典故趣事等,通过图片、文字、音像等形式展示给学生,对学生感悟诗情理解诗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示儿》这首诗时,为使学生体会陆游为国家痛失领地而感到悲愤,我从网上查找到金兵占领前后南宋的领地图,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到当时南宋失去了大块的土地,进而体会陆游的爱国情。为使学生更深入体会陆游为百姓流离失所而悲伤,我出示了“清明上河图”和一幅描绘古代战乱时期人们水深火热的情景图。通过对比,强烈感受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悲惨生活,这些都为学生进一步感悟诗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起到了非常好的辅助作用。

再如赏析《泊船瓜洲》一诗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我通过建立“古诗典故趣事”栏,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了解了“绿”字的由来。学生知道王安石是经过“到”“过”“入”“满”等词的深入思考,最后才确定成“绿”的。王安石几经变换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最有表现力的字。“绿”字的妙处在于,它不仅表现出春风的作用,而且将春风吹到江南带来的万物生长的盎然春意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些都是多媒体技术为我们的教学带来的便利。

我在指导学生学习《七律·长征》一诗时,学生很难想象当时的艰苦环境,直接影响到了对诗句“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理解。于是,我播放了从网上下载的电影《飞夺泸定桥》的视频资料,学生通过亲眼目睹战争的艰苦,感悟到“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寒”所投射出的红军的大无畏精神。

三、吟诵平仄,鉴赏声韵

古诗和谐,声韵动人。在古诗教学中,确实不能忽略“以声动情”“以情动人”。吟诵能使学生更加细腻地体会到古诗的意义和情感,发挥作品的艺术感染作用,再说,小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很大一部分源于古诗的好念好听。所以,在《送元二使安西》的多媒体教学中,我设置三种朗读:配乐朗读、指导朗读、指导吟诵。指导朗读中有重音、停顿符号,学生很快便能正确朗读。但如何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吟诵呢?根据诗境,我播放《阳关三叠》这首乐曲,同时画面上出现古人分别的场景:一位古人伴着古乐抚琴吟唱。接着播放吟诵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最后,同学跟着音乐开始吟诵。这样,学生们以声入情,因声求义,在吟诵中体现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也更深入地体会了诗意。

古诗,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的精髓;多媒体,一个现代高科技的精华。当二者巧妙结合,则焕发出无穷的魅力。让一个个文字跳跃起来,让一行行诗句鲜活起来,让几千年的历史距离在孩子们心中化为无形。借助多媒体,使我们的古诗教学更加愉快,更加感性。

第4篇:古诗草范文

陈光林与草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这圣洁的天堂草原是爱之越深,情之越切。草原博大的文化、典藉成为他自由挥洒文学青春的灵性之地,他的歌唱饱含着草原的血液和体温,因此,草原文化对诗人陈光林来说是给养、是乳汁,他的心中永远充满着对草原文化的深深眷恋和爱。

陈光林用一颗赤子之心放歌草原,他的诗词多展现草原之美、山水之美、文化之美、人情之美、民族风情之美、母爱之美等。从地缘上讲,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自然环境之美,草原文化浓郁,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耳濡目染,深谙诗词韵律的陈光林经历了草原民族文化的涤荡,塑造了他一颗草原文化心,造就了他挥之不走的草原情愫。他不仅将草原文化的古典、现代体现在他的创作中,而且他还汲取多种文化给养,融入升华到以草原文化为写作中心的诗作品里。从草原的天然、天籁、天香、天情、天高、天星、天愿、天歌视角入世,畅言草原的自然美学说、人性美学说、民族风情美学说,这种鲜明艺术特色,使诗作品猎猎生风,如:《仰望高原》、《大青山》、《蒙古高原》、《祝福草原》、《乳香飘飘》诗作品等。把草原的精神要素融入诗作中,诗人咏唱了一曲动人心魄的“草原”恋歌。从精神永存的蒙古包,日月同辉的大草原,现代文化的神舟航天城,历史长河里的成吉思汗陵、昭君墓,到厚德载物的草原文化等,明显可辨陈光林用纯真的情感“崇尚”着他的精神圣地――内蒙古大草原。

陈光林诗歌的品质在于自然、人性、诚信、精神、意志的诉求中升华到信仰的高度,这便是在其诗的灵魂上附生了草原的人文关爱和精神气韵。其可贵的诗品质,是把精神的髓汁触渗到当下草原生态和现实的理念里,作了打通式的在场。从叙事、抒情到情感礼赞,从生命的个体到精神的族群,呈现难能可贵的诗品质:即草原是心灵的草原,信仰是精神的信仰,在清晰思变中感受到诗文的冲击力,启人思索。似乎,陈光林要与草原万事万物作生命沟通、融合、追问,他要打通草原不被外界知、熟的垒堵,把草原作全景式的对接和连网,让草原在心灵的天野里与你交流。由此可看出,陈光林诗的品质在于一种近身的文化远眺,并作了介入式的审美碾判,这种学说把草原“魂”展闪的熠熠生辉。

如果梳理陈光林的诗歌作品,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草原现象。如:牧民、俊马、蒙古包、羊群、历史、青草地、山川、音乐、马头琴、舞蹈、村庄等占据了他诗歌的绝大部分。一位诗评人曾这样说过:“诗歌的最高境地可能和华美、艳丽、无彩缤纷关系不大,但真正的诗歌就是掷地有声。”读陈光林的诗,就好比茫茫大草原上一匹无僵的奔马,一旦坐上马背,就会被深深吸引。陈光林的诗朴素、干练,有一种宁静之美,因了其对草原深刻的关注和体察,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爱与悲悯和忧伤油然而生,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颂扬和对大自然的感激,成为诗人陈光林诗歌的永恒主题,这基于诗人对草原文化的谦恭,这需要真善美作底蕴的。

第5篇:古诗草范文

一、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情境再现

运用声像,再现情境就是把诗文中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使得内容具体而生动形象,使小学生学生较为迅速引起联想想象、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如在古诗《草》中,“离”、“枯”、“荣”等几处是文章的难点,“野火烧不尽”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我在课件中设计了四幅场景。第一幅是像大海一样美丽宽广的草原,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景象。学生通过逼真的画面,理解“离离”之草就是茂盛的草,同时,通过这幅画面,也知道了“荣”就是“茂盛”的意思。第二幅是秋季草原图,依旧是宽广博大的草原,小草在深秋的季节变黄了、枯萎了。看图后,教师提问:“诗中哪个字说的就是这个季节的小草特征?”学生理解了“枯”就是“枯黄”的意思。“野火烧不尽”,这些小草,怎么会烧不尽呢?播放第三幅场景:熊熊的烈火在无情地燃烧,露出大片光秃秃的土地。这时,教师提示“小草的根在哪里”。同学们很快就知道了大火无情地烧掉小草的叶,但它的根深深地埋在地底下,并没有被野火烧死,仍旧在聚集着力量,等待春天的消息,所以说“野火烧不尽”。第四幅场景:春暖花开,小草慢慢地从泥土里钻出来,舒展着修长的身体,在春风中展露着嫩绿的期望。学生由此了解了“春风吹又生”。这样,看影片与朗读结合,便使学生明白了小草的确具有顽强不屈的精神,并初步知道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用来形容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在美的意境中,学生的心与诗人的"心"碰撞,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既在"境"中领悟了诗意,又在"境"中感悟了诗情。

二、用多媒体技术实现诗情体会

古诗在语言上,还给人以节奏感强,韵脚整齐,平仄得当,有快有慢,有抑有扬,富于节奏变化的美感,最适合吟唱。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录像,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在指导朗读《望庐山瀑布》时,我先请问同学观看录像,让学生形象感知瀑布壮丽景象,从瀑布跌入山谷发出的巨响中,感受到瀑布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紧接着教师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配乐录音示范,使学生很快明白第一句中的“生”字应读重,读慢,以突出香炉峰的烟雾不断地、慢慢地向上升腾的情景。第三句中“飞流直下”形容瀑布笔直而下,气势磅礴,因此读此句吐字要强劲、响亮,而“三千尺”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读的时候音可以适当拖长,以增强气势。第四句中“疑”是诗人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应该重读,以突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在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接着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孩子们很快就读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熏陶。

三、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品词析句

古诗语言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大都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认认真真抄记背诵,使学生视古诗学习为负担。而多媒体能抛开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如杜甫的《绝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一句,"含"字用得十分绝妙。在教学中,播放紧扣作品内容和背景的录像,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含"字的意思了。投影片有助于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当学生看到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子小路从山脚"爬"向山顶的画面时,便很快理解了"石径斜"(山行)的意思;看到稀疏的篱笆旁,一条小路向远处伸展的情景,学生很容易明白"一径深"的含义(宿新市徐公店)。又如《题林西壁》一诗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含义深刻,富有哲理,难以讲清。教学时,我出示了几张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风光"幻灯片,于是庐山雄伟、奇异、多姿的景色真实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横(从正面)看,庐山像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像矗立大地的直插云霄的险峻山峰。从远处看,从近处看,从高处看,从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和神奇的魅力。通过投影再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站在庐山中,且从一个观察点看绰约多姿的庐山,当然人能得出反映局部特征的结论;要识庐山真面目就得从远近高低的从方位、多角度观察)至此,学生对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就不难理解了。

另外利用电教媒体把学生难以见到的事物展现在他们眼前,能增加感性认识。例如:古诗《凉州词》,如何让学生理解开头二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呢?教学之前,先让学生想象黄河波涛滚滚的情景,再出示投影片,让学生由近及远地眺望蜿蜒曲折、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伸向远方,迤丽飞上云端。而一座孤零零的城堡却坐落在黄河两岸的崇山峻岭之间。这样不仅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上”、“一片孤城”、“万仞山”,而且为后二句诗句的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埋下伏笔。

总之,多媒体课件以丰富形象的表现形式,弥补了传统古诗教学的枯燥与乏味,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多种优势,避免以往古诗教学中的弊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给古诗教学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第6篇:古诗草范文

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放学回家谁愿意把诗背给妈妈听?(指名一生)我当你妈妈,你现在背给我听好吗?想一想,到了家里该怎么说?

生: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您听听好吗?

师:我女儿真有能耐,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生背古诗)

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

生:哥哥,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哪一首?

生:《草》。

师:噢,这首诗我也学过,它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

师:反正都有个“白”字。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一……

生:一岁一枯荣。

师:野火烧不尽,春……春……

生:春风吹又生!

师:还是弟弟记性好!

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您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

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

师:那么多花儿不写,为什么写草啊?

生:嗯……是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它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

师:哦,我明白了。背吧!(生背古诗)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

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师:你看俺孙女能耐真不小!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了。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呀?

师:小朋友,放学回家就把这首《草》背给家人听。

第7篇:古诗草范文

古诗词日常教学困惑一:古诗词年代久远,怎样有效拉近诗词与学生的距离?

同类主题巧勾连,认知背景有铺垫。《清平乐・村居》是写农村生活的。上课伊始,老师将学生耳熟能详的同类主题古诗组合呈现,几首诗相得益彰、互为映衬,连贯读来,似在欣赏一幅古代农村全景图:有农家风景(“茅檐长扫净无苔”)、有农忙劳作(“昼出耘田夜绩麻”)、有儿童闲趣(“篱落疏疏一径深”)。对生长于都市中的小学生而言,阅读这组古诗,是农村画面渐趋丰满的过程,也是他们逐步亲近农村的过程,接下来学习《清平乐・村居》就有了较为具体可感、内容丰厚的认知背景。

生活感受善诱发,情绪情感相连通。“这样的农村你们喜欢吗?让你住一个月喜欢吗?住一年呢?二十多年呢?”学生从一开始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喜欢”到变得迟疑不决,后来忍不住表示“农村条件差、没意思,我还是喜欢住在城里。”一个看似随性的小问题,引发了课堂上情感氛围的微妙改变,学生开始摆脱无思维和情感真正参与的“惯性应答”,转而真实地面对和袒露自我感受。事实上,只有当“真我”开始苏醒和介入的时候,“真学习”才能发生。此时,教师话锋一转:“可是,辛弃疾在农村一住就是二十年。”这自然而然地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究竟是怎样的农村生活,让辛弃疾如此喜爱?”他们迫切地想去读读这首词,解开自己的疑问。这一教学环节盘活了同学们鲜活的情绪情感,激发了他们的探疑心理,为接下来的诗词阅读提供了充沛的情感动力支持。

古诗词日常教学困惑二:古诗词教学重在“诵读”,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得法”?

想象快慢妙点拨,朗读之道自领悟。毋庸置疑,古诗词的主要教学策略是“诵读”。在指导学生诵读这首词的过程中,陈老师用“想象有快慢”,巧妙地道出了诵读节奏的把握规律。他和学生配合朗读整首词:“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第一遍由他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第二遍换过来,学生读前半句,他读后半句,特别提醒学生仔细倾听、分辨老师读的和他们刚才读的有什么不同。两相对照,学生很快发现,老师在最后几个字的朗读快慢处理上很有讲究。陈老师并未就此止步,他没有让学生模仿自己的诵读语速,而是进一步点拨学生:“想象有快慢”――因此诗句中直白的内容(即所谓“浅语”),可以读得快一点,而有想象空间的内容(即所谓“淡语”),则应当慢一点。“浅语可快,淡语要缓”。学习至此,学生和台下的老师都有豁然开朗之感。

大家都知道,朗读教学绝不应当停留在技巧层面,而陈老师的教学则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他对诗句内容深层肌理的准确把握,以及根据诗句内涵来决定朗读快慢的策略指导。在他的引领下,学生不仅知道了“应该怎样朗读”,而且懂得了“为什么要这样朗读”。学习贵在“明理”,能够巧妙地揭示出学法背后的“道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古诗词日常教学困惑三:古诗词教学强调“品味”,怎样帮助学生学会“品味”?

换词比较辨“味道”,情韵之味思中出。古诗词讲究炼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陈老师课堂上采取了“比较法”,让学生沉潜到语言文字的玩赏对比之中,感悟诗人字词选取的精妙。“青草”与“青青草”相比,“多了一个‘青’字,让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草?”经过展开想象,揣摩品悟,叠词“青青”所展现的成片碧草、一派茂盛之状仿若呈现在师生眼前;那么,把“青青”换成《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萋萋”好不好?将词语带入诗句,读、思、辨、品,学生们得出了“不能换,因为情感色彩不同”的结论。汉语之美、之博大精深,正在于不同的词语有不同的“味道”,有时候虽意思接近,所传递的情感色彩也有微妙差异。带领学生学会驻足“比较”,思考辨析,在具体的诗句中走上几个来回,他们往往就能敏感捕捉到词语之间的情韵差异,久而久之,就能提高语言敏感度、提升阅读品味。

听觉参与辨“好听”,音韵之味听中来。读到“溪上青青草”,老师问,这句诗能不能换成“溪边长青草”?学生一时怔住,是啊,这可怎么回答呢?此时,老师微微一笑,“古诗的味道是听出来的。两句都读一读,听一,听听哪个更好听?”学生们纷纷朗读起来,不一会儿踊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溪上青青草’好听!”“‘上’字有味道!”看不见摸不着的“味道”、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就这样轻松自然地被学生“听”出来了。“听”,符合古诗词讲究“音韵协调”的特点,实乃古诗词“言外之味”的品味妙招!

古诗词日常教学困惑四:古诗词教学除了“诵读”“积累”“想象”“品味”,还可以做什么?

学用结合实操练,学作诗中更爱诗。《语文课程标准》高度重视“语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可以看到不少老师很关注“读写结合”,力求“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可是,通常所见的古诗词教学,往往止步于理解、欣赏,很少把学生的仿创实践融入其间。确实,古诗词教学要想做到“读写结合”很有难度。

陈老师的课堂巧动脑筋、别出心裁,两度设置小练笔,很好地实现了“读写结合”。我们看到,在教师精心构筑的优美语段中,学生尝试使用叠词、短语,化用所学诗句,成功进行了诗文片段的当堂创作。比如,在“……低矮的茅屋旁,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溪水( ),小草( ),清风( ),( )荷香。”片段填空中,学生在括号里填出了“潺潺”“青青”“徐徐”“幽幽”等富有意境的叠词。这样的填词小练笔难度适宜、形式有趣,学生们个个兴致盎然地投入其间,可以看出,他们既参与了美文的创作,也得到了审美的享受。

第8篇:古诗草范文

一、翻译诗句促想象.跳跃性是诗所特有的语言特征,古诗自然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时即使学生把诗的每词每字的意思都弄懂了,却仍然不能把句子翻译到位。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诗的意思,发挥想象,把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空白”填补起来。如《锄禾》中“粒粒皆辛苦”句,学生一开始都译成“一粒一粒都饱含着辛苦”,老师启发学生:想象一下农民酷暑时种下秧苗,刮风下雨天施肥拔稗草,凉秋天气收割稻子的情景。然后再翻译,便会想到应该是“一粒一粒都饱含着老农的辛苦”,利用想象把词与词之间的空白填补了起来。又如二年级教材《草》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如果学生能把这两句通顺地译出来,那么学生也就差不多理解课文了。可许多学生把“野火烧不尽”的原因理解成草原上的草太茂盛或野火被大雨烧灭了。前者没有理解诗的深层意思,后者曲解了诗的本意。老师提问:“野火烧的是草的哪一部分?什么部位是野火烧不到的?”学生想到草根是野火烧不掉的,纷纷把译句改正过来:因为野火只能烧掉草的叶子,每到春天,埋在泥土里的草根又会长出茂盛的草来,所以草原上的草是烧不尽的。通过想象,填补了诗句之间留下的空白。

二、体验美境促想象1、发挥想象体验诗歌画面美。在中外艺术史上,许多人把画与诗相提并论,宋代文学家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达芬奇把绘画比做“哑巴诗”,诗比做“瞎子画”。后人评论诗、画更以苏轼评论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最高境界。小学教材中的古诗,有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果教学利用得当,这些“无形画”无疑将为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发挥重大作用。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有视觉上的黄鹂、翠柳、青天、白鹭,有听觉上的黄鹂的鸣叫,有近景“万里船”,远景“千秋雪”等,作者从多角度为我们构建了一幅声、色,动、静,远、近,线点面结合的绚丽而生动的春的立体图景。只要教师启导得当,这幅美丽的图画便会通过学生的想象映现在他们的脑海,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令他们久难忘怀。

2、发挥想象,体验诗歌的意境美。在古诗中,作者在描绘画面的同时,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意愿寄托其中,从而创造出情境交融的艺术境界。诗歌也因此有了意境美。不光从文字到形象的转化需要发挥想象,从形象的感受到情感的体验同样需要有想象的参与。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在上句中,老师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一个“孤”字,这“孤”字既是作者实写在茫茫大海之上,友人的一只船显得孤单寂寞,也蕴含着作者和友人各奔东西后,都会感到孤独感伤的情怀。下句着重体会一个“唯”字,既是实写滚滚长江水不住东流,也表达了作者和友人虽身处异地,但互相之间的情谊与牵挂一如那江水绵绵不断。通过想象,不但可以把送友人到广陵的临别一幕再现在学生眼前,而且让他们切实体会到诗人此时此刻的思想感情。

三、表演诗境促想象

表演、游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而且有利于培育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并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诗歌意境,不仅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降低了儿童学习古诗的难度,加深了他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而且让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例如,教学《赠汪伦》这首诗,学到“忽闻岸上踏歌声”这一句时,我让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注释弄明白了“踏歌就是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的意思之后,接着便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踏歌”的情景,然后让大家对表演者的表演进行评议。有一位学生这样说:“他们的表演节拍太慢,朗读诗句的声音太低沉。因为汪伦在桃花潭与李白送别时,是一种较为轻快的脚步,声音应该是宏亮的。”大家都觉得他的评议很有道理。于是,我让他上台再按他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演一演。这样生动形象的演示,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思维都很活跃,学生对汪伦“踏歌”的节拍及声音的推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求异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都得到训练,对本诗豪放的风格也有进一步解了。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古诗词教学如果没有想象,就没有情境,就没有品味,就没有创意。在小学诗词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善于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诱发学生丰富的再造想象,并使之贯穿于整个课堂。这样,既可以增强诗词的课堂教学效果,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鉴赏诗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研究》;

2.《小学语文教学》;

第9篇:古诗草范文

一、“读”占鳌头?摇?摇?摇学也斐然

1. 指导阅读,体味美感。古诗的平仄、对仗、韵脚等艺术手段赋予诗句无限的魅力,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鉴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指导学生朗读方法,以及示范性的诵读,是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文世界的金钥匙。以课文《山行》为例:第一步,笔者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第二步,教师自己入情入境地范读,引起共鸣;第三步,师生共同讨论,确定诗的重音,读出抑扬顿挫的音律美;第四步,配乐朗诵,读出感情。如此四步骤,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走进古诗便水到渠成。

2. 融于音乐,营造氛围。诗与音乐本是同根生,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诗是语言和音乐合成的艺术。优美的语言,和谐的韵律,恰当的吟诵,会增强感染力,让人痴迷,让人陶醉。青年名师戴建荣执教《回乡偶书》,紧紧抓住了古诗的声乐特点,带领学生吟之、唱之、舞之。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播放配乐诗的歌曲,学生轻轻跟唱;接着不放音乐,学生跟着教师的手势半读半唱,然后按照平仄的规律唱诗。最后,在吟诵的基础上,师生摇头晃脑,手舞足蹈(配合哑语动作舞诗)。教者重视诗的音律对诗的学习作用,其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3. 回环复沓,熟读成诵。因为小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黄金期,多背诵一些古诗词不仅终生不忘,而且终生受益。所谓“回环复沓”的诵读形式,就是强调反复地读,完整地读,来来回回地读,全班齐读,小组赛读,小组轮读,两句两句地轮读……如寿镜吾老先生般摇头晃脑,如痴如醉,或婉约,或铿锵,或低回,或高昂。

二、深入浅出?摇?摇?摇教之自然

对古诗中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词佳句,教师应深入浅出,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指导,尤其要重视发挥语感的功能引导学生进行品味、欣赏和理解。

1. 电教手段,显象得意。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采用电化教育,以生动可感的形象为中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形象领会诗歌的意境。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播放瀑布录音,可以达到渲染气氛的目的;在教学《一去二三里》时,教师播放录像:炊烟缭绕的村舍、古朴雅致的亭台、灼灼开放的桃花,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显象得意,将形象美、意境美与语言美融为一体,学生易于理解,印象深刻。

2. 有意曲解,欲擒故纵。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痕迹的教育是最成功的教育”。有时,教师不动声色地有意曲解,让学生给教师挑毛病,欲擒故纵,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学古诗《草》时,创设情境,自己当“奶奶”,让学生当“孙子”背诵《草》,其中有这样的片段:

师:那么多的花不写,干吗写草呀?

生(一愣):嗯,因为――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它的叶子烧光了,可是第二年春天它们又长出了新芽。

师:噢,我明白了。背吧!(生背诗)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诗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

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师:后两句的意思,我听懂了,你看,我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了!

多么别有新意的一番误听、误读、误解啊!将“枯荣”曲解成“窟窿”,有意识地让学生在高涨的情绪中,积极主动地辨读音、悟字义、讲诗意,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语感训练。

3. 亲近自然,回归生活。亲近自然,亲近生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本质。把古典诗词的学习与大自然的轮回变化结合在一起,在不同的时节吟诵不同的诗句,可以激活诞生在遥远年代里的沉睡在纸上的诗词。例如,春游青草地,吟诵《草》;夏观绿菏池,咏出《小池》;秋赏枫林,共吟《山行》;步入凄冷的冬,咏诵《江雪》。这样,顺着四季走来,一路琅琅童音,既让学生领略了四季的不同,回归生活的本真,又达到了流畅记忆的效果。

三、勤于习练?摇?摇?摇成习亦然

1. 晨读晚诵,手不释卷。“连续反复的活动,是对天赋之门的叩启。”每天早晨学生一到校立刻开始自由诵读诗文(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可进行跟读)。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提高诵读效率。每天放学前,教师布置给学生适量的诗文诵读内容,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之下进行诵读,有条不紊地完成每学年的诵读任务。

2. 登“鹳雀楼”,诵读争星。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笔者画了一幅有一步步台阶的“鹳雀楼图”,每个台阶上标有古诗的题目,每上一个台阶加一颗星,看谁最先登上“鹳雀楼”。这样,每一个学生都以登上“鹳雀楼”为荣,登上了“鹳雀楼”的学生被评为班级“小诗人”。登“鹳雀楼”把学生的吟诗热情推向了高潮,现在班里的学生都乐意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