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范文

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精选(九篇)

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

第1篇: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范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对变化规律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Article/Index.asp''''>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建议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在本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和化学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本节的教学,系统性较好,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便于学生接受。

本节重点: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难点: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因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内容,不仅在知识上为本节的教学奠定了基础,而且其探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可迁移用来指导学生进行本书的学习。所以本节教材在前言中就明确指出,当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就会发生移动。同时指出,研究化学平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持平衡状态不变,而是为了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有利的方向移动,如向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方向移动,由此说明学习本节的实际意义。

教材重视由实验引入教学,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结论。反之,则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并在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出平衡移动原理。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材中采用对合成氨反应实验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教材在充分肯定平衡移动原理的同时,也指出该原理的局限性,以教育学生在应用原理时,应注意原理的适用范围,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学建议

本节教学可从演示实验入手,采用边演示实验边讲解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充分讨论,由师生共同归纳出平衡移动原理。

新课的引入:

①复习上一节讲过的“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强调化学平衡状态是建立在一定条件基础上的,当浓度、压强、温度等反应条件改变时,原平衡的反应混合物里各组分的浓度也会随着改变,从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②给出“化学平衡的移动”概念,强调化学平衡的移动是可逆反应中旧平衡的破坏、新平衡的建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一直在变化着。

③指出学习和研究化学平衡的实际意义正是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旧的化学平衡破坏并建立新的较理想的化学平衡。

具体的教学建议如下:

1.重点讲解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观察上一节教材中的表3-l,对比第1和第4组数据,让学生思考:可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2)从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里应明确,溶液颜色的深浅变化,实质是浓度的增大与减小而造成的。

(3)引导学生运用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展开讨论,说明浓度的改变为什么会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讨论时,应研究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讨论后,应明确浓度的改变使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增加某一反应物的浓度,会使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进行调整;新平衡建立时,生成物的浓度要较原平衡时增加,该反应物的浓度较刚增加时减小,但较原平衡时增加。

2.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应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并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也是从实验入手。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出压强和温度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勒夏特列原理的教学:在明确了浓度、压强、温度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以后,可采用归纳法,突破对勒夏特列原理表述中“减弱这种改变”含义理解上的困难:

其他几个问题:

1.关于催化剂问题,应明确:①由于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增加正、逆反应速率,因此它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没有影响;②使用催化剂,能改变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2.关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应明确:①平衡移动原理对所有的动态平衡都适用,为后面将要学习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作铺垫;②平衡移动原理能用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但不能用来判断建立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教育学生在应用原理时应注意原理的适用范围,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3.对本节设置的讨论题,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提问学生回答,这是对本节教学内容较全面的复习和巩固。

4.对于本节编入的资料,可结合勒夏特列原理的教学,让学生当堂阅读,以了解勒夏特列的研究成果和对人类的贡献;可回顾第二节“工程师的设想”的讨论,明确:欲减少炼铁高炉气中CO的含量,这属于化学平衡的移动问题,而利用增加高炉高度以增加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的做法并未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因而是徒劳的。

化学平衡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化学平衡的建立,这是本章教学的重点。第二部分为化学平衡常数,在最新的高中化学教学大纲(2002年版)中,该部分没有要求。

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教材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采用图画和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教材以合成氨工业为例,指出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速率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即化学平衡。建立化学平衡观点的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会趋于相等。教材以蔗糖溶解为例指出在饱和溶液中,当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并进而以()的可逆反应为例,说明在上述可逆反应中,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这样层层引导,通过图画等帮助学生联想,借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教学难点。

教材接着通过对19世纪后期,在英国曾出现的用建造高大高炉的方法来减少高炉气中含量的错误做法展开讨论。通过对该史实的讨论,使学生对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有更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化学平衡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充分利用教材的章图、本节内的图画等启发学生联想,借以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教学可采取以下步骤:

1.以合成氨工业为例,引入新课,明确化学平衡研究的课题。

(1)复习提问,工业上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

(2)明确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并提问可逆反应的定义,强调“二同”——即正反应、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强调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对任一可逆反应来讲,都有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

(3)由以上得出合成氨工业中要考虑的两个问题,一是化学反应速率问题,即如何在单位时间里提高合成氨的产量;一是如何使和尽可能多地转变为,即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以及各种条件对反应进行程度的影响——化学平衡研究的问题。

2.从具体的化学反应入手,层层引导,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如蔗糖饱和溶液中,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的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

又如,说明一定温度下,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可逆反应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反应无论进行多长时间,反应混合物中各气体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有何特征?让学生讨论。最后得出: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此时化学反应进行到最大限度)。并指出某一化学平衡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

3.为进一步深刻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可以书中的史实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在一定条件下当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增加高炉高度只是增加了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并没有改变化学平衡建立时的条件,所以平衡状态不变,即CO的浓度是相同的。关于CO浓度的变化是一个化学平衡移动的问题,将在下一节教学中主要讨论。从而使学生明白本节的讨论题的涵义。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化学平衡的概念与计算

知识目标: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极其特点;掌握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语言表达与综合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结合化学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态的等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提问】什么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2molSO2与1molO2反应能否得到2molSO3?

【引入】得不到2molSO3,能得到多少摩SO3?也就是说反应到底进行到什么程度?这就是化学平衡所研究的问题。

思考并作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因此得不到2molSO3。

提出反应程度的问题,引入化学平衡的概念。

结合所学过的速率、浓度知识有助于理解抽象的化学平衡的概念的实质。

【分析】在一定条件下,2molSO2与1molO2反应体系中各组分速率与浓度的变化并画图。

回忆,思考并作答。

【板书】一、化学平衡状态

1.定义:见课本P38页

【分析】引导学生从化学平衡研究的范围,达到平衡的原因与结果进行分析、归纳。

研究对象:可逆反应

平衡前提:温度、压强、浓度一定

原因:v正=v逆(同一种物质)

结果: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准确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提问】化学平衡有什么特点?

【引导】引导学生讨论并和学生一起小结。

讨论并小结。

平衡特点:

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定(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

动(动态平衡)

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加深对平衡概念的理解。

讨论题: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平衡的标志是()。

(A)混合气颜色不随时间的变化

(B)数值上v(NO2生成)=2v(N2O4消耗)

(C)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减少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增加的分子数

(D)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E)混合气的平均分子量不变

讨论结果:因为该反应如果达平衡,混合物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与总物质的量均保持不变,即颜色不变,压强、平均分子量也不变。因此可作为达平衡的标志(A)、(D)、(E)。

加深对平衡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化学平衡状态代表了化学反应进行达到了最大程度,如何定量的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呢?

2.转化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化学平衡状态时,某一反应物消耗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质量分数,叫该反应物的转化率。

公式:a=c/c始×100%

通过讨论明确由于反应可逆,达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小于100%。

通过掌握转化率的概念,公式进一步理解化学平衡的意义。

3.平衡的有关计算

(1)起始浓度,变化浓度,平衡浓度。

例1445℃时,将0.1molI2与0.02molH2通入2L密闭容器中,达平衡后有0.03molHI生成。求:①各物质的起始浓度与平衡浓度。

②平衡混合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

引导学生分析:

c始/mol/L0.010.050

c变/mol/Lxx2x

c平/mol/L0.015

0+2x=0.015mol/L

x=0.0075mol/L

平衡浓度:

c(I2)平=C(I2)始-C(I2)

=0.05mol/L-0.0075mol/L

=0.0425mol/L

c(H2)平=0.01-0.0075=0.0025mol/L

c(HI)平=c(HI)始+c(HI)

=0.015mol/L

w(H2)=0.0025/(0.05+0.01)

通过具体计算弄清起始浓度、变化浓度、平衡浓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小结】①起始浓度、变化浓度、平衡浓度三者的关系,只有变化浓度才与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成比例。

②可逆反应中任一组分的平衡浓度不可能为0。

(2)转化率的有关计算

例202molCO与0.02×100%=4.2%mol水蒸气在2L密闭容器里加热至1200℃经2min达平衡,生成CO2和H2,已知V(CO)=0.003mol/(L·min),求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及CO的转化率。

c(CO)=V(CO)·t

=0.003mol/(L·min)×2min

=0.006mol/L

a=c/c(始)×100%

=0.006/0.01×100%

=60%

【小结】变化浓度是联系化学方程式,平衡浓度与起始浓度,转化率,化学反应速率的桥梁。因此,抓变化浓度是解题的关键。

(3)综合计算

例3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将N2和H2以体积比为1∶3混合,当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中氨占25%(体积比),若混合前有100molN2,求平衡后N2、H2、NH3的物质的量及N2的转化率。

思考分析:

方法一:

设反应消耗xmolN2

n(始)1003000

nx3x2x

n(平)100-x300-3x2x

(mol)

x=40mol

n(N2)平=100mol-xmol=100mol-40mol

=60mol

n(N2)平=300mol-3xmol=180mol

a=40/100×100%=40%

方法二:设有xmolN2反应

n

122

x2x2x

【小结】方法一是结合新学的起始量与平衡量之间的关系从每种物质入手来考虑,方法二是根据以前学过的差量从总效应列式,方法二有时更简单。

巩固转化率的概念并弄清转化率与变化浓度,速率化学方程式之间的关系。

通过一题多解将不同过程的差量计算与平衡计算联系起来加深对平衡的理解,加强对所学知识(如差量的计算,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计算)的运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强调重点,加强学法指导。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了化学平衡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比较抽象,希望大家加强练习,以便熟练地掌握平衡的概念。

【随堂检测】1.对于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达平衡的标志是()。

(A)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混合气的平均分子量一定

(C)生成nmolH2同时生成2nmolHI

(D)v(H2)=v(I2)

2.合成氨生产中,进入塔内的氮气和氢气体积比为1∶3,p=1.52×107Pa(150atm),从合成塔出来的氨占平衡混合气体积的16%,求合成塔出来的气体的压强。

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

n(平NH3)/n(平总)×100%

=n(平NH3)/(n始-n)

=2x/(400-2x)×100%

=25%

第2篇: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问题探究;实验探究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3-006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3.021

一、教学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中学化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本章中更是承上启下。一方面学生已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和化学平衡状态等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本节的教学,系统性较好,有利于培养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学生正确理解并应用平衡移动原理,为后续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以及沉淀的溶解平衡等知识的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课程标准[1]要求学生能通过实验探究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能讨论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优化。由此决定本节课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有利的方向,即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方向移动,以此优化工业生产条件,这也是学生素养发展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特征、平衡常数等概念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和平衡思想,从微观的角度建构概念;

2. 通过问题探究和实验探究的方式研究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过程,发展学生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正确理解平衡移动原理;

3.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录实验现象及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4. 从定性讨论到定量分析和概念建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和模型认知的能力;

5. 能运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指导工业生产实践,使学生深刻理解化学与技术、生产实践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尤其是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由于宏观现象不够明显,所以辅之以数字化实验进行探究。

2. 难点:平衡常数的理解应用及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应用。运用平衡常数和浓度商的大小对比,理解平衡为什么移动,怎么移动的原理;在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应用中,以规律总结法及验证预测法强化学生对该原理的理解,以合成氨工业生产实际条件的讨论,让学生真正学会应用原理。

四、教学策略

本节课设计了 “三次问题探究和三次实验探究”的教学过程,并与多媒体有机结合,在探究过程中突出对学生思维品质、学法指导和科学精神的渗透,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五、思维导图

六、教W过程

七、板书设计

1. 化学平衡的移动

v 正>v 逆 Qc< K

v 正=v 逆 Qc= K

v 正 K

2. 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1. 浓度

2. 压强

3. 温度

3.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虽然课堂容量较大,但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生活场景动画模拟、DIS实验探究、平衡常数的推理论证、实验预测及检验、及时归纳总结等丰富了探究的手段,使学生能顺利自主建构概念,自觉理解平衡移动规律。通过组织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合成氨生产条件的选择讨论等进一步强化对原理的理解和运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上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探究方法,也帮助学生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以及用已有知识和方法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构建了高效课堂,又立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在平凡中展现了真功夫。

作为授课教师,笔者仍然觉得现场留下诸多遗憾,例如,小组讨论组织得还不够充分,便迫不及待让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有些急躁;动画展示如果能用视频拍摄上课学生的镜头,那一定会显得更加形象生动并接地气;总是担心学生会出错,所以老师明显还是说得多,有越俎代庖之嫌。本次大赛虽然告一段落,但是整个磨课过程中的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己任的思想已深深扎根于心中,这些收获一定会促进我未来的教学不断提升。

(注:该课获2016年江苏省高中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衷心感谢刘江田、马春生、张发新、许城玉等老师的帮助。)

参考文献

第3篇: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范文

化学教学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标准呢?运用核心概念统领教学,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1][2]。核心概念是位于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重要概念、原理及理论等的基本理解和解释,内容能够展现当代学科图景,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3]。中学化学倡导核心概念统领的教学是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本质,关注整体,超越具体事实,引领学生通过深刻思考,从本质上认识和理解所学知识,形成化学学科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一、以核心概念为统领设计单元教学

1.确定教学单元

“化学中的平衡”是中学化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均有涉及。必修2第二章第3节中介绍化学反应的限度,使学生认识可逆反应,初步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选修4第二章第3节则从定性(勒夏特列原理)和定量(平衡常数)角度使学生系统地认识化学平衡。选修4第三章则系统地讨论化学平衡的一个重要应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使学生有了应用理论解决问题的机会。由于这些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所以教师可以将必修2与选修4部分有关化学平衡的内容整合,组成一个有利于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单元。

2.提炼单元核心概念

提炼单元核心概念就是教师应明确需要学生理解的重要教学目标。要想让教学目标清晰,教师要将单元核心概念用陈述句的形式表述出来。这种操作方式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便于学生清晰准确地理解什么是最重要的知识,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说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教学内容。对于“化学中的平衡”单元,该单元的核心概念为: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会达到反应限度;这个限度的定量描述叫平衡常数;改变条件平衡会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该核心概念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基本理解:

(1)化学过程都有一定的限度,限度的大小主要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2)平衡是暂时的,外界条件的变化会使平衡关系发生变化――即发生平衡移动,移动的方向总是向削弱这种改变的方向进行(勒夏特列原理)。

(3)平衡体系中各相关物质存在一定的定量关系,这种关系是温度的函数。

3.制定单元计划组织图

学生在学习中首先要依据事实,并将诸多事实中本质的内容提炼出来,形成基本理解,再将基本理解建构为核心概念,通过迁移、应用巩固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本单元的知识关系图如图1所示。

教师可以以大晶体制作、水煤气反应平衡数据等事实为教学依托,帮助学生认识可逆反应和平衡常数等概念,进而理解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会达到反应限度,这个限度的定量描述叫平衡常数;如果改变条件平衡会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之后,教师在依据这些核心概念讨论并解决更多的事实(实验现象、工业生产工艺等),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加深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该单元的元计划组织图如图2所示。

4.设计教学活动,促进核心概念构建

教师提炼出单元的核心概念、制订好单元计划组织图后,需要将单元划分为具体课时,找出该课时的核心概念,再将每一个核心概念划分为几个基本理解,将基本理解以引导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围绕核心概念的构建设计好相应的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依照核心概念基本理解引导问题活动设计进行,课上教学以引导问题和活动为明线展开,经过概括和总结得出基本理解,进而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

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为例,基本教学框架如图3所示。

二、以核心概念为统领的教学设计实施感悟

1.有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施

以核心概念为本的教学注重让学生体验知识、原理的生成过程,教学层次分明,有利于学生获取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感悟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揭示与过程方法目标的实现。

此外,以核心概念为本的教学注重所学知识的持久性和迁移性,强调学生深层理解力的发展和复杂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的达成。同时,教师将核心概念的理解作为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理解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事件和现象,使学生感受化学学习的意义与价值,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2.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节课的学习中,因为教师抽提出“化学中的平衡”的核心概念,并以此作为思维的武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目标明确而有意义。教学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和学生通过猜想和实验证实构建“难溶电解质的悬浊液中存在难溶物(固态)”和“对应离子间的动态平衡”的核心概念,且这一平衡符合化学平衡的规律。于是,学生从定性的角度即平衡移动的方向讨论沉淀的溶解和转化,也可以从定量的角度分析沉淀生成的条件,还可以应用上述结论再审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都在思考:事实是怎样的?为什么是这样?有什么理论支持?得到什么结论?这个结论能推广吗?还有什么用?由于整个学习过程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问题驱动,每一位同学在学习时会不断地思考为什么与怎么样,寻找不同的、具体的、基于内容的各个例子之间的联系,让其在较高的概念水平整合思维,使思维集中到概念性水平(知识可迁移层次),这样的学习有深度,富有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

3.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以往在教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时,教师一般会按照教材中的顺序,通过实验证实Ag+和Cl-的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引出“沉淀溶解平衡”概念,并不会讨论沉淀的生成,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子讲解沉淀的转化和溶解,最后介绍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虽然会应用平衡移动原理,但通常是为了解释具体问题,时间一长,学生往往就会遗忘。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只关注事实本身,不会在更广泛的背景中考虑更上位的内容,达不到更高层次的认知。

在实施以核心概念为统领的单元教学三个月之后,笔者针对本校教学学习效果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检验,其中“请你用简短的语言说明你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认识”,实验班26人中有19人能回答出难溶电解质在固态及其溶液中的离子间存在平衡,该平衡遵循化学平衡的相关规则,还有5人提到用Ksp可以从定量的角度看沉淀的生成和转化。而对照班25人中只有1人提到可以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看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而大部分学生(12人)只提到溶解度大的向溶解度小的方向转化,显然他们的学习只停留在记忆事实方面。又如“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可产生黑色沉淀,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若向硫酸锌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无沉淀产生,分析可能的原因”。实验班15位学生利用Ksp从定量的角度很好地解释了沉淀生成或不能生成的原因,而对照班的学生只有3人从硫化锌与硫化铜的溶解度大小的角度来解释,其他学生不知如何回答。

显然,以核心概念为本的教学对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和有效转化知识而采取的超越事实的思考方式的影响力是显著的。在面对一个复杂的电解质溶液的变化时,学生能自觉地运用化学平衡理论对变化进行预测,并在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求证,即以核心概念为本的教学设计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本文系北京教育学院市级骨干及学科带头人研修项目周玉芝工作室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周玉芝.以核心概念为统领设计化学教学[J].化学教育,2012(6).

[2]周玉芝.从表层学习到深层学习――以初中化学的分子概念教学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9).

第4篇: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 化学 平衡教学 策略

化学平衡是建立在化学可逆反应之上的,是化学可逆反应的中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与生物各组之间的浓度保持不再改变的稳定状态。平衡化学作为高中化学教学中重要的学习知识点,一直都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难点、重点。为了能使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化学平衡这个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高中化学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生学习个性制定科学地化学教学计划,设计合理、有趣的化学平衡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化学平衡理论掌握能力和学习技巧,并开拓学生学习化学还是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以期获取更大的化学教学效益。

一、学习化学平衡的意义

化学平衡作为高中化学重要的教学知识点,在高考中同样占着重要的作用。化学高中考试的题目要求学生必须对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要熟练的掌握,要充分的了解催化剂、压强、浓度和温度等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并对化学平衡中的一般规律进行学习和理解。然后,依据化学平衡的规律和知识点,利用化学平衡中的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在化学上的计算能力和做题能力。高中化学平衡的教学知识点主要包括四个大块:化学平衡常数、移动原理、化学平衡状态以及可逆反应。教师也可以依据这四大板块来设计相应的教学计划或者教学内容。

二、提升我国高中化学平衡教学质量的策略

目前我国高中化学平衡教学的教学质量普遍不高,不仅是因为高中化学知识点的难懂、难学,还可能是因为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有限。从高中化学的知识点特征来看,化学平衡这个知识点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再加上学生自身在学习上的能力限制,导致学生对化学平衡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存在缺陷,对化学平衡知识点上的宏观和微观理论的掌握水平比较的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对公式的死记硬背来实现,这样的学习方式很难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起来也很疲惫,对化学知识的学习甚至产生了一定的抵抗心理。所以,为了解决这样学习效率低下的局面,提高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效率,化学教师可以依据化学知识自身的学习规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度科学、合理的化学平衡教学方案,以此达到整体学生掌握化学平衡知识的教学目标。

(一)使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化学平衡这个教学内容的概念本身就比较的抽象、复杂,学生比较的难理解。针对这一问题,化学教师也可以通过化学知识概念精简化和通过实例讲解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能力。比如说,在学习化学平衡常数时,如果直接按照教材上的叙述向学生讲解化学平衡常数这个概念的含义,那么很多学生无法及时、有效的理解这个概念的准确含义。这个时候,化学教师就可以采用比较灵活的教学方式了,采用实例的方式,将复杂、抽象的化学常数概念融入到案例当中,并对概念进行精简,降低其他因素对学生理解上的干扰程度,以此避免学生理解错误的概率,也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了一个生动、具体的概念表征。最后在通过化学试题的多次测验来再次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记忆。在做题过程中,也可以突显出学生对化学概念理解的具体状况如何,方便教师对没有掌握的学生进行纠偏。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高中化学知识的难懂、难学,大部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并不高,对化学课堂的参与积极性也比较的低。高中化学教师仍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因为,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一内在动机,是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化学学习效率最有效的途径。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通过对正例和反例来对化学平衡的概念进行理解和掌握。另外,教师在传授化学平衡知识点时,应该要注意对学生化学知识系统的构建,逐渐在学生脑海中培养起化学知识结构树,强化化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促使学生可以通过本概念来理解其他概念,进而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

(三)化学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

目前,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方式主要偏向于理论教学和题海战术,这主要是受教师教学习惯和教学方式的限制。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活动起的教学效果却并不高。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该从自身找原因,通过不断扎实自身化学教学知识,吸收当下先进的化学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化学教学方式,以此探索出适合自身教学特色和学生学习特征的高中化学教育模式,最终达到提升所教学生化学学习效率的教育目的。

三、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高中化学仍存在着教育水平低、教学效率不高的教育难题,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水平也一直都是高中化学教师的主要研究课题。针对目前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高中教师应该在教学方式、自身教学素养方面,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创新和改革当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教育模式,以此达到提升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水平和提高高中学生化学成绩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晓茜.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高中化学《生活中的化学平衡》教学案例[J]. 新课程(中学),2013,10:139-140.

第5篇: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对生态足迹的概念、理论背景、模型、计算方法及近期研究实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该模型的特点,并指出其不足。

关键词: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研究进展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国际上提出了一些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的发展指标体系、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如“驱动力-状态-响应”指标、“人文发展指标”、“国家财富指标体系”、“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的晴雨表”等(王书华等,2002)。这些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及模型已经在评价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与验证。

其中,生态足迹方法主要衡量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和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所消耗的能源所提供的支持,是近20年来定量测量可持续发展领域最重要的进展。生态足迹概念最早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s W于1992年提出,之后他和Wackernagel M对这一概念不断完善,又提出了生态足迹理论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该方法因其理论基础科学完善、指标体系简洁统一、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而得到广泛流行和关注,成为以上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概念、模型和计算方法

(一)概念

Catton在1986年提出承载力和人力负荷概念:一个环境的承载能力是其最大持续支持的资源负载。其后主流经济学普遍认为贸易和技术可以扩大生态承载力,因此忽视了承载力的可持续性,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承载力不能支持持续快速增长的人口的情况已经大量出现。Rees W认为,主流(新古典)模型忽视了生态结构和功能,不能妥善解决以上问题,经济发展本身就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集,一个城市的发展依赖于和它具有一定距离其他城市的资源生产力及负面影响,基于这一理念,他提出了生态足迹理论。他和Wackernagel M对生态足迹概念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定义,认为生态足迹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给定人口的消费负荷”“……用生产性土地面积来度量一个确定人口或经济规模的资源消费和废物吸收水平的账户工具”。这一概念最终被定义为: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Wackernagel M,1999)。具体的说,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需要消耗一定的自然资源,由此产生的自然压力需要一定的土地面积来支持,这一土地面积就是生态足迹。

(二)模型

生态足迹方法通过对生物生产面积的计算来实现对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定量测度。所谓生物生产性面积是指具有生态生产能力的土地或水体,是通过对各种能源和能源消费项目进行折算得到的,主要有以下六种类型:化石能源地、可耕地、牧草地、森林、建成地、海洋。生态足迹方法假设这六种生物生产面积是互斥的,这种互斥性使得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对这六种生物生产面积进行加权求和,其计算结果就是生态足迹。在加权求和过程中对各类生物生产面积乘以一个均衡因子,均衡因子等于全球某一类土地潜在的平均生态生产力和全球土地的平均生态生产力的比值,体现了不同土地类型间生物生产能力的差异。然后通过当量因子把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转换为等价生产力的土地面积,当量因子是指某一类特定空间与世界平均空间的相对产量之比。通过这一转换可以有利于国家或地区间生态足迹的比较。产量因子是一种生产空间类型的局地产量和全球平均产量之比,表示了特定区域各类空间类型单位面积产量超过或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情况。计算出生态足迹之后,通过产量因子计算生态承载力,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来分析可持续发展程度。

生态足迹的一般计算模型(谭兴尧,2009)为:EF=N×ef=N∑(aai)=∑rjAi=N∑(ci/pi)

式中,EF为总的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aai为人均种交易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rj为均衡因子;Ai为第i种消费项目折算的人均占有的生物生产面积;ci为i种商品的人均交易量;pi为i种消费商品的平均生产能力。

(三)计算方法

综合法。最早由Wackernagel M提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利用整合的国家层级的归纳数据的方法,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综合法在国家层级上的应用较为规范,但是由于这种方法一般要涉及到生物质消费对应的足迹、能源消费对应的足迹、净进口商品携带能源对应的足迹和建筑用地对应的足迹,对资料的整体性要求很强,因此不适用于计算较小区域如省、市、县、企业和个人的生态足迹。

成分法。成分法最早由Simmons和Chambers提出,后经Barrett等进行了进一步完善,计算实质与综合法一致,但是改变了综合法从上至下利用整体数据进行分析的方式,在低于国家层级的区域范围内自下而上的利用当地数据计算生态足迹。成分法用生命周期法衡量了该地区的生产、消费行为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其难点在于对消费项目进行分类,当消费项目考虑的越充分时,其结果也就越接近于真实消耗情况。但是由于对消费项目的划分主观性较强,消费项目难以界定,因此其计算结果随机性较大。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依赖于成分列表的完整性和对各组成项目生命周期估价的准确性。

投入产出法。投入产出法最早由Leontief于1931年提出,后来由Bicknell K将这一方法引入到生态足迹计算中。该方法将国内土地类型按生产部门划分为农业用地、林地和退化土地三类。基于投入产出的生态足迹模型,增强了生态足迹模型的结构性。投入产出法的计算结果体现了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和某一固定人口数的持续消费对进口贸易的依赖程度。该方法在概念界定和计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由于难以获取数据因此在现实中应用还不够广泛。

研究实践

(一)空间尺度方面的研究实践

生态足迹法被应用于从全球到各个区域不同的空间尺度研究。Wackernagel M(1997)等对全球人口数量可利用的生态空间和生态占用空间两方面分别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999年全球人均生态承载力仅为2.2hm2。Begum R等(2009)对马拉西亚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马来西亚人均需要0.304公顷的土地面积来支持资源消费现状,大大低于国家生态足迹账户(NFA)计算出的人均1.13公顷,产生如此大差异的原因是由于这两者计算生态足迹的方法不同,而克服这一计算差异需要获取更为详细的可利用土地数据。生态足迹法于1999年被引入中国,主要被应用于测算省、市级地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贺成龙等(2007)对沪苏浙的可持续发展做了基于生态足迹的评价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已经出现了生态赤字并且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张志强等(2001)对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西部地区12 个省(区市) 总人口的生态足迹赤字达16215×104km2,反映出人类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

(二)关于计算方法的研究实践

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完善和发展。Barrett S针对成分法消费项目本身难以区分和定义的缺点提出了系统的成分法Stepwise法,把国家的足迹核算分解成直接能源、原材料、废弃物、食物、私人交通、水、建筑用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物流分析,研究物质在不同产业部门、人口与环境之间的流动,从而将消费数据转化为组分。Wiedmann等和Barrett等(2001)提出将货币投入产出分析和现有国家生态足迹账户(NFA)相结合的方法,改进了原有的生态足迹和物流分析法,建立了生态足迹和物流方法与经济活动间联系,反应了由产业间依存关系产生的间接环境影响。Helmut Haberl等(2001)在对奥地利长达70年生态足迹研究中关注了长期时间序列中生态足迹的变化,从而使计算结果更能反映未来趋势。Wackernagel M和Monfreda等人(2006)在研究中区分了全球产量,区域产量和不变产量的含义,将生态足迹的计算推广到时间序列的计算上,弥补了计算指标的静态性的缺点。

结论

(一) 优点

概念形象生动,易于理解。生态足迹法将人类的行为比喻为留在地球上的“脚印”,形象的反映了人类活动所消耗的资源对环境的影响,当土地面积不足以承载人类活动的“巨脚”时,将产生生态赤字,进而可持续发展也将难以维持。

系统性的评价指标。生态足迹法衡量的六种生物生产面积较全面的反应了自然资源内容,通过均衡因子对这些直观的生物生产面积进行测算,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有效地联结起来,体现了人类的经济活动即是生态经济活动的理念。

计算结果的可比性强。通过将各种能源和能源消费项目折算成生物生产面积,并通过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消除不同类型土地和不同地区生产力的差别,能够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域之间的生态足迹状况,从而有助于对比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

模型可操作性强。与其他发展指标体系和方法模型相比,计算生态足迹的资料更易获取且直观形象,通过折算能够将不同的国家和地域能够进行相同的衡量,计算方法可重复性强,因而在现实操作中易于普及。

(二)缺点

描述片面性。Wackernagel M(2006)曾指出生态足迹法没有完全描述自然系统提供资源、消纳废物的功能。另外此方法也忽视了对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的衡量,因此计算出的生态足迹面积应该是小于人类实际占用的生态足迹面积的。生态偏向性。生态足迹法强调了人类生产消费行为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形象以及可持续性,没有衡量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可持续性,也不能体现人类对现有消费模式的满意程度。此外,生态足迹法对温室气体排放与生态足迹的关系定义过于武断,并忽略了土地退化和生态足迹的关系。静态分析无法反应未来趋势。生态足迹法衡量了不同国家或地域某一时点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而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生产消费水平都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其没有考虑技术因素这一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对环境的影响,忽略了对以上要素的考虑,生态足迹法对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是缺乏趋势性的。

综上所述,生态足迹法是一个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有力工具,但是此模型也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方面,特别是当涉及到解释一些此模型本身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争论是不可避免的。本文认为,由于计算时误差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应尽可能获取更为详细的资料。在应用该模型时,不能完全按照已有研究的标准设定,而应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对要素情况、衡量指标进行及时调整,使模型的现实解释力得到加强。另外,还应充分考虑国家间、地域间生态环境系统的相互影响,以此来尽量减少计算误差,使生态足迹法更全面的反应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书华,毛汉英,王忠静.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2(6)

2.Wackernagel M et al.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J].Ecological Economics,1999(3)

3.谭兴尧.生态足迹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

4.Wackernagel M,Rees W.Perceptual and structural barriers to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 economics from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spective[J].Ecological Economics, 1997(1)

5.Begum R et al.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calculations for Malaysia[J].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2009(53)

6.贺成龙,吴建华.基于生态足迹的沪苏浙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建筑经济,2007(6)

7.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陈东景.中国西部12 省(区市) 的生态足迹[J].地理学报,2001(5)

8. Wiedmann T et al.Allocating ecological footprints to final consumption categories with input-output analysis [J].Ecological Economics,2006(1)

第6篇: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范文

课程名称:生理学

教师姓名:

本次课标题:第1章 绪论

学时:2

授课对象:

授课日期:

授课地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兴奋性的概念及其衡量指标,阈值的概念,内环境的概念及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正反馈和负反馈的生理意义;熟悉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了解人体机能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刺激的种类及三要素,可兴奋组织的概念,人体与外环境的关系,能力目标:清楚本课程所授知识的范畴,能根据需要选取适当的参考资料;能分析刺激与反应的关系;能理解人体与内外环境适应的关系;能初步辨别机体活动调节的类型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

兴奋性的概念及其衡量指标,阈值的概念,内环境的概念及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正反馈和负反馈的生理意义。

难点:

内环境稳态、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概念及意义。

处理方法:

举例说明概念后,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内环境稳态及正反馈、负反馈的意义。

训练任务及案例

内环境稳态

教学资源

教材:生理学

习题:云课堂生理学习题

多媒体课件:云课堂

作业

云课堂生理学习题第一章

名词解释:内环境、兴奋性、阈值

简答题:何为负反馈?举例说明负反馈的调节过程及意义。

课后记

本学期的第一次课,介绍了该课程相关信息,如课时、章节内容、考试分值分配等。了解学生之前的学习基础,相当多学生强调是文科生,对生物等自然科学不甚了解。本章重点内容较多,需要理解。讲解过程中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引导同学们去理解。利用云课堂的随堂测验检验本次课的学习效果,对错题率高的题型集中讲解。介绍云课堂,指导下载并学会使用.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时间分配

第1章 绪论

第一节概述

一、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动物实验

1、急性动物实验

2、慢性动物试验

(二)人体实验

三、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第二节生命的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

二、兴奋性

(一)概念

(二)衡量指标——阈强度(阈值)

(三)刺激引起兴奋的三要素

三、适应性

四、生殖

第三节人体与环境

一、人体与外环境

二、内环境与稳态

第四节人体机能的调节

一、人体机能的调节方式

(一)神经调节

1、反射与反射弧

2、反射的种类

(二)体液调节

1、全身性体液调节

2、局部性体液调节

3、神经-体液调节

(三)自身调节

二、人体机能的调控模式

(一)反馈控制系统

1、正反馈

例子:血液凝固、排尿、排便、分娩反射

2、负反馈

减压反射

(二)前馈控制系统

(三)非自动控制系统

简述生理学的概念与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从高中生物知识引出生命基本特征,详细解释兴奋性、阈值的概念,举例分析刺激的三要素

引导学生讨论人体的内环境,利用案例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举例说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及其特点,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举例说明负反馈、正反馈,引导学生讨论两者的区别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讲授

举例

讨论

讲授

举例

讨论

讲述

举例

讲述

演示

讨论

讲授

案例讨论

比较

举例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

1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第7篇: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范文

失衡是心理结构诸因素关系态势上的混乱;昏乱则是心理功能范畴的失衡,昏乱失衡的统一,统一为不同的心理疾病。<BR><BR>主要概念;心理健康心理状态心理平衡心理病变心理健康的自觉平衡统一说心理病变的昏乱失衡说心理失衡心理昏乱<BR><BR>一心理健康<BR><BR>何调心理健康?这是心理学、精神病学、心理卫生学等许多学科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其说甚多,现选有代表性的理论供借鉴。<BR><BR>“心理健康(xmentalheallh)就个体的心理状态而言,心理健康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智慧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创造性,自主性,成热性,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等方面达到正常或良好水平。关于心理健康的正常状态,一般有四种意义:正常即健康状态,以有无心理疾病为判断标准;正常即平均状态,从统计学角度强调正常和异常之间的程度变化,处于正态分布中间范围的属于正常;正常即理想状态,正常是用来评价行为而非描述行为;正常即适应过程.将正常看作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心理健康的人能不断学习有效的技巧以应付紧张状态。这个心理健康概念仅仅描述了心理健康的有关现象,尚未把握到心理健康最一般的规定性。<BR><BR>下面再看(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心理学)卷对心理健康的论述。该书没有专设心理健康的条目.只在“心理卫生”的条目中顺便论及心理健康的问题:心理健康的标准:“健康”虽为一极常用的形容词,但确极不易为之作一明确的界说。以”无病”为健康似应毫无疑义,但若干人常不自觉疾病之存在,若干疾病或尚无法诊察;所以并不易确定谁为健康的人。<BR><BR>心理健康的标准则更不易确定,因心理疾病症状之诊察更较为困难的缘故,因之一般学者多主张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过分重视各别症状之有无。约言之。心理健康的人多能符合下列各点:<BR><BR>(1)乐于工作.且能将本身的知识与能力,在工作中表现出来:并能于工作中获得满足之感。<BR><BR>(2)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且乐于与人交往:其对人的态度.常是正面的态度(如喜悦、信赖、尊敬等)多于反面的态度(如敌视、怀疑、畏惧、好恶等)。<BR><BR>(3)对本身有适当的了解,并能有悦纳的态度。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潜能,但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以为羞。<BR><BR>(4)和现实环境有良好的接触,并能作健全的适应。对生活中各项问题,能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谋求解决,而不企图脱逃。这个心理健康标准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了人在心理健康状态下行为的一些特点;对什么是心理健康的问题也避而未答。<BR><BR>概念上,上述文献末分心理与意识,其所谓心理健康,实际所指的就是意识健康。下而论述笔者的心理健康观。笔者的心理健康观可称之为心理健康的自觉平衡统一说:心理健康是自觉平衡统一的心理状态。这个定义包含如下四方面相互联系着的内容。<BR><BR>第一.心理健康是心理的一种状态。“心理健康”的矛盾概念是心理病变或心理疾病。这两个概念共同的最邻近的属概念是心理状态。明确了这三个概念间的种属关系就可以和我们前面讨论过的心理状态的理论联系起来了。心理健康状态的最重要的规定性在于健康;这是由定义包含着的以下三点内容来揭示的。<BR><BR>第二,心理健康的独特规定性就在于自觉、平衡.统一。自觉、平衡与统一这三个规定因素是从不同维度上进行概括的结果。它们之间有着以统一为核心的内在联系。“统一”是从心理的全局说的;“自觉”是人心理的统一形成的高层次的综合功能;“平衡则是心理各构成部分间相互关系的态势。下面,我们先看心理的统一。<BR><BR>心理的统一是在人整体整合下的根源于各心理要素的相对独立的心理整合状态。心理作为人整个机体的一个第一层次的要素,它也是由各系列,各亚层次的心理要素共同构成的。这些要素以结构与功能逐层递变的关系共同构成人的心理。心理作为一个第一层次。

第8篇: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范文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法;化学平衡概念;能力

传统的化学概念教学模式中,认为每个新概念的掌握都应从直接感知开始,重视的是知识的教学,轻视甚至排斥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造成学生很少提问题,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学生也不再有对事物深层次的探究意识。所以对一些概念性问题,我们采用的问题式教学,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对应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一、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目标是以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为基础,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问题中,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其中的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课前做如下准备:(1)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 4人。(2)选合适题目,制成思考题目单,课前发到各小组。(3)做好相应的多媒体演示课件。(4)准备相应的实验。(5)提供必要的资料,由学生自己动手去查阅。

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引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经过探究过程,学生进行总结梳理,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解释。

二、教学过程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教学引入阶段:创设情境

问题设计(1):在饱和蔗糖溶液中,加入蔗糖还会溶解吗?是不是溶解停止了?

设计目的: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和结晶仍在进行,但蔗糖的溶解速率和结晶速率相等,处于溶解平衡状态。溶解平衡状态是在该条件下蔗糖的溶解量达到最大值。

动画模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当水箱进水的速度与出水的速度相等时,水箱中的水位保持不变,处于平衡状态。

问题设计(2):这个溶解平衡状态是如何逐渐建立的?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分析蔗糖从溶解开始到平衡状态的过程中蔗糖浓度的变化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强化溶解平衡是动态平衡。

通过观察汇报,营造学生想提出问题的心理倾向,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提供了认知的基础,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

2.概念探究阶段: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

以密闭容器2 mol SO2和1 mol18O2的加热反应中同位素追踪实验的多媒体课件,设计3个问题。

(1)反应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如何?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如何?

(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怎样变化?正、逆反应的速率怎样变化?画出正、逆反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图形(v-t图)。

(3)当v正=v逆时,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讨论,教师从定量的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可逆反应,同时提出对一个可逆反应来说,不仅涉及反应进行的快慢问题,还涉及反应进行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根据问题的结论就可以给出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

这个环节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材料和信息,给学生以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

3.知识拓展阶段: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加深的讨论

按课前安排的题目单进行小组讨论:

(1)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这时反应是否停止了?(通过问题设计提出平衡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

(2)为什么达到平衡状态时,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用该问题强调动和静以及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3)化学平衡状态是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状态?(引出化学平衡是有条件暂时相对的平衡。)

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总结出化学平衡状态的五个特征,并做出相应的板书。

4.解决具体问题阶段:通过几个有代表性的随堂练习,将所学习的内容得以巩固

在探究、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不仅理解与掌握巩固所学的新知识,还可以使问题进一步升华。

三、教学反思

结合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情况,进行认真思考,形成以下认识:(1)课堂气氛活跃,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2)师生围绕几个典型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在质疑、讨论、评价、总结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法。(3)有问有答,这是问题式教学的特点。问就是让学生思考,答就是让学生用语言来展示思维结果。(4)教师把问题提出以后,学生自己可以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到知识的来龙去脉。(5)对问题式教学模式的体会:首先,教学的目标通过在一定的情景而呈现的问题来展开教学,使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学习转变为问题的探索和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其次,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伴随学习责任的产生,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学习才能成为一种真正的自主。

四、教学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要满足于让学生在课堂解决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还要加强引导,让学生不断挖掘问题。为此,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把问题的探索和发现延续到课后,让学生再思考一些问题,以便课后进一步去探究、去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第9篇: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范文

2016年福建省将重新使用全国卷,分析近五年高考生物全国卷Ⅰ与福建卷必修三选择题部分的共性和不同之处,从“教”的角度,有利于教师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效率,适应高考试题的变革;从“学”的角度,有助于学生了解高考形势,更好地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增强备考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1 两卷必修三选择题部分的共性

1.1 两卷难度均设置为中等偏易

近五年全国生物卷和福建生物卷中关于必修三选择题的考查内容及难度设置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全国卷和福建卷近五年必修三选择题的题量偏多,难度设置在0.60~0.70的居多,少数题目的难度设置在0.50,考查难度属于中等偏易。

1.2 均关注学科思想、学科方法与学科理念的考查

对比近五年的福建卷和全国卷可以看到:两卷均注重考查学科思想、学科方法与学科理念等方面的内容。学科方法有:实验观察法、比较归纳法、建立模型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问题探究法等;学科思想有:协调统一、稳态平衡等;学科理念有:关注社会、生产应用、生态保护等。

(1) 有关学科方法的考查:

【例1】 (2012・福建卷)“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内容是( )

【例2】 (2013・全国卷)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 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 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 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

以上试题均是对实验观察法的考查,通过考查提高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实验素养的目的。

(2) 有关学科思想的考查。

分析近五年的高考试卷,无论是全国卷还是福建卷,均注重考查协调统一、稳态平衡的学科思想,考查的知识点落在内环境稳态和生态平衡等高频考点上。例如:全国卷2011年第5题,2012年第3题,2013年第5题,2014年第3题,2015年第3题和福建卷2011年第4题,2013年第3题,2014年第2题,2015年第4题,都涉及这些高频考点的考查。

(3) 有关学科理念的考查。

高中生物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核心概念。这种关注社会、生产应用、生态保护的学科理念在生物高考全国卷和福建必修三部分选择题中都有很好的体现。例如:全国卷2013年第4题,2014年第6题,2015年第2题和3题和福建卷2012年第3题,2013年第4题,2015年第2题和4题,都涉及学科理念的考查。

1.3 考查的知识点均集中在若干高频考点上

对比分析近五年的全国卷和福建卷可以发现,试卷必修三选择题考查的内容大多落在一些知识点,如内环境稳态、水盐平衡调节、血糖调节、神经调节、动物激素调节、植物激素调节、免疫调节、种群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五年来上述高频考点部分选择题考查的分值见表2。

2 两卷必修三选择题部分的差异

2.1 试题呈现形式不同

两份试卷必修三选择题的呈现形式,即采用的情境有很大的不同。

(1) 福建卷通常弱化知识内容的记忆,而强调考查科学方法、学科思维、信息获取能力,所以在呈现方式上,题干部分文字量大,蕴藏着丰富的信息,或者以曲线、表格、图形的形式呈现,如2014年福建卷第2、3题。

(2) 全国卷通常依托教材,注重识记、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的掌握情况,在呈现方式上,题干简洁,文字量少,出现的曲线、表格、图形也相对简单,选择题部分难度不大,例如2015年新课标Ⅰ卷第2、3、4题。

2.2 试题考查内容与能力要求上的不同

(1) 与福建卷相比,在考查内容上,全国卷更加重视对重要概念的考查。

(2) 全国卷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以理解能力为首, 获取信息、推理、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为辅,福建卷则全面考查学生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等(表3)。

2.3 试题素材的来源不同

(1) 全国卷的命题素材有相当一部分源于教材内容原句或有简单加工,试题的情境及测量方式与学生平常学习的材料非常相似,其测量的认知水平基本属于识记水平,考生一般可通过辨认或回忆作答。另一部分试题则重视考查学生理解核心概念的较高层次认知水平。测量高层次认知水平要求的试题情境必须是“新材料”,以保证考生不能以记忆来答题。所谓的新材料是指教学过程中没有使用过的材料。

(2) 福建卷命题素材则来源于大学教材或科技论文等,试题提供适宜且新颖的试题情境,关注考生利用题干提供的新信息与已有知识整合加工、重组认知结构方面的思维表现,测量其思维能力,确保试题能对学生的发展潜质即创新性学习能力进行测量。试题往往也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3 应对全国卷必修三选择题部分的复习建议

3.1 重视大纲、教材,而不是教辅,真正回归教材

针对高考新课标卷选择题的命题特点,高三复习应做到:

(1) 研读大纲,把握方向,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复习的深度,对《考试大纲》中没有的内容,不能无意义的拓展和延伸。

(2) 真正做到回归教材,分析近几年生物高考必修三选择题特点,很多是教材知识,甚至是教材原文在考卷上的重现。

高三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紧扣教材,读透教材,注重基础,切不可用教辅替代教材,建议教师整理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点,督促学生背诵。

3.2 重视重要概念的理解,而不是简单背诵

高考新课标卷中的选择题特别重视概念考查,通常以知识内容,特别是重要概念为平台,着重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复习重要概念时,许多教师引导学生读一读教材,进行类似语文课堂教学的阅读、简单记忆,这种做法收效甚微,建议让学生全面掌握概念的内涵、外延和举例应用。教师做到亲自动手编制有关概念的内涵、外延和举例应用的习题以及变式训练题,让学生练习,只有这样在遇到形式多变的考题时,学生才能游刃有余,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