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媒体的定义范文

传统媒体的定义精选(九篇)

传统媒体的定义

第1篇:传统媒体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 定义 传统媒体 内涵 外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臻成熟和迅速普及。“新媒体”这一概念不仅在学术文章中出现的频率与日俱增。而且逐渐融人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当下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时髦名词。但是,对于究竟什么是“新媒体”,不仅普通使用者难下定义,就是专家学者也各执一词。莫衷一是,造成理解和交流上的诸多障碍。因此很有必要加以讨论和澄清。

大相径庭的新媒体定义

一般认为,所谓新媒体。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我们平时见到的已经用于公共通信方面的除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外的新的媒体形态。目前,对于新媒体较为流行的定义是,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但是,这种说法并未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可,国内外还有一些较为典型的新媒体的定义,了解它们将有助于对新媒体的定义加以重新建构。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个相对的概念。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今天的新媒体主要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上产生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

阳光卫视的执行主席兼集团行政总裁吴征给出的新媒体的定义是:是一种既超越了电视媒体的广度。又超越了印刷媒体的深度的媒体,而且由于其高度的互动性、个人性和感知方式的多样性。它具备了从前任何媒体都不曾具备的力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岳颂东提出,新媒体是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载体,从而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的介质。

若干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新媒体有过一个定义,即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美国俄裔新媒体艺术家列维・曼诺维奇认为。新媒体将不再是任何一种特殊意义的媒体,而不过是一种与传统媒体形式没有关联的一组数字信息,但这些信息可以根据需要以相应的媒体形式展示出来。

康涅狄格州在线媒体顾问、资深媒体分析师文・克罗斯比的定义为: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收者融合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事实上,上述定义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都有各自的强调重点。但无疑它们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定义所必须依据的新媒体的特点。因此,在给新媒体下定义之前。有必要梳理一下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的特点

形式逻辑告诉我们,所谓定义,就是通过归纳出概念对象的特有属性,通过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方式,从而使该概念对象和其他类似对象区别开来的一种揭露概念内涵与外延的逻辑方法。其中,内涵定义就是要揭示这个概念对象的本质属性,而外延定义则是要划定该概念所指的范围。从以上提示中,我们可以看出,要定义一个对象概念,关键在于抓住它的特性,或者说是要理清它的特点,抓住它的本质特征。我们通过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新媒体作为新型的传播形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交互性。传统的大众媒介都是单向式传播。媒体高高在上,居高临下,报纸写什么,读者就只能读什么;广播说什么,听众就只能听什么;电视播什么,观众就只能看什么,受众很少能主动表达他们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根本无法和媒体互动。而新媒体则不同,由于采用了新的技术。尤其是因特网具有连接网上任何用户、共享网上信息资源的功能,用户之间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广泛的沟通,从而可以实现传播者与受传者的交互式的双向交流。

个性化。由于计算机网络把单向的传播变为双向乃至多方位的交流,通过联机网络,只要拥有一台信息处理机和一台调制解调器的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提供者或报道者。这样新闻报道便成了个人行为,即所谓“人人即媒体”,从而实现了信息传播与收阅的个人化。

复合性。以往的传统媒体传递的信息符号较为单一,而新媒体所传递的信息不仅包含文字、声音、图像。还包含视频、音频、动画等,真正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图文声一体化。

集成性。集成性充分体现了新媒体传播形态的多样性特点。它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传播手段与传播方式于一体。如:计算机网络媒介=电子报纸+电子杂志+交互式电视+交互式广播+电子图书馆+……其形式的多样化是前所未有的。

新媒体定义的重构

对于“新媒体”一词的认识,既可以从语义学的角度来探索,也可以从形式逻辑学中关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考察。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看,“新”一般用来描述与传统的、旧的、落后的、不同的事物或者更先进的和最近出现的事物。而“媒体”一词,按照传播学奠基人威尔伯・施拉姆的界定,它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信息传递所借助的具体媒介,如报纸、电视等:第二层含义是指信息的机构。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越来越被定义为技术性媒介,即是能够拓展传播渠道、扩大传播范围、提高传播速度的一项科技发展,或者说是这些方式得以实现的技术形式(如电视机、报纸、影片等)。可见,“媒体”一词越来越被专有化、特指化。从而“新媒体”的含义也被用来仅仅指新的信息载体,而不再涉及媒体机构。

从形式逻辑学中关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看,其内涵指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内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够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的、与传统媒体迥然不同的新型媒体。就其外延而言,新媒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电视系统、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即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等等。

可见,无论新媒体具体指的是什么、如何对它加以定义,本质上它无非是一个中介,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因而可将新媒体定义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对出现于传统媒体之后的各类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统称,主要指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实时地、交互地承载和传递各种个性化、多媒化复合信息的中介。其中。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指电脑的发明、互联网的出现即HITP

协议的发明,它们是新媒体兴起的首发阵容。但是随着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兴起,数字技术,尤其是其中的卫星通信技术’、宽带技术及手机无线服务平台,成了新媒体出现的最基本的科技基础。发展新媒体的目的是为了使人类更快、更好地相互交流、获取信息。它的出现使得以往种种阻隔人们沟通的障碍得到了革命性的清除,人类从此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交流和互动关系。

新媒体――一把“双刃剑”

新媒体以它无可比拟的优势迅速抢占了广阔的受众市场,它突破了传统媒体受时空等的限制,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接收信息的新平台,而且为实现信息的交互提供了可能。然而,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对社会的双重影响和对传统媒体的双重作用同时表现了出来,新媒体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怎样控制信息有序流动问题。由于以新媒体为工作的信息传播自由度非常高,信息控制就成了一个难题。例如,有时我们在网络上阅读新闻时会发现,虽然有众多的链接和海量的信息,但由于把关人的缺失,无论什么信息都有可能畅通无阻地在网上,良莠不齐,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难辨真伪。很多时候,当我们看遍了这些信息后并未感到有多少收获,因为除了网上信息参差不齐外,网络的相互抄袭现象也非常严重。正由于网络把关人的缺失使我们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且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难以得到保障。

怎样保护个人隐私问题。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个人的私生活同时也被置于摄像头的监控之下。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对于个人隐私,传统上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西方新闻理论把“国家安全”、“商业机密”、“个人隐私”列为传统媒体不得涉足的三大,严加保护。但是自从新媒体横空出世以后,个人隐私的保护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一些与公共事务无关、只涉及私密生活的信息在网上随处可见,而且不断加以放大,最后常常使当事人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很受伤”,如台湾的“璩美凤事件”、香港的“艳照门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不得不让人惊叹新媒体的可怕与可恨,也使得当代社会中如何保护人们的隐私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舆论导向的偏颇问题。在新媒体,特别是网络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消极作用中,舆论导向的偏离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有些网民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常常会一些无中生有、捕风捉影、颠倒情节、胡编乱造的信息,因为其具有刺激人的眼球的特征,就免不了会引来一些不明真相、不明就里的网友跟风评论,甚至不乏恶意发展其故事的情形发生,所以网上以讹传讹、以假当真甚至弄假成真的事件(即网络事件)时有发生,误导网民,损害社会诚信。对于年轻人来说,一方面他们的好奇心重,对各种信息都十分感兴趣;另一方面对新事物新观点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在他们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之前。舆论导向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青少年过早地接触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的话,往往会受到一些负面信息的冲击,甚至受到一些敌对网站错误信息的不良影响,这对于社会的整体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第2篇:传统媒体的定义范文

[提要]网络走向社会已有11年的历程,对网络的概念进行历史性梳理,揭示出不同概念所折射的历史阶段的特点,抽象网络的本质,即网络对于人类的文化社会意义。由此出发,形成一个理解网络与传播、与传统媒体以及网络的自身发展方向等等的新框架。笔者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虚拟世界”,而不是“传播介质”。 [关键词] 网络 第四媒体/媒介 网络媒体 第二媒介时代 “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 has a history of eleven years since it is served for the common people in China. We should study the conceptions describing the “Internet” in a historic view, disc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hrases reflected by those conceptions, and eventually find the nature of Internet, and the Internet’s cultural and social meaning toward the human being. Then we can develop a new framework which is suitable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net and communication or the traditional media, and the growth of itself. My opinion is that network is actually the virtual world, not the communicative media. Key word:network; the fourth media;network media;the second media era;network as a virtual 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 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 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 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 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 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 [美]马克·波斯特 著 范静哗 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9]张允若:《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1期 [10]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第3篇:传统媒体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媒介生态 “信义兄弟” 社会系统 受众系统 媒介系统

2010年2月21日,《楚天都市报》率先报道了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建筑商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一诺千金,接力送薪的事迹。随后,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荆楚网、凤凰网、网易、新浪等众多媒体跟进报道,“信义兄弟”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媒体继续深入挖掘和拓展信义典型,弘扬中华民族的光辉精神。成功推出“信义兄弟”典型后,媒体接连报道了湖北的“三代艄公”、“信义叔侄”、“信义父子”,江苏的“信义夫妻”。2010年,信义之花开遍神州,信义精神被广泛传颂。2011年2月14日,“信义兄弟”――这一“信义”典型的杰出代表最终入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

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众多媒体持续关注“信义兄弟”及其他“信义”典型,不仅因为其事迹感人,更主要在于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受众对这一典型的需要,才使得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深度合作、全方位多角度对其进行报道。本文借鉴媒介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考察在社会系统、受众系统、媒介系统的合力作用下,“信义兄弟”如何呈现出“道德标杆、社会良心”的媒介形象。

媒介生态系统是媒介生态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媒介生态学研究起源于北美,是传播学和生态学交叉渗透的产物。西方的媒介生态学以人为中心,侧重研究媒介与人的相互关系。我国的媒介生态学主要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环境的关系,侧重于政治、经济等社会环境系统与媒介系统的互动,恰好与西方的研究形成互补。根据著名学者、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教授邵培仁的解释,所谓媒介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人■媒介■社会■自然四者之间通过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动态平衡的统一整体。①清华大学教授崔保国也认为,“媒介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媒介系统、社会系统和人群,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②。由此,我们可以将媒介生态系统分为媒介系统、社会系统、受众系统三个子系统。在“信义兄弟”报道中,这三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建立起一种相互协调的动态平衡关系。平衡和谐的媒介生态系统是构建良好的“信义兄弟”形象的深层因素。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我国原有的大一统的一元化社会被打破,社会利益结构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不同的社会阶层因在改革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与扮演的角色不同,出现了新的分化与组合,利益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由于不同利益主体的群体意识和群体归属感不同,其价值观念发生了冲突和裂变。

同时,随着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基于儒家思想的传统诚信意识和价值规范已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见利忘义”现象频发。在此背景下,“农民工讨薪难”、“企业诚信”等问题近年来被媒体广泛报道。截至2011年6月27日,在百度搜索输入“农民工讨薪”,网页上显示“找到相关结果约1,730,000个”;输入“企业诚信”,网页上显示“找到相关结果约8,170,000个”。可以看出,“农民工讨薪”、“企业诚信”等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

孙东林请求帮忙处理亲人车祸善后事宜的电话使“信义兄弟”走进媒体的视野,在采访中,记者挖掘出了孙水林、孙东林兄弟接力送薪的重要事实。楚天都市报编委会认为,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矛盾相互交织、纠结,社会的诚信体系尚不健全。企业诚信缺失比较普遍,拖欠农民工血汗钱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此背景下,武汉这对兄弟的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若能深入挖掘、丰满展现,将会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教益意义。③

正因为孙氏兄弟“接力送薪”的事迹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当前的主流价值观,所以他们的个人事迹才得以进入媒介视野,进而成为政府议题。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诚实守信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中之重。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支持。2008年6月20日,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新闻宣传工作要“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把发展主流媒体作为战略重点,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

在此背景下,“信义兄弟”事迹一经媒体报道,不仅得到受众的广泛认同,也立即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以及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和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精心组织对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的宣传,开展广泛学习活动。“信义兄弟”及其家庭也被各级相关部门授予多项荣誉称号,获得多种奖励。

从典型人物报道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一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中国党报媒体的特殊新闻形式,经过了初创期、探索期、伤痕期、繁荣期和多元期,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话语世界中,价值观念趋向一律,典型人物被媒体作为“榜样”推到社会最前沿,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多元化,人们对典型以及典型人物报道的认识和要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很多受众不仅未被媒体报道的典型人物所感动,甚至还对某些媒体上出现的典型报道持怀疑和否定态度,对典型报道产生了逆反心理。同时,由于受众认知能力和主体意识的提高,他们已不再是传播者“枪口”下应声即倒的“靶子”,而是新闻媒介的积极参与者,他们对媒体推出的典型人物会选择性地理解和接受,典型人物的榜样示范效应因此持续弱化。尽管如此,“信义兄弟”依然在2010年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引发社会热议,被广大受众尊崇。

“信义”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中的重要范畴,作为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被国人推崇为“至圣先师”的孔子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⑤“亚圣”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⑥作为儒家道德范畴的“义”,是指一个社会里公认为适宜的道德行为准则。《说文解字》中指出:“信,诚也。”又说:“诚,信也。”作者以信与诚互相解释,说明“信”的本来意思,就是诚实不欺、恪守信用,是对承诺的遵行和高度尊重。从中华伦理道德的发展流变来看,“信义”二字贯穿其中,成为中国伦理道德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因素。

由于当今社会诚信的缺失和信用危机,重承诺守诚信成为“稀缺资源”,当媒体用“信义兄弟”定位孙水林、孙东林时,自然引起了广大受众的注意。读者、观众、网友纷纷采用给媒体去电、去信或在网上发帖等多种形式,赞扬“信义兄弟”的行为,称他们是“道德标杆、社会良心”。《楚天都市报》刊登孙氏兄弟接力送薪事迹的第二天,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全国数十家网站予以转载,成千上万的网友点击并跟帖,留下肺腑之言:大楚网有万余人点击,1500余个跟帖;腾讯网友跟帖1132个,参与者8000余人;网易有600余条评论。⑦同时,一些网络博客也自发转发传统媒体的报道,仅新浪网就有30多位博主写博文,发表对此事的评论。

社会转型时期,旧的价值体系已被打破,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体系尤其需要精神维系。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受众需要“信义”典型,这一典型的出现,有利于在社会民众心理上树立起对于共同道德信念的权威感和归属感。正如《楚天都市报》2010年3月3日A13版的评论《信义兄弟彰显时代风范》中所说:“信义兄弟恰如一盏明灯,在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区域腾地燃起,让我们心灵一颤,眼前一亮,指引着行进的方向,让人感动,让人敬仰,让人思索。”

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认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新闻媒体应该宣传典型,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扬善抑恶。曾指出:“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⑧在党报理论指导下,近年来,对于重大典型宣传,往往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牵头,中央和地方媒体共同采访、分头报道。同时,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人们获取信源多元化、选择多元化、关注多元化,传播渠道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在此次“信义兄弟”报道过程中,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等媒体全程参与,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宣传典型,使“信义兄弟”持续成为社会舆论热点,有效地扩大了该组报道的社会影响。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央视《新闻联播》先后三次聚焦“信义兄弟”,并配发评论,称他们“精神大于天,责任比金贵”,此外,《共同关注》、《24小时》、《新闻1+1》、《新闻30分》、《感动中国》等多档品牌新闻栏目,高密度聚焦孙氏兄弟传承诚信的故事,加大了典型宣传的力度。

在社会系统、受众系统、媒介系统的合力作用下,“信义兄弟”呈现出“道德标杆、社会良心”的媒介形象。社会系统中的经济、政治等因素,渗透到“信义兄弟”报道的全过程,对媒体的报道发挥指导和调节作用;受众系统对媒体的报道作出迅速而积极的反馈,他们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主动参与了信息的进一步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信义兄弟”报道的影响,是媒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作为“信义兄弟”报道的议程设置者,利用典型人物本身所蕴涵的新闻价值,使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府工作和诚实守信的主流价值深入公众精神。三大子系统各自的角色定位非常准确,在“信义兄弟”报道中互相制衡,共同推动了和谐的媒介生态的形成。(本文为2011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媒介生态学视角下的“信义兄弟”形象》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jytq161)

注 释:

①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0页。

②崔保国:《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中国传媒报告》,2002(1)。

③张勤耘、卢齐平:《主流化视角中的典型发掘――〈信义兄弟 接力送薪〉报道的启示》,《新闻前哨》,2010(4)。

④《论语・述而》。

⑤《论语・为政》。

⑥《孟子・滕文公上》。

⑦蒋绶、余彬:《兄弟,你感动了中国》,《楚天都市报》,2010年2月22日,第5版。

⑧中央文献研究室和新华社:《新闻工作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49页。

第4篇:传统媒体的定义范文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个集信息即时、交流于一体的网络交流平台,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的新产物。

世界上最早的微博,是由埃文・威廉姆(Evan Williams)于2006年所开办的Twitter。它的操作方式主要是:用户可以通过各种终端,如手机短信、IM软件和API应用向Twitter上传不超过140个字符的消息,该用户的跟随者(Followers)就能及时看到该消息并发表评论,同时,该用户也可以通过微博看到他所跟随的其他用户所的消息。由于其即时性和便捷性,Twitter的用户数量急剧增加,目前,已成为美国第三大社交网站,是继Myspace、YouTube和Facebook之后最热门的网站。

2007年,中国出现了微博网站,主要是饭否、同学网、腾讯滔滔等专业型网站,他们在操作方式和界面特征上与Twitter类似。但是由于技术和网站管理方面的原因,2009年7月,国内微博的代表网站相继出现故障,用户无法登陆,国内Twitter用户对Twitter的访问也受到了限制,微博在国内的发展势头减弱了下来。2009年8月,新浪涉足微博领域,开始内测。新浪微博借鉴其博客的扩张模式,以名人微博为切入口,上线后得到了快速发展。随后,搜狐、网易、人民网等门户网站相继推出了微博服务,微博成了各大门户网站的标配服务。

微博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新浪微博开始内测到现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其注册用户已经过百万。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让其他网站看到了微博发展的巨大潜力,纷纷上马微博服务。虽然目前中国国内的微博市场还不够成熟,但这一现象足以说明微博凭借其对信息传播模式的变革,已经成为Web2.0时代的新宠儿。

1.微博的技术特征及发展趋势

与其他信息交流模式不同,微博最大的特点在于技术上的便捷性。

2009年,3G牌照的发放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手机和互联网这两种在中国发展最为迅速的媒介开始融合在一起,为微博的快速扩张做了技术上的准备。与传统博客相比,微博对用户能够产生很强黏性的原因,就在于其在技术上无可比拟的优势。用户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网页、手机短信、IM软件以及各种API应用)登录微博,尤其是手机和微博的绑定使得这一新媒介对微博用户的接近性满足了4A的元素,即Anytime、Anywhere、Anyone、Anything,任何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这种信息传播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变革,信息的、接收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了解放。

随着媒介融合的进一步发展,配备网络浏览器的移动设备越来越多,更多新的可以实现信息及时传播的技术的出现,已成为各大门户网站标配服务的微博,必将成为改变人们信息传播行为的一股新的强劲推动力。

2.微博的用户关系特征及发展趋势

从媒介环境学的角度来讲,“媒介即讯息”。一项新技术的出现不仅仅是科技发展史上的变革,更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因此,真正有意义的不是媒介所传播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微博的出现不但变革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还改变了用户之间的交往体验。与传统的用户交往关系相比,微博用户之间的关系体现为一种Follow的交往体验。一个用户不需要得到另一用户的许可便可对其进行关注(Following),随时了解其更新的微博状态,而被关注者(Followed)可以关注该用户,也可以忽略他的关注。这种交往关系与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所建立的一对一关系不同,它不需要用户之间的即时回应,接收者可以即时回应,也可以默默关注,是一种松散的跟随关系。

有学者认为,这种松散的跟随关系决定了微博用户之间的黏性关系主要依靠信息进行维护,而不是传统社交网站的人际网络的维护。“微博主和自己的粉丝之间以信息为纽带建立了一种比较松散的契约关系,一方有展示的欲望,另一方有索取信息的需求,双方会有不同程度的互动,并都能在这种‘关注―被关注’的状态下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微博主展示的信息有较高的质量并形成一定的风格后,很可能以微博主为中心形成一个松散的网络。”

微博用户之间的这种松散的跟随关系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的方式,微博用户出于个人考虑一些信息,由于他所面临的是较大范围的模糊的关注者,便不会有强烈的被关注的心理需要,有时可能仅仅是一些情感上的发泄。而关注者可以发表评论也可以沉默不语。微博用户之间这种松散的关系消除了一对一人际交往中的无应答的尴尬。

3.微博的内容特征及发展趋势

微博的进入低门槛也使更多的人拥有了话语表达的权利,削弱了博客传播中的精英话语的统治地位。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微博消息,信息的内容与用户的情绪、心情有直接关系。再加上微博要求用户的每条消息不超过140个字,这就决定了微博内容的“碎片化”。相关数据显示,西方的微博用户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0岁至45岁之间,这是较为成熟的一个群体。即使是这样的一个群体,据调查,在Twitter上有40.55%的内容属于“我在吃三明治”之类的无意义的信息,个人琐事的信息占据Twitter传播内容的80%以上。

微博内容的碎片化造成无意义信息的海量拥堵,信息泛滥不可避免。同时,这种即时更新的碎片化的内容也加大了网站管理的难度,使得管理人员难以进行有效的议程设置,舆论控制不再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个人话语的自由表达。这也是以后微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尴尬问题,是一定程度的信息过滤整合,还是放任之后的无聊私欲?

4.微博的产业特征及发展趋势

微博经济属于典型的网络经济,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微博经济的边际成本便不断降低。因此,虽然目前微博尚不能成为网站的盈利利器,国内各大门户网站仍纷纷上马微博服务,尽可能地增加和维护用户数量,无疑是看到了隐藏在其后的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技术价值。

虽然微博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但根据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来看,笔者认为,微博经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广告服务,这是最传统、最基本、最成熟的盈利方式,一个网站一旦汇聚了大量人气,就具有了广告效用。作为美国第三大社交网站的Twitter,我们可以想象其能够带来的广告收益。二是对企业用户收费,这与微博用户特征的变化有关。微博不仅吸引了大批草根人群,同时也吸引了很多企业用户。企业注册用户将微博当成一个营销传播的渠道,对该企业的文化、产品进行宣传,扩大营销。三是短信分成收入。微博天然是为手机出现的,正是手机和微博的绑定,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更新状态,这才使得微博对用户有着极大的黏性。

微博时代传统媒体如何重构话语权

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技术,微博的意义是多元的,公众的政治参与、文化生产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受到微博的影响。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自网络诞生之后,学界和业界就不断宣称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受到挑战,如今在新媒体技术和理念日益发展成熟的时代,传统媒体所面临的挑战已经变成了不争的事实。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受众面、权威度都需要在新媒体时代得到新的阐释。微博作为最新的网络技术,与传统的博客相比,从技术特征上来看,它依靠媒介融合技术而具有更为便捷的功能,而更为关键的是,从技术背后的价值逻辑来看,它更具有日常生活的意义。微博的技术与价值逻辑对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挑战。

这种挑战的核心在于它意味着话语权往受众的转移。受众取得话语权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以及媒体理念的因素,受众处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的地位,难以实现信息的反馈以及话语的表达。在这个阶段,“读者来信”、“听众来信”是受众话语权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形式的话语权有着明显的受众面积、表达深度等方面的限制。在媒介产业化迅速加剧的进程中,“受众”在信息生产中获得了重要地位,成为新闻生产背后政治、经济等权力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影响着新闻的生产和媒体从业者的价值判断。但这种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由媒体所赋予的。受众只是潜在地影响着新闻的生产。话语权尚未彰显。只有到了网络时代,网络的交互性特征为公众话语权提供了技术支持。

从媒介环境学的角度来看,媒介技术本身会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网络技术的交互性特征也已经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公众的话语表达、文化生态、政治参与特征,话语权开始往公众转移。公民新闻学的兴起则是网络对传统媒体话语权带来挑战的呈现。

从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来看,技术和制度是制约公众话语权的两个主要场域,公众话语权的演变遵循着技术和制度的双重逻辑。技术和制度都有着自身的规则,媒介技术发展背后遵循的是黑格尔意义上的“理性”,而制度则是各种权力的博弈场所。媒介技术会在某些方面改写制度特征,而制度也会利用技术的规则实现自我的重构。

技术和制度的逻辑及其辩证关系,是我们理解公众话语权扩张的基础。公众话语权在某种意义上必然会对传统媒体话语权构成挑战,但传统媒体话语权也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它会动态地重构自身。或者说,传统媒体话语权不是天赋的,而是后天建构的。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如何重构话语权,就成为需要学界和业界共同思考的问题。

微博的兴起尽管增强了公众的话语权,为公众提供了表达的渠道,但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就要丧失话语权。传统媒体应对微博挑战的关键在于重新建构自己的话语权、话语表达方式。我们认为传统媒体对话语权的重构主要有三个方面:

1.传统媒体借势微博

微博首先是一个开放的技术平台,这也是它的媒介意义之所在,即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微博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公开的话语表达平台。从理论上讲,这一话语表达平台只有着简单的技术限制,而没有对传播主体的身份限制。因此,只要拥有简单的技术设备和技术知识,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微博的技术本性并没有规定它就是属于普通公众的,它既不是草根的,也不是精英的,毋宁说它为所有的传播者提供了一个话语表达渠道,一个话语的博弈场域。因此,传统媒体也可以借助微博技术重构话语的表达方式。

相对于微博而言,传统媒体主要的缺陷是技术性的,即传统媒体由于单向度的传播方式,而难以满足受众的反馈需求、表达需求。在一个公众话语日益声张的时代,公众的表达欲望前所未有的强烈,而传统媒体的技术特征导致其难以满足受众的这种需求。这才是传统媒体日益衰落的主要原因。但媒介融合的本质首先在于多种传播渠道的融合,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微博的诞生既是其面临挑战之来源,但同时也是其机遇之所在。传统媒体在信息生产上具有微博所难以达到的优势,而微博在传播渠道上的优势也是传统媒体所难以比拟的。两种优势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的。传统媒体可以利用微博的技术优势改善自身的传播渠道。

具体而言,传统媒体可以利用微博的传播方式,构建网上的“新闻社区”,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也为公众提供话语表达的平台,让公众参与到新闻的生产、深度阐释、批评中,比如技术意义上的“反馈”、“发帖”、“讨论”等。

微博具有日常化的特征,它的首要功能也是日常意义上的“消费”(文化社会学的意义上),包括文化消费(各种文化的生产与消费)、社会消费(对社会公共事件的参与和讨论)。“消费”召唤的是“消费的主体性”。以微博、博客为代表的传播方式的主要意义,便是它将此前被动的受众建构为传播的“主体”、参与的“主体”。这种主体意识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媒体应该改变此前“传―受”的单向传播观念,而将所生产的信息利用微薄的传播优势进行讨论公共化,将某些重大事件形成公共议题,引导公众形成参与公共事件时的主体意识。

2.发挥深度阐释功能:公民新闻与新闻专业主义的较量

微博尽管为公众提供了话语表达、信息公开的渠道,但从职业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专业化是一个职业获得社会影响力、被社会认可的必然条件。新闻专业主义的兴起,是新闻职业走向专业化的标志,也是媒体从业者建构自身身份的话语体系。借助微博,公众虽然获得了话语表达的权利,但新闻的生产毕竟需要专业主义的训练,这一点,传统媒体是无法被公民新闻所取代的。国人对公民新闻的过高期待,源自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缺陷,在传统媒体“失语”之处,公民新闻获得了自身存在的意义。

虽然公民新闻在率先披露新闻真相上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真相的追溯、深度阐释,都将继续依赖于传统媒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在面对无限丰富的信息的时候,更需要对于信息的深度解读。此外,微博技术所带来的公民话语表达的扩张,客观上也造成了信息的泛滥和谣言传播的问题。这就需要传统媒体担负起“中立”、“客观”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事实上,即使在当前网络新闻日益发达的时代,公众依然认可传统媒体所具有的权威性。传统媒体所具有的“权威性”符号标识,是由历史和现实的体制、职业理念所提供的,这一点是微博所无法达到的。

3.将微博作为消息来源

新闻的生产受制于政治、经济利益以及消息来源三种因素。现有的研究已证明,记者选择消息来源有明确的偏向现象,偏向选择拥有较多社会资源与权力者为其消息来源。公众只拥有较少的利用传统媒体的渠道。但在微博时代,普通公众也具有了话语表达的权利,微博使得公众信息的传播更加便利。公民新闻的核心旨趣便是普通公民成为新闻的生产者,或者作为消息来源参与到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中。传统媒体可以以“公民新闻”为消息来源,这一新闻生产方式的意义,不仅在于为传统媒体从业者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新闻生产手段,更为关键的是在于公众拥有了更大的影响新闻生产的权利,媒体具有了更多的公共性。

第5篇:传统媒体的定义范文

微博诞生之前,网络媒体就已逐渐显示出其存在的价值,但令传统媒体感到侥幸的是,彼时的网媒形态仍与后者保持了清晰的界限,呈现出平行的发展关系。这一局面在Twitter初露端倪时尚不明朗,等到国产微博引领社交媒体遽然造势,所谓的自媒体时代轰然杀到,全然扭转了它与传统媒体的关系格局。社交媒体对人的争夺与说服,已然超过了他们对传统媒体的依赖。

这是一场读者被重新发现、进而呼应着自我解放的媒介革命。微博对传统媒体的颠覆性影响,就是它集结了人的传播潜能,并从传统媒体的势力范围内抽走资源:读者资源、注意力资源、内容资源、精神资源乃至经营模式和广告资源。微博不仅为网络媒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合法性,更在新旧媒体格局的对弈中培育野心,它要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传统媒体与微博间的竞争视作零和游戏,不过,传统媒体那里所流失的,或者说不得不面对的,却真的与微博有关。仅以新闻界的启蒙精神为例,它在全新的媒体格局下受到了重新打量,它是否变得无用和不必要?事实上,启蒙精神的流失,作为一个牵动全局性的问题浮现出来。

对新闻理想的疑惑还只是浅表的问题,专业主义的有效性及其进路如何、传媒人转型悬疑、媒体能否推动社会进步等深层问题被重新提出来。原因是读者与媒介的传―受关系被打破,加之传媒的历史积累对新型读者积极性的推动,终于,人们开始怀疑传统媒体的重要性,媒体人安身立命的所在动摇了。

从前是传统媒体占据权威地位,其后,其权威性被网媒摊薄,及至现在,微博上的人群掌握了不逊于职业记者的议程设置能力。网媒早期时代,传统媒体尚可用强化独家、掘进深度、供应观点等手段作为抵损策略,可在微博的喧嚣环境下,这些都不怎么有效。这意味着,基于旧功能而设计出的媒体作为,必须要寻找新坐标,媒体角色要重新安排。

在经典的媒体角色论中,监督者或望者成了比喻记者的经典形象,也被教科书所接受。这种角色定位在现时当然继续有效,可要看到此种定位的局限在于:较之动态甚至激烈变动的社会,监督者的角色静态有余而行动力不足,尽管它承认从属于社会,却始终想要跳脱社会,要比社会站得更高。一言以蔽之,媒体的行动能力受到角色定位的限制。

议程设置曾被当作媒体实现监督角色的手段,可在监督者遍布微博、每个人都能发言的态势下,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亟待让位于政治学中的社会动员理论,亦就是所谓“坐言”不足当以“起行”补缺。媒体角色的“破”是由微博技术直接导致的,但面向行动者的新“立”媒体角色则应成为记者的自觉。否则传统媒体将被社会弃置。

让媒体成为行动者,与读者分享行动的一切,成了传统媒体的新任务。必须说明的是,作为行动者的媒体要与社会平行站位、与社会中的行动者同声相应。实际上,增加及强调媒体的行动者新属性是为了适应变化了的读者―媒介关系,让媒体成为社交网络的环节而不是脱节,针对这一点而言,媒体的工具手段要重新评估。

比如新闻专业主义。行动者的媒体在内部重新划分了层级:基于采编技术的部分依旧存在,并且仍应遵循专业主义路径完善和强化;同时,基于社会动员的行动者策略与指引,应该成为安放专业主义新闻作为的基石。这也意味着,一直以来凝结在专业主义周围的启蒙精神,走下高位,其新涵义是:成为一种分享的价值模式及分享的内容。

传统媒体不与微博上的人群打通关系是不行的,同理,仍旧固守原有的势力范围将变得更加被动。按照上述行动者的定位重新思考媒体的角色与作为,对媒体人的智力水平、行动者思维、择取社会时机、选择社会事件的介入角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操作是更难而不是更容易了。

近年来,媒体的专业化水准整体下滑,让人焦虑。中等城市的媒体只有市场,而无真正意义上的角色承担。

第6篇:传统媒体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众文化 媒介 重塑

文化是社会决定因素之一,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始终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对一个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传统国家尤为重要。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媒介、技术全球化的时代,如何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怎样认识大众媒介文

化,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本文从文化特征以及与媒介关系视角提出利用媒介重塑传统文化价值的思考。

一、传统文化的特征与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相对的范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今天提到的传统文化,是相对现代工业社会的大众流行文化而言。文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传播性,中华文明五千年,没有文化的传播是不能流传至今的。文化是集体的产物,是在集体的生产活动和相互交流传播中以某种方式表达的,也就是文化可用一定的符号确定,有利于传播。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自觉形成可评价的文化系统,使文化具有不同层次和差异。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不同阶层和差异的文化是通过相互影响,在开放的社会中发展和变化的。

传统文化固然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但我们这里讨论的传统文化是有很强民族性的文化,它会给特定文化环境中的每个人打上某种气质和精神的烙印,使这些人的思维和行为趋于相互认同。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它是经受了各种条件检验的文化,具有适应性和先进性;是不同文化和文化阶层之间交流和适应的结果,所以,它还具有包容性。

传统文化具有的特征说明了它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核心文化,始终保持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责任。

二、媒介环境与大众文化的流行冲击传统文化

大众文化的兴起是依赖大众媒介的技术和工业化发展,以美国商业主义扩张为背景,生产和销售同质化的文化产品来实现。这是普遍的观点,也有学者持反对意见。如,鲍曼认为,传统文化是由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文化的同质化,而大众媒介不过是对这种必然发生的状况推波助澜的工具。还有美国学者罗森堡和麦克唐纳等人否定美国是大众文化的沃土,罗森堡认为大众文化的创造不是资本主义,而是技术。但无论怎么理解,大众文化的流行和媒介的商业化环境是分不开的。

我们分别从“精英主义”和“民粹主义”两种对立观点的角度来关注大众文化流行对传统文化形成冲击的现实。如果说大众传播媒介造就了大众文化,那么,大众文化的出现和流行是不可避免的,现代资本主义的特征就是垄断,媒介作为商业盈利机构,是资本体系生产文化产品获得垄断资本的重要工具。大众媒介批量生产的、同质化的文化产品构建的消费社会被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学者认为是剥夺了所有意识形态选择的、“单向度”的社会。媒介的商业化对传统文化价值观造成了冲击,“精英主义”对这种冲击的批判是尖锐的。按照这样的批判思想,大众文化会给我们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为它是低俗的、肤浅的、非理性的,而且具有潜在的庞大消费群。最终,传统文化会在历史的加速度中流逝,我们会迎来一个永远的“狂欢节”,现实和传统一起被颠覆。

和“精英主义”不同,顺着“民粹主义”观点的指引,我们看到媒介环境和大众文化流行的影响并非全都不利于文化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只是形式上的,并非颠覆性的。由“大众文化”转向“通俗文化”这种名称上的变化,似乎能说明这种文化是受人民欢迎的文化,而且也消除了“大众”的贬义。这种站在大众立场对大众文化的正当性进行最有力辩护的是约翰・费斯克。约翰・费斯克提出流行文化符号具有多义性,同样的文化产品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解读,即使文化产品中可能含有特定的主流意义。这种多义性还体现在他提出的文本的“互文性”中。即一种媒介文本会成为另一种媒介的素材,重新构成文本意义,这样,就会产生意义上的变迁,而避免特定的主流意义不断被强化的危险。大众文化的创造性被约翰・费斯克解释为体现在大众对工业商品的创造性运用上,商品本身没有创造性,因为它只是创造性运用的材料,这种对文化产品的“材料化”解释使文化具有了独立性,从而解脱了对文化产品商品化的批评,产生了约翰・费斯克主张的两种经济的存在,其中一种是文化经济,一种是金融经济。在文化经济中,流通的不是货币而是意义和的传播,意义和的生产者是大众媒介的观众,且只有生产、流通,没有消费者。在这样的文化经济中,使得即使在消费社会中大多数居于从属地位的消费大众也具有了创造性使用符号的权利、依据他们本身的喜好来塑造意义的权利。约翰・费斯克的思想让我们对大众媒介文化的担忧转向乐观和期待,不必担心传统文化价值会被“单向度”的大众社会吞蚀,我们完全可以耐心观察大众是如何在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支配和控制的反抗中生产“”的。在这场反抗的斗争中,传统文化会自然纳入现代文化发展系统,展现它的包容性,重塑它的民族性。

三、媒介形态重塑传统文化价值

在今天这个全球商业化的时代背景下,媒介环境必然要影响文化环境,大众媒介传播的大众文化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冲击是必然的,在一个发展的社会中,不前进就意味着消亡,传统文化要么在被动的保护下被蚕食,要么顺应媒介环境的变化,主动去融合发展,这种融合发展是符合文化一般特征的:文化是在传播中发展的;当今就是一个传播的时代,媒介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让媒介形式本身的特征具有文化主导性。文化具有不同层次和差异,不同文化是在相互影响下发展和变化的。以媒介特征主导的大众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它的发展是社会科技进步的结果,是影响和推动传统文化向前发展的力量,只有看到文化的这些本质特征,承认媒介文化对传统社会形成巨大影响的事实,才能把握传统文化在媒介环境下发展的方向。

传统文化在媒介环境下必然要依赖媒介的传播性来发展,传播媒介在传播流行文化的同时,整合传统文化形式,传播传统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比较理想方式,但目前的媒介形态依然缺乏,有限的全球媒介竞争者和第三世界国家媒介不成熟阻碍了文化传播的多样性,许瑞伯尼・蒙哈马地(Sreberny-Mohammadi)(1996)认为全球媒介的这种缺乏是形成文化帝国主义模式的基础,我赞成这个观点,我认为传统文化在媒介社会只能依靠媒介力量来发展,发展媒介形态,支持和鼓励媒介形态多样性是重塑传统文化价值的出路。

首先,在技术条件下,应支持地方性的媒介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媒介信息的控制和垄断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如今“地球村”的形成,使得原本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不再封闭,垄断资本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快把一切地方性的东西驯化,纳入到大众文化传播体系中去,一旦成为事实,主导地方文化的地方性媒介就会失去自己的文化阵地,失去他们的服务对象,地方性的文化特征如果没有一个交流和发展的保护平台,也就很难继续生产,因此,建立地方性的媒介形式,针对地方文化特征,把传播的对象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区隔于大众流行文化,是对传统文化价值保持和发展的方法之一。

其次,应认识和发展民族性媒介,多民族国家文化多元性是现代国家共同的认识,虽然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就是同一个国家中,不同民族经济地位是有差别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地位是平等的,我们必须认识民族文化在人类繁衍和发展中的作用,当某种民族文化对现代工业社会表现为不适应时,并非全部去否定和抛弃,反而,我们更应站在这种文化的角度去反思现代社会。建立民族性媒介,包括使用民族语言、文字,传播民族生产、生活文化和习惯,介绍不同于现代性的价值观念,为不同文化价值提供一个平等对话和融合的平台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

最后,社会和媒介应为个人创造更多的个人化媒介,新的网络传播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互动机会,激发现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期望,建立一些小规模的、非商业性的、最好是含有某种主张的,有别于集中化、商业化、国家控制的主流媒介形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民主方式,这可以使媒介摆脱商业资本利益的控制,真正体现人对文化的需求和创造。

总之,媒介形态的多样性认识是建立在对现实媒介环境的不满和批评基础之上,也是对传统文化重要性认识和如何发展的理性追问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丹尼斯・麦奎尔著,崔保国等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李岩,《媒介批评 立场 范畴 命题 方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约翰・斯道雷著,杨竹山等译, 《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华夏出版社,2000年

第7篇:传统媒体的定义范文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兴媒体发展之快、覆盖之广超乎想象,对传统媒体形成巨大冲击。从媒体发展格局看,传统媒体的受众规模不断缩小,市场份额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兴媒体获取信息,青年一代更是将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从舆论生态变化看,新兴媒体话题设置、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大量社会热点在网络上迅速生成、发酵、扩散,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面临挑战。可以说,传统媒体已经走到了革新图存的关口。

传统媒体的出路在何方?乐观派认为,政府不会撒手不管,危急时刻定会出手“救市”,与其进行无意义的折腾,不如紧抱政府大腿不松;悲观者认为,最终决定传统媒体出路的是市场,没有什么媒体形态是不可取代的,因此必须开启一场“自我革命”。

舆论唱衰、人才流失、薪酬下滑……许多传统媒体,特别是市场化传统媒体,开始主动寻求变革、推动转型。从一定意义上说,“媒体融合”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许多传统媒体几年前已经开始探索。

不过,这些融合努力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媒体的颓势。其中一些传统媒体只是在玩新媒体概念,跟在别的媒体尤其是新兴媒体后面亦步亦趋――别人搞微博,我也搞;别人搞微信,我跟上……然后给自己贴上“全媒体”的标签。殊不知,这样的融合徒有其表,骨子里仍是传统媒体的发展套路。另有一些媒体试水非媒产业,虽然取得了成绩,但对提升媒体主业意义不大。这类与非媒体产业的“融合”,多少带有一些放弃主业的味道。

第8篇:传统媒体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媒体环境;传播体系;构建

近年来随着我国传播媒体技术的逐渐发展,各种新兴的传播技术被应用于信息交流与传播中。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中也逐渐开始进行技术革新,以期通过该种方式拓展其传播途径,提高其传播效率,以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思想交流中的有效传播[1]。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从根本上保障了马克思主义的流动性,为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奠定了基础。文中通过进一步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从理论上完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理论和形式,在实践上为其体系的构建提供优化方针。

一、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构建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指利用信息传播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到人类的生活、生产中,从而发扬和优化马克思主义,在促进马克思主义自身完善的同时,对人类的思想和认知性进行培养和完善,以实现全人类的进步发展[2]。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文化,其如何传播,将直接影响其传播效能,因此,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传播体系是增强其传播效能的组织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具有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传播的价值

新媒体技术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能够从更大程度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起到促进思想传播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是为了全人类的民主、自由、解放,理论体系的构建不仅是科学理论思想的构建,更重要的是该思想价值观在社会、国家和人民之间的传播[3]。因此,传播体系的构建具有促进马克思哲学思想传播的价值。首先,利用传播体系能够充分地发扬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并且使其明确如何在自身的生活和工作中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其次,利用传播体系的构建能够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体系相融合,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自身的构建和完善。

(二)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具有为政治经济和科学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的价值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提出构建党和国家建设的基础思想理论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从而实现全民思想解放和革新,进而提高政府管理效益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具有为政治经济和科学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的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要求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相结合,从而创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在提升国家经济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国民的思想认知和思想觉悟,保障国家经济和科学社会的双重建设[4]。

(三)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具有强化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的价值

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工程。中国共产党只有把自己所坚持的意识形态传播出去,并对大众产生重大影响,形成很强的吸引力、很高的认同度、很明显的导向性,意识形态“三权”的实现才有可靠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离不开传播方式、传播手段和传播对象,离不开特定的传播体系。传播方式、传播手段、传播对象,是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就是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各个传播要素科学合理地组合和架构起来,形成一个能够发挥综合效能的有机体系。因此,构建强力高效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对于中国共产党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巩固、扩大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三权”具有重要价值。如培养马克思主义传播方面的“网络意见领袖”,围绕相关热点话题,形成网络舆论,影响话题的讨论方式,决定话题的讨论方向,引导网络舆论的发展,并在意见分歧的焦点问题上,凸现“网络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就有利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四)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具有提升新

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能力的价值新媒体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民意互动不可或缺的信息载体。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P9)。能否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其传播能力,是这个时代给舆论传播提出的现实挑战。这就需要不断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特别要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其在当下中国乃至世界的传播能力如何,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的前途命运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舆论传播体系是舆论传播能力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依托科学高效先进的舆论传播体系,可以成倍地增强舆论传播能力与传播效果。因此,构建符合时代特点、技术先进、传播快捷、覆盖广泛的马克思主义立体传播体系,对于大幅度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传播所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渠道,同时也给马克思主义传播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意识形态复杂化挑战

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形态是在黑格尔的意识形态基础上创新的历史唯物主义论。因此,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形态具有历史沉淀价值,是科学意识形态和思想意识形态的有机结合体[6]。传统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主要是以党内宣传的方式,以工作会议为基础宣传和讲解马克思主义。对其意识形态认知性相对较为单一。但是,近几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逐渐发展,人类获取信息途径越来越多,信息的有效性和多样性也越来越多[7]。因此,人们在学习和阅读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对其意识形态的需求性也正在逐渐的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复杂化发展不仅是其自身理论体系进步的一种表现,也是其与社会文明和科学文明融合发展的一种标志。因此,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传播受到意识形态复杂化的挑战。

(二)传播手段多样化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能力的逐渐提升,各个领域的媒体传播技术突飞猛进。以传统的UGC体系媒体传播途径为例,其主要是基于Web2.0系统的互联网技术手段,能够满足用户端获取信息的需求,且利用该系统能够实现社区网络、视频网络、视频分享、博客播客等信息交流形式[8]。在该种技术手段下各种新兴的社交网络软件成为了人类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对象。比如:开心网、人人网、新浪微博等网络新媒体传播途径受到了广泛的支持;优酷、腾讯、土豆等视频传播也受到的广泛的支持。传统的纸质马克思主义媒体传播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面临着传播手段多样化的挑战。

(三)网络资源共享化挑战

网络资源共享化是当前我国信息宣传、交流和分享的主要方式。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是利用口碑宣传和纸质媒体宣传的方式实现信息宣传、交流和分享。网络信息资源化建设在技术手段上将信息资源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一体化信息实时共享的网络机构[9]。在当前网络资源共享化的信息时代下,网络社会中已经逐渐实现了“理论信息通过电子化,可以一次投入、多份拷贝、重复使用,充分扩大其社会影响”。但是,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构建的过程容易受到网络环境和相关信息宣传管理制度体系的影响,并不能够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化技术手段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而网络信息壁垒的产生进一步放大了网络资源共享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之间的优势互补性,凸显出网络资源共享化的互联网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构建存在的弊端。因此,网络资源共享化给马克思主义传播提出了现实技术和环境挑战。

三、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

新媒体的出现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和传统媒体一起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传媒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成员,承担着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的重任。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需要着眼新媒体环境的特点,不断增强其科学性、动态性、立体化。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是社会人才独立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也是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的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指出,人是一种政治性的动物,并且是一种既合群又独立的一种动物。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逐渐发展,移动终端网民的数量逐渐增多,各种形式的组织结构在网络上兴起,实现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形式对接,并且充分地将传播体系进行了构建[10]。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构建,在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对接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在对接的各个环节内保持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坚持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为基础,运用网络视频与大众传媒对接的方式实现网络马克思主义传媒的教育与宣传,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构建网络教育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

(二)构建网络格局化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

构建网络格局化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主要是指在新媒体背景下结合各项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创建不同格局的传播体系,从而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格局式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实际构建过程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根据马克思主义内涵型进行格局划分。例如,将其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格局、马克思主义政治格局、马克思主义经济格局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格局四个格局。其次,根据各个格局的基本内容和中心思想,对其进行网络格局基本信息资源的确定,利用云端存储和实施资源共享技术实现不同格局信息单独处理和共享处理的连锁性马克思主义网络格局式媒体体系。最后,根据各个格局体系的内在资源共享信息创建网络传播信息交流论坛,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充分的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快速性,促进其传播体系的完善[11]。

(三)构建新媒体舆论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

构建新媒体舆论马克思传播体系主要是指在社会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利用公众的舆论思想及时地对其进行体系的传播和构建,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媒体大众化发展的目标。新媒体舆论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构建的过程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寻找舆论焦点,构建舆论中心。构建新媒体舆论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关键就是寻找舆论焦点,从舆论的中心出发,掌握舆论趋势,这样才能够利用舆论的作用,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范围和影响效果。第二个层次主要是实现马克思主义舆论点。该层次实施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与舆论点相结合,只有二者在中心道德、素质、法律、政治等体系上具有一致性,才能够满足舆论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构建的需求。因此,在构建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该舆论中心的主要内涵性和其与马克思主义中的哪一点道德素养和内涵相一致。这样才能够构建完善的新媒体舆论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发挥其在社会、政治、经济、科研中的作用与价值。

(四)融合新媒体技术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方法

融合新媒体技术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方法是在当前现有的技术基础上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同时,优化媒体结构,规范传播秩序,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就要求必须将现有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方法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从而形成高效的传播方式,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信息载体。在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云端存储、资源共享、实时更新等动态信息技术,强化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中的物质力量,扩大信息覆盖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国家传播力量的构建,从而促成国家一体化传播媒体的建立。此外,还可以利用数字图书馆技术,实现马克思主义数据图书馆的建立,从而更加专业、系统、全面地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促进我国媒体的共同发展。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丰富的、动态发展的理论体系,其传播体系的构建具有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传播,为政治经济和科学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的作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逐渐创新,各种新兴的传播技术和方式为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带来了意识形态复杂化、传播手段多样化和网络资源共享化的挑战。因此,未来在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的过程中必须从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从构建网络格局化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构建新媒体舆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体系、融合新媒体技术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方法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完善,以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的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艳玲,李建柱.马克思主义传播学: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破题求解[J].理论探讨,2013(1).

[2]苏星鸿.努力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价值构建研究[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3(3).

[3]卢金婷.基于传播流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UGC体制外传播体系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18).

[4]刘洋.传播模式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新闻世界,2013(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魏泳安,王学俭.新形势下优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媒介路径探究[J].理论导刊,2012(5).

[7]樊继福,苏楚涵,姜毅龙.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传播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2(1).

[8]唐剑,吴传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模式及其实效评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2).

[9]陈东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6(2).

[10]张东,朱方朔.自媒体流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与策略[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第9篇:传统媒体的定义范文

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传播是一种时尚的大众传播方式,它因前卫和新潮受到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青睐。网络语言也首先在青年人群中流传、普及,并逐渐影响社会,影响传统媒体。

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首先在于它以一种轻松活泼、幽默风趣、戏谑调侃的语态出没于传统媒体,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比如,在网络语言中,称“我”为“偶”,以“斑主”指“版主”,“美眉”指年轻漂亮的姑娘,“东东”就是东西,“菜鸟”意为电脑初学者,引伸为一切技能的初学者,“灌水”则指没有实际内容的聊天。

在语言的交流过程和在对传统媒体的阅读过程中,人们有一种追求新奇的心理预期。这种求新的心理预期使得年轻人难以坚持使用固定完整的语言本义。同时,汉语本身就是一种一字多义,一词多义,适用语境非常宽泛的领会式语言,于是,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将汉字中的词语信手拈来,随意改造,或是与一些英文字母和网络符号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新词表新意或新词表旧意的极富个性色彩的新词汇。这些伴随着社会新事物,极具原始生命力的网络新词汇一经出现,即因符合人们追求新奇的心理而迅速被反映到传统媒体上。

这种影响在青少年类报刊、时尚类报刊上的反映尤为明显,如《中国青年报》穿插网络语言和卡通图像的爱情故事《偶与MM》,文图并茂,诙谐有趣,连载六十多期不断,既活跃了版面,又暗合了青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再如《安徽商报》追求都市小资时尚情调的“橙周刊”,曾刊登一幅图片,一老汉指着一只老旧的铜壶发问:“这是什么东东?”,在版面信息的传递上,传统与时尚并存,庄重与诙谐并举,满足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人们在语言交流时有追求新奇的特点,大众传播交流工具之一的传统媒体在参与读者市场的竞争中,不可能对此特点视若无睹,而对网络语言采取排斥的态度。同时,传统的、固定的现有语汇系统有时也缺少能准确表达网络概念的新词汇,如“当”(down)表示从网上下载文件,“猫”(modem)指调制解调器等等,于是吸纳一部分网络语言成为新词,这对丰富传统媒体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益处。

网络语言进入传统媒体,拓宽了传统媒体在语言选择上的自由度,使传统媒体进行语言表述时,在话语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空间。这主要表现在可选择更多的词汇更丰富地表达意思,被选择的词汇一般都具有高度的新鲜性。如现在许多媒体的副刊、时尚、休闲版面上,发源于网络,有别于传统笔名的四字式、五字式笔名风行一时,《合肥晚报》休闲时尚周刊曾频频出现的“半坡的小鱼”、“昔日青青”、“相山居士”和体育版面言论专栏出现的“晓和飞刀”等等,这些笔名不仅符合青年人强烈要求表现个性的心理,还体现出丰富的、无以言说的内在涵义。如“半坡的小鱼”应是作者在虚拟的世界里渴望自由却在现实中陷入困顿的状态;“昔日青青”则表现出一种怀旧的情愫;而“晓和飞刀”则为现实中拘谨的性格渴望在江湖中行侠仗义,快意恩仇,表现出一种“大佬”的豪侠之态。

参与网络活动的人群以青少年为主,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他们有学生、教师、工程师、公司职员、医生和商人,有青年人,也有中年人和老年人,进入互联网的人群形形,他们绝大多数在参与网络活动的同时,又是传统媒体的读者。每个时代都有来自民间来自群众的语言,对传统语言形成影响和冲击,并逐渐向媒体渗透,最后形成约定俗成的新的表达方式,而使传统的语言表达逐渐弱化。这种现象在网络时代也不例外,如“酷”字,网络语言中的“酷”字,在保留本义使用的基础上,引伸出原本完全没有的新意,即“帅”,而传统的语义表达反而相对弱化。这种新鲜的词语表达的新意,与潮流和流行趋势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社会对多元文化的宽容有关。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浸润和影响,拓宽了传统媒体在语言表达上的空间,也体现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多元文化的交流,给新鲜奇异的网络语言提供了滋生与发展的宽厚的土壤。

近年来,许多主流媒体都在互联网上开辟了自己的网站,并设立读者在线交流的论坛,如《人民日报》的“强国论坛”,《中国青年报》的“中青论坛”等。这种纸质媒体与互联网结合起来的做法促进了网络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传统媒体每每报道重大事件,常在论坛上激起较大的反响,网民也是读者们在论坛上就各种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进行深入的讨论。这种深入的讨论不乏真知灼见,传统媒体因此也经常将一些有见地的发言经过编辑加工后发表,虽经编辑的删编和整合,但来自网上的语言不可避免地在传统媒体上或多或少地留下清晰的痕迹。

当然,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必须建立在传统规范语言的基础之上。由于网络人际交流匿名、隐匿的独特性,又由于网络的时尚和参与网络人际交流的主要是追求新潮和前卫的年轻人群,因此,网络语言在传承规范语言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语言做出适度偏离,这种偏离有时是对传统语言改造后的推陈出新,如前文所述,也有令人完全不知所云的荒诞与奇异,如用数字加符号加字母所进行的表意,像555---,表示呜呜呜,哭;

526,表示我饿了;687,是对不起;88,是再见,56,表示无聊,还有^.^是笑哈哈;^^是眼睛;等等。如果网络语言仅是对规范的主流语言做适度的、局部的和非系统性的偏离,传统媒体对此会做出有选择地接受,因为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其本身即会在一定程度上逐渐与规范化背离;但如果有些网络语言完全丧失其本来面目,将传统规范的语汇彻底变乱,其概念的意指和符指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比如那些数字加符号加字母的网语表达方式和让大多数人群完全不知所云的“去菜一下”,这种表述恐怕就只能限于在网上而且仅限于在“小众”之间的交流,很难登上传统媒体的大雅之堂。因此,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尽管有一个影响和渗透的过程,但传统媒体对网络语言的吸收不会不分良莠地全盘接受,它有一个甄选、保留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