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亚洲经济发展范文

亚洲经济发展精选(九篇)

亚洲经济发展

第1篇:亚洲经济发展范文

乔・史塔威尔的发现可能不为一些经济学家所喜爱,尤其是奉行自由市场学说的学派。他的开宗明义之词为:“本书论述了亚洲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成败得失,指出了政府可以采取3个关键的干预措施来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这也表明乔・史塔威尔是信奉政府之手有助于经济发展的。而且,他提出的3个关键干预措施,都要求政府给予目标性极强的干预;同时,要求政府拥有极强的规划和自律―当然也要有极大的权力。我们得承认,能满足这3个条件的政府本身就很少见。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而言,它们也只是拥有极大的权力罢了。

这3个干预措施是:采取政策,实现农业产出最大化;引导投资和企业家进入制造业;干预金融部门的运行,让金融业服务于小规模集约型农业及制造业的发展。

在乔・史塔威尔看来,正是这3个方面的措施,导致日本、韩国、中国内地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正是在这3个措施上的实施不力,导致了东南亚的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土地政策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在一个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国家里,往往有75%的人口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依靠土地谋生。”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它可以解决大量就业,提高土地的单位产出。第二可以减少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这会为进一步的经济发展减少阻力。第三个好处是,农产品的充裕可以为下一步工业发展提供动力。此外,农业产出的增加带来了农民收入和购买力的增加,这会创造出一个农村市场,并激活农民中企业家精神的觉醒。经济学家黄亚生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内地绝大多数后来发展成为大型公司的民营企业,正是在边缘的乡村地区开始崛起的。

第2篇:亚洲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法律经济学 效益 资源配置 法律现实运动 法学泛经济化 法律的经济价值 定量分析 事前分析

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一门新兴的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法律经济学”,作为一门新的法学流派,开始跻身于传统法学流派之林,并因其视角之新颖,方法之独特和实际的运用价值,越来越引人注目,影响不断扩大,在法学界尤其在西方法理学界地位日益提高。法律经济学的研究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成为许多高等院校的重要课程,并且拥有自己的专门的学术刊物和有关的学术研究机构。本文试图从法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发展轨迹和当前研究状况方面对其作一个简单介绍,并予简略评析。

一、法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所谓法律经济学,即用经济学的概念与方法去研究法律问题的一门学科。在西方尤其在美国,一般将其称为“法学与经济学”。例如,该理论研究领域中最具权威性、代表性的刊物就冠名为“法学与经济学杂志”(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著名的法律经济学家波斯纳称其为“法律的经济分析”;此外,该学科还有一些类似的称呼,如“法律的经济学研究”、“经济分析法学”等。概括而言之,它是一门由法学和经济学相互滲透相互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

法律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法律的成长、结构、效益及创新的学说,其核心思想是“效益”。即要求任何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都要有利于资源配置的效益并促使其最大化,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财富。它几乎涉及到所有的部门法领域,既包括民法、经济法,又包括宪法、刑法、行政法等。其研究目的在于建立解释法律现象与现实的全新的方法论结构体系,提供从法律的价值等基本理论到具体法律制度的分析工具,它可用来服务于整个法律制度,也包括经济法制的变革和完善。[1]

二、法律经济学的发展轨迹和研究现状:

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的思想自始就有。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法律篇》,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就有了用经济观念分析法律规则的思想。到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认为,“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而已。”[2]

“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3]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更是广泛地论及了法律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因此,有人称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理论为“经济学研究的法理学”。

而经济学与法学的真正结合肇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由于当时严重的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对社会经济秩序的剧烈冲击使法律在此时显得苍白、无力与无能,促使人们寻求新的法律模式。这就必然要求改变传统的法学研究内容,改变纯粹的逻辑推理式的法律演绎和归纳法,于是在美国兴起了法律现实运动。人们开始将法律与包括经济在内的相关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便能对已经出现的社会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在此背景下,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率先酝酿课程设置的改革,经济学开始成为法学院的正式课程,芝大也由此获得“法律经济学发祥地”的美誉。1958年,芝大法学院经济学教授阿隆迪莱克特(Aron

Director)创办了法律经济学方面的最具权威性、代表性并对该学派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促进作用的学术刊物——《法学和经济学杂志》,该杂志对推动法律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初之前,法律经济学仅局限于分析反托拉斯法等少数政府管制经济的成文法规,被人称为“旧的”法学与经济学。[4]到六十年代初,芝大法学院高级研究员科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社会成本问题》和卡莱布雷斯的《关于风险分配和侵权行为法的若干思考》这两篇论文的发表才改变了这一局面,被认为是开辟了“新的”法学与经济学的广阔领域。到了七十年代,是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其主要标志是芝大法学院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的《法律的经济分析》一书的发表。该书后来多次再版,成为法律经济学史上的经典性著作。在该书中,波对法律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并且几乎对所有的部门法领域进行了经济分析。至此,法律经济学作为一个新的法学流派,终于以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而臻于成熟,并为人们所接受。

法律经济学在其短短的几十年里就象是“澳大利亚的兔子”,在“知识生态学”中找到了一块真空地带,并以惊人的速度填补了它,其发展与成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法律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日益繁荣与深入,法律经济学的影响日益增强,其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已由最初的“一枝独秀”到进入“春色满园”,越来越多的法学院与商学院开设了“法学与经济学”课程,有关论著接连问世,学术刊物日益增多,除原先的《法学与经济学杂志》外,又创办了《法学与经济学研究》、《法学与经济学评述》、《法律、经济学和组织杂志》、《法和经济学国际评论》等刊物。法律经济学也不仅仅囿于学术研究的“闺房”,而开始向司法渗透并对司法活动产生影响。如在威廉诉英格理斯一案中,法官为了支持自己的判决,“在判决中将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以及有关它们同确定掠夺性定价的做法之间的关系的讨论也包括进去了” 。[5]⑤在美利坚合众国政府诉卡罗尔拖轮公司一案中,法官汉德(Learned

Hand)提出了著名的汉德公式:B

法律经济学最早诞生于美国,但其迅速在各国传播,日益成为一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法学流派。在我国,近几年来,法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研究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相对于美国等国家,我国法律经济学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但正如专家指出:“我国目前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归根到底是通过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分配与再分配,使权利与义务及其界限最优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我们的立法与执法应当适应这种改革,把效益作为分配权利和义务的基本标准。为此,加强对西方经济分析法学的研究,吸收其合理成分,用效益论来补充和改造我们的法律理论,是完全必要的。”[7] 根据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经济角度对既有的法律重新评价分析,同时设计出以效益优先,有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法律法规,对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繁荣,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对法律经济学的几点认识:

法律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从诞生发展至今,一路上都伴随赞誉与诋毁,既有人为之喝彩,也有人不以为然。本文试图从价值观与方法论上对其作简略评析:

无疑,发展经济与弘扬法治是人类的共同目标。法与经济作为社会的两大主题,已构成时代的基调。如果用单纯的法学或经济学的原理去评价某种经济现象或社会现象,无论如何都是只窥一斑。法律经济学以其新颖的视角,独特的研究方法将两大目标关联在一起,成为本世纪法学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创新。正如西方学者指出:“在以往五十年中,法学思想方面发生了一种转向于强调经济的变化,把追求最大限度的需要作为重点。”[8]但另一方面,过分的法学泛经济化,抬高经济分析方法而贬低、排斥其它传统的研究方法对法学的健康发展无疑是有害的。经济学理论在法律中的具体应用首先应体现在价值层次,亦即在公正、正义等基本价值名目中,为“效益”跻出一席之地,形成正义与效益双重标准的法律价值观;其次在立法、执法等层次上,应贯彻效益优先思想,突出法律的经济价值,并以此作为评判法律优劣、成败的一个客观标准。

在方法论上,法律经济学别具一格,它运用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对法律进行分析,具有明显的定量分析的优势,它使人们的思维更趋于准确。经济学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事前分析,而法律仅仅是一种事后的“补救措施”。法律经济学将事前分析的方法引入法学研究,可以对新法的制定或法律的修改后果进行事前分析,预防或避免法律制定的重大失误。这种方法大大开拓了传统法学研究方法的视野,丰富了法学研究的内涵,是法学研究方法论的重大变革。但认为经济因素能解释人类行为的所有方面,以经济学概念将正义、权利、义务、过失等传统法学概念取而代之,将法学泛经济化无疑也是有失偏颇的。因此,实事求是地说,经济学方法只是研究法学的一种方法,我们不能片面强调其作用。要知道,任何一种法学流派,都有其缺陷和适用界限。但必须有一点明确,那就是运用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分析法律问题不仅重要而且必要。深入研究这一理论并将其运用于我国的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对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吕忠梅、刘大洪:《经济法的的法学与法的经济学分析》,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第202-203页。

[2]《马恩列斯论法》,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17页。

[3]《马恩列斯论法》,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页。

[4] Richard A Posner: 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Law ,第21页

[5] 克拉克森和米勒:《产业组织:政府、证据和公共政策》,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77页。

[6] 张乃根:《经济学分析法学》,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20-22页。

第3篇:亚洲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约翰·奈斯比特 亚洲大趋势 崛起观 意识观 模式观 影响观

亚洲(东亚)崛起是当今学术界的热门问题。而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撰写的《亚洲大趋势》(megatrends asia)则是一本较早全面阐述这一问题著作。奈斯比特认为亚洲的现代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最重要的发展动向:亚洲在崛起,未来世界的中心将在亚洲。战后亚洲发展表现为趋势:从单一国家经济走向网络集团经济;从传统模式走向多种模式;从出口导向走向消费导向;从政府调控走向市场驱动;从乡村走向大都市;从劳动力密集走向高科技密集;从男权统治走向女性崛起;从西方走向东方。作者“着重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因为他们是亚洲谋求发展与更新的龙头所在。”[1]p4所以,亚洲大趋势主要是指战后东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趋势。作者提出了研究东亚现代化进程的问题意识:亚洲崛起观、亚洲意识观、亚洲模式观、亚洲影响观等论断。

亚洲崛起观

亚洲正在从贫穷逐步走向富足,现代化发展非常显著。从1945年到1995年,这期间其人口总数增加了4亿,而贫困人口却由4亿减少到了1.8亿。“从人均gdp的增长、福利的增加、贫困的减少等指标看,东亚明显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2]p23世界银行已宣布,在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和任何区域,都从未像当今的亚洲这样取得了如此惊人的经济增长,并得出结论:东亚的发展经历是一个经济奇迹。“在过去10年中,亚洲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10%,未来10年,亚洲的中产阶级将会增加1-2倍。除去日本,亚洲其他国家的中产阶级到2010年将达8-10亿,其消费水平也十分惊人,预计为8-10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大约是现今美国经济的150%;而英国中产阶级用了将近一个世纪才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以今天亚洲的发展速度计算,不用10年,这一进程便会完成。”[1]p81为了满足这么庞大的国内市场,消费导向型模式已经成为亚洲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取向。与此同时,亚洲产业结构由于后发优势正在从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农业、制造业向以计算机和通信为主的制造、服务业的高科技密集型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场大的变革。约翰·奈斯比特认为全球经济正在从单一国家经济走向网络集团经济。亚洲的经济发展特点更为明显,例如华人率先建造了一个全球性的种族网络——海外华人:新的经济势力网。“在当今这样一个资本与天赋不分国界的时代,华人正可以担当一个桥梁的角色,去连通整个亚洲资金、观念、市场与谋略,并进行广泛交流,共创新世纪。” [1]p16-17这种网络集团经济成为亚洲崛起的不可忽视的力量,“跨国的海外华人经济圈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势力。如果把海外华人看作一个整体,其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海外华人控制了除日、韩两国之外的所有东亚国家的贸易和投资。香港、台湾地区的中国人和新加坡的华人在亚洲的已超过日本。华人亦是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的最大外次资来源。中国80%的外资也来自海外华人。” [1]p12世界发展需要亚洲的崛起特别是中国的崛起。

战后亚洲崛起主要表现在为亚洲进入现代化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型,都市化趋势改变着亚洲的面貌。应该注意的是,亚洲的城市化与现代化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例如大都市的膨胀。

亚洲意识观

经济发展引发了亚洲人正经历着一场深远的文化革命,改变着亚洲的自我形象、文化与传统,“随着亚洲经济日益繁荣,政治逐渐开放,无论个人、公司商号或各种机关体制,都拥有愈来愈开阔的选择空间。两性之间、政府与人民之间、劳资之间,渐渐呈现出新模式、新结构,以及新的人际关系。”[1]p42亚洲社会从传统模式走向多种模式。而亚洲意识则是亚洲人由传统社会迈向多元社会的过程中重塑的自我价值观:做自己的主人,决定自己在世界舞台上担任的角色,改变过去不平等的世界地位。民族的亚洲、觉悟的亚洲、革命的亚洲与忧患的亚洲正在被自信的亚洲、集体的亚洲、道德的亚洲、文化的亚洲与共识的亚洲所取代。

自信的亚洲:亚洲人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亚洲的心灵终于从困境中解脱了。东方可以对西方说:“别指手画脚了”。亚洲人开始以亚洲人为荣,对亚洲充满信心,发现自身的优势。这种自信将会发展成为具有亚洲特色的模式与风格。

集体的亚洲:从民族的亚洲、忧患的亚洲开始向共同体的亚洲发展。过去共同体亚洲观念缺乏,而集体亚洲观念已建立起来特别是东亚危机以后,亚洲共同体意识明显增强。

道德的亚洲:家庭的信赖与个人的责任感,自给自足的精神与开拓创新的精神。亚洲正在进入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例如从男权统治走向女性崛起,亚洲女性作为社会的主体之一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文化的亚洲:古老的传统文化的优点的继承与发扬,责任的观念、秩序的观念、集体的观念、纪律的观念等等道德文化为亚洲和世界的文化建设服务。

共识的亚洲:从“一个国家,一种文化”,转为“一个国家,一种共识”——多元文化和平共存以及成功地调和移民和当地人民地“共识”。亚洲人由于合和精神接受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所产生的差异。多元文化塑造“共识的亚洲”。

亚洲模式观

奈斯比特明确指出:亚洲的现代化绝非等同于“西化”,它呈现出的是特有的“亚洲模式”。亚洲崛起的自信使亚洲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发展出自己特色道路。奈斯比特强调自由市场的作用。他认为亚洲正在从政府调控走向市场驱动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多数学者认为亚洲政治经济模式的特点在于“政府主导型”发展道路。如果从纯经济角度讲,市场经济的作用确实比以往更大,或者说亚洲的市场经济更加健全与完善。

约翰·奈斯比特肯定亚洲模式主要在于对文化与发展关系的肯定,亚洲模式的基础就是亚洲独特的文化,文化与制度的互动产生出二战后亚洲的崛起与模式发展。亚洲人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平等、和谐、公正、稳定是亚洲现代化模式的追求目标。亚洲正以一种独特的亚洲式的思维方式创造着自己的发展模式。亚洲的发展模式已经证明:亚洲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换转换中呈现出多样性和新的个性,亚洲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呈现出绚丽多彩的画面。

亚洲影响观

亚洲的崛起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影响巨大。亚洲也是世界新秩序建设的强大力量和重要参与者,“东亚的经济崛起正在形成一个新兴的经济圈,或经济-文化圈” [3]p27东亚已成为世界不可忽视的力量:“亚洲崛起首先是经济实力的增长,随之而来的将是政治势力的扩张和文化影响力的渗透。”[1]p246欧洲、北美、东亚正在形成当今世界经济的三足鼎立局面。

亚洲的崛起意味着告别过去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史。亚洲与西方的关系开始走向平等关系,自东向西的重新定位。“东方社会日益趋向功利化和高科技型,面临精神危机的西方人越来越东方化。东、西方两者文化、经济交融之时,世界将会更加生机勃勃。”[1]p5621世纪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时代。

“东亚现代化初步成功的理论价值在于: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或欧化,现代化道理并非只有一条。现代化的模式也并非只有欧洲或美国的经典模式,人类的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现代化的模式同样也具有多样性。” [4]p7东亚发展模式是一个新型的世界现代化发展模式,这也是亚洲崛起的重要意义,“近150年间,当西方人享有他们创造的进步和富奢时,大多数亚洲人还生活在贫困之中。现在,亚洲踏上了富强发展之路,经济的复苏使东方人有机会重新审视传统文明的价值。随着技术和科学的引进,亚洲向世界展现了现代化的新型模式,这是一种将东、西方价值观完善结合的模式,一种包容自由、有序、社会关注和个人主义等信念的模式,东方崛起的最大意义是孕育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亚洲正在以‘亚洲方式’完成自己的现代化,它要引导西方一起迈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二十一世纪。”[1]p275

评价

约翰·奈斯比特的著作《亚洲大趋势》对亚洲特别是东亚崛起和东亚模式给予了全面的支持与肯定。特别是在关于亚洲模式的争论中,奈斯比特给以了积极的回应。更为可贵的是,他能够克服西方中心论来表达西方学者的亚洲社会历史发展观。虽然可以看到西方中心论的影子。

奈斯比特是一个社会经济研究者,他认为企业就是财富、成效、经济活力的真正创造者,认同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所以难免会产生经济决定论的观点,但可以看得出奈斯比特在书写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这一倾向,尽量给予客观评价。

《亚洲大趋势》于1996年出版就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引起广泛关注,并在数月内被译成多种文字。这本书内容丰富、分析独到、文笔新颖、引人入胜,对于我们分析、认识和预测亚洲及整个世界的形势,不失为一份很好的参考材料。因此这本书成为东亚学研究的名著。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蔚文译,北京:外文出版社1996年版。

[2](美)斯蒂格利茨等编:《东亚奇迹的反思》,王玉清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世界银行发展丛书·研究报告系列)

第4篇:亚洲经济发展范文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经济个球化是最重要的趋势之一,亚洲国家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实现了加快发展。亚洲经济总量从1990年占世界总量的15%跃升至25%,跨国企业纷纷在亚洲投资,推动了地区的进步亚洲国家加快彼此经济融合和区域合作的步伐,经济社会取得了全面发展与进步。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给亚洲国家带来风险和挑战,金融危机给亚洲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虽然阴霾逐渐散去,但引发危机的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这场危机促使人们对于亚洲传统发展的模式开展深刻的反思。

一是对过于依赖外需的反思。亚洲长期依靠出口增长。过度依赖外部市场增加了亚洲经济的脆弱性。在世界经济结构面临调整的背景下,亚洲需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

二是对高昂的环境代价反思。多数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亚洲需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绿色循环经济的增长。

三是对民生保障不足的反思。亚洲仍是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面临贫富分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滞后等诸多问题,协调发展,改善民生应该成为亚洲国家的努力方向。

纵观人类历史,危机总是伴随着机遇,亚洲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勇于创新,就可能争取优势;墨守陈规就可能落伍,亚洲国家要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迅速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把扩大国内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社会保障结合起来,率先实现经济回升。

去年,中国经济增长8.7%,今年一季度增长11.9%,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作为亚洲大家庭的一员,中国以自身发展带动亚洲的发展与繁荣。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宣布人民币不贬值,有力维护了亚洲经济的稳定。

去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同马来西亚、韩国签订了总额达3600亿人民币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推动东盟与中日韩就建立12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库达成共识。同时,中国保持亚洲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国家的地位,为维护亚洲经济稳定,拉动亚洲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积极推进经贸合作。今年,中国东盟白贸区正式建成,当月,双方贸易额同比增长80%。东盟与中日韩外汇储备库于今年3月建成,区域担保于5月建立,中国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超过13亿的人口令中国人均生产总值居世界百名之后。中国在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民生等方面任重道远。中国的首要任务仍然是解决好自己的发展问题,坚持对外开放始终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将继续奉行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理念,同各国一道共同分享发展的机遇,共同应对挑战。

中国将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实现绿色经济的发展。

国际社会应帮助亚洲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消除贫困使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亚洲国家之间也应该取长补短、大力加强区域合作、缩小差距,培育亚洲市场,确保亚洲发展惠及世界各国。

第5篇:亚洲经济发展范文

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中国与亚洲经济体之间逐渐形成区域内新的国际分工,在加强经济合作的前提下,各自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促进共同发展。考察中国与亚洲经济体之间外贸与投资往来的状况,可以看到,中国与亚洲地区的经济合作具有坚实的基础。

(一)中国与亚洲经济体之间的区域贸易合作关系密切

中国与亚洲地区的贸易关系一向十分紧密,中国和亚洲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在90年代年平均增长16%,已经增长到2001年的296亿美元。从1999年到2000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地区分布情况可以看到,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是亚洲经济体。1999年和2000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中与亚洲经济体之间进行部分分别占56.6%和57.7%,而与欧洲和北美洲之间进行的部分均低于20%;中国出口总额中50%以上的目的地是亚洲,而进口总额中60%以上来自亚洲(表1)。尽管世纪之交世界经济仍不够景气,但中国对亚洲的贸易额在2001年比前一年增加144亿美元,已达到2880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56%。2002年1月至2月,中国从亚洲国家进口额达218亿美元,同比增长6%。(注:中国驻世贸组织代表孙振宇2002年4月12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发言。)

(二)中国在亚洲吸引外资地位突出并与亚洲地区域投资合作关系密切

世纪之交,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日益活跃,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发展成为主要形式。90年代亚洲地区fdi的流入额几乎均占发展中国家的60%左右,只是在金融危机之后的1998年和1999年有所下降。2000年亚洲地区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仍然是fdi的投资重点地区,其fdi的流动突破记录,吸引外资1435亿美元,比1999年提高了44%,占发展中国家份额重新达到近60%。

考察中国内地实际利用外资额的来源,很容易发现其中绝大部分来源于亚洲地区,1999年流人中国的外资来源于117个国家和地区,而来源于亚洲地区的fdi投资占实际利用fdi投资额的66.6%,2000年这一比例为62.6%。来源于欧洲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1.9%和11.7%;来源于北美洲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1.4%和11.8%(表2)。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项目,绝大多数也是来自亚洲,如对外承包工程中,50%以上是亚洲地区的合作,对外劳务合作中65%以上与亚洲经济体之间进行。欧洲在上述两项合作中的比例分别为4%和6%,美国的数字分别为1%强和8%强。(注: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说明中国内地与亚洲地区经济体之间的投资关系十分紧密,具有坚实的合作基础。

表1 中国对外贸易的地区分布 (单位:万美元、百分比)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2001年版整理

表2 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来源地区分布 (单位:万美元、百分比)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2001年版整理

二、经济贸易环境的改善将促进中国亚洲地区的投资合作进一步发展

(一)亚洲经济增长形式看好

二战后,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世界所瞩目。40年前,全亚洲的国民生产总值只占世界的4%,2001年已迅速上升到25%,预计到2010年将上升到33%左右。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亚洲发展中国家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8%,2003年将达到5.8%。世界银行对除日本以外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是充满信心,预测该地区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7%,2003年将达到5.6%。亚洲地区贸易发展也十分迅速,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0年,亚洲地区商品出口总额达到16500亿美元,占世界总出口的比重达到了30%,而40年前这个数字还不足3%,其中在亚洲地区内的出口额达8000亿美元,占对世界出口总额的49%。亚洲排位前12个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储备已经达11200亿美元,约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额60%。(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2002年4月12日在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的议题研讨会上讲话。)

(二)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迅速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的国家之一,市场潜力巨大。2000年与1978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6.4倍,年均增长9.5%,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6位。2001年,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快增长、高效益、低通胀的良好发展势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1%,进出口总额增长7.5%,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4.9%,市场物价稳定,国际收支状况良好,2001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2122亿美元。据世贸组织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中国2001年货物进出口额为5098亿美元,其中货物出口额为2662亿美元,货物进口额为2436亿美元,上述三项均排在世界第6位。

(三)中国将成为亚洲经济与投资合作的科研中心

近年来,中国国内知识经济地位的日益提高,全球制造业正在迅速转移到中国,以至许多评论家预测中国将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业中心。与此同时,外国研究与开发工作的中心也在向中国转移。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在1985年到1998年之间每年增长45%。例如,阿尔卡特公司在2002年4月同一家中国公司合作,共同投资1800万美元支持电信工程方面的开发。该公司预计它在上海的投资大约占它在全球进行研究与开发经费的15%。ibm公司在北京的研究实验室大约有90名雇员,并计划再扩招。英特尔公司的投入甚至更大,它在2001年建立的北京实验室有大约200名员工,其重点研究方向是无线通讯、网络处理和软件开发。(注:英国《金融时报》4月19日。)微软公司将其10%的研究转移到了中国,在北京设立了一个研究中心,这是其在全球的5个类似的研究中心之一,该中心的研究项目从语言合成到面部识别技术,无所不包。奥拉克尔公司(又称甲骨文软件公司)2002年4月在深圳建立了一个由100人组成的研究中心。(注:香港《远东经济评论》周刊2002年4月11日。)中国知识精英的聪明才智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研发中心,这将使中国成为东亚和东南经济体次区域经济与投资合作的科研中心,并通过互补性投资合作,利用先进技术的“外溢效应”和“辐射效应”,为区域经济投资合作提供技术来源。

(四)中国经济法律法规的完善将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开放

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几年中,中国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已经逐渐完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公平税负与国民待遇成为普遍的市场需要,因此,中国将按照国际通行规则调整税收政策。税制的统一成为税收政策调整的基本方向。中国将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逐步完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参与多边贸易体系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继续改善投资环境,依法保护投资者权益。鼓励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高技术产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

三、中国与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加强次区域投资合作实现共赢

长期以来,中国与

亚洲各国保持着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近年来,亚洲地区经济体首脑达成共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所带来的不仅是生产的国际化和贸易、资本的自由流动,同时还意味着国与国之间对市场和资源更激烈的竞争,在这个背景下,亚洲国家必须努力通过互惠合作来避害趋利,追求共赢。

(一)中国与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互补性贸易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中国与亚洲地区的外贸交易90%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发生,相互提供的商品市场不断扩大,其中中国最大的出口贸易伙伴是日本、香港和韩国,最大的进口贸易伙伴是日本、台湾省、韩国和香港。中国对东盟的出口约占对亚洲地区出口比重的13%,从东盟进口的比重约占16%。东亚和东南亚区域内互补性贸易的增长相对减轻了亚洲经济体对于西方国家市场的依赖

(二)中国与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的互补性投资不断加强

如前所述,中国吸引外资中有60%以上来自亚洲地区,其中来自香港地区的fdi约占流入总额的40%,来自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的fdi约占来自亚洲流入总额的60%以上。其他向中国输出fdi的亚洲主要经济体有日本、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省(表3),来自东盟的fdi约占7%。与此同时,中国的企业也更多地以投资者的身份出现。1999年,中国政府批准对东盟国家的投资为7200万美元。2000年新批准的投资达1.08亿美元,增幅为50%。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对海外实体进行投资,其中一些对海外直接投资总额几乎肯定比官方报道的高得多。(注:香港《远东经济评论》2002年4月5日《快速向东南亚投资》。)亚洲地区经济体之间相互提供的资本市场不断扩大,同样减轻了对西方资本市场的依赖。

表3 我国实际利用fdi来源于亚洲经济体的数额及比重 (单位:万美元、百分比)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fdi

比重

fdi

比重

fdi

比重

总额

4546275

100

4031871

100  4071481  100

亚洲

3133102

68.9

2683231

66.6 2548209  62.6

中国香港 1850836

40.7

1636305

40.6 1549998  38.1

日本

340036

7.5

297308

7.4  291585

7.2

新加坡

340397

7.5

264249

6.6  217220

5.3

韩国

180320

4.0

127473

3.2  148961

3.7

中国台湾省 291521

6.4

259870

6.4  229658

5.6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2001年版

(三)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金融合作有了实质性进展

中国与亚洲各国开展金融合作有很多优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金融合作也有了实质性进展。中国和泰国2001年12月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支持泰国解决国际收支问题和维护金融稳定。2002年3月末,中国与日本也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这些都是中国重视并积极参与本地区金融合作的具体体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发言中建议:亚洲各国商业银行要为推动区域发展创造条件,发展亚洲的金融市场。香港、新加坡是远东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应建立本地区的支付清算系统,在金融产品的交易方面,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四)中国与东盟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

亚洲次区域经济合作近几年蓬勃发展,已为亚洲各国经济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东盟自由贸易区已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从2002年1月1日起,6个老成员国之间的进口关税已降到0%-5%。4个新成员则可以享受更长的过渡期。东盟各国领导人承诺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内贸易的零关税政策,具体落实时间表是2010年6个老成员全部进口实现零关税,2015年4个新成员开始执行零关税政策。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10国领导人就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达成了共识。从2002年4月开始双方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进行谈判,计划该自由贸易区最晚在2011年建成。东盟与中日韩10+3机制也将进一步推动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这使亚洲国家的经济合作有了良好的开端。这意味着亚洲将建成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从而促进整个东亚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亚洲各国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和共同利益,邻国经济之间尽管有某些竞争的方面,但互补的方面是基本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亚洲合作伙伴提供了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开放的中国将成为亚洲国家的潜在巨大市场。中国将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亚洲国家发展形式多样的双边和多边经贸合作,以优势互补、平等互惠为基础,营造多赢的格局。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贸发会议.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

[2] 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版,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版[z].中国统计出版社.

第6篇:亚洲经济发展范文

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中国与亚洲经济体之间逐渐形成区域内新的国际分工,在加强经济合作的前提下,各自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促进共同发展。考察中国与亚洲经济体之间外贸与投资往来的状况,可以看到,中国与亚洲地区的经济合作具有坚实的基础。

(一)中国与亚洲经济体之间的区域贸易合作关系密切

中国与亚洲地区的贸易关系一向十分紧密,中国和亚洲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在90年代年平均增长16%,已经增长到2001年的296亿美元。从1999年到2000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地区分布情况可以看到,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是亚洲经济体。1999年和2000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中与亚洲经济体之间进行部分分别占56.6%和57.7%,而与欧洲和北美洲之间进行的部分均低于20%;中国出口总额中50%以上的目的地是亚洲,而进口总额中60%以上来自亚洲(表1)。尽管世纪之交世界经济仍不够景气,但中国对亚洲的贸易额在2001年比前一年增加144亿美元,已达到2880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56%。2002年1月至2月,中国从亚洲国家进口额达218亿美元,同比增长6%。(注:中国驻世贸组织代表孙振宇2002年4月12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发言。)

(二)中国在亚洲吸引外资地位突出并与亚洲地区域投资合作关系密切

世纪之交,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日益活跃,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发展成为主要形式。90年代亚洲地区FDI的流入额几乎均占发展中国家的60%左右,只是在金融危机之后的1998年和1999年有所下降。2000年亚洲地区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仍然是FDI的投资重点地区,其FDI的流动突破记录,吸引外资1435亿美元,比1999年提高了44%,占发展中国家份额重新达到近60%。

考察中国内地实际利用外资额的来源,很容易发现其中绝大部分来源于亚洲地区,1999年流人中国的外资来源于117个国家和地区,而来源于亚洲地区的FDI投资占实际利用FDI投资额的66.6%,2000年这一比例为62.6%。来源于欧洲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1.9%和11.7%;来源于北美洲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1.4%和11.8%(表2)。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项目,绝大多数也是来自亚洲,如对外承包工程中,50%以上是亚洲地区的合作,对外劳务合作中65%以上与亚洲经济体之间进行。欧洲在上述两项合作中的比例分别为4%和6%,美国的数字分别为1%强和8%强。(注: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说明中国内地与亚洲地区经济体之间的投资关系十分紧密,具有坚实的合作基础。

二、经济贸易环境的改善将促进中国亚洲地区的投资合作进一步发展

(一)亚洲经济增长形式看好

二战后,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世界所瞩目。40年前,全亚洲的国民生产总值只占世界的4%,2001年已迅速上升到25%,预计到2010年将上升到33%左右。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亚洲发展中国家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8%,2003年将达到5.8%。世界银行对除日本以外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是充满信心,预测该地区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7%,2003年将达到5.6%。亚洲地区贸易发展也十分迅速,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0年,亚洲地区商品出口总额达到16500亿美元,占世界总出口的比重达到了30%,而40年前这个数字还不足3%,其中在亚洲地区内的出口额达8000亿美元,占对世界出口总额的49%。亚洲排位前12个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储备已经达11200亿美元,约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额60%。(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2002年4月12日在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的议题研讨会上讲话。)

(二)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迅速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的国家之一,市场潜力巨大。2000年与1978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6.4倍,年均增长9.5%,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6位。2001年,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快增长、高效益、低通胀的良好发展势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1%,进出口总额增长7.5%,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4.9%,市场物价稳定,国际收支状况良好,2001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2122亿美元。据世贸组织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中国2001年货物进出口额为5098亿美元,其中货物出口额为2662亿美元,货物进口额为2436亿美元,上述三项均排在世界第6位。

(三)中国将成为亚洲经济与投资合作的科研中心

近年来,中国国内知识经济地位的日益提高,全球制造业正在迅速转移到中国,以至许多评论家预测中国将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业中心。与此同时,外国研究与开发工作的中心也在向中国转移。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在1985年到1998年之间每年增长45%。例如,阿尔卡特公司在2002年4月同一家中国公司合作,共同投资1800万美元支持电信工程方面的开发。该公司预计它在上海的投资大约占它在全球进行研究与开发经费的15%。IBM公司在北京的研究实验室大约有90名雇员,并计划再扩招。英特尔公司的投入甚至更大,它在2001年建立的北京实验室有大约200名员工,其重点研究方向是无线通讯、网络处理和软件开发。(注:英国《金融时报》4月19日。)微软公司将其10%的研究转移到了中国,在北京设立了一个研究中心,这是其在全球的5个类似的研究中心之一,该中心的研究项目从语言合成到面部识别技术,无所不包。奥拉克尔公司(又称甲骨文软件公司)2002年4月在深圳建立了一个由100人组成的研究中心。(注:香港《远东经济评论》周刊2002年4月11日。)中国知识精英的聪明才智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研发中心,这将使中国成为东亚和东南经济体次区域经济与投资合作的科研中心,并通过互补性投资合作,利用先进技术的“外溢效应”和“辐射效应”,为区域经济投资合作提供技术来源。

(四)中国经济法律法规的完善将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开放

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几年中,中国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已经逐渐完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公平税负与国民待遇成为普遍的市场需要,因此,中国将按照国际通行规则调整税收政策。税制的统一成为税收政策调整的基本方向。中国将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逐步完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参与多边贸易体系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继续改善投资环境,依法保护投资者权益。鼓励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高技术产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

三、中国与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加强次区域投资合作实现共赢

长期以来,中国与亚洲各国保持着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近年来,亚洲地区经济体首脑达成共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所带来的不仅是生产的国际化和贸易、资本的自由流动,同时还意味着国与国之间对市场和资源更激烈的竞争,在这个背景下,亚洲国家必须努力通过互惠合作来避害趋利,追求共赢。

(一)中国与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互补性贸易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中国与亚洲地区的外贸交易90%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发生,相互提供的商品市场不断扩大,其中中国最大的出口贸易伙伴是日本、香港和韩国,最大的进口贸易伙伴是日本、台湾省、韩国和香港。中国对东盟的出口约占对亚洲地区出口比重的13%,从东盟进口的比重约占16%。东亚和东南亚区域内互补性贸易的增长相对减轻了亚洲经济体对于西方国家市场的依赖

(二)中国与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的互补性投资不断加强

如前所述,中国吸引外资中有60%以上来自亚洲地区,其中来自香港地区的FDI约占流入总额的40%,来自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的FDI约占来自亚洲流入总额的60%以上。其他向中国输出FDI的亚洲主要经济体有日本、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省(表3),来自东盟的FDI约占7%。与此同时,中国的企业也更多地以投资者的身份出现。1999年,中国政府批准对东盟国家的投资为7200万美元。2000年新批准的投资达1.08亿美元,增幅为50%。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对海外实体进行投资,其中一些对海外直接投资总额几乎肯定比官方报道的高得多。(注:香港《远东经济评论》2002年4月5日《快速向东南亚投资》。)亚洲地区经济体之间相互提供的资本市场不断扩大,同样减轻了对西方资本市场的依赖。

(三)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金融合作有了实质性进展

中国与亚洲各国开展金融合作有很多优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金融合作也有了实质性进展。中国和泰国2001年12月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支持泰国解决国际收支问题和维护金融稳定。2002年3月末,中国与日本也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这些都是中国重视并积极参与本地区金融合作的具体体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发言中建议:亚洲各国商业银行要为推动区域发展创造条件,发展亚洲的金融市场。香港、新加坡是远东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应建立本地区的支付清算系统,在金融产品的交易方面,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四)中国与东盟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

亚洲次区域经济合作近几年蓬勃发展,已为亚洲各国经济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东盟自由贸易区已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从2002年1月1日起,6个老成员国之间的进口关税已降到0%-5%。4个新成员则可以享受更长的过渡期。东盟各国领导人承诺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内贸易的零关税政策,具体落实时间表是2010年6个老成员全部进口实现零关税,2015年4个新成员开始执行零关税政策。

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10国领导人就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达成了共识。从2002年4月开始双方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进行谈判,计划该自由贸易区最晚在2011年建成。东盟与中日韩10+3机制也将进一步推动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这使亚洲国家的经济合作有了良好的开端。这意味着亚洲将建成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从而促进整个东亚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亚洲各国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和共同利益,邻国经济之间尽管有某些竞争的方面,但互补的方面是基本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亚洲合作伙伴提供了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开放的中国将成为亚洲国家的潜在巨大市场。中国将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亚洲国家发展形式多样的双边和多边经贸合作,以优势互补、平等互惠为基础,营造多赢的格局。

【参考文献】

[1]联合国贸发会议.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

[2]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版,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版[Z].中国统计出版社.

第7篇:亚洲经济发展范文

被誉为“面向亚洲的麦克风”的博鳌亚洲论坛今年的主题“变革世界中的亚洲:迈向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点出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在经历快速和深刻变革的世界中,亚洲各经济体如何转换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上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博鳌亚洲论坛成立的11年里,世界和亚洲地区形势已历数变,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到目前依然变化莫测;但亚洲和新兴经济体总体增长稳健,已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力。亚洲区内贸易增长加快,区域一体化在某些方面渐见顺利;但与此同时,世界较发达的贸易区,特别是北美和欧盟,却在可持续发展和维系成员间经济平衡上遇到许多挑战。

亚洲经济总量目前已占世界的30%以上,贡献世界的经济增长超过30%。亚洲普遍被认为是引领世界经济从危机中复苏、走向未来的引擎,也成为全球新兴经济体最为集中的地区,其后发优势和潜能更见明显。

在经济复苏的进程中,亚洲是增长的保证,但世界经济的起伏又为亚洲的增长平添变量。要经济稳步上扬,就必须从解决自身问题入手,主动变革,尽可能减少变化带来的影响,更好地把握“亚洲机会”。

亚洲地位日益突出

欧美发达经济体的持续疲软,令较依赖出口的亚洲各经济体经济的增长也有所放缓,但区域内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依然强劲。

然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的投资、日趋下降的失业率和工资不断提升带来的消费需求,使得亚洲一些经济体如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泰国、韩国、越南等面临经济过热的压力,信贷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压力居高不下。这些国家通胀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高企所导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尽管亚洲的新兴经济体面临高通胀的压力,经济增速渐见放缓,然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仍在,除个别经济体外,大多数经济体都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在东亚地区,强劲的国内需求支撑了各大经济体快速增长。中国的工资上升和就业增加,支撑了私人消费;强劲的私人投资、保障房建设投资等弥补了基建投资的下滑。与大陆的经济和金融一体化,亦支持了香港和台湾地区经济的可观增长;韩国宽松的融资环境和工资增长,亦扩大了国内的需求。

在东盟国家中,强劲的国内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大大缓解了因出口增幅下滑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大宗商品出口国,则受益于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

南亚地区方面,得益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印度的私人消费仍然十分强劲,但是私人投资则由于全球经济前景悲观,而显著减缓。孟加拉的货币政策较为宽松,信贷的持续扩张使居民消费的激增;而斯里兰卡的经济增长,则受惠于政治稳定和持续推行的宏观政策。尼泊尔的国内消费疲软,很大程度上由于来自中东地区的侨汇收入减少。

在亚洲的低收入国家,特别是蒙古、柬埔寨等,2011年上半年仍然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位运行,但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这些国家的经济则稍放缓。

亚洲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亚洲经济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路径

金融危机的动荡余波未了,但亚洲区域内经济合作仍在不断深化。与2010年同期比较,2011年亚洲经济体之间双边贸易额普遍上升。2011年1至8月,中国香港到中国内地的出口额为1493亿美元,进口额为1722亿美元,两者均高于2010年的历史同期。

这种变化也存在于中国与许多亚洲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如印度、日本、韩国、泰国等。这说明亚太地区贸易的增长不是由个别经济体的贸易复苏带来的,而是由亚太地区各经济体的普遍复苏导致的。

其实,过去十多年来,亚洲经济体通过贸易变得密切相连,联系日益紧密。同时,亚太地区服务贸易,特别是区域内服务贸易,也在不断上升。2010年亚太经济体服务贸易出口额达9630亿美元,服务贸易进口额达9610亿美元,服务出口和服务进口同比分别增长24%和20%。运输服务是亚太地区最活跃的服务贸易种类,服务出口和进口增长率均为26%。旅游服务出口也增长了25%。其他商业服务贸易占到亚太服务贸易的一半,增长率为17%。

2010年中国取代法国成为世界第四大服务贸易出口国,同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服务贸易进口国。由此可见,亚太地区已成为重要的世界服务贸易市场。

在亚太地区,区域服务贸易协议被视为是实现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重要途径。过去十年,亚太经济体之间的区域贸易协议的数量迅速增长。区域服务贸易协议可以为成员经济体提供明显的经济利益,增加服务进入市场的机会,引进先进的服务技术,扩大服务市场规模,吸引跨国服务公司的境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简化各经济体之间的服务规则和标准。最重要的是,通过提供更好的商业机会从而改善区域服务贸易环境。

而在金融合作方面,过去近30年的发展和趋势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亚洲的金融同步程度已经随着时间的演进而增长。亚洲经济体的股票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第二,亚洲的金融相互依赖程度也在增强。也就是说,除了国家特定风险,更要注意亚洲所正在面临的共同风险。因此,需要一个金融一体化合作框架来改善亚洲经济体的协调;第三,在次危机后,美国已经越来越独立于亚洲经济体。而中国在次贷危机后仍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更使中国引领亚洲股市的角色更重要。

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此外,亚洲内部的整体生产网络也在不断发展。东北亚经济体与东南亚经济体之间密切的贸易往来,说明了亚洲生产整体性的深厚──这个现象也被称作“亚洲工厂现象”。在东亚,中间品的出口份额从1992年的13%增长到2006年的22.7%,而中间品的进口份额从1992年的19.8%增长到2006年的36.5%。在东南亚,半成品的进口份额也有显著的增加。1992年,东南亚半成品的出口占总出口份额的25.9%,到2006年这一份额已上升至40.2%;半成品的进口份额从1992年的31.9%增长到2006年的42.1%。从1992年到2006年,中国的半成品贸易份额增长了五倍,这些数据均显示亚洲经济快速融入全球生产网络。

面临不缺定性

与全球经济增长的下行步伐一致,2011年新兴11国(E11)(即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南非和土耳其)经济增长速度亦有所减缓。但相对于发达经济体,E11维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并且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总体来看,2011年E11各国的国内经济和对外经贸呈现以下七个特征: 一是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日益提高;二是经济复苏明显放缓,经济增长表现各异;三是通货膨胀持续,总体呈现前高后低态势;四是就业状况差异较大;五是贸易增速放缓,总体上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程度维减低降趋势;六是内部贸易联系继续强化;七是财政政策以扩张与温和紧缩为主,货币政策调整较大。

展望2012年,以E11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展将有许多变数。可以归纳为以下九个方面:一是发达经济体持续的经济低迷,很可能导致全球总需求的继续下降,影响E11各国经济的稳定;二是部分国家还将面临较高的失业率,而物价仍有反弹的可能,如何在促进就业保增长与防通胀之间进行抉择,平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难度;三是随着相互之间贸易关系的日益紧密,部分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可能成为制约经贸关系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四是由于全球金融市场日益同步,发达经济体的债务危机向何处发展,将成为E11各国金融市场发展走势不明的重要影响因素;五是由于发达经济体经济尚未呈现基本好转的迹象,国际资本很可能从新兴经济体回流至发达经济体,导致E11各国汇率大幅波动;六是由于发达经济体的对外政策调整(例如美国重返亚太战略、OECD国家提出的“竞争中立” 框架等)对E11各国影响的和度不同,很可能导致E11各国某些问题出现分歧,继而影响相互之间政策协调;七是E11多个重要国家的现任政府任期届满,领导人的更替可能改变政策方向或处理不同议题的主次,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平稳运行;八是2012年的墨西哥G20会议能否在全球经济稳定、结构改革、可持续发展、经济失衡和汇率等一系列问题上取得有利于新兴经济体的成果,还有待观察;九是自然灾害和地区安全危机仍可能存在,E11各国能否精诚合作应对问题,以及一些热点地区的政治动荡和军事对抗是否会升级蔓延,均会对E11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经济合作方面,由于E11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增长,相互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仍将保持增长。E11各国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亦将逐步减少,并且在一些重要领域的合作有所突破,特别是金砖国家很可能会采取新的措施促进相互之间的贸易、投资和金融合作。

未来十年,中国在亚洲的核心角色势将更为巩固。到2020年,中国有望建成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广、速度最快的公共交通系统,并且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增加15%~20%的城市人口,以及进一步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再平衡,继续吸取亚洲邻国的资本、知识和经验,顺利推进经济转型。与此同时,中国在促进区域发展及稳定区域经济方面,也将承担更大的责任。

目前44%的亚洲(除中国外)出口目的地就在亚洲范围内,区域内贸易成为所有亚洲经济体增长的火车头。美国缓慢复苏及欧洲仍深陷债务危机,外部需求停滞不前,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以及从其他亚洲国家的大量进口,则提升了区内信心。未来数年,亚洲国家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促进经济再平衡,降低对出口的依赖,同时扩大国内消费所带来的机遇。亚洲国家从此获益的途径很多,最重要是充分利用位置邻近和文化接近的地利。

随着区域内贸易不断增加,亚洲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将因金融市场更为一体化而变得紧密。虽然拥有亚洲共同货币,仍言之尚早,但人民币势将成为亚洲的主导货币,并逐渐在商业、金融和央行储备领域占一席位。

中国的迅速崛起,毫无疑问将重新定义亚洲的地缘政治格局,特别是亚洲的历史复杂而充满争议的领土问题。这些争端若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则可能会严重阻碍国家谋求双边利益,甚至可能使亚洲经济增长偏离正轨。中国可以在亚洲地区推广其务实的作风,发起更多对话沟通,并主动提出更多方案促进区内谈判,以期在未来几年寻求突破。

第8篇:亚洲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亚洲债券市场 发展背景 应对策略

亚洲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区域化是同步进行的,独善其身已不可能。因此,开展区域金融合作是维护各经济体金融安全与金融利益的必然选择。为加强亚洲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使资金在亚洲地区得到有效配置,亚洲各经济体提出了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的倡议。那么,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具有什么背景?其进程如何?我国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本文现就这些问题作一论述。

一、亚洲债券市场发展的背景

亚洲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实体经济领域中的问题,即东亚国家长期依靠单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严重依赖外部市场,导致资产泡沫成分过大,产业结构趋同。二是金融体系中的问题,如金融结构中负债率过高,尤其是短期外债过高,在过早开放资本项目管制的情况下,金融结构显得特别脆弱;又如在银行信贷占融资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由于政府倾向于为与其有各种利益关系的银行提供隐含担保,从而增加了银行机构的道德风险,使其过度放款于股票、房地产等高风险投资领域,进一步增大了资产泡沫,当金融市场遇到外部冲击造成资产价格波动时,极易诱发货币与金融危机。

学术界从危机中普遍认识到,为防止金融危机再次爆发,亚洲各经济体需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首先,它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可以为银行提供管理流动性风险的工具,使银行遇到流动性压力时,不必停止贷款或提前收回贷款;另外,可以为非居民投资者提供分散风险的有效选择,减轻因价格波动导致投资者抽逃资金造成的压力。

其次,它可以改善亚洲地区资金的配置效率。目前,亚洲地区的资金在地区内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一方面,一些经济体在地区外成熟金融市场上大量借入短期外币资金;另一方面,一些经济体又在地区外成熟金融市场上大量购买长期政府证券。这相当于亚洲向地区外出口安全性金融资本,同时进口风险性金融资本。因此,应改革传统的融资模式,将本地区资金直接用于亚洲。发展区域性债券市场,可将区域内资金充裕地区的资金转移到区域内资金缺乏的地区,促进经济发展,并提高亚洲地区投资者收益;能有效改进企业资本结构,增强风险和信用意识;还有助于防止本地区资本外流,改善金融资产的期限结构和品种结构,提高本地区投资者收益。

正因为如此,各经济体在泰国清迈提出的建立亚洲债券市场这一构想得到广泛响应。目前,已有五个区域性金融论坛将亚洲债券问题提上议程。在亚洲合作对话机制中,泰国、香港、巴基斯坦共同组建了金融合作工作小组,以商讨建立亚洲债券市场发展的指导原则;在亚太经合组织财长会议上,泰国、香港和韩国提出了在亚洲建立证券化和担保市场的建议,并计划在两年内实施;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上,金融市场工作小组已经开展了亚洲债券市场的可行性研究;在“东盟+3”框架内,资本市场发展和金融合作工作小组委托泰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为2003年财政部长会议提供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的建议,并组成了五个专题研究小组;在亚欧会议上,亚洲与欧洲经济合作研究工作小组已开始了加强亚洲债券市场与欧洲债券市场联系的前期研究。

二、关于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的方案

亚洲债券作为亚洲地区的国家或公司在亚洲发行的、由亚洲投资人持有的债券,其市场既包括亚洲各经济体的境内债券市场,也包括区域性债券(亚洲地区内跨经济体的债券)市场。当前,对于亚洲债券市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性债券市场上。

各经济体根据各自特点和需要,提出了不同的发展债券市场的方案。这些方案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围绕亚洲债券市场的市场环境建设,二是围绕亚洲债券的风险处理技术。

1.亚洲债券市场发展中关于完善市场环境的方案

为了创建高效的债券市场,必须形成一个完善、高效的市场环境,主要包括信用担保、信用评级、信息披露、支付清算等方面内容。

首先,亚洲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信用缺失严重制约着债券市场的发展,只有缩小信用缺口,增强信用等级,才能有效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因此,应有效利用既有担保体系,鼓励亚洲开发银行以及区域内各经济体政府为亚洲债券提供担保。同时,建立以各经济体政府为主的、吸收部分私人部门参加的区域性担保机构,以弥补目前担保机构的不足;区域性担保机构还可提供货币互换、证券化和造市功能。为避免道德风险,公共部门应逐步退出担保体系。

其次,由于对亚洲地区的经济、社会情况不熟悉,国际著名评级机构不能真实反映本地区证券的价值。因此,应发展熟悉亚洲经济、社会情况的债券评级机构,鼓励亚洲各经济体的评级机构展开合作。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帮助下,2001年成立了亚洲评级协会,亚洲15个评级机构已开始在评级方法方面广泛交换意见。由于各经济体评级机构目前还没有涉及跨国债券的评级业务,因此有必要发展区域性评级机构,以便为亚洲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服务。

再次,亚洲地区的许多企业目前并不为投资者所了解,因此,有必要建立信息披露网,加强信息交流。各发债主体的信用以及各经济体的政治、经济和法律信息的变动也应在网上及时公布,以帮助市场参与者获取信息。

第四,由于跨境交易费时长、风险高,有必要在健全的法律和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在多边合作框架下,逐步建立高效的双边支付清算系统,加强债券支付与资金支付间联系的及时性,缩小风险缺口。

2.亚洲债券市场发展中关于风险处理技术的方案

为分散、转移亚洲债券的风险,使亚洲债券的风险收益特征符合亚洲投资者和发行者的需求,各经济体提出了许多金融风险的技术处理方案。

对于信用风险,韩国学者提出发展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和区域性信用担保机构的方案,以动员亚洲资本充裕地区的资金在区域内流动,提高发展中国家政府和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其具体思路是:亚洲资金缺乏地区的政府、公司用本地区货币发行债券,以消除发行者的汇率风险;在资金充裕地区建立特别交易载体(SpecialPurposeVehicle,SPV);在资金缺乏地区的政府、公司将用本地区货币发行的债券转移到SPV;SPV依托这些债券在资本充裕国家用该地区货币发行债券。资金充裕地区的政府或区域担保机构可以为其提供担保与货币互换。

对于小企业信用不足的问题,日本学者则提出鼓励跨国公司在投资对象国发行债券的方案,以鼓励跨国公司扩大外商直接投资。

对于债券计值货币的汇率风险,泰国、韩国和日本提出,以东亚主要货币组成一个“篮子”,将不同货币设定不同权重,各国逐步放弃货币政策,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其中长期的目标是建立与美元、欧元平行的“亚元”,建立统一的亚洲货币。这一方案随着欧元的正式启动,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但是,由于各经济体差异太大,目前该方案并不具备可操作性,如花费过多精力,可能忽略发展亚洲债券中的主要问题,影响债券市场的实质进展。当然,目前需要研究各经济体之间的汇率协调机制,借鉴欧洲货币早期汇率合作中“蛇行于洞”的经验,借助设立亚洲债券基金等手段共同防范金融风险。

三、亚洲债券市场的实质进展

亚洲债券市场在2003年6月的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会议(EMEAP)上终于取得了实质进展,各经济体与国际清算银行(BIS)在自愿基础上认购亚洲债券基金。其中,中国政府认购了一亿美元的基金。

亚洲债券基金是由EMEAP的各经济体从其官方储备中出资建立的一个共同基金,它将投资于EMEAP成员(除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外)发行的一篮子和准美元债券,以增加该类债券的流动性,由此推动其他投资者进入亚洲债券市场,促进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由于目前亚洲各国的债券市场发展不尽完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为使该基金尽快投入实际运行,并为日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EMEAP各成员一致同意先期建立以美元计值的亚洲债券基金。为防止对亚洲地区的美元债券市场造成不必要的冲击,该基金初始规模限定为10亿美元。另外,EMEAP将继续就亚洲债券基金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投资于本币债券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切实发挥亚洲债券基金对于本地区债券市场的推动作用。总体而言,亚洲债券市场基金对于区域债券市场建设和未来亚洲金融合作具有重大意义。

四、中国参与亚洲债券市场发展的应对策略

亚洲各国金融结构中的问题,在中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长期以来,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非均衡发展,使得中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之间在发展速度、发展规模、支付清算、信息披露以及融资决策的取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要强化资本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使其能够正常发挥各种功能,以促进实体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就应尽快纠正这种扭曲的结构,使资本市场能够恢复其应有的结构性均衡。

目前,人们对于大多数企业作为债券发行主体普遍信心不足,对其还本付息的能力存在疑虑。这里,既有历史上由于企业债券多次兑付风险带来的后遗影响,也有现实中由于企业自身财务信息不透明、财务管理不规范,以及信用意识差而造成的心理影响。如何提高发行主体的信用水平,改进和规范信息披露等市场制度,是有效、规范发展中国债券市场的关键所在。

第9篇:亚洲经济发展范文

非洲政治局势的相对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这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表现是非洲的选举局势相对稳定。2012年,25个国家举行了国(议)会或总统选举。除个别国家外,绝大部分国家都顺利举行了选举。有的国家领导人正是由于保持了经济持续发展,得到了国民的认同,如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获得选票的72%,多斯桑托斯总统获得连任。第二个表现是三位重量级人物(马拉维总统宾古·瓦·穆塔里卡、加纳总统米尔斯和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泽纳维)去世后国家权力在平稳的情况下完成了移交和继承,这在非洲大陆非常难得。第三个表现是非洲联盟选举出了新主席——南非的恩科萨扎娜·德拉米尼·祖马。个别国家由于投资机会好,尽管存在着安全隐患,也得到了较多的外国投资。例如,尼日利亚在2011年获得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非洲国家的经济形势虽好,但如何减少世界经济危机特别是欧洲债务危机对非洲大陆带来的负面效应、保持非洲经济的持续增长仍是非洲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根据2013年发表的非洲经济报告,西非是非洲大陆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其他依次为东非、北非、中非和南部非洲。非洲一体化的持续推进为经济发展添加了动力。区域一体化推进比较迅速的是东非共同体、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

东非共同体包括5个国家: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和布隆迪。东非经济增长虽然由2011年的6.3%下滑至2012年的5.6%,但这些国家近年来政治平稳,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卢旺达、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经济增长迅猛,从本世纪初开始以来平均经济增长率分别为7.7%、6.9%和6.8%。从2005年以来,这三个东非共同体国家属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年经济增长率近8%。2012年,卢旺达是东非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国家,达7.9%,其次是坦桑尼亚,增长率为6.8%。肯尼亚在2012年的经济增长为4.8%。在一次有关非洲国家投资和经济发展潜力的问卷调查中,肯尼亚被列为非洲大陆投资热的第二大选项国,48%的问卷者将赞成票投给了肯尼亚。

金融一体化正在推进。卢旺达证券交易所负责人表示,东非国家在2015年将建立一个共同的证券交易市场。这种融合也是为了从各方面汇集资金,以摆脱东非国家发展依赖外援的困境。为了推进东非一体化进程,坦桑尼亚、乌干达、布隆迪和卢旺达签署一项耗资约47亿美元的铁路网络建设协议。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东非交通走廊项目于2012年正式开工。项目耗资约250亿美元,包括32个泊位的深水港,连接港口与南苏丹首都朱巴、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高速公路、铁路与输油管道,以及3个国际机场。

经济一体化进程也促进了地区贸易和投资,2005~2012年东非共同体的贸易额从175亿美元增加到370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从2005年的6.83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17亿美元。东非共同体已明确表示欢迎邻近国家加入共同体。肯尼亚总统基巴基指出,欢迎说斯瓦希里语的其他国家和附近国家加入共同体,并提到了苏丹、南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等国。这表明了东非共同体领导人的开放心胸。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共有15个国家,包括英语、法语和葡萄牙语国家。目前,对该地区正常生活构成最大威胁的是粮食安全问题。为了应付这一问题,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在2012年初正式启动农业领域信息系统,从而使该组织可在共同农业政策框架内进行有效协调。贝宁、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加纳、马里、尼日尔和塞内七个国家率先实施该系统。2011年,西非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是6.2%,高于非洲平均发展水平,地区产油国加纳和尼日利亚贡献突出,两国的合作扩展到整个西非,无疑将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正能量。

西非金融机构的整合也在进行。科特迪瓦的区域证券交易所为西部非洲多个国家提供金融服务,包括贝宁、布基纳法索、几内亚比绍、科特迪瓦、马里、尼日尔、塞内加尔和多哥等国。由于成员国意见不一,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的共同对外关税计划一直未能通过。西非交通网正在逐步规划建设。投资300亿美元的连接喀麦隆、乍得、中非共和国、刚果(金)、加蓬、赤道几内亚、尼日利亚和安哥拉的铁路网正在规划中。刚果(布)总统萨苏正式宣布启动一项跨国公路建设项目,公路全长312公里,将刚果(布)和喀麦隆连接起来,同时也会将加蓬、中非共和国、乍得纳入整个地区的公路网。一条总长达9000公里的西非高速公路网已近完成,包括从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至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的沿海高速公路;从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至乍得首都恩贾梅纳的跨撒哈拉沙漠高速公路。

西非一体化也面临各种困境。虽然存在着关于人员自由流动的政策,但各国仍设立众多的边防哨卡且出入境手续繁杂。由于讲英、法和葡语的国家在交流上存在困难以及各国的文化历史与殖民遗产的不同,整个西非的整合还存在障碍。讲英语的尼日利亚国力较强,文化影响力较大,在非洲一直具有某种特殊地位,发表的意见也往往受到特别重视。然而,这种特殊地位往往遭到西非法语国家的质疑。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是南部非洲最具影响力的地区组织,共涵盖15个国家,人口达2亿,有资源大国刚果(金)和地区发展火车头南非。该地区以经济实力雄厚、资源基础深厚、合作根基扎实、发展潜力巨大而得到投资者的关注。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自由贸易区在2008年正式启动,为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自由贸易区通过免税、标准化通关程序和减少关口和手续等手段,促进成员国间贸易往来,从而使南部非洲统一市场的前景更为广阔。由于非盟确定2017年为非洲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期限,南部非洲自贸区的建立为非洲其他一体化组织加快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目前,南非的货币兰特为莱索托、南非、斯威士兰和纳米比亚的流通货币,津巴布韦也在考虑加入兰特货币联盟。一旦津巴布韦加入兰特货币联盟,将推动南部非洲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为了推进非洲金融市场的整合,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已在加纳首都阿克拉发起成立顾问委员会,包括非洲国家9名成员,其任务是促进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与利益相关者在经营、目标和实施方面加强协调。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正在规划地区一体化交通蓝图,包括经博茨瓦纳连接纳米比亚和南非的铁路。2012年,南非在非洲战略发展论坛上表示将推出连接南非、斯威士兰、莫桑比克的铁路建设计划,并将恢复该国到刚果(金)的跨国铁路。南非铁路局正就建设非洲南北经济走廊与有关国家磋商,欲将博茨瓦纳、刚果(金)、南非、赞比亚和津巴布韦通过交通干线连接起来,再由德班港从海上与世界沟通。南非还加大了在非洲大陆的投资,包括与尼日利亚的发展合作、在刚果(金)的电讯投资以及在东非拉穆交通走廊的建设项目。

非洲经济的持续增长还有赖于其他因素,包括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合作。一些亚洲国家(如中国和印度)以及拉美国家(如巴西等国)的经济发展与非洲国家的持续发展有着密切关系。2011年《非洲与新兴伙伴》表明,由于200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从经合组织诸国迅速转移到东方或南方国家,非洲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联系迅速拓展。第一,贸易额快速增加。2011年,非洲与新兴市场经济体伙伴一年的贸易额达6734亿美元,2012年中国与非洲双边贸易额则超过2000亿美元。新兴市场国家在非洲对外贸易总量的比重已升至20%。第二,非洲发展潜力巨大促使外来投资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尤为突出。外国对非直接投资数量从2003年的339个项目上升至2011年的857个,非洲以外国家对非直接投资在10年内增长1.5倍,非洲内部投资增长4.3倍。新兴市场国家在2003年投资数量仅为99个,但在2011年达到538个,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的319个。三是中国、印度和巴西大大加强了与非洲国家的经贸关系,各方面的合作将大大推进非洲的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的滞后(特别是电力与交通)严重妨碍了非洲经济发展。2012年初在埃塞俄比亚举办的非盟第十八届首脑会议通过《非洲基础设施发展计划》,承诺落实跨国跨区重大项目,加快不同区域之间铁路的联通和港口运力建设。近些年来,多数非洲国家均在加大力度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这种努力已经在一些国家取得成效,特别在尼日利亚、安哥拉、苏丹等国尤其明显。

为了给非洲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非洲地区组织以及各种非洲机构都在努力创造条件,加快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2012年6月,非洲发展银行批准了总值为1800万美元的私募股权投资总额,用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8月又宣布,将发起一种旨在推进非洲大陆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私募债券项目,筹集资金400亿美元。目前,非洲诸国的中央银行现有储备金约4500亿美元,大多存放在保险箱里。如果能从这笔款项中提取5%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则有大约220亿美元,加上非洲发展银行计划从其他投资方筹集的400亿美元,共有620亿美元,远远超过每年由非洲发展银行和世界银行提供的190亿美元的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