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旅游发展趋势范文

生态旅游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生态旅游发展趋势

第1篇:生态旅游发展趋势范文

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在英国,一个家庭平均每周用在购买休闲产品和服务方面的花销由1970年的28.2英镑上升到2000年的54.4英镑;1998年,美国在消遣娱乐方面的总开支为4 940亿美元,其中有760亿美元是花在国际度假旅游方面[5]。总之,在20世纪末期,休闲和旅游融合成为发达国家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之一。针对国际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一些国际工业化城市开始转型,在由纯工业、纯资源型的城市化模式下,向第三产业的城市化模式转变,于是生态城市、休闲城市、旅游城市等城市形态在该阶段开始出现[6]。许多工业化城市以社会整合的方式作为向旅游城市转型的突破口,即将城市社会资源纳入到旅游资源范畴之中,增加旅游资源的赋存,推动社会资源的旅游运营。例如在英国,大量的室内运动中心和休闲性的购物中心得以修建与发展,以前的生产性建筑通过社会整合的手段被改造成博物馆、餐厅、画廊、休闲吧等休闲场所,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开始了城市产业的转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休闲国际旅游正在不断成长,是未来全球国际旅游的发展趋势之一。多种影响因素跌宕起伏,全球国际旅游稳步前行(2000—2010)进入新千年以后,旅游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创汇产业和就业部门。据2002年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显示,世界旅游的格局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国际旅游人数方面,欧洲仍然稳居第一位,但是亚太地区已经取代了美洲上升到了第二位,其国际旅游人数超过了1.3亿,其中,中国的涨势较猛,处于地区领先地位,增长12%,根据这一增长速度,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7]。从国际政治角度来分析,“和平与发展”是新千年国际上的主流话题,国际政治局势对全球国际旅游的影响色彩逐渐褪去,同时区域之间不断深入的交流与合作逐渐减弱了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强度,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国际旅游的持续发展。然而,在2000年到2010年这段时间内,全球国际旅游却走过了一段极不寻常的历程,来自恐怖主义、自然灾害、流行疾病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的多种因素频繁地阻碍着全球国际旅游的发展。2001年,在美国发生了“9•11”事件以后,恐怖活动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仅2004年全球就有十大恐怖事件连续发生,包括西班牙马德里的火车连环爆炸事件、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伊拉克清真寺连环爆炸、俄罗斯两民航客机坠毁、埃及西奈半岛爆炸案、俄罗斯印古什袭击事件、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沙特胡拜尔人质事件、俄车臣首府爆炸和印度连环爆炸案。此后不断出现的恐怖事件表明,两极格局瓦解后,恐怖主义、民族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成为威胁全球国际旅游安全问题的毒瘤。除了恐怖活动以外,流行疾病和自然灾害在近年来尤为猖獗。大规模的流行疾病波及范围较广,极大地制约着全球国际旅游者的出游活动。例如接连爆发的SARS、禽流感、手足口、甲流等高致病的流行疾病,使全球国际旅游业首当其冲。以2003年遭受SARS打击最大的中国旅游业为例,该年上半年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累计测算数为73.31亿美元,同比减收22.4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47%①。自然灾害虽然不及流行疾病的影响严重,但是也足够使某一区域内的旅游业遭受惨重的打击,最具代表性的为2004年的南太平洋海啸,给南亚地区的旅游业造成了严重的创伤,使该地区旅游业在较长时间内才得以恢复发展。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演进,2008年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在很短的时间内演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自2000年以来,继恐怖活动、流行疾病以及自然灾害之后,全球国际旅游又一次遭到重创。由于许多企业纷纷倒闭,失业人口逐渐增多,全球经济步入低谷,致使全球国际旅游者数量急剧下降,国际旅游消费水平迅速下滑,世界旅游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于2009年1月的全球旅游业景气报告显示,2008年国际旅游业的增长速度明显缓慢,3月份就出现了下滑状态,8月份则出现负增长现象[8]。其中,欧洲与美洲的国际旅游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最大,亚太地区以及非洲等地的国际旅游受其影响较小。尽管来自多个方面的复杂因素交叉影响着全球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但由于经过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全球国际旅游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了全球国际旅游业的信息化建设,并且形成了一些颇具影响力的区域旅游合作网络,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大旅游”的观念逐渐得到了认可,国际旅游区域合作日益紧密,旅游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与集团化进程加快,一些跨国旅游企业的竞争力逐渐增强,这些都增强了国际旅游业的抗风险能力。此外,通过2000—2009年10年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可以看出,这个阶段的旅游形式总体上是较为稳定的:

以上数据显示,10年来全球国际旅游人数在总体上是保持增长的,各种复杂因素并没有动摇旅游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全球国际旅游的迅速发展也是休闲经济时代的要求。因此,在该阶段,全球国际旅游的发展可以视为较为稳定的。

预测全球国际旅游的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全球国际旅游发展的历史为我们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供了依据。对未来全球国际旅游人数进行趋势预测,可以衡量和透视国际旅游业的市场前景。旅游市场趋势预测,是建立在时间序列指标的趋势分析基础之上的,即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来考察旅游市场的发展倾向,探索其发展规律并用简洁的数学语言来解释。关于旅游市场趋势预测与分析的方法以及模型有多种,在对全球国际旅游市场进行预测时,要依据已有数据资料的特征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趋势模型。据的收集与图形的绘制一般认为,旅游市场趋势预测的数据资料最好在7-13个时期内[9],时间段过短则会降低分析的准确度,时间段过长则会使整个预测过程的计算量增多,使分析过于繁琐。因此,本文根据世界国际旅游组织公布的2000年至2009年10年间的全球国际旅游人数及其增加量与增长率(表略),在坐标图中绘制出曲线图,(图略)趋势预测模型的选择与相关参数的计算从全球国际旅游人数趋势图可以看出,2000—2009年的全球国际旅游人数在时间序列中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呈曲线形状,因此采用时间序列模型中的趋势外推法建立趋势预测模型。趋势外推法是时间序列中的长期趋势利用人们已知的具有各种变化特征的曲线进行拟合的分析方法[10],一方面,趋势外推法适合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中长期的趋势预测;另一方面,上述10年间的数据破动性不大,波动也不频繁,运用趋势外推法既可以让人们掌握未来一定时间内国际旅游市场的大体趋势,又可以通过消除趋势性来使人们对时间序列的波动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此,利用社会统计软件SPSS11.5中的时间序列模型中的二次曲线拟合法对全球国际旅游市场的趋势进行预测。

第2篇:生态旅游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09

0引言

旅游业是资源与环境高度依赖性产业,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国外关于旅游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侧重于旅游对环境的消极影响;20世纪7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将视角转向环境对经济增长的限制研究,并开始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1世纪以来,国内旅游学界开始运用协调发展理论及方法研究旅游与环境的协调问题。杨士弘较早提出了协调发展度的划分体系与判别标准,李雪丽、程晓丽分别对我国24个旅游城市及安徽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进行分析。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河南省在全国具有代表性,代表了旅游业发展速度快、生态环境压力大、区域经济处于中等水平、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的绝大多数省份,因此,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研究尤为重要。

1.2计算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

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是测定协调关系的两个重要指标。协调度反映的是系统或要素间总体协调程度或在一定水平下为使系统内要素综合协调程度最高,系统或要素间进行组合协调的数量程度;协调发展度反映的是系统或要素间总体协调发展程度或水平的高低。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计算公式为:

C表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度,K为调节系数,因本文涉及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故K取值为2。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的计算公式为:

T表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因河南省将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均确定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故α、β各取值为0.5。D表示协调发展度,D值越大,说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整体的协调发展程度、水平及综合效益越好,反之,亦然。

1.3协调发展类型的判断标准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根据协调发展度D的大小,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分为五个类别,若DE(0,0.2),属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严重失调衰退类;D∈(0.2,O.4)属于中度失调衰退类;D∈(0.4,0.6)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DE(0.6,0.8)属于中度协调发展类;D∈(0.8,1.0)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对比旅游经济综合指数f(t)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g(e)数值的大小,可判断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滞后性,若f(t)>g(e),说明是生态环境保护滞后型,若f(t)一g(e),说明是旅游与生态同步发展型,若f(t)

2河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

2.1协调关系相关指标计算结果

根据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的计算步骤及公式,可计算出河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关指标(见表1)。

2.2旅游经济一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

根据表1绘制出河南省2004―2013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指标的动态演变曲线(图1)。

首先,河南省旅游经济指数与生态环境指数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旅游经济指数低于同时期生态环境指数,但旅游经济增长快,保持了年均25%的增速,10年来,旅游业总收入增长576%。相比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一直稳中有增。2013年旅游经济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几近相等,按照旅游经济增长的势头,未来的几年内,生态环境有可能滞后于旅游经济的发展,环境方面应引起重视。

其次,河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展势头良好,但协调关系起点较低,2004―2006年协调发展度均低于0.7,主要原因是旅游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影响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但从2011年之后,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两者的协调程度日益增强。

最后,从协调发展度曲线看,因河南省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旅游业起步晚,2004年和2005年协调发展程度属于勉强协调类且旅游经济发展滞后型;2006至2008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步入中度协调发展阶段;自2009年起,河南省旅游业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进入良好协调发展阶段。2013年,河南省明确提出推进生态省建设,为进一步推动旅游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与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3结论与建议

第3篇:生态旅游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旅游文化课程;文化性;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94-02

随着旅游业在经济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它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和依赖也越加明显。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旅游文化。而如何切实提升旅游文化课程中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与实务能力,则是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其切入点是对旅游文化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而改革教学方法,构建一种“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生态课堂已势在必行。

一、旅游文化课程的现状

传统的旅游文化课程作为旅游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涵盖了中国文化中的历史、宗教、教育、建筑、服饰、风尚习俗、文学艺术等多方面。但受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影响,很多教育者在传业授道时,将旅游文化课程的主要任务定义为仅是向受教育者传授旅游文化知识,而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联系不紧密。作为最直接传播知识的载体——教材,内容选取不严谨、大量雷同、风格相近、内容陈旧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对“文化”的不重视和不系统更是各类教材的通病。在我国的导游资格考试体系中,旅游文化课程并未被单列为考试科目,仅作为导游基础知识的一部分。应试者普遍认为,从未来就业的角度来看,从业者对旅游文化的认知程度并不重要,这直接导致了应试教育环境下“文化教育”的缺失。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种现状也必然严重影响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我国旅游业及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导致了旅游文化课程长期忽略文化的存在感与时代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造成了旅游文化课程偏管理、轻文化、重传统、轻发展、重讲授、轻实践、重灌输、轻互动的现状。

二、旅游文化课程的灵魂:文化性

旅游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人们容易将“管理”在相关旅游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重要性放大,于是旅游教育似乎顺理成章的被贴上了“经济+管理”的标签。在今天,经济不再是衡量旅游业发展的唯一标准,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提升,探求和感悟旅游活动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成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所以旅游教育的文化性更应该被强调。旅游文化课程同样在经历着这样的转变。

(一)“文化”是旅游文化课程真正的内涵和外延

旅游文化(tourism culture),是指一种包容并蓄的文化形态,它包含着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游客文化需求的多样性,以达到促使旅游业自身发展及社会进步的目的。细化到旅游产品的范畴中,它是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观念等方面相互促进与发展的文化体系。在社会文化的范畴中,它又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我们可以这样诠释旅游文化课程——“旅游”代表学科性、“课程”代表专属性,而“文化”才是旅游文化课程真正的内涵和外延。

(二)强调“文化”有助于发现并掌握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规律

以文化为主线,可以帮助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民族文化、一般行为习惯、历史传统的方法,认知地区性、民族性差异给旅游产品的制作、包装、销售、推广、创新带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以文化的发展趋势分析不足、以文化在地区性差异中的互补作用弥补不足,以求在具有指导性的旅游文化课程中,发现旅游文化课程教学规律和发展趋势,构建文化与旅游产品相联系的科学体系。

(三)强调“文化”有助于提升旅游文化课程品味

将文化放在旅游文化课程的核心位置,自然也会使课程具备文化的相关特征。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指导中国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是四点:1、刚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这些思想集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学大师张岱年多年研究精髓于一体。如果在旅游文化课程中作为传业授道解惑的一部分,向被教育者传达的文化讯息,能够恰当地将旅游课程和中国文化串联成体系,深化旅游文化课程的内涵,使旅游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旅游文化课程的品味自然随着文化的传播与深入人心而获得提升。

(四)强调“文化”可以提高旅游文化课程在旅游教育中的地位

文化作为现代人日益需要的精神食粮,供求均在增长,但仍呈现求大于供的状态,据国家统计局的按收入等级分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统计数据看,自2007年以来是每年均有所增加,且呈现增长加快的趋势。在旅游教育中,增加对文化的关注、提高对文化的投入已成必然趋势。旅游文化课程在旅游教育中的地位将随着学科内部对文化的重视而提高。

三、生态化:旅游文化课程新体系构建的必然趋势

要想真正发现并掌握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规律,切实提升旅游文化课程品味,必须构建旅游文化课程新体系。而旅游文化课程的生态化,则是构建旅游文化课程新体系的重要途径。生态旅游文化课程的建设应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4篇:生态旅游发展趋势范文

(一)2010年云南省旅游目的地市场集中度评价为评价云南省旅游目的地市场的集中度,通过查阅相关统计年鉴,收集整理眦选取了2010年云南省16个州市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次数、接待入境旅游人次数及旅游总收入对比分析市场动态变化,我们收集整理了2006年云南省各州市接待国内旅游、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次数及旅游总收入,并计算出相应的市场集中度:计算出2006年云南省前四位州市的旅游市场集中度指标为:接待国内旅游者的集中度为53.8%;接待入境旅游者的集中度为84.7%;旅游总收入的集中度为60.0%。将2006年和2010年的评价结果比较,见表4。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可以看到:1.近年来,云南省已形成以昆明市、大理州、玉溪市、红河州为主的国内旅游目的地市场和以昆明市、丽江市、迪庆州、大理州为主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市场,旅游总收入主要集中于昆明市、大理州、丽江市等目的地市场,可以说云南省的旅游目的地市场主要集中于滇中和滇西北。从2006年到2010年、2011年市场集中形式基本上无大的变化。2.从2006年、2010年和2011年云南省市场集中度三个指标的数值看,基本保持一致,说明市场占有率非常稳定。2011年较2010年,2010年较2006年集中度呈小幅下降趋势,这正是说明了有一批新兴的旅游地正在逐渐崛起,正在分割市场。3.虽然指标指数不低,但从总体上看,各州市旅游发展极不均衡,差距很大,显示云南省旅游市场整体上市场集中度偏高,均值偏低,市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垄断性强的局势。若市场集中度数值呈逐年缓慢降低趋势,表明市场的逐步扩展蔓延,这样市场整体上才会和谐发展。

(二)云南省旅游市场竞争态势评价根据云南省各州市的旅游经济数据,按照上述计算公式(2)、(3),计算出2010年16个州市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产率,并与16个州市的市场占有率均值和市场增值均值作比较,大于均值的记为“+”,小于均值的记为“-”,以此作为双指标结果,如(+,-),从而判断旅游市场发展类型。计算结果见表5。将分析结果绘入BCG模型的坐标系中,。在此要指出的是,由于各地区旅游发展的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的差异,旅游业在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都有所不同,以及各地区旅游发展在整个云南区域中的巨大差异,上述结果仅表示云南省区域旅游市场范围内各州市的旅游市场相对竞争状态,其计量结果仅表示各地区旅游市场的半定量化特征,其综合评价还要结合当地发展背景进行定性分析。2010年云南省各州市旅游市场相对竞争特征如下:1.昆明市、丽江市、西双版纳州属于明星市场。市场份额高、增长率高,该旅游市场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且占有支配地位,为保证市场高速增长,应保证投资,加大发展力度,以稳固市场。采取的战略是,积极扩大经济规模,抢抓市场机遇,以长远利益为目的,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竞争地位。明星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可转化为金牛市场。2.大理州属于明星市场向金牛市场的过渡市场。市场份额高,但增长率一般,市场呈现规模化发展。多年来,大理与丽江旅游市场竞争状况相当,但近几年来,大理逐渐演化为到达丽江、迪庆的中转站。大理是滇西北旅游开发最早的地区,其目前的旅游发展已趋近成熟期,其旅游业亟待转型升级。3.红河州属于弱金牛市场。增长率低、市场份额较高,旅游市场已处于成熟期,市场规模化、边际利润高,经济效益明显。实行的战略是,尽量压缩固定资产投资,争取短时间内的高利润,为新产品开发提供资金。4.楚雄州、保山市、昭通市、普洱市、临沧市属于问题市场。市场份额低、增长率高,利润率低,资金不足,负债比率高。旅游市场需加强规划、加大投资以提高其市场占有率,需提升核心旅游产品,加大品牌推广力度,使其向明星市场、金牛市场发展,同时要稳定市场增长率,避免其衰退到瘦狗市场。5.德宏州、曲靖市、玉溪市、文山市、怒江州属于瘦狗市场。市场份额低,增长率低,利润率低,处于不盈利状态,负债率较高。需采取的战略是,提升区域内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加快产业链整合,打造核心旅游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6.迪庆州属于瘦狗市场与金牛市场之间的徘徊市场。2008年经历雪灾、3.1、四川汶川地震、金融危机(迪庆旅游市场主要为入境旅游市场)的迪庆州旅游经济大幅下降,事件过后,在2009年旅游经济取得飞速的发展,出现极高的增长率,达25.7%,旅游市场占有率也保持在前几位,高增长过后在2010年趋于平缓。区位条件和经济基础的落后,使得迪庆州旅游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差,旅游经济大起大落地发展,市场地位徘徊于瘦狗与金牛之间。应分析其市场发展优劣势及其市场形成的原因,避免盲目投资,通过旅游产业转型来挖掘潜力市场。从2010年到2011年,云南省旅游市场变化特点可见表7,并总结出:1.昆明市、大理州、西双版纳州均从明显市场转变为金牛市场,市场占有率都有略微的下降,市场增长率下降明显,说明随着多年的迅速发展,这三个州市市场发展逐渐趋于稳定。2.丽江市依旧是明星市场,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有小幅度的增加,说明丽江市的旅游市场正旺,还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红河州还是处于金牛市场,且是若金牛市场,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都有所下降,这个时候应该开发一些新的旅游产品,避免其走向瘦狗市场。3.迪庆州、德宏州、曲靖市、文山州还是瘦狗市场,都有市场占有率小幅增加,市场增长率大幅增加的表现,市场有转好的趋势。4.玉溪市从瘦狗市场转变为问题市场,市场占有率增加,增长率大幅度增加,市场趋于好转,有望向明星市场转化;临沧市还是问题市场,不过市场占有率略微有多增加,增长率下降,市场逐渐趋于平衡,有转好趋势,有望向明星市场转变。5.楚雄州、保山市、昭通市从问题市场转化为瘦狗市场,市场占有率略微增加,增长率大幅下降,旅游市场形势弱化,亟待转型升级。6.普洱市还是问题市场,但市场占有率下降,市场增长略大幅增加,市场发展极不稳定,问题加剧,亟待分析解决;怒江州还是瘦狗市场,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都有下降,市场退化,问题严重化,亟待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数据分析结果

旅游市场竞争态研究是旅游市场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选取2010年、2011年云南省16个州市的旅游经济数据,并根据各地区旅游市场发展的实际背景来进行区域旅游市场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分析。应用旅游市场集中度分析法,云南省国内游客旅游目的地主要分布于滇中的昆明市、玉溪市,滇西北的大理州,及滇东南的红河州;云南省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市场以滇中的昆明市,滇西北的迪庆州、丽江市、大理州为集中区;云南省旅游经济主要集中分布于滇中的昆明市,滇西北的大理州、丽江市,滇西南的西双版纳州。运用BCG模型评价法分析云南省各州市旅游市场竞争结构和竞争态势,可以看出云南省旅游市场发展极不均衡,市场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010年,金牛市场仅有红河州一个,且是弱金牛市场,在2011年增为四个金牛市场;明星市场由四个转为一个;多个问题市场且问题正在加剧;瘦狗市场众多,有部分有转好的趋势,但有些市场正在退化。总体上看,云南省旅游目的地市场最有竞争实力的主要集中于滇中和滇西北,其次是滇西南和滇东南,再次是滇西和滇东北。

提高云南省旅游目的地整体竞争力的策略

针对云南省各州市旅游目的地市场发展的不均衡,根据市场竞争结构和市场发展趋势,提出一些提高云南省旅游目的地整体竞争力的策略:

(一)融合大旅游思想,优化旅游目的地旅游空间结构优化云南省各州市内部旅游区结构,并联动周边旅游区,以核心区带动辐射区达到“资源共享、优势叠加”,从而产生整体大于部分和的效果,如文山州可以普者黑著名旅游目的地为核心市场,来带动发展周边辐射区的旅游市场。以同样的思想,在省域范围内,优化云南省各旅游地结构,以旅游热区联动周边旅游地,实行区域旅游合作,扩大旅游产业链,如依托滇中旅游大都市的区位优势及枢纽中心地位,带动玉溪、楚雄、曲靖的旅游发展,并发展扩大空间“1小时”旅游圈;以滇西北为核心,与滇西实行区域旅游合作。不要互相分裂,恶性竞争,要以云南省大旅游为目的,小区域内有自己的品牌,大区域上要以“七彩云南•旅游天堂”作为对外市场竞争的总口号。

(二)实施旅游产品差异化策略,增强旅游市场吸引力以旅游资源为基础,旅游需求为导向,根据旅游者的个性、偏好、文化程度、经济能力、消费观念等因素,对旅游产品的类型结构、空间结构进行合理配置,构建具有个性化、多元化、专业化、多类型与多层次的旅游产品组合,实行区域内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使其既能发挥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势,又能突出旅游资源的特色,避免同质产品的弱势竞争和恶性竞争,从而增强区域旅游产品市场的整体竞争力。目前,云南省已划分为六大旅游特色精品区:滇中城市群国际旅游区、滇东北红色山水旅游区、滇西北生态文化旅游区、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旅游区、滇西南澜-湄旅游区、滇西火山地热边境旅游区。差异化、特色化的旅游资源与市场,让云南旅游产品类型丰富、齐全,整体上充满竞争力。

(三)改善旅游环境,增强旅游市场发展驱动力改善旅游市场环境,一方面应完善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形成良性运转的高效系统;另一方面要改变竞争无序的局面,保证旅游者旅游的畅通、和谐,促进旅游人才等要素的整合,严格加强对导游等旅游服务人员的监督管理。

第5篇:生态旅游发展趋势范文

一词不再仅是零售业的专属词汇。当“业态”

和“旅游”结合在一起,便出现“旅游业态”这一新名词,用以描述复杂的旅游行业发展态势。

【关键词】旅游业态规律发展预测。

Abstract: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development forecast of tourism formats.

依据旅游业发展特征,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旅游业态。狭义上讲,旅游业态指旅游企业为满足旅游市场需求所形成的经营形态,包括旅游企业所提供的产品类型,组织管理方式、营销方式、服务方式等;从广义上讲旅游业态是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相互交融、演变、发展而形成的营业形态。

1.旅游业态的发展规律。

旅游业态发展规律是不断创新,行业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在熊彼特的理论中,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它包括五个方面:生产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掠取或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一种新的来源;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1.1旅游业内部产品和经营模式。

传统旅游产品的升级和新型旅游产品的出现是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受到政治、政策、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及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旅游产品和经营模式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1.1.1科技促进旅游。

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而科学技术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集中表现在:①新型旅游产品的出现。主题公园中的现代化娱乐设施、景区中别样的观景设施、网络一站式旅游采购以及旅游科技展示手段等等,使旅游资源的范围和旅游产品的形式得以拓展。②旅游企业的新型组织管理形式。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强烈地冲击着传统旅游企业经营。如饭店的中央预订系统、旅行社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旅游电子商务等把旅游企业引入了世界层面的竞争和发展领域,也催生出更高效率的管理、营销方式和旅游消费方式。

1.1.2政治经济环境带来旅游。

旅游业经常为学者描述成一种易波动的行业。但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往往是企业创新和培育新业态的时机。2009年我国旅游业积极应对,所呈现出的逆势上扬态势足以证明:

面对政策的调整和经济形势的变化,旅游行(企)业必须遵循市场顺时而变。顺势而变,才能”重获新生“。例如假日制度的调整,长假缩水催生城市近郊游;2009年为刺激旅游消费,各地借旅游券的吸引力推销线路;针对大型节事设施的后续利用,设计新的旅游吸引物的产品如奥运会后的鸟巢、水立方的发展,世博会旅游产品等等。

1.1.3社会文化环境催生旅游。

在现代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的同时,人们对于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出现了像养生、健身、泡吧之类的休闲理念。切合旅游者需求旅游新产品正不断推出,如温泉SPA、高尔夫运动、中药疗养、健康饮食等各种主题的休闲养生之旅。网络上的一些流行词汇,如”试客“、”拼客“等都反映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追求。现在类似于AA制的旅游拼客已经出现,不久或许旅游产品会成为”试客“们追捧的对象。旅游企业若能够及时捕捉这些讯息并迅速做出反应,即可发现潜在商机。

1.1.4经营管理方式。

互联网冲击了传统旅游业的经营方式,在线旅游形式的诞生可谓是旅游业应用信息技术的典型,如国内携程旅游网、去哪儿商务旅游网等为那些不满足于观光的旅游者设计休闲度假产品;为日益增多的商务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商务旅游服务。产权式酒店、分时度假、连锁式经营、集团化趋势等都是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形式。

1.2旅游行业融合。

旅游行业同其他相关行业的融合造就旅游新业态。任何企业都不是孤立发展的,而旅游企业因旅游业的强关联性和综合性决定其要更多地依赖其他行业。这一方面造成旅游业易波动性,另一方面使其极具包容性。旅游业的这一特征使旅游企业可以借其他行业发展之东风。行业间的融合大大地拓宽且细化旅游行业的发展领域,催生了新业态。休闲度假的兴起促成旅游业同房地产的结合,如目的地休闲房产、城市的游憩商业区(RBD)成为城市游的重要一站;同医疗部门的合作形成医疗旅游,像泰国、印度、新加坡等国就是医疗旅游发展的典范;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既改变了旅游企业的经营方式,也使人们方便快捷地获取旅游信息并直接通过网络达成交易,像国内的携程、e龙、芒果等旅游网站的B2C交易模式将成为旅游者的主要购买方式;旅游地的大型文艺表演也是旅游与文化产业结合的产物。

2.对我国旅游业态未来发展的预测。

2.1旅游产品品质升级。

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消费的日渐成熟,新型的旅游市场和更高品质的旅游消费呼唤升级的旅游产品及相关服务。旅游企业需要为老年人市场者设计越来越多并且符合其需求的个性化旅游产品。而成熟的旅游消费者将越来越需要高品质、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以自驾车游为例,旅游相关设施如物品供给、汽车旅馆等将会出现。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发高端旅游产品将成为一大趋势。如拥有顶尖服务和设施的高尔夫、温泉、国际会展、邮轮等高端度假产品。为日益增多的自驾车出游市场专设计自驾车游线路,另外像房车旅游、露营旅游等个性化旅游形式将成为旅游业态的发展趋势。而同时另一股消费理念,如低碳、环保、公益等也将逐步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

2.2行业内部分工进一步细化和多种行业融合。

首先,旅游业内部专业化分工发展趋势。

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意味着旅游竞争的成败取决于旅游企业的服务是否专业以及其目标市场细分是否准确。事实证明,日益增多的个性化需求改变了旅游业特别是旅游企业的发展格局。例如酒店逐步分化成为商务、度假、经济等多种类型专业化酒店。其次,旅游业的综合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如今,我国旅游企业”小、弱、散、差“缺乏大型旅游国际集团的局面将得到改善。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将从事多样化的投资经营。再次,旅游业和相关行业的融合继续增强。旅游业的综合性是行业融合的促进因素,在行业间交叉的边缘寻找可能的创新点。创意的理念会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越来越受到旅游业的重视。试想将音乐家、美术家的创意融入旅游产品或旅游地的开发一定会让旅游业更加焕发活力。

2.3技术创新旅游业态发展。

以新型互联网络、移动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正深刻地变革着旅游业的发展进程。

互联网络技术的进步在不断促进旅游企业交易系统创新升级的同时,也实现了旅游服务由Web2.0向Web3.0个性化、互动化、社区化的升级转变,极大地提升了旅游者在旅游交易中的参与度和主动权,进而使旅游企业更加准确地掌握旅游者需求的反馈信息,设计并提供定制化的产品与服务。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的逐渐普及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概念的提出,使旅游服务借助移动通信技术,实现移动设备与固定网络的互通,实现永不下线,移动共享。真正实现随时随地数字化的旅游服务,与旅游者———这群跨越地理空间进行位置移动的人———真正如影随形,旅游者通过手机移动网络便可随时随地掌握所需旅游信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RFID技术与手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手机刷卡畅游世博,开创手机与旅游完美结合的先河,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旅游消费方式。而在旅游目的地方面,目前在台湾由台资策会与旅游业合作提供RFID科技休假将在垦丁悠活度假村实现,RFID(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WSN(无线感测网路技术:

wire-less Sensor Network)系统让度假科技化,旅客将可只凭一只RFID手环、ZIGBEE定位项链,在全村吃喝玩乐畅行无阻,享受高科技轻松假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挑战旅游者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将为旅游者带来方便、快捷和全新的旅游体验,促进我国旅游业态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生态旅游发展趋势范文

(一)旅游产业和农牧业发展态势的趋同性

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一些相关产业也得到了促进。其中,较为明显的表现是农牧业在近年来稳步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牧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取得了粮食丰收、经济作物较快发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好成绩。自2000年以来,旅游产业发展和农牧业经济呈现同向变化趋势。这一变化通过旅游综合收入和农牧业增加值来反映。1.旅游产业与农牧业增加值对比分析2000年以来,旅游综合收入和农牧业增加值总体上均出现增长的趋势。旅游综合收入从2001年的7.505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26.4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38.08%。以2001年为基期,农牧业增加值从2001年的37.47亿元上升到了2012年的80.41亿元,年均涨幅为4.17%。总的来看,2001年到2012年间,旅游综合收入和农牧业增加值都表现为上升趋势。2.旅游产业与农牧业增加值的增幅对比分析旅游综合收入和农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幅度)表现出阶段性。旅游产业是敏感性产业,受2003年的SARS和2008年3·1影响,2003年与2008年旅游综合收入都出现低谷。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以后,旅游综合收入出现迅速发展的态势。2006至2007年间,旅游综合收入平均增速为59.15%,比11年间的平均增速高出21.07个百分点。2008年3·1之后,旅游综合收入增幅每年成增长态势。2001至2005年间,农牧业增加值的平均涨幅为4.05%,与2001-2012年的年均涨幅4.17%比较接近。2006至2008年间,农牧业增加值的平均涨幅为5.5%,比平均值高出1.33个百分点。2009至2012年间,农牧业增加值的平均涨幅为3.3%,比平均值低0.8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旅游业的波动性较明显,农牧业发展情况较平缓。

(二)旅游产业和农牧业发展趋势的定性分析

乡村旅游是农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体。乡村旅游目的地农牧业景观、农牧业生产、农村劳动力均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且部分农牧业生产要素本身就成为了一项重要乡村旅游吸引力。旅游业同样可以反哺农牧业,乡村旅游业能够吸纳农牧业剩余劳动力、提高农牧业收入、促销农产品。农牧业与旅游业的联动效应已经不言而喻,国内外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两者之间的关系。1.政策扶持与产业融合就而言,200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了《关于扶持和鼓励农牧民群众开展旅游服意的指导意见》,乡村旅游开发活动开始在区内遍地开花。2012年,自治区出台了十二五期间的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已经形成了五大主题品牌,分别是“雪峰乡村”“高原林村”“高原牧歌”“神奇乡井”“屋脊农庄”[10]。乡村旅游已经与传统的农牧业以及新兴的高原净土产业相融合,依托农牧业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农牧业产品供给以及农牧业原有的人力资本在不断发展。从整体情况来看,乡村旅游经济与国内其他地区存在共同特点。最为明显的一点,即产业融合吸纳了农牧区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农牧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发展乡村旅游可以调动农牧民参与旅游开发和服务接待的积极性,提高农牧民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农牧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效率。因此,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农牧业经济效益与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对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与国内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相比,虽然乡村旅游发展起步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而从产业联动的角度分析,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所依托的高原农牧业生态景观及农产品、高原特色奶、肉制品等均丰富了旅游产业的产业链结构。农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实现了农牧业产品创新,促进了农牧业结构创新发展。反过来,农牧业的转型与发展为乡村旅游经济注入了活力,同样丰富和发展着乡村旅游经济。2.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的佐证课题组于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期间,对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不同类型的开发模式、不同地理区位、不同发展程度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以昌都地区半农半牧县芒康县为例,该县处于滇藏线与川藏线的交界处,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该县境内沿214国道有一条旅游观光线,观光线周边分布着许多乡村旅游目的地,包括纳西民族乡(又称“盐井”)、曲孜卡温泉度假村等。其中,纳西民族乡的千年古盐田景观及当地农牧民制盐晒盐的劳作方式成为了吸引沿途观光游客的一项重要旅游资源。而旅游经济活动也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人们传统的生产作业方式、保护了非物质文化资源,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复兴。由于旅游业的乘数效应,旅游产业链与农业相衔接,拓展了农牧产品的销售和经营渠道;农牧业的生产要素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为旅游产业提供支持与保障。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乡村旅游产业与农牧业联系地研究已经有了较好地积累。但是,通过广泛的文献检索发现,以实证研究范式分析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旅游产业与农牧业内在联系的文献不多。在研究对象方面,以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的报道尚未出现。综合上述论述,结合2000年以来农牧业和旅游产业经济发展趋势及相关数据,我们提出研究假设:在大力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产业与农牧业已经开始融合,旅游产业与农牧业之间存在双向影响的关系。

二、旅游产业发展与农牧业经济增长的VAR和脉冲响应分析

产业融合与产业关联一直以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一般认为:产业耦合是对产业关联与产业融合在物理学方面的形容。研究人员将“耦合”这一概念引入产业经济研究当中,用来解释经济系统的不同子系统之间在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协调与制约的现象。纵观国内外关于产业耦合、产业关联的研究报道,可以看出该方面的研究已经从最初的概念辨析、机理剖析等方面,过渡到以定量测度为主且具有多学科交叉特征的研究层面。涉及旅游研究方面,旅游乘数效应研究是产业耦合与产业关联在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研究方面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名词。已经出现的研究报道中,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工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联动、农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研究均有表现。其中,农业与旅游产业的关联研究由来已久。然而,前期的研究文献中出现的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路径、融合动力、融合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实证论述,尚未对于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较为精确地探究。因此,为了探究旅游产业与农牧业之间的内在联动关系,验证本文上述研究假设方向的合理性,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方法,选取2001~2012年的旅游产业综合收入与农牧业经济增长作为研究变量①。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是一种非结构化的模型,是以时间序列的统计特征为出发点,通过对经济系统进行冲击影响分析来了解经济系统的动态特征和冲击传导机制,它通常使用最少的经济理论假设[11]。本研究所选用的数据是两列时间序列数据,数据之间的关系缺乏经济理论支撑,故向量自回归模型比较适用于本研究。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常被运用于定量测量两种具有内在关联的事务之间的相关关系。例如,在城镇化研究(郭志义、张耀东,2012)[12]、旅游产业融合与旅游产业协整发展研究(张占涛等,2012)[13]、经济增长与相关问题研究(刘乃全等,2006;李天国,2013)[14-15]、旅游乘数效应研究(胡春林,2007;向延平、蒋才芳,2013)[16-17]等方面。该模型与其他测评方法相结合的运用均有体现。众多的研究成果表明:该方法从深层次角度能够较好地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揭示。本文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来分析旅游产业发展与农牧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一)平稳性检验

经典的线性回归模型通常假定序列是平稳的,或者是一个确定性趋势加上平稳部分,来保证OLS得到的估计量是一致性和具有渐近正态分布的性质。然而,实际中通常遇到的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如果利用经典的模型进行分析则会出现“伪回归”现象[18]。协整分析把非平稳变量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的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平稳性检验是协整分析的前提。本文以旅游综合收入来作为反映旅游产业发展的指标,记为T;以农牧业增加值的变化来衡量农牧业经济增长情况,记为A。为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将T和A分别取自然对数,记为lnT,lnA,进一步对两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在显著性水平5%的条件下,lnA与lnT的ADF统计量均小于其相应临界值,且D-W检验结果数值接近2,故不存在单位根,认为lnA与lnT的序列是平稳的。

(二)VAR模型估计和脉冲响应分析

VAR模型所依托的理论假设较少。在进行短期预测预防与分析方面非常方便,尤其是在对外生变量预测较为困难或者短期内对某些不确定因素难以把握的情况下,利用VAR模型具备较强的便利性[19]。脉冲响应函数描述了在一个扰动项上加上一个一次性的冲击,对于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所造成的影响,因此能够比较直现地描述变量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根据由模型的AIC和SC最小值来判断变量的滞后期,通过Eviews3.0软件可以得到模型的滞后期为2,进一步得出了VAR(2)模型的估计结果(见表2)。以LNA和LNT为解释变量的两回归函数的D-W值分别为1.8323和1.7646,可以认为,随机误差项不存在自相关性。可决系数结果表明第一个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不如第二个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高。在实际应用中,VAR模型的主要用处是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Eviews3.0来分析旅游综合收入与农牧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脉冲响应和差分分解结果如图1、图2、表3、表4所示。图2与图3描绘出了分别给两变量施加一个单位标准差的冲击后所带来的动态影响。图2显示,农牧业增加值的冲击对于旅游综合收入具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本期给农牧业增加值一个单位标准差的正冲击后,从第二期开始,旅游综合收入开始正向变动,并达到峰值4.21%;在第3期到第10期之间出现平稳趋势。在方差分解中,农牧业增加值对旅游收入波动的贡献小幅波动后逐渐呈平稳趋势,最大贡献值为60.58%。表明当农牧业增加值受到外界条件的某一冲击后,通过市场传递给旅游业,给旅游收入带来同向的冲击,即农牧业增加值对于旅游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的影响,且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从图3可以看出,当在本期对旅游综合收入给一个单位标准差的正冲击后,在当期农牧业经济增长便开始正向变动,增加了约0.4%。随后2期达到峰值1.4%,第4期下降到最低点1.0%,在以后几期逐渐趋于平稳。在10期内,旅游综合收入冲击对于农牧业增加值的影响是正向的,且在长期逐渐趋于平稳。从方差分解的数值可以看出,旅游综合收入冲击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影响的最大贡献值为89.68%。研究结论表明:当旅游综合收入受到外界条件的某一冲击后,给农牧业增加值带来同向的变动,并且这种影响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

三、研究结论

第7篇:生态旅游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 本质特征 文化旅游

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 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 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

第8篇:生态旅游发展趋势范文

论文关键词:“印象?,刘三姐”,产业融合,实景演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

 

一.前言

随着旅游产业不断扩展和复制,旅游者渐渐产生审美疲劳乃至厌倦,尤其在经济高速运转的今天,旅游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及工作的压力,其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同类产品的增加,导致旅游企业之间竞争更加激烈,迫使他们急切寻找、选择和创新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力争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获得超额利润。在“推”和“拉”的双重动力作用下,必须实现旅游业态创新,旅游业态创新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业态融合是旅游业态创新的最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产业融合是为适应产业发展或为加强各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而发生的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其本质是对传统产业组织结构和形态的突破和创新。旅游产业融合是顺应国内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和游客需求而提出的一种旅游产业发展新理念,是旅游产业化的新路径,其创新对于突破原有旅游资源的限制,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拓宽原有的传统营销渠道,提升旅游产品内涵市场营销论文,打造旅游产品精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旅游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以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发展起来的旅游业越来越多,主要有文化产业、农业、创意产业中演艺业及网络游戏业等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其中,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整个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主流。本文以“印象?刘三姐”为例,提炼其产业融合模式,并以此为视角,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同时为相关旅游业提供借鉴。

二.“印象?刘三姐”产业融合模式现状分析

“印象?刘三姐”产业融合模式即根据功能和发挥作用的不同,将“刘三姐”等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核心价值,以音乐、舞台演出、电影等创意产业作为途径,融入传统旅游的载体中,形成功能互补的“一轴两翼”的商业融合模式。具体如图所示:

第9篇:生态旅游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旅游 研究内容 综述 江西

通过在中国知网查阅相关文章,概括出江西旅游业发展研究的主要角度及趋势,有利于掌握江西旅游发展的现状,并为今后江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方向和思路。

一 江西旅游业发展研究的主要角度

1.旅游资源角度

张炳高(1985)研究认为,旅游资源开发是搞好旅游事业的基础,江西旅游资源开发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适应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搞好规划,突出重点。连樟寿(1994)研究认为,森林公园是江西大有潜力的旅游资源,并且为江西建设森林公园提出了思路。蒋梅鑫(2002)分析了吉安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认为要开发城市及其郊区旅游资源,发展山水特色休闲旅游。叶仰蓬(2007)为九江庐山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措施,如文化等相关部门联合,提升挖掘、保护城乡特色旅游资源的能力等。李良杰(2011)对江西湿地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了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从江西整体旅游资源开发转为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或某旅游形式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内容趋于细化。

2.生态旅游、红色旅游角度

邱宜动(2000)研究提出,发展生态旅游,大力提高江西旅游业的整体素质,是尽快把江西生态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王伟年(2003)、邹宽生(2004)、金卫根(2005)、刘芳(2011)均对江西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了研究;钟先丽(2007)分析了江西发展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开发模式,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宣传促销、培养和引进旅游人才等建议。施小蓉(2008)研究提出,江西红色旅游需制定近中长期发展红色旅游规划、理顺管理体制上的障碍、模式需多元化等建议。樊春梅(2010)对江西红色旅游进行了SWOT分析,并从品牌、形象、资源、市场、服务、协作等方面提出规划开发具体措施。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是研究最多的旅游类型,目前研究趋于成熟,研究体系较为完善。

3.旅游市场角度

戴建平(1985)研究提出江西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应以国内旅游业为主,同时促进国际旅游业;徐玉萍(2007)研究认为,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开发旅游主导产品和旅游精品能促进江西旅游业全面发展,并且分别针对江西近程、远程旅游市场设计了旅游产品;陶春峰(2008)从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旅游者的年龄结构、职业构成及重游率情况和出游目的等角度,对江西的旅游客源市场特征进行阐述和分析,得出江西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特征。谢兆元(2008)研究认为,江西旅游商品的开发应强化研发、对旅游商品进行形象设计及优化购物环境。该方面的实证研究较少,为旅游市场定制旅游产品是研究空白。

4.综合研究

陈英姿(1998)研究认为,江西旅游发展之路在于体制改革、开拓市场、参与竞争和加强合作;毛端谦(2002)研究认为,江西要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就必须面向核心竞争力,突出区域特色,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和区域旅游协作战略;邓燕萍(2004)研究认为,应抓住机会,做好旅游项目规划,创新旅游机制、加强旅游促销、强化管理意识、保护资源环境,使江西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陈艳(2005)从旅游文化、旅游商品、打造品牌和细分旅游市场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江西旅游产业附加值。张子龙(2007)研究提出,加快江西旅游业发展的具体对策为:制订高水平发展规划,坚持合理有序开发,理顺管理体制,培育优秀旅游人才等。目前综合研究逐渐减少,转为某景区或某旅游形态的研究为主。

二 江西旅游业发展研究的趋势

1.产业融合

旅游产业的融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旅游业与其他服务业的融合;另一种是旅游业与非服务业,即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融合。肖传伟(2001)采用实证分析法对造成公路旅游交通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江西公路旅游交通的相应对策;张辉(2011)研究了高速铁路发展对旅游业的影响,提出江西旅游业适应性对策分析;余本锋(2006)、何尤刚(2010)对江西森林旅游的发展做了进一步研究;宁晓菊(2005)对江西茶文化旅游做了研究;卢伟红(2009)对江西开展食品工业旅游进行了SWOT 分析。总体来说,已有的研究侧重于对江西旅游业与某一产业的融合现象、关联性及作用、意义的分析,而对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路径以及对策方面的系统研究较少。

2.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是目前国内旅游研究的热点,江西省首先在全国了低碳白皮书,实施低碳经济,但针对江西低碳旅游方面的研究却很少,可查询到的文献仅有王立国(2011)的《基于终端消费的旅游碳足迹测算—以江西省为例》,研究非常薄弱,还有很大的研究空白。

3.区域旅游合作

黄细嘉(2006)研究认为,江西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应采取区域性旅游大板块、资本市场促动发展、分区定位各得其所、多边合作点圈结构、互为目的地互为市场等模式。汪晓云(2006)从旅游产品、旅游客源、旅游品牌、旅游管理等方面论述了江西与其它省旅游合作的内容,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江西旅游业的建议。邹晓明(2006)研究认为,观念更新是加快江西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石,整合旅游资源是提升江西区域旅游合作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张蕾(2010)研究提出,区域旅游发展协作的具体模式为共同开发红色精品项目、跨区域旅游企业合作模式和分区定位互为补充模式。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江西省与周边省份的旅游合作,而远距离旅游合作研究很少。

4.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

钟茂林(2003)运用偏离—份额量化分析方法剖析了江西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现状及其变化特征,并提出了可行性的结构优化调整对策。刘成文(2010)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旅游产业结构理论对江西国际和国内旅游产业结构内部要素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挖掘特色文化,提高娱乐和餐饮品位等产业结构优化意见。况永贤(2011)对江西九江旅游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提出要整合产业内外部资源,同时进行产业品牌、产业供给和产业需求的开发;研究内容较局限,利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少。

三 总结及建议

纵观以上研究内容,总结江西旅游发展研究的特点为:研究涉及面较广,研究方向也较多,但相互关联性弱,研究较分散;除旅游资源、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方向的研究较充分外,其他方向的研究都略显不足,存在较大的研究空白;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偏理论分析,定量分析少,运用数据及统计方法的能力弱;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分析少,仅有的成果分析较为浅显,研究趋同缺乏创新。

对今后该课题研究的建议:确立一条研究的主线,围绕其中开展相关研究,加强彼此关联性;加强薄弱环节研究,使研究趋于深入和成熟,注意填补研究空白,并向新的研究方向发展;更多地采用数理定量分析方法研究问题,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增强分析效果;全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使研究更具综合性,同时要突出重点,避免重复研究。关注国内外最近研究成果,了解研究热点和趋势,加强新理论运用实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汪晓云.大力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做大做强江西旅游业[J].价格月刊,2006(11)

[2]刘成文、冯淑华等.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旅游产业结构研究—以江西为例[J].宜春学院学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