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建设总基调范文

经济建设总基调精选(九篇)

经济建设总基调

第1篇:经济建设总基调范文

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市县党代会精神,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根据《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和市委组织部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提出如下意见:

一、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社会背景和重要意义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功能的强弱,首先取决于组织设置是否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形态相适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入推进,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四个多样化”日益明显,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党支部、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设立党小组的传统党建模式面临新挑战;行政村区划调整后,村级区域规模成倍扩大,社会事务更加繁重,党员人数急剧增长,有的行政村党支部难以适应领导农村改革发展和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需要;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各类新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大量兴起,农村党员从业结构逐步呈现多样化,客观上需要完善基层党组织体系,改进党员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适时合理地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对于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新党建理论和变革党员管理模式,全面推进“先锋工程”建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以及党员队伍结构变化实际,依章有序、因地制宜、综合配套、注重实效,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组织整合功能,巩固党组织在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为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主要原则:(1)依章有序。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既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又要严格遵守《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尊重党员的民利,充分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耐心细致做好党员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实行党组织设置的有关审批制度,积极稳妥推进。(2)因地制宜。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要根据行政村党员队伍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党建工作基础等客观条件而定,从实际出发,该新建的新建,该升格的升格,该调整的调整,不搞一刀切。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平衡状况,允许多种结构、多种模式的党组织并存和发展。(3)综合配套。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要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社区党建、新社团党建结合起来,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与加强和改进乡镇党委对村级党组织的领导结合起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结合起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起来,健全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推动农村基层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提高领导水平。(4)注重实效。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要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组织设置调整和完善后,要赋予相应的职责、健全相应的功能、发挥相应的作用。既不能使党组织设置滞后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不能不顾客观需要盲目升格党组织。

三、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主要措施

在具体实施中,要抓住以下三个主要环节:

1、调整和完善党组织设置。(1)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跨行政村的基层党组织。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农民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可依托乡镇专业经济合作社(协会),把参加专业经济合作社(协会)的农村党员从原行政村党组织中分离出来,另行组建跨行政村的基层党组织。跨行政村的专业经济合作社(协会)党组织隶属于乡镇党委。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要兼顾加强村党组织建设的需要,不能削弱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2)根据行政村发展需要,升格村级党组织。对行政村党员人数超过50名,或党员人数接近50名,经济比较发达、党员发展预期良好的村,经乡镇党委批准,成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对行政村党员人数超过100名的村,根据工作需要,经县委批准,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村党委隶属乡镇党委。新设的村党总支(党委)下设党支部。党支部的设置可采用两种模式:一是按行业分类设置。经济比较发达、党员从业结构比较复杂的村,可设置工业、农业、综合(包括商业、个体、三产)、老年等若干党支部,党员按从业情况分别划到相应的支部。村内各种所有制的经济组织或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中,有3名党员以上且没有家族化倾向、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的,应单独建立党支部,一般隶属于村党总支(党委)。二是按地理区域分类设置。对那些党员从业结构比较单一的村,可按居住区域划分党支部,但必须尽可能打破撤并前“小村”的局域。(3)按照党员队伍结构状况,重新划分党小组。行政村党员人数在50名以内,不具备改建党总支条件的,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需要,按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或作用类同原则,重新划分党小组。外出党员外出时间较长、分布集中、地点固定的,村党组织要在外出党员中单独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并主动与所在地党组织协商确定其隶属管理关系。

2、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乡镇党委要组织新成立的基层党组织及时做好领导班子的选举工作。(1)坚持选人标准。注意把能够自觉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党组织领导岗位上来,尤其要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专业经济合作社(协会)或村内缺乏合适书记人选的,可通过机关干部下派等途径解决。(2)从严控制职数。领导班子职数设置要体现精干高效原则。跨行政村专业经济合作社(协会)党组织领导班子职数,视合作社(协会)中的党员人数确定。村党总支(党委)一般设委员5人,提高村两委会成员的兼职比例,提倡村委会中的党员成员通过党内选举,兼任村党总支(党委)委员。村党总支(党委)下设党支部有党员7名以上的,一般设支部委员3人。村党总支(党委)下设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一般由村党总支(党委)委员经组织程序兼任,有利于加强领导和管理。(3)严格依法选举。跨行政村专业经济合作社(协会)党组织班子人选,在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基础上确定候选人,再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村党总支(党委)委员采取“两推一选”办法产生。村党总支(党委)下设党支部委员,在民主推荐和测评基础上,召开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3、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1)明确各级各类党组织职责。以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为契机,明确跨行政村专业经济合作社(协会)党组织、村党总支(党委)和村党总支(党委)下设党支部、党小组的职责任务。明确村党组织和专业经济合作社(协会)党组织发展党员必须经过乡镇党委审批。要认真研究乡镇党委如何加强和改进对村党总支(党委)领导和管理、跨行政村专业经济合作社(协会)党组织如何发挥作用、村党总支(党委)如何发挥下设党支部作用等系列问题,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更大效能。(2)健全村级工作运行规范。健全完善村级决策程序、议事规则、财务管理、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公共事务管理、联系服务群众、干部评议考核等制度,建立村内各级党组织统分结合、上下协调的工作机制,健全村党总支(党委)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提高村级组织自我管理水平。(3)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党员活动、党费收缴、党员评议、党员考核等制度,明确发展党员责任、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推动党员分类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4)夯实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组织基础。引导和推进农村各种群众性自我服务组织的建立,若条件具备,村内成立老年党支部的即筹建老年协会,成立商贸党支部的即筹建各类供销协会,成立农业党支部的即筹建各类专业性种养殖业协会,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同时,进一步夯实党支部发挥作用的组织基础。

四、有关要求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乡镇党委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重要性、必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把这项工作作为“先锋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重要位置,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各乡镇党委要成立领导小组,向有关行政村派出工作指导组。指导组要认真履行调查研究、指导把关、沟通联络等职责,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2篇:经济建设总基调范文

【关键词】建设用地;总体规划;基本农田

1.违规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建设用地指标置换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需经原批准机关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同时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的大型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要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根据国务院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要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属于省级人民政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权限内的,根据省级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见,只有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要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才能经原批准机关批准后调整规划。但是,在审计中发现,调整规划后的置换指标并未全部用于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而是用于园区开发和其他项目建设。

2.逃避法定审批程序侵占基本农田

从审计情况看,某市指标调剂规模较大且涉及大量的基本农田。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除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和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以外,其他非农业建设项目一律不得占用基本农田。确需占用基本农田并符合法律规定,涉及农用地转用和征用土地的,必须按法定程序报国务院批准。然而,某市在建设用地涉及基本农田时,往往通过指标置换,通过调整县、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改变基本农田的数量与布局,规避报批占用基本农田。 在建设用地指标置换和耕地异地保护中,占用的耕地多数是好地和熟地甚至是基本农田,而补充的耕地一般选择山坡地、盐碱地、生地等,加上对这些新增耕地投入不足,即使在数量上实现了耕地的占补平衡,但是质量明显下降,粮食生产能力不能得到保证。

3.无依据收取建设用地指标款且支出混乱

某市国土资源局在未经审批且无任何依据的情况下向建设用地单位收取购买建设用地指标款近2亿元,拨付各县(市)和有关农垦农场用于购买建设用地指标0.6亿元,虽然此款项的支出没有明确的政策依据,但是本着耕地占补平衡的原则,此款项应用于耕地的开发和改善新增耕地的质量,但根据检查情况,收到建设用地指标款的县(市)将此款多用于弥补自身经费不足等与耕地保护毫无关系的支出,使得建设用地指标款成了出售建设用地指标的县(市)的经费来源,其实质是有关单位通过出售建设用地指标为本单位谋取利益。

4.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

建设用地指标的置换,使得中心城市的建设用地指标增加,周边县(市)的建设用地指标相应减少,将不利于出售建设用地指标县(市)的长远经济发展,同时由于中心城市获得了更多的招商引资的机会,经济发展速度更快,进一步拉大了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经济发展的差距,从而拉大了二者在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差距,这不符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不利于城乡经济统筹发展。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一些中心城市出现了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短缺,土地储备资源匮乏,补充耕地困难的问题。而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城市,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相对富余,整理开发增加耕地的潜力较大。于是中心城市为了自身的经济发展,采取行政命令和经济诱导的双重手段从辖区县(市)有偿置换建设用地指标。

建设用地指标的随意置换,势必危及耕地乃至基本农田的保护,降低耕地的质量。为此,应积极采取措施,限制建设用地指标的置换,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明令禁止任何形式的建设用地指标置换,使地方各有关部门执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有关部门应定期对各地的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审查,严禁各地通过调整县、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改变基本农田的数量和布局;严禁各地通过修改或调整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降低基本农田保护质量,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坚守我国18亿亩耕地的红线;建议规范国土部门的收费,杜绝无任何依据收费的现象发生,掐断了部门和地方的不正当经济利益,就从源头上掐断了其违规使用土地资源的可能。

【参考文献】

第3篇:经济建设总基调范文

党的十报告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是十报告的一个亮点,是对党的基本纲领的坚持、完善和深化,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1986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根据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现实情况,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即三位一体总体布局。1991年,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以及国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总体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作了阐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基本纲领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基本任务和基本政策,既有长远目标又有近期要求,既有努力方向又有具体任务,既有战略性构想又有政策性规定,内涵丰富而又简明扼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2006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部署,这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更加明确地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此后,我们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确立为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新要求。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在探索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问题等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近年来,中央多次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上就是在不断探索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党的十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迫切期待,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将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五位一体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又是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丰富和完善,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4篇:经济建设总基调范文

今年5月,##镇建制调整,新一届镇委、政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团结和带领全镇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取得了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显著成绩。

一、综合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374万元,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0.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30万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75万元,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20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亿元,人均存款达22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在职职工人均年收入达9000元。全镇预制住房比重达25%,电视机普及率达65%,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开始进入部分家庭。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人民衣食住行状况大为改观。

二、结构调整有新突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按照“打基础、脱贫困、奔小康”的要求,本着因地制宜、规模发展、立中长远,立足本地资源的原则,实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引进业主,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了15000亩金银花9000亩草场和15000头(只)草食性牲畜,建立了蚕桑基地、反季节蔬菜基地及猕猴桃基地等,生猪、小家禽、稻田养鱼及海椒、糯玉米等多经项目已成为全镇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农民带来的直接经济收入人均达800元以上。按照“保安全、保丰收”的原则,实行以水利为重点的山水田林路综上所述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平方公里。新建微型水利工程20口,整治、维修山坪塘15口,200立方米,维修灌溉渠7公里,保障农业用水。不断引进新产品、新技术,确保粮食产量稳步增长。2003年,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114933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6776亩,产量30968吨;蔬菜播种面积23795亩,产量6915吨,达历史最高水平。

三、非公经济逐渐壮大,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目前,全镇有5家较大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6000万元。江津市建司和##供销社成功进行了改制。已引进重庆市渝欣牧业公司和江津市地利农业开发公司,投资300余万元进行金银花的加工开发和种草养畜,并初具规模。现有金银花加工厂2个,种羊场2个,种兔场1个,草科鸡养殖场1个,金银花加工设备3台,提高了金银花加工质量。先后引进江津市玫瑰米花糖公司修建“四面山老腊肉”生产基地、复兴竹海漂流社和重庆会龙旅游资源开发公司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江津市四面山开发公司建设猕猴桃生产基地。截至今年6月,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6个,到位资金5732万元,主要涉及基础设施、能源、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深加工、旅游等方面,开放型经济已具雏形。

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公路建设方面:主干道渝东公路傅家至东胜段的加宽改造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已整修傅家一河河、马家坪—凤场等镇、村级公路18公里;新修小月、天平、水浒等村级扶贫公路50余公里,方便了群众出行和物资运送。已完成##至沙河公路的规划测设工作,并已正式动工,城镇建设方面:先后完成##千米大道、边贸综合市、梨园新街片区开发,场镇面貌进一步改观。完成了傅家场镇、马家坪新村建设;场镇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此外,水能资源的开发也在稳步推进。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为我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搭起了平台。

五、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主法制得以加强。版权所有

努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坚持幼教、普教、成教共同发展,加大教育硬件设施建设投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认真贯彻落实“三大基本国策”。计生工作坚持“三为主”方针,推行“三结合”,强化宣传教育,严格目标管理,实行“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制”。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坚持“稳定、打击、治理、普法、建设”的工作方针,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镇文化、体育、卫生、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民政工作稳步推进,“双拥”工作得到巩固,安全工作进一步强化,武装、劳动就业、人事、统计、审计、档案、保密、残联、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

六、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廉政建设不断加强。

顺利实施机构改革和建制调整,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职责。坚持政务公开,及时公示与广大群众息息相关的事项,实行“阳光作业”。大力整治发展环境,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强“窗口”建设,简化程序,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快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市场经济秩序整顿,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得到增强。

今后三年,我镇将按照“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位居江津市同类镇前列”,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涉及的领域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城镇建设及交通建设有新的起色,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既定发展目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加快“边城”建设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切实加强三个文明建设,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力争取得六个新突破:

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的的新突破。2007年我镇国内生产总值力争达到3亿元,年均增长1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455元,工商各税收入达120万元。

二是以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为核心,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显著成效的新突破。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到30%以上;优质农产品比重提高到6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65%以上。

三是以基础设施为重点,实现投资环境改善的新突破。配合搞好主干道渝东公路付家一东胜段的建设,千方百计建好村级公路,连接断头公路,逐步形成公路网络;通信、广播电视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水电清洁能源建设;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四是以建设“边城”为目标,实现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的新突破,按照镇城镇化进程的总体布置,充分发挥城镇建设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辐身作用和服务功能,拓展场镇设施系统,改善卫生和环境,带动餐饮、交通、服务、商贸、通讯等行业快速发展,城镇人口逐年增加,“边城”日益繁荣。

第5篇:经济建设总基调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国防建设;富国;强军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237-02

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1] 其核心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要实现这一宏伟战略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入思考目前影响两大建设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科学谋划实现两大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一、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指导方针

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必须以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党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协调发展,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根本保证。

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就是必须把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第一要义,这就指明了发展在整个国防和军队建设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这就回答了我军建设进程中依靠谁和为了谁的问题,明确了我军发展的依靠力量。把科学发展观蕴含的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运用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践中,关键是善于在统筹中处理矛盾、在兼顾中把握平衡、在协调中促进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这既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发展的模式问题,也明确了我军建设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回答了我军建设的基本道路问题和根本方法问题。

我们必须运用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国防建设视为“一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和国家战略的大框架内整体推进。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这一重要战略思想重点突出强调要坚持统筹兼顾,谋求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既体现了富国的内容,也蕴含着强军的要求。富国和强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基石。“国富”是以“军强”作保障,“军强”是以“国富”作基础。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出发,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并且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到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之中,实现二者的统一,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影响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富国和强军统一的主要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从总体来看,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协调的。但是,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来衡量,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协调之处。目前,主要是国防建设资源投入滞后于经济建设,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需要,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国防建设投入规模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需要。国防建设投入主要形式是国防费投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防费投入规模有了较大增加,国防费年增长速度均略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但这种增长仍然属于弥补国防基础薄弱的“恢复性增长”。2009年,中国年度国防费为4 951.1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2%,占财政支出的6.49% [2]。尽管中国国防费实现了由低投入维持型向与国家经济增长相协调的适度增长型转变,国防费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与世界一些主要大国相比,中国的国防费投入,无论是绝对数,还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2007年中国国防费总额相当于美国的7.51%,英国的62.43%。2007年国防费占GDP的比重,中国是1.38%,而美国占4.5%,英国占2.7%,法国占1.92% [2]。世界各国军费投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和平时期,一个国家军费占GDP的比重保持在2.5%~3%是适度的(2007年世界平均水平为2.6%,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3%)。中国现有国防费投入水平与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的需要相比还有一定的缺口,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二是我军军人人均占有国防费数量较少。2007年中国军人人均国防费为2.03万美元,是美国的4.49%,日本的11.3%,英国的5.31%,法国的15.76%,德国的14.33% [2]。从数据对比来看,我军军人人均国防费不但低于世界军事强国,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除了国防费投入规模不足之外,国防费结构和效益问题更为突出,这是制约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仅靠老办法也不行,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开辟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

三、科学谋划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新思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科学谋划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途径,建立正常的国防经费增长机制,努力形成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同步协调发展的科学机制。必须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体系之中,真正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路子。

(一)努力形成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同步协调发展的科学机制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首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富国和强军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年均经济增长9.8%,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水平与世界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其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核心是解决国防建设的战略定位问题。从国家总体战略高度,确保战略机遇期的国家安全,必须要有巩固的国防作保障,这是以对当代中国发展战略环境的科学分析为依据。第一,国防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就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继续坚持在国家发展战略大局下谋求国防建设发展。第二,要建立强大的国防,就是要建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相称、与国家安全利益和战略利益拓展相适应的军事力量。要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促进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

(二)建立正常的国防经费投入增长机制

以协调发展思想为指导,依据国家供给能力和安全需求,依托现代国防预算制度,合理配置有限资源,核心要解决国防投入的“规模适度”和“结构合理”。所谓“规模适度”,是指国防投入的确定,既应考虑到社会经济的承受力,又要依据国家安全需求,合理确定中国国防投人占GDP的比重。据有关专家测算,中国国防费占GDP的比重保持在2.6%~2.8%之间比较合适,目前中国国防费占GDP的比重为1.4%左右。所谓“结构合理”,是指提高现有军费的效益,使之能够产出最具有战斗力的力量规模和结构。要实现“规模适度”和“结构合理”,就必须逐步在中国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和军情,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防建设跨越式发展需要,以法制建设为基础,以需求牵引、程序决策、体系统一、规范运作、管理严格为基本特征的规划—计划—预算制度。

(三)走全方位军民一体化建设道路,形成依托社会建设部队的体制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在军民兼容的运行机制方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衡量,这两大体系在总体上还处在相互分割、自成体系的状态。全方位军民一体化建设,是实现富国强军相统一的基础性工程,它包括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体化、国家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国家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一体化、军民人才基础教育培养一体化、应战与应急动员体系建设一体化。为保障一体化建设顺利进行,需要建立相应机构和机制,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应努力建立完善在国家基本建设上体现国防要求机制国防要求机制、依托国民教育培养人才机制、依托国民经济体系完成后勤保障的机制、军民两用技术发展机制、在经济布局上兼顾国防原则和经济原则的机制、高效的平战转换机制等六个机制。建立这些机制的核心,是把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与国防建设的机遇期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国防与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努力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把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纳入国家科技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体系;把军事人才的基础教育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有选择地将军队后勤保障和其他保障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以减轻部队“办社会”的负担。做到凡是能利用民用资源,军队就不自己铺摊子,能纳入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体系的就不另起炉灶,能依托社会保障资源办的事情都要实行社会化保障。这既是国防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有效形式,也是从根本上巩固国防的重要措施。

总之,科学谋划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新思路,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认识问题,从国际战略全局和国家发展大局出发,正确把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既要 “把经济搞上去”,又要“建立强大的国防”,并且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第6篇:经济建设总基调范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发展观;历史演革

中图分类号:K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129-01

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形成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试图寻找一条更快的发展道路,却陷入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误局。随着大规模建设的展开,经济建设中出现了急躁冒进,社会上出现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民闹退社等大量矛盾。意识到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尽管他做了深入调查,并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中,提出保持经济社会综合平衡发展,强调农工轻重的平衡发展,强调要处理好若干主要经济关系等发展思想。但基本上走的是传统工业化和苏联计划经济的路子,即将迅速增强国力作为首要任务,片面发展重工业,以粗放发展为主要手段。结果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社会畸形发展。

从整体上看,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虽然形成了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的发展观,但并没有找到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最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发展途径,然而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以及经济腾飞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一些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学者也客观、公正地评价时代的经济发展成就。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首先,邓小平继承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目标,并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认定发展才是硬道理,确立了中国社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邓小平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论断。 “发展才是硬道理。” 要解决发展问题,“关键是发展经济”。经济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基础,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处于首要的位置。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作出了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中共十三大更是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航向。

其次,邓小平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求发展的高速度,他说:“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邓小平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邓小平主张走的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加快发展的道路,他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要突出农业、能源和交通,特别是教育和科学等重点产业,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而所有这些,都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实现的。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邓小平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体战略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不同于“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而是包括各个方面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模式。

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对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创新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经济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在基本解决温饱达到“总体小康”之后,如何处理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显要地提到了执政党的议事日程。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地提出了“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奠定了“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基调。党的十六大后,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建国初期,虽然提出了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但粗放发展仍然是发展的主要手段。十六大提出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我们党所有这些对发展的新认识、新举措,为我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文明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

第7篇:经济建设总基调范文

(一)宏观经济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多次出现经济过热现象,为了给经济过热降温,受当时宏观调控经验不足的局限,往往采取“紧缩到底”的政策手段,使经济由过热一下子陷入过冷。这种热与冷的转换,好像是快速行驶中的急刹车,经济过热是消除了,但又面临着如何启动经济的问题。热与冷的骤然交替,造成剧烈的经济波动,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1988年的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以及随后1989年和1990年国民经济的低速增长,使决策部门认识到,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一松就热、一紧就冷”的传统做法,做到既要为经济过热降温,也要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速度,防止经济运行中的大起大落现象再次发生。于是,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中央适时提出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对过热的经济实施恰如其分的宏观调控,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新的经济发展态势。

(二)“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内涵。

1.目标。

(1)遏制通货膨胀是首要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的物价稳定是社会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标志。但是,我国1993年和1994年的高通货膨胀率,不仅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顶峰,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这么高的通货膨胀率,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无论是对国家、企业,还是对城乡居民个人都具有颇大的危害性,这已为世界各国的实践所验证。在经济体制转轨阶段,通货膨胀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可避免地就会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下降或停滞,因此遏制恶性通货膨胀便成了当时的当务之急。

(2)保持国民经济适度增长是另一重要目标。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虽然对遏制通货膨胀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代价常常是随之而来的国民经济在低谷中运行。实践证明,这种经济过热中的“急刹车”做法,同样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1988年,为了抑制严重的通货膨胀,我国在财政政策上采取了严厉的紧缩措施,通货膨胀率虽然是明显降了下来,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国民经济连续两年萎靡不振,致使1989年和199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4.1%和3.8%。改革开放以来,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我国经济腾飞的必要条件,遏制通货膨胀不能以牺牲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为代价。鉴于此,在实现遏制通货膨胀的同时,还必须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这是“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的另一重要目标。

3.政策特点。

(1)着眼点是经济增长的“软着陆”。“适度从紧”意味着在实施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中,要恰如其分地掌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在消除经济剧烈波动的同时,又保持住经济的平稳增长,即实现经济运行中的“软着陆”。“软着陆”是对经济运行状态的形象比喻,从经济意义上讲,它是指国民经济的运行在经过了一段过度扩张后,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下,平稳地回落到适度的增长区间。而“适度的增长区间”,则是指经济增长的实现与社会物力、财力等的承受力相适应,脱离了客观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的过快或过慢增长都不是适度的表现。因此,“适度从紧”是为了防止宏观经济调控中的紧缩力度过大,使经济增长受到损害,不利于改革的深化。

(2)总量从紧,结构调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历次大的经济波动,几乎都是源于投资膨胀而引发的总需求膨胀。由于当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初步建立中,短缺经济的影响犹在,由投资膨胀引发的总需求膨胀在短时期内难以明显得到释放,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实施总量适度从紧的宏观财政政策是必要的。值得指出的是,财政政策坚持总量上的从紧,并不意味着财政支出绝对量的减少,而是相对压缩。在这里,相对压缩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相对于上年,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下降,例如1995年至1998年的财政支出增长速度都低于了1993年和1994年的财政支出增长速度;二是指相对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下降,例如从1995年到1997年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都低于了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吸取了以前经济过热时采取全面紧缩导致经济跌入低谷的教训,在总量从紧的大前提下,进行适时的结构调整,做到“紧中有活”,避免“一刀切”。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对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基础设施,比如公路、铁路、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设施、环境保护项目等,对具有市场效益的企业,适当地加大公共资金投入,进行重点扶持;而对“泡沫经济”部分,对低水平重复建设部分,对单纯外延型扩张和低效益甚至无效益的部分则从紧。通过“紧中有活”的结构调整"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为以后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与“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两者一般都搭配运用。1993年的经济过热,使中央意识到必须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种宏观调控工具,给经济过热降温,遏制严重的通货膨胀。一般来说,在经济过热时,把好货币与信贷两个闸门,对于降低总需求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以投资需求过度膨胀为标志的经济过热,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运用提供了舞台。因此,“适度从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作用:第一,严格控制财政支出,特别是工资性支出和社会集团消费,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合理安排支出,把财政支出的增长势头控制住;第二,严格控制信用总量,合理调整信贷资金投向,严格控制固定资产贷款,严禁用流动资金搞固定资产投资;第三,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同时,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是严控新形式项目、加大企业技改力度,投资资金用于保投产、保收尾、保国家重点等等。总的来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运用,成功地使经济过热降温,遏制了高通货膨胀。

(三)实施效果。

1.实现经济增长的“软着陆”。经过1993年后政府实施的“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严重的通货膨胀由1995年开始得到了抑制,该年的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上年回落了6.9个百分点,而同期的国内生产总值仍维持了10.5%的较高增长速度;到“九五”时期的第一年,即1996年,经过三年的治理整顿,我国基本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软着陆”,是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回落至6.1%,但仍保持了9.6%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显著提高,取得了既遏制通货膨胀又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在低通胀下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双赢”格局。

2.积累了治理经济过热的丰富经验。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的重要体现。从1993年开始的“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的运用,是根据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而做出的相机抉择。通过财政政策以及与货币政策的组合运用,治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避免了经济发展中的“急刹车”现象,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增长中的“软着陆”,国民经济保持了健康发展。这是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节的成功范例,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常常运用行政手段控制国民经济的传统做法,跳出了计划经济下宏观调控的框框,有效地解决了过去一直困扰我们的“一管就死”宏观调控的难题,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是头一次,是我国宏观调控史上的重要事件,为治理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积极财政政策——拉动内需

(一)宏观经济背景

2.内部:宏观经济由短缺经济转变为有效需求不足。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经济从总体上讲基本属于短缺经济,供不应求是这一时期宏观经济的基本特征,因此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任务是压缩社会总需求,增加社会总供给,防止出现通货膨胀。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在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与短缺经济相对的另一种宏观经济形式——有效需求不足悄然出现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

社会有效需求可以分为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三大类。由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的出口需求不足在上面已谈到,这里不再赘言

(2)投资需求增长乏力。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转变,使得绝大多数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价格持续下降,市场呈现出不景气。受此影响,处于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普遍看淡市场,缺乏投资信心,投资预期收益下降,投资欲望不强已相当普遍。尽管金融机构采取了降低存款利率、准备金率,增加货币投放量等措施,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渐建立,企业投资的“软预算约束”状况开始有所改善,在对市场前景预期不佳的情况下,即使金融机构适度松动银根,企业一般也不愿贸然投资扩大生产。另一方面,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改革的深化和贷款责任制的建立,银行贷款的安全意识、盈利意识普遍增强,在投资预期效益不佳的情况下,银行不会轻易给企业提供贷款用于投资。鉴于上述因素,作为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之一的固定资产投资,1997年增长幅度下滑至8.8%,比1996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由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同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下滑,必然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一系列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出台,决策部门的基本目的是增加信贷和货币供应,扩大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但从实际效果看,由于金融改革与企业改革的非协调性,银行惜贷与企业惜借现象并存,再加上货币政策在决策时效方面发挥作用的时间较长,因此希望以货币政策来拉动需求,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并未完全实现。1998年上半年贷款和各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增长幅度,与1997年同期相比,不但没有提高,反而趋于下降。

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非常时期,如果不能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必然引发失业增加、金融风险加大、财政收入减少等一系列的经济问题,甚至还可能带来社会动荡。因此,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有限的情况下,适时对经济实施反周期调节,通过拉动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成为了决策层的必然选择。一般来说,在经济处于收缩时期,财政政策则能较快地直接扩大社会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而此时货币政策的作用则显得缓慢一些。为此,中央决定采取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配合的新的宏观调控手段。

1998年6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财政宏观调控与启动经济增长》的署名文章,提出转变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转向扩大财政举债规模和财政支出,增长投资,刺激消费,扩大出口,以此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1998年7月,我国政府转发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建议》,正式决定实施旨在扩大需求的积极的财政政策。

199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财政部的中央预算调整方案,决定增发1000亿元国债,同时配套增加1000亿元银行贷款,全部用于基础设施专项建设资金。由此,中国正式启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处于通货紧缩、经济增长乏力的形势下,以增发国债为政策突破口,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实现增加投资、促进消费、扩大出口,进而刺激经济增长,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领域的一种主动出击。

1.1998年:启动。

(1)增发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99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常务委员会通过的财政预算调整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增发1000亿元长期国债,国家财政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行1000亿元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1998年中央财政赤字,由年初预算的460亿元扩大到960亿元。

对于增发的国债,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投向以下几个方面:

农林水利建设。重点安排水利建设投资,加上1998年年初计划投入,全年水利建设投资达到358亿元。主要工程项目包括:大江大河防洪水利工程,重点是加快长江、黄河等七大江河的堤防加固和骨干枢纽工程建设;重点海堤加固工程;长江、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工程;林业和生态项目,主要是国家重点生态环境项目建设,以及国有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十大防护林体系建设。

交通通信建设。通过增加投入,加快铁路、公路、机场、航道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国综合运输体系。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支持城市供排水、供热和污水、垃圾处理,城市道路等方面的项目。

城乡电网改造。这是国家第一次大规模进行城乡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农村电网改造,将与农网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步进行,最终做到同网同价,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城市电网改造,主要是扩容。

国家直属储备粮库建设。新增国债投资,计划建成250亿公斤仓容的粮库。

(3)调整税收政策。通过调整税收政策,以支持出口、吸引外资以及减轻企业负担。

为支持外贸出口,分批提高了纺织原料及制品、纺织机械、煤炭、水泥、钢材、船舶和部分机电、轻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加大了“免、抵、退”税收管理办法的执行力度,对一般贸易出口收汇实行贴息的办法,中央外贸发展基金有偿使用项目专项资金也已正式开始使用。

调整了进口设备税收政策,降低了关税税率,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外商投资项目和国内投资项目,实行了在规定的范围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以鼓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扩大利用外资。

(4)增加社会保障、救灾和科教等的重点领域支出。

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为了切实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实施好再就业工程,1998年,中央财政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安排144亿元补助资金和借款,专项用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程。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增加了财政支出,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

支持基本养" 老保险制度改革。针对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决定加快省级统筹步伐,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改进基金收缴办法,以提高调剂能力。为了缓解地方的财政压力,中央财政增加转移支付20亿元,支持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增加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经费。1998年,仅中央财政拨付的救灾和救济经费就达83.7亿元,保证了灾民的基本生活控制了灾后疫情的发生,促进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2.1999年:进一步加大力度

(1)继续增发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999年初,我国政府发行了500亿元长期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了国债资金的管理工作。1999年年中,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又增发了600亿元长期国债专项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技术改造项目贷款的贴息、支持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2)进一步调整税收政策

提高出口退税率。1999年,我国两次提高出口退税率,把出口商品的退税率档次由原来的17%、13%、11%、9%、5%五档简并为17%、15%、13%、5%四档,综合退税率达到15.51%。

调整部分税种的税率。降低了木材、纺织品等部分商品进口关税税率,免征了高等院校转让收入的营业税,降低了部分商品的消费税税率,调低了B股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

鼓励外商投资。从7月2日起,对从事能源、交通、港口建设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鼓励固定资产投资。从7月1日起,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按照现行税率减半征收,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国产设备投资,可以按照40%的比例抵免企业所得税。

对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搞活房地产市场。从8月1日起,对涉及房地产的营业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给予一定的减免。

鼓励消费,调节个人收入差距。从11月1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

(3)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提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等低收入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在当时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基础上,从1999年7月1日起,补助水平提高30%。

增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机关在职职工月人均基本工资提高30%。同时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

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此次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当年财政支出增加540多亿元,受益面达8400万人以上。

3.2000年:继续保持力度

(2)增加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补助。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西部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和建立“三条保障线”的资金补助。2000年,这两项补助金额达637亿元。

(5)实行“债转股”。对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但负债过重而陷入困境的大中型重点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银行的债权转为股权,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增强企业活力。

4.2001年:保持稳定性

(1)增发国债。增发1000亿元建设国债,用于弥补前期基础设施在建项目后续资金不足,一般不开工新项目。

(2)发行特种国债。发行500亿元特种国债,以支持西部开发,主要用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生态建设等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3)继续调整收入政策。继续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5.2002年:保持连贯性

(1)继续发行国债,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国债资金主要用于续建和收尾项目,调整和优化国债资金使用方向和结构,重点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中西部地区等方面倾斜。

(4)支持农村税费改革。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点地区农民负担平均减轻30%。2002年,中央财政为此给试点地区的转移支付补助资金达到245亿元,保证了试点地区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支持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对稳定和减轻农民负担,理顺农村经济关系,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实施效果

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使国民经济在面临通货紧缩的形势下保持了平稳的发展态势,给我国乃至亚洲经济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而且,通过这一政策的实施,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宏观调控的经验。

1.拉动了经济增长。从1998年开始,我国连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内需,使得我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呈现一枝独秀的局面。

2.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1)建成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国债资金的支持下,从1998年以来,我国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集中力量办成一些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大事。国家共安排了1100多个项目,投资总规模达8500亿元,其中国债资金达1500亿元。例如,加高加固长江干堤3576公里,抗洪能力显著提高;在长江沿岸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除险加固大中型病险水库680个,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铁路建设项目有43个,投资总规模达1700多亿元,其中国债资金337亿元,建设铁路新线5500公里,新增公路7.6万公里;改建和新建机场35个,交通运输对发展的瓶颈制约基本消除。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缓解了我国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薄弱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为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巩固了农业发展的基础地位。1998年以来,国家安排国债投资71亿多元,着力建设了一批关系到调整农产品结构和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基础性工程。其中,农作物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的实施,使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从90%提高到95%,水产良种覆盖率从35%提高到50%。植物保护工程和动物保护工程提高了我国对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预警监测能力和快速防治、控制、扑灭能力。渔政渔港工程提高了我国鱼类资源的保护能力,改善了渔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3.使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积极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众多的实惠,使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1)增加了城乡居民的收入

在城镇,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考虑物价下降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3.4%。5年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实际增长8.6%。在八大类消费支出中,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衣着、娱乐教育文化服务、食品、杂项商品和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均呈上升趋势。城镇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

(2)改善了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在生态环境方面,为了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1998年以来,国家利用国债投资308亿元,安排了一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这些工程主要包括: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林木种苗基地建设工程、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工程、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工程、草原建设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北京市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和“三河三湖”水污染治理工程,生态环境改善步伐加快。

6.丰富了宏观调控经验。

(1)充分体现了相机抉择。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问题。此时,经济无法依靠市场机制自身的力量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这就需要政府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有意识地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主动对经济运行进行有目的的干预,实行宏观调控,这反映了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波动的作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了极大的消极作用,面对严峻形势,决策层审时度势,主动应对,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适时转型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讲,“积极”二字亦可以理解为“主动出击”的意思,要比“扩张”更全面、更丰富。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前者是指在经济萧条时依靠一定数额的公共投资使经济自动恢复活力的财政政策,它以扩大公共投资作为启动民间投资的手段,因此公共投资成了汲水政策的载体。补偿政策是指政府综合运用财政收支政策,有意识地对经济状态实施反方向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以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目的。从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手段来看,这次宏观调控是以汲水政策为主,以补偿政策为辅。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利器是发行国债,通过国债筹集的资金扩大公共投资,并带动相应的配套资金,同时,又通过财政收支政策的结构调节,如调整某些税收优惠、加大社会保障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等,刺激社会需求。因此,可以这样讲,积极财政政策是汲水政策与补偿政策的结合运用,它是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充分体现。

国债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和调节经济的作用。过去,我们一般认为发行国债有助于控制社会总需求,当经济面临或处于通货膨胀的形势时,政府通常以发行国债的形式,将社会上的一部分社会购买力转移给政府,使整个社会的购买力得以压缩。但是,1998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践表明,发行国债,并以此扩大财政支出,只要支出得当,用途明确,就还具有启动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而不是相反。虽然这是在特定时期的特定举动,但无疑是对以往国债理论的深化和丰富,积累了宏观调控的宝贵经验。

(3)扩大财政支出“唱主角”。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作用,又可以把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按照一般的理解,当国民经济存在需求不足时,通过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减税和扩大支出为载体,有助于刺激社会需求,恢复经济活力。如果我们把减税和扩大支出作为衡量一种财政政策是否是扩张的、紧缩的还是中性的,那么就很难将积极财政政策断定为一种完整的扩张性政策,或至多是一种准扩张性政策,但达到了扩大社会需求的目的。

(4)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正如上面提到的,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需求不足现象,是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总量上看,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从短缺经济过渡到供大于求的局面;但从结构上看,又存在供给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现象,造成结构性积压严重,导致供给质量不高,这反过来又影响到有效需求。因此,积极财政政策,既不能单独采取凯恩斯的短期刺激经济增长的需求管理政策,也不能采取供给学派大规模减税的供给管理政策,而是将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结合运用,实现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初衷。

因此,在发挥国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刺激投资需求进而带动社会需求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供给结构的调整,比较好地发挥了财政政策对需求和供给双向调节的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距;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注重可持续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生产力的调整和优化,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这些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不仅标志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也预示着我国开始进入既注重经济增长也注重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时期。

(5)初步积累了应对外部冲击的经验。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大背景是国内出现了需求不足、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而后者又加剧了国内的需求不足。亚洲金融危机可以视作是一种外部冲击,也就是外部因素对一国经济体系的影响。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已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中。虽然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相对封闭,没有受到太大的负面影响,但由于我国的贸易伙伴和贸易竞争对手都深受金融危机之害,致使我国对外出口严重受挫,导致出口需求不足,这反过来又增加了国内需求的困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控对象是国内与国外两种需求。

第8篇:经济建设总基调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指导意义;基本原则

[作者简介]欧勇芬,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讲师,硕士,广西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010-04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迫切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清楚为什么建设新农村、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怎样建设新农村等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总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可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就是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从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是简单地改变村容村貌或村风的形象工程。因此,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以此为总目标来确定不同地方、不同时期的具体目标,在实践中应避免盲目性、形式化、短期性的做法。

(二)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价值判断标准问题事关新农村建设这项事业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的问题,也是事关新农村建设的成败问题。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新农村建设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价值判断或者说检验标准,就是能否坚持发展为了广大农民,发展依靠广大农民,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就是广大农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只有始终坚持这个标准,新农村建设才有不竭的动力。

(三)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了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新农村建设既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又要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既要注意统筹安排,又要主次有别,轻重分明,缓急有序,保证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而永续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只有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新农村建设才能实现其正确的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也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这就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根本方法就是既要统筹城乡发展,正确处理好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真正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又要总揽新农村建设的全局,避免片面发展,还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抓好主要工作,在错综复杂的问题中破解突出难题,解决关键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农村的发展,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实践中,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必须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任务。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任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在这种基本国情下建设新农村,过于依赖国家投入和城市支持都是不现实的,因此,发展农业生产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以发展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任务。

(二)必须坚持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本,一是要求新农村建设的一切工作从广大农民的愿望和实际出发,切实把广大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尊重农民、依靠农民、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和首创精神,切实做到相信农民群众,依靠农民群众;二是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保障农民生活富裕,切实做到发展为了农民,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三是要让广大农民当家作主,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在实践中,政府要积极引导扶持,而不能包办代替,要民主商议,而不能强迫命令;四是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发展农村教育,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提高广大农民行使主体权力,履行主体义务的主观能动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总之,以人为本,就要从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切实保障农民群众不断获得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

(三)必须坚持以农村的全面协调和永续发展为基本要求。一是必须坚持农村的全面进步。农村的全面发展,首先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变农村落后的经济面貌。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普遍滞后,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民的生活不断改善,才能谈得上农民和农村的全面发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人们首先必需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其次要实现在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有明显的进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可靠的政治保障、稳定的社会环境、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文化条件等。因此,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和谐新风尚,推动建立覆盖整个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证广大农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还要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在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

二是必须坚持农村的协调发展。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还要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重点是协调好以下几对关系:首先,要协调好农业发展、农村发展和农民发展的关系。农业发展是农村和农民发展的物质基础,农村和农民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为农业发展提供环境条件、思想保证和动力源泉。因此,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要着力建设农村和教育农民,使农业、农村、农民协调发展。其次,要协调好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努力营造和谐社会的氛围,大力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再次,要协调好新农村建设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实践中,不管发展经济,还是建设农民新村,或是发展农村文化,都要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并确保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最后,要协调好农民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则应起到主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宣传发动、政策扶持、规划制定和投入支持上。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则主要体现在引导社会力量回报农村,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各方共同建设新农村的氛围。总之,要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协调工作机制。

第9篇:经济建设总基调范文

关键词:两规;一致性;原因;协调建议

Abstract: as everyone knows, China is a populous country facing the shortage of resources, how to deal with and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 is imminen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ty industry economy today has entered a critical stage, arable land occu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ity development is inevitable, so the land occupation and contradiction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population increase.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how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land supply and demand reasonable.

Keywords: two gauge; consistency; reason; coordination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U41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两规在规划目标、编制思路、技术方法与相关数据采用等方面存在一些分歧,导致了当前两规在指导区域城乡土地的开发利用上的诸多矛盾,带给城乡土地管理极大的不便。因此,尽快协调两规的关系对于改善我国人地关系,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两规协调是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两规的相互关系

(一)两规的区别

1、对象和范围

土地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共同规划对象,但各自侧重点不同,从范围来看,城市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城市规划是在城市土地使用组合基础上进行城市空间形态布局,主要是对城市用地进行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是全域覆盖,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及其它土地,通过调节

土地布局和各行业土地规模,合理规划利用土地。由此可以将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理解为点与面、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互为依据、相互衔接。

2、目标及任务

城市规划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任务则是合理确定区域城市的性质、规模、功能和发展定位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是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全域的土地,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现状,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结合区域的土地供给能力、人口承载力以及开发利用战略,确定规划目标年的土地

控制指标。

3、规划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区域定位、人口、经济、社会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区域的发展规模及方向、城市绿化和配套农产品基地建设等,对城市的各项建设活动作出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依据区域土地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研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考虑各项经济社会建设的用地,以保证整个辖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是以土地利用为中心,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为主要内容的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规划与建设,土地供给与土地需求的关系。

(二)两规的一致性

1、根本原则一致性

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原则。城市总体规划是区域性和综合性的规划,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为了合理利用土地,完善空间功能布局,统一部署安排各项经济社会活动。两项规划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都以土地作为主要规划对象,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相关各部门的发展规划为参照进行规划编制,核心内容都是围绕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要求一致性

两规具有共同的编制要求,即实现土地利用的集约节约化,两规应当在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控制性作用。

3、任务一致性

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都是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全局性规划,其规划的是规划行政区域内全覆盖的各类用地;城市总体规划的侧重点是统筹安排规划区,集中体现在规划建成区内的各项建设用地。在土地利用中,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指导。城市规划要依据土地利用规划,依据土地供给趋势进行城市规划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要充分结合城市、城镇和大型设施的发展布局情况,做到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城镇相关规划体系相一致,否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难于编制和实施。因此,两项规划在土地利用上应当彼此互相协调、有机衔接、彼此制约和互为补充。

4、法律地位的一致性

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各自有与之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两规不协调的根本原因

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个基本点为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供给定需求”,采用自上而下,层层指标控制,指标下达的方法。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量不能突破上级规划分解下达的控制指标,补充耕地量不得低于上级规划分解下达的控制指标。

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人定地”、“以需定供”。城市建设用地是通过经济社会现状,然后预测规划期间的人口及城市化水平,确定人均建设用地等标准;各类用地、功能分区是根据对土地的实际需要,经综合平衡、论证后确定的,没有严格的控制指标。由于指导思想与方法的明显不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结果自然会有不同。

三、两规协调建议

1、制定合理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充分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以及自然环境承载力状况,制定符合地区发展实际,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发展目标,形成对地区发展的统一指导。

2、协调统一建设用地规模、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人口规模预测值、用地分类指标和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等。城市规模的确定是两规协调、衔接的重点,也是两规争议集中所在。

3、从宏微观两个层面协调两规的用地布局,且在规划实施要一致有效。在两规的协调过程中,城市总体规划应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用地布局上起到的宏观调控作用,城市总体规划则详细的布置城市建设范围内各类用地的布局。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先行,合理确定城镇建设用地总量、布局、方向,保护耕地及基本农田,然后由城市总体规划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明细土地用途,确定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业仓储用地、混合用地等,实现两规的叠合。

5、加强“3S”(RS、GPS、GIS)技术的引用,增强两规编制的科学性。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规划编制的理论和方法上大胆创新,编出特色。两规编制方法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中的现代化水平。运用计算机及“3S”等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推广应用,实施“数字国土工程”。

参考文献:

[1]许德林,欧名豪,杜江.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01期

[2]杨伟;袁哨丽;廖和平.浅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及其衔接与协调[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