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子信息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电子信息工程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电子信息工程培养方案

第1篇:电子信息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我国档案高等教育应对电子政务的机遇和挑战做出了积极的反应。一段时期以来,高校档案学系或改名为档案与电子政务学系,或新设独立的电子政务专业,或在原有的档案学专业基础上,增设与电子政务相关的课程。根据笔者网上调研和统计,我国高校一般在公共管理学院(如湘潭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如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电子政务或政务信息管理类本科专业,有的高校如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设立了电子政务研究所(或电子政务研究中心),还有的高校如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学系改名为档案与政务信息学系,增设了与电子政务有关的课程。此外,在全国25个档案学硕士点中,至少有7个硕士点招收电子政务信息管理方向的研究生,它们分别是: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和湘潭大学。那么,国外高校的档案高等教育是否也有类似的变化呢?根据笔者对欧美高校档案学高等教育现状的调研,尚无在图书情报档案学教育的基础上新设电子政务专业或明显增设电子政务相关课程的个案。至少在当前,档案学专业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向电子政务和政务信息管理方向的延伸属中国档案高等教育所特有,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中国自1999年开始的政府上网工程以及在电子政务的推进过程中对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和组织存在迫切的人才需求,而在此之前,我国高校没有对口的专业培养该领域的专门人才,因此,在政务信息管理领域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

其二,在政府部门,现行文件和档案是政务信息的主要承载,档案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和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因此,从文件与档案管理角度开展对政务信息管理的研究并培养该领域的专门人才成为中国档案学高等教育的一个新领域,体现了我国档案高等教育的时代特色和社会需求。

我们在充分肯定我国档案高等教育的社会敏感性和改革精神的同时,必须冷静地思考档案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体系设置问题,不可盲目砍掉档案学专业课程而轻易增设政务信息管理类课程。在进行专业调整和课程体系改革之前,我们须明确档案人员在电子政务中的职责和任务,在此基础上定位档案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

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人员承担更重的责任,面临更严格的业务要求,这对我们档案学专业教育的定位及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挑战。

一、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人员的职责

在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中,机关档案人员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已经归档的文件,不参与文件的制发和流转过程,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电子政务由最初的政府上网到政府网上办公的推进,文档一体化成为提高电子政务文档管理效率的必要途径。文档一体化是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和前端控制的基础平台,要求档案人员从后台走向前端,即在文件产生之初就介入其中,在电子政务文档管理系统的设计阶段就提出档案化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要求,其目的是保证电子文件在产生、流传过程中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从而保证归档管理的电子文件是可信的,日后可作为法律凭证和依据。这种做法可能会加重文件流转的负担,影响文件管理的效率,但是,却有利于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为电子提供稳固可靠的信息保障。据此,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人员应承担如下主要职责:

1、档案人员不仅要承担归档电子文件的鉴定、接收和管理工作,还必须介入文件管理。

2、档案人员需要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设计者、文档管理软件开发人员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对于系统设计开发和运行等各个阶段的文件管理提出详细的要求和建议,积极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实施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

3、档案人员应加强与文书人员和业务人员之间的交流,监督和指导文件的生成、流转。

4、档案部门应明确提出电子文件的归档标准和要求,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质量。

5、档案人员应借助电子政务平台,进行档案信息的、查询、提供利用等社会化服务工作。

二、电子政务环境对档案人员的要求

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人员必须胜任政府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管理工作,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要做到这一点,档案人员应达到如下要求:

1、了解电子政务的基本原理和电子政务流程。

2、熟悉电子政务环境中电子文件的生成和流转规律。

3、严格遵行电子政务环境中的电子文件归档要求和管理规范。

4、能够熟练应用现代技术,具有信息化办公能力和文档处理能力。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的采集、组织、、存取、传播以及载体形式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如何高效、安全地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管理和开发利用,档案工作者负有艰巨的使命。在电子政务环境中,档案工作者必须对电子政务基本原理、电子政务系统框架等有所了解,除了掌握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具备管理学知识、电子政务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技能,以及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电子政务专业人员与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档案工作者有明确的分工,他们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各不相同,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的要求也不相同,但都需要对彼此的工作内容有所了解。档案人员主要肩负电子政务文档管理的职责和任务,他们必须具备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为电子政务提供高效、安全的信息资源保障。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则主要负责电子政务系统设计、系统管理、技术开发等核心工作,他们必须熟悉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具备对电子文档的处置能力。

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及高校档案学专业的定位

到目前为止,我国培养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模式有如下几种:第一,在公共管理学院或信息管理学院下新设独立的电

子政务本科专业。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只有设置独立的电子政务专业,进行专门的电子政务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从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及“电子”和“政务”二要素来看,电子政务专业依托于公共管理学院或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各有其优势,但由于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学院联合培养的模式还不多见。第二,通过对档案学系进行改名、增设电子政务方向课程、调整档案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等一系列措施对已有的档案学专业进行改造,向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方向拓展。第三,在档案学、图书情报学等硕士点、博士点设置“电子政务”或“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招生)方向,培养电子政务、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高级人才。

第一种模式和第三种模式无可争议,而第二种模式须慎重考虑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学专业的定位问题,以及档案管理与政务信息管理在档案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的权重问题。一方面,档案学专业向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拓展具有先天的优势,因为文件和档案是构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基础,档案学专业教育必然要考虑电子政务对档案专业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素养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档案人员应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档案学系无论是否改名,在人才培养中都必须考虑电子政务环境。在档案学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要将文件档案管理理论与电子政务相关理论相结合,将文件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与电子政务方法和技术结合,将文件档案管理流程与电子政务流程结合,培养能够胜任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需要的档案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应坚持档案学专业特色,从文件与档案管理角度考虑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管理策略和解决方案,切不可放弃原有的档案学教学基础而盲目增加电子政务方向的课程。理由是:由于师资力量、教学资源以及专业的限制,在档案学专业基础上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复合知识结构和高信息素质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只有通过设置独立的电子政务专业,配备相应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才能全面培养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如果仅在档案学专业基础上大量、盲目增加有关电子政务的课程,将不仅使档案学专业丧失传统的优势和特色,也无法满足电子政务人才培养的需要,结果是舍本逐末,事倍功半。因此,对档案学专业的改革需把握好一个“度”和“切入点”的问题,这个“度”是指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以档案学专业为主干和支撑,“切入点”是指档案学专业调整应从电子政务文件与档案管理为切入点,结合电子政务特点,培养适应电子政务文档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需要的档案学专业人才。

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可定位为:培养具有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知识和政务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掌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信息机构从事文件与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的复合型、实用型专门人才。

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围绕档案学专业的本科培养目标,档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进行适当的改革,其宗旨是“厚基础、宽口径”,在保持档案学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向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方向拓展。本文试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的本科课程体系为例,分析和说明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近几年来,武汉大学档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经过不断调整,逐步形成了以档案学专业课程为根基的独立而开放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学校通识教育课、学院通开课、档案学专业类课程(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模块构成(见下表)。这三大模块的课程体系层次分明地体现了对本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基本素质的教学要求。

第一模块为学校通识教育课程,是面向全校的通开课程,旨在培养现代大学生所必备的基本知识、素养和能力。

第二模块为学院通开课程,是按“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设置,反映学科知识基础和能力要求的通开课程,其目的是打破专业藩篱,加强“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内的知识融合和贯通,满足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的需要。学院通开课的设置有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增强其对信息的处理和开发利用能力。

第三模块为档案学专业类课程,体现了档案学专业的学科知识构成及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及档案学专业教育向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领域拓展的趋势。根据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该模块又可划分为档案学核心基础课程、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政务信息管理类课程、综合素质类课程。其中,政务信息管理模块包括政务信息管理、电子政务概论、行政管理学、国家公务员制度、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所占学分为15个学分,与档案学专业学位要求的140个学分之比甚微,充分体现了以档案学专业课程为主,政务信息管理课程为辅的特点。此外,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技术类课程在学院通开课模块和档案学专业类课程模块中得到体现。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始终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指导思想以及通专结合的思路,形成了以档案学核心基础课程为主,政务信息管理相关课程为辅的独立而开放的课程体系。其独立性体现在保持档案学专业特色,而开放性则体现在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政务信息管理等领域的交叉与融合,以及与信息技术的密切联系。

结论

针对目前档案学系改名或增设电子政务课程的现状,我们首先应明确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学专业的定位,是另设电子政务专业,还是在档案学专业基础上建设电子政务专业,或者只是增加一些与电子政务有关的课程,这关系到今后档案学专业的兴衰。如果处理得当,档案学专业将借电子政务而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否则可能使档案学专业丧失独立的学科地位。笔者所担忧的是,如果档案学系盲目改名或盲目增加与电子政务有关的课程,不仅易使档案学丧失独立的学科地位,而且因学科基础限制,也不可能培养出能够真正胜任电子政务管理需要的专业人才。因此,笔者认为,档案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坚持专业特色,同时,拓展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满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需求。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档案工作者应是掌握档案学基本理论和电子政务的相关理论及知识,既熟悉电子政务流程和运行机制,又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能胜任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化办公、电子文件管理、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电子政务环境下,我们应立足档案学专业的自身特点,同时,结合电子对文件和档案管理的要求来调整课程体系,补充教学内容,基本出发点依然是文件和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协舟,《电子政务本科专业建设研究――专业可行性分析与教学计划构想》,《档案学研究》,2006,(1)

2、杨雯等,《电子政务与档案管理关系初探》,《档案学研究》,2006,(5)

第2篇:电子信息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职业能力;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教育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形式。高职教学需要相关企业的支持与配合,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原则,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的唯一途径[1]。所谓双层次,是指培养从事电子信息类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管理、质量检验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及培养部分从事电子信息类产品装配、销售、维护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谓多方向,包括电子信息类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等专业方向。

一、“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和保障。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两个问题,包括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职业岗位和课程体系等要素。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情分析,依据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我们按照以下思路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2]:

1.围绕企业需求和职业面向确定培养目标。高职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通过广泛、深入的市场调查和企业调研,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根据专业的职业面向和就业岗位群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2.围绕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专业方向和分层次教学。在明确就业岗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后,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明确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在确定职业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次教学和分专业方向。

3.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在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

二、“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1.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培养目标。根据行业及人才岗位调研,分析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专项调查资料,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电子信息类产品安装、调试、销售、维护、设计及开发等相关工作,其中核心岗位是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管理、质量检验和整机装配。通过对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明确了行业、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职业能力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成[2]。我们以专业能力为主剖析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如表1所示为本专业核心岗位与核心能力对照表。

表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核心岗位与核心能力对照表

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确定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生产第一线需要的,从事电子信息类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的高素质技术型专门人才,同时培养部分从事电子信息类产品生产管理、质量检验、销售、维护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依据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分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要求如表2所示。

表2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通过对知识、能力、素质的分析,确定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结构如表3所示。

表3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结构

(续表)

三、“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实施及成效

1.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是为了培养专业基本能力,即行业通用能力。专业基础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推行“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的教学改革,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合。开展项目式教学,电路与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与项目实训、数字电子技术与项目实训、印刷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电子测量技术、单片机技术与项目实训等专业基础课程均采用项目式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2.专业方向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经过三个学期的理实一体化专业基础训练,在第四学期,通过前三个学期主干课程成绩和学生自愿报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业分流,主要方向为产品设计方向(技术型)、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技能型)。每个专业方向分别有五门专业方向课程和一门综合实践课程支撑,其中三门为专业核心课程。

3.暑期专业实践与毕业综合实践。利用暑期进行专业实践。主要参与企业产品组装、调试与质量检验,利用专业技能融入企业生产,提高职业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专业在企业的真实运作,切身感受现代企业的文化气息。2011年正式实行每位学生完成一个学分的暑期社会专业实践。2011年组建了申瓯实践队、华信宝丰实践队、永安数码实践队三支暑期专业社会实践队伍,其中在申瓯实践队技经术部实习的学生负责光端机的组装、检测、调试、维修、包装直至发货,在生产部SMT车间的学生进行生产装配工艺及管理方面的实习。实践内容涵盖了本专业学生两个专业方向的职业能力训练。2012年组建了申瓯实践队、特福隆集团实践队、创力电子实践队、恒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实践队、永安数码实践队共5支专业实践队伍,5位老师参与指导。

毕业综合实践在第六学期进行。其中1-8周进行毕业设计,实行导师制与校企合作。一方面利用电子研究所这些校内研发基地,借助老师的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另一方面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及企业指导老师,与校内老师合作共同完成学生毕业设计指导工作。2012年毕业设计过程中与温州申瓯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温度控制系统,用于企业产品-程控交换机的温度控制,学生对这一真实企业项目非常感兴趣,同时对毕业设计结束进入该企业顶岗实习或就业充满期待。9-18周下企业顶岗实习,实习岗位要求务必与专业对口,并要求及时登录学院毕业综合实践管理平台,按时提交毕业生信息、顶岗实习周记、顶岗实习月度报告、顶岗实结等实习资料。为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学校安排老师每月一次到企业指导,与企业指导老师沟通,落实学生的实习计划。本专业与温州众多知名的民营企业签订协议,其中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之一,每年接待大批学生参加毕业顶岗实习,此外还有亚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亚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等。

4.实施成效。通过实施“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一是有一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参加全国大赛取得好成绩,比如2011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中,获国家二等奖1项,获国家三等奖1项,2011“康尼”杯全国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全国大赛中,获国家二等奖1项。2011年全省高职院校“机器人”项目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1项。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省赛二等奖1项,三等项3项。二是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层次比较高,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评价很高。本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年底平均就业率为99.40%,其中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为100%;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为100%;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21%。2009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为100%,优良率≧80.3%;2010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为100%,优良率90%;2011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为100%,优良率≧95.78%。

四、结 语

总之,我们通过搭建电子技术教学平台,保障学生具备行业通用能力,保证就业。在此基础上,进行分专业方向、分层次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为毕业后升职加薪作好准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重要保障。但由于电子信息技术更新快,技术、技能要求高,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我们不断实践、探索并完善。

参考文献:

[1] 徐建丽.职业教育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问题及对策

[J].职业时空,2010,(6):50-51.

[2] 高芳,王雪丽,王迪.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设计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1):115-116.

第3篇:电子信息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高校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理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以顺应我国经济建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2003年成立的新专业,在专业开办之初,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实验设备缺乏等问题,这就势必导致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是:(1)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学时偏少。专业实验课时不足。专业课程之间衔接不够。开设的专业课程数量过多。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服务,修订专业培养计划,适当调整专业课程设置,进一步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课程体系的改革的思路。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是落实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以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为导向,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湖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文、理、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多学科性大学,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湖北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学校教务处关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形成了此次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加强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知识内容的系统性与先进性;注重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2006年在学校教务处和理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从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科分布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并依据湖北工业大学课程体系结构框架,修订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此次修订主要对原课程设置进行了以下几方面调整。取消了几门课程。按学校规定本科阶段课内学时2500学时,本着“以有限的课程覆盖日益增长的知识面,不求全、细,重在精、新”的原则,取消了与专业方向关联程度不高的课程:软件工程、数据库概论。取消了与大学物理内容有重复的课程: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增加了几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时。为打好学生的专业基础,增加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

增加了专业实验课的学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的实验学时。适当地将课程前移。按照我校的本科培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学生在第八学期只安排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教学任务,第七学期有部分学生要为考研做准备,也有部分学生开始找工作,所以很难有太多的精力用在第七学期安排的课程上,导致这学期的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新计划将二门课程前移。理顺了课程的先后顺序。在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办之初,由于培养计划尚不完善,在执行过程中,对课程的设置有所调整,导致部分学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先后顺序颠倒,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此次修订基本理顺了课程的先后顺序。

第4篇:电子信息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电子信息特色 环境工程工程技术能力 培养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17-03

一、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体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工程技术能力是工程技术人员用相关技术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是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环境工程专业主要任务是将物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及环境有害物质进行转化或去除,使其变成环境友好型物质。这样的一个^程涉及技术的创新、工程的构建、工艺的设计与实施,每一个环节都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工程技术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加强,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已经逐步成为市场需要的重要人才。从1982年我国初设环境工程专业到现在,目前开设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达306所。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尤其是应用型二本类地方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工程技术能力普遍不强,与企业所需的人才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也存这样的问题。因此,本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基础,对电子信息特色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工程技术能力培养提出几点建议。

由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科背景主体是电子信息类,为了凸显学校的学科特色,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电子信息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一直以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学生普遍觉得电子信息类课程和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复合加重了他们的学业负担,却没有更好更精地去掌握两大课程体系的精髓。用人单位也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存在困惑。为了突出专业特色,更好地解决电子信息和环境工程专业的融合问题,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亟须对现有的培养体系进行改革。

二、电子信息特色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工程技术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对现有的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应先分析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原有的培养方案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不鲜明。人为拔高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不能体现现有的人才培养水平。专业特色没有从专业基础和专业应用出发,缺少鲜明特色和说服力。

第二,课程体系融合性不佳。现有的课程体系有大量的电子信息类课程,表面上的确能够说明该专业的电子信息特点,但实际上整个课程体系是电子信息类和传统环境类课程的简单加和,没有真正地将两个不同学科交叉融合进去,不能帮助学生建立真正实用的知识体系。

第三,实践环节有待加强。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包含了大学四年所需的实践教学内容,但要想培养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必须对实践环节进行进一步的改进。目前实践环节的问题集中体现为:创新创业实践缺少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奖惩措施;常规性的实践教学缺少有工程技术背景的教师指导;实验室的常规实验设备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实习基地数量和类型有限。

三、电子信息特色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措施

针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的特点和专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在研究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培养目标具体化。进一步精简专业培养目标,认真分析现有的人才培养条件,从专业实际出发,提出与专业特色和培养水平相符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需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并能够从事哪方面的工作。

电子信息特色环境工程方向不能大而空,专业特色要落到实处。根据现有的学科建设基础,电子信息特色环境工程方向具体落在环境监测仪器、环保设备和环境信息化技术领域。

(二)建立符合专业特色的工程能力培养方案。在专业目标的基础上,形成培养具有电子信息素养的环境类工程师的培养计划。在强调电子信息能力培养的前提下,提出“发展电子信息特色,夯实环境工程基础,注重兴趣引导,加强能力培养”的原则,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对目前就业市场和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我们认为电子信息是环境工程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因此发展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解决环境工程问题的专业方向,不能为了特色而摒弃基础环境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从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中,我们也发现,喜欢电子信息类课程的学生和喜欢传统环境类课程的学生比例相当。但同时进行两门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会让大多数学生对专业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因材施教,将培养方案中的专业选修(包括限选和任选课程)分为两个课程包。一个课程包为传统环境工程类课程,另一个课程包为电子信息特色环境工程类课程。而在基础必修部分,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环境工程和电子信息学科的基础课程,并在基础必修部分开设专业导论课,目的是给学生整理一条电子信息和环境工程交叉融合的主线,让学生更明确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架构。另外,通过知识讲座的形式,增加前沿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实践环节的改革。具体如下:

1.构建新的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操作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分为基础实践(英语、计算机、军训、军工等公共实践)、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社会调查)、教学实习(毕业、生产、金工、认知实习)、综合实践(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创新创业设计或大学生科技实践。整个实践教学体系涵盖了大学四年所需的实践教学内容,基本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但创新创业设计或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在培养方案中并不是必修性质的实践内容,往往只有部分学生参与。为了使学生能更多地接触专业的前沿研究和创新思想,有必要建立鼓励性策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就目前专业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现状来看,很多学生开始积极参与到老师的科研项目中,但参与过程基本由教师全面负责,缺少管理,且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有不少中途放弃的现象。因此,可以考虑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建立完善的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平台,包括选题、过程管理、效果评价、学分替代等环节。每个环节出台相应的管理方案和细则,通过一定的奖惩方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有收获。

2.针对性地加强教师工程能力培养。目前环境工程专业现有的师资中教授占36%,副教授占44%,讲师占20%,其士学位占64%。但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和工程项目经验的老师偏少,占36%。其中中青年教师的工程技术背景尤其缺乏,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师的工程能力培养。目前,已有的培养手段主要是教师去相关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但这样的机会毕竟是少数,要想更多地加强教师的工程能力素养培养,还得从其他方面入手。其中,通过横向科研课题或与企业联合的科技公关课题的研究是一条非常有效的培养途径。不管是横向课题还是科技攻关项目,都必须密切与企业合作,要深入到企业的生产过程,找出并解决相关问题,这一过程显然可以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工程背景和技术能力。

3.注重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拓展实习基地。针对实验室基础设备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状况,首先应该整合学院的实验资源。目前学院的实验室包括环境工程类、生物工程类、生物医学类创新实践基地等,将现有实验室的基础设备进行造册更新,及时掌握整个学院的设备设施状况,并根据专业的人数合理分配实验资源。实验设备的更新和购买在全院范围内统筹,避免重复购买。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假期实验室的开放通常有所保留,可以在目前预约申请实验室开放的基础上对申请使用者进行安全培训,明确实验室申请使用者的义务和责任。对相关实验设备管理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可以尝试设定专门的仪器协管员,让经常使用相关仪器的教师或研究生负责仪器的使用、维护等知识的讲解。

实习基地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生产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工程技术能力的重要步骤。实习基地的稳定和拓展对环境工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已有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包括桂林市环境监测站、桂林市北冲污水处理厂、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桂林市平山堆肥厂、都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这些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水、气、固“三废”处理与处置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工程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工程技术能力。但是,现有的实习基地仍偏向于传统环境工程方向,而电子信息特色环境工程方向的实习基地偏少。因此,应该积极地在广西区内和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拓展相应研究方向的新的实习基地。

4.推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适应现代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现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认知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讲授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他们的认知方式更多地偏向声音、图像以及短而精的知识点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当地改变自己的授课方式,更多地运用新型的信息化手段,积极地打造活跃开放式的课堂。加强多媒体课件与知识传授的配合,摒弃PPT式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合理引入微课和慕课,减少课堂讲授量,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机会;选择性地加入翻转课堂,增强师生互动,营造自由活跃的学习氛围。

5.实验课教学严抓基础实验,放开综合性实验。基础实验强调的是基本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而综合性实验则强调学生设计实验、安排实验、完成实验的综合研究能力,两者的目的不同。现有的实验课教学均包含基础的操作型和综合型实验。所有的实验都有详细的实验指导书,学生只要按照指导书上的步骤进行就可以将实验完成。这种按部就班的实验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贡献有限。因此,实验教学针对基础性实验一定要严抓实验过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而综合性实验则可以丢掉实验指导书中的具体步骤。在做实验之前指导教师给出实验目的、要求、任务,然后让学生自主安排实验方案。学生完成实验方案后与教师进行讨论,审核讨论通过后自主安排时间完成实验。

高校人才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环境工程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工科专业,其本科培养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出色的工程实践能力。只有具有这样能力的毕业生才能迎接就业市场的挑战,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崭露头角。因此,紧跟社会发展需求,提升专业特色,脚踏实地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是环境工程专业解决就业问题、提升专业建设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冯凭,丁海娟,马晓燕.加强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5)

[2]王光荣,吴景梅,王传虎,等.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7)

[3]包秋燕.基于CDIO理念探讨大学生现代工程意识培养[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5)

[4]于常武,冯世红,单凤君,等.环境专业人才工程能力培养体系探索与构建 [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5]褚润,高波,罗蕊,等.对高等农林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教学研究,2015(1)

[6]皮科武,万端极,高林霞,等.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现状比较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9(3)

[7]代学民,邓大鹏,南国英,等.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和人才培养探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7)

[8]吴鸣,熊光晶.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10(3)

[9]张学洪,解庆林,曾鸿鹄. 大学环境类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9(4)

[10]于常武.环境专业工程能力“培养深度”存在问题与对策[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基金项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改革课题(JGB201541);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5JGA204);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5B082)

第5篇:电子信息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首先,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与保障机制和管理模式同步,保障机制必须确保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效果,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考虑管理上的可行性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灵活性。其次,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适应经济社会和行业职业发展需求的原则。在专业培养体系的设计上,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职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精心设计既具备实际就业要求的专业能力,又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三,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突出能力培养的原则。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重点突出专业学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第四,坚持课程设置、专业培养目标与办学定位协调一致的原则。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必须满足“四个符合”,即: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学校办学定位及办学理念相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相符合;各类教学环节、课程设置及结构体系与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相符合;人才培养方案与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基本要求相符合。第五,坚持优化课程体系与彰显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方向课及实践教学环节设置进行优化重组,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同时将第二课堂纳入教学体系,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彰显专业优势和特色[2]。第六,坚持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原则。实践教学要坚持“四年不断线”,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力度,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切实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3]。加大校外实践环节,完善“人才共育、专业共建、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机制[4]。

二、围绕工程创新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定位为以满足西北地区特别是陕南地区的电子行业需求为目的,为社会培养电子信息工程领域适应面宽、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敬业精神及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对照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0年制订印发的《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试行)》,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对素质要求、能力要求和知识要求做了细化分类,进行了明确的解释。重点突出了对电子信息工程学生专业素质的要求,指出专业素质包括科学素质和工程素质,科学素质包含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和求实创新意识;工程素质包含工程意识、综合分析素养和革新精神。在能力要求方面做了细化分类,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和文献检索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包括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和工程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科研开发研究能力,重点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在知识要求方面指出专业知识包括工程技术知识和专业方向知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层次模块,课程的基本内容覆盖了知识体系中大部分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军事理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体育、素质教育选修课等。创新教育模块选修课程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中小企业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等。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应用等。专业必修课程包括信息论与编码、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专业选修课程包括MATLAB程序设计、EDA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专业英语、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语音处理、物联网技术、DSP原理与应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等;校企联合开设课程包括Linux操作系统基础、ARM嵌入式应用技术基础、基于SOPC的硬件系统设计、行业工程标准与规范、数字电视技术、微波与天线技术等。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严格控制课内理论课时,增加社会调查、实践,综合实训和课程综合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独立设置的实验课、专业实验课、实习课、社会实践相辅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还包含科研训练课程、科研训练活动、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等在内的科研训练课程与活动体系,侧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性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5]。

(一)实践环节设置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科类专业,强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包括实验技能、工程设计和技术协调等。在实践教学环节过程中,提倡专业教学实践与人文社会实践结合,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和创新意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环节设置包括基本环节的国防教育、公益劳动,专业环节的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认识实习、高频电路课程设计、企业工程实习、嵌入式系统及EDA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专业拓展环节设置为选修模块,学生可以通过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及相应的学术成果和竞赛获奖获取课外实践创新学分。

(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情况

第6篇:电子信息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中图分类号:T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0-0202-01

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从199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现在校学生4届共计493人,已毕业学生10届共计756人。近年来,该专业以“基础扎实、突出应用”为专业建设的原则,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加强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努力把我专业建设成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良好声誉、特色鲜明的专业。为把我专业建设成为我院重点建设专业,作了以下研究和探索。

一、重点专业建设目标

(一)重点专业建设总体目标

立足黑龙江省,面向全国,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通过3年建设,显著改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的水平和实力要显著提升,课程结构更加合理,教学管理更加规范,使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力争经过3年的发展,把电子信息工程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实力突出的应用型本科专业。

(二)重点专业建设具体目标

1.以专业内涵建设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岗位职业能力,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社会发展和学院办学特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中青年师资骨干及学科带头人,培养名师。建成一支以 “双师”为主导,学历、职称、知识、技能和年龄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

3.多方面筹划专业建设经费,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专业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

4.注重发展专业实验室、专业实习基地和图书资料建设,建设高水平实验室。

5.加强校企合作,探索订单式培养人才的可行性。

6.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备教学文件,健全制度,完善所有教学文件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并严格执行。

7.鼓励教师编写教材,积极申请科研立项等。

二、专业特色

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方向,根据学院“侧重人才培养,全员成才教育”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注重发挥与电子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形成具有结合电子产品制造业、网络信息服务业、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特色。建设应用电子技术电子方向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两个学科专业方向,培养拥有较高的知识理论素养、信息素养等基本素养和具备设计、开发、应用与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实践能力的应用创新型社会人才。

三、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访问进修、培训、企业锻炼、项目开发、学习交流、人才引进等措施全面提升的专业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及专业素质,使本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电子产品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工作能力。提升现有专职教师学历,鼓励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并有相应政策支持,使研究生学历及硕士学位比例达到70%以上;提升专职教师教学能力和职称资格,争取达到高级职称比例为20%,中级职称比例为80%;提高科研能力,引进硕士或副高以上专职教师2-3名,培养名师1名,力求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适合专业发展需要的“双师型”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四、教学体系建设

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工作小组组织针对我国电子生产企业的调研,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产业政策、专业对接电子信息产业、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应职岗位人才规格等进行调查,完成专业调研分析报告;通过对企业内部结构、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与工作流程、企业人才规格等进行科学分析与论证,确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修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完善教学手段,制定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大纲。

五、实验、实训平台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在院内现有专业实验、实训室配置基础上,按照课程改革及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新建SOPC、FPGA、传感器专业实验室,改建电子技术实验室,优化专业实验、实训资源配置,使学生所学知识能紧跟专业发展需要,学有所用。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在高层次、高技术的水平上建设基地,建立并加强与高水平的电子公司的联系,探索订单式培养人才的可行性。成立以学生为主的电子产品科技创新小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真正做到产学研的结合。在保证现有院外16家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1-2家校外实习基地,努力开发新的校企合作项目,使接纳实践学生的人数达到95%以上。

第7篇:电子信息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时展的需要,更是当今政府部门工作质量及效率提高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工作人员重新调整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思路,确立出符合当今国情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框架和方法,通过大家的不断努力尽快实现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一、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将档案实体以数字化信息的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它的优势体现在信息处理快速、节约存储空间、调阅档案便捷以及利于保护档案原件等诸多方面,这就使得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向着全面信息化时代迈进,也意味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正在朝着各环节自动化、管理方式网络化、决策智能化和档案信息利用电子化的方向发展。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很多方面。

1.可以方便档案的检索和使用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使用者只要输入关键词,计算机上就会快速呈现出所要查询的相关资料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检索效率。同时还可以采用电子加密技术对档案进行机密处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养老保险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2.可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使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走向开放化,使新型的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取代传统的档案保管和利用职能,这不仅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更提高和优化了养老社会服务。

3.可以支持养老保险决策和管理的及时正确运行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加强档案信息的完整可靠程度、加速信息化管理的综合分析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养老保险决策和管理的及时正确运行。

4.可以提供智能化服务,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的时效性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使档案信息通过远程服务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大大缩短了档案的编著时间。要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运行,就要使广大的工作人员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思想,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将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照片档案和实物档案统统纳入管理范畴,努力将复杂工作简单化,简单工作规范化。与此同时,还要加快库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以满足档案信息共享、快速检索利用的需要。

二、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工作问题认识不足

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受知识水平和思想观念的制约,对于信息化管理的理解还相当片面,认为只要把档案资料输入到电脑中就是信息化管理了,认识不到档案优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档案管理的信息资源开发严重不足,减缓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很多工作人员的办公思维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上,对于用计算机管理档案的工作模式非常陌生,甚至对该新工作模式产生不良的抵触心理,使养老保险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进程受到严重阻碍。

2.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自身的不足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无论是档案的起草、修改,还是档案的印发都是由工作人员在电脑上完成的,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数据库里,这样虽然便于复制和修改,却也使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不复存在,导致电子文档是否可以作为档案、是否具有法律效益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多麻烦。

3.制度法规与规范的不足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规范化、标准化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的计算机软件普遍存在机器和配件型号不一致、质量差异大、开发语言不统一等一系列问题,这就阻碍了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4.档案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的不足

当今养老保险管理部门既熟知档案管理知识,又具备信息化技术的人才可谓是凤毛麟角,政府还没有把培养信息化档案管理人才纳入到主要的工作任务进程当中,这也是导致档案信息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

5.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不足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需要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保存档案,这样虽然便于复制和修改,却也给不法分子窃取和伪造档案信息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档案需要长期保存的性质要求计算机的软硬件寿命都非常高,需要应用的计算机质量要有保证。

三、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1.加大对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我们要想让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大对相关人力、物理和财力等方面的大力投入。比如为单位购买配置优良的用于存储养老保险人员档案的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聘请具备计算机信息化应用能力的人才等等。这些优质的工作资源不仅能够显著的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使档案的查找、阅读和保存变得更加便利,为档案存储的区域设置加密保护,增强养老保险档案工作的保密程度。

2.完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服务方式

我们要想让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就必须采用可以开发养老保险信息资源和创新服务方式的先进技术。例如:已经在档案管理部门初步实现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服务,可以设立相应的制度和标准,这样可以大大避免资源的重复开发和过度浪费;还有可以采用缩微技术服务,用这种技术来存储和保护一些珍贵的档案,可以收到非常显著的成效;也可以启用相应的公共网络服务系统,利用电话、计算机网络等公共网络为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注重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于信息化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相关领导应该认真制定信息化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战略,力争达到科学、合理、高效。掌握这方面的各项内容,做好培训前的充分准备工作,然后再根据设定的培养策略对其进行培训,从而收到最好的培训效果。与此同时,可以让培训人员根据制定好的学习计划进行自学,让他们之间多沟通交流,增加对于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的探讨,强化这方面的知识,从而达到使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高效实施的目的。

4.建立规范标准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机制

要想建立起规范标准化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机制,就一定要确保档案管理网络的安全性,这就要求档案管理机制必须规范化。我们可以努力从这两方面做好:创新档案管理制度,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机制,逐步统一各项工作标准,细化各项工作,制定各项安全措施;统一档案管理标准,这样能够保证档案资源库的正常建立,使整个档案信息网络工作保持畅通,顺利实现养老保险档案的资源共享。

5.提高技术支撑,实现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

养老保险档案信息管理部分可以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将参保单位和个人的所有相关信息输入计算机,建立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库,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对这些信息资料进行快速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方便、系统的服务;也可以建立电子档案检索系统,把能公开的信息制作成电子档案,由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制作和维护,其他单位和个人只能查阅无法更改;还可以开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中心的网站,只要输入自己的养老保险编号就可以查询到自己的养老保险缴费等情况,为人们提供方便。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快速实现需要国家正确方针的指引以及社会和全体国民的通力配合,相信只要从加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投入、完善档案信息化工作服务方式、重视档案管理人才培养、建立规范标准的档案管理机制、提高技术支撑这几个方面下大功夫、做足工作,就一定能够使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得以快速实现。

参考文献

[1]李百旭,李凤柱. 造就大批赶超时代潮流的现代档案信息化建设人才[J].黑龙江史志. 2008(17) .

[2]陈发益.探析信息化下的高校人事档案工作[J].黑龙江史志,2009(13).

第8篇:电子信息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一、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将档案实体以数字化信息的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它的优势体现在信息处理快速、节约存储空间、调阅档案便捷以及利于保护档案原件等诸多方面,这就使得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向着全面信息化时代迈进,也意味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正在朝着各环节自动化、管理方式网络化、决策智能化和档案信息利用电子化的方向发展。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很多方面。

1.可以方便档案的检索和使用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使用者只要输入关键词,计算机上就会快速呈现出所要查询的相关资料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检索效率。同时还可以采用电子加密技术对档案进行机密处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养老保险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2.可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使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走向开放化,使新型的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取代传统的档案保管和利用职能,这不仅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更提高和优化了养老社会服务。

3.可以支持养老保险决策和管理的及时正确运行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加强档案信息的完整可靠程度、加速信息化管理的综合分析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养老保险决策和管理的及时正确运行。

4.可以提供智能化服务,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的时效性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使档案信息通过远程服务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大大缩短了档案的编著时间。要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运行,就要使广大的工作人员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思想,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将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照片档案和实物档案统统纳入管理范畴,努力将复杂工作简单化,简单工作规范化。与此同时,还要加快库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以满足档案信息共享、快速检索利用的需要。

二、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工作问题认识不足

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受知识水平和思想观念的制约,对于信息化管理的理解还相当片面,认为只要把档案资料输入到电脑中就是信息化管理了,认识不到档案优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档案管理的信息资源开发严重不足,减缓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很多工作人员的办公思维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上,对于用计算机管理档案的工作模式非常陌生,甚至对该新工作模式产生不良的抵触心理,使养老保险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进程受到严重阻碍。

2.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自身的不足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无论是档案的起草、修改,还是档案的印发都是由工作人员在电脑上完成的,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数据库里,这样虽然便于复制和修改,却也使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不复存在,导致电子文档是否可以作为档案、是否具有法律效益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多麻烦。

3.制度法规与规范的不足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规范化、标准化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的计算机软件普遍存在机器和配件型号不一致、质量差异大、开发语言不统一等一系列问题,这就阻碍了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4.档案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的不足

当今养老保险管理部门既熟知档案管理知识,又具备信息化技术的人才可谓是凤毛麟角,政府还没有把培养信息化档案管理人才纳入到主要的工作任务进程当中,这也是导致档案信息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

5.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不足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需要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保存档案,这样虽然便于复制和修改,却也给不法分子窃取和伪造档案信息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档案需要长期保存的性质要求计算机的软硬件寿命都非常高,需要应用的计算机质量要有保证。

三、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1.加大对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我们要想让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大对相关人力、物理和财力等方面的大力投入。比如为单位购买配置优良的用于存储养老保险人员档案的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聘请具备计算机信息化应用能力的人才等等。这些优质的工作资源不仅能够显著的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使档案的查找、阅读和保存变得更加便利,为档案存储的区域设置加密保护,增强养老保险档案工作的保密程度。

2.完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服务方式

我们要想让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就必须采用可以开发养老保险信息资源和创新服务方式的先进技术。例如:已经在档案管理部门初步实现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服务,可以设立相应的制度和标准,这样可以大大避免资源的重复开发和过度浪费;还有可以采用缩微技术服务,用这种技术来存储和保护一些珍贵的档案,可以收到非常显著的成效;也可以启用相应的公共网络服务系统,利用电话、计算机网络等公共网络为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注重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于信息化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相关领导应该认真制定信息化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战略,力争达到科学、合理、高效。掌握这方面的各项内容,做好培训前的充分准备工作,然后再根据设定的培养策略对其进行培训,从而收到最好的培训效果。与此同时,可以让培训人员根据制定好的学习计划进行自学,让他们之间多沟通交流,增加对于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的探讨,强化这方面的知识,从而达到使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高效实施的目的。

4.建立规范标准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机制

要想建立起规范标准化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机制,就一定要确保档案管理网络的安全性,这就要求档案管理机制必须规范化。我们可以努力从这两方面做好:创新档案管理制度,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机制,逐步统一各项工作标准,细化各项工作,制定各项安全措施;统一档案管理标准,这样能够保证档案资源库的正常建立,使整个档案信息网络工作保持畅通,顺利实现养老保险档案的资源共享。

5.提高技术支撑,实现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

第9篇:电子信息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特色专业建设 培养方案 教育教学 人才培养

[文献标识码]A

一、培养方案的制订

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思路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组织教学和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评价的基本文件。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我校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经多次多方调研,同时聘请校内外专家论证,制订我校微电子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培养方案,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

2.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3.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战略,立足于本校实际,在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基础上,

注重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实施辅修、第二专业、第二学位等交叉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适应国际竞争和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专业知识与技能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三)人才培养层次及规格

主要培养本科层次的微电子学及信息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四)基本原则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要求,在制订培养方案时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原则。

2.反映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符合学校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3.努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4.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体现整体优化的原则。

教育教学有其内在的规律,制订培养方案科学地处理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各学科门类和各专业之间的关系,着重落实以下几项:

(1)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的协调;

(2)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3)学生各学期学习负担的合理性;学生自主学习的可能性;

5.制订培养方案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6.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加强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不断推陈出新,将新知识、新内容、新方法、新技术等纳入到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教学内容之中;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减少相同教学内容的重复,提高教学效率。

7.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突出信息特色

(1) 采用基础平台与基本课程模块结构,加强对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突出信息特色。

(2) 构建思想素质基础、身体素质基础、大学英语、公共计算机基础、公共数学基础、大学物理、通信信息类基础等七大课程模块和公共基础实践平台以加强基础。

(3) 四年内外语教学不断线。

(4) 加大外语教学的改革力度,努力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方案中精心选择两门及其以上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特别倡导采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荐的“国外优秀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列教学用书(影印版)”。

(5) 计算机教学四年内不断线;安排课内上机(不含毕业设计)不少于200机时。

8.注重实践、突出创新,培养科学素养

9.强化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

设置综合性前沿课程,开设课内结合科研工作的专题。按照教育部专业培养要求,设置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和质量要求。

二、现状与背景分析

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现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四个二级学科)、理论物理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集成电路工程硕士招生资格。设有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为部级特色专业。

从目前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不少高等学校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调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强调培养学生的基础研究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应用研究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的培养。这值得我们思考,我们的考虑是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一直以来我校就重视教育教学的改革研究,在学校的领导下,通过教务处、教学专家组及相关教学管理部门一系列的改革探索,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及其改革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此我们既要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先进教育思想,又要充分考虑到我校的特色、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的自身特点及我校的定位规划,从而形成我校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三、研究内容、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和主要特色

基于我们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基本认识,以及对国内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本项目拟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目标是:

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与思路,结合学校和我院的目标定位、层次定位、学科定位及服务面向定位,拟从几个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研究和实践。

1.培养目标优化。组织课题组相关人员在对国内、外微电子学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继续坚持淡化专业,夯实基础的原则。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融文理、扬个性的人才培养思想,在人才培养上奉行“培养规格多样化、成长方案个性化”的因材施教原则。

3.主要特色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项目改革之主要特色将进一步体现在强调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并重,科学与技术并重,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艰苦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研究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理念,本专业建设的主要特色:

实验室建设方面,目前建成的微电子工艺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不仅是我校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及其他专业学生的实验实习场所,也是重庆大学、广东工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高校的实验基地;同时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获得了世界著名公司Mentor Graphics提供的大学计划EDA工具,同时依托我校信科股份有限公司TD-SCDMA手机芯片研发部进行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方面,以协议方式联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24、26、44研究所、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信息产业部普天集团515厂以及中国电信、移动及联通的重庆公司等运营企业,形成一批固定的多层面的实践基地;

目前“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已申请到重庆市重点学科,并申请到重庆市“微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并正在申报微电子学博士点。

借助上述有利条件,为实现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以教学建设与改革为纽带,全面促进各项工作的协调开展,并要解决好以下的关键性问题:

在培养管理方面,根据学校的基本要求,结合我院之实际,新生入学第一年,要求所有学生不分专业,按集成电路工程大类培养,打通公共基础课,第二年以学科打基础,自由选择专业,第二学年下学期至第三学年分流进入专业基础课,同时就学籍管理、班导师制、特色要求和激励制度等方面内容继续进行研究,形成行之有效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管理办法。

四、预期效果

本项目的理论意义在于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的建设,作为当前各高等学校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传统高等教育精英化的结合点,一直以来都是相关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实践的重要方面。

从目前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需求来说,高度重视应用研究能力、技术开发与创新潜能,以及团结协作和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敬业精神已成为用人部门的普遍共识。毫无疑问,我们的特色专业教育教学应能充分适应并引领这一新的形式,这也是本项目的实践意义。预期效益:

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质量观,由我院根据学校的指导思想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适应优秀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在课程结构上进行整体优化。安排优秀教师担任课程教学,强调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培养,注重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及工程技术思想的训练,注重学生英语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前三年内通过“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完成平台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主要专业课及其基本技能训练;在第四学年主要在研究所、工程重点实验室或企业通过“实践教学”完成研发训练、企业实训及综合论文训练。

为使有能力的优秀学生充分发挥特长,拓展能力,增强就业竞争能力,为相关学科专业输送硕士研究生优质生源。

基金项目:1.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32014);2.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2013-2014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CQGJ13C446);3.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

[2]《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教高〔2014〕1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

[5]《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

[6]《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