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范文

电子信息工程导论精选(九篇)

电子信息工程导论

第1篇: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范文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开发在我国全面兴起,并在九十年代以来进入了高潮期。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电子信息工程在我国更是方兴未艾。为了给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专业素质合格的电子信息工程的人才,我们有必要探索高等院校中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教学改革方案,促进该专业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从而完成专业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1]。

一、现阶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2],现阶段,我国在电子信息工程的研发上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然在一些方面较为滞后。比如核心技术还没能掌握、各地发展水平不均衡等。所以构建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人才队伍是迫在眉睫的。目前,我国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

(一)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

21世纪是一个知识体系快速更新的世纪,尤其是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方面,各种新理论新技术更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上也要与时俱进,才能够符合社会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但是,不少高校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教学内容上缺乏时代性,不少课程体系陈旧、落后,与时代的发展相脱节。学生即使熟练地掌握了课程内容,也是难以满足就业岗位的需求的。

(二)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21世纪还是一个倡导创新的世纪,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当下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现阶段我们在电子信息工程的教学当中还未能全面地普及这一教学理念,导致了教学方法较为落后。教师更多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固有的“填鸭式”模式,学生极少有主动思考,自主探索的空间,很难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很难启迪学生进行锐意创新。这是与新时代下的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的。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能有机结合

作为一门实用性的专业,理论与实践并举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主要特征之一。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也唯有将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活学活用,才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但是,现阶段我们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常常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具体体现为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相割裂,两者未能相辅相成。其结果是理论与实践无法形成互补,学生学了理论就忘了实践,学了实践后又忘了理论,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此外,在教学考核体系上,也往往是重理论考核而轻实践考核,缺乏合理的实践考核模式,导致实践考核沦为走过场。

(四)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

绝大多数从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的教师都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不少甚至是硕士甚至博士学历,他们具有完善的理论知识,能够熟练地驾驭理论教学。但由于这些教师绝大多数一走出校园就直接从事教学,缺乏实际操作方面的经验,在实践教学方面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这导致了实践教学难以同理论教学齐头并进。

(五)教学实习体系不够完善合理

教学实习是电子信息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来讲,完善的教学实习环节,有利于他们了解到职场的环境,了解到工作岗位的具体需求,为了他们日后参加工作做好准备。但是,目前不少院校的教学实习体系不够完善合理,缺乏长期合作的对口实习企业,不少学生还要自己去联系实习企业,给实习环节带来了极大不便。

二、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不断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

为了使电子信息工程的教学能充分与时俱进,符合时展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应当不断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对此,我们要不断学习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最新理论、最新技术,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3],不断地对教学内容推陈出新,剔除那些陈旧、落后的内容,促进教学内容上的优化。

(二)积极实施“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于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进行信息搜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最终评价等处理。它十分有利于在教学中克服传统的“填鸭式”弊端,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探索,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电子信息工程的教学改革中无疑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

(三)将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在进行教学时,我们要树立这样一种意识:理论与实践犹如车之两翼,都是知识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为地将两者割裂开来,是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将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交替俺怕,有机结合。以理论促实践,又反过来以实践促理论。此外,我们还要重视实践考核环节,将实践考核与理论考核同等对待,积极建立起完善的实践考核体系,抓好对实践教学的考核工作。

(四)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针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绝大多数教师理论知识完备而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见习,为他们弥补上实践能力这一课。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聘用一批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

(五)建立起稳定合理的教学实习体系

我们要高度重视教学实习环节,积极抓好教学实习环节。要主动与那些具有规模,管理完善,且热心于人才培养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拥有稳定而完善的实习平台,解除学生在实习方面的后顾之忧。

三、结语

随着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人才队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对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反思以往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从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实施“项目教学法”、将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相有机结合、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建立起稳定合理的教学实习体系这五个方面入手,推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索郎桑姆.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J].教育,2013,12(20):77-78.

[2]水琳.关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几点看法[J].科技资讯,2014,7(3):95-96.

第2篇: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范文

层次化、模块化的理论课程体系方案

按照“强化基础、突出实践与训导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上设计了“三个层次、四个模块”课程体系。“三个层次”分别是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和专业方向。公共基础是理论课程的第一个层次,包含《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工程数学》、《政治理论》等基础通识课程,通过对这些课程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又为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科基础是理论课程的第二个层次,包括了《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技术》等工科电气信息大类专业所需的学科基础课程。这些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别于其他工科大类的重要标志,同时又是电气信息大类内部的公共学科基础平台。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既培养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基础专业素质,又为下一步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专业方向课程是理论课程的第三个层次,分为专业限选和专业任选两个部分。专业限选包含《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系统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微机应用系统设计》四门课程,专业任选包含了《传感器与航空电子测量》、《计算机控制技术》、《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通信》、《FPGA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遥控遥测系统》、《航空电子信息系统》等一系列与专业发展前沿相关的课程。学生在这一层次的学习上,可根据自身情况和目标实现自主定向、学业分流,培养满足不同社会需求的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人才。“四个模块”是学科基础与专业课程的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航空电子系统,信息获取、分析、处理与控制,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四大模块。这四个主要模块从内容上构成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科理论课程体系,为学生实现自主定向、学业分流提供了构架和指导。

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方案

“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校多年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这一模式,通过“五个过程”构成该专业的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五个过程”分别是课程配套实验、课程设计、开放实验与课外科技活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该专业各主要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配备有相应的课程实验,这些配套实验一方面是为了配合与加强对应理论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与素质。每门实验课程均从验证性实验开始,以设计性实验为核心、用综合创新性实验为总结。课程设计、开放实验与课外科技活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则是重点锻炼学生的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思维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以最终达到业务能力提高和综合素质养成的目的。

适合于本专业特色的教材和讲义建设方案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教学工作的基本要素和教学改革的物化成果,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根据课程的不同性质,教材建设分三种情况:①对于基础类课程,拟选用教育部各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审定)教材、21世纪推荐教材、部级“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②对于与外语联系密切或前沿性的课程,拟采用引进国外原版教材。③对于航空电子类专业课程和实验实践指导书,拟采用自编或与航空单位进行联合编写,通过出版的航空电子类教材,以提升本专业教材建设的水平和特色。

第3篇: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范文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 培养方法

1.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其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同时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于1998年设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并于1999年开始招生,自开设以来学校非常重视该专业的建设,十几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电子信息行业急需的人才。2012年6月,经市级专家组对本校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后,该专业被入选校级“卓越工程师”试点培育计划。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的特色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应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具备信号检测、信号传输、信息处理、电子系统工程等专业理论知识及检测与仪表、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基本技能,最终具备“基础实、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卓越工程创新人才能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为国家电子信息行业培养造就一批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师,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建立模块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同时建立可持续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因此学院按照“综合化、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的原则对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要求突出专业定位与特色,形成以“信息流”——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控制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最终通过电子信息系统设计类型课程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模块整合,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在教学体系中的每一个模块都由与专业知识紧密相关的课程组成,在理论教学结束后,还有相应的实践环节进行支撑,加深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每门课程都有相应的专业教师课程组负责,同时邀请电子信息类相关企业参与讨论制定教学方案与内容,包括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取舍衔接与整合,将企业对所需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中,通过校企合作与工程教育完成人才培养。其中本专业课程体系中“EDA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虚拟仪器技术”、“微机控制技术”、“嵌入式系统”等课程是本专业的重点建设课程。

3.课程教学与教师科研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

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要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须与相关企业更紧密结合,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所推广的“战略性新型产业”相关专业中,电子信息工程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相关方向,只有紧跟最新的工程技术发展,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卓越工程师”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同时高校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应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将实际工程项目引入课程教学中,以工程项目驱动教学,将课堂教学与实验室教学紧密结合,形成“在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模式,同时将教师科研课题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内实践环节或课外科技活动中完成教师所承担的实际项目,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4.结语

与国内著名高校相比,我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历史相对较短,专业培养特色不突出;因此还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由我系教师申报的天津市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已获得立项资助。凭着“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的契机,同时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办学经验,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师资条件,从课程体系改革入手,坚持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建设等,为社会培养一批能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的高级电子信息工程创新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夏定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22(4):84-86.

第4篇: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范文

论文摘要: 电子政务近些年来随着信息化的进程在我国蓬勃发展。在电子政府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梳理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探讨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提出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应对策略,并对我国电子政务的未来发展作出了展望。

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从1999年开始,连续两年都把通过信息化改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组织、重组公共管理、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作为其工作重点。在世界各国积极提倡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e-government)也一直被发展中国家列为第一位。《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了“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主张。

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在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政府工作中的应用是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目标提出来的。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开展办公自动化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内部信息办公网络。

中国电子政务的提出源于1985年的“海内工程”。当时的建设目标为:在中央政府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逐步实现决策与政府行政管理的信息网络化。

1993年底,为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中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三金工程”是我国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是我国电子政务的雏形。

1999年1月,由我国40多家部委(局、办)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的“政府上网工程”,旨在推动各级政府部门为社会服务的公众信息资源汇集和应用上网。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我国政府站点迅速增加,网页内容日益丰富,在政策传递、网上服务等电子政务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展。

从1993年开始的“三金”工程建设,到2002年的“中办发17号”文件中提出的“十二金”工程,我国进入了重点以提高行政监管能力为目标的电子政务建设阶段,特别在“十五”期间有了较大发展。

就整体而言,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起步较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成熟度不够。虽然近年来有所发展,但是政府的信息化在很多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国内各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基础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不同部门的局域网已经基本搭建完成,有些地区已经形成了城域网的基本雏形。从具体应用效果看,政府内部通过网络化沟通和信息共享,办公效率大为提高。虽然近几年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制约着我国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

1.政府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发展策略。

我国在发展电子政务方面存在不少错误认识。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不重视软件的开发和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而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结果很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设备成为高级打字工具,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种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以为把政府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网络就万事大吉,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同网络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缺乏认识。

2.电子政务的发展存在重新建轻整合、重电子轻政务的现象。

“电子政务”的关键是“政务”,而不是“电子”。但不少领导者只是把电子政务当成一种新技术,以为只要投资,有了硬件设备就算建成电子政务。事实上,电子政务最需要的是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否则,利益冲突无法协调,标准规范无法统一,系统无法一体化,资源(包括信息)无法共享,重复建设无法避免。因而,把电子政务落到实处的关键是在“政务”上,电子只是为政务提供支撑和服务。提高电子政务水平的关键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对政府行为、公共管理行为的研究和改进。

3.保障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电子政务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了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都制定或修改了相关法律。然而,我国在保护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方面的电子政务立法一直是滞后的。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政府信息化缺乏基本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如缺少政府信息公开法、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法。原有的一些法律已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法律法规的欠缺势必阻碍电子政务建设的进程。

4.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领导机构不健全。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宏观规划,国家没有提出明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各地电子政务的建设是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各不相同,机构还很不健全,作用也很有限。主要表现在:一是体制不顺。如,国家信息办公室归国务院领导。但地方政府的信息办公室(或称信息中心)则有的地方归政府办公室领导,有的地方归科技部门领导,有的地方属于政府的职能部门,有的地方则成了事业单位。二是职能不清。本来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领导机构应统一领导、管理电子政务工作。但是,现在普遍担负不起这个任务。即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和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服务等,尚无职能部门管理。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近期内应该采取的策略

为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近期内应该采取下列策略:

1.加强宣传,突破误区。

电子政务是近些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才兴起的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其概念、内涵和特点尚不为大多数公务员所理解。实际上,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许多人对电子商务还是一知半解,对电子政务就更是一无所知了。因此,当前必须就电子政务与传统的政府管理的差异、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电子政务对信息产业的引导作用等加强宣传工作,破除各种错误认识,使各级领导树立正确观念。

2.统一规划,加强领导。

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在国务院建立电子政务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为此,可以推行“总体统筹、分工负责”制。“总体统筹”就是:国务院领导机构对全国政府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标准、相关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对重大工程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分工负责”就是:各部委、各地方按照统一的规划、标准,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

3.以发展电子政务、实现“电子政府”为目标,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工作流程。这是实现政务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

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不能简单地将现有业务、办公、办事程序原封不动地搬上计算机,而是要对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工作手段进行革新。

4.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改造政务数据库。

这是电子政务工程的关键和难点,必须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政务信息资源,重视对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更新和维护;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开放,使之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前景

1.制定与电子政务有关的国家标准。

我国电子政务现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存在电子政务系统设置不规范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会带来很多不方便之处。为了统一作业流程,提高电子政务的实际应用能力,必须清理、确认和制定与电子政务系统工程项目相关的国家标准,实现统一作业,才能确保电子政务的有效施行。2002年5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总则部分,与之相关的电子政务工程管理、网络建设、信息共享、支撑技术、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规定已在2003年完成,电子政务的各种标准规范将不断完善。

2.建立电子政务的法律与法律环境。

我国的电子政务法律规范建设明显滞后于电子政务的发展,所以与电子政务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的立法过程有必要适当加快,如电子文件法、电子版权法、数据保护法、电子交易法、数字签名法、法律上认可的数字签名技术标准、认证授权管理等都需要加快立法或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明确法律地位和效力,保护公民的隐私,加强电子政务的安全立法。可以预计,未来几年的信息安全市场将进一步发展,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将更加完善。

3.开发电子政务标准化应用系统模块。

大大小小的政府机构数以万计,如此巨大的电子政务建设规模,如果由各部门开发自己的系统,不仅将浪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搞重复建设,更由于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的各种系统势必难以兼容,信息资源难以共享,所以电子政务横向业务模型中具有共性的应用模块,需要由获得国家授权的政府部门规范研究与应用模块相关的业务流程,进而建立标准化的业务模型和数据模型,开发出标准的系统软件。

4.构建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

电子政务的信息化处理是动态的、双向的,信息的安全保障体系要求很高,既要能够防范和化解黑客攻击、病毒爆发、非法用户入侵、机密信息泄露、重要数据丢失等造成的危机和隐患,还要做好服务公众的工作,为此需要推行强有力的安全管理规范,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建立网络安全应急事件响应预案。

5.网络设施建设速度将趋缓。

目前,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远远领先于应用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造成了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现象,甚至在有些地方谈起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就是要建网、购置设备,低水平重复建设非常严重。电子政务建设原则上不鼓励建设专网,而是要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设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因此,网路建设增长速度将进一步趋缓,同时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利用将有明显提高。

6.国内厂商将有更大发展空间。

中央号召电子政务先行,以政府信息化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不仅找到了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抓手,能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更重要的是,电子政务以财政投资为主,既要实现政府信息化的目标,还要担当起带动民族产业的责任。因此,电子政务建设使国内的it厂商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具备了跻身世界it厂商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覃证,陈俊英,王昱.电子政务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王辉,朱慧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障碍与对策.安徽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3.4.

第5篇: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范文

关键词:电气工程技术;电气学科;发展史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史

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是现代科技领域核心学科之一,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21世纪的电气工程概念已经远远超出这一范畴,如今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电气工程的发展程度直接体现了国家的科技进步水平,因此,电气工程的教育和科研在发达国家大学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

1.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及通讯技术的发展

大自然中的雷电使人类对电有了最早、最朴素的认识,天然磁石吸铁是人类对磁现象的最早观察,然而,人类对电磁现象的研究始于16世纪的英国,1663年德国科学家盖利克发明了摩擦起电的仪器,1729年英国科学家发现电荷可以通过金属传导等等,这是人类对电的早期实验,之后又出现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与发明。

(1)库仑定律。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通过扭秤测量静电力和磁力总结出:两个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库仑定律。这一发现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人类对电磁现象的研究从定性阶段进入了定量阶段。

(2)“伏打电池”。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经过反复实验发现把任何潮湿物体放到两个不同金属之间都会产生电流,一年后伏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自此人类对电的研究由静电扩大到了动电,开辟了电学研究的新领域。

(3)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和安培右手定则。1820年奥斯特偶然发现通电铂丝周围的小磁针发生轻微晃动,之后他经过反复实验证实了这一发现。其后安培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右手定则,发现了电流方向与磁针转动方向之间的关系。安培还通过实验发现了两个通电导体和两个通电线圈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奠定了电动力学的基础。

(4)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是第一个成功完成磁生电实验的人,并归纳出产生感应电流的五种情况:一是变化着的电流;二是变化着的磁场;三是运动的稳定电流;四是运动的磁场;五是在磁场中运动的电线。法拉第把这一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发现使生产电成为可能,至今,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都是运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5)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总结了前人的一系列成果,用数学方程式表示电磁场,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体系,揭示了光、电、磁本质上的统一,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73年他出版的电磁场理论经典著作《电磁学通论》是里程碑式的自然科学理论巨著。

任何科学发明与发现都是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不懈努力的成果,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高斯、赫兹,美国物理学家亨利,俄国物理学家楞次等等都为电磁理论的形成作出过贡献,本文不在一一类举。

电磁理论的建立为无线电通信揭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通信技术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先后发明了有线电报、有线电话和无线通信。

2.电工技术的初期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以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为标志,以机械化为特征,中心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中叶,以工业生产电气化为主要标志,其成果是电力、钢铁、化工“三大技术”与汽车、飞机和无线电通信“三大文明”,其中心在美国和德国;第三次工业革命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初,以社会生产、生活信息化为特点,又叫新技术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从电工技术初创和应用开始的。

(1)直流发电机的诞生。1831年英国企业家研制出了史上第一台发电机――蒸汽动力永磁发电机;1832年法国科学家匹克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直流发动机;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自激式励磁直流发电机;1870年格拉姆发明了实用自激直流发电机,结构可靠,电流稳定,输出功率大,被各国广泛采用作为照明灯电源。

(2)远距离输电和电力工业技术体系的初步建立。1875年法国巴黎火车站建成世界上最早的一座火力发电厂。爱迪生不仅发明了灯泡,他还在1882年建立了美国第一家直流发电厂,装有6台直流发电机,通过电缆输送照明用电,不过当时的最大输送距离只有1.6km。之后爱迪生还建立了一座水电站,形成了电力工业体系的雏形。

(3)交流发电机电荷电动机的诞生。1876~1878年俄国人亚布洛切科夫成功试验了单相交流输电技术。1885年,英国工程师菲尔安基设计的第一座交流单相发电站建成。同年,美国人威斯汀豪率领的团队完成了交流发电、供电系统,并创建了交流配电网。1883年,美籍电气工程师特斯拉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感应电动机,5年后他又发明了两相异步电动机和交流电传输系统。1888年,俄国工程师德布罗夫斯基和德尔伏发明了三相交流制。1891年,德国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台三相交流发电机,并建成了第一条三相交流输电线路。自此,三相异步电动机得到了广泛应用,电能逐步取代了蒸汽成为动力源,电力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3.电工理论的建立

(1)电路理论的建立。关于电路的早期研究有:1778年伏特提出了电容的概念,给出了导体上储存电荷的计算方法Q=CU;1826年欧姆发表了欧姆定律;1831年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1832年亨利提出了磁通量计算公式。

1845年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提出了关于任意电路中电流、电压关系的基本定律:电流定律(任意时刻电路中任何一个节点的各条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电压定律(任何时刻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回路的各元件电压的代数和为零)。这两个定律发展了欧姆定律,奠定了电路系统分析的基础。

1853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推导出了电路震荡方程,并得出了莱顿瓶发电过程中电流在反复震荡且不断衰减的结论,并计算出震荡频率与R、L、C参数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动态电路分析的基础。1855年,汤姆逊还建立了长距离电缆的等效电路模型。

1893年美籍电气学家施泰因梅茨提出了计算交流电路的方法――“相量法”,其实用、易懂,至今在分析正弦交流电路时依然沿用此法。

其间,赫尔姆霍兹提出的等效发电机原理、基尔霍夫建立的长距离架空线路参数电路模型、亥维赛德找出的求解电路暂态过程运算法、傅立叶用数学方法建立的热传导定律等等都对电工理论的丰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2)电网络理论的建立。通信技术的兴起推动了电网络理论的发展。1924年,福斯特给出了电感和电容二端网络的电抗定理,建立了由给定频率特性设计电路的电网络理论。

1945年美国科学家伯德总结出了分析线性电路和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1953年梅森创建了采用信号流图分析复杂回馈系统的方法,并被广泛应用。20世界50年代美国科学家达默制成了第一批集成电路,从此电路理论中增加了对含源器件的电路分析和综合。20世纪70年代在L.O.Chua等科学家的努力下,器件建模理论逐渐日趋完善。20世纪中期计算机的出现使电网络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成为电路理论研究中的基本手段。

4.新技术革命对电气工程技术的推动

20世纪中叶开始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又称为新技术革命,以核能、宇航和电子计算机这三大技术为主要标志。这个时期的主要理论是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这三大理论的创立为通信工程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科学方法。

(1)计算机的升级换代对电气工程技术的推动。自19世纪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社会从此走进了信息时代。1952年出世的第一代计算机使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不仅体积巨大,而且耗电量惊人。1959年~1963年生产的第二代计算机用晶体管替代了真空电子管,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减少了耗电量,减小了体积,运用在了军事和科研领域。1964年~1970年生产的第三代计算机用集成电路替代了晶体管,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运算速度而且降低了成本,计算机开始进入到了普及阶段。1971年至今生产的第四代计算机使用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计算机普及到了个人。计算机的升级换代推动了控制技术的发展,形成了计算机管理生产系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技术手段。20世纪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生活也由此发生了巨大变革,人类从此进入信息时代。

1920年人们发现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有反射作用。1935年人们发现了雷达并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通信领域。1964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突破了大气层对无线电波的屏蔽,实现了宇宙范围的无线电通信。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立使人们开始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20世纪80年代以后寻呼机和移动电话逐步得到广泛使用,现今信息服务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行业之一。

电气工程技术发展史再次印证了这样两个真理:一是任何理论的创立和技术的进步都要靠众多科学家甚至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而实现,特别是在学科相互融合交叉的今天。二是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导致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五、电气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按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划分,电气信息学科类属工学门类(门类编号08),其下设五个一级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编号0808)、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这五个学科有着相同的学科基础,都是研究电磁现象及其应用的基础学科与技术工程的综合,电能的突出优点在于:它既是易于传输的工业动力,又是非常可靠的信息载体。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都是从电类专业派生出来的弱电学科,在19世纪末电工科学技术已形成了电力与电信两大分支。

我国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电机与电器(二级学科编号08080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80802)、高电压与绝缘技术(080803)、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4)、电工理论与新技术(080805),电气工程包含的专业基础理论有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电磁理论、MATLAB仿真等。专业理论有电力系统及其暂态分析、电力电子、电机学、高电压与绝缘、电力拖动、输配电、工厂企业供电、电力市场等。

19世纪末欧美大学先后设立了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专业,100多年来,其名称虽然没变,但内涵已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过去欧美的电气工程专业是以电力工程为主,现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已成为该专业的核心,美国一些著名高校甚至已不开设电力工程研究方向。有些大学把计算机技术从电气工程系分离了出去,单独成立了计算机科学系。

我国的电气工程始于1908年上海南洋公学的电机电工学科,就是上海交大的前身,距今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1917年该校的电机专科设立了电讯门,即我国最早的无线电专业,如今的电子信息及计算机专业群都是由此发展演化而来的。1932年,清华大学设置了电机系。建国后,我国建立了一大批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其中大多设立了电机工程系。1977年以后,大部分高校的“电机工程系”陆续更名为“电气工程系”,近几年来,部分高校又把“电气工程系”发展成为“电气工程学院”。我国的电气工程虽然与国外名称相同,但内涵有很大区别,我国大学一般都是强弱电分开,即电气类与电信类分设在不同的学院。

100多年以来,电气工程学科已发展成为覆盖多门类交叉学科、应用领域广阔的完善的学科,形成了强弱电结合、软硬件结合、机电结合的学科特点。

六.国外发达国家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1)在学科中融入大量信息技术知识。在全球信息化的当今,信息技术以指数速度进步,它曾对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还将为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工具与技术支持,对电气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作用。国外发达国家的著名大学(如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大都把电气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工程放在同一学院,以利于在电气工程学科中融入大量的信息技术知识。

(2)与其他学科不断交叉融合,拓展了研究领域,大量的研究都是在跨学科领域开展的。

(3)与企业联系密切,科技成果转换能力强,引领产业技术更新。

七.电气技术的发展趋势

与电气工程学科相关的产业主要有电力工业、电气装备制造业以及几乎所有使用电力的行业,电气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主要集中在这些行业。

1.可再生能源技术

199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仅占一次能源的18%,预测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要占一次能源的22%,21世纪,光伏技术、风电技术、生物质发电技术等得到了快速发展。下面着重介绍人类的未来能源――氢能。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把氢能作为人类未来的能源,氢能有其他能源无与伦比的优势:

(1)清洁。其反应后的生成物为水和氮化氢,对环境没有污染。

(2)储量丰富。地球上的海水所含的氢用来发电就够人类用数亿年。

(3)热值高。单位重量的发热量叫热值,氢的热值是汽油的3倍,煤炭的4倍。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正在斥巨资研究这一能源,但目前还处在实验室阶段,距工业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2.输电信技术

超导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发展趋势。

(1)超导储能系统。将电能转换为电磁能,利用超导线圈储存起来。超导储能系统是除电池储能系统之外的又一储能系统,其使用将提高电网的安全性。

(2)超导故障限流器。利用超导体超导与正常状态的转变特性,快速限制电力系统故障短路电流,保障电网安全。

(3)超导大容量电缆。可大大降低输电过程中的电耗,提高能源效率。

第6篇: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范文

关键词:光电子技术;理论教学;实验教学

Study on th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major

Luo Binbin, Zhao Mingfu, She Li, Zhou Dengyi, Cao Yang, Quan Xiaoli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China

Abstract: The importance of the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major is elaborated in this paper, and then according to author’s teaching experience of many years, the content, method and means of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major are discussed in details.

Key words: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theoretical teach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包含电子科学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设计、研究、应用与开发,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工程专业。当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但是当今很多高端的信息技术成果融合了微电子学、光电子学、计算机工程及通信工程等多门学科的交叉知识。而且,目前很多具有良好基础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在他们的硕士和博士阶段,通常会选择光电子技术的相关研究方向,而具备了良好电子学知识的学生更容易将电子学中的概念移植到光频段中,如果在本科阶段也修习了光电子技术这门基础课程,那么在他们的深造阶段将会更容易进入光电子相关领域的课题研究。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掌握本专业的课程知识以外,也应该熟悉现代信息技术的其他相关知识,如光电子技术。然而根据笔者的调研,虽然目前很多重点大学及二本院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都意识到光电子技术的重要性,但很少开设光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本文从光电子技术的研究内容、应用及发展等方面说明其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研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的光电子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方法。

1 光电子技术简介

早在19世纪,人们就已经用麦克斯韦(Maxwell)的经典电磁理论对光的本质进行了研究,认为光是波动的电磁场,关于光的吸收和辐射,1917年爱因斯坦(Einstein)建立了系统的光电子学理论,使人们认识了光的波粒二相性。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之前,光学和电子学仍然是两门独立的学科。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研制成功,这标志着光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随后在对激光器和激光应用的广泛研究中,电子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光学和电子学的研究有了广泛的交叉领域,形成了激光物理、非线性光学、波导光学等新学科。20世纪70年代以来, 由于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纤技术的重要突破,推动了以光纤传感、光纤传输、光盘信息存储与显示、光计算以及光信息处理等技术的蓬勃发展,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了光学和电子学及其他相应学科(数学、物理、材料等)之间的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边缘的研究领域。光电子学一经出现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光电子学及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光电子技术包括光的产生、传输、调制、放大、频率转换和检测以及光信息存储和处理等。

因此,可以这么说,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学科是微电子学和光学,光电子学则是由电子学和光学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光电子技术是光频段的电子技术,是电子技术与光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光电子技术是光电信息产业的支柱与基础,涉及光电子学、光学、电子学、计算机技术等前沿学科理论,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而形成的高新技术学科,其技术广泛应用于光电探测、光通信、光存储、光显示、光处理等高新技术光电信息产业。同时,随着生物医学、生命科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其中的信息获取手段对光电子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加快了这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从而诞生了很多边缘学科,比如生物光子学、光医学等。

综上所述,可见光电子技术在现代信息产业技术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光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不仅是光学工程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也应该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来开设。

2 光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2.1 光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

第7篇: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范文

摘要:现代社会是科技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掌握电子信息就是掌握了时代的脉搏,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的重点计划,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如何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创新人才成为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信息工程是指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控制和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的是信息的获取与控制,电子设备已经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是指在电子信息获取与控制领域具备有专业知识的人才。

一、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状与分析

电子信息技术在当前社会的各个领域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基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经济与文化产业越来越庞杂。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重点,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更是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

电子信息技术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而发展的,其最大的特点是时效性和创新性,在电子信息技术中掌握最新的技术,创造性的开发出新的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教学的重点在于考察学生掌握的前人理论有多少,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知识的收纳盒。据调查,本科院校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80%的课程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也是在计算机教室的上机实践,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几乎没有。多数学校的实验室利用与不高,而饰演课程也是在进行验证性的实验而非开发性实验。这种教学模式的目标是让学生更好的记忆和理解理论知识,在学期期末的考察上,几乎没有对实践能力的考察。传统的教育方式极大的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

(二)创新思维培养不足

目前我国的教育形式多是沿用古代教育形式,教师作为授课者,在教学中有着极大的权威性,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在教学中扮演听众的角色,学校的教育不是开发式教育,而是讲授式教育,这就造成学生养成跟老师走的模式,而不去自己探索。对于知识的积累仅仅靠书本和老师的讲授这些间接的知识,而不是靠自己去开发和实践获得直接的知识。学生的听写能力远远强于动手开发能力,这也造成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足,创新能力的开发落后。我们现代的本科大学极少有向西方一样的开放性课堂,在学生学业考核方面也是采取单一的笔试考试,这些手段都不利于学生的自我锻炼,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要远远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的设置应当是与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应该是实践型的人才,然而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大多偏向与理论人才的培养,在实践环节的培养和少有课程做指导,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十分不合理。部分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师根本没有参加过软件和信息系统上的开发,在教学上根本不能给同学们很好的指导,这也教学的一个弊端。

二、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通过提升人才培养的渠道,调动多方面的力量,通过协调和互助实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不断的应对信息技术时展的需求。

(一)校企合作注重实践能力

我国高校专业建设对于电子信息技术专业都非常的重视,但是对于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仍然需要不断的加强。提升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专业化水平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能力,解决实践应用中的具体问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这些仍是高校电子信息工程的培养的实践目的。但是,学生们在日常的课堂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注重的是电子信息技术相应理论的掌握,对于最新的软件和操作过程并不能够深入的进行了解。部分企业面向高校招收技术性的人才都需要进行后天的培训,这样就会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经历。因此,应该促进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在企业中为学生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切实的面对电子信息技术的难点,将所学的知识很好的应用到实践当中去。通过企业和高校的合作促进学生实现理论和能力的双重提升,不仅仅是完成了高校的教学任务,也是为企业不断的培养和输送了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创新理念培养

我国传统的人才选拔方式就是应试教育,虽然多年来一直提倡的是素质教育,但是面临考试而进行的选拔为学生们带来了很多的压力,学生们更愿意注重的是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被忽视了,没有实现很好的把握。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都应该不断的提升创新培养的能力,不断的发掘学生自身存在的潜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的意识,尤其是在课堂中,学生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自己看法,教师都应该积极地引导和鼓励学生不断的开拓思维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实践。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项可操作性强,并且任务繁杂的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很容易面临比较多的新问题,如何快捷的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企业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培养创新理念,才能不断的提升人才的能力,才能促进企业更长远的发展。

(三)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

在高校的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有很多的课程设置并不合理,没有分清主次。科学的教育体系和选拔体系,对于学生的价值实现有很积极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完善教育体系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保持积极的心态来应对各种挑战。科学的教育体系不仅仅是包含课堂上的教学任务的完成,还包含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高校应该经常性的举办一些竞赛和选拔活动,提供相应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创新和发展。尤其是对于比较优秀的项目应该予以支持和鼓励,帮助学生们进行创业实践。面临不断激烈的竞争,学生们应该有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科学的教育和选拔体系改变了传统的选拔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而科学的教育体系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适应学科发展的特点,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应该不断的进行实践探索,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8篇: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动手能力 培养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11.030

近年来,随着3G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成为社会需求旺盛的热门专业之一,其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报读该专业的人数剧增。在这种生源充足、社会需求旺盛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应加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力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善实验、实训手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应对3G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一、3G时代社会对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3G”(英语3rd-generation)或“三代”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通话)及数据信息(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代表特征是提供高速数据业务。国际电信联盟(ITU)目前一共确定了全球四大3G标准,它们分别是WCDMA、CDMA2000和TD-SCDMA和WiMAX。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十一五”期间,随着3G牌照的发放,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电子信息产业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目前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

二、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目标和课程体系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文化修养,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受到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基本训练,具备各种电子信息的处理和系统设计、开发能力,能从事信息处理、系统设计、开发与测试等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

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除了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水平外,专业方面必须具备基本电子电路(模拟、数字、高频等)的分析、设计能力;单片机或其他微处理器的应用能力;基本的信号处理、通信电路或系统的设计、分析能力;较好地掌握计算机原理与应用,具有初步的编程能力;熟练的电子设备(产品)组装、调试能力;初步的企业管理等能力。根据这些能力要求,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一般开设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专业基础课,再开设高频电路、通信原理、计算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应用、数据结构、C语言、计算机网络等专业课程。为了增进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开设数字电视、语音处理、图像处理、数字信号处理(DSP)、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前沿性的专业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以拓宽学生的视野。除此之外,还安排大量的实训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各种技能。

可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3G增值业务研发、移动通信设备研发、WAP业务研发、短信研发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技术人才在3G时代是不可缺少的。

三、当前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理论课教学手段单一,实践内容少,与迅猛发展的现代电子技术严重脱节。尽管许多高职院校在理论课教学形式上进行了改革,增加了一些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但还是以理论课讲授为主,学校实验实训器材、设备有限,学生动手实践机会较少。

第二,课程内容陈旧,主要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讲课内容以模拟单元电路和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为主,与目前IT产业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高速发展和应用的趋势严重脱节。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学生普遍感觉到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在实践中用不上,甚至知识滞后,而实践中需要的知识又没学过。

第三,专业各门课程内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缺乏一个统一明确的目标。有的课程理论太多,与现代技术联系不够紧密,有的课内容与其他课有重复,从总体来看,培养目的比较分散。

第四,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从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从业经历,缺乏具体工程项目的实践经验,对电子信息行业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设备生产、市场营销等诸多工程实践环节缺乏直观的了解,师资素质存在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师资素质如何,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它要求教师既要有很好的专业理论素养,又要有比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但现实情况是,高职院校现有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他们的知识结构得不到优化和充实,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难以结合实际,深入钻研教材,更难以跳出教材对教学内容作全面系统的把握,在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更难以根据技术发展的要求灵活地补充更新实验内容,也无法及时设计出新的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实验项目,造成老师不敢多讲,学生不愿多听,学生动起手来什么都不会的恶性循环局面。此外,对于一些有丰富实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而言,由于知识陈旧且更新速度缓慢,他们不能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也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指导和帮助。

第五,实验实训教学及水平有待提高。高职院校实验器材、设备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通过连接一些基本元器件、组合几个芯片等形式,在实验台和实验箱中进行验证性和简单设计性实验阶段,虽然这些基础实验到现在为止仍然有其特定的意义,但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高新技术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

第六,目前很多高校虽然能够安排学生去一些企业、工厂等单位进行实践学习,但由于经费紧张又没有严格的管理考核制度,而且实习单位出于对生产安全及实习成本的考虑又不愿让学生过多地练习,使得这种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

四、提高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途径

第一,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应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适应现代社会需求为目标,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为核心,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教材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材应紧跟现代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有一定的超前性,各科教材内容应统筹安排,综合平衡,避免内容重叠。

第二,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师“双师型”素质的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既具备一般的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又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第一线骨干素质。因此,要求专业教师不仅具备相应的学历,还必须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对于从高校毕业直接进校的教师,有三条途径实现“双师素质”:一是高职院校选送专业教师分期、分批到专业对口企业顶岗锻炼,参与管理和设计,以掌握本专业的一些应用技能,完善实践知识;二是在校内实训、实习基地直接参与生产和教学指导,并依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使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三是与企业合作搞项目开发。

第三,聘请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将最新的技术成果带到课堂,指导学生实践活动。这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外聘教师,讲授课程中深入浅出,能很好地将晦涩难懂的课程讲述得有声有色,还能较好地运用实际工作的经验、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案例进行结合、分析,使课堂更贴近社会和行业,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机制,引起教学过程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第四,建立稳固的校内外实训、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地,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缩短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要求的差距。一是建立校内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基地,满足该专业学生初步学习的需要;二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将教学延伸到企业,让学生贴近生产一线。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实训、实习条件,保证学生真正学到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岗位意识、团队意识、组织纪律性、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

第五,实施“顶岗实习”工程。顶岗实习是学生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的一种带薪生产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应寻找一些信誉好、实力强、规模大的生产企业合作,在本专业毕业生最后一年完成在校所有的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后,学校严格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和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能够在真实工作环境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的重要步骤,培养了学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理论与实际的交融。

【参考文献】

[1]俞兴明.论高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6(11)

[2]姚巧鸽,周原.电信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天中学刊,2010(10)

第9篇: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范文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社会上各个行业对电子信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个高等院校纷纷开设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课程,并且该专业的招生学生数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电子信息技术人才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抢手人才,他们很受就业单位的欢迎。但是随着社会以及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求高校在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时一定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不能一成不变地还是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课程内容。高校应该努力变革自身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一、学校的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高校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较多,而总授课时数却是有限制的,因此,缩减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的课时,简化课程教学要求,调低专业难度都是或多或少存在的。学生只是学到了一些简单肤浅的皮毛而已,并不能深刻理解,更不用说灵活运用了。在大一、大二年级学生的课程安排中,公共基础课程占用了大多数甚至是全部的课时,学生在入学后没有很快地接触到相关的课程,对课程没有很多的认识,因此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学生不能积极地进行各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活动。除此以外,各课程授课过于独立,各自都是自成体系,导致学生掌握的零散知识点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导致学生系统分析与综合应用能力尤其的弱。

现如今,各个高校在电子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讲授,以及学生的实际操作课程教学上,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电子信息技术的理论课与实践课不衔接,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缺乏连贯性。老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内容和形式不够新颖,不能很好地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方式,纯粹的理论知识讲授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

(2)实践操作的内容很少,电子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各个高校在实践课程上,主要是老师在讲授,很少重视学生的自己操作,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不够,而且在动手操作的课程上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授课的内容与最新发展的技术严重脱节。

(4)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理论课程之间缺乏衔接性,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 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一)注重课程之间的系统性和实践性

首先,为了使学生能够综合学习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各个课程安排中,要紧密联系并有逻辑有计划的循序渐进进行课程排序,比如:同时进行的几门课程要相互促进相互融通;先安排的课程必须对以后的课程学习有指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避免各个专业课程教师讲解内容的重复性。为了使学生在硬件与软件上的协调操作能力,学校应该开设综合的课程,使学生有体系化学习以及掌握知识的能力。

(二)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解决授课和师资方面的问题,更好地培养电子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笔者认为师资队伍建设是改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培养合格的学生的目标的实现,好的教学计划和一流的实验实训设备只是客观的次要的条件,一支符合高等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才是重中之重。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实践经验足、科研能力强、教学效果好而又与时代同进的师资队伍,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

(三)改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日趋紧张的就业形势,就决定了就业市场需求的人才是掌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的人才。只有努力的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人才才能保障学生的就业率。首先,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只有自己动手才能发现试验中的问题,进而主动的找到改进措施,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有针对性。通过综合性的教学以及实验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其次,我们知道在传统的实验中学生很依赖于老师的指导,传统教学中往往是老师动手实验而学生单纯观看,这就造成了学生的依赖性和懒惰心理,动手能力的缺失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老师的指导基础上要充分地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三、举办设计竞赛,用以提高学生动手和实际参与能力。由于荣誉和奖品的激励,参加比赛这样可以在同学们中激发大家的实践积极性。

(三)合理的协调课程设置与教材的选择

学校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设置教授的课程,确保学校课程开设的根据是市场的需求。课程的内容上要把理论和实践教学并重,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到学校讲课,保证学生能紧跟市场的潮流。在教材的选择上有以课程的设置为依据,在教材的选择上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体现出教材的与时俱进,舍弃不符合时代内容的教材。

(四)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设备

当然,除了保证与时俱进的师资队伍和教材课程改进,学校的教学实验设备一而必须紧跟时代的需要与市场的变化。学校可以争取来自学校内部和外部的一切有利条件,努力建立起现代化的教学需要的硬件设施。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一定要充分重视学校的教学工作,给予学校的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在学校内部,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两方主体,在学校的教学设施的适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遵守基本的操作指引,爱护教学设施,保证学校的资源得到充分的使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实践性要求比较高,学校一定要争取到尽可能多的支持,保障学校建立起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保障学校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维博,王海滨,叶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嵌入式系统教学的改革探讨.中国电力教[J]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