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培养孩子专注力心得体会范文

培养孩子专注力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培养孩子专注力心得体会

第1篇:培养孩子专注力心得体会范文

无法把精力集中在应该做的事情上,是让爸爸妈妈头痛欲裂的问题。一个人如果没有办法专注,做任何事情都难以成功。如果孩子到了念书上学的年龄,你才发现他不能够专注,那可就太晚了!

培养专注力从2岁开始!

2岁之前的宝宝年纪甚小,对于周遭的事物大多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但要等到他稍微懂事,心性比较稳定的时候才能得到比较正确的判断。

从孩子满2岁起,就应该多多训练他的专注能力。一般来说,专注力比较高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会事半功倍。当孩子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随之而来的就是充足的自信心和高度的学习意愿,这就自然而然地促进了他更多的求知欲。相反,缺乏专注力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会事倍功半,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人就会胆小、畏缩、缺乏自信,不敢或不愿去尝试新的事物,造成恶性循环。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专注力”,它可是深深影响着一个人人生成败与否的关键呢!

判断孩子的专心程度

玩具测试把孩子置于一个安静、不受干扰的空间,只给他一种玩具,观察他在玩玩具的反应。

测评给一个他喜欢的玩具,如果他能够持续地一直玩,而且平时生活中对大多数的事情也能够专心,就代表着他拥有很优良的专注力。如果他不到3分钟就表现出厌倦、烦躁的情绪,就说明他的专注力不够。

注意:孩子本来就是喜新厌旧的,如果给太多种选择,会分散他的注意力,测试不出他的专心程度。

不专心孩子的情绪特征

情绪不稳,易发脾气,经常出现较大波动,做出一些类似敲打头部的动作;

缺乏耐性,即使在吃饭时也不肯安静地坐立;

缺乏集中的意志,容易健忘和心不在焉;

说话或听觉障碍,睡眠不良、行为笨拙;

容易受到压力的影响,产生挫败感,一般问题也会引起压力。

孩子不专心的原因

■对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没有学习动机;

■周围干扰太多;■注意力不集中。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一、把兴趣和专注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新奇有趣、富于变化的物体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会唱歌的小鸭子、爬梯子的小木偶、转动的风铃都是能让孩子集中注意力观察的玩具,爸爸妈妈不妨买一些会走动、会发出声响的玩具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对于0-3岁的孩子,采取这种方法是最理想、最有效的。

扩大生活经验

孩子的天性是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爸爸妈妈可以经常带孩子到新环境中去玩,比如,家周围的小区公园、城市中的主题公园、动物园之类的地方,带着他观察一些以前从来没见过的花草树木、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美丽的景观和建筑物。在观察的时候,可以边问边答,这个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常识,还能借此扩大孩子对事物的注意范围,增强他的观察能力。

从培养孩子的兴趣着手

孩子会专心致志地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全神贯注地投入最多的精力;而在做父母要求的、自己却毫无兴趣的事情时表现出心不在焉、无所谓的样子。对这么小的孩子来说,他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到他的情绪控制。所以,爸爸妈妈可以培养、刺激他们的良好的爱好,把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与培养专注力结合起来。

培养孩子的兴趣,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去激发。

太过简单的道具和游戏会让孩子丧失兴趣。因此,要让孩子接触新的玩具、新的游戏,设法引起他的兴趣以及注意力。

二、明确活动目的,

在游戏中训练孩子自觉专注的能力

游戏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它能引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心情愉快,保持稳定和集中的注意力。孩子对活动的目的理解得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就越强烈,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力维持的时间也就越长,注意力也就越集中。所以,平时爸爸妈妈可以有选择性地与孩子一同玩亲子游戏,并在游戏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例如:找回“不见的玩具”。

在桌子上摆放一些孩子喜欢的玩具,教他分辨玩具的种类,说出玩具的名称和数清楚玩具的数量。然后,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拿走其中的某一样玩具,问孩子:“什么东西不见了?”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回想、查看、寻找,如果他能很自然地回答出被拿走的玩具的名称,下一次,可以拿走几种来考察孩子的记忆。这样的训练方式,灵活、实用,能够很好地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逐步养成围绕目标、自觉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三、培养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在生活中,爸爸妈妈可以不断地、有计划地向孩子提出适当合理的要求,鼓励他按时完成所交待的任务,把每一件事情都好好地做完,不要半途而废。

专家认为,专注力是稳定集中的注意力和自制力的结合,这需要具备相当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培养专注力的方式很多,具体实施的方法也各有不同,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孩子专注力发展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态度和适当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培养专注力的错误之举

错误1:孩子在画图,父母却在一旁指指点点,嫌这个形状画得太难看,那个颜色涂得太刺眼,比例应该如何……

Tips:还孩子自由的创作空间

过分干涉孩子的自由,会对孩子正在进行的工作造成干扰;另一方面也会使得孩子失去信心,注意力也就更不集中了。所以,当孩子在玩没有什么危险的游戏时,爸爸妈妈不应该过多地去干预。

错误2:孩子在搭积木、玩配对及其他要求专注的游戏,一旁却充满着电视机里的喧闹声。

Tips: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孩子会因为外界事物的各种刺激而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这就需要父母的合作,创造出一个安静平和的环境。就像上述的情况,应该立即关闭电视机,排除一切可能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干扰因素,为他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或游戏的环境,协助他专注力的发展。

错误3:有些父母特别性急,为了加快对孩子专注力的培训速度,一次性地提出很多要求和任务。

Tips:让孩子专注于一件事

过多的任务会使孩子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既要注意这个,又要注意那个,这么做的结果是什么事都不能顺利地完成,反而使孩子的注意力更加难以集中。

培养专注力的正确之举

举措1加强体质的锻炼

体质不好会对专注力的发展造成障碍。因此,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能增强孩子的体质和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这是专注力发展的生理基础。

举措2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

不规律的作息安排不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发展。因此,必须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固定的饮食起居和玩游戏的时间,让孩子愉快地专注地去学习和游戏。

举措3不作过多过分要求

爸爸妈妈派给孩子的任务一定要指示清晰、要求明确,恰当地符合他的能力。顺利完成之后,要当面赞扬他,一个微笑、一个亲吻、一个拥抱,都是很好的奖励方式。不足的地方,要耐心地示范,鼓励他再一次地去完成。

举措4不和他人进行比较

第2篇:培养孩子专注力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习惯;学习习惯;家庭教育;培养

心理学指出: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持久的、自然的心理行为趋向。学习习惯是在后天经过长期、多次重复或练习而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自动化了的心理行为倾向。可见,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的极其重要的品质,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孩子一生宝贵的财富。小学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他们的学习观念淡薄,还不知道知识和学好知识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已经习惯了三年的幼儿园生活,玩玩乐乐、跳跳蹦蹦;同时,刚过了两个月的暑假,娇惯自由。而一年级的孩子是各种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觉得,我们一年级的教师得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孩子们渐渐步入正轨,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但是,单凭老师的教育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作为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抓住孩子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促使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呢?

一、从生活习惯入手,培养孩子主动、及时学习的行为习惯

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的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用着它的利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例如,要让孩子按时起床、睡觉。孩子一旦有了规律的作息习惯,不仅对身体发育有利,更有利于使孩子形成不磨蹭、珍惜时间的观念。要让孩子回家后先完成作业再玩,并与孩子就当天学校学习内容或参与活动进行交流,这会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的关注,也有利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有目的地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孩子注意的稳定性,使孩子养成专心学习的习惯

心理学指出,注意的稳定性是人的心理活动以同样的强度持久地保持在一定事物或活动上的特征。能够长时间地将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是良好学习习惯品质的表现,是学习高效率的保证。而人的注意又是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的,有研究表明,7~10岁的孩子每次注意稳定约20分钟,所以要抓住孩子这注意力集中的20分钟,使孩子有效地学习。例如,在家中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有充足的光线和新鲜的空气,屋内要收拾整洁,桌面不堆放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即使是学习资料,与当前正在学习内容无关或当前学习用不着的也尽量不要放置。孩子学习时还要给孩子一个安静思考的空间,不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学习时,不要边玩边学习或边吃东西边学习,以增加注意的集中。孩子有了专心学习或做事的习惯,会为他以后更高层次、更深入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三、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

书写规范、工整、美观是学生的基本功。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孩子作业的正确率,而且对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养成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有着积极的意义。不少教育界专家指出:“写好汉字,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是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心理品质培养及身体机能训练的有效手段。”对一年级孩子来说,不仅要写好汉字,还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这是一项特殊又非常重要的习惯。作为家长,要提醒孩子书写时做好“一拳、一寸、一尺”,即身体与书桌间距一拳,手握笔处距笔尖一寸,眼睛与书桌面距离一尺。这对保护孩子视力和孩子身体发育及孩子自制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不断地表扬和鼓励,巩固孩子良好的行为,使之成为习惯

第3篇:培养孩子专注力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成功体验;幼儿;自信心;教师;实践研究

一、幼儿自信心的现状与分析

幼儿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现在很多幼儿存在胆小、依赖性强、不善表达、自信心不足的问题。我们通过参考各方资料,制定了本园的幼儿自信心水平测试表,以此为依据来分析幼儿园孩子自信心的状况。我们分别由小、中、大班9个班共358个孩子参加本次测试。由本班教师从发言、表演、游戏、交往、探索、独立性、竞争、受挫、质疑、自我评价10个方面对孩子进行客观的评价,汇总的结果是:自信心强的孩子58人占16.2%,自信心一般的孩子239人占66.8%,自信心不足的孩子61人占17%。这个结果显示,自信心一般和不足的孩子超过了八成。他们表现为:活动中缺乏积极性,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不敢直视别人讲话,比较胆小、害羞,害怕尝试新任务等。虽然,评价工具的科学性以及教师的主观因素都会影响到评价的准确性,但是,在这十项指标中,幼儿的表现还是不尽如人意。

分析造成孩子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我们发现:在现代教育中,大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还是只重视智力开发,不注重包括自信心在内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家长过高的期望值和过分包办都导致幼儿自信心不足。当孩子出现自卑、害羞、胆小等自信心不足时,家长解决办法不当,会使孩子在培养自信心方面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另外,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的不良教养态度,如消极地评价孩子、过于严厉的指责,都会造成孩子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阻碍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而且幼儿的自身因素也会影响到其自信心,每个孩子的发展有所不同,在同伴面前如果不能获得别人认可,很少有成功的体验感,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

二、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许多国家都把发展幼儿自我价值感,增强其自信心作为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课程。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4~5岁时期是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的关键期,从幼儿期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形成其健康人格的关键。[1] 德国行为学家认为,现代社会的三种冲突,使得现代人面对冲突和挫折次数增多,因此,从社会的发展来看,未来需要具有迎接竞争挑战的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而自信心是核心要素。可见,在幼儿期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极其重要。

(二)通过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研究,促使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养态度及行为,培养教师积极地应对孩子各种行为,为幼儿自信心培养提供直接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帮助幼儿获得成功体验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自卑和胆小害羞的幼儿更多的关注和鼓励,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整体幼儿个性发展水平。

(三)自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自信的孩子不怕困难,总是喜欢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在与人交往中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对孩子心理健康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从小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其一生都有着重要作用。

三、探索基于成功体验下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与方法

让孩子在成功体验下获得自信是我们的理论依据,为此,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应贯穿基于成功体验的活动,探索幼儿自信心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一)在感知自我认识的教育中不断强化自身优点从而树立自信心

幼儿对自己的评价多数是来自于成人或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我们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点设计了小、中、大三个不同年龄段的自信心培养主题活动,通过专门的自信心主题活动教育,让孩子自主地探索,不断地认识自己。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要善于发现,克服害羞和胆小,学习体验大胆、自信地表现,从而获得自信心。

教师设计专门的自信心主题活动课程,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认识教育。自信心主题活动课程,经过每学期的实践和不断补充完善,形成了比较独特的园本课程,我们将继续把自信心主题活动渗入到幼儿园的课程中,让孩子在感知自我认识的教育中,不断强化孩子的自身优点。并根据班上幼儿的兴趣以及探索的欲望来决定主题活动的时间,这样就避免了为了完成课程而完成课程,忽视孩子真正需求的问题发生。而在主题活动中,如果有孩子自己生成的活动,教师要积极支持,并不断地修改主题活动教案,使之能真正成为促进孩子自信心的重要课程。

(二)在各种活动中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不断增强幼儿自信心

1.设立角色“岗位”,让幼儿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自信

(1)在各班创设各种“岗位”角色:

小班设立每日天气播报、动植物管理员。

中、大班设立每日天气播报、值日生岗位、动植物管理员。

每日天气播报“岗位”角色:创设播报台环境布置,每天轮流由一名或多名幼儿担任天气播报员,根据当天天气情况,向全班学生进行播报。

值日生“岗位”角色:由多名幼儿轮流担任值日生职务,承担一些分发物品、检查整理玩具柜的任务,大班的孩子还可布置擦桌子、椅子、扫地等工作。

教师为各岗位创设适宜的环境,抓住孩子喜欢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活泼有趣富有吸引力的岗位环境,并设计相关的岗位标志让幼儿佩戴,让孩子有荣誉感,并做好相关的观察记录及分析评价工作。

在班上创设的“岗位”角色深受孩子的喜欢,在“天气播报员”的“岗位”角色中,教师重视创设环境,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有的班用废旧纸盒做成电视机的模样,孩子站在里面就犹如真的上了电视一样;有的班则制作了非常精美的头饰和麦克风,孩子有了道具的辅助,说起来更神气了;例如,笔者学校有的大班针对自己班孩子的特点,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广播天气,孩子有的用歌曲的形式,有的用模特步的形式……在这个岗位角色的实施中,幼儿的语言表达、大胆自信方面在每次的体验中都有所提高,特别是那些平时从不敢举手发言,从不愿意主动参与游戏活动的孩子,进步非常明显。而在“小小值日生”的岗位角色中,孩子的兴趣显得更强烈,虽然之前也有些班级进行过“充当好值日生的角色”活动,但是因为没有系统地观察记录孩子的表现,所以,很难对比出孩子的变化。因此,我们增加了具体的观察记录表来记录孩子的表现,从而能通过记录分析孩子自信心状况。虽然各班实施“值日生”活动的岗位角色都有所不同,但是基本都让值日生承担一些班上管理和卫生的职责。例如:督促孩子饭前便后洗手,分发小玩具、书本,检查同伴的书包整理情况,饭后做些擦桌子、洗抹布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儿在承担责任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管理能力,对与同伴的交往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孩子从“值日生”的岗位中,体验到了责任的重要和帮助别人的快乐,体现了自身价值,这些也是自信心的一个标志。

在“动植物管理员”岗位角色中,由多名幼儿担任动植物管理员角色,主要负责照顾本班自然角的各类植物和动物,并负责登记和汇报,看似很小的事情,但是不同年龄的孩子要求不一样。小班的孩子只是简单的淋水、松土、喂食,然后用简单的符号和图画的形式进行记录,而大班的孩子则从基本的照顾到对动植物的观察和分析,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记录。这个照顾动植物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而且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照顾动植物的成果,从而激发自信心。

(2)全园性的“岗位角色”

在各班的岗位角色实施过程中,孩子们自信方面有所提高,不过毕竟是在自己班级。但如果,换一个环境,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时,孩子是否还能像在自己班上一样从容和自信?为挑战孩子,教师还可以提高难度,创设在整个幼儿园范围内进行的岗位角色扮演活动,让孩子得到更难得的锻炼机会。

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可以安排“小小播报员”“小小广播站”等全园性的岗位角色。

“小小播报员”岗位角色:每天早上早操结束后,每班派一名幼儿轮流担任“小小播报员”的角色,向全园师生播报今天本班幼儿来园人数。这个岗位创设,不要求孩子的语言多么流利,只是鼓励他们在众人面前能够大胆地讲述,从而减少胆怯心理。教师要每天让孩子轮流播报,让班上每位幼儿都有机会得到锻炼。

“小小广播站”岗位角色:每天午睡起床后14:45~15:00之间的十五分钟内,由各班轮流一周到幼儿园多媒体室,进行“小小广播站”的角色岗位尝试。在这一周里,各班每次参与的人数可以是6~8人不等,要求班上每位孩子都体验用麦克风向全园广播的经验。广播的内容要求,刚开始孩子可以从简单的表演一首歌曲、儿歌、故事说起,大班的孩子可以介绍临近的节日、相关季节等。等孩子有了一些经验后,可提高要求,让孩子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者一些有趣的事情,或者身边发生的一些国家大事等,内容不限,只要是积极向上的都可以和全园的孩子分享。教师可以采取交叉形式来进行分组,自信心强、表现欲望强的孩子和自信心不足、害怕、怯场的孩子搭配一组,通过示范的作用带动所有孩子都积极参与进来。通过“小小广播站”不断地让幼儿克服胆小,培养幼儿大胆表现的心理素质。

在“岗位角色”活动中,孩子自信心的提高显著。例如,全园性的“小小播报员”岗位角色,孩子们从刚开始的不大敢说,或者声音很小,忘记人数,到后来我们发现,孩子的表达越来越大胆,声音响亮,还富有表情,很有个性特点,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也有一定的效果。这跟主持人也有很大关系,作为早操的主持人还担负着引导各班孩子代表报人数的职责,他们是由园保园长助理和保教计任以及特色教师轮流担任,每一次孩子报人数的时候,主持人在引导孩子方面要多鼓励和表扬,而且注意语气和表情,让孩子不会感到焦虑和担心,自然而然地孩子的能力肯定能提高。这个“岗位角色”活动还获得了家长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认为孩子在这种氛围中的锻炼是很宝贵和很必要的。孩子也在一次次的体验中,不断获得成功的经验,从而增强自信心。

2.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感受成功的快乐

对于幼儿来说,自理能力的强与弱,都会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因此,我们要从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开始,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快乐,培养幼儿自信心。在提高自理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并要注意与家长的配合。课题组教师开学初制订出各班的自理能力培养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评价孩子时,注意进行纵向评价,不进行横向评价。

在自理能力的培养上,教师主要是将自理能力提升的课程渗透到孩子的生活课程中,并充分调动家长积极地配合。小班下学期的孩子已经能自己穿脱衣服,穿鞋,自己套枕头套,自己叠被子等;中班下学期的孩子除了之前的内容外,袜子、扣子、拉链的使用也基本掌握,还会主动擦汗,自己分发物品等;大班下学期孩子除了之前的内容外,还能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床上用品等。对于那些由于自身能力不足,而导致自卑、胆小,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的孩子来说,确实有了很大的转变。例如,小一班豆豆,由于是家里老人带大的,什么都包办代替,基本的喝水、穿鞋都不会,每天都需要老师的帮助,在同伴的取笑下,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愿尝试。经过强化训练后,自理能力提高很大,豆豆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自信心也随之树立起来,什么都愿意尝试。

3.以大带小活动中,让幼儿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从而树立自信心

创设多种机会,利用年龄优势为年龄小的幼儿服务。例如:新生来园时帮助新生稳定情绪,在别班表演节目,教年龄小的孩子学习搭积木、画画、做游戏以及自理能力的学习等。在这些活动中,孩子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在以大带小的活动中,每班每周进行1至2次,并注重每次活动后的分享体验。

以大带小的活动中,参与的主要是中、大班的孩子,他们在与新生孩子的游戏中,有时候老师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大”孩子来办,就变得轻松多了。例如:新生来园,教师组织他们去散步,可是新生怎么都不肯拉手,这时候大哥哥、大姐姐来拉他们的手,没想到他们却非常乐意,而且哭闹的现象也减少了。而对于这些“大”孩子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体验,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也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这个活动对于在班上比较孤僻的孩子来讲非常有效,等他们再回到自己班的时候,他们明显活跃了很多,这样的体验是帮助他们获得自信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另外,在一些庆祝节日的活动中,也可以安排大手拉小手的形式共同庆祝,“大”孩子在弟弟妹妹面前表演节目,感受不同,而小一点的幼儿也很愿意和“大”孩子一起玩。在相互作用下,更能强化孩子的能力,从而增强自信心。

4.举行各类活动,锻炼孩子,培养自信心

各班在每学期举行各类活动,要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充分体现孩子的优势项目。鼓励他们努力争取进步,大胆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

小、中、大班可以开设小小故事会、卡拉OK展示、小小表演会、小小画展、小小摄影展、小模特表演、小魔术能手、功夫小子表演等活动。

课题组教师定出每项活动的具体要求,并要求每次活动体现教师的积极评价。

在举行这类活动的过程中,在锻炼幼儿、培养自信心方面,孩子参与各类活动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表现力有所增强,与同伴的交往能力有所提高,而且最重要的是,展现自我,获得他人的肯定,这是培养自信很重要的部分。虽然各班在各类活动的组织上各有不同,但是大家都能遵循唯一的宗旨,即充分体现孩子的优势项目,让孩子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获得肯定,从而达到促进其全面发展、增强其自信心的目的。

(三)在各学科中渗透自信心教育,形成积极正确的归因态度

在健康活动中:通过磨炼孩子的意志,锻炼孩子的能力培养幼儿自信心;在语言活动中:提供多种语言环境,培养孩子大胆说话、敢于表现,增强幼儿自信心;在艺术活动中:提供各种表现的机会,让每位孩子都能在艺术的舞台上展现自己;在社会活动中:通过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等社会性发展锻炼,不断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在科学活动中:科学探索活动是激发孩子自信心的最好途径。要充分利用科学活动满足幼儿的求知欲,从而不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在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教育中,教师要重视自信心的归因教育,让孩子树立积极的归因态度,在各种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有时有些孩子努力后得不到相应的结果时,会产生消极的归因态度,会认为自己怎么努力都不如别人,这时候教师要重视个别的教育。要引导孩子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原因(努力、能力),这样才会使人产生满足和自豪,才会满怀信心。

教师设立相应的评价表,对孩子在其他学科中自信心的表现进行评价。重点是培养孩子积极的归因态度。

另外,在专门的自信心主题活动中,教师要注意用积极反应对幼儿进行干预。自信心培养属于心理素质培养的一个范畴,因此,教师是否创设一个宽松、平等、安全的环境,以及教师对孩子的行为做出怎样的反应,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自信心培养的成效。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行为对孩子的影响。积极反应有四个主要条件:①敏锐地观察到幼儿的需要;②运用适宜的策略,及时支持幼儿的需要,并产生有效的师幼互动;③互动有效,促进幼儿经验的提升;④师幼互动温暖度强,教师温和亲切的情感伴随师幼互动的始终。这四个条件已经很清晰地表明了积极反应性教师行为的条件。只要努力地按这些条件去实施各个自信心培养活动,肯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四)重视家园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培养

1.通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我们的自信心课题研究计划和方案,并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各项自信心培养工作。每班在学期初的家长会上,用20分钟的时间,由每班健康小组的教师简单介绍本园幼儿自信心培养的研究情况,并就一些做法和已经取得的一些成效对家长进行汇报,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2.通过开办专家讲座,提高家长培养幼儿自信心的能力。在每学期,幼儿园可有计划地安排专家来到幼儿园对全园家长进行相关内容的专家讲座,通过专家讲座对家长进行培训。一是让家长更加明确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提高家长培养幼儿自信心的能力;三是通过具体事例的讲解,真正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

3.各班开办自信心培养的专题沙龙,让家长畅所欲言,在沟通和交流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自信心培养沙龙由各班家委会主任负责,每学期举行2~4次,地点可以选择本班课室或家长选择的场地进行,让家长通过交流和分享,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沙龙可邀请本班教师、本园保教主任、园长或其他在这方面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沙龙的形式要注意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

第4篇:培养孩子专注力心得体会范文

操作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有利于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更能使孩子在体验喜悦与快乐的同时,培养专注力。为了达到提高幼儿专注性的目的,我和几位教师一起探讨研究,选择了两个实验班和两个对比班,设计并进行了多种新颖有趣的操作活动进行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1. 时间安排

根据内容将本次活动分十二周进行,即三个月内完成,每周五进行活动一次。

2. 内容安排

活动一:美工活动一一橡皮泥

活动二:美工活动一一布置教室

活动三:数学活动一一开商店

活动四:数学活动一一排序

活动五:游戏活动一一插塑

活动六:科学活动一一它们哪儿去了?

活动七:美工活动一一纸偶

活动八:美工活动一一制作学具

活动九:数学活动一一拼图

活动十:科学活动一一磁铁

活动十一:游戏活动一一大拼盘

活动十二:总结活动一一对比实验

3. 合理组织活动

首先,专注性是有目的的、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积极主动集中注意的活动,因此,在每次活动之前,要给幼儿明确的目的、任务,使幼儿知道,要成功完成任务,必须专心听老师讲,认真进行操作。其次,活动的结果,必须是幼儿最感兴趣、最希望达到的结果。一再次,活动的组织过程要合理,不能让幼儿对活动满不在乎,也不能全神贯注时间过长,造成疲劳,要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专注学习活动。最后,对每次的活动内容,教师要做好知识上的连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操作学习活动。

4. 活动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排除一切干扰。活动前要布置环境,使教室环境与活动密切接合,保持室外环境的安静。其次,教师给孩子的活动物品要新颖、多样,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并刺激孩子的创造欲望,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再次,教师的巡回辅导要恰到好处,不能因为辅导某个孩子而影响另外的孩子。最后,要鼓励孩子持之以恒,力争最好。

5. 活动内容的实施及效果

第一周:美工活动一一橡皮泥。

橡皮泥是孩子常玩的物品,但也是常玩不厌的物品,它的色彩特别鲜亮,做出的造型漂亮、逼真,适合孩子的视觉心理。为了使孩子兴趣更高,教师还特别准备了许多漂亮的橡皮泥作品及白色托盘、牙签等。活动前把孩子分成五组,每组六人,然后请幼儿欣赏范例,弓l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练习“搓”、“压”、“团”、“卷”、“揉”等方法的基础上,愉快地、自主地进行创作活动。

效果:孩子们用橡皮泥制作出了人物、动物、花等多种作品,特别是第三组的拼图真是一幅美妙的春景,在孩子很有兴趣的活动中,专注性得到培养。

第二周:美工活动一一布置教室。

活动前教师给幼儿准备了多种材料,如:布、棉花、瓜子、大米、小米、花生壳、毛线、树叶、羽毛等,并制作了一些漂亮的作品布置在教室里,供幼儿欣赏,活动中,教师启发幼儿可以根据不同材料的特点,粘贴出不同的画面,也可以相互协商制作,作品完成后,统一调整搭配颜色,贴在教室的墙面上。

效果:孩子们在自己的作品前留连忘返,欣赏得津津有味,这次活动不仅美化了教室,培养了孩子的专注性,而且在协作、欣赏、色调搭配方面也显出了孩子们的创造能力。

第三周:数学活动一一开商店。

一般来说,商店里必须有足够的货物、营业员及顾客,为了避免混乱,达到幼儿专注游戏之目的,我们把幼儿分成了两组,其中10名售货员,20名顾客,并要求售货员要有礼貌地和顾客交流,及时整理商品,记住每件商品的名称。顾客用购回的商品自由游戏。然后游戏轮流进行。

效果: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能够礼貌交流,好多顾客用购回的玩具进行游戏其乐无穷,由于孩子们能全神贯注的游戏,使活动比预定时间延长了将近10分钟。

第四周:数学游戏一一排序。

此活动安排了两种玩具供幼儿自选,一种是彩色的卡片(石块),另一种是数学插板盒,用彩色卡片的幼儿扮成“小蚂蚁”,按红、黄、绿、蓝的颜色顺序为自己铺石板路,用数字插板盒的小朋友按上述颜色将数字宝宝从l排到l00。排好后说出“第几块是啥颜色”。

效果:孩子们兴致很高,很多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排列,且每次排好后还要认真检查排列的颜色是否对,排列的数量有多少,从他们的表情上可以看出,在活动中孩子们十分专注。

第五周:游戏活动一一插塑。

活动前教师准备了雪花片、动物插塑、圆柱型插塑、穿线板等。幼儿自己选择插塑,设计自己要创作的造型,可以一个人活动,也可以和小朋友合伙活动,也可以先玩这一种插塑,再玩另一种插塑,插好的作品要放在玩具柜上展览。

效果:孩子的作品放满了玩具柜,活动的时间已超过预定时间,可孩子们还是不愿离开,直到放学,家长该来接孩子时,孩子们才边自豪地向家长炫耀自己的作品,边恋恋不舍地走出了活动室。

第六周:科学活动一一它们哪去了?

这个活动的目的一是让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理解溶化。二是通过多次反复的操作培养幼儿的兴趣性、专注性。教师为活动准备的材料有冰块、冰糖、白糖、盐、咖啡、奶粉等能溶于水的物品,也有石子、木块、铁块、纸等不能溶解于水的东西,让孩子们在实验中发现哪些能溶化,哪些不能溶化,哪些溶解的快,哪些溶解的慢,用什么方法能加快溶化的速度等等。

效果:通过试验,孩子们懂得了溶化的概念,知道了加快溶化的几种方法(加温、搅拌等),提高了对科学实验操作活动的兴趣,专注性也得到培养。

第七周:美工活动一一纸偶。

纸偶比较难做,但做成后它会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在纸偶的制作过程中,要粘胶带,扎皮筋等,需要孩子们的合作才能完成,因此,这个活动不仅要求专注,而且要求合作,更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教师给孩子们每人准备了一套材料,包括彩纸、纸杯、。筷子、皮筋、白纸、剪刀、水彩笔、黑毛线头、胶带等,然后认真地给孩子们进行了讲解示范,在孩子制作的过程中及时给以指导和帮助。

效果:孩子们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制成了一个个漂亮的纸偶,并且还给纸偶起了名字,玩的可开心了。在活动中,孩子既动了手,也动了脑,又进行了合作,提高了兴趣,培养了专注性。

第八周:美工活动一一制作学具。

学具有多种。根据幼儿学习的需要,制作幼儿最常用的学具一一一笔筒、文具盒。在准备活动材料时考虑到做文具盒的纸版让孩子裁剪难度较大,于是教师就把纸版裁好了,加上彩纸、彩笔、纸杯、胶水、剪刀等,活动的材料就备齐了,在活动过程中,先请孩子们做笔筒,因为笔筒简单。在制作笔筒的基础上,再制作文具盒i孩子们就有经验了,只需教师指导一下,孩子们的文具盒很轻松就做好了。

效果:通过幼儿亲自制作学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能力,培养了专注性,更使孩子们体会到了工人叔叔们的辛苦,懂得了要爱惜学具及一切物品。

第九周:数学活动一一拼图。

本活动要求幼儿用彩色的几何图形拼出美丽的图案,但不限制图案的类型,正因为不限制图案的类型,所以在拼图活动中,不仅要动脑,要专注,更要有目的的拼。给孩子们准备材料时,不仅形体要多,而且每种形体中都有多种颜色,以便于孩子们配色。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可以独立完成拼图,也可以合作完成拼图,但是作品必须是自己创新的,不能和老师的范例一样。

效果:幼儿的作品真是千姿百态,五颜六色,有动物、有日用品、有花、有草,有天上的,有地上的,还有水里的。从活动中,不仅看到了孩子们的拼图兴致,更看到了孩子动手、动脑,专心致志的习惯正在养成。

第十周: 科学活动一一磁铁。

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磁铁,有的还玩过,所以对磁铁很有兴趣,为此,在给孩子准备材料时,教师特地准备了多种形态的磁铁(条形铁、马蹄铁、圆形磁铁、方形磁铁等)及大沙盘。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实验,知道了磁铁不能吸木制品、铝制品、塑料制品、纸制品等,磁铁只能吸铁。在沙盘中做实验时,孩子们发现磁铁不会吸沙子,却吸到了一种黑呼呼的沫沫,大家为这个发现兴奋极了,争先恐后地猜测那是什么东西,最后达成共识:黑沫沫也是铁,只是由于年代久远,碎在沙子里,我们看不到罢了,同时,孩子们还提议,要到其他地方去(如土里、石子堆里)看看有没有铁。

效果:孩子们不仅知道了磁铁的性能,更增强了探索科学的欲望,在动脑探索的同时,也增强了专注性。

第十一周:游戏活动一一大拼盘。

一个大拼盘由六个图形(有动物或人物形象)组成,每个图形都被切成单独的6块或9块,游戏开始时,教师先让幼儿观察大拼盘上的各种图形,然后拿掉,让孩子们根据记忆拼出盘上的每个图形,孩子们拼好后经教师检查完全正确后,可再打乱,重新进行拼图。

效果:幼儿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游戏,并体会到完成后的喜悦和自豪,虽然拼图活动需要大脑高度专注,但孩子并不感到疲劳,而是再二、再三的拼一次,又一次,由此活动看出:孩子们的专注性较以前已有了较大的提高。

第十二周:总结活动一一对比实验。

此次活动安排的是数学作业活动,要求是在两个实验班和两个对比班同时进行。选取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教具,同样的作业题,同样的教学程序。结果发现,在两个实验班上课,孩子的情绪明显好于对比班。讲课过程中,实验班中只有二、三个孩子有短时不专注现象,而对比班中有六、七个都有不专注现象;写作业时,实验班的孩子作业在10分钟内全部完成,而对比班中有5个没有完成。这说明了对比班上孩子的专注性不如实验班的孩子强,也就是说,教师通过操作活动来培养幼儿的专注性取得了成效。为了再次验证效果,教师又带孩子来到了图书室,对孩子看书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发现孩子在看完第一本书后,能专注地再看第二本书的,实验班比对比班多4个,能专注地再看第三本书的,实验班比对比班多9个,至此,教师才真正感到欣慰。

6. 总结

通过连续十二次的操作活动实验,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游戏、制作,不知不觉锻炼专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锻炼了合作能力,在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能动性,为孩子认知能力的提高及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会使孩子们受益终生。

第5篇:培养孩子专注力心得体会范文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家庭中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在家庭中一定要培养孩子有始有终的习惯,要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的责任心,千万不能因为学习,就不参加家庭中的任何活动,如扫地、刷碗和叠被子等等,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小事,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其实,生活上的好习惯和学习上的习惯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作为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中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作用。

1。作为家长,在心理上不能给孩子产生一个监督的作用,让孩子产生一种心理:我是给父母学习的。不能时不时去打扰孩子,应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充分的空间,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尤其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学习由自己来负责。当孩子做完作业时,应由孩子自己去检验自己的作业,而不应由父母代劳,这样父母虽然费力劳神,效果却适得其反,助长了孩子懒散的思想。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时侯我身体不好,妈妈为了让我早做起作业早休息,常常我在一旁做,妈妈替我在一旁检查,我不用负责,也不用费心,因为不管我做对做错,总有妈妈给我做后盾,因此我养成了粗心的习惯。常常十字有一错,而这个缺点很难纠正。其实培养一个好的习惯不容易,而改变一个天长日久形成的不良习惯更难。所以要从点滴做起,大家一起让孩子从小培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2。家长要形成一个“陪读”的习惯。这里的陪读不单指和孩子一起做作业,一起看书,而是自己非常专注干自己的事情,可以看书,织毛衣,无论干什么,都必须非常专注,忘我,这对孩子注意力集中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注意力集中念一遍文章就能记住,而不集中即使有口无心地念上十遍也可能白做无用功,这就是效率高和低的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3。每个家长要更好地和老师配合,和老师保持一致,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缺点,随着孩子青春期的到来,有些孩子变得越来越内向,家长每天最少和孩子沟通5分钟,形成一个融合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

二、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

要培养孩子主动的思维能力。每个孩子一天学习了什么,不仅能想出来,最好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对将来是非常有用的,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也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而思维方式与座姿也有一定的关系,保持身体紧张可以使思维更有逻辑性、联系性,从而也更加理性,这也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躺着、歪着,想得东西比较零乱,这种思维方式比较适合西方国家。另一方面,为了保护我们的眼睛,我们最好也别躺着、歪着学习。

三、卡通片对孩子的影响

就是从国外流行过来的一些卡通片,只有图片,而没有文字,大人有时候还看不懂,孩子们却看得津津有味,以及电视上的一些动画片,不能禁止让孩子们看,但也不能太迷恋,它们能开拓思路,但应遵循中国传统上严谨的思维方式,应适可而止。

最后,对家长和孩子提几条建议:

1。给孩子一个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同时也给孩子一个纠正不良习惯的过程,现在的成绩不代表孩子的未来。

2。鼓励孩子形成一个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独立性,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第6篇:培养孩子专注力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快乐;幼儿;注意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250-01

幼儿注意的发展在幼儿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注意力(即专心于某事物的能力)是智力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孩子活泼好动.坐不住,而且注意力分散,对学习缺乏兴趣,不善于支配自己的行动;也有些孩子做事三心二意,常常半途而废。如果不采取措施纠正,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坏习惯,对任何事物都难以进行深入的思考,头脑简单,行为幼稚。这对于孩子将来的学习、成才都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兴趣是保持专心的首要条件。” 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较易集中,但不易持久。因此,根据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应该把调动孩子的兴趣与培养专注力结合起来,让孩子在感受快乐中提高注意力。

一、在生动形象的“听”的感染中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幼儿园的孩子都很喜欢听故事,教师讲述故事,语言要力求简明、生动、形象。要适合各年龄班幼儿的特点。教师说话的口吻、语气在大、中、小班应有所区别。一般说来,小班教师讲话亲切、缓慢,角色意识强;中班教师说话生动、有趣、游戏情趣浓;大班教师的语言应更富启发、诱导、激励、知识性。生动、形象的语言能迅速又较持久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另外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运用感情生动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去感染幼儿,会自觉的引起幼儿的注意,抑扬顿挫的语调变化,使幼儿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样,不仅有效地控制了幼儿的注意力,也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了其思维的发展,在很多时候,精彩的效果就产生在教师的一句话语背后。

二、在新鲜喜爱的“看”的吸引中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幼儿的注意易被新鲜、强烈多变的刺激物所吸引,幼儿在注意什么时,就会去观察什么,思考什么。比如幼儿喜欢观察小动物,尤其对一些小昆虫感兴趣,可是却无法安安静静读几分钟书,那么我们不妨利用幼儿对小动物投入的兴趣来引导他读书,先让孩子看关于小昆虫的精美图片,在为孩子展示的同时进行浅显易懂的解说;然后可以进一步找来关于小昆虫的童话故事书,一边让孩子欣赏生动的图画,一边讲述动人的童话故事,孩子的兴趣一步步迁移并激发,这时教师再不失时机让幼儿画有关动物的简笔画,孩子们兴趣盎然,结果注意力也随之发生了迁移和提高。所以,注意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幼儿便能集中注意力。在活动时,应对幼儿提出较具体又分层次的注意目标,这样幼儿就会把注意集中在具体的目标上,并怀着兴趣去寻求答案。许多实例证明,孩子看到强烈、好奇、富于运动变化的物体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会唱歌的生日蛋糕、会跳的小青蛙、会自己走路的小娃娃,转动的音乐鸟笼,会跑的小汽车 ,会摇头的小木偶,会发出声音的小手枪等等,都能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观察、摆弄、思考,甚至去再现和摩仿,十分有利于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三、在有趣活泼的“玩”的情景中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学习形式。丰富多彩的游戏有利于幼儿注意的集中与稳定。游戏过程不仅仅是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提高注意品质的最好训练,游戏中不同角色的转化,实际上也就是注意的转移训练。教师应该与孩子一同开展游戏活动,并在游戏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要根据幼儿注意的特点,精心设计教育环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幼儿的注意吸引到活动中来。如:传统游戏让孩子“找回不见的玩具”,便是一种简单易行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游戏方法。老师与孩子们一同取出几件玩具摆放在桌上,并教孩子点清玩具的数量,让孩子说出玩具的名称,记住玩具的种类,然后,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拿走其中的一样或几样玩具。问孩子:“什么东西不见了?”,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回忆、查看、寻找。这种训练方法简单、灵活而实用。设计活动时还应注意动静交替,时张时弛,使幼儿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节奏地交替,以调节大脑皮层的活动,使幼儿自始至终情绪愉悦,积极性高涨。活动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了情境表演、谈话、讲故事、游戏、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大胆表述、扮演角色,使他们情趣盎然,注意力集中,达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在迷惑神秘的“奇”的冲突中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孩子未曾见过、未曾听说过的新鲜事物,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充满好奇的孩子们。如科学活动《神奇的图画》活动中,我出示一张白纸,在幼儿确认纸上什么都没有后,举起喷雾器,朝画上一喷,奇迹就出现了。画面上呈现出一只蓝色可爱的小兔。幼儿十分惊讶的说:“老师会变魔术。”,兴趣油然而生。这时,老师神秘地说这个小魔术很简单,每个小朋友都会变,不信你们试试。幼儿都跃跃欲试。在浓厚的学习兴趣推动下,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这种方法很快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又如科学活动《小针眼大世界》的活动中,教师出示一张白纸,用针扎了一个小孔再看报纸上的字就变大了。幼儿也会感到十分惊讶,在认知冲突中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象这样利用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去培养注意力,确实是最理想的、最有效的方法。兴趣是产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条件,幼儿对具有新奇感活动的兴趣越浓,其稳定集中注意力越容易形成。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在浓厚的学习兴趣推动下,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道:“注意是学习的门户。”,如果不打开这扇大门,人们就无法学习,也无法获得知识和技能。因此。培养注意力理应是幼儿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以活动为载体,着力于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曹能秀.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学前教育研究.08第3.

第7篇:培养孩子专注力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进修学校;少儿;礼仪教育;重要性;途径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礼仪是少儿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良好的礼仪是少儿健康成长的基础和保障。

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孩子,一个孩子的未来在于教育。在所有儿童的教育中,儿童素质教育、品格教育、礼仪教育无疑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

在构建和谐社会、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环境下,我认为少儿礼仪教育已备受国人关注,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仪态万方、风度翩翩,那么从小就要教会孩子良好的礼仪。优雅的礼仪能带给人从容、自信与成功,对孩子日后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少儿礼仪的重要性

著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会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的烦心事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

为更好的普及礼仪教育,作为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充分培养儿童学习礼仪的环境,开设相关的课程,使孩子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学会懂得礼节。据了解,美国专门在学前班开设了学习礼仪的课堂,家长利用业余时间把孩子们带到这样的培训班进行专门的教育,把孩子们的礼仪程度作为升学的一个考核内容。

我国一著名幼教专家曾经写下这样的一句话语;教孩子礼仪,等于教孩子优雅地过一生。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每个孩子的礼仪开始。

教孩子礼仪就是教孩子优雅的过一生。

少儿礼仪教育的培养将会使你的孩子仪态万方、风度翩翩,被更多的人所接纳,为今后的人际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

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文明社会中,每个人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哪一种工作,都迫切需要学习礼仪,懂得礼仪,遵守礼仪和运用礼仪。这次我所提出的少儿礼仪,就是本着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培养青少年儿童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重点;着眼于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通过这次教育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使我们的孩子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使我们的小朋友们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先锋队,为以后的人生铺上更加广阔的道路。

怎样培养少儿礼仪:

少儿礼仪教育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和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技巧。少儿阶段是儿童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思维发展上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因此,如何使孩子在此阶段形成健全人格,实现思维发展质的上的飞跃,是广受家长、教师的热切关注问题。,

所以在对孩子教育要求我主张要积极培养少儿的耐心,少儿耐心的培养,有助于少儿应付各种需要等待的情况,其次也应教会儿童学会说“对不起”、“谢谢”等这类词,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让孩子明白有意无意地弄伤他人或损坏别人东西都得道歉,对于它人的帮助也应该学会说谢谢。这些礼仪的学习将会对少儿以后的学习成长产生积极地影响。

其实儿童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早已被众多教育专家认可,儿童的可塑性强,礼仪从小就要开始

培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是国内一直缺少这样一个教育l生的课程。为此,今天我在这里提出了少儿礼仪的一些重要性,让各位家长和老师们重视起少儿礼仪的重要性。

没有知识的品格是虚弱的,没有品格的知识是危险的。

少年儿童需要从小就培养的六大能力:创造力、意志力、思辩力、自制力、专注力、亲和力。

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仪态万方、风度翩翩的人,就得从小教会他良好的礼仪。优雅的礼仪能带给人从容、自信与成功,对孩子日后的发展影响深远。

不过,面对天真懵懂的宝宝,利益教师刚开始还真有些手足无措,怎么教呢?其实,礼仪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和一点点技巧。老师自己,请检点自己言行,多说“请”和“谢谢”,并用愉悦的声音对宝宝说话。这些将为孩子未来的礼仪培养开个好头。

教孩子一点礼仪,能使他被更多人接纳,奠定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

通过论述,为的是帮助父母培养孩子正规家教,使孩子从小无论在任何场所都可表现出落落大方、礼貌待人、与众不同的高贵气质。举手投足间流露受过良好家教的训练,深受周围人们的称赞,增强自信、受益及影响一生的成长。论少儿礼仪教肓的重要性和途径

张琳

[摘要]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和行为礼仪也起到了向外界传递中国信息的作用,同时也代表了将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礼仪风貌的发展趋势。现实情况中,我国国民的文明礼仪与国际社会相比,已产生了一定差距的。究其原因,可能与我国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不到位有关,本着这么一个思想,我觉得专门开办少儿礼仪知识培训班,让广大少儿学习到专业的礼仪知识,身体力行,提高个人的社交能力和综合素质,是现在以及今后生活工作中必不可缺的一项技能。

[关键词]进修学校;少儿;礼仪教育;重要性;途径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礼仪是少儿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良好的礼仪是少儿健康成长的基础和保障。

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孩子,一个孩子的未来在于教育。在所有儿童的教育中,儿童素质教育、品格教育、礼仪教育无疑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

在构建和谐社会、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环境下,我认为少儿礼仪教育已备受国人关注,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仪态万方、风度翩翩,那么从小就要教会孩子良好的礼仪。优雅的礼仪能带给人从容、自信与成功,对孩子日后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少儿礼仪的重要性

著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会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的烦心事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

为更好的普及礼仪教育,作为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充分培养儿童学习礼仪的环境,开设相关的课程,使孩子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学会懂得礼节。据了解,美国专门在学前班开设了学习礼仪的课堂,家长利用业余时间把孩子们带到这样的培训班进行专门的教育,把孩子们的礼仪程度作为升学的一个考核内容。

我国一著名幼教专家曾经写下这样的一句话语;教孩子礼仪,等 于教孩子优雅地过一生。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每个孩子的礼仪开始。

教孩子礼仪就是教孩子优雅的过一生。

少儿礼仪教育的培养将会使你的孩子仪态万方、风度翩翩,被更多的人所接纳,为今后的人际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

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文明社会中,每个人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哪一种工作,都迫切需要学习礼仪,懂得礼仪,遵守礼仪和运用礼仪。这次我所提出的少儿礼仪,就是本着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培养青少年儿童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重点;着眼于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通过这次教育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使我们的孩子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使我们的小朋友们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先锋队,为以后的人生铺上更加广阔的道路。

怎样培养少儿礼仪:

少儿礼仪教育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和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技巧。少儿阶段是儿童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思维发展上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因此,如何使孩子在此阶段形成健全人格,实现思维发展质的上的飞跃,是广受家长、教师的热切关注问题。,

所以在对孩子教育要求我主张要积极培养少儿的耐心,少儿耐心的培养,有助于少儿应付各种需要等待的情况,其次也应教会儿童学会说“对不起”、“谢谢”等这类词,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让孩子明白有意无意地弄伤他人或损坏别人东西都得道歉,对于它人的帮助也应该学会说谢谢。这些礼仪的学习将会对少儿以后的学习成长产生积极地影响。

其实儿童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早已被众多教育专家认可,儿童的可塑性强,礼仪从小就要开始

培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是国内一直缺少这样一个教育l生的课程。为此,今天我在这里提出了少儿礼仪的一些重要性,让各位家长和老师们重视起少儿礼仪的重要性。

没有知识的品格是虚弱的,没有品格的知识是危险的。

少年儿童需要从小就培养的六大能力:创造力、意志力、思辩力、自制力、专注力、亲和力。

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仪态万方、风度翩翩的人,就得从小教会他良好的礼仪。优雅的礼仪能带给人从容、自信与成功,对孩子日后的发展影响深远。

不过,面对天真懵懂的宝宝,利益教师刚开始还真有些手足无措,怎么教呢?其实,礼仪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和一点点技巧。老师自己,请检点自己言行,多说“请”和“谢谢”,并用愉悦的声音对宝宝说话。这些将为孩子未来的礼仪培养开个好头。

第8篇:培养孩子专注力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幼儿;小学化;误区;兴趣

教育部曾《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要求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各地要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和小学违规举行入学考试的现象进行督察和整改。然而,在现实中,某些幼儿园大班,依旧每天教拼音、汉字、算术等内容,幼儿园大班俨然成了“小学预科”。事实上,不少专家也屡次提到幼儿教育要有长远眼光,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在游戏中激发兴趣、培养专注力和好习惯。幼儿提前学小学知识,好比“起了个大早”,却送孩子“赶了个晚集”,不利于幼儿长远发展。笔者也认为,幼儿教育应该尊重幼儿身心成长规律,着重培养幼儿行为习惯与生活自理能力,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过早学习容易使幼儿产生学习恐惧和厌恶心理,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笔者呼吁,幼儿教育切莫走入“揠苗助长”的误区,应从幼儿兴趣点出发设计幼儿教育的各项活动。

一、教师要认清“幼儿到底该学什么”

其实,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和各种游戏,都是对他们某种能力的一种培养。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幼儿园的功能,就是生活入门教育,包括生活、语言、计数、方位、时令、颜色、天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肯定不是机械的识字和数学。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帮助他们学会与同龄人交往,建立伙伴关系。同时,家长不妨多陪孩子开展阅读,养成爱读书的习惯。玩玩具、做游戏时,家长不要频繁打断,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对孩子来说,“学习”并非只是识字上课。孩子的发展要顺其自然,千万不要遏制孩子的天性。如果说要教育,其内容不应该是小学教育的提前化,而应该寓教于乐,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和品性,度过天真烂漫的童年,这才有利于孩子身体的发育、心智的形成。

二、培养习惯更重要

所谓习惯,就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或者说,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一种行为方式。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习惯形成就是指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形成是学习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并臻至自动化的结果。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而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则包括许多内容,如生活习惯、爱惜物品、自理能力、劳动习惯、自控能力、礼仪等。专家表示,幼儿园阶段,培养习惯远比掌握知识重要,家长和幼教工作者不能急功近利。在幼儿期,幼儿的自主性已经开始发展,独立活动能力增强,肢体活动趋向随意准_,灵活,是形成各种技能,学习各种习惯的好时机。在生活学习交往活动中,幼儿进行不知不觉地反复的练习,如,收拾物品、如厕、饮食、睡眠、阅读等等,积累着各种各样的习惯,因此要抓住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来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为幼儿的成长提供必备条件,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大好坚实的基础。而且养成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以爱、关怀、尊重的态度来培养幼儿收拾的习惯,除了幼儿园利用各个环节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面。

三、关注幼儿“敏感期”,整合教育

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人的潜能的发展只存在于生命过程的某一特定时期,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敏感期”。在此期间施以适时的教育训练,可以事半功倍,甚至可以形成某种特殊的能力。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将家庭、教育机构和社会三者结合起来,这是引起人们正视和警觉的最好施教方法。注意保教并重,以情感体验为主体,把个性发展放在第一位,切忌预先设立目标,进行“揠苗助长”教育。

第9篇:培养孩子专注力心得体会范文

生活中这种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情况太多了。信息要被彻底地加工,首先就要被注意到。世界太大太复杂,而人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心理活动没有一定的指向,不能有所选择地聚焦在一点,就不可能保证知觉的精确性和完整性,也不可能保证思维活动的强度和紧张度,对信息的加工就不可能做到清晰、完善和深刻。这也是为什么有学习障碍的学生,一般都存在注意力缺陷的原因。

越是复杂的活动,越是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注意的品质也是一个人智力的组成部分。

既然注意力如此重要,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呢?

结合兴趣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喜欢才会投入,幼儿没有对未来的责任感,不会出于理性的考虑而去专注于某件事,他对当前任务是否专注,完全取决于兴趣。

让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孩子喜欢画画,就鼓励他画画,喜欢听音乐,就鼓励他听音乐。如果孩子不能长久专注于一件事,也没关系,不要强制他去专注,那样反而增加他的负面感受。只要发现他对什么事情感兴趣,就多让他去做那件事,让他体验到活动本身的快乐和成就感,他自然就会专心投入。譬如他喜欢玩车,可以玩上半天,你就让他玩半天,让他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慢慢养成专注的品质。

游戏中练习注意力

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将注意力的培养和游戏结合起来。譬如,让孩子玩拼图游戏、七巧板练习、找错游戏、传话游戏、听口令做动作、多米诺骨牌练习等。还可在生活中随时随地练习注意力,譬如让孩子带路,在超市找商品,在街上找广告,找门牌等。游戏要注意难度适中,如果太难,超出了孩子的完成能力,不仅不能吸引他的注意,反而还会造成挫折感;如果太容易,没有挑战性,孩子也不会感兴趣,不能集中注意力。

父母检查自己的方式方法

有时候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并不是孩子本身的问题。譬如他不能专心听妈妈讲绘本,也许是妈妈的语气过于平缓,缺少变化;也许是妈妈缺少表情和手势方面的配合,让孩子感觉单调;或者是讲的时间太长,孩子已经疲倦……如果你觉得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也不必严厉呵斥,频繁纠正,这样反而会强化负面体验。只需平和地提醒他,或者改变活动内容,让他自然接受新鲜刺激,把分散的注意力再集中起来。

父母也应专注,做榜样

对一件事的专注程度,还取决于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孩子虽小,也可以通过培养责任心来培养注意力。父母的态度一定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譬如父母自己就不能专注于日常生活中的事,不能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或者对专注的品质不够重视,或者由于溺爱孩子,不对孩子提出要求,不对其行为进行规范,任其散漫地做任何事,必然就会影响到孩子做事的专注度。

让孩子情绪稳定,心情愉悦

情绪稳定是注意力集中的前提

如果一个人焦躁不安,心神不定,显然是不可能专心做事的。在孩子的生活中,父母是影响其情绪最大的因素,父母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可能是孩子的天堂或者地狱。如果父母过于严苛或者冷漠,孩子总是处于恐惧、焦虑、烦躁之中,他就很可能出现注意力方面的问题。

生活节奏也会影响到注意力。

节奏改变会增加不确定因素,造成焦虑或过于兴奋,使得注意力难以集中。孩子最好养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吃饭、睡觉、游戏、运动等都有固定安排,到了时间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形成习惯。

缺乏安全感,注意力易分散

就像有的孩子会通过生病来获得妈妈的爱一样,孩子会通过忘事、犯错等来引起关注,父母却误认为他是注意力不集中。心情愉悦的孩子,才能够做事专心,因为他不需要去操心与做事无关的因素。

给孩子营造一个静心的环境

孩子的注意是以无意注意为主的,一切新奇、多变的事物都很容易让他分心,干扰他正在进行的活动。因此,排除环境中的干扰因素,就成为保持注意力的重点。

环境中的干扰

声音、光线、冷暖、家具,甚至过多的零食、玩具和书籍,以及房间过于花哨的布置等,都会让孩子分心。当然,过于安静的环境也不利于保持注意力,因为有意注意会消耗大量能量,所以难以长久保持,如果有一些轻微的干扰,反而可以适度放松,不易疲劳。

人为的干扰

譬如,孩子正在专心做事,家长却去嘘寒问暖;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事里,家长却忍不住去监督指导;生活节奏过快,孩子经常处于被催促的状态,总是不能把一件事想透做透;家长太热衷于活动,孩子随时处于兴奋之中,很难静下心来。这些,都需要家长自我检视,完善。

消除影响注意力的生理因素

饥渴、疲劳或者生病

孩子处于饥渴、疲劳、生病的状态,是心烦气躁的,根本谈不上注意力的问题。要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拥有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精神,才能让孩子有良好的注意力。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