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临床医学毕业生个人总结范文

临床医学毕业生个人总结精选(九篇)

临床医学毕业生个人总结

第1篇:临床医学毕业生个人总结范文

方法:选取我院2009级222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运用OSCE进行毕业考核。

结果:我院OSCE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一次通过率为94.6%,考试总体平均成绩为71.9±8.1,总体难度系数0.75,整体难度适中,考试内容的设置比较合理,有助于学生掌握临床综合能力。

结论:OSCE是科学有效的临床综合能力评价方法,能真实、客观的反映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应当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考核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临床医学 临床综合能力 毕业考核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 是Harden等[1]于1975年提出来的一种全新的医学生考核评价方法,是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和医师资格考试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客观性很强的临床能力考评方法,它改变了传统医学教育中的书面考试方式,通过临床环境的模拟,来考核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和专业技能等[2]。OSCE被认为是评价临床能力较好的方式,它由一系列模拟临床情境的考站组成,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依次通过各个考站,对站内的标准化病人(SP)等场景完成规定的临床任务,采用一定的评分标准,用于评价考生的临床技能和态度[3-4]。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OSCE模式,以我院“临床技能中心”模拟临床情景为依托,适当使用SP和多功能电子模拟设备,构建了OSCE方案,以评价临床综合能力。选取我院2009级222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均为统招本科生,其中女生115人,男生107人,均已完成一年的临床实习。

(二)研究方法

组织学生于毕业实习结束后进行OSCE考试,共设立5个考站,分别为模拟诊疗考站,体格检查考站、外科基本技能考站、妇产科基本技能站、病例分析考站,具体见表1。

(三)主考教师

主考教师为我院带教教师,经各教研室统一培训合格后担任主考教师,评价标准由学院统一制订。

(四)总结

OSCE结束之后,每位参与考试的老师和部分参加OSCE学生对自己在本次考试过程中的体会和建议进行总结,并以座谈会的形式对OSCE的前期准备、OSCE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意见、建议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参与座谈会的有主考教师、工作人员,共计20人,参与的学生共32人。

二、结果

(一)OSCE考试总成绩分布

参加本次OSCE考试的学生成绩总体呈正态分布(图1),5个考站总成绩最高分为89.6,最低分为47.7,平均成绩71.9±8.1;同时,区分度系数为0.37,一般认为,区分度系数高于0.3,考核便可以被接受(表2)。区分度系数越高,考核的区分度就越强。

(二)OSCE各个考站成绩分析

表3中的考核结果显示了OSCE的每站成绩均值,5个考站难度指数为0.69~0.78,平均难度系数是0.75,一般认为,难度指数为0.3~0.7是比较合适的。由于我校临床专业的同学第一次参加对OSCE考核,鉴于对该考核模式还比较陌生,但本次考评难度不大,可见本次考评难易度是可以接受的。

三、讨论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了OSCE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开始对医学生临床能力评价进行探索,其中对OSCE的应用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5]。OSCE突破了医学教育中传统的笔试考试方式,以较客观地评价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临床决策能力,是目前较好地考察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方法,目前已成为医学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考核方式之一,是目前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6]。

此次我院第一次进行OSCE考试,从整个过程来看,从前期准备到考试实施,均按照设定方案进行,过程顺利,考试结果比较令人满意。但也存在不足,以待改进。从第一考站成绩分析,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内容进行SP询问,总体来看学生对问诊内容的掌握较好。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问诊思路混乱,有些问诊内容与疾病没有联系;问诊顺序比较凌乱,缺乏条理性;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不能适时运用过渡性语言;交流中不会应用鼓励等支持性语言等。这可能与我校的生源主要来自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有关,分别为回、藏、蒙、满、东乡、裕古、土族、维吾尔族等,由于生源地的不同,民族习惯、生活习惯的特点、使它们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实践能力方面,甚至语言方面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从临床实践技能考评(第2-3站)成绩分析看,总体呈正态分布,但是外科系统基本技能的成绩较低,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无菌操作观念较薄弱,消毒的理念不清,核对与评估意识欠缺,实施操作中缺乏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包括操作前的解释,操作中必要的遮挡等。但是在学习和实习过程中,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均衡发展的学生得分较高;综合能力较低的学生得分不高,另外得分较低的同学也可能对此类考试的认识和适应能力有关,因此,在教学和临床实习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外科系统的基本实践技能,从而能够全面、合理、客观地反映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

第5站主要考核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该站主要测试同学们对临床案例的分析、判断、决策的临床思维、整体思维的能力,但从考核结果看,成绩普遍较低了,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整合临床资料的能力,对相关疾病的鉴别要点理解不深刻,对相关检查方式的临床意义理解不够,欠缺临床思维能力,存在思维局限性等[7]。反映了大部分同学在实习阶段把主要精力放在基本实践技能练习、考研、就业面试等方面,而在平时的学习和临床实习过程中严重缺乏积极、主动的对临床案例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的训练,或仅仅满足于完成带教老师布置的实习任务。

通过本次OSCE考核发现,我院的OSCE考核方案的制定、实施等与国内先进学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站点设置较少和考试时间紧迫、考核内容有待优化、评价标准有待细化等,下一步还应继续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按照临床医学认证标准和执业医师考核的标准,继续借鉴国内外先进高校的经验,并结合实际,修订并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OSCE考试方案,逐步完善考核模式和内容,使OSCE更好地发挥其评估和反馈作用,使其便于操作,能够准确、客观、可信、全面、公平地评价毕业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促进学生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意识和主动性,为学生今后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Harden M R, Stevenson M, DowIlie W W, et al. Assessment of clinical competence using an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 [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1975, 1(5955): 447-451.

[2]Barman A. Critiques on the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J]. Ann Acad Med Singapore, 2005, 34 (8): 478-482.

[3]景汇泉,于晓松,孙宝志.OSCE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3(2): 29-33.

[4]王庆华,郝玉玲,魏冠英,等.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理本科生毕业考核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10,27(11A):1667-1669.

[5]栗景峰,龚海峰,周铁,等. 临床多站式考评(OSCE)在研究生临床技能考核中的应用[J]. 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707-709.

[6]安力彬,李文涛,张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理本科生毕业考核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4(3):16-17.

第2篇:临床医学毕业生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临床医学;就业去向;调查分析

【分类号】:R

医学人才是卫生事业发展第一资源。2012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下达《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6号)文件,提出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安徽医科大学从2006年起设立教改班,逐步推进临床教学改革,2012年成功申报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临床医学专业是该校传统优势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和教学改革示范专业。

就业是学业与职业的过渡阶段。对安徽医科大学2008级临床医学416名全体本科生就业去向的调研有助于了解医学生的就业环境,掌握医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满意度,为大力推进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2013年4月至2013年9月,我们对全体2008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416名)就业去向进行调查研究。其中,男生244人,占总人数的58.65% ;女生172人,占总人数41.35% ;被试年龄在22岁~26岁之间,平均年龄24岁;安徽省生源381人,占总人数91.59% ;河北省生源6人,占总人数1.44% ,除了安徽省和河北省以外的其他省份地区生源29人,占6.97% 。

我们主要采用全面统计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2. 结果与讨论

2.1升学就业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13年8月13日,在调查的416名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中,有188人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有195人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合计377人(其中6人既收到录取通知书,又签订了就业协议),顺利升学就业的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90.63% 。39人既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又没有签订就业协议,占总人数的9.37% 。

图表 1 升学就业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调查人群升学就业率整体较理想。调查凸显的一个现象是升学人数超过直接就业人数。这与临床医学岗位对学历要求较高有直接关系。近几年,三甲医院的临床医生招聘普遍要求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这使得许多临床医学本科生从入校起就立志考研。同时,硕士生的扩招也使临床医学本科生有更多升学机会。

2.2升学情况

截止2013年8月13日,在调查的416名医学毕业生中,354人参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占总人数的85.10% 。其中,男生202人考研,占男生总人数的82.79%;女生152人考研,占女生总人数的88.37% 。

图表 2 参加研究生考试人数与未参加研究生考试人数

已有195人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其中两人获得国外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占总人数46.88% 。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男生97人,占男生总人数39.75%;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女生98人,占女生总人数56.98% 。

根据调查结果,考研已经是绝大多数同学首选的就业方式,绝大多数同学都有主动考研的意识,值得注意的是女生参加研究生考试的比例和研究生录取比例都高于男生。通常,女生目标感比男生更强,自律性比男生更高,女生的卷面考试成绩往往高于男生。

2.3签订就业协议的整体情况

截止2013年8月13日,在调查的416名医学本科毕业生中,已有188人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45.20% 。其中,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男生121人,占男生总人数的49.59%;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女生67人,占女生总人数的38.95% 。

根据调查结果,签订就业协议的同学不足总人数的一半。许多同学在升学失败后才被迫选择找工作,部分同学还表示工作中会继续考研,以获到更好的发展平台。少数同学表示如果今后考研成功会辞掉已签约的工作,重新选择理想的城市和医院。在一些同学们的观念中,签订就业协议是解决经济问题的重要途径,不是理想的终点,考研才是他们实现事业抱负的跳板。急功近利可能会导致部分同学就业动机不纯,不能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男生的签约率略高于女生。这与女生的考研率明显高于男生相印证。

2.4就业去向的地域分布情况

截止2013年8月13日,在签订就业协议的188名临床医学毕业生中,在安徽工作的同学有147人,占签订就业协议同学总人数的78.20%;在上海市工作的同学有14人,占签订就业协议的总人数的7.45%;在江苏省工作的同学有8人,占签订就业协议的总人数的4.26%;在其他省份工作的同学有19人,占签订就业协议总人数的10.11%。

根据调查显示,许多同学表示不希望工作地点离家太远,不喜欢陌生的城市,害怕孤独,而且不少同学表示他们的父母亲友也不希望他们去离家太远的地方工作。安徽省生源多选择在安徽省或周边地区就业,合肥市、上海市、南京市等地是许多安徽省生源理想的工作地点。安徽省生源占总人数的91.59%,因此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安徽省。这反映了一些同学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对家庭过分依赖,似乎缺乏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意志,害怕到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山区地区等继续医疗卫生人才的地区工作,急需加强就业观教育。

2.5医院等级的分布情况

截止2013年8月13日,在签订就业协议的188名临床医学毕业生中,在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工作的同学有56人,在二级甲等公立医院工作的同学有84人,在二级甲等以下公立医院工作的同学有28人,在私营医院工作的同学有7人,其他单位工作的同学有13人。

根据调查结果,临床医学本科生绝大多数选择做临床医生,二级甲等医院是吸纳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主渠道。许多同学认为医院的品牌直接影响个人成就感,宁愿承受低收入到三甲、二甲医院当编外人员,也不愿意选择高收入的乡镇卫生院。面对私营医院的招聘,不少同学表示担心私营医院管理不规范、效益不佳、社会影响力不够等,对私营医院有抵触心理。就业观念的偏差导致部分同学们就业抉择时不理性。

2.6待业情况

截止2013年8月13日,参与调查的416名临床医学毕业生中,39人尚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也未通过研究生入学考核,占总人数9.38% 。其中,男生31人,占总男生总人数12.70%;女生8人,占女生总人数4.65% 。

未就业的39人中,19人准备专职考研暂不就业,占未就业总人数的48.72%,占总学生数的4.57%;20人正在继续找工作,占未就业总人数的51.28%,占总学生数的4.81% 。目前没有同学有创业意向。根据调查结果,男生待业率明显比女生高。

2.7待业原因调查

在未就业的39名同学中,21人认为平时学习不努力导致暂时待业,9人认为平时不参加活动不善交往导致暂时待业,4人认为自己就业不积极导致暂时待业,3人认为没有及时掌握就业信息导致暂时待业,2人认为缺少人脉关系导致待业。

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同学认为学习不努力是待业的主要原因。临床医生岗位特殊,一名优秀的医生需要掌握渊博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临床技能。学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就业是否顺利。

3意见和建议

根据上述调查和讨论,首先,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价值观滋生,加强就业观教育。调查中,少数医学毕业生挑剔医院品牌,要求工作高薪,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和基层工作。医学生在就业观念和行为选择上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 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从根本上扭转大学生急功近利的就业观。

其次,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防止端点效应发生。端点效应就是过于极端,过分夸大事物的某一方面。 调查中,少数医学毕业生将没有找到工作归咎于“拼爹”失败,把个案当成普遍真理,怨天尤人,牢骚满腹。辅导员应切实关注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加强心理辅导,帮助毕业生调整情绪、调适心理、转变就业观念。

最后,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转变“等、靠、要”的传统就业观,加强创业教育,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调查中,很少有医学毕业生积极主动地创业。这固然与临床医学的专业特点有关,但与创业教育的不健全不无联系。此外,就业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社会需求的分析,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有良好服务态度的就业工作队伍。

作者介绍:

王玉蓉(1982年8月),女,汉族,安徽肥西,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第一党总支,讲师,硕士,致力于高校教育教学研究。

王俊(1982年9月),男,汉族,安徽肥西,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第一党总支,讲师,硕士,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研究。

夏果(1985年5月),男,汉族,安徽天长市,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第一党总支学院,讲师,硕士,致力于疾病统计研究。

参考文献

叶正平. 医学生就业观功利主义倾向的偏差与矫正[J]. 西北医学教育, 2011, 8(4).

第3篇:临床医学毕业生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 临床教学 中医专业 毕业考核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简称“质量工程”)精神,增强独立学院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医药类应用型本科人才,我院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试行,至2010年正式形成了后期临床教学及考核方案,强化中医专业毕业生临床应用能力,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现将我院近年开展的后期临床教学和考核改革工作作一总结。

1 从独立学院的特点出发深化后期临床教学管理改革

后期临床教学是医药类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关系到学生能否学以致用,顺利地从学生过渡到医生的角色转变。因此,我们根据教育部对独立学院办学质量所提出的总体要求,坚持“理论够用,实践性强”的办学理念,利用母体学校优秀的师资和教学管理经验和签约实习教学医院,贯彻“侧重临床技能”培养,以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为要求的原则,重新修订后期临床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规范的临床见习、实习模式。同时,实行有效的教师教学评价和督导制度,以制度管人,并根据毕业生综合评价和督导结果对实习教学医院进行评估,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和教学合作。我院采取每两年召开一次后期临床教学工作专题研讨会,每年的上学期由分管教学校领导亲自带领专家、管理队伍到实习单位检查和听取学生实习情况等措施,针对后期临床教学所面临到的学生多、病例少,病人不配合等实际问题,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临床教学医院领导、带教教师一起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1.1 加大投入,完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为了确保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我院一是加大对基础实验设施的建设,在硬件建设方面,升级现有的组胚病理微免等数码互动实验室、生理生化微免、中医诊断基础、西医诊断基础、临床各科模拟机能实验室、基础护理实验室、药学(中药)专业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理、精密仪器等26个实验室;二是加快临床见习教学改革,组建了医药实训教学基地,目前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内、外、妇、儿等科室的临床模拟实教室、急诊技能培训中心、药物制剂模拟生产线等。我们还计划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先进经验,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先进的教学软件、模拟人、标准化病人等,以弥补见习、实习生因临床操作机会少而出现教学质量滑坡的问题。①②通过大幅度增加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使我院学生的训练动手机会增多,弥补了临床见习病例不足,并在正式进入实习前就能够熟练地在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身上进行心肺复苏、综合穿刺术、高级外科清创缝合、高级助产训练、新生儿抢救护理和腹部触诊、智能化心肺检查等综合的技能操作。结合实行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课外开放管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仿真的实践教学环境,有效果地增强了学生临床技能操作的能力,为提高理论学习效率,顺利过渡到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加强实习教学医院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独立学院灵活的办学机制,通过合作办学、联合科研攻关等形式,进一步增强我院实习教学医院基地的功能,在区内,重点整合母体广西中医学院两所附属医院、邕宁区中医院等实习教学资源;区外则根据生源较大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出发,加强对医护类临床教学基地的联系和建设,并积极开发其他类专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和若干实习点,目前已建立的24个实习教学医院基地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陕西等地。同时完善对实习生在实习点实习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促使其按时、按质顺利完成见习和实习任务,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2 中医本科毕业生考核模式改革

考核既是检验临床教学质量的杠杆,也是改革的风向标。考核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出学生在临床见习、实习中所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能较好地完成对毕业生临床应用能力的客观评估,成为检验学生是否能够取得毕业证书,成为合格毕业生的重要途径。也是我院后期临床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反映,更是为我院今后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加。我院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特点出发,根据专业设置情况,结合目前国家对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项目与要求,为我院中医专业学生的临床教学考核提出如下思路。

2.1 考核对象

考核改革方案适合于我院中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方向)、中医学(骨伤科学方向)、中医学(外科学方向)、中医学(医学心理学方向)及针灸推拿学等五年制的中医体系本科专业学生。大三年级以上在校学生均应完成临床科目的见习和接受临床技能培训,毕业生则均应在医院临床科室及辅助科室实习满一年返校,且成绩得到医院认可方能参加毕业考核。

2.2 考核方式

根据我院设置的不同专业(方向),结合国家对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项目与要求,对医学类学业考核按以下一至六项项目进行,其中对在校生要求凡临床科目考核均改革为理论和实践应用两部分进行,实践应用测试从第二至第五项中抽查,占总评成绩40%;对毕业实习返校学生则要求考核全部项目内容,实行100分制,其中病历、体格检查、无菌操作要求70分为合格,答辩要求60分为合格。答辩科目的选择在考核开始前15天通过学生自己抽签决定。具体考核内容如下:

第一项:职业道德范畴考核答辩(占10%)。要求学生完成对医德医风、职业道德、医疗法规、医学伦理、卫生法律常识等相关内容考核,在这几个项目中任意抽取一项回答,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超时者被评为不合格。

第二项:病历书写(占10%)。要求学生从所提供的病例资料中随机抽选,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历书写规范》书写住院病历一份,要求在60分钟内完成,由教师根据病历书写质量给予评分,超时者被评为不及格。

第三项:临床技能操作之体格检查(占20%)。要求学生在“头面颈部检查、前胸部及肺部检查、心脏检查、腹部检查、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等5个项目中任选1项,在“患者”身上进行体格检查操作,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教师现场给予评分,超时者被评为不及格。

第四项:技能操作之无菌技术(占20%)。本项目在外科实验室进行,要求学生在外科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无菌手套、消毒与铺巾、缝合(含打结、拆线)、换药等5个项目中任选1项进行操作(外科学和骨伤科学方向的同学全选)。要求在10分钟(40分钟)内完成,教师根据其步骤和熟练程度给予评分,超时者被评为不合格。

第五项:内科答辩(占20%)。要求每位学生回答3个问题。一是西医内科学基础理论,二是中医内科学理论知识,三是围绕毕业实习手册《实习量化考核册》进行,由主考教师根据学生记录的病种和操作情况现场提出问题。三个问题的内容要求涉及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临床操作和适应症、操作过程、目的、注意事项等,目的是考核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

第六项:分专业答辩(占20%)。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或兴趣特长等,从中西医外科、中医骨伤科、中西医妇产科、中西医儿科、针灸科等中抽选一门来答辩,由教师按毕业生的《实习量化考核册》中所记录的实习病种和操作情况提出,分科进行考核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本项目要求学生在20分钟内完成。

2.3 考核方案要求和作用

第4篇:临床医学毕业生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临床医学 研究生 定期汇报总结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12-01

随着高校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的数量较以前大大增加,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有其特殊性,在规定的三年时间内,除要完成研究生基础课程的学习,完成学位论文外,临床能力的培养也是重要一环。本文列出目前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文中提出的解决方案均已在本专科研究生培养中顺利实施。

1.临床工作积极性和投入不足

临床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倾向是临床医学专门人才,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的素质和临床医疗水平[1],这就要求临床专业毕业研究生有熟练的临床能力,但目前临床医学研究生由于面临按时毕业和学位论文的压力,自研究生阶段第二年开始就需要进行综述撰写、积极准备课题研究等,影响临床轮转计划,出现临床工作让位于论文工作,临床轮转敷衍甚至不负责任等现象。而部分临床导师由于同时带多名研究生,不能做到“一对一”的指导学生,临床学科的技能本身由于面对的对象是病人,有其固有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而临床技能的学习也是一个艰苦和长期的过程。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临床研究生在临床轮转时无人详细教授临床知识,临床学习积极性和投入不足,影响了临床学习的效果,毕业后难以独立胜任相关专业的临床工作。

针对以上情况,首先对同时带多名研究生的导师,在研究生指导小组成员中,专门设立临床副导师,用于指导研究生的临床轮转和考核,副导师可由副主任医师或临床能力强的主治医师担任;同时,从研究生入学考试,日常工作、学习、讨论中穿行医学人文主义方面的教育和渗透,当今的临床医学不但有医疗的诸多疑难问题,医学伦理、医药资源滥用、医疗技术行为失范等人文医学问题也常常困扰临床研究生,通过人文主义的渗透,使临床参与者能认识到所面对的是有社会性的人,运用人文医学的知识指导临床实践,减少畏难情绪[2];临床和科研实践分配方面,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分配好临床和实验室的时间,做好计划。同时病房制定详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从制度上避免出现病人责任不清等情况。

2.课题论文进度过慢

临床专业研究生由于临床轮转任务较多,部分临床研究生出现课题拖拉,连续数周甚至数月没有任何进展,甚至有些研究生因课题未能按时完成,延期毕业,近年来我院出现延期毕业的研究生均为临床专业的研究生,究其原因,主观方面存在部分自身能力不足,而接受指导监督不够是重要的客观原因。

针对部分研究生主观能力不足而课题论文进度慢的现象,需在研究生招生阶段严格要求,临床专业研究生不但要完成临床能力的培训还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我们参考国外科研结构研究工作培养方案和制度,采用每2周定期汇报的形式,临床轮科每2周举办业务学习,由在读研究生独立准备幻灯发言,发言内容为临床进展综述或实验进展等;参加学习人员交流学习,导师予以讲评,从而在不同阶段督促研究生学习和科研探索。

3.课题研究重视不够,进展缓慢

主要出现在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的学生,研究生既往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一般的临床工作容易胜任,而科研作为一个全新领域,此类研究生在科研方面不足,课题科研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给研究生很大压力,开始进行试验时,挫折和失败容易使人产生畏难情绪,影响毕业课题试验的顺利进行。

解决方法,进入实验室前由实验室老师和同专科先入学研究生进行科研方面的基础培训;进入实验室开始课题研究后,每周的实验进度检查和每2周汇报也是对研究生工作进行监督的重要一环。如发现研究生进展缓慢甚至停止时,要针对性解决困难;避免临近毕业时才发现课题无法按期完成而导致延期毕业的情况。

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经历基础课程、临床培训和课题论文三个阶段。基础课程阶段的临床研究生,先在校本部上课,与本专科的老师不熟悉,此阶段参加科室汇报和科室业务学习,能够提前熟识本科室的老师,为将来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同时对自己进入临床后要开始的发言和汇报有明确的了解,使该学习和监督制度可以顺利衔接,避免日后刚进入临床的胆怯和畏缩,能更迅速高效的开展工作,同时通过汇报和学习,改变了以往基础学科和临床的割裂状态,在基础课学习阶段即可联系本专科临床和基础知识,部分学生可提前制定自己的课题方案,使基础课学习发挥更大的作用。临床培训阶段,现代医学信息杂志浩如烟海,往往令人有无所适从之感,进入临床后,首先要学习诊疗常规和细化的规章制度,从而各项诊疗活动能够有据可查;而临床轮转期间,以在读研究生为主的定期汇报制度,每次由研究生讲授一个临床专题,通过汇报讲授和参与的老师和学生互动,融会贯通临床的知识点和难点,使临床轮转的收获更大,从而抓住重点,有的放矢,高效率的完成临床培训。在课题论文阶段,汇报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汇报总结,首先锻炼了研究生的演讲能力,在将来的讲课和答辩中能不怯场,也提高了日后教学工作能力;其次通过汇报,能实时了解研究生做了什么工作,解除了以往研究生脱离临床后就放任自流的怪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使科室各位老师能实时了解研究生课题工作的进展,及时纠正方向,少走弯路。

综合来看,针对目前研究生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情况,为适应新形势下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要求,可采取以贯穿培养全程的定期汇报和考核为主,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为辅的方式,并加强临床人文主义教育的方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通知. (卫科教[2001]212号).

[2]王樵燕,周彤,吴萍. 浅谈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医学教育探索, 2008, 7(11): 1206-1208.

第5篇:临床医学毕业生个人总结范文

1美国临床药学学生的实践情况

美国临床药学的开展始于20世纪40年代,经过70年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药师几乎都是临床药师[2]。美国的学位要求较高,学制也较长,一般为6~8年,只有获得药学博士学位(Pharm.D.)者才有资格参加执业药师资格的考试,而只有获得Pharm.D.学位和执业药师资格证的才能成为临床药师[3]。因此,在美国Pharm.D.学位是临床药师的岗位准入学位。美国临床药学学生在第6学年开始药学实践,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参加,只有基础课和药学专业课都合格后才能进入实践阶段。学校在实践完成时不仅授予学位,还颁发实习毕业证,而实习毕业证是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之一[4]。美国临床药学学生的实践课并不比理论课轻松,而且实践范围很广,专业方向各大学也有所侧重。如:肯塔基大学的实践范围集中在医院、社区门诊以及特殊人群服务机构,专业方向主要在急救药学、社区药学、老年药学、药物经济学4个方面;而加州大学的实践主要在医院、门诊、戒毒中心、家庭护理机构、药物信息中心、慢性病护理中心等,专业方向以药学服务、药学健康政策与管理、药学研究为主。

2我国临床药学的实践情况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了临床药学的概念。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等药事法规的相继出台,国家对临床用药也越来越重视,在医院等级评价中,明确要求各级医院需配备专职的临床药师[5]。然而,医院临床药学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许多三级医院的临床药学开展得不够理想。除了受我国临床药学起步较晚、学制较短的客观条件制约以外,笔者认为也与高等学校对临床药学实践的重视不够、学生毕业的考核标准不够规范有关。美国已经形成了以医院为中心的临床药学实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合格的、有经验的临床药师是核心人物,他们带领学生进行各种药学实践活动,其专业水平以及工作能力对学生的药学实践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而在我国,目前能够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临床药学实践的临床药师少之又少,临床药师的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6]。如果完全照搬美国的临床药学实践体系,将很难达到预期的实践目的。

3建立我国国情下的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实践模式

3.1临床轮转实践阶段

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针对临床药学是应用型学科[7]、医疗机构急需的是技能型人才的特点,我校首先安排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临床轮转实践。临床轮转实践的目的不仅按照医学学生的模式学习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处方书写,更重要的是学习掌握患者整体状况的能力和技巧,学习各个科室的用药常规,与临床医师就患者的具体情况讨论用药方案,并向患者解释最佳个体化用药方案。因此,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临床轮转既类似于医学学生,但又有所区别。这一阶段我校制定的教学计划为26周,结合我校附属医院的各科特点,实践重点在心血管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手外科。这5个科室在我院是省市重点学科,患者多、用药复杂,因此这5个科每个科的实践时间为4周,脑外科、妇产科、儿科各2周。临床轮转实践中,要求学生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线,以疾病的药物治疗为核心,制定用药方案。每个科至少要跟踪1位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程负责指导和解决所有药学相关性问题,协助医师筛选最佳治疗方案,及时向指导老师报告用药问题,包括药物相互作用和副反应等。临床轮转实践结束后,学生必须向指导老师提交一份包括病例分析和用药分析在内的总结报告。我校规定,总结报告等同毕业论文,不得少于3000字,分为4个等级[8]: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需要经过答辩论证,合格后方可通过。这类似于美国的实习毕业证,是毕业的必需条件。例如,有一个同学在呼吸科实践时,遇到这样的一个病例:一位65岁的女性患者,临床诊断为支气管炎,医师的用药方案是5%葡萄糖250mL+阿奇霉素0.5g,静脉滴注,qd;0.9%氯化钠250mL+克林霉素0.6g,静脉滴注,bid。学生看到这一用药后,认为阿奇霉素与克林霉素均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二药作用的靶位相同,联合使用会产生药理拮抗作用。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当班医师进行了交流,最后修改了用药方案,取消了克林霉素的使用,同时书写了一份完整的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技术报告。经过类似的临床实践,我校临床药学学生毕业后基本能够独立完成临床工作。

3.2药学各环节实践阶段

药学各环节实践主要包括药品采购、药品调剂、药品储存、药品效期、药品制剂、药品检验、不良反应的报告、治疗药品浓度监测、特殊药品的管理等,实践时间为14周。其中药品调剂、药品检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为实践的重点,每个环节3周,其他岗位为1周。药品调剂是医院的重要窗口,学生在药品调剂实践时发现,由于患者较多,用药交待流于形式,就有学生提出,建议开设用药咨询窗口,并配备相应的设施,如计算机、复印机等,设专职高级药师负责各类人员的药物咨询。为增强门诊调剂窗口不良反应的监测力度,也有学生建议咨询窗口增设退药服务,这样既方便患者,也为不良反应的监测提供了资料来源[9]。医师在临床中由于门诊患者多、处方量大,存在处方诊断、规格、用法空项,也有学生发挥特长,修改微机程序,增设了“如果处方不规范,将自动退回,请医师补充”的环节。学生的个人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发挥,受到临床医师的好评。学生在实践中全面了解了医院药学的全部工作,以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为核心,强化药品质量和安全意识,了解了新药临床试验和药品疗效评价工作,掌握了医院药房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医院制剂工作的任务和特点,医院购入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医院常规治疗药物浓度的监测方法,为患者做好信息咨询服务,学会了建立药历和处方点评分析,并能结合临床合理使用药物,学会收集药物安全性信息等。药学实践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药学功底,还为其更好参与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和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3.3毕业论文撰写阶段

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经过临床轮转和药学实践后,就要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撰写毕业论文。很多学生在实践阶段能够学到很多知识,发现很多问题,但撰写毕业论文时却无从下笔。针对这一现象,我院在学生完成医、药两个阶段实践后进行了一门特殊的课程,即科研训练课。邀请院内、外的学术带头人就论文选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等易出错的问题进行系统培训。例如,在心血管实践时,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这是经典的老药新用,它与广泛使用的用于血小板聚集的硫酸氯吡格雷的作用比较就可以作为一个毕业选题;在药学实践阶段,很多药品需要拆零调剂,如地西泮、盐酸布桂嗪,而如何保证拆零药品的质量安全也可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学生经过学术带头人的培训,论文的选题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我校还聘请了数位优秀的科研管理者就实验准备、实验研究、论文评阅的要点、论文答辩的技巧、论文的书写规范等方面逐项讲解,然后对学生进行为期10周的论文撰写教育。通过毕业论文的答辩,我院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掌握了撰写毕业论文的一般程序,掌握了查阅、搜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能力,掌握了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为将来走到工作岗位能不断进行科学研究,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6篇:临床医学毕业生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尤其是2009年以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制度创新、加快发展、全面提高的新阶段。临床检验诊断学是一门以实验操作为主的实践性临床二级学科,其目标任务、工作模式和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与其他临床学科存在较大的差异[3]。因此,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根据学科自身特点,不断探讨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突出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规律,重点彰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检验医学人才中的价值。本文从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和实践出发,探讨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和面临的问题。

1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职业性学位、学历教育,其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相结合。以检验医学专业的临床实践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医学基础理论、正确的临床思维、娴熟的临床诊疗和临床检验操作技能,特别是提高临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一定的临床创新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与医患沟通能力为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将临床实验诊断与临床诊疗相结合,满足临床检验诊断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检验医学人才,即培养“能看病的执业医师”。其职业需求性是区别于科学学位的显著特征[4]。

2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2.1规定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条件

目前,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检验医师的重要途径之一。按照我国现行的《执业医师法》和《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的相关要求,五年及以上学制的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历可作为临床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学历依据[5]。由此可见,对报考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的本科专业和学历应进行严格要求,只有2012年12月31日前入学的五年一贯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或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学生才符合报考条件,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及其他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应限制报考。否则,在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会碰到许多制度障碍,难以实现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因此,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应明确规定报考条件和招生标准,以免学生误填、误报。

2.2严把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准入条件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临床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侧重于临床理论、临床诊疗技能和临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培养过程主要在检验科和部分临床科室轮转训练。因此,只有医院检验科或从事实验诊断的相关科室的硕士导师才能依托临床医疗资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临床实践平台,才能更好地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顺利进行。

2.3转变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培养理念

从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目标看,临床专业实践培训是其培养的生命线。由于我国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大部分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也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不少导师仍然受到科学学位研究生传统培养模式的影响,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特点认识不到位,仍然存在“重科研,轻临床”的思想,往往追求毕业论文的科研水平,忽视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观念决定教学行动,观念影响培养质量。因此,招生单位应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进行上岗资格培训,让导师们充分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并可定期考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研究生培养方法和培养质量。同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条件的设置上,可加大临床实践技能考核的权重,适当降低毕业论文研究水平的要求,从制度上正确引导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转变观念,突出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培养特点,保证培养质量。

2.4推行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教学模式

目前,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报考条件、毕业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总体上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要求高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但二者的目标都是通过严格、系统的临床实践培训提高受训者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诊疗能力和临床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患者,即培养高级临床应用型人才。因此,临床实践训练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训练方式是两者的有机结合点,为“双轨合一”提供了可能性。为了不断完善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颁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正式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订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从制度上有力推动了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并轨后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条件相衔接,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时,能够同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毕业证书和专业硕士学位证书,不仅避免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再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的重复培训,节约了宝贵的教学资源,而且学生同时获得了临床医师执业资格,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6]。因此,“双轨合一”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获得了广大考生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成为了检验医师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

2.5合理选择临床检验诊断学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虽有国家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但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还应加强临床检验诊断学相关基础理论的培训和提高。目前,许多招生培养单位都设置了专门面向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系列基础理论课程,除政治理论、外语等公共课程外,其他临床基础理论和技能课程针对性较强,需要导师指导研究生认真选择适合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需求和实用性强的课程,才能保证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以生化、免疫、微生物、血液、病理学科的实验性、应用性课程为主,如“生物芯片技术”“免疫组化分析技术”“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生物信息学”“电镜技术”等应用型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术的理论知识水平,为临床实验诊断技能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2.6制订具有专业特色的临床实践训练计划和考核标准

临床检验诊断学是一门以实验操作为基础,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实验诊断依据的实践性学科,在临床实验诊断工作中,临床疾病的诊治技能不可或缺,但涉及相对较少。因此,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不能生搬硬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首先在临床轮转培训科室的选择上,应选择血液科、肾脏内科、感染性疾病科、呼吸内科等与临床检验诊断密切相关的内科科室进行轮转学习,重点训练研究生的临床疾病诊治思维和诊疗技能,开拓临床视野。同时,还应轮转与临床检验诊断学相关的病理科、输血科、核医学科等实验性学科,学习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基本临床技能和工作模式。其次在临床训练考核标准上,应探索建立一套适合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考核的标准,临床学科应以“三基”和临床思维考察为重点,本专业的技能考核可以临床实验操作考核为主,强化临床动手能力和业务素质训练,突出临床检验诊断学的专业特点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导向性。

2.7突出临床科研特色

按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须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才能毕业。立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角度,不能局限于“检验匠”的培养,应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科研综合能力训练,培养善于在临床中发现问题,又能够通过科学研究总结规律、解决临床上的疑难困惑,并指导或调整临床实践的能力尤为重要[7]。然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在3年培训期间,33个月必须在临床轮转实训,有利于发现临床问题,为开展临床科研提供了便利性。因此,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紧密结合临床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选择、设计毕业课题,注意课题研究深度适宜,不能过分追求创新性和理论研究意义,可突出科研工作的临床特色和实用价值。

3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3.1招生面临的生源问题

目前,报考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生源主要为五年一贯制医学检验本科和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以前者为主。但2012年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调整为四年制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按照现行的《执业医师法》和《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的相关规定,五年及以上学制的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历可作为临床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学历依据(仅限2012年12月31日前入学)[5]。这就意味着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学生不能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也就不能报考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虽然是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优质生源,但绝大部分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不愿意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工作,报考的生源数量非常少。因此,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即将面临生源匮乏的严峻问题,值得检验医学界的高度关注。

3.2临床轮转训练的时间分配问题

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中检验医学科的培训内容与标准,并轨后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培训时间应不少于33个月,其中11个月为临床专科训练,22个月为检验医学科的专科培训时间。笔者认为这种时间分配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生源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来说是比较合理的,但对于医学检验专业生源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讲,他们缺乏的恰恰是临床诊疗思维、技能和经验,一年不到的临床专科训练似乎是“蜻蜓点水”,略显不够,能否适当缩减检验医学科的培训时间,相应延长临床专科训练时间值得探讨。

3.3基础理论课程和科研训练与临床轮转实训之间的矛盾

第7篇:临床医学毕业生个人总结范文

医学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的实践性学科,临床综合能力是判断临床医学人才专业素质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对高等医学院校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在我国的推行,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医学教育中越来越被重视,并已成为衡量和评价医学教育质量和人才质量的重要指标。

儿科学作为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对于儿科学考核不仅要经过严谨的理论考核,也必须将临床考核结合起来,培养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2]。

1 研究背景

河南大学淮河临床学院本科专业自从开设并招生以来,学生毕业前一直采用理论加技能考核方式。通过对近5届学生成绩总结和分析,发现本科学生考试倾向于单纯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核相对较为薄弱,不能全面反映医学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也不能很好地反映临床实践教学的成果,同时,这种考核方式比较简单,毕业班学生因面临考研压力,对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考试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实习期间对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我们从2013年起,从儿科学考核方式研究,对考核现状进行分析,以探求更加符合我院儿科专业特点的考核模式。

2 当前儿科考核中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

2.1 临床考核意识淡薄,实践机会不足

学生在进入医学学习中依然采取被动的听课方法,没有很好地掌握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方法,缺乏临床实践的主动性。在结业考核期间,学生要迎接多个学科的毕业理论考试,紧张焦虑、心神不宁,部分同学还要复习,准备考研复试等,这些客观因素常常导致学生对临床实践考核的不重视不积极,再加上儿科临床实践中,因病儿年龄小,不会沟通,家长担心孩子受到伤痛,对实习医生不配合、甚至拒绝,这也使得一部分学生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缺乏锻炼,走过场的现象也更为严重。

2.2 部分教师考核和教学意识淡化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医疗任务越来越繁重,医院已引入了目标管理与经济责任制,科室工作必定要与经济效益挂钩。一方面导致临床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重心和积极性必然转向如何提高医疗工作的效益上;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儿科临床医生,在科室里的工作已经是超负荷,用在指导教学上的时间必定就会减少。因此,原有计划给实习生讲课、组织病例讨论的时间和次数不得不压缩,更遑论顾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了,这样就逐渐淡化了临床教学工作。这样导致在毕业考核中,理论考试成为考核学生的绝对性手段。

3 改革儿科考核的措施

3.1 强化临床带教意识,提高教师带教积极性

把临床教学考核列入重要日程,明确教学任务,密切配合,选择责任心强、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组成带教小组,制定临床教学、管理、监督等一系列的措施,以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针对青年教师在临床教学中实践与经验不足的问题,定期集中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基本知识、教学方法手段、临床教学技能,并请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临床实践示范教学,不断提高儿科教师的临床教学能力,并将儿科教师的实习带教成绩纳入儿科医师平时考核内容,促进儿科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临床教学质量。

3.2 制定完善习带教计划,实习考核内容

制定儿科实行时间,儿科实习时间为 4~6周,普通儿科和新生儿各2~3周,门诊1周,要求实习生分管一定数量的床位。同时,设立专人带教,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实习生对所管病人从病史采集、查体、病历书写到各项操作都能够独立完成。参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内容,要求学生每天在教师查房前先独立查看病人,在带教查房时对新入院病儿及危重病人向带教老师汇报病史、病情变化及当日的诊疗计划,并在教师查房前完成分管病人的普通或常规医嘱,教师在查房后再对实习学生所写病人病历逐个进行审查并修改,以增强学生对临床工作的参与性,引导学生重视临床实践。有的学生因所管病人疾病构成不全面等原因,缺乏某些操作机会,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找机会弥补,以完成实习计划要求。保证了操作规范化。经过实习,将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的表现列入毕业考核成绩。

3.3 改革毕业综合考核模式

在毕业考核中,将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所占比例从以前的30%增加至50%,同时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挑选适合的病例制定毕业技能考核内容,利用现有的教学模拟设备制做考试标准化病人,严格把关,不但要对学生问诊查体、病历书写、无菌操作等临床基本功的进行考核,同时要增加儿科体检,儿童腰穿、骨穿、胸穿等儿科方面的考核。

总之,考试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只在于提高教学质量。要培养学生扎实的临床技能基本功,首先重视临床实践教学过程,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其次,对考核方法进行探索性的改革,目的是为多层面挖掘学生的潜力,较为全面、客观地对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进行评价。

诚然,由于硬件设施条件不完善,工作经验不足,学生对临床技能考核的认识程度不高等方面的因素,该改革方式仍有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形成更加符合儿科专业特点的考核模式,为培养专业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姚泰.对新世纪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9,(4):5.

〔2〕刘义海.论实践临床医学毕业考试模式的管理策略.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6,(3):5.

〔3〕万学红 .应用标准化病人改革诊断学问诊查体教学与主祭初探.医学教育,1993,(12):23-25.

河南大学第十二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题目为:基于儿科学考核方式的探索与研究。

第8篇:临床医学毕业生个人总结范文

一、我国实行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以下简称“并轨”)的现状

     2010年,上海市率先启动教育部批准实施的 “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 范化培训结合”改革项目,2011年印发《上海市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 改革实施办法》,为上海市各校实施并轨培养提供标 准。2010~2012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 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等试点高校已经招录了三届共 计1112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 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培养方 式和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也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具 有创新性、实践性和示范性的成功经验'2012年开始,教育部和卫生部协同财政部经过 多轮讨论,于2013年正式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 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了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结合,为专业 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为在我 国全面推行以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为核心 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2013 年5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 文批准了第一批64所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 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正式开展并轨工作,并逐 渐达成以下共识:

    

     1.并轨工作有利于满足社会对高水平医师的需求医疗卫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人们随着生活水 平的提高,对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看病贵、 看病难,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临床 医学执业医师队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仅占7.5%,职 业素质亟待提高,并轨工作可以加快高层次临床医 学人才的成材,以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

     2.并轨工作有利于统一临床实践标准,节约医 疗培训资源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有着相似的培养内容和一致的培养目 标,二者均强调要有较强的临床医学实践能力,其中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在学位授予时需达到《临床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 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既然有着共同的培 养目标,政策制定部门就有必要进行有效沟通与协 调,统一临床实践标准,节约人力、时间和医疗培训 资源,同时进一步完善医学生的教育体系。

3.并轨工作有利于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完善的医学院校教育 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我国要跟上国际医学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实现与国际接轨和互相认 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实行临床医学专业硕士教育 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实现院校教育和毕业 后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提高临床医师的临床技能 和专业素养。

二、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 化培训并轨面临的困难

     1.多头管理,协调困难由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 育分属卫生部和教育部管理,两个部门的分支延伸 到医院和高校,即使在医院或高校内部的管理中,两 块功能也分属不同的部门,因此出台的制度和政策 常常衔接不够,导致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 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一定的矛盾,沟通协调比较 困难。比如在校研究生不能报考执业医师,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总年限与硕士生学习总年限不一致等等。

2. 生源背景的多样性为严格医师资格准入,加强医师队伍建设,2014 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 出台《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明确 规定了报考相应类别的医师资格,应当具备与其相 一致的医学学历,2015年后入学的研究生学历不作 为报考各类别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目前部分学校 在招生中对临床医学硕士的生源背景未作严格限 制,导致热门专业录取了不少医学相关专业甚至非 医学专业背景的跨专业考生。随着严格规范执业医 师考试资格,就可能出现跨专业录取的研究生毕业2014.6 炙决袭 f后不能报考执业医师的问题,这也背离了这些研究 生最初想通过读研而实现从医的期望,势必会带来 尖锐的矛盾。

3. 导师对并轨的支持度有待提升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制,通过导师对研究生的 指导和教育最终贯彻育人方针和政策。目前导师对 并轨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直接影响专业学位研究 生的培养质量。主要原因是:①导师自身学术上的压 力,需要招收与导师一起做科研的研究生;②专业型 导师大部分来自原来的学术型导师,因而常会出现 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识不到位,以培养学术型 人才的方式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研究生过多 地投入科研工作,干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训 练;③因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后,与导师接触较少,部分导师会产生听之任之、不 管不问的心理,指导研究生的积极性不高。

4. 临床技能训练质量监控难度大并轨后的研究生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 轮转于各个科室,因而他的培养需要依靠导师在内 的各科所有带教医师和科主任齐心协力来完成。而 我国各省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尚处于不断完善的 过程中,管理比较松散,虽然有出科考核、年度考核, 但常常会出现走过场的现象,构建合理有效的临床 技能训练质量监控体系是急需攻克的难题。

5. 经费投入不足对于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省级卫 生厅会有相应的拨款,给予医院、带教医师和培训生 相对充足的经费,保障培训的顺利进行。而并轨的研 究生参加规范化培训时无此经费支持,仅靠各校自 筹经费,他们只享受在校研究生的待遇,因此与培训 生相比其待遇有明显的差距,导致他们心理有落差 并产生不公平感。与此同时,带教研究生的医师因未 能获得相应的补贴,亦影响其积极性和责任心。

三、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 化培训并轨的对策

     2012年,温州医科大学在浙江省卫生厅和省教 育厅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开展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 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工作,当年就有218 位2012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自愿签约进入该改革项目。2013年温州医科大学成为全国第一批临床 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64 所高校之一,又有275人进入该改革项目。学校积极 改革与探索,确保并轨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

1. 通过制度创新理顺管理机制在高校内部管理方面,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分属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两个处级 部门管理。为理顺关系、分清职责,经过多次多形式 的沟通,学校制定了《温州医科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 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明确了各部门 的分工:研究生院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全过程,包括培 养计划制定、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临床技能毕 业考核等环节;继续教育学院负责研究生在住院医 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报名、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合格 考核等环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的管理按照 《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进 行,研究生在校期间培养管理按照学校研究生教育 相关规定进行。

在医院管理方面,各附属医院因研究生教育和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分属研究生处和毕业后教 育处管理,为了配合改革,理顺管理机制,最后决定 将研究生处和毕业后教育处合署办公,合并为一个 科室,运转效果良好。

2. 让导师成为并轨工作的践行者和支持者通过校、院两级导师培训会、招生复试培训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会议等多种途径,向导师 传达新政策,宣传国家实行并轨工作的背景,说明并 轨的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方面的优势及并轨能缩短高 层次临床医师培养进程的情况。绝大部分导师了解 了这些情况后逐渐表示理解和赞同。同时学校制定 招生计划分配方案时,兼顾每位导师的专业学位研究 生和学术型研究生合理配比,缓解导师的学术压力, 解除导师的后顾之忧,从而获得导师的大力支持。

3. 推行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改革由于执业医师考试管理日益规范,日益明确和严格考生的学历资格。为适应这一形势,2012年起 学校严格规定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报考资格,限 定为全日制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方能报考。为更顺 畅地进行并轨衔接工作,2013年开始,临床医学、口 腔医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一律并轨,在招生复试录 取时与每一位拟录取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 业学位的研究生签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协 议书,确保研究生入学后直接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 培训。

4. 通过修订培养方案和严格毕业考核确保并轨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保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训练时间和培养 质量,修订并轨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在保持包括学位 论文开题、中期考核、临床技能毕业考核等必要培养 环节不变的同时,上课时间改为晚上和周末,临床技 能培养部分全面实行省卫生厅最新方案,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时间明确为33个月,并以《浙江省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进行培训管 理,包括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合格考核。

临床技能毕业考核是检验研究生是否达到培养 目标,是否具有较强的临床技能,是否达到高年资住 院医师水平的关键环节。为了加强临床毕业考核的 效果,避免碍面子和走形式问题的出现,2008年,学 校在全国率先实行临床技能毕业考核的二次考核制 度,即抽取第一次考核的后10%和任意抽取另外10% 形成二次考核名单,再由研究生院聘请校外专家进 行考核,二次考核不通过者延期半年毕业。通过这 种反向示例达到警告和督促研究生的作用,从而确 保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并得到同类院校的认可,在部 分院校推广[4]。

5. 修订毕业和学位授予标准在达到原有毕业和学位授予标准的同时,还需 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 考试,即并轨的研究生须按规定达到培养方案的各 项要求,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 化培训合格证书,并通过学校组织的临床技能毕业 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后,方授予其毕业证书和学位 证书。为了使研究生顺利毕业,2013年起学校允许 并轨研究生一年级时便报名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 试,这项措施在2014年得到了《医师资格考试报名 资格规定(2014版)》的认可。

6. 优化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和带 教医师的待遇由于国家财政和省财政未对进入住院医师规范研究生培养化培训的研究生提供相对应的经费保障,并轨的研 究生只享受研究生的相关补助,不享受《浙江省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的各种待遇。为 提高并轨研究生的待遇,2012年起各医院设置了夜 班补贴、加班补贴、节日补贴等项目,以改善并轨研 究生的生活和保障其学习与工作积极性。为提高轮 转科室和带教医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2014年 起将从分拨给学院的研究生教育经费中给予常教医 师适量的经费支持。

四、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 化培训并轨的思考

   1.建议尽快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全 国互认工作目前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均由各省负 责进行,各省之间未形成省际互认的机制。而研究生 来自全国各地,毕业后必然全国就业,因此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是否全国通用是研究生极为关 心的问题,如果已参加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 究生毕业后仍要进行重复培训,那就造成人力、物力 的巨大浪费,也失去了并轨的意义。

第9篇:临床医学毕业生个人总结范文

调查采用自我评价和专家领导评价两种方式,就医德医风、临床、教学、科研、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了评价。调查主要涉及了13个省市中医医疗部位的1114名中医药成人教育毕业生。1114人中有副主任医师67人(16.5%)、主治医师617人(47.5%)、医师398人(34.2%)、未填职称者32人(1.4%)。1114人中,有51人因工作成绩突出,得以破格晋升职称。

2评价结果

2•1总体得分情况

1114名成人教育毕业的中医师在临床能力和岗位适应性方面的平均得分为86.10,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57.4分,全距为42.6,标准差为7.0。自评得分为87.1分,略高于他评得分85.1分。

2•2自评得分情况

13项指标自评得分的排列顺序为:职业思想、中医四诊、辅助检查、常见病诊断、完成工作量、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病历书写、急重症处理、常见病治疗、业务管理、临床带教、疑难病诊治、临床科研。有2项的得分在90分以上,最高一项职业思想得分为98.42,最低一项临床科研得分为61.40,两者相差达38.08分。各分项指标的最高分为满分100分,最低分职业思想和中医四诊两项指标为60分,其他均为40分。全距分别为60和40。各项指标得分的标准差除职业思想外均在10以上,临床科研一项的标准差达到了20.86,说明各项指标得分的离散程度较大。

2•3他评得分情况

13项指标他评得分的排列顺序为:职业思想、中医四诊、辅助检查、常见病诊断、完成工作量、急重症处理、病历书写、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常见病治疗、业务管理、临床带教、疑难病诊治、临床科研。最高一项职业思想得分为98.44,最低一项临床科研得分为64.52,两者相差达33.92分;其余各项指标得分均为80多分。各分项指标的最高分为满分100分,最低分职业思想和辅助检查为60分,其他均为40分。全距分别为60和40。各项指标得分的标准差除职业思想外均在10以上,临床科研一项的标准差达到了20.11,各项指标得分的离散程度也较大,说明个体间的得分差别较大。自评得分和他评得分相比较,各项都略高,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也基本一致,只是在对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方面,自评和他评得分的排列顺序相差2位。具有成人教育学历的中医师对自身的评价基本上是客观的,能认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2•4不同职称中医师得分比较由表4可见,不管是自我评价还是他人评价,职称越高,得分也越高。高级职称与中级职称中医师的得分相差达4.1分,中级职称中医师与初级职称中医师相差2.5分。从分项指标得分看,高级职称中医师主要在中医四诊、疑难病诊治、临床带教、临床科研和业务管理等方面的得分较高。

3分析及讨论

从总体上看,成人教育毕业的中医师基本能够适应临床中医工作的需要,具有一定的中医临床能力,但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中医师和传统中医教育形式培养的中医师相比,均处于劣势,存在一些问题。

3•1具有良好的职业思想

“职业思想”是1114名中医师在评价中唯一一项得分超过90分的指标。说明他们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热爱中医临床工作,能热心为病人服务。

3•2能够完成中医临床工作

中医四诊、常见病诊断、常见病治疗、疑难病诊治是衡量中医临床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具有成人教育学历的中医师在这四项指标上的得分均在85分左右。中医四诊一项的得分接近90分,与本科中医毕业生和师带徒中医师相差不大,表明他们具备了完成中医临床工作的能力。

3•3病房管理工作需要提高

病历书写、辅助检查、急重症处理、业务管理可以看作是与病房管理能力有关的指标。成人教育学历的中医师在这四个方面的得分虽然也在80分以上,但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中医师相比有较大差距。这与成人教育的临床实习工作不太规范,学生缺乏相应的训练有关。

3•4加强继续教育

成人教育的毕业生由于存在明显的不足,更应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参与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但调查表明,成人教育毕业生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方面的得分较低,其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都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强化对成人教育毕业生的在职培训,对他们提出教育的要求,切实提高其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