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临床医学课程范文

临床医学课程全文(5篇)

临床医学课程

第1篇:临床医学课程范文

我国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几乎全部采用该统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即由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3个阶段组成。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率先掀起医学课程改革的浪潮,其医学教育模式在近30年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已由过去的“三段式”普遍改为“二段式”,即基础和实习两段,普遍取消了临床课讲授阶段,改为在临床轮转实习中教学。我国在较长时期内实行“三段式”教学与招生对象及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有关,也与我国国情有关。因为我国医学院校的招生人数是美国的几倍,需要的教学医院也多,而教学医院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不可能承担两年的临床专业课教学。因此,我们只能让学生在最后一年到教学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国外医学教育模式的变化提示我们,让学生早接触临床势在必行。因此我国的医学院校在这方面也正进行积极的探索,如山东泰山医学院、潍坊医学院等在维持“三段式”结构和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

首先,在第二学年开设了临床医学导论课,同时在基础课阶段,引入以病例为基础的讨论课,使基础课与临床学习有机结合。我国现行的三年制医学高职教育“2+1”模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与五年制医学本科教育“4+1”模式同期产生的,学生在校学习2年,医院实习1年,课程体系采用的是本科医学教育的压缩版,教学计划的安排基本上是“老三段”(一年基础、一年临床、一年实习),人才培养主要以学科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宗旨。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重治疗、轻预防,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针对性不强。学生在上岗位后缺乏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以及疾病预防、康复、卫生保健、宣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和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需求[1]。但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上也在进行积极的改革与探索,如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将原来的“三一制”(一年基础、一年临床、一年实习)改为“二段式”———两个一年半的教学模式;而首都医科大学在三年制专科的课程体系上进行了改革,在第一学期开设医学导论课,使学生早接触临床,同时增加了人文及实践课的比例等[2~3]。《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指出,医学院校要根据现代医学模式和我国卫生服务的发展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时修订各类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在教改方面,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的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广泛推行,政府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硬件资源的投入不断加大,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就诊人数明显增加。然而,制约乡镇卫生院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才的匮乏。如何培养适合农村乡镇卫生院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是高等卫生职业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校根据乡镇社区对医疗卫生人才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和自身办学特色,在如何突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上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构建了临床医学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主线,培养适合面向基层的高素质应用型卫生人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2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成

模块化课程体系改变了传统的“老三段”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基本理论够用,基本技能过硬,治疗与预防、保健、康复、人文精神培养并重”为原则,以乡镇社区医生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整合课程,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该体系包括职业基本素质模块、职业岗位基础能力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模块、个性化职业岗位能力发展4个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模块由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和常用技术5个子模块组成。同时结合乡镇社区医疗岗位需求及学生个性化需求增设个性化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方向模块,如全科医学方向模块、妇幼卫方向模块、保健与康复方向模块等。

3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特征

3.1突出了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时间安排上,基础:临床:实习=1:1:1;在教学模式上,由“2(第一、二学年在学校)+1(第三学年在医院)”转变为“1(第一学年在学校)+2(第二、三学年临床课在医院上)”;在学时安排上,专业基础课由理论:实验=1:0.37转变为理论:实验=1:0.52,专业课由理论:见习=1:0.28转变为理论:见习=1:1。新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生物—心理—社会俱全的临床氛围,构建了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为病人服务的过程中,在与护士、医生的交流、合作、相互学习中,不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教师和学生、课堂与临床、学校与社会脱节的问题。

(1)模块化课程体系缩短了理论与实践、课堂与临床的距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的不只是教师和书本,还有大量的病人,直观的病种资料等,主动参与的诊疗处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疾病的理解。

(2)模块化课程体系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进行床边教学时,以10~20人的大组课、3~5人的小组课和病例讨论为主,教学针对性强,形式灵活,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3)模块化课程体系缩短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医学有别于其他专业,要求学生知识面广,社会生活经验丰富,个人成熟度高。学生在为病人服务的过程中,在参与初级卫生保健的过程中,提高了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增长了社会阅历。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观念,而且建立了院校与用人单位直接沟通的渠道,使我们能够根据临床实际工作和人才需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

3.2突出面向农村、基层的培养目标

(1)第一学期开设农村医学教育课,组织学生到农村基层单位观摩,了解农村医疗状况。第四学期末(实习前)到乡镇卫生院见习一周,明确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和自己未来的使命。

(2)根据乡(镇)基层卫生机构的功能,我们增设了医学心理学、传染病学、康复医学、全科医学概论、急救医学和常用社区护理技术,减少了部分基础课的学时。

(3)实习阶段除了安排学生在二级医院进行内、外、妇、儿科的实习外,还安排了1个月的时间到乡镇卫生院实习,缩短了职业能力与岗位的距离,将农村医学教育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3.3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对原课程采取精简、整合、重组及增设等方式,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强化技能培养3个方面。结合乡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如针对乡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增加乡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教学课时,针对乡镇卫生院现代化大型医疗设备缺乏的现状,强化胸穿、腰穿、腹穿等乡镇社区常用诊疗技术的训练。如对内科学课程内容的改革,结合岗位需求,打破原《内科学》教材的章节顺序,对原课程内容删减、整合、重组、优化后,编写出《基层内科常见病诊疗及预防》教材,在第一篇“乡镇社区常见病诊疗及预防”中增加了对疾病的预防措施,体现了疾病治疗与预防并重的原则。同时,在编写中还注重课程间教学内容的联系与衔接。《基层内科常见病诊疗及预防》这本教材较统编《内科学》教材更贴近岗位、贴近实际,增强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依此类推,其他课程内容的优化改革也同步进行。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床边教学、社区实践教学等。

3.4突出实践教学,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

改变过去实践课学时少,依附于理论教学,演示性、验证性实训课多的弊端,将“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的实验内容整合为“形态学实验”,在第一、二学期开课;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实验内容整合为“机能学实验”,在第二学期开课;将临床各科实训课整合为“综合临床实践技能实训”,除专项技能训练外,增加社区急救综合实训项目、社区常用诊疗技术等,在第四学期开课。整合后的实验实训课程减少了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实训项目,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为独立的实验实训课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相应的学期开课。形态学实验、机能学实验实行授课中过程考核和期终结业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各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50%,总成绩按百分制计入学籍档案。综合临床实践技能实训课程考核按照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核标准进行“三站式”考核(第一站:笔试,病史采集及病例分析,着重考核学生的基本理论及综合临床思维能力;第二站:面试,实践技能操作及体格检查,着重考核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第三站:计算机考核,着重考核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能力,考核学生利用各种化验检查、心电图、X线等综合分析诊断疾病的能力),实行实习前结业考核和毕业考试科目考核,按百分制计入学籍档案。改革后的实践课程体系,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突出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3.5与助理执业医师培养接轨

(1)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参考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开设执业医师考试的全部科目。

(2)除普通基础课外,部分生物医学基础课、临床医学课的考试采用与助理执业医师考试相同的“三站式”考核模式与考试题型。

(3)增加诊断学见习学时,并进行临床医师基本操作技能的规范化培训及考核。

3.6注重人文精神培养

在必修课中增设医学心理学,在必选课中增设人际沟通学、医学伦理学和卫生法规等,而且将人文教育贯穿始终。改革前人文课程占总学时的5%,改革后占总学时的12%,并强调在专业课程培养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2篇:临床医学课程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整群抽样确定湘南学院2012-2014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共315人。

1.2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其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对循证医学了解程度、学习目的、循证医学知识的获取途径、应用循证医学的主要障碍等5个方面内容。问卷调查表采用电子邮件和现场发放问卷的方式展开调查。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315份,回收315份,有效问卷315份,问卷有效率为100%。本次调查男生164人(52.1%),女生151人(47.9%)。2012级103人(32.7%),2013级110人(34.9%),2014级102人(32.4%)。

2.2循证医学的了解程度、学习目的

被调查的315名学生中,12级学生因为必修循证医学这门课程,对EBM知识及相关技能有一定程度的认知,83名(80.6%)学习过相关知识;13级中56名(50.9%)接触过循证医学知识;14级中仅有36名(11.4%)主动学习过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关于学习循证医学目的设计五个选项:指导临床实践,指导科研、有利于提高业务能力,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不知道。数据结果显示:循证医学可以指导临床、指导科研提升、业务水平,更好地服务患者,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的医学生所认同并接受。

2.3学习循证医学知识的途径

2014级医学生主要通过期刊、杂志、上网等获取循证医学相关知识,2013级医学生主要通过学术讲座、期刊、杂志等获取循证医学相关知识。2012级医学生则主要通过课堂和学术讲座来获取循证医学相关知识,不同年级医学生学习循证医学的途径不同。调查中了解到湘南学院临床医学生于大三期间必修循证医学课程,所以2013-2014级学生还未系统学习过该门课程,只是依靠期刊、杂志、网络和学术讲座等途径获取零星知识。

2.4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可能存在的障碍

开展EBM实践教学的主要障碍有:对循证医学缺乏认识、检索和评价证据能力不够、缺乏循证治病有效或有参考价值的病例及查到有效证据难以应用于临床实际问题,同时外文文献阅读困难也不容忽视。

3.讨论

第3篇:临床医学课程范文

诊断学课程内容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知识提炼和经验总结。它既概括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成果,又融入了当代科学的最新成就。尤其是疾病诊断的新方法新技术不断问世,为诊断学的教学内容更新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保证诊断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及时引入了CT、磁共振、放射性核素检查在疾病诊断方面的新理论和新技术,使诊断学教学内容始终保持在前沿状态。这些新颖教学内容能高效吸引学员眼球,长效引导学员思维,有效内化学员能力,确保了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时代感,使诊断学课程成为医学生进入临床学习的首个兴奋点。

2创建模块化诊断学实践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提高临床技能

培养学生临床操作能力是诊断学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为了配合“广义诊断学”教学模式实施,我们构建了“临床基本技能、临床急救技能和医患沟通技能”三个实践教学模块体系。旨在通过“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模块达到强基础;通过“临床急救技能”训练模块达到培养综合应急能力;通过“医患沟通技能”模块,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和综合素质,全面促进学生临床技能的提高。“临床基本技能”模块。临床基本技能的实践教学是诊断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模块教学目标是使学员掌握临床常用诊疗技术操作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在仿真人体上进行实践操作,熟练掌握十三项诊疗技术的规范操作方法。在模拟操作训练中,教员要对各项操作设置临床场景,重视操作过程中的医患沟通和临床思维训练。“临床急救技能”模块。通过诊断学的理论教学,虽然学生已具备急救基本知识,但如果没有经过模拟培训就直接床旁操作,是医疗安全和医学伦理所不允许的。因此,我们采用医学模拟手段进行“临床急救技能”模块教学。本模块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学习:主要是临床急救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国际最新救援医学训练进展等。通过该部分学习奠定技能学习基础,掌握院内急救的国际诊疗指南标准。第二部分为基础生命支持:学习内容和方法均采用国际标准医学模拟训练课程。学员通过该部分的技能模拟动手实践,掌握与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同步的基础生命支持(BLS)技能。第三部分为高级生命支持:学习内容包括建立多种高级气道的技能,以及临床和创伤常见急诊病例的规范诊疗技能。授课方式是高级模拟人情景模拟技能练习及讨论。通过学习,学员能够初步了解急救相关的诊疗流程,提高操作水平,强化临床思维及团队协作能力。“医患沟通技能”模块。近年随着医疗纠纷增加和医患矛盾加剧,医患沟通能力已成为医学生必备的临床技能之一。因此,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构建“医患沟通技能”模块非常必要。本模块采取体验式教学,通过创设医患交流情境,由学生分别扮演特定角色或某种疾病病人与医生进行交流,并进行视频记录,使学生事后可以观察自己的沟通技能训练情况,以利于改进交流方式和提高沟通能力。通过”医患沟通技能”模块培训,使学员明确自己与患者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作出正确诊断,沟通越多,获得的信息就越全面,诊断正确率就越高。而且,能否熟练掌握诊断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不仅是临床医生水平高低的标志,也是解决医疗危机和缓解医患矛盾的能力体现。

3改革诊断学考试方法,构建临床技能多站考核体系

如何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本技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教学问题。近年我们对诊断学技能操作考试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索性实践,收到良好效果。一是涵盖诊断学实践技能考核内容及其评价指标12项,包括从医态度,职业素质,操作手法是否正确、熟练、规范,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二是制定统一、规范的技能操作考核标准,我们以“360度”考核评分法,制定了技能考核评价标准。其内容条理清晰、标准统一,既有各种正确操作方法,又有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三是进行“教师实践技能考核资格培训”,以避免不同教员、不同时间采用不同模型考核情况下存在的评估误差,提高了考核的信度和效度,保证了操作考核的客观、公正和公平。四是改革考核方式与内容,建立且完善临床技能多站考试(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系统,从而进行诊断学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除此之外,作者等还进行了诊断学题库建设,并以此题库为基础开发出“医学在线考试系统”软件资源,其内容涵盖了所有临床课程,考试范围已扩大到各级医生培训考试、职称考试、执业资格考试等。每项考试都有“在线练习”和“在线考试”两个功能模块,该系统可以保证上千人同时在线考试。

4总结

第4篇:临床医学课程范文

我国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几乎全部采用该统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即由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3个阶段组成。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率先掀起医学课程改革的浪潮,其医学教育模式在近30年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已由过去的“三段式”普遍改为“二段式”,即基础和实习两段,普遍取消了临床课讲授阶段,改为在临床轮转实习中教学。我国在较长时期内实行“三段式”教学与招生对象及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有关,也与我国国情有关。因为我国医学院校的招生人数是美国的几倍,需要的教学医院也多,而教学医院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不可能承担两年的临床专业课教学。因此,我们只能让学生在最后一年到教学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国外医学教育模式的变化提示我们,让学生早接触临床势在必行。因此我国的医学院校在这方面也正进行积极的探索,如山东泰山医学院、潍坊医学院等在维持“三段式”结构和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首先,在第二学年开设了临床医学导论课,同时在基础课阶段,引入以病例为基础的讨论课,使基础课与临床学习有机结合。我国现行的三年制医学高职教育“2+1”模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与五年制医学本科教育“4+1”模式同期产生的,学生在校学习2年,医院实习1年,课程体系采用的是本科医学教育的压缩版,教学计划的安排基本上是“老三段”(一年基础、一年临床、一年实习),人才培养主要以学科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宗旨。

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重治疗、轻预防,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针对性不强。学生在上岗位后缺乏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以及疾病预防、康复、卫生保健、宣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和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需求[1]。但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上也在进行积极的改革与探索,如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将原来的“三一制”(一年基础、一年临床、一年实习)改为“二段式”———两个一年半的教学模式;而首都医科大学在三年制专科的课程体系上进行了改革,在第一学期开设医学导论课,使学生早接触临床,同时增加了人文及实践课的比例等[2~3]。《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指出,医学院校要根据现代医学模式和我国卫生服务的发展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时修订各类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在教改方面,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的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广泛推行,政府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硬件资源的投入不断加大,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就诊人数明显增加。然而,制约乡镇卫生院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才的匮乏。如何培养适合农村乡镇卫生院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是高等卫生职业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校根据乡镇社区对医疗卫生人才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和自身办学特色,在如何突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上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构建了临床医学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主线,培养适合面向基层的高素质应用型卫生人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2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成

模块化课程体系改变了传统的“老三段”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基本理论够用,基本技能过硬,治疗与预防、保健、康复、人文精神培养并重”为原则,以乡镇社区医生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整合课程,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该体系包括职业基本素质模块、职业岗位基础能力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模块、个性化职业岗位能力发展4个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模块由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和常用技术5个子模块组成。同时结合乡镇社区医疗岗位需求及学生个性化需求增设个性化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方向模块,如全科医学方向模块、妇幼卫方向模块、保健与康复方向模块等。

3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特征

3.1突出了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时间安排上,基础:临床:实习=1:1:1;在教学模式上,由“2(第一、二学年在学校)+1(第三学年在医院)”转变为“1(第一学年在学校)+2(第二、三学年临床课在医院上)”;在学时安排上,专业基础课由理论:实验=1:0.37转变为理论:实验=1:0.52,专业课由理论:见习=1:0.28转变为理论:见习=1:1。新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生物—心理—社会俱全的临床氛围,构建了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为病人服务的过程中,在与护士、医生的交流、合作、相互学习中,不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教师和学生、课堂与临床、学校与社会脱节的问题。

(1)模块化课程体系缩短了理论与实践、课堂与临床的距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的不只是教师和书本,还有大量的病人,直观的病种资料等,主动参与的诊疗处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疾病的理解。

(2)模块化课程体系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进行床边教学时,以10~20人的大组课、3~5人的小组课和病例讨论为主,教学针对性强,形式灵活,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3)模块化课程体系缩短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医学有别于其他专业,要求学生知识面广,社会生活经验丰富,个人成熟度高。学生在为病人服务的过程中,在参与初级卫生保健的过程中,提高了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增长了社会阅历。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观念,而且建立了院校与用人单位直接沟通的渠道,使我们能够根据临床实际工作和人才需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

3.2突出面向农村、基层的培养目标

(1)第一学期开设农村医学教育课,组织学生到农村基层单位观摩,了解农村医疗状况。第四学期末(实习前)到乡镇卫生院见习一周,明确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和自己未来的使命。

(2)根据乡(镇)基层卫生机构的功能,我们增设了医学心理学、传染病学、康复医学、全科医学概论、急救医学和常用社区护理技术,减少了部分基础课的学时。

(3)实习阶段除了安排学生在二级医院进行内、外、妇、儿科的实习外,还安排了1个月的时间到乡镇卫生院实习,缩短了职业能力与岗位的距离,将农村医学教育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3.3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对原课程采取精简、整合、重组及增设等方式,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强化技能培养3个方面。结合乡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如针对乡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增加乡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教学课时,针对乡镇卫生院现代化大型医疗设备缺乏的现状,强化胸穿、腰穿、腹穿等乡镇社区常用诊疗技术的训练。如对内科学课程内容的改革,结合岗位需求,打破原《内科学》教材的章节顺序,对原课程内容删减、整合、重组、优化后,编写出《基层内科常见病诊疗及预防》教材,在第一篇“乡镇社区常见病诊疗及预防”中增加了对疾病的预防措施,体现了疾病治疗与预防并重的原则。同时,在编写中还注重课程间教学内容的联系与衔接。《基层内科常见病诊疗及预防》这本教材较统编《内科学》教材更贴近岗位、贴近实际,增强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依此类推,其他课程内容的优化改革也同步进行。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床边教学、社区实践教学等。

3.4突出实践教学,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

改变过去实践课学时少,依附于理论教学,演示性、验证性实训课多的弊端,将“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的实验内容整合为“形态学实验”,在第一、二学期开课;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实验内容整合为“机能学实验”,在第二学期开课;将临床各科实训课整合为“综合临床实践技能实训”,除专项技能训练外,增加社区急救综合实训项目、社区常用诊疗技术等,在第四学期开课。整合后的实验实训课程减少了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实训项目,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为独立的实验实训课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相应的学期开课。形态学实验、机能学实验实行授课中过程考核和期终结业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各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50%,总成绩按百分制计入学籍档案。综合临床实践技能实训课程考核按照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核标准进行“三站式”考核(第一站:笔试,病史采集及病例分析,着重考核学生的基本理论及综合临床思维能力;第二站:面试,实践技能操作及体格检查,着重考核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第三站:计算机考核,着重考核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能力,考核学生利用各种化验检查、心电图、X线等综合分析诊断疾病的能力),实行实习前结业考核和毕业考试科目考核,按百分制计入学籍档案。改革后的实践课程体系,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突出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3.5与助理执业医师培养接轨

(1)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参考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开设执业医师考试的全部科目。

(2)除普通基础课外,部分生物医学基础课、临床医学课的考试采用与助理执业医师考试相同的“三站式”考核模式与考试题型。

(3)增加诊断学见习学时,并进行临床医师基本操作技能的规范化培训及考核。

3.6注重人文精神培养

在必修课中增设医学心理学,在必选课中增设人际沟通学、医学伦理学和卫生法规等,而且将人文教育贯穿始终。改革前人文课程占总学时的5%,改革后占总学时的12%,并强调在专业课程培养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5篇:临床医学课程范文

【关键词】诊断学;教学理念探讨;思考临床医学课程教育

一、现代新的临床医学课程教学教育理念

(一)重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

(二)随着医学模式的变革、医学科学的发展与卫生区域规划的变化,高等医学教育正面临严峻挑战与发展机遇,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造就出21世纪复合型医学人才,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根本目标

(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必须通过新的教学模式和临床医学课程设置的改得以体现[1]。我校的创新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包括一条主线(临床能力培养)、两种手(临床模拟和临床真实)、三个理念(三基、三严、三早,“三早”即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四个模块(早期素质教育课程、诊断技能课程模块、临床基本技能课程、临床综合技能课程),其中诊断学在诊断技能课程模块中起到重要作用[2]。

二、我院诊断学教学新理念的初探

诊断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樑课程。根据教育理念改变的思路,我教研室围绕能力培养的主线,在多项教学环节中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

(一)理论授课加强集体备课(预讲、填写教案、书写讲稿)的作用。集体备课在预讲教师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集思广益,使授课内容、方法、技巧更能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授课时教师能避免“背课”、“读课”或“授书”的传授知识效果,而能通过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3]。

(二)问诊技巧训练在理论授课时重视强调过去簿弱环节,如引言、每项内容归纳、小结、再度核实、用过渡语言转入下一内容、结束语等,按医学模式转变观念,适当介绍沟通技巧的内涵,提出换位思考的理念。强调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学习在病人面前什么能说、什么不宜说的沟通技巧。

(三)体格检查着重培养学生操作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4,5]。实施方式包括:理论授课、观看多媒体课录像、教师示范、学生互练,利用临床技能中心的模型进行训练,床旁教学或示范等,着实做好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四)实验课除传统理论授课外注意更新方法和内容更多使用临床技能操作视频演示,安排全面开放临床技能中心,让学生了解先进和实用的检验方法。

(五)病历书写除重视病历格式和内容外,注重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适当介绍一些与伦理、法律相关的内容,使学生初步建立病历书写的法律观念。

三、我院根据学习新教学教育理念进一步改革临床医学课程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上不仅满足有基本知识和理论更要重视有关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循证医学观念的建立和伦理法律意识的加强,培养学生从注重病到注重人,从给人治病到全面保障人的健康。

(二)授课方式上传统授课法是“黑板”、“粉笔”、“板擦”、思想,未能加强师生间的沟通。

(三)教材使用上从只用规划教材转变为采用“立体化”教材[6]。采用“立体化”教材主要指除使用规划教材之外,提供相应的配套教材,如各种辅导书、多媒体课件、参考书目、习题集、相关网站等,使学生可从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开拓思路、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上主张师生互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协助式教学,如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BL教学)、以病例为中的学习(CBL教学)、基于网络的学习、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等主张课堂授课结合课外教学活动方式,如学习查阅资料、参加临床实践活动(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等,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能力。

(五)教育资源上从过去学校封闭状态转变为教育资源共享。

(六)医学“模拟”教育与“真实”教育相结合模拟教学在临床教学中广泛应用,对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和训练临床思维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少医疗纠纷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发生,实现医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安全过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医学模拟教育成为临床教学方式的一次“变革”,但是模拟教学不能取代传统的床边教学,模拟现实与真正实际不能画等号,因此模拟教育应与真实教学紧密结合,才是正确的做法。新的教育理念的探索和实施,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除掌握常用教学方法外,要有宽广的知识结构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技巧,要不断研究教学效果,今后仍需遵循教改效果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达到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各项教学环节实施中,继续按照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能力培养达到新形势的要求。教育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规律、时代特征,深刻认识基础上的理想模式,教育理念更新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周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培养模式构建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

[2]张跃银.临床医学专业构建综合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3]张毅.某独立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培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

[4]周汉建,田虹,汤美安,郭云蔚,谢旭晶,郑永江,熊肇军,林文晖.教育理念更新及其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01:202-203.

[5]马莲环.整合理念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06:836-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