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美术课范文

初中美术课精选(九篇)

初中美术课

第1篇:初中美术课范文

初中生不必拥有很高超的绘画技巧,而是应该多多了解美术绘画的历史,还有画家们的众多作品,了解国外美术绘画的方式与中国传统的绘画方式的不同。当然,初中生也应掌握一些基础的绘画方式,开展各种美术活动,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既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之情,又可激励和带动学生发展。

美术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通过相关作品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与传统文化水融的深刻意义,更深入地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各种文化,有利于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发展,对学生个人身心健康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作用,架起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为学生的友谊交流打下基础。

在初中学习美术,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事物的美丽可爱,让他们领悟美术的魅力,从中获得审美体验,更加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在美术课程中设置悬念情境,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强烈的挂念,产生企盼、渴知的心理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地创作。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大多以个人为中心,不善交流,缺乏合作精神,审美能力比较差。在学习美术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给他们分配任务,共同作业,可使学生互教互学,团结合作。

初中的美术学习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容易敞开内心世界,他们将自己的个性与情感表现出来,使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情操得以陶冶。美术课程教学与培养学生高尚的节操,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相结合。学生在欣赏绚丽多姿的风景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在描绘祖国壮丽的山河时,学生会形成对祖国的热爱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在欣赏优秀的革命历史雕塑时会不自觉地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心怀梦想,并为这梦想去拼搏。

美术教学具有认识、教育、审美三个主要功能,而这三个功能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主要途径。初中美术教学应该引导学生融入作品的意境之中,欣赏作品的独特之处,体会作者的创造意图,感受作者的思想,让学生自己探索绘画的技巧,养成自主学习、自我提升的好习惯。

生活是美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美术就失去了创造的动力。我们身边的色彩是美术的命脉,身边的花草树木是美术的主角,身边的艺术品是美术的结晶。所以,初中美术课堂应作为开放式课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把周围的一切,如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习美术,在生活中感受美术,享受生活中的五彩斑斓,观察生活中千姿百态的景象,描绘自然的景观,在快乐中学习美术。

美术课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在课堂上画的小作品,更专注于学生对美术的认识。那什么是美术的认识呢?也许不少学生听到美术这个名词便认为只是画画而已,其实不然,美术这个词语所涵盖的意义很广大。因为我们无不接受美术的浸染,我们身边的一切事物都与美术息息相关。因此必须让学生先认识什么是美术,有了一个轮廓才能更好地描绘,才能深入地学习。也许小学阶段上美术课,教师只是单纯地让学生画一些动物,一些漂亮的花朵树木等,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初中的美术学习就应该引导学生认识美术的概念以及它的内涵。

第2篇:初中美术课范文

关键词:初中;美术;兴趣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容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改变“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在初一校园伙伴的美术课上,当有老师要求画同桌时,总会有个别学生提出其他的想法。如果这时教师大怒,以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和无理扰乱课堂批评的话,就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变化,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课堂上应该有情感的投入和体验,有探索研究的氛围,有学生惊喜、疑惑、苦思、雀跃等心理活动进行,教学的过程成为激情与智慧共存的综合体。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因为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使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1.改革教学方法

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至学生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比如初二的泥塑课,农村学生是不可能有橡皮泥来做雕塑练习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条件来上,不妨让他们再回到儿童的玩“泥巴”时代,让他们自己动手,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农村孩子兴趣的乐园,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所以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2.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直观教学。

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要搞好课堂教学,我们还要利用现有设备,培养学生兴趣,上好美术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光碟、多媒体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3.课堂教学内容适中,训练有层次。

第3篇:初中美术课范文

【关键词】情感交流;诱感;升华情感

Brief analysis junior middle school fine arts classroom education

Shu Weina

【Abstract】In the teaching process, student’s emotion feeling ability, the emotion power of expression, emotion performance ability and so on to a certain extent, has not been obtained takes seriously, to cause student’s cognition and the emotion cannot the accord development, thus creates the emotion quality the flaw, mind world going out of cultivation.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does not favor the teaching the valid enhancement. Therefore, how in the fine arts teaching, to implement the affective education effectivel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Key words】Emotion exchange; Suggestion emotion; Sublimation emotion

艺术教育讲究的是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美术学科作为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涵的课程,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情感的方法,充分渗透情感教育,以真正做到寓“情”于“美”,以“美”动“情”。让心与心碰撞,奏响情感的乐章。下面我就“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谈几点体会。

1 情随境生,让创作充满生命灵动

“情生于境,境能移情”,初中美术课本为学生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只有让学生进入那一幅幅美术作品所描绘的情境,去体验作品的情感历程,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使他们真正受到熏陶、感染,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教学中我善于创设产生情感的环境,“由境入情”运用情感的内力功能,在创作与欣赏中,触动其兴奋点,拨动其情感的琴弦。

如在教《美丽的校园》时,我先请学生们观察校园,在观察的过程中,我启发学生回想平时在校园内散步、学习、游戏等场景(幽静的小路、宽敞的教室、充满欢乐的操场……)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并使其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这样便会在他们心中形成深刻的印象,激发了学生画建筑物、画风景的欲望。促使他们萌生用艺术的语言来展现内心世界,抒发各自的情感念头,只有在这种心境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富有生命的灵性,才能真正达到情随境生,境随情现的最佳效果。

2 用情沟通,架设情感交流的桥梁

情感是感知美和理解美的第一要素,具有感染性,以情动情是情感的特殊作用,是所有艺术门类的一条共同规律。契诃夫说:“师生之间一种相互怀有好感、互相尊重的气氛,这将有助于教学和教育任务的完成。”热爱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是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所以,我们要在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情感的前提下,将情感教育融人教学中,用心去与学生交流,用情去与学生沟通。树立师生人格上的平等观,使教育氛围变得更加和谐,用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情感。

如在学习《父亲》这个作品的课时,通常都是从材料、效果等方面去入手,这样做学生势必感到枯燥无味。于是我从情感角度出发。先由自己和父亲的关系说起,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父亲。在回忆与交流的过程中寻找差距,进而让学生想象80年代的劳动人民是什么样的生活,学生将一系列情感问题串连起来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了解美术的各个知识点。

事实证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促使学生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敏捷、深刻,而且极具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只有付出真实的情感,才能收获真挚的感情,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才能打开培养学生情感的大门,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下健康地成长。

3 诱感,引领学生走进艺术殿堂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教师高尚的师德、来源于善良和慈爱。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因此,我们要以师德的魅力去感召学生,善于体察孩子的童心,应敞开心扉,摘下面具,亮出真实的自我,怀着从容不迫的自信,青春焕发地走上讲台,用爱心去诱发学生的情感,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鼓励他们产生自信。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方法,引领学生走进艺术的殿堂,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生活处处有美术。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我并不是把教材作为唯一的内容,如利用开放课,给学生留有学习美术的活动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把公园、田野、村庄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利用写生课带学生去农田果园、山麓湖畔,描绘自然界的花草树木,观察生活中千姿百态的鸟兽人物;手工制作课时带学生去放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带、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环境,做到学以致用。课余时间我还组织学生参观画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世界,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真义,真正热爱美术,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4 学会审美,在欣赏中升华艺术情感

艺术,作为人们的精神食粮,它首先作用于人们的感情。优秀的艺术作品,在总体形式结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或思想,或意念,或某种意味等等精神内涵。在审美直觉表层的心理活动刺激了欣赏者的感觉后,将不满足于停留在表面的连锁反应,这时教师应积极配合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第4篇:初中美术课范文

【关键词】 探究方法 美术课堂 有效性

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学习方法的选择,犹如战略与战术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为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课堂采用探究性的教学战术,激活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探究体验的好奇心。经过两个学期的深入摸索,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有效探究:

1 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课程内容和怎么教、组织方法、多媒体的使用等进行设计。教学设计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是课堂教学的框架和蓝图,是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和保障。

1.1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针对教材教学大纲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美术课程标准建构了“三维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注重学生获取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实践与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发展观念,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健康的发展。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应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制定适宜具体、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具有指导性,规范性和实用性。

1.2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美术教材内容体系之间存在横向联系和纵向贯通,教学设计理念过程中应重视教材内容的结构和前后之间的衔接,从宏观的角度来钻研、分析,把握教材构建美术的知识体系,明确教学程序、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媒体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并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预见性、适应性地设计教学方案。

2 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策略

2.1 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美术课应强调构建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平等和尊重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我的真实感受,描绘自我内心世界,展示自我的独特作品,有利于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真诚沟通,共同探究。因此,教师要树立平等的师生观,尊重、信任、热爱学生,使学生具有个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优化发展。

2.2 创造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美术课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可促使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主探究,敢于质疑,争论求异,敢于发表个人独特见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宽松、融洽、民主的课学氛围,对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和思考问题的角度要持一种欣赏、尊重和引导的态度,多采用鼓励、肯定、表扬、探讨等语气给予互动,使美术课堂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与沟通,相互促进与发展的“舞台”。

2.3 形成互动的生态课堂美术课堂是开放,互动为体的教学理念,它不仅局限于机械的“教师教”到“学生学”的层面,而更多是对话,互动和完成。课堂的对话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课堂互动使师生体验到探索和求知的乐趣,有效地促使师生共同进步和发展。

2.4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美术课堂实现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互的衔接,教材知识系统与生活逻辑广泛的渗透,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的融合,教材内容与生活相接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知。通过生活观察、体验感受的过程,拉近美术与生活的距离,使教学内容物化于生活情境之中,使美术文化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这样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更能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关注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2.5 设计启发性的教学情境美术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巧妙设置疑问、以旧导新、小组讨论、实验演示等方式创设一个能激发潜能,形成创造性学习的生态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使学生在“认知困惑——主动探索——知识掌握”,的过程中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情感的价值观上相互交融,自我完善。

2.6 有效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美术课是一种现实视觉艺术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录像、投影、幻灯、摄像机、照相机、计算机等现代媒体的运用,拓展学生的体验空间,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广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3 美术课堂的总结和反思

每一次教学活动都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体现,都是灵活机智的再创造。下面我对该单元课程作一个课堂教学的总结和反思。

师生交往互动、互惠,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既便学生画不好,也不错伤他的积极性,以赞扬为主。承让学生水平的差异性,采取相应的做法和措施,鼓励全体学生参与活动。比如基础差的学生画不好全景,就画局部,钢笔不敢用,就用铅笔作画等,做到了因材施教,灵活应用。

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单元课程的教学可以说尽心尽力,致于结果怎样,如同学生的反馈:“大多数同学认为这次写生大有收获,绘画速度提高了,用钢笔画画很爽。下笔要准,因为不能用橡皮擦。”即使学生盲目画几笔也是在锻炼自己。通过探究、自主、合作性学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后,为学生举办校园学生作品展,以示表彰与肯定。

第5篇:初中美术课范文

初中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阶段。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进行美术审美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艺术素养,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初中阶段,中学生正处于审美意识的形成时期,他们更容易接触到大量的美术作品,对美术作品中蕴含的艺术美感有探究的愿望,有明显的审美追求。然而,纵观目前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满堂灌的讲授方法压缩了学生体验和感受美术作品的时间,学生被动的根据教师的讲授来进行作品奖赏,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挥,长期以来,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得不到培养,美术课堂的效果大打折扣。

1 初中美术课堂审美引导策略

1.1 创造和谐愉快的美术课堂环境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特定的情境会强烈地刺激人的心理,使人从中受到感染。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使他们学得有趣味,在“玩”中陶冶审美情趣。可以说,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现代美术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倾听学生的想法。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比较简单和幼稚,教师不要立即打断,而是要不断的鼓励和引导,只有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帮助学生获得美术作品的审美体验。

1.2 增强学生体验、培养审美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动手少,学生的兴趣在下降。事实上,初中学生生性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师通过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审美能力。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用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增强审美能力。例如在讲授《从生活中汲取设计灵感》这节课前,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带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生活用品到课堂上,上课前教师先让学生从色彩、设计、造型等方面入手,说出自己最喜欢这件日用品的理由。然后开始导入新课,师生一起欣赏课本上案例。最后老师进行总结,生活处处都是美,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日用品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艺术品,不仅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给予我们美的感受和体验,并留下作业,让学生留意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下次课时,有学生主动说:“我周末和妈妈一起买了一盏台灯,摆在书房里,特别漂亮。灯外壳是乳白色的,可以全方位的调整光照位置,配上红色的灯罩,并点缀上一些水晶。外形设计简单大方,搭配十分完美,尤其在晚上,打开台灯就像夜空中绽放的烟火,太美了。其他学生也纷纷发言,列举自己生活中的美。通过这样的美术体验,让学生增长了美术知识,又提高了美术审美能力。

1.3 加强情感交流,培养审美情感

艺术离不开情感,美术审美与人的情感关系密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情感流动和宣泄的过程。很难想象,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如果没有情感的倾注,是不可能提高审美意识和能力的。例如中学美术教材中的欣赏部分,有大量的美术作品及图片资料都渗透了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韵味,通过领略这些艺术作品的美,让学生对祖国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继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态向学生作简要的介绍,引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领会东方文化的骄傲。如果学生在欣赏作品时体会到了某种情感,那么就会对美术产生一种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重视学生的反馈。如果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参与,就失去了美术鉴赏的本质意义。通过这样的美术欣赏课,不仅培养了学生们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和爱好,还激发了他们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内在情感。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虾》,学生最初看时,都说画得像极了,虾体透明、会游、会跳动。但如果和真是相比,就可以看出,虾的头、须和足等细部都曾经过画家的提炼和取舍。画家是根据自己的长期观察,按照美的要求,把生活中的虾变成了艺术的形象,它不离开对象的特征,但由于画家的夸张和取舍,使学生对是虾的生动活泼的印象更强烈了,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诱导、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总之,美术教师要授课过程中,要将大量具有丰富情感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感受自然、人生、世界的美。

1.4 丰富教学手段、营造审美情境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给美术审美提供了有效载体,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欣赏资料,一些3D动画可以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情境,增加了教学的情感因素,从而达到辅助教学提升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目的,这些都是传统课堂讲授所不能完成的。例如,我们在欣赏“卢浮宫”建筑艺术时,如果只采用静态图片来欣赏建筑物的构造,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如果可以作动态演示,使建筑物旋转起来,欣赏建筑物的多个角度,学生的兴趣就会一下子提高。还有一种演示方式是,用录象形式设置一条观赏路线,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欣赏周边的建筑外形,也可以按设置路线浏览一座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陈设,让学生有一种现场感,真实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访问巴黎卢浮宫的网站,通过计算机演示三维模拟呈像和及更为丰富的古代建筑形象和典故知识,将学生的全部感官都调动起来,大大激发学生了解欣赏古建筑的兴趣。

第6篇:初中美术课范文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课知识点与第一册的图案有相通之处,学习时可相互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艺术发扬光大。艺术历史悠久,它向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北方粗犷朴拙,南方精巧秀丽。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经起稿、剪刻和贴裱完成。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在后右的顺序进行。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

教学目的:

唤起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艺术,学会运用的基本技法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 :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准备: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2

开白纸两张;投影仪。

作业 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窗花图样,做到造型

单纯、简洁、富有情趣。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l分钟)

(二)学习新课(10分钟)

l、教师出示邳县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教师讲述:这些作品出自邳县农民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请学生欣赏课本(P17P18)作品。欣赏的同时归纳的题材种类。(教师板书)

3.结合作品教师讲: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精巧秀丽、玲珑剔透。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教师板书)

4.教师将展示给学生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教师指图1、图2,用启发性的手势、语言提问:图1、图2都是人物头像,但在眉眼等细节上却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发现了?(教师综合学生回答板书)教师再指图3图4问: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两幅出现多种色彩呢?(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可用半成品给学生示范,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6、教师展示图5、图6、图7,讲:下面我们研究的造型装饰手法,图5这幅突出了人物的形态,而次要的细部却没有刻画,它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教师指图6图7问:鱼和猪的形象和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差别?大家讨论一下。(同学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

7、教师展示图8、图5问:这两幅图的构成形式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8、教师给学生做示范。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如::运用折叠法剪的是光卉(图9),如果剪单独对称式的人物怎么剪(图5)?均衡式的呢?(图8)?

(三)布置课堂作业 ,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1图2,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再让学生观察图9图10,指出对错。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教学建议:展示和板书用投影仪)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点题:以上学习的是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板书:

民间艺术――作品展示一、 的艺术特点:单纯、明快、简朴、朴实、富装饰性。二、 的题材:花鸟虫鱼、人物、自然景观、吉祥图案、传说、神话。

三、 制作方法:剪、刻。

四、 表现形式:阴刻、阳刻、点色、套色、分色、衬色。

第7篇:初中美术课范文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氛围愉悦化

热爱学生是作为一名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视,感觉到 “老师在期待我”,那么,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上《外国肖像画赏析》一课的时候,我安排学生谈谈自己对作品的看法。轮到一名女生的时候,她犹豫地站了起来,一言不发。我耐心地从各个方面启发她、鼓励她,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在我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她终于开了口。后来她在课堂小结中写到,当时她非常紧张,不发一言,但老师并没有生气,始终微笑着鼓励她,给了她很大的信心,感受到了老师对她的期待,她终于勇敢地开了口……她感谢老师给予的信心,相信自己以后会更勇敢地发言。说实话,我并没有太在意这件事,但看到她的小结后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教师的微笑和鼓励的眼神能给学生带来多大的信心。

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亲切感。让学生乐于参与、敢于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课,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失去对任何一个学生的“期待”。

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情境化

点明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了解本节课或本单元要掌握的内容,可以明确努力的方向。所以,每堂课开始,我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把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在黑板的左上角,开一目标专栏――专门用来写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一目了然。

教学情境是课堂的基本要素。一堂成功的美术课,应该是通过有效的情境创设,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余文森教授说过这么一句话:情境好比美味可口的汤,知识好比盐,知识必须要融入情境中,学生才能容易理解、消化、吸收知识。我上《奇妙的肌理》一课时,准备了两盆清水,然后请学生在一只盆里滴上几点墨汁,另外一只盆里滴上油性颜料,然后分别轻轻搅动水面,随即迅速地在水面上铺上一层宣纸,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宣纸上出现了似幻似真的美丽图案。欣喜之余,疑问产生了,这是为什么?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使学生立刻选择喜爱的材料,尝试肌理的创作。有的学生做出了各种奇幻漂亮的图案,有的学生却失败了。失败的学生不服气,这是为什么呢?问题产生了:制作肌理可以选择哪些材料?如何选用材料本身的肌理?颜料和水的用量该如何掌握?综合材料的运用效果如何?就是在这样一个自由操作、探讨交流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不断提出疑问,并寻求解决方法。

三、不断丰富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多样化

初中学生的年龄层决定了他们的心理特点,幼稚与懂事并存、自觉性与不自觉性纠结,喜欢新鲜、新奇的事物,接受能力强。对于这样的特点,教师必须以丰富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教学《面具设计》时,我先安排了几个学生戴着面具为大家来了一段表演秀,振奋的音乐,别致的面具、精彩的表演,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再由此引入这课的内容,配以各种面具的图片,拓宽学生视野,开始了这节课的讲授。

教学《有趣的墙》时,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组完成一面“墙”,小组与小组之间要展开竞赛,看看哪组的作品设计最具创意、制作精美。对各小组每个组员的要求是一人至少完成“墙”的5个基本形,不允许出现小组内个别组员“包办”完成基本形的情况,全部完成后放在一起进行累积,形成一面墙。丰富的活动,适当的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更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沟通、实践等能力。在后来的学生学习反馈中,绝大部分学生都讲到喜欢这样的方式,有一定的自由度,也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并提出希望说以后多多采用这样的方式。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学阶段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品德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健康成长。这也是我们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主题,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反思,突破这一现象,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永驻美术课堂。

第8篇:初中美术课范文

背景: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方法:在《手绘图表》这一课中,我创设了游戏抢答进行导入:请看课本第12页中的《道路交通管理图》回答屏幕上的问题……我把学生分为4个大组进行抢答,并在黑板上画一个简单的表格(下图)进行统计。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抢答活动,能够最快的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增加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本课的学习。

思考:用竞赛导入这种方法时,进行课堂竞赛的时候培养活跃气氛的同时控制好学生的情绪。在上这堂课时有个别班级特别兴奋,不能顺利的过渡到下面的教学环节,这样就对美术教学活动产生负作用。所以在开展竞赛活动之前一定要制定好规则,如纪律不好的组要倒扣分数。在《校园环境标识设计》这类课也可以用竞赛导入的方法,分组竞赛讲出各种不同的标识,看哪一组讲出的种类更多,就使学生有非常主动的学习动机。

二、观赏导入

背景:新课标中提出,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现在是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信息技术在美术课中的运用也很常见。利用多媒体手段和美术课结合起来可以非常生动直观的体现出来。

方法:在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优质课评比中吴蓉老师的《漫步中外园林艺术》中,用了昆曲《牡丹亭》既是曲名也是园林中亭子的名字。这段婉转曲折的昆曲深深的把同学们吸引在那个情境中,视频中背景中都是中式园林的体现。曲中“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被引用来描绘苏州园林。这种导入方式正是新课标中提出‘美术课中要体现人文性,涵养人文精神’的体现。

思考: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视频的选择也要体现美感。美术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视频欣赏活动。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两点:1、取材上,体现欣赏审美性、多元性。2、在情感上触动,将欣赏从被动转化为自主。在《盛唐气象》一课中我也用了观赏导入的方法,让同学们欣赏大唐文化,感受唐代文化的精华。

三、文学导入

背景:有人说:文学和美术之不同在于,前者是把形象诉诸与想像,后者则把形象呈现在眼前。通过文学可以让大家通过想象去构筑一个个生动的画面,通过文字让大家进入到想象的美中去。

方法:《苏州园林》一课,我用叶圣陶先生《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字导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苏州园林的美。我用生动富有情感的音调和语速朗读:“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思考:文学导入,首先要注意作品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在《鲁迅》一课中我也用了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进行导入),文学的选择要精准,能充分体现美术课的重点。结合语文课本上的作品相对来说学生比较熟悉,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其次文学作品的体现上也有讲究,教师自己有情感的朗读和通过机器的朗读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在《鲁迅》一课中我也用了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进行导入。

四、设疑导入

背景: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通过巧妙设疑,制造悬念,来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它产生于学生对学习的心理需要,只有当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真正把学习看作自己的迫切需要的时候,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学生有主动学习的动机那是一节好课的开始。

方法:对于立体主义绘画作品学生非常难理解,要想学生感兴趣就更不容易。在《格尔尼卡》一课中,我用“设疑”的方式来导入。首先出示毕加索14岁时的写实作品《赤足的少女》和立体主义时期绘画作品《哭泣的女人》。然后提问你认为哪一张是毕加索少年时期的作品,为什么?

思考:设疑导入要牢牢的抓住同学们的好奇心,初中阶段的孩子还是很有好奇心的。用设疑导入时我们应该注意问题的难易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初一和初三学生心理就完全不同,教师要掌握这个“度”。

五、学生直接演示导入

背景:直接的演示是美术课中经常会用到的方法,分为教师直接演示和学生直接演示两种,我认为学生直接演示导入效果更好。

方法:美术课中直接的演示对学生有一个很好的示范效果,能明确的知道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徒手画我家》一课中我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一画(如下图),从学校到家里的简单地图,其他同学在美术作业本上完成。等学生画好后,引出课题《徒手画我家》,明确这就是徒手画,再进一步说明徒手画就是用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画出来的画。

第9篇:初中美术课范文

1.视觉艺术,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成可为人观看的直观艺术形象的造型艺术,包括影视、绘画、雕塑、建筑艺术、使用装饰艺术和工艺品。造型手法多种多样。表现的艺术形象既包括两维的平面绘画作品和三维的雕塑艺术形式,也包括动态的影视视觉艺术等视觉艺术形式。

2.培养学生视觉艺术的作用。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年龄小,阅历少,但对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美术课中加入视觉艺术的内容,不仅让学生欣赏到新型的艺术作品,而且能够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的分析作品,加强对艺术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能设计出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教师应多接触视觉艺术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意识到,教学不仅是教授学生知识,也是一种提升自身修养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精神,不能够安于现状。教师要将规觉艺术引进教学课堂的关键,是自身要增加对视觉艺术的了解,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接触视觉艺术。例如,多参加艺术画展、雕塑展、以及相关美术团体的学术研究活动等等。通过上述方法,增加对视觉艺术的了解,进而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另一方面,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从生活美术的角度而不是技术性美术的角度组织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和道德生活,组织新颖的教学课堂。例如,在动物画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感受对动物的关爱以及理解人和动物共同生活在地球家园上。引导学生喜爱动物,关注动物,进而更好地进行动物画的学习,将对动物的喜爱转化为学习的乐趣。

三、在美术教学中展现视觉艺术的魅力

初中生的发展水平和能力不如高中生,但是不同阶段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审美。由于学生接触到的外界社会对自身的影响力是不同的。因此,美术老师应该帮助中学生了解艺术的各个知识体系和范畴,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特别是对视觉艺术的理解。让学生意识到美术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学科。“沙画艺术”是一种利用沙子在白色背景板上作画,同时结合音乐通过投影展现在屏幕上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方式。“沙画艺术”能够将观众带入梦幻般的视觉感受当中去,具有独特的魅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简易的“沙画”制作工具,然后引导学生观赏名家“沙画”作品,随后鼓励学生进行“沙画”的创作。在整个的观赏和学习“沙画”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被充分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同时对视觉艺术有了更为直观的和生动的感受。

四、将视觉艺术与多媒体艺术进行综合运用

多媒体技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入了现代化教学的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通过相关的软件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色彩、构图、绘画手法等,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和音频。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之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视觉艺术,让视觉艺术更能够深入初中美术课堂。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精美的课件向学生展示美术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例如,初中美术课《居室的色彩搭配》一课中,在课前教师就可以放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一个是欢快、热情的《邀舞》,另一个是朦胧、抒情的《晨曲》。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代表了冷暖色调的绘画作品。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学生也在分辨出作品色调种类。学生的注意力被优美的音乐调动起来,学生将美术作品和音乐作品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学习。

五、利用实践活动加强视觉艺术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