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淡水资源危机范文

淡水资源危机精选(九篇)

淡水资源危机

第1篇:淡水资源危机范文

世界上可用淡水资源到底有多少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世界是一个蓝色星球,因为其表面的70%被水覆盖。地球上水的总贮量大约有13.9×109km3。但其中约97。3%为海洋咸水。不能直接为人类利用。与我们平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总量仅为3.5×107km3,约占总水量的2.7%。在全世界的淡水储量中占最大份额的是冰雪水,它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和高山上。其次是地下水,地下水中又以深层地下水的份额为大。由于开发困难或技术经济的限制,到目前为止,海水、深层地下淡水、冰雪固态淡水等很少被直接利用。直接取用的江河、湖泊水仅占淡水总量的0.4%。

比较容易开采利用的、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淡水储量只有300多万立方千米。仅占淡水总量的8.6%左右。可见。地球上的水量虽然很多,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是十分有限。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孟加拉代表爱农・尼沙特在研讨会上说:“如果将世界上所有的水比喻为盛在一加仑罐子里的水。可供人使用的淡水量只相当于一汤匙――大约是总量的0.75%。”

缺水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人类面临严峻的挑战

很多人可能感受不到地球对于淡水资源的渴求。因为这些人的生活中还没有缺水的经历。衡量缺水与否的标准是每人每年可用淡水是否达到1000m3。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目前许多国家都低于这个指标:肯尼亚每人每年只有600m3,约旦仅有300m3,埃及仅有20m3。我国也是世界上13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估计到2025年,将有一大批国家年人均水量低于1000m3。其中科威特、利比亚、约旦、沙特、也门等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年用水有可能低于100m3。

在有些国家和地区,淡水严重缺少甚至影响到人们的基本生存。在邻接撒哈拉沙漠南部干旱的国家,因为缺水,农田荒废。几千万人挣扎在饥饿死亡线上。每年约有20万人饿死。我国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等西南五省市自去年入秋以来,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旱灾。干旱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实属罕见。截至3月31日,耕地受旱面积达9716万亩,受灾人口6130多万,1939万人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

目前有的国家已经靠买水过日子。如德国从瑞士买水。美国从加拿大买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从1984年起。每年从日本进口雨水2×107m3。精明的日本人只要花100多吨水就可换得1吨石油。

早在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环境与发展大会就指出:“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是水。”1977年。联合国大会进一步强调:“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1997年,联合国再次呼吁:“地区性水危机预示着全球危机的到来。”最近甚至有专家悲观地估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3亿,人们可能耗尽所有的储备淡水。

淡水资源的保护

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农业灌溉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21世纪将出现许多用水紧缺问题。在可供淡水有限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宝贵的淡水资源。目前采取主要措施如下:

1.实行科学灌溉,减少农业用水浪费

全世界用水的70%为农业灌溉用水。但其利用率很低,浪费严重。据估计,全世界有37%的灌溉水用于作物生长,其余63%都被浪费掉了。因此,改革灌溉方法是提高用水效率的最大潜力所在。

60年代在以色列发展起来的滴灌系统,可将水直接送到紧靠植物根部的地方,以使蒸发和渗漏水量减到最小。一些国家还研发了新的灌溉技术,如涌流灌溉、水平畦田灌溉、采用自动升降竖管等。它们具有输水快、配水均匀、水量损失小等优点。

2.降低工业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降低工业用水量的主要途径是改革生产用水工艺。争取少用水。如炼钢厂用氧气转炉代替老式平炉,不但提高了钢的质量。而且用水量降低了86~90%。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仅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措施,而且减少了工业废水量,减轻了废水处理量和对水体的污染。

3.建造水库,增加可靠供水

建造水库可解决淡水资源时间上分布的不均匀,将丰水期多余水量储存在库内。补充枯水期的流量不足。不仅可以提高水源供水能力,还可以为防洪、发电、发展水产等多种用途服务。

4.跨流域调水,调节水源流量

跨流域调水可解决淡水资源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从丰水流域向缺水流域调节。如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我国的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南水北调等工程。

5.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可解决海滨城市的淡水紧缺问题。目前。世界海水淡化的总能力不到全球用水量的1%。随着技术进步,海水淡化成本趋低,并且海水可以直接用作工业冷却用水和冲洗用水。在沙特阿拉伯,人们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管道引水工程。

6.加强水资源管理,防治水污染,提高民众的节水意识

第2篇:淡水资源危机范文

水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

安全饮水对人来至关重要,以自来水为例,从水管中流淌出来的每一滴水,首先必须将水源从江河湖泊中抽取到水厂,然后经过混凝、沉淀、过滤、送入清水池进行消毒后,由送水泵高压输入自来水管道,最终分流到用户水龙头。

整个过程要经过多道复杂的工艺流程,经过多次水质化验,有的地方还要经过二次加压、二次消毒才能进入用户家庭。尽管经过如此多工序,可世界各地各种饮用水事件,还是频频发生。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人类80%的疾病与生活饮用水不安全有关。如果我们能控制好饮用水的安全问题,那人类的疾病就会减少80%。由于饮用水引发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多。

我国饮用水事故大盘点

·2012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一批209批次进口不合格食品和化妆品,“依云”天然饮用水上黑榜。此时,“依云”因存在亚硝酸盐超标,已连续六年上6次黑榜。

·2013年1月,北京水质专家赵飞虹两夫妇20年不喝自来水,只喝矿泉水,甚至连洗澡和打扫卫生用水都是经过过滤系统过滤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

·2013年3月,上海黄浦江头每天都有数以千计、来源不明的死猪突然浮现在河道上,顺流而下,令周围村庄到处弥漫着腐烂的臭味。而黄浦江上游作为上海主要的四大水源基地,如此公然被排污,敲响了中国城市饮用水危机的警钟。

·2013年3月,著名饮用水品牌“农夫山泉”就被爆出水中有黑色不明物、棕色漂浮物以及“水源地垃圾围城”等负面消息。4月,中国饮用水协会确认农夫山泉执行标准不如自来水。

·2013年7月12日,中石油长庆油田及延长石油集团两家公司,先后发生4起输油管道断裂事故,泄漏原油已对延安市主要饮用水源地——王瑶水库造成影响。

这样的饮用水事件,还在此起彼伏地上演着。中国古代治水,多是因为洪水或干旱之类的自然因素,而今的饮用水事件,多是因为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污染等问题造成。

世界水资源状况

在地球上,人类可直接或间接利用的水,是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水资源包括河川径流、地下水、积雪和冰川、湖泊水、沼泽水、海水。按水质划分为淡水和咸水。由于气候条件变化,世界水资源的时空也分布不均。

目前,海洋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在余下的水量中,地表水占1.78%,地下水占1.69%。人类主要能利用的淡水在全球总储水量中只占2.53%,而且大部分是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地区的固体冰川。尽管地下水的淡水储量也很大,但绝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率较低。人类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这些淡水储量只占全部淡水的0.3%,占全球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即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每年约有9 000立方千米。

这仅有的淡水分配又极不平衡。世界每年约有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中,而占世界总人口40%的80个国家却严重缺水。水源最丰富的地方是拉丁美洲和北美,而在非洲、亚洲、欧洲人均拥有的淡水资源就少得多。

中国水资源状况

中国江河平均年径流量居世界第6位,前五位分别是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但中国人均径流量只有世界人均径流量的四分之一,在世界排第110位(按149个国家统计,统一采用联合国1990年人口统计结果),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每亩耕地水量也只有世界平均值的三分之二。

中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中国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0%,但耕地面积只为全国的36%左右;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只有全国的8%,而耕地则占全国的40%。

中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中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夏、秋雨量充沛,降水量大都集中在5~9月,占全年雨量的70%以上,且多暴雨。黄河和松花江等河,近70年来还出现连续11~13年的枯水年和7~9年的丰水年。中国地下水补给量约为7718亿立方米/年,其中长江流域最多,为2130亿立方米/年。

数字解读水资源危机

接下来,我们来解读一组数字,这组数字足以透视目前世界各地水资源危机的严重程度。

21秒:每21秒就有一名儿童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

13亿:全球约13亿人喝不上干净的饮用水,每年有310万人死于不洁饮用水引发的相关疾病。

4100万:4100万欧洲人饮用水不足,还有8500万欧洲人缺乏基本的排水、污水处理和卫生设施,而全世界用不上基本卫生设施的人有26亿。

6公里:发展中国家的妇女每天平均需要步行6公里,到住地之外的地方去取水。

40%:由于管道和运河泄漏以及非法联接水管,有近40%水资源出现浪费。

50%:中国约50%地表水源受到污染,上百种有机化合物、重金属离子进入水源。地下水源存在氟、砷、铁、锰等超标。

70%:到2030年,全球粮食需求将提高55%。农业灌溉用水将占到全球人类淡水消耗的近70%,供需矛盾更加紧张。

500亿:全世界每年约有5000亿立方米污水排入江河湖海,造成35.5亿立方米以上的水体受到污染。

400:中国600个城市中有400个缺水。水资源缺失和水污染问题中,工业用水过度和污染严重最为突出。

有数据表明,每年平均340万人死于饮用水和环境污染问题,许多儿童因为缺乏健康的饮用水和卫生条件较好的环境而死亡,这些悲剧99%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死于水和卫生问题的人远远多于在战争中死亡的人数。

预计到2015年,世界上三分之二人口会终身饱受水资源严重短缺之苦。现在,每10人中就有2人得不到干净的饮用水,人炸,工业污染加重,这些将导致水资源短缺持续加重。

世界上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人口增长,工业的发展,水资源的消耗已经翻倍。水危机引发的饥荒与战争开始在这个世界上演,愈演愈烈。同时,数十亿升水被消耗,被浪费。我们身边的咖啡、汉堡、牛仔裤、饮料,所有你能想到的东西都离不开水。

保障饮水安全刻不容缓

只要了解一些水资源的知识,许多人就会知道全球70%的淡水都用于农业生产,剩余的30%则以工业和个人用水的形式被消耗掉。而有不少人会说既然粮食生产的耗水量这么高,我们主要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就行了。

但是问题在于,工业用水仅占淡水消耗30%的说法是严重的误导。如果只是纯粹比较消耗量的话,农业用水量无疑是工业用水量的三倍。但是,农业生产的用水强度远不及工业生产。尽管农业用水总量更高,但基本是利用土壤中的水分,这些绿水(植物根部的土壤存储的雨水,所蒸发的水汽)不用于种植也只能流失。

工业生产截然不同,完全是靠消耗湖泊、河流和地下储备的蓝水(河流、湖泊和地下蓄水层中的水)来实现的。因此,尽管农业活动消耗着全球大量的水资源,可还能通过提高绿水利用率来进行节水的空间。但是,工业生产必须完全依靠消耗蓝水,想要使用绿水来替代是不可能的。工业生产还需要源源不断的供水。农业生产可能会一次性消耗大量的水,但每次灌溉之间都有一段休息期。工业生产则不然,从早到晚不间断地消耗着水资源。

另外,大量的工业用水都用在了最初生产原材料的环节上。电力、钢铁、塑料的生产都要先做高温加热,再用高达数吨的水进行冷却,大量的液态水就此瞬间化作了蒸汽。除了用于制造原材料之外,还有一部分水因遭到污染无法继续使用。在工业生产中,水用于冲洗和冷却之后已经遭到化学物质的污染,无法再作其他用途。在发展中国家,70%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出,又致使大量干净的水遭到二次污染。

可见,减少工业用水量至关重要。但如何有效减少工业用水,还是需要探讨的问题。目前只能在提高工业用水的效率,比如严抓废水处理和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环节上,下工夫。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节水问题。但是,用水需求持续上升,水资源却已濒临枯竭,需要各个国家和机构积极推出各种有效措施,保障饮水安全,节约用水,减缓水危机带给人们的灾难。

珍惜宝贵的水资源,莫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

链接:世界水日

第3篇:淡水资源危机范文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2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据水利部统计,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在46个重点城市中,45.6%水质较差,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9个严重缺水。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城市缺水最为严重。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西部干旱缺水属自然原因,沿海开放城市大多位于江河入海口,气候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裕。为何沿海城市也会缺水?

沿海城市的缺水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给水资源供需带来的矛盾。沿海开放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用水量不断增长;而经济开发与城市化建设带来的人口增长致使生活用水的倍增,给淡水资源不断增加压力。在地表水和正常雨量不能满足城市需求时,人们开始寻求地下水体资源。而地下水的过度开发导致了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形成了公害,使地下水变成了咸水,不能使用,使得水资源矛盾进一步加剧。这种由于人为的原因造成一些水资源充足的地区出现的不同程度缺水现象被称为水质性缺水。淡水危机,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之间矛盾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它使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天平开始倾斜,甚至可能倾覆。

城市水资源既是城市生存的基础又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水资源是工业生产必要原料与制剂,水资源的充沛与否决定了一个城市产业平衡发展水平,甚至决定了一些行业的准入标准。同时,水资源也可看做城市生活成本,水价的高低长期以来都是居民消费水平测算的重要指标。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水资源是不可替代性资源。并不同于能源资源,无论对于工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水,水资源没有可选的替代品。淡水是人类生存必需的基础需求,一定质量的淡水也是工业生产的原料或者制剂,同时,水也是污染物传输和转化的重要载体。水资源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资源的特点为固定成本大,变动成本小。无论作为原料还是制剂,对工业企业来说水处理系统都是必不可少的固定投入,不但费用高昂而且一般对业务量的变动不敏感。作为城市生活供水系统,水资源同样具备这样的特点。

水资源对于城市的重要意义在于水资源的生产要求具备连续性。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的不同环节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任何一环断裂都势必影响到整个水体系统。而水体系统的断裂会直接导致城市功能的瘫痪。

这些特点决定城市水资源产业的特点:自然垄断性,公益性,规模性。三者互为因果,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水产业一般为政府进行大规模投资,兴修水利工程,建设供水渠道,以政府或者国有企业专营为主体,带动民营资本进行水资源物流与零售。以现在世界主流趋势来看,本着保护公众利益和提高社会效率的原则,在大多数国家,水企业的服务价格一般都处于政府的监管之下,水价并未真正体现城市水体系统的运营成本,体现了行业本身的社会公益属性。

城市水体的系统建设属于城市发展的公共事业,现在解决沿海地区缺水的主要方法是远距离调水,但是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矛盾日益突出,兴建水利工程和远程距离调水难度越来越大,投资越来越高。同时调水不增加水资源总量,对调水区的影响也难以估计。我们在建立南水北调这样的巨大社会工程的同时,是否也考虑到从自然的和谐角度,从我们的身边寻找缓解淡水危机的方法呢?而将水体系统建设作为产业来考虑,它同样具备巨大产能价值与发展空间。于是,海水淡化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从海水中提取淡水,这是人类追求了几百年的梦想。早在四百多年前,英国王室就曾悬赏征求经济合算的海水淡化方法。而人类第一座海水淡化工厂1957年诞生于美国。现代海水淡化近年来飞速发展,技术与工艺不断完善,海水淡化已经不是传统观念里以高昂的代价换取生存空间的“贵族”技术,而是以全新的高科技含量、具有环境资源优势的形象展现在公众面前。“向海洋要淡水”已经形成了方兴未艾的产业。截至2009年底,中国日淡化海水能力超过60万吨。中国在反渗透法、蒸馏法等主流海水淡化关键技术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00立方米/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以及5000立方米/日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海水直流冷却技术已进入万立方米/小时级产业化示范阶段。中国海水淡化成本逐步下降,已降至5元/立方米以下。 在新技术新思路的引导下,海水淡化工程的成本不断下降,产能比不断提高,并且海水淡化被嵌入了城市整体的产业链条中,进一步提高了地位与价值。目前我国海水淡化的成本已经降至4~7元/立方米。如果进一步综合利用,把淡化后的浓盐水用来制盐和提取化学物质等,则其淡化成本还可以大大降低。科技创造了将天平再次恢复平衡的机遇,将淡水危机转变为生机,甚至是商机。

海水淡化无疑是沿海缺水城市的首选。沿海地区海水淡化的成本要比远距离调水成本低。据专家论证,当远距离调水距离大于40公里时,调水成本就会高于海水淡化(论证阶段为2004年的技术水平),现阶段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实际上海水淡化技术的成熟度已经超过了兴修大规模水利工程远程调水。同时如上面提到,调水对调水区的影响不可忽视。海水淡化在技术上实现了绿色环保和低能耗,既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间接创造社会效益。

沿海开发城市具备开发海水淡化产业条件。沿海地区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基础雄厚,可为产业发展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经济发达所创造的区位优势也可为海水淡化提供科研与技术革新等必要的技术、人才团队、管理等社会条件。同时,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起步早,工业设计与装备制造能力强,科学管理水平高,传统产业齐备,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可以形成产业链优势。在相关水行业产业链的支持与配合下,海水淡化可以形成规模化的经济效益。

中国海水淡化虽基本具备了产业化发展条件,但研究水平及创新能力、装备的开发制造能力、系统设计和集成等方面与国外仍有较大的差距。当务之急是尽快形成中国海水淡化设备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条。围绕制约海水淡化成本降低的关键问题,发展关键装备与核心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淡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产品,提高关键材料和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率,增强自主建设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的能力。

第4篇:淡水资源危机范文

淡水资源短缺分为水量与水质型短缺两类。更多的时候,水质型短缺才是罪魁祸首,它大大消减了有限、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水量。然而,我们的目光往往集中于治理、恢复淡水资源本身,过分强调工程化污水处理等人为处理措施,很少有人意识到,丰富的淡水生物多样性才是维持淡水功能的基本前提。淡水生物多样性不仅为人类提供清洁淡水、鱼虾等物质资源,更重要的是,它还有着维持淡水生态系统内养分循环、实现水体自净、控制洪涝/干旱、调节小气候等生态价值。

水体自净

所谓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生物物种及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与环境间所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之多样化,以及各种生物学、生态学过程的多样化和复杂性。生物多样性包含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等4个层次的内容。淡水生物多样性其实已经涵盖了整个淡水生态系统。

在自然状态下,淡水生态系统中各种各样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进行着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命活动,维持着淡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各种功能的正常运作,保持自身的生态平衡。此时,如果有少量污染物排入水体,淡水生态系统完全可以将其分解和转化,使水质不会严重恶化,这就是水体的自净功能。

其中,水体的生物自净作用非常重要。天然水体中栖息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和微生物,微生物能把人类排入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质;藻类、水草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利用水中二氧化碳和无机营养物,合成自身细胞组织;鱼类一方面以藻类等为食,另一方面又是人类所喜爱的水产品……除降解和转化有机物和无机物外,水生生物还能对汞、铅、铬、砷等有毒重金属盐类或其他有毒、难降解物质进行转化或富集。

由此可见,在水体中,物种越丰富,水质净化的速度就越快,效果也越好。淡水中,即使是相同物种,其携带的基因也可能是不同的,携带一些基因的生物可能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或者对于某些特定污染物的降解更为有效。所以,水体中遗传多样性越高,也就意味着降解各种污染物的功能越全面。

淡水生态系统多样性与淡水资源水质、水量都具有密切关联:接纳水体水量越大,水体结构越复杂,就越有利于物理净化;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的河流、湖泊和湿地有利于容纳地表水、补充地下水,具有蓄洪、涵养水源、调节水量的功能。

因此,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充分调动水体自净的积极因素,不但可以减轻人工污水处理的经济负担,还可以保证水体的正常功能。例如,美国有很多地方的生活污水只经简单处理,就直接排入附近水体或土壤。他们之所以敢于这样做,就是利用了天然水体/土壤的自净能力。

衰退危机

生物多样性这一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后,立刻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因为它预示着生物多样性锐减这种潜在危机的来临。

据生态学者估计,目前物种灭绝速度大约是正常灭绝速度的100~1000倍,全世界每一分钟就有一种植物灭绝,每天会有一种动物灭绝。有人形象地称,现在的物种灭绝状况为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与前五次物种大灭绝不同的是,过去几次物种大灭绝主要是由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所致,此次物种大灭绝的罪魁祸首却是我们人类自己。

与陆地和海洋相比,淡水生态系统范围相对狭小、不连续,具有极高的封闭性;淡水生物不易突破陆地阻隔,迁入、迁出都异常困难。这些特点使得全球淡水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尽管地表淡水水域面积只占地球表面的0.8%,但其所包含的物种数却占全球所有已知物种总数的2.4%,其平均物种密度远高于陆地或海洋(淡水的相对物种丰富度为3,陆地为2.7,海洋仅为0.2)。

另一方面,淡水生态系统的封闭性又限制了其自我调节能力,系统的生态稳定性较差,使其更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此,淡水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速度远远大于陆地和海洋。仅从2003年到2010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淡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物种数量就已从2000上升至6000之多。更严重的是,如果目前的退化趋势得不到遏制,淡水物种的灭绝速度将成倍增长。这些例子只是最直观的物种多样性变化,其中所隐含的遗传、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无水可饮

造成淡水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人为因素有很多,如水利工程、生物入侵、环境污染、围湖造田和水土流失、过度捕捞以及不合理养殖、气候变化,等等。无论是由何种原因引起的何种层次多样性退化,均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淡水生态系统净化和涵养水源的功能,最终引起淡水水质和水量的变化。

有时,外来生物入侵也会对本地水体生态造成灾难性的破坏。19世纪70年代,北美小龙虾物种扩散至瑞士,其超强繁殖能力以及所携带的致病真菌导致瑞士本地小龙虾大量死亡。分解这些死去的小龙虾需要消耗很多的氧气,这使得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迅速下降,有些水域甚至变得混浊,并散发出恶臭。1979年,我国的滇池以及云南许多湖泊引入太湖新银鱼这一物种后,水体中生物群落结构失衡,浮游动物锐减,浮游植物激增,致使滇池及其他湖泊出现了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此外,人工养殖在给人类带来大量水产的同时,也在威胁着养殖场周围的水质。

第5篇:淡水资源危机范文

水是自然环境系统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要素,同时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它是一切生物体的生命源泉,也是最广泛的基础环境要素,同时也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生产生活资料。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人口危机、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三大公共问题。其中水资源危机是全球资源危机中最敏感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随着水资源需求量持续增长和水环境状况持续恶化,水生态系统不断遭受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现代文明成果的破坏。水资源危机已经是一个举世瞩目的问题,关乎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地球表面约有70%以上面积为水所覆盖,其余约占地球表面30%的陆地也有水存在,但只有2.53%的水为淡水,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原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由于开发条件困难或技术经济的限制,到目前为止,海水、深层地下水、冰川固态淡水和大气水等均难以被人类直接利用。当前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水源类型主要为湖泊水、河道径流和浅层地下水,其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因此地球上的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实际上并不丰富。

黄河源头有千湖之县美誉的玛多要搬迁了,原因是没有水;太湖之滨的企业要搬走了,原因是水脏了;世界第四大淡水湖――咸海,已经消失了一半;人类的文明诞生在大河两岸,苏美尔人的崛起就是因为找到了与水和谐相处的方式;但是,苏美尔文明的消亡,也正是由于对水的利用过度。以上种种现象表明,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都应该正视当前面临的水危机,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共同守望我们的家园。

为表彰国际上在解决全球性水问题中作出卓越贡献的个人和机构,2008年3月22日“李光耀水源荣誉大奖”在新加坡国际水周首次颁发。作为国际水利行业最有影响力的奖项之一,该奖项以新加坡第一任总理、现任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的名字命名。“李光耀水源荣誉大奖”评选有严格的评选程序,由数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等共同提名,被提名者需要经过两轮严格的审查,然后由水奖提名委员会共同选出提名名单,提交给由资深成员组成的水奖委员会专家审批。水奖委员会主席由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主席担任。2008年,加拿大班耐戴克博士率领研发团队成功研发出能把各种来源的废水净化至可饮用程度的低压膜技术,成为首届“李光耀水源荣誉大奖”得主。2009年,被誉为世界污水处理之父的荷兰科学家卡茨・莱廷格由于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研发,使得数以千计的工厂和市镇的废水得以以较低成本的方式净化,而获得第二届“李光耀水源荣誉大奖”。2010年,中国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因在河流治理开发和流域综合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而成为第三届“李光耀水源荣誉大奖”得主。这是“李光耀荣誉大奖“首次颁发给一个机构,也是亚洲水源项目首次获得此项殊荣。

在世界上,著名的河流有很多,“李光耀水源荣誉大奖”为何会注目黄河?

黄河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最大的供水水源,以其占全国河川径流量2%的有限水资源,承担着为本流域和下游引黄灌区占全国15%耕地面积和12%人口的供水任务。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贫乏。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1999年3月1日,根据国务院授权,黄委正式对黄河水量实施统一调度,在这条横贯九省(区)绵延五千多公里的大河流域,开创了世界大江大河实施全流域统一调度管理的先河。黄河水量统一调度除保障沿黄各省(区)用水安全外,同时还要向天津市、河北省、青岛市等地远距离调水,并通过实行用水总量和断面下泄流量双控制,明确引黄省(区)年度用水指标、干流主要控制断面预警流量和主要支流入黄断面最小流量指标,实行水量调度责任制,依法和精细调度黄河水量等管理措施和办法,遏制了黄河断流恶化趋势,结束了20世纪90年代黄河频繁断流的局面。当北美洲的科罗拉多河、非洲的尼罗河、中亚的阿姆河、澳大利亚的墨累一达令河等著名河流仍深陷断流深渊而不能自拔的时候,黄河自2009年起已实现连续十年不断流。

当人们还沉浸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回味之中时,新时期的治黄人便踏上了新的探索之路。2004年,黄委首次向社会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全新理念。将黄河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把流域机构定位为河流代言人的角色,为无声的黄河生命呼唤,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维护其生命健康的历史使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河流生命的核心是水,命脉在于流动。河流中不间断的径流过程标志着河流生命脉搏的跳动,只有不间断的径流过程存在,才有沿河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河流中适时的洪水过程标志着河流充满着朝气和生命的活力,只有适时地发生一定量级的洪水过程,才有河道的不萎缩,才能使河流保持健康的生命形态。全新的治黄理论体系“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这一治河新理念,领历代治黄方略之先,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长期研究与实践的结晶。

第6篇:淡水资源危机范文

一、20__年几项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下大力量抓好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项目是推动水利建设的主要动力,水利建设的发展关键在项目。今年以来,我们抓住国家支持“三农”的有利时机,下大力抓了项目跑办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项目跑办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分头行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和关系,跑市局、进省厅,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经过不懈努力,已争取到咸淡混浇节水项目、危桥改造项目、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和人饮安全项目等,共争取项目资金达到 870 多万元。项目的实施,为我县“十一五”水利事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大力实施咸淡混浇和危桥改造工程建设,造福全县人民

实施咸淡混浇和危桥改造工程,是县委、县政府为群众办的两件实事,同时也是县政府今年的两项重点工作。咸淡混浇工程是节约淡水资源,解决群众浇地难的一项“民心工程”。为保证咸淡混浇节水工程质量,使之达到节能 、高效的目的,我们认真总结前两年的经验,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管理,并与相关的乡村和施工单位签订了责任状,保证每眼井都建成优良工程。目前全县已完成咸淡混浇井组 380 个,到11月底可完成全年400个井组的建设任务,据测算,今年建设的咸淡混浇工程,使农民节省浇地成本400余万元。

危桥改造,是广大群众企盼已久的大事,为做好危桥改造工作,由局长亲自带队,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全县的危桥进行实地勘察,提出改造建议,为确保工程质量,水利工程公司抽调精干技术力量,对每座桥精心施工,到目前已维修 3 座,新建 5座。今年10月16日,全市召开节水灌溉暨农村水利建设工作会议在我县召开,县委常委、农工委书记解兴堂同志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省水利厅、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和各县市区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观考察了我县咸淡混浇和危桥改造工程,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3、认真搞好节水示范项目建设,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

经我局积极争取,全力跑办,总投资87.41万元的“08节水灌溉示范项目”落户我县广川镇,示范区面积3600亩,涉及三个村。项目建成后,使1850人受益。我局组织精干力量,编制规划,实地勘测,并经过省统一招标,所需物料全部送到田间地头,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施工,认真做好工程配套、管道安装工作,该项工程于11月底全部完工,工程的实施为在全县推广高标准节水技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今年以来,全县新打农田灌溉更新机井 42 眼,新铺设地下防渗管道 5.2万米,新增节水面积1.8万亩,基本实现了农田灌溉全程管道输水。

4、积极做好人饮安全工程建设,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20__年我县的人饮安全工程主要是改水降氟和集中供水工程,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我们以王千寺镇、梁集乡为试点,完成投资272万元的两个集中供水厂和 8个村人饮安全工程。目前,梁集供水厂已完成了办公用房、净水池、加压泵房、围墙等设施建设,设备安装已基本完成;王千寺供水厂正在建设之中;8个人饮安全村已完成7个村的打井工程,并着手安装降氟设备。

5、全力抓好防汛准备工作,确保全县安全渡汛

为了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我们从5月份开始,组织人员对县内河渠、桥闸工程设施和南运河堤防进行了认真检查,对查出的问题,我们以县防汛指挥部的名义责承有关乡村限期解决,以保证汛期安全。随着县乡机构改革,我们及时调整了县乡两级防汛指挥机构,落实了包堤、包河、包段、包区域责任制,出台了《0820__年防汛预案》。同时,对县内26座节制闸逐一进行了检查维修和启闭试验。防汛电台、电话实行昼夜24小时值班,并由一名局长带班。抗洪抢险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全部落实到部门和人员,并插牌立标,整个防汛工作准备充分,布置周密,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肯定。

6、加大水法宣传和执法力度,改变人们的用水观念

今年以来,我们加大了水法宣传力度,投资近3万余元组织了一系列《水法》宣传活动,3月22日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水法》宣传活动中,我们聘请专业文艺团体,举办了一场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专题节目,并利用电视台、宣传媒体进行广泛传播。同时,我们还在16个乡镇和全县20多个重点集镇,4个工业园区书写大字标语300多条,宣传

效果十分显著,受到了市县领导的肯定。 为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破坏水利设施的不法行为,11月1日,在公安、法院等部门的配合下,我们组织了一次维护河道工程安全联合整治行动,对违法取土破坏河道工程安全的当事人进行了严肃查处,查封运土车辆一部,并在县电视台予以公开曝光。今年以来,我们共查处各类水事案件15起,维护了水法的严肃性。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全省水利综合执法研讨会上,我县作为全省执法试点县,在会上介绍了水务执法工作开展情况,受到了省水利厅领导的好评。

7、围绕县域经济发展,抓好局办企业和企业改制工作

钻井公司、水利工程公司在搞好自身经营的同时,重点在全县水利项目建设、重点工程和服务方面做好各项工作,力争年完成上缴税金200万元。至10月底,已上缴税金 145万元,创利润174万元。

在保持企业稳定和发展的同时,根据县委政府意见,我们积极抓了局办企业的改制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龙华管厂、抗旱服务中心两家企业的改制工作。安陵管厂和水利服务公司的改制正在进行中。去年以来,我们根据企业情况,多方筹措资金,为抗旱服务中心及在水务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办理了养老保险,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紧缺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矛盾突出;水资源浪费、毁坏河道工程和水污染问题仍十分严重;水利工程设施老化、河渠淤积十分严重;水资源管理和水工程管理还缺乏力度,南水北调基金、水资源费和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的征缴工作还有很大阻力;全系统人员多,队伍庞大,年龄结构、专业知识水平有很大差异,个别企业的遗留问题没有全部得到解决,水利发展的体制性、机制还没有根本解决。

三、20__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水务的大发展、快发展;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统筹兼顾,确保水资源合理利用;坚持建设管理并重,切实做好已建工程的管护利用,突出抓好建设项目质量监控,力争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理顺体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加大项目资金的跑办力度,保持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及时掌握投资信息,重点做好节水灌溉、危桥改造、人饮安全项目的跑办。明年争取国家投资的重点项目3-5个,努力争取专项资金有一个新的增长。

2、继续搞好以咸淡混浇为重点的节水工程,把全县微咸水区适宜搞咸淡混浇的机井全部建成咸淡混浇井组,20__年计划完成500个井组建设。使全县的微咸水利用率达到80%以上。

3、认真完成县政府规划的危桥改造任务,努力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

4、积极做好人饮安全工作。20__年我县的人饮安全工程主要是改水降氟和集中供水工程,在完成梁集、王千寺水厂整体配套建设、保证正常运行的同时,再计划新建2个水厂和5个联村供水点,解决人们的饮水安全问题。

第7篇:淡水资源危机范文

每年的节水日是3月22日,至3月28日,它的意义在于告诉人们节水的重要性。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但是其中海水却占了97.2%,陆地淡水仅占2.8%,面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江河、淡水湖和浅层地下水等淡水,又仅占淡水储量的0.34%。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数量极有限的淡水,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污染。据科学界估计,全世界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目前已有70%,即17亿人喝不上清洁水,世界已有将近80%人口受到水荒的威胁。我国人均淡水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已有29%的人正在饮用不良水,其中已有7000万人正在饮用高氟水。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更达400多亿元。

可怕的数据表明:水资源短缺成了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危机。因此,保护和更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那么,怎样才能保护和更有效地合理利用水资源呢?从环境角度来说,最完善的措施是拦水和调水。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这只是一个方面,而对于人类来说,更重要的是注重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工业方面提倡节水产业,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废水处理;在农业方面应采用先进的灌溉方式(喷灌、滴灌)等。水是生命的基础,它不仅关系到人类生活的质量,还影响到人类的生存能力。所以增强水的危机意识,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资源,才是当务之急。

为此,我们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节水措施,

我国国家建设部决定每年6月份的第二周作为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目的是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国务院关于《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从而增强人们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观念。

如何节水呢?有以下几种方法:

1、节水为荣——随时关紧水龙头

2、一水多用——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3、阻止滴漏——检查维修水龙头

4、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生命

5、少用洗涤剂——减少水污染

6、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7、积极宣传——让每个人都投入到节水的“战斗”中

第8篇:淡水资源危机范文

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甲:踏着轻快的脚步,沐浴着和煦的阳光,XX县解放路小学 红领巾广播站 第六期“解小之声” 又和我们相聚在这美好的时刻。

乙:本期“解小之声”由我们四(10)中队主播。

甲:我是四(10)中队的主持人 xx

乙:我是四(10)中队的主持人 xx

甲: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天的广播的主题是: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乙:同学们,你们一定都看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电视画面上有一个水龙头,正在艰难的往外滴水,速度越来越慢,最后水枯竭了。然后画面上出现了一双眼睛,从眼中流出了一滴泪水。随之出现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不珍惜水,那么我们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

甲:是的,水是生命之源,是万事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为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联合国长期以来 致力于解决 因水资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 全球性水危机。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正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乙: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她用那有限的资源 哺育着地球上的万物生灵。但是近年来人们毫无节制的开采和浪费,使地球妈妈变得伤痕累累、不堪重负,整天愁眉紧锁、泣不成声。

甲:我国就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 也只有世界平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 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却居世界第88位!这个数字映射着我们的生命线,关系到每一个人。

乙:从前我们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的。然而,随着人口的与日俱增和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人类的需水量也随之增长,水资源紧张的现实日渐突出。在我们周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污染过的农田污水肆意排放,随处可见,给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威胁。就是一块不起眼的纽扣电池,就足以污染600吨水,足以污染一平方米的土地!

甲: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简直让人不堪想像。在我们周围,鱼儿跳跃,鸭鹅嬉闹,蛙声不断,流水潺潺的梦幻童年,正变成历史,成为将来的回忆。

乙:是啊!地球上的物质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一旦失去生命之源,怎样才能去生存呢?

甲:为了保护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争创节水型学校,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做起,树立良好的节水意识,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在此,我们向全体师生员工 及广大学生家长发出以下倡议:

乙: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荣辱观,充分认识、宣传节水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树立良好的节约用水意识,养成良好的节约用水习惯。

甲:尽量缩短用水时间,随手关水龙头。

乙:对发生在身边的用水浪费现象,要敢说敢管,互相监督。

甲:保护供水设备,发现水龙头、管道、马桶漏水要及时报修。

乙:一水多用,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养鱼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淘米水用来洗碗筷、洗菜,再用清水清洗。洗衣水洗拖把、地板,还可以冲马桶。

甲:洗澡时避免长时间冲淋,应间断放水淋浴。

乙:用洗衣机洗少量衣服时,水位不要太高。

甲:刷牙、取洗手液、抹肥皂时要及时关掉水龙头。

乙:“节约用水光荣,浪费用水可耻”,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甲: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会宣传:大家要爱惜水资源,保护生命之水。其实,不光在这一天,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应该珍惜每一滴水。

乙: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时时、处处、人人节约用水,积极开展节水活动,保护好水资源,用实际行动珍爱生命之水!

甲:相聚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

乙:小小广播站,心系你我他,希望广播站能得到同学们更多的支持,也希望广播站能很好的为大家服务。

甲: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本期解小之声到此结束。

合: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同一时间再见。

世界水日校园广播稿二:

甲:亲爱的同学们!

乙:敬爱的老师们!

合:大家中午好!

甲: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为大家播音的是

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期红领巾广播的主题“水,生命的源泉”!

乙:同学们,你们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

甲:告诉你们吧!是世界节水日。

乙:是呀!早在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之后我国水利部决定3月22日至28日为“中国水周”。

甲:说起来,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但是其中海水却占了97.2%,陆地淡水仅占2.8%。而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江河、淡水湖和浅层地下水等淡水,又仅占淡水储量的0.34%。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数量极有限的淡水,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污染。

乙:而且据科学界估计,全世界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目前已有70%,即17亿人喝不上清洁水,世界已有将近80%人口受到水荒的威胁。我国人均淡水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已有29%的人正在饮用不良水,其中已有7000万人正在饮用高氟水。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更达400多亿元。

甲: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水资源短缺成了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前不久,联合国的人类环境和世界水会议已发出警告:人类在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就是水。

乙:是的。资源日益紧缺,这让大家不得不在节水上多花点心思了。下面我们就请 两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些节水妙招吧。

甲:感谢两位同学教给我们的节水妙招,同学们可以把这些小妙招介绍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都加入到节水的队伍中来。

第9篇:淡水资源危机范文

对话嘉宾:徐其华 \ Xu Qihua \ 原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水务局局长

摘要:据国际权威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共有17亿人喝不上清洁水。为此,欧盟十五个成员国为遏止污染和防止对水资源过分开发进行谈判,随后制订了一部《水法》,该项法律要求每个成员国,对水资源状况进行分析,确定为实现对水资源进行更有效的经济管理而必须采取的措施。我国北方地区属于资源性缺水,而上海无锡这类城市属于水质型缺水,水质型缺水缺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体,而是合乎饮用标准、合乎制造高质量的工业产品标准的水。水关系到人类生活的质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能力,涉及到国家与社会的安全,所以增强水的危机意识,珍惜和节约水,保护及合理利用水资源都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1977年,距今正好40年,联合国召开“水事会议”并向全世界发出警告: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因为全球水资源的匮乏,将引发严重的社会矛盾。迫于严峻的形势,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联合国提请各国政府根据自己的国情,在这一天开展一些具体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以满足人类日常生活、工农业和商业对水资源的需求。

本刊本期面世之际,恰逢第25届“世界水日”。

叶:徐局长,首先请你从宏观上向读者普及一下水资源的常识。尽管水的宝贵妇孺皆知,但人们对水资源的认识却是不尽相同的。你能否先简述一下世界范围内水资源的状况?

徐:你出的题很大,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的,确实只能简述一下。

就整体而言,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但是这14.5亿立方千米的水中,海水占了97.2%,陆地淡水仅占2.8%,而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江河、淡水湖和浅层地下水等淡水,又仅占淡水储量的0.34%,因为地球两极的冰川和深层地下水占了淡水储量的99.66%。遗憾的是,就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还很难随心所欲地利用这99.66%的淡水资源。

叶:请教一个技术问题,从地质学角度上来说,下探多深才算是深层地下水?

徐:通常是指距离地表1 000米深处的蓄水层,目前探明的深层地下水是地表蓄水量的百倍以上,而且某些地下蓄水层甚至还存在被封闭了几百万年的“化石”水。水,虽然是一种普通的物质,但在维持地球上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过程中,却又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源泉,所以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叶:水资源的匮乏,全世界已嚷嚷了数十年了。就目前的情况看,这是否属于当今世界的一道难题?

徐:的确是一道很棘手的难题,因为数量有限的淡水资源,正受到日趋严重的污染。据国际权威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共有17亿人喝不上清洁水。如果以严格的科学标准去衡量,世界上有将近80%人口正在或将要受到水荒的威胁,所以1993年联合国确立“世界水日”,就是旨在呼吁世界各国节约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以求得可持续发展。

叶:就目前已探明的蕴藏量来看,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如何?

徐:各大洲的年径流量区别很大,最多的是亚洲,其次为南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但是从人均径流量的角度看,首末次序正好倒过来。大洋洲人均径流量最多,其次为南北美洲、非洲、欧洲,亚洲排最后。

叶:世界范围内水资源的情况不容乐观,那我们国家的水资源状况如何?

徐:从总量上说,中国水资源量居世界第六位,前五位是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因为中国人口数量庞大,所以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这就像我国的GDP总量,虽然是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却排在80名开外。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大约为日本的1/2,美国的1/4,俄罗斯的1/12,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列在110位。按照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 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低于2 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低于1 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2 220立方米,接近中度缺水。另外,水资源分布极其不均衡,更使中国大陆水形势雪上加霜。

叶:水量或者说水资源分布不均匀这个情况广为人知,因为我们读小学时上地理课就知道,长江流域水资源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5%。

徐:确实如此。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但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而从矿产资源与水资源比例看,南方水多但可耕地和矿产少,所以水量有余;北方可耕地和矿产多,但水资源短缺。华北地区已探明的49种主要矿产资源,其潜在价值占全国的41.2%,而水资源仅占4.7%;江南地区矿产资源仅占全国10.2%,而水资源却占全国的42.6%。从水资源分析图上也可以看到,中国大陆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1 000立方米(重度缺水),有6个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极度缺水)。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供水不足,其中六分之一严重缺水。

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曾做过调研,全国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3.85亿亩(1亩相当于0.067公顷),全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其中有7 000万人正在饮用高氟水,而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千亿计。所以,如果不对现有水资源进行合理管理,随着中国人口在本世纪中叶达到16亿的上限,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将跌至1 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届时水资源短缺形势将更为严峻。

叶:从一个宽泛的角度来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济水平的高低,基本上反映了这个国家文明水平的高低,但经济发展肯定是和水量成正比的。现在我们国家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速率,对水资源的依赖度将是很高的吧?

徐:这是毋庸置疑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大陆工业用水量猛增数倍,很多地区水资源的利用屡攀新高,特别是原本缺水的北方,大多数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超出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比如,像淮河、辽河与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均超过或接近60%,像海河流域甚至已经超过100%,远远大于流域允许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极限。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原因是,我国工业水重复利用和再生利用程度较低。据研究机构统计的数字表明,我国万元GDP用水量在400立方米左右,这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的8倍,然而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

叶: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国家不是搞了南水北调工程吗?据说完全竣工后的南水北调工程,总调水量将达到380亿~480亿立方米,每年的调水量相当于在我国北方增加一条黄河。这对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所起的效果应该是比较显著的吧?

徐: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战略,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计方针,这是毫无疑义的。不过,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长江径流减少,可能引起海水上溯,而上海正好处于长江口,受其影响较大。所以我在当全国人大代表时,建议国务院和上海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调研工作,力争把对长江口的生态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叶:刚才你说到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供水不足,有六分之一严重缺水。从自然地理常识上去理解,我臆测这些缺水的城市大多数位于北方或西北地区,因为地理地貌的成因过程,那一片国土缺水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不过我们上海,地处江南水乡,河湖港汊密布,大概不会有这种忧患吧?

徐:实际情况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乐观,因为水、水资源、淡水资源,并不是同一个完全等同的概念,如海洋水占地球水量的97.2%,但现在它属于不可利用,或极少利用的水资源。上海水资源总量较为充沛,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有限,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仅为1 049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拥有量的40%、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0%。据环境部门对上海主要河道的断面监测,上海符合饮用水水源国家标准的地表水只剩下1%,水质劣于Ⅴ类的却占到68.6%。作为上海市民主要饮用水源的黄浦江,因前几年取水口附近随意排污造成的环境威胁,以及太湖水质的富营养化,所以水质终年只能维持在Ⅲ类到Ⅴ类之间。

简言之,上海有水,但上海缺少充足的淡水资源。早在几年前,联合国就把上海列为21世纪全球饮用水严重缺乏的六大城市之一。上海属于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

叶:如果没听到如此专业性的阐述,我估计80%以上的市民认为“上海缺水”是不可思议的。出门就见水的上海,怎么可能缺水呢?

徐:全上海共有河道3万余条,各类湖泊26个,河面率达10%。从表象上看,上海的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上海的水资源主要以过境水资源为主。太湖流域来水量和长江干流来水量大约1万亿立方米,本地水资源量仅为31亿立方米,不到流域过境水量的0.3%,因此,上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很大程度上需依赖流域过境水量。显然,这过境水量的水质如何,不是我们上海所能掌控的。无锡这个城市濒临太湖,说它缺水很多人也不信,但它恰恰和我们上海一样,是个水质型缺水城市,因为太湖湖水中的磷含量过高,会导致蓝藻大面积爆发。

所以,我国北方地区属于资源型缺水,而上海无锡这类城市属于水质型缺水。水质型缺水缺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体,而是合乎饮用标准、合乎制造高质量的工业产品标准的水。

叶:近年来,国际上能源危机的高调经久不衰,其主要依据就是很多能源,如煤、石油等物质的不可再生性。水,在人们的意识中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所以尽管联合国一再强调水资源短缺会引发社会危机,可人们似乎并不以为然,因此“水危机”这样的呐喊大都仅限于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而在社会上并没有出现群起而呼应之势。你对此怎么看?

徐:首先,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是一个大大的误区,因为地球上水的总量是一定的,饮用淡水的总量就更少了。更为重要的是,水资源的极其宝贵不仅是它的不可再生性,而且还是不可替代性的。现在我们使用和利用的能源很多是可以替代的,比如动力资源中出现了很多替代性资源,像太阳能、风能、核能等,但水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哪一种资源可以替代水保证生命的存在和延续。

其次,水资源作为一种稀缺性的战略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死攸关。据国家最据权威的信息,中国大陆现有8.3亿亩(1亩相当于0.067公顷)没有灌溉设施的干旱地和14亿亩的缺水草场;西北农牧区尚有4 000万人口和3 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我国每年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00亿元,影响的工业产值有2 000多亿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所以,有专家预测,大到国与国之间,小到村与村之间,为水而引起的冲突将会持续发生……

叶:我打断一下,你这话使我想起了20多年前世界银行副行长伊斯梅尔・萨尔杰丁的一句话:“20世纪的许多战争是因石油而起的;21世纪,水将成为引发战争的根源!”

徐:其实不用到21世纪,伊斯梅尔的预言在20世纪的后半叶已得到印证,因水资源而引起的冲突和战争,在亚洲、非洲和中东等水资源短缺的地区早就上演了。据《联合国水资源开发报告》统计,在过去50年中,由水引发的冲突共507起,其中37起是跨国境的暴力纷争,21起演变为军事冲突。比如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但同时也是全球最缺淡水资源的地区之一,多次中东战争均与水资源的争夺有关。

叶:这个我有印象,1982年,为了争夺利塔尼河的水资源,以色列曾以打击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游击队为由,占领黎巴嫩南部地区,控制了加沙和约旦河西岸80%以上的水资源。还有叙利亚和以色列之间争论不休的戈兰高地问题也由水资源引起,因为戈兰高地的水资源十分丰富,数条河流注入太巴列湖,而以色列40%的用水取自太巴列湖。另外,土耳其、伊拉克和叙利亚三国也因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归属问题长期发生争执,因为这两条河流是三国的经济命脉。

徐: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与邻国分享河流和湖泊系统的国家里。地球上有214个河流和湖泊系统跨越一条或若干条国界,其中148个水系统经过两个沿岸国家,31个水系统流经3个国家,有的水系统流经的国家多达12个。而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条法律就这些国际河流的分配及利用作出明确的规定。在水Y源日益紧缺的今天,这就为今后可能出现的水源冲突埋下了祸根。

如果从发展趋势看,水资源的重要性将逐渐超过石油,现在国际上已有这种舆论。随着替代能源登场,中东地区的石油战争将退出舞台,但拉开为“水”而战的帷幕已为期不远了,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因为有两点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水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比如农业用水约占全球淡水用量的70%,工业用水约占全球淡水用量的20%,如果缺乏足够的水资源,就会阻碍工农业的发展,危及粮食供应和导致工业停产限产;二是水资源危机带来的生态系统恶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将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状态。

叶:国际国内的水形势都这么严峻,那人类应该、或正在采取哪些相应的对策进行防范?

徐:我介绍几块“他山之石”,看看对我们国家,对我们居住的这个城市有无借鉴。

现在世界上,特别是在发达国家都在进行一场“蓝色革命”,它的发源地是以色列。从世界范围内的情况看,人类水消费量的约70%用于农业灌溉,20%用于工业,用于日常生活的仅10%。以色列的国土面积大部分是沙漠,严重缺水,所以他们在农业灌溉上发明了滴灌技术。美国把这种能减少农田水蒸发和珍惜每一滴水的耕作方法称为“蓝色革命”。

工业也是用水大户,所以循环用水一直为世界各国所关心。比如以制革工艺为例,一张皮要鞣制成革,需要用大量的水,且废水中含有污染环境的铬。澳大利亚、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是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制革中心,因受苛刻的环保法规掣肘,厂商被迫采取了零排放循环用水工艺。据说美国已有357个城市实行了污水回用,其中近6成用于农业灌溉;一些经消毒过滤处理的污水用于喷洒公共绿地及住宅草坪、冲洗城市道路和车辆以及城市消防用水等。

生活用水虽然只占10%,但日常的节约用水也很可观。英国最早开发并推广一次冲水量为3升的节水马桶,许多欧美国家都规定座便器的一次冲水量不超过6升,而我国销售的座便器,一次冲水量最低是9升,有的要十几升。

利用雨水也是解决淡水资源行之有效的方法。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实施利用雨水的国家。比如东京都墨田区把降到各家屋顶的雨水通过导水管收集到水箱中,然后用于冲厕所、浇庭园和洗车等,而且这对防止城市排水不及而造成的城市道路积水也起到了有益的作用,一举两得。这项工程曾获得国际环境自治团休协商会的第一届环境奖。目前,日本各地都在响应政府建立这种被称作“微型水库”的号召。

上述这些都是节约用水的方式方法,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管理。据说欧盟十五个成员国为遏止污染和防止对水资源过分开发进行谈判,随后制订了一部《水法》,该项法律要求每个成员国,对水资源状况进行分析,确定为实现对水资源进行更有效的经济管理而必须采取的措施。我们国家自1993年“世界水日”诞生后,从1994年开始,将每年的3月22日~3月28日定为“水法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