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科学的优点范文

人文科学的优点精选(九篇)

人文科学的优点

第1篇:人文科学的优点范文

关键词:以人为本;文献资源;高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3-044-3

1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服务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1.1树立“以人为本”观念

“以人为本”就是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它强调读者本位,就是图书馆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读者的需求开展;相反,以书为本,强调资源本位,不考虑读者的需求,不考虑馆藏文献的“藏”与“用”之间的关系,使图书馆处在自我封闭状态。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要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必须更新观念,从采访到分编都应围绕“以人为本”这个主题,从读者的需求而制定采访方案和本馆编目细则,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加强与广大师生读者的沟通,尽可能全面真实地收集读者的各种反馈信息,开发资源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以适应高校学科的不断变化。

1.2加强多元化思维观念

传统图书馆的信息主要以印刷型为载体的文献为主,其他载体如录音带、录像带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同时文献剧增及文献信息资源载体向多样化发展,文献类型出现了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非传统纸质的数字化文献。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的采集对象不再只是传统纸质文献,也不再局限于本馆所拥有的现实资源,而是注重对网络信息以及电子文献的收集、整理、利用,出现了虚拟馆藏。信息资源内容范围也有了更大的扩展,网络数据库和光盘数据库的出现为数字图书馆馆藏内容范围的扩展提供了条件;因特网为数字图书馆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其中蕴藏着大量有价值的零次文献及其他信息。新时期的图书馆是复合型的图书馆,不仅文献载体类型发生变化,而且在文献源、文献类型、馆藏发展途径和手段等方面均出现了多元化趋势,这一切要求我们改变传统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单一思维模式,接受多元化的观念,构建多元化的馆藏体系。

1.3改变“重藏轻用”观念

传统图书馆对文献的收藏,是以文献本身的内容质量取向的,而对文献是否符合读者的要求,能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则不大关心,“重藏轻用”是传统图书文献信息管理特点。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使知识信息的检索利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文献信息工作的重心转到“开发利用”上来,实际上就是把文献组织转变为知识信息组织,为读者选择、存取有用的文献资源,成为图书馆人追求的目标。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并存,纸质文献继续在建设特色馆藏中发挥主要作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使之有序化,将图书馆服务容入网络大环境,信息下载、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合理复制等网络“存取”,为读者提供最直接、最高效率的知识信息服务。

1.4加强学科馆员的素质观念

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要求图书馆员提高素质,提倡培养学科馆员,优化人才队伍,使其在学科专业、学历、职称、年龄等比例结构达到最优化,既要具有扎实的图书馆学、文献学、信息学方面知识和技能,又要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对重点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学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有较全面的了解。

2高校文献资源建设的新模式

2.1选择多种形式的采访模式

近年来,各种文献市场空前繁荣,文献的采访渠道、采访方式多种多样。目前高校图书馆采访模式有文献的预订、现场选购、网络订购、电子文献预订、邮购、招标采购等,这些采访模式各有优缺点:(1)文献的预订。其优点是对有些发行量很少但专业性强的图书只有通过预订才能采购到。其缺点是到货周期比较长,到货率也不高。(2)现场选购。其优点是直接面对文献,能保证各种文献的质量,到货周期短。其缺点是成本高。(3)网络订购。其优点是文献的信息量大、品种全、检索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其缺点是文献的质量、到货率等难以保障。(4)电子文献的预订。其优点是吸收了纸质文献预订的优点和网络订购的部分优点,工作效率高。其缺点是文献的质量、到货率等难以保证。(5)邮购。其优点是能够起到补漏、补缺的作用。其缺点是工作量大,成本高。(6)招标采购。其优点是增加文献采购的透明度。其缺点是文献的品质难以保障。因此采访人员应根据本馆的实际采取多样采访模式,才能做到取长补短,趋利避害,在内容和功能上形成互补,做好图书采访工作,提高馆藏质量,满足读者的要求。

2.2重视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模式

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应视作整个馆藏资源建设重心,突出馆藏特点,形成特色馆藏。因此,文献资源采集目标性要强,所收藏文献资源有针对性、适用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并根据重点学科的级别来确定文献资源保障的级别,满足重点学科对所需文献的深度、广度和时效性的需求,注重核心期刊的收藏,重视灰色文献收藏,外文文献与中文文献比例合理,注意收集本校重点学科、教学科研成果,对所收集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优化管理,实行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将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纳入统一管理的轨道上来。

2.3建立文献资源学科结构一体化的模式

在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依然侧重从优化文献结构体系的角度讨论问题,一般会从中文与外文、图书与期刊、纸质与电子文献之间的关系考虑制定发展目标,却较少以围绕学校文献信息需求的学科文献结构来进行科学设计,也无法以学科为单位系统评价馆藏质量和服务保障能力。在以文献知识的学科体系为核心构建的多类型文献融为一体的全新服务体系中,我们可以从直观评价到目录控制准确分析和掌握某一学科相关文献资源的数量、品种、结构、读者的需求与利用强度,从而对文献的学科保障水平作出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价,进而在经费安排、采访计划中作出必要的调整和优化,避免盲目采购,减少遗漏重复,使每个学科专业的文献体系更加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真正体现了服务教学、服务科研的高校图书馆办馆宗旨。

2.4建立读者专家与文献资源建设互动机制的模式

在高校文献的采访互动机制中,读者是图书馆赖以存在的基础,加强与读者协调、建立有效的读者沟通渠道、营造读者与图书馆的互动交流体系是提高文献保障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1)加强与教学部门、科研处联系,接触第一线教师,了解各系专业设置、各专业学生人数、报考研究生情况及专业、课程开设等情况,及时掌握师生的实际需求;了解师生申报课题、在研课题等情况,特别是学校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和进展情况,使采访人员在选购各类文献时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采购不同品种的文献,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2)加强高校各学院专家选择文献的制度。图书馆成立各学院学科图书采访联络小组,由图书馆牵头,各重点院系系分别指派1~2名责任心强的专家教授为图书采访联络员,他们将各自专业需要的文献资料推荐到图书馆。专业教师参与馆藏的建设既弥补图书采访人员的知识缺陷,又提高馆藏文献质量,拓宽了文献的覆盖面。而且他们对于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和科研动向等情况都了如指掌,最了解教学科研需要什么样的文献。这些高素质专业人员的加人,为图书馆馆藏的建设、文献质量的提高和高效的服务提供了保障。

(3)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借助于新型的服务手段提高馆读互动效率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图书馆可以开发基于网络的读者调查管理系统,建立读者文献推荐系统、读者查询、采访处理和书目等功能模块,开展网上读者调查工作,解决传统采访调查工作在及时性、互动性等方面的不足。

3建立高校文献资源建设的总体目标及评价

3.1以教学科研服务为目标

高校文献资源建设的总体目标就是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的文献信息服务。要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除了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外,还要有高质量的文献信息资源作保障。树立“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的信息服务理念,开发深层次、多形式的信息服务。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读者,特别是带有重点科研课题的读者,挖掘开发信息文献资源,提供专题服务、引文检索、科研产出能力评价、学术期刊检索、项目查新等深层次服务,以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另外,利用网络进行远程信息服务,网上咨询服务(包括电子邮件、留言板、网络会议、聊天等方式),文献传递服务,教学与学习支持服务,网上培训等多形式,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3.2 加强文献资源数据的统计和运用

高校图书馆加强文献资源数据的统计和运用,对各种类图书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根据学校规模、专业、生源、重点学科来制定各种类文献的购置数量,对人均册书进行科学的配置,以保障供需的关系良性循环。通过对事实和数据的整理分析,加强对分析数据的运用,从而优化馆藏结构,提高文献的保障率和利用率。

3. 3 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科学评价

传统馆藏文献评价标准强调文献采访的质量,以藏书的内容、结构和藏书的利用为主要指标,以拥有文献量来判断资源价值。而在网络信息大量涌现的今天,对馆藏文献资源建设评价必须突破原来馆藏评价的范围,要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已有的文献信息资源,对各种资源信息系统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估,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馆藏文献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实行对实体馆藏数量和质量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能力进行评价模式,包括文献保障率、读者满足率、文献覆盖率以及馆藏文献的知识信息含量、馆藏文献结构、馆藏文献利用率等。重视网上资源信息利用,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的利用,人均可获馆藏信息量、人均数据库信息量、所推荐的重点网址、网页的点击率,用户对网上资源文献信息的下载、存贮与传输的操作是否容易掌握以及相关数据库的链接度和利用的易难度等都应该作为评价标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科学评价还应包括可持续发展的评价。要求文献资源建设要根据本校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的现实和发展的需要,根据高校文献保障体系的建设情况,从内容和文献载体形式上科学合理地建立馆藏文献资源体系。

4 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是需要长期探讨的重要课题,是一项持续发展的工作。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地推进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优化文献资源的配置,实现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进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宗确.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原则与实践[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8(1):40―42.

2 王瑛.高校图书馆与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建设[J].图书馆工作研究,2005(7):70-71.

3 稂丽萍.对高校图书馆学科采访馆员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的[J].情报探索,2009(6):109-111.

4 傅鸿雁,卜荣芳,秦良才.论数字图书馆的资源管理与建设[J].河北科技图苑,2005(4):31-33.

5 陈彩霞.可持续发展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3(3):4-6.

第2篇:人文科学的优点范文

[关键词]工科高校 文科应用型 创新人才

[作者简介]王永利(1964- ),男,河北保定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涛涛(1968- ),女,安徽合肥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姜鸿(1971- ),男,湖北黄梅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江苏 常州 21316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112-02

国内高校一般把“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统称为“文科”,从结构体系来说,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科研体系、教学体系的总称。从现代大学的服务功能角度来说,还应该包括就业体系。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其独特的学科环境、行业背景及地方特色,应从实际出发,明确思路、找出问题、制定对策。

一、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社会对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学术型(理论型)人才提出的。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内涵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转变而不断变化,已从最初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中解释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扩展到了普通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一般工科院校,也提出了培养面向地方、面向生产、面向生活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其特点是既有相关领域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对所从事领域生产或者实际状况比较深入的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与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和高职院校培养的一线操作型人才区分开来。

创新人才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阐释。其与应用型人才类型的划分并不是并列的,而是可以融为一体的。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观的革命性变革,强调要具有深厚的知识背景和能力素养,关键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和态度。

工科高校文科人才的培养既没有综合性大学相对较高的学科平台和高水平的师资优势,也没有财经类院校文科雄厚的师资基础,在发展过程中,大多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自身工科的优势逐渐发展起来的,但由于工科背景以及社会需求人才近似,容易导致所开设专业的类同。其地位在高校中大多处于非骨干学科,总是存在种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工科院校文科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定位不准。对文科建设投入的精力和经费不足,对文科的价值和地位重视不够,将应用型文科等同于人文社科教育。二是工科高校文科特色不明显,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工科背景的高校办文科的特色在于其理工科的学科优势,然而,许多文科并没有很好地与优势的理工科融合,学科和专业建设缺乏自身特色。三是文科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不够。由于工科办学多年,积累了相对丰富的办学经验,从培养体制、管理机制到干部思维模式,容易形成以工科思路办文科的现象,文科人才培养体制创新难度较大。四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师资相对薄弱。由于工科院校文科发展相对缓慢,平台建设不够,造成应用型创新师资尤其是领军型人才不足。

二、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对策

以石化为背景的高校是指在科研、教学、招生就业、服务面向等领域与石油化工行业有悠久的合作历史和紧密合作关系的高等学校。其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应明确思路、彰显特色、发挥优势、推进改革、注重师资。

1.明确文科人才培养的发展思路。(1)树立正确的学科平衡观念。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一般以石油化工等一批工科为其优势学科。大学应该在巩固优势学科的同时,努力达到某种平衡。这种平衡并不是说经费方面的绝对平均,也不一定是“劫富济贫”,但最基本的条件应该是给予文科更多的重视。大学的平衡责任应该在对待文科、对待青年人成长的扶助上表现出来。(2)尊重文科的发展规律,避免工科的管理思维。人文社会科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在文科建设中应充分尊重文科的研究规律,给予较为宽松的环境,同时制定既符合文科发展规律、适合工科高校文科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科研成果的问题上,要切实防止只注重硬性指标、短期效应和经济效益,避免重理工、轻文史现象的发生。(3)明确学科交叉、文理渗透、注重应用创新的文科发展方向。目前,文科学生就业从整体上来看要低于应用性更强的工科专业,但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却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工科院校在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着力为石化行业和地方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

2.实施特色战略,突出石化特色。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在遵循文科发展一般性规律和原则的同时,还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发挥优势、找准定位,走出一条适合自身条件的特色化文科发展之路。(1)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发展要坚持“精品”战略。在学科布局和发展规模上一定要从工科的实际和优势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切不可盲目追求学科门类齐全和规模,对于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来说,最好打造“小而精, 少而优”的精品文科,没有必要实现文科“大而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文科专业的设置从来就没有超过全部专业学科的20%。(2)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院校文科优先发展与重点扶持紧密结合,以点带面,在面的基础上形成特色。文科发展不能是漫无边际的,要优先培植与工程、科学及数学直接相关的特色文科。如先集中精力和财力重点建设与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及数学直接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等文科学科和专业,努力形成品牌,再以这些学科为依托进行文科建设,进而实现文科的较大面积发展。这既是受资源条件的限制(工科为主的大学),也是原有学科(工科)更好地发挥社会作用的需要,在工科基础上,能够发展特色文科的有利条件和潜力。

3.充分发挥学科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1)发挥工科优势,鼓励文科和理工科交叉融合。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在文科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怎样发挥工科优势,带动文科快速发展。即倡导边缘、鼓励交叉,发展交叉应用文科,实现重点突破。如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金融等经管类专业,包含了理工科专业很多现代科技和高新技术,是综合性大学不能或难以办好的,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工科高校办文科的优势和特色。同时,可以通过文科和理工科交叉融合催生新兴的边缘学科,如化工与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与石油储运、信息管理与计算机、数学与金融工程等。以交叉占领学科前沿、形成学科特色。上海交通大学在2011招生中首次招收工科管理和数学金融的本硕贯通试点班,这就是很好的尝试,既拓展了学生的专业基础,又促进了学生就业,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2)发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优势,培养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高校所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巨大需求是文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从近年来文科就业市场来看,具有一定的理工科基础,如在数学、计算机、机械、化工的基础上,再从事金融、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更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发展文科专业可以发挥理工科的优势,扶植一些与优势理工类密切结合的经济、管理类文科迅速发展,创出专业品牌,形成学校特色,带动整个高校文科的发展。

4.不断推进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育教学改革。在文科教育中,长期以来存在重知识、重书本、重师承,轻能力、轻实践、轻批判的现象。工科高校文科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首先必须克服这一倾向。(1)在文科教学中突出学生培养的能力导向。从社会对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出发,调整和重组文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淘汰已被实践证明的过时内容,不断充实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知识、新内容,力争在文科知识教学的更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从注重书本知识传承逐渐向注重实践、注重能力、注重创新转变,不断提升文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教学和研究中要不断提升为行业和地方服务的能力。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校在行业和地方建设中的信息库和智囊团作用,鼓励大学文科教师结合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展研究,为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战略咨询、人员培训、信息服务等;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文科教师走出书斋,深入行业和社会进行实习和实证性研究,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要锻炼出一批高校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为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3)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要确立科学的批判精神。要形成一种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排斥对书本和权威的盲从和迷信,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科学平等观;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现有知识的鉴别、筛滤和批判能力,创新的前提是对现有知识的怀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对问题的质疑能力;要改变教师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灌输模式,与学生共同探索新的知识和教学方法。

5.加强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校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高水平教师的竞争。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教师基础一般比较薄弱,因此要加强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师资队伍的建设。(1)加大高水平文科人才的引进力度。一是注重学科带头人的引进,通过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带动文科的整体发展;二是注重引进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且具有培养潜质的中青年博士,同时有意识地从企业、科研院所等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一定理论功底和教学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三是校企合作培养,聘用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管理等部门的人才做高校的文科兼职教师,到学校开展讲座、指导实习,或选派学生到其工作单位接受指导。(2)加强现有文科师资队伍的培养。充分发挥老教师和新引进青年博士各自的优势,促进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是学校和学院要加快推进教师的分类管理,充分发挥老教师教学熟练、与地方联系密切、应用能力强的优势,提升文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将为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业绩与承担高级别课题、发表高水平文章放到同等地位,并与教师职称评聘、工资晋级挂钩;二是加大对文科重点学科、团队、学科带头人的支持力度,以其为突破口,带动整个工科高校文科的发展,同时鼓励部分教师走出书斋,走进企业和社会,研究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扶持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教师,鼓励他们到高校、企业、政府锻炼,提升学历层次和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司林波.地方重点理工科高校文科发展的特色及战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3).

第3篇:人文科学的优点范文

[关键词]学科建设 地方高校 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028-03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和龙头,是提高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关键,也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更是高校学术地位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科水平,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地方高校在新形势下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抓好学科建设对于促进地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学科建设的基本内涵与重要作用

(一)学科建设的基本内涵

学科是高校的最基本元素,是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集中反映,学科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学科内涵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它主要涉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梯队和学科平台条件建设等。[1]学科建设就是通过不断完善学科发展规划、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创建良好的学科建设平台,以达到提高学科整体水平、形成学科优势和特色的目的。高校的学科建设一般包含了学科方向、学术队伍、学科平台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二)学科建设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科发展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基础,也是高校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它对提升高校整体水平和社会影响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形成以重点学科为核心的,布局合理、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群。二是通过加强学科建设,聚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三是通过政府投入、学校自筹、企业资助等方式,大力改善学校软硬件条件,完善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办学活力,在较短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提升学校的发展水平。[2]

二、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地方高校花费大量工作来开展学科建设工作,学科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受区域位置、办学资源和经费来源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学科建设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科定位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学科定位不当、有特色的学科不多、优势学科群不明显、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等,这也是目前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二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地方高校受所处区域位置的影响,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远不如重点高校和省会城市高校,这就使得地方高校在吸引一些高端人才方面难有大的作为,甚至连本校原有的优秀人才也会流失,造成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匮乏、有潜力的中青年骨干学术教师流失的现象。三是学科平台与资源建设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学科平台和资源有限、省部级重点学科偏少、校级重点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学术开放和高水平学术交流不多、教育教学仪器设备的低水平配置等。四是学科建设误区问题。一方面,学科建设存在一定的急功近利倾向,定位欠准确,在学科布局中盲目求新,目标上急于求成,发展战略规划和学科建设规划偏离实际。[3]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忽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三、推动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水平

(一)明确学科定位,制订科学的学科建设规划

大学最重要的文化是学术文化,最重要的传统是学科传统。因此,制订科学的定位对学校学科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学科建设的水平决定学校的定位,而学校的定位又决定着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学校发展定位过高,会造成学科建设中的盲目攀比、盲目跃进,不利于学科建设的科学规划;学校发展定位过低,会造成学科建设中的自我满足、停滞不前;学校发展定位不明确容易导致在学科建设中缺乏系统规划、没有持续性。[4]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定位既要考虑到自身发展规律和所在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又要集中力量优先建设和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学科。

学科建设规划是对学科远景发展的科学规定与论证,是学校学科建设的依据和蓝图。制订科学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建设效率、促进学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5]学科规划一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层面规划,学校要对现有学科发展做一个全面的诊断和分析,进一步明确重点与特色,瞄准国内外学科发展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选择好主攻方向,找准定位,集中优势,重点投入与建设;二是院系层面的规划,各院系、学科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制订出学科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培育优势学科,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途径的学科建设机制。

(二)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特色

学科特色既是一个学科的立足之根,又是一个学科的竞争之本。针对目前学科门类偏少,学科结构欠合理,重点学科建设薄弱,学科特色不突出的实际情况,地方高校应当树立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科建设理念,明确服务社会的范围,积极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一是要统筹协调优势学科、重点学科、一般学科的发展;二是要通过定向扶持一般学科,改善和优化学科建设结构与布局,实现重点学科和一般学科的协同发展与整体提升,促使学校整体学科结构更加合理。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合理的学术团队

学科带头人是学术队伍的领头羊,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地方高校的最大困境便是人才流失严重,缺乏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没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提高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就是一句空话。[6]因此,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培养和选拔学科带头人。地方高校要制定有关制度与措施,大力引进和培养对本学科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一是以建立科研项目资金资助和提供高水平科研平台等方式吸引和稳定高层次人才;二是加强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和梯队建设,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科梯队;三是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

要培育合理的学术团队,首先要制订相应的人才政策,既要引进在国际国内具有重大学术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实现拔尖人才数量上的新突破,又要高度重视校内现有人才的培养,调整校内人才的结构,优化人才配置,大力提高博士学位获得者在教师中的比例。对在国内已有一定影响的教师,要创造有利条件,重点扶持,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尽可能提高他们在国内国际的学术知名度。同时还要加强学科方向的凝练,提炼出在学科领域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特色的学科方向。

(四)优化学科建设资源配置,构建良好的学科建设环境

当前学科建设的矛盾是不断增长的学科发展需要(包括基地、投入、政策等)与学校满足这种需要的能力之间的矛盾。搭建学科平台,一是要整合全校学科建设资源配置,充分考虑学科建设特别是重点学科资源的整合,不断提高资源的规模效益和使用效率。平台无论是跨学科的,还是跨院系的,都要有大局观念。二是平台建设要高起点,不能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要建立开放、合作、流动和竞争机制。

构建良好的学科环境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学科建设管理机制,明确学校、院系和学科带头人的职责和任务,充分发挥院系的主导作用和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科学制订学科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形成良好的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其次是要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和学科建设委员会的作用,对学位授权点申报、人才引进、科研课题申报、经费分配等进行指导协调,保证学科建设的顺利实施。[7]同时,还要加强学术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形成求实、创新的科研氛围,树立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风气,构建良好、和谐的学科建设环境。[8]

(五)正确认识和处理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关系

1.学科建设与教学的关系

学科建设是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教学是学科传承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教学质量则是评价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学科的知识与内容只有通过教学的方式才能传授给学生,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也是通过教学才能得以更好地传播。学科建设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基础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只有通过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才能培育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才能创建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资源。地方高校只有将学科建设的过程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科建设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才能不断推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

2.学科建设与科研的关系

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平台,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和坚强推动力。开展学科建设,必须开展科学研究,离开科学研究的学科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只有科学研究才能产生科研成果,才能拓展学科研究领域。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活动申请到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才能创造学科建设环境,锻炼学术队伍,提高学术水平,获取科技成果,增强学科建设的内在动力。抓学科建设不仅仅是争取学位授权点和重点学科的数量,也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增加招生专业,而是应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学术水平和增强学术核心竞争力上。通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学科发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学科发展和前进的动力,使学科建设的条件和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学科建设的综合效益得到明显体现,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

未来高校之间的竞争,将是办学特色之间的竞争。办学特色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在学科优势之间的竞争。地方高校应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遵循学科建设的规律,认真梳理学科建设思路,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树立和增强学科建设意识,集中精力抓好学科建设,大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推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崔新红,王吉芳.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的若干误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3):94-95.

[2] 刘德宇.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13-17.

[3] 吕刚.高等医学院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

[4] 游海.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几个关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2):1-5.

[5] 叶M.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10(5):30-33.

[6] 王文祥.地方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7):47-51.

第4篇:人文科学的优点范文

关键词:学科建设;平台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97-03

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其核心是学科建设。大学在国际及国内的排名主要取决于该校学科的发展水平。世界上一流的院校,首先是拥有一流的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既是基础科学,又是新技术革命的先导。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近年来围绕学科建设这条主线,以学科评估为契机,在师资队伍、学科平台建设、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国家对新材料的要求不断提高、国际材料领域发展迅猛,学校对材料学科的总体发展寄予了更高的希望,学科建设工作仍存在较大的努力空间,如:①学科尚缺乏在国际、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人物;②学科尚无部级的科研平台;③学科在教学方面尚无部级的教学名师及教学成果。在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现有的基础下,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持我校材料学科在市属高校现有的领先地位,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尽早步入国家重点学科的行列,仍然是材料学科目前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师资队伍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1.师资队伍的现状。有了高水平的学科领军人才建设高水平学科,才能出高水平成果,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有了高水平的学科,才能吸引高水平的学科骨干人才。因此师资队伍建设对学科水平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材料学科有教职员工84人,学历层次、职称层次较高,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已拥有国家百千万一层次人才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但部分学科人员分散在学校其他部门,总人数在相同学科中仍属于中等偏少的状态。部级人才较少,仍达不到高水平师资队伍的要求。

2.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未来发展。学科现有5个特色研究方向:高性能与功能纤维材料、膜材料与膜过程、新型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设计、结构与性能和无机功能材料。2012年学科以自由组合的方式形成了7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每个团队根据自己的优势科研方向建立了学术梯队,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有效地提升了学科的科研水平。近年来,我校材料学科积极贯彻落实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广开引进人才渠道,坚持培养本学科优秀学术人才与选拔、引进国内外材料学科优秀中青年科研工作者相结合的方法。2010~2013年已引进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日本东北大学、中科院山煤化所等国内外著名科研院所的优秀中青年学者来校工作。2014~2015年材料学科将继续依据各方向的发展需要,适度引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和金属材料方面的优秀科研、教学人才,充实和加强师资队伍。目前已意向引进美国宾州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优秀博士毕业生。“十二五”末学科教职工总数预计达到100人左右,整合分布在院外的本学科骨干教师,总体形成专职教师95人左右的队伍。材料学科将继续对教师实行分类考核,加强完善教师的考核机制,根据教师的能力和特点,强化教师自身的特长,确定以教学、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为重点的发展方向。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结合青年教师的专业和科研方向,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融入现有科研团队,促进他们专业专长的发展,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每一位人才的作用。近年来,学科通过实施国内外访问学者、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出国访学研修等项目,着力培养了一批年轻有为、有较大科研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学者,储备了学科拔尖人才和学术领军人才后备力量。目前,材料学科已具备冲击部级人才称号的实力,将在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教学名师、青年等方面有所突破,预计到“十二五”末新增部级和省部级称号人才5人次,为材料学科建设以及整个教师队伍科研能力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二、学科平台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1.学科平台的现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天津市高等学校“十二五”综合投资I类建设学科,建有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平台和基地不仅是凝聚人才、科研工作者展示智慧的舞台,更是学科创新和进入当代国际科学研究前沿的重要基础平台。多年来,天津工业大学材料学科重视科研平台的建设和管理,目前已建有“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改性与功能纤维”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膜技术工程中心、膜分离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实验室面积16000m2,设备总金额达9000万以上,万元以上设备400余台套。实验室管理体制健全,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和管理制度,如《天津工业大学实验室工作规程》、《天津工业大学校级、学院(系)管实验室管理办法》等。

2.学科平台的建设与未来发展。材料学科既重视提高本学科的科研水平,还不断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发现和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2013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交叉设置了“环境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与“电子信息工程”学科交叉设置了“材料检测与系统”和“生物医学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优化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结构,提高了学科整体水平,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目前,材料学院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师承担着多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等部级、省部级课题,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相关研究已处在国内该领域的前沿,已形成自己的优势与特色。2014~2015年,材料学科拟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力量论证、筹建“能量存储材料”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加速材料学科建设的发展。材料学科及时跟踪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对比学科发展找差距,积极组织实施,确保全面完成天津市“十二五”综合投资I类学科建设任务,争取市重点学科建设取得更大成绩,早日具备申报国家重点学科的条件。此外,未来几年材料学科将进一步健全管理体制和激励政策,争取尽快建成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部级协同创新中心,实现市属高校部级科研平台的突破,通过协同创新,做大、做强学科科研平台。

三、科学研究水平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1.代表性学术论文质量。代表性学术论文质量的衡量标准包括ESI情况、SCI影响因子、他引次数等几个方面。材料学科已出台激励政策加强引导、鼓励教师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出版专著和教材。在学科奖励政策的指导下,2011~2013年教师和研究生发表的科研论文被SCI、EI、ISTP检索的数量及JCR一、二区论文数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科研论文的质量迅速提高,但高影响因子和高他引次数的论文数仍相对较少,国内学术刊物论文的他引次数也有待提高。2013年材料学科制定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资助计划”,并从学科建设经费中给予支持。一年来学院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30余人次,提升了学院的学术氛围,同时,教师的质量也有较大提高,鼓励教师“多出成果、出高水平成果”,巩固和提高学科整体科研水平。

2.科研获奖。近年来,学科在中空纤维膜材料、功能及智能纤维、相变材料微/纳胶囊、高性能纤维等领域形成了较大的优势和特色。过去5年中连续获得了3项国家科技二等奖,2012年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一等奖各1项,2013年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技奖三等奖1项,2012~2013年获得天津市滨海新区技术发明奖等省市级其他奖项9项。近几年科研获奖是材料学科的优势,但未来应注意培养新的增长点,继续引导教师培育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成果,保持不断有新的成果出现。

3.专利转化与签订技术合同情况。“专利转化”是我校的强项,材料学科2011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项,2012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2项,2013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8项,取了迅猛发展的好形势。未来几年,材料学科将有计划、有组织的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加大对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的奖励力度,提高成果转化率。对转化前景好的专利,积极寻找转化对象,对于暂时难以转化的专利,以授权使用的方式转让高新技术企业,为提高转化水平积累经验。近年来材料学科引进青年教师人数较多,学科通过实施“青年教师下企业”、“青年教师进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滨海新区科技特派员”等措施,加强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其与企业合作的意识,及时引导青年教师进行成果转化。

4.科研项目。2012年材料学科新获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973前期预研项目1项、国家“十二五”军工配套科研项目1项、参与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14项。2012年材料学科新增科研项目数、纵向科研立项以及项目总经费均较2011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总体发展较为平稳,科研经费到位相对充裕,但至今无主持承担973重大科研项目。未来几年,材料学科将继续巩固和加强在科研立项方面的成绩,组织教师培训交流,稳步提高科研经费额,年增长率保持在25%以上,到“十二五”末达到年新增科研经费2000万元,五年累计科研经费6800万元。

四、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1.教学与教材质量。近年来,笼统的“学科专业建设”已被“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所取代,概念的分离反映出提高教学质量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日益提升。在政策的导向作用下,材料学科教师出版专著和教材的积极性逐年增加,但缺少部级精品教材与部级教学成果,教学与教材建设亟待加强。学科拟尽快组织开展全国调研和学科内研讨会,认真探索、总结经验、迅速研究出台相应的奖励政策,以减免工作量和学校实验教学团队建设经费,奖励教师出版部级和省部级规划教材和实验教材,积极发展交叉学科的教材建设,使教材建设与学科建设同步发展。

2.优秀学位论文及优秀学生。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学习的最终结果,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综合指标。本学科近年来部分优秀硕士毕业生攻读了本校纺织学科的博士研究生,累计为纺织学科培养了4名博士生获得国家优博论文提名奖,材料学科目前只获得两篇天津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总体上差距较大。2013年本学科分别出台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培育基金和助学金管理办法”和“博士研究生国际会议交流资助计划”。学科对有潜力的研究生重点培育,鼓励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加快取得发明专利等科研成果的进度,鼓励研究生安心论文工作,早出成果。材料学科将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继续提升天津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数量,期待在“十二五”末在国家优秀百篇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方面取得突破。

师资队伍、科研平台建设、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是高校建设高水平学科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本论文针对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探讨,立足于充分发挥学科的优势,以政策为导向,对本学科未来的发展和建设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也为其他地方院校材料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周焕福,陈秀丽,方亮,等.地方高校材料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今日南国,2010,(154):61-63.

[2]韦春,吴志强,张发爱,等.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契机促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4):37-39.

[3]李小雷,王海娟,曹新鑫,等.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材料学科跨越式可持续发展[J].中国冶金教育,2009,(5):16-18.

[4]陈益芳.高等学校教材建设和管理探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3):91-93.

[5]王芬,沈可.关于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问题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46):246-248.

第5篇:人文科学的优点范文

自1955年建校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全日制教育已经形成了信息背景浓郁、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办学格局。学校现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软件学院、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国际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民族教育学院和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体育部等15个教学单位,以及网络技术、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感知技术与产业3个研究院,并设有研究生院。目前,学科专业已经涵盖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军事学、教育学、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涉及22个一级学科。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硕、博学生及留学生共约22000名,正式注册的非全日制学生约30000名。

近几年来,北京邮电大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遵循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制定了“两翼齐飞,四轮驱动”的总体发展战略,启动了学校的全面改革。秉承“在素质教育中培养通信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突出信息特色,在行业引领中服务现代社会,在信念执着中传承大学文化”的办学理念,在全校党员、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的思想,大力推进实施“质量工程”,积极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实现了质量与规模的协调发展。2008年3月,教育部正式公布北京邮电大学以“优秀”成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标志着我校人才培养质量踏上了新的台阶。近三年,我校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部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部级教学团队、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部级教育成果奖、北京市教育成果奖等各级各类评选工作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长期以来,北京邮电大学学生大学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保持在85%以上,研究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为100%,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在以英语、电子、数学和物理竞赛为代表的国内外大学生重大赛事中成绩优异,位居全国重点高校前列。

――始终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根本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人才工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师资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北京邮电大学拥有着一支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部级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科技新星、省部级“青年学科带头人”、省部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部级教学名师等为骨干的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教职工总数2183人,其中专任教师1435人,院士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1人,部级教学名师2人,具有正、副高职称的教师95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8%,外籍教师65人。

――以“211工程”建设和两个“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目前,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9个(含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4个,有5类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36个本科专业,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学科涵盖了理、工、文、法、哲、经济、管理、军事、教育、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信息学科优势突出、工管文理相互支撑的多科性学科架构。在重点学科建设方面,北京邮电大学现有一级学科部级重点学科2个(信息与通信工程(全国排名第一)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部级重点学科8个。2007年以来启动了特色专业建设工作,获批部级特色专业10个,北京市特色专业9个。

――加强基地建设,科研工作良性发展。北京邮电大学建有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防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代表的若干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其中2个为牵头、3个为合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111创新引智基地”2个、各类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以基地建设和团队建设为基础,北京邮电大学科研工作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科研经费增长迅速,科学研究成果频出,近三年共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及社会力量奖近五十项。同时,北京邮电大学建有部级大学科技园,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6篇:人文科学的优点范文

摘要: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处于“龙头”地位。普通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活力,提升竞争力,必须以学科特色建设作为突破口,根据社会、经济和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大力加强特色学科建设;必须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辨证地处理好绝对与相对、继承与创新、点与面、扬与弃的关系,扬长避短,凸显自己的比较优势与强项,以提升办学层次。

关键词:普通高校;特色学科;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处于“龙头”地位。特色是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目前,积极培育学科特色,强化特色意识,重视特色建设,已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共识。普通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辨证地处理好各种关系,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大力加强特色学科建设,以求得生存和发展,提升办学层次。

一、特色学科的含义和特征

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特色,是在比较意义上,就对象的范围、类别、内容而言的,它所对应的哲学范畴是个性,是矛盾的特殊性。特色学科建设必先培育和发展学科的个性。在研究方向、学术队伍、基本条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必须有别于不同学校同学科的地方。因此,可以说高等院校的特色学科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学科,是一定比较意义上的优势学科,是学科内涵中特定方面、特定领域、特定时期中的特长或优势[1]。这种特长或优势是客观存在的、显而易见的,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自认的,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根据特色学科的含义,其主要特征有四:一是特色学科的独特性。特色学科是把学科突出的个别“强项”或优势表现出来,体现在具有鲜明的个性上,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从哲学意义上看,特色学科是事物的一种特殊性,它具有事物特定的、独特的、不同于一般的特性。二是特色学科的客观性。特色学科是一个学科在其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比较持久的、稳定的发展方式。在学科的发展方向、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环境和条件建设等方面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客观性,是被社会广泛认可,经得起时间和历史考验,是一种客观事件。它的出现是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结果。三是特色学科的价值性。特色学科的建设首先要满足国家、区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区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学科发展的不竭动力。但是,特色学科建设又不能只局限于满足需要,还要带动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向前发展,这是特色学科建设的重要导向。特色学科建设不能“无特造特”,失去价值的特色学科,没有发展和建设的必要。四是特色学科的发展性。高校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学科的竞争。特色并非一成不变,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而变化,不断充实和发展。

二、特色学科的类型

特色学科的类型,笔者认为有综合优势型特色学科、行业优势型特色学科、地域优势型特色学科三种类型。

1、综合优势型特色学科

综合优势型特色学科是由于学术力量综合实力见长而发展为特色学科。也就是说,学科特色更多的体现在实力上,即基础好、创新能力强,在学科方向、学科队伍与梯队、学科基地等诸方面站在了前沿,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这类特色学科也就是重点学科,往往集中在国家重点大学(研究性大学、进入“ 211” 或“ 985” 工程的大学)。例如,清华大学的建筑学、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学等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理论创新、创作实践和国内外交流等方面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2、行业优势型特色学科

行业优势型特色学科是由于行业优势明显而发展为特色学科。其拥有服务于特定行业且实力较强,培养的专业人才出类拔萃,被社会所认可,能够解决行业的关键问题而技高一筹的学科。例如,水产类、冶金类、交通类等专业性较强的院校,凭借“人无我有”的独特学科地位,学科特色得以显现。作为普通院校的上海水产大学,以水产养殖学科为特色,成为国家水产科技、教育的重要基地,是普通高等院校拥有部级重点学科的佼者之一。

3、地域优势型特色学科

地域优势型特色学科是地方普通高校处于毗邻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绝佳位置,以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学科建设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形成特色。2007年国家批准的重点学科中,草业科学集中分布在具有鲜明地域优势的内蒙古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和新疆农业大学三所西部院校,挤身拥有作物遗传育种学科这一国家重点学科。

三、特色学科建设需要遵循的哲学原则和处理好几种关系

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是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的核心与支柱。普通高校要在各高校激烈的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必须以学科特色建设作为突破口,根据社会、经济和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建设与发展的总目标;要提高普通高校在学科发展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适应性与竞争力,不断巩固和拓展生存空间,必须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辨证地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转贴于 1、特色学科建设必须遵从实事求事原则,处理好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特色学科建设也是如此。纵观国内外著名高校之所以知名,是由于在学科建设中,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发展整体实力,使其强于普通院校。这些高校往往拥有一二个乃至多个绝对占据学术前沿阵地的学科,而另一些学科则相对普通。在1999年的美国大学评估中,加州理工学院之所以能超过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主要原因之一是它的实验物理和航空技术成为了世界顶尖学科。这些学科由于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人才培养质量较高,成为代表该院校水平和形象的特色学科。而普通高校总有部分学科相对较强,成为自己的顶级学科与知名大学媲美。所以,普通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特殊性,科学规划、强化创新、发展特色、凸显优势。具有自己的特色学科,才能使自身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2、特色学科建设必须遵循发展原则,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继承是对传统的延续,创新是对传统的发展,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与创新,既不能对传统东西采取全盘否定,也不能采取一概肯定。墨守成规的继承往往因无法适应星驰斗移般的条件变迁而最终夭折。只有依靠与时俱进的创新,才能开创崭新的局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继承。

特色学科是由本学科经过必要的时间准备和理论积累,逐步以特定的事物作为研究对象,以特定的知识作理论内容,形成独特的、完整的学科框架,并被社会接受和认可,成为科学意义上的特色学科。任何一所一流大学的特色学科都是在自身的历史文化、学术传统和学校的实际基础上进行建设的。因此,普通高校特色学科建设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继续传承自身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在社会上已经产生影响的特色,打好传统这块“金字招牌”。二是要将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赋予传统特色新的内涵,围绕传统特色积极、主动地开展创新,使传统特色不仅能够保持突出优势,而且更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三是根据社会需求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善于培育新的特色学科,重视在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和地方性特色上做文章。这样,普通高校与重点高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抓住机遇,极易形成具有时代意义和竞争优势的新的特色学科,实现学术地位的提升。

3、特色学科建设必须掌握特殊与普遍的原则,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和互相制约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或系统。科学本身是一个整体,只是为了研究方便,把他分解成一门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每个学科的发展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但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学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又由高度分化向高度综合发展。同一门类或不同门类学科之间,按照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学科的具体情况,在建设好各个学科的基础上,通过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联合,形成学科群,才能发挥高等学校的综合实力。

学科建设的目的从整体看要求尽可能多的学科成为一流学科。但各学科的基础、条件、水平和发展前景不尽相同,不可能同步发展,必须划分重点学科和一般学科,才能有效地集中力量先使重点建设学科搞上去,通过示范、辐射等作用带动一般学科发展[4],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山东师范大学因拥有“齐鲁文化”研究这一优势,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地。就这一点,把它的文、史、哲包括区域经济全都带起来了。由此可见,普通院校在特色学科的建设和培育上,一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树立长远的发展战略和长期目标,从整体上统筹规划、设计。二要在总体布局、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按照分层次、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要集中学科人、财、物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和力量,重点攻关。通过局部重点建设,实现某一特色学科的率先突破,依靠局部突破带动学校整体学科建设与发展。特色学科的发展与提高,会带动其他相关学科的兴盛;相关学科的兴盛,反过来又会促进特色学科的不断深化与巩固。

4、特色学科建设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处理好扬与弃的关系

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来看,“为”与“不为”是一对矛盾。“有所不为”是“有所为”的初级阶段,它是为“有所为”创造条件、储备发展能量。“有所为”则是“有所不为”必然结果。在条件成熟、发生质变的情况下,“有所不为”必然要转化为“有所为”。该为不为,会错失发展良机;不需为而为之,会造成巨大浪费。这是由于二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性质决定的。因此,在制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对学科建设工作的最高要求,带有高度的决策性,正确决策取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任何一所高校的学科建设在资源上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每个领域都优于他校,只有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自身的规模、现有水平、学科发展潜力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学科的整体布局,制定切合实际的学科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选取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进而强化其优势和特色。

参考文献:

[1]郭必裕.高校特色学科形成的微观分析[J].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97-100.

第7篇:人文科学的优点范文

关键词:行业特色型大学;“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形成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034-02

学科是大学凝聚方向、汇聚人才、创新科技的平台,一所大学学科及学科体系的生成、构建与发展体现了学校的传统特色、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这个过程既遵循着知识分化与综合的内在逻辑规则,同时又受到社会现实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二者的冲突与博弈共同推动着大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华北电力大学具有鲜明特色的“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正是学校在传统行业学科积淀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而对学科进行整体设计、战略规划、着力建设的结果。这个特色学科体系的构建、形成和发展全面推动了学校的学科转型,引领着大学事业走向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行业特色型大学特色学科体系建构的典型意义。解读与剖析“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路径对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借鉴意义。

一、特色学科体系建构与发展的背景、规划与思路

1.行业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背景

“大学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成长历程是在紧密依托与伴随着行业发展的历史中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也因此在与行业相关的主体领域中积累与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专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大批行业特色型大学开始从单纯的行业办学走向广阔的社会平台。以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分界点,随着大部分中央部委的行业所属院校划转教育部直属或地方管理,行业大学的办学目标、发展方向、就业面向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个背景下,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一方面,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的行业特色与龚断地位逐渐趋于弱化;另一方面,学校发展目标的改变使得单一的优势学科不足以支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学科建设必须在遵循自身发展逻辑与适应社会与国家需求的驱动下战略规划、科学发展。特别是对于高水平大学而言,建设一个优势特色学科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华北电力大学作为国家电力行业创办的一所院校,学校建立以来一直紧密围绕电力工业的生产运行来设置专业,形成了浓重的行业办学的特色,学科面向较为单一。2003年,在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调整与改革大潮的末期,华北电力大学的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从电力行业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失去行业依托的华北电力大学办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首先体现在支撑学校发展的学科建设上。学校通过充分的研讨、分析与论证,形成了学科规划的战略指导思想:一是坚持立足行业、突出特色,充分尊重学校的传统和历史,抓住优势和特色学科这个纲,不断强化和提升特色;二是做好学科规划的前瞻性,紧紧把握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和行业的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和凝炼新的学科发展方向;三是要以优势学科为基础,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促进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建设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推进学校从行业优势转化到学科优势。

2.特色学科体系的规划与思路

作为一所行业性院校,多年来华北电力大学立足于为国家电力工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形成了服务于国家电力工业的一批优势特色学科,学校在电力、动力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学科优势,“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热能工程”先后入选国家重点学科,这是学校多年来建设与积蓄的重要成果。因此,“电”就是学校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电”字不变是华电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前提。这是学校在经过科学论证与充分探讨之后达成的共识,也是学校建设特色学科体系的重要思想基础。要构建面向新世纪的适合学校特色的学科体系,这批以电为主的传统优势学科也应该是学校学科建设发展的起点,也是学校构建特色学科体系的重要依托。

同时,知识的发展有着内在的逻辑结构和规律,从科学的含义上,“电”的学科可跨科学、工程、技术三个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化,“电”字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加深,电力学科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华北电力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集中于火力发电与输电领域,但是,21 世纪之后能源问题成为国家乃至世界共同面对的突出问题。随着矿物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低碳能源的开发、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等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电力工业从火力发电到水电、核电、风电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成为趋势,这给华电学科的生长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和广阔的空间。为此,学校审时度势,敏锐地捕捉到了能源问题在21世纪的核心地位,及时从顶层设计上科学规划,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在学科布局上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新的增长点,提出了“大电力”的概念,开始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构建起“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

二、“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的构建、形成与发展

“大电力”的“大”在什么地方?如何谋划“大电力”学科体系?需要依据学校的学科基础在学科战略规划的指导下进行顶层设计,并通过有效的策略促进学科生长点的发育、成长,渐次形成有特色的学科体系。华北电力大学在充分论证与谋划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学科发展思路,并通过学科点的布局与学科组织的驱动,逐渐构建并不断丰富、完善了“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

1.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做大做强

传统优势学科是一个学校多年发展的精华与积淀,也是其他学科得以滋生发展壮大的土壤。学校长期依托电力行业,在电气及热动方面积蓄了较强基础的学科优势,这是学校学科体系的主干学科,学科建设目标是做大做强,并以此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

学校采取“以项目形式建设学科”的方法,依托“211工程”建设,集中资源不断加强优势学科建设。2002年,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入选部级重点学科,同时,省部级重点学科增加到7个;2005年,热能工程入选国家重点学科,学校新增“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和“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校在加强传统优势学科纵深发展的同时,不断根据国家能源电力发展的新的方向,吸引、融和最新科技发展成果,衍生出新的学科方向,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十年来,学校在传统优势学科上承担了“973”、“863”、国际合作等大量部级重点课题,研发出多项重要的科技成果,并成功申报并建设了“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学校在电力系统保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大型机组仿真、电厂厂级信息监控、洁净煤技术、电力节能等多个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特别是在电磁兼容技术、大机组协调控制技术、高压设备安全以及电力市场理论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2.以新兴能源学科为生长点,学科拓展

进入21世纪,能源问题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清洁能源的开发成为新的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成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未来社会的重大战略需求。为此,学校作出迅速反应,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明确了以能源电力领域为主的学科发展方向,在学科布局上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新的增长点,从引进人才、组建团队、发展学科开始着手,大力培育发展新兴学科。

2002年针对核能将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比重加大但人才短缺的情况,学校率先组建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引入了“863计划最大工程项目――中国实验快堆副总工程师”为学术带头人的创新团队,并于2005年组建了核工程学院,成为全国第五个拥有核电的高校。针对国家大力发展水电、风能等清洁能源的战略需求。2004年,学校引进了水电专家组建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05年,学校成立了以“”学者为带头人的能源与环境研究所(后更名“资源与环境研究院”),站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大气、水、能源有效利用、防止环境污染方面等问题。2007年,学校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可再生能源学院,先后高起点、有特色地开办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极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学科,引来了一大批发展势头良好的海内外博士团队,在这些领域开展教学和科研,并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积极致力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短短几年内,学校积极应对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为增长点,拓展了一批新兴学科,取得了大量突出的成果,成为华电学科体系中令人瞩目的亮点,完成了学校由单一学科向特色学科体系的发展,成功地带动华电的学科实现了转型。

3.以文理学科为支撑,交叉融和

“大电力”的“大”不仅在于以国家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电力学科群,而且需要打造一流的基础理科与特色,满足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因此,学校在学科的顶层设计上以能源电力为核心,促进了“电”与“非电”的渗透与融和,使工、理、文、管、法并行发展,构建了服务于能源经济发展的特色学科体系。

学校的管理学科适应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突出电力技术经济与管理方向,着力为电力行业培养经济和管理类高级专门人才;数理学科着力为工科发展提供支撑,打造一流的基础学科,与动力、电力等学科开展交叉复合性研究;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学科,立足为能源电力服务;环境工程与能源动力学科相结合,成立了能源与环境研究院,着力解决当前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能源与环境基础科学理论与工程技术问题;人文学科结合能源电力开展研究和教学,打造特色文科,其中法学专业以能源立法、涉电法律作为学科结合点,在国家的能源、资源保护领域独树一帜,参与国家《能源法》起草工作;学校依托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建立了“北京能源发展研究基地”,致力于能源发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成果。

通过十多年的建设,学校加快发展环境、核能、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学科,涉及到物理、化学、力学、材料学、信息等一系列与电力领域相关的诸学科领域,并注重机械、电子、材料、控制信息及文理学科与能源电力学科的结合,凝练了新的学科方向,催生出一批充满生命力的学科生长点。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还通过组织驱动的策略,在体制上进一步促进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和,组建了电气与信息、能源动力与机械、计算机与控制、管理经济与法学、环境与资源等几大学科群,形成了以强带弱、优势互补、交叉互动、相互促进的学科体系;推动了学校的学科转型,实现了由单一的工科发展到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等学科综合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构建起了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

三、“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的成果与启示

“基于学科,发展大学。”十年间,学校的学科点增长迅速,学校新增了30多个专业,本科专业达到62个,其中11个为特色专业;拥有2个部级重点学科,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一级学科、2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119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获取了以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4个部级11个省部级平台,科研经费增加了20倍。学校新增了国家“”学者7人、“长江学者”2人、“973”首席科学家4人,形成了一支以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为学术带头人,以中青年教师为学术骨干,具有良好师德和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学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学校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新能源、节能减排、智能电网等领域承担了一批国家“973”“863”“重大支撑”“国际合作”等重大项目,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2011年,学校的“电力科学与工程”正式列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标志着学校学科建设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大电力”学科体系的构建、形成、丰富与完善具有深刻的创新思想与启示意义:

第一,这是学校以高水平大学办学目标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加强办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加强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的重要成果,也是学校在遵循知识体系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对国家、社会战略需求准确把握的科学方略,体现了学校在学科建设规划上的科学性、前瞻性与战略性。

第二,这是学校按照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以学科建设带动学校全面发展的战略成果,体现了学校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坚持特色发展的正确选择。新能源作为华北电力大学事业发展的显著增长点,引领学校走出了一条从依托行业到引领行业的成功之路,并为学校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拓展了学校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的广阔发展空间。

第8篇:人文科学的优点范文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 新农村建设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214-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推进现代化的重大主题,需要发挥全社会各系统的功能。在高等学校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是新时期改革创新高等学校办学模式,转换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推进高等学校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与发展需求和区域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涉农重点综合性大学、区域综合性大学(本文所指为具有涉农学科专业,但并不以涉农学科专业为主体的综合性高校)是国家及省市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性支柱,是农科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响应国家和社会需要,充分发挥综合学科优势,大力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工作。

一、涉农综合性大学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优势

依托高校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核心是需求导向,即面向新农村建设的综合需求和区域发展的创新需求;根本是高校科技推广和服务能力提升;重点是科技推广队伍和服务基地建设,难点在于服务保障机制的创新。这就要求综合性高校在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时,首先要着重分析自身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系统位置优势。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和所在省市高教系统的排头兵,文理学科力量雄厚,基础科研优势明显,其发展受到国家和所在省市的高度重视。这种在高教系统和区域系统的位置优势,使得其学科发展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有很多综合性大学的农学学科得到985工程、211工程的资助。2009年5月,教育部和农业部决定共建8所涉农高校,除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传统重点农业大学外,也有西南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入选。这说明综合性大学服务“三农”的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学科综合优势。综合性大学作为国家和省市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主要支柱,具有学科齐全的综合优势,能够为新农村发展提供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服务。特别是能够利用突出的社会科学学科优势,综合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方法,围绕新农村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口、生态等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综合研究与系统咨询,寻求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思路与对策。

学科交叉优势。农科大学并入综合性大学,最突出的比较优势在于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农学与生命科学、医学等优势学科,以及与工科、文科、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和集成资源的创新,能够有效扩展农科教育的边界和内涵,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发展。

服务和辐射优势。综合性大学一般面向全国招收和培养人才,其培养的学生遍布国内外和各个行业领域,具有点多面广的辐射优势。这一优势使得综合性大学在服务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有能力跨校、跨区域开展“三农”问题研究和服务,服务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涉农综合性大学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面临的挑战

发展定位的挑战。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排头兵,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或地方综合性大学一般都把建设研究型、综合型、创新型的一流大学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综合性大学对于学科的发展必然是扶优扶强,而进入综合性大学的农科专业,与其他理科、工科等优势学科相比,自然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其发展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也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人才队伍的挑战。研究型大学是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基于从“教学型”向“科研型”转变,综合性大学对于教师的评职、晋升考核也多以科研成果为主来评价,这样就把教师的主要精力吸引到科研上来,教学次之,社会服务更次之。而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直接面向的是农业生产、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一线,其工作多是以科技推广和培训以及咨询服务为主,愿意直接从事这样工作的教师不多,一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农业实践能力不强,也就形成不了一支高水平的推广队伍。

实现路径的挑战。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一方面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有面向基层的稳定的科技服务推广基地。在这两个方面,综合性大学农科教育与其他重点农业大学相比都存在明显差距。在教育部、财政部公布的首批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有9个是设立在重点农业大学,只有1个是设立在涉农综合性大学。再以“十二五”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例,在50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中,有35个依托国家和省市农科院系统建设,有11个依托重点农业大学建设,仅有4个是依托涉农综合性大学建设。由此可见,涉农综合性大学在重大农业基础和应用研究、农业高新技术和关键技术创新方面,特别是农业重大科技成果供给能力、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能力上,仍有很大的差距。

三、涉农综合性大学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议

转变发展观念。高等学校应从人口与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高等农业教育的战略意义,增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的自觉性。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的新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需求发生了新变化,“三农”问题不仅面临着技术的难题,也涉及到管理、理论等方面的创新需要,涉农和农业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和区域创新发展方面担负着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高等农业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形势。在高等学校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有利于整合涉农学科资源,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协调发挥,也有利于高等院校推动结构转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坚持特色发展。特色发展体现在学科专业特色和区域农业特色。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必须结合学科专业优势,进行科学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突出建设重点。农业生产和农业资源具有区域性的特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必须着眼于高校所在区域整体资源优势、农业主导产业特点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积极服务和促进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建立服务基地。如地处南方的农业高校可以围绕“热”资源做足文章,而东北地区高校则可以立足“冷”资源大展作为。

建设人才队伍。高水平的农业科技成果是农业技术推广创新的源头活水,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人才队伍包括科研人员队伍和技术推广队伍,涉农综合性大学应大力加强农业科研人员队伍建设特别是领军人才培养,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打造农业科研前沿创新团队。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是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骨干力量,要以面向一线、强化服务为重点,建设一支善于转化应用、推广示范和解决实践难题,骨干力量专职化、兼职人员稳定化的科技推广人员队伍,提高服务推广能力。

完善机制保障。完善流动机制,适应综合性大学建设发展目标,强化政策导向,积极推进人员分流,使科研为主人员、教学为主人员和服务推广人员各安其类,推进校内农业科技人员与政府、基层之间的交流任职,形成有序竞争流动的良好局面。完善激励机制,完善科技推广服务相关政策和奖励机制,从根本上保证从事服务推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利益。完善成果转化机制,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实现路径,建立稳定的成果转化与推广基地,吸引政府和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学校的科研项目,参与农科人才培养,促进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推进协同创新。推进教学、科研与技术推广的协同,在从技术推广角度大力加强与农业产业系统协同、互动的同时,加强人才培养系统向新农村建设一线的开放,提高农科专业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推进校内与校外的协同,建立校内农科实验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互补的实践推广基地体系。推进国内与国际的协同,利用高校资源和国际交流合作优势,积极推动国际农业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种植、养殖模式,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石中英,张夏青.当代国外发展理论述评[J].学术界,2008(3):273-277.

第9篇:人文科学的优点范文

[论文摘要]地方x-科院校的总体竞争力较名牌重点大学存在很大差距,唯有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条件和发挥与地方经济社会紧密相连的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构建自身的专业结构,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专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在构建合理专业结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地方工科院校初期设置的专业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需求

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直接与经济建设相关。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恢复期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高涨期,经济社会前所未有的发展使得各行业、各区域工程技术人才极其匾乏,大批地方工科院校应运而生。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相当一段时间内,地方工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带有比较强的指令性和行政色彩,学校办什么专业,设置多少专业,每个专业招多少等,都统一由政府管理和批准,地方院校专业的设置和结构调整直接反映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层次、数量等方面的需求。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本科教育开始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当时作为安徽省唯一一所地方性工科高等院校,自觉地承担起为地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1978年在安徽省高校中首先设立了工业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等专业,1980年第一个设置铸造工艺与设备专业,1982年在全省率先创办了纺织工程专业和工艺美术专业,1984年最先设置食品工程专业,等等。早在1980年学院就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根据安徽需要什么办什么的原则,向多科性方向发展”,确立了“面向安徽省地方工业的多科性学院”的发展方向。

20世纪80年代初,为服务于建设“轻工大省”的目标,确立了“面向安徽、面向轻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地方科研教学单位,为中小企业培养_l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地方科研机构培养研究人员,为中专和技工学校培养师资”的办学定位和专业设置思路。80年代后期,又增设了电子信息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学院初期设置的专业不少填补了安徽省高校专业的空白,反映了当时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直接需要。

90年代初,学院根据安徽省“八五”规划、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产业结构布局,再次明确提出:“要经过十年的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能主动适应安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轻纺为主,机、电、化、管相结合的省属重点的社会主义工业院校。”

二、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设置社会急需专业

大学办学的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地方工科院校必须主动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市场需求与学校自身的发展中寻求平衡点,不断实现服务地方经济与学校自身发展的良性互动。在专业设置上,首先,要满足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现实需要,使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其次,要满足社会发展变化超越的需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现时性和超越性的特点,而高校培养人才又具有周期性,这就要求高校的专业设置具有预见性,要从社会发展的超越特性来考虑专业设置;最后,要注重社会对专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层次的需求。地方工科院校要密切与地方产业和行业的联系,以为地方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己任,大力发展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培养熟悉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和各个行业领域的各类管理人才。在专业设置、层次与规模等方面,根据当地的经济结构、人才结构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布局,加大紧缺人才培养力度,为地方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所急需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90年代以来,随着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学院在以工科专业为主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加强紧缺人才的培养,逐步增加了管理类、理学类和文学类等学科专业。特别是自“十五”以来,学院根据安徽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依托机械、电子、纺织、食品、生物工程和设计艺术等优势学科专业,大力发展面向地方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性专业。例如,随着安徽省尤其是芜湖市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学院于2003年设置了车辆工程专业,并与汽车制造企业联合办学;随着安徽省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学院于2004年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目前,学院共设有37个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三、在主动服务中打造优势学科,并以此为依托建设品牌特色专业

地方工科院校的办学条件、知名度、竞争实力等明显不如名牌重点高校,要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与地方经济社会紧密相连的优势,切实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与地方经济无缝对接,根据地方独特的资源、人文环境,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独特背景和产业结构布局特点,结合学校所拥有教学资源的实际并加以有效整合,举全校之力扶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学科。依托优势学科多设一些专业,加强专业的集约性,增强学校内部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支撑,从而形成重点学科与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平台和优势专业群,在短期内打造品牌特色专业。①同时又以品牌特色专业推动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

安徽省是轻工大省、文化大省和农业大省,制造业是其“十一五”着力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学院以主动服务求生存,促发展,在主动服务中打造品牌特色学科专业。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院的资源优势,建有检测技术与自动化、纺织工程、设计艺术学三个省级重点学科和材料学、发酵工程等10个校级重点学科;设有电气传动与控制、纺织面料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先进数控和伺服驱动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拥有部级安徽省纺织行业创新服务中心和纺织工程技术、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设计艺术三个省级研究中心口依托这些重点学科和优势条件,建成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三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成功申报部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形成一批除省级教改示范专业外的区域性强势专业,如电子信息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这些优势学科专业提高了学院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同时又带动了学院专业建设总体水平的提升。

四、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定位,注重学科建设与交叉,积极发展社会需求的新兴专业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每一门学科都难以孤立地向前发展,发展新兴和交叉学科专业,既能促进原始创新,又能提升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整体水平和创新含量,从根本上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工科院校必须以本校教学资源为基础,在不断加强已有的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同时,瞄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需要,加强应用性强、高技术专业和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当然,这些新专业的设置与建设,要进行充分的调研、科学的论证,既要符合时代和地域特点、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求、教育资源分布,与区域的职业岗位和人才需求相适应,又要符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有成熟的历史传统和优势学科作为支撑,拥有能保证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师资条件、教学条件和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科学合理的设置新兴专业既有利于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又有利于学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产生最大的办学效益。

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学院始终依据“学科专业设置要本着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与潜在需要”的原则,紧紧围绕学院的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积极稳妥地培育新兴交叉学科,适时合理增设新专业。一是为满足安徽省支柱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增设一些与之相适应的工科专业,如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二是为满足安徽省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增设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通信工程、广告学、动画、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

五、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素质要求为着力点,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一方面,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应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要出发,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加大选修课程开设比例,积极推进弹性学习制度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空间,实施因材施教;构建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内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校外组建完善的实习基地,通过增加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门数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拓展实践教学内容;构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综合素质拓展体系,将学术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心理健康、文化体育活动等方面的内容融人人才培养方案,统筹安排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大力推进重点课程、课程群和精品课程建设,加快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建设的步伐,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有效发挥优质课程的引导、辐射作用;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扩大学生的择业范围,增强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