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范文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精选(九篇)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第1篇: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城乡统筹;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5)10-0051-03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五个方面的协调发展,首先是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这是关系全局和整体,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极其深远的重要意义,必须付出艰苦努力的一项现实的和历史的光辉任务。经济、社会和政治文化的各项工作,都应当以此为指导方针,防止偏离和错失,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其终极目标,则是城乡一体化,避免扩大而逐步缩小以至消灭城乡和工农之间的差别、对立和冲突。

一、二元结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表现在很多方面,反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也突出表现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之间,即所谓二元结构的矛盾。二元结构,说的是先进的工业与相对落后的农业、繁荣起来的城市与相对陈旧的农村、不断富裕的市民与相对贫困的农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显得对立并产生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和这样那样的冲突。当前的人民内部矛盾错综复杂,而其中最广泛、最深刻、最突出的就是二元结构的矛盾。

我国的二元结构是传统的计划体制的产物。准确地说,计划体制导致二元结构的进一步固定化、刚性化和僵硬化。表现在城乡之间的户籍分割,是又一种“一国两制”,把农民排斥在市民之外,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蒙受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歧视。城里人和乡下人都是“世袭制”,一度采取“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动员、组织城市居民下放农村,把二元结构推向极致。

改革开放以来,先在体制外、后到体制内,二元结构的模式有所松动。但是,作为历史现象和计划体制的遗产,二元结构到今天依然是突出的。集中表现之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除个别年份外,经常是城市居民的所得收入增长率高于农民。以收入差距在3倍左右为基础,人均储蓄和财产的差距更达10倍或更多,特别是投资则尤难测算。人们常用的基尼系数,城乡统测,早已超越0.4的警戒线,有人计算达0.6或更多。延伸到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物质生活外,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也更悬殊。如教育、卫生和文化,城乡大不一样,已经提到是否公平(公正和平等)的高度。

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城乡关系,要求统筹协调,是一种惊醒,是一种转折,是一种开拓,有其现实性、针对性和紧迫性!

二、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与“三农”的互动

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到现阶段,有人归纳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正在大力推进,取得赫赫成果。这个“三化”,其实以二元结构为背景,两者之间是难以分割的。“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同样不是孤立或单边的,有赖于“三化”的进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正是要把两者联系和结合起来,使“三化”成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有利于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契机。

工业化或新型工业化,应当是支持和发展农业的巨大动力,不是为工业化而工业化。工业办在城市,农村只办农业,这种分工是造成二元结构的原因,有其历史局限。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乡镇企(工)业异军突起,打破传统格局,是广大农民在承包制之后的又一伟大创新。接着而来的一个口号,叫做“农村工业化”,引起不同评价。能否认为,要求乡乡村村都办工业,遍地开花,星罗棋布,不加臧否,这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一哄而起,有其积极效应。但是经过实践检验,很多行业办在农村,过于分散,从长远看是不可取的。多年来,经过整顿和改组、改制、改造,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然而,这绝不意味着工业化与“三农”是两条路上跑的车;相反,工业化仍旧要依靠“三农”(特别是某些资源、市场和劳动力),同时要竭力为“三农”服务。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始终要牢记。工业要为农业提供现代化的先进生产资料(包括机电设备),要为广大农民提供适销对路、价廉物美的生活用品,以改善其生活并为自己扩大市场,还不能忽视大量的农产品加工业,如食品、纺织等办在农村,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并就地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如果说,过去是农业为工业输了血;那么,现在到了工业为农业“反哺”的时候了。这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千万不能置之度外。

城市化或城镇化,应当是建设农村、密切城乡关系的重要一着,不是为城市化而城市化。这在不少同志的心目中,认知不尽相同。有人也曾认为,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看到“三农”问题不能仅靠“三农”来解决,而要以城市来改造农村、以市民来转化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解决“三农”。但这是一个方面,搞得不好,仅着力于此,容易放松对“三农”下功夫,造成城乡、工农差别的越来越扩大。好多地方的农民,特别是进城农民工感觉并反映,城市越来越优美、豪华和现代化了,相对而言,农村变化不大,并且城市建设的成果难为农民包括农民工所分享,于是,农民和农民工在心理上不平衡,在情绪上不平稳。看来,将城市化纳入视野,在把城市做大、做强、做美、做优的同时,必须同步地推进县域和乡村的建设,形成城乡互动互补和互惠互利,并处理好相互关系,注意到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努力达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尤其对因城市扩容而带来的农民失地即失业问题要慎重处理,免除其后顾之忧。这才符合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不是侧重一头,放掉一头。

市场化作为改革的取向和标准,应当充分估计其双重效应,不是为市场化而市场化。在二元结构的既定格局下,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其实际效应不尽相同。现在已经发觉,城市的市场化进程较快也较顺利,而农村的市场化进程则较滞后。对工业和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和力度也有差异。本来,城乡市场是统一的、放开的、互动的,这在理念上和决策上已经明确,而实践上和行动上却不一样。何况,市场化的原旨是平等竞争,实际上由于基础不同、实力不等,竞争的结果往往是有利城市和工业,不利农村和农业,某种程度上成为前者优胜、后者劣汰。因此,市场有其失灵即有失公平之处,需要政府给以调控和纠正,要在深化改革中有所筹措,努力建立和健全城乡一元的联运机制,逐步淡化以至抹去二元结构的体制约束。这也是促进城乡协调的必要一着。

总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一定要同正确对待和积极解决“三农”问题

打成一片。强调城乡协调发展决不是什么老话和套话,而恰恰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值得深刻领会,认真实施。

三、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若干对策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不仅体现在协调,也体现在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上;不仅体现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也体现在“三农”问题上。而其终极目标,则在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克服二元结构的传统症结及其带来的种种矛盾。这是一项长远的使命,不可能期望在近中期臻达。但也正因如此,应当作为一个方向,即时启动,不断逼近。

走向城乡一体化,贯串于方方面面,大体上有若干对策设想:

一是点面布局一体化。城市与乡村都是空间,原来是开通的,相互渗透、交叉。但在传统体制上,行政体制分割,各行其是,无法协调。还其本质,就要处理好点(城)与面(乡)的关系。区域经济学有一种观点,即点、线(轴)、面结合,就是这个意思。城市是核心,不能离开周围地区即其集聚和辐射面。所谓城市圈,同样是开放的,不是把城市圈住,与广大的“面”相隔绝。

二是基础设施一体化。包括陆、水、空交通和水、电、气供运,都要城乡联结,而不只是城市之间的交流。只有这样,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其他生产要素流才能通畅无阻,汇集成网,达到互通往来,调济余缺。

三是产业结构一体化。核心是工业与农业以及服务业的一体化,形成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规模的产业化。特别是工与农,相互供销,共同发展。在一个行业和产品,形成产业链,也应当和能够城乡结合,各扬其长。当前存在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和竞争过剩,导致产业结构的劣化,病灶之一是城乡各搞各的。

四是科教文卫一体化。特色在精神产品,长期来城乡差别也大,造成不同档次,使农村偏枯,影响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谓读书难、看病难,农村特别甚于城市,要花大力气纠正。

五是市场体系一体化。就商品市场而言,城乡已经放开,但是各有兴衰;而要素市场,差别尤甚。特别是资金融通和资本积聚以及技术、信息,城市有场,农村待萌。这对生产和生活的制约很大,如何统一和有序,亟待从长计议。

六是就业培训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形式一元,歧视仍多。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有结构性矛盾,所谓“民工荒”,与教育培训的偏颇有关。今后在就业上要城乡一体化,必须以专业培训的城乡一体化为支撑。

七是社会保障一体化。过去只在城市推行,特别是低保和失业保险,取得良好效应。现在应逐步向农村延伸,包括医疗和养老保险,更是雪中送炭。只是未富先保,不得不是低水平以求广覆盖,有待继续加强和完善。

八是资源配置一体化。这是上述诸一体化不可缺少的杠杆。一段期间,财政和信贷都向城市倾斜,导致农村失调,近年来有调整,还未达到比例恰当,要作进一步纠偏。

九是规划设计一体化。城市规划如火如荼,但是只规划城市,不及农村,县域规划也是这样,因此要使其扩容。城市设计不能盲目攀高,有待降温,体现节约;相反,乡村设计往往偏低,要在条件逐步改善后适当提升。

第2篇: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范文

[关键词]区域空间;城乡一体化;协调

“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和权利动作的载体。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如开辟耕地、植树造林、修建铁路等都构成空间结构的组成部分。空间结构状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运费、地租、集聚三个基本因素外,还有如资源的分布、地形与气候、历史特点、社会结构、与周围区域的关系、决策者的决策标准与决策水平等(陆大道,1988)。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乡空间结构的巨大变革。在多数国家社会结构体系里,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和相对非现代的两种社会形态,城市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逐渐成为人类文明先进的象征;而农村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渐渐沦于愚昧、落后的困境。城乡分离的社会大分工,使城市和乡村的协作关系笼罩上了城市中心论的阴影,长期以来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相互分离、独立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特征明显,城乡差距较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城镇与乡村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两者共同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总体经济最优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

一、区域空间演进的一般规律

(一)空间演进的阶段划分

经济发展推动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与成长,经济增长与区域不平衡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关系。区域空间以“核心——网络”为基本结构单元,在集聚与扩散的相互作用下,呈阶段性的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在传统农业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的四个阶段演进过程中,空间结构类型依次为均质化空间、极核化空间、点轴化空间和一体化空间(陆大道,1988;潘玉君等,2007)。其空间的组织形态由分散的点状、无发展轴、无规模等级结构逐渐向点轴系统,进而向空间网络一体化系统演进,城乡空间关系由共生、分离、对立逐步走向城乡空间融合。

1 传统农业阶段。这个阶段历史漫长,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逐步出现以居住为主要职能的乡村居民点;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以商品交换为职能的小城镇慢慢出现,城乡结构初步形成。但由于社会发展缓慢,城乡之间交通等区域性基础设施水平低,城乡之间人员、物资、信息交流很少,没有形成区域间经济发展的疏密问题,空间结构状态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即呈现低水平的空间均衡发展状态。

2 工业化初期阶段。18世纪的工业革命所引发的工业化进程,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城镇化,传统的以家庭、作坊经济为主体的分散式的城乡空间格局迅速瓦解,区域空间结构开始进入由分散走向集中的发展阶段。社会变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较快增长,社会分工明显加快;水上交通、铁路和公路运输的出现,使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集聚经济”效应开始出现,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使城镇不断吸收广大乡村地区的资源,并向周边地区输出商品,城镇逐步形成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低效的空间均衡状态被打破,空间经济梯度突显。

3 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的发展使国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国家和私人投资能力扩大;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重化工业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开始大量出现,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逐步加快。资源的开发和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使新的城镇不断形成,单纯的“中心一”模式逐渐变为多核心结构,城镇职能分工和等级体系初步形成。由于集聚经济在社会经济区位决策中的统治地位,社会及产业主要集聚于高等级的城市和轴线上,“点一轴系统”逐步形成,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愈演愈烈,空间结构仍处在变化之中(陆大道,1998)。

4 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科技文明高度发展,并在经济建设、城乡规划、生态保护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事业使经济发展的区位因素大大下降,“集聚经济”发展超过了所能允许的边界,形成了所谓的“集聚不经济”,“用脚投票”的民主制度使城乡、区域之间的消费、收入、就业和机会选择的差异逐渐消失。生态文明理念受到高度重视,各地区的空间和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以城镇群为主导的“点一轴”空间系统逐步完善,等级差别愈来愈小,整个空间结构重新回到“平衡”之中。

(二)空间演进的三维模型

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决定着空间结构的演进过程。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前,相对薄弱的经济基础和对物质生活的高度渴望,使社会经济的空间运动以集聚为主,其主要动力是经济因素,增长极发展模式成为最佳选择,区域空间结构不平衡不可避免。到了工业化的中后期,公平、正义、发展机会均等社会因素渐起主导作用,经济因素作用下降,平衡布局、发挥社会效益变得愈加受到重视,社会经济区位决策可能偏离经济上的最优方案,随着经济、社会两维空间延伸。到了后工业化阶段,强大的技术手段强烈地改变着自然结构和生态环境结构,生态环境因素愈来愈明显地影响国家和地区资源开发方向、产业选择和空间布局,空间区位抉择同时受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因素的作用,空间结构变化沿着三维空间延伸(陆大道,1998)。

二、我国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现状解析

(一)城乡空间结构演化进程明显加快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我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的战略,把发展重点放在城市,而农业部门只是向工业部门提供粮食、原料和劳动力,导致农业减产、粮食供应紧张、农业部门长期滞后、城乡差距加大,城乡空间结构严重失衡,使整个国民经济陷入困境(周叔莲、金碚,1 993)。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多重背景下,我国城乡结构在经济、社会转型等多重推力下,正经历着急剧的空间演变进程(李国平等,2009)。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增长,以及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网络的扩张,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性转型和经济能级提升。伴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建设呈现出大规模的开发热潮,城乡空间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演化进程。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2008年底,人均GDP为2.2698万元,已基本具备了促进城乡空间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条

件: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升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城镇化、工业化加快推进,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不断进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民生得到显着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步入了小康水平;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中央政府多次下发文件,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规划。

(二)影响城乡空间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

尽管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平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严重障碍。新中国成立之初实施的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道路,在为工业化作出贡献的同时,却由于“抑农保工”和“城镇剥夺农村”两大措施损害了社会公平目标和牺牲了农业效率。农村人口因转移无门而大量滞留在有限的农业空间,农业的规模经济难以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迟缓,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导致有效需求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有效需求长期不足,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隐患(何念如、昊煜,2007)。

我国城乡空间布局混乱,多数城市空间扩展陷入“摊大饼”的怪圈,处于近域无序蔓延,广域扩展严重不足状态。一是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带来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就业困难、地价上涨等一系列过度“城镇化”问题;另外,城镇化将城镇技术水平低和污染严重的工业向农村转嫁、扩散,从而也连带地将城镇污染向农村延伸、扩散,形成新的污染区域,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失衡(王春光,1997)。二是多数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城镇规模存在断层,缺乏大城市,不利于经济要素与产业的快速聚集与扩散,不利于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由于小城镇缺乏投资,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标准低,吸引力差,一些企业不愿在小城镇扎根,使工业合理布局不能顺利展开,疏导大城市人口的阻力很大。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尽管大城市已明显表现出工业和人口过分集中的许多弊病,却仍然存在着继续集中的趋势。三是在产业发展上,城市之间的依存度不高,产业落差和经济落差大,城市功能定位不明确。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的产业发展矛盾难以协调,中小城市的支撑产业普遍不强,第三产业发展不足,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不同程度地发展滞后。四是在行政管理上,大都处于无序竞争、各自为政,而不是有序合作和协调发展等等。

三、我国城乡空间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外部环境

推进城乡空间一体化的目的是要使城乡经济社会相互支援

,共同发展,为人类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一切改革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推进城乡空间一体化是一个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过程,必须拥有一个健康的宏观经济环境。首先是保持宏观经济基本稳定,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其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节能减排约束,改变目前主要由投资带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调低税率,刺激和鼓励国内消费,启动巨大的乡村消费市场;第三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改变目前经济主要依靠工业带动为三次产业协调拉动;第四是改革垄断行业,加快事业单位改革,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黄坤明,2009)。

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要以人为本。一要采取各种措施为人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因此,国家要保护农业、建立自然保护区、新城建设引入农业景观、维持生态平衡,使人类可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二要提高人类素质,增强责任感,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也刚步入中级阶段,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但经验告诉我们,发展经济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保护环境是为了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二者并不矛盾。

(二)城乡统筹规划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前提

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宏观调控中,城乡统筹规划始终是重要的工具。打破行政界线,建立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既注意城乡之间以及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又注意城市发展与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紧密联系,从城乡区域整体的角度进行统一规划,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前提。用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来控制城乡土地的使用,使城乡发展相互衔接,从根本上防止城镇无限无序蔓延,保护农业发展。通过建设高度发达的道路交通系统,缩短城乡之间的距离,方便人们的出行和货物运输,从而使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兴旺发达。

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和小城镇都已编制了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也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不少城市甚至进行了多次修编和调整。但是,由于我国城乡发展规划的法律约束力弱,随意改动现象严重,致使规划难以落实。只有通过立法,加强规划的约束力,才能保证规划的权威性。城乡统筹规划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不仅仅是规划专家和政府的事情,必须允许社会公众参与并得到他们的认可。西方国家所有的规划必须通过市民的审议程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要充分转变政府职能,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社会公众的利益,不断增强服务意识,通过强化社会公众对城乡规划和管理的参与和监督,引导和帮助公众去改善发展环境。

(三)发挥政府职能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关键

统筹城乡空间协调发展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离不开政府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重视扶持和保护。一些人相信市场的力量,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自然消失,我国可以通过人为地加速城镇化进程来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空间的迅速融合。这种想法不但不可取,而且非常有害。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放任自由的,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常常给市场经济造成无序和混乱,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对于自由竞争发展中的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应当努力去调控和纠正。城乡空间发展即有内在的规律性,也需要从外部加强引导和支持,西方国家无不竭尽全力从立法、政策、科技教育等方面为城乡空间协调发展保驾护航。

另外,由于农业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和公益性,农业生产周期长,农产品的需求供给弹性低等,因此,市场对农业的调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对农村改革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支持参与程度,深刻影响着社会参与度和农村面貌改变程度。解决城乡空间二元结构,从我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来看,必须要依靠政府的积极作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支持农业、农村的发展,提高农业、农村的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城乡

空间一体化的途径

发达国家城乡空间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高度发达的城镇化并没有消灭农业,农村作为农业生产的场所和人类聚落的一种形式,也不会完全消失。相反,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应从具体政策和资金投入上加强对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在当前农业日趋市场化的形势下,通过龙头企业的订单农业,把分散的一家一户式的农民组织起来,解决农民种易卖难的后顾之忧;积极发挥市场对生产的指导协调作用,引导农民种植结构优化、品种优化的作物,面对国内、国际市场,提高农民在生产流通领域的利润增值问题。同时,要进一步落实“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战略,进一步进行土地制度创新,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强农业,不断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增强农业综合能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比较收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完善(黄坤明,2009)。

(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基础

社会保障是实现二次分配的一个重要手段,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贫困率,防止两极分化。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了城乡间的差别,对农村城镇化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随着城乡一体化相关政策的实施,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问题仍然很多。首先,我国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比较窄、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比较薄弱、资金支付压力大、部分社会群体保障待遇不合理,特别是城乡社会保障不平衡、不衔接等问题尤为突出。其次,农村社会保障仍然非常薄弱。一是农村低保制度刚刚开始建立,贫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还有待完善;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配套资金不到位,保障水平过低;三是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没有定位,农村养老保障方面存在明显的制度缺失。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非农化的发展,我国农民人均耕地越来越少,土地的保障功能逐步退化。另外,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农村家庭小型化也导致家庭保障功能大为削弱。当前农村医疗、教育费用支出过高,抵制了农民的消费意愿,导致经济发展过多依赖投资和出口。因此,建立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有助于贫困农民增强消费能力,拉动经济增长,而且有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城乡生产资料的合理流转,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形成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高效率的社保体系,通过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社会保障关系跨省市转移接续,不断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等。

[参考文献]

[1]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6-59

何念如,昊煜,中国当代城镇化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1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6

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9

李国平,杨军等网络化大都市——杭州市域空间发展新战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5

潘玉君等,区域发展与主体功能区系统研究(第2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1-32

王春光,中国城镇化之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225-227

第3篇: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范文

1河南省城乡发展研究概述

若将城乡发展相关研究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来考察的话,河南省城乡一体化的定性研究主要进行了河南省城乡发展协调性的探讨,以及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劳动力及发展机制与途径等问题的研究[1-3]。对于河南省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的量化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李春等对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进行分析[4-5];二是张竟竟等通过构建城乡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测度河南区域城乡发展差距[6-9]。当前国内对于城乡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概念的探讨和城乡一体化规划模式上[10],目的在于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城乡联系,改善城乡关系[11]。系统的定量分析研究基本还处于摸索尝试阶段[12-13],且主要是以朗迪勒里(Rondinelli)等国外学者的城乡关系论为依据,对城乡关系的发展水平、协调状况,或从社会、经济、空间、生态环境、生活水平等方面进行设计,或从基础设施、城镇体系、城市化水平、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评价[12,14],评价指标的选取涉及了城乡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其中,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城乡恩格尔系数最为常见,且多采用均值指标和密度指标,以区域指标衡量城乡发展水平造成了各类评价基本上是在以城市为主导的情况下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从区域系统的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应用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对河南省城乡协调发展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准确判断城乡两大区域系统的协调程度及制约因素提供了科学依据,是对河南城乡协调发展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的有益尝试。

2城乡协调度模型

2.1城乡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城乡协调发展表现为一个地域社会经济过程,是一个城乡协同度、融合度日益提高的过程[15]。综合运用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等方法,并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系统性、动态性、可比性、代表性等原则选择城乡协调度评价指标。为了衡量和评价城乡协调发展的水平,根据指标体系选取的方法及原则,建立了一套由目标层、系统层、控制层和指标层所构成的具有递阶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见表1。城乡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以城市和乡村两个子系统间的协调程度作为目标值,对于城市和乡村系统层次,又分别从城市生态设施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水平3个方面选择城市协调度指标;对农村协调度的反映则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3个方面选择相应指标。

2.2城乡协调度基本模型

区域城乡关系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且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为了确保城乡协调度计算结果的科学性,综合现有的协调度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3类:距离协调度、变化协调度和综合协调度。目前的协调度模型多用于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性评价。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将距离协调度和变化协调度相结合,并应用于城乡区域系统的协调性评价,是对城乡发展进行定量研究的有益尝试[9]。由于城乡协调度存在合理的区间,最理想的状态是城市、农村以及系统的整体发展均保持最优;反之,若部分与整体都处于最差发展状态,人们是不能接受的。根据这样的思想,定义协调度计算公式为:B=1-S/Y……………………………………(1)Y是平均值,S是标准差。B越大,说明各个子系统之间配合得越好,即协调度越好,反之亦然。该模型可用于2个以上子系统间的协调关系评价,因而根据以上模型分别进行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和农村发展综合指数的评价,可以判断出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在各年度城市和农村各自发展状况,并可以进一步分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状况、生态设施水平和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水平、农村经济条件等各子系统之间的配合程度,找出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从而为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促使区域城乡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健康、协调地发展。

在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和农村发展综合指数计算的基础上,构造城市与乡村协调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C=ìíîïïüýþïïf()X×g()Y[f()X+g()Y2]2K………………………(2)f(X)、g(Y)分别为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和农村发展综合指数,显然,从理论上分析,f(X)与g(Y)的离差越小,城市与乡村协调程度越高。式中C为协调系数,0≤C≤1。K为调节系数,它用来反映当城市与农村发展水平一定的条件下,为使城市与农村的综合协调度最大,即f(X)与g(Y)之积最大,城市与农村进行组合协调的数量等级,K≥2,在河南省城乡协调度评价中取K=2。为了全面反映城市与农村的协调程度,利用C、f(X)和g(Y)再构造协调发展度函数:D=C×T……………………………………(3)T=αf()X+βg()Y……………………………(4)式中,D为协调发展系数,C为协调系数,T为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它反映了城市与农村的综合发展水平,α和β为待定权重,T∈(0,1),D∈(0,1)。显然,协调发展度D综合了城市与农村的协调系数C及其综合发展水平T的信息。案例分析中认为城市协调度与农村协调度对城乡协调度同等重要,因此,取α=β=0.5。该模型适用于两个子系统间的协调度评价,可以准确把握城乡之间的关联程度及其发展阶段。

2.3城乡协调度计算步骤

首先分别计算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和农村发展综合指数:①对按照城乡协调度指标体系收集到的原始数据采用级差标准化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X̂i=Xi-XminXmax-Xmin………………………………(5)X̂i=Xmax-XiXmax-Xmin………………………………(6)X̂i为标准化后数据,Xi为原始数据,Xmax为原始数据中最大值,Xmin为原始数据中的最小值。当指标越大越好,即正指标采用式(5)计算;相反,当指标越小越好,即逆指标则用式(6)计算。②对标准化后数据,采用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赋权法对其赋权,即对指标体系中控制层的各子系统指标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得到的因子得分系数及其贡献率进行数学处理,使其和为1,将其作为对应指标的权重,记作λi。③将标准化后数据与对应权重乘积,再求和,即Mj=∑λiX̂i,分别得到城市的生态设施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水平的综合得分,记作Mj(j=1,2,3);以及农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水平和农村经济水平的综合得分,记作Mj(j=4,5,6)。④应用公式(1)求出f(X)和g(Y)。公式(1)中Y是Mj(j=1,2,3)的平均值,S是Mj(j=1,2,3)的标准差;当j=4,5,6,按同样方法计算。B越大,说明各个子系统之间配合得越好,即协调度越好,反之亦然。⑤按照公式(2)、(3)、(4),对f(X)和g(Y)进行处理,得出城乡协调度D值。

3河南省城乡协调度动态评价

3.1河南省城乡协调度动态演变分析

应用城乡协调度模型按照操作步骤进行1998—2007年河南省城乡协调度的动态评价分析,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1999—2008年),结果见表2及图1、图2和图3。单从城市发展来看,城市生态设施状况在1999年和2000年出现波动,原因是这2年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较高造成的。其他时段城市生态设施、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因而其综合发展指数也呈现出上升态势,表明各子系统间配合得当,从而促进城市区域系统整体的快速发展;这与近年来河南省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并将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单从农村发展来看,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呈现同步发展,可是2003年以后农村经济水平提高更快,从而导致农村发展指数的波动。究其原因,2003年农村总产值较之前有明显提高,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河南省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确实为农村经济水平提高做出了贡献,而且各项惠农政策也初见成效,但仍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由此不难看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总体来看,城乡协调度是在增长的,表明近年来河南省城市与农村两大区域系统总体上是朝着协调发展的态势迈进的,但也有所波动,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发展指数的波动造成的,这也表明农村发展速度与城市发展速度还存在一定差距,还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是农业和农民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三农”问题,才能促进农村与城市同步发展,也才能真正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3.2河南省城乡协调度与城乡收入及消费差距比较分析

单从河南省城乡收入和消费的绝对水平进行比较,与当前普遍结论相似,即城乡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然而,只要是采用了一套指标体系进行城乡发展的相关评价的却均显示城乡关系在朝着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河南省城乡协调度也证实了这一点,见表3。这表明单用收入和消费的绝对数值来判定城乡相互关系问题是不全面的,城乡区域系统是涵盖了生态、经济、社会及农村、农民、农业的一个复合系统,收入和消费水平确实能从一定层面简单了解城乡发展状况,却难以综合评价城乡区域系统的整体发展状况。当前出现的收入与消费水平差距仍加大,而协调度却在增加的现象与中国近年来所出台的一系列区域发展政策紧密相关。如近年来河南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很大发展,村村通基本实现,农村电网等均已实现,只是基础设施的社会经济效益需要一定时期才能显现,农村社会应谋求全面发展,而不只是经济指标的增长。

第4篇: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范文

[关键词] 城乡协调 解释结构模型 城镇化

一、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的提出

城乡协调发展的提出源于我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建国以后,政府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在苏联模式的指导下,采取了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重工业化战略,以“剪刀差”和一系列城乡分治的制度和政策,人为的压低粮食价格,把大量资金转移到城市,从而造成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明显。城乡分治的政策和制度,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但却是日后导致我国城乡社会日益分化的根源。城乡发展的失衡导致城市的发展受到了相对落后农村的制约,城市接纳不了日益增加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许多国企举步维艰,城市问题繁多。因此,众多学者研究城市发展问题时不再只局限于城市,研究农村问题也会考虑农村和城市的关系,城市问题和农村问题为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提供了客观要求和宏观背景。

二、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城市和农村构成了一个拥有多种子系统的复杂系统,该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必然是很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实证分析以及请教相关专家,我们总结出了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7个主要因素。它们分别是:①乡镇企业的发展;②城镇化的进展;③农业现代化、产业化;④城乡二元体制的创新;⑤交通、信息等公共产品供给的改善;⑥城乡之间的市场合作;⑦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7个因素之间存在着多种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①能直接影响③,②能直接影响⑥⑦,③能直接影响①,④能直接影响②⑥⑦,⑤能直接影响①②⑥⑦,⑥能直接影响①②⑦,⑦能直接影响②③⑥。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构造一个只包括直接因果关系的邻接矩阵。按照布达尔法则,求出该邻接矩阵的可达矩阵,并进行级间分解的结果是:

L1=①③,L2=②⑥⑦,L3=④⑤

三、结果分析

1.从模型可以看出,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是交通信息等公共产品供给的改善和城乡二元体制的创新。交通、信息等公共产品供给的改善,有利于促进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更好的发挥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对城乡经济协调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但是,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城乡有别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一方面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调;另一方面造成农民负担过重,农民增收缓慢。因此,要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向城市和农村提供均衡的公共产品。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壁垒是造成城乡发展差距的根本原因。首先,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主要是农业的基础地位长期受到严重削弱,城乡之间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农村就业严重不足,城乡差别制度化,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从总体上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2.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依据的主要路径有城镇化的进展、城乡之间的市场合作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这几条路径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其中,城镇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核心路径。城镇作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重要节点,是城乡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枢纽,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对周围的落后地区产生更强的吸附力和扩散力。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于把大量农村人口和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必然需要更多的廉价劳动力来支撑,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也必然伴随着城乡之间产品和要素的双向流动,促进城乡之间的市场合作。

3.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就是要打破城乡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因此,决不能忽视农民的利益,轻视农村建设。农村的发展,最终必然要通过农村的工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来实现。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加快资源和人口的集聚、集中,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和城镇的转移。农村人口数量的减少,为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是农村实现工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我们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大力扶持农村加工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使农民能够分享到城市化的利益,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徐明慧等:地区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ISM分析[J].价值工程,2005,10:84~86

[2]夏安桃等: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人文地理[J],2003(18),5:57

[3]宋葛龙:建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新框架[J].宏观经济管理,2004(5):29~33

第5篇: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范文

[摘 要]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关键是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内在的互动发展机制,以乡村旅游推动城乡统筹目标的实现,以城乡统筹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互动发展机制的内涵及特点,并提出了两者互动发展的机制模型。

[关键词]乡村旅游 城乡统筹 互动发展机制

一、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互动发展机制的内涵及特点

所谓互动发展机制,是指在各自内部因素协调的条件下,双方之间相互开放、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并形成保持和推动这种状态和过程健康运行的机制。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的延展性和城乡统筹的特点,本文所强调的“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互动发展机制”主要是指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互动发展系统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根据动力系统理论的观点,本文认为可以把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看作一个系统,不仅要求各个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之间必须保持协调,而且要求两个系统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协调与稳定,这个系统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乡村旅游、城乡统筹本身作为一个系统,其各自内部的多个要素、多种关系必须保持协调。城乡统筹中的城乡关系、人口规模、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应保持协调;乡村旅游发展的客源市场、发展规模、产品结构、服务设施、接待水平等应保持协调。

第二,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之间必须形成一种相互依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乡村旅游应该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良好载体和有效途径;而城乡统筹要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可靠经济支柱。

第三,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之间必须有一种内在的互动联系机制,如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机制、土地流转机制、资金融通机制、利益调节机制等,以保证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双方的紧密结合,从而使双方之间形成统筹兼顾、相互激发、互惠互利的统一体。

第四,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的互动是一种动态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双方的发展速度或规模不一致、不协调的状况,从而影响双方原有的互动发展,但这种暂时的不协调或不断出现的不协调又为双方的协调发展找出了新的差距,提出了新的要求,开辟了新的途径,从而成为双方协调互动的推力,使双方在新的互动条件下获得新的协调发展,并推动整体跃升。

第五,乡村旅游和城乡统筹这两个系统既不是孤立的系统,也不是封闭的系统,而是开放的系统。因为它们之间既有物质的交换,又有信息的交流,即存在着要素的互动。要提高双方互动发展的质量和规模,它们之间要素互动(流动)在方向、速度、数量上必须保持协调。

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的互动发展,其目的在于通过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的协调互动,打破行政区划、城乡分割以及地区封锁等,促进各经济要素的合理流动与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平稳、较快发展。

二、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互动发展的机制模型

对乡村旅游来说,它是一个由需求者(旅游消费者)、供给者(乡村社区、农民)、支持者(政府、行业协会、组织)、媒介(市场)等多个利益诉求主体所构成的经济系统,各利益诉求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所引发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对于城乡统筹来说,它是一个由城与乡的共生单元所构成的共生系统,各个要素在系统内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是增强城乡关联度、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无论是对于乡村旅游,还是城乡统筹来说,在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各利益诉求主体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磨擦,即通常所说的“利益不均衡”问题,如何有效协调和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所共同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只有理性地、有效地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保持城乡统筹内部各要素的协调,有效发挥乡村旅游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生态环境和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等综合功能,从而有力促进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的良性互动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基于此,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的互动发展,既要找到着力解决城乡统筹发展中所面临问题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又要从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找到支持城乡统筹中发展乡村旅游的动力源。通过城乡统筹的发展为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策引向和制度保障,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则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支持。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结合我国乡村现状、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以及农村发展旅游业的可行性研究等,本文认为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的互动发展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图1 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的互动发展机制

1.乡村旅游对城乡统筹的推动机制

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新渠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载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式,无疑是解决城乡统筹的有效途径。因此,要从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来自需求者的影响力、来自供给者的吸引力、来自媒介的拉动力和来自支持者的推动力,建立乡村旅游对城乡统筹的推动机制。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有利于带动乡村的人流、物流与信息流的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环境,从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产业和生态的融合(见图2)。

图2 乡村旅游对城乡统筹的推动机制

第6篇: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乡关系;城乡协调发展;实践与启示;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F29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6)05-0056-05

1.发达国家的城乡发展与实践

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后现代化社会和城市化高级阶段,农业和工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和农工商综合企业迅速发展,农场经营管理趋向集中化、资本化和企业化,农民收入提高和城乡居民社会地位的平等化,小城镇兴起与郊区城镇化发展。它们面临的问题是保护城市与乡村的居住环境的多样化,推进城乡融合、城乡优势互补的城乡一体化发展[1]。

为了城乡协调发展和体现城乡的各自功能,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采取了绿化村庄、拓宽或取直道路,修整村旁河岸,修建公用水井、灌溉池塘和粪肥储存设施,修整住房,建造农村通信系统,建立社区中心等促进农村发展。其主要做法有:(1)通过立法形式进行乡村地区城镇开发,政府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政策立法,对乡村城市化进行支持和重视。如英国政府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就进行了“新城运动”;美国则于1968年通过“新城镇开发法”,第一批就建成63个规模在2万人左右的新城镇。英美两国都制定了“农业基本法”以确立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方针政策,韩国的农业立法则有明确的宗旨和目标,有达标的途径和办法,有明确的赏罚条款,保持法规的连续性等。(2)积极引导工业的分散化。如意大利全国有8000多个市镇,已全部覆盖了农村,每个市镇平均7000人,工厂分布在周围的农业区域,市镇之间主要是商业、服务以及文化、教育等公益机构。韩国于1970年提出“培育新农村运动”,“使所有的村庄在最近的将来从传统性落后、停滞的社区,转变为现代的、进步的、有较好生活环境的社区”。从1971年开始的“新村运动”,由政府自上而下地动员大量财力、物力和农民劳动力,致力于改善农村环境、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韩国农村社会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方面已经向现代化迈进,农民生产有所提高,农村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趋于现代化,乡村小城镇和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受到了重视。不仅有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完善的设施,而且到处绿草如茵,创造了一种高度文明的生活环境,从而避免了城乡之间的严重矛盾冲突[2]。(3)发展农业集约经营和多种经营,改变农业生产落后局面,并在种植业内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工业部门对农村农业部门的反哺。如自1960~1980年,日本中央政府农业预算在国家总预算中的份额一直保持在7%以上,对于农户购买农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补40%,剩余20%由农协贷款,由此促进农业机械集约化经营;韩国则加大对农村农业部门在科技、教育、交通等方面的公共投资,改变农业生产的落后局面。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为适应世界高新技术发展趋势,日韩两国都加大了技术反哺农村农业的力度,自下而上建立了一大批现代化科研教育设施,出现了“电脑村”、“高新技术村”及“高效农业村”。(4)大力兴办农村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工程,加强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如在日本,当以工业为中心的非农部门劳动力吸收能力减弱时,政府就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点放在农村内部,转移的方向主要是向农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向农业的产前和产后部门转移。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后,为解决就业问题,罗斯福新政时期通过建立公民水土保持团进行农业基本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吸收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些国家在农业内部扩大就业面的做法对西部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大借鉴意义[3]。(5)建立功能齐全的农村组织―农业协同组织。如日韩两国均建立了农协,农协网络了农村中的全部农户,不仅是农村中的经济组织,也是农民的政治组织,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地位,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协既可以代表农民与政府讨价还价,也可以作为政府代言人,执行国家农业政策。政府反哺农业的政策策略,是农协促使政府制定并通过农协实施。所有这些方法和手段使日韩农村农业同整个经济一起进步,实现了农村农业现代化,促进了农民收入提高,维护了社会公平[4]。

2.发展中国家处理城乡关系的实践

二战后获得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赶超目标,企图以工业化带动经济增长作为发展战略的重点,将大量资金投放在城市,忽视农业和乡村发展,过分榨取农业剩余用作工业和城市发展积累,从而使乡村更加落后和贫困,城乡差别呈现扩大态势。1960年代后期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步认识到片面工业化战略的局限性,开始重视农业变革和乡村的综合开发,重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发展中国家城乡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乡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较低,城乡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城乡分割,城乡居民存在两种身份制,存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市以工业为主,乡村以农业为主,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与城市高失业率持续并存等等。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的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的二元结构,导致其城乡之间的联系与发达国家比起来要弱得多。而发展中国家以高度集中的空间模式推进城市化,往往直接造成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发展的极度不平衡,体现在生产活动、就业机会、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平衡,即在城市中,居民较富裕,非农业活动、就业机会多,人口集中;而在乡村地区,以农业活动为主体,就业机会少,这些都会限制乡村的经济发展而扩大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距,进而带来许多社会方面的不平等,这给经济更快上升、利益的合理分配都带来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推进城乡关系协调的典型做法主要有:(1)改善农业生产软硬环境,增加农业投入。如巴西政府在1965~1985年用于农业的政策资金累计约2191亿美元,其中310亿用于农业补贴,其他用于投资和市场政策。1985年非洲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1986~1990非洲经济复兴优先纲领》指出,对农业的投资占总投资的20%~25%是比较理想的[5]。(2)进行。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规模缩小式”和“土地银行式”。如墨西哥把大土地所有转变为小农场所有,巴西则是由联邦政府向农民提供信贷用于购买农村地产,从而推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菲律宾是先征收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然后由土地新主人分期向土地银行交付土地购买费,银行再付给原地主。(3)乡村工业化。在农村地区开设工厂,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就业,增加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如泰国政府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1977~1981年),开始着重发展小规模劳动密集型农村工业,以后又采取多项计划和措施来促进农村工业化。(4)优化城市布局。发展中国家一般采用三种形式布局城市,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一种是扩散化布局,使经济增长由中心城市向扩展。第二种是设新城,以边远资源开发地区或者以进行“绿色革命”的地区为新城建设点,形成新的增长极。如1967年巴西政府为了加速边远农村的开发,在远离海岸1000公里的亚马逊大森林中的马瑙斯建立增长极以带动整个亚马逊地区的发展,1974年后,在这个增长极的辐射下,亚马逊地区又建立了17个次增长极,形成了带动整个区域开发的发展网络。第三种是发展小城镇,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形成多个经济增长点。(5)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是人口多、人口的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低下的生产率导致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及国际关系中的劣势地位等[6]。

3.中国东部发达区域处理城乡关系的模式

3.1义乌:城市发展主导下的以城带乡模式

从理论上来讲,以城带乡模式是最典型的现代城市力量的扩展,表现为通过城市的扩展力量或扩散效应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理想格局;其主要特征在于城市发展及由城市的扩展而波及、卷入乡村的社会发展,它是整个社会由农村社会结构向城市社会结构转变的开端,经过城市带动乡村发展,通过工业生产力作用实现对城乡社会的改造[7]。以“中国小商品城”闻名于世的义乌是以城带乡模式的典型。义乌位于浙江中部,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2002~2003年稳居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17位。义乌模式的特征在于以商品市场发展为龙头,先横向再纵向的产业聚集为基础,市场经济为主导,产业聚集与城乡一体化良性互动,以点――线――面的推进方式,从小城市迈进大中城市。在1978~1988年的初步发展阶段,义乌产业初步聚集与同心圆城市出现,城镇形成商业贸易中心,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与传统轻加工业围绕商业中心逐步聚集,稠城镇在义乌县的经济中心地位得以确立,位于城区周围的徐江、下骆、青口与廿三里等乡镇,工业率先启动,城镇建设得到发展。这一时期,义乌城区面积从1970年代末的2.8平方公里扩大到5.88平方公里,人口从3万余人增加到6.18万人,建制镇从2个增加到6个。在1988~1998年的劲升时期,义乌撤县改市,城区扩张与周边中心镇迅速发展,成为浙中重镇。在城市聚集经济效应影响下,义乌城区同心圆布局因无法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迅速沿交通干线向经济强镇延伸,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1998年,义乌城区面积15.4平方公里,人口近20万,建制镇15个。从1998年至今,义乌城市加速聚集,城市发展迅速,城区辐射力增强,周边乡镇因汽车通勤而迅速与城区紧密交流、城区沿交通干线进一步呈松散型延伸,连接交通干线上乡镇的工业率先受到小商品城的辐射,位于杭温、绍金公路线与浙赣线上的乡镇,工业经济与城镇建设迅速发展。2002年,义乌城区面积32.2平方公里,人口近43万;廿三里、苏溪、佛堂三大中心镇已纳入城区“十分钟交通圈”,成为城区卫星镇。审视目前义乌的城乡发展实践,可以发现第三产业的聚集与提升对城乡发展作用最为直接,义乌城乡一体化迅速推进在于以商业市场的聚集促进消费聚集与人口聚集,进而促进商业中心形成与城区发展,同时,打破行政地域限制,促进行政管理体制“市管县”改革、市场化土地资源运作和土地收益股份化[8],成为义乌以城促乡的关键环节。

3.2龙港:以乡镇企业带动城乡发展模式

乡镇企业作为城乡一体的联结点,改变了传统乡村、工业城市的格局,突破了国有经济大一统的计划体系,成为城乡经济发展中颇具活力的微观主体之一。以“中国农民第一城”而著称的温州龙港镇是以乡镇企业带动城乡发展的典型。龙港镇建镇于1984年,目前总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14.7万,是苍南县经济中心、温州综合实力强镇、浙瓯南闽东北地区重要物资集散地、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小城镇”试点。龙港建镇之初,在全国率先进行土地有偿使用、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和股份合作企业制度改革,成功走出了不依赖国家投资、主要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建设现代化城镇的新路,为中国农村城市化做出了实践上的有益探索。目前,2.7万亩的耕地、5000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万亩蔬菜瓜果基地以及3000亩海水养殖、2000亩淡水养殖基地,奠定了龙港农业的基础;以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主和个体私营经济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印刷包装、毛纺毛毯、塑料编织三大支柱产业所形成的575家企业、20多个专业市场以及通讯电缆、制药、仪器仪表等高新技术行业构成龙港工业经济的灵魂。总结龙港城乡发展实践,可以发现以乡镇企业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完整的“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农民市民化”的经济学路径,它在诸多方面推动了农村城市化的演进,表现为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吸纳的贡献(2000年中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28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7%)、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提供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建设资金以及对农村居民整体素质提高的改善[9]。同时,作为一种农民自发的城市化,以乡镇企业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所存在的布局分散、工业污染、生态恶化、发展差异悬殊等问题是我们在处理城乡关系实践中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

3.3嘉兴:整体推进的城乡发展模式

城乡整体推进就是将城市中心组团与周围乡镇及乡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各项制度,统一规划城乡人口分布、产业构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等实现城乡的区域融合,实现特定区域既是城镇又是乡村、城乡界限模糊,乡村发展不依赖于城市的设施,城乡之间协调、均衡和相互作用,融合于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统一体中实现区域现代化。这种模式推进的前提是农业现代化、乡村工商业的高度发展、农村文化和技术全面提高,城乡生活水平接近以至城乡差别缩小乃至淡化,它强调城乡之间的相互流动与相互作用,并非所有地区都适合这种模式。城乡整体推进一般发生在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密度高、城镇密集、交通网络较为完善、资金充裕、产业水平高、工业化程度高、非农产业程度高的河口三角洲。1998年以来,嘉兴注重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注重工业化和城市化。2004年以来,嘉兴编制了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和6个专题规划,为推进网络型大城市建设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作保障。在具体做法上从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推进城乡共同发展,并将具有区域性的城乡整体推动发展的最基本实施单位落脚在县域经济的层面。2003年,嘉兴城市化水平为45%,各级城镇规模迅速扩大,已经形成以嘉兴市区为核心、5个县城为主体、若干个中心镇为支撑的城镇网络框架,城乡公交开通了36条线路,通达238个行政村,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80%;城乡互动能力不断增强,专业市场与块状经济相互促进;全市农村劳动力当中从事二三产业的占到67%,农民收入中来自二三产业的占8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49.6万人,村级合作医疗覆盖率98.7%,广大农村区域正逐步转变为城镇新社区[10]。

4.中外处理城乡关系的启示与西部地区的实践借鉴

4.1始终重视城乡双向互动和实现城乡协同发展是避免城乡隔离的根本保证

城市与乡村的发展状态是城乡社会经济系统的自组织与互动过程的有机结合,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脉络是由乡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到大城市的郊区化到最后迈向城乡一体化,这是一个渐进的、城乡社会现代化的系统演化和动态自然发展过程,是一种恰当处理城乡关系的发展理念和工作方法,这种发展强调城乡两个单元是互动发展的过程,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作用;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差别的消失绝非一蹴而就,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统筹城乡发展不是超越阶段,盲目奢求城乡同样发展。短期内完全消除城乡差距,实行完全相同的城乡政策既不现实也无法完成。我们要缩小的城乡差距是那种过大的、不合理的差距。按照执行的难易程度我们不妨按照先易后难的做法,先实行城乡经济统筹、再城乡社会统筹、最后是城乡政治统筹的办法协调城乡发展;在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当校正“城市偏向”,将城市与乡村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城乡平等发展战略,避免出现城市问题突出而乡村衰落萧条的两难困境;协调城乡关系的目标是扭转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即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的协调发展,是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市居民与农民通盘考虑、整体发展的战略思想,其重点是对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深层次变革,需要观念、机制和体制的诸多变革。马克思主义本质上要消灭的是城乡对立而不是城乡差别,恩格斯曾经指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目标的两个标志是工农之间阶级差别的消失和城乡之间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的消失。

4.2城乡协调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和城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是要保护农业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绝对必要条件,而绝非被动、辅的部门,没有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会造成城乡关系严重不平衡。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城市化高度发达后,农业不会消失,农村作为农业生产的场所不会消失,作为人类聚集的社区的一种形式也不会消失。因此,中国当前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上,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民收入,以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张来带动工业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注意市场机制的作用,并将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在城乡经济生产、交换和分配过程中实现各种生产要素总量关系的变化和配置方式的市场化调整,那种只靠国家计划的调拨、分配来组织城乡关系发展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4.3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不同作用是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

城乡关系的实质就是在资源相对稀缺的状态下,通过何种方式促进稀缺资源在社会不同区域特别是城乡之间实现最有效的配置与流转。城乡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公共投资始终是农村经济增长、贫困减少和城乡发展的重要源泉。城乡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城乡之间双向而非单向的互动过程,它一方面要求整个城乡社会是一个统一的市场,另一方面又要求资本、技术、劳动力和信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能够在城乡之间实现有效分配。但是,市场作用的滞后性和短期性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必须有效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主要是政府通过政策手段,如在户籍管理、粮食、居住及就业等方面实行体制改革和较宽松的政策,从而使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两种作用有机结合,达到提高城乡空间经济组织化程度的目的。政策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对于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竭尽全力从立法、政策(包括财政、金融、外贸)、科技教育等方面,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要有相应的政策措施相配,现阶段的收入支持政策可考虑以间接支持方式,即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研和推广等措施,来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政府用立法手段规定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扩大银行的农业贷款份额,对中长期农业贷款实行较低的贷款利率和较长的还款期限。政策的制定还要重视农业技术进步,用先进技术改造农业,推动农业发展,只有这样农村经济才能大规模发展,城乡才能形成良性互动。

4.4根据城乡优势和条件制定综合发展规划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城乡协调发展规划的主体是城市与乡村,传统城市规划主要以城市为中心展开规划而将乡村作为一个背景违背了城乡系统规划的一般规律。城乡协调发展规划中必须重视城乡之间交通的衔接与网络化支撑,城乡协调规划发展的内容应突破城镇体系规划对城乡空间规划的要求。特定区域的城乡统一规划和建设城乡居民点、工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重视城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发展与城乡市场沟通紧密相关的交通运输、通信、商业、仓储以及金融服务等部门,必须促进城乡专业化协作在更大规模上展开;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合理规划与建设集镇和小城市,在各等级规模城市和乡村之间建立产业内在联系密切、要素流转通畅、组织功能完善的网络体系,并构成一个维系城、镇、乡网络系统共生共长的空间过程,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城乡发展道路和模式。

4.5转换计划经济体制,把市场经济引入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是城乡协调的内在要求

城乡协调发展状态的实现是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与融合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城市化,必须重视农业的结构性转型,使土地经营方式从小农生产逐步向规模经营转变,使农业成为城市农业,进而使城市化走向高速轨道;打破城乡分割和地区壁垒,改革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和用工制度,尽快消除城乡人口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并将更有意义的社会学单位的生态城市与法定城市有机联系起来,对于加速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可以实现社会生产资源在城乡之间得到合理高效配置,城乡关系协调的社会条件在于依靠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城镇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实质性持续增加。

4.6调整城乡关系的实质在于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与实现城乡融合

城市与乡村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相互关联的内容、形式、结果并不完全相同,城市较发达的市场经济与自给性强的农村经济二元结构是城乡生产和组织的不对称性,是经济社会不发达的标志,反映了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制度差异。调整城乡关系,促进协调发展,就是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通过发挥城市经济增长极的功能带动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通过城市工业与乡村工业的协调发展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现代经济社会结构转变,其根本途径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市场化等诸多“普世化”进程,用先进适用技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根本改造,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通过深化改革把农村经济纳入城乡统一的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轨道。

4.7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以及财政金融支农是城乡协调的必然趋势

诸多反哺机制的生成总是与特定时空的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及所处阶段密切相关。农业反哺的经济实质在于工业部门的剩余回流于农业,即工业部门把自身的部分剩余无偿地转移到农业部门,对农业发展实施补贴。反哺农业的基本目的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和消除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利益差距。从国际横向对比看,当今的英、美等发达国家都在对其农业进行反哺,而发展中国家大都在对其农业进行剥夺;从纵向时序对比看,当今的发达国家在其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也没有对其农业进行反哺,只是当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和一定阶段后,才设计农业反哺机制和采行了农业反哺政策,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也开始对其农业实施反哺,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性事实和过程。农业现代化离不开要素投入和科技进步,也离不开剩余劳动力转移和适度规模经营;工业倾斜的宏观经济政策,长期抽取大量的农业资源,阻碍农业要素投入和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滞缓的根本原因。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已历经家庭承包经营基本经济制度的实行而进入第二个阶段,即实行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宏观特征做出的基本判断[11]。

4.8特定时空存在着由不同城乡发展的初始条件所决定的模式选择

从各国实践发展看,城乡关系的发展模式存在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以乡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等几种。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体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观,它的理论基础是以佩鲁、布代维尔、赫希曼、弗里德曼等人的增长极和弗里德曼的核心――论为代表的空间极化理论;以乡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体现的是一种农村发展观,其理论是建立在批判增长极论和核心――论的基础之上的激进的或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其指导思想是立足于建立自力更生的农村经济,尽可能少与都市经济发生联系;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从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追求城市和乡村对立的消失,城乡差距缩小,是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一种标志和归宿,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是使城乡之间各种经济活动主体构成一个有序化的关联系统及其运行过程,并通过这个过程获得一种特有的网络组织功能效应,它倡导的是使一定地域的城乡之间网络设施完备,产业内在联系密切,要素流转通畅,组织功能完善,并构成一个维系城、镇、乡网络系统共生共长的空间过程。对西部地区来讲,要想使更为落后的乡村完全靠自给自足的方式去发展是根本行不通的,况且城乡经济发展本身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开放和关联是该系统的基本特征和运行规律。同时,城乡一体化的模式对当前的西部来说也只能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前景目标。但是,城乡网络发展模式强调城乡的存在和发展并非孤立而是一个空间发展关系的集合过程,是一个点、线、面和各种关系变量的集合过程,对西部形成良性互动的城乡关系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4.9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壮大县域经济是城乡关系协调的必要补充

农民合作组织可以减少中间商对农民的侵害,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和意外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当前农业日趋市场化的形势下,存在着如何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面对国内、国际市场,提高农民在生产流通领域的增殖利润问题。各类农民合作组织把农民与市场通过发展龙头企业和订单农业联结起来,培养一批在农民中有威望和信誉的农业经纪人,带领农民开拓市场,让订单农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形成良性互动,解决农民种地卖难的后顾之忧,稳定生产,而且引导农民种植结构优化、品种优化,积极地发挥市场对生产的指导协调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化基地向规模化、规范化、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另一方面,县域经济在中国处于城尾乡头的位置,中、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这些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上。以县域经济为突破口,在县域发展农村工业,在县域推进城镇化,在县域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把不断壮大县域经济作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城乡平等协调发展的切入点,县域经济将必然成为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04ZD―018)“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三农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子课题之一――“西部地区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也是作者关于“中国西部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的系列论文之一。

参考文献:

[1]石忆邵.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回眸与评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3,(1):49-55.

[2]张国.中国城乡结构调整研究―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协调发展[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6):46-67.

[3]韩丽丽.国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做法[J].经济论坛2004,(11):115-118.

[4]农业部国外农业调研组.国外农业发展研究[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68-75.

[5]文解垩.发展中国家统筹城乡得失及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05,(4):40-41.

[6]毕世杰.发展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11-14.

[7]罗静.城市发展的四阶段演进模式及其阶段特征[J].人文杂志,2002,(4).

[8]徐剑峰.城市化:义乌模式及其启示[J].浙江社会科学,2002,(6).

[9]刘慧.农村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乡镇经济,2003,(8).

第7篇: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乡体育 管理机制 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c)-0243-02

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这标志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拥有了纲领性文件。体育与经济的关系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作为上层建筑的体育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等生产力条件的制约,也对经济发展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通过大力开展体育活动,普及终身体育观念,引导人们合理增加体育消费,倡导健康生活新理念,将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保证人们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提高生产力水平,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提供有力的保障,有利于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进程。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河南省城乡、不同区域之间体育发展还存在着差距,如何实现河南省城乡体育协调发展,也是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客观要求。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研究将郑州市城乡体育协调发展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专家等方法,对郑州各区、市、县辖153个街道乡村,其中76个街道办事处、65个镇、12个乡进行了调查研究。

2 郑州市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

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出现是发展中国家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经济过渡的进程中,出现的落后的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与不断进步的城市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之间不对称组织形式和社会存在形式。它是现在并且是长期制约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因素,城乡体育协调发展也同样受其影响。科学合理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解决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2.2 体育锻炼居民年龄结构分布不均衡

城乡参与体育锻炼居民年龄分布阶层不均衡。这主要是因为城市中41~50岁的人群较少,乡村中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人群最少,呈现出两端小中间大的态势。

2.3 体育意识薄弱

城乡居民体育意识不足主要表现在参加体育频率、体育锻炼方式、体育锻炼计划这几个方面。城乡居民一年四季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少,以个人自主锻炼为主,方式较单一,有体育锻炼计划的人数较少,大多都受家人朋友的影响进行体育锻炼。

2.4 体育场地设施缺乏

城乡居民在体育方面最为需要的是场地设施器材,河南省共有体育场地82 668个,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8.78个,人均场地面积为0.95 m2。与国家标准相比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少了3.67个,人均场地面积少了0.51 m2。同时郑州市正处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和乡村发展比较迅速,对于体育基础设施的需求性也比较大。

2.5 体育组织管理机制不合理

城乡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次数较少,管理开展方式比较散乱,没有固定的管理开展方式,没有固定的管理机构。由于城乡地区体育组织管理机构运行机制不健全,导致部分组织管理机构处于虚设状态,只有少数社区和村庄拥有体育组织管理机构。

2.6 体育人员配备不足,不能发挥作用

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稀少是制约城乡体育发展的共性问题,体育指导人员年龄结构不均匀、学历偏低,这些都制约了郑州市城乡体育协调发展。尽管每年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数不断增加,但与实际需求相比,社会体育指导员仍有巨大的缺口。

3 加快郑州市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的对策

3.1 借国家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东风

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是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

3.2 加强引导力度,提高公民体育意识

居民体育意识的提高需要国家、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国家和社会的引导占主要方面。各级政府部门要通过网络、电视、大型宣传会加大体育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体育的熟知度,普及体育健身的方法和作用,使广大居民真真切切参与其中。吸纳社会力量,利用各种先进的宣传平台、社交媒体、开发体育产品,开辟居民接触、学习体育各类知识的新途径,真正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3.3 增加体育投入,合理分配体育资源

体育投入的增加不仅需要政府的专项财政拨款,也需要社会资本的注入,城乡体育资源的配置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

3.4 建立健全体育组织管理机构

体育组织管理机构是居民参与体育活动、享用场地设施服务、接受指导和科普宣传服务的主要部门,增加体育组织管理机构的数量,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发挥服务居民体育锻炼的功能。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使体育组织管理机构的运行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标准化。提升体育组织管理机构的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居民体育相关知识信息的收集、分析、的体育服务体系,通过体系的运转,让广大居民更加直接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体育服务信息,

3.5 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业队伍,强化从业人员业务能力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扩增各个技术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申请数量,申请授予技术等级称号或晋升上一等级称号者均应参加相应级别的业务培训,严格要求技术等级考核,使获得技术等级称号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能力素质。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薪资待遇,提供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在职培训机会和途径。借助高校平台,与高校建立长期有效的社会体育指导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志,龚健.国内外城乡协调发展理论与模式研究综述[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2):115.

[2] 何敏学,王姗,等.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4,37(3):431-435.

[3] 黄学诚,孙红兵.滇辽两省城乡体育协调发展之比较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4,27(3):172-173.

第8篇: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范文

>>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中国方案 中国城乡人口迁移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考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探索 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思考 城乡协调发展的孝感实践 中国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研究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 关于城乡、区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思考 城乡协调发展的一般运行机理 城乡协调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 海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行政基点 永康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 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的引领者 甘肃省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探究 浅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河南省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中国城市化质量和水平协调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2]马晓熠, 裴韬. 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的北京市区域经济差异[J].地理科学进展, 2010(12):1 5551 561.

[23]Krugman Paul. First Nature, Second Nature, and Metropolitan Location[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1993,33(2):129144.

第9篇: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范文

体现科学发展

1992年7月24日,北京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了《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数年后,对该条例进行修改。2006年12月7日,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对市人民政府起草的《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在2007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后,根据新法律的规定,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对城乡规划条例草案进行修改后,形成了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2009年5月22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该条例,该条例将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北京市落实国家《城乡规划法》精神,结合北京市情修订的北京市地方性规划条例,是指导北京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期规划。

从1992年的《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到现在的《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城市”变成了“城乡”,字之差,却有千壤之别。北京市社科院城市所所长黄序认为,“城市规划”变为“城乡规划”,将中心城,新城、乡镇发展规划全部统一到城乡发展之中,突破了原来的城市规划侧重于规划市区的发展,强调了中心城和郊区共同发展,将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城市体系建设中,是北京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突出城乡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规划先行。200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基本完成后,郊区新城,乡镇和村级规划的制订和修编势在必行。据记者了解,到2008年,有关部门已经编制完成了11个新城规划(2005-2020年),10个远郊区县村庄体系规划和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09-2012年),完成了《北京市村镇集约化治污规划(2008年-2020年)》、《北京市村镇集约化供水规划(2008年-2020年)》等批专项建设规划。

按照本次城乡规划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各类城乡规划应当在上层次城乡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中心城和新城规划,在中心城和新城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乡和镇的规划,在乡和镇规划的基础上编制村庄规划,在相关城多规划的基础上,根据需要编著特定地区的规划和专项规划,补充深化有关内容,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中心城和新城、乡和镇应当编制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规划实施的需要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黄序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应该统筹中心城区和郊区共同发展,破除城乡壁垒,谋划整体布局,统筹整台城乡各种资源,推进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和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农村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对于北京经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黄序说,城乡规划条例将中心城规划新城规划 乡镇规划全部纳入城乡规划之中,按照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总体要求,站在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角度,统筹全市城乡发展规划,对于指导全市空间布局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城乡协调发展很重要。

明确指导原则

与原来的《城市规划条例》相比,城乡规划条例明确了指导原则。

城市规划第三条规定,北京市国家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北京城乡规划和建设应当依据城市性质、体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的工作服务,为国家的国际交往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的要求。

城乡规划条例第四条规定,本市城乡规划和建设应当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人居和发展的良好条件,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统筹区域发展,推定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合理规划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套,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园要求,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就城乡规划和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五个统筹”原则等要求做出规定。

同时第五条规定增加了,“城乡规划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互衔接、协调一致”。经修改后,上述两条与条例第三条和有关城市性质和“四个服务”要求的规定、第六条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容的规定构成了对城乡规划和建设直到原则和总体要求的全面规定。

黄序认为,《城乡规划条例》的指导原则体现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人居和发展的良好条件,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合理规划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在古都保护方面,强调了保护功能,突出了尊重北京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

着力点在土地管理和利用

规划落地最终要落实在土地利用和管理上。

关于农地管理,据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引介绍,《城乡规划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中第三十一条规定:城镇建设需要取得建设用地的,应当申请适用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规划农村地区的建设用地仅限于村民自治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个人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和村民住宅建设,在审议中,有些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本条对农村地区建设用地的规定可能限制外来资金对农村发展的支持,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建议删除,法制委员会认为,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村地区土地的管理已有明确规定,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经农村改革发展,提出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本条例可不做具体规定,建议删除本条,农村地区的用地管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