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城乡建设规划范文

城乡建设规划全文(5篇)

城乡建设规划

第1篇:城乡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资源;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同时对生活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乡规划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其发展基础是土地资源,但由于我国城乡规划建设起步相对较晚,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同时土地资源管理效率也相对较为低下,无法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进而影响城乡规划建设的进程。对此,政府部门与有关部门需要做好配合,积极地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资源管理的结合,旨在能够更好地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的有效进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土地资源管理和城乡规划的关系分析

土地资源管理和城乡发展规划之间呈现的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土地资源管理的关键是提升现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城乡规划是城市建设对土地资源的一种利用,土地资源管理和城乡规划在本质上存在一定的关联,表现如下:土地资源管理是城市规划的重要根基;土地资源规划利用紧跟城乡发展需要。在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下,土地资源管理和城乡规划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复杂的异同特点。

1.1共同点

土地资源管理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基本对象都是土地资源,目的都是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2矛盾点

(1)土地资源管理的核心。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的核心是保护土地资源,是以土地资源为中心组织的规划。土地规划管理的发展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确保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通过对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和管理,在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合理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提升产业和地区发展的协调性,实现人、社会经济和土地的协调发展。在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下,不仅能够保障基本的农田用地面积,而且还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打造出可持续化的土地利用环境。第二,加大土地管理力度。我国土地利用基本国情是人均土地面积较少,土地资源有限。通过土地资源规划管理能够将土地资源的利用进行细分,并根据不同的土地类型选择不同的管控方式。第三,能够完善土地管理。土地管理规划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多个因素的影响。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制定完善的土地管理规划制度,完善土地管理。(2)城市规划发展的核心。城市规划是以城市建设、城市发展为目的而利用土地。城市规模发展越大,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就越多,土地资源的数量也会快速减少。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牺牲一些土地资源,这与对土地资源的保护目标相悖。

2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

城乡规划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并且还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中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也不够科学、合理,最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不利于城乡规划建设的开展。

2.2土地资源管理效率低下

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包含诸多的工程项目,如农业工程、水利工程、建筑工程以及环保工程等,需要专业的人员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合理地开展。但在实际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强的情况,相关人员缺乏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的技术能力,从而使得土地资源管理效率低下。同时,相关部门还缺乏开展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缺乏完善的奖惩制度,使得工作人员缺乏积极主动性,在工作中过于随意,并且对土地资源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进而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阻碍了城乡规划建设的进程。

2.3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存在冲突点

城乡规划和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在一些方面存在冲突点,表现如下:(1)二者规划重点不同。土地资源管理利用是基于土地资源特点、功能和耕地保护等内容进行的。城市规划过程中对土地的利用和管理以实现经济效益为目标。(2)编制规整和工作路线不同。土地资源管理规划在工作计划制订方面具备很强的计划性。城市规划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缺乏审慎规划,对土地资源的使用比较随意。

3优化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资源管理的对策

3.1完善土地规划建设管理机制

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管 理十分重要,通过合理的管理能有效发挥出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土地资源利用管理机制,保证土地资源管理的有效进行。在开展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具体工作时,需要进行综合的考量,制定全面的管理制度。相关工作人员要深入实地进行考察,这样才能有效掌握当地的地理情况和气候情况,收集整理出详细的数据信息,从而不断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并有效解决土地资源管理与城乡规划建设之间的矛盾,为城乡规划建设提供有效的依据,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3.2打造专门的土地管理部门

在开展土地资源管理时,各地区还需要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该部门在工作中需要把握好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的联系,当城乡规划与土地资源管理出现矛盾时,必须及时分析矛盾出现的原因,并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的监督,提高土地资源使用的透明度,最终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的有效性。

3.3提升土地规划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管理人员是城乡规划建设和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主体,如果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那么就会严重影响管理工作的质量和顺利开展。因此,要想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时俱进地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首先,在人员选聘时,应加强对应聘人员综合能力的考察,从源头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其次,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展岗位培训,帮助管理人员了解最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树立管理人员终身学习的意识,从而不断充实自身,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3.4制定科学规划规范城乡建设中土地资源的利用

(1)强化土地资源利用总体规划控制的作用。土地资源的利用要和总体规划工作密切结合在一起,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要符合整个土地资源利用的规划安排。(2)切实强化对重大基础设施的科学规划。在规划土地资源的时候按照合理优化布局、经济可行的原则进行,在具体实施操作的时候要强化交通、能源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协调、联系,避免出现盲目投资的现象。(3)严格制定土地资源的利用标准。各个地区城市规划管理需要制定出完善的土地资源利用标准体系。按照节约用地的使用要求,在满足基本安全使用要求的情况下重新审视现有的土地资源利用标准。(4)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不能够以盲目牺牲土地资源为代价。

3.5严格按照规范的标准综合整治土地

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应严格遵循制定好查处制度,对浪费土地资源的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1)对违法建设作出责令停止建设决定之后,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要立即停止建设,如果没有及时停止建设,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要以书面的形式予以通知。(2)对于违反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规划条件或者随意更改规划条件的,要责令改正。(3)对城市建设规划区域内建设单位、个人没有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没有严格按照工程规划规定建设的,要责令停止建设。3.6实现土地资源规划和城市规划建设的协调发展(1)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城市建设是在土地资源利用基础上开展的城市规划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不能够以牺牲土地资源的环境效益为代价。一方面,土地规划利用决定了城市建设规模;另一方面,城市规划也是对土地资源规划的一个深层次作用体现。(2)协调好土地管理规划体系和工作路线。在编订城市规划土地资源利用计划的过程中,要重点凸显出土地资源利用总体规划的价值,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好地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发展,减少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时,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也需要从宏观角度出发,进一步拓展规划项目和范围。(3)实现土地资源利用和城市规划目标的协调。不管是土地总体规划还是城市规划,都需要以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为目的,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情况下实现土地资源、城市建设、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利用量加大,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和日益紧缺的土地资源矛盾问题日益突出。文章立足于土地规划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影响关系,结合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中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健全土地利用体制、强化人才队伍培养、管理部门打造、土地整治标准优化、城乡规划和土地协调发展的角度入手,思考如何提升土地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另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健全土地资源管理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保证各项工作的规范性,最终促进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稳定开展。

参考文献:

[1]朱孟珏.非规划类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建设探讨: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22):72-73.

[2]郭宝麒.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的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216.

[3]王翔.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4):151-152.

第2篇:城乡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建筑;通风廊道;建筑立体绿化

1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与基本设计元素

1.1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又名为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基于资源节约与节能理念指导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力图针对传统建筑设计与施工工艺进行革新,满足现代人对于节能环保、健康生活的追求,营造舒适自然的宜居环境,提高现代人的生活品质。将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应用于城市规划设计中,强调转变传统空间规划与建筑设计模式,实现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合理利用,优化建筑采光、通风系统设计,配合高效人工技术手段加强生态景观与绿化设计,借此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的自然度[1]。

1.2基本设计元素

首先从整体环境规划视角入手,应最大限度减少因城乡规划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侵占与破坏,为居民创设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其次是从能源资源利用角度入手,应充分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与绿色环保材料引入建筑工程施工设计中,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再次是从建筑物设计角度入手,应合理协调建筑物的防风与通风、遮阳与日照设计,增加建筑物周围的绿地面积,逐步改善建筑小环境;最后是从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视角入手,注重引入先进施工管理理念与绿色环保工艺技术,最大限度降低建筑施工能源消耗、减少造价支出,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2依托生态建筑设计发展宜居城市的具体策略探讨

2.1引入新材料和新技术

2.1.1新材料

①新型结构材料,采用质量轻、轴承能力强、稳定性高、价格低的新结构材料优化建筑设计,例如选取太空板作为建筑板材,具有承重、轻质、保温、隔热、隔声等使用性能;选用无梁楼板水泥发泡模壳材料作为模板,能够省去大型大梁与内柱,降低层高、减少混凝土材料与用钢量,扩大建筑有效空间。②新型保温材料,例如选取水泥发泡一体板作为外墙保温装饰材料,具有防水、防霉、防火等性能优势,相较于传统保温方法能够节约近10道工序、缩短近60%工期,且还具备美化墙体的作用。③新型隔热材料,例如采用一种三层构造的蜂窝状隔热材料,利用最外层玻璃层反射太阳光、释放热源光,利用中间空气层吸收、释放建筑内外热量,利用最内层吸收层发挥绝热作用、调节室内温度。④建筑通风设计,例如引入新窗框开关装置,用于促进建筑内部空气循环、平衡内外气流压力,并吸收尘土和有害物质、隔绝噪音,降低建筑通风能耗。⑤新型隔音材料,例如采用集PE、XPS、无纺布于一体的复合材料,通过粘结剂实现与保温层的连接,打造隔音层,起到良好的隔音、抗穿刺效果。

2.1.2新技术

一方面是引入生态环保技术,在城乡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小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与破坏,例如引入生物吸收与富集技术、生物降解技术、污染物转化技术实现生态修复,提高建筑设计质量;再如引入墙体保温技术、新能源技术减少城乡规划设计中造成的能源浪费与污染问题,实现建设绿色城市的目标。另一方面是引入数字信息化技术,例如基于电子信息技术实行智能建筑设计,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家庭办公、节约土地资源,运用BIM技术降低建筑工程成本支出等,助力城乡规划设计实现降本增效目标。

2.2优化建筑群通风与采光设计

2.2.1建立城市通风廊道

近年来由于资源过度开发引发的雾霾、热岛效应等问题日渐严峻,对于城市气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此可借鉴东京、香港等国内外城市对于气候环境的研究成果,将通风廊道引入城市规划设计中。在风道规划设计上,应以城乡规划区的全生命周期用地布局作为研究样本,采用WRF软件、GIS技术实现对城市道路风向变化、通风性能的综合分析,完成一级风道口的规划布局。针对建筑组群布局形式、建筑密度、建筑单体形态进行控制引导,尽量使建筑长边与风向保持一致,确保主要建筑的迎风角度不超过30°;将区域建筑密度控制在45%以内,局部增加高层建筑的开发;利用建筑单体间的高度差构成局部挡风墙,针对大型建筑应在其中间位置留空、在裙房处设置缺口,促进局部风循环[2]。借助城市通风廊道的设计,能够有效缓解极端高温、静风等问题,营造城市内部良好的通风条件、减少雾霾与热岛效应,提升城市规划设计质量。

2.2.2强化建筑采光设计

建筑室内热环境将直接影响到居民生活品质与居住心理感受,对此需在建筑设计层面优化建筑外形,借助悬挑、凹凸变化的设计构造建筑的围护结构,起到遮阳、防紫外线辐射作用,减少建筑室内阳光直射与辐射造成的热量。同时,需注重优化建筑室内采光设计,利用光线收集装置、反射构件进行屋顶与中庭设计,保障自然光线能够顺利达到内部空间,既能够在冬季减少室内热量损失,也能够在夏季减少因制冷带来的能源消耗。

2.3打造生态高技术建筑

2.3.1打造仿生结构形态

基于仿生学、力学、形态学原理进行建筑构造体系的优化设计,既保障营造出优美的建筑结构形态,同时又能够体现出其生态节能功能。以某城市体育场馆设计为例,该场馆以“生长”作为关键词进行建筑结构框架设计,仿照树木生长姿态建立钢结构模型,保障结构受力平衡、外形具有欣赏价值,配合蛛网的编织形态增强建筑框架结构的牢固性,打造建筑内部错落有致的网格空间,彰显出自然美与科技美;采用长余辉材料、光导纤维等节能建筑材料进行建筑表皮设计,在建筑外部形成一层保护膜,起到降温隔热作用,将建筑打造成为有呼吸功能的生命体。基于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进行建筑物的仿生设计,能够有效增强建筑形态的自然性与建筑应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打造生态高技术建筑的目标。

2.3.2运用智能玻璃材料

智能玻璃设计技术主要利用高分子物质改变玻璃投射度,基于电致变色原理实现对室内温度的调节,将大面积智能玻璃应用于建筑棚顶设计中,在夏季通过降低玻璃的光线、红外线透过率,起到遮挡视线、过滤紫外线、阻止热辐射的作用,保障室内光线柔和、温度适宜,打造智能化空间环境、提高建筑节能效率。

2.3.3生态高技术建筑项目实例

以“沪上•生态家”建筑项目为例,如图1所示,该建筑项目借助“生态核”的设计实现风能的充分利用,配合绿化净化系统促进室内空气流动,相较于同类建筑节能超过60%。例如在屋顶设计上,选取“追光百叶”装置安装在屋顶,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垂直轴静音风力发电机为装置供电,可结合太阳角度变化自动转变方向,起到遮阳、增加室内采光的作用;在建筑材料选取上,采用废弃砖头进行墙面设计,将工厂废料加工成建筑石膏板,并采用竹子进行屋面压制、减少木材消耗量;此外,还利用微灌技术进行绿化植物养护,有效节约水资源,发挥环保功效。

2.4增加城市绿色面积

2.4.1场地绿化

在室外环境绿化设计上,结合具体场地环境进行绿化布局设计,针对官方建筑区域采用规则式绿化设计,针对小区场地采用自然式绿化设计,配合林荫小道、花园边角使绿化场地与建筑物实现和谐统一,增强整体空间的表现力。

2.4.2建筑立体绿化

在屋顶绿化设计上,采用抗腐蚀性能强的耐用材料进行建筑屋顶排水层设计,结合不同区域的土壤条件、降水情况选取乔木、灌木等植物进行跨区域种植,采用土木加固方式进行楼道、墙体处的间隙设计,选取PVC卷材安装在暗角槽处,增强屋顶绿化节点的稳定性,并选用高大植物设置在建筑阳台、房屋中间位置,起到遮阳、美化建筑的作用。在垂直绿化设计上,选取爬藤月季、铁线莲、风车茉莉等兼具美观性与攀附能力的植物进行墙体垂直绿化设计,既能够减少阳光直射对墙体造成的影响、降低室内温度,也能够起到净化空气、减少噪声污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区域办公环境与居住环境,增强居住舒适度[3]。

3结论

现阶段以“多规合一”为代表的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持续加快,在此更应秉持“生态融城”理念推进城乡规划变革,整合自然环境与资源优势,统筹城乡建设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多重要求,基于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推动城乡空间增长模式的创新,最终实现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大格局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蔚统原.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408(10):23-24.

[2]窦红艳.绿色生态建筑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5):132.

第3篇:城乡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相关性

1引言

在新时期背景下,要想充分满足人们物质要求,就必须要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在对城市规划的分析研究中,城市建筑是其重要的组成元素,对城市的规划起到了基础作用,而从城市规划角度来分析,其对于城市建筑相关设计又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总而言之,假设在城市建设中重城市规划设计轻建筑设计,则会使得建筑设计无法将城市独有的魅力全部展示出来。而只重视建筑设计轻城市规划设计,虽然能展示出建筑物的美,但却会让城市规划布局显得错乱不堪。因此,深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有必要。

2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内涵

2.1城市规划设计的内涵

在开展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之前,要运用合理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对城市空间布局进行分析,确保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将城市土地利用率提升,增强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并在经济性、全面性以及专业性原则的指导下,将城市整体发展的总体部署科学的制定出来,这就是我们经常谈论的城市规划和设计。在开展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有:(1)必须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并执行相关可行性方案,在保障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下,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2)对城市现有历史背景进行全面掌握,同时依据城市总体区域特征,使用科学的设计方式,对城市规划设计进行加强。同时,应对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科学性进行保障,进而确保城市整体布局的科学性。

2.2建筑设计的内涵

建筑设计师依据城市规划的相关要求,在已实施城市规划的范畴内进行的建筑设计,即文章中所讲的建筑设计。将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完美融合在一起,能让城市建筑与周边环境和谐相处。从此可以看出,前者与后者是城市发展,提高城市外观整体形象的重要途径,前者与后者缺一不可。

3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关性

3.1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

对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设计可以提供科学指导。城市规划与设计是利用各种资源的主要方式,如人力资源,空间资源和土地资源。城市规划设计可以对整个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城市规划与设计可以实现各个要素之间的整体。和谐关系,促使整体城市的功能布局得以实现,最大限度地协调与设施建设的分布。一般情况下,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设计师在建造房屋时必须仔细考虑人与人之间在使用上是否会产生不和谐的问题。根据以上描述,可以得出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的结论。但是,对建筑的整体理解有特定的要求,并且在城市发展政策和规划概念方面必须有自觉的指导。所以,为了对城市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和谐统一进行更好地实现,建筑设计必须服从城市规划的要求和指导,以促进城市发展的步伐。

3.2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持续发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建筑的作用不容小觑。建筑是一个城市总体形象的代表,是一个城市重要的设计。建筑与城市及周边环境不能和谐共处的主要原因有: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相关人员不够注重建筑的作用,也没有考量到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城市人文景观以及近些年自然环境发展都将被融入城市规划发展中,实现两者的和谐共处。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建筑物以自身独特的造型屹立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科学的城市规划设计能够实现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3.3两者相互独立、相辅相成

尽管城市规划和设计是单独的学科,建筑设计也是单独的学科,但前者和后者之间也能融为一体。前者与后者的融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市建设的整体效率。掌握并熟悉城市规划设计的详细政策和方向后,建筑设计的设计目标和概念应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比如,城市规划设计中,在特定区域内对综合性商业建筑进行建立,要求建筑设计也要符合城市规划理念,尝试将建筑风格设计转变为时尚和休闲模式,以使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在城市化过程中相互影响。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应对城市建设团体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全面考量。在实际的规划布局设计中,有必要在保障整个城市主体建筑形象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和优化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唯有在这样的城市规划概念中,建筑设计与城市化的步伐才能一起前进,为了保证建筑物设计出来后能够和城市的人文景观、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就一定要一直保持着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一致的理念,最终促进整个建设的协调统一。

4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的弊端

首先,近些年,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与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在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对城市规划也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以往的城市规划设计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城市规划也实施了相应的创新,所以目前需要从城市内部物质以及文化因素为始发点,更加全面地发挥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特征。其次,目前大多数城市内部建筑与改造均是为寻求经济利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建筑设计,这就引发了城市环境分析不到位的现象。城市内部建筑设计方式比较落后,还有部分城市由于没有进行科学的建筑设计,也没有合理运用周边的自然环境,从而严重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也造成了不利影响。最后,即便城市内部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根据中国当前建筑设计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建筑设计并未实现相关标准水平,也未切实指导城市规划。部分地方性规划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也需要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科学指导,进而对城市规划指导的有效性进行进一步提升。

5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高效融合措施

5.1建筑设计评价体系的完善构建

作为城市的典型性标志,建筑物是提升城市良好形象的主要要素。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建筑设计的早期评审,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1)对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方案的整体要求是否一致,需进行严格审查。(2)聘请一些相关专业的专家来评审建筑设计方案,考虑设计理念与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是否一致。在建筑设计方案的最终决策中,对建筑物和周边环境能否协调发展的问题进行充分考虑,使最终的价值取向能够正确。

5.2正确审视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作为一个复杂的项目,不仅对建筑格局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城市道路的建设,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居民的使用都进行了综合考虑。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城市规划者不仅必须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很高的思维能力。对城市的总体设计和布局能全面控制,对全局能科学掌控,然后对更适合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设计。除此之外,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应对先进技术的应用进行注意。通过使用现代设计技术,极大地确保了城市设计的效率。建筑设计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点以及主要内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设计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对城市规划的总体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城市规划和设计的质量也将影响到建筑设计质量水平。基于这种情况,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如果要提高建筑设计质量,努力营造适合城市居民的环境,就必须注意城市规划设计的质量。

5.3城市规划设计需要汲取建筑设计的经验

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处于落后状态,差距非常大。然而,中国建筑设计却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状态。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全面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人们也更加严格要求建筑设计,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建筑设计水平。然而,在技术方面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较,以致中西方在建筑设计上始终存在一定差距。依据目前情况,我国需要全面改革和创新建筑设计,进而全面实现建筑设计的创新与改革,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建筑设计工作,对我国建筑设计水平进行全面提升。

5.4让群众积极献言献策,参与规划中

城市的主人是城市居民,必须要让城市居民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来,以便唤醒城市居民的主体意识。政府可以利用网络实施问卷调查,让城市居民将自己对城市规划的想法及建议写出来,并向政府相关部门反馈。现阶段,网络的广泛普及与应用,使得大多数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因此政府可以在网上公布有意义、有价值的城市发展意见,并对城市居民的意见进行参考。唯有城市居民向政府反映自己真实的想法,政府及相关专家才可以在全面考量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相关的决策进行科学、合理地制定。

6结束语

第4篇:城乡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重要性

城市间的竞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激烈,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讲究的是协调竞争。然而当前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均和之前有所不同,所以对城市规划进行合理的设计就会变得十分重要。一个城市的建筑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一个形象,所以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一定要做好建筑设计,二者要协调发展,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正确的把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相互融合,加强二者之间的沟通,这样才能够使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协调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城市的协调发展。

一、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的含义

1建筑设计的含义

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很好的解决室内的空间,使其更加经济、美观。在建筑的外部形体上,随着时代的变化,每一个时期的建筑风格都不尽相同,具体的设计风格要结合当时环境和历史文化化等因素。

2城市规划设计的含义

城市规划设计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及社会发展,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等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对城市空间的设计和分析。简单来说就是把人们活动的各种区域空间协调的联系在一起,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从而使城市能够顺应未来的长远发展方向,使城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的和谐。

二、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

1相对独立的关系

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城市规划设计的任务旨在能够给各种活动提供合适的空间结构,这里面包括了城市外观设计以及分工的产业设计和布局等。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逐渐完善的综合性的科学,它是对整个城市的空间进行分析和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实践中有自己独立的原则和设计方法,不断完善着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建筑设计是按照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完善的处理好建筑外观和室内设计,进而能够使建筑设计更好的适应城市规划的布局,促进它们之间的协调。

2建筑设计应服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所以城市规划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城市构成的基础就是建筑,但是建筑设计还要服从城市建设的内容,所以它们二者在空间上的关系是点与面的关系。一个好的建筑就好比一首凝固的音乐,它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筑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把城市环境作为其考虑的主要因素,要做到把设计和城市环境相互融合。城市规划中的首要问题就是建筑设计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使城市规划进一步进行。

三、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

1建筑设计在整个城市规划设计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同时,建筑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规划设计,这是因为建筑设计不只是一个单独的设计,它涉及了好多方面,其中包括到场地的选择和设计等问题。对场地进行设计是为了能够满足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项目所选择的地方,场地设计是为了能够使场地中的各要素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和谐,建筑物是场地设计中的重要产物,但是除了建筑物以外的那些要素则是为了可以满足场地设计的其他组成部分,所以说建筑设计制约着城市规划设计。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城市规划设计的一个大方向,这样顺着这个方向去设计才能更好地适应城市规划设计。

2只有做好建筑设计才能做好城市规划

建筑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基础工作,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建筑设计要结合环境。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环境的因素,在建筑的整体轮廓设计中,要特别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呼应,在立面上要进行虚实对比,流线上面要和环境的肌理相符合,色彩的处理要和周围环境的格调协调。此外,要注重人的们的真实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处理建筑设计的局部细节的时候,要以人的感受作为出发点,把人的心理需求的真实感受融入到设计空间中去,这样设计出来的建筑就会更加的人性化。

(2)建筑设计要注重造型。

每一个建筑都要有属于自己的一个风格,建筑设计要遵循整体设计性强,简单中能够体现出复杂,不变中能够感受到变化。

(3)建筑设计要理性的规划。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历史的文化,可以运用抽象的手法把历史文化的一些痕迹融入到建筑设计里面。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能够抓住人们的视觉范围,在高层建筑设计的时候,其顶部的视线处理的不要太简洁,要设计的有一定的层次感,从而可以使人们的俯瞰效果更加完美,在具体的设计中可以从墙面倾斜、局部层高处理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

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筑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是一个城市的最直接形象,所以建筑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一方面要注重建筑物本身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其周围的环境因素,要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不断地促进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超.刍议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科技展望,2015(10).

[2]莫雪英.城市规划设计特点与建筑设计的区别[J].山西建筑,2007(04).

[3]李尔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问题分析[J].江西建材,2015(02).

第5篇:城乡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乡规划;生态建筑设计

1城乡规划概述

城乡规划具有战略性、全局性与综合性,与生活中的很多领域都息息相关。想要做好城市规划工作,需要根据现代化建设基本要求,将当前作为立足点,充分考虑未来,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实现综合布局;对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近期和长远之间的关系、需要和可能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城市开发建筑和环保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妥善处理。经过对城市规划的进一步加强与改进,能推动城市更好发展,进而实现为人们创造舒适健康环境的目标[1]。城乡规划主要作用在于对城市空间特别是土地使用进行合理分配与安排,为城乡未来发展提供指导与控制。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了解:①它是国家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由政府进行干预,在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避免在市场机制下产生消极外部性,这样能在确保土地总体利益的同时,实现合理性的开发利用;②它是政策顺利形成与实施的重要工具,政府应采用城市规划的方法将不同的政策与计划都充分落实到实处,指导并积极协调不同部门和城市建设有关的行为及活动;引导并严格控制私人所有开发行为;③它是城市未来框架形成的重要引导。对于城市规划,它的核心内容为土地资源的使用规划及管理,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形成一个良性的空间结构,以充分反映国家相关政策。它具有的引导作用主要通过对各类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来实现;而控制作用则按照现行法规来运作。

2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可以在生态建筑中使用的生态策略有很多,然而并不是所有策略都适应城乡规划要求。比如,我国很多地方都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但因为其光电板和集成系统都很贵,所以很难在城乡规划中大范围推广应用。对于太阳能这项能源,现在还停留在热水器方面[2]。基于此,通过对目前城乡建设实际情况的分析,以及对生态策略的研究,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①建筑的布局和方位;②建筑自然通风与利用;③建筑自然采光;④建筑绿化;⑤建筑地下室的蓄冷与蓄热;⑥建筑覆土;⑦太阳房和蓄热墙;⑧建筑遮阳;⑨隔热门窗;⑩围护结构保温。以下结合实例,从上述几个方面对城乡规划背景下的生态建筑设计进行深入。

2.1太阳能热水

在朝南的屋面安装集热板,同时以纬度为依据对无最有利的屋面倾角进行计算,该地区屋面最佳倾角为30°。采用太阳能热水,可以为建筑提供充足的日常热水。通过计算,这样每年都可以减少电量消耗2700kWh,若电费单价为0.5元,则每年都能节省1350元的电费。在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建筑和太阳能装置之间的合理结合,做到完美统一,避免对建筑外观造成影响,甚至成为建筑独特的装饰[3]。

2.2地下水温空调

地下水在一般情况下温度保持恒定,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对于水温空调,它以地下水为主要换热介质,不仅能效高于普通空调,而且运行费用更低,只有普通空调的10%。此外,还能避免废气与其它污染物的排放。水温空调等量取水和还水,既能避免浪费,又能防止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目前该空调系统已经在我国开始使用,可作为夏季极端高温时期的辅助降温系统,减少对传统空调系统的使用。

2.3建筑布局与方位

建筑布局简单且紧凑,处于院落正中心,建筑的前后分别有一个庭院。位于北侧的院落相对较小,供日常杂务使用,位于南侧的院落设有停车场和绿地,可以为用户创造良好活动场地。对建筑而言,必须要有良好布局与朝向,从古代开始我国建筑选址就充分考虑背阴向阳。这是因为采用坐北朝南的方位能在最大程度上利用被动式太阳能。

2.4建筑体

为有效减少冬季寒风对建筑造成的影响,并获取尽可能多的阳光辐射,在建筑的北侧仅设置少量窗,而南向尽量开敞。对于南向的屋面,其倾斜角度应按最佳得热原则确定。另外,北侧的坡顶应做成弧形,用于减小寒风产生的压力,避免在冬季产生过多热损失[4]。

2.5自然通风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应以当地的风向为依据,对建筑平剖面进行充分考虑,了解气流实际情况,为通风设计提供可靠依据。在建筑的剖面上,应形成通风道,同时对自然通风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温差换气。良好的自然通风能促进夏季室内散热,这在南方地区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引起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想要得到最佳的通风效果,需要综合考虑室内外实际条件,必要时可设置隔断墙。

2.6自然采光

建筑应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这样除了能保证所有房间都有符合要求的采光效果,并且还能通过对高侧窗的设置使南侧阳光充分进入到北侧,实现对北侧房间环境的改善,解决冬季北侧房间比较阴冷的问题。

2.7建筑绿化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夏季位于西侧的房间阳光照射比较严重等问题。基于此,在环境设计工作中,不仅要在庭院中做好地面绿化,而且还要在东侧与西侧墙面上种植绿植。南侧建议采用高达乔木,以此在夏季可以起到遮挡的作用,而在冬季天气寒冷,枝叶衰败,能使阳光进入到建筑中。绿化对生态建筑而言是最基本和有效的生态策略,良好的绿化既能美化建筑环境,还能发挥绿色植物重要作用[5]。

2.8太阳房和蓄热墙

南侧玻璃窗与隔热窗相结合并和客厅一起能形成太阳房。在冬季,对太阳辐射予以充分接收,同时由地面上的蓄热地板来蓄热,到了晚上由地板开始放热,这样能有效防止昼夜温差过大,使室内温度保持稳定。

2.9隔热门窗

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对于被动式太阳能,它的利用始终存在矛盾,也就是在冬季的白天,南侧为了获取太阳辐射而需要开设较大窗门;同时在白天容易获取热量的地方在夜间将变成最容易失热的地方。这就对门窗的隔热性能提出了很高要求,通过对隔热门窗的设置,能有效提高门窗密封性,避免室内温度产生太大变化,防止热量的损失。

2.10建筑遮阳

建筑对被动式太阳能资源的利用,遮阳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夏季的白天,应对东侧与南侧的阳光进行适当遮挡,以免建筑获取过多的热量导致室内温度升高。目前常用的遮阳措施有:绿化种植、设置遮阳板或遮阳罩、采用防晒墙。

2.11围护结构保温

对于建筑的围护结构,其热工性能对建筑能耗有直接影响,因此,围护结构符合生态节能方面的要求是降低能耗的关键。现在可用于建筑的保温围护结构有很多,如保温砂浆等,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施工条件选择[6]。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