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精选(九篇)

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1篇: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活动对妇科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优质护理应用于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83例患者,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妇科基础护理合格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使得基础护理合格率由85.25%上升到93.99%;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88.52%上升到96.63%,经2检验发现,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在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517,P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妇科;基础护理

我院积极响应卫生部下发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建立了试点病房。在我院护理部的支持下,妇科于2011年1月积极采取多项临床护理措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本研究将优质护理应用于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83例患者,并对临床护士的基础护理的质量进行评估及考核。并与2010年6月~2010年12月本院住院治疗的183例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10年6月~2010年12月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前本院住院治疗的18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6~42岁,平均年龄(25.71±4.37)。同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于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83例患者,年龄16~40岁,平均年龄(26.71±5.67)。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 方法

1.2.1 成立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进行科室总动员,号召大家积极参与 2009年11月11日卫生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护理工作讨论会,会上医政司护理管理处郭燕红处长强调当前抓好基础护理的重要性,而后连续《“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下发,并在南京召开了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院领导组织护理部管理者讨论并且分析当前的形势,在院领导的支持下,由护理部主任牵头,科室护士长统一管理,让全科护士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指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施的意义[1]。

1.2.2 正确认识基础护理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通过召开妇科专题会议,让护士尤其是新护士对基础护理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有正确的认识:基础护理工作在护士和患者之间有良好的沟通起桥梁作用,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耐心、主动、细致的护理服务。通过每周二次小讲课、不定时晨间提问、每月一次护理查房、讲授基础护理理论及实践等形式强化护士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知。

1.2.3 领悟优质服务理念精髓,转变护士服务理念 护士作为医院基础护理的具体操作者,在基础护理工作中不断强化护士的主动服务、按需服务、不依赖家属等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让护士真正领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意义,理解其内涵。先后开展了“假如我是病人”的换位思考活动,全体护士站在病人和病人家属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采取人性化的护理行动。反复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贯输于活动的过程中,有效转变护士的服务心态和行为,使病人满意和感动。

1.2.4 组织护士学习与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 在科室内利用授课、小组讨论等形式组织让全体护理人员学习“创优工程”相关文件和知识,使其掌握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做法,领悟“创优工程”相关文件和知识的精髓。

1.2.5 建立护理层级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基础护理实施到位 根据护士的护龄、职称、技术等能力建立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组成的基础护理三级质量控制体系。护士长每周抽查,月底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而责任护士在上午、下午下班前都要检查各组基础护理工作落实情况。采用全面检查、随机检查和定期检查三种检查方案相结合的方法,使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 ,确保各项基础护理实施到位。

1.2.6 合理简化护理病历的书写,将时间还给患者 减轻一线护士的病历书写的负担,让护士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患者的护理服务上,只有在患者身边,护理专业知识才能得以应用。加强基础护理,确保各项临床护理措施的准确到位,减少褥疮、各种感染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

1.2.7 绩效考核,实施护士奖金分配 改变以往的奖金分配制度,根据护士护理的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护理患者的数量、护理的质量、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绩效考核,重点倾向于临床一线的护士,提高夜班补贴,做到客观公平。

1.3 效果观察 基础护理合格率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测评,患者满意度由患者在出院时对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填写。

2 结果

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前,基础护理合格率为85.2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8.52%;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3.99%;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6.63%,实现了护理零投诉,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2检验发现,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在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517,P

表1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前后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研究表明,夯实基础护理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2-3],开展优质护理,强化临床护理工作,改进护理服务,可全面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水平[4-5]。本研究结果发现: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使得基础护理合格率由85.25%上升到93.99%;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88.52%上升到96.63%,经2检验发现,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在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517,P

参考文献

[1] 赵亮,金昌晓,陈仲强.新医改方案财政补偿机制设计与医院公益性.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10):666-668.

[2] 马慧芳.夯实基础护理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中国实用医药,2011,6 (8):273-274.

[3] 许红菊.开展优质服务做好基础护理的临床意义.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 9(8):145-146.

[4] 玉娟.夯实基础护理 开展优质护理全面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水平.中国医药指南,2011,9(9):325-327.

[5] 黄丽珍.护理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探讨.中国当代医药,2011, 18(27):122-123.

[6] 芦沁蕊,王艳丽,赵晓红.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在妇科病房的实施效果研究.护理研究,2011,25(8):2243-2245.

第2篇: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 护理实践;法律意识;权益保护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3(b)-110-02

在社会法制、文化、经济环境的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处在改革浪尖而备受关注的医疗行业,医患关系发生着耐人寻味的变化。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及医患矛盾的升级,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1],但又同时表现出“高权利-低容忍”现象。护理工作直接涉及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的切身利益,稍有疏忽,难免发生医疗纠纷[2]。在护理实践中,相对于患者强烈的权利意识,护理人员普遍存在法律意识淡漠的问题,特别是缺乏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3]。因此,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维护患者合法权益,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维护医院的医疗秩序和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

1.1观念滞后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基本模式。由于文化素质及经济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整体服务及护理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治疗及护理的过程中,患者不再言听计从,其参与意识、监督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医护人员只是平等主体间医疗服务合同关系的一方、是患者的医疗消费服务的提供者,而不再享有优越感。观念的滞后将使我们处于被动的地位。

1.2注重工作任务的完成

由于临床护理工作任务重,人员配备又往往不足,加之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需要及时补充新的知识。注重工作任务的完成和新知识的学习而轻于法律知识的自觉学习,忽略了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1.3学习卫生法律法规的机会少

传统的医学教育着重于医学知识、护理技能的教育培训,轻于法律、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工作后的继续教育也未能及时充实法律知识的缺失。以至在职业行为中不明晰自己的法律责任、权力、义务,一旦出现纠纷,就处于不利地位。

1.4麻痹心理

认为法律只是个概念,与自己有距离,不用刻意去学习,只要工作完成了,与法律有关的事不会找到自己头上,忽视了工作中的潜在性法律问题,以至于纠纷在意想不到时发生。

2强化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2.1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基础

护理安全与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扩大了医疗事故的内涵,因此护士不但要熟练掌握和严格执行护理技术和操作规程,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还要熟悉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律意识及风险防范意识,规范护理行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注重细节管理,重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性法律问题,杜绝和减少不安全因素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2.2是医院健康发展的需要

护理工作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护患纠纷会严重扰乱医院的工作秩序。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服务的领域也不断扩展,增加了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随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广泛。因此护理人员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及高水平的技能,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更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和规避护理风险意识,减少纠纷发生,以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健康发展。

2.3是确保患者权益的需要

患者是特殊的消费者,付费就医标志着与医院建立了合同关系,彼此具有了权利和义务,患者享有人身、财产不受损害的权利。随着医疗服务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其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期望值越来越高[4],“期待利益的丧失可能会引发纠纷矛盾”。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最多,患者所接受的服务主要由护士来完成,这就要求护士增强法律意识,在制订护理计划或进行护理活动时,懂得如何尊重和维护患者的权利,对护理行为中可能产生的法律关系及后果要有预见性,自觉地将规章制度当作法律意义中的义务去履行,“慎独”自律,主动防范纠纷发生,确保患者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2.4是保证护理人员自身利益的需要

对于患者不断增强的运用法律手段衡量医疗护理行为和后果的意识和维权意识,护理人员必须增强法律意识,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这也是保护自身利益、减少损失的需要。护理工作科学性强、服务性强。而现代医学发展是建立在高成本高投入的基础上的,患者的不堪重负会以某种方式转化为医疗纠纷。因此,护理行为即使无过错,也可能发生纠纷。在护理实践中护士要强化法律意识,要不断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明晰责任、权利和义务,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慎独”的职业道德。即使出现纠纷,也会有意识地有效保护现场和医疗护理文书及抢救用物等证据,在处理时就会有理有据,从容冷静,依据法律法规提出免责或减轻责任的理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5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强化法律意识的必要性

护士既是医生的合作者也是病情观察的先行者和医嘱的具体执行者。准确、及时、完善的护理记录,审慎、细致、耐心的言行,周到、科学、严谨的护理服务不仅是护理专业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强化法律意识的真实体现。工作中,观察到患者病情变化,要及时通知医生,不得擅自处理。执行医嘱时如有疑问要及时与医师沟通,护士有权拒绝执行错误医嘱,否则,因此对患者造成伤害或引起严重后果的,护士要与医师共同承担法律责任。但无故不执行医嘱或篡改医嘱,均属违法行为。护理专业在发展和提高的实践中,无论内容和形式上都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因此,要明确护理工作的基本职责,树立和强化法律观念,规范护理行为,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医疗形势,降低护理风险,防范护理纠纷。

3讨论

在医疗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及相关法律不断完善的现今,医疗护理工作也将逐渐进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阶段。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都将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面对日益严峻的医疗形势,在护理实践中,一方面要忠实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的基本职责,另一方面要学法、懂法、用法,增强法律观念,在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培养护士化解风险的能力[5],一旦出现纠纷,能够明晰护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用法律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石俊华.医事法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41-443.

[2]熊晓美,熊诗华,张胜芝,等.新形势下增强护士法律意识的思考[J].护理学杂志,2000,15(12):753.

[3]杜治政.护理学新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33,544.

[4]毛惠芳,裘丽君.护患交流中的换位思考[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8):67.

第3篇: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摘要在如今市场经济的时代,随着人权保护事业的发展,消费者的权利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接受。其中,消费者安全保障权作为消费者的基础性权利,更是受到消费者和法学家的高度重视。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科技发展也得到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人们在享受其带来的成果时,也不免发生担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定,经营者最大化的追求自己的利益,由于法制的不健全,侵害消费者安全权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文顺应时展的要求,全面而深入的探讨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 关键词经营者义务 安全保障义务 消费者权利 安全保障权 一、经营者及其安全保障义务范围的界定 在了解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前,首先必须先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认识:一是何谓经营者?二是经营者安全保障的范围是什么? 对于第一个方面,我们不能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找到答案,但是《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通常认为,经营者是指向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它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与消费者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实践中,通常是指生产商、制造商、销售商、服务商。服务商又有批发商、零售商、商等。服务商则是因为在当代这个服务性行业发达,甚至可以说是突飞猛进的情形下又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关于经营者的认定还有以下两个问题要区分清楚: 第一个问题是没有经营主体资格的人是不是经营者。 在实践中,对于如何确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经营者存在两种相距甚远的评判标准。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以组织或者个人的权利能力作为判断其是否是经营者的评判标准,即具有“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权利能力就属于经营者,若不具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权利能力就不属于经营者。在现实生活中,就看其有没有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照这种观点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组织和个人就属于经营者,相反没有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无照经营者则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消费者。第二种观点认为应该以组织或个人的行为性质作为判断其是否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经营者。也就是说一个组织或个人只要实际实施了经营活动就属于经营者的范畴,而不去考虑其经营行为具有何种性质,其有没有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即使没有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只要从事了经营行为,就被划定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所规定的经营者。 对于存在的两种分歧,笔者认为第二种更合理。主要是基于三方面的理由。第一,推究立法原意,尊重本来意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可以向其要求赔偿,也可以向营业执照的持有人要求赔偿。”从上述对违法使用他人营业执照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也成为经营者,就能判定法的本意并没有把不具备权利能力的组织或个人排除在外。对于本身既没有在工商行政主管机关注册登记,也没有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笔者认为也应该参照第三十七的规定一并处罚。第二,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这一条规定普遍被认为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核心,明显体现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侧重。我们在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甲和乙分别到丙和丁两处购买物品,丙是在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经过合法登记的经营者,丁则进行着无照经营,倘若两人使用了商品后都出现了安全方面的损害,要求赔偿损失。丙因为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经营者要按照其规定进行双倍赔偿,而丁却因为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只需进行一般的赔偿,而不必进行双倍赔偿。结果甲和乙虽然实施了相同的行为,结果却出现了很大的偏差,乙因为丁的过错而没有得到本来可以取得的足额赔偿,于理不通,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三,有利于保护经营者的利益。还以上面的例子为例,丙因为是合法的经营者进行了双倍赔偿,而丁却因为实施的是非法的经营活动却只是进行了一般的民事赔偿。不但于理不通,也容易助长非法经营活动,不利于法治的发展。 第二个问题是判断谁是经营者的几种特别情形。 1.企业合并分立的。变化发展是不变的规律,一切事 物都在变化发展之中,对于经营者的认定也不例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以下几条规定,值得我们注意:第三十六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因原企业分立、合并的,可以向变更后承受其权利义务的企业要求赔偿。” 2.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第三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 3.消费者因虚假广告接受商品或服务,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第三十九条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的经营者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的经营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经营者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的法理依据 (一)权利义务相一致原理的要求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向来是法理学研究的重中之重,权利义务相一致原理是阐述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一项重要原理,正所谓不存在无权利的义务,也同样不存在无义务的权利。二者总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权利义务相一致原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一方存在权利,他也必然存在义务。因为一个社会的权利义务总和是确定的,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只是享有权利或只是承担义务,那么社会都无法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一方享有权利,那么另一方必然要履行义务。经营者与消费者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一对相对应的概念,经营者享有在消费关系中通过诚实守信与合法经营获取正当利益的权利,自然也要维护消费者利益,履行安全保障义务。与此同时,没有经营者对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何来消费者的安全权。 (二)收益与风险相一致原理的要求 收益与风险同权利与义务一样,都是如影随形,相伴而生,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谈论另一方,只片面追求收益,逃避风险,都是毫无意义的。经营者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想获取正当的经济利益,实现其价值,必须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和服务,否则只能被市场淘汰。经营者通过和消费者进行直接和间接的交易,获取收益,同时也必然要担负起保障消费者安全权所带来的风险。经营者与消费者建立交易关系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交易,即由销售者与服务者和消费者进行直接的交易活动;另一种则是借由销售者或服务者这个中介的存在使得生产商,制造商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间接的交易关系。通过以上两种方式,达到经营者与消费者的良好互动。 (三)危险控制理论的要求 在市场中,一些商品和服务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然而却又是消费者需要的。因此,经营者在“创设”这些商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在“创设”危险。相对于消费者来说,显然,经营者对危险有着更深刻的了解,掌握更全面的知识,因此也就拥有了预防和处理危险的可能性。基于经营者这种控制危险的能力,决定其有义务拿出一部分收益用于控制危险,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权。 (四)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要求 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的存在不仅仅只是具有最大限度获取商业利益这样唯一的一个意义,同时也应当尽最大限度的责任去关心股东利益之外的社会利益,消费者权益就在上述的社会利益之中。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核心内容体现了对公司营利性之外的社会性的关注。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公司取得财富的过程与处分财富的过程都应该符合法律的要求,同时公司社会责任的落实也离不开法律制度的完善设计。以公司的形式存在的经营者当然也需要按照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要求,关注消费者的权益,履行安全保障的义务。 三、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性质 对于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属于何种法律性质,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约定义务说和法定义务说。 约定义务说也称为合同附随义务说,认为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合同关系,是经营者对消费者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的依据。安全保障义务作为合同的附随义务,双方都应遵守,当然经营者也不例外,否则就要承担违约责任。法定义务说则认为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是法定义务,符合我国的法律规范。经营者若违背法 律的规定,要承担侵权责任。 笔者认为两种说法都存在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准确。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应该说是以法定义务为基础,同时允许一定范围的约定存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应该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和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严重缺陷,即使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仍然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和。”从中可以看出,法律为了侧重保护相对于经营者来说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把在合同法中本属于合同附随义务的经营者安全保障权上升到一般义务的范畴,成为经营者的基本义务。这是由于之前的法律侧重保护行为的自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联系程度越发紧密,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纠葛,从社会本位出发,强调经营者义务。《消费者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经营者与消费者可以通过订立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但是必须要在法律的限度内。法律规定内的安全保障义务双方当事人不可以更改,但是法律规定的毕竟只是最低的限度,只要不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经营者和消费者可以按照合同法意思自治的原则约定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经营者若违反和消费者签订的安全保障义务合同,要承担违约责任。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近年来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屡有发生,对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对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的相关概念,法理依据以及法律性质的一系列分析,希望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以便能在实践中更加注重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的规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4篇: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风湿免疫科;满意度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各家医院相继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相继确有提高。但在临床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有时即使责任护士提供了非常优质的护理服务,而患者却未必需要,因此患者满意度也未能提高。为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笔者所在科室在结合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开展了患者个性化护理服务,即“患者需要什么护理服务,我们提供什么护理服务”[1],对200例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风湿免疫科2012年2月至2012年10月住院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组男108例,女92例;年龄35~82岁,平均(58.6±22.4)岁。对照组男104例,女96例;年龄38~80岁,平均(57.9±21.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2 方 法

2.1 问卷调查法 患者出院时两组均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满意度。发放调查表时先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研究目的、意义,让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和主观感受自我评定,在30 min内完成并当场收回。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级。

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给予常规治疗和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入院后在常规治疗和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发放个性化需求调查表,住院期间按照两者相结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个性化护理服务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病房需求:根据患者需求提供高干病房、单间、双人间、三人间及四人间,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不同房间的区别和价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经济能力、性格特征及睡眠状况等需求分配床位。②口服药发放需求:按照优质护理的要求,患者的口服药应由责任护士按餐发放并看药到口,结合本科室疾病特点,患者口服药种类较多,且部分患者回家后仍需长期服用,护理人员要求患者牢记各种药物的包装和药品性状特点等,每餐服用。另一方面,由于抗风湿药物大多会产生胃肠道副作用,常需要患者餐后服用此类药物;但风湿免疫科患者多为农民,平常进餐时间不固定,因此患者也希望能按其就餐规律自行服药;对于个别患者因为曾经有护理人员发错药而不信任护士[2],也要求自己服药,因此责任护士对每个新入院或修改诊疗计划的患者进行给药前评估,即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病情轻重、自理能力、给药目的、药物过敏史等,结合患者需求进行口服药的发放指导。对于自理能力较好者按其需求采用个性化指导用药的方式,给予指导和督导服用。但是对于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病情较重、自理能力较差者,责任护士则按照要求摆药并送药到口[3]。③患者时间段需求治疗:风湿免疫科患者因为肢体畸形常需行理疗治疗,在理疗、检查及静脉输注等时间上常发生冲突,为避免时间冲突,保证治疗、护理效果,责任护士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④患者点名服务需求:一方面患者再次入院时可申请选择前一次住院时的责任护士或管床医生及病床,减少患者的陌生感,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同时也可以让责任护士或管床医生对患者的病情了解更透彻,服务质量更高。另一方面为保证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患者可选择穿刺能力强或比较信任的护理人员为其进行治疗、护理,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其满意度。⑤心理支持性护理:风湿免疫科患者,因长期身患疾病,其生理、心理及性格将发生变化,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因此责任护士应加强观察,在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初始阶段便开始进行心理安慰,避免因心理不良反应而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康复,尤其老龄干部及心理负担较重者[4]。⑥静脉输液护理:因为风湿免疫科疾病的特点,需要长期、反复行静脉输液,因此对血管的损伤较大,部分患者害怕静脉穿刺,再加上老年患者本身血管条件差,因此我们根据不同患者实际情况采用静脉留置针、约束带等方式进行个性化静脉输液护理[5]。

3 结 果

对照组满意度为95%,观察组满意度为99%,两组间满意度比较,采用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表明采用个性化护理更符合患者的需求,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两组患者出院时满意度比较,见表1。

4 讨 论

4.1 个性化护理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针对风湿免疫科患者的个体差异为其提供病房需求、口服药发放需求、时间段治疗需求、点名服务需求、心理支持性需求、静脉输液需求的个性化护理,切实为不同患者解决实际需要,最大程度实现不同患者的服务期望值,使患者身心健康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最佳状态,满意度得到提高。

4.2 个性化护理需求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 为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责任护士首先应评估不同患者的性格特点、饮食习惯、经济条件、个人需要等,从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服务计划。为使护理更加全面、细致、优质、高效,责任护士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和广泛的知识面,要涉及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老年护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同时需要责任护士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4.3 个性化护理是深化责任制整体护理的重要内涵 个性化护理较传统护理而言,是在医疗安全前提下,护理制度、措施是建立在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基础上制定的,是实实在在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它既符合护理程序,又符合患者的个体差异性需求,在实践中护理人员应使个性化护理与规范化管理目标实现统一,与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一致。

个性化护理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不仅能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而且也能极大地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真正做到以人的需求和健康为中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5 参考文献

[1] 郑艳芳,张利岩,陈秀荣,等.个性化护理服务进程及服务谋略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1):66-67.

[2] 渠慎英,周广玲.住院患者口服给药缺陷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795-7796.

[3] 刘涛,王晓燕,刘益,等.住院患者口服给药护理个性化需求调查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6):65-66.

第5篇: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儿科护理;个性化服务

在儿科临床上,人性化护理作为创新化护理模式,是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开展人性化关怀护理,让患者在精神和心理上,处于一种舒适和放松装填,进而环节患儿恐慌和焦虑心理压力。自人性化护理模式开展以来,患儿获得人性化关怀,各项护理工作也有序开展。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儿科患者66例,其中患儿33例实施人性化护理,取得了良好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儿科患者66例,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男23例,女10例,年龄3~7岁,平均年龄5.2±1.3岁,10例肺炎、11例黄疸和12例肠炎。研究组男22例,女11例,年龄2~6岁,平均年龄(4.9±1.2)岁,12例肺炎、10例黄疸和11例肠炎。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研究组:采取人性化护理服务。其一,在早晚交接班时,护理人员仔细询问患儿睡眠、用餐情况,第一时间掌握患儿出现的问题。对于年龄较小患儿,要时刻保持微笑,以便于稳定患儿情绪,提升医患信任感。同时,医务人员必须做到一切以患儿中心,提升服务质量。在布置病房时,要与儿童心理相符合,最大便利保障患儿日常生活,使患儿感受家庭的温暖。其二,心理护理。对于患儿,除了要照顾患儿病情,还需开展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督促患儿及时检查,向患儿家属说明疾病对患儿的危害,争取家长配合,提升患儿治疗配合度。如果患儿出现焦虑和恐慌心理,护理人员应保持足够耐心,仔细引导患儿,让患儿明白治疗并不可怕,及时消除患儿、家属的紧张感。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全部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经过护理后,研究组20例非常满意,11例较满意,1例满意,总满意率100.0%。对照组13例非常满意,5例较满意,4例满意,10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68.7%。研究组治疗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上,人性化护理,主要是尊重患者生命价值和人格,是一种个性化和整体性护理方式。在当代护理模式下,人性化护理提倡以人为本,特别是儿科护理,必须尊重患儿权力和人格,注重患儿需求和生命。通过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效促进患儿身心健康,让患儿更为开朗和乐观,确保医患关系紧密。在治疗之后,患儿机体更加容易恢复,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也较高。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服务,必须做到如下来两点:其一,护理人员必须提升自身素质。近年来,随着护理模式不断深入,队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随之提高,大多数医院护理人员主要是大专、中专学历,使得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普遍较低。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应主动实践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掌握儿科常见性疾病知识,了解疾病临床表现与多发季节,清楚患儿发育常识。同时,护士长需建立学习计划,每月由表现较好护理人员授课,根据当月案例师范操作,有计划、有步骤的让护理人员认知操作技术,进而提升护理人员配合度。其二,开展人性化护理,必须使患儿降低恐惧心理,为患儿营造一个活泼、轻松的病房环境,让患儿在病房中,感受到家的温暖,使以患儿中心的理念渗透在每一个护理环节。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家长放心患儿治疗。近些年来,我国临床十分注重人文关怀,国家重点提倡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结合人文关怀,培养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改变护理人员服务认知,提升医患之间的信任感,进而提升医院形象。在本组实验中,经过护理,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达100%,比对照组的68.7%明显要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对于儿科患儿,采取人性化护理服务,有利于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患儿身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谢青青,王晶晶,白蔷薇.OSCE在涉外护理专业护生技能考核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07):847-849.

[2]王新辉.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35):68-69.

[3]王晶.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3):95.

第6篇: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7(a)-0169-03

为贯彻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响应”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改进护理服务质量,优质护理在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优质护理目标为以病人为中心,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提供有效规范的护理措施[1]。优质护理在改善患者负面心理和生活质量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关于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中的应用研究甚少,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期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纳入标准:初诊急性心肌梗死,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意识障碍,听说读写、语言交流能力异常,合并严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合并精神性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5例,其中男45例,女20例;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65.04±6.05)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下40例, 高中及其高中以上25例;医疗保险或合作医疗39例,自费26例;合并高血压15例,合并糖尿病10例;对照组:63例,其中男43例,女20例;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64.99±6.12)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下41例, 高中及其高中以上22例;医疗保险或合作医疗38例,自费25例;合并高血压14例,合并糖尿病9例。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如常规监测生命体征、用药护理和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

1.2.1 饮食护理 嘱咐患者摄取充足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盐,摄取适量的脂肪,少食多餐,戒烟戒酒,控制1 500~2 000 mL/d饮水量,控制食盐摄入量(≤5 g),监测体质量,体质量增幅应严格控制于2 kg/周,监测电解质动态变化,纠正和预防水电解质紊乱现象。

1.2.2 运动护理 避免运动量过大,根据心功能分级选择合适的运动,适量的运动具有改善患者生理心理情况和生活质量水平,应注意运动后休息,避免劳累过度,避免精神刺激。

1.2.3 心理护理 增强护理人员与患者间的沟通,缓解心肌梗死反复发作性导的紧张、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促进疾病病情的康复病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4 自我监测 增强患者及其家属自我监测能力,及时发现临床症状和药物不良反应,如发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采取对症治疗处理,有助于早期诊治疾病和调整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3],其中SAS评分≥50分时为焦虑,SDS评分≥50分时为抑郁,SAS评分、SDS评分值越高,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严重。

②采用生活质量量表[4]评估生活质量水平,内容包括社会限制、体力限制、情绪和症状四个维度,最好(0分)~最差(5分),总分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③护理满意度[5] 参照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言谈举止、接待态度、应变能力、巡视病房、基础护理、健康教育、规范用药和技术操作等方面,由患者本人自行填写,填写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统计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社会限制、体力限制、情绪和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常见类型之一,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倾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负面情绪,改善护理质量在改善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院作为以病人为医疗服务机构,由单纯生理护理逐渐向生理心理护理方向转变,积极响应优质护理服务需求,持续关注护理质量管理原则,构建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病房[6]。但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优质护理效果研究甚少。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65.02±4.05)分,护理为(43.65±4.12)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前为(64.58±5.03)分,护理后为(53.14±3.61)分,对照组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65.02±4.05)分,护理为(43.65±4.12)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前为(58.14±3.99)分,护理后为(51.17±4.01)分,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第7篇: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人性化服务;妇科护理;满意度;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17-01 人性化服务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是以人性科学认知为基础,充分尊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关注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更为悉心的服务。妇科疾病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种类较多,诸如阴道炎、宫颈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1],如果治疗不及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还会影响夫妻关系,严重者甚至留下终生遗憾[2]。由于部分患者存在抵触、恐惧的心理状态,隐瞒病情,影响了治疗效果。现通过人性化服务的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根据我院妇科疾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妇科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40例妇科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0例。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病人及其家属同意后进行临床护理治疗研究。妇科患者年龄在20-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12±4.98岁。患者在一般资料上不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精神病史;严重心血管疾病病史。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对比表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表

组别例数

(例)平均年龄

(岁)子宫肌瘤

(例)宫颈癌

(例)异位妊娠

(例)葡萄胎

(例)子宫脱垂

(例)对照组3038.97±4.12124211观察组3039.24±4.35142220组间比较t=0.202X2=2.154P>0.05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即介绍住院环境,为患者提供常规的护理服务。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服务,实行全面的护理方式,避免出现护理纠纷,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在患者入院时,建立患者档案,评估患者病情,为后期护理服务提供依据。医疗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换关系,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工作,关心患者的心理变化,以便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患者走出心理误区。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贯穿人文关怀理念,医疗护理人员需要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如果患者出现身体或精神方面的痛苦要及时予以安慰,做好患者的心理抚慰工作,提升治疗效果。重视患者的独特性,尽可能的满足患者个性化的需求,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案。

1.3 观察指标:护理满意度:治疗结束后发放我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表内设10题,每题1分,满分10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评价标准:9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9分为满意,6-8分为一般,6分以下为不满意。

1.5 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通过整理与统计患者出院时填写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采用人性化服务应用于妇科护理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临床疗效

组别例数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对照组20例446670.00%观察组20例946195.00%X25.495P

人性化服务应用于妇科护理中,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医疗护理思想,也体现了我国医疗工作者关爱生命、尊重患者的思想,对提高我国医疗护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3]。人性化服务主要体现医疗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尊重,不仅尊重患者的隐私,还尊重了患者的独特性,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通过开展人性化服务,明显的提升了护理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4]。人性化服务开展后,明显的降低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人性化服务应用于妇科护理中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与治疗效果,降低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俊.人性化服务应用于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3(30):180-180.

[2] 肖莎莎.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6(15):151-152.

第8篇: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护士素质;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3(b)-0135-02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竞争的不断激烈,各个医院在不断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技术和手段的同时,提高护理服务和质量也成为医院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护理服务模式已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作为整体护理中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1],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在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就医环境下,使其达到生理、心理、精神上的健康和舒适状态[2],同时也使护士在护理活动中增强自己的服务理念和素质,提高护理质量,从而达到患者、护士、医院3赢的局面。该研究通过该院对2012年1月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共建和谐医院”的活动进行分析,探讨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提高护士素质和患者满意度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2012年1月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共建和谐医院”活动以来的34名护士和3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护士年龄20~48岁,平均(35.6±2.5)岁,工作年限2~17年,学历:中专7人,大专19人,本科8人;职称:护士12人,护师17人,主管护师5人;患者男179例,女141例,年龄23~86岁,平均(574.6±4.4)岁。并随机抽取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前的病例资料作为对照。

1.2 方法

1.2.1 内容 以医院为整体、科室为单位向护士讲明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共建和谐医院”活动的目的和内容,使护士认识到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护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指导护士从自身形象(衣着、装扮、面容、走路姿势)、礼仪(仪表、说话态度、语气、动作)、职业语言、心理、专业操作等方面入手,促使其在工作前调整好状态,从患者入院-接待-收集患者详细资料-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根据病情进行护理检查与操作-规范健康教育,将人性化护理服务运用在整个护理活动中,

1.2.2 评价方法 根据科室工作内容不同设计问卷调查表,分别为护士和患者发放《护士工作自评表》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3]。护士自评内容包括自身形象、礼仪、职业语言、心理、专业操作等5个方面25个条目,满分为100分,≥90分为优秀,80~89分为合格,≤80分为不合格。患者满意调查表内容包括对护士的言行举止、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生活护理、操作技术、健康教育等6个方面30个条目,满分为100分,≥95分为非常满意,90~94分为满意,80~89分为基本满意,≤80分为不满意或差。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c2检验。

2 结果

2.1 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提高护士素质的效果

经统计,自人性化护理服务开展后,护士在自身形象、礼仪职业语言、心理、专业操作等方面均较活动开展前有显著提升(P

2.2 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

经统计,自人性化护理服务开展后患者对护士言行举止、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生活护理、操作技术、健康教育等方面满意度与活动开展前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护患关系和纠纷的影响

经统计,护患纠纷发生率从活动开展前的6.3%降低至1.4%。结果表明,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开展有效改善了护患关系,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3 讨论

随着医学和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开展“以人为本” 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已成为提高医院质量和水平的核心内容。尤其是目前医疗市场处于饱和状态下,患者对医院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人性化护理服务作为整体护理中的重点内容,不仅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打破过去护理实践中一味追求片面、机械的操作管理模式的同时,还要将自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等方面完整的展现出来,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自身素质达到全面提高;并贯通于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存在的意义、价值、自由、发展和精神进行关注和珍视[4],改变过去只单一促进患者躯体疾病恢复的服务理念,真正将“人性化”体现出现,使患者在面对疾病和痛苦中感受到安全、尊重、关怀和满意,达到护患关系共赢的局面。

Maslow认为[5],人的基本需要由低级到高级有5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这些需要通常是一个层次的需要被满足后,另一个更高层次的需求才被激发出来。护士作为护理工作的主导者和具体实施者,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病情的转归和预后。我们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不仅要满足护患的生理需要,还要满足其爱和归属的需要,特别是对于危重病和老年患者,他们对爱与归属的需要、对自尊的满足更加敏感[6]。该研究认为,只有高素质的护理人员才能将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患者身上得到最极致的体现,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提高护患满意度。我院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使我们护士在自身素质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有效提高了其工作积极性和成就感;另一方面,也使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得到关怀、理解和尊重,有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经本组资料结果显示,人性化护理实施后,护士合格率提升到100%,优秀率提升到96.8%,患者满意度达到98.7%,护患纠纷发生率从活动开展前的6.3%降低至1.4%,活动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

综上,“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是适应医疗卫生形势发展需要的重要内容,在如今的医疗市场竞争激烈,谁赢得了患者,谁就赢得了市场。因此,医院在提高诊疗水平的同时,更要优化护理服务,突出人性化护理服务的重要性,从而显示护理服务的无限生机和活力,从而有效提高护士素质和患者满意度,进一步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连竹.人性化护理对提高急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36):40-41.

[2] 刘军利.人性化护理对提高外科患者满意度的作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2):142-143.

[3] 马惠娟.融入人性化护理 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探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0(8):141-142.

[4] 郭会屏.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人员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6):77-78.

[5] Uite PK,George EL.The role of the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in facilitat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 within a university setting[J].Crit Care Nurs Q,2010,33(2):117-125.

第9篇: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1温馨服务

1.1优质服务优质服务是体检者的期望所在,也是疗养院努力的方向,它包括先进的服务水平、过硬的服务质量、良好的服务形象和优美的服务环境。我院要求从体检者走进体检中心的那一刻起就能享受到导检、陪检、健康教育一体化的优质护理服务。认真开展和执行首问负责制、微笑站立服务、岗前介绍、“亲情式”称谓等具体工作,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体检者的体检需求。

1.2体检过程中进行健康宣教不少体检者由于对体检重视不够或存在认识偏差,出现种种疏漏,使体检目的难以达到。针对这些情况,导检护士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适时宣教。

1.2.1选择恰当的采血时间采血要在早上7:00~8:30,最迟不宜超过9:00,否则会因为体内的相关激素的变化,影响部分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1.2.2长期服药者体检前不要贸然停药采血之前应空腹,但对患有慢性病服药者应区别对待。如高血压病体检者每日清晨服降压药,是保持血压稳定所必须的,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血压骤降,所以高血压病体检者应在服完降压药后再进行体检,对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体检者,也应在采血后及时服药。

1.2.3不要随意舍弃检查项目一些针对恶性疾病和常见疾病的特殊检查项目,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有特殊意义。有的体检者因怕麻烦或隐私问题,自动放弃了部分检查项目,有可能失去了发现潜在疾病的机会,导致严重后果。如眼压测定,对眼睛胀痛、视力模糊者可作青光眼筛查。

1.2.4不要隐瞒病史重要疾病史是体检医生判断体检者健康现状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不要因为种种原因隐瞒或编造病史,病史陈述力争做到客观、准确,重要病史不可遗漏。

1.2.5重视体检结果和结论体检结果是对受检者健康状况的客观表现,体检结论更是医生根据各科体检结果得出的,对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和治疗疾病有重要意义。有些体检者对体检过程较为重视,却忽视了体检结果和结论,使健康体检失去了意义[1]。

1.2.6确保体检的完整性采用自动化体检系统,该系统将体检数据通过网络传输,从而避免人工操作可能产生的误差,并设置导检台,体检完将导引单交到导检台,以免体检项目的漏查。

1.3对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检中心专门设计针对体检者发放调查问卷,以便查找自身问题,改进体检过程中的不合理程序,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护理部对反馈结果高度重视,逐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尽快改进。在实施温馨服务之后满意度从原来的90%上升到99%。

2讨论

健康体检是疾病预防的重要手段,疗养院如何做好健康体检工作,并使之形成医疗卫生的一个新市场,还有不少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开展温馨护理服务的目的是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按服务标准和言行规范指导服务,可让每位护士关注服务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每个方面,实施全过程感动的服务策略,就会让体检者感到受尊重、受重视,从而确保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2]。

参考文献

1金琳珍.健康体检中心温馨服务实施体会.中华护理杂志,2005,40(9):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