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笔记范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笔记精选(九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笔记

第1篇: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笔记范文

【关键词】电子白板;信息教学;注意的问题

随着教学条件的逐步改善,电子白板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教育技术,如今已悄然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无疑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发挥好电子白板的使用功用,切实服务好教学工作,本人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切忌视频“喧宾夺主”

在教学过程中,各学科教学教师,都可能利用视频手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的确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视频由于播放时间过长从而严重影响教学进度;由于精彩的音、视效果迁移了学生对知识问题的注意力,继而迁移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这使学生不去注重思考问题,沉溺于欣赏精美音、视视频之中;一些学生一边观看一边窃窃私语——“太美了”;一些学生干脆在头脑中搁置思考的问题,放下手中的笔等现象。这种视频资源的设计与使用,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把握好视频使用的质量和实效性,剪切、编辑好能使教学发挥作用的视频资料,切忌视频时间过长、切忌追求音、视效果无助于教学;切忌偏离教学主题、偏离知识核心等无助于教学的设计。视频资源必须紧扣教学核心,不可“喧宾夺主”。

二、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问题和笔记记忆的时间

教师充分准备好的教学设计,确实节省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手工劳动,但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应该切实把握好课件的播放速度,对知识重点问题的思考,不能由于规定的课堂教学进度,而快速掠过。这样会影响学生思考问题的质量,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学生思考问题的品质和积极性,造成“吃现成,吃等食”的不良习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特别对于课堂知识要点、学习重点的问题,必须在学生理解的前提下,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做好记录,强化记忆,做好“备忘”笔记,不能因为白板教学的展示,忽略学生学习的必要记录。

三、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板书

电子课件的展示,是一节课进程和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对于过程完成的质量,不取决于预备好的教学设计,而取决于过程教学的不断操作、思考和补充、完善的质量。操作补充完善的质量取决于教师对问题的发问、巩固、训练、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等活动质量。要保证各个环节的质量,教师必须针对设计的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好必要的提示,因为提示的内容,是解决关键问题的核心,教师不去板书、不要求学生笔记、不强化学生记忆,这样,课后学生是不会有效的回忆学习过程,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因此,针对学生的学习,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板书。不能因为白板课件的设计,而忽略必要的、必须的知识板书,不要因为使用白板的信息技术,而完全解放教师的一切必要的劳动教学活动。

四、谨慎点击网络链接

因为电子白板直接连接网络,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时需要去搜索与教学相关的知识链接,在搜索链接过程中,不良的信息网络会立刻冲击浏览页面,特别是一些违规游戏、色情信息、商品购卖等刺激性很强的信息,由于不谨慎或者不小心点击网页,既会出现污浊的视频,不仅造成课堂教学的哗然与混乱,更重要的是影响教师的形象,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影响学生的学习,更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尽可能的避免触及不良的网络资源,因为这种资源的充斥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的暗示,影响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五、严禁学生点击不良的网络链接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常要求学生来讲台解决一些问题,此时,教师必须暂时关闭网络,以防止由于其操作不当,错误点击不健康的信息网站,以免对学生学习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六、教师要强化对学生进行网络链接安全教育

学生以学习为主,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因此每位教师都应有教育学生学习安全、健康使用网络的义务,通过教育力求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不良信息对学生成长的危害,告诫学生谨防不良信息危害学生心理和健康的成长。

七、及时关闭网络

第2篇: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笔记范文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之一,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密不可分。笔者作为语文教师,仅就语文学科的特点,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一、利用教材中的美文,无声潜入心理健康教育

在语文教材中,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政论文章都集结于此,所以,它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教材,也是美育、德育的好教材,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素材。如学习王家新《在山的那边》时,可以赋予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学习张之路的《羚羊木雕》时,可以使学生领悟生活中应如何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学习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时,可以进行讲诚实反撒谎的完整人格教育……使学生在感受美文的同时,净化自己的心灵,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通过指导写作,为心理保健筑起“预防线”,为心理健康教育开辟广阔的空间

众所周知,“心理疾患”是因心中堆积的情感不能及时排泄,心中淤积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而形成的心理问题。而语文课外练笔包括日记、随笔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还可以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因而鼓励学生勤写日记或随笔之类的文章是必要的。语文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写日记、周记及话题作文的方法使之排泄不良情绪,并通过它们了解学生思想,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其心理保健筑起一道“预防线”。

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写心理作文呢?

本人认为作文写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在作文指导时老师要引导学生从自然界着眼,在感悟自然中体悟自然之美、生活之美,提升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第二,作为语文教师,一定既要给学生营造理想的人文世界,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懂得如何正确地对待其中的阴暗面,让学生既有理想又懂得社会,绝不能让学生生活在童话世界当中。第三,教师在作文命题时,可以适当拟一些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题目。第四,通过作文与日记修改强化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学会面对挫折,体会成功与失败之间的辩证关系。总之,写作教学是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极佳途径,一定要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三、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校园生活多姿多彩,是学生展现自我、发挥才干的舞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常常会有许多接触,难免会有摩擦,由此产生的误会也就不足为奇了。语文教师如能就事情发生的起因、本质,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调解,并借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就能使语文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前哨了吗?如:针对某些同学经常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动肝火的心态,让学生办关于《退一步海阔天高》《小事见风度》等的墙报,让学生明辨是非曲直,培养健康的心理。语文活动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起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这就能使一些细微的不健康的心理“疾病”消失在萌芽时期。

四、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课堂教学中

第3篇: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笔记范文

1.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21世纪的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被父母、祖父母过分溺爱,什么要求都会被满足,自私、任性,这种坏习惯也被带到学校与老师、学生的交往中,另外,小学生年龄小、没有接触社会,难以适应复杂的环境,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以笔者多年的教育经验来看,小学生心理问题事件层出不穷,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解决目前小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是贯彻落实新课标改革,适应时展的需求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现阶段,小学生犯罪、自杀事件层出不穷,其中主要的原因便是小学生的承受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很大问题。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帮助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自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课具有人文性、独特性、工具性,其学习内容与人的生活经历、社会经验、内心感受、个人情感相关联,将这些人文因素紧紧联系在一起,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套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自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意调节学生对待学习的心理状态,促进全面发展。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要想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营造快乐、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倡导陶行知提出的“民主教育”,在课堂上民主教学,尊重每一位学生。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要保持微笑;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紧张或者错误时,老师要鼓励学生,而不是责备、训斥,以减轻每个学生因为学习而产生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调动他们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第二,塑造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活跃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编写学生喜爱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教学内容活灵活现地表演出来。让每个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始终保持美好的心境,快乐、轻松、上进等健康的心理就渐渐被培养了。

2.挖掘教材,寻找融入点,并有效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找到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点,可以直接根据教学内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如,笔者在讲解《小马过河》时,让学生仔细、多遍读小马和老牛、小马和松鼠、小马和妈妈的对话。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点。这个点找到了,就需要有效地方法进行渗透,笔者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小马,体会过河时不同的心态,或者夏天时带领学生在学校附近很浅的小河沟模拟过河场景。让他们亲身体会小马的感悟:面对困难时要学会独立思考、勇敢探索,不能过分依赖任何人,成功教导他们树立自立、自强意识,有利于降低小学生过分依赖父母、老师、朋友的心理。

3.开展各种课外活动,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上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该被巩固,让学生牢记,开展课外活动便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第一,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因为好的语文课外实践集开放性、愉悦性、自主性、活动性于一身,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在活动中,可以融入思想健康教育,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抗压能力,这种渗透,针对性较强,并且潜移默化。我带领学生开展过“我的独家技能”活动,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引导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遇到挫折永不言败的精神。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集体意识、合作能力。

第二,开展针对性的演讲比赛。这种实践主要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我组织开展过一次“我是一个快乐的人”主题演讲比赛。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去准备演讲材料,准备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己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快乐就是一种心态。笔者比较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道理,去感受快乐!

三、结束语

第4篇: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笔记范文

进入中学阶段,有些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出现严重厌学情绪;有的学生由于父母溺爱,从小就自我为中心,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再加上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变化,对外界常感到困惑不安。这些学生中,心态好的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心态不好的,容易产生焦虑情绪,酿成心理疾病,危及身心健康。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笔者根据多年工作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首先要注重自身示范

要树人,必先正己。教师首先应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学生和学生的心理问题。但是目前部分教师存在心理障碍或疾病,如方法简单粗暴、对学生恶言恶语、冷嘲热讽等行为,不仅影响了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更为严重的是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要特别关注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注意自身的示范作用,努力做到以身示教。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来,我坚持以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我的和善、热情去感染学生;以我的乐观、进取、刚强、朴素去教育学生;以我的生活阅历和坎坷经历去开导学生,力求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一面镜子。

二、教师要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常言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关爱学生,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生活等,做到知其心,并容纳他的不足,让学生对你感到可敬、可亲、可信、有话可放心告诉你。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几年前,一个被班主任送到政教处的“双差”生周某某,他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母亲望子成龙心切,期望过高,造成其厌学、脾气暴躁、打架,常扰乱课堂秩序,顶撞老师,甚至逃学,但他体育成绩比较好,为人比较讲义气。我了解这些情况后,多次同他谈心,建议其他老师与我一起从生活和学习各个方面关心他,对他的点滴进步及时赞扬,引导他勤奋学习,并教导他站在母亲的角度正确理解母亲的言行,同时,我还多次与其母亲一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最终他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顺利考取了理想的体育院校。

三、教师要注重学生意志品质教育

初中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时,教师要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教育,积极健康的情感教育。笔者认为,上述教育首先表现在培养学生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是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的前提。多年班主任工作,我都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心理学知识耐心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塑造其美好心灵。如个别学生性格暴躁,易发怒,对此,我常找他耐心交谈,用历史人物事例对其进行教育,如勇猛过人的张飞,死于暴躁鲁莽;刘备和善,得关、张、诸葛亮的帮助做了汉主等;有的同学做事不认真,我便经常以关羽大意失荆州等历史故事教育他们,或用身边的人和事进行说教;有同学心胸狭窄,我便经常教育学生为人要大度,“宰相的肚子能撑船”。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教育,逐渐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心里的缺陷往往吃大亏,健康的心态有利于工作、学习、生活,使学生终身受益。此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学生情感意志教育,这也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心态的有效手段。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品质,要注重生动形象,避免空洞说教。实践中,我通过启发式教育,通过生动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受到感染,进而激发树立坚强意志的决心。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欲望,勾划过朦胧而美好的理想蓝图。可是,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有没有坚强的意志,能不能经得起困难的磨砺。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人都是与他们不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分不开的。格兰恩 卡宁汗自小双腿因烧伤而无法走路,然而他却成为人类历史上长跑最快的选手之一。《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痛苦磨难的情况下,以坚强的意志、惊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创作了千古绝唱《史记》,在历史上为自己画上了绚丽的一笔。我国大数学家苏步青曾演算过二万多道微积分习题等等。这些成就的取得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做支撑,简直就是不敢想象的。真实生动的事例在学生内心深处引发震动,激起战胜困难努力学习的热情与干劲,意志品质潜移默化。

四、教师要多途径开展心理教育

第5篇: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笔记范文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课程 健康行为 养成教育 课程渗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B-0033-02

健康体格的形成、生活质量的提高与居民健康行为的养成密切相关,良好的行为与生活方式是人们健康的有效保障。笔者从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对桂林市卫生学校一年级护生的国家护生体质健康测试及健康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70名护生中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总分不合格的达37.4%,64.5%的护生低于正常体重;牛奶、豆浆等优质蛋白摄入不足者达86.3%,偏食挑食者达76.3%,有暴饮暴食行为者达55.2%,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者达52.7%,运动不足者达68.9%。可见,中职护生的体质状况及健康行为不容乐观。因此,对护生进行健康行为养成教育,改变其不良行为生活方式,维护和促进其身心健康,对国家未来护理一线人才的补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职卫校护理专业所学专业课程中均不同程度涉及健康行为与疾病形成的关系,但教师多以直白的讲授为主,护生作为倾听者、局外人接受健康知识,却并不与自身的健康行为产生关联,这也是导致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与健康行为的执行程度不成正比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两年来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桂林市卫生学校2013级和2014级各一个班级共125名护生为实施对象,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渗透健康行为养成教育,不断改进、丰富养成教育的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在此与同行商讨。

一、课程渗透养成教育方法

在为期一个学期的中医学基础课程中,笔者先后运用了制作手抄、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案例分析、自我监控、同伴教育等不同的渗透健康行为养成教育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

(一)制作手抄。健康知识手抄报的制作,需有相关的健康知识为基础,又蕴含想要呈现给观看者的健康观点,资料的收集、筛选和制作的过程,是护生主动摄取健康知识、强化健康理念的过程。例如,在“藏象”一章的教学中,笔者主要强调不同季节需保养不同脏器,考虑到在健康行为调查中显示的护生不注意用餐卫生、晚上入睡过晚等情况,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要求护生独立或合作完成“春季养肝”的手抄报。护生结合教材,上网查阅资料,制作成健康养生宣传小报,在此过程也强化了春季注意用餐卫生、保证充足睡眠才能保障肝脏不受外邪入侵、获得足够血液保养修复肝脏功能的意识。

(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一种有效的打破学习者思维局限性、学会倾听他人观点的手段,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例如,针对中职生普遍存在的抗挫能力低的心理问题,在“阴阳学说”的教学中,以阴阳的相对性展开讨论,拟定“人生顺境与逆境的相对性”的讨论话题,增强护生面对挫折时的心理调适能力。又如,针对护生偏食挑食、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习惯缺乏的问题,在“藏象”一章的教学中,拟定“从人体之气的生成来源入手,你将如何增强自己的气?”这一讨论话题,引导护生得出结论:丰富全面的饮食有助于获取充足的水谷精气,清新的生活环境加上规律足量的运动可增强肺功能从而吸入更多的自然界清气,由此身体之气得以增强,功能活动才能健旺。

(三)头脑风暴。头脑风暴能激发护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护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程度的反思。例如,在“藏象”一章的教学中,强调了后天之本脾胃养护的重要性,要求护生通过头脑风暴列出自身存在的易损脾胃的不良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过食酸辣甜食、进食时间不规律、营养摄入不全面,等等。在全班护生的激发参与下,中职生普遍存在的各种不良饮食习惯被他们自己挖掘出来,大家共同探讨不良饮食习惯引发疾病的经历和案例,其自我教育的作用远远超出了教师的说教。

(四)案例分析。案例教学要事先经过周密的策划和准备,使用特定的案例指导护生提前阅读或组织护生开展讨论,启发护生思维,有助于提高护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在“病因病机”一章的教学中,笔者编制使用了一个案例:“学生小王和小李一起去路边摊吃了炒粉,不多久小王就腹痛腹泻了,小李却没事。是什么原因呢?”要求护生课前讨论、课堂交流,教师点拨。通过案例分析,护生认识到正气与邪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得出“提高正气,避开邪气是防止疾病的主要手段”的结论,更意识到“病从口入”、注重饮食卫生是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关键。

(五)自我监控。自我监控又称“自我管理、自我调整”,它实质上就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不断的内化指导过程。护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虽然意识到了维持健康行为的重要性,但能否对自身的不良健康行为进行改变并维持下去?笔者在“经络”一章的教学中,为了加深护生对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加强对自身健康行为的监控,设计使用了“十二时辰养生自我监控单”,护生先对照十二时辰养生要求进行自评,找出需要调整改变的不利于健康养生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制订改变计划,以一个月为期限进行自我监控,每天做好自评记录。一个月后进行反馈评价。结果显示,42.6%的护生身体状况明显改善。健康行为自我监控达到了短期效果。

(六)同伴教育。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尤其如此。同伴教育就是利用青少年的趋众心理,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方式。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笔者设计制作了《护生健康行为自我监控手册》,以一个学期为限,要求护生自愿结对,确定一个同伴教育者,制定挑战口号,按照手册中要求养成的健康行为习惯去指导自身的行为。每周进行一次健康行为评价,评价方式除自评外,还有同伴教育者和宿舍其他成员的评价,每周一次“宿舍健康之星”评比,每月一次“班级健康之星”评比;“世界睡眠日”、“中国学生营养日”等特定节日同伴教育者一起制作健康手抄报。利用同伴的教育作用,强化了护生的健康意识,巩固了护生的健康行为。

二、效果

多种教育方法的课程渗透,在极大提高护生对中医学基础课程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增长了护生的健康知识,促进了护生不良健康行为的改变和良好健康行为的养成。对125名护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及健康行为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学分析显示,护生运动时间延长、运动量增加,膳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改善,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其中3名护生成为学校女子足球队主力,参加市级足球比赛,荣获高中组第二名。

表1 护生体质健康测试与部分健康行为调查问卷结果前后比较

半年前 半年后 X2 P

n % n %

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不合格 49 39.2% 26 20.8% 10.076 0.002

优质蛋白摄入不足 106 84.8% 64 51.2% 32.426 0.000

偏食挑食 94 75.2% 52 41.6% 29.044 0.000

睡眠不足9小时 65 52.0% 43 34.4% 7.89 0.005

运动不足 84 67.2% 53 42.4% 15.519 0.000

三、讨论

课堂是中职护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专业课教师有着丰富的健康知识,与护生接触时间多,应当成为对护生进行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力量。改变传统的说教形式,采取丰富有趣的方法,激发护生的参与,指导护生的行为,能显著提高护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效果。为确保健康行为养成教育课程渗透效果,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一)围绕专业课程知识开展渗透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健康行为养成的渗透教育,必须紧紧围绕课程知识点展开,否则会使护生认为教师是在牵强地说教,易产生抵触情绪。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渗透,且注意渗透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或小组讨论,或头脑风暴,或案例分析,或评比竞赛,可以使护生既感到新鲜,又感到实用,不知不觉融入到渗透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达成渗透教育效果。

(二)发挥同伴教育的积极正向作用。在护生自愿结成同伴教育队子之时,教师应给予适当指导,注意健康意识和矫正能力的强弱搭配,否则可能会导致相反的教育效果,即两个同样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良健康行为且改变动机不强的护生,结伴后敷衍了事、随意打分、协同“作弊”,同伴教育的积极作用未表现出来,反而消极影响增加。

(三)自我监控期间要加强氛围营造。教师在通过课程渗透催生护生的行为转变欲望、组织护生自查自省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之后,在其自我监控期间,还应该通过让护生写标语、定口号、小竞赛等形式和持续课堂渗透宣传等手段营造深厚的外部氛围,促进护生健康行为的初步改变和有效维持,最终巩固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总之,课程教学渗透是卓有实效的健康行为养成教育途径。教师付出热情和努力,持之以恒,方法多样,加强引导和监控,必能达到效果,促进护生健康行为养成,提升护生体质健康水平,为国家未来护理一线人才补充做出积极贡献。

第6篇: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笔记范文

2、宝宝成长的见证。

3、风神俊雅,德才兼备。

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5、才思敏捷,中怀万宇。

6、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

7、鱼跃于渊,鸢飞戾天。

8、拥有你是父母最大的财富和幸福。

9、父母之爱,相伴一生。

10、乳发制妙笔,描绘前程终生辉。

11、平安是福,健康是本。

12、鹏程万里越高峰,幸福快乐永相随。

13、自立,自信,自强。

14、宝宝,快快长大吧,你是我们的骄傲和牵挂,爸爸妈妈会一天比一天更加爱你。

15、心若慧兰,思如幽谷。

16、海纳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7、你自在的欢乐,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幸福。

18、人之初性本善,为人时善为本。

19、胎发制成笔,永记父母恩。

20、兰馨慧质,有女如玉。

21、鹏程万里,一帆风顺。

22、青丝着墨,点缀人生;乌毫做笔,描绘前程。

23、青丝着墨,点缀人生。

24、天赐宝宝,吉祥如意。

25、乌毫作笔,描绘前程。

26、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27、平安是福。

28、百岁胎毫珍,千秋父母情。

29、妙笔生花,旋乾转坤。

30、心若慧兰思如幽谷。

31、祝愿女儿像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

32、广阔天地,任你翱翔。

3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34、授之父母,制笔铭心。

35、一生平安,幸福快乐,活拨可爱,健康成长。12、健康常相伴,快乐永相随。

36、宝宝襁褓纪念,手足之情,养育之恩。

37、识大体,明事理,收放自如,惬意人生。

38、书精彩世界,写美好人生。

39、望子成龙,梦想成真。

40、感谢欣赏本文,更多经典请关注:

41、华发不胜簪,永记父母恩。

42、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43、宝宝头上小绒毛,爸妈笔下大文章。

44、书云惊龙,五世辉煌。

45、天赐石麟,德门生辉。

46、毛发生前世,今朝写辉煌。

47、手握幸福,足生健康;怡然自得,博学多才。

48、你是我们温馨的阳光。

49、乳笔相伴,才智相随。

50、记录一生的精彩,书写一世的辉煌。

51、快乐成长,一生平安。

52、热爱生命,自强不息。

53、晴云秋月,玉洁冰清。

54、洋洋大观,还需博览群书;宝宝得志,不忘父母养育恩。

55、铁划银钩,纬武经文。

56、小手牵出健康快乐,小脚走出精彩人生。

57、羽毛未丰待来时,脱颖而出写宏图。

58、挥洒人生,前程似锦。

59、一生健康,快乐平安。

60、健康常相伴,快乐永相随。

61、浓浓深情何处觅,幽幽情系胎毛笔。

62、书洋洋洒洒文章,度平平安安岁月。

63、雨打青桐细有声,满园春*涌翠来。

64、聪颖秀丽,锦绣前程。

65、宝宝,你是爸爸妈妈今生唯一最珍爱的宝贝,愿你一生平安健康。

66、一笔亲情,一生相随。

67、冰清玉洁,玉润含饴。

68、雄心驯大海,浩气走山河。

第7篇: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笔记范文

多年前,在给教师培训时,我就做了“从学生心理出发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教学”的讲座。之后,我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近年,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最早成为了学校心理教师。工作中,我以极大的热情不断学习,努力实践。但在最初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课的实效性较差,存在着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个体心理咨询更是一种学生出现问题后的无奈之举。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前来咨询解决,而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咨询的预后效果并不理想,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有增无减。所以,我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开创新的工作方式,重预防、重实效。而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必须通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良好结合来实现。因为,问题表现在孩子,根源却常常在家长。而要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服务,服务于中高考,服务于学生的人生幸福。为此,我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中作了以下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主题系列心理辅导课程

我以“初中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分析与预防”为主题,选择问题孩子“小诺”作为典型案例(心理视频:内蒙古电视台《现场45分钟》栏目2010年10月28日的节目“我要一张新面孔”)引导学生答题并讨论,明辨“是与非”“好与坏”“美与丑”;经过对比让家长看到孩子更多的优点,同时激发起对亲子教育的反思。我把家长们的观点和经验进行总结,并在家长会上交流,达到了相互学习、促进提高的良好效果。

为使辅导效果更好,我总结了“小诺”身上的典型问题,结合学生成长过程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形成了“学习”“感恩”“人际关系”“美与丑”系列辅导专题,使心理课的意义得到了升华,也更切合学生的实际。

在“我要好好学习”专题中,强化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小诺”不好好学习),使学生明白家长的要求和期盼是对自己爱的体现;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并指导学生与家长共同商定科学合理的家庭学习计划。此举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该学的时候认真地学,该玩的时候痛快地玩;同时,把孩子和家长都从被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感恩父母,建立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专题中,引导学生认识父母无私的爱(“小诺”对母亲极度逆反,没有基本的尊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辛苦付出和一片苦心,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努力克服自身缺点;教育家长要学会正确关爱孩子,不作过高要求。在亲情互动板块中,孩子从心底里对父母辛苦付出的一声感谢,以及对自己不理解父母、努力不够、做得不好的一句歉意的表达,引起了父母真心的感动,觉得“孩子真懂事”“真的长大了”“我们做得不对的地方也要改”,使亲子关系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在“健康交友,正确处理人际冲突”专题中,学生们懂得了同伴间的友谊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明白了“哥们义气”并不是真正的友谊,知道了男女同学交往的原则,认识到“早恋”可能会结出苦果,同时学习了处理人际冲突的方法。在家庭作业里,孩子与父母共同讨论打架的代价,以及怎样避免自己卷入打架的人际冲突之中(“小诺”因打架被迫失学在家)。由于学生对此有了充分的认识,加上家校联合有效地控制,避免了学生打架事件的发生。

在“追求真美,创造幸福人生”专题中,列举事实,如中国每年有两万张脸因整容而毁容,24岁超女王贝整容致死(“小诺”要整容),引导学生追求健康的美,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重现内在美、心灵美。于丹外表平凡,但在2007年被评为中国最美女人前十,而超女李宇春却排在前50名之外。所以,美是要靠知识来装衬的,为了使自己更美、真美,就要把精力放在锻造美的工程――读书上,好好读书。另外,让学生明白抽烟并不潇洒,真正的超级明星、足球名将并不吸烟。在家里与父母讨论吸烟的危害,与家长相互监督,把烟戒掉。好多家长都写下了“为了家庭幸福,自己健康,一定戒烟”的誓言,做孩子的榜样,激励孩子。

在本系列专题辅导结束时,我进行了总结。学生们认为,该课程解除了他们成长的烦恼和困惑;让他们知道了怎样与父母相处,对平稳度过青春期有了信心,心情比以前好了很多;对学习的态度更端正,动力更足,主动性更强;学会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应把精力集中在锻造美的工程上――好好学习。

家长们认为,本课程不但有效地教育了孩子,更有效地提升了家长,为孩子和家长提供了互动的平台,创造了交流的机会,融洽了亲子关系,实现了家长与孩子和谐有效的沟通;并使家长充分参与到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从而改善和提升了教育效果,促进了孩子健康成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孩子也在其中同步进步、和谐发展。

此心理辅导课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家庭教育薄弱、与学校教育脱节、制约学生健康发展的难题;在心理层面上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进行了组合、联动和优化;促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好地融入家庭、学校的良好教育环境之中,自觉学习,自主进步,健康发展;有效落实了“初中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分析与预防”这一重要主题,切实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心理品质。

二、心理笔记

青春期学生烦恼增多,心理闭锁性增强,自己的心事、心情不愿意向别人倾诉,喜欢记在本子上。这样做虽对情绪抒发和认知调整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学生本人的认知水平和调节能力有限,也容易造成问题的积累。如果把学生的心理笔记和心理教师工作的保密性、指导的专业性相结合,自然会取得良好的心理辅导效果。

我利用心理笔记一对一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通过谈心、疏导、鼓励、引导等方法使学生的焦虑、自卑、偏执、逆反、嫉妒等各种心理问题都得到了及时的解除,使学生走出了成长的烦恼,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例如,我的一个学生在心理笔记里以“活着痛苦,死了解脱”为题,记述了与母亲天天吵架的痛苦,表现出了厌世心态。显然,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我及时介入,经过三次当面辅导,帮助她排解了不良情绪,调整了她的错误认知,指导其正确处理亲子关系,现在她与母亲的关系已很融洽,一场心理危机解除了。

用心理笔记与学生交流,从根本上解决了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既没时间也不愿主动找老师咨询的问题。这种方式的可操作性强,针对性强,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制约,辅导及时、省时、全面、深入,使全体学生受益,有效避免了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和累积。

三、热线电话、QQ聊天

我把自己的电话和QQ号向家长和学生公布,建立常规联系,并成为一种工作常态。学生非常愿意在QQ上加我为好友,觉得自己是老师的朋友,有面子。这是好现象,学生有向师性,就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QQ交流使教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延伸到校外,扩展到家庭中。例如,家长在家里玩麻将影响学习,需要我帮助解除干扰;父母夜间打架闹离婚,学生惊恐失措不知怎么办。这些我都能通过QQ及时给予安慰并协助解决。学生加我入他们的QQ群,更是对我的信任,在群里每个人的言行都是公开的,我可以随时参与其中并进行引导,学生们说:“您是我们‘心里’的老师。”

热线电话、QQ聊天使心理辅导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方便家长和学生随时咨询,增进了我与学生及家长间的情感,使离校在家的学生也能随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和引导,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8篇: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笔记范文

一、反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反省的意蕴

“反省”一直是儒家所倡导的修身成己之道。“反省”可谓儒家“为己之学”的实践要求,“为己修身”的理论延伸,“心灵完善”的题中之义。反省不仅仅是检查错误的机械行为,而且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坚持不懈的反思过程。笔者认为反省是澄清―体验―决议―建构的持续性过程,即对思想、行为的认知和澄清,产生相应的情绪情感体验,进而整合并创造性地表达,最终建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三个时间向度的连续体。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学家英格里希认为,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持续性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状态下,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的确,心理健康既是抽象的,即建设内心的积极力量、追求内心幸福的状态;又是具体的,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人格完整、社会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我潜能。

(三)反省与心理健康的深层契合

反省作为实现人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它既是实现心理健康的“起点”,也是实现心理健康的“关键点”。自我反省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关于自我的正确概念,增强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大学生坚定对困难或问题的信念,坚定克服不良问题的意志;能够增强大学生有效管理和调控自己以及他人情绪的能力;使自己的观念灵活性增强,在对待各种不同心理问题或社会问题时,能从不同角度全面考察,从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二、心理健康在反省中的实现维度

(一)以自我认知为起点:明确位置和观念、树立信心

自我认知是完善自我的开始,是准确定位、明确价值观、树立信心、实现心理健康的起点。人是社会中的人,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首先应当认识自己的位置。正确的自我认知是辩证的看待自己,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努力发现自身优点,挖掘自身潜力。乐观、自信的心态源自于对自我的肯定。自信是正能量的附加,积极面的展现,这对于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实现至关重要。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行为去向,自我认知的目的,就是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了解自己对某件事情的态度,并确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以情感体验为基石:调控情绪、表达情感

反省既是对自我情绪的认识,也有助于指导情绪的调节。它的目的主要是管理情绪体验和行为,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使情绪处于正面的、相对平稳的状态。对于情绪、情感的有效调节只是实现心理健康的一个方面,适当的情感宣泄与抒发更有助于心灵的澄清和完善。宣泄和抒发本身就是排解或释放紧张情绪的过程。每个人都渴望时时如意、事事顺心,然而生活可能会面对疾病的纠缠、追求的失落、奋斗的挫折、情感的伤害、学习压力等,不良情绪体验油然而生。反省的力量就在于通过体验内心的失落,使自己有意识地通过言语或行为进行调节、疏导和释放。这种情感的输出方式可以使内心更加宁静和谐。因此,在反省基础上的宣泄与表达,有助于心理健康的实现。

(三)以健全意志为导向:培养自觉、果断、坚持、自制的意志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并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健全的意志表现在心理活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罗伊斯曾经说过,意志力是我们宝贵的精神生活,它引导着我们行为的方方面面。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并且是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支柱。对自我意志的反省,其实质是对自己意志力的体察,发现自己在意志上的薄弱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培养。

(四)以社会实践为场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适应性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以追求与社会环境维持和谐平衡关系的过程。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集中体现在人际交往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一个人社会适应性的最重要表现,或者说社会适应从根本上来说是人际关系的适应。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体现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人际交往圈子窄,缺乏基本交往技能,自我封闭与自傲或自卑心理过重。这就要求一个人必须具有乐群性、合作性和信任感等倾向,而且还必须具有持续应对外在人际压力的心理素质。因此在大学,对人际关系的反省显得尤为重要。

三、心理健康在反省中的实现途径

反省作为一种自主的、能动的活动,一改往日通过传统课堂教学互动实现心理健康的模式,将学生作为现实主体自主、自为地实现心理健康的目标。在人本教育理念下,教师给了学生极大的自主权,通过自我反省,实现心理健康。这是一种信念的转变,一种情操的提升,也是一种行动的落实。

(一)自我评价练习

自我评价是一个包含社会行为准则和主观经验的复杂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反省过程。自我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促进自身心理的健康与人格的和谐。

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首先要培养自我评价意识,良好的自我评价意识是实现心理健康的开端。自我评价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很多学生放弃了自己的主体地位,使其在学习中永远处于被动地位。其次是制定得当的评价标准。这个评价标准要体现自我比较,淡化个体间比较,注重评价标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克服自我评价的负面效应,对自己作恰当的评价。再次应建构起自己的评价结构,才能对自己做全面客观的评价。其中包括两个方面:作为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角色和位置,即自我位置以及个人所具有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即人生价值。自我评价练习的价值就在于使自己在否定中更新,在扬弃中发展。

(二)关键事件分析

关键事件分析法是由美国学者福莱?诺格(Flanagan)和伯恩斯(Baras)在1954年共同创立的,其原则就是选择生活中的重要的、关键的事件,由事情本身出发,转化为自我内心的思考。首先,识别关键事件(起始环节)。关键事件的选择必须满足几个要求:第一,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而不是偶尔出现的行为;第二,这些事件是动态变化的,而不是静止的,即其影响是持续性的;第三,该事件对自我的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然关键事件的寻找和识别并非易事,它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的记录自己的重大事件,缩小寻找范围。其次,识别关键事件后,要对资料和信息进行整理(过渡环节)。再次,关键事件的分类、归纳、总结(关键环节)。关键事件并不是一个事件,有可能是多个事件,而且每个事件的特点和表征都不尽相同,这就需要进行归类和总结。关键事件的表述要言简意赅、准确、清晰。最后,关键事件的分析(核心环节)。分析的过程就是对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其相关影响进行分析,最终落脚点是对人的分析与评价,使个体做出适应性的调整。

(三)记日志或写回忆录

第9篇: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笔记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素质 心理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189

前些日和女儿在家,宝贝女儿拿着她母亲给她推荐的书在沙发上看书,由于刚刚六岁,还有一些字不认识,不时地问笔者这个父亲――一名高中数学教师。难得的假期可以陪伴她,笔者没有打开电视怕打破这份自然。于是从书房里拿出一本书看了起来,作者是邹斌先生,书名为《优秀教师心理素养修炼》。于是乎父女二人跟书本较上了劲。女儿秋后就小学一年级了,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的老师是一位母亲或父亲,可能他们身上有更多的爱和欣赏。

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青少年一代的重要任务,我们的心理健康不仅仅能对自身的发展和健康造成影响,甚至还将会直接影响我们教授的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前不久,海南一小学校长带小学生开件在新闻媒体上炒得沸沸洋洋,笔者想作为一名教师怎么可以做出如此下流的行径来(校长也是从普通教师提的),由此可见教师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百科首页解释到: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的统一。

中国全民健康网负责人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在健康基础之上,在教育与环境影响下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中心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与内在动力,对外制约着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外与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影响主体的行为表现。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衡量。性格品质的强弱,内在动力的大小及指向,对内体现为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对外影响行为表现的优劣。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对教学工作的兴趣,勇于进取,勤奋向上;开朗的性格,自我悦纳,坦荡的胸怀;稳定的情绪,乐观自信的性格,轻松愉悦的心境,善于自解,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面对挫折有较强的承受能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扬合作精神,善于交流,有较强的适应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具备比较高的心理成熟度,心理状态要稳定。还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研究数据显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人格品质的发展会直接受到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只有教师的心理充满阳光,积极向上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一种和谐温馨的气氛,也进而会让学生的心情如沐春风,阳光灿烂。而教师如果自身的情绪很紧张烦躁忧郁,就会在教室里形成一种紧张和压抑的气氛,给学生造成一种紧张不安,如坐针毡的感觉。教师的心理情绪问题及其导致的不适应的教育行为常常会直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学生过度焦虑、压抑、抗拒、逆反,因而严重影响学生人格情感的健康发展并极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丧失学习与行为努力的动机和进取心,因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

如何提高教师情绪调控的心理素养,笔者认为:第一,要有平常心,理性地看待一切。第二,要有责任心,体验教育中的乐趣。第三,要有敬业心,克服自身的职业倦怠。笔者认为要提升教师人格塑造的心理素养,有爱心爱学生的教师最快乐。我们把在课堂教学中伴随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对待教学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方式教育教学效果的态度体验称为教学情绪。研究证实,认知在情绪中的作用就在于对刺激物是否符合个体的需要进行判断和评估,从而会产生否定或者肯定的情绪(积极抑或消极的情绪)。教学情绪对课堂教学各方面都有显著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心境对认知的影响。心境对认知的影响是弥散性的。好的心境能够带来积极的记忆和联想。那些不高的心境则会令认知变得消极。

认知心理学家鲍威尔运用心境的不同揭示方式研究相对更抽象的加工模型,他发现与心境和谐一致的刺激在编码中更为突出,并在编码中得到更好的组织并且心境能够成为回忆的因素。当特定的心境重复出现在回忆中,材料在这样的心境下也变得更加容易回忆。这些研究表明,人们一般作出与心境和谐一致的判断并记住与心境和谐一致的材料。最后以与心境相一致的方式采取行为。通常学生会从教师对于自己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做人的尊严。从而也会催生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发自己的进取心,所以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成为好学生,以及上进、诚实、守信的人,那就从现在开始相信他(她)就是这样的人。作为教师应该是心理健康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健康不仅仅是人的躯体不产生疾病和缺陷,并且还应当在生理和心理上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上处于十分完好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能算是完全健康的人”笔者想前面提到的那位校长应该不是健康的人。

戴尔・卡耐基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如同是一面镜子,你对着它哭,它也会对着你哭,如果你对着它笑,那么它也就会对着你笑。”很多时候,如果我们以灰色的眼光看待问题就只能看到灰色的处境。让我们换一个新的角度,换一种不同的的心态,那么眼睛看到的世界也就会完全焕然一新。非常感谢邹斌先生给了我们这么一个学习、认清自我,引导我们向更好方向发展的机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