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外来务工人员范文

外来务工人员精选(九篇)

外来务工人员

第1篇:外来务工人员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54-01人工流产术是无生育意愿但意外怀孕的女性采取的一种结束妊娠的方法,目前比较普遍的是无痛人工流产术。根据调查,我院接受手术的患者中,外来务工人员、在校大学生占有很大比例,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占40%以上。在护理中,我们发现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工作环境、文化背景、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殊性,在手术过程中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为此我们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在解除外来务工人员生理痛苦的同时,也帮助她们解除心理和精神上的困挠,受到外来务工人员的肯定和赞许。2011年2月到9月共实施 178例外来务工人员人工流产术,并开展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2 心理护理措施

2.1外来务工人员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的心理表现

2.1.1 焦虑:外来务工人员由于避孕常识缺乏,不懂女性生理,一旦怀孕便惊慌失措,有的是经人指点才来到正规医院手术,对手术情况毫无所知,加上工作压力大,使得手术前顾虑重重,精神负担重,导致过分的焦虑紧张。

2.1.2 抑郁 :外来务工人员虽然远离家乡,但还没有完全融入现代都市,受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较深,怀孕后特别是未婚先孕的更是觉得没脸见人,害怕隐私泄漏,多数不敢告诉父母、同事和同乡,获取精神支持,只能独自忧虑。沉重的心理压力使其惶恐不安心理一直延续到手术前。她们一方面懊悔当初,痛责自己的轻率,一方面对手术结果毫无预期,心情非常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少言寡语。碰上不负责任的男友,或者家属无暇或不愿对她们关心和照顾,心情更是极度不安愁闷,产生孤独无助感 ,加重抑郁情绪 。

2.1.3 恐惧: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后终止妊娠的补救措施,外来务工人员是在被动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的。除极少数持无所谓态度外,多数都对该手术不了解,对手术可能造成的后果有不切实际的过于夸大的悲观猜想,如可能丧失生育能力甚至危及生命等,恐惧心理随手术日期的临近而逐渐加剧。

2.2心理护理措施

2.2.1 加强术前心理指导,帮助来手术的外来务工人员正确认识和对待手术 。护理人员要做到热情接待,表情亲切,赢得信赖和信任,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术前给外来务工人员耐心、详细讲解手术方法、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她们做好心理准备 ;给予真心关怀 、充分理解、支持及鼓励,让她们体会到深切的同情心和悲悯情怀,舒缓其心理压力 , 消除顾虑,增强自信心,保持术前良好心理状态。

2.2.2 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消除外来务工人员犹疑心理 。不良环境会增加她们思想顾虑,影响手术,良好环境会使人心情舒畅,消除对医护人员的疑虑。保持手术室安静、清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被服 整洁,医护人员着装得体,用语文明,不随意闲聊、嘻笑、大声喧哗,营造温馨手术环境 ,让她们心情松弛,减轻恐惧、焦虑情绪。

2.2.3提供优质服务,取得外来务工人员的信任。精湛的医术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赢得手术患者的信任,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必须以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操作做保证。护理人员应做好各项辅助检查等术前准备,各种操作轻柔熟练。手术开始之前与外来务工人员轻松闲谈,分散注意力;对术中术后若出现下腹隐痛 、尿急、便意等要及时解释说明,告之处理方法,避免不必要的惊惶。安定其情绪。密切观察接受手术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作出相应及时准确处理。

2.2.4进行孕育知识和性生理心理宣传。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缺乏孕育知识,性生理性心理知识了解甚少,才会较多出现意外怀孕的情形。护理人员术前术后都可以抓住时机进行相关知识普及,既可以减轻其焦躁担忧心理,也可以减少今后意外怀孕的发生几率。

2.2.5年龄偏小患者的心理护理 。外来务工人员中有的年龄较小,甚至还有部分人尚未成年,这部分人都是未婚先孕,普遍存在害怕 、惊慌、极度忧虑、依赖性强等特点 ,手术前后常出现胆怯、违拗 、防御性不语或过分放纵、消极反抗等不合作心理行为。这时不要严词责备、严厉批评、甚至恐吓或用强制性手段惩罚她们 ,而要利用她们爱表现、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及时予以鼓励赞扬 ,或设法转移其注意力,与她们建立友好的医患关系,排除恐惧心理,化解不良情绪,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2.6 对外来务工人员人流手术的心理护理,还包括进行正确的隐私保护宣传。既要让她们意识到科学的人流手术是一种必要措施,说服她们积极配合,还要通过必要的宣讲,使她们意识到作为女性尤其是未成年女性,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廉耻感的必要性,保护好自己的隐私权。在手术中要严格保护她们的隐私。在.手术登记记录保管、人员进入、手术场所、医护人员选择上做足功夫,体现人文关怀。

3讨论

要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人流手术的心理护理,要把这个工作提到和谐社会建立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对该群体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体现医院尊重人,尤其是对妇女权益的尊重,实现深度的人文关怀。要在提高护理人员心理学修养、深化对需要实行人工流产术外来务工人员心理研究的基础上,完善护理措施、丰富手段办法、严格操作程序。

第2篇:外来务工人员范文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宁波市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员。由于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之间存在相互磨合过程,不仅存在生活和工作上的适应问题,而且更表现为心理上的渐渐融合,因此本文采用城市归属感来描述这种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并以地域适应、身份归属、心理归属3个方面为指导,参考罗忆源(2003)和李芳(2009)的研究设计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问卷,以宁波市为研究对象,在各个劳动力市场发放问卷,对此问题展开实证研究。

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从性别看,男性占56.8%,女性占43.2%;从受教育程度来说,学历为小学及以下的被调查者占12.5%,初中占47.7%,高中或中专占34.1%,大专占4.5%,本科占1.1%;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占62.5%,未婚占37.5%,有子女的占54.5%;从年龄看,集中于16~35岁,在宁波的打工时间集中于1~5年,在宁波打工时间在10年以上的仅占7.95%;被调查对象的平均工作时间集中于8~12小时,占68.18%;年收入水平集中于1?万~3万元,占69.32%,处于宁波市平均收入中低水平。

2 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2.1 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总体状况

(1)地域归属感现状。主要是从外来务工人员对宁波城市状况、消费水平、户籍等方面调查地域归属感,统计项共6项,其中,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愿意遵守宁波市的各项政策与规章制度的意愿最高,平均值达到4.125分,处于较高的水平。而对于获得宁波市户口的意愿最低,平均值仅为2.92分。综合来看,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于宁波市的城市地域归属感平均得分为3.48分,处于中上水平。外来务工人员对于宁波的气候、地理位置等地域因素具有较高的期待,表现出较高的归属感,但是受到全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房价过高的经济环境影响,在宁波买房这一行为意愿上,外来务工人员又表现出稍低的归属感倾向。

(2)群体归属感现状。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城市群体归属感的统计项共6项,其中,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于城市生活习惯的适应性平均分达到了3.72分,为群体归属感6项统计项中最高,表明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于城市的生活习惯适应良好,能够遵从城市的作息习惯、生活方式。除了对社会组织活动的参与与自身身份的归属2项,其他几项均在中值3分以上。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参与程度平均分为2.54分,对自身身份归属的认识平均分为2.76分,两者表明了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社会融合过程中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去提高自己对城市的归属感,而是采取了被动的方式;而从社会活动组织者来说,各类社会活动往往忽视了外来务工人员这一群体,针对外来务工人员举办的社会活动极少。对于自身身份的认识上,存在着模糊不清的界定。综合来说,宁波市鄞州区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归属感平均得分为3.13分,相较于城市地域归属感低,处于中等水平。

(3)整体城市归属感。问卷通过直接询问外来务工人员未来的打算以及离开宁波后的去向选择调查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整体城市归属感。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整体城市归属感的调查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针对宁波市地区,调查外来务工人员对宁波这一特定城市的归属感;二是相对于农村针对城市的归属感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50%的人表示会留在宁波,仅有2.27%的人表示想尽快离开宁波,说明在宁波务工的外来务工人员对于宁波的城市归属感比较高。在假设不得不离开宁波的情况下,34.09%的外来务工人员仍然选择在城市打工,说明被调查者具有较强的城市归属感,39.77%的外来务工人员选择不知道,仅有19.32%的人选择离开城市回老家,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外来务工人员对在宁波打工比较满意,暂时未考虑其他选择。

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与其针对宁波市的城市归属感的得分分别为3.46分和3.51分,均处于中上水平,说明外来务工人员对宁波市具有较强城市归属感,但相较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归属感,对于宁波这一城市的归属感略低,因此还需进一步提高。

2.2 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影响因素

问卷调查了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经济因素、城市因素、自身因素、群体因素、家乡因素共5个因子。其中,经济因素对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影响程度最大,平均达到了3.37分,生活消费水平、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的影响程度均在3分以上。城市因素对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影响程度得分均值为3.08分,影响程度较大。影响最小的是家乡因素,责任田、老家经济和城市户籍平均得分均在3分以下,家乡因素平均得分只有2.53分。该统计结果表明,外来务工人员对于自己将要去打工的城市关注度比自己老家高,家乡的因素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归属感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外来务工人员更多的是关心宁波这个城市的消费、收入水平,自己能否在宁波挣到钱,能否负担起在宁波的生活消费。

2.3 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个体差异分析

不同的人群对于城市归属感具有不同的感知,针对不同年龄、婚姻状况等人群进行了显著性差异分析。

城市地域归属感方面,不同婚姻状况的外来务工人员存在显著差异,结合数据发现,未婚的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地域归属感平均水平为3.61分,而已婚者均值为3.26分,可见未婚的被调查者的城市归属感高于已婚的被调查者。

城市群体归属感方面,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年均收入均表现出了显著差异,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的被调查者城市群体归属感水平均值分别为2.90分、3.08分、3.19分、4.16分,呈逐渐增长趋势,说明文化程度越高的外来务工人员在群体归属感的认知上具有更高水平,同时也说明文化程度高的外来务工人员更加容易被当地群体所接受。年收入水平在2万元以下的外来务工人员均表现出较低的群体归属感,群体归属感均值都小于3分,年收入水平在3万~5万元的外来务工人员表现出最高的群体归属感,均值为3.69分,而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均值为3.33分。

2.4 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影响因素与城市归属感显著性分析

城市归属感可以区分为城市地域归属感和城市群体归属感。调查中所归纳的5种因子分别对城市归属感、城市地域归属感、城市群体归属感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影响。

经济因素对城市地域归属感、城市群体归属感以及城市整体归属感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城市因素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地域归属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群体因素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群体归属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自身因素对城市群体归属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同文化程度的外来务工人员在群体归属感的感知上具有不同的差异。而家乡因素因其显著性指数为0.377、0.904和0.774,均大于0.05,因此,在影响因子和各城市归属感水平显著性检验中,家乡因素的显著度指数没有达到要求,对因变量的影响不显著。

3 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问卷调查结论与讨论

3.1 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特点

第一,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地域归属感特点。调查样本集中于宁波打工1~5年的年轻群体,他们普遍表现出对宁波交通、硬件设施、气候地理等客观因素较高的期待,这些期待使他们产生对宁波较高的城市地域归属感。

第二,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城市群体归属感特点。城市群体归属感处于中等水平,身份归属感较低,外来务工人员被动融入当地群体,城市群体归属感提高缓慢。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归属感其中一个较大的特点就是对自身身份的认识不清。对自身身份的认识是评价城市群体归属感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个指标上,调查者表现出较低的水平。

第三,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整体城市归属感在调查期内处于中上水平,变动性比较大。从整体上来说,被调查的外来务工人员群体表现出较高的城市归属感。但是,有一大部分人在调查问卷中选择了“不知道”,这说明在这一段时期内,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归属感还处于中等水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不同的变动。

第四,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个体差异。不同文化程度与不同收入水平的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在城市整体归属感和城市群体归属感水平上具有差异。文化程度高的外来务工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城市归属感的含义,也比较容易被宁波当地群体接纳。收入水平高的外来务工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宁波的消费水平,享受宁波提供的更多资源。因此,在不同文化程度与不同收入水平的外来务工人员群体间出现了城市归属感、城市群体归属感水平的差异。

3.2 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影响因子中,经济因素包括宁波市的租/住房成本、生活消费水平、收入水平是影响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最主要因素,外来务工人员最关注的仍然是在宁波工作能够挣多少收入,是否能够承担在宁波生活消费的水平,是否能够在宁波获得比老家更好的生活水平。同时,经济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外来务工人员群体的社会地位,影响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居民群体的关系。

与其他学者的结论相比,该调查结果显示,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于城市因素中的社会保障福利、就业机会和群体因素中的当地居民态度同,并不如其他学者认为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经济因素仍然是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最主要因素。

第3篇:外来务工人员范文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 医疗保障 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中生活、工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来务工人员”群体。这一特殊的群体由于受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的户口仍在农村且身份也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他们长期被排除在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社会保障权益处于缺失状态。随着外来务工人员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出现,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成为了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再加上长期以来,受外来务工人员大多以青壮年为主的这一特征影响,总以为他们的总体健康状况不错,故此,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更加乏,存在的各种风险令人担忧。政府部门也相应出台了一些政策:如2003年,国务院了《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具体办法;2004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关于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把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医疗保险范围。2006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强调要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医疗保障、职业安全卫生和食品卫生保障、健康教育等问题,维护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同时将“抓紧解决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障问题”列入重点。在随后印发的相关《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争取在2008年底将与城镇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基本纳入医疗保险”的目标。这也标志着农民工医疗保障工作进入了推进阶段;2009年,新医改方案提出: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以城乡流动的农民工为重点,积极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新医改方案明确指出:签订劳动合同并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要按照国家规定明确用人单位缴费责任,将其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其他农民工根据实际情况,参加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务工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此可见,农民工医疗保障工作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

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问题已经引起社会高度重视,各地政府也对外来务工人员医保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外来务工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可切实解决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减少就医负担,同时也维护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 外来务工人员基本医疗保障的现状

近年来,政府和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与管理力度,也专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制定了各种服务措施,但是,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险制度还不完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在医疗保障方面,处于非正规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根本谈不上医疗保障待遇;在医疗资源方面,要满足只有微薄收入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需求很困难。

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严重缺失,和用工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外来务工人员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大多数没有参加医疗保险,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迟缓,外来务工人员几乎没有任何医疗保险,同时也没有其他社会保障。

政府重视不够、企业积极性不高是导致农民工参保覆盖面小的重要原因,要稳步推进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立法保护农民工健康权益,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医疗保险制度。

二 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基本医疗保障所面临的问题

1.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期间参保率低

随着我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开展,部分务工人员参加了当地的新农合,然而在众多问题中最为显著的是新农合不能解决务工人员的异地就医问题。这就使外来务工人员失去了参保的积极性。社会医疗保险的立法缺失,造成进城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随意性较强,导致了进城务工人员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大。

2.企业积极性较低

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就业不稳定且流动频繁,一些小的企业,尤其是私有制企业的老板不愿意为外来务工人员缴纳基本医疗保险,他们认为一方面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即使把他们纳入到医疗保障中来,他们也会因为暂时失业或更换工作而中断参保。

3.外来务工人员对医保认识不足,积极性差

一些农民工只注重眼前利益,认为自己年轻无病无灾,没有必要参加医疗保险,更不会缴纳医保费用。而参加基本的医疗保险,个人投入多,得到利益少,调动不起来他们参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 对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基本医疗保障提出的建议

1.促进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以居住地为依托的医疗保障体制

城乡二元社会经济体制和户籍制度是阻碍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的障碍,使其在医保待遇上有较大差别。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的问题,就必须推动户籍制度的改革,形成以居住地为依托的医保管理体制。

2.积极促进外来务工人员、企业和政府观念的转变

建立完善的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制度有利于降低医疗风险,增强其身体素质,推动企业生产,从保障社会的整体进步。政府及各用人单位应主动承担外来务工人员相应的医保费用,减轻他们的负担,促进参保主体的发展。

3.加大政策宣传和执法力度,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参保权益

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宣传和引导工作,促进医疗保障政策知识.的普及。对不为外来务工人员办理医保,逃避责任的各用人单位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农民工医保政策的顺利执行。

参考文献

[1]许晓军、汤金诗.农民工问题―社会公平面临的新挑战[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1993(2)

[2]张启春.谈谈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保问题[J].江汉论坛,2003(4)

[3]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

[4]李三梅.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从辽宁省农民工现状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2)

[5]程义峰、文远竹.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OL].新华网,2012.4.9

[6]安坤婷.西部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初探[J].前沿,2007(7)

第4篇:外来务工人员范文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生活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264-01

大连是一个时尚、现代且充满活力的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由于经济迅速发展,近几年来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来淘金。这些人员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工作生活地点分散,他们的文化生活相对贫乏。最近,结合大连市的实际情况,对辖区内9个县(市)区进行了调研,令人喜忧掺半,让人思考。

一、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生活基本状况

调研时发现,这些地区多数外来务工人员从事简单体力劳动,工作单位基本上属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所以,他们的文化生活也基本上是分散式的,个体的,使得他们难以融入到城市文化生活中。现有的文化生活主要是看电视、听收广播、看书看报等,个别年轻的上上网,去影院看看电影等,属个体行动。文化生活单一、匮乏。有组织的文化生活相对还是较少。客观上,有关部门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外来务工人员工资清欠、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没有顾及到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主观上,由于他们工资偏低,又不舍得将工资的一部分投入到文化生活上。使得他们的文化生活处于即无奈又尴尬的境地。调查显示,50%的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文化生活表示不满意。有30%的外来务人员表示无所谓,有18%的外来务工人员认为一般,只有2%的外来务工人员认为满意。90%的外来务工人员一年最多只有一次有组织的文化活动。

二、外来务工人员文化工作的基本状况

调查显示,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工作主要有三块,一是,他们自娱自乐;二是,他们所在的企业组织的文化活动;三是,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的文化活动。近年来,由于各级组织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活动重视起来,他们的文化生活相对有了改善。曾经被遗忘的群体得到了关注。文化工作的形式由个体的,分散的,也逐步走上了有团体有组织上来。内容有单一的闭门看电视、听广播自娱自乐发展到走出家门大家参与的集体文化活动。

三、外来务工人员文化工作存在的困难

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起来。资金不足,制约了文化工作的开展;缺少相应的文化设施。外来务工人员所在企业提供的电视、技术培训、图书报纸等文化设施过于单一,满足不了他们文化生活需求;缺少有组织的活动;缺少文化服务。外来务工人员期望提供符合实际需要和更丰富的文化服务,满足和符合他们的文化消费取向、心理需求,满足日益增长的发展型文化需要。

四、保障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措施和体制机制

针对目前外来务工人员群体的整体需求层次特点,应建立有效的文化供给模式,可以建立一套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主体的文化供给模式。以政府及社会各部门“送文化”和用工单位“种文化”为主要举措,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产品。

一是国家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逐渐把广大的外来务工群体纳入到整个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进程之中,将改善他们文化生活纳入到建构和谐社会的理论框架中,切实保障他们的文化权利是政府作为社会责任主体和义务主体的应有义务,政府利用自身的组织优势全面推进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建设,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生活领域,并为改善他们文化生活状况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二是明确主体,加大投入,办好与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生活相关的文化事业。以政府文化部门为主体,面向他们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精心组织多种形式的公益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发挥文化工作在提高外来务工人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作用。

三是以城市社区为主体,加强社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对社区文化设施的可获得性。以政府为引导,社区为主体,将他们的文化生活纳入社区文化建设之中,开展“文化自救”行动。解决他们社区文化的参与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软硬兼顾,上下联动”,既要保证社区文化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又要保证其开放性;既要发挥城市社区组织的积极性,又要切实提高外来务工人员自身的参与能力。

五、推进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服务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一是推进制度改革。进一步维护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教育权益,形成各种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制定长远实施规划和保护措施,使其在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与城市人口平等对待,从根本上消除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生活中的“文化孤岛”现象。

第5篇:外来务工人员范文

一、外来务工人员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数都是由农村来到城市,属于一个弱势群体,对于他们来说,参加教育培训是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的。

(一)条件的不成熟

外来务工人员没有很多的时间、充沛的精力以及足够的经费,对于外来务工人员而讲,首先阻挡他们培训的客观因素就是这些问题。外来务工人员一般在城市工作中从事着超强度、超负荷的体力劳动,有的还会长时间地加班加点,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参加培训。但是不参加培训对于他们来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工作环境,这就形成了“死循环”。

(二)信息的匮乏

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来说,生活圈子小,生活信息接受有限。面对陌生而又新奇的环境他们是无法知道一些最新的关于教育培训的相关知识的。有的人很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但是去“无路可走”,根本不知道怎样参加培训,如何参加培训,这一问题在外来务工人员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三)社会文化的差异

由于我国地域的辽阔,形成了不同的区域、地域文化。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来说,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语言系统等社会因素都影响着他们的培训与学习。有的人员即便参加了培训教育,但是由于语言上的差异,也会给学习增添难度。

(四)社会支持的缺乏

虽然我们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措施和政策,但是政策涉及人群的比例还是很低的。在整体上来说,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是缺乏社会支持的,在一方面上,外来务工人员是被教育福利体系排除在外的,另一个方面来说就是相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参加的教育培训体系的规则性的社会基本服务的缺失。

二、培训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我国对与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一直都很重视,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技能证书的培训模式、学历教育的培训模式、非学历教育的培训模式、政企合作的技能培训模式、公益性教育的培训模式。我们对这些培训模式主要加强了以下措施的建设。

(一)加强政府职责

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政府部门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主导的地位,他承担着法律保护、经费来源、政策的执行等方面的管理监督责任。因此,我们应该把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教育落实在政府职责中,不断地加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教育问题。目前我国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是非常分散的,它主要包括电子科技、人文教育、各种文化甚至卫生健康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合理的沟通协调,导致教育力量的分散,致使培训范围的重复与培训内容的相同覆盖,还会有空白覆盖的现象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使得教育培训的目标落实不到位,导致了培训质量不高。所以我们应该科学规划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的目标,进行宏观的调控和总体规划的制定,要积极实施我国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等。

(二)提高培训实效,完善培训体系

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合理的培训机制,应该以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宗旨来构建培训机构。我们要不断地完善我们的教育培训体系,制定严格的培训制度,创建合理的奖励机制,完善监管机制。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效率。对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来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培训,例如,各种中高职学校、科学研究院所和技能培训中心等,不断地完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争取建立完善的、规整的成人职业教育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师资建设,我们要在培训的过程中,表扬教学培训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保留他们喜欢的教师,逐渐剔除工作中浮皮潦草的、知识结构上不适合他们的教育培训的教师,以促进外来务工者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2.提高市场准入制度的标准。目前我国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中,最大的弊端就是不够规范,缺乏监督管理机制。政府部门缺乏实质上的对教育培训市场进行管理的方法,各个监督部门和执法机构的职责缺失。民间培训机构一切以利益为最大化。所以,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备案势在必行,对于那些不符合规范的民间的培训机构我们应该严令限期整改,最大程度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培训权益。

三、结语

第6篇:外来务工人员范文

关键词:人才短缺 外来员工培训

本世纪的人才短缺将是一个世界现象,尤其是企业的高技能人才紧缺更为紧迫,国内企业将面临来自全球激烈的经济竞争、人才竞争的挑战。培训不仅是发展员工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吸引、激励、留住人才的一个有效方法。我国企业在员工培训上形成了一套基本规范的体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相应制订了《工人技术考核条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和现在的《国家职业标准》等一等系列规范标准,但在实际企业培训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培训往往流于形式,虽然一直在坚持,却始终没有多少成效。因此,展开对企业员工培训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市企业外来员工状况和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如何增强我市企业外来员工培训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1 我市外来员工队伍状况

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纵深推进,就业环境不断优化,已逐步成为全国最容易就业的城市之一,外来人口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全市外来人口总量也随之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2006年底,我市已经有外来人口共272.7万人,而今年外来人口达到39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从事一线产业,外来人口已成为我市现代化建设中一支必不可少的队伍,为我市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从外来人口的年龄段结构看,主要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我市外来人口主要以搬运、企业做工等劳力活为主,通过打工取得报酬,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

(2)从外来人口的受教育情况看,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我市6岁及以上外来人口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外来人口所占比重高达88.7%,大专及以上所占比重仅为2.6%。我市外来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来人口的就业方向只能在文化和技能要求不高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

(3)从外来人口的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二者合计占外来就业人口的97.9%。从各行业就业人员比重看,外来人口在制造业中的比例最高,为68.7%;位居第二的是建筑业,为8.8%;再次是批发零售业,为7.6%;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分别居第四和第五位,比重分别为4.2%和2.6%。

(4)从外来人口的职业分布来看,主要是以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为主。从事运输、操作等工种的外来人口占外来就业人口的75.5%;其次是商业、服务业,占16.9%。宁波市的外来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在专业技术人员和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这两个职业所占的比重均较低,只有1.8%和1.1%。

(5)从外来人口就业人员的工作单位或工作类型看,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59.6%和28.6%,土地承包者所占比例最低,只有0.9%。

(6)从外来人口的收入状况看,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月收入在800-1000元之间的外来人口占到了46.8%, 800元以下的占28.7%,1001-1200元之间的占10.1%,1201-1800元占9.4%,1800元以上仅占5.0%。外来人口的收入较低,这与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就业层次相对较低是一致的。

2 企业外来务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指导下,得到了较好的开展,此项工作从无到有,已逐渐被广大劳动者所理解,被社会所理解,并得到了有关方面的支持。但是,在实际职业技能培训运行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和加强,以真正发挥好职业技能鉴定的效能。

近些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一些外贸企业外来务工人员较为集中单位,企业经营管理者已逐步认识到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但培训工作做得并不理想。具体来看,企业对外来务工者培训工作存在着以下问题。

2.1 企业管理者方面的问题

(1)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未转变,培训前一般都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多数企业的管理者对员工培训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没有将培训纳入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中来,进而策划建立严格的培训制度。

(2)培训控制不力,效果评价滞后。在现实工作中,大多数企业在培训活动中,没有进行控制或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将培训活动放任自流,即使已经发现效果欠佳,也不积极进行适当的调整。

2.2 培训教师方面的问题

(1)培训教师的自身素质影响,无论是外聘还是企业内部选拔的培训者都肩负着企业人才培养的重任,其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而后者又决定了企业的兴衰荣辱。

(2)培训教师不了解学员情况,要把培训做好,培训教师在进行培训之前应事先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以及他们的知识背景,然后制定具体的课程培训方案,因材施教,但一些培训教师往往按照企业给的培训大标题,自己想象一些培训内容,常与员工需求不符,也背离了企业培训的目标,从课程方案设计上也较少考虑员工的知识层次。

(3)培训方法存在失误,重理论轻实践。要增强培训的效果,单凭培训时的理论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培训师应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员工在经过理论学习后从事实践,从而巩固培训成果并及时查漏补缺,改进培训。但目前,大部分培训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很少结合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给予员工实践的机会,情景模拟游戏、行动学习、小组讨论等增加实感的方法采用较少,这样就是学到一点理论知识也难以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

2.3 学员方面的问题

(1)企业管理者在选派培训员工时,一般都担心业务技术骨干离岗培训会影响工作,于是安排一些工作岗位不忙、不太重要,但与培训内容不怎么相关的员工去完成培训任务。结果是应该接受培训的员工因为工作忙,长期得不到培训提高,而去参加了培训的员工又因与自己的工作联系不大,在培训时积极性不够,往往应付了事。

第7篇:外来务工人员范文

关键词:人才短缺 外来员工培训

本世纪的人才短缺将是一个世界现象,尤其是企业的高技能人才紧缺更为紧迫,国内企业将面临来自全球激烈的经济竞争、人才竞争的挑战。培训不仅是发展员工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吸引、激励、留住人才的一个有效方法。我国企业在员工培训上形成了一套基本规范的体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相应制订了《工人技术考核条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和现在的《国家职业标准》等一等系列规范标准,但在实际企业培训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培训往往流于形式,虽然一直在坚持,却始终没有多少成效。因此,展开对企业员工培训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市企业外来员工状况和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如何增强我市企业外来员工培训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1 我市外来员工队伍状况

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纵深推进,就业环境不断优化,已逐步成为全国最容易就业的城市之一,外来人口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全市外来人口总量也随之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2006年底,我市已经有外来人口共272.7万人,而今年外来人口达到39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从事一线产业,外来人口已成为我市现代化建设中一支必不可少的队伍,为我市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从外来人口的年龄段结构看,主要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我市外来人口主要以搬运、企业做工等劳力活为主,通过打工取得报酬,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

(2)从外来人口的受教育情况看,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我市6岁及以上外来人口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外来人口所占比重高达88.7%,大专及以上所占比重仅为2.6%。我市外来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来人口的就业方向只能在文化和技能要求不高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

(3)从外来人口的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二者合计占外来就业人口的97.9%。从各行业就业人员比重看,外来人口在制造业中的比例最高,为68.7%;位居第二的是建筑业,为8.8%;再次是批发零售业,为7.6%;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分别居第四和第五位,比重分别为4.2%和2.6%。

(4)从外来人口的职业分布来看,主要是以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为主。从事运输、操作等工种的外来人口占外来就业人口的75.5%;其次是商业、服务业,占16.9%。宁波市的外来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在专业技术人员和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这两个职业所占的比重均较低,只有1.8%和1.1%。

(5)从外来人口就业人员的工作单位或工作类型看,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59.6%和28.6%,土地承包者所占比例最低,只有0.9%。

(6)从外来人口的收入状况看,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月收入在800-1000元之间的外来人口占到了46.8%, 800元以下的占28.7%,1001-1200元之间的占10.1%,1201-1800元占9.4%,1800元以上仅占5.0%。外来人口的收入较低,这与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就业层次相对较低是一致的。

2 企业外来务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指导下,得到了较好的开展,此项工作从无到有,已逐渐被广大劳动者所理解,被社会所理解,并得到了有关方面的支持。但是,在实际职业技能培训运行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和加强,以真正发挥好职业技能鉴定的效能。

近些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一些外贸企业外来务工人员较为集中单位,企业经营管理者已逐步认识到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但培训工作做得并不理想。具体来看,企业对外来务工者培训工作存在着以下问题。

2.1 企业管理者方面的问题

(1)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未转变,培训前一般都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多数企业的管理者对员工培训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没有将培训纳入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中来,进而策划建立严格的培训制度。

(2)培训控制不力,效果评价滞后。在现实工作中,大多数企业在培训活动中,没有进行控制或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将培训活动放任自流,即使已经发现效果欠佳,也不积极进行适当的调整。

2.2 培训教师方面的问题

(1)培训教师的自身素质影响,无论是外聘还是企业内部选拔的培训者都肩负着企业人才培养的重任,其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而后者又决定了企业的兴衰荣辱。

(2)培训教师不了解学员情况,要把培训做好,培训教师在进行培训之前应事先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以及他们的知识背景,然后制定具体的课程培训方案,因材施教,但一些培训教师往往按照企业给的培训大标题,自己想象一些培训内容,常与员工需求不符,也背离了企业培训的目标,从课程方案设计上也较少考虑员工的知识层次。

(3)培训方法存在失误,重理论轻实践。要增强培训的效果,单凭培训时的理论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培训师应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员工在经过理论学习后从事实践,从而巩固培训成果并及时查漏补缺,改进培训。但目前,大部分培训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很少结合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给予员工实践的机会,情景模拟游戏、行动学习、小组讨论等增加实感的方法采用较少,这样就是学到一点理论知识也难以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

2.3 学员方面的问题

(1)企业管理者在选派培训员工时,一般都担心业务技术骨干离岗培训会影响工作,于是安排一些工作岗位不忙、不太重要,但与培训内容不怎么相关的员工去完成培训任务。结果是应该接受培训的员工因为工作忙,长期得不到培训提高,而去参加了培训的员工又因与自己的工作联系不大,在培训时积极性不够,往往应付了事。

(2)某些员工参加培训的目的不正确,员工对他们感兴趣参加培训的的项目比较感兴趣,为了拿个文凭,为自己以后晋升捞些资本,至于能学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则很少关心。目前不少企业的员工进行脱岗培训仅仅走形式,培训员工关注的只是能为他们带来政治、经济利益的文凭或证书,究竟能否为企业多创造一些效益好像与他们无关。

(3)培训可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但伴随着素质的提高,某些员工过分追求物质回报,需求方面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再加上企业之间的“挖墙脚”行为,这时受训员工若对本企业不满,经过权衡就有可能“炒老板的鱿鱼”。企业管理者本希望通过培训让员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却不料由于受训员工的跳槽会给自己的培训带来负回报。这种负反馈常常会降低管理者对培训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甚至可能不再愿意进行培训。

2.4 培训成果转化难

培训员工的惰性使企业员工难以摆脱固有的、已成定式的行为模式,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用新的行为方式来替代原有行为模式;而管理者也没有给予培训成果转化的支持,得不到领导支持便没有应用的工作环境,培训员工在培训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在实际工作转化为习惯性的行为,也就无法对企业产生效益。

3 增强企业外来员工培训工作有效性的对策

外来员工培训对于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如此之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已认识到培训的价值所在,都希望借助培训这个强有力的工具,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为增强企业外来员工培训工作的有效性问题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3.1 建立严格的培训制度

企业一把手的重视和参与企业培训制度的制定体现了高层领导的培训理念,决定了培训在企业的地位。对于培训部门组织结构的选择,企业可在人力资源部下设培训科或直接由人力资源部来完成培训工作,但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最好还是单独设置培训部(或培训中心)来履行员工培训职能。

3.2 准确定位培训需求

当员工现有的知识和技能低于所要求的水平时,培训的需求就产生了。只有针对真实的需求进行培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规划与设计每次培训活动之前,培训部门主管和工作人员要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企业及其员工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以及培训什么内容。

3.3 科学设计培训方案,灵活选择培训方式

一旦培训需求确定,就可以进行培训方案设计,即编制培训计划。计划的内容要做到尽量细致、全面、具体、明确,让计划成为培训工作的行动指南。培训计划包含培训应达到的目标和培训课程设计。课程时间安排上也应考虑到受训者的精力,让他们能够消化吸收而不是疲惫应付。

第8篇:外来务工人员范文

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幼儿,大多表现为不爱说话,不愿和小朋友交流,但是,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一定要让孩子在具体的环境中去说话,去表达。在课堂上,多朗读、多齐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首先,朗读中,其他幼儿正确的读音对这些幼儿是一个正确的引导;其次,在放声读时,可以听出自己与他人发音的不同,便于及时地纠正;最后,齐读时,孩子们都大声地读着,对不愿张嘴练的流动儿童有一种无形的感染力,让他们也快乐地加入。在六一节目汇演中,刚插班入园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两个小朋友由于没有什么才艺,没有节目可参加,我想,这样对孩子来讲失去一次表现的机会,十分可惜。于是我找来一首欢庆六一的小诗让六个同学一起组成朗诵小组,这两上小朋友作为合读部分成功地加入到读诗的队伍中。不仅使他们的朗读能力提升了,也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了班集体中。

二、模仿讲述,边说边练

幼儿语言的发展可在模似中不断练习运用。经笔者观察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家庭中长大的幼儿他们的模仿能力并不差。利用这一点,在幼儿园中让幼儿模仿多媒体中的读音方法,模仿动画片中人物的口吻进行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去除语言中的地言口音。因此,在班上,当我们看完动画片后,为了训练流动儿童的语言,我常问流动儿童片中哪个动物说了些什么,让他们在模仿中练习语言。针对幼儿爱看电视的特点,我会给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子女布置这样的作业:学说一段广告词,然后在班上表演。许多流动儿童是用很标准的普通话来学说的。模仿是形成的第一步,时间久了,模仿的口音运用熟练了,他们的普通话就过关了。

三、游戏活动,边玩边练

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子女特别喜欢做游戏,他们虽然语言表达上不占优势,但是他们的肢体运动能力很好。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孩子在游戏中身体语言与口头表达都能得到提高。为了提高流动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专门设计了“语言接龙”“传话快递”等小游戏,针对流动幼儿的语言特点进行训练。例如“传话快递”就是从排头的幼儿起,把老师告诉他的一句话向后传到排尾,看哪一排同学传的又快又准。有好胜心的他们不甘心输掉游戏,所以他们仔细听,认真说,快速准确地将听到的内容向后传,在不断的玩与练中,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个别谈话,单独指导

第9篇:外来务工人员范文

【关键词】外来务工子女 教育教学 点滴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他们的子女也随父母来到城区入学,而对于这些随着父母来到城区就读的孩子们,他们相对城区孩子来说,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再加上家庭教育及环境等原因,相对而言,他们属于学校人际关系中的弱势群体。如何让这些孩子很快的融入崭新的班级,使他们迅速适应城区的教育方式,得到比较良好的教育,消除外来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呢?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尝试做了以下努力,供大家一起探讨分享。

1.走进内心,用爱感化

这些孩子来到一个全新、陌生的群体之中,面对语言沟通的障碍、家庭条件的差异,在心理上他们往往表现出自卑、压抑、焦虑;在学习上,他们往往缺乏信心,基础较差,经常受到家长的指责、同学的歧视,他们的内心是多么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作为教师,我应该努力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对他们"多关爱,多理解,多帮助,多宽容",用真诚的心去和他们建立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让他们明白老师心中永远有他们,老师永远都在关注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当我们以真诚善良的心灵为其示范领航时,他们自然就会消除恐惧、自卑的心理,主动地向我们吐露心迹、敞开心扉地亲近我们,从而主动接受我们的教育。如李某是从河南老家转入我班的,刚来时自制力很差,坐不住,对学习不感兴趣,没礼貌,为了去除他的这些缺点,提高学习效率,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找他闲谈,拉家常,谈我的童年,跟他说我在小学时也是一位不太遵守纪律的学生,后来我是怎样改掉坏习惯的事。还让他帮我送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发现他进步,就及时表扬鼓励。渐渐地,李某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开始和我交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成为"亲密"的朋友。然后我就针对他的缺点实施教育,在我的关心,鼓励之下,经过一段时间,他改正了缺点,现在已是一名好学生了。

2.寻找症结,因材施教

由于外来务工子女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方法,家长的教育观念等都存在着一定差异。我们要"正视差异,因材施教",并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孩子。根据各自的病症,寻找症结,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指导,使每一个外来务工子女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效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并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做了如下努力:针对学习基础较好,能力尚可的外来务工子女,我主要引导其多看课外书,多参加实践活动,多独立思考问题,并能在课余帮助差的孩子,以提高自学能力、帮差能力。针对学习态度尚可,但基础较差的孩子,主要加强学法指导,课外适当补习基础知识。针对字迹潦草、学习态度较差、学习兴趣淡薄的孩子,适当减少作业量,注重书写格式,降低知识难度,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李某在学习中呈现动作慢、反应慢、字迹潦草等症状,究其根源是因为他在家乡时没有学过汉语拼音,导致不能独立识字,朗读能力差,无法进行独立的课外阅读,许多作业都不能独立完成,做作业耗时长,考试成绩差。我首先从汉语拼音给他补起。让他每天认读几个拼音,并结合认字,反复训练,螺旋式上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基本上能独立拼读。成绩也提高了,也激发了他的学习的积极性。

3. 营造氛围,友情促化

外来务工子女来到全新、陌生的群体之中,内心孤单,最需要朋友,我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班级氛围。以促进外来务工子女更快地融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中",并发动全班同学和他们做朋友,架起友谊的桥梁,在各方面帮助他们,为了让他和同学们建立良好的学习关系,我鼓励他和其它同学在一起学习、游戏,我还找其它的同学谈话,鼓励他们和外来务工子女坐同桌,结成互帮互助的对子,每天督促并辅导他们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帮他们改正错误,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提高学习效率做基础。同时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和关爱。以及友情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并逐渐改正缺点,努力进取。

4. 家校沟通,促其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