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煤炭产业报告范文

煤炭产业报告精选(九篇)

煤炭产业报告

第1篇:煤炭产业报告范文

为了加强煤炭和煤层气资源综合勘查、开采管理,有效解决煤炭、煤层气矿业权重叠问题,促进煤炭和煤层气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20**]47号),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和鼓励煤炭矿业权人综合勘查开采煤层气资源

(一)投资人申请煤炭探矿权,应提交煤炭和煤层气综合勘查实施方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设置煤炭探矿权,应对煤炭和煤层气综合勘查实施方案进行严格审查。煤炭探矿权人在依法取得煤炭勘查许可证后,应对勘查区块范围内的煤炭和煤层气进行综合勘查。

(二)煤炭探矿权人完成勘查工作,应提交综合勘查报告,并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储量评审(估)、备案,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探矿权人可直接申请煤炭采矿权:

1.采用露天开采方式采煤的;

2.采用井工开采,煤层中吨煤瓦斯含量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的;

3.采用井工开采,煤层中吨煤瓦斯含量高于国家规定标准但不具备规模化地面抽采和开发利用条件的。

对于上述情形,凡煤层气资源可综合回收利用的,应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予以综合考虑,实现煤炭和煤层气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

(三)经勘查,煤层中吨煤瓦斯含量高于国家规定标准的大、中型煤炭矿产地,在进行小井网抽采煤层气试验的基础上,提交煤炭和煤层气综合勘查报告,并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储量评审(估)、备案。具备规模化地面抽采条件的,煤炭探矿权人应按照“先采气,后采煤”的原则,统一编制煤炭和煤层气开发利用方案,依法向国土资源部申请煤层气采矿权,并申请划定煤炭采矿权矿区范围。

(四)经地面抽采,残留煤层气降至国家规定标准以下的开采范围,原煤炭矿业权人可依据煤炭和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方案及划定的矿区范围提出煤炭采矿权申请,按法定程序领取采矿许可证,并申请注销原煤层气采矿权。

二、进一步加强煤层气矿业权管理

(五)国土资源部根据国家矿产资源规划,综合考虑煤层气、煤炭资源赋存状况和煤炭矿业权设置方案,在煤层气富集地区,划定并公告特定的煤层气勘查、开采区域。煤层气勘查、开采结束前,不设置煤炭矿业权。

(六)国土资源部主要采用招标方式出让煤层气探矿权,按照投标企业的资质、业绩和勘查实施方案等情况,依法择优确定探矿权人。

(七)煤层气探矿权人不得以勘查煤层气的名义开采煤炭及其它矿产资源。在煤层气勘查、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在其区块范围内设置新的矿业权,但对地表开采砂石等情况,当事人与煤层气矿业权人双方签订了安全生产协议的除外。

(八)煤层气探矿权人应对勘查区块范围内的煤炭资源进行综合勘查、评价,并对煤层气资源进行小井网抽采试验,提交煤层气和煤炭综合勘查报告,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储量评审(估)、备案。

(九)具备规模化地面抽采条件的,煤层气探矿权人应按照兼顾后续煤炭开采的原则,选择适当的生产工艺流程,合理编制煤层气开发利用方案,依法向国土资源部申请煤层气采矿权。

(十)经论证,不具备规模化地面抽采条件或经地面抽采后煤层气含量降至国家规定标准以下的区块,煤层气矿业权人应及时到国土资源部办理煤层气矿业权区块注销手续,按有关法规规定汇交地质资料,同时递交综合勘查煤炭投入的报告。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采用竞争方式依法有偿出让煤层气退出区块的煤炭矿业权。原煤层气矿业权人可参与竞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竞得煤炭矿业权的申请人,在按规定向国家缴纳煤炭矿业权价款的同时,还需向原煤层气矿业权人支付其综合勘查煤炭投入的补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煤炭矿业权登记手续。

三、妥善解决煤炭、煤层气矿业权重叠问题

(十一)新设立的煤炭探矿权、采矿权不得进入国家公告的特定煤层气勘查、开采区域。

(十二)各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按照本通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迅速组织对本辖区内煤层气探矿权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于今年7月底前将检查情况向国土资源部报告。未达到最低勘查投入的,由国土资源部依法缩减勘查区块面积或不予延续。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勘查许可证。

(十三)本通知下发前已取得煤炭、煤层气探矿权或采矿权的矿业权人,应按本通知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1.已依法取得煤炭或煤层气勘查许可证的探矿权人,应对勘查区块范围内的煤层气或煤炭资源进行综合勘查、评价,提交煤层气和煤炭综合勘查报告,并按有关程序进行储量评审(估)、备案。

2.已依法取得煤炭采矿许可证的采矿权人,在本矿区范围内以地面抽采方式开采煤层气的,应依法补办煤层气采矿许可证;进行井下煤层气回收利用的,不再另行办理煤层气采矿许可证,但应切实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煤层气回收利用水平。

(十四)在本通知下发前,煤炭、煤层气企业已经以协议方式,在相同区块范围分别持煤炭、煤层气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进行煤炭、煤层气勘查开采的,双方应严格遵守协议,加强合作,实现煤炭、煤层气资源的综合勘查、评价和回收利用。

(十五)在本通知下发前,煤炭和煤层气探矿权、采矿权发生重叠且未签订协议的,由双方协商开展合作或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按照“先采气,后采煤”的原则,对煤炭、煤层气进行综合勘查、开采。

本通知下发后6个月内,双方无法签订合作协议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和勘查开采实物工作量已投入等情况进行调解。同意调解的,扣除重叠部分的区块,并由当事人一方对被扣除区块一方已投入部分进行补偿。调解不成的,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意见的通知》(〔20**〕108号)精神,按照采煤采气一体化、采气采煤相互兼顾的原则,支持煤炭国家规划矿区内的煤炭生产企业综合勘查开采煤层气资源。

(十六)本通知下发之日起6个月以后提交的不符合本通知要求的煤炭或煤层气勘查报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其矿产资源储量不予评审(估)、备案。

第2篇:煤炭产业报告范文

2015年二季度刚刚开始,上市公司年报的也进入密集期。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从已的年报来看,各大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前景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中国经济周刊》将带读者一起解读公司年报,挖掘年报背后的商业故事,从年报看公司、看产业,看经济、看转型。

已经过去的2014年,对煤炭行业来说,可谓是异常艰难。

一系列市场波动因素,让煤企正遭受着业绩苦日子的“煎熬”。随着大宗商品的价格跌至近年来的低点,今年的煤企,注定是资本市场上的“另类典型”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上市公司年报密集披露期,2014年煤炭上市公司下滑亏损已成为“主流”。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全部39家煤炭上市企业均已了2014年年报,其中有31家净利润同比下降,约占79.5%。

多数煤企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

神华、中煤和陕煤业绩大滑坡,兖州煤业一枝独秀

告别高速增长期之后,煤炭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显著恶化。

Wind资讯数据显示,上市煤企中,7家煤企亏损,业绩最差的是国投新集(601918.SH)。年报显示,国投新集2014年实现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2014年国投新集实现营业收入65.62亿元,同比下降16%;净利润-19.32亿元,同比下降13303%。

多数煤企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作为河北省最大的煤炭企业,冀中能源(000937.SH)净利润2437.40万元,同比降低97.94%。山煤国际(600546.SH)则在2014财年陷入亏损,净利润亏损了17.24亿元。此外,百花村(600721.SH)亏损2.3亿元,煤气化(000968.SZ)亏损9.9亿元。

相比之下,一线龙头企业的业绩也在回落。

2014年,行业龙头和大型央企中国神华(601088.SH)业绩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其年报显示,公司2014年实现收入2484亿元,净利润464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2%、17%、19%。2014年,公司煤炭、电力、铁路收入占比为39%、32%、27%,煤炭业务收入占比大幅下降。

中煤能源(601898.SZ)也难逃业绩下滑局面,年报显示,公司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707亿元,同比下降 1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亿元,同比下降78.6%。

陕西煤业(601225.SH)亦然,虽2014年仍然盈利,实现净利润9.5亿元,但同比下降72.7%。

不过,仍有企业业绩一枝独秀。4月29日,兖州煤业(600188.SH)2014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全年营业收入639.22亿元,同比增8.85%;净利润22.84亿元,同比增79.68%。然而,其年报称,公司业绩出现较大增长的原因之一是: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外收入为8.379亿元,同比增加183.7%,源于公司获得政府补助同比增加、收购澳大利亚艾诗顿煤矿有限公司获得收购利得,报告期内公司收到政府企业发展基金2.31亿元。

长江证券5月5日的行业总结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及2015年一季度多数煤企已在盈亏线上下挣扎。2014年剔除中国神华、亏损较多的国投新集以及非经常损益较高的山煤国际后,15家重点公司净利润33.46亿元,同比下降72.23%,2015年一季度剔除上述3家公司后15家重点公司实现净利润2.17亿元,同比下降75.76%。多数煤企在一季度陷入亏损或逼近盈亏线,2015年一季度15家重点公司年化净资产收益率仅0.40%。

全行业亏损已经不远?

上市公司的惨淡业绩,折射出行业形势的低迷。

4月10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表示,煤炭经济下行态势已持续35个月。2015年以来,煤炭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更多,形势更加严峻。前两个月,协会重点联系的90家大型企业亏损131亿元(去年同期利润112亿元),亏损面80%以上。

事实上,2014年煤炭行业救市、减负政策可谓是“轮番上阵”。2014年9月29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4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将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国家税务总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煤炭资源税改革后,煤炭企业总体负担减少22.34亿元。

2014年10月8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调整煤炭进口关税,决定从10月15日起,取消多个煤种的零进口暂定税率,实施3%至6%不等的最惠国税率。

此外,在煤炭行业供需矛盾尖锐的背景下,从去年开始,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和大同煤矿集团等一线企业开始主动减产限产。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煤炭产量8.5亿吨,同比下降3.5%;全国煤炭销量8亿吨,同比下降4.7%。其中,前两个月,90家大型企业亏损131亿元,亏损面80%以上;全国煤炭进口3204万吨,同比下降45.3%。同时,全社会存煤已持续39个月超过3亿吨。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们对形势并不看好。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路耀华此前预测,2015年全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难以改变,煤价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全行业将面临整体亏损的局面。

前述长江证券的研报亦认为,煤炭行业下行趋势难改,全行业亏损已经不远。研报指出,“2015年一季度煤炭主要下游产量均出现负增长,一季度原煤产量同比下降3.52%,煤价持续阴跌。2015―2016年仍是新增产能投产高峰期,行业供需宽松中期仍将向下。不考虑成本下降,当期煤价对应行业规模以上利润总额亏损。”

政府救市引发“降成本竞赛”

究竟什么原因导致煤炭行业陷入这样的困境?煤炭咨询公司山西汾渭能源价格中心主任、高级分析师曾浩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称,其中原因有二:

首先是需求低迷。经济增速下滑,房地产萎靡,焦化和钢铁行业产量过剩,电价下调,新能源替代效应等都已经成为市场耳熟能详的原因。

其次是产能过剩。产能有多过剩?“全世界的煤矿都停下来由中国生产,中国也能供得上。”曾浩称,此前有数据认为中国的煤炭行业产能过剩10亿吨。但实际上有很多的煤矿完全存在超产的能力,10亿吨产能还是低估了煤炭行业的生产力。

有分析指出,目前全国煤炭产能约40亿吨,在建产能约11亿吨,再加上约3亿吨的进口煤,整体算来我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在15亿吨以上。

“未来,价格战肯定是难以避免的,行业洗牌会加速。”曾浩表示,后期煤炭市场供应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预计未来煤炭价格还将持续低迷。

第3篇:煤炭产业报告范文

关键词:煤炭采掘业会计信息披露案例分析会计准则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文选取沪深两市所有煤炭采掘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由于完全在境外上市的煤炭采掘业七市公司只有神华1家,为了真实反映我国股市及国内煤炭采掘业会计信息披露真实状况,将神华剔除,总样本为16家公司。其中A股15家,B股1家;从地域看,深圳证券交易所5家,上海证券交易所11家;从地区分布看,山西省6家,山东省1家,河南省2家,河北省:家,内蒙古1家,贵州1省1家,甘肃省1家,安徽省1家,上海1家。考察时间区间为2003年1月1日至2006年9月30日(考虑到股权分置改革情况)。16家上了b公司的IPO时间、股票种类、股权分置改革时间、上市交易所和注册地等基本情况,(表1)所示。数据来源于中国证监会网站、天相数据库和巨潮资讯网。本文以16家煤炭采掘业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为研究对象,并以年度报告为主,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为辅;主要对煤炭采掘业所披露的经济、社会责任和资源与环保三方面进行分析。

二、会计信息披露案例分析

(一)重要经济信息分析经济信息是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股权变动等财务指标或非财务指标的信息,反映内容很多,本文选择与煤炭采掘业生产特点相关的重要的经济信息进行分析。(1)第一大股东持股和内部职工股情况。为了改变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操纵会计信息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以及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利益不一致的现状,国家提出并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政策,用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股权结构和保证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定价平等,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煤炭采掘业大部分上市公司在2005~2006年进行股权分置改革,除伊泰煤炭是企业法人控股以外,股权分置改革后,13家上市公司国有股控股地位并没有改变,如(表2)所示。在14家上市公司中,没有一家公司存在内部职工股。煤炭采掘业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后,一旦过了限售期限和部分附加条件,限售股份将全部上市流通,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状将会有所改变。公司股份全部市场化能够促进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率,但同时也能带来许多不良经济后果。煤炭采掘业生产过程负外部性很高,一旦股份全部上=市流通,煤炭生产公司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必然满足股东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去追求“高产高效”的目标,煤炭开采的“超能力”、“超定员”和“超强度”现象更加难以控制;经济利益驱动也会大为降低煤炭生产企业在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投入,矿难事故、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重大社会问题不但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反而会愈演愈烈。有资料显示,煤炭采掘业职工工资水平远比同属于能源行业的石油天然气低,尤其是煤矿采掘工人,他们所承担的风险、危险与获得的报酬不成比例,反映出现实社会收益分配不公问题。(2)探矿权、采矿权和土地使用权的确认与披露。在对矿产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后,探矿权、采矿权和土地使用权就成为煤炭采掘业最重要的资产。属于滚动勘探开发的煤炭生产企业才有探矿权,在14家煤炭上市公司中,只有“神火股份”和“伊泰煤炭”两家公司披露了探矿权,并作为无形资产处理。按照“直线法”进行摊销,探矿权的价值都比较大“神火股份”在2003年只有一项探矿权,其原值占无形资产原值的97.56%;“伊泰煤炭”在2004年取得一项探矿权,其原值占无形资产原值的31・11%。采矿权是煤炭采掘业不可缺少的资源性资产,在2003年11家煤炭采掘业上市公司中,“兰花科创”却没有披露采矿权,在2004年13家和2005年14家煤炭采掘业上市公司中都披露了采矿权,但不是单独确认,而是作为无形资产处理,并按照“直线法”进行平均摊销。所有的煤炭企业都存在土地使用权问题,但披露程度却不同,在2003年的11家和2004年的13家以及2005年14家上市公司中,都各有8家公司披露土地使用权,除r“开滦股份”进行费用化处理计人土地租赁费外,其他公司都进行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处理,并按照“直线法”进行摊销。(3)研发支出的确认与披露。研发支出是煤炭企业一项比较重要的开支,体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按照原《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研发支出只有在申请注册登记时的注册费和聘请律师费才能进行资本化,其他支出都作为费用化处理。然而,在煤炭采掘业上市公司中,研发支出的信息披露并不充分,只散见于财务报表附注项目中。在2003年11家煤炭采掘业上市公司中,只有“上海能源”和“伊泰煤炭”两家公司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量”的附注中披露了研发费用;在2004年13家上市公司中,有“国阳新能”、“上海能源”和“伊泰煤炭”三家公司披露了研发费用,且伊泰能源是在长期应付款附注中披露的技术开发基金;在2005年14家煤炭采掘业上市公司中,有“国阳新能”、“上海能源”和“伊泰煤炭”三家公司披露研发费用或研发基金。(4)固定资产分类、折旧与减值的披露。固定资产在煤炭企业中所占比重很大,能够体现煤炭企业的生产规模,而且类型也比较多,合理划分固定资产类别是计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科学依据。从2003~2005年的固定资产分类情况来看,所有煤炭上市公司都没有变更其划分标准,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政策也未发生变化,完全符合一贯性原则。因此,分析固定资产的分类、折旧与减值情况就以2005年为例。在2005年中,14家上市公司的房屋建筑物都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井巷建筑物都采用产量法计提折旧,除伊泰煤炭运输汽车采用工作量法以外,其他固定资产都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盘江股份单独划分出煤炭企业重要的特有资产――综采综掘设备;伊泰煤炭也单独划分出煤炭企业另一项重要的特有资产――铁路资产,但都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本文认为,单独划分铁路资产是必要的,铁路资产和井巷建筑物一样,随着地下煤炭资源储量的耗减其自身价值也在逐步减少,采用产量法计提折旧比较科学。在14家上市公司中,没有一家公司划分出安全资产和环保资产,也就不可能采取科学的折旧方法进行合理的价值补偿,不利于煤炭企业在安全、环保方面的投入。此外,在14家上市公司中,有8家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6家公司三年以来一直没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5)维简费的确认与披露。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4年联合了《关于规范煤矿维简费管理问题的若干规定》,并对煤炭企业维简费的提取标准和使用范围做了相关规定,但没有规范如何进行会计确认和信息披露,从而导致维简费在会计实务中的确认和披露标准不统一。在2003年(即在《若干规定》尚未颁布之前),“兰花科创”和“兖州煤业”计提了维简费,分别计入专项应付款和其他流动负债中。在2004年13家上市公司中,维简费计入其他应付款的有3家,计人长期应付款的有1家,计入其他流动负债的有4家;计人累计折旧的有3家;没有

计提维简费的有2家。在2005年14家上市公司中,维简费计入其他应付款的有3家,计人长期应付款的有2家,计人其他流动负债的有3家;计人累计折旧的有3家;没有计提维简费的有2家。其中,“伊泰煤炭”没有遵守一贯性原则,维简费在2004年计人其他应付款,在2005年计人长期应付款。

(二)社会责任信息分析社会责任信息主要体现在为企业职工、社区或社会等所作的贡献与安全责任等方面的信息。(1)安全生产费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确认与披露。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04年联合了《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在该《办法》中对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标准和使用范围做了相关规定,但没有规范如何确认和披露。在2003年11家上市公司中,只有神火股份l家公司提取安全生产费(由于《办法》尚未出台,当时称安全技措费),提取时计人预提费用;在2004年13家上市公司中,有11家公司提取了安全生产费,其中“神火股份”计入预提费用,“伊泰煤炭”计人其他应付款,其他煤炭公司计人长期应付款;在2005年14家上市公司中,有12家公司提取了安全生产费,全部计入长期应付款。按照财政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5年12月14日联合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并对安全风险抵押金的存储、使用和管理作了规定,同时规定风险抵押金在实际支出时计人煤矿企业成本。在2003年11家上市公司中,只有“伊泰煤炭”披露风险抵押金,并在“其他应付款”中列支;在2004年13家上市公司中,金牛能源和煤气化2家公司披露,并在“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中列示。在2005年14家上市公司中,只有“金牛能源”披露风险抵押金,并在“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中列示。本文认为,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是企业的一种存出保证金,在存储专户时应当确认为“其他应收款”,在实际支出时由其他应收款转入煤炭产品成本。(2)安全生产指标、风险与防护措施披露。煤炭井工开采是在地层深处作业,尽管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但科学管理可以避免许多矿难事故,安全生产指标是对生产进行合理控制的标准,也是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煤炭企业要严防“三超”(超强度、超能力和超定员),井下作业时间、煤炭核定生产能力以及煤矿入井人数是防“三超”的衡量标准。此外,回采工作面个数、掘进工作面个数、顶板破碎度、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煤尘爆炸指数和采煤机械化程度也是衡量煤炭安全生产的指标。从2003-2005年,只有“国阳新能”在2003年的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了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和顶板破碎度三项安全生产指标,但在财务报告中并未披露;其他上市公司全都没有披露安全生产指标。煤炭采掘业的风险和防护措施的披露也不尽人意。2003年,11家上市公司中只有“神火股份”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了安全风险,但没有披露具体防护措施。2004年,13家上市公司中只有“恒源煤电”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了安全风险,也没有披露具体措施。2005年,14家上市公司中有7家公司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了安全风险,且其中只有两家公司披露了具体安全防护措施。(3)雇员薪酬福利信息的披露。职工是企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职工待遇水平能够反映出他们在企业和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也是影响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的重要因素,进而电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尤其是煤炭企业,当前职工待遇水平普遍偏低,企业也不愿意过多披露薪金福利方面的信息。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作为两个独立项目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企业都要求披露,这里不再赘述。其他各项福利没有单独确认的规定,一方面发生了却没有反映在财务报告中,往往被企业所忽视;另一方面根本就没有发生,使雇员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因此,披露雇员薪酬福利信息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真实反映出公司的员工待遇水平、社会地位以及合法权益的保障程度。现对煤炭采掘业上市公司除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以外的其他各项福利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各项福利费用都是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揭示,其他财务报告中未见披露。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煤炭采掘业上司公司的雇员福利信息明显披露不足。(4)其他。解决当地就业情况。煤炭生产企业用工量大,能够安置当地许多劳动力就业,但煤炭采掘业上市公司从2003~2005年的财务报告都没有披露公司为解决当地就业所做的贡献。社会捐赠和赞助情况。社会捐赠和赞助反映了企业自愿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为社会所做的直接贡献,也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2003年11家上市公司中,有7家公司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社会捐赠和赞助(在营业外支出中列示);在2004年13家上市公司中,有8家公司披露社会捐赠和赞助;在2005年14家上市公司中,有10家公司披露社会捐赠和赞助。

第4篇:煤炭产业报告范文

一、煤企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1、煤企社会责任的内涵

David认为CSR是决策和行动的采取,至少要部分考虑企业直接的经济和技术利益以外的原因。后来,戴维斯与他的合作者布洛姆斯特朗进一步明确指出社会责任是决策者在考虑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也有义务采取措施以保护和改善社会福利。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卡罗尔(Archie B. Carroll)认为CSR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寄希望于企业履行之义务;社会不仅要求企业实现其经济上的使命,而且期望其能够遵法度、重伦理、行公益。卢代富认为CSR 就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雇员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环境、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责任、对所在社区经济发展的责任、对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叶祥松、黎友焕在《广东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中说“ 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两个特征,第一是法律和制度要求的强制性的社会责任,这类企业社会责任往往是通过相应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制度的制定来强制推行的。第二是道德和价值观念要求的自发的社会责任,这类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行是建立在企业文化中对人、自然、社会和谐关系的认可上,体现了企业家自身的人文素质与价值观念。”

由此,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为:煤炭企业在谋求利润最大化之外对利益相关方包括员工、消费者、债权人、政府、所在社区、当地环境和社会等承担的责任。包括法律和制度对煤炭企业要求的社会责任和煤炭企业道德和价值观方面自发履行的社会责任。

2、煤企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1)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CSR是煤炭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CSR有助于企业吸引、培养和保留人才。一支综合素质高、热爱企业的员工队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CSR的内容之一就是对员工负责。包括为其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条件和职业发展空间;建立制度化、多层次的培训和员工发展体系,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为员工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将遵守劳动合同法,保证员工享有合法权益等,这些都有助企业吸引、培养和保留人才。

CSR会给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信誉、产品品牌和持续创造力。这些是企业可利用的无形资产,能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更加有利的地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CSR意味着企业将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符合时代要求,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政企关系。CSR意味着煤企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经营,包括《安全生产法》、《劳动合同法》、《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CSR意味着煤企的重大决策会注重体现政府战略。这些都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政企关系。

(3)有利于建设和谐社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吸收当地居民就业,兴建公益项目,改善当地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等多方面为当地排忧解难,有利于赢得民心,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4)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以前,煤炭企业在开采中忽视生态保护,造成地下水渗漏、地面坍塌、土壤干旱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CSR要求煤炭企业在开发中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和谐。

此外,CSR也为企业之间有效沟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以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增加信任,促进合作。

二、当前煤企CSR所面临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

CSR虽然从上世纪初就被提出来作为一大理论来研究,但是直到近几年,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企业发展中产生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的出现,比如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CSR才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

目前,一些煤炭企业对CSR认识上的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煤企对CSR的内涵了解不全面,他们简单地认为,企业CSR就是照章纳税,创造就业,就是向社会捐款,投资兴建公益项目;二是没有深刻认识到CSR关系着企业的生命,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没有形成煤企CSR的理论体系

目前,许多煤炭企业已经承担了很多的社会责任,比如,在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员工待遇、职业健康和安全、教育培训、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都有很详细的规章制度,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没有形成符合本行业特色的CSR理论体系。

3、缺乏煤企CSR的报告体系

CSR报告的必要性。一是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比如,2004年根据原统配煤矿的调查统计发现煤企的安全欠账达550亿元后,出台了煤企按吨煤成本提取33元的安全费用专用于安全设施改造。二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通过报告向社会公布CSR履行情况,可增进社会各界对企业的了解,提高社会信誉;同时督促企业不断完善CSR。三是CSR也是监督政府行为的需要。比如,煤炭企业向政府部门支付了排污费,政府理应用企业支付的资金进行治污管理。

目前,专门的煤企CSR报告未见。首先,社会责任信息主要分散在董事会报告、会计报表附注等项目,未曾发现有单独报告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其次,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仅限于对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以及履行情况的文字说明,即局限于非会计基础型的披露形式。

4、缺乏CSR评价体系

目前,政府对煤炭企业主要的考核指标是产量利润和安全指标。而在员工健康、安全、资源、环境以及当地社会均无考核评价体系。缺乏了社会责任考核评价体系,会使企业管理者忽视社会责任的履行,就像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对政府业绩考核以GDP为主要指标一样,忽视了资源环境的代价。

5、缺乏CSR审计制度

欧洲会计专家协会可持续性审核主席Lars OlleLarsson认为“ 没有经过审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比广告好不了多少” 。因此,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该通过审计确立公信力。目前我国还未推行CSR审计制度。

三、推进煤企履行社会责任的建议

1、转变观念,把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

煤企要对CSR的内涵有准确的把握,并进一步认识到CSR关系企业的生命,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自觉把CSR作为企业的价值追求和战略目标。例如,三鹿乳业集团无视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遭到了破产;而以生产尖端汽车电池和电动汽车为主的比亚迪,其主要持股人著名投资家巴菲特预言:比亚迪凭借在电动汽车方面的实力,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商。

2、建立煤企CSR理论体系

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除传统经济效益方面内容外,还应包括人力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内容。针对煤炭行业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企业收益方面的履行责任情况。

(1)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一个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任何一个企业组织首先要获得财务上的盈余,可持续地生存下去,才有可能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因此,收益目标是企业效率和素质的全面检验,它既是一个财务目标,又是一个社会目标,因而应该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加以反映。

(2)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状况。煤炭行业本身是资源型行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本身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的煤炭及伴生资源。其资源的回采率、伴生资源的利用效率等既影响当代人的生活福利,也影响到后代人的生活福利,因此,煤炭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项主要内容。

(3)员工待遇方面。一支热爱企业、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对员工的责任包括对员工的招募录用、为其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条件和职业发展空间、建立制度化、多层次的技术培训体系、提高工薪水平、改进职工福利、改善劳动条件等多个方面。这不仅对本企业有重要的微观意义,而且对于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重要的宏观意义。

(4)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造成的地下水渗漏、植被的破坏、空气中煤尘的飞扬等都是煤炭企业应关注的环境问题。建议企业建立专门的生态保育基金,逐渐修复煤炭开采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实现企业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和谐统一。

(5)反映企业对消费者履行责任情况。主要包括产品质量与性能、广告的忠实程度、向公众及用户报告企业产品的使用效能、产品的安全性等信息,了解顾客对本企业产品的需求和满意程度等。

(6)反映企业对政府、公众的履行责任情况。包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对本地区公益事业提供财力、人力支持,对文化、体育、教育事业及公益活动的捐赠情况等。这些行为对于提高企业形象、促进企业未来发展也非常重要。

(7)对产品整个生命流程承担责任,建立以“生产者延伸责任”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体系。对产品整个生命流程承担责任,即企业承担“生产者延伸责任”。欧盟将“生产者延伸责任”定义为:生产者必须负责产品使用完毕后的回收、再生或弃置的责任,将生产者责任向下游延伸。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生产者的责任向上游和下游都进行了延伸,其定义是:生产者应承担废弃物回收消除处理责任及产品废物管理责任,应从以“产品”为中心的责任转向原材料选择、产品制造、使用和产品废物回收、再生和处置全过程的责任。对煤炭企业来说,企业应该对煤炭开采过程中附属物煤矸石等进行再生利用。

(8)与供应链体系的上下游企业特别是供应商共同承担责任,建立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的合作共赢机制。与供应链体系的上下游企业共同承担责任,实质上是使产品生产流通链条上的所有参与者,通过一致性战略和一体化标准,建立共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链。在这个方面,瑞典企业的主要做法有:一是建立上下游企业可追溯体系,确保供应链体系全过程的一致性;二是鉴定与供应商的责任契约,确保供应商共同履行社会责任;三是设计供应商管理项目,确保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供应商履行责任;四是建立对供应商的核查和评估机制,确保形成与供应商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体化战略。

3、依法经营,规范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

当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环保法》、《劳动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它们涉及环保、安全生产、职工权益保障、消费者权益以及市场经济秩序等各个方面,煤炭企业要严格按照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4、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美国的一些企业为了更好地对有关社会责任的问题进行管理,纷纷设置了直属董事会领导下的企业道德委员会或道德责任者等专门机构。道德委员会是企业定期召开的处理经营道德问题的专门会议,当企业准备进入新领域或做出重大决策时,由该会议做出应当遵循的道德基准,对报告的道德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改善方案,委员会大多数由经营层人员构成,吸收人事、销售、财务、生产等部门的负责人参加。因此,道德委员会是企业道德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

目前,我国的煤企中有保障负责员工权益的工会组织、销售部、采购部等。建议煤企业建立统一的CSR部门,统筹规划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并计划和汇总报告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5、逐步建立和完善煤企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建议企业按照规定定期向社会报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报告采用文字和会计基础的数字详细、客观地报告企业在收益、遵守法规、执行政策、员工权益保障、资源消耗利用、废弃物的处理回收利用、环境的保护和开发、消费者服务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开销等。

6、构建煤炭企业CSR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985年,财政部公布的评价国有企业效益指标中仅有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两个指标,从经济角度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而没有涉及企业人力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为推动各种所有制企业积极建设和谐社会环境,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我国政府应构建适用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按年度定期公布,使煤炭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能被实时监控,通过将企业指标与同行业乃至全国企业进行比较, 政府、企业及利益相关群体能及时发现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满足政府、员工、客户、投资者、债权人、广大公民及企业本身了解和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需要,这对推进企业克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积极参与建设和谐社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7、实行企业CSR的审计制度

社会责任审计是评价与报告那些在传统的企业财务报告中没有涉及到的企业成果和影响,如对环境的保护情况、对员工利益的保护情况等,旨在全面、广泛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督促各方面的工作,保护各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美国,来自企业外部的社会责任审计机构主要是投资基金组织和如环境保护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等社会公益监督机构。前者审计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确保资金投向那些有较高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其次是为了敦促接受投资的企业遵守投资者的要求。后者审计的目的是为了给消费者、投资者、政策制定者、雇员等企业的相关利益者更好的做出经济决定而提供信息,同时也对公司起到监督作用。而美国企业内部也会对自身的社会责任情况进行审计,其目的是为了了解自身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

第5篇:煤炭产业报告范文

【关键词】 环境会计; 信息披露; 现状; 对策一、我国煤炭上市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作为现代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传统会计理论与现代环境问题相结合的产物。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着手实施企业环境信息的定期披露,以此作为一般财务报告的有效补充。作为环境会计的全球领跑者,日本朝日啤酒株式会社旗下的朝日啤酒集团于1997年公开发表了《环境报告书》,向投资者展示了集团的环保举措与治理成果,正式掀起了日本乃至全球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热潮。然而,我国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导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许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几乎为空白。在全球步入低碳经济之时,我国许多煤炭上市企业依然沿用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思路,唯有建立健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机制,才能将绿色会计的核算理念植入煤炭企业,这不论对于企业自身还是低碳经济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环境会计的本质是将有关环境资源的经济事项列为会计要素,通过在会计报表中加以确认和反映的全过程。显然,环境会计所披露的相关信息不仅能满足管理层的决策需要,也能为广大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宝贵的投资依据。由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要远低于发达国家,导致煤炭的单位能耗也数倍于西方发达经济体,加上原煤的品质较低及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已经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据测算,我国烟尘排放量的70%、氮氧化物的60%、二氧化碳的85%、二氧化硫的85%,均源自煤炭的开发与利用。因此,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环境保护费用的“绿色GDP”才能真实地反映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效应。同时,就微观层面而言,“绿色会计”在本质上能准确计量和反映企业所获得的自然资源,以及开发、利用和改善自然资源的程度。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唯有全面实施“绿色会计”核算体系,才能满足“绿色GDP”的计量要求,及时防止资源过度浪费与环境极端恶化。有鉴于此,煤炭上市企业构建基于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体制,既是履行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公开披露的职责所在,也能对煤炭资源及其伴生品价值予以科学计量,敦促企业在煤炭开采、加工和燃烧的过程中大幅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大幅降低碳排放,最终实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型社会。

二、我国煤炭上市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一)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未全面铺开

根据我国煤炭上市企业所披露的定期财务报告,可以发现,其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形式主要有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两种。在这里,财务信息通常指的是与资源税、环保支出、排污费等绿色支出信息,而非财务信息则揭示煤炭企业在保护生态环境与落实节能减排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或贡献。本研究以37家煤炭上市企业公开的2010年年报为样本,分析结果显示,仅有3家企业(分别是:ST黑化、长春燃气和宝泰隆)未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占比不到10%。这说明我国煤炭上市企业近年来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但始终未能做到全方位的披露,也就无法为众多非煤炭上市企业尤其是中小煤炭企业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此外,令人担忧的是,在已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34家煤炭上市企业中,绝大部分的环境会计信息仍然集中于定性的非财务信息,这样的披露效果显然不利于外界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当然也无法满足低碳化发展路线的本质要求。

(二)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过于单一

由于我国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论尚不完善,上市企业在履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职责时,难免对环境资产、负债、成本与收益的量化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煤炭上市企业往往选择在财务报告及其附注、董事会报告或者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却极少单独披露环境会计报告。根据我们的统计结果,2010年选择在财务报告及其附注中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煤炭上市企业数达到34家,所披露的会计科目主要集中在应交税金、营业税及附加、管理费用、营业外收入和递延收益中(见表1)。与此同时,也有近三分之二的上市煤企在其董事会报告中着重强调其在环保方面的成就,并作为定量环境会计信息的补充。此外,2010年有12家煤炭上市企业如期向公众了社会责任报告,充分彰显了煤炭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先进理念。即便如此,我国煤炭上市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形式过于单一,重表内轻表外、重定性轻定量的弊病尤其突出,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使用效果与社会公众的信任度。

(三)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比较狭隘

客观地说,我国煤炭上市企业对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仍处于起步阶段,最突出的表现在于披露内容较为狭隘,尤其缺乏实质性的社会责任相关信息。从我们的实证研究结果来看,目前我国煤炭上市企业在其年度财务报告中,大都偏向于使用资源税、排污费、资源补偿费、环保投资、环保专项补助、节能环保改造、环保奖励或处罚等项目,集中反映其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与贡献。然而,作为广大中小股东及投资者来说,仅凭简单的环保费用或环保支出项目,显然无法对煤炭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及其环保能力予以全面评价。不仅如此,一旦煤炭上市企业有意隐瞒重大环境投资项目的支出,将严重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并可能误导投资者对股票走势的预判。

第6篇:煤炭产业报告范文

10月7日晚,万向德农(600371)率先披露2008年3季报,成为两市首家披露3季报的公司。万向德农公告称,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36.96万元,同比锐减96.02%。3季报披露就这样以惨淡的业绩拉开了帷幕,而据目前已预告的前三季度业绩状况分析,上市公司3季度整体业绩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截至10月6日,沪深两市共有64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今年前3季度业绩预告。有334家公司因业绩提高或改善而“报喜”,260家公司“报忧”,52.02%的“报喜”比例意味着上述上市公司今年三季度整体业绩“喜忧掺半”。

行业方面,煤炭和银行承接上半年的高增长态势,两个行业中已公布3季报预告的上市公司全面“报喜”。由于上半年煤炭价格的上升,加上上半年煤炭行业的利润增幅较高,所以已预告的18家煤炭开采公司净利润同比都有大幅增加,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的有13家。其中,盘江股份(600395)由于精煤市场销售较好、精煤售价和销量提高幅度较大,预计今年1-9月份净利润增长650%以上,净利润增幅位列行业已公布预告公司净利润增幅首位,煤气化(000968)和兖州煤业(600188)分别以净利润同比增长300%左右、净利润增长超过260%位列二三位。两家已预告的上市银行业绩也都有较大幅度增加,宁波银行(002142)预计1-9月的净利润增长50%-70%,浦发银行(600000)预告称净利润同向大幅上升。世纪证券分析师俞冲表示,去年银行业连续加息使银行的利润在今年大幅增加,同时两税的合并也大大提高了银行业的利润,所以银行业3季报预喜在意料之中。此外,得益于上半年纸价的提高和人民币升值,已经预报的10家造纸公司中有8家“报喜”,比例高达80%。物流行业景气度的提高,使澳洋顺昌(002245)、保税科技(600794)等预告的4家公司均预计业绩均大幅提升。

与煤炭、银行业大面积报喜不同,房地产和纺织却正遭遇“业绩分化”的境遇。由于今年房地产销售业绩下滑明显,加上从紧货币政策的继续,房地产行业逐渐步入“深冬”,虽然一些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仍可维持较好的盈利水平,不少房企则发出了“报忧”的预告。在已经公布3季报预告的42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中,有17家公司“报忧”,共有9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50%以上,其中,中粮地产(000031)预计今年1-9月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50%-100%,原因是2007年1-9月出售深圳新安湖实业有限公司收益权获得税前投资收益2.85亿元,今年同期无此项收入所致;而在25家公司“报喜”中,有13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在100%以上,其中北京城建(600266)由于正在销售的房地产项目销售面积增加,公司利润大幅上升,预计今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北京城建累计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200%以上。

第7篇:煤炭产业报告范文

关键词:煤炭资源的估算;矿权范围;资源储量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8.071

1 矿权范围

矿权范围是指在地址勘探范围内或周围,勘察工程队未到达的或者未进行估算的资源储量范围,应参考地质勘察报告进行补充,未经相关评审机构审批的报告,应按照国土局颁发的矿权证书确定其资源储备。矿权范围是储量报告编写过程中必须的有效文件,矿权范围分为采矿许可、勘探许可、划定矿区范围等,其中二维的矿业产权设置方案为采矿许可和划定矿区范围,一般表示方式为其范围用拐点标高和坐标。报告中的矿产设置应明确说明矿权的项目名称等内容。

2 资源储量估算

2.1 如何估算资源储量的范围

在有效的矿权范围内进行资源储量的估算,现行的资源储量制度对未进行查询的资源储量不予备案,范围只针对查明的资源储量进行备案;资源储量范围只是在推断及以上的控制程度内,这要求相关人员要详细说明产权范围内和资源储量估算外的储量,并说明未算量的原因,在未算量的范围内是否有验证或者工程控制,在报告中必须有明确的总结。

2.2 如何选择资源储量的估算方法

地址块段法是现行的资源储量估算的主要方法之一,首先,矿区范围内总体构造为向背斜时,需根据煤层底板剖面图和等线图作立面或斜面展开图,在立面或斜面展开图上估算资源储量;其次,矿区范围内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单斜时,若岩煤层倾角小于60°,需在地板等高线图上估算;如岩煤层倾角大于60°,则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作立面投影图,在立面投影图上估算资源储量;在预普查阶段,勘察许可范围内的煤层要采集样本送检并进行验收评级和初步评价,根据评价情况确定并在设计中明确勘察报告勘察的许可范围。

2.3 资源量估算块段划分的基本要求

新规范规定控制程度是指在以基本线距(钻孔间距)的1 /4~1 /2的距离所划定的,在勘察工程见煤点连线以内和连线以外的全部范围,由于未明确使用条件及范围,在操作中存在较大差异;新规定中划分各类型块段,原则上是以达到相应控制程度的勘查线、煤层底板等高线或主要构造线为边界;07年颁布的指导意见阐明了到达响应的控制程度,煤层块段的划分:原则上以达到相应控制程度的勘查线、煤层底板 等高线、巷道、采煤工作面界线或主要构造线为边界;在相应密度的勘查工程见煤点连线以内和在连线之外以本种基本线距(钻孔间距)的1 /4~1 /2的距离所划定的全部范围而不再视为范围外;采用这两种划分法应根据情况决定,不适合稳定性差的煤层,故在做稳定煤层的资源储量估算时,明确划定块段,内有工程的举例范围,外有工程见煤点控制。

3 煤炭资源的情况分析

3.1 对煤质进行分析

采样点的数量即煤样的数量,煤质分析中采样点是分析的基本方法,指层独立的累计数,样点数据包括采煤的地点、钻孔、坑道、探头等,一般样品的长度不高于3m,在可见采煤点处均可采取煤样。而现行的规定对样品的种类和数量在不同勘探阶段要求也不相同,这其中有明确要求,可增加实验数量和项目。在整理数据方面,要描述数据的两极和平均值,为更明确的了解该测试的数据变化,最好配合等值线插图和剖面曲线图解释变化规律,重点突出工业指标等。

探采对比中有一重要的环节就是核实报告,探采对比的内容在新规定有明确的要求,探采对比是用生产时间检验勘察结果,根据矿山最近报告、煤层特征、特质和开采技术等方面进行对比,以此来核实资料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合理性,提高对矿床的认识,加强指导和生产。

3.2 煤炭资源增减的主要因素分析

首先,从勘探和开采角度把煤层厚度分为:煤层总厚度、煤层纯煤厚度和煤层可采厚度,采用厚度用于煤层可采程度和稳定程度来评价和计算煤炭的资源储量,但在旧规范中对结构复杂每层的稳定性的说明是单层厚度小于煤层最低可采厚度,在煤矿生产和地址勘探中不需要分层工作,可按照全层厚度变化来评价该煤层的稳定程度,而这一说明在新规定和指导意见中并未明确指出。煤矿中在进行煤层沉积环境、赋存规律、对比时,以煤层的全层厚度为宜,煤层采用厚度是估算煤炭资源/储量的主要参数,厚度变化也有一定的规律,煤层厚度有一定的变化,但在井下范围内大 部分可采,仅局部为不可采,不稳定煤层,但可以确定煤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和范围等,当处在最低可采边界时结合探钻发来确定无煤区的范围并进行分析;资源储量变化最重要原因之一是煤层厚度,增加资源储量的方式是当采煤厚度点增加时会减少矿区煤层可采面积,当采煤厚度点减少时会增加矿区采煤层可采面积,使得资源储量减少。

其次,探矿活动发现褶皱导致资源储量增加,断层倾角陡缓造成资源储量减少,煤层厚度的变化决定资源储量的增减。未进行规范的探测活动,只根据现行政策原先的储量进行重新计量后再进行探测,以下几个因素对增减量有一定的影响:煤层顶板与水层安全距离减少后,导致煤层资源储量产生变化;矿山中的瓦斯爆炸、分成等因素,井下的工程巷道密闭,也是引起煤炭资源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当岩浆入侵煤层后,使得煤质发生变化变成天然焦,岩浆入侵煤层导致煤炭资源储量减少。

4 总结

煤层内裂隙发育产生的变动,在含煤层发育形成后,受到各时期地质影响造成的煤炭储量的变化;由于本区煤层的特点,勘探地址阶段采取煤样的同时,应代用单动双管曲煤器等方法提高煤样的采取质量,作为第一手资料的煤样,应确保精准、全面,为提交优质地质报告奠定基础;在新规定中煤矿资源储量报告中先编写提纲,因此在编制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时,要遵循该提纲,将煤炭资源储量报告准确、全面,按提纲阐述清楚。

参考文献:

[1]沈萍,刘喜奇,王立君,咚德文,刘志峰,刘欣.煤炭资源储量估算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煤炭地质,2009,6(06).

第8篇:煤炭产业报告范文

山西之长在于煤,其被列为国家的新型能源基地和新型工业基地。长期以来,山西的经济发展严重地依赖于煤炭的开采与销售。然而,在为广大人民谋福利的同时,煤炭资源的开采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如国家发改委和山西省组织的煤炭可持续发展专题调研显示,山西每挖1吨煤损耗水资源2.48吨。现阶段,山西每年挖约5亿吨煤,就会破坏12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山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面对上述出现的一系列负面问题,必须及时采取积极措施,以使其在大力发展经济同时,能竭力保护好环境,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近年来,为实现山西煤炭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众多企业已将环境会计纳入会计核算系统。环境会计的引入,使矿区环境治理、资源保护的成本和效益能进行合理的量化,从而使企业财务核算更加全面,为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2山西煤炭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

据调查,目前山西煤炭企业引入环境会计核算的微乎其微。山西大型煤企甲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仅设有“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这一专户,最近一年来,由于煤炭行业不景气,该企业将这唯一的核算账户也撤销掉了。所以,非常有必要就山西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核算体系,推动环境会计在山西的实际应用。长期以来,关于煤炭企业环境会计核算模式的构建,会计学界始终都存在两种不同的主张:一种是在不改变现有的会计报表体系的基础上加入必要的环境项目,对于非货币化的环境信息,在报表附注及财务状况说明书中进行披露;另一种是在现有会计核算之外单独核算,单独披露。笔者认为,环境会计仅是会计的一门分支,不应该单独列示、单独披露。因此,本文试图将环境会计引入到传统会计核算系统中,构建山西煤炭企业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

2.1山西煤炭企业环境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置

环境会计要素是对环境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做的分类,类似于传统会计要素,具体表现为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收益和环境费用,共同构成环境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

2.1.1环境资产

环境资产是特定会计主体从己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或加以控制,能合理计量,并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包括:环境资产:核算环境资源的原始价值的增减变动及期末结存情况。环境资产折耗:类似于“累计折旧”,核算环境资产由于使用、开采等而转移到所生产产品成本或构成企业当期费用的那部分价值的补偿。培育资产:其性质类似于传统会计核算中的“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在建而未完成的环保工程。

2.1.2环境负债

环境负债是指由于企业以往的经营活动或其他事项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而应当由企业承担的、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现时义务。为反映企业承担的这些现时义务,设置的环境负债科目有:环保专项贷款:核算为购置或构建专门的环保设备而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的特定用途借款。应付环保费:核算煤炭企业生产经营中由于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从而按有关规定应该支付的各种维护、修缮费用,如矿产资源补偿费、环境修复费、排污费等。应交环保税:核算企业因使用环境资源而应缴纳的各种税费。

2.1.3环境权益

煤炭企业的环境权益包括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要求,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用于治理环境的专项资金,以及国家财政拨入的专门用于治理矿区环境污染的基金。设置的会计科目有:资源资本:核算环境资源所有者因拥有该项环境资源的所有权而形成的权益。环保基金:核算国家财政拨入的专门用于煤炭企业环境治理的环保基金以及煤炭企业基于自身的环境要求和任务,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部分。环保留存收益:指通过治理环境企业所获得的、留存在企业中的环境净收益。

2.1.4环境费用

环境费用是指环境污染企业处置废弃物的费用、排污费、罚款等费用。设置的会计科目有:环境治理费用:指煤炭企业为治理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所发生的各项支出。环境预防费用:指煤炭企业为了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而预先发生的环境支出。环境补偿费用:是指为补偿已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煤炭企业所付出的费用。

2.1.5环境收益

环境收益指煤炭企业由于利用煤炭、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或由于环境的改善所获取的收益。会计科目有:企业治理环境污染产生的环境收益和环境资产产生的环境收益。

2.2山西煤炭企业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

类似于一般会计要素的确认,不同的环境会计要素确认标准不同,因此,要区分不同的要素进行具体分析。

2.2.1环境资产的确认

将某一环境资源作为环境资产加以确认,取决于以下几个确认标准:

(1)环境资源直接或间接带来未来效益的可能性,如:甲煤炭企业购入一项环保设备,该设备能减少企业未来支付的环境污染费,因此,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环境资源计量的可能性,如:甲煤炭企业的一项环保设备,如果是购入的,按购入价格便入账;如果是某投资主体投入的,则其当时的公允价值便是其入账价值。

2.2.2环境负债的确认

环境负债按照偿还时间及偿还金额的确定性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当环境负债的金额能够可靠确定时,按确定的金额直接入账。二是当环境负债的金额不能可靠确定,则要对环境负债进行合理的估计,按照估计值来入账。

2.2.3环境费用的确认

环境费用的确认条件包括以下。

2.2.3.1未来效用的不可能性

有些支出不会带来未来经济效益,或者该支出与未来收益没有充分联系,因此不能将其资本化,确认为环境资产,而应确认为环境费用。

2.2.3.2计量的可靠性

环境会计本身比较特殊、复杂,因此,环境费用的确定,常常需要依靠合理的方法进行估计,这种估计也会被认为是符合可靠计量标准的。

2.2.4环境收益的确认

环境收益包括环境资产产生的环境收益和治理环境污染产生的环境收益,如:国家给予的环保奖励,环境损害补偿收入等。环境收益可按照现有会计收入的确认标准进行确认。

2.3山西煤炭企业环境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计量是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环境会计要素的计量有一定难度,就山西煤炭企业而言,环境会计仍处于初始应用阶段,因此,环境会计要素的计量更加困难。本文仍然区分不同的会计要素进行讨论。

2.3.1环境资产的计量

对于资源性环境资产,例如企业购入的资源资产,应以其购入的价格作为其入账价值,也就是历史成本;依法认定的资源性环境资产,其历史成本无法可靠取得,应以可变现净值或现值计量。非资源性环境资产,如企业取得的排污许可证,由于在现存的交换市场上,拥有具体产品的定价机制,可类比金融资产,可采用公允价值。而2014年1月26日,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财会[2014]6号),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这一专门的公允价值准则的颁布,无疑为公允价值的确定提供了更加详细的依据。

2.3.2环境负债的计量

环境负债的计量是以货币衡量的、履行环境义务所应支付的价值。如果是履行法律强制性的义务,环境负债应按照法律规定计价;如果企业因承诺而应履行的义务,应按照与承诺相关的成本计价。对于应付矿产资源补偿费和环境资源税,其计量可以采用现行财务会计和税法中已有的计量方法。

2.3.3环境权益的计量

环境权益的计量相对比较简单,在环境权益形成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资产的形成,因此,它与环境资产的计量关系密切。可以按照企业收到的国家拨付基金或从企业税后利润中提取的金额来计量企业环保权益。

2.3.4环境费用的计量

绝大多数的环境费用应按照历史成本进行计量,但对于其可预见的未来环境支出,如企业尚未进行赔偿和修复的环境损失等也可使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等非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计量。

2.3.5环境收益的计量

对于通过人类劳动取得环境收益,其收益可按支付的劳动量的货币表现计量。而没有人类劳动的参与产生的环境收益,可按包含效益的货币表现或模糊数学的计量属性进行计量。

2.4山西煤炭企业环境会计报告及信息的披露

现有的环境会计报告的讨论分为两大类报告模式,非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模式和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模式。鉴于山西煤炭企业环境会计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众多煤炭企业少量甚至没有引入环境会计,因此,建议山西煤炭企业采用非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模式。也就是在现有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增加前述的环境会计科目,科学合理地反映特定企业环境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从而弥补现行财务报告中环境信息缺乏的缺陷,使现行财务报告更加完善。关于会计信息的披露,传统会计体系对会计信息的披露只关注经济效益,未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做任何披露,无法反映企业对生态环境承担的责任以及采取改善环境措施带来的效益。所以,有必要增加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披露。这些新增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应该包括:各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以及企业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还应当包括:煤炭企业投入的环境设备信息,企业就环境污染制定的相关政策、法规等。

3结论

第9篇:煤炭产业报告范文

一、新会计准则对对煤炭企业的财务会计影响

1.对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第四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此规定显示了我国财务报告有两个目标,一是反映受托经营企业的管理当局的业绩及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二是为相关利益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当前大多数煤炭企业尚属国有及国有控股,财务报告目标仍然是向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提供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及业绩,为其实现对企业经营者进行奖惩及人事调动提供依据,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煤炭企业将逐步改造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公司制企业,资本市场将成为煤炭企业融资的重要场所,为投资人提供翔实、相关的决策信息必将成为煤炭企业财务报告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2.对企业固定资产减值和折旧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第八条特别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合营的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Www.133229.CoM众所周知,煤炭企业资产总额中,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比重约为5o%至60%。固定资产大多位于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井下,磨损、锈蚀等严重,加之煤矿机械更新换代周期较短,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是必需的。由于煤矿固定资产台件多,摆放场所经常发生变化,使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工作和折旧的计提工作复杂而繁琐,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必将杜绝部分煤炭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同时,为煤矿企业提出一个全新的课题,即如何快捷、方便、准确地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固定资产折旧,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3.对企业盈利水平的影响。

企业会计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因采矿而被破坏的土地超过6万km2,并以300km2 / a的速度增加,其中因矿山开采而沉陷的土地总面积已达60万公顷,因此,地区土地塌陷赔偿和矿山环境污染支出是煤炭企业的一项重大支出,其实际支出时间大多出现在矿井的衰退期或资源枯竭期。新企业会计准则改变了现行准则规定的无形资产单纯按直线法摊销的会计处理方法,规定摊销方法应当与其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相关联,为煤矿单位采矿权等无形资产按工作量法摊销提供了理论支持。所谓工作量法就是按照矿产资源的可采储量摊销采矿权的一种方法。实务中,煤矿企业的实际服务年限普遍短于矿井设计年限,无形资产改按工作量法摊销后,缩短了摊销年限,加快了无形资产资金周转,减少了煤矿单位的当期盈利。

4.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采用国际通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就彻底改变了原准则下企业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种处理方法中任选其一的会计处理方法,对煤炭企业纳税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由于新会计准则规定了很多新的会计政策,煤炭企业在纳税时,应当考虑这些政策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二、新会计准则下加强煤炭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配套措施

1.完善财务会计管理机制。

首先要完善煤炭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从煤炭地勘单位的实际出发,针对实体多、规模小及管理松散等现状,重整资源,培育在行业内相对有竞争力的法人实体。其次要建立内部结算中心,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再次是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使财务管理的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监控型转变。第四是要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各种管理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加强经济活动分析,规范内部报告体系,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控制。

2.优化配置财务会计资源。

煤炭企业财会人员既要执行国家规定的会计法规和企业制度,又要执行煤炭企业专业会计制度,煤炭企业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会计工作十分复杂,核算、分析、管理、监督的工作量很大,必须合理分工,科学配置人员。建议下属二级单位、三级单位可按企业要求分设财务组、成本组、材料组、工资组和综合组,实行科目责任制,分别承担货币资金核算工作、材料核算工作、资产核算工作、成本核算工作等,这些岗位与企业形成契约关系,工作如何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会计人员的切身利益。

3.改革和创新财会制度。

按照新时期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需要,煤炭企业要以会计法为基础依据,结合新会计准则与《煤炭工业成本管理办法》等,对煤炭企业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和补充,按照现代公司制的要求创新制度,明晰产权关系,明确权责关系,履行会计各岗位与企业的契约关系,提高预测、决策、核算、控制、分析和考核功能。同时要从实际出发,严把关口、堵塞漏洞、挖掘潜力,合理地利用资源,加快会计岗位的技术创新,进一步深化会计电算化等先进运营手段。

4.不断完善和加强财务监督。

财务监督是管理制度化的重要措施之一,财务监督条例应当体现群众监督、组织监督和法律监督相结合的原则。设立财务总监、实行财务委派制、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等都是有益、有效的措施。其中实行财务负责人委派制有利于对单位的财务实行垂直领导,可以避免因个人利益而受制于本单位领导,从而减少财务违纪违规的现象,因此可以考虑将目前的财务委派制结合岗位轮换办法将其进一步制度化、常规化。

5.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