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财政制度内涵范文

现代财政制度内涵精选(九篇)

现代财政制度内涵

第1篇:现代财政制度内涵范文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促进机制;建设

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区域经济的内部要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其基本要求是,由过去那种主要依赖于增加投入和扩大投资规模、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低、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大、竞争力不强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低代价增长。同时,要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动技术创新,建立节约机制,形成区域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的促进机制也绝不是孤立的,而应该是一个由若干各有其作用,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要素所构成的体系。淄博市作为一个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在历经百年发展之后, 正面临着后备资源不足,环境压力大,经济竞争能力不强等难题。结合淄博地方经济的区域特征,在参考了国内外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机制的基础上,笔者将淄博市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的促进机制确定为由政策支持机制、制度支持机制、技术支持机制三个层面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一、政策支持机制

1.产业转移援助政策。淄博作为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低价输出原材料,高价购入制成品,处于经济上的“双向失血”状态,使这些城市的劳动多为简单的体力劳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人才极度缺乏。在这样的基础上,要想在短期内实现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移,必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和援助。如帮助企业确定产业转移的目标、重点和具体步骤,制定一些鼓励产业转移的政策;关闭那些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企业,淘汰落后的设备和工艺,多渠道、多途径鼓励、支持那些具有一定科技水平、资源利用率高的企业发展壮大;提高对资源型企业转移支付的比例,帮助其改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实行接续产业和新兴产业税收减免制度,使其有更大的能力进行自身的发展;为扶持替代产业发展,政府还要通过倾斜性产业政策,并利用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使产业结构跳出资源枯竭的约束陷阱,最终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使城市由原来单一的资源型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变。

2.传统产业改造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政策。(1)推动传统工业优化升级,推进技术改造,加大生产设备更新力度,提升生产标准,引进先进设备,拉伸产业链条,培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配套水平、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通过政策引导企业走自主创新发展的路子;(2)培育壮大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加大高新技术项目的引进力度,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市场占有率。通过优惠政策,引进高层次拔尖人才,为内涵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3)提高产业进入门槛,控制新上“两高一资”项目,淘汰落后产能的劣质企业,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4)建立科学的企业绩效评估体系,引导企业积极调结构、转方式。

3.衰退产业退出引导政策。淄博市在促进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应将衰退产业退出引导政策列入现有产业政策:首先要界定量化指标,使符合条件的产业能够在衰退之际得到及时的调整和退出。对符合衰退产业条件的产业及所在区域,执行衰退产业调整退出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贸易政策等;其次,还可以组建产业退出基金,用于克服退出障碍支出,在退出产业领域导入新产业的资金支撑;再次,还可拟定“市场退出通道机制”和“市场退出服务机制”,建立衰退企业市场退出通道和建立异地产业园区市场退出通道。

4.就业转移服务政策。衰退产业的退出必然引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问题,政府对此必须有所考虑。淄博市应发挥拥有地方立法权优势,在现有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完善支持就业转移的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重点是鼓励培育和发展接续产业,促进就业由资源枯竭或衰退性产业逐步向新兴产业转移。对于那些针对资源枯竭或衰退性产业转产而发展起来的接续产业,政府应考虑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并提供减免税收、低息或贴息信贷、加速折旧等政策支持。

二、制度支持机制

实现淄博市经济内涵式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转变观念、多管齐下、全面推进。其中,构建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经济内涵式发展自身规律和区域现实经济发展状况的制度安排意义重大。

1.完善的绿色政绩考核制度。经济内涵式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绿色政绩考核制度做保障。从目前淄博实际情况来看,当前要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必须紧紧围绕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实现“七个转变”:从过分强调经济指标向全面考核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和谐社会转变;从领导评价为主向领导评价和群众评价相结合转变;从定性考核为主向定量考核为主转变;从定期考核为主向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核并重转变;从重视结果型考核向过程型考核与结果型考核并重转变;从参考考核结果任用干部向依据考核结果任用干部转变;从组织人事部门作为考核主体向专业中介机构作为考核主体转变。在考核的内容上,要全面考核反映经济内涵式发展的各项指标:首先是综合经济发展指标,包括人均GDP、人均工资和收入、消费能力、生活质量、农民收入和农民负担、农村城市化、招商引资、扩大内需等;其次是社会综合发展指标,包括就业和失业、人口增长、收入分配平等程度、教育投入和文化发展、综合道德水准、社会养老、医疗保障、贫困救助以及危机应急能力等;最后是自然与环境指标,如环保、绿化面积、空气和水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在具体的经济指标设置上,既要重视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又要重视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的指标,特别是要把能够反映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高科技的循环经济要求的工作成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自主品牌等具体工作成效的相关指标纳入考核体系。

2.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打造出合格的、理性的市场主体,是实现经济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前提。淄博市应结合自身实际,除继续做好企业改制、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推进兼并破产等战略性重组以及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外,还要加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改革,规范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体现政府的所有者权益,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这不仅是提高投资效益的基本前提,也有利于形成节能降耗、科技进步的内在动力和约束机制。同时,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缺少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残缺不全的现代企业制度。政府管理部门应该站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知识化和低碳化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健全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当前要着重致力于建立健全企业的无形资产综合性制度、教育培训制度、交易制度、日常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审计制度、诉讼制度、发展战略制度等。

3.合理的财政税收制度。适应经济内涵式发展的需要,淄博市要合理确定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改变原来单纯依靠提高GDP增速来提高财政收入和保障财政支出的做法,通过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把土地收入和其他各类基金纳入预算管理。要完善资源环境税费制度,进一步提高资源税费和扩大征收范围,调整资源税征收方式,通过完善财税优惠政策,突出产业引导,由区域性优惠为主转向产业性优惠为主。不断完善创新税收激励机制,税收激励政策的重点应该从重引进轻消化向引进与消化并重、着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转变,引导企业将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有效结合起来。在高新技术产业优先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使增值税从“生产型”转向“消费型”,以推动企业技术和设备的升级,为实现经济内涵式发展提供财税制度支持。

三、技术支持机制

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技术进步的水平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持续贡献取决于相应的制度安排。因此,淄博市应通过以下途径为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构建有效的技术支持机制:

第一,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要切实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科技要素和其他社会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要改革科技投入体制,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贷款为补充、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多元化投入的科技投融资机制。

第2篇:现代财政制度内涵范文

一、企业的内涵与管理

公司中不同资源的利用过程实际上就是资本的互换过程,这就形成了公司合同中的原始合同,原始合同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追求投资资本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由于原始合同的不完备性特征,依据社会经济学中的阿宏--博尔顿模型,如果由于投资过程中的复杂性而是初始合同的相关约定无法明确,那么公司的管控作用就可以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即根据不同的状况,将公司的管理层控制,投资者控制,或相机控制有效地结合。但是,具有管控权并不代表真正能达到管控效果,所以就需要相应的制度作保障。简而言之,在公司的原始合同中,安排一种制度来保障原始合约中不同资源配置的合理配置是非常有必要实施的,而这种制度的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管理。因此,公司的内涵简而言之就是保障企业内部不同的资源合理配置的最大化。而公司内涵又是管理企业的理论基石,是探究如何更好地管理企业的方式的逻辑出发点。企业管理可以总结为投资者和与这一复杂的利益链相关联的人的一种政策上规范化的安排。最中心目标为实现公司资源配置的管理权。围绕这一管理权的实现,学术届提出了“股东至上”和“管理权力配置多元化”这两种概念。很久以来,国际上大多追捧“股东至上”的理念。但面对时间推移,这种主导思想也经不起学术界的推敲和质疑:(1冤前人大量的研究表明,企业在执行管理职能过程中存在着不完备的问题。然而这种学术理念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公司管理模式,即股东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一关系。渊2冤新修订的经济法将赋予了股东大会更多的权力,包括选举或者更换董事成员的权力,即使董事会和监事会也只是附属于股东大会的具有责任性的机构。虽然这个模型的建立完善了股东大会权力和职责,也明确了董事会的职权范围,但在实际操作中,股东大会呈现出“走过场”的现象。(3)缺乏对于监视部门起保障作用的措施设立,从而使监视会的行为越发消极,因此其价值形如空设。

美国企业也将从“股东至上”逐渐向“董事中心”转控,这背后深刻的社会背景将是企业大量的重视人力资源,企业的管理早已经失去了对公司的完全掌控权,更多的体现为不同资源所有者之间平等合约的调节关系。即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资本的相互融合来共享企业的经营所有权。因为公司的管控全也不再集中地分布在单一资源的所有者手上,而是分布于不同资源的所有者之间,即人力资源所有者和资金所投资者时间,两种分配的系数待定,是经济学中一种博弈的过程。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公司本质的认识也将越加的深入,企业也将以动态的管理模式来治理集团公司,治理动态的发展就是属于资金范围,从公司的这种管理模式中发生裂变,也是新时期对资本观念的深化。从社会学来看。对企业利益链当中的相关人而言就更加关注公司社会资本的利用水平。合约的中心内容便是确保投入资产形式的体现的要素功效保全,与之俱来的是以企业所有者权益为中心构建公司财务会计知识的理论框架体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基本主义”内涵。

二、公司内涵与财务会计

美国社会经济学家科斯曾经提到过院“财务会计是企业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这句话蕴含着很深的公司内涵问题:不同资源对所有权与财务会计演进的动力是一致的。总而言之,研究公司内涵与财务会计的核思想就是发掘财务会计发展的动力源泉以及其中的内在规律。而若要发掘其内在规律,必须从公司内涵的角度来分析财务会计本身所存在的学术性基础问题。

费孝通先生站在了给社会带来的效益的角度将公司描述成由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和社会资源四个不同的资源要素的不完备契约组合。这是对公司内涵的宏观性描述。实际上,公司不同发展阶段将会对应着公司不同的特性,也决定着不同的资源在企业组合中所存在的地位,并借助财务会计的传播功能表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资本内涵与财务会计有着本不离质的密切关系。

从深层剖析,财务会计衍生于资金所有权,是资金标价分工和专业化的成果。在资本市场上资源拥有这将通过财务会计的方式把公司资产体现于账本之中。这种约定对公司财务以及资金计量方式形成了初始合约。公司合同的出现也使社会资本是流动资本转化为固定资产并予以标价,同时也出现了专款专用用来投资。显然,以外在物质形态出现的生产要素是这种契约组合的最初体现,若仍未落实物质与价值形态的可借助资本市场的拆分。其资源的拥有者将会变成物质资金的投入者,来获取公司的实际掌控权。很明显,在这种控制理论下,对资金定价及考评的要求衍生了按照资金资源拥有者的意思确定并计量属性传达的财务会计消息,归属于单方面私有契约属性。但是,现阶段企业最重要的丰收就是人力资源的特征和功能不断地挖掘着,找到了创造公司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当代的公司资源契约中,财力资源已经表现的越来越消极了,并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虚拟化,被动化。而公司发展的潜力主要还是依靠于人才的推动,因此,不应该把人力资源结合到企业剩余的关系简简单单用激励来解答,更应该是让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取得公司所有权。与之俱来的是,人力资源所有者的确定必然有利于扩展企业权益的范围,而以前针对资金所有者的会计体系也遭到了挑战和质疑。并随着公司的发展而逐步的发展着,资金所有者关于公司的掌控权也出现着分化和裂变,社会会计就是公司财务资本内涵的一个特例所指。因此,随着对公司内涵的深入了解,不同的公司会体现出不一样的政策安排,而安排的核心目的是确认哪种资源在契约组合中占主导地位。从最初的简单的货币资源所有者为主导的公司掌控权集中制度逐步分散给劳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资源、人脉资源的所有者,并形成了较为复杂的不完备合约,单独的核心资本在公司中不好分辨,因为不同资源的所有者在企业中逐步建立了所有权共享制度,然而,精确确认与计量企业剩余以及在各个资源所有者配置之间需要一个计量方式或者计量部门,这无疑就应该是财务会计部门所擅长的。

三、公司管理与财务会计

站在在企业管理的不同视野上认知,财务会计领域也从学科的角度探究其内涵,并希望完成企业管理和财务会计之间相互发展互助性,这种互助性来源于美国当代着名社会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柯林斯结合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传统,所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来解释。在该理论中,柯林斯结合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传统,系统阐述了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渊源、构成要素、运转机制及其应用。通过互动仪式链模型,作者把微观分析扩展到了宏观层次,从而对社会分层、社会运动与思潮、社会冲突、思想发展及知识分子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作者强调的以微观为基础、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观点代表了学术界的一种新的综合性的理论倾向,为许多社会学问题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因此,该理论被认为是寻求财务会计与公司管理契合点新发展的重要成果。目前主要的研究范围可以总结如下:(1)不同的企业管理结构中的财务监管问题;渊2冤企业管理框架下的财务管理导向问题;渊3冤互动仪式链中相关利益者的财务监管体制探究;(4)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研究;(5)企业管理框架下与财务信息的质量型相结合的探究分析曰(6)企业管理与财务信息造假的剖析,等等问题。很明显,当代对企业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契合点剖析的理念是院对企业管理模式的普通型叙述,引入闭着的管理理念,寻求财务会计与管理理念的契合点,从外在上进行融合,引出结论。

剖析企业管理与财务会计的契合点还可以利用自愿性披露公司会计信息的原则,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源已经成为能否竞争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自愿性披露信息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企业拥有较好的声誉,就意味着能引来许多投资商投资。因此,为了赢得良好的声誉,企业应该提高其财务报表的质量,自愿性的披露外界所关心的信息,来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顾虑,提高企业的价值。企业自愿披露会计信息同时也是为了引起投资者对企业的兴趣。当宏观经济整体萧条时,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通过自愿性披露企业信息,报告其良好的业绩,以便长期保持市场对其的信任度。中等的企业也会通过做出优秀的财务报表来显示自身的竞争优势。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也会自愿性披露其经营成果,期望引起投资者的注意,来增强企业对其未来成长情况的信心。

站在社会学的角度由此看来,企业管理与操作与财务会计理论密切相关,因为自愿性披露体现出不同资源所有者相互制约的财务会计职责,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模型理论的实现程度,简而言之,持久性经营的良性发展依赖于财务会计的披露。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管理可以被看做是为了公司持久性经营而贯彻信息披露的一种政策性安排。

四、公司内涵、企业管理及财务会计的逻辑契合点院资本保全

笔者以实证性研究分析了公司内涵与企业管理、公司内涵与财务会计以及企业管理与财务会计间的逻辑契合点,那么,公司内涵、企业管理和财务会计三者之间的契合点又如何呢?笔者认为,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资本保全观念将这三大板块融为一个完备的理论构架中,这一理论构架可以描述如下:

1.资本的价值要借助企业的不断运作和发展才能实现其增值保值的过程,然而对于当代公司内涵的了解也从过去货币资源的发展到现在资本观念的进步过程,简单的财力、人力二分法在内涵上有着缺陷,然而货币资源、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资源、人脉资源的分权掌控则是解决企业现有问题不足的根本。资本演进从过去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为现如今的货币资源、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资源、人脉资源,它们虽然各自有各自的内涵和范畴,然而对于公司这一不完备的契约组合来说,它们四者对企业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核心作用,并且相互间存在着依存性,具体表现在货币资源和人脉资源的帕累托斯最优化,人脉资源和动力资源以及企业家才能的内联性,即社会人脉资源是动力资源和企业家才能的基础,而动力资源和企业家才能又是人脉资源创造条件的前提。

2. 基于资本的内涵是套期保值,因此,现代许多商家的最终目的就是使自己的投资资本的在保值的基础上利益最大化,而这正是建立在不同资源所有者之间的博弈行为,根据社会经济学弈的最终结汇会表现为企业管理的政策性安排和实施。换而言之,企业管理本身就是不同资源所有者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个具体机制,因此寻求利益最大化也就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目标。基于不同的公司对资源概念看法上的差异性而导致了两种公司治理模式的发生,即卩“股东至上”理念与“管理掌控权多元化”的理念,费孝通先生的资本保全内涵也恰恰衍生在传统保全思想和现代保全思想之间,而传统保全思想和现代保全思想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平衡发展的,这也是企业掌控权多元化发展的必然结局,以不同资源为核心的企业必然有着对应的价值保全理念。

3. 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的硕士研究生陈奕玮同学以经济学与社会学相结合来剖析会计发展对企业的影响。他认为经济法的改革与变迁对财务会计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其从外在逐渐的内化到企业的发展,使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受到巨大的冲击。因而,公司财务会计模式的变迁很大程度得益于资本价值保全理论的发展。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资源与会计模式之间存在着相应的对应关系,因为,企业资本和资源保值的观念的选择的重要核心就是企业的会计模式。

第3篇:现代财政制度内涵范文

关键词:公共财政 制度建设 基本内涵 框架构建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232-01

自改革开放后,不断趋于完善的市场经济所取得的成果显而易见,这些成果与我国公共调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着必然联系,以此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有效发展。在当前市场经济日趋完善背景之下,财政体制的改革也日益在实践中得到落实。自公共财政改革实施以来,无论是税收制度、预算管理还是财政体制都与社会化发展进程相适应,其中关于公共财政框架构建问题的研究对于市场经济发展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公共财政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自西欧发展而来的公共财政与我国市场经济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它是现代化经济发展背景下涌现出的一种全新的财政管理体制。作为社会资源的重要配置者,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均不可忽视,其中在社会资源配置方面市场的作用更为基础,而政府则是立足于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的提供。通过对财政职能范围的划分,建立对应的财政收支体系,这一财政管理模式正是所谓的公共财政内涵。相较于以往生产建设型财政体制而言,公共财政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公共性特征。作为公共财政的核心特征,公共性突出了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政府的资源配置主体作用,政府的公共职能因此放大。然而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配置主体被市场占据,政府与市场之间各司其职,满足社会公共开支需求成为了财政职能的集中体现。

第二,非营利性特征。从市场经济条件分析,市场监管者与宏观经济调控者是政府在经济职能方面的突出体现,这对于市场运转而言是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及制度化保障,却并非营利主体,这足以证明市场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第三,法治性特征。作为以中国法治经济和信用经济的呈现,市场经济所对应的公共财政执行也应满足法治化要求。在政府直接参与的过程中,财政收支理应在法律制度的约束下执行,在人大监督下突出财政收支的透明与公开。

2 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

2.1 政府预算制度改革

作为一项根本性变革措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是不可缺少的。随着人代会预算决定权的扩大,对应的政府机构变革措施也必不可少,这其中主要涉及到财政部门改革的工作内容,需要财政部门积极适应市场化需求,通过对法律条文的进一步修订和调整构建更加稳固的政府预算制度实施环境。与此同时,政府预算制度改革与法律体系完善之间也有必然联系。政府预算制度改革应当从部门预算改革入手,最大程度降低部门预算内外的基金差异,扩大部门财政预算的涵盖范围,取消不合法的制度外内容,扩大部门预算制度实际适用范围,并在推行这一制度的过程中积极在地方政府中落实预算制度的核心内容。此外,关于政府预算确立时间应当尽可能提早,在科学化的预算科目规划中对现阶段存在的预算定员定额与实际不符的问题予以纠正。最后,重视政府预算其它制度改革实施的必要性,比如建立社会保险预算制度、社会审计制度以及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等。

2.2 建立纳税人制度

作为公共财政制度的基础之一,纳税人范畴的确定依赖于纳税人制度的有效建立。这就需要从纳税人意识培养着手,尽可能争取符合纳税人义务的权利。这一制度建立并非朝夕之事,同时纳税人制度建立还需要相关法律制度作为补充,突出政府的正面干预作用。与此同时,关于我国现行税费制度改革也不应忽视,只有切实强化政府税费改革中的法律作用,才能在政府导向下将制度建设纳入正轨,促进规范化税费格局的形成。在有法可依、依法行政的基本环境下,乱收费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肃清。因此,纳税人制度的建立需要从收费项目内容的清理和整顿出发,坚决制止非正常项目的收费问题。

2.3 地方公债制度的建立

财政赤字的弥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债制度的实施,这是因为公债制度在提供必需数量公债券的同时也能够积极与货币政策相契合,以地方政策手段的方式实现对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有效调控。这就需要地方财政能够在立法方式辅助下突出地方政府的发债权,在真正成为一级财政后才能够更好地解决地方潜在的赤字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地方债务状况和中央政府债务情况有着显著的差异性,从地方政府发债行为约束角度分析,必要的法律措施保障必不可少。

2.4 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尽管财政管理制度已然经过数次变革,然而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根深蒂固的影响,我国财政在管理制度构建方面仍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在当前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实施背景下,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也应与公共化要求相适应,通过对具体制度的变革,切实提升公共财政管理制度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公共财政改革的基本趋向与我国市场化经济体制变革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很大程度上经济市场化进程也决定了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过程,这其中就涉及到事业单位改革以及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等问题。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的体系建设,即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公共财政收支体系和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只有切实突出各项体系建设的规范与合理才能更好地满足于实际社会需求。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并非朝夕之事,它既与事业单位改革、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有着密切关联,同时也受到我国经济市场化实施进程的影响。因此,从合理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角度分析,我们需要端正思想,在岗位工作中切实履行自我职责,体现改革措施的针对性,这对于公共财政建设而言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许金柜.我国政府预算公共化改革:一个必然之路径[J].社会科学家,2014(2):66-70.

第4篇:现代财政制度内涵范文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财政支出 市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截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人口达到7.12亿,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2.57%,然而中国的城镇化在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使得城镇化质量越来越被重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促进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是扩大内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公共财政是必不可少的支持后盾。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的发展问题,让农民真正变成市民,不仅是物质生活而且是精神生活。这就要求财政在支出的过程中要注重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使得这种支出更多的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文化水平方面倾斜,而不是一味的扩大城市规模。本文将就与促进农民发展息息相关的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四个方面的财政支出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利用面板数据作相关实证分析,并丰富了城镇化质量的内涵,针对现有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提出改进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城镇化质量内涵。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3年3月的《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中指出,所谓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城镇化质量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与城镇化数量相对的反映城镇化优劣程度的一个综合概念,从本质内涵上讲,城镇化质量包括城镇自身的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的效率和城乡协调发展程度三个方面。中国社科院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阐释已经涵盖了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下面介绍一下其他学者更为广阔的视角。

朱洪祥(2007)认为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包括动力表征即城市发展能力、公平表征即城乡差异程度、质量表征即物质精神方面的发展水平和集约表征即发展资源利用集约化程度。陈明(2012)认为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城镇化推进效率持续改善和城镇化推进机制不断完善,并特别指出城镇化在推进过程中的财税体制、土地管理、社会管理等机制要与快速推进城镇化的现实需要相适应,以避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环境污染、“城中村”、城市“大拆大建”等问题。张春梅(2012)等认为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具体包括城镇的经济发展质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和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并指出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城镇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体现。

笔者认为,除上述学者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解释之外,其内涵还应包括农民在变成市民后的市民意识的强弱,这里指的市民意识不仅是对城市竞争、压力、风险这种状态的适应,而且是对自己成为一个城市市民的一种自我素质的要求,这是对城镇自身发展质量的一种精神文明层面上的衡量。较高的城镇化质量要求市民有着政治上的积极参与意识和日益强化的公共意识,他们愿意并且有渠道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且对自己不直接占有的生产资料具有自觉的关心爱护行为。当今社会人们市民意识的缺失并不是个例,一部分人仍有一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和缺乏自律的小农意识,既然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就要使精神文明的发展与物质文明的发展同步,重视市民意识的培育,但这并不是要把农民和市民割裂开来认为农民不需要提高精神文明素养,而是不同的环境对人们的要求不同,不同行为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二)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

中国社科院《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中采用的评价体系较全面且系统、具有代表性,从城镇发展质量指数(包括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空间发展质量)、城镇化效率指数(包括经济社会效率和生态环境效率)和城乡协调指数(包括收入协调和公共服务协调)三个方面来评价。

另外,比较有代表性的,陈鸿彬(2003)在评价体系中引入了人民生活(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信息化综合指数),朱洪祥(2007)在城镇化质量指标评价体系中引入人口就业(暂住人口占城镇人口比重)、生态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率),朱洪祥等(2011)在城镇化质量指数别引入了开放程度(外贸依存度)、社会安全(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保障水平(城镇职工社会保障覆盖率和住房保障覆盖率),杨梅(2012)在评价体系中加入居民生活指标(人均储蓄额)、空间集约指标(人口密度),郭叶波(2013)在评价体系中加入GDP含金量(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人口城镇化适度性(城镇人口增长率与建设用地增长率的比重、非农就业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的比值)、人口城镇化稳定性(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率)、人口城镇化完整性(举家城镇化迁移率、农村留守儿童比例)、人口城镇化包容性(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收入差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差异率、农民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受教育权利差异),等等。以上学者对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都做了很大的贡献,尽量用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衡量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对城镇化内涵阐释的侧重使得评价指标均侧重对城镇化过程中居民的物质生活的衡量,而缺少反映其精神文明程度的指标,因此笔者建议,随着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深化,发展阶段的不断前进,市民意识这一反映城镇自身社会发展质量的更高层面的指标应该被纳入进来。根据指标选取的可操作性、代表性原则,联系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市民意识进行解释的三级指标,比如平均每天监测到的违反交通规则的次数(逆向型)等,虽然意识的形成和改变受经济发展程度、受教育程度、文化习俗、个人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严格的规则的设定和执行对意识的改变产生的外部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三)城镇财政与城镇化质量。

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辩证统一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型时期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必然要求,城镇公共财政作为公共经济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财政对推进城镇化进程进行适当的干预和支持,城镇财政对城镇化的支持主要体现在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两个方面,财政支出效率是关键。

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水平在30%-60%之间是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在城镇化的初期和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的设定、分区的设置、制度权限的规定、人口的管理等都需要依靠政府,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并且这种态势还将保持较长一段时间,基本设施的建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治理等都需要政府资金的投入,而且资金缺口一直存在,无论与民间资本如何分配,财政支出的规模都需要继续扩大,以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财政支出结构与城镇化质量的保证提高密切相关,能否改变以往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城镇化率虚高、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就业问题难以解决等问题,离不开城镇财政在社会保障及保障房建设、污染治理城镇绿化、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山东省数据显示,在科、教、文、卫四个科目中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最大,其次是医疗卫生支出,科技支出与文体支出占比重很小且每年增长速度低于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所占比重。

财政支出效率力求在相同的财政支出水平和结构下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最大的促进作用,影响财政支出效率的因素有很多,蔡卫红和王燕武(2009)以福建省为例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面板数据得出教育水平对财政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的结论,政府规模对财政支出效率有显著负影响;陈仲常和张峥(2011)得出GDP增长率和市场化程度对财政支出效率有显著正影响;另外,唐齐鸣和王彪(2012)通过对我国26个省级地方政府30年的财政支出效率的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口密度越大、地方财政自主性越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越高。因此,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为了使财政支持产生的效率最高,应着重增加教育支出以提高教育水平,控制政府规模在适度范围内,保证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并培育开放、融合的市场环境。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收集与处理。

本文采用山东省十七个地市2003-2011年的统计数据,各地市城镇化质量的数据来源分别是:2003-2007年的数据来自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王志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区域比较研究》,2008-2011年的数据来自各年的《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报告》,对城镇化质量的评分采用百分制的形式,样本总数为153个。

我们将山东省十七地市的科、教、文、卫支出占当年本市财政支出的比例分别作为分析城镇化质量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大小的解释变量,分别记为K,J,W,WEI,将十七地市九年间的城镇化质量作为被解释变量,记为Y,并用自然对数进行转换,记为LY,LK,LJ,LW,LWEI,分别以其系数(分别是a1,a2,a3,a4)来进行相应经济含义的解释。对数函数的系数能够表示一种特殊的经济含义:当自变量变化1%时,因变量的反映程度即为经济学上的弹性,本文重点解释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实证分析结果。

由于对城镇化质量的关注以及内涵的提出在国内较晚,因此与城镇化质量有关的数据有限,九年的数据经平稳性检验具有平稳性。

首先,由于选择了山东省所有十七个地市,反映的是总体的效应,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同时通过Hausman检验也得出P值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即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然后,对四个解释变量分别与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得出结果如下:

a1: 0.114*;a2: 0.083***;a3: ―0.191***;a4: 0.334*** (其中,* 、* * 和* * *分别表示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

最后,从以上统计结果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

1、医疗卫生支出与城镇化质量成正相关关系,且在科、教、文、卫中贡献率最大,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镇化质量则增加0.334个百分点,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效果乐观。这个结果与实际的情况相符合,医疗卫生水平是衡量城市自身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居民迫切需要满足的基本因素,不仅要关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而且要关注更加公平有效率的分配医疗资源。金荣学和宋弦(2012)通过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2009年我国省级公共医疗卫生支出技术效率水平较高,其中山东省等九个省份的支出技术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科技支出与城镇化质量成正相关关系,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镇化质量则增加0.114个百分点,但只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程度仅次于医疗卫生支出。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产业的支撑,新型城镇化要求产业发展是集约的低碳的绿色的智能的,科技要发挥引导作用,政府在进行科技财政支持时应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管和绩效的评价,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3、教育支出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为正效应,但影响程度较小,因此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程度并不与所占财政支出比重呈正相关。同时文化支出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为负效应,即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增加,城镇化质量反而下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城镇化要立足这一实际,且尽管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0%以上,但若以是否获得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待遇为标准,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实质城镇化为35%左右,而专家的统计数据则更低,在26%左右,因此在城镇化质量的发展方面我国尚未处于较高水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低层次的需要未得到满足时,低层次的需要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们此时可能同样追求高层次的需要,但在既定的经济发展、文化和教育水平下,满足低层次需要的动机性更强。另一方面,现阶段城镇化质量指标更多的还是衡量农民身份变成市民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而对精神生活水平的衡量除“市辖区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与此有关外,并没有其他指标能测度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脱节程度。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医疗卫生支出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程度大于教育和科技支出。

四、结语

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解释决定了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当我们看到社会中的种种违反秩序、对自身权利和义务认识不清、不符合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现象时,不能忽视了对精神文明的考量,不足的是目前对于解释市民意识的三级指标如违反交通规则的次数等在技术上虽易于统计,但并未统一纳入规划中。

通过对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占财政支出比重的高低与对城镇化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并不一致,且文化支出为负效应,除了发展阶段的制约和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外,还应结合现阶段教育、科技、文化支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的反思和改进,为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吉林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本科生)

参考文献:

[1]朱洪祥.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7-09-26

[2]陈明. 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研究评述.[J].规划师,2012-07-01

[3]张春梅等. 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及提升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2-07-26

[4]胡玉海. 市民意识与农民意识.[J].辽宁大学学报,1998-12-15

[5]陈鸿彬. 农村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经纬,2003-09-25

[6]朱洪祥.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7-09-26

[7]朱洪祥等. 基于预警指标体系的城镇化质量评价――对山东省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深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1-12-26

[8]杨梅. 湖北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研究.[J].长江论坛,2012-02-15

[9]郭叶波. 城镇化质量的本质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J].学习与实践,2013-03-15

[10]金花.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主要矛盾.[J].经济纵横,2011-11-10

[11]蔡卫红、王燕武.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与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建省为例的实证研究.[J].福建论坛,2009-12-15

[12]陈仲常、张峥.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09-20

[13]唐齐鸣、王彪.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2-02-25

第5篇:现代财政制度内涵范文

关键词:内涵发展;发展性项目;统筹与优化;项目支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管理机制,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执行效率”。由此可见,构建科学的高等学校预算管理体系是当前重任。具体可从三个方面:提高质量、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来提出统一可比较的精细化预算研究体系。在支出结构中体现会计核算对接、高校内涵发展的理念,区分维持性项目支出和发展性项目支出。

一、高校内涵发展的涵义

高校外延发展包含办学规模、条件和设施等显性的发展,体现“硬件”上的扩展。相比之下,高校内涵发展强调“软件”上的提高,具体包括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理念等。内涵发展成为高校发展的基石,是高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管理水平、育人效率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必须依靠“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内涵发展”,从而全面促进学校教育发展水平。

高校的内涵发展重点体现在教育科研和服务社会两个方面,在任何时候高校的发展都离不开内涵发展。高校内涵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重点培养专业性人才,强调全面性和可持续性发展。高校内涵发展强调服务意识,服务学生、教师和社会,这样才能使自身的教育科研水平不断地提高。在此期间,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两个问题”,成为高校内涵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高校发展重点关注内涵发展的主题,构建有特色的教学科研体系,强调人才的培养,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当前高校内涵发展的主要任务。

二、高校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英国国际发展署声明社会发展旨在于“提升人们本身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根据本身的意愿实行社会与经济改革,包括提高教育水平、技术能力等。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是互补的。因为所有社会发展离不开这些目标,需要社会机制实现这些目标,并且最终对社会产生影响。”实现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高校发展性项目,其具有以上特点。

高校发展性项目主要指以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项目。高校发展性项目全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循环过程,包括参与式项目确定、项目设计、项目实施、监测评估以及再计划,其从人的权利出发,以人为中心,强调公众参与性、公平透明性、过程的持续性。高校发展性项目不仅仅是通过人帮助项目发展,更强调项目帮助人发展。

最近几年以来,各个高校不断完善发展性项目支出的统筹,并在其预算管理工作上做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高校需要亟待解决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的管理工作上的一些问题。

(一)高校管理人员的预算管理理念滞后

一些高校的主管领导忙于自己的工作,对当前财政预算管理规章制度了解不深刻,没有强化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意识,致使学校内部相关人员不能正常学习新变化的预算管理规章制度的新政策。少数学校内部项目负责人没有严格执行预算专款专用,预算调整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是对预算管理不重视的体现。这些人员认为在执行相关发展性项目的过程,产生预算偏离的现象实属正常,甚至产生摆脱制度约束的错误思想。这些主管领导和项目负责人缺乏对发展性项目预算先进的管理理念,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预算管理规章制度的要求。

(二)高校对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的管理不严

高校的发展性项目支出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和不同程度上的超支、超范围,甚至有关人员擅自调整预算,改变其用途的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部分学校进行经费拨付的过程中,不按预算规定的发展性项目支出的标准;二是有的学校在不同的发展性项目之间调节使用项目,有的甚至乱使用项目支出预算,导致预算项目的开支范围扩大;三是少数高校有的私自改变财政批复的发展性项目预算开支的内容,有的不按规定的合法程序报批发展性项目预算开支内容。

(三)高校对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认识不足

目前为止,部分高校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对发展性项目支出进行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对发展性项目支出管理的重要性持观望态度。这些高校甚至依据不切实际的工作,编制年度发展性项目支出的计划,最终导致年末追加预算的项目过多,严重拖延学校顺利实施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计划的时间。其预算意识不强、预算观念的缺乏,成为高校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绊脚石。

(四)高校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高校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监督系统有效地运行需要一个科学严密的组织机构。从预测、决策到执行、监督和评价等都有一个相应的机构承当其职能,并且机构之间相互制衡和协调统一。但是,高校的发展带来了高校预算收入比例逐年增加,产生收入的多元化,借助学校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优势条件,各院系开办各种培训班,提供多种服务,增加收入,导致学校有关人员自设账户、私自建立小金库的现象逐渐增多,但是他们不能自觉纳入学校总体预算。这就需要建立科学、管理规范化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

三、统筹与优化高校发展性项目支出的对策

(一)加强高校各级领导对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认识

高校各级领导应对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协调配合各个部门各其职责开展工作。因此,高校的首要工作是深入宣传预算法与有关对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办法,积极组织学校主管领导以及项目负责人深入学习教育部、财政部等公布的关于项目支出预算的文件,特别是对发展性项目支出的有关规定,从而有效激励他们认真做好发展性项目的申报与实施,加强发展性项目支出的预算管理,强化发展性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意识,保证财政资金实现安全、完整、有效三合一,形成一个高效的管理机制。

(二)促进高校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制度化

高校通过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从认识、方法、口径上确保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的高质量,各部门及项目负责人明确自己的职责与权限,优化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按照当前财政部的要求和学校实际内部需要,加强对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各执行环节的监督,维持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的精细化,实现高效预算的优化管理。高校当前应重视项目评审、绩效考核和反馈效益等制度的建设,最终形成执行强、考核准、效益及时反馈的发展性项目预算管理体系。高校应该从管理制度上,使得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规范化和约束化,便于高校有关领导及时了解发展性项目整个进程、期间财政资金运作、后期效益水平的具体情况。

(三)完善高校发展性项目预算申报工作及其数据库建设

高校应安排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方向和财政资金支持的范围,明确发展性项目的目标、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发展性项目预算计划,不断调研和论证实际情况,完善申报发展性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积极围绕本校行政事业发展的需要安排项目。同时,高校必须及时完善发展性项目的数据库,规范和程序化管理申请预算的发展性项目,有效形成数据库的采集、管理以及分析,在科学论证并核实发展性项目的目标,判断技术标准,计算占用资源,明确支出标准,测算依据的基础上,形成项目的动态管理,按照发展性项目的重要性程度合理排序,务必把有限的预算经费用在刀口上。

(四)创造有助于高校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政策氛围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进行认真总结,并分析研究找出当前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中与高校教学管理不符合的内容,收集日常工作中有关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数据信息资料,及时将合理化的建议反馈给相关政策制定部门,促进其进一步完善关于高校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制度,使得高校发展性项目预算管理政策的科学化,为财政及其他管理部门提供有用的信息,积极地为高校创造良好的发展性项目预算管理的政策氛围。

(五)积极将高校内部审计与财务部门的工作结合起来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应充分发挥在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中的不同作用,充分发挥两个部门的职能,加强协调配合。高校财务部门及时提供关于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的管理数据和财务资料,并利用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来改进预算管理的措施;而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在认真分析财务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及时给财务部门反馈信息,重点围绕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开展审计监督,帮助有关部门及项目负责人执行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服务于发展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确保合理分配发展性项目的支出预算。

四、结语

内涵发展、注重以人为本,是高校快速发展的前提。高校发展性项目支出的预算管理离不开内涵发展,内涵发展是高校发展性项目支出的基石,高校发展性项目支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学校内部人员的积极性,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高校经济活动的规律,健全高校的内部项目支出管理结构,使得高校有效执行发展性项目支出,高举可持续发展的旗帜,为人类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崔蓉蓉,王大波.应建立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新机制[J].现代审计与会计,2004(01).

[2]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上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04).

[3]JosephDGreech. LinkingHigherEducationPerformance In-dicators to Goals[R].Atlanda: SouthRegional Educational Board,2000.

[4]赵善庆.高校财务预算应做到精细化管理[J].财会月刊,2011(02).

[5]蒋婵.高职院校绩效预算管理控制研究[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8(12).

[6]任彩英.浅谈加强高校项目支出预算管理[J].教育财会研究,2002(01).

第6篇:现代财政制度内涵范文

为了适应财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财政部于2013年12月修订印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会〔2013〕30号,以下简称“新会计制度”),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促使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高等学校必须更新财务管理理念,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才能科学管理高等学校的收入和支出,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协调、内涵式发展。

一、实施新会计制度背景下,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改革财税体制,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新会计制度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修订印发的,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今天,全面规范了高等学校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使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从“核算型”转向“决策型”

与旧会计制度相比,新会计制度主要实现了九个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兼顾了高校财务、预算、资产、成本等方面管理的需要,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已经拓展到财政拨款、收费收入、产业收入、社会捐赠、科研收入、贷款收入、利息收入等多个方面,高校的自我筹资能力不断增强,更加注重经费使用的效果和效率。在这种形势下,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重心必须改变把日常事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作为主要职能的传统观念,必须由“核算型”、“事务型”向“管理型”转变,把财务工作重心转移到对学校各项经济业务的事前预测、计划,事中监督、控制,事后考核、评价、为学校决策提供服务上来。

(二)新会计制度强化了高校的受托资产管理责任

新会计制度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并要求“虚提”固定资产折旧和进行无形资产摊销,注重反映政府将高校资源或决策权委托给高校进行管理的效果效率、全面规范了结转结余及结余分配的会计核算,以提供高等教育这个准公共产品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新会计制度增加的这部分会计核算内容突出强调了高校必须对受托管理的这部分资源进行科学的会计核算和反映,以作为主管部门对高校实施内部控制机制和使用受托教育资源的效益性、效率性、效果性等内容进行客观科学评价的依据。

(三)新会计制度强化了高校的预算管理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了“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而新会计制度细化了高校事业支出科目的设置,将原会计制度下“教育事业支出”科目核算的内容细分为“教育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几类,分层次清晰反映高校各类支出的结构和信息,更清晰地核算高校事业支出情况,满足高校预算管理需要,为高校内部成本费用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新会计制度调整了收入支出表的结构,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使之既能够反映高校收入总额和支出总额信息,又能够反映各种不同来源资金的收、支和结转结余情况,反映高校预算计划和目标的完成和管理情况。

(四)新会计制度强化了高校的财务风险管理

21世纪初始,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为高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很多高校也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学校建设,以促进自身的发展,提高综合实力。虽然财政部门对高等学校的拨款逐年增长,但由于当时财政收入水平不高尚未达到GDP的法定标准,高校的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只能维持日常支出,因此高校普遍选择使用银行贷款来进行基本建设甚至是教学仪器设备购置。高校使用银行贷款是需要还本付息的,在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和其他收入来源没有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高校如需偿债只能通过压缩教学支出的途径来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校的财务风险。新会计制度提出高校要夯实资产负债信息,明确规定高校的基建投资业务定期并入高校会计“大账”,统一要求将校内独立核算的会计信息纳入高校年度财务报表反映,增强高校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比性,明确反映高校债务总额和债务构成,要求高校要加强资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增加债务监控管理。

(五)新会计制度强化了高校成本核算与控制

新会计制度在旧会计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高校的收支核算管理,分类核算收入和支出并要求将相应的收入与支出进行配比,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创新引入了“虚提”固定资产折旧和进行无形资产摊销,更加真实地反映资产价值。为高校内部成本费用管理、考核高校的资产使用效果、评价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效果和效率、评价高等学校的预算执行力提供信息支持。

(六)新会计制度强化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决策分析功能

新会计制度系统完善了高校财务报表体系,将会计报表内容优化为“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和“附注”四大部分,并对“附注”至少应当披露的内容作了详细说明。在当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推进管理机制创新和加强内在风险防范的过程中,客观要求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分析处理复杂性、综合性、精细化问题的能力。新会计制度优化了高校的财务报表体系和结构,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成本效益分析、现金流量分析的依据,为高校财务预测功能、财务规划功能、风险防范功能、决策分析功能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二、适应新会计制度实施需要,创新财务管理理念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是高校内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实施新会计制度的前提下,高等学校必须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实现高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

(一)高校财务管理要树立大局观

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要把预算、核算、决策分析与评价和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学校的整体战略目标相结合,走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切实优化高校的教育资源配置。一是要认识到高校建设应服从于国家高等教育建设这个大局,要以国家高等教育建设全局为基础,识大体,顾大局,在国家所能提供的财力、物力范围内,搞好高校的经费分配和供给,努力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二是财务部门在对本校教学科研整体建设实施财务服务中,要将部门工作目标与学校整体目标相结合,将学校的长期发展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切实服务学校发展。在分配教育经费时,必须分清轻重缓急和主次先后,切实保障好重点建设,同时也要照顾到一般事业任务的完成。每一项事业都是学校整体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三是财务部门要通过实行新会计制度实施精细化的财务管理,以及时、准确、完整的财务数据,为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层提供参考,协助处理好本校维持与发展的关系,提出相应的决策建议。

(二)高校财务管理要树立成本效益观

随着高校办学环境的变化,高等教育中各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要提高自身的办学综合实力,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树立成本效益观,按照教育部、财政部成本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教育成本核算,以绩效为导向,将办学成本与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挂钩,力求用最少的资金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人才。要研究当前高等教育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和要求,努力探索和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工作规律、符合新会计制度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当前,各高校内部办学形式越来越趋于多样化、筹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高校财务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既要认真宣传国家财经法律和有关经济政策,使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又要帮助教学科研管理部门树立成本效益观念,以绩效评价为导向,通过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进行成本费用核算,计算出生均培养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与人才培养成本,不断寻求降低办学成本的最佳途径,帮助这些部门以最少的教学科研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努力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

(三)高校财务管理要树立风险控制观

高校自主办学过程中学生来源受市场和高校综合实力的影响越来越大。高校办学形式多样化和筹资渠道多元化,经费投入与学校建设发展对资金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合理利用负债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校的资金不足,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但在利用负债补充教育经费不足的过程中,高校必须树立风险观念,财务管理工作要具有防范风险的意识,合理组织高校资金,对贷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落实还款渠道和计划;实施新会计制度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负债的分类核算和管理,强化高校财务风险分析,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以促进高校实现健康、稳定和规范化发展。

(四)高校财务管理要探索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观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财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使高校财务管理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成为可能。通过信息化建设将财务、预算、资产、成本相结合,将财务业务流程与高校的其他管理活动进行整合,将财务管控深入到高等学校的日常业务活动中,而这将在业务处理方式和管理模式上发生变革。将财务工作与学校的业务工作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使高等学校的相关财务战略、财务管理制度在业务部门得以落实,另一方面也能及时反馈高等学校各业务部门在办理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借助新会计制度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可以实现管理创新的进一步提升,激发校内各业务部门参与财务工作、关心学校建设发展的积极性,促使各业务部门和教职工在学校聚财、用财、生财方面出谋献策,推动学校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高校财务管理要树立决策分析观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要建立反映高校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风险管理、支出结构、财务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定期进行分析评价,为主管部门和管理层正确把握高等学校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预测高等学校的财务风险提供依据,并将结果在下一步的管理工作中进行应用。通过科学的分析评价和结果的再应用,促进高等学校充分挖掘潜力、加强预算管理、努力开源节流,促进高等学校预算的顺利完成、提高高等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高等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不断改进内部管理。

三、适应会计核算工作需要,重新构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体制

(一)重构财务管理工作组织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办出特色,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高等学校要办出特色,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必须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提升战略管理能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而高校治理结构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前文提到,新会计制度不再是单纯的会计核算和处理,而是要兼顾财务、预算、资产、成本等方面的需要。因此,在实施新会计制度的背景下,构建服务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财务管理体制,通过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高等教育资源,为高等学校的战略管理服务,才能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所以,系统构建基于高等教育战略发展导向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体制,建立高等教育经费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路径,有利于加强高校各项财务工作的监督与管理,确保高等教育资源的保值增值,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进而提高高校战略管理能力,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与办学质量,促进高校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从完善高校治理结构的角度出发,笔者设想构建基于新会计制度的高校财务管理组织体系如图1。

以上工作机制设计坚持以高校战略发展目标为导向,结合新会计制度下财务、资产、预算相结合的思想,体现了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相结合、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财务管理与风险管理相结合、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二)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实现新会计制度核算的战略规划、全面预算和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

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是组织机构高效运行的基本保证。基于新会计制度实施构建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体制,需要一整套能将高校战略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有机结合的内部管理制度来进行保障,实现战略与规划、规划与预算、预算与配置、配置与管理,管理与风险控制、管理与绩效评价的有效互动,以此加强学校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对学校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各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和规范,实现教育资源配置最优化、教育经费使用效能的最大化。

第7篇:现代财政制度内涵范文

关键词:高校内涵建设 财务保障机制

目前,许多高校在经历了20世纪的连续扩招后,已经逐渐从以硬件和空间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转变到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上来,高校真正进入以质量立校、发展强校的轨道。高校内涵建设的含义就是要在各种硬件设施以及显性要素增加和扩大的基础上,优化办学理念,更加注重内在品质的培养,努力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在此新背景下,充分加强内涵建设,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高校要想不断强化内涵建设,进一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在激烈的市场化竞争环境中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将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于内涵建设,建立高效、安全、健康运转的财务保障机制。财务保障机制的构建一直以来都备受各行各业的重视,任何单位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财务保障机制与财务风险是博弈的辩证关系,财务保障机制越规范、完善将越有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一旦财务保障缺失,就容易引发资金风险、运转风险,而这些风险背后往往带来的是财务危机和财务安全隐患。

一、高校内涵建设背景下的财务管理问题和现状

综合来说,高校内涵建设能够提升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当前高校和社会供需不对称的矛盾,对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就是资金的支持力度,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的开展不容乐观,资金和内涵建设迟迟联动不了,导致财务管理与内涵建设步伐不一致,两者之间的冲突比较明显。

一是思想意识上,高校管理人员是否具备较强的财务保障构建和财务管理的意识是能否顺利进行高校内涵建设的根本保障。当前由于高校管理层对财务保障机制构建和财务管理意识的淡化,起不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财务保障机制的构建和财务管理工作的规划始终提不到战略层面,与高校长期发展战略存在脱节现象,对高校的良好发展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二是高校债务较多、资金不足。高校进行内涵建设,必然加强教学、科研、学科以及人才队伍培养等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高校因此背负众多债务,甚至出现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有限的资金成为遏制高校内涵建设的瓶颈。

三是预算管理比较薄弱,在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和绩效评价等环节存在一定问题,预算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二、构建高校财务保障机制,强化高校内涵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构建高校财务保障机制的意识,建立和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

目前,高校要想在内涵建设的大趋势下提高自身的财务保障机制,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尤其是财务保障机制的完善工作。要充分意识到财务保障机制是强化高校财务管理,保证内涵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各个高校的管理层应该自觉将财务保障机制的整体构建纳入高校财务战略的核心层次,务必与整个单位的长久发展战略相匹配,紧紧抓住当前内涵建设不断深化的实际情况。财务保障机制框架的构建需要根据各个单位发展计划,将其资源的有限性进行效益最大化拓展。与此同时,高校的决策者一定要以身作则,通过实际行动来引导管理人员树立加强财务保障机制、强化财务管理的意识,将加强财务保障机制的建设从理论层面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拓宽高校的筹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加大内涵建设支出的比例

要想拓宽高校的筹资渠道,解决高校内涵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首先要将高校财务管理和发展战略进行融合,转变大多数事业单位资金靠拨付的“等、靠、要”的观念,从自身出发,积极的走出去,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改变单一的依靠银行借贷的渠道,依法有度地筹措教育经费,为内涵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将是高校当前财务管理的着力点,也是加大内涵建设支出的重要前提。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积极争取专项资金。高校要紧紧抓住国家各项方针政策,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创造条件进行省拨专项项目和科研项目的申报,争取与内涵建设相对应的专项资金,如中央共建经费、协同创新经费、优势学科经费、品牌专业经费、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省实验室建设经费、人才建设和培养经费、各类省拨课题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等,专项经费无疑是内涵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其次,广泛吸纳外界捐赠。运用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校友会这一有利平台争取国内外的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的支持和捐赠,鼓励捐赠者将资金重点投入学校内涵建设项目。再次,积极采取措施,依靠专业学科优势,开展校外技术服务、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促进产学研的融合力度。最后,大力拓展各项合作办学及培训,比如国际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及与企业的联合办学等,增加学校收入,通过宏观调配,科学引导资金流向,投入内涵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高校预算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绩效评价管理。在预算编制上,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组织的特点结合学校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及省级部门预算的相关要求,与校内各部门充分沟通,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在保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内涵建设为重点”的预算投入体系,加大内涵建设重点项目的投入,在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资金分配结构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编制年度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强化内涵建设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各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项目目标任务要求,对所归口管理的专项资金执行负责,增强预算的约束力,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在预算分析中,需要定期对校内预算特别是内涵建设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校内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表,为领导决策及科学合理地编制下年度预算提供依据。在预算绩效评价方面,高校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绩效预算管理办法,成立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对内涵建设等重点专项项目的经费支出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对专项经费执行过程和完成结果进行全面追踪问效,避免经费的重复投入和闲置,以此为突破口,实现优化资源配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完善内涵建设财务监管体系

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积极探索和识别各类潜在的财务风险,与此同时,需要建立由财务、审计、纪检等部门组成的监审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进行财务风险的分析、预警、评判,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做好财务风险控制的应对策略。加强内涵建设重点项目中的图书、教学仪器、设备等的集中采购管理,对招投标采购环节实行信息公开,对经费使用情况执行经济责任审计,确保经费使用的合法、安全、有效。

(五)加强高校财务管理领导体制建设,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8篇:现代财政制度内涵范文

论文摘要:通过“经济宪法学”这一词语字面表述,就可以判定认识到此学科是一门新兴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是在政治法律学科与经济学相互交叉、渗透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兴的充满朝气的一门学科。经济宪法学以财产权为其系统理论基石,把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理解为公民财产权与国家财政权之间的冲突,其研究的宗旨就在于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用经济学的相关分析方法在权利与权力之间寻求一个均衡点。

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转型外在表现于各种社会制度的变迁与安排,而本质意义上的转型毋庸置疑就是经济制度的变迁与安排。经济制度的变迁与重新安排必然会带来各种利益结构的变化,在利益关系的变动中产生了诸多利益冲突,尤以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冲突为最。而经济宪法学恰是一门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解决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的新兴学科,其经济宪政的理论将在建构中国合理的经济社会制度方面发挥基础作用。

一、经济宪法学学科性质

从学科研究的性质上看,经济宪法学被定位为一门用经济学阐释决策问题的学科。具体地说,经济宪法学采用经济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特定社会的选择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去检验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形式”。经济宪法学的内容并不是新颖的,学科的理论基础还是在于传统的古典经济学,以及有关的宪政思想,与其它学科存在内在的紧密联系。

1.经济宪法学与古典经济学

在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宪法学会被认为是重复古典经济学的内容,尤其是亚当·斯密作品中的内容。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其自身的目标,即在没有具体政治约束下,对市场的运行给出解释。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经济成功地非政治化了,自由放任的规范观点不可避免被称为最小的、守夜人式的国家人的实证分析所混合,古典经济学的关注点从制度结构上转移了目标。但是,给定保护性的国家秩序,在利用理想化的标准评价市场时,实际上在某些条件下会出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经济宪法学要做的是,任何用于最终规范判断主旨的实证分析必须反应信息丰富的规则或约束的可供选择性组合的运转特性的比较内容。

2.经济宪法学与宪法学科群

经济宪法学是宪法学科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世纪的宪法学在方法上需要实现科学分析向人文综合的转变,从学科体系上就要冲破宪法学和其他人文学社会学科之间人为的藩篱,把宪法放在社会的整体环境中,考察它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语言等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形成有政治宪法学、经济宪法学、宪法社会学、宪法文化学和宪法解释学等各边缘交叉学科组成的综合宪法学学科群。宪法学的理论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宪法学体系是指对宪法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的结构、次序所作的符合逻辑的安排,广义的宪法学体系则是指以宪法学原理为主干、包括各分支学科群组成的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理论体系。可见经济宪法学是宪法学科群中的一员,是广义的宪法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3.经济宪法学是经济学与宪法学的交叉学科

经济宪法学既是宪法学的子学科,又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英美法系不承认经济法的存在,法学家们不留意经济宪法。詹姆斯·布坎南等人创立的“宪法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派),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约束人类经济和政治选择的宪法规则和制度,认为在市场上自利的“经济人”在转变为政治过程中的投票人或官员时,其自利的品格不会发生根本变化,掌权者滥用权力具有不可避免性,因此,约束政府权力,防止掌权者滥用权力是宪法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这就完全回到了古典宪法学的限权政府立场上。布坎南声称,他的理论是“18、19世纪传统智慧精华部分的表达和再现”。如果说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学科,宪法学是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稀缺权利的学科,那么经济宪法学就是研究资源配置和权力配置关系的学科。它吸收经济学原理、借鉴经济学方法,研究宪法的经济规范和经济的宪法规范,把经济的宪法理论和宪法的经济理论结合起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

二、经济宪法学核心思想——经济宪政思想

自由与干预、公共与个体、权力与权利能否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出新的社会合作体系,这对已有的社会行动体系与社会制度体系提出了新的命题。由于这些社会关系的行动空间关涉社会经济宏旨,强烈的社会对抗性足以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经济宪政的思想由此而生。

1.经济宪政思想缘起

宪政思想从本质上来说是要设计一套制度来限制政治权力的行驶。古典宪政思想的代表作家之一大卫?休谟认为,政治作家们确立了这样一条准则,即在设计任何政府制度和确定几种宪法的制约和控制时,应当把每个人都假设为无赖,在他的全部行动中,除了谋求私利外,别无他图。因此,古典宪政思想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政治制度上保证公民个人不受政府及其官员们的侵害。沿着这种思路,洛克和孟德斯鸠等人精1,设计了一种分权制衡的宪政制度。对这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以不同视觉观察宪政,探究宪政与经济的关系,首先从宪法与经济关系开始。宪政与经济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宪法的确立、修改和废止等过程中。世界上最早的成文宪法是美国1787宪法,而最早将宪政与经济联系起来的是美国史学家的经济学派创始人之一比尔德,他认为“宪法不是所谓全民的产物,而不过是希望从中获取利益的一个经济利益集团的产物”,“在社会的巨大变革中,就像在制定与通过宪法所引起的变革中,经济力量是原始的或根本力量,而且比其他力量更足以解释事实”。

 

2.经济宪政思想的内涵

经济宪政是以经济宪法为前提,以经济民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私人经济权利和规范国家经济权力为目的的一种宪政形态。经济宪政的概念是经济宪政内涵的抽象表述,经济宪政作为对一切经济专政的反叛,其基本内涵就是用经济宪法把在经济领域中已经取得的民主事实确认下来,用法治的精神发展和完善这种民主事实,以此保障私人经济权利,寻求国家经济权力和私人经济权利的平衡与和谐。经济宪政有应然释义和实然释义两种。其应然涵义,就是寻求国家经济权力和私人经济权利的平衡与和谐,是对一切经济专制的反叛,它既防止国家经济权力专制,亦防止私人经济权利专制;其实然涵义,就是表现为以经济宪法为核心,的所有体现经济宪政精神的规范性文件,又表现为上述规范性文件的实际运作状况。只有在宪政框架下国家的经济行动和私人经济行为放可能有正当性。

三、经济宪法学研究的内容

1.私人经济权利——财产权

私人的经济权利在经济宪法学范围内就表现为公民个人财产权,个人财产权就意味着个人在社会范围内自治的正当性,他表明:为了享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人们必须有一定的选择权和决定权,而这正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财产权不仅是公民个人的经济权利,事实上,也是政治权利。在文明社会中,财产权既是一项经济制度,又是一项政治法律原则。财产权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基本条件,它还是人类正常社会经济秩序的基础和经济繁荣、效率的关键。财产权的确立分散了社会中的经济权力,因而避免了政治经济权力的高度集中,为民主创造了必要的经济条件。因此财产权把权利与自由赋予个人,把限制加于国家,它成为自由、个人自治的基础,对人类一切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2.国家经济权利——财政权

当代主流经济学以“市场失灵”为由打开了国家干预的大门,由此奠定了国家干预主义的地位。然而片面强调政府干预而没有经济宪政的配合,必然会扭曲干预的本意。因为国家是一股可善可恶的力量,要使国家向善,关键在于国家制度调适、权力配置与法律安排。所以,在发展自由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用国家经济规则来为其自身及其支持者牟利的行为进行切实可行的限制。国家经济权力体系是以财政权为核心内容,以建构征税权、货币发行权为主要手段。财政权是国家经济权力乃至一切权力的根本,只有财政约束才是对权力的硬约束,没有财政约束的权力是专断的权力。征税权作为国家重要经济权力,把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联结起来,征税范围内容、税基、税率与经济发展、公民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实施经济宪政来规制。

3.国家货币发行

财产价值是用货币衡量的,币值稳定不仅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条件,也是个人财产保值的基础。发行货币是国家重要经济调控权。在法定金本位货币体制下,黄金等贵金属的自然可获得性使货币供应受到限制,币值稳定是自发实现的,因而在早期宪法往往没有货币规则。现代经济施行信用货币,只有通过货币立宪和立法来控制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权才能保持币值稳定。因此,经济宪法学要研究国家货币发行,建立货币权即宪法约束的理论。

第9篇:现代财政制度内涵范文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在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及利益格局一系列变革及思想观念、文化的一系列激荡与变化的背景下,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时期。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从九八年以来逐年增加,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快速变身。而在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方面也伴随着扩招而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办学规模逐年增大,资金来源更加广泛,高校面临的会计环境也发生着显著变化,横向联系更加广泛,涉外财务不断增多。这就加大了高校在会计方面的压力。因此,在深刻领会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财务管理工作结合思想实际、工作实际,通过自身建设来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项内容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它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属于道德的范畴。

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人民群众共同愿望,同时又做到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不同群体和不同阶层的多方面需求。

二、现阶段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

1、高校财务报告不能准确、真实反应财务状况

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收支情况说明书等”。这种报表从总体上说仅起到统计财务数据的作用,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高校要扩大招生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教育部门都要制定有关收费和投资政策,首先对教育成本进行分析,而固定资产折旧费是高校教育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高校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就使教育成本不真实,直接影响到教育成本分析,影响到教育部门和高校的正确决策。而且财务报告滞后性严重,缺乏时效性。服务的对象比较单一,尚未建立财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以政府财政及教育主管部门为报告对象,报告目标过分强调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服务,无法满足多元化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2、高校财务预算编制不科学

预算管理是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院校内部建立和规范预算管理制度,是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核心。加强资金收入和支出的预算管理,以及启动对预算结果监督职能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前提。一些高校对于教育事业经费预算重视不够,编制方法简单,长期沿用增量预算法,方法陈旧。增量预算法就是在去年预算基础上适当考虑当前情况,增加或减少今年的预算数。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却不符合公平、规范和透明的原则。其弊端在实际管理中越来越明显。在经费使用上往往事先无计划,缺乏统筹安排,各项支出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不能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无控制,因而导致资金使用超支,而使一些主要工作因缺乏资金却不能按期完成,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管理有待规范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而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

现阶段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职责不够明确,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缺少统一的领导,往往出现多个部门多头管理,责权不明确,有时出现相互交叉,出现“都管又都不管”的低效管理。例如,教务部门负责教学仪器,财务部门管账,总务后勤部门负责一般设备和房产,科研部门负责科研设备,这其中一定会出现划分不清的情况,遇到问题互相推诿形成管理上的漏洞。另外,高校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不提折旧。固定资产是高校资产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转移并获得补偿,如果不提折旧无法实现其保值。对于高校来说,不提折旧也无法正确计算教育成本,无法合理确定收费标准,同时,也会造成思想上的松懈,放松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而无形资产方面,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购入的无形资产要按实际支出数,借记“无形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等,各种无形资产应视实际情况合理摊销。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无形资产在高校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大,例如购买土地所支付的出让金如何进行会计核算等等,成了高校财务工作面临的问题。

4、高校会计从业人员基本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人数众多,据有关部门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共1300万人左右,但有学历、有职称者比重偏低,特别是中高级会计人员比重较小,尤为短缺;从年龄结构上看25岁以下者占16%,45岁以上者占6.5%;从学历结构上看: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占6.5%,无学历者占76.4%,即没有受过正规专业教育的人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就是在高等人才积聚的高校中财会人员的现状也令人担忧,目前我国大批新建本科院校都是从原来的专科学校或几个地方性院校合并而来,财务人员本来就参差不齐、人员结构老化,甚至有的人连计算机都不会操作;还有就是财务部门因为掌握着经济大权,成为目前引进人才热潮中许多“随军家属”趋之若骛的地方,造成财务部门人员结构很不合理,有的甚至连起码的会计基本技能都没有,会计工作的质量根本没法保证。

三、财务管理工作深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建设,这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宣传、教育,使之转化为社会成员的共同意识,要从自发状态上升到自觉状态,并要在践行中求实效。

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财务管理的思想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国内外形势迅速发展,社会变革也日益深化,这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但随之也带来种种矛盾、问题和困难,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则表现为人们思想观念的差异性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则显得更为紧迫、更为必要。首先,我们要把财务管理工作与思想建设结合起来,奠定财务管理工作的政治基础和人才基础。因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依托,而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靠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来实现。其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指导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激发各方面的社会活力,不断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载体。近年来,各高校在制度和机制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应在全国高校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做到保证在处理内部和外部事务时不会出现人为因素和主观臆断的现象,防止矛盾的产生,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时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财务管理文化建设。

若要更好的完成文化建设,应着眼高校长远发展要求,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大学,既要有大楼、又要有大师,还要有大学文化,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如果将硬件设施等显性要素称为外延,把内在的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学术水平的高低等隐性要素称为内涵,则高等学校的发展既要注重外延,又要提升内涵。大学要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前提下,遵循教育规律,使内涵与外延相协调,构建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体系,使大学的创新能力得到持续提高。因此,财务部门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改革财务部门现有的组织结构,单独设立财务综合分析与财务政策制定的内部机构,加强与教学、科研等其他管理部门的沟通,注重学校内涵建设推进文化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解决政府有关部门在文化领域管理和服务上“越位指挥”、“缺位指挥”和“错位指挥”的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和积极稳妥的原则,推进文化建设。要致力于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兰荣.关于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6(11).

[2]乔春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09(6).

[3]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