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天文学常识范文

天文学常识精选(九篇)

天文学常识

第1篇:天文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 生活化模式 中图版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0B-0047-01

中图版中第二单元的“常见的天气系统”是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一大难点。教育部对地理课程提出的要求就是要让学生学到有用的地理知识,要让高中学到的地理知识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这就意味着要让高中地理走进学生的生活,只有把地理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接受和掌握地理知识,让地理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取得教学效果。

一、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让学生接受地理知识,而生活化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高中地理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

首先,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天气预报,然后多收集近期的天气预报,收集一些与台风有关的消息,多收集关于天气的一些谚语,给学生播放与天气系统有关的幻灯片,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关注天气系统,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课堂的热情;其次,高中地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以往学过的知识和生活情境设置教学情景,比如“观风雨才能赚大钱,借天气才能做好生意”,紧接着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哪些商品的价格跟天气有关系;还可以让学生列举在古代人们是如何判断天气变化的。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素养,陶冶高中生情操,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加深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

二、 加强生活与教学的联系

地理知识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地理教科书出现了很多非常形象的插图和说明,更方便学生理解,体现了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与方式,多在地理课堂中举例以及插入图画。

高中地理教师在讲《气压系统和锋面系统》的时候,可以用幻灯片给学生展示我国北方遭受沙尘暴的图片和小视频,这样可以让学生较为直观地感受到锋面系统给我国天气造成的影响,并以此过渡引入气压系统。在讲气压系统之前,教师把幻灯片图片切换到家中水池放水的画面,让学生观察水的流动画面,从而引导学生学习用手判定气流的流动方向,可以让学生制作关于气压系统的图片,教师也给学生展示图片,让学生判断自己制作的是否正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联系生活学习高中地理,也可以通过与同学讨论和教师指导,加深对气压系统知识的理解,学生更能进行独立的思考,并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三、通过社会实践把地理课程融入生活

现阶段地理教学不仅求教师要全面熟悉教材,也要求教师把教材与生活联系起来,把教学带入生活,很多学生学了地理知识,生活中最基本的现象都不知道如何进行解释,因此,教师一定要改变这一局面。

例如,学生学习气压系统和锋面系统对我国天气的影响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进行分析。如北方冬天的寒潮、夏天的暴雨是由于什么系统造成的?南方夏天降水非常多是由什么系统带来的影响?江淮流域六月份处于阴雨连绵的状态,这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常见的天气系统”这部分知识学习难度比较大,单纯依靠教师讲解,学生根本无法掌握关键点,也不会运用到生活中,面对考试学生不能应对自如,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本节课的重点和生活中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讲解,带领学生预报天气。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图片,带领学生解读图中的信息。

首先,让学生指出气压中心气压情况;其次,让学生描述图中A点和B点的风向,并比较两点之间的风力的大小;再次,判断A点B点两处气团的性质;最后,根据学习的冷锋和暖锋有关知识,描述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降雨,指出哪些区域会出现暖锋雨、哪些区域会出现冷锋雨。

天气系统非常复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寻找其中的规律。教师要多带领学生解读天气预报,让学生学会简单识别天气图,了解天气发生变化的原因。教师也要把在生活中发现的天气现象融入到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天气系统,应该用最贴近生活的天气现象作为教学的素材,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多让学生收集关于天气的谚语,再结合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和交流,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天气系统知识。生活化教学模式缩短了地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提高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2篇:天文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中国古代/自然规律观念/常/道/理/数/则

【正文】

自然规律是自然界事物发展过程中所显示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法则。严格科学意义上的自然规律观念是随着近代科学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但在此之前,中国和西方古人都对自然界的规律性有所认识。李约瑟(j.needham)指出,在近代科学产生之前,西方文明主要以自然法则概念表示事物的规律性;西方传统观念认为,正如人间帝王立法者制定了成文法为人们所遵守一样,至高无上的有理性的造物主也为自然万物制定了一系列必须遵守的法则。[1]此即西方古代的自然法则观念。这种观念反映了西方古代的自然规律神创思想,是神学自然观的表现。

由于中国古代不存在类似于西方的那种具有人格性和创造性的造物主观念,因而也就不存在上帝为自然界立法的观念,从而也就不存在上帝创造意义上的自然法则观念。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中用一章的篇幅专门论证中国古代缺乏自然法则观念,并认为这或许可以看成是“中国文明中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在本土上成长的因素”。([1],552页)在他看来,自然法则观念对西方人认识自然规律有相当的启发作用,因而对近代科学的产生有重要帮助。也正因如此,他认为中国由于缺乏这种观念而不利于近代科学的产生。关于影响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是个相当复杂的学术问题,本文无意于讨论。本文所要强调的是,尽管李约瑟关于中国古代缺乏自然法则观念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却易使人产生误解,误认为中国古代也缺乏自然规律观念。关于中国古代有无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否形成了明确的自然规律观念,以及在这方面的认识水平如何,关系到中国古代科学认识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基本评价问题,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事实表明,尽管中国古代缺乏西方那种上帝创造意义上的自然法则观念,但并不等于缺乏科学认识意义上的自然法则观念,亦即并不等于缺乏对自然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和由此而形成的自然规律观念。我国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科学认识活动中,对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性进行了广泛而持久的探索,取得了许多经验性认识成果,创造了一系列具有规律性内涵的重要概念。这些概念的产生和运用,充分表明中国古人已认识到自然界是有规律的,已具有明确的自然规律观念。中国古代有许多这类概念和理论,现举其要者分析如下。

一、天行有常

“常”是我国古代表示事物的不变性和规律性的基本概念之一。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重复出现,明显且常见,最易为远古先民所认识。因此观察自然天象变化,对于早期古人认识自然规律很有帮助。早在西周时,古人即问道:“悠悠苍天,曷其有常?”[2]“常”是常规、正常秩序和法则。春秋时古人已认识到:“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3]“天道”有天体运动规律的含义。古人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行,宇宙天象的变化有其不变的秩序和规则。《左传》在讨论天象变化时也指出:“天事恒象”。[4]“恒象”即常象、常态。天体的运行呈现某些不变的常象,正是这些常象显示了其具有某种规律性。《左传》引述《夏书》曰:“唯彼陶唐,帅彼天常。”[5]“陶唐”即尧帝,“帅”即遵循;“天常”指天之常道,具有一定的自然规律或自然法则含义。

“天”概念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既指与地相对应的天空及其中的一切,也泛指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古人常把自然所成而非人力所为的因素称作天。“常”指事物的常态、秩序和法则等。因此,上述资料说明,至迟在春秋时期,我国古人已初步认识到,自然界存在某种法则,事物的运动变化遵守一定的常规。由此反映了先秦古人初步的自然规律观念。战国荀子明确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6]荀况认为,自然万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性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是我国古人对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及自然规律的客观性的绝好概括。

《逸周书·常训篇》强调:“天有常性,人有常顺。顺在不变,性在不改,不改可因。”“常性”,是事物恒常不变的基本属性,即事物内在必然性和规律性的表现。古人认为:“性者,万物之本也,不可长,不可短,因其固然而然之。此天地之数也。”[7]万事万物都有其基本属性。正因事物的属性,不可长,不可短,是恒常不变的,因而人类能够认识它,因循它,用它为自己服务。《管子·形势解》指出:“天覆万物,制寒暑,行日月,次星辰,天之常也……天不失其常,则寒暑得其时,日月星辰得其序。”古人发现,日月运行有序,寒暖更迭有时,这是天有其常的表现。正因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人类才能认识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并用其为农业生产服务。因此,认识事物的常性,就是在探讨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我国古代用“常”表示事物的不变性和规律性的论述很多。除上述之外,还如《管子·君臣》指出:“天有常象,地有常形,人有常礼;”《荀子·天论》强调:“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礼矣;”《庄子·天道》也指出:“天地固有常矣;”《周易·系辞传》也强调:“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常象、常形、常道、常数、天地之常、动静之常等等都是表示事物的某种不变性或规律性。以上仅列举了先秦一些典型论述,秦代以后的文献中这类论述也很多,此不赘述。

先秦古人以常表示事物的不变性和规律性。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古人根据事物的不变状态探讨其基本规律的经验认识过程;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还是模糊的、初浅的,还难以明确区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常态与常规。尽管如此,战国古人已认识到“天行有常”,已初步认识到自然万物的运动变化具有规律性,这一点则是可以肯定的。

二、天地之道

在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中,“道”是应用最广泛的一个表示事物规律的概念。

“道”之本义是道路。人欲到达某个目的地,必须沿着某条道路行进。由此引申,古人把人或物所必须遵循的法则或规律统称为“道”。《尚书·泰誓》强调“天有显道”,《尚书·汤诰》认为“天道福善祸淫”,齐国政治家晏婴认为“天道不谄”,[8]其中的“天道”都具有一定的自然法则或规律的含义。

春秋时期,老子将道概念提升为最高的哲学范畴,创立了道家学说。《老子》指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附图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之道”,即自然规律。老子强调了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他举例说,自然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是一条自然法则,“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道家学说的创立和发展,促进了“道”作为事物基本规律性概念在古代科学文化中的广泛应用。古人认为,日月星辰的运行,阴阳寒暑的变化,山川草木的枯荣,家族邦国的兴衰,都具有某种规律性,它们分别被称为“天道”、“地道”和“人道”。

汉代《淮南子·谬称训》认为:“道者,物之所导也,”即“道”引导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也可以说“道”是事物运动所遵循的秩序和规律。董仲舒《春秋繁露》指出:“天之道,有序而时,有度而节,变而有常。”汉代郭象也强调:“所以取道,为有序。”[9]“有序”、“有度”、“有常”都是说明天道的规律性内涵。

宋代石介说:“夫三光代明,四时代终,天之常道也;”“五岳安焉,四渎流焉,地之常道也。”[10]张载说:“天地之道,唯有日月寒暑之往来,屈伸,动静两端而已。”[11]理学家程颐更明确地说:“天之法则,谓天道。”[12]这些宋代学者认为,月日经天,江河流地,寒暑往来,万物生灭,都有一定的规律或法则,此即所谓道。这种认识代表了中国古代以道表示自然规律的基本思想。

道作为中国古代的自然规律概念,内涵相当丰富,兹举两例加以讨论。

其一,天地之道,一阴一阳。

《周易》是我国古代富有影响的重要典籍。《周易·系辞·下传》指出:“《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何谓天、地、人之道?《周易·系辞上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古人认为,阴阳变化决定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一阴一阳是天地万物的根本之道。在古人看来,《周易》作者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因此“《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13]从形式上看,《周易》是卜筮之书,但从实质内容上看,它是运用阴阳概念以思辨的方式讨论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是讨论天地阴阳之道的书。《易传》作者对《周易》阴阳之道所作的阐释和强调,反映了战国古人的阴阳规律观念。

中国古代用阴阳概念说明事物规律的论述很多,除《周易》外,还如《管子·四时》说:“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吕氏春秋·大乐》说:“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如此等等,都是强调阴阳在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决定作用,都把阴阳作用看作天地万物之道。阴阳是中国古人从大量事物中抽象概括出的一对自然哲学范畴,表示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根本因素或属性。

其二,天地之道,极而反,终则始。

我国古人发现,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走向其反面,最终完成一个循环运动,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周易·泰卦》说:“无往不复。”“复”是反本复初,更新有始,表示事物的循环运动。《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老子认为,万物的生死变化都采取原始反终,复归本根的形式,这是自然常规。事物盛极而衰,终则有始,这是自然万物生生不息、变化发展的普遍形式和基本规律。中国古人对此有着广泛地认识。《管子·宙合》明确指出:“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庄子·则阳》强调:“穷则反,终则始,此物之所有;”战国军事家吴起说:“夫道者,所以反本复始;”[14]《荀子·王制》也指出:“万物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吕氏春秋·似顺论》也强调:事物的发展变化“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天之道也;”《淮南子》也认为:“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老子帛书·四度》说:“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这类论述在古代文献中还可找出许多,它们都表达了古代对物极必反、原始反终的规律性认识。

由上述可见,“道”具有明确的规律性内涵,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自然规律概念。古人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代表一对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因素,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因此古人所说的阴阳之道,很接近于现代所说的对立统一规律。古人反复强调物极必反、原始反终的观念,这种观念揭示了事物的循环发展规律,也含有朴素的辩证认识思想。这些都表明,虽然“道”的规律性内涵仍是宽泛的,一般性的,但却比“常”的规律性内涵更为明确,反映了我国古人关于事物规律性认识水平的提高。

三、万物之理

“理”也是中国古代一个内涵丰富的重要概念,其基本含义为治玉、治理、文理、条理、道理等。因此古人常用其表示事物的道理和规律。《周易·系辞上传》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即指万事万物的基本道理。《管子·四时》有:“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古人把阴阳变化看作天地万物最大的道理,“大理”也即基本规律。《孙膑兵法·奇正》说:“天地之理,至则反,盈则败;”其中的“理”即指事物循环变化的规律性。《庄子》中有多处讲到“理”,如《秋水》篇有“明天地之理”、“论万物之理”,《刻意》篇有“循天之理”,《知北游》篇有“万物有成理”、“达万物之理”,《则阳》篇有“万物殊理”,《天道》篇有“顺之以天理”等等,其中的“理”都有自然规律的含义。

在古代科学认识活动中,人们常用“理”表示事物的道理及其内在必然性。战国秦汉时期,古人对乐器共鸣、磁石引铁、琥珀拾芥、湖汐涨落以及水生动物生理变化与月相变化同步等自然现象进行了大量观察和思考,认为这些现象都是事物之间相互感应的结果,符合自然常理,有其必然性。对于这类现象,《庄子》用“固天之理”加以解释;唐代孔颖达用“冥理自然”予以说明;[15]宋代陈显微认为其中的“隔碍潜通之理,岂能测其端倪!”[16]清代俞思谦则认为,物类相感“皆理之常,无足多异。”[17]虽然古人未能正确说明关于这些现象的具体道理,并且有人认为其理深奥、难以认识,有人认为其理常然、无足多异;但大家都承认其中含有一定的道理和必然性。这同样反映了古人的自然规律意识。

宋代学者对万物之理的强调最为充分。程颢程颐指出:“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物皆有理。”[18]欧阳修强调:“万物有常理。”[19]王安石认为,万物春夏生长,秋冬凋零,是“物理之常”。[20]沈括认为,十二律相生,“听其声,求其义,考其序,无毫发可移,此所谓天理也。”[21]这些都反映了古人以理表示事物的道理或规律的思想认识。

古人认为,“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22]理是事物的道理或必然性。“物无妄然,必由其理。”[23]宇宙万物各有其道理和规律。正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24]人类认识事物,就是要“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24]认识万物之理,就能对其“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故繁而不乱,众而不惑。”[23]我国古代一直重视对万物之理的认识。从先秦儒家主张“致知在格物”,到宋明学者提出“格物穷理”,都是强调认识物理的重要性。

在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中,理具有规律性内涵,但在表示自然规律方面,理与道是有区别的。《庄子·则阳》说:“万物珠理,道不私。”义即万物各有自己的特殊之理,但道则是普遍的,是行于万物、统会一切殊理的大理。关于理与道的区别及联系,《韩非子》论述的最为透彻,其中《解老》篇指出:“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万物各异理,而道尽嵇万物之理。”韩非子视道为万物存在的共同根据和普遍规律,视理为具体事物的形态特征和特殊规律;认为具体事物各有其形态及属性差异,其具体规律也各不相同,因此,“万物各异理”;道作为万物的普遍规律,与万物的特殊规律相一致,所以说,“道尽嵇万物之理”。韩非子对道和理的区别,反映了战国后期古人对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初步认识。这种认识被后人所继承和发展。南宋朱熹说:“道是统名,理是细目;”“道字宏大,理字细蜜。”[25]明末王夫之也认为:“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也。”[26]这些论述都说明,道是一般,理是个别,二者表示事物不同层次的规律性。

理所具有的规律性内涵及其与道的区别,表明我国古人已基本认识到宇宙万物具有不同层次的规律性,反映了古代自然规律观念的发展。

四、自然之数和自然之则

数是事物量的量度,是事物数量属性的反映。由于事物的数量变化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即会引起性质变化,成为新的东西。因此事物的数量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事物的基本属性或变化规律,给人以必然性的感觉。基于这种认识,中国古人也用数概念表述事物的必然性或规律性。

《尚书·大禹谟》记载舜对禹说:“天之历数在汝躬。”其中“历数”是历运之数,指天象季节变化所显示的必然性。《管子·重令》有:“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天道”是自然规律,“天道之数”指自然规律表现出的必然性。《荀子》说:“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其中“常数”是指与“常道”对应的地的运动规律。《淮南子·原道训》指出:“万物之至腾踊欷乱,而不失其数。”汉高诱对此作注时认为,“不失其数”即“各应其度”。此处“数”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限度。

古人认为,“天道之动,则当以数知之。数之为用也,圣人以之观天道焉。”[27]事物运动的某些规律性可以通过其数量的变化表现出来,因而由数可认识事物的有关属性和规律。《淮南子·本经训》指出:“天地之大,可以矩表识也。星月之行,也以历推得也。雷震之声,可以鼓钟写也。风雨之变,可以音律知也。”矩表可测知天地之大,历数可推算日月之行,音律可测度气候之变,钟鼓可模仿雷震之声。在这些活动中,古人主要是利用数量关系去认识事物的性质。我国在战国时即发现了乐器共鸣现象,由于古人不了解其中的道理,长期对之有神秘感。针对这种情况,董仲舒指出:“五音比而自鸣,非有神,其数然也。”[28]他认为,宫商角徵,羽同声相应,是由其“数”所决定的。这个“数”即表示乐器共鸣现象的内在道理和必然性。古代的天文观测和历法推算,是以数认识事物运动规律的典型例子。古人认为,天体运动的快与慢、显与隐等都“有形可验,有数可推,”“非出神怪。”[29]唐代刘禹锡强调:“夫物之合并,必有数存乎其间焉。”[30]清代颜元认为,宇宙间气机消长、万物流变,都是“理数使然”。这一切都说明,数也是古人用以描述事物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的一个基本概念。

“则”同样是我国古代经常使用的一个表示事物法则或规律的基本概念。《诗经·大雅》有“天生zhēng@①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汉代毛亨注曰:“则,法;彝,常;懿,美也。”把“有则”与“秉彝”联系看,其中的“则”应有规范、准则、法则之义。《管子·形势解》指出:“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常”和“则”是天地变化过程中显示出的不变性,即某种秩序和规律性。《管子·七法》也强调:“未尝变也,谓之则。”《易经》有“乾元用九,乃见天则。”“天则”即指自然法则。汉代贾谊在讨论天地万物演化过程时曾问道:“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31]这里的“常则”当指天地造化、万物生灭的基本秩序和规律。《后汉书》张衡传有:“经纬历数,然后天步有常则。”其中的“常则”也是指规律性。

“则”与“法”合成“法则”一词,在古代也较常用。《管子·七法》说:“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显然,法是古人制定的衡量标准,人们必须遵守这种标准才能正常进行有关活动。在此基础上,古人常用“法则”表示社会活动的规范和自然事物的规则。前者如《荀子·王制》有:“本政教,正法则,兼听而时稽之……冢宰之事也;”《荀子·王霸》有:“加义乎法则度量,著之以政事;”其中的“法则”均指有关社会活动的规则。后者如《庄子·山木》说:“物物而不物于物……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周易程氏传》也说:“天之法则谓天道;”其中的“法则”均指自然事物的运动规律。

古人以数和则表示事物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同样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类似概念还有一些,此不俱述。

我国古人不仅认识到事物是有规律的,而且反复强调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老子》指出:“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庄子·渔父》也指出:“道者,万物之所由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故道之所在,圣人遵之。”人类认识了事物的属性和规律,就能有效地用其为自己造福;了不解事物的规律,胡作妄为,则会导致失败,甚至造成灾难。《管子·形势解》认为,如果人的行为“上逆天道,下绝地理,则会造成,天不予时,地不生财”的恶果。因此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古人强调要“行天道,出公理。”荀子指出:“大天而思之,熟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熟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32]面对威力无比的自然界,敬畏它,赞颂它,被动地因时守节,期望物产自然丰富;如何生动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制天命为我所用,使贤骋能,积极创造财富。荀子并且指出,人类有认识和驾驭自然的能力,“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32]因此人类也有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即所谓“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二,则天不能祸。”[32]既承认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荀子这种科学认识思想是十分可贵的,代表了中华民族积极有为、勇于进取的精神。这些论述表明,中国古人已认识到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的意识。重视探索自然规律,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积极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重要思想观念,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五、结语

由上述分析可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其一,中国古代很早即有明确的自然规律观念。“常”、“道”、“理”、“数”、“则”等一系列具有一定程度规律性内涵的概念在先秦的产生和广泛运用,即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其二,中国古代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总体上是初浅的、经验性的。我国古人虽然很早即认识到天地万物各有其故,各有其必然的道理和基本规律,树立了明确的自然规律观念。但对天地万物之道、之理、之数、之则的探讨却不够深入,对这些规律的具体内容认识不足,长期停留在初浅的经验认识水平上。正因如此,古代许多关于事物规律性的陈述都是“但言其所当然,而不复强求其所以然。”[33]

其三,中国古代的自然规律观念是建立在朴素的经验认识基础之上的。按照李约瑟的说法,如果说由于受神学观念的影响,西方古人把自然法则或自然规律看作是上帝赋予宇宙万物的,是外在的;那么中国古人则把自然规律看作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是内在的。中国古人认为,自然万物“普遍的和谐并不是来自某个万王之王在上天命令,而是来自宇宙万物遵循其自身本性的内在必然性而实现的自发的协作。”([1],596页)正是在对事物长期观察认识的基础上,我国古人逐步发现“天行有常”、“物物有理”,自然万物的运动变化遵循一定的内在规律性。因此,中国古代自然规律观念的建立,是古人对宇宙万物长期认识和探索的自然结果,与宗教神学无关。

有无明确的自然规律观念,是衡量古代一个民族科学认识水平和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志之一。中国古代关于自然规律的认识,是与其悠久而发达的古代文明相一致的。不可想像,一个古代科技文明先进的民族会缺乏对自然规律的基本认识。

【参考文献】

[1] 李约瑟(j.needham):《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第551页,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 《诗经·唐风》。

[3] 《国语·越语》。

[4] 《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八。

[5] 《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八。

[6] 《荀子·天论》。

[7] 《吕氏春秋·不苟论》。

[8]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9] 《庄子注·天道》。

[10] 石介:《徂徕先生集·怪说上》。

[11] 张载:《横渠易说·下经》。

[12] 程颐:《周易程氏传》卷一。

[13] 《周易·系辞上传》。

[14] 《吴子兵法·图国》。

[15] 孔颖达:《周易正义·乾卦》。

[16] 陈显微:《古文周易参同契笺注集解》。

[17] 俞思谦:《海潮辑说》。

[18] 程颢:《河南程氏遗书》卷八。

[19] 《欧阳文忠公集·笔说·物有常理说》。

[20] 王安石:《老子注辑本·天地不仁章》。

[21] 沈括:《梦溪笔谈·乐律》。

[22]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至当》。

[23] 王弼:《易略例》。

[24] 《庄子·知北游》。

[25] 《朱子语类》卷六。

[26]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

[27] 《旧五代史·历志》。

[28] 《春秋繁露·同类相动》。

[29] 祖冲之:《辨戴法兴难新历》。

[30] 刘禹锡:《天论》。

[31]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第3篇:天文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识字编写方式

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识字写字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内容,识字教学对于学生打好基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字量、字种和分布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10册,总计识字量2614个,略高于《江苏省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2500个。其中一、二年级识字1180个,占总识字量的45.14%。

从上图可以看出,识字量的高峰在二年级。但每篇课文的平均识字量,以三年级第二学期最高,这跟进入三年级后课文篇数减少有关。

每篇课文平均识字10.17个。单篇课文识字数量最少的2个生字(四年级第二学期《古诗二首》)。一年级上册有两篇课文每课4个生字。单篇课文识字量最多的13个字,出现在二年级下册和三年级下册。

在字种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一、二年级有6个要认和写的字超出3500常用字表和次常用字表的范围,它们是:

嗒咚呱佗菏绮

另有5个带读字也不在3500字表中:

缶笠尧瞅

表面上看,学生认了这些字并没有什么不好。但由于低年级把识字量定在1200个左右,可能存在的问题是,非常用字挤占了常用字的位置,导致部分常用字没有进入低年级教材。我们的看法是,非常用字可以注音随文认读,没有必要作为生字识写记忆。整个小学阶段的生字都应以3500个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为标准,非常用字可以随文注音认读而不必识记。

二、生字编排方式

这套教材的识字,在低年级采用小集中识字和随课文识字两种方式编排。小集中识字又分成“拼音识字”“读句子 学字词”和“认一认”三种类型。

1.“拼音识字”16课,安排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学完拼音以后。主要形式是看图识字,读纯拼音儿歌(跟要识的字有关),并出现一些由生字和熟字组成的词语。16课中,只有一课“山 石 田 土”用了象形字。

“拼音识字”教材具有四种功能:(1)借助图画和拼音识字;(2)读纯拼音儿歌巩固拼音,发展儿童语言;(3)适当扩展词汇量;(4)学习写字。但纯拼音儿歌功能比较单一,如果读汉字注音的儿歌,可以兼有认读汉字的功效。

2.“读句子 学字词”安排在一年级,第一学期12课,第二学期4课。这种形式实际上是短文或短小的韵文。如一年级第二册第1课《花》:

春天桃花红,

夏天荷花开,

秋天黄,

冬天腊梅香。

有“春、桃、夏、荷、冬、腊、梅、香”8个注音的生字,要求读写“春、桃、夏、荷、冬、香”6个字。

“读句子 学字词”避免了单打一的识字,在语言环境中看图,识字,学词,学句,功能多样。这些句子意思浅显,理解上没有多大困难,教学重点就放在识字上。

3.“认一认”类识字教材,突出了识字方法。像“合起来”“加部首”“去部首”“换部首”等体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有利于学生多识字,快识字。这种编排方式虽然很多教材都采用了,但重视识字方法,是这套教材的一个特色。

“读一读 认一认”出现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和二年级第一学期。这5课采用短文或儿歌形式,在读中识字。形式有:(1)儿歌识字。如:“你姓什么?我姓胡。/ 什么胡?古月胡。”又如:“双木林,树林的林。/ 三木森,森林的森。”(2)反义词识字。如:“好对坏,内对外,保护对破坏。”(3)归类识字。如:“翠鸟会捉鱼。啄木鸟会捉虫。猫头鹰会捉田鼠。”集中学习几种动物的名称。

(4)字族识字。如“尧――用水浇,用火烧,手儿挠,尾巴翘,日出东方天刚晓,丰衣足食才富饶,左边绞丝弯弯绕,尧多一点就错了。”

三、字的音、形、义

一、二年级课文分成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和课外阅读课文三类。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生字注音,课外阅读课文全文注音。三年级以上分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两类,全部采用生字注音。

一、二年级生字在课文后用田字格呈现,标注新的笔画和部首,笔顺比较特殊的字有笔顺分解。三年级以上生字用小方格呈现。各册都附有生字表。

四、识字写字的要求

这套教材是识写一致的,即要认的字就要求会写。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同样有识字要求。但实际编排中,除了要认要写的字,还有一些生字只要求在课文中能认读。如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注音的生字有8个,课后标明要识记和写的字是7个,有1个“弯”字有注音不要求认读和书写。这样的“带读字”在一二年级的课文中大量存在,有的数量还相当多。

参考文献:

第4篇:天文学常识范文

考古学家在南美洲发现了一幅2.7万年前绘制的星空图,图上的符号记述,着极为深奥的天文知识。这些知识是现代人类所未掌握的,数万年前的人类怎么会掌握超过现代人类的天文知识?

古印度的史诗《摩诃婆罗多》认为地球的寿命已有43.2亿年,这个数字与现代天文学家计算的地球年龄46亿年非常相似。

在希腊传说中有关于克伦留斯(土星)的故事,说克伦留斯吃自己的孩子。毫无疑问,这个传说源于土星每隔一段时间就遮掩了它的卫星。问题在于,如果没有高倍望远镜,人们是无法用肉眼看到这个景象的。这就是说,从当时的条件看,古希腊人不可能知道这个事实。那么,这个传说又从何而来?

在非洲西部的马里共和国内,居住着一个与世隔绝的民族——多贡族。这个民族的生产力非常落后,然而他们却有惊人的天文知识。大约在1930年,法国人类学家格雷奥勒和达特莱去那里考察,多贡人十分信任他们,把本民族最珍贵的秘密告诉了外来客人。原来,在很多世纪以前他们就开始拜祀一颗肉眼看不见的小星——天狼星的伴星。他们知道这颗伴星的椭圆形轨道和它绕天狼星运动的周期,甚至知道这是一颗体积小、密度很大的天体。可是这颗小星直到1965年才被科学家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落后的生产力与惊人的天文知识形成了奇怪的对照,这种反常现象引起考古学家的深思:“多贡人的天文知识来自何方?”

公元前4000年左右,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一系列高度发达的苏美尔文明。苏美尔人曾经有过极其先进的文化,尤其是高度发达的天文学水平,令人难以置信。他们的观象台对月球自转的计算,与我们今天的推算结果相差不过0,4秒。在苏美尔,人们知道1年是365天6小时11分钟,这与今天用非常准确的科学资料所确定的1年之长只差3分钟。这种误差是真的存在,还是在进行计算的时代实际上就是如此,现在还确定不了。

那么,在苏美尔进行这种计算的人,究竟是什么人?还有,进行计算的时代究竟是什么时间呢?对这些,我们都不知道。

一些苏美尔书版和绘图中描绘的恒星与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惊人的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每一颗恒星四周都由大小不一的行星围绕着。苏美尔人并不具备我们今天观测天体的技术,他们如何知道恒星周围拥有行星呢?

令人费解的事情还不止这些。在库云吉克山发现的一块黏土板上,记载着一个巨大的数字:195 955 200 000 000,被称为“尼奈布圣数”。要知道,即便是在希腊文明的鼎盛时期,所有的数字从未超过10 000。凡大于这个数字的,都索性说成“无穷大”。

这个数字出现后近一个世纪,一直无人确知其含义。1975年,法国的莫里斯·夏德兰成功地破译了此数。他将这个数用一天的秒数除,正好得出22.68亿天,换算成年则是600余万年。600万年以上的时间有何意义?夏德兰做了种种测算,发现它是太阳系诸天体围绕太阳公转时间的公倍数。至此,“尼奈布圣数”被完全破译。但是,苏美尔人是如何知道这个数值的呢?要知道,肉眼是无法看到海王星、冥王星的。没有高科技设备的长期观测,没有电子计算机的计算,“尼奈布圣数”是不可想象的。

在公元前的中美洲,出现过一个先进的古代社会——玛雅。绚丽多彩的玛雅文化可与中国、埃及、印度和巴比伦的古代文明相媲美。但这一切又充满了种种令人不解的神秘色彩。

没有什么能比玛雅人的天文学知识更惊人了。玛雅人对一些恒星和行星了如指掌,而这些星星即使借助望远镜在夜间也是观察不到的。他们计算出一个太阳年的周期是365.242 129天,这和当前公认的太阳年周期只相差7秒。在玛雅人的编年学中,最令人惊奇的特点是它的计算单位特别大,他们有一个叫“阿芳顿”的单位,竟相当于230亿天!这样巨大的单位只有在测量星际距离和星际航行时才有用,可它却偏偏在一个原始的、从事农业的美洲部落出现了!他们还算出了金星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著名的金星公式很可能是用电子计算机计算的。他们还找出了纠正太阳历积累误差的方法。

第5篇:天文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天文科技;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264-06

一、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1、问卷测量的天文科技素养的结构

科学内容是天文科技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具有天文科技素养的人应该理解(而不是仅仅记住)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天文科技素养教育强调科学知识在真实的背景或情景中呈现,因而天文科技素养测试的问题应当是真实的,而不是凭空编造的。天文科技素养的功能不仅仅在于理解和认识,而更在于对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进而对问题作出决策。这些认识被概括为指导天文科技素养测量的三个原则,即“内容原则”、“背景原则”和“过程原则”。天文科技素养测试题依据这些原则进行设计。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天文科学基础知识(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日月地的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为学校开设相关天文科技STSE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表1-1太阳部分的天文科技素养测试

题号 题型 内容 预期行为

9 选择题 太阳的能量来源 理解简单的信息

17 选择题 日心学说 理解简单的信息

19 选择题 太阳辐射 理解简单的信息

26 问答题 日月的大小与距离 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表1-2月球部分的天文科技素养测试

题号 题型 内容 预期行为

6 选择题 月相和日月食 理解简单的信息

表1-3地球部分的天文科技素养测试

题号 题型 内容 预期行为

7 选择题 地球运动一般特点 理解简单的信息

8 选择题 地球人造卫星 理解复杂的信息

10 选择题 光化学烟雾 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题号 题型 内容 预期行为

11 选择题 地球的生命存在条件 理解简单的信息

12 选择题 酸雨成因 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13 选择题 化学风化 理解复杂的信息

14 选择题 水体类型 理解简单的信息

15 选择题 淡水储存形式 理解简单的信息

16 选择题 潮汐 理解复杂的信息

18 选择题 大气组成 理解简单的信息

20 选择题 降水形成条件 理解简单的信息

21 选择题 飓风概念 理解简单的信息

22 选择题 地质灾害及其成因 理解简单的信息

28 问答题 臭养层对地球的影响 理解复杂的信息

29 问答题 证明空气存在的方法 探索自然世界

30 问答题 分析水资源不足的原因 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与传统测验不同,测试的背景是日常现象,它测试了学生能否应用科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解释。

表1-4地外生命部分的天文科技素养测试

题号 题型 内容 预期行为

27 问答题 外星球生命存在条件分析 探索自然世界

这部分着重测量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以及对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相互关系的认识。一般来讲,技术革新当然是好事,但是在实际的社会情景中,其结果可能是复杂的。例如,它在给某些组织或个人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会使另外一些人的利益受损在这个意义上。天文科学教育要求学生能够在社会的大背景下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问题,是把当今与科技相关的重大社会问题及具有地方影响的问题纳入教育特别是科学课程之中,包括科技的应用问题、科技发展动向问题和科技的社会伦理问题等。

表1-5科学研究方法的天文科技素养测试

题号 题型 内容 预期行为

23 选择题 技术涉及过程的步骤 利用工具、常规步骤和科学过程

24 选择题 发展观 利用工具、常规步骤和科学过程

25 选择题 科学家思维方式和习惯品质 利用工具、常规步骤和科学过程

2、调查问卷的内容

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科学内容:天文科学,生命科学,环境问题等。

(2)预期的行为:理解,理论化、分析、问题解决,使用工具、常规做法和科学过程,探索自然世界。

(3)科学观点:态度,发展,参与,兴趣,思维习惯。

调查问卷的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大部分是由5项选择题组成,是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父母受教育程度、天文科技素养获取的途径等等,为调查研究提供最基本的被试信息。第二大部分是由20项选择题组成,每题为2.5分,共50分,目的是定量地研究被调查者对天文科技素养的五个维度的运用程度。第三部分由5道开放性的问答题组成,每题为10分,共50分,目的在于定性地了解被调查者对天文科技素养的五个维度的运用程度,并用来判断被调查者真实想法是否与所选的选择题选项相一致,从而检查问卷的有效性。

二、调查过程与方法

1、测量工具

第6篇:天文学常识范文

    关注节律 调整节律

    高考前的二十天,考生们应注意两点:

    调整不良的生物节律,启用心理暗示激发上午九点和下午三点后的饱满情绪,比如提前半小时或十五分钟对自己正尔八经的说:“我准备好了!”“要考试了!”或想一件易产生兴奋的事情,或准备心爱易激动的物品,从而唤醒自己的考试激情。心理学研究证明,饱满的情绪有利于记忆力、注意力、思维等的良好发挥。

    合理睡眠。每天睡几个小时并不重要,关键是第二天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当然最好保证每天6个小时睡眠。考前一天不易过早入睡,打破以前形成的生物节律,会产生不良生理、心理反应,入睡时间只比平常早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即可。

    考前十天 跳出题海

    在复习策略上,可以尝试着回归课本,修补“知识网”的漏洞,主要通过最后的一批试题来完成知识的查漏补缺。这个阶段各科目复习应由“做”回到“思”、“忆”。

    离高考只有十天了,这时绝大数同学的实力已基本定型。因此,考生在此时所作的应是一些提纲挈领的工作。跳出题海去看书查重点找弱点。所谓重点:老师明确指定反复强调的内容。所谓弱点:自己经常出错的地方。有错题本和总结的话应该是最好的。这时候的看书不只是温习已有的知识,书中更多的知识是考生已掌握的,因此看书更易于加强考生考前的自信心,而做题则费时间易遇挫失信心耽误事。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考试等重大事情之前往往精神高度集中。理解力和记忆力也在短期内急剧提升,即强化效应。考生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加强一下偏重记忆方面的知识。如强化英语,历史,政治,文学常识等知识的背诵。注意,此时的记忆可采用眼看,嘴读,心想,手写相结合的方法。但不要过难过偏,以旧知识为好!

    考前三天 心理调整关键期

    一般来讲,考前三天的时间是知识的浏览期,心情调整的关键期。所谓的知识浏览,可以浏览一遍数理公式,文学常识等内容,翻一翻手边自己考过的试题,把常出错的地方再强化一下。可以利用两天的时间安排高考的“走场”。第一天上午9:00—11:30 语文,下午15:00—17:00英语。第二天上午9:00—11:00数学,下午15:00——17:30综合。“走场”内容:翻阅书本和提纲笔记。这样做不仅有利重点知识在脑子中处于激活状态以备随时提取。同时可以使考生心里踏实。一方面消除如果不看书而带来的空荡荡不良心情,同时可以让学生对高考有个提前的演练熟悉过程,但切忌不要将弦绷得太紧,以自然为准。

    在这三天中。首先要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所把握。平时一遇考试就容易紧张或情绪容易激动的同学,应尽量放松自己,如和好朋友、家长到室外散步,和好朋友、家人聊聊天,看看新闻联播,听听音乐(海顿《海上乐园》,莫扎特《田园交响曲》,美国乡间音乐《茉莉花》,《步步高》)。其次,做个三天的大放假的计划。如会会同学(注意互相打气),熟悉考场,做好考试的物质准备。以此达到临考不乱,胸有成竹。

    考前一天 做好考前准备

第7篇:天文学常识范文

今天不少在大学里面教书的知识分子,首先给学生的印象就是精神上支撑不起来,整一个俗人,斯文扫地,不是因为穷,乃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读书人自豪的不是开什么车,住什么房,而是儒雅斯文的气质。虽然今天的社会以权势和金钱为中心,知识似乎已经贬值。

但是,读书人首先要自信,然后才会被别人看得起。学生如今在学校受到的非专业教育,好像只有两种,一种是体制内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些大道理没有人情味,也没有人相信,只是敲门砖,考过即忘。还有一种是私下流行的小道理,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也经常这样讲,比如“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钱才是真的”、“学术没有用,最要紧的是学会生存和竞争的本领”等。

这些世俗的人生箴言,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年轻的学生影响很大。而在虚伪的大道理和功利的小道理之间,真正缺少的是实实在在的公民教育、人生教育和道德教育。人生教育不是一套知识,而是家长与老师的言传身教,学生走出家庭,来到学校之后,老师通过自己的形象和语言,在无形之中形成氛围,感染学生。过去我们常说大学领着社会走。大学是怎么样的,社会就应该是怎么样的。因为大学创造着社会的价值。但今天是整个倒过来了,大学被社会拖着走,大学生的世界观就是社会的世俗价值,不仅学生被社会提前洗脑,更重要的是老师已经完全世俗化了。知识分子与常人无异,混迹于市井当中。

第8篇:天文学常识范文

1、愚昧无知:形容又愚笨又没有知识。

2、少见多怪: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

3、多嘴献浅:指胡乱说些没见识、不起好作用的话。

4、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5、井底蛤蟆:指井底的癞蛤蟆,比喻没有见识的人.

6、用管窥天:从管子里看天。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7、牖中窥日:牖:窗户。隔着窗子看太阳。比喻见识不广。

8、耳目闭塞:比喻少见寡闻,对于世事情况了解甚少。

9、以郄视文:从缝隙里看杂色文采。比喻见识浅陋狭隘。郄,通“隙”。

10、不识一丁: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11、短见薄识:指见识短浅。

12、尺泽之鲵:尺泽:一尺见方的水面;鲵:一种小鱼。小水洼中的小鱼。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13、一般见识:平常的见识。表示不要跟知识低、修养差的人争论,说“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14、蜀犬吠日: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

15、管见所及:管见:从管子里看东西,指见识浅陋。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见识不广,意见未必正确。

16、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17、井蛙醯鸡:醯鸡:昆虫名,即蠛蠓,常用以形容细小的东西。比喻眼界不广,见识浅薄。

18、凡夫肉眼:比喻缺乏观察人的眼光。也比喻平凡的见识。

19、不识大体:大体:关系全局的道理。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20、不学无识: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21、蠡测管窥:蠡:瓢;管:竹管;窥:人小孔缝隙里观看。用瓢来量大海,从竹管的小孔看天空。比喻见识片面狭窄,看不到事物的整体。

22、肤见谫识:浅陋的见识。

23、以管窥豹:用竹管看豹,只能见其身上的一斑。比喻目光狭隘,见识短浅。

24、不文不武: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25、才疏学浅: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26、斗筲之人: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27、目不识丁: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28、观场矮人:指见识浅鄙者。

29、不识时务:时务:当前的形势和潮流。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30、杜默为诗:杜:杜撰、臆造。杜默:指孤陋寡闻。孤陋寡闻,随意杜撰之诗。

31、挈瓶之知:挈瓶:汲水用的瓶,它装不了多少水。比喻知识浅薄,不能深明事理。

32、肉眼愚眉:比喻见识浅陋。

33、燕雀之见:比喻浅薄的见识。

34、矮人观场: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35、晋惠闻蛙:比喻愚昧寡闻。

36、目不知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同“目不识书”。

37、孤陋寡闻: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38、浮而不实:形容知识浅薄,基础不扎实;形容作风浮泛,不深入不踏实。

39、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40、寒腹短识:形容人知识贫乏,见识短浅。

41、辽东白豕:辽东:地名,在今辽宁省东南辽河以东;豕:猪。比喻少见多怪。

42、胸无点墨: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43、蠡酌管窥:用瓢量海水,从竹管里看天。比喻见识浅薄,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片面。

44、浅见寡闻:浅见:肤浅的见解;寡闻:听到的很少。形容见闻不广,所知不多。

45、以锥刺地:用锥子刺地来测量地的深浅。比喻见识浅陋,所知甚少。

46、瓮天之见:瓮天:坐在瓮中观天,见天不大。比喻短浅的见识。

47、井中视星: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比喻眼光短浅,见识狭隘。

48、不晓世务:不知晓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49、不识之无:连“之”字、“无”字都不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第9篇:天文学常识范文

一、有关我国的地形的知识

中学语文教师要知道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地形特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等等。

例如,我们在教授“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江东去浪淘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诗句时就可以告诉学生这是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缘故。

再如,我们教授北朝民歌北《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莽莽,风吹草低现牛羊。)时可以告诉学生:一马平川的敕勒草原,坐落在阴山的脚下。四垂的天像个大蒙古包,笼罩着坦荡的原野。天是那么深邃蔚蓝,地是那么广阔无边。丰茂的牧草被风吹得一起一伏,一群群牛羊出现在眼前。诗歌中描绘的是我国内蒙古高原的美丽风光,一幅游牧民族的风俗画,这幅风俗画反映的地理知识是内蒙古高原平坦辽阔,气候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为典型的温带草原,那里的人民主要从事畜牧业等。在教授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时可以告诉学生:长江三峡河段的落差之大,水流之急,地形之险。

二、有关天气气候和河流等地理知识

中学语文教师要知道有关于天气和气候的地理知识。

例如,我们在教授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时,可以告诉学生诗句里面蕴含的地理知识。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桃花落尽之时。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遇到了春景――一片开得正盛的桃花。为何高山古寺中的桃花开得这样迟呢?因为地势每升高一千米,气温就降低6摄氏度左右,一座山上出现不同的气候也很正常。知道了这一点,才能理解白居易此诗的合理性,也才能进一步体会诗人发现一片新天地时的惊异和欣喜之情。

再如,我们在教授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时可以告诉学生这春风就是我国的夏季风。我国东部深受夏季风的影响,从而造成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内景象的不同,这春风不仅跟朝廷的恩泽有关,也跟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有关。

例如,我们在教授“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时可以告诉学生,这是由于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在教授“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时,可以告诉学生,这是描写的对流雨。

三、有关的历史文化中的地理知识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左右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绚烂的传统文化。在这绵延不绝的历史文化中积淀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散见于语文教材之中。这些知识,有关于一般历史地理知识的、有关于地名的、有关于政区名的、有关于山川关隘名的。比如:

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

左:东为左;右:西为右。

河:黄河;江:长江。

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

江东指芜湖―南京一带地区。

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

河北河南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

九州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