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

语文专业学科知识精选(九篇)

语文专业学科知识

第1篇: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教师素养 课程设置

语文教育自语言文字产生以来便息息相传,绵延至今。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融历史、哲学、政治、自然、地理等教育于一身,即所谓的“大语文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其理解的深入,它们逐步从大语文教育中分离出来,语文教育的内涵被分化为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等诸多元素。语文的这些基本元素,构成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语文教师的培养也便由此展开。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现状

近代以来,教育开始走上了科学化道路。遵循着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特点,创立了新的学制系统。这种学制体系将语文课程的教学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针对三个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和内容的侧重,国家教育部也形成相应的教师教育培养规格。小学教师由中等师范院校培养,且不分科,小学教师各科可兼而授之。初中语文教师由师范专科学校来培养,高中语文教师由大学本科院校来培养。由此可见,教师教育存在明显的学力水平和能力层次的差异。其中小学语文教师学历水平最低,只要具备初中文化水平再加以师范教育的培养即可。高中语文教师要求较高,除具备专业教学知识,还需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这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培养规格的一个初步界定,其差异显而易见。首先,师范院校设有“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专门培养中学语文教师,而小学语文教师的培养只纳入到小学教育专业之中,未做明确的文理分科。其次,进行语文教育研究的教育家们关注更多的是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法的研究也大多侧重于中学语文领域,甚至研究生阶段的硕士、博士所攻读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也主要是研究中学语文,而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研究甚为忽视。这不得不令人思考:因为它是“小儿科”,小学语文教育就不重要了吗?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它和中学语文教育有何区别?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这些都是近些年来不得不引人深思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小学教育专业师范教育正在逐渐发生变革。1998年由南京师范大学首创,在师范教育中开设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教师培养开始高等教育化,“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不同于中师、大专,它强调学术性,体现综合性,突出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1]小学语文教师的质量和规格也水涨船高,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当然,小学教育专业尚处于探索阶段,课程结构仍存在诸多不合理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师范生以及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非完善性,而师范教育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关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的课程设置。

二、小学语文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差别

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学科被划分为小学语文和中学语文两个阶段。它们作为语文教育的两个分支体系,延续语文教学的整体,但在教育对象和内容方面各有侧重。但无论是小学语文教育还是初中语文教育它们应处在同等重要地位。小学语文教师和初中语文教师地位平等,学历水平相当,不应在师范教师教育上存在档次差别,只应是培养规格的不同。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体现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不同素养,其落脚点在学生。学生的年龄结构层次差异,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都将成为影响语文教师教育的重要因素。以下我们通过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对比来探讨小学语文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问题。

小学语文教育和中学语文教育的区别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谈。就横向而言,有一个很明显的不同,就是教育对象。虽同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但小学语文教育的对象是6至12岁的儿童,他们正处在启智时期,几乎没有知识基础,思想、个性的形成尚处待塑阶段;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都比较低,更多地依靠成人的照顾、保护和引导。这就要求教师除具备一定的语文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还要具备更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艺术。中学语文教育的对象是12至18岁的青少年。他们正处于个体发展的成熟期,身心发展已经具有很多成熟期的特点。他们能够学习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理解一些理论问题,但自我监控能力不足,看问题还很不全面、深刻。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把握教育教学技能,在语文学科知识方面要求更专、更强。

就纵向来说,中小学语文教师所授课程内容深浅有别。小学语文教师由于教授对象是初入学堂的儿童,头脑中只有零星片断的知识,系统的语言文字知识近乎于零。这就要求对学生的教学需从最基本的字、词开始,教会学生识字、认字,读写、表达。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不高,接受中师、师专教育的教师足矣。而中学语文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接受了系统的小学教育后的青少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字、词、句、篇等知识储备,需要的是更深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这一阶段的学生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对“语文”的要求更高,相应对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的要求也就更高。

三、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及课程设置方向

不论是寻着中国教育发展脉络追寻,还是站在新时代的浪尖,展望未来发展的趋势,都不难看出,语文教育的深层次内涵体现在“语文素养”的培养。从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地位及与中学语文教育的比较中,可以明晰地看出现代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在课程设置上的侧重点:现代教育理念,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监控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实践知识等。

1.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教师要求虽各不相同,但都必须是高素质的,“高素质教师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出色的教育表现和与之相适应的复杂的知识结构”[2]。小学语文教师要达到高素质要求,首先在学历层次上需升格到本科,其次小学教育师范院校必须按小学课程门类的特点设置相应的学科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做到学术性和师范性并重。所以一位能胜任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教师需从以下几方面来定位:

⑴小学语文教师培养首先要定位于“教师”这一职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就体现在其教育性上,是教师这一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本质特征。要从事育人工作就必须具备相当的教育科学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应该包括教育的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行政与管理,教学方法与策略,课程的组织设计与评价,教育统计与测量等,使小学语文教师懂得教育的科学与规律,形成教育理念,掌握教育艺术与技巧,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⑵小学语文教师培养还应定位于“语文”学科。小学语文教师教育虽还没有专门设科,仅纳入整个小学教育专业之中,但采用“综合培养,分科(向)发展”的培养模式,其专业性仍有所体现。尤其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课,语文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及以后的工作、生活。这就对师范生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师范生对语文学科的教育目标、原则和内容非常熟悉,理解语文学科的性质特征,掌握语文教育的方式方法,具备厚重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⑶小学语文教师培养要体现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也就是说师范生要懂得将教育理论、语文学科知识运用于具体教育学生的教学实践中,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股无形力量。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掌握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课堂管理知识,学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具备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要能紧密联系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密切关注教育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成为善于解决实际问题和具有实践智慧的问题解决者。这些可通过设置教育见习,教学实习等课程来培养。

2.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应突出“双专业”的特点。现在正在倡导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其发展方向强调教师教育“双专业”的特点。所谓双专业,“一是学科专业水平的专业化问题,是‘教什么’的问题,指承担中小学教育的教师应当具备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的学术水准。二是教育专业化问题,就是‘怎么教育,怎么教’问题,指承担中小学教育的教师应当具备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为人师表的道德品质等”[3]。

学科专业的专业化,要求教师具备所教课程的学科知识。教“语文”这门课程,就要具备专业的“语文”学科知识,即语言、文字、文学等知识。但是小学语文和中学语文在学科知识专业化方面的要求不同。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要求标准、正确、宽泛,但不一定深透。如汉语拼音知识,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熟悉声母、韵母的区别,懂得拼音组合规则,能发音清楚,书写正确。因为小学语文教师的这些知识直接对学生产生示范作用,所以其学科专业化的体现是建立在语文知识基础上的正确性、规范性。在课程设置上就要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朗读的能力、书写的能力、基础知识掌握的标准和规范的考核。

对于教育专业化问题,这是小学教育专业升本的前提。几十年的中师教育无法胜任小学教师的培养,也便是在教育专业化方面的力量不足。作为一名合格小学语文教师,除具备相应的语文学科知识外,还必须对教育理论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懂得教育教学一般规律,有着较高的教育教学技能和良好的个人心理品质。历练好教师职业技能,同时还要学会多学科的综合,将自然、音乐、美术等知识作为教学艺术手段,推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3.小学语文教师培养要注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新教育观念下的教师教育强调学科性与教育性,学术性与师范性,学科专业知识技能与教育专业知识技能的统一,是学科专业教育与教育专业教育的整合”[4]。在这种教育观念指导下,现代小学语文教师的培养更具科学化,因为小学语文教育并不是浅显的语文知识教学,而是更高层次的教育科学与艺术。

小学教育就所教知识本身而言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把这些知识传授给接受能力还比较低的学生,如何对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有效的指导,如何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某种程度而言,小学语文教育不是困于没有知识可教,而是困于不知如何教。而“如何教”的问题便成为更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高层次的问题。高素质教师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出色的教育表现和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小学语文教学固然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将所理解的这些人文内涵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所具备的教育教学技巧。那么,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设置上,就必须在教育专业上下工夫,使教师具有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教育艺术理念,将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判断能力及其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以及教师的人格修养,作为教师教育的重点。

无论是从课程的角度来看小学语文教师的培养,还是从小学语文教师素养要求的层面来探讨小学语文教师课程设置,我们都要把握小学语文教育作为一门教育科学的特点,注重“双专业”的培养,突显“教育专业”的特色。

参考文献

[1][2]申继亮,李琼.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1,(1).

第2篇: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

[关键词]理工院校 英语专业 办学定位 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杨晓燕(1972- ),女,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河南 焦作 454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人文主义视阈下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240041033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123-03

一、研究背景

目前,全国开设英语本科专业的院校中有1/3为理工院校,而且这个比例还在逐渐上升。数量上逐渐增加的理工院校英语专业正面临着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理工”这个氛围中更加有力地促进英语专业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一些理工类重点院校英语专业以其优秀的教学质量、特色化的外语人才培养而引起外语界的关注。但是,与此同时,其他许多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却仍然在苦苦探索问题解决的对策和出路,并且结果不容乐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如何与时俱进,认真研究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发展现状,积极提出应对策略,发挥理工科院校资源优势,挖掘英语专业发展潜力,全面提升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核心竞争力,这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的办学定位和课程设置方面探索解决当前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办学定位和课程设置的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严格按照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以下简称《大纲》)的要求,充分利用其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长,为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输送了大量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以及人们对英语专业学科内涵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入,其他类型院校如师范类、综合类、外语类院校都在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加强了重视。另外,由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不断完善,使得非英语专业学生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与英语专业学生相比,差距越来越小。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理工院校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提出新的挑战,同时,也暴露了理工院校在发展英语专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亟须根治的症结。

1.办学定位问题。首先,对英语专业办学理念认识不清。秦秀白指出,理工类院校的英语教育“往往注重英语的‘工具性’,而忽视了高校英语教育的学科性、专业性和人文性”。个别理工类院校的领导甚至认为英语专业应为全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服务,而对于高等英语教育的学科教育内涵恐怕并不清楚。

其次,对培养目标理解和认识不深。根据《大纲》要求,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规格、高素质、高水平、复合型、有特色的英语专业人才。但是,一些理工类院校常常一方面片面地追求“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导致不少理工院校在探索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没有严格地遵照教育部颁布的《大纲》设置课程,轻视了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另一方面对“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深入了解和实践,就无法把这一目标与其具体课程设置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特色。

2.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首先,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人文教育。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课程安排明显不足,专业技能课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课程急需调整。理工类高校英语专业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似乎越来越强调语言的工具性,忽视了语言的人文性,忽视了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其表现为英语文学课程和语言理论课程不足。胡文仲、孙有中认为“英语专业教学要加强人文教育,特别是人文通识教育”。总之,理工类院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有背离人文教育传统的趋势。

其次,师资队伍建设比较薄弱。随着高校的扩招,一些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学术梯队建设的基础比较薄弱,缺少足够的学科带头人,正常的教研活动很少开展。尽管近年来一大批英语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充实到了高校的教师队伍中,但大部分毕业生所学的仍旧是语言文学和翻译等传统专业,一些院校的专业课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大批新进的年轻教师的加盟难掩其教育教学底蕴不足、经验缺乏的尴尬,有相当多的教师缺乏系统教育知识素养,没有机会了解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把英语教学理解为工具性的技能训练。

这些问题的存在均要求理工类院校的领导多给予英语专业高度的重视,使其尽快明确办学定位,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专业发展方向和前景,尽早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明确学科内涵,增强教育教学质量意识,加快学科建设力度,合理设置课程,以培养出特色鲜明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解决办学定位和课程设置问题的对策

1.明确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高校类型可粗略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是办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这是每一所高校必须明确的问题。高校类型与其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相关,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才应是学科型人才,而教学型大学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任何一所理工院校也应如此。理工院校的英语专业的办学定位一般说来也应该与学校的办学定位保持一致。这就是说每所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的办学定位要在以培养学科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为两极的刻度上进行定位。

首先,要明确学科内涵和培养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社会需求和市场的驱动,不少理工院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不少理工院校的领导不了解英语专业的学科内涵,只注意到了英语教育的工具性,忽视了英语专业的学科性和专业性。个别院校对英语专业的学科发展内涵和定位不是很清楚,制定的学科规划与该校的层次定位不相符,缺乏切实可行的学科发展规划。因此,作为外语院系的领导应大力呼吁校领导关注英语专业的学科性,相关人员在制订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和培养方案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办学定位,既不能不顾学校的办学定位一味追求培养学科的研究型人才,也不能完全“工具论”至上,忽视英语的学科性只会使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的办学空间越来越窄。

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和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前提。英语专业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大纲》已经明确了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和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和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理工院校也应以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为目标。

其次,要深刻理解“复合型人才”的内涵,探索富有特色的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提出来了,但人们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定义有不同表述。张冲认为复合型人才就是“除英语以外至少还有一门专业的初步知识”。但是根据“入世与外语专业教育”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复合型人才包括应用类复合型人才和研究类复合型人才,其中研究类复合型人才是指有出色的外语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实务工作应用领域理论素养或该外语语言、文学、文化学术研究领域相关理论素养的外语专业人才。刘祥清也认为人们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概念理解不全面,英语与文学或语言学结合同样也是复合。这样看来,不仅仅“外语+专业(知识、方向)”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外语+语言(文学、文化)”模式也应该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另外一种类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多种,如“外语+专业知识”“外语+专业方向”“外语+专业”“专业+外语”“非通用语+英语”和“双学位”等。根据颜静兰的调查,绝大多数高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外语+专业知识”或“外语+专业方向”,如“英语+科技/商务/旅游/法律”等。

理工院校开办英语专业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密切,另外理工院校也具有良好的跨学科研究的学术传统,这样理工院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优势明显。但在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少理工院校对复合型人才的理解不深,过分注重英语的工具性,认为“英语+专业(知识、方向)”中的“英语”就是学习英语技能,而英语文学、文化等人文教育内容受到忽视,这是不足取的。此外,为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过分强调所复合专业的知识,减少英语技能课时和专业知识课时的做法不仅与《大纲》要求不符,而且也有舍本逐末之嫌,培养出来的学生英语功底不扎实。因此,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应在强化英语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再与本校的相关优势学科进行复合是较好的选择。

2.合理设置课程,加强人文教育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如何改进现行的课程设置,以满足当前学科建设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英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大纲》规定了英语专业在大学四年期间开设的三类课程: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其中,“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就是体现复合的主要措施。目前的现状是多数理工院校非常重视复合课程的开设,开设的课时较多,这就相对减少了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和知识课程的开设学时,英语专业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受到冲击。根据胡文仲、孙有中的观点,要把《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就要优先建设好《大纲》规定的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基础英语以及训练听说读写译各种能力的课程)和英语专业知识课程(英语语言学、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各理工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遵照《大纲》要求,合理安排课程结构,既要体现《大纲》的要求,又要体现专业特色。

首先,加强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设置。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良好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是“看家本领”。《大纲》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这里所说的“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就是专业技能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多数高校在基础阶段较重视技能课的开设,但在高年级阶段受开设相关知识课程影响,技能课程开设偏少,这种状况应该改变。特别是高年级阶段的翻译课程,若课时偏少,学生的翻译能力会受到较大影响。如何处理技能课与知识课课时的矛盾,笔者认为可适当提高技能课程中选修课的比例。

其次,充实英语专业知识课程设置。第一,必须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开设英语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和学术论文写作等必修课。第二,由于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的招生是文理兼收,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所以增设语言文化类的选修课如英语词汇学、英语语法学、英语修辞学、欧美文化、中西文化对比、英语戏剧与诗歌选读及英语散文选读等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另外,《大纲》对中国文化也提出了要求,而理工院校这方面的课程设置很不理想。各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设用英语讲授一系列有质量的人文通识课程,如英国历史、美国历史、西方文明经典导读、《圣经》与西方文化、中西文明比较、国际关系史等;还可用中文或英文开设中华文明经典导读、中国艺术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等课程。

英语专业的知识课程体系除了包括英语语言学、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外,还应包含有关中国语言、文学、文化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些课程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只了解英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知识,而对中国语言、文学、文化知之甚少,那么何谈“跨文化交际能力”?

最后,凸显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设置。开设相关专业知识课程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适当开设这些课程(如科技、经贸等)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增强学生将来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但希望英语专业培养的学生与理工或经贸等专业的学生竞争同样也是相当危险的,过分重视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而不适当地夸大其对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能力的作用可能是舍本逐末的做法。笔者建议根据《大纲》要求开设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严格控制课时比例,力争做到“少而精”。

同时,要凝练专业特色,其重点也在于开设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这些课程应当是理工院校的优势学科的课程,要确保这些课程使用优秀的软硬件资源,包括师资和必要的实验室等。由于各理工院校条件不一,大多数理工院校都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他们发展地方经济的作用功不可没,在培养过程中,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作用是不容否认的。

四、结束语

对于一所大学来说,人才培养体系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紧密相关。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其人才培养体系不可避免地受制于学校的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因此,理工院校的英语专业也不应全国一个模式,应紧紧围绕本校的学科定位和办学宗旨,不断强化特色培养,合理设置课程,才能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办学道路。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张雪梅.对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J].外语界,2007(4).

[2]付红霞,郭春梅.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英语教师调查篇[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3]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

[4]蒋洪新.人文教育与高校英语专业建设[J].中国外语,2010(3).

[5]刘祥清.我国普通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回顾、问题与思考――兼论英语专业教育中的人文主义传统[J].外语界,2007(3).

[6]秦秀白.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应该加强学科建设[J].外语界,2006(1).

[7]石冠辉.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2).

[8]颜静兰.推进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深化理工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A].秦秀白,刘世生.全国理工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论文选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第3篇: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

关键词:英语专业;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科学精神:培养

一、前言

目前我国外语专业主要培养三类人才:知识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几乎所有理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都有着同一个目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是所有此类院校面临的关键问题。

本文从分析目前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人手,以分析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科学精神之间的关系为基础,提出了作为学生科学精神培养必不可少的条件:设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二、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

目前,一方面理工科院校由于拥有良好的相关专业资源优势,在课程开设时过多地考虑就业因素而加重就业前景良好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忽略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后续课程。另一方面由于教学理念模糊,在课程设置上贪多图全,课程开设随意杂乱、缺乏系统性、误导学生失去学习重心。课程设置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导向,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一些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既无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过硬的应用能力,其它相关专业知识也不甚了解。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形成的观念,英语专业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培养英语比非英语专业学生用得更纯熟的学生的地方。由于大学英语迅速发展而使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拥有明确的专业的同时也有可能具备较好的语言技能,英语专业如果不进行适当调整,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而现在的英语专业教学,大量的还是对语言本身的分析、讲解;英语教师对语言、背景知识的讲解与学生以后的工作缺乏相关性,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由于基础教育高中阶段学生过早分科,考入大学的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匮乏不言而喻。

但是由于外语教学自身的规律,以及教师思想上的忽视,在外语教学中往往只强调模仿、复现、记忆,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薄弱的后果。不少高校都存在如下事实:如果外语系的学生和文科其他系的学生比试背诵、复述能力,外语系的学生多半能够占先;但如果大家一起讨论某个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的问题,外语系的学生中不少人就会言而无物了;不少外语系学生的文章,英文表达不错,可是内容贫乏。这种情况的出现跟他们知识面窄、思维能力差、缺乏创造性见解不无关系。

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科学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对于科学来说,知识是“硬件”,而方法和精神则是“软件”。

科学精神,指的是人的意识对客体的尊重精神和追求精神。科学精神在人自身的发展中有着重大的作用,使人能够积极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从而获得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

科学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古往今来,政治家、科学家、社会学家等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科学精神的实质。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的实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求真的理性精神,求实的实证精神,求新的创新精神。更进一步讲,科学精神涵盖:构成科学精神根基的实证和理性精神,促进科学进步的怀疑和批判精神,以及体现科学精神“灵魂”的自由创造精神。

因而学习科学知识并对科学知识进行反思的过程。即是接受科学精神熏陶的过程。因为科学理论和科学体系的静态结构、科学知识产生、确立和发展过程,以及科学知识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广泛与深入等等,都有可能在科学精神方面给人以某种启迪和教育。

四、科学精神培养途径

对于一个民族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基础在教育。科学精神和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学生们往往联想到的高不可攀的“真知灼见”和“创造发明”。只要诱导学生勤于思考,并提供他们实践和训练的机会,这种能力通过给学生创造条件而可能培养出来。

首先,学校要提供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其次,教师要自觉地把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作为自己的崇高职责,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第三,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第四,如果教学中采取能激发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有助于对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后,也是针对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重中之重:设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因为科学知识的讲授是培养科学精神的基础。如果不考虑扩大知识面,就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无法完全适应未来的工作,在外语领域也难有建树。其实扩大知识面和外语学习并非是矛盾对立的,人类的各种知识是相通的,某一门类的知识往往能对另一门类的知识有所启发。也许从表面上和短时间来看,读非英语类书籍占去了一定时间,但从长远看不但不会影响英语学习,而且会有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掌握。

综观其他学校进行的改革,不同的大学基本根据自身的情况设立相应的课程。比如清华大学的英语专业为了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基础、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广泛的人文、科技、经贸等专业基础知识。毕业后能从事翻译、教学、商贸、管理、国际文化与科技交流领域工作的高级英语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就突出清华大学独特的学科交叉、文理工渗透、中外古今贯通的特点。清华大学英语专业自1983年恢复招生以来,由于历届学生具有文理渗透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始终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具有可塑性好、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和欢迎,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像中国科技大学这样以理工科为主的,其外语系英语专业偏向科技英语方向,招收理工类学生,培养具有宽厚自然科学基础及一定专业知识,具有较广播的文、史、哲修养的英语专门人才。而其英语专业(科技英语方向)主要学科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普通物理及实验、计算机语言及应用基础系列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第4篇: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

[关键词]旅游管理;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0-0107-05

一、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内涵

(一)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语言界定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校所教授的和国家教育部所规定的第一外国语是英语。因此,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中的两种教学语言应当界定为中文和英文。

(二)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概念

1.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初级定义:在非外语之外教学中提高专业英语能力

高校双语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下位概念,自然高校双语教学也应达成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因而向大学生传授相应专业的系统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大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也是高校双语教学的核心基本任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需要用语言作为载体,因此,我们就以核心基本任务为出发点,从语言载体这一角度来给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下一个初级定义: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是指在非外语专业教学中,使用英语原版教材,通过双语对本专业的课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任务是使大学生既能用中文又能用英文掌握和应用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既能用中文又能用英文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初级定义告诉我们,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仍属专业教学,英文只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一种教学语言,形成大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2.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中级定义: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是其内核

高校是按专业来组织教学的,专业教学又是通过若干门课程的教学来展开的。因此,高校双语教学自然要落实到课程的双语教学上。在我国高校,不同的专业有一些相同的课程(公共课程),相近的专业有少数共同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不同的专业还有若干反映本专业特点和特色的课程(专业课)。我们把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统称为专业课程。那么,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双语教学是不是指所有课程(不包括外国语言课程)都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呢?对此问题的回答,形成了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中级定义。我国高校的公共课程多为帮助大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使大学生增强体质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容,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并且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没有直接关系,因而,公共课程是否双语教学并不影响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界定。于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中级定义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是指在非外语专业教学中,使用英语原版教材,通过双语对专业课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中级定义指出,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内核。

3.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高级定义:重点是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专业课程

由于我们所说的专业既包括自然科学的学科专业又包括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而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往往有一些专业课程涉及我国的乡土风情、民族传统、民间传说甚至宗教文化,对于这样的课程,是不会有英语原版教材的。所以,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并不强制要求对所有专业课程都用双语来进行教学,只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用双语进行教学(称其为专业双语课程)。当然,用双语来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专业课程应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这里,专业双语课程到底应该包括多少门专业课程是没有统一标准的,但有一个基本原则,即自然科学的学科专业的专业双语课程的比例较高,甚至要达到百分之百;而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的专业双语课程的比例较低,甚至一门也没有。至于提出用双语来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专业课程能综合地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知识和技术的原则要求,是因为双语教学的核心基本任务所致。所以,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高级定义为:指在非外语专业教学中,使用英语原版教材,通过双语对本专业的一部分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专业课程或全部专业课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高级定义认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并不是指对所有专业施行双语教学,施行双语教学的专业双语课程是指一部分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专业课程或全部专业课程。

(三)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内涵

通过上文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逐层深入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关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内涵的有关认识: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仍属专业教学,英语只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一种教学语言;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并不是指对所有非外语专业施行双语教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内核,施行双语教学的专业双语课程是指一部分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专业课程或全部专业课程;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使学生既能用中文又能用英文掌握和应用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既能用中文又能用英文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即形成大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

二、旅游管理双语教学现状

笔者曾就双语教学现状对接受过旅游管理双语教学教育的200名(男100名,女100名)大学生进行了校内网上问卷调查,包括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评价、对教学中语言的要求及双语教学对英语水平的提高。统计数据见以下三表: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支持双语教学的学生多于反对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对于双语教学持肯定态度,对双语教学提高自己的专业及外语水平充满希望。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也可从表3得到反映,大多数学生在听、说、读方面进步最为明显。但不满意的学生也占22%,甚至还有十分不满意的学生,有34%的学生持观望态度。这表明现行旅游管理双语教学有很大的可行性。表2反映出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对双语教学语言的要求也不同。要求以汉语为主的学生占29%,要求全汉语教学的占10%,这说明英语水平不高的大有人在。针对高校双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探索适合不同情况、满足不同需求的可行性双语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三、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合格的双语师资

这是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目前的情况是,外语水平较高的教师一般不具备专业知识,而懂专业知识的教师其外语水平,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低。目前在高校任教的多数教师基本上都能够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英文资料,也能够用英文撰写论文,但听力和口语普遍不太好,教师们对自己讲英文、说英文的能力没有足够的信心,宁愿用中文讲授而不愿意用英文,即使是用英文讲课,课堂上也只念讲稿而不能展开讲授。专业课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是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首要问题,而建设一支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队伍是双语教学成功进行的基本条件。双语师资的严重缺乏是导致双语教学难以推广的关键因素。

(二)学生的外语基础薄弱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除了取决于教师能教之外,学生必须能接受。对于学生来说要顺利地听懂用英文讲授的专业课内容,英文基础要好,听力要强。一方面在专业课学习中,学生对新学的许多专业知识、名词、概念,从认知到理解有一个过程,用英语讲授,会加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和掌握的难度;另一方面,我国中学阶段学生学的英语普遍存在重读、写,轻听、说的实际情况,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远落后于双语教学的要求。学生普遍反映双语课涉及专业英语词汇太多,课堂上师生交流少,收获不大。实践中也常出现教师完全胜任英语教学,而学生却无法接受而最后被迫改用中文授课的现象。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是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瓶颈。

(三)英文教材建设滞后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媒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物。不管是全英语还是部分英语的双语教学模式,采用英文教材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对于大学来说,双语教学应使用优秀而先进的外语原版教材,这是教育部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任课教师选择外语原版教材的信息渠道狭窄,即使选定了外语原版优秀教材,因其使用量小、价格昂贵,学生也难以承受。目前全国统编的专业课英文教材寥寥无几,从国外引进外文教材尚存在着教材来源、资金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在没有合适教材的情况下,教师要进行双语教学,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自编、自选教材,这大大增加了进行双语教学的时间投入。因此,外文教材建设滞后是双语教学存在的又一重要问题。

(四)缺乏成熟的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缺乏一种成功、成熟的双语教学模式。我国发表的绝大多数关于双语教学的文章还停留在介绍国外的双语教学和对非外语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实践的总结汇报上,双语教学理论研究严重滞后。尽管双语教学实践方面的论文很多,但是这些论文大都缺乏理论和实证。大多数论文只是汇报了该作者的双语课堂模式,而缺少对双语教学各个环节的详细描述和探究。双语教学过程中、英汉语的使用比率等问题也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因此,加强对双语教学理论的研究,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模式,也是国内各高校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国外双语教学基本模式的借鉴

国外双语教学理论的研究较早,与政治文化发展紧密相连,主要形成了五种较为稳定的教学模式:

(一)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Bilingual Immersion)

有些文献上也称隔离式语言补救模式(Segregated Language Redemption)。该模式是把学校中外语较差的学生从常规环境中隔离出来,完全使用一种非学生母语的第二语言进行教学,以外语作为惟一的教学语言。

(二)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这是指学生进入学校初,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用外语教授各科目,为外语水平不高的学生提供最流行的双语教学。

(三)母语发展性双语教学模式(Language Development Bilingual Education)

此模式又称保持型双语教学。在学生刚入校时,使用母语教学,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教学,有的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母语教学与外语教学同样重要。

(四)综合式丰富双语教学模式(Integrated-Enrichment Bilingual Education)

该模式由加拿大首先倡导,分外语融合模式。外语融合是通过创造完全的外语环境,用多种方式或渠道对学生开展外语教学,几乎不用学生的母语。而后一种融合则相反。

(五)双向式双语沉浸教学模式(Two-way Bilingual Immersion)

此模式是在同一班级对以英语(或其他语言)为母语的学生和以英语(或其他语言)为第二语言的学生中进行双语教学。一种语言的学生能为另一语言的学生起示范作用,角色在一种语言的“能手”和另一种语言的“新手”之间互换。还有一种被称为“新殖民”式双语教学模式,在文献中出现较少,是指在以前欧洲殖民地国家(或地区)由于长期受殖民文化的影响,政治独立后仍保持着原来的母语与外语并存的教学模式。国外的几种教学模式的应用都有其特殊的社会目的和教育目的,不能把任何一种模式照搬到我国高等教育当中,必须根据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地区、学校的差异,借鉴国外双语教学模式中合理的做法,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双语教学模式。

五、旅游管理双语教学模式探索

(一)双语教学要避免与ESP教学相混淆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教学指的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这也是我们目前大多数高校采取的模式。即常说的专业英语教学,如管理英语、科技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ESP教学中语言是其教学内容,是以学习英语语言为目的的语言教学课程;而双语教学突出的是英语的运用,英语是作为课堂工具进行学科知识讲解,专业知识是其教学内容,是以学生能运用英语就学科专业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交流为目的的专业知识课,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双语教学课中学生从纯粹的语言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注意力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利用英语去了解、认识学科知识,以开阔的视野和不同的思维进行学科专业概念的判断、推理和归纳,从而掌握专业知识。我们不能因为采取双语教学模式而降低学科知识目标的要求。现在有些双语教学就是词汇讲解加翻译,或语言分析加翻译,这必然导致双语教学课成为纯粹的语言教学课,完全背离了双语教学以提高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语言应用能力为目的的初衷。我们可以把ESP教学和双语教学结合起来,在模式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增加ESP教学,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双语教学。

(二)采取的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各高校应加大投入,在专业教师中选拔基础较好的进行英语培训,并从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双语教学的师资储备。如在青年教师中挑选专业精深、英语底子好的教师到国内著名的大学进修学习,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另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作为双语教学的师资;或者将优秀的教师送到国外进修学习,一方面能使教师学到本学科的最新科研成就,掌握最新的学术动态,另一方面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为回国从事双语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2.实行分层次教学

由于经济条件和地域条件的差异以及接受能力和喜爱程度的不同,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按同一进度和同一水平要求同堂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势必给教师教学增加难度,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为了更有效地实施双语教学,高校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采取分层次教学的办法。一般来说,考虑到国内师资和学生的外语水平,双语教学可以分成如下三个由浅到深的层次:一是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中文板书,中文讲授;二是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板书,中文讲授;三是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全部用英文讲授,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并且用英文完成作业和考试。

3.加强英文教材和图书资料的建设

教材是专业知识的载体,是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保障。教材建设中,引进原版教材是一个重要途径。但在实践中,使用原版英文教材费用高,学生负担重,由任课教师自编又容易出现随意性和语言偏差。因此,各高校应成立进口教材审查委员会,负责对拟进口的教材、音像、电子教科书和教学辅助材料进行审查和管理。对于有些专业课程,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课程,由于专业设置、培养方向和教学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能没有配套的原版外语教材,因而,要组织教师编写适合我国学生特点以及国情的教材。

4.加强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

各高校及教育工作者应就如何营造双语环境,怎样使用双语教材,如何培养双语师资,如何检测学生的双语教学效果,如何建立评估体系等系列问题,结合国内外双语教学现状,对双语教学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模式。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过程循序渐进

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互动式教学,既要强调教师的讲授,又要强调学生主动地参与,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同时,采用案例教学、任务型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幻灯片、网页)进行演示,开展模仿、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辩论,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一改学生处于被动、课堂气氛沉闷的状况。这就要求学生能积极投入和参与,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而且双语教学班级的人数应限制在35人左右。双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能力上、心理上都有一个从易到难、从生疏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因此,不能仅靠某一两门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必须依赖一系列学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行,才能达到双语教学的目标。

虽然对于双语教学总是存在着两种声音,对是否用英语进行学科知识教学也存在着争议,但双语教学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据澳大利亚语言学家发现,双语教学不仅是学习外语最好、最快的方式,而且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文化思维的能力。双语教学把语言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有机结合,赋予英语教学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使学生学英语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能够真切而具体地感受到英语作为工具的重要性,双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把英语学习变成了一个语言自然习得的过程,这是英语教学和专业教学的一场重大变革。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小,双语教学一定会上升到一个更高水平,一定会培养出更多同时具备丰富专业学科知识和扎实外语表达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四)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渐进模式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旅游管理双语教学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步骤分阶段进行。主要有三种教学模式,各阶段模式语言的变化依次如下所示:汉>英、汉≈英、汉

1.初级简单渗透模式

由于目前大多数本科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词汇量小、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差,第一阶段模式中教学语言汉语稍大于英语,将英语逐渐渗透到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之中,以增强学生对英语的感受;用英语板书教学内容的标题和专业术语、英文讲解少数专业性不太强的学科知识并组织课堂教学及提问;鼓励学生用英语或英、汉夹杂的形式回答问题。可使用根据英文原版教材、选取其中合适章节、以较浅显的文字编成的教材,以适应学生的需要,帮助他们消除对双语课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上双语课学专业知识的兴趣。这是初级教学模式,也是双语教学导入模式,可在低年级中采用这一模式。

2.中级融合过渡模式

教师上课时交替使用汉、英语,让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表达学科专业知识;更多地用英语讲解学科专业知识和介绍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专业性强的知识用汉语讲解;全部采用英语板书教学内容;组织一些专业问题的英语讨论,鼓励学生用全英语回答问题;布置专业知识英语原文素材总计及部分英语作业。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同时选用配套的国内教材作为参考。

3.高级双语思维模式

这是双语教学的最高阶段。课程采用原版的前沿外文教材;在英语为主体教学语言的专业知识讲授中,使学生学会用英语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自如地运用汉、英两种语言进行思维并解答问题。这一模式在学生熟练掌握英语、能完全理解和接受教师讲授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教师可以是本国的,也可以是外国的。

第5篇: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

一是教学模式落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相关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为主。由于是老牌学科,课堂上,教师仍是主角,在讲台上娓娓道来,学生在底下忙做笔记。有的教师甚至连多媒体课件都没有,采取“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得不到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无从谈起,有的学生甚至认为选错了专业,把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视为一种负担。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差,专业素质较低,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因此,就业率越来越低,就业形势严峻。二是教学理念存在偏差。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对这门学科的定位有失偏颇。他们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作家、文学人才的,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力就集中在文采和写作上,这种有失偏颇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够在相关企事业单位胜任文学评论、语文教学科研以及文化宣传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只有扎实掌握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并注重其他领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才能找到这门学科与当今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契合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才能具有竞争力。三是课程设置不尽科学。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2003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之中,对中文学专业规定开设的课程几乎没有发生改变,数量上一直都是十三门基础课程。这种课程设置早已不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科学的课程设置早就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汉语言文学专业悠久的历史一方面使得这门学科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长久地坚持这一教学模式也限制了这门学科人才培养的效果。以往,汉语言文学专业一般都坚持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模块相结合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为满足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应及时采取措施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水平。在扎实学习储备坚实的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但由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重视史实的连贯性而忽视对文学作品中文字魅力的品味,更谈不上对文学作品整体意蕴的赏析了,这也恰恰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差的原因所在。所以,应针对提高这门学科的应用性来适当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课堂赏析和评论具体的文学作品,并把自己对文学作品鉴赏和评论的结果与教师交流,对于学生未能深入透彻理解的,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深挖文学作品的内在魅力,并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学生,使他们体悟到文字魅力的同时,感受人文精神,逐渐培养自己感悟时代和历史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学校积极创造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得到实践锻炼,在实践过程中,找到自身知识的短板,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以此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操作水平。二是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教学理念,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中,找准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正确理念指导下才能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因为,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当中,语文老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语文老师的知识结构,是度量教学内容的一个标准。为了改变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应通过不断学习后“充电”,逐渐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这才能确保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在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技术的基础上,适应就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三是改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都沿用传统的课程设置,远远落后于时展的脚步,需根据现实发展的需要适当进行课程调整,才能切实提高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交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而这些能力恰恰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高校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社会所需人才这一核心,积极与教育主管部门沟通开展课程改革,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科学整合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有价值的知识,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

三、结语

第6篇: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

关键词:渐进式;双语教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应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培养优秀的国贸人才,我国高校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运用渐进式双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外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将国贸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身具备国际性和专业性,其专有名词非常多。教师教学要想培养学生的外贸业务能力,就要让学生掌握这些专业性词汇,进而培养学生更深层次的外贸专业知识。

一、渐进式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就是用外语进行其他学科的教学,该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科教学和外语教学相融相合,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提升了外语教学的实践效果。而渐进式的双语教学则是指系统规划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比如,怎样设置课程、选择什么教材以及课上外语使用比例等,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学习方法等,逐渐增加外语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的使用比重,从而提升学生的外语实践效果,达到专业学习目标。实际过程大体上是教师通过渗透和整理,思考教学模式,根据各个专业的特征和专业课程系统,把各个学科综合成一个载体,为学生提供一个语言教学环境。学生通过思考,用外语解答问题,并且从中获取相应的科目知识。

二、渐进式双语教学方式

第一种,外语教学,中文考试。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外语教科书和外语辅材料类型,并运用外语书写板面及总结课堂教学知识,比如,讲解外语中的名词和定义,适当运用外语课件,但是作业和考试等都使用中文。第二种,外语教材,中文教学。教师使用外语教科书,运用外语教学课件,而课上运用中文讲解教材内容。第三种,外语教学,师生外语互动。教师采用外语教科书,用外语进行讲解,要求学生也运用外语进行互动,并且作业和考试等都使用外语,但是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学生具备较丰富的专业知识。这几种教学方式都是渐进式双语教学方式,具备合理性和科学性。

三、在国贸专业课程中运用u进式双语教学

1.国贸专业渐进式双语教学的目标

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中双语教学模式成了一种普遍且效果显著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强化了国际贸易的专业性知识,还学习到国际贸易的相关专业外语。渐进式双语教学要求学生做到全程使用外语沟通,提升自己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

2.国贸专业渐进式双语教学

教师经过教学分析,确立双语教学的目标,设置渐进式双语教学课程。国际贸易课程的专业性知识包括国贸理论、国贸市场、国贸结算以及金融等基础知识,这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可以运用渐进式双语教学模式,就是在学生刚入学时使用母语,随着课程的深入教师逐渐使用外语进行教学;对于其他学科可以依然采用中文进行教学,或使用外语教科书但用中文进行讲解。比如,单证教学、贸易实务教学、函电以及商务外语教学等,都使用外语教科书。学生只有具备相应的外语知识,才能在实际工作当中灵活运用,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书面沟通,都应达到国际标准。因此,教师要采用双语教学模式,使用外语教科书,在课堂中用外语和中文进行教学;教师也可以在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后,采用全外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用外语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四、结束语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需要培养具备国际性专业知识水平的优秀人才,因而,采用渐进式双语教学模式,有利于国家尽快走向国际化。但是国贸专业课程运用渐进式外语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工作,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逐渐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习惯,进而推动国贸专业课程渐进式双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光华.论渐进式双语教学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122-124.

第7篇: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

关键词: 英语专业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行了四分之一世纪的经济与社会改革。纵观这场经济改革的实际过程和当今社会结构的基本格局,可以认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在中国经济内部初步形成。然而,提供人力资本的教育体制仍旧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给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国内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而建立的,这种模式以特定的职业岗位为目标,以生产对象或生产过程划分专业,强化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教育,特点是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不足是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在很窄的专业范围内发挥作用,缺乏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这与经济发展的发展脱钩。

一、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很多弊端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的是外语的交际技能,语言说到底只能是一种工具,她只有与其他职业技能融合起来并应用其中,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其价值,更加充分地为我国的各项经济建设服务。然而,目前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普遍存在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一面,“语言不精”、“专业不专”的现象还未能根本改变。在本科教育中,英语专业学生学到的是语言的基本能力,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习不够深入,知识面不够宽。所以,单纯学习英语的毕业生往往在应聘时表现出一定的弱势。由于主要进行技能训练,外语专业毕业生一般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学习系统性的专业知识能力较弱,什么都知道一点,但什么都不太清楚。到了具体工作岗位上,需要尽快适应所承担的工作,所以学生校内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远远满足不了拟就业岗位的要求。

单一型英语人才不如复合型英语人才具有竞争力,就是因为英语专业学生知识面狭窄,除日常交流的基本技能外,对公文写作、经济贸易、电子科技等专业技巧和术语都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在特定行业中还需进一步学习。这就为国内各大院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敲响了警钟。其课程的设置不能脱离市场的需求,其教学目标应瞄准市场,并最大限度地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基本标准保持相同。所以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人才是高校英语专业应对新形势下人才就业的重中之重。

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多学科交叉,特别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求助于多学科融合来解决各种问题,促使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21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渐融合的时代,针对现代科学校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使学生学习更广泛更均衡的科学知识课程,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

二、复合型人才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复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复合型人才,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正如专家指出的,由通才转向专才,再由专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化,并不是一种回归,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涵。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特征有以下几点:

1.基础宽厚,知识面广。

复合型人才要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深厚的基础,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条件,也为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

2.知识的交融。

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绝非松散没有联系的,而是相互交叉、融合的,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而且容易有所创造。学科知识能否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以下路径:基础教育不分文理科、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合理化及强大的资金支持。

1.基础教育不分文理科。

复合型人才的显著要求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从这个意义上讲,首先要打破高中文理分科应付高考的体制。基本教育阶段文科与理科为了高考而分科,阻碍了学生继续探索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热情,一心为了应付高考而放弃某一学科的学习。表面上是节约了时间与精力,其后果是造成了某一方面知识的缺失。据笔者观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心理成长的三个时期中,小学阶段学生除积累一些必要的知识外,倘若对学习有兴趣、对陌生事物有好奇之心,基本可以说成功;初中阶段,倘若对学习有兴趣、对陌生事物有好奇之心,也可以说成功;高中阶段,如果学生具有一定的个性倾向或兴趣爱好,有思辨的能力,又具有一定毅力,那么其发展的潜能不可低估。然而,强行的分科使学生的关注点马上变化,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减少。进入大学后,部分同学尽管在大一、大二时间段不分具体的专业,但是文理科的局限性已造成了学生认知结构的缺陷。

2.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合理化。

目前我国的专业设置不合理,表现在学生一旦选定专业,就不能调换,此外,经济形势已发生变化,有些专业已过时。所以可选择的路径是高等教育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对学生的培养分三个不同阶段:第一、二年,进行宽口径的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教育;第三年,课程内容则偏重学生的应用知识,同时要到企业实习;第四年,学生需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成具体项目。学校与企业密切结合的做法,学校专业的设置变得合理化,真正做到产、学、研一条龙。

四、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举措

1.改革目前的管理体制,增强外语人才政策的创新意识。

注意吸收借鉴一些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提高外语人才政策的集成度,涵盖外语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外语人才开发的各个环节,使外语人才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步推进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企业领导在外语人才选拔任用、业绩评估、激励监督等方面积极探索,在事业单位引进竞争机制,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建立外语人才市场体系,使市场配置外语人才资源的作用日益明显;改革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并建立各项新制度,保障和促进各类外语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

2.适应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方向。

通过市场调查,在掌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一套“语言+专业”的培养模式。比如英语专业内设置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工程英语等方向。在培养方式上,坚持专业与基础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技术与素质并重的原则,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

3.调整课程结构。

修订专业建设规划,大体上体现一、二年级侧重外语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针对三、四年级的学生开设更多富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从大一到大二,以培养大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基础、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为主,体现外语人才的语言优势。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视听说、第二外语、英语笔译、实用英语语法等,初步确定专业意向。大三到大四阶段,学生在学习专业必修课的同时,可以选择满足某一专业方向的成组课。

4.注重第二外国语教学。

在全球科技、经贸高速发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十分频繁的今天,对于当代高校毕业生来说,学习并掌握一门第二外语无异于如虎添翼,对于其就业、社会适应性和在国内外进一步深造均有所帮助。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许多相关职位空缺,只有很小一部分是针对英语人才的,绝大部分职位招聘的是日语、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人才。由于这方面的人才相对稀缺,企业在工作经验上的门槛放的比招聘英语人才的低出不少。根据市场需要,结合自身实际,适当缩减英语课程,扩展第二、第三外语课。

5.建立校内校外的各种英语专业实训基地。

首先要立足校内,利用网络建立专业侧重不一的实践中心。教师借用电子技术与网络技术配置形成内部的局域网建立起专业不一的英语实践中心。其次必须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建立企业与学校合办的各英语实习基地。

6.以文化研究为切入,巩固和扩大外语学科的传统优势。

语言只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语言学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当前,中国外语教学的一个紧迫任务是确立文化研究和文化学习在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在下一阶段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巩固和扩大语言学科传统优势的学科建设,突出文化研究的重点地位。(1)外语学校将重点加强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朝鲜语(韩国语)和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等学科的建设,建立健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研究方向。各方向将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开出全面的基础课程,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课程体系。(2)成立“跨文化研究中心”,切实加强文化研究。在同一语言学科点内加强语言、文学和文化之间的“跨学科研究”,将语言、文学和文化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交叉研究。大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并设立和出版文化比较方面的学术专著系列丛书。(3)充分发挥“中国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的资源优势。研究中心将在外语教材编写理论与实践研究、外语教学方法研究和外语教学技术研究三个方面开展理论的、实证的研究工作。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建立适合我国外语教学需要的外语教材编写、使用和评价的理论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方法,指导外语教学实践。(4)大力发展高级翻译学院,高级翻译学院要以培养能在大型国际会议和各种高层次国际交流活动中充当同声传译等高难度翻译工作的拔尖外语人才为目标,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口笔译教学和科研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合格的国际性口笔译人才。

7.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充实和提高复合型外语专业新的竞争优势。

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两个看似方向相向的影响:一方面,学科分类和专业方向越来越细化。另一方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必须传授广博的知识。对大学生实施通识教育是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每一所大学都必须在下一阶段打破文、史、哲、国、经、法等人文社科间的壁垒,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列入教学计划中。学生必须修完一定数量的哲学、地理、历史、艺术欣赏等人文社科类课程的通识教育学分才能进入专业课程学习,这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为建立创新型国家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另外,还应该特别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设置与教学,作为外国语大学培养的人才,其首先应该对本国的文化有较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所学的外国语言,才能更好地体会所学的外国文化。

8.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的人才,专业教师应同时具备英语语言和专业知识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包括商务知识素质和社会实践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性的专业知识应是专业教师基本的素质。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是英语语言专业,他们基础英语的教学能力较强,但商贸知识欠缺,更没有商贸实践经验。他们虽然精通英语,但对于英语以外的其他专业知识了解不深,很难胜任英语专业方向复合课的教学。根据师资队伍现状,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应是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努力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强化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最终形成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富有朝气的师资队伍。

五、通过有效途径和方法,着力构建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

1.基础扎实。

基础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对每个人来说是必要的。基础性课程或课程的基础理论,只有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才能使学生在知识激增的信息社会中适应知识更新和淘汰的挑战。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基础的“牢固”和“扎实”上下工夫,使学生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运用综合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同时,增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专业的基本实验和研究技能、计算机能力、中外文能力等,不断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竞争中的可持续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

2.知识面广。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现代化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和知识、技术的迅速更新,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高度综合性。这两个特点使得社会专业概念淡化,人们在从事一项工作或转移到另一个新的工作领域时,除了基础知识之外,广泛的知识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等学校在教育内容上要紧跟上新技术革命的形势,更新技术,注重课程配套、知识结构和层次结构的完整性,扩大学生知识面,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专业训练,以后就能够适应不同专业、跨学科领域的工作或研究。

3.素质全面。

即要使学生具备把自己的事业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融为一体的品格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崇尚“真、善、美”,勇于坚持真理、热爱祖国的思想道德;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深厚底蕴的人文修养,具有自信、乐观、豁达、合群,不怕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等。

六、结语

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其功能是交际,这一功能决定了英语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即要求英语人才必须具有实际应用外语的能力。学校应将现有的教学模块进行重新整合,更新拓宽已有的学科课程内容,增设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相关的课程,以及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从事英语专业工作的各种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培养出企事业急需的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就意味着这样的人才不仅要掌握基础扎实的语言能力,还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意味着能在工作实践中具备在相关领域继续学习的潜质和创新能力。要实现这样的人才目标,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是重要的保证。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还会给英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只有在办学实践中不断适应、不断调整、不断完善,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现代人才品质与新人本教育.教育研究,2011(11).

[2]人才模式与现代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2011(5).

[3]武汉大学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湖北日报,2012.7.6.

[4]戴炜栋.关于面向21世纪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J].外语界,2009(4).

[5]刘艳萍.高职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第8篇: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55)

摘要:对高职院校应用型翻译本科专业的设置展开研究,探讨我国高职院校应用型翻译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专业知识与能力构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问题,指出高职院校应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开放联动和协同育人,培养以行业为导向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应用型翻译本科专业;专业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6-0018-0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我国翻译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我国翻译产业的爆炸式增长以及社会对专业翻译人才的巨大需求,使得近年来我国的翻译学科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0年9月,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已达158所。截至2011年5月,国内已有42所高校获得了教育部批准设置翻译本科专业。另外,更有近百所院校在英语专业中设置了旨在培养专业翻译人才的翻译专业方向,翻译专业已经成为广受社会和学生欢迎的新型外语类专业。

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迫在眉睫。面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产生的巨大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开始探索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和向应用型本科转型,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高职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大背景下,高职院校也应适应市场需求,将翻译专业从英语专业中分离,积极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便在翻译人才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笔者以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普通高校翻译本科专业为坐标和参照系,厘定高职院校应用型翻译本科专业的内涵,具体探讨我国高职院校应用型翻译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专业知识与能力构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问题,指出高职院校应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开放联动和协同育人,培养以行业为导向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翻译本科专业应培养何种规格的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科专业定位是否准确,也关系到人才培养是否具有社会适应性。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翻译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以社会需求和行业导向为依据,还要考虑培养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要做到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并重,让学生不但具有良好的双语转换能力与必备的经贸、科技、旅游、医疗等行业知识,亦兼顾到人文科学素养训练,以保障学生具有更好的就业能力,毕业后能发挥所学,顺利投入职场、服务社会。高职院校翻译专业应该培养的是应用型翻译人才。

高职院校培养翻译本科人才,不能照搬其他普通高校的做法。普通高校培养的是研究型、通用型翻译人才,以训练文学、语言学方面的翻译人才为主,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高职院校培养的则是应用型翻译人才。虽然这两种人才都具备专业及相邻专业的知识,具有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但两者在知识领域、能力侧重、研究能力强弱等方面有较大差异。

高职院校的翻译人才培养应该依靠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将翻译人才培养与经贸、科技、旅游、医疗等行业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有机结合,使翻译专业的毕业生既具有过硬的双语转换能力,又具有普通高校翻译专业毕业生无法比拟的职业技能与专门行业知识。通过学校、行业、企业的开放联动,创新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校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解决翻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顽疾。

此外,高职院校的翻译专业还应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走有特色的、适合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之路。例如,深圳的高职院校应根据《深圳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关于深圳市“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与经济国际化紧密相关的国际贸易、外商投资、国际物流、国际金融、企业国际化经营等行业,以及重点改造提升名牌高端服装、钟表、家具、黄金珠宝、印刷包装、模具制造等六大优势传统产业的规划,重点培养面向上述行业与产业的翻译专业人才。

概言之,高职院校翻译本科专业应培养以行业为导向的应用型翻译人才。“以行业为导向”是指高职院校的翻译人才培养应该紧密结合行业,接受专门针对经贸、科技、旅游、医疗等不同行业的行业培训与行业教育,使之毕业后便能马上从事该行业的口笔译工作;与普通高校以通用型翻译人才为培养目标不同的是,高职院校翻译本科强调对学生施以密切结合行业、企业的实用翻译能力训练,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进入职场。具体做法是对学生实行阶段性训练,低年级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与翻译技能,到高年级阶段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在自愿报名和选拔的基础上进行方向性分流,采用“翻译+商务”、“翻译+科技”、“翻译+法律”、“翻译+医学”等模式培养翻译人才,针对不同行业需求对学生施以相关行业教育与行业培训,并以行业为导向进行专门的翻译素材、行业术语、翻译技巧训练,以适应特定行业之翻译需要。

人才培养模式

那么,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以行业为导向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与技能呢?我们认为,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结构应由双语技能、翻译技能、通识教育、人文素养、行业知识5个模块构成(详见表1)。双语技能主要包括外语语音与语法等语言知识、外语听说读写技能、双语演讲与辩论技能等。翻译技能主要包括口笔译技能、口笔译理论等。通识教育主要涵盖跨文化交际能力、所学语言国家概况、外国文学基本知识、计算机与网络运用等。人文素养则涵括创新能力、中外文化素养、团队合作精神等。行业知识主要包括行业背景与概况、行业业务知识与技能、行业操作流程与模式等。

具体而言,高职院校的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首先,与高职院校培养的专科人才相比,其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上应有较高层次的提升,应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与高职院校专科人才培养强调某种专项技能的获得不同的是,翻译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应将激发兴趣、培养意识和挖掘潜力作为重点。高职院校翻译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基本的人文科学研究方法、宽广的学科视野,而且还要了解翻译中的基本问题、翻译行业的基本规范与要求,具备从事口笔译实践的良好能力,能够合格、独立地完成一般性的各类翻译任务。因此,高职院校培养以行业为导向的应用职业型翻译人才,既要考虑到行业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又不可只片面强调翻译技能的训练;既要尽量明确翻译专业的内涵,又不可将其专业知识与能力限定得过于狭窄。

其次,高职院校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要处理好实践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关系。娴熟准确的双语转换能力当然是本科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目标。毕业生的实操能力固然重要,但绝不可过分强调。高职院校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必须关注学科素养的培养,但这不是传统的翻译理论课,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训练,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位置,知道人们讨论翻译现象的视角与思路,学会对其进行总结与反思。也就是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思维能力。

再次,高职院校翻译专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翻译技术应用能力。现代翻译技术主要指机器翻译技术和译文文本的编辑和修改方法等。在培养学生使用机器翻译时,除了对软件实用技术的培训外,还要训练学生对译文错误的识别能力,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错误并予以改正。

课程设置

围绕以上所提出的高职院校翻译本科人才应具有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可考虑分为相应的5大模块,即双语技能模块、翻译技能模块、通识教育模块、人文素养模块和行业知识模块。双语技能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对母语与外语的感知、理解、欣赏、比较、使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母语水平,打好外语语言基础,将外语的运用和交际能力提高到中高级水平。翻译技能模块则以翻译的理论、知识、技巧、方法和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口笔译能力,使学生掌握不同行业领域的基础笔译技能以及各种场合的联络口译和一般难度的交替传译技能,掌握作为职业译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定的口笔译实践经验。而通识教育模块则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跨文化交际、外语语言文学等基础知识的培养。人文素养模块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人文素质、团队合作精神为目标。行业知识模块则以传授各相关行业的知识、理论和原理为目标。

上述5个模块不是各自孤立的,也不是处于同一层面,它们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有主有次、互相联系。其核心是翻译技能模块与行业知识模块,双语技能、通识教育和人文素养模块是为学生最终获得翻译能力和行业知识服务的。学生的翻译能力和行业知识是在5大模块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知识、能力等相互融通、综合作用、内化而成的。

高职院校翻译专业本科四年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一、二年级)和专业教育阶段(三、四年级)。基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打好双语基本功,提高双语运用能力,并具备初步的口笔译能力,为进入专业教育打下牢固的语言与文化基础。专业教育阶段的学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笔译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各种常用文体的笔译技能及各种场合的口译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一定的口笔译经验;另一方面,专业教育阶段的学生可根据“翻译+商务”、“翻译+科技”、“翻译+法律”、“翻译+医学”等模式进行方向性分流,在这一阶段必须强化行业知识教育,对学生施以相关的行业训练与行业培训,使学生对相关行业的发展概况、基本业务知识与技能、行业操作流程与模式有较深入的了解。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翻译专业的教学方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由于译者的文化背景、思想意识、性别种族等因素都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其翻译行为。因此在翻译教学中要以学生主体为中心,在着力提高两种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加强两种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具体而言,高职院校的翻译教学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教学方法:翻译工作坊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实践教学。

翻译工作坊教学法 所谓“翻译工作坊”,就是一群从事翻译活动的人聚集在一起,就某项具体翻译任务进行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并通过不断协商最终议定该群体所有成员均可接受或认同的译文的一种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翻译工作坊”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高强度的翻译训练,让学生通过“在翻译中学习翻译”、“在合作中学习翻译”、“在讨论中学习翻译”的方式,感悟、领会和把握翻译的真谛,不断提高翻译能力,为他们日后独立从事翻译活动打下基础。工作坊可以提供一个广泛观察自我和他人的环境,参加者通过一系列任务明确的练习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去发现认知的盲点,对照教学要求,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改善现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根据翻译工作坊教学的特点,教师需要扮演调解者、组织者、创造者、促进者、监管者、引导者、指挥、教练等角色。教师在设计工作坊时,要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设计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场景,在互动中让每个参与者都有“自省”的机会和可能。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或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国际应用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它以真实项目为依托,鼓励学习者在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中理解、分析、反思并按照要求顺利自主或集体完成相关任务。项目教学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在以项目为主导的实战式教学中,要处理学生——教师、学生——客户、学生——资源(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一旦进入职场,就可以顺利参与到项目中,尽快适应职场。

实践教学 翻译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学生一定要有相当的时间参加口笔译实践,把社会实习作为高职院校翻译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学习内容。实践教学可以与项目教学法有机结合,在完成真实翻译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加大专业实习的比重,在教学中融入翻译市场的相关因素,笔译交稿时间、译文编辑、口译到场时间、着装规范等。高职院校的翻译本科教学还应该强化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在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各方面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来。

结语

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翻译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以社会需求和职业导向为依据,还要考虑实现培养目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要做到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并重,培养以行业为导向的应用型翻译人才。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结构应由双语技能、翻译技能、通识教育、人文素养、行业知识等5个模块构成。高职院校翻译本科专业各课程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连续性和层级性。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分为相应的5大模块,即双语技能模块、翻译技能模块、通识教育模块、人文素养模块和行业知识模块。这样才能确保高职院校最终设置的翻译本科专业能形成针对不同行业领域的教学计划,并突出翻译技能训练和翻译能力培养,形成以理论为支撑、以成套教材为辅助、以教学理念为指导的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韩虎林.刍议翻译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7(8):52-53.

[2]李明,仲伟合.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J].中国翻译,2010(4):32-36.

[3]刘和平.翻译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教学法研究[J].中国翻译,2011(1):37-45.

[4]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苏广才.地方院校开设翻译本科专业的思考[J].外国语文,2009(5):93-96.

[6]王传英,崔启亮.本地化行业发展对职业翻译训练及执业认证的要求[J].中国翻译,2010(4):76-79.

[7]吴青.本科翻译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谈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教学理念[J].中国翻译,2010(2):39-43.

[8]仲伟合,穆雷.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外语,2008(6):4-14.

[9]仲伟合.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J].中国翻译,2011(3):20-24.

第9篇:语文专业学科知识范文

1.教学的目的与基本任务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对教学一词作了如下定义,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这一论述告诉我们,教学是学校对学生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等全面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对学生的成长及未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独特的作用――通过教学,学生可以有效地获得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促进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可以不失时机地实现智力的进步,可以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和发育,可以获得进一步发展自我的能力和条件。

从教学的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推得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互活动,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健康成长,使学生能够成才。而学生成才的标准有五:一是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三是及时地实现智力的进步;四是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和发育;五是获得进一步发展自我的能力和条件。在学生成才的五个标准中,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标准处于基础地位:不向学生传授相应的哲学思想与品德修养的知识,形成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就会成为空谈;不给学生讲授关于体育运动、体育锻炼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和使学生健康成长的效用会大打折扣;不向学生教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不能谈提升学生智力,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自我的能力和条件就会走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因此,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成为教学的基本任务。

2.高校教学的目的与基本任务

高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场所,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是专业人才的“符号”。作为教学的下位概念,高校教学的目的与基本任务就是教学的目的与基本任务的具体化:高校教学的目的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专业人才;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向大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向大学生传授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使大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则成为高校教学的核心基本任务。

双语教学与高校双语教学:分类结果

1.双语教学

依据分类的不同角度或原则,我们可以对教学进行分类。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当然就离不开教学语言,依据使用教学语言的种类,人们把教学划分为单语教学和双语教学。单语教学也称为母语教学,其教学语言是学生的母语,是指所有课程(不包括外国语言课程)的教学语言均是学生的母语;双语教学亦称为多语教学,是指不包括外国语言课程在内的其他课程的教学语言除了使用学生的母语之外,还涉及一种或几种(通常是一种)外国语。

2.高校双语教学

依据教育层次(小学、中学与大学)的不同,人们又把教学划分为小学教学、中学教学和高校(大学)教学。高校双语教学是上述依据教育层次和使用教学语言的种类两种分类角度或原则交叉以后,将高校教学与双语教学相重叠的分类结果。高校双语教学仅指大学教育层次中的双语教学。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内涵

1.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语言界定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校所教授的和国家教育部所规定的第一外国语是英语。因此,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中的两种教学语言应当界定为中文和英文。

2.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概念

(1)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初级定义:在非外语之外教学中提高专业英语能力

高校双语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下位概念.自然,高校双语教学也应达成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因而向大学生传授相应专业的系统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大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也是高校双语教学的核心基本任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需要用语言作为载体,因此,我们就以核心基本任务为出发点,从语言载体这一角度来给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下一个初级定义: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是指在非外语专业教学中,使用英语原版教材,通过双语对本专业的课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基本任务是使大学生既能用中文又能用英文掌握和应用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既能用中文又能用英文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初级定义告诉我们,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仍属专业教学;英文只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一种教学语言;形成大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核心基本任务之一。

(2)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中级定义: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是其内核

高校是按专业来组织教学的,专业教学又是通过若干门课程的教学来展开的,因此,高校双语教学自然要落实到课程的双语教学上。在我国高校,不同的专业有一些相同的课程(称为公共课程);相近的专业有少数共同的基础课程(称为专业基础课);不同的专业还有若干反映本专业特点和特色的课程(称为专业课)。我们把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统称为专业课程。那么,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双语教学是不是指所有课程(不包括外国语言课程)都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呢?对此问题的回答形成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中级定义。我国高校的公共课程多为帮助大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使大学生增强体质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容,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并且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没有直接关系。因而,公共课程是否双语教学并不影响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界定。于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中级定义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是指在非外语专业教学中,使用英语原版教材,通过双语对专业课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中级定义指出,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内核。

(3)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高级定义:重点是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专业课程

前面论述了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核心是专业课程双语教学,那么,接下来的一个自然产生的问题就是: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双语教学是不是指所有专业课程都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我们将通过对该问题的分析来构成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高级定义。我们认为,由于我们所说的专业既包括自然科学的学科专业又包括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而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往往有一些专业课程涉及我国的乡土风情、民族传统、民间传说、甚至宗教文化,对于这样的课程,是不会有英语原版教材的。所以我们认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并不强制要求对所有专业课程都用双语来进行教学,只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用双语进行教学(称其为专业双语课程),当然,用双语来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专业课程应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这里,专业双语课程到底应该包括多少门专业课程是没有统一标准的,但有一个基本原则,即自然科学的学科专业的专业双语课程的比例较高。甚至要达到百分之百;而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的专业双语课程的比例较低,甚至一门也没有。至于。提出用双语来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专业课程能综合地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知识和技术的原则要求,是因为双语教学的核心基本任务所致。下面给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高级定义: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是指在非外语专业教学中,使用英语原版教材,通过双语对本专业的一部分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专业课程或全部专业课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高级定义认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并不是指对所有专业施行双语教学;施行双语教学的专业双语课程是指一部分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专业课程或全部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