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范文

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精选(九篇)

历史文化遗产价值

第1篇: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范文

一、瑶族村寨文化景观的构成

村落文化景观是指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村落为中心的文化景观的一种类型,通常反映出在特定的环境制约条件下,可持续利用土地的先进理念和具体技术,同时折射出建立这些文化景观所处的自然环境的特点和限制。村落文化景观是建立在土地的持续使用(农业)基础之上的一种人与自然的关联,它不仅包括自然要素,而且还包括人工要素。受自然因素、民族习惯的影响和制约甚大,从而具有极大的区域性和民族性差异。村落文化景观的特征是人类对自然长时间的干涉和使用中形成的,因此有别于人类有意设计的园林、广场等景观,也有别于鲜有人类改造印迹的自然景观,集中反映了在一个特定区域内人们生产、生活、生存的实际要求,如耕种、狩猎、捕鱼、放牧等各种广义上的农业活动,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习俗、、乡村社会结构等重要信息。

长久以来,我国一直片面地将民族村寨作为文物建筑及建筑群来看待。然而,完整的村落构建,不仅仅单单只有村落的建筑,还应包含了风景林、梯田、古道、民居、古墓及村寨内的其他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同时又与民族艺术、民族习俗传统、民族传统技艺等共同形成民族村寨文化景观遗产。

(一)悠久的历史源流

瑶族历史可追溯到五帝时期的远古时代,是与炎帝、黄帝并称华夏文明三始祖之一的蚩尤的遗裔。九黎在远古时代是一个部落联盟,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的今湖北、湖南及江西一带,江汉之区皆为黎境。《国语·楚语》注中所载:“九黎,蚩尤之徒也”。蚩尤与炎黄逐鹿中原,其部落为黄帝所败,部分遗裔汇入南蛮部落,逐渐形成了三苗的部落群体,而三苗正是瑶族、苗族与畲族共同的先祖。黄帝之后,舜、禹继续对三苗发动战争,并因夏、商、周等中原政权的持续影响,瑶族先民由此分化汇入到夷、蛮地区,在闽浙会稽山地区和两湖荆襄地区建立了新的聚居区。瑶人多自称绵、尤绵,绵乃蛮之转音,而自称是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的反映,可见瑶族是源流于蚩尤、南蛮文化的,是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传承者之一。

生活在洞庭湖南部的瑶族先民,秦汉称长沙蛮、武陵蛮,隋唐称“莫徭”,宋称“梅山蛮”。《宋史·梅山蛮传》记载:“上下梅山峒蛮,地其千里,东接潭(潭州,今长沙),南接邵(邵州,今邵阳),其西则辰(辰州,今沅陵),其北则鼎(鼎州,今常德),而梅山居其中”,即以今天的新化、安化为中心的洞庭湖以南、南岭山脉以北的湘水、沅水、资水流域与雪峰山区,活动面积将近5万平方公里。从唐末乾宁四年(897)到宋熙宁五年(1072)的时间里,瑶族先民与南方土家族、苗族、畲族等共同在梅山地区进入了一个多民族安定共处、和谐发展的时期。1995年,在广西恭城发现的明清时代的瑶族文物画卷《梅山图》,栩栩如生地记录了瑶族先民在梅山地区生活的场景,向世人展示了唐宋瑶族社会经济、生活、生产、文化、的情况,再次证明了瑶族先民在梅山地区已发展了有别于中原汉文化的灿烂文化。

自宋以后,随着中央政权对南方的持续开发并且实施压迫性的民族歧视政策,瑶族先民不得不离开梅山地区,最终在都庞岭千家峒地区开始分化,通过南岭走廊、湘桂走廊继续向南方纵深迁徙,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求生之旅。现代瑶族普遍将千家峒作为本支系的发源地,瑶族后裔向往和崇拜的圣地,其不单指的是地理概念,更是瑶族人民追求祥和、安定与幸福生活的心理归宿。瑶族各支系在不断分化和迁徙过程中,虽然存在与汉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长期交流,却始终同而未合,归而未化,并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在谋求生计方面,各自选择了不同的生存方式,使自己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在南中国广大山区和丘陵接合地带产生了以生态系统来区别的各种不同瑶族集团的亚种族,最终形成了现代各瑶族族群分支。正是这些各具特色的瑶族族群分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获取着维系民族生存的基本物质,努力培植和延续自己的种族,使瑶族成为具有坚韧不拔生命力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走上独立的发展道路。

(二)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

瑶族人民在长期的迁徙和生产生活中发展并流传下大量民间文学、历史文献和口头文学,少量诗歌或神话传说还遗存有汉文手抄本或唱本,不少作品受中原文化影响还融入了汉文化诗歌体裁、道教经文以及其他形式的文学元素,共同构成了瑶族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

瑶族的文学作品主要产生于汉晋以后,创作内容广泛,不仅有涉及到历史迁徙、族群发展、文学宗教、医学和农事的民间作品,还有记叙民族起源、历史迁徙等重要信息的《过山榜》、《祖图来历》、《千家峒源流记》等历史文献,是瑶民族一套完整的“百科典籍”。

在口头文化中,以创世史诗《密洛陀》、《水淹天》和《盘王大歌》最为著名,其中《盘王大歌》通篇长达数千行,描绘了民族历史和文化生活的广阔画面,是瑶民族文化的恢弘叙事史诗,瑶族人民通过节日祭祀、生产劳动和社交活动,以歌唱的形式讲述出来,使民族历史传统得以一代代流传至今,对后世的瑶族歌堂文学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2篇: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范文

关键词:老司城;价值;价值形态

遗产价值是指遗产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效用,即遗产对象的功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遗产作为全人类科研、教育、游览和启智等精神文化的活动场所,是人与大自然精神联系的理想胜地,是一种重要的公共资源,它的价值原生性是一种自然遗存,是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一种重要力量,也是人类文明历史的写照。老司城文化遗产的价值是老司城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及历史条件下,土家族居民世代相传、800多年土司制度代代延续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价值,包括土家族的形成,土家居民的生活、气质、习俗、礼仪、土司制度以及土司王朝等,具有不可移植、不能复制、不会再生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价值形态:

1、存在价值

老司城文化遗产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而且是具有独特性的存在价值,因为它是土家族之源,毕兹卡之根,土家族发祥之地,是一部土家文化遗产的经典,一部土家族历史文明的总汇,是土家族文明发展进步的象征和源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指出,任何一项遗产的毁灭和消失都将造成世界各民族遗产之有害的缺乏,保证传之于后代是“当前和将来文化的丰富与和谐发展的一个源泉”。保持遗产完整真实地存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无论怎样估计其存在价值都不会过分。土家族世代生存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创造出这样宝贵的文化遗产,包括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的智力成果,形成了有效的传统知识和独具特色的文化表达,这些文化遗产是土家族世世代代的文化艺术创造和科学技术发明的结晶,为我们后人的创造发明提供无限丰富的灵感源泉。土家族传统的建筑、砖雕、语言、音乐、美术等都是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因此它们具有十分重要的无可替代的存在价值。

同时,老司城遗址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最具典型的民族古文化遗存,不仅具有物质特性,更具有精神特性,在它身上体现了前人的精神品格和精神力量,通过有形的遗产表达了无形的精神,是土家族历史文化的见证,是研究民族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实物载体,是探索古代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典范,对研究中央与少数民族关系提供了重要实物例证。

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白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而且这些文化传统往往成为人们为维护各民族的独立、尊严以及复兴奋斗的精神支柱。文化遗产体现了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共同心理结构、意识形态、生活习俗等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它既是本民族顶礼膜拜的广义之图腾,也是其他民族崇敬或借鉴的对象。文化遗产对一个民族能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老司城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蕴涵着弥足珍贵的文化信息,这是不复再生的,是毕兹卡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凝结。

2、历史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的是人文古迹旅游资源的历史价值。老司城历史价值指老司城这种文化遗产作为历史上的客观存在而反映出的与其自身密切相关的历史进程中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研究土家族这个群体的文化史或土司制度、土司王朝的发展史等相关方面,从而达到真实还原历史的目的。

随着土家族进步发展产生的自然或社会的遗迹、遗物、传统与艺术等反映了当时土家族的自然生态状况,具有历史价值;见证了中国800多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作为历史的产物,这些文化遗产都打上了时代的印记,传递了丰富的土家族特有的文化信息。在老司城的发展史上,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和历史资料,例如土家族的织锦,就具有民族浓郁特色的传统工艺,当土家族的祖先出于当时的直接需要而制作它时,根本不会想到它对后代有何意义。但今天作为土家族文化遗产来看待,就成为土家族历史发展的见证。

老司城历史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遗留下来的抗倭精神与民族大融合理念的文化内涵;二是极其丰富多彩的民俗民族文化与民族历史古迹(如祖师殿、土王祠、溪州铜柱、子孙永享牌坊、石马、造像雕塑等。),特别是土家族文化的精华如茅古土斯、打溜子、织锦、服饰、梯玛神歌、哭嫁歌、摆手舞、巫文化、节日文化、西兰卡普文化等的价值还有待进一步进行产品化挖掘,向品牌化发展。通过对老司城遗址所保存的历史信息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可以了解到老司城的兴衰,能够客观地反映出毕兹卡的社会生活面貌,将毕兹卡创造的物质文明直观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并由此而折射出人类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同时透视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和地方政治、经济及文化发展的状况,对土司制度乃至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处理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的发展演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能够通过这些研究和探讨,达到部分或完整的还原历史真实的目的及在今天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处理好各关系提供一定的借鉴,其历史价值无法估量。

3、艺术价值

第3篇: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范文

关键词:锦州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Abstract:The cultural heritages in Jinzhou Area are characterized by rich varieties, abundant types, wide distribution and unique features. The cultural heritages are endowed with significant historical, artistic and scientific values. They are the results of the working and creation of the people in the past dynasties, therefore concentrate the wisdom, emotion, ideal and desire of them and reflect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culture and spiritual tradition in Jinzhou Area. Consequently, to research on the cultural heritages in Jinzhou Area, evocat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reasonably develop and utilize them are of significant meaning to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building of Jinzhou Area.

Key words:Jinzhou area;cultural heritage;protection;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G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04-23(6)

作者简介:于富业渤海大学历史系文化遗产开发与管理教研室主任

崔向东渤海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锦州历史悠久,其强烈的历史文化氛围及丰富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锦州地区不仅有众多的古遗址、古建筑、石窟寺等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拥有传统戏剧、民间美术、民间音乐、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遭到破坏,以致部分文化遗产丧失其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可见,了解锦州地区独特的地方文脉,对于科学保护锦州地区的文化遗产并应用于东北振兴、“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至关重要。

一、锦州地区文化遗产及其特性与价值分析

(一)物质文化遗产

锦州地区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较多,在辽西乃至全省范围内都占有重要席位。本文对目前已知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搜集、整理,统计如下:

1.古遗址类

锦州地区古遗址类文化遗产共计20处,包括省级6处,市级14处。其中省级古遗址类文化遗产包括:大吴台新石器遗址(新石器)、蛇山子汉墓及遗址(汉)、琉璃寺西山遗址(辽)、新立辽代建筑遗址(辽)、镇边堡城址(明)、清柳条边遗址(清);市级古遗址类文化遗产包括:沈家台遗址(旧石器)、小二道河子遗址(新石器)、大荒地新石器遗址(新石器)、四道沟遗址(新石器)、花尔楼商周遗址(青铜时代)、西鸽子洞山春秋遗址(青铜时代)、朝阳寺山商周遗址(青铜时代)、甘家屯遗址(青铜时代)、架子山遗址(青铜时代)、水手营子遗址(青铜时代)、三台子遗址(青铜时代)、松杏明清战场(明、清)、道光廿五遗址(清)、镇远关(清)。

2.古墓葬类

锦州地区古墓葬类文化遗产共计6处,包括省级2处,市级4处。其中省级古墓葬类文化遗产包括:前山十六国墓地(魏晋)、龙岗墓群(辽);市级古墓葬类文化遗产包括:汉贝壳墓群(汉)、门家窝堡墓葬地(汉)、东花汉墓(汉)、张杠墓葬地(辽)。

3.古建筑类

锦州地区古建筑类文化遗产共计18处,包括部级5处,省级6处,市级7处。其中部级古建筑类文化遗产包括:广济寺古建筑群(辽至清)、奉国寺(辽)、崇兴寺双塔(辽)、广宁城(明)、北镇庙(明至清);省级古建筑类文化遗产包括:八塔子塔(辽)、广胜寺塔(辽)、班吉塔(辽)、闾山观音阁(清)、北镇鼓楼及城墙(鼓楼建于辽,城墙建于明)、李成梁石碑坊(明);市级古建筑类文化遗产包括:老爷岭圣清宫(唐)、古塔寺砖塔(明)、青塔寺(明)、辽东边墙(明)、辽东长城龟山段(明)、白厂门二台子墩台(明、清)、新立屯关帝庙(清)。

4.石窟寺及石刻类

锦州地区石窟寺及石刻类文化遗产共计6处,包括部级1处,省级1处,市级4处。其中部级古建筑类文化遗产包括:万佛堂石窟(北魏);省级石窟寺及石刻类文化遗产包括:新立石刻(辽);市级石窟寺及石刻类文化遗产包括:田园子石刻(辽)、小阁石刻(辽)、蛇盘山多宝塔及摩崖造像(元、清)、乾隆碑(清)。①

5.近代建筑类

锦州地区近代建筑类文化遗产共计4处,包括部级2处,市级2处。其中部级近代建筑类文化遗产包括:辽沈战役纪念馆(1959年)、锦州市博物馆(1953年);市级近代建筑类文化遗产包括:张三丰祠(2000年修建)、锦州古塔历史文化公园(1999年修建)。

除此之外,产于锦州义县的一亿三千万年前的鱼化石、三叶虫化石等、北普陀山、青岩寺、笔架山等都是锦州地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②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锦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包括民间文学:医巫闾山民间文学(省级,2006年)。民间舞蹈:辽西高跷秧歌(部级,2006年)、义县社火(部级,2008年)、义县大榆树堡竹马舞(市级、2007年)、义县双井子旱船舞(市级,2007年)、古塔回民舞狮(市级,2007年)。传统戏剧:辽西木偶戏(部级,2006年)、锦州皮影戏(省级,2006年)、黑山皮影戏(省级,2007年)。曲艺类:黑山二人转(部级、2006年)、锦州西城派东北大鼓(部级,2008年)、陈派评书(省级,2006年)、锦州评书(省级,2007年)。民间美术类:医巫闾山满族剪纸(部级,2006年)、锦州满族民间刺绣(部级,2008年)、凌海民间剪纸(市级,2007年)。传统手工技艺类:道光廿五白酒传统酿制技艺(省级,2006年)、沟帮子传统美食制作加工工艺(市级,2007年)。民俗类:医巫闾山狐神信仰习俗(市级,2007年)、满族佟氏家族“拜影”祭祖习俗(市级,2007年)、新立屯关帝庙会(市级,2007年)。③

(三)锦州地区文化遗产的特性

1.民族性

锦州地区的历史是和少数民族联系在一起的,其历史文化遗产民族烙印深刻,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锦州地区众多的民族导致该地区文化的多样性,从而构成锦州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内容的多样性。如医巫闾山的辽代龙岗墓群、奉国寺、崇兴寺双塔、大广济寺塔等。明末崛起的女真族建立的清,统一了全中国,留有锦州清柳条边遗址等。 辽宁地区不仅留有大量带有民族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且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特色浓郁,锦州市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古塔回民舞狮……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烙印,体现了辽宁地区人民独有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审美情趣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地域性

历史文化遗产的地域性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如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等。从宏观上讲,锦州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与其他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相比较具有自身地域性。以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塔为例,“辽西现存古塔64座”,是辽西走廊上一个显著的历史和地理坐标,它们是辽西地区独特的环境、文化传统、,生产和生活水平,以及习俗的反映。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锦州满族民间刺绣与朝阳宏观寺刺绣,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锦州满族民间刺绣,俗称“绣花”,通常是以家织布和各种彩色丝线,以红、黄、蓝、白为主调,用一根细小的钢针参照图案上下穿刺,织绣出各种纹样,有服饰品,如虎头帽、绣裙、绣鞋等;有日用绣品,如荷包、门帘、枕顶等;有喜庆节令绣品,如盖头、嫁衣、戏曲行头等,题材广泛,风格各异。而朝阳宏观寺刺绣以绣佛像为题材,最初由寺内喇嘛兴起,现今刺绣工艺已由佛门居士带到民间,朝阳市章吉营子村已有80余名村民学习和掌握了刺绣佛像工艺。可见,锦州地区文化遗产的地域性十分明显。

3.悠久性

锦州地区悠久的历史可上溯到距今1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在锦州凌海市沈家台镇宋家屯村保存下来的沈家台遗址,是旧石器时代的代表。锦州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随着人类的发展不断延伸,并已深深扎根在锦州地区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之中。

4.继承性

锦州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从物质文化遗产看,锦州地区的遗存从历史上看没有中断,有人类以来锦州地区就有了历史遗痕,并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不断的延伸,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留下了与人类历史、文化有关的各种遗存,是人类文明的载体。纵观锦州地区的物质文化遗产就能清楚地看到锦州地区的历史发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同样具有继承性,它们被世代相传,如医巫闾山民间文学,它囊括了上自虞舜,下至清末的数千年历史,是一部反映古代社会状况的百科全书,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生活等情况,医巫闾山民间文学完全是依靠民间的传承得以流传和保存,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我们赶快去抢救、整理,从而使它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

5.文化融合性

由于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杂居相处,加上移民的不断涌入,从而使锦州成为多民族融合的地区,民族的不断融合促进了文化的融合,从而使历史文化遗产带有明显的文化融合性这一特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表现尤为突出,如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它既保留了东北满族的人文特征,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萨满文化内涵,又反映了汉民族生产、生活内容,是研究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史料。④

(四)锦州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

从学科研究上看,锦州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社会学、历史学、美学、人种学、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民俗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价值。锦州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越高,它的利用价值也越大,我们就越应该努力把它保护好,利用好。

1.经济价值

锦州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一是指其本身的经济价值,二是指遗产所说明的历史上经济发展的意义,三是指它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经济价值,大小不一,有的价值连城,无法估算,是国家的无价之宝。谁能说出大广济寺塔值多少钱?所以,我们主要分析文化遗产与历史上某个阶段经济发展的关系和意义,这方面的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可移动文物类和古城遗址类,其中的出土文物对经济价值的研究更为具体。将来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就是遗产直接的利用价值,但不只是旅游业的收入。

锦州地区历史文化遗产永久的经济价值在于:一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全世界游人观光,旅游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还可带动锦州其他行业的发展。二是可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吸引外国和内地的资金到锦州投资,加快锦州的现代化经济建设,有助于扩大对外交流和对外开放。三是保护好锦州的文化遗产,可大大增加锦州的知名度,树立起良好的国际形象,从而增加锦州的无形资产,提高锦州产品的附加值,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文化价值

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无所不在。在锦州地区,其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化石文化、佛教文化、民居文化、建筑文化、满族文化、传统饮食文化等。

3.历史价值

锦州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锦州古代居民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创造出的文明物证,是锦州历史的真实记录,记录了锦州历史的发源、发展、变动、大事件,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历史变迁。这里面所蕴涵的种种信息,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共同梳理着锦州历史的脉络。

4.艺术价值

锦州自古就是多元文化的汇聚之地,所以,锦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性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且又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锦州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石窟艺术、建筑艺术等方面。

以上简要分析了锦州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文化、历史、艺术价值,当然还有其他价值,如纪念价值、教育价值等。由此可以看出锦州历史文化遗产有着多方面的重要的保护价值和利用价值。

二、锦州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

锦州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要遵循原真性保护、原整性保护、可持续性保护。其中原真性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基础和核心。对锦州地区物质文化遗产要积极维修,要保存其原先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貌,要保护它所遗留的全部历史信息。整体性就是要保护文化遗产所拥有的全部内容和形式,要从整体上对历史文化遗产加以关注并进行多方面的综合保护。锦州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我们既要重视整个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的完整性,同时又要注重“单体”文化遗产保护的完整性。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可持续发展原则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锦州地区历史文化遗产而言,一方面我们要使历史文化遗产在发展过程中不被破坏,能够稳定地保存下来传给后代;另一方面,要把历史文化遗产当做可部分修复的资源,在发展过程中用适当的方式进行维护修理,使其能够保留下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要积极培养传承人,使锦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保护方案决定于保护原则对于锦州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官方保护。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领导和政府的重视显得尤为重要,加强锦州地区文化遗产的官方保护力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十分重要。锦州地区各级政府应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由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安排专业人员从事文化遗产的普查、整理、研究、开发工作。管理部门应将文化遗产普查摸底工作作为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有序进行,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制定普查方案,组织开展对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锦州地区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使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法,对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政府在财政上应给予支持,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专项基金,力争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专款专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积极筹建具有锦州特色的文化遗产展馆,以展馆的方式对其进行科学保护。

其次是法律保护。我国现行对文化遗产约束的法律条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正在进一步的审议和修改中。对于锦州来说,当务之急是发挥本地区的能动性,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并颁布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强调法律的可操作性、加强法律的保护力度,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加大对不法现象的制止、处罚和依法制裁的力度。

再次是教育保护。在保护锦州地区文化遗产过程中,学校教育是教育保护的起始点。一方面,加强小学基础教育。传统文化的教育要从小抓起,循序渐进、潜移默化。锦州市教育管理部门可以编制有关锦州本土文化的儿童读本,从小学开始,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培养学生对本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另一方面,重视高等学校教育。锦州地区高等院校应该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保护锦州地区文化遗产的历史重任,结合自己的优势,搭建一个研究与保护的平台,组织专家、学者研究科学的、有效的保护技术与方法。需要强调的是,渤海大学历史系自2006年开设文化遗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以来,已经建成了文物修复室,招收了近200名本科生,该专业学生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先后协助锦州市群众艺术馆、锦州市旅游局、大连市群众艺术馆展开文化遗产普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锦州市相关部门完全可以与渤海大学历史系合作,为锦州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贡献力量。

第四是民间保护。民间百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体,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和不法商人的利诱下,普通百姓往往失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认识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意义和对本民族身份彰显的重要性,一旦有利可图,随意开发、转让、毁坏等现象即层出不穷,使恢复和保护难度增大。因此,锦州市要加强民间保护、成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组织,加大宣传力度,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形成自发、自觉的保护意识;成立民间艺人协会,常年组织活动,使锦州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演绎、传承和发展。 ⑤

第五是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流动的,它自己并不能自我保存,其传承载体必然是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品的直接保护,也有通过保护民间艺人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间接保护,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实施活态保护。锦州市政府可以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荣誉称号,每年给予其生活补贴,培养年轻学员,为年轻学员设立专项奖学金,鼓励其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技能。

三、锦州地区文化遗产的利用

锦州地区文化遗产的利用要以文化为基础,始终坚持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实现锦州地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统一。文化遗产的利用不能脱离文化主题。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要注重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挖掘、经济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同时要重现锦州地区的历史风貌,要重点突出其历史文脉,保持其文化特色,发展与锦州地区文化特征紧密联系的旅游产品。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相互依存的,保护也是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利用的物质前提,脱离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保护的目的并非只是单纯为了保护,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归根究底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对锦州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利用,可以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恢复,为文化遗产的发展赢得资金,形成保护、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具体的利用对策如下:

第一,全民参与,发挥锦州地区文化遗产社会服务之功用。目前,我国积极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我国“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也明确指出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与整合,通过互联网、卫星、光盘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锦州地区文化遗产属于此类,应该对其深挖掘、精加工,服务百姓,服务社会。在节庆期间,锦州市可以凭借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通过巡游、表演等形式加强对本地区文化遗产的宣传与利用,从而实现其艺术价值。

第4篇: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范文

一、南京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的历史意义和巨大价值

从历史的角度说,以建都时间的长短和统治区域的大小两条标准衡量,南京排在西安、北京、洛阳之后,是中国的第四大古都;考虑到现实的因素(如城市地位、经济水平、文化素养等等),南京仅次于北京,为中国的第二大古都;就地区的典型性与代表性来说,南京是秦岭、汉水(中游)、淮河以南的中国南方第一的古都。南京450多年的都城史,南京也习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六朝时代,是2480余年的南京城市发展史中第一个辉煌时期,虽然六朝时代的遗迹在今天的南京已经难以寻觅,但“六朝精神”仍是南京最鲜明的历史记忆,并与“明朝物质”“民国建筑”共同构成南京这座古都的丰富意象。即使在非建都的许多朝代,如唐和两宋、清代,南京仍然是国家的东南重镇和文化都会。时至今日,开展对南京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的研究,对六朝以来直至民国文化的研究,对于南京之弘扬历史文化传统、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具有非常明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南京历史文化的研究,近十多年来,得到学界的重视乃至社会的关注。自从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提出以来,江苏省及南京市领导和相关部门,高度认识到南京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如由省社科院、南京市方志办分别牵头的多卷本《江苏通史》(宋林飞总主编)、《南京市志》(赵建中总审校)及《南京通史》(每卷各有专家领衔著述)出版,出现了一批有关南京历史文化的著作,对南京历史文化的研究,主要现状大致有下列几点:一是各类历史文化的具体研究多于南京历史文化的实质性研究,对南京历史文化精神研究不够;二是考古、旅游以及建筑、遗址类文物研究占相当比例;三是南京历史文化论著主要分类研究具体内容,如作家作品等专门研究淹没了整体历史文化的研究,而文化是在历史的河流中不断有所变动和发展的;四是有关南京历史文化的著作通常进行一般阐述,比较缺乏思考和归纳,更缺乏开发利用的研究。

如今南京的科技和教育综合实力排在全国的前五位。“古都”与“文化”的交融,构成了南京的最大特色。南京要成为一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城市,必须在全面发展上创特色。最有希望的是在历史文化上首先突破,这是南京市委提出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主旨所在。南京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完整的历史延续性及其丰富的“史、情、景”意蕴,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在现代城市经济生活中越来越发挥巨大的作用,这将是“绿色南京”和“文化南京”城市形象的供给源。丰富而珍贵的历史遗存使古城南京在现代世界名城中展示着独特的城市性格。当代的南京不仅要重视保护这些历史遗存,还应担负起传承、利用、开发这脉文化资源的历史重任,使子孙后代们能继续解读和欣赏南京的历史文化,把南京六朝以来历史文化资源及其主旋律转变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珍贵资源。南京市委非常认同南京城的历史文化资源特色,希望就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做好南京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寻找思路与对策。

二、构建南京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的主要内容

1.分析南京历史文化地位与保护利用形势

其重点是从构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角度分析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充分估价南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崇高地位;全面分析和评价“十三五”时期内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面临的综合形势,包括有利条件、不利因素,经济社会发展与政策环境、国内外背景等等。

2.系统梳理和分类研究南京历史文化遗产

分别从纵向的历史分期、横向的社会门类、地理空间布局演变、有形与无形的历史遗存等若干识别系统,全面系统地梳理南京历史文化遗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恰当而有效的分类研究。南京市“十三五规划”要从整体上全面把握南京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相关具体规划的制定。

3.分析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问题

该部分应为具体的问题分析研究,要提出若干行之有效的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方案。如把历史遗存与历史故事、诗情画意结合起来,再现“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风采;把人文景观和加工提炼、博物馆苑与特色雕塑组合起来,凸显六朝风月、秦淮烟雨等等。这里可举两个具体方案。其一,以历史典籍、历史遗存的内容结合现代科技,重构历史地图及其现代地理坐标;在此基础上根据历史记载,运用IT 技术和三维影像等,再现历史场景的三维影像及其在具体地理环境中的演变。其二,重点历史文化旅游的方案,把南京历代各个方面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其概念和表现形式进行物化。例如,研究文化资源的旅游资源化,设计出旅游产品和旅游品牌的传导机制,在旅游演艺产品、文化旅游产品、数字娱乐、创意体验等领域实现突破。打造出历史文化精品线路、金牌产品,如“六朝文化游”“民国文化游”等。

4.构建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总体策略

其一,保护与利用两者兼顾和平衡,既尊重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进行具体有地方特色的全面的资源保护,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南京历史文化景观和意蕴的系统开发利用。其二,在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要根据全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性质、保存程度、历史价值、空间分布等,参照国内外先进的手段和技术,初步进行保护方法的科学分类,进行分类保护与利用。其三,在南京历史文化遗产利用方面,要对南京历史文化的资源价值认同与独特性的历史文化差异积累的利用和开发,以雄厚的南京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其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社会价值的同时,提供大量的来自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各种文化产品,提供远远超出旅游文化产品的,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方面的,乃至对城市影响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产生巨大作用的资源软实力价值。

5.探索南京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实现途径

第一,在南京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方面要把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及其丰富的资源供给,进行充分的挖掘,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这里包括把南京历史文化因素引入南京市方方面面日常生活和生产与消费的各个领域,实现有现代活力的历史文化利用,比如台北故宫“朕知道了”的品牌纸胶带就是一个简单的成功范例。这些在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有实现价值。第二,在南京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方面还要把南京历史文化形而上和形而下的诸方面融进南京现代城市建设,融进相关建筑、自然与人造景观、公共和民间设施等,在整个城市地域和空间,实现全方面、有层次、有选择、多维度的人文历史景观,形成浓郁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氛围。

三、构建南京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的逻辑路线和研究方法

1.构建南京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的逻辑路线

首先,在逻辑路线上,把南京历史文化遗产看做是历史的客观存在,在漫长的时间延续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应该保护和可以利用的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这种资源可以借助于城市载体转化为城市竞争力的内容,从而对城市旅游业、文化产业乃至整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重大作用,体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巨大价值和作用。其次,南京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可谓遍地遗珍。其所拥有以历史名人、历史事件为主线的历史文化资源,从古至今既具有完整的历史延续性,又横跨各个领域,特别是以“史、情、景”为特征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在现代城市经济生活中越来越发挥巨大的作用,已经成为“文化南京”城市形象的供给源,也为南京全方位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构建南京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从历史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思考城市资源特征和结构存量,挖掘、保护、彰显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以包括保护历史遗存、再现历史场景在内的各种方式,“讲好南京故事”,从构建南京历史文化旅游体系,探讨南京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入手,深入挖掘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资本属性和价值属性;把南京历史文化资源这个城市所独有的、最为珍贵的文化资本,作为支撑南京全方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禀赋要素,推动文化兴市的“看不见的手”。在此类研究中,要强调经济分析与历史分析的统一。以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汲取历史经验资料,归纳总结,克服抽象演绎法的有效性的局限,从而用来阐释或证实推理结果。深入研究管理对象与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管理对象在管理主体结构和客体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管理对象的配置效率与价值形成之间的关系,体现逻辑进程与历史进程的高度统一。

第二,进行现状和历史、地理空间和精神内涵的归纳、分析。沧桑的历史为南京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从30万年前汤山猿人头盖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冶城、鬼脸城;从秦皇东巡敕令断其龙脉而建的一般州郡,到上承汉魏、下启隋唐的六朝国都:从世界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城墙,到桨声灯影里的民国秦淮河;从岳飞、韩世忠抗金的牛首山、黄天荡到凝聚孙中山革命精神的中山陵,洒满革命烈士鲜血的雨花台,从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分类研究入手,凸显凝练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中的历史价值和人文精神,进一步思考和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客观本体价值和历史演进机制,彰显其深远沉郁的美学社会价值和潜力巨大的市场经济价值。在此类研究中,要注重统计分析,努力构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经济数量方法与管理决策技术,建立模型支持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的形成与应用。

第5篇: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范文

论文摘要:运用哲学中“互补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就当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给出更加综合全面的方

法论指导原则。以“系统论与还原论”为基础,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观念以及在保护过程中建立“复合层次性保护结构”的方法。

“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一刻也离不开方法”。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各种方法之后,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方法论思想。但是把这些方法论研究的成果摆在一起相互校正,我们常常发现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难以避免地会提出内容或形式恰好相反(互斥)的方法论思想或体系。在逐渐认识到这一规律后,哲学界提出了“互补方法论”研究。其主要思想就是“在宏观和多重视角下,在原来相互排斥的方法论之间发现彼此观点上的互补性,通过比较和澄明使各种方法论之间保持恰当的,必要的张力,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更加全面完整的解决之道”。它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相当高度的产物,只有当人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把握现实的能力比较发达时,才能产生对不同的方法,对它们的应用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哲学反思的必要和可能。也就是说,它并不是提出某种方法论的问题,而是解决了我们对于各类看起来都“言之有理”的方法论的认识态度和认识方法的问题,它的思想使我们的研究工作避免了方法论上的“先天缺陷”,其运用将是广泛的。

“系统观和还原论”就是一对互补的方法论思想。在人类的认识史上,“以分析为主的思维方式和以综合为主的思维方式”交替出现。近代科学的进步,是依靠经验的和机械论的思维方式达到的,分析还原论是主要手段。而现代科学的发展,却将系统观指导下的“以综合为主的整体”思维方式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互补方法论”原理,认为系统论和还原论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它提出,“真正的系统观应该是与还原论互补的,它不排斥并且还借助谨严精细的分析手段,还原论是研究的基础。在充分利用还原论的基础上,促使系统观上升为主导思想。”

我国历史遗产保护过程中面临一些认识上的问题。根本上来说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客观全面评价历史遗产的价值,协调绝对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认识矛盾。通过“互补方法论”的运用,可以获得认识与方法上的跃进。

1系统整体性与历史遗产“整体保护”观念的形成

目前我国的遗产概念在对一些重要环节和内容的理解上,由于价值认识的不完整,而出现了概念的脱节,使保护体系存在明显的缺失。最主要的就是对建筑遗产中“艺术价值与历史信息真实性价值,社会主流历史价值与平民、大众历史价值”的理解。可以说,我国到目前为止,获得官方认同的仍然是“文物古迹的艺术、教育的价值以及精英文化价值”。这种认识基本忽略历史遗产中作为建筑物质实体而存在的特征,割裂了它们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它们当做古董冷藏起来。这种人为的割裂和分解导致我们的保护观念滞后,进而造成保护方法和政策措施的片面。以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应该建立“整体保护”的意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完整的认识历史遗产综合价值。1987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草了《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在第二章保护原则第二条价值中详细列出了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见表1)

2)从保护的硬件来看,参照国外历史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应该包含:有形遗产保护和无形遗产保护两大类。有形遗产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名城保以及它们中的精华“世界遗产”四大层次。建筑遗产包括: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

在我国就建筑遗产而言,除了《文物保护法》中规定的保护内容(文物建筑)之外,还应该包括一般性历史遗存,即建立“历史建筑”保护概念。其实早在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 )已经通过《保护民间建筑的国际宪章》明确了对一般传统历史建筑的保护。适时的将“文物古迹”保护概念拓展为“建筑遗产”保护概念,有助于完善遗产的系统。

3)从软件来看,由于许多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是与它的环境同时存在的。从文化信息来说,保护历史遗迹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历史信息。单体文物建筑所传承的历史信息是有限的,许多信息则承载于古迹周围的环境、区域的街区形态和结构,甚至包括在城市的景观风貌中。所以,我们必须以整体保护的观念看待历史环境保护。张松先生在《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中谈到,“历史环境保护,是从文物保护出发,保护与此有关的建筑、建筑群、街巷、广场和历史街区,……历史环境保护不是要绝对地保护某些特定的建筑,而是要从整体上保护城镇特色”。

4)从保护脉络上看,保护遗产从保护建筑艺术珍品,如宫殿、教堂、官邸、寺庙等建筑艺术精品,发展到保护反映普通人生活的一般历史建筑,如祠庙、会馆、民居、作坊等;从保护单体的文物建筑,到保护建筑物周围的历史环境,再发展到保护成片的历史街区,直至保护完整的古城,这也是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发展脉络。

2系统的层次性与保护结构的建设

富于生命力的系统都一必须建立“复合等级结构”的体系,因为组织性的维持和发展,有赖于一个连续的等级结构。我国历史遗产的保护在层次化建设方面也有待加强。

1)在遗产保护学科建设上,“遗产保护学”已形成一门专门的综合性强,跨“文、理、工、管”的新兴交叉学科。早在1973年印尼著名的婆罗浮屠(千佛坛)维修工程中,在修复设计之前,进行筹备工作涉及的学科就包括:航摄照片分析,考古学,建筑学,化学,保护技术,工程地震学,基础工程学,工艺学,园林规划,微生物学,气象学,岩相学,物理学,土壤力学,测量学,地球摄影测量学;而修复过程中还涉及到修复材料学、修复技术工艺学、修复经济学及修复施工管理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

21世纪,各国遗产保护学发展迅速,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具有“学科交叉性进一步突出,向着跨学科综合性的模式发展;基础保护科学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以及实用技术与科学理论交融发展”三大特点。

在基础理论层面,保护活动的复杂性使得一系列文化精神的再领悟成为可能。21世纪的修复活动进人哲学高度思维的阶段,特别是“建筑的地域性受到重视,使保护学与地域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社会科技条件等相关学科关联”。(摘自O.N普鲁金《21世纪文物建筑修复》)

在保护方法上,比如说:新的建筑修复方法将不断在新材料、新技术的帮助下得以完善;历史建筑再利用设计方法研究已明显脱离了单纯的文物修复范畴,设计手法日趋多样化,丰富了当代建筑创作的语言,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分支。

在实用技术方面:拓展对文物建筑损坏机理、过程、产物、结构、缓蚀机理、作用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专门理论体系。根据保护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拓展文物保护的材料、方法及技术。

在相关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方面:“从对纪念性建筑的关注开始,朝着关注城市和城市生活的方向发展,挖掘历史建筑本身深层的与城市发展脉络相通的生活结构问题”,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历史遗产保护理论双方面都要着重研究的课题。

在遗产管理方面:从遗产保护中法律建设、管理机制的完善到以城市发展角度进行“城市策划以及城市特色区域开发更新”等城市课题都将深人遗产保护研究。

2)管理机制的“多层次,多途径”。既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有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体系化管

理;又有社会专家社团以及市民良好的公众参与途径;还要有宣传机构的舆论监督等。

在西方保护遗产已经从“很大程度上依靠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保护体系转变成一套由行政管理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监督体系、公众参与的社会化体系组成的综合保护体系”。

在法国,当巴黎的民居面临毁灭的厄难时,巴黎人挺身而出,在报上写文章,办展览,成立街区的保护组织(如历史住宅协会、老房子协会等等),宣传他们的观点。巴黎人认为,正是这些老屋、老街,构成了”历史文化空间”。在城市修复古迹的活动中,年轻人的历史文化敏感度提高了,保护古迹的意识增强了。这是一种文化熏陶,也是公民教育的一环。

3)保护与再利用方式的分级化。就历史建筑本身,就包括多个层次(见表2)

3“还原论”方法论对历史建筑保护方法研究的指导

我们认识事物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还在于应用于社会的操作性研究,“前者致力于对社会活动及其产物的理解,探究其中的意义;后者着重为社会活动提供预测,评价和方案。”历史遗产保护具体到实际的操作层面,我们就要借助于还原论方法。

通过对保护历史遗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分别思考,我认为如果将这些问题纳人一个大系统中间的子系统来看,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原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文物建筑综合价值量化评估登录方法的探讨;保护资金多渠道方法的探讨;历史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公共参与和民主决策以及建筑设计与技术层面的有关古建筑修复技术研究;新老建筑相结合的设计方法论研究等多个层面。这中间通过周密的调查,掌握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获得多种更具适应性的方法。

比如,针对我国传统历史遗产保护理论中有关文物建筑保护分级管理原则在指导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综合价值评估体系的基本构想”。

该构想指出,制定综合评价标准,将“决定和影响历史性建筑综合价值的大量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复杂因素层次化,条理化,并能够区分它们各自对评价目标影响的重要程度,并对评价的因素进行恰当的,方便的量化处理”,将得出我们在保护和再利用不同历史建筑的时候有完整的价值判断标准,它不仅可以决定历史建筑的保护级别,还可以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不同的开发经营模式。发挥社会上各种可利用的资金和人员力量让全社会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

具体评估内容基本包括以下部分:

1)历史遗产内在价值评估,包括:按“历史价值,建筑美学,艺术价值,科学修复价值”的高低进行分档打分,归人一定的等级。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评定。

2)历史遗产社会价值评估,包括:按本身所处地区,是“中心城市,一般乡镇,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或者农村”等地理位置条件打分;按该文物在城市历史中所处对比历史价值,保存文物现状和多少打分;按文物在现在城市规划布局中是否纳人“重点历史保护规划区及建筑设计相关的历史城市规划因素”打分等。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和市民代表共同评定。

3)再利用可行性价值评估,包括:区域地块土地旅游,商业利用价值调查,建立评估体系。对原有结构可靠性和结构适应性进行评估;再利用设计方案效益比较评估(按建筑预设计效益评估方式操作,加强对比性);再利用建设成本对比性评估以及加改建部分与文物建筑的适应性评估等。

第6篇: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范文

关键词:70-90年代建筑;陕西历史博物馆;评判;保护;利用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wheels spinning, make the life of the 20 th century building continuous rolling shorten, especially for the 20 th century (70-90 s) building most serious damage, make a lot of potential heritage value in the hands of people building disappeared. In this paper, the 20 century 70-90 s of construction in shaanxi history museum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 value evaluation system, assess potential value, hope the building as soon as possible into the scope of heritage protection.

Keywords: 70-90 s architecture; Shaanxi history museum; Judge; Protection; use

中图分类号: G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20世纪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时代变迁和多元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感召力。但20世纪中后期的建筑遗产由于认定标准的局限,法律保障的缺失,保护经验的匮乏,以及一些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导致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建筑遗产正在加速消亡,抢救保护工作日趋紧迫。特别是70-90年代具有潜在遗产价值的建筑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真实,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过或正扮演着重要角色,时间与空间上离我们这样的近,近的抬眼可见,触手可及,以致我们往往忽略了它们的存在,或对其过去没有重视,人为破坏严重。面对数量庞大的这类建筑物或建筑群,如何加以选择、评估、保护是目前一个新课题。

本文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关于文化遗产评定的标准、《关于保护20世纪遗产无锡建议》为依据,以20世纪 70-90年代建设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试图评定其建筑遗产价值所在,并提出进行保护。

1 研究对象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地域性建筑的代表、传统形式与现代功能的完美结合、传统形式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与周边城市空间及大雁塔有很好对话,在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景观格局中及人们的情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大的潜在建筑遗产价值。

表1陕西历史博物馆基本信息表

城市空 间 位于西安曲江新区,与大雁塔相邻、对话,处在大雁塔、慈恩寺的整体建设控制区

息 名称 陕西历史博物馆

所在地点 小寨东路108号

使用性质 公共建筑

使用功能 博物展览馆

使用状况 良好

建筑设计者 张锦秋

背景与时间 建造时间 1987年

历史人物关联性 按总理遗愿所建,建筑大师、院士张锦秋设计

间 建筑形式 结构对称、层次分明、主从有序

建筑体量 较大

建筑风格 新唐风建筑风格

建筑材料 钢筋混凝土

结构完整度 完整

建筑平立面 如下图所示

建筑色彩 灰色、白色

建筑装饰 琉璃瓦、传统窗格

总结评价

在空间构图上,讲究“主轴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章法。屋面坡度平缓、出檐深远、翼角舒展,体现唐风特色。采用灰色、白色,庄重典雅,宁静深远。巧妙采用斗拱凸现了从现代主义柱子到传统屋顶的过度,将中国唐代风格的形式与现代主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建筑环 境 与周边环境比较融洽,整体空间环境协调,与大雁塔空间呼应

保护利用现 状

未列为文物保护对象,目前继续发挥原有的建筑使用功能

2 价值思考

陕西历史博物馆虽然建设年代不久,但认为其符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标准所说的它在一定时期内或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其具有建筑遗产潜在价值。

2.1 价值评价体系

(1)典型性、真实性、完整性

典型性:陕西历史博物馆由张锦秋大师设计,完全展现陕西、西安的历史特色,是地域博物馆设计中最成功的一例,具有地域典型性和代表性;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设施的大型部级博物馆。其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恢宏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与时代精髓于一体。

真实性:从物质层面来看,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空间、结构、材料、建造技术、外观形式都保持原样,虽然城市环境和周边环境有所改变,但周边的建设都有一定的控制要求,对建筑本体没有造成影响。在非物质层面上,其仍与当今人们的生活、社会联系密切。

完整性:由于年代不算久远,而且使用比较合理,陕西历史博物馆保持了建筑物的完整性。

(2)时间、空间、稀有性

时间:现代建筑形成时间较短,但对建筑现代化的进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价值并不能用简单的“年代久远”来判断。

陕西历史博物馆所处的文化发展阶段是改革开放后不久,建筑界受建国初期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影响,同时又有西方现代建筑理念的吸收,中国现代建筑正在摸索中发展。其是在中西方思潮的影响下,以中国文化根基为基础而设计建设的。

空间:陕西历史博物馆地处大雁塔西北侧,馆舍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空间结构,延续儒家的传统礼制思想。

稀有性:70-90年代的建筑存在量不少,但标志性建筑是较少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按照遗愿建设的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设施的大型部级博物馆,它的建成开放被视为中国博物馆走向现代化的标志和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奠定和代表了我国博物馆的发展方向。

2.2评估分类

20世纪遗产建筑主要被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反映20世纪社会发展、与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有关的建筑物(群);第二类是在20世纪中国城市建设史或建筑史上有一定地位,在建筑类型、空间、形式、技术等方面有一定特色,兼具较高建筑史料价值的建筑物(群)或构筑物(群)和历史遗迹。

陕西历史博物馆在两类中都占很大成分。它是按总理的遗愿,由建筑大师、院士张锦秋主持设计,是我国第一所现代化的博物馆建筑,在现代西安建筑史上有一定地位,是标志性建筑;在空间、形式上具有一定传统与地域特色,对了解西安建筑的发展历程有重要作用。

2.3 价值评估

(1)历史价值

陕西历史博物馆再现了大唐盛世建筑的特色,其风格庄重典雅,宁静深远。建筑平面紧凑、流线通畅、空间布局对称严整,一展古典气息。在功能上理性安排,追求古典造型与现代功能的完美结合。该建筑在当代社会展现历史的辉煌,在西安的发展中有很明确的历史价值。

(2)科学与艺术价值

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当时、现在及将来展现历史文化的载体,属于地标性建筑,因此无论在那个年代还是在当今社会,都具有很强的科学与艺术价值。它的设计建设采用当时最为先进的建筑与材料技术,使传统形式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它今天仍然能满足社会人们的使用与艺术需求,有很高的审美情趣、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是西安人民的集体记忆。通过二三十年时间的积淀,建筑显得更加有韵味,为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一份厚重感。

2.4 社会价值

由于建筑年代不是很久,该建筑使用状况良好,功能满足现代化需求、社会使用的需要。其是人们心理认知地图重要节点,同时是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格局的魅力与景观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保护与利用思考

在社会飞速的变化中,人类失去了稳定时空感,失去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恒常关系。在以往的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代人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经久不衰的工具和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产生、完善与消亡的却是我们自己。通过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建立20世纪70-90年代建筑遗产评价体系和价值判断,对这一时期具有潜在遗产价值建筑进行筛选,采取有效合理的保护与利用措施

3.1 加强保护的正确认识

20世纪70-90年代具有潜在价值的建筑与古代遗产相比,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同样是人类文明代表性的产物,同样具有历史、科学、文化、社会、精神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所不同的是其往往未经历漫长岁月的洗礼,更为当代人所熟悉和了解,因而缺少了一份沧桑和神秘。但不能因为其年代不够久远,而忽视其潜在的价值。应该加强保护意识,合理正确发掘,给后代留下更多的宝贵遗产,“让历史在当代生活环境中存活下来”。对陕西历史博物馆价值要有更深的认识,把其纳入建筑遗产保护范围。

3.2 实施保护的法律保障

相对于古老或传统的文化遗产而言,20世纪70-90年代建筑较少得到人们的认同和保护,往往认为20世纪刚刚过去,而未将这一时期建筑列入保护的范畴。因此涉及这一时期遗产保护和管理的法规制定相对滞后,人力财力等投入相对较少,学术研究和基础工作相对薄弱。因而急迫建立保护的法律保障,避免越来越多具有潜在遗产价值的建筑在广场建设、道路拓宽和旧城改造中被拆毁。

3.3 学习与总结成功的保护经验

相对古代遗产,20世纪中后期建筑保护不仅面对大量专业性强、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对象,而且各种行业类别、专业类别和专题类文化遗产比较多。因而不仅要自己摸索与总结保护与实施方法,更要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为己所用。陕西历史博物馆就是新时期钢筋混凝土结合传统形式的建筑,与木结构建筑保护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3.4 合理利用的科学界定

除了建筑材料老化所带来的隐患,该时期建筑还时刻面临着被改造的威胁。其往往是正在使用的“动态遗产”,产权人或使用者为满足当前需要而经常加以变动,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建筑的整体风格和质量,甚至伤害民众的集体记忆。因此对具有潜在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的建筑遗产一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利用方式。使建筑的文化价值得以延续和保留最好保持其原有功能,当然在以后的利用过程中由于功能需求,对建筑内部进行一定的改造,这也是符合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原则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由于馆藏与展览的需要对建筑内部进行一定功能改造是符合保护原则的。

综上所述,我们对20世纪70-90年代建筑遗产和古代建筑遗产很大的区别在于保护不应损害其现有社会利用价值。在探索保护方法上既要借鉴国外先进的保护经验与技术方法,又要从我国实际情况从学术研究、价值认定和保护技术等层面积极开展多学科合作,尽快建立起保护的理论体系与技术框架。

参考书目:

1、单霁翔. 《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 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2、单霁翔. 《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3、张松. 《20世纪遗产与晚近建筑的保护》j.建筑学报2008.12

4、陈梅玲. 《近现代建筑的保护与发展》j.山西建筑2008.7

5、刘江峰. 《新中国优秀建筑遗产保护纲要研究初步》j.建筑学报2008.8

6、王早生. 《当代建筑学的职责与文化遗产保护》j.

作者:卢凯 安徽合肥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第一作者)

第7篇: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范文

启示一:台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大的旅游价值

以反排木鼓舞、苗族古歌、多声部情歌、苗族刺绣、苗族银饰、独木龙舟等为代表的台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苗族在深厚的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经岁月沧桑,保存、流传下来,反映着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变迁。这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在的旅游价值。

审美价值。台江苗族文化保存较好,且特色鲜明,这是进行旅游开发的物质形态基础。其工艺品、表演艺术、民族服饰等,展示着苗族的生活风貌、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历史价值。台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如民风民俗、方言习语、、节庆庙会等等。旅游者可以从中动态地了解历史、认识历史。

文化价值。台江保存了大部分中国苗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是一片集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种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学、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等学科领域文化形式的土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一个不可多得的苗学考察基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

科考价值。台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经过千百年的沉淀传承又相对完整地保留着,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剧作家提供了考察研究的范本。

经济价值。台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具有原生态的文化特征,所以蕴涵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近年来台江通过对民间艺术进行真实展演和对民俗文化进行旅游开发,已经有效、有力地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启示二:要制定对台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措施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要制定措施加强保护,为红阳大草场、玉龙潭、翁密河漂流、中国苗疆银都――施洞及红阳、九摆民族旅游村寨等景区景点注入旅游生命力,达到民族文化与自然风光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的科学开发效果,走一条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加强普查、主动申遗。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从而有效地保护其历史、科考、教育、文化、审美旅游价值,为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保存原貌、精心设计。正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民俗文化村、民族手工艺旅游纪念品和实景舞台剧等形式大力挖掘和提升苗族文化,有机地与旅游经济开发结合起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型自然景观资源实体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成功途径。

加强建设、注重传承。通过苗族歌舞走进课堂、组建苗族文化俱乐部和组织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等形式,大力培养一大批民间文艺工作者,并建立了200多名苗族歌师歌手名单档案。

第8篇: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范文

[关键词]工业遗产 旅游价值 开发 利用 模式

2006年无锡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召开后,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强化了各级政府对工业遗产的重视,拉开了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序幕。

一、工业遗产的界定

目前世界上对于工业遗产的界定比较权威是的2003年的《下塔吉尔》,它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工业遗产基本概念的界定,中指出:“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它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2006年4月18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通过了《无锡建议注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对工业遗产也采用了类似的定义。

二、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

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是多范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中明确提出:“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受国家保护。”与一般文物建筑不同的是,工业遗产除了它的历史、艺术价值之外,还存在着其自身可改造再利用的经济价值,以及与工业发展紧密联系的文化价值。另外,科学范畴在工业建筑中主要表现为技术价值。

1.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每一项工业遗产,都记录着特定的历史活动信息,忽视或者丢弃这一宝贵遗产,就抹去了城市一部分最重要的记忆,使城市出现一段历史的空白。

2.工业遗产的社会价值。工业活动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成为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

3.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许多工业遗产包含着天才的科技发明与创造,保护好具有突出价值的工业遗产,才能给后人留下相对完整的工业领域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

4.工业遗产的经济价值。充分利用工业遗产可以节省拆除重建的投资;从生态循环的角度考虑,即便是改造再利用的投资大于拆除重建,从宏观和长期维护的角度考虑,更新改造具有良好的生态闭合性和低能耗的特点。

5.工业遗产的教育价值。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工业遗产对于历史和工程教育而言是无法替代的现场教材。

6.工业遗产的审美价值。高品质的工业遗产是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机器美学的直接表现,认定和保存有多重价值和个性特点的工业遗产,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面孔、保持生机勃勃的地方特色,具有特殊意义。

三、我国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模式

1.开发为主题性博物馆。工业遗产旅游可以采用博物馆的开发模式,把原来部分工业遗产形态保存下来,改造为相关用途的场所,即保留一部分原有的功能作为展示,展示一些工艺生产过程,使游客直接现场感知。工业遗产因为反映了工业化过程的特定阶段或者功能,因此也具有了物质文化意义。工业博物馆已成为国际现代化都市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历史景观。

例如我国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世界级葡萄酒专业博物馆。在这里可以博览中外酒文化,看亚洲最古老的酒窖;同时,该项目在地下酒窖七号洞建起了酿酒作坊,游客可自己动手、自酿美酒,还可现场拍照,将照片制作在酒标上,把旅游经历物化在酒中一起带回家。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酒城所具有的独特酒韵,它的成功开发为博物馆模式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2.拓展为城市游憩空间。将工业遗产改造为工业景观公园是在有效地保留原有的历史空间和环境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旅游开发,将工业遗址和工业建筑改建成社区公园或大型文化活动场所,加入现代文化元素,使空间的功能发生转变,满足人们消遣、求知、休闲、康体、娱乐等需求,为工业衰退带来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寻找出路。

中山岐江公园是国内将工业遗产改造成城市开放空间的经典案例之一。它由粤中造船厂改建而成。作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从人文元素上讲,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甚至厂房墙壁上的“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正是这些渲染了场所的氛围,经过规划人员的精心设计,建成后的中山岐江公园成为独具风格的工业文化景观公园。

3.打造成综合购物中心。该模式是利用原有的工业遗产空间建立一个购物中心,并配有咖啡馆、酒吧、健身及儿童娱乐场所等,集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开发,把原来的工业遗产再利用为与其原先功能完全不同的场所。

上海杨树浦工业区,是上海近代工业发展最早、最集中的地带,也是上海最大的工业码头区。其充分利用该地区有利的滨江区位条件,设计成“滨江亲水游览带”。抓住上海源于几百年一个小渔村这一历史背景,发展高档休闲餐饮。配套建有咖啡馆、酒吧和美食文化街等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休闲度假和购物的游客。

4.重组为创意产业园区。近代老工业建筑早期租金较便宜,又地处市中心,更重要的是这些老厂房、旧仓库背后所积淀的工业文明和场地记忆,能够激发创作的灵感。加上厂房开阔宽敞的结构,可随意分隔组合,重新布局,受到艺术家等创意产业从业者的青睐。

北京798工厂是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一家大型国有工厂。当工厂的生产停滞以后,一批全新的创意产业入驻,包括设计、出版、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行业,也包括精品家居、时装、酒吧、餐饮等服务性行业。在对原有的历史文化遗留进行保护的前提下,他们将原有的工业厂房进行了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带来的是对于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创造性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单霁翔.工业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意义[EB/OL].

第9篇: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范文

关键词:工业遗产旅游价值开发利用模式

2006年无锡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召开后,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强化了各级政府对工业遗产的重视,拉开了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序幕。

一、工业遗产的界定

目前世界上对于工业遗产的界定比较权威是的2003年的《下塔吉尔》,它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工业遗产基本概念的界定,中指出:“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它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2006年4月18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通过了《无锡建议注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对工业遗产也采用了类似的定义。

二、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

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是多范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中明确提出:“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受国家保护。”与一般文物建筑不同的是,工业遗产除了它的历史、艺术价值之外,还存在着其自身可改造再利用的经济价值,以及与工业发展紧密联系的文化价值。另外,科学范畴在工业建筑中主要表现为技术价值。

1.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每一项工业遗产,都记录着特定的历史活动信息,忽视或者丢弃这一宝贵遗产,就抹去了城市一部分最重要的记忆,使城市出现一段历史的空白。

2.工业遗产的社会价值。工业活动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成为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

3.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许多工业遗产包含着天才的科技发明与创造,保护好具有突出价值的工业遗产,才能给后人留下相对完整的工业领域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

4.工业遗产的经济价值。充分利用工业遗产可以节省拆除重建的投资;从生态循环的角度考虑,即便是改造再利用的投资大于拆除重建,从宏观和长期维护的角度考虑,更新改造具有良好的生态闭合性和低能耗的特点。

5.工业遗产的教育价值。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工业遗产对于历史和工程教育而言是无法替代的现场教材。

6.工业遗产的审美价值。高品质的工业遗产是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机器美学的直接表现,认定和保存有多重价值和个性特点的工业遗产,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面孔、保持生机勃勃的地方特色,具有特殊意义。

三、我国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模式

1.开发为主题性博物馆。工业遗产旅游可以采用博物馆的开发模式,把原来部分工业遗产形态保存下来,改造为相关用途的场所,即保留一部分原有的功能作为展示,展示一些工艺生产过程,使游客直接现场感知。工业遗产因为反映了工业化过程的特定阶段或者功能,因此也具有了物质文化意义。工业博物馆已成为国际现代化都市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历史景观。例如我国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世界级葡萄酒专业博物馆。在这里可以博览中外酒文化,看亚洲最古老的酒窖;同时,该项目在地下酒窖七号洞建起了酿酒作坊,游客可自己动手、自酿美酒,还可现场拍照,将照片制作在酒标上,把旅游经历物化在酒中一起带回家。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酒城所具有的独特酒韵,它的成功开发为博物馆模式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2.拓展为城市游憩空间。将工业遗产改造为工业景观公园是在有效地保留原有的历史空间和环境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旅游开发,将工业遗址和工业建筑改建成社区公园或大型文化活动场所,加入现代文化元素,使空间的功能发生转变,满足人们消遣、求知、休闲、康体、娱乐等需求,为工业衰退带来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寻找出路。

中山岐江公园是国内将工业遗产改造成城市开放空间的经典案例之一。它由粤中造船厂改建而成。作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从人文元素上讲,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甚至厂房墙壁上的“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正是这些渲染了场所的氛围,经过规划人员的精心设计,建成后的中山岐江公园成为独具风格的工业文化景观公园。

3.打造成综合购物中心。该模式是利用原有的工业遗产空间建立一个购物中心,并配有咖啡馆、酒吧、健身及儿童娱乐场所等,集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开发,把原来的工业遗产再利用为与其原先功能完全不同的场所。

上海杨树浦工业区,是上海近代工业发展最早、最集中的地带,也是上海最大的工业码头区。其充分利用该地区有利的滨江区位条件,设计成“滨江亲水游览带”。抓住上海源于几百年一个小渔村这一历史背景,发展高档休闲餐饮。配套建有咖啡馆、酒吧和美食文化街等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休闲度假和购物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