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范文

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精选(九篇)

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

第1篇: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范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校教学;地位;作用

高校教育作为社会教育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为改变高校教学方式,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了高校教学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对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展开深入分析和探究。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从《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的调查结果来看,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高校教学基础设施比较齐全,互联网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网络形成了有效的教学系统,使网络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大部分高校已经具备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基础条件。但与此同时,在高校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经常采用的是PPT等教学工具,很多信息化手段仍然没有被充分利用到高校教学当中,没有发挥信息化教学的辅助作用,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目前高校的信息化教学相关管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二、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教学增添了很多新特点,在高校教学中,形成了师生有效互动的良好局面,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不再被动学习,能够及时获得各种所需信息,在现代信息技术为师生学习交流提供便利的同时,教师和学生也影响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下面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是教师因素。教师在高校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负责传授知识、组织教学,控制着高校教学的整个进程,他们的观念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着高校的教学质量。目前,一些高校教师虽然在理念上已经认可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的应用,但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方面表现不足。这主要是由于一些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了解不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不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实践教学进行很好地结合,对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没有充分认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还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依赖性过高,过分关注现代化信息工具而忽略了与学生的及时沟通与交流,使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和课堂节奏,失去了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的意义。

第二是学生因素。在各项调查结果中显示,当代高校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利用网络与教师、同学进行学习交流,这说明高校学生对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利用率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望而却步,无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在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影响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使现代信息技术在学习中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现代信息化技术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下面对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其地位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科技的发展使我们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当代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地促进了高校教学方式的变更和高校教学体系的改革,为当代高校教育信息化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保障,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为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现代信息化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为高校教育现代化改革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使高校教育从思想、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技术手段、教学设备和管理等方面逐渐走向现代化。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丰富了高校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对高校的教学管理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是当代教育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标志,是现代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2.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素质教育是当代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在高校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教育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学生缺乏实践创新精神,阻碍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对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具有深刻意义,在素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日渐突出。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了高校师生的综合素质,为有效地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四、现代信息化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充分发挥教育过程的互

在高校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成为了高校教育中的关键问题,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当中,教师掌握教学主动权,学生常常处在一种被动状态,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大大增强了高校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立体化”,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感官,深切体会到所学内容的真正内涵,在实践中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掌握自身学习情况,同时更有助于增强教师对学生的理解,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达到教育过程的互。

2.有助于改变高校传统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环境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影响下,高校教学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改变,逐渐转向发展素质教育。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和学习水平,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在教学方式上实现了很大突破。多媒体教学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沟通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主动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进行自主学习,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学习效率,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师生之间实现了双赢,共同创建了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高校教育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进行高校教学工作,从高校教学的思想、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整合与创新。高校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加强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真正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使教学方式和方法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并通过与教师的沟通,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提高学习效率,促进高校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4.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高校教学常常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通常以应试为目的培养出的大部分都是应试型人才,实践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这就阻碍了高校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在高校教育中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是有效改善这一状况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注重学生理论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和问题,并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创新发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促进高校教育发展,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实用人才。

5.有利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完善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在不断进行中,高校教育的发展对整个社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教学作为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注入为高校教学带来了无限活力,使高校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可以使高校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信心,使高校教学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从整体上推进了高校体制改革的进程,使高校教育体制不断得到完善,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社会生活。现代信息化技术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问题出发,对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究。在研究中发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都离不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董艳,丁明明.信息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汇总的应用现状及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11(12):27-31.

[2]王晓松.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学科教学整合若干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5):105-107.

[3]刘文胜,刘俊强.借鉴国外信息技术教育的经验思考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5):120-123.

[4]王鹏远,严立.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理科),2011,13(9):140-142.

[5]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12,15(11):110-112.

[6]陈俊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5):154-156.

[7]罗燕,孙有松.给予信息技术的三种教学模式[J].课程与教学,2012,13(2):178-180.

[8]刘静,张继福.正确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新课程的实施[J].计算机教育,2010,12(11):106-108.

第2篇: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范文

关键词:现代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TN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电子信息技术主导的时代,作为一门借助计算机来进行信息控制与处理的综合性学科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传统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工程在时代的发展中弊端逐渐显现,严重制约了技术的升级与社会的进步。加大推动新时期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科技比例是实现电子信息技术彻底变革的关键突破口。

一、电子信息工程的科学界定

作为新兴的电子科技,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信息化程度高,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开展电子信息业务的综合性学科,研究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到信息数据的获取,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信息的管理与运营等等,是新时期电子信息与科技融合的产物。

二、电子信息工程的特点分析

电子信息技术主要服务于数据的采集与程序的管理、研发,是对信息体系与电子技术的优质开发与维护。目前,在电子信息工程的助推下,衍生了其他的电子信息业务,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大力支持电子信息工程的开发与应用。

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现代化的分析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研发与应用充满着紧迫与必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除了经济上的竞争外,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更将竞争的重点放在了科技的竞争上,加上各国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重视,可以说电子信息工程竞争成为国力竞争的重头戏。此外,国内企业的发展更加注重电子信息工程的研究与开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型人才成为国家人才培养与劳务培训的重点。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来是挑战更是机遇。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十分广泛,首先应用于电子信息通讯行业,在以往的通讯业务中往往存在信号不稳定,信号质量不高的现象,但是现代化技术下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更多的是通过卫星与雷达进行信息传输与数据的获取,信息交流的速度与质量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与改善。其次,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电子商务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电子商务从产生到成熟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一定意义上代替了部分传统商务业务,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空间就更加广阔,而现代化技术下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出现就为这种预想提供了可行性基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还将作用于国家的军事发展,在航海与航空中发挥着重要的统领与指挥作用。军用数据的获取,国际机密信息的安全传递都离不开现代化技术条件下的电子工程信息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在社会上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现代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的就业压力,现代化技术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就催生了对高科技人才的需要,更多的人从事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衍生行业,带来了比较客观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现代化技术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也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变革与产业模式的优化,企业的发展更加光明与规范,这都是现代化技术作用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带来的明显效益与成果。

四、现代化技术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措施分析

(一)政府加强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重视与扶持

任何产业的蓬勃发展单靠民间的力量是很难成气候的,这就需要政府的宏观扶持与调控。首先,作为政府要对现代化条件下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高度重视,一方面要加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资金投入,民间集资是有限的,政府做好融资带头作用,拓宽融资渠道,扩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空间。除了在经济上资助,在政策上也要适当倾斜,颁布相应的法律条文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现代化发展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包容。国家还要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上下功夫,为该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储备优质的人才。

(二)加大科技投入,创新赢得发展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注入,增强创新的活力。我们在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时注重研发与需求的结合,以需求为引导,把企业作为发展的主体,要加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成分,寻找创新突破点,对电子商务、通讯技术培育其新的产业增长点,现代化条件下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最突出的就是要做到科技投入与创新转变。

(三)加强企业技术变革,增强产权意识

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份额,必然要有自主产权意识,对投资结构进行优化,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关键性技术进行自主研发。加强企业之间的创新联盟,可以建构高校的产业研发基地,在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后增强自身的产权保护意识,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科技成果,对那些盗取别人科技成果与自主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制裁。

(四)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良好的产业与技术发展环境是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创新的大前提。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现代化发展也需要稳定的健康的发展前提。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标准化的、高强度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平台,即使在大量威胁因素的客观存在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也能不受干扰,实现稳定性的向前发展。

五、结束语

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凭借着其固有的强大优势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风暴式”的发展。加快实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对于企业与国家都有着前瞻性的意义。只有加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研发,企业才能突破原有的产业发展结构,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只有加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扶持,国家才能在国际性的竞争中实现自主品牌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符永贵.浅析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J].东方企业文化,2013(16).

第3篇: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范文

关键词 高职高专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

教育作为世界各国发展其综合国力之根本的一个领域,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信息化的环境,信息化将为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内容。信息技术能力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应是全方位的,即运用于学校教育、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科研及其指导等工作中、拥有大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工作者是推进信息化教育的关键。

1 实现高职高专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关键问题

1.1 构建信息教育的平台是信息技术能力之“根”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一切给现代教育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1.2 加强师生信息化的素养是培养信息技术能力之“本”

全面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同时,信息技术应用重点定格在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这一中心议题上。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的整合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与结果。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为载体的信息开发、信息存储、信息传递、信息呈现、信息处理的综合及其运用[1-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提升为同学生、教材、教师并列的教学过程构成要素,将传统的主要素教学过程重新整合为和谐高效的四要素,形成真正的学生主体性的突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本中心”的全新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备课、上网查阅教研资料、用网页等形式编写教案,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教学效率。利用信息作为手段,可以超越传统信息呈现的教学内容,快捷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网络通讯技术,组织各类协商、讨论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练习和测验,可实现计算机软件对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减轻教师负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 高职高专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

2.1 专家讲座

通过专家到学校做专题讲座,向全体教师讲述有关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和发展趋势及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要求等问题,使教师接受新的教育观念,树立信息教育意识,自觉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的方法。

2.2 观摩学习法

教师通过专家讲座和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有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进教学的需求,但在实践上如何操作则需要有一些具体的课例来做指导。对于大多数教师讲,如何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到开展教育信息化比较成功的学校参观学习,再组织本校教师开展教学示范研讨活动,从而使更多的教师自觉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

2.3 培训集中法

组织系统而实用的信息技术培训是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在学校中组织诸如计算机知识操作技能、课件的制作与加工、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与策略、数据库开发及从网上获取教学科研信息的技能、与计算机使用有关的法律问题与道德问题之类的培训班显得十分必要。培训时应讲练结合,以教师的操作练习为主,同时落实有关培训制度,以保证培训的质量。

2.4 环境养成法

学校还应通过校园信息化建设,营造一种信息化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在工作中处处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这样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2.5 课题研究法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全球的教育新课题,如何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来改进教学,它需要广大中职教师开展创造性的研究。通过小组或个人形式的课题研究,探索信息化时代的学与教,有助于教师信息能力的创新。

3 高职高专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应具备的基本信息能力

3.1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在教育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中,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纷纷进入教学领域,传统的师生口耳相传式的教学将不断弱化,而计算机和网络等新的信息技术将更多地出现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例如可用word进行英语写作或作为排版软件用于制作电子简报,用excel教数学等。另外,数据库的应用培训是网络时代教师的重要技能,不仅有利于教师了解网上资源搜索机制,也有利于开展探究式教学。

3.2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来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师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来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对信息时代人的基本素质的要求,同时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中,教师“授业”的职能将被淡化,一种新的基于资源型的学习模式将要成为重要的学习模式[3]。在基于资源型的教学模型中,教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问题或一个疑难情境,让学生根据问题搜集信息,找出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通过网络等获取相应的信息,以对学生搜集信息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减少学生浏览信息的盲目性,提高资源型学习的质量。因此,从表面上看,这种基于资源型的教学模式教师似乎比较轻松,但其实对教师获取信息能力的要求更高。

4 高职高专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原则

4.1 分层次原则

在确定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目标上,应考虑到教师的年龄、任教学科及信息知识水平等特点[4]。从普及层面上讲主要针对一般的教师,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当前信息教育及普及的需要。经过信息技术培训,达到一定的水平。从提高层面上讲主要针对信息科学教师和教育技术骨干,其目的在于培养信息学科的带头人。要求他们具有更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并能够根据这些教学设计开发出各种科学软件和网页等。

4.2 设施建设与教师培养同步原则

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不单是提高理论和改变观念的问题,还要培养实际操作的技能,因此在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时,学校应提供必要的硬件保证,让教师接触到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在实际操作和使用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4.3 制度约束与自觉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观念和在教学中已形成的惯性,教师往往并不热衷于接受培训。为了保证教师培训效果,学校必须制订必要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规定要求教师接受培训。例如可以在培训管理制度中建立成果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对通过培训学习能将知识、技能转化为成果的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把培训考核与教师工作实绩结合。

5 参考文献

[1] 刘雍潜,李龙.教育技术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32.

[2] 刘成章.信息技术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第4篇: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范文

关键词:21世纪;信息技术;时代;初中数学;应用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可知,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现代初中数学教学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的几大困境

1.城市与农村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差距大

尽管数据显示,我国乡镇网络覆盖率也已经超过了70%,但这70%的网络覆盖率,并不能直接转化成我国乡镇在教育上也用于70%的信息化水平。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的运用中,城乡之间仍然存在这明显的差异。

《数学课程标准》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要求,是对城乡教育提出的共同目标,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当中,乡镇由于设备简陋,网络不通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并不能达到新课改下所提出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当前教育的一大创新,也是当前教育的必然选择,更是未来对人才的重要的衡量标准。如果乡镇不能很好的落实这一政策标准,不能保障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那么,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差距势必扩大,这不利于农村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同时,信息技术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未来生活的必要工具,换而言之,不懂利用信息技术的人,在未来极有可能被边缘化,甚至是淘汰,他们是没有竞争力的。

2.信息技术的运用不科学、不充分

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体现最多的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作为一项在互联网技术兴起中成长的技术,为现代教育带来了多种良好的影响,为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方法和前沿的学科知识。但就目前各个学校对多媒体技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来看,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显然不够科学和充分,不少学习只是把多媒体作为黑板以外的另一个展示平台,而不是利用技术实现知识的交流共享。同时,信息技术不等于多媒体,它应该是远大于多媒体技术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想当然地将信息技术与多媒体画上等号,将多媒体作为另一块备用的黑板,那么很显然,信息技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它的价值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而这些都是对信息技术的浪费,也是教学的损失。

3.信息技术在学科运用中的氛围不浓

尽管大多数中学都已经联上了网络,增加了多媒体教室,增加了远程教学设备,但是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仍然是拿着自己的备案在讲台上讲,然后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模式,完全没有为学生营造学习信息技术的氛围,也没有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信息技术。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对信息技术没有概念,不懂得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各大学科的学习当中,甚至不懂得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查找必要的新知识,这显然也不符合目前的教学目标。

二、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语文教学中,还是在英语教学中,或者是在数学教学中,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历,以数学教学为切入点,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几点思考。

1.改变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前提还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观念,适当的融合现在信息技术,对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观念进行全方位的革新。传统教学方式和观念中,虽然有很多优秀的部分,而且是经过一代又一代教育实践者的试验的,是历经时间的打磨沉淀下来的,这部分内容当然应该被保留和传承下来。但我们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教学的方式和观念中,也存在着大量不合时宜的东西,新兴的现代信息技术却恰好能够弥补这种不足。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科学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新课标也提出,在数学课堂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它的最大作用,使学生能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来改变从前的学习方法,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更自主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探索数学世界里的精彩。

2.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查找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学习归根到底是一件私人的事情。初中生因为年龄的原因,心智还不成熟,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但是,对学生今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只有也必须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如何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可以说互联网时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好的时代。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信息都是开放的,许多知识都是共享的,以往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只能等着老师讲解,但在互联网时代,只要你家有一了网的电脑,你就可以通过搜索,来获取自己想要的答案,既方便又快捷。而且,通过这种自主的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因为他们需要自己去分析、理解才能明白答案是如何得出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培养学生自主使用互联网搜索功能和互联网知识共享功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爱上信息技术

学习最重要的动力都应该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学习更是如此,信息时代的数学学习亦是如此。在一些学科教学活动中,因为对老师对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不够重视,尤其是数学这种抽象的学科,更是有很多老师认为信息技术无用武之地,这种观念很容易造成初中生对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中的使用失去兴趣。从新课标对于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利用好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方式。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重视起信息技术在这门学科中的运用,并带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5篇: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范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普及和应用,我国经济水平以及综合国力得到明显提升,信息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中,并提供了极大的便捷。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建立和运行,为人们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但是任何事情都具有双面性,现代信息技术在为人们提供方面的同时,也隐藏着安全隐患,信息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因此,要采取针对性的对策进行解决和完善,充分开发及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益处,从而促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安全健康发展。

1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信息安全所面临的问题

1.1 信息污染

1.1.1 无用信息

无用信息是指对大多数用户没有任何价值的信息,但是却影响着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速度与效率,除此之外不会对信息用户产生其他的不良影响或者负面影响较小。就无用信息而言,一般包括重复信息、过时信息以及自由言论等等。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过时信息量很大,反而影响了有用信息的传递与加工速度,进而在用户获取与利用信息过程中增大了难度。在现代信息化环境中,网络中的信息提供者纷繁复杂,其中就存在着大量的无价值的信息。

1.1.2 劣质信息

与无用信息相比,劣质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作用却不是很大且质量比较低的信息。一般情况下,劣质信息虽然可以加以利用且能够带来一定的效益,但是其也会给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难度,一旦利用、传播不当,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用户造成损失。内容不完整、不准确或者文字错误多的信息都属于劣质信息。之所以会存在劣质信息,是因为信息生产者在收集和处理信息中由于一些原因使得信息不完整或者缺失而导致的,还有的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造成的。另外,在信息生产时,由于收集的信息与数据不全,以及信息处理与研究方法不科学等也会产生劣质信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因为信息传播技术出现错误或者信息处理不当而导致的信息失真,进而产生劣质信息。

1.1.3 有害信息

有害信息是指用户或者社会在利用之后会给其带来不良后果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有害性。有害信息不仅会加大信息处理的工作量,增加信息筛选与甄别的难度,而且还会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过程造成负面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麻烦。有害信息主要是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相关信息生产者因为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而不能对于客观世界有着正确的认识,或者有意识地歪曲各客观事实,从而产生虚假信息。另外,在信息传递与加工处理过程中由于信息人员的疏忽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等也会造成虚假信息的出现。

1.2 信息泄密

信息泄密是目前现代信息中出现比率比较多的安全问题之一,盗取者利用非法途径或者不合理手段窃取一些隐秘信息,这种现象被称为信息泄密。在网络信息开发利用或者传播获取时被一些不法分子非法窃取的过程,均属于信息泄密过程。在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信息泄密的途径不胜枚举。通过破坏计算机软硬件信息或者窃听等途径而导致的信息失密或者非法访问网络资源都是网络信息泄密的范畴。

1.3 信息侵权

信息侵权也是信息安全问题之一,主要是指信息的产权被侵犯。与现代信息产权相比,传统的信息产权即为知识产权,且与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以及经济贸易等信息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促使传统信息内容得到极大的扩展,并使得信息载体也发生了改变。另外,现代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升,传统信息不能解决的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给予解决,可以实现全球共享。但是现代信息技术也有着比较不利的一方面,那就是很容易产生信息侵权问题。

2 信息安全的技术措施

2.1 加密与伪装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信息技术应用得更加广泛,但是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尤为显著。在这种信息环境下,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和改善。针对信息安全问题可以在技术方面给予改善,对信息内容进行加密与伪装技术是有效措施之一。信息加密是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有效方式,主要是利用某种加密算法将信息变成密文之后进行发送,以此防止截取者的盗取和破译,从而保障信息的安全传输。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虽然加密文件可以防止截取者直接获取或者破译信息内容,但是却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再加之密文不可能确保绝对的保密,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具体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还要在加密的基础上再进行信息的伪装技术,以此麻痹攻击者对信息的供给,从而保证网络信息安全。

2.2 认证技术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信息交流双方身份认证也具有关键的作用。就现阶段信息中的认证技术而言,主要有数字签名、身份认证,以及数字证明等等。其中,数字签名机制属于鉴别方法,身份认证机制可以对信息交流双方的真实身份进行判断和确认,可以作为访问控制的基础。数字证明机制则可以为对秘钥进行验证提供方法。

2.3 防病毒技术

通常情况下,防病毒技术分为病毒预防技术、病毒检测技术及病毒清除技术。针对单一主机,防病毒技术能够有效阻止病毒入侵。网络操作系统、服务器与工作站是网络中的主要软硬件实体,要想阻止病毒的入侵,主要是从基于工作站和服务器的防病毒技术,以及基于网络操作系统的方法等方面着手。从而有效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信息技术的踪迹,给社会各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另一方面,信息安全问题同样也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主要问题,信息污染、信息泄密、信息破坏等安全问题比比皆是,要想创造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就要采取技术对策进行解决,如加密与伪装技术、认证技术,以及防病毒技术等,以此保证信息内容的安全性,从而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怡平.浅谈高校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

[2]白雪.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信息化建设,2016.

第6篇: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和比较新颖的教学理念,对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对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和管理,从而完成对教学过程的优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学软件的设计、教学环境、教学模式的开发、教学软硬件、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的管理、教学环节的实际应用、现代教学效果的评价等。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电工专业教学的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取得了一定进步。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信息技术种类非常多,具体包括卫星广播电视技术、模拟和数字音响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理念进行指导的前提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充分发挥其指导教学的作用,按照教学课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承受能力,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方式进行选择和应用,以此对教育资源、学习资源进行优化。尤其是电工专业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逐渐呈现出其独特的教学形式,让电工专业教学的模式发生重要变化。下面对现代教育技术用于电工专业教学应用优势进行总结和分析。第一,现代教育技术帮助电工专业教学向信息化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对于电工专业来说相当于是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表示教育信息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应当提升自己的教学层次,不能仅仅从教育的层面看待教育信息化的问题,应当结合技术层面分析。一方面,从教育层面来说,教育信息化可以简单概括为开放交互、共享协作;另一方面,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教育信息化向多样化发展,网络信息化、多媒体信息化、数字化等。教育信息化中需要着重强调的是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教学资源为内容,信息技术是前提,信息资源利用是主要目的,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使得师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控制而共享学习资源。第二,现代教育技术利于电工专业教学理念发生重要变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电工专业教学理念也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一员。现代教育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使电工专业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进行激烈地碰撞。具体体现为电工专业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和教学的主题,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充当指导的角色,关键是要让教学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电工专业教学中尤其注重每位学生的特点,按照其特点开展教学模式的匹配。第三,现代教育技术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充分结合,对于常规的教学理念来说是一次重要变革。以前的电工专业教学特别注重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且认为其他影响因素不是那么重要。建构主义提倡的是协商、会话、情境以及意义建构等因素,这是建构主义对于学习环境的理解。以上四个因素同样也是现代教育所认同的观念。意义构建的重要基础条件就是要创设教学情境,这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多媒体教学就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教学工具,假如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结合,情境教学的效果将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电工专业教学的影响

1.对专业课教师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电工专业教学对于专业课教师的影响,一方面帮助教师领会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原则,帮助教师学习如何在电子信息时代利用新技术、新理念。电工专业教学作为技工院校的主要专业课程,重点在于如何把专业中的知识和课堂相融合。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师学习到先进的现代学习理念和教育教学理念,对于自身以往的教育观念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改变和进步,让自身可以更全面地看待事物。除此之外,专业课教师要善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其教学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来说有着重要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专业课教师有着帮助和促进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实际上就是课堂的领导,教师的教学水平、知识掌握等都会对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教师要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对资源载体进行丰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尤其要注意自身的角色定位,引导学生提升对电工专业的学习兴趣。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教师的教学研究,实际上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重要存储功能,教师按照各种教学课程对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对教学信息进行收集,让教学信息传播的更加迅速,也便于教师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

2.对电工专业学生的影响

(1)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中学习环境的变化是指和常规的学习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常规学习环境注重的是学生的整体效果,现代教育技术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对其学习方式进行转变,从根本上体现学生认知主体的重要作用。比如,电工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对电路组成进行演示,从而让学生更加准确地了解电路的构成及其原理,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课程内容和知识。

(2)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提升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现代教育模式的发展,使得学生感知对象过程中注重多样性和特色,学生的定位在发生变化,从以往的被动学习向积极主动学习不断变化,按照自己对于课程的理解,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方式进行选择,这样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学习的空间变得延伸和扩展。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也逐渐从以往的监控变成指导,同时也要注意学生要有一定的主动性和自律性。

(3)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强调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养目标有巨大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注重的是学生可以有效地处理信息,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点和常规教学模式有很大区别,尤其是电工专业教学过程中,狭小的教学空间不适合电工专业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开放性的教学空间,让学生更好地处理及加工各种教学信息。

四、树立正确观念,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教师一方面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要学习其教学理念,对以往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审视,梳理其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当然不能仅仅存在于教学层面的现代化,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点,假如不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尽管使用最新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也不会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任何帮助,这是教学资源的一种浪费。教学设备与教学效果并不成正比,以此凸显出教学观念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树立起正确的教育技术观念。充分利用教育技术的最新理论和教学技术,深入推进素质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

五、小结

第7篇: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范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音乐教学;应用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233-01

一、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义

(一)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音乐教学之后,其将视频、动画、声音、文字、图像等多种因素融为一体,更为形象、直观和生动,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通过多媒体配合放映或演示相应的、生动的画面或视频,从而让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助于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体验的积累,有助于良好的教学氛围的营造。

(二)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音乐教学以后,音乐任课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或是合作学习,例如:音乐任课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或是任务式教学,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效的培养和发展其创新能力。

(三)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音乐是一种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形式。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音乐教学之后,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多维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学生能够通过一个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去体验音乐的美、去欣赏音乐的美、去理解音乐的美,从而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感知音乐的艺术形象,潜移默化的不断接受艺术的感染和熏陶,有效的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音乐素质,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方式

(一)教学准备阶段

在音乐教学的准备阶段,音乐任课教师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的优化备课工作。音乐任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电子图书馆、学术资料库等多种方式收集更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例如:外国歌曲的背景资料、视听资料、不同歌唱家的演唱版本、对歌曲的不同的演绎和间接等等,从而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为教学活动提供更丰富的素材和资源。

而在教学准备阶段,学生则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积极主动的课前学习,从而为学习活动的开展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例如:在声乐教学的准备阶段,学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提前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阶段

在课堂教学阶段,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同样也有两个主要方面,即:音乐任课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活动、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其中,音乐任课教师可以利用三维动画或是视频向学生更为直观形象的讲解音乐知识,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灵活生动的特点,创设更佳的教学情境;而学生则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来巧妙的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例如: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DV摄像等方式,记录自己在歌唱或演奏中的表现,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改正和提升,从而有效的提升学习的成效。

(三)课后巩固阶段

在音乐教学的课后巩固提升阶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课外学习阶段,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首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的延续。例如:任课教师可以现代信息技术记录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情况,并通过适当的软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获得所需的教学反馈信息,为后续的教学活动的完善打好基础。

其次,音乐任课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课后的互动。在课外阶段,音乐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网、校园论坛等平台与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还可以利用网络视频、远程教学等方式随时指导学生的课外学习,随时解答学生课后学习中的疑问和困惑,以实现对学生随时指导,进而有效的巩固和提升课堂音乐教学的效果。

第8篇: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范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标志,以多媒体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是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将对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而且可以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通过人机交互,信息共享,不仅可以大大拓展教师和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将不仅是使学生而且也使教师在全方位地接触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增强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

1要深刻领会发展教育技术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从战略高度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制定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以后他又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这些指示不仅是小平同志积极倡导发展电化教育的重要指示,也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伟大战略家的眼光,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之中,深刻揭示了科技、教育同现代化建设的辩证关系。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求教育既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又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进行变革,逐步实现其自身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体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模式等方面的现代化。邓小平同志的阐述对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一次从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肯定发展教育技术的作用,这就奠定了教育技术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邓小平同志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积极关注各种先进媒体的应用,如:计算机教学对传统教育思想、教育体制、课程体系、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所产生巨大影响。在计算机还没有开始进入普及的时候,他就要求“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这充分体现了小平同志“我们已经承认比国外落后了”,就“必须下定决心,急起直追”,“力戒空谈”的思想。

今天,我们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教育理论,首先应该从战略高度,认识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地、努力地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各领域、各学科的应用和研究。

2深刻领会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

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借助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那么,到底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电化教育又有什么关系?本人认为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2.1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

信息的大量产生和快速传递是20世纪的基本特征之一。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的成熟阶段。现在仍处于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中。被看作这种转变的两大技术杠杆的“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同属于现代信息技术范畴。

对什么是“多媒体技术”,说法很多。一般认为,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信技术等来集成和传播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就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主要指文本、图形、声音、静止图像、活动图像和动画等。

现代信息技术,目前主要指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

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形成了现代教育技术。诸如电化教育、语言实验室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辅助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远距离教学、网上通信教育、人工智能教学、虚拟现实仿真教学以及现代教学设计、现代媒体教学法等都是现代教育技术。他们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和新的格局。

2.2电化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

“电化教育”名称从20世纪30年代正式提出至今已有60多年,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然而,随着对“电化教育”实践与理论探讨的深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化教育”内在的局限性及与时代的要求难以适应性,已越来越明显。“电化教育”向“现代教育技术”过渡是历史的必然性。在我国,电化教育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是:“电化教育”是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功能,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

可以说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对电化教育的理解也已经涵盖了现代教育技术实质,但我国“电化教育”在国际系统中往往使人困惑和误解,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如全球网络教育的风靡),国内外同仁越来越迫切要求尽快将“电化教育”改为通用的名称—“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它可以反映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也便于进行国际交流。

2.3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

人类教育技术在漫长发展历程中,已经历了口语技术、文字技术(约产生于公元前350。年)、印刷技术(约产生于7世纪初)、电子视听技术(约产生于20世纪初)、多媒体网络交互技术(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五个发展阶段。从广义上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由来已久,有的学者认为,人类早期的语言教学和后来的直观教学亦应被看作是教育技术应用和发展的两个阶段。“教育技术”是一个通用概念,任何时代的“教育”都有其“教育技术”,只是“技术”的含量和水平有高有低而已。

本文所讲的“教育技术”不是上述广义上的“教育技术”,而是指20世纪初来源于美国的“教育技术((educationaltechnology)一词。

从19世纪来到20世纪初至今,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系列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工具的发明,使教育走上了多元化、现代化的道路,学生有了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与信息获取方式,这被称为第四次革命。每次革命中我们都可找出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例证。但是这样来探讨教育技术和基本内容也未免太宽泛了。于是,人们习惯上把第四次教育革命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教育技术称为现代教育技术。即“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学与教的过程和学与教的资源的设计、开发、使用、评价和管理,以促进学与教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现代教育理论,它要求综合运用人本主义、认知主义、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等各种流派的学习理论。“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包括音像技术、卫星通讯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操作内容包括对学与教的过程和学与教的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评价和管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一般目标是促进学与教的优化,其最高目标是实现在一定条件下的学与教的最优化。

而在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发表了教育技术的新定义,该定义指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其中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开发则包括“将音像技术、电子出版技术应用于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的开发研究,基于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技术(cai和icai)的开发研究以及将多种技术加以综合与集成,并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

很明显,在音像技术中,理应包括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等技术。原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办公室《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实施意见》中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内容早就给了科学的、全面的界定:“在实验中,要巩固和发展以投影和音像技术为基础的课堂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充分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教育节目资源;积极发展计算机教育及辅助教学,推动电脑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实验研究交互网络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以及进行有关虚拟现实的研究实验工作”,并在《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课题指南》中开列了大量以投影、幻灯、录音为实验媒体的实验课题。这就再也清楚不过地告诉我们,投影、幻灯、录音、录像是现代教育技术应有之义。

由此可见,“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虽然名称不同,但概念的内涵、基本思想都相同,即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为研究对象,以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内容。它们都注重探讨那些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关的学习资源和现代与教的最新科学理论和方法。可以说,没有现代的音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系统理论就没有今天的教育技术。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传统的教育技术和现代的教育技术之分。有人把音像媒体作为“传统教育技术”,而把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那也许是他把教育技术等同于媒体的缘故。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技术”或“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入,概念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展,只有深刻领会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才能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

3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化的教师队伍

知识经济呼唤教育现代化。教育实现现代化,教师队伍现代化是当务之急。如何建设一支新型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本人认为广大教师要更新观念,有抢占“制高点”的意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有自我发展的能力;要勤学苦练,有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本领。

3.1教育观念的变革

现代化教育技术之所以被称作是教育发展的“制高点”,是因为它是信息时代国际人才激烈竞争的迫切需要。“领先一步就将领先一个时代”、“采用最新技术就容易实现超越”。就像燕汽机的发明使用带来工业革命一样,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将带来知识的革命,广大教师在真正地认识抢占“制高点”的重大意义和历史责任,要有一种紧迫感、危机感,奋不顾身地投入教育改革的潮流。

教育观念变革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育者对信息技术的接纳。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在教育学中的广泛应用,不单纯是手段的更新,更主要的是由认识时代特征而产生的观念的认可。事实说明,教育者已经充分感受到信息时代的降临,看到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这是教育观念变革的第一步。二是教育指导思想的变革。传统教育思想包括对教育要素、教育结构、教育模式的看法,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基于现代教育的全新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正在形成。信息时代由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带来的信息交流,要求每个人都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在大量信息之中分析、挑选有用的加以利用,这实质上是一个如何学习的问题.用同一种教学模式培养人才的应试教育显然无法承担这种重任,因而,时代对人提出新要求的结果必须会引发传统教育观念的变革,即向素质教育转轨。教师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思想理论,促进“角度”的转换,即由知识的权威者,知识的传递者转换成知识的组织者,学习的促进者。树立起现代化的教育观。

3.2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

这是教师在信息技术时代中必备的条件和基本功。面向21世纪的教师只有以“精”、“深”来构造自己的专业知识大厦,要有雄厚的人文科学功底,诸如哲学、文学、心理学、伦理学、天文地理等现代社会与自然科学诸素养便是教师博大精深大厦的根基,也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决定性因素。而教师人文科学知识的获得又主要是靠平时的刻苦钻研与辛劳积累,只有天长日久的不断积累,及时地“充电”,不断更新知识,广纳最新动态信息,课堂上方能如鱼得水,才能出奇制胜。

信息时代新知识、新事物、新行业及一切可能性随时随地都在大量涌现,面对迅速变化的实践热点和迅速老化的旧知识,要想跟上这个社会并自由地生活和工作,随时都有必要学习,因为“比你的竞争者学习得快的能力也许是唯一能保持竞争优势”,教育存在的深刻必要性就决定了教育将走向终身化,终身教育应有三个含义:第一,人的一生中随时都有必要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25岁前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第二,信息技术为各个年龄段都提供了相应的受教育的手段和内容。第三,掌握学习方法。这是更重要的。只有学会了学习,才可以在变动不居的社会和知识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信息时代学会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掌握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能即时和大量获取信息与培养技能的信息技术。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跨越。

3.3要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本领,努力成为新时代的新型教师

现代教育技术只有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潜能发展。陈至立同志在为《中国教育报》“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版撰写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与改革》一文中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教师要消除对教育技术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纠正只把计算机作为课程和打字工具的偏见和误解,认识发展多媒体教育的深远意义,努力掌握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能,成为新时代的新型教师。本人认为广大教师要逐步掌握以下技能:

(1)掌握以视听技术为主的教学技术,如投影、幻灯、录音、电视录像等视听设备的操作以及教材的编制、使用技能。

(2)掌握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如多功能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利用数字音像技术进行信息的采集、处理、传递、存储等技术。

第9篇: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范文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应用

作者简介:王海伟,男,宁夏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山东省青岛市中国海洋大学大四学生。侯运通,男,山东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山东省青岛市中国海洋大学大四学生。金川清,男,山东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山东省青岛市中国海洋大学大三学生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也形成了快速发展状态,且其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经济地进步,因而在此基础上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且将现代化技术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实际生产中,最终由此达到良好的信息建设状态。以下就是对电子信息工程中现代化技术应用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我国现代化信息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带动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满足工程建设条件。

1电子信息工程中现代化技术运用现状

1.1无战略发展布局

无战略发展布局是电子信息工程中现代化技术运行所凸显出的问题,即其主要体现在部分电子信息企业在现代化电子信息工程建设过程中未依据自身实际发展状况构建相应的战略发展布局,从而导致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逐渐凸显出技术水平落后且发展受阻等问题,最终影响到了电子信息工程中对现代化技术的合理运用。此外,部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为巩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其将大部分资金应用于规模扩大中,继而影响到了对现代化技术的合理引进,并达到了电子信息工程建设水平较低的发展状态。为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达到最佳的工程建设目标。

1.2缺乏核心技术支持

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运用中核心技术支撑匮乏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电子信息工程在方针政策完善过程中未实现与核心技术的有效结合,继而导致电子信息工程建设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渐凸显出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

(2)核心应用技术缺乏创新性也是电子信息工程建设过程中凸显出的主要问题之一,即部分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过分依赖国外技术的现象,继而由此形成了缺少自身发展创新的局面,最终影响到了工程建设质量。同时,核心技术支撑的匮乏也导致电子信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凸显出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为此,应对此问题展开有效缓解,并就此突破国外发展技术的限制。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现代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因而应对其展开行之有效的处理。

2电子信息工程中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措施

2.1利用先进科技

在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强调对先进科技的引进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此,首先要求电子信息产业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应注重实现先进科技与电子信息工程的有效结合,并达成二者取其所长的应用状态,最终由此满足电子信息工程建设需求。其次,在电子信息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将先进科技应用于其相关产业领域,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达到最佳的现代化技术应用状态。再次,基于先进科技应用的基础上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实施亦有助于电子信息工程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因而应从构建内部管理机制、加强管理人员培训等途径入手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管理空间,继而由此满足现代化技术应用条件。

2.2加强网络技术的运用

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TCP/IP形式对电子工程所涉及到的网络连接方式进行了定义,并通过应用层、网际层及运输层分层体系构建方法实现了传输控制协议的设定,最终由此实现了传输信息的有效传播。此外,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可便于资源在TCP协议的基础上进行良好的传递,且达成电子设备间资源的有效共享。

2.3完善远程控制技术的运用

在当前电子信息工程实施过程中强调对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也是非常必要的,即其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在对电子信息工程进行操控的过程中可通过远程控制设备全面掌控到电子信息工程实施状况,并及时发现其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且对其展开行之有效的处理,最终达到良好的电子信息工程运行目标。此外,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亦可达到降低电子信息工程运行风险的目标,因而应强化技术的合理贯穿。

2.4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

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且其可用于信息获取、传输文字及声音信息加工等领域,因而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化电子信息工程中,可便于相关工作人员在电子信息工程操控过程中基于信息传输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此同时,通过对信息技术信息获取及加工功能的应用来为用户提供更多信息服务环节,满足其信息获取需求。此外,由于信息技术是较为科学的信息资源管理手段,因而在现代电子工程发展过程中强调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可实现对相关资源的合理化整合,且就此达到合理化工程操作状态。

3结论

综上可知,当前现代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仍然存在着核心支撑技术较为匮乏等问题影响到了电子信息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因而在此背景下,为了达到良好的现代化技术应用状态,要求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从推动电子信息企业发展、利用先进科技、培养专业人才等途径入手来缓解现代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应用中所凸显出的问题,达到最佳的技术应用状态,并就此推动当前电子信息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辰.现代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35(20):128-128.

[2]陈鸿.关于实现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探究[J].电子制作,2013,45(13):1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