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改革的方案及措施范文

教学改革的方案及措施精选(九篇)

教学改革的方案及措施

第1篇:教学改革的方案及措施范文

依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使学校、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准确了解《实施方案》有关内容,确保《实施方案》平稳落地,各项改革措施顺利推进,现将相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河北省《实施方案》总体情况

1.《实施方案》产生的背景及起草过程。

2019年9月,国务院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围绕促进公平、科学选才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之后,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四个配套文件,要求各省在国家政策框架体系内,制定本省的贯彻落实方案,明确各项改革举措的时间表、路线图。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实施意见》精神,加快制定河北省《实施方案》,2019年初省教育厅成立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多次深入全省各地高等院校、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教育研究机构和考试招生机构进行了广泛调研,全方位听取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对浙江省、上海市的试点改革方案以及兄弟省市的改革草案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初稿后,又邀请中学校长、一线教师、大学教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不同类型专家反复论证修改。最终,《实施方案》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议研究批准,上报教育部备案通过,向社会公布。

2.《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河北省制定的《实施方案》是在国务院《实施意见》确定的五大任务18项具体举措框架下完成的,是对《实施意见》各项改革举措的贯彻落实。《实施方案》共分为三部分:一是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改革目标;二是主要任务和措施,包括完善中小学招生和评价制度、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改革、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机制改革、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和强化监督管理机制;三是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经费投入、稳步推进实施和加强宣传引导。

3.此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都有哪些特点?

河北省此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覆盖范围更广。这次改革不再局限于某一阶段或是某个单项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而是涵盖了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考试招生的全局性变革,涉及小升初、中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普通高考乃至继续教育等一系列考试招生,几乎关系到所有受教育人群。二是入学机会更公平。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办法,努力破解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难题;逐步建立起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畅通学生纵向流动渠道;进一步减少和规范了高考加分,确保高考公平公正,等等。这些改革举措将惠及广大考生,保障了各阶段受教育人群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三是招生录取更科学。首先,高校招生不再唯分是从,推进人才评价选拔从单一向综合转变,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更加注重对考生日常学习和综合素质的考量;其次,打破了以往高考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格局,自主选择考试科目可以实现考其所长、考其所好,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使一次考试的重要性降低,减轻了考生的心理负担;再次,缓解了普通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压力,逐步实现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鼓励有意上高职院校的学生提前分流,相应减少了高考的竞争压力。

4.河北省《实施方案》中有哪些执行的是国家政策?有哪些是对国家政策的细化和拓展?

在制定河北省《实施方案》过程中,凡是国务院《实施意见》中有明确规定的,我们严格贯彻落实;对于需要进一步细化的,根据河北省实际情况,也明确了改革的方向,提出了任务目标。具体来说,属于国家顶层设计的,关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设置、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统一高考科目的设置及分值、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普通高校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方式等内容,在河北省《实施方案》中全部严格执行。

属于河北省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进一步细化的,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决定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二是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在全省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任选,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只有一次参加考试的机会,今后将积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及更换已选科目提供机会;三是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在全省实行新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且在2020年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中试行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录取的方式,2021年推广至普通高考使用;四是大幅减少和规范河北省的地方性加分项目,取消了侨眷高知子女和散居的少数民族考生两项高考加分项目,保留农村独生子女加分项目,加分分值不变,加分范围只适用于河北省省内高校招生;五是从2019年起,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与第二批合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二、关于中小学招生和评价制度改革

5.高中学生如何选择学业水平考试的选考科目?

改革后,普通高中将不再简单分为文科、理科,学生按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学习所有科目,每门课程结束后都要参加相应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参加高校招生的学生可根据高校的要求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将这3个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6.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与其余科目在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时间以及成绩呈现上有什么区别?

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与其它科目的主要区别在于,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考试科目属于等级考试,考试内容为该科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成绩呈现方式按照一定比例分为A、B、C、D、E五个等级,一般应在学完所选择考试科目全部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后报名参加考试,考试方式为统一笔试。其它考试科目则属于合格考试,考试内容为该科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内容,成绩呈现方式只区分合格与不合格,学生学完相关必修内容后即可报名参加该科目考试,考试方式有统一笔试、统一网络考试和现场测试。

7.为什么河北省现阶段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只允许考一次?

关于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的考试次数,目前两个试点省市的改革方案中,浙江规定可以考两次,上海规定只能考一次。河北省采用了上海模式,规定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只能参加一次考试,主要是考虑到两次考试的等值性难以把握。由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按照比例以等级呈现,那么多次考试会造成评价结果的等值性差异。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开展第二次考试,保证两次考试具有等值性,目前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仍然需要进一步调研论证。因此,在现有条件下,河北省规定选考科目只考一次,今后,随着学业水平考试的进一步完善以及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广泛调研、总结经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河北省将逐步实现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及更换已选科目提供机会。

8.为什么要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新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目前,河北省已起草完成《河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实施办法》,报教育部备案后将向社会公布,同时全省统一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正在积极建设过程中,即将投入使用。为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在高中学生毕业和升学中的重要参考作用,河北省定于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在全省实行新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在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中试行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方式,不断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举措,为2021年推广至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使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改革

9.为什么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改革?

实行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是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考试招生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倾向和职业技能的考核。实行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将高职院校的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既有利于高职院校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选拔和培养技能型人才,同时也有利于一部分学生尽早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教育,从而减轻高考的备考负担。

10.目前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都有哪几种形式?

河北省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高职院校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招生(高职单招)。2019年,河北省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计划突破7万人,实现全部66所高职院校全覆盖,已达到教育部提出的2019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一半左右的任务目标,2019年将继续扩大招生比例,到2019年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二是面向初中应届毕业生的三二分段、五年一贯制等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模式。贯通培养的考试招生形式是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经过多年探索并不断完善的,可以作为高职院校招生的辅助渠道。三是通过普通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考虑到考生的心理和其他一些需求,将继续保留考生通过参加普通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通道。

11.河北省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是怎样进行的?

在省教育厅监督指导下,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在每年春季进行。为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充分赋予考生对院校的选择权,2019年河北省高职单招试行院校按专业类联合考试招生,考生只要参加某专业类联合考试,即可报考招收此类专业的所有高职院校。2019年高职单招联合考试招生专业类扩大到10类,2019年实现全部专业按类联合考试招生。同时,进一步改进考试评价方式,根据中职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的不同情况,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中职院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部分的考查可以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同时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社会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报考方式。考生如果参加了高职单招考试,并且已经被确定录取后,就不再参加普通高考。

四、关于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机制改革

12.如何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考生有更多升入重点高校的机会?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纵向流动渠道,河北省《实施方案》提出,改进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在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同时,继续实施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2019年,河北省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已达到有关高校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今后将继续加大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实施力度,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

13.河北省都取消了哪些高考加分项目?保留了哪些?

按照国务院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经省政府批准,河北省调整了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一是国家取消的全国性加分项目,河北省自2019年1月1日起全部取消。二是国家保留和完善的全国性加分项目,河北省保留,加分分值不变,适用范围不变。三是按国家要求大幅减少和规范了河北省的地方性加分项目。2019年以前,河北省有农村户口的独生子女、散居的少数民族考生、侨眷高知子女等3项地方性加分项目。其中侨眷高知子女和散居的少数民族考生两项加分项目,自2019年1月1日起取消,只保留农村户口的独生子女加分项目,加分分值为10分,并且只适用于河北省高校省内招生。

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的配套文件《关于做好河北省调整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工作的通知》(冀招委[2019]3号)已于去年4月由省招生委员会印发。

14.为什么要合并本二、本三批次?

本科二批、三批合并体现了国家改革的总体方向,国务院《实施意见》明确规定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目前河北省本科层次分本科提前批A、本科提前批B、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等五个录取批次。分批次进行录取,只是为便于录取工作操作,与院校性质无关。合并本科二批、三批有利于消除社会对本三录取的高校毕业生的偏见,推动民办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发展,有利于今后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从全国情况看,有的省从未设过本科三批,有的省几年前已将本科三批取消并入了本科二批。为此,按照国家的要求,河北省定于从2019年起本科三批和本科二批合并,并根据情况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15.批次合并将对考生产生什么影响?

录取批次合并不会减少考生的录取机会。批次合并后,河北省将采取增加志愿填报数量和增加征集志愿次数的方式,确保考生录取机会不减少,同时,继续提供一分一档分数统计,考生可根据自己排名以及院校往年录取情况填报志愿。总之,对考生而言,由于同一批次院校数量大幅增加,考生可选择的院校和专业也相应增加,一些个性化的需求将会得到满足。

五、关于高考综合改革

16.河北省为什么选择从2019年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河北省决定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可以充分借鉴试点省市经验。教育部选择上海市和浙江省从2019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这两个试点省市要在2019年夏季高考结束后,才能完成一轮高考改革。试点省市各项改革举措的实施效果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也都要在2019年高考结束后才能显现出来,而这些宝贵的经验乃至教训对河北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制定,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二是留出充足的准备时间。河北省是人口大省,也是高考生源大省,区域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基础教育发展还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此次高考综合改革将对高中教育教学组织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学生自主选择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走班制分层教学、综合素质评价等新的教育评价方式对普通高中的师资储备、教学场地、经费投入、仪器设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精心准备、提前谋划。三是与全国多数省份保持一致。从教育部最新通报的情况来看,全国17个省(区、市)都是选择2019年作为高考综合改革的启动年份。

17.改革后高考将有哪些变化?

高考综合改革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河北省《实施方案》对高考综合改革提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总的来看,2021年河北省高考将有以下四大变化:一是统一高考科目发生了变化,国家组织实施的统一高考将由现在的3+X改为语文、数学、外语,这3个科目每科的分值将保持150分不变。二是外语科目考试次数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只考一次变为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两次成绩较高者计入考生总成绩。三是录取依据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只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录取,变为两依据,一参考即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将采取依据统一高考的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方式。四是录取批次发生了变化,除了先行合并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外,还将根据情况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18.学业水平考试3个选考科目成绩如何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成绩有效期是多久?

由于学业水平考试3个选考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时,需要按等级进行赋分,具体赋分办法以及成绩有效期将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在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中予以明确。

19.河北省高考改革实施方案什么时候出台?

按照《实施方案》设定的高考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河北省将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本着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河北省高考改革的具体方案将在2019年6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赋分办法、成绩有效期以及外语科目两次考试的组织安排等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调研论证,同时充分借鉴试点省市的经验,扎实做好河北省高考改革实施方案的起草工作。

六、关于改革的保障措施

第2篇:教学改革的方案及措施范文

1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应用能力

1.1优化教材,改革教学内容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需要,为师生教学之用而编写的,它系统的阐述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要点,因此,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处理好教材是至关重要的,选择一本基本理论比较详细、全面的书作为学生的教材。教学内容的改革应突出基础性、前瞻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通过照片对比和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林业生态工程在目前水土保持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中强化对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配置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布局与设计,包括承接任务、现状调查、规划设计以及后期服务在内的主要步骤等,培养林业生态工程项目作业设计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能力。

1.2强化课程设计,突出应用能力课题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强化知识应用的重要途径,是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化的关键,是学生知识、技能和技巧得以巩固和提高的有力措施,所以在课堂教学之余,安排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来综合锻练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在课题设计环节中,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四重视",即重视典型案例、重视概念设计、重视设计说明、重视表现技法。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丰富的空间想象和图面表现能力;

(3)设计理论应用的能力,如设计山丘区、平原区、风沙区、沿海区、工矿区等类型的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模式;

(4)主题构思和表现能力,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强调要综合治理,生物与工程相结合,实现对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地区水土资源与环境保护、改善和合理利用。在课程设计教学安排上,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满足功能与环境要求的基础上要求各设计小组的每个学生都须完成不同创意、个性特色、构图形式的方案草图。充分发挥想象力,体现不同学生设计的个性,特别强调结合前期的基地分析与功能分析。当完成多方案设计以后,进行方案的分析比较,从中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将所有学生的草图上墙,通过方案创意介绍、同学及教师评述等课堂讨论形式进行全班交流,对于将理论与实际较好的结合、具有统一构图形式的方案予以及时肯定。对建设模式相近的方案进行综合后分组(3~5人),在同组的几个相近方案中进行比较、修改,综合确定新的设计模式。在此设计阶段,改革教学方法,采用现代教学理念。

2教学方式和手段改革

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是“林业生态工程”课程改革很重要的问题。在“林业生态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2.1启发式教学法首先要奋其志,在课程教学第一堂课时,向学生介绍该课程当前发展的现状,向学生阐明此课程的社会需求,从而诱发学生为美好前途而发奋学习的雄心壮志,林业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又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具有提供林产品及生态服务产品、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多种功能。林业生态工程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基础性地位。

2.2纵向层次结构教学法从“林业生态工程”课程体系纵向发展的逻辑关系上考虑,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作业设计”为主干,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主要模式”纵向体系分解为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常用的技术措施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作业设计的方法、项目管理与施工管理”两枝,强调生态思维观念的培养,列举治理保护措施与开发利用措施,介绍山丘区、平原区、风沙区、沿海区、工矿区等类型的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模式的同时,强调培养林业生态工程项目作业设计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能力为枝叶的有机的、从属的多层次教学。纵向层次结构法可以把某一知识系统分解为若干有机联系的层次,简要地勾勒出了复杂知识体系的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使整个知识体系脉络清楚、层次分明,既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各有关层次,也便于从各有关层次上认知整体。

2.3案例对比教学法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的设计构思,培养独立设计构思的能力。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案例选择应具有典型性,同时将成功案例与失败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原因,总结要点,启发学生。这样,可以避免空谈设计理念的现象,还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避免今后在林业生态建设模式中出现类似的问题。例如选择教材中农田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林业生态工程体系的配置为范例,通过讨论范例对比,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农田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的树种组成、结构配置和创造的有利条件等差异,在基地分析的基础上,加强方案构思的分析、表达方式的训练。使所设计的方案具有丰富的内涵,主题突出,立意新颖。要求学生完成各功能分区及交通流线布局方案构思与规划布局,解决平面内容的位置、关系和序列等问题。通过强化功能分析练习,提高学生课题设计的针对性。

2.4应用多媒体互动教学法由于“林业生态工程”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常用的技术措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主要模式,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作业设计的方法、项目管理与施工管理,综合效益评价技术等,可以达到生动、形象、易于理解与接受的教学效果。通过大量的实景图片、设计图纸的演示,结合治理保护措施与开发利用措施讲解,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意识。而多媒体教学具有教学信息量大、播放速度快、现场感强、效果好等优点,同时也有其难以克服的缺点。主要体现在:课堂信息量过大、速度过快,忽略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师知识体系落后,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用"满堂灌"的模式;师生缺乏情感交流与互动。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每次课前教师提出有关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途径,寻找答案,并利用课堂开展相关内容的讨论、分析,此项作为平时成绩评定的依据。网络互动平台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网络平台存储着大量的教学资源,便于学生开展预习、复习、答疑等。在互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层次渐进的引导、启发性的提问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本课程兴趣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要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法过程中注意以下细节问题: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美观精良,以避免内容仅仅是教材的翻版,文字过多,容易使学生疲乏;

(2)注意理论的精讲,避免单一地让学生自己观看,没有收到实质性的效果;

(3)演示内容要紧密配合教材的顺序,避免随意性的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掌握他们的兴趣、学习难点、各自的特长等,切忌教师作报告式的演讲。实践证明,处理好这些教学细节问题,可以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融洽师生关系,进行愉快的教学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5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教学法教学改革重点放在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实践动手能力上。针对我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课程需要,教会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他们能够在课余时间,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自主学习,而无需占用课程教学时间。教学中增加学生进行相关的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的实地调研内容,安排学生参观已建成的农田防护林、沿海防护林、风沙区防护林,对其规划布局特点、造林树种、空间设计、林业生态工程体系配置和使用现状等有选择性地进行调查与对比分析,写出调查报告,并进行汇报总结。这类调查能明显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著提高课题计质量与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实地调研、资料收集、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等能力,而且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的,动手实践的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3优化考核标准,注重综合能力

第3篇:教学改革的方案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医用物理学;自主学习能力;形成性评价

《医用物理学》是医学相关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主要为医学生提供医学课程相关的基本物理概念与规律[1]。滨州医学院医用物理学课程面向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等14个专业开设,理论教学30学时,实验教学30学时。与传统物理学课程相比,医用物理学具有知识覆盖面广、内容与医学课程相联系的特点。目前,学生学习中主要存在3个问题:①学习动力弱:课程涉及的许多概念较抽象,且多数学生认为医用物理学与未来职业发展不相关,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较差;②缺少深层次学习,运用知识能力弱:多数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学习仅满足于公式识记,缺少深层次理解,难以掌握学科思维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技巧,仅少数学生能够将物理概念与日常生活建立联系,实现概念的迁移运用;③忽视实验课程学习,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多数学生满足于完成实验数据测量,缺少对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思考,特别是忽视实验原理学习,不能理解实验的设计思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校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学生积极、主动、自觉的一种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内容和策略,并对学习进行自我监督、管理、评价[2]。自主学习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学习活动[3]。王小丹等设计了自我动机、学习信念、制定学习目标及计划、自我监测与调节、获取及处理信息、交流合作能力共6个指标来考查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

1医用物理学教学改革的设计原则与改革措施

1.1教学改革的总体设计思路基于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医学人才培养要求,教师开展了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探索。陈水清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主导自己的学习,它是在学习目标、过程及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基于此定义,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被细化为3个一级目标:①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培养;②学习能力提升;③学习态度改善。其中学习能力包括学习规划能力、执行力、学习技巧与思维方法、学习效果评估共4个二级目标。围绕上述指标,研究团队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1.2教学改革措施滨州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共14个班,其中13、14班为教学改革试点班级,每班35人。试点班级学生组成是按照高考总成绩、英语成绩综合考量的原则,择优遴选。教学改革方案由授课教师讨论后共同制定,保证教学过程的一致性。1.2.1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培养针对学生缺少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不足这一问题,教师在3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和改革:①充分发挥课程绪论在课程学习中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对医用物理学形成积极、正面的学科认知。利用实例,如超声医学检查、肿瘤治疗中的“纳米刀”、TED系列演讲集(尖端医师),等,阐述医学和物理学发展之间的关系;介绍教材各章节与后续医学课程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所学课程内容对其个人发展的价值所在。②开展学科专题系列讲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开设“医学实践中的物理现象与规律”的学科专题讲座,专题讲座内容原则上以授课内容的医学应用为主,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成长经历自主选题。每4~6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团队。学习团队根据演讲题目,独立进行信息搜索、分析筛选并完成演讲课件制作。专题讲座安排在理论授课时间内,每次5~10min。③慕课式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雷诺数讲解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雷诺实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建立过程。课堂授课时间外,教师将精心设计的与雷诺实验相关的多样化学习任务(学习问题)于网络教学平台,创设问题探索情境。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学习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使其逐渐掌握血液流动等问题的思维分析方法,鼓励学生将学习成果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展示。上述改革措施中专题讲座对学生影响最大。专题讲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物理规律认识生命现象,赋予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1.2.2学习能力提升研究团队将学习能力分解为学习规划能力、执行力、学习技巧与思维方法、学习效果评估共4个具体二级指标。上述4个指标一般相互渗透于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在具体设计教学措施时,教学活动设计不局限于某一个二级指标,而是定位于多个二级指标的协同培养。学案书写实现学习角色转换,推动学习能力提升学案原指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自学提纲和检测题等内容[5]。学案的教学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特别是学生是否认真学习学案,是否结合自身积极思考,等。因此,基于主体性原则,教师采取学生撰写“个性学案”的方法,提升学习能力。首先,重新设计了个性学案的构成要素,内容包括:①知识体系框架图;②学习中存在的问题;③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实施效果;④物理概念医学应用实例阐述。知识体系框架图一方面促进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概念更清晰;另一方面,学习目标凸显,利于后续学习规划制定和学习效果的评估。学习问题汇总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这两项内容给学生提供学习规划的实践机会,培养其规划能力。措施实施效果及物理概念医学应用的实例分析两项内容则旨在培养学生在学习计划制定后的执行力和学习效果自我评估的能力。其次,个性学案书写时间与课程教学进度协调一致,每3~4周书写一次。再次,讲评个性学案的优劣,使学生发现自身与他人的差异。教师在评价学案时注意运用差异化原则和多样性原则。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评价重点放在第③和④两部分。对于学习能力弱、主动思考习惯缺失的学生,评价重点放在第①和②两部分。强化问题求解的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推动学习能力提升当前学生存在着思维能力弱化的问题,面对具体问题时,缺少求解的思维方法。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减少公式推导的数学演绎,强化问题的思维过程展示。以粘性流体的流量计算为例,教师删减了严格的数学推导分析,重点讲授“不均匀”问题的求解思路,即将“不均匀”问题通过层流模型变成“均匀”问题。还可以回顾“点应力”概念,进一步凝炼强化该类型问题求解思路。以问题求解的思维过程分析展现批判性思维分析过程,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6]。授课时,教师介绍诸如思维导图等思维工具,引导学生熟练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进行思维训练,该工具还可用于个性学案中知识体系框架图的构建[7]。设计实验教学环节,推动学习能力提升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多以倾听者角色被动接受信息,被动学习较多。为实现实验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师采用学生自学实验视频与教师引导提问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实验教学:①建立实验预习报告讲评制度。学生课前完成预习报告,预习报告的内容重点是实验原理分析及原理中物理量如何具体实现测量。教师采取讲评预习报告的方法,督促学生认真思考。讲评时首先对优秀学生进行表扬,营造轻松、积极的氛围。②围绕学生认知难点开展教学问题设计。学生授课前一天在网络教学平台或QQ群提交预习时存在的问题,教师阅读后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并形成书面材料。以基本测量实验为例,学生虽然能够进行游标卡尺读数,但是高中阶段多数学生未使用过该仪器,对游标卡尺工作原理认识不清,容易出现错误操作。因此,教学中以游标卡尺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为教学重点。③构建开放性多层次的问题体系。以问题促思考,以错误促发展,鼓励学生自我评估和调节学习过程。实验授课以小组学习形式开展,每个小组学生数量少,教师有机会进行个性化指导。对于学生的错误操作或认知,教师要以引导式提问激发学生思考,使其主动回顾审视实验过程。课程结束时,教师必须对实验课进行总结,提出开放性的不同难度层次问题。如:从测量数据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哪些实验数据准确性较差,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经历,选择1~2个问题进行解答,并以文字形式记录于实验总结报告中。通过实验过程的自我分析纠错,实现学生自我学习效果评估与执行力的培养。1.2.3学习态度改善2012—2015年学校进行了形成性评价体系建设,将形成性评价纳入到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中,促使学生关注学习过程,改善学习态度[8]。医用物理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包括:课程笔试成绩(60分)、平时成绩(包括:学案书写、专题讲座、实验预习和总结报告,共20分)、实验考核成绩(20分)。课程笔试侧重基本学科知识考察。平时成绩则以学生选择的能够反映个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的项目为评估对象,3个子项目中任选2项进行计分。平时成绩涵盖的3个子项目均需要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或者课堂授课时进行评价,点评重在鼓励,树立学习榜样,塑造学习成就感。实验考核分为实验原理理解和技能操作两部分,学生在12个实验项目中抽选2个作为考核内容。在形成性评价的压力下,学生一般能够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态度得到了明显改善。

2医用物理学教学改革效果

2.1教学改革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影响教学改革效果问卷调查显示:86%(60人/70人)的学生认为教学改革对其自主学习有促进作用;90%(63人/70人)的学生认为教学改革增加了学习时间;79%(55人/70人)的学生认为教学改革促进了探索性学习,学生开始利用网络等手段进行信息查询、学习;71%(50人/70人)的学生认为教改促进了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间的交流;61%(43人/70人)的学生认为个人学习的主动性获得提高;57%(40人/70人)的学生认为信息总结归纳能力获得了提高;43%(30人/70人)的学生在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方面有了进步。综合来看,教学改革措施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2.2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专题讲座、学案书写、慕课化视频学习、实验预习报告讲评四项措施被认为促进了个人学习发展,支持率均超过50%(35人/70人)。实验技能考核、学生提问制度两项措施支持率最低。60%(41人/70人)的学生认为学生提问制度对个人学习作用效果有限,主要原因是学生提不出问题或者不习惯于公开提出问题。

3结论

围绕3个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一级目标,通过一系列教学措施,使学生获得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能力有所提高。系列专题讲座、学案书写、慕课化视频学习、预习报告讲评被认为是促进自主学习培养的有效措施。未来教学改革努力方向有二:一是将实验技能考核与预习报告制度组合运用,变一次考核为多次考核,营造适度紧张的学习氛围;二是教师对专题讲座的演讲人细致指导,提升讲座质量。

参考文献

[1]秦丹,闫鹏,李光仲,等.以批判性思维培养为导向的医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医用物理学,2012,29(2):33323334

[2]邱晖,许淑琴.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目标下高校教师角色转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8689

[3]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0(2):7883

[4]王小丹,汤刚琴,王素珍,等.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的构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7):10341037

[5]史贵连,叶福丽.医学电子学课程体系学案的设计[J].中国西部科技,2014,13(11):9394

[6]张贵海,王章琴,岳国军,等.医学本科生阶段性科研能力培养新模式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7):1213

[7]王会霞,代朝霞.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2):111115

第4篇:教学改革的方案及措施范文

50多年来,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减负政策,对遏制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倾向的恶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减负被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以及《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全国再次掀起了为中小学生减负的热潮。

一、中央政府积极为减负制定政策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任务,强调减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今后将从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思路出发,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科学设计课程和教材难度、规范办学行为、建立监测公告制度、规范各种社会补习和教辅市场等措施;学校要做好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等工作;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合作。

为了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要求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加大对违反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标准的责任制度。建立各种教辅材料和课外补习班的管理制度,鼓励家长、社区和新闻媒体进行监督。到2015年,基本实现中小学生全面减负的目标。《十二五规划》还进一步对“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试点”做出具体要求: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考试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推进中小学德育内容、方法和机制创新,建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探索西部欠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措施和办法。研究制定义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办法,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机制,探索地方政府履行推进素质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这些规定,体现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

为此,2010年中央政府启动改革试点,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入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政府和教育部门采取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等具体措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出地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对减负的目标、具体措施、配套政策、实施保障条件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尤其是对课程、学生作业量、补课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管理。辽宁省盘锦市、江苏省南通市、安徽省、山东省、陕西省西安市、甘肃省部分市县等地,减负的重点任务是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考试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北京市、广东省深圳市等地,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上海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部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推进中小学德育内容、方法和机制创新,建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北京市、天津市、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陕西省、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市县等地,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探索西部欠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措施和办法。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安徽省、湖北省、海南省、重庆市、云南省部分市州、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市县等地,研究制定义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标准,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探索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

二、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减负实践

并取得一定成效

为了配合中央政府的改革试点工作,各省市相继制定了改革试点方案。

山东省颁布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总体方案》,要求建立规范办学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的长效监测机制,明确学校责任,把禁止在职教师有偿补习纳入教师考核和学校聘用合同管理,同时加大对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二是完善教育行政问责制度,对学校及在职教师的违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处罚。

江苏省南通市颁布了《推进中考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拟用4年时间,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并适应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制定了改革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特色课程、评价制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优质课程资源体系、规范办学和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机制等改革措施。其最大的亮点是制定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和文化科目考试相结合的中考改革模式。并从组织机构、工作培训、实施评估等三方面完善改革的配套政策。进一步提供了开发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校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生参加活动提供制度保证和基本规范;在全市建立了九大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推进教学改革和“减负”增效;开发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生管理和考试管理信息平台、市财政设立改革专项资金等保障条件。

安徽省颁布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提出改革试点的目标是:到2012年,在全省范围内初步规范各类招生、办班、收费行为,并规范教材管理;到2015年,在全省范围内基本实现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建立起稳定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实现上述目标,安徽省出台了三项改革措施:一是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三是健全评估与督导制度。安徽省还从四方面完善改革的配套政策:一是完善《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意见》的配套政策,制定规范招生、办班、教学、收费等方面的实施细则。二是建立健全政府对规范办学行为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加强对规范办学行为工作的考核评估,并将改革方案的实施情况纳入县级党政干部教育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三是明确、细化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标、工作重点、保障措施和考核办法,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保障改革方案的实施,安徽省拟采取加强政策法制的保障、加强机构队伍的保障、加强监督考核等措施。

北京建立了减负监测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全市小学率先减负。2011年,北京市教委提出,将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减负工作。一是推进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依据有关政策文件,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落实减负的有关要求;二是结合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反馈工作,聚焦课堂,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三是采取专项课题研究的方式,开展理论和理念、现状调研和实验等方面的研究,理性分析负担的成因,引导全市小学主动减负、有效减负、率先减负。两年来,北京市中小学的减负意识增强了,减负实践取得一定效果。

浙江省2010年8月开始新一轮减负。推出六项严格措施:一是严格开设课程,所有中小学都必须依法依规开设课程,不得随意加大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尤其是要坚决防止和杜绝搞两张课程表的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二是严格控制作业量,今后教师布置作业,自己首先要做,自己没有做过的作业不能布置给学生;三是严格控制补课,诚然这方面社会上违规问题比较严重,但我们首先要抓好自身;四是严格规范考试管理,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不得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为标准对学校、班级、教师和学生进行排名;五是严格确保学生的休息和锻炼时间,小学生、初中生在校上课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小时、7小时,住校生晚自修每天不得超过2课时,学生每天至少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六是严格规范招生秩序,义务教育阶段任何学校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考试、测试。建立六大制度保障:一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质量评估制度,重点是规范命题,控制命题难度;二是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通报制度,各地每年都必须向社会公布辖区内各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三是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责任追究制度,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每学年都要与校长签署规范办学责任书;四是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征求意见会议,听取学生和学生家长意见;五是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每所学校在每学期开学一周内要向师生公布课程安排等情况;六是家校联动制度,不断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责任。推进减负,家长是重要方面,我们要向广大家长多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此来减少家长的疑虑和担心,增进家长对减负的理解和支持。为了确保减负各项要求和相关规章制度的落实,浙江省切实加强督导、督查工作,各级督导机构都要把减负作为突出任务来抓,充分运用“督学”和“督政”这两手,督促和检查减负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完善与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相关联的奖惩措施,定期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对教师和学校评先评优的必备条件,作为对各地教育科学和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经过一年的努力,系统内的减负自觉性增强了,社会对减负的关注和监督也增强了。

经过两年的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观念,在全国各地深入人心,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体育工作和招生考试制度等环节正在发生积极而深刻的变革,减负收到了显著成效。

三、我国减负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情况依然存在,中小学生的课外作业仍然很多,中小学生大量参加课外学习培训的状况也越演越烈,学生睡眠不足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教育部门、学校、社会和家长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工作合力。学生的学业负担总体而言并没有减轻,甚至有加重的趋势,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有三大差别、人口压力、用人制度、社会评价、教育观念、国民教育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教育体制和结构、学校发展均衡、教育评价和考试制度、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与方法、教师素质等。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今后,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依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建立健全检查监督机制,加大减负规定的执行力度,减轻学生负担。学校要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第5篇:教学改革的方案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医学院校;护生;专业培养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300

医学院校护生培养的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应注意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有效性,从而使得医学院校的护生可以为社会、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医学院校护生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重要性

11对社会的快速发展进行适应

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在对医疗技术水平要求的同时,也相应加强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其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使得医患纠纷的发生概率也在不断地提高。[1]因此,加强医学院校护生的专业的培养,使其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将医患纠纷的发生概率降低意义重大。医学院校作为护生培养的摇篮,应采取合理措施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得护生可以更加适应社会的要求。专业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重点,因此,为护生进行专业培养时,应合理地对相关的教学方案进行改革。

12对高等教育改革的相关要求进行适应

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互联网在医学院校教学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医学院校的教育改革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包括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教学手段等,从而使得医学院校护生的R蹬嘌方案作相应的改革。

2医学院校护生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专业培养方案在制订的过程中,存在不科学、不严谨的情况,使得护生专业培养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较好地根据既定的方案进行教学活动,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对护生专业培养的方案进行修改,不符合教学方案的稳定性,对护生的专业培养造成一定的影响。

21方案制订不严谨

在方案制订的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使得培养方案仅根据少数人的意见进行制订和修改,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则会出现教学资源缺乏、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从而不能根据教学的方案进行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教学管理混乱,影响护生专业培养的管理。[2]

22培养方案框架不科学

培养方案的相关框架存在陈旧的特点,其没有随着医学教育的改革以及社会的发展而做相应的创新以及调整。

23课程设置过多

医学院校护生的相关课程设置的数量较多,且不同课程的学时均存在较长的问题,尤其是理论课的课程占据较大的比例,主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使得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而护生的实习学时、见习学时、实验学时较少,导致护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对其自主学习造成影响,难以对其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导致其不能较好地对医学知识进行利用。

3医学院校护生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

31对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措施拟定

医学院校应将护生学科的特点与具体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培养方案改革的措施进行拟定,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教研室、系以及院校这三个层面,不同层面的工作、责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改革的思想上应充分引起各个层面的关注,对医学院校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调动,从而可以更好地实施修订的工作。

32对专业负责人进行确定

常规情况下,专业的负责人主要是由相关专业的教研室、系进行负责,在教学管理部分的安排下,相关的负责人进行落实、推进,并对培养的方案进行实施。

33分析和总结专业的培养方案

充分对已经实施过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并与教学经验相结合,合理总结原培养方案的缺点和优点,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优化,避免在新的专业培养方案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34征求各方面的建议

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前,应积极对学生的想法进行了解,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对已经毕业的护生岗位适应情况进行了解,可通过访谈的方式,来了解医疗部门对护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制订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方案,体现出以护生为中心的宗旨。

35创建科学的培养方案体系

护生专业培养体系应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在传统选修课以及必修课的基础上,可对专业基础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实践创新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进行设立,在相应的平台中,对不同课程的模板进行设立,可设立公共选修课、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等课程模板,护生可与自身的兴趣相结合,自主进行选课和学习,促进其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提高,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3]

36对专业培养的目标进行明确

设置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对相关的服务进行实现,并对护生学习中的各个专业目标进行明确,以目标为中心来设立课程。首先应对课程体系进行完善,需要护生对其专业以及专业相关的知识进行掌握,否则可导致体系不完整,影响其学习。护生的专业课程较多,其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应合理安排学习的顺序,减少出现逻辑混乱的情况。[4][5]可充分将互联网应用于现代教学中,尽量将学生的课堂学时减少,减轻其学习的负担,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时间,使得护生可以更加积极地进行学习。

4结论

专业培养在医学院校护生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时代的发展下,应加强护生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属于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医学院校教师、护生之间齐心协力,并结合医学院校的具体资源,合理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将护生的专业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晓烨,许虹波,赵萍,等不同学历护生专业认同和学业自我效能关系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4,29(1):61-63

[2]王冬华,罗美媛,刘玮,等提升高校护理专业教师人文素养与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的相关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2):9-11

[3]张丽,郝玉玲分方向培养模式对专升本护生学习投入及专业态度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9(3):50,83

[4]叶天惠,易永红,陈锦秀,等护生护理专业能力培养情景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9):3750-3752

第6篇:教学改革的方案及措施范文

为确保XXX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提高阶段工作取得实效,根据中央和省、市、县委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农村信用社实际,现就县信用联社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提高阶段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充分认识做好整改提高阶段工作的重要性

整改提高阶段是学习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在学习动员、分析评议阶段工作基础上,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解决问题,抓落实、见实效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能不能在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工作和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上取得新进展,是衡量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没有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准,是实现先进性教育活动目标要求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做好全县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现实需要。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一定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关键是要取得实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充分认识做好这一阶段工作的重要性,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作风,针对查找出的突出问题,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搞好整改提高,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二、着重抓好三个环节的工作

要坚持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先进性教育活动始终,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扎扎实实地做好整改提高阶段的各项工作。整改提高阶段的时间安排为一个月左右。各支部在整改提高阶段,要严格按照联社党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对本阶段的工作的安排部署扎实开展活动。

(一)制定整改措施和整改方案。党员个人要对照党性分析材料,结合党支部的评议意见,对存在的问题作深入反思,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提出的整改措施既要符合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又要符合党员个人的实际情况。联社主要领导干部的整改措施由县委巡视组组长审阅后,送县级党员分管领导审核;班子其他党员领导干部的整改措施由联社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审核,县委巡视组将对联社党委的审核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其他党员的整改措施由党支部委员会审核。制定的整改措施结合实际不够,措施不明确、缺乏针对性的,要及时指出,帮助修改完善。

县联社党委和基层党支部要结合工作实际,按照“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针对党员、党组织和领导班子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党风、行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突出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方案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分轻重缓急、难易程度,明确目标,制定措施。既要有长远考虑、总体安排,也要有阶段性、分步实施的具体要求;既要有明确的目的,又要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既要考虑问题的必要性,又要考虑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提过高的目标和不切实际的口号。要把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群众最希望办、当前能够办好的事情作为整改提高阶段工作的重点。联社党委领导班子的整改方案要经巡视组审阅、县级党员分管领导审核后报县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备案,基层党支部的整改方案要经联社党委审核后报备案。

县联社党委的整改方案,要吸收班子成员个人的整改措施,听取下级机构和群众的意见,由班子集体研究确定,并认真听取县委巡视组意见。整改方案形成后,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需要保密的外,要通过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召开支部大会,召开座谈会,公示栏公布,书面函询,个别走访等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征求群众对整改方案的意见,并根据群众的合理意见进行修订、完善。修订后的整改方案向机关党员、群众、基层单位公布。党支部的整改方案,在本信用社范围内公布。在整改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群众提出的新要求,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使整改方案更加完善。

(二)认真进行整改。坚持把边整边改贯穿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始终。每个党员要按照经审核的整改措施扎扎实实进行整改。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把解决突出问题、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和具体要求与履行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县联社党委和基层党支部将建立整改责任制,要对整改任务进行分解和细化,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落实具体责任人,并对整改情况认真进行督查。对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要立说立行,马上整改;对通过努力能解决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对那些应该解决但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说明情况,积极采取措施逐步解决;对情况复杂、涉及面大,单靠一个部室或一个信用社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加强协调,组织方方面面的力量,上下联动,左右配合,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向群众公布整改情况。县联社党委集中整改阶段工作基本结束后,要采取适当方式,参照整改方案的公布范围,公布整改情况,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党支部要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交流党员个人整改情况,肯定成绩,找出差距,进一步搞好整改。

要坚持时间、进度服从质量。各党支部要按照联社党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部署,适时总结回顾这一阶段工作。没有达到目标要求,多数群众对整改措施以及整改情况不满意的,要及时“补课”。

三、需要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做好整改提高阶段的工作,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抓整改。县联社党委及各支部要切实加强形势教育,引导党员和群众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充分认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切实将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每个共产党员都要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强化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以实际行动维护和发展全县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稳定的局面。要继续深入开展“四好”主题创建活动,做好改进作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通过扎扎实实地抓整改、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让群众进一步感受到党组织和党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新变化。

(二)注重发挥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落实整改措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要求党员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做好。领导班子要带头抓好整改,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提高效率,要求下级做到的,自身首先做好。通过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带头整改,发挥表率作用,推动整改提高阶段工作的扎实开展。

(三)正确掌握政策。整改提高阶段要认真研究并正确掌握有关政策。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不单独搞一个组织处理阶段。对那些不认真履行党员义务、不完全符合党员条件的党员,党组织要区别情况,做好教育转化工作。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和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正视存在的问题,增强改正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注意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尽快转化为合格党员。对经教育不改、不符合党员条件的,要根据党章和有关规定,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处理。对违反党纪的,要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对问题一时查不清楚的党员,不要急于进行处理,待问题查清后,再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同时,党组织要以适当方式对优秀党员进行表彰。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把那些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及时吸收到党内来,壮大党员队伍。

(四)着手研究健全和完善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党组织要把抓好整改与建章立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抓好经常性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按照“让党员受教育,使群众得利益”的要求,着手研究健全和完善全县农村信用社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问题,争取在整改提高阶段提出一个初步方案。

(五)认真做好巩固、扩大整改成果的工作。集中学习教育基本结束后,要切实做好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工作。要坚持让群众来评判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梳理,对应当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要集中力量切实解决;整改效果不好、多数群众不满意的,要在上级党组织的监督下重新进行整改。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县联社党委要加强对整改提高阶段工作的领导,落实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联社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为县信用联社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抓好全县农村信用社的整改工作。联社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在认真搞好自身整改的同时,抓好所联系党支部和党员在整改提高阶段的各项工作。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防止出现松懈情绪。

县联社党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对整改提高阶段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掌握整改提高阶段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认真研究解决,使整改提高阶段工作扎实开展,保证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各党支部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认真组织指导党员扎扎实实地进行整改。党支部书记要切实履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在做好自身整改的同时,抓好党支部整改工作,为其他党员做出表率。

县联社党委督导组要按照有关工作要求,加强指导和检查,督促各党支部做好整改提高阶段的工作。

要把整改提高与促进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做到“两不误、两促进”。通过整改进一步促进党员素质的提高,促进机关作风的转变,促进各项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

第7篇:教学改革的方案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方法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reform is a complex, systematic and overall reconstruction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Obviously, contemporary reformers have continuously done their best to innovate curriculum, but not all curriculum reforms have been successful and obtained the satisfying results. On the contrary,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reforms have few successful cases and valuable experiences, but more failures. One of main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is lack of reflections on methods of reforms.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to these problems in the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reform lies in reconsidering and correcting methods of reforms which followed sudden, outside forces and revolutionary ways. Keywords: curriculum, method, reform

课程具有明显的功能性起源与发展性特征。对课程赋予任何固定不变的定位、解释与追求都是僵化的、不具备辩护性的。因而,课程改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改革是使学校课程不断丰富、完善、合理、适切的根本途径。然而,在当代众多课程改革中,几乎没有堪称成功典范的案例,值得借鉴的经验也不多,相反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训。究其原因,主要是课程改革方法的偏失。不从方法层面检视课程改革的弊端与误区,就难以诊断出课程改革运动失败的症结所在;不解决方法问题,课程改革就会因旧有的思维方式制约而难以摆脱困境。无疑,改革方法的局限与错位,是造成新课程改革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纵观当代各国的课程改革运动,在方法层面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与弊端。

一、突变式:课程改革的逻辑扭曲

当代课程改革常常与运动联系在一起,“课程改革运动”成为标志性表述,以至于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似乎没有运动就没有课程改革。而通过运动方式进行的课程改革必然显现出鲜明的突变性品质,即课程改革通常采取“休克式”疗法与手段:即刻终止旧课程范式,启用全新课程方案,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强制实施与完成。“突变式”改革是当代课程改革的基本路径与方法之一。在当代世界各国,任何一次重大课程改革运动的进行无不是通过突变的形式展开的。任何一次课程改革运动的失败也无不是突变性品质所造成的课程改革的逻辑性扭曲使然。

“突变式”改革将课程改革定位为一种在短期内即可完成的、对具体“事件”的改革,严重缺乏把课程改革作为一个过程加以理解与实施的意识、思维及方法。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各地的学校经常被改革所包围,尤其是课程改革运动更是风起云涌、此起彼伏,课程领域始终处于改革状态。然而,“大量的证据表明,改革的结果微不足道,仅有一些孤立的成功例子。”[1]无疑,课程改革陷入了困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改革者对课程改革性质的理解与定位背离了课程改革的逻辑,具体表现为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认识不深、估计不足、理解不透,对影响和制约课程改革的因素分析不全,使课程改革大多表现为即时性的、具体性的改革项目。课程改革的措施与效果仅仅停留于关于课程的表面化、操作性、局部性指标的变革。这种“突变式”改革使学校课程被大量形式上的、片面化的改革“事件”所困扰。这是当代课程改革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此,麦克尔·富兰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已经从过去的10年中获得了这样的教训,即教育改革过程的复杂程度要远远超出我们所预期的,即使是那些显著的成就也存在基本的缺陷。”[2]因而,当代学校课程的主要问题不是缺乏改革,“而是存在着太多互不关联、片段性、不完整且肤浅的项目……那些接受抑或被迫接受每项政策及进行革新的学校,从远处看可能是具有创新性的,但实际上却存在着‘过多的项目’或无意义问题的严重现象。”[3]

“突变式”课程改革遵循简单性思维,设定确定的、局部的、孤立的改革目标与方案,制定“线性化的”课程改革决策与方法,从而造成课程改革实践中普遍的混乱、躁动局面。“多年来,变革的实施已经形成一种格局——引进一种新变革方案,给它一年的实施时间,立即对它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当没有明显绩效时便否定它。”[4]显然,把课程改革简化为一系列指向某一个别层面的改革项目,不仅使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难以落到实处,扭曲了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原则与逻辑,更为糟糕的是这种急于求成、朝令夕改的改革方式,造成了异常尖锐与棘手的脱离实际的问题与倾向。具体地说,“突变式”课程改革常常不顾现实基础、条件与背景,急于求成,采取一步到位的问题解决方案与办法,期待着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完成课程改革任务。如不管课程改革的时机是否成熟、条件是否具备,匆忙进入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快速转变教学模式、更换教材、转换角色,并期待着立竿见影的改革效果。

显然,频繁的、琐碎的“突变式”改革,虽使学校课程不断地改头换面,但改革的结果却令人困惑与沮丧。无疑,课程改革不仅仅是单纯的教材更换问题及教学方式与手段的改变问题。作为带有全局性、整体性品质的基础教育改革运动,课程改革涉及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以及课程教材管理制度、考试制度、评价制度等各个方面的转变与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将课程改革简单化、形式化的做法与行为,都将使课程改革适得其反,并导致失败。

二、外推型:课程改革专业品质的缺乏

课程改革启动与推进的措施、手段及方式决定改革的速度、难度与效果。当代课程改革常常由政府启动与推进,“政府改革”成为改革的常态形式,以至于任何改革的进行不仅完全依靠政府的支持与力量,而且表现出明显的政治行为品质与立场,从而使课程改革严重缺乏专业品质。

无疑,任何改革的启动与推进都要借助一定的措施与手段,但政府的强制执行与推进,使改革完全表现为一种“外推型”改革,即借助于外在的政治力量、措施与手段而强行推进的改革。“外推型”课程改革的实施主要依靠外在的、规定性的指令而进行。课程改革方案更多地表现为政府的课程改革政策、法规文件或权威人物关于课程改革问题的说明、解释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技术性实施方案。这种指令化课程改革方案通常设定明确的、一致的关于课程改革问题的标准化指示、程序及方法。如同任何改革如果陷入纯粹的政府行为,就必然会造成改革专业品质与行为的缺乏一样,“外推型”改革不仅使课程改革变成一种简单化的政治任务,而且使学校课程变成了政治、经济及社会问题的“晴雨表”。如在战后美国,无论是来自越南战争遗患,水门事件、黑人骚乱的挫折和困惑,还是源于卫星冲击、外贸逆差、财政赤字的压力,“许多美国人转向教育寻求解决国家危机的渠道。”[5]自50年代末期,美国学校教育质量低下的问题就已暴露出来,“几乎毫无例外,所有的美国公民对学校教育的质量感到担扰,”[6]并对学校教育提出尖锐批评。批评者认为:“美国教育太迎合年轻人的一时兴致和眼前利益了,陷入肤浅的甚至轻浮的‘生活适应’计划。”[7]于是有人主张“进步主义的、学生中心的教育已经失败,国家需要的是回归到更为正规的、教师主导的、‘无废话’型学校教育。”[8]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使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重振昔日雄风,英国于1988年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走向国家干预的课程改革运动。《1988年教育改革法》中明确提出:“帮助教师把工作重点放在使每个儿童获得最好成绩上”[9]是建立“国家课程”的重要动因之一。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1987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今日教育落后,明天民族就要落后,为了战胜竞争对手,英国需要受过良好教育和训练、有创造精神的青年。出于外在的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需要,英美两国都强行推进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为主旋律的国家课程改革方案,改变“大杂烩式”的、“自助餐式”的课程传统,并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英美两国再居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途径。显然,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路线,缺乏教育品质与举措、缺乏专业化内涵与机制等,具体的课程改革方案缺乏对课程问题的理性与自主性思考,缺乏关于课程内在价值与真谛的主张与解释,造成课程改革缺乏有效性、针对性、可行性。

专业品质与标准、措施的缺乏,必然使课程改革更多地关注推进速度与普及程度等可测的、外显的任务与目标,从而造成课程改革过程中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与形式主义的问题与倾向。迫于行政命令的压力,学校将改革当作一种政治任务,快速推进,大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将是否接受、认同、执行课程改革当作一种政治原则、立场与态度,极力渲染改革氛围、包装改革成果、夸大改革成就,造成课程改革中的种种虚假现象、应付现象与冒进现象。

改革意味着重新选择。在改革过程中,不仅要合理地解决“改什么”当问题,还要恰的地解决“谁来改”的问题。“谁来改”的问题,对于能否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课程改革队伍以及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具有决定性意义。“外推型”改革不仅使课程改革的依据、逻辑、标准、内容等普遍呈现出“非专业化”品质,而且因教师的边缘化境遇使改革呈现出“非主体化”的特点。

三、革命化:课程改革的路线偏失

当代课程改革普遍遵循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坚持“革命化”的改革路线,以至于“革命”成为课程改革的内涵、标准、逻辑与原则。“革命化”改革无一不是通过“外科手术式”的办法与手段所进行的改革。在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告别式”的改革方式,全面否定传统课程,并旗帜鲜明地走向旧课程的反面,建构一种全新的课程范式。这种“打倒一个,另立一个”的极端认识与行动,成为课程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

首先,“革命化”改革坚持单向度的理论基础与改革立场。理论基础是课程改革的逻辑前提。当代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运动无不以某种课程理论流派为支撑,确定改革指导思想、价值取向以及制定改革方案等。然而,各种课程理论流派并非起源于教育学理论,而是来源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理论。这些理论流派立足于不同的学科、从不同角度诠释课程,并就课程的价值、功能、内容、模式、方法等问题彼此进行激烈的攻击和斗争,使课程改革理论基础呈现出“茧式多元化”与循环否定的混乱状态。显然,这些囿于单一学科视界与单一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将课程这一复杂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彼此对立起来,并从中选择其一确定为本质性存在,甚至为了抨击、驳倒对方,不惜以牺牲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培养目标的多元性为代价,窄化课程价值,这不仅造成课程改革理论基础因以偏纠偏、矫枉过正而呈现出对抗性特征,而且造成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单向度立场。

基于单向度的标准与立场,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无论是对课程本质的定位、对课程制约因素的分析,还是课程指导思想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模式的建构等,改革者无不围绕社会与个体、科学与人文、知识与经验等单一维度定义课程,为课程“立法”,如将课程内容化约为客观知识或主观经验、自主活动等;将课程的来源化约为社会或学生、知识等;将课程的价值化约为伦理的或学术的、个性的等;将课程的功能化约为生活准备、心智训练或自我实现等。无疑,单向度的改革立场“撇开总体的联系来考察事物和过程,因而它就以这些障碍堵塞了自己从了解部分到了解整体,到洞察普遍联系的道路”,[10]造成了课程改革中包括概念、价值、目标、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定位的逻辑性悖论。

其次,“革命化”改革造成课程改革实践的钟摆现象与无效状况。单向度的标准与立场给当代学校课程改革带来“灾难性”后果,课程发展动荡不安,课程面目变化无常。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改革者总是立足于单向度的课程信条,全面否定旧课程范式,凡是旧课程所倡导的则坚决反对,凡是旧课程所坚持的则坚决批判,凡是旧课程所采用的则坚决抛弃。课程知识选择的逻辑起点总是动摇于社会、学科和儿童之间,顾此失彼,使课程总是满足了一种因素的要求却忽视了其它因素的依据。于是,每一次课程改革运动都基本上是以否定以往的课程设置为开端,又以失败而结束,被下一次课程改革运动而否定。如战后美国为了解决教育质量低下的问题,对课程进行了异常频繁的“钟摆”式改革,不仅造成学校课程的混乱局面,以及教育质量每况愈下、危机越发严重的状况,而且教师、学生对这种在极端之间摆动的课程也无所适从。教师们很快就发现这样一种循环规律,并得出结论:“不要在改革上浪费时间,它很快会消失的。”[11]

在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中,也显露出因单向度信条所导致的极端的做法与行动。如过分强调与夸大课程的经验、活动、体验取向,否定或弱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递与培养,从而造成课程资源的泛化倾向;过分强调与夸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交往互动、对话协商、探究建构,否定或弱化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能与基本秩序,从而造成课堂边界模糊化倾向;过分强调与夸大“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参与者与促进者角色,否定或弱化教师的管理者、知识传授者的作用与角色,从而造成师生角色错位倾向。S·拉塞克、C·维迪努曾指出:“教育问题是如此复杂,以至它容不得半点简单化和僵化……内容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能否把一些看起来相对立的品质辩证地结合起来。”[12]无疑,“革命化”改革的极端做法与行动,造成了课程改革中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是学校课程屡改屡败的始作俑者。

巴甫洛夫曾指出:“科学随着方法学上获得成就而不断跃进。方法学每前进一步,我们便仿佛上升了一级阶梯,于是,我们就展开更广阔的眼界,看见从未见过的事物。”,’习在当代课程改革过程中,无论是多元对峙的课程理论所导致的课程领域的混乱现状,还是课程改革的“钟摆”波动与改革无效的困境,究其实质根源还在于课程研制指导思想、模式及方法的偏执导向。显然,制约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不只是“改不改”的认识与态度问题,还包括“怎样改”的方法与路径问题。在当代各国的课程改革中,普遍缺乏的恰恰是对“怎样改”的方法与路径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因而,反思与纠正课程改革过程不当的方法与路径,是当前课程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参考文献

[1][2][3]麦克尔·富兰.教育变革的新意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6,18,20.

[4]吉纳且霍尔,雪莱朋.霍德.实施变革:模式、原则与困境[N).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38.

[5][8]Vincent R.Rogers.Cumnt Thought On Curriculum[A1.Alex Molnarced.,ASCD Yearbook[C].1985.103.

[6]Allan Feldmsn.Reseanh in Science Education in the USA[J].Curriculum Studie8 1993,(3):281.

[7]马骥雄.战后美国教育研究[M]庸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17.

[9]HMSO.Education Reform Act 1988[Z1.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8.

[11]吉纳.E.霍尔,雪莱.M.霍德.实施变革:模式、原则与困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38.

第8篇:教学改革的方案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From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urchase management practice”course status and goal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ideas, leading to curriculum reform attempt and exploration,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measures of the success of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iculum reform; safeguard measures

1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地位和目标

1.1 课程地位

随着采购对企业贡献的不断增加,企业对采购管理越来越重视。所以在采购人才培养和需求方面,加大了对采购人员现代采购管理理念和现代化实用技能的要求。高职院校是企业补充现代采购人员的主要途径之一,理所当然对《采购管理实务》这门课程的开设和学习显得非常重要。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采购与供应实践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从整体上具备对采购与供应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的初步掌握,熟悉企业采购的流程,具备从事采购员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及相关的职业技能。

1.2 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包括:会准确地填写采购申请单;能科学、合理地编制采购计划;能正确选择预算方法编制采购预算;能分析采购环境的各种因素;能够对采购市场进行划分;能运用供应商开发与调查的基本方法;能运用评估指标对供应商进行评估;能够做好采购谈判准备并进行谈判;能够正确评估采购合同的风险;能够进行采购合同审核;能够正确分类不同的采购绩效评估方法;能够设计采购绩效评估的相关指标。

(2)知识目标包括:掌握经济订货批量计算公式;掌握价格分析相关原理;理解影响采购价格的因素,了解采购价格确定的方式;掌握采购申请单编制的流程;掌握MRP原理;掌握物料计划编制的流程;熟悉采购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流程;掌握市场结构的构成;掌握供应商考评的基本方法;了解采购谈判收集资料的范围及内容;了解谈判步骤及谈判的技巧;掌握合同签订的相关法律知识;掌握采购合同管理流程和采购合同审核措施;掌握采购评估的各项指标;掌握采购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手段。

(3)素质目标包括:通过实战演练、现场体验、案例分析等课程安排培养学生自信心;通过按时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通过实训项目组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学生较强的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通过角色扮演、项目组分工合作等活动训练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具备合同管理的法律意识;通过设置项目中的出错、意外、突境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变通力和灵活性。

2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设计和实施思路

本门课程设计思路应打破原有的以理论为主的学科体系,根据企业采购管理和工作任务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凸现实践教学,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教学特色。其教学过程设计可以采用:“任务/案例引入――学生团队成员分配工作/讨论任务――学生分头准备、老师指导监督――小组汇报――教师归纳总结――学生课后反思深化”的方式进行。

在内容设计上主要分理论和实践教学两部分进行。在内容选取上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采购管理人才为目标,强调教学内容对学生的适用性;结合工学交替的课程开发思路,针对采购管理工作岗位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强调教学内容对工作岗位的针对性;兼顾现代管理思想,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和现代采购管理理念,强调教学内容对社会发展的先进性。

2.1 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改革思路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采用单元模块化教学,将采购管理工作划分为采购认知、采购计划与采购预算编制、交易条件控制、供应商管理、采购谈判与合同管理、招标采购、其他采购操作、采购风险控制和采购成本与绩效管理九个单元任务。在每个单元之后都配套有相应的实训任务,教师可以灵活的根据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学生分阶段或集中完成。

本课程在改革过程中应结合地区产业特点,依托物流师、采购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采购员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标准构建课程内容,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内容设计。精心选取在工作中遇到的典型任务,形成教学模块和经典案例,充分体现本门课的职业性与实践性。在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诚实守信、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职业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2.2 在实践教学中实施的困难与改进建议

(1)在小班教学条件达不到的情况下,可以只对采购方向的学生就本门课开设小班教学,其他物流方向的学生可以合班上课。这样既重点保证了采购方向学生学习的质量,又拓展了其他方向学生的知识面,也缓解了师资教学条件的压力。

(2)针对企业采购岗位人员有限,实践课实施难度大的问题,可以实行轮岗制,再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让有采购现场经验的学生以现身说法,来帮助其他学生获得现场体验和模拟技能的提升。

(3)针对在实践环节难以展开集中教学和考核问题,可以灵活设置考核模块,将考核分为现场操作和模拟描述两种大的方式进行。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合理,体现学生的能力水平。

3 对《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改革进行的尝试和探索

3.1 教材的选用和编写要符合现代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理论和实践操作的要求

当前,高职院校已经发现其本身存在的问题,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单元模块化教学,而很多教材已经陈旧过时,教师面临没有合适的可选用教材的压力,促使很多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自发编写教材。但是,编写的结果并不理想。原因是他们缺少企业现场的实际操作经验和技能。所以,笔者认为要选好教材,前提是要有好的教材可选,就要必须从教材的编写抓起,其中的关键是要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就是学校要和企业紧密合作开发编写教材,尤其在教材的案例教学中,可以由企业的资深人员参与进来,编写最新的实用案例。同时,对整个教材的结构、逻辑、内容和简明实用性做好把关和审核。

3.2 在教学方式上科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在理论课教学当中,要求老师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组织课堂内容,以情景教学、视频教学、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完成任务驱动、单元模块化教学内容的组织,要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把企业的利益和自己的能力提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在实践技能教学中,要选在实训室或就在企业现场进行,这就要事先取得合作单位的高度支持和配合。由于采购要涉及到和供应商的沟通交流、协商谈判、签订合同,不可能做到现场有较多学生的参与。所以可以请采购部门的负责人或主管把一些典型的采购事例编写成经典的采购案例,供老师和学生在理论教学中通过模拟情景、角色扮演等方式,最终获得采购岗位上的相关技能,以达到实践教学目的。或者通过录像的方式,录取采购谈判现场、招标采购过程相关视频,供师生观摩学习,同样可以获取现场经历和相关能力水平的提升。当然,这其中会涉及采购方和供应商的一些机密,实施起来难度较大,但也不失是一种方法。

3.3 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保证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和落到实处

一般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大一第二学期就会开设这门课的学习,在每年暑假会有为期2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或在正常学期内被派出去进行工学交替式学习,在企业内进行现场学习1~3个月。校方要根据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方案,并同步派老师跟踪做好相应的指导方案。另外,指导老师要和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做好沟通和协商,安排好学生在此期间的调查任务和学习任务。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作的前提下,教会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为企业创造价值,同时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4 高职《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改革成功的保障措施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服务企业一线的技能型实用人才,和企业对基层人员的需求紧密联系。所以,其课程改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和企业合作的程度。在这方面,上海商学院校企合作的成功,很值得借鉴。

例如上海商学院采用五定模式――定目标、定模式、定规章、定学生数量、定学生去向,与“好又多”的合作,为其培养门店店长。双方约定以工学交替为课程计划,以过程性、多元评价为评估标准,以企业承担全部学费和奖学金为管理和激励措施,以择优录用为岗位就业原则,来达到合作目的。其中“五定”模式的制定和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学校专业定位的准确性,实质性地促进了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密切了学生学习与就业的联系,实现了学校育人和为社会服务的宗旨。这样的校企合作才是有效的、成功的。

因此,《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改革的成功,也应在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前提下进行才行。笔者以为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第一,必须或尽可能的实施小班教学,尤其在实训环节。这个措施看起来很容易做到,但是不少院校经常以节约教学成本或师资不足为借口而安排合班教学,所以实施起来并不是那么顺利。从长远的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来看,这个措施迟早会得到校企双方的支持和保障的。

第二、高职院校要与合作企业密切联系,高度配合。企业毕竟是以盈利为目的,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以市场需求的变化为依据的。所以带有很大的随机性,需求旺季大量需要和接受实习学生,淡季可能一个实习生都不要。所以学校理应要先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理解企业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合理的要求,同时灵活安排和调整课程的教学计划。

第三、签订科学严谨的校企合作协议,包括对学校、学生、教师及企业的利益问题。校企合作应当以“双赢”为合作目的,校方应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能为企业带来什么?自己的需求是什么?经费又从哪里来?同样企业也应清楚地明白自己能为学校带来什么?自己的需求又是什么?利润从哪里来?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基本条件是:具有正确的校企合作教育理念,互相了解合作单位的类型与目的,具有彼此合作的利益点,具有较为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具有“双师型”的教学力量,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资金保障,具有与培养目标一致的首次就业岗位。明确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基本条件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基本前提。

第四、建立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特别是社会实践、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使学生学有所得,老师教有所得,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为企业输送一线员工,其管理制度应该接近于企业管理制度以“严”为标准,同时应符合高职教育教学的管理特色,以“科学合理”为标准。

总之,本文就《采购管理实务》这门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思路,提出了对本门课的改革尝试和探索,以及改革成功的保障措施,期望对高职教育教学的成功改革以启示。

参考文献:

第9篇:教学改革的方案及措施范文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当前深进推进惩办和预防*体系建设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指导方针。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办和预防*体系20*—2012年工作规划》,建立惩办和预防*体系,是反腐倡廉领域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重要举措。纪检监察机关应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熟悉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惩办和预防*体系建设,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证。

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惩办和预防*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惩办和预防*体系,是针对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题目,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理念。在深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工作中,应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理顺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强法律作措施,着重做到服务发展、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改革创新,实现反腐倡廉与经济发展、社会*的共赢。

一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持服务发展理念。要坚持把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放在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大局中往熟悉、把握和谋划,捉住经济发展、社会*两大主题,全面履行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三大任务”,把服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为纪检监察机关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定位上自觉服从全局,在工作目标上自觉贴近全局,在工作思路上自觉融进全局,把服务科学发展、保障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作为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任务,在参与中服务,在服务中监视,在监视中发展,把科学发展贯串于惩防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努力做到围绕中心不偏离、服务大局不犹豫、促进发展不动摇,强化政令检查,着力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令不不畅等题目;强化效能监察,着力解决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效能低下等题目;强化纠风工作,着力解决对群众正当权益维护不够、损害群众亲身利益等题目,确保惩防体系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惩防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在贯彻落实《工作规划》过程中,必须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着力把以人为本的原则融进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视和各项改革措施之中,体现到维护人民群众的亲身利益当中,体现到严厉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和有效保护党员干部之中。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深进体察民情,着力化解民忧,及时理顺*;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题目抓起,从群众轻易得到实惠的方面做起,下大力气解决关系群众亲身利益的题目,坚持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促进社会*。

三要牢固树立监视意识,坚持重在预防理念。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在果断惩办*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牢牢围绕发展大局,认真履行纪检监察机关监视检查职能,切实把思想和行动同一到构建惩防体系的要求上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监视意识,抓好源头治理,做好预防*工作。切实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监视检查,切实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视,加强对重要人事任免、重大建设项目、大额度资金使用等的监视,加强对关键岗位的监视,突出监视重点,完善监视方式,增强监视实效。

四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坚持统筹兼顾理念。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有效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动力。当前,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治理有漏洞,是*滋生的重要原因,纪检监察机关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在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中,坚持统筹兼顾,把教育、制度、监视、改革、纠风、惩处各项措施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使之互相配套、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进步惩办和预防*体系建设的整体效果,做到惩办与预防并重,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

二、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惩办和预防*体系建设

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视、深化改革、从严纠风、果断惩处是《工作规划》提出的六项重点工作,体现了惩防并举的要求。要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视的制衡力、惩办的威慑力结合起来,有力推进惩防体系各项任务的落实。

一要改进方式,增强教育的说服力。要改进教育方法,搞活教育方式,着力抓创新增活力、抓难点求突破、抓亮点创品牌、抓典型上水平、抓特色求实效。深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廉洁从政教育、党风党纪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记党的宗旨,认真执行联系群众制度,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加强对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的监视,认真解决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作风飘浮、脱离群众、与民争利、奢侈浪费等突出题目。促使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充分发挥反面案例的警示作用,利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党员干部。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把廉政文化引向深进和普及,使之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界人士。运用现代网络宣传手段,精心办好纪检监察工作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视频等宣传反腐倡廉工作,增强教育效果。

二要注重实效,增强制度的约束力。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评议、谈话诫勉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的基础上,要从人财物治理等轻易滋生*的重点领域和决策执行等重点环节进手,从权力的制约、资金的监控和从政行为的规范等进手,健全党内*集中制的具体制度,制定党委全委会议事表决规则,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通过科学配置权力,健全监视程序,完善监视措施,逐步建立健全用制度规范权力、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有效机制。

三要规范用权,增强监视的制衡力。扎实推进党内*建设,加强对执行*集中制情况的监视。严厉查处违反*集中制的违纪违法行为。围绕重大决策、重要干部推荐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方面情况,对党委全委会和常委会执行*集中制情况进行监视检查,保证议事规则、决策程序的严格执行,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监视检查,做到五个纠正:纠正违反科学发展观、不切实际的错误做法;纠正领导干部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政绩观”;纠正违反科学发展规律,追求非法经济收益的思想;纠正妨碍健康发展的不良风气,果断扫除影响科学发展的障碍;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等的错误行为,优化发展法律,促进中心和省委、市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四要着眼预防,增强改革的推动力。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解决*题目,通过体制机制制度创新解决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层次题目,规范权力运行,铲除滋生*的土壤。扎实推进干部人事和司法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行政治理和社会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以及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等十大改革,堵塞诱发*的体制机制漏洞,有效预防*。重视运用信息手段源头治腐,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在查办案件、执法监察、效能监察、纠风工作等方面,实现网上查询、实时监视,扩大监控覆盖面,不断进步工作效率及监察效果。完善市行政审批大厅服务职能,扩大服务范围,加快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促进权力在阳光下高效透明运行。加强要素市场建设,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行为。

五要纠风治乱,增强发展的保障力。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加大力度纠风治乱,果断维护群众亲身利益,保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增强发展的保障力。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专项治理工作作为纠风工作的重要任务,特别是要认真解决法律保护、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题目,强化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监管,继续治理教育乱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办事不公、执法不严、乱收费、乱罚款、吃拿卡要和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题目。创新测评预警、监视整改、纠建评价三项工作机制,使行风政风评价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进步我市行风评议工作水平,增强行风评议的生命力。要建立健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继续办好“法律热线”节目,抓好“西岳清风”网的网上投诉,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

六要从严办案,增强惩办的威慑力。正确处理反腐倡廉工作预防和惩办的关系,在加大预防工作力度的同时,加大惩处力度。要切实发挥办案的治本功能,不断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要发挥查办案件的教育功能,善于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党员干部,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进步精神境界,自觉抵制权力、金钱、美色的*;要发挥办案在完善制度方面的功能,针对案件暴露出来的出来的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的题目,深化改革、建章立制,堵塞漏洞,要发挥查办案件在强化监视方面的功能,善于从案件中发现制度上的漏洞、用人上的弊端、治理上的失误以及党风政风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题目,找到权力运行中的关键部位和监视方面的薄弱环节,提出有效防治的对策和建议,保证权力正确行使。在查办案件中,既要坚持原则,敢于办案,依法依纪查处*题目;又要讲究方法,统筹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实现查办案件工作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同一。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办案工作的指导方针,从改革发展大局出发,果断查办妨碍、违反和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案件;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题目进手,果断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为重点,严厉查处*、权钱交易的案件,利用人事权、司法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索贿受贿、的案件,严厉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做到依纪依法科学办案。

三、强化措施抓落实,用科学发展观检验惩防体系建设的成效

构建惩办和预防*体系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要以动态的眼光、发展的思路,深刻分析和正确熟悉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形势特点和任务要求,创新思维,拓宽视野,往粗取精地吸收鉴戒别人好的经验和做法,多谋创新之策,多出创新之招,以新的理念指导工作,以新的载体和方法推进工作,以新的措施攻克困难,以新的对策解决题目,以创新的思路寻求治本办法,使惩防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相适应,与促进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相适应。

一要强化领导,落实责任。要从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充分熟悉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认真制定贯彻落实《实施办法》的具体方案,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分解任务,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体现各自特色,努力取得惩办和预防*体系建设新的成效。按照《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和任务分解,明确惩办和预防*体系建设的牵头单位和协办单位,落实工作责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党委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干部职工齐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式,推进惩办和预防*体系各项任务的落实。牵头部分和配合部分要加强协调配合,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和职能分工,逐项分解,制定出长期和近期的工作目标、进度安排及工作措施,把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部分和职员。加夸大查研究和实践,集中气力突破重点难点题目,以点带面推动工作深进开展。加强理论创新和探索,着眼于对反腐倡廉全局性、前瞻性题目的思考,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惩办和预防*体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