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封闭式英语培训范文

封闭式英语培训精选(九篇)

封闭式英语培训

第1篇:封闭式英语培训范文

[关键词]输出驱动假设;专业英语课程资源建设;CDIO理念

[DOI]10.13939/ki.zgsc.2015.20.245

1 CDIO理念

CDIO是一种工程教育模式,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可以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本文将此理念运用到专业英语课程学习中,结合输出驱动假设,提出全新的教学方法,于此同时进行课程资源的建设。

2 “输出驱动假设”概念界定

Merrill Swain提出的输出假设理论是其长期以来研究加拿大法语沉浸式教学的结晶,即所有课程都以法语(学习者的目的语)教学,以便让他们接受了大量的“可理解的输入”。文秋芳(2008)运用输出驱动假设为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提出一些建议。文中文秋芳与Swain(1985)的输出假设进行比较,为输出驱动假设提出更为严密的适用范围,见下表。

[]学习群体[]学习环境[]概念界定

Swain输出假设[]全部学习群体[]未限定[]不包含翻译

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中、高水平学习者[]正式的外语课堂[]说、写、口译、笔译[BG)F][HT]

本文沿用文秋芳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适用范围,以专业英语中、高年级学生为适用对象,在正式的外语课堂中,以提升语言习得者说、写、译等语言技能方面为目的,对如何更好进行专业英语课堂资源建设提出建议。本文以管理学(英)为例说明如何利用“输出驱动假设”更好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并提出前提假设,专业英语以语言运用为目标,培养学生语言输出能力为方向,以增强学生语言实践能力为要旨。

3 针对专业英语课程资源建设,运用“输出驱动假设”的二动因

3.1 专业英语的特征

专业英语特征,如管理学英语,具有专门应用的语境与范围,内容上设计管理学专业的原理以及基本知识,具有语言实用性,内容特定性,应用的即时性等特点,成为英语学习者在此领域内,进行语言运用与实践的重要目标。

3.2 高校专业英语使用现状

专业英语口语:根据目前的调查和研究,除雅思口语考试等针对留学移民或某一专业领域(如BEC)设计的口语考试外,我国针对大学生的口语考试主要为四六级口语考试,与高校英语考核系统的口语考试一样都不能很好倒逼大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而我国没有相对于香港地区新加坡等国的官方英语环境也是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提升的瓶颈之一;学生一向重输入轻输出的学习策略对语言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外教资源的利用并不充分,还是选用传统的上课模式,学生语言训练显少;口语教材内容层次较低,学生学习练习积极性不高。

专业英语写作与专业英语翻译:高校专业英语写作与翻译课程虽均有设置,但缺乏相关实战性练习,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管理学专业学生,首先进行大学基础英语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和翻译的能力,但与专业英语在内容上没有进行合理的衔接,在学习专业英语阶段,课堂内容比较肤浅容易停留在表面。

为了让学生在专业英语学习中彻底掌握各项综合技能和交际能力以及提高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就必须以“输出驱动假设”为指导,进行课程设计和课堂资源的建设,以辅助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4 实证研究与案例描述

4.1 案例描述

2014年10月,在哈尔滨金融学院中以“输出驱动假设”为指导,进行小规模短期封闭英语训练活动。

由商务英语系高年级学生报名的140名同学中,随机选取70名学生,进行为期30个小时的封闭英语训练活动,在封闭期间,学员的生活时间也需要按照要求,不能讲汉语,只能以英语作为交流的语言。应用“输出驱动假设”原理,建立英语环境,为学员进行英语沟通创造了输出驱动力,从而激发学员在各项活动和比赛中以外以沟通交流为驱动而自发与其他学员沟通,真实场景与普通课堂环境不同,具有强烈的真实感,让学员在不同的场景之下,利用英语语言学会应对不同的事务,完成不同的任务。

例如:在活动中设计多项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任务,和教室清洁员拍照,教会超市老板唱英语歌,团队为某种商品做广告,并拍摄视频等等,让大家在交流中建立起英语语言的语感,让大家找到说英语的感觉;体育课上打篮球,也要用英语和同伴交流;日常生活中,购买水果也要运用英语。在各个团队中确立组织者和负责人,让学员在活动中体会到团队管理的协作与组织。各项活动均可按照学生需要强化的项目进行设计,学习,生活,管理,商务等均可渗透其中。

4.2 效果分析

项目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针对英语表达能力的前测与后测,70位同学中56名同学完成了此次培训,获得优秀学员证书,收到有效问卷调查54份,问卷显示,42.59%同学认为自己英语提高很大,40.74%认为有提高,16.67%认为有一点提高。通过对比项目前测和后测,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生活语言以及专业语言)的流利程度和准确程度均有所提升,学生录音可向笔者索取。

对于此学习方法,学员的认同从项目前测的15%上升到68%。[ZW(]数据来源于2014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开口英语潜意识培养实践项目研究”问卷调查。[ZW)]

5 基于“输出驱动假设”进行专业英语课程资源建设,以管理学(英)为例

(1)在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如管理各项职能,用课堂活动进行引入,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全程使用英语进行。如在讲授计划这一职能时,让学生形成不同团队,针对一个设定情景,制订计划,最后将活动设计集结成册,供教学参考。

(2)根据教学需要,选取教学案例,进行英语课堂讨论,如有可能尝试让学生表演案例,再进行分析。如商务沟通中,多元文化背景下,来自不同国家员工如何进行沟通和交流。将案例集结,成为学生可以查阅的课程资源。

(3)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辅助短期的英语封闭训练项目,设计与课程相关的活动方案,在一定连续的时间内,学生均以英语作为交流语言,完成项目设计的各项活动和任务,可以进行商务、管理等方面的活动设计。

(4)管理沙盘课程,可以训练学生对实际公司管理的业务,可对成本,销售等活动进行了解,参与沙盘竞技,在此课程中,可以结合封闭英语训练的方法,尝试建立英语环境,用英语作为交流的语言,并针对课程任务进行英文描述和组织,建立沙盘活动课程资源,利于学生反复操作。

(5)多进行原汁原味的商务或者管理活动中涉及的中英双语翻译,在实际锻炼中,提升学生翻译的水平。这也是CDIO理念的要求,进行校企合作,在企业环境下,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冠.经贸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10):12-14.

第2篇:封闭式英语培训范文

图表 1我和来自美国的志愿者Kate在一起

TIP是Total Immersion Program全封闭英语教学培训项目的缩写,它是由美中教育机构(ESEC)与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部合办的一个全面倡导以英语思维模式来进行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的特色培训项目。通过在北京大学圆明园校区创建一个“本土化留学”的环境,使学员如同置身国外,通过听、说、阅读、游戏、电影、演讲等一系列各种活动,引导、培训学员全面使用英语,让学员用英语来生活,用英语来解决一切问题。积极建立英语口语学习平台,鼓励经常使用右脑思维(右脑负责把形象化思维转化为语言,右脑学习记忆潜能是左脑的100万倍)。整个培训过程倡导:我是学习英语口语的主人,我主动承担英语学习的责任,当我成为自己的老师,我就能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回顾整个培训过程,每天的生活节奏即紧张而又乐趣无穷。它在英语水平、教学思想以及人生态度方面都让我受益匪浅,真的是“一次培训,影响终身”。下面我说说我的收获:

第一,TIP理念新颖,方法独特

在TIP里,随处可见的就是一些标语,“English only, no Chinese”,“Tell, tell tell. Ask ask, ask 以及ABC英语学习宝典:A代表“Attack our limitation”,意为挑战极限;B代表“ Build our confidence”,意为建立自信; C代表“Commit ourselves”,意为全力以赴。“Attack your limitations, Build your confidence, Commit yourself”, 无论在宿舍门上,教室里、外,还是语音室,俱乐部 餐厅等,所有的这些都在督促着我们,每天课前用最大声喊出ABC宝典,激励我们不断的学习和锻炼。

在学习过程中,以主张“自我管理心灵环境”为成功学习的法宝。TIP就是旨在管理心理,让学习者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环境中,无法逃避,只能用英语。TIP的右脑学习法是很简单的,像小孩子一样去学,具有娱乐性,行动性,创造性,需要常常发问,“六何法”即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为何、如何,是右脑学习最有用的工具。语言具有反射性,如同练习中国功夫,多次重复及加大强度的训练是提高武功反射性的关键,其重要性与高强度化的手法可直接应用到英语学习中。其次在TIP,不断强调正确的学习态度,态度就是一切,“I can do it & You can do it ”(我能做到),每天对自己这样说,而且要主动参与,对自己承诺,挑战自己,相信自己,保持乐观、充满热情、全身投入、取得成功。TIP 成功的教学法认为学生有三类老师,老师(facilitator)、同学和自己,而自己是最好的老师。友谊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工具。

TIP成功的学习方法既经常问、问、问、说、说、说,(Ask,Ask, Ask, Tell, Tell ,Tell)同时,他们采用鼓励学生学习的方法,所有的外教都关爱学员,帮助学员,鼓励学员,这样大家少了份担心,多了份希望,所以效果显著。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借助这些方法。

第二,TIP时间合理,内容充实。时间安排紧凑合理,一方面,培训总时间为20天(据说20天是形成习惯的开始。),从不间断,不长不短,恰好达到了培训的最佳状态。对于这个时间段的学习效果,我深有体会。当最后一天,外教说Chinese only,you can speak Chinese时,我还是习惯说英语。培训过程第一制表达,进入全英学习状态,第二周勇于表达,享受其中。第三周热爱表达,终获成功。周末不但照常进行所有的学习活动,而且还有更多的英语娱乐活动,要求每班每位学员必须参与,用英文表演节目,说啦弹唱样样都显露出各班的特色。其目的是对我们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和运用; 另一方面,每天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都安排有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在这个时间段,学员就像是上足了发条的闹钟一样,每天穿梭于教室、图书馆、语音实验室、食堂、宿舍之间,没有一刻空闲。如:早晨7点到7点五十早餐,八点到十点大班教学,有热身、语音练习和Mmtime(激励个人学习阶段),十点到十二点小班教学,十二点到一点午饭,两点半到四点著名演讲或者童话故事,四点到五点读报,五点到六点开展英文游戏活动,六点到七点晚饭,七点到八点俱乐部,八点到九点写作业,九点到十点巩固练习,超过了15小时,除了English Only之外,全天候的学习时间,即使是吃饭也得吃够40分钟,以说为主,以吃为辅,吃饭是小事,说话才是大事。走路时要三五成群,互相交流,不允许你缄口不言。CITATION时时刻刻地警示着你,If you speak Chinese, you will receive a citation。其次,课程的安排丰富多彩,从内容上讲,有纠正发音、读报、辩论、著名演讲等,从形式上讲,听说读写都有。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TIP培训学习阶段时间内容的设置对我教学方面的启示。

图5我和同学们在户外设计TIP理念

TIP封闭项目在三个多星期的时间里,精心设置了学习阶段,让学员的英语口语经历了“强制表达”、“勇于表达”和“热爱表达”三个阶段。

在 “强制表达”的阶段(第一个星期),TIP成功地营造了全封闭的英语口语环境。在人文环境上,TIP在教室里、走廊上甚至是宿舍里,都张贴了英文画报、激励性的英语口号等;在生活环境上TIP学员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吃饭的时候,走路的时候,每个人都强制性地要求用英语交流,不能够使用中文。如果说中文,学员会得到citation(罚单)。如果citation达到几张后,学员将面临劝退或者拿不到培训结业证的风险。通过以上办法,大部分学员能够迅速地进入全新的学习英语的状态,汉语的话语习惯强制性地转为了英语的话语习惯,思维方式也随之有所改变。

在“勇于表达”的阶段(第二个星期),TIP通过巧妙设计各种活动、游戏、表演等多种形式,诱使学员使用英语。例如:第二周的时候,TIP 举办了一场talent show(才艺秀), 每一个班都要准备节目。我们班决定上演一场中国功夫。我们每个人为了这场演出都是全力以赴,修改台词,中午减少午休时间天天排练、制作道具。我们完全忘记了学习英语这件事情,我们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到了编排节目,最后我们的演出成了整个才艺秀的亮点。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每位学员的英语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提高。

在“热爱表达”的阶段(第三个星期以后),通过两周的锻炼和磨砺,TIP学员乐于用英语来交流,强化自己使用英语的沟通能力。例如:第三周的时候,TIP让每一个班为TIP设计一个2分钟左右的commercial(广告)。这个活动看似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在短暂的时间里,不仅要把TIP是什么、TIP能够帮助大家什么、TIP的理念以及目的广而告知,而且还要生动有趣,能够吸引住大家的眼球。开始的时候大家束手无策,接着大家积极地出谋划策,渐渐的Ideas多起来了。我们不再缺乏点子,我们热烈地争论,哪一个是更好的主意,怎样才能够把这些主意统一地编排起来。最后,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广告,并且我们的广告成了4个班中最具创意的广告。当我们的广告在大屏幕上展示的时候,我们都有点不敢置信,这么精彩的节目竟然是我们自己制作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热爱表达,同时我们体会了团队的力量,体验了“Impossibility becomes possibility”(不可能的事情成为了现实)。Nothing is impossible. 的含义。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强制表达”、“勇于表达”和“热爱表达”这三个阶段中,TIP 始终不渝地鼓励学员,培养学员的自信和积极的人生态度。Attack our limitation”, “ Build our confidence”, “Commit ourselves”,意为全力以赴。每天用最大声喊出ABC宝典,是每一个TIP 学员必须做的功课,这是TIP提供给学员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第3篇:封闭式英语培训范文

主流文化的意志构成了舞蹈身体语言的宏观语境,而舞蹈教学力量构成了舞蹈身体语言的微观语境。除了对主流意志的服从之外,尽管芭蕾受到强大的外部因素(诸如政治力量与宗教)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不论承受怎样的影响,它毕竟有其自身的结构和规律,并因此而相对独立。艾尔雅维茨指出:“如果数十年前美学还是艺术哲学和美的哲学的话,那么今天它已经转变成了一个各种平行的理论话语共存的广大领域。美学今天显然不再被视为一种霸权,而是某种东西的‘第二特性’,无论这个东西的‘第一特性’是什么,无论它是艺术史、比较文学、解构主义、批评理论、艺术社会学、文化研究,还是音乐学、舞蹈理论。就像今天的帝国那样,美学也失去了中心,或者具有诸多不同的中心。”换句话说,由于美学在“第一特性”上没有任何确定的所指,或者说由于美学实际上只是一个“空的能指”(empty signifier),因此必须可以包容许多不同、甚至冲突的理论--像舞蹈理论,而这些理论又必须建立不同的艺术门类--像舞蹈的基础上。如此,在美学的庇护下、在艺术中学术与技术的庇护下,职业舞蹈训练场中作为审美构建的舞蹈身体语言就获得了相对自主的空间。

17世纪法国一个叫索枚士(Somaize)的文学家编过一部语文词典--《女士大词典》,“这部词典汇集了当时的所谓贵族语言的语汇,给当时附庸风雅、矫揉造作的贵族妇女--即所谓‘女才子’或‘才女’们检索应用”。这部词典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当时的一些贵族只愿在他们自己中间进行交际活动。他们从世俗人间的语言中抽取一些基本词汇(他们认为优雅的),在这种封闭的语境中产生一种特定的交际工具。

古典芭蕾的身体语言“词典”同样是在学院这样的封闭空间中产生的。在学校这个微观的语境内,古典芭蕾的训练场形成了一座座独立的主要由技术垒成的舞蹈训练的华丽城堡。借用福柯的话讲,这座舞蹈的华丽城堡是某种权力“控制范围”用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规定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自我封闭的场所”,并与“其他因素”形成“间隔”。这个封闭的场所通常会产生一种“控制的模式”:“这种模式意味着一种不间断的、持续的强制。它监督着活动过程而不是其结果,它是根据尽可能严密地划分时间、空间和活动的编码来进行的”。换一个温和的词,就是在“控制范围”内对“控制的对象”进行“控制模式”的培养。这种控制的培养甚至在舞蹈之前即已开始控制。

与《女士大词典》不同的是,古典芭蕾的身体语言“词典”从未停止过自己发展的脚步。舞蹈教师们不断的从民间舞蹈的舞步中寻找动作的原理并对宫廷芭蕾进行修改,在这些改良中舞蹈技术得到提高,“在法国,他们将有乡间风格的舞蹈称为豪特舞(Haute,法语中‘高’的意思),舞蹈中包括许多跳跃的动作,有人认为芭蕾舞中许多腾空动作(danse en l’air)正是脱胎于此。”这些跳跃动作在训练场中的得到丰富和发展,许多男子技术都得益于此。在职业化的训练中,芭蕾技术的训练越来越细化--专门的表情训练、哑剧的学习、身体技术的日趋成熟……这些微观的身体语言的训练完备了古典芭蕾的身体语言表达体系,就像编导科兰克用高傲的步伐、快速的旋转,低沉的表情、迷失的眼神将奥涅金的身份、地位和情绪充分的表现出来,丝毫不逊色于原着传达的信息。

学校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建立一套相关的纪律制度,使教学能井然有序的进行。中世纪末期的欧洲,受雇于有钱主顾的音乐家们成立了自己的行业协会。在为上流社会提供用于社交舞会音乐作品的同时,舞蹈内容的规定与传承也主要由音乐家来掌控,并沿袭了几个世纪。由皇室法令许可建立起来的音乐家行业协会有权批准舞蹈教学的授业资格证,旨在培养那些在音乐舞蹈创作表演及乐谱标记等方面有较高素养的人。为了培养人才,获准进行舞蹈教学的协会成员可挑选一到两名学生,常年追随其左右。可见当时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像拉斐尔最初开始学习绘画都是从在作坊中打工开始的。这种学徒制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另一方面培养的人数有限,缺乏固定的时间,对于人才的培养不够稳定。职业舞蹈学院建立后,采取班级授课的方式,且按学生程度的不同分属不同的年级,学校对学生的学习内容有严格的规定,包括时间、地点……对身体活动的控制时间表将学校每个个体都纳入它的控制范围。

二、培养目标

时至今日,职业场中职业群体的培养日趋精英化。“在一个孩子被学校收为严肃地搞芭蕾专业的学生之前,骨骼构造、心肺健康等必须先经过医生的严格检查的……对于芭蕾舞的选材来说,我们更为关注腿在胯关节里向外转开的能力,必须能往外转到百分之六十的程度,这个孩子才可能在古典芭蕾这一事业中取得成功。”除了身体器官的功能和关节的外开,四肢的比例、头与身体的比例等等都要符合所有条件才有资格进入职业训练场,才有机会开始接受训练。挑选出的职业舞蹈群体在身体成长的最关键阶段还要接受至少7年的身体训练,入校后,须接受了一系列具有连贯性、顺序性、渐进性、系统性的从易到难的训练。

瓦冈诺娃在《古典芭蕾基础》一书中格外强调,教学的连贯性、顺序性、渐进性、系统性,就像她在书中所认为那样:“初学舞蹈的孩子们开始只做扶把的基本练习和形式毫无变化的、枯燥无味的中间练习,随后学习简单的扶把组合,并在中间重复这些组合。此外,还要学习一些基本舞姿。再往下,就学习容易的慢板(adagio),它不包含复杂的组合,其目的只是在于锻炼稳定性。各种舞姿加上手的动作以后就变得复杂了,这样我们就逐渐地学到了经过组合的、复杂的慢板……最后,在慢板组合中加进去一些跳跃动作,它们使学生进入最后的完美阶段。在慢板中也要学习上身和头部的转动……先从最容易的慢板动作开始做起,以后每年都无止地加以复杂化和增加各种变化。这些群体被要求普遍地使用一种具有模范作用的舞蹈动作。”

在接受严格训练的过程中,芭蕾职业者们还要面对层层筛选。英国皇家舞蹈学校有初级与高级之分。初级学校的学制为五年,学员入学前多在十岁左右。头三年每年实行淘汰制,第一年为试读期,淘汰率较高,有时高达三分之一。四、五年级后,基本上不淘汰了。学生经初级学校毕业后如想进入高级学校,还须经过再次筛选。高级学校的学制为三年,学生毕业时大多十八九岁。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演员通常从皇家舞蹈学校挑选,学生在校学习时可参加剧团的演出,但毕业时却只有少数优秀者才能真正进入剧团。

英国三一学院拉班舞蹈科学部开展了对舞者应具有的天赋和能力记忆寻找培养学生的最佳 教育方案的研究,针对英国各高级舞蹈训练中心的约800名10岁至18岁的舞蹈学生,从生理、人体测量、心理分析、伤病以及舞蹈创造能力角度进行跨学科的数据收集和科学分析。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具体的变量数据通过每年两次的测量获得,包括有氧能力、上下肢肌肉能力、旋转、平衡,人体测量(手臂跨度、体高、坐高,腿臂长度、小腿大腿和上臂条件,受伤情况、一般健康状况以及自尊、焦虑、完美、进餐态度、教室里的表现,跳舞的激情等等。此外,还有针对创造性和训练态度以及责任感等内容的访谈等,不胜繁琐。

从学习与接受舞蹈身体语言的角度上说,这种方式带有强迫性,不管愿意与否,都要接受学校所指定的身体语言的训练。在学习与接受的过程中,国家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权力关系(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似乎与此毫不相关,“空的能指”美在实有能指的“舞蹈理论”和“舞蹈技术”前望洋兴叹。但事实上,形而上纯粹美的思辨和形而下身体美的塑造都摆脱不了社会权力隐而不显的制约:

首先,需要学习和接受什么样的舞蹈身体语言是谁规定的?一般而言,学校从名称上就带有一种很强的指向。“法国皇家舞蹈院”、“英国皇家芭蕾舞学校”,从名称上看,以上三所舞蹈学校以国家命名,舞种指向非常明确,其背后的决策者不言而喻。

第4篇:封闭式英语培训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英语;开放式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计算机技术诞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历经硬件集成化、软件革命、个人电脑、互联网等各个发展里程碑,其技术变革速度呈现指数级增长。美国作为计算机技术的诞生地和鼻祖,其理论体系与技术实践仍是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最核心的参考来源。一些国内著名学府的计算机教材和参考资料也主要来源于美国原版著作。正是基于上述因素,国内一些高校的计算机专业都将计算机英语作为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于英文科技著作的查阅和应用能力,消除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的语言壁垒,促进国内外计算机先进成果的转换吸收,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优秀人才,加快国家信息化的建设步伐。

计算机英语具有区别于公共英语的特殊性。首先,计算机英语具有客观、严谨、准确、精炼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专业术语、缩略语、合成词汇丰富,长句、定语从句与名词性词组占有一定比例。这种特点决定计算机英语经常出现在著作、学术论文、专利、标准等科技文献,同时也决定了其书面交流的应用场景。其次,计算机英语具有时效性。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演进,专业词汇也在不断更新和扩展。例如互联网的诞生衍生出像WWW,HTTP,EMAIL,HTML等一大批新兴词汇。电子商务的出现则使B2B,B2C等词汇映入人们的眼帘。当前流行的大数据技术将云存储和云计算等名词推向公众视角。可以说,计算机英语的更新和发展速度要远高于公共英语。再次,计算机英语和公共英语具有继承和演进的特点。例如,Struts在公共英语中只是简单的名词,译为支架,而在计算机英语中则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软件设计模式的代表词汇。可以说,计算机英语是在继承公共英语词汇构成的基础上进行了用法的外延和扩展。

针对计算机英语的自身特点,各大高校在计算机英语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选择上,进行了区别于公共英语的尝试和实践。首先,计算机英语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科技文献的应用能力。因此,课程的开设以阅读和写作训练为主,其中也包括词汇、常用句式、语法的学习。其次,教材的选择基本来源于英文原版著作,保证了学习内容的实用和准确。再次,教学内容与计算机理论实践结合密切,不仅包括计算机核心理论,也涵盖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等具体应用。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原理的基础上,学习对应英文教材,既保证了对计算机理论实践能力的巩固提升,也锻炼了科技英语的应用能力。

大学生通过计算机英语开启了科技英语应用的大门,具备了初步的科技英语文献查阅和应用能力。但是,走出校门进入IT行业的学生却发现,自己掌握的计算机英语能力距离工作运用尚有相当距离,对于指导实践的作用甚微。是什么原因造成上述现象?笔者认为,计算机英语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专业特点,从而造成教学成果与计算机发展速度的脱节,不能与时俱进。这种较为保守封闭的思想降低了计算机英语教学成效。第一,某些教材内容过于陈旧。教材仍然集中于例如DOS操作系统等传统内容,而像虚拟化、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则较少提及。教学内容已经远远落后于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要求。第二,教学内容偏重计算机理论。学生的学习过程等于是用英语重学一遍理论课程。对于指导实践的工程应用型内容则提及甚少,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缺少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造成教学资源的一定浪费。第三,学习过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缺少对学生课下继续教育的指导。失去了课下的继续教育,也就使学生失去了进一步拓展词汇量、熟悉句型句法、提高阅读写作技巧的机会。应当说,英语对于计算机特别是软件能力的提升作用巨大。印度软件业的发达也源于消除了语言障碍。国内的计算机英语教学应当摆脱传统保守封闭思想的束缚,以开放的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才能消除语言障碍,促进计算机业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开放式的计算机英语教学方法,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计算机英语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本”关键在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计算机英文文献的兴趣与热情。应避免教师单独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适当增加教学互动,让学生对文章发表观点,教师则给予点评和建议。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文章示例,指导学生应用计算机英语的方法,而不是单纯的讲解文章。其次,计算机英语教材应把握计算机技术发展脉搏,增加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一方面,教材内容应增加国际先进科技文献,例如图灵奖著作,贝尔实验室、IBM、英特尔、微软等研究机构最新学术成果。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的专业英文运用能力。另一方面,教材内容增加工程实践内容,例如软件设计模式、敏捷软件开发思想、开源程序开发说明等类型文章,这对于今后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指导作用很大。再次,计算机英语教学应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大量的科技英语文献。例如通过开设读书墙、读书会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充分锻炼科技英语的应用能力,通过大量练习提高语境语义理解并积累词汇量,切实提高课程的成效。最后,计算机英语教学应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适当增加诸如通讯工程、自动控制、模式识别等科技英语的融会贯通,吸收各自学科的教学优势,以科技英语的整体思路指导和推进课程教学。

计算机英语开放式教学方法充分适应课程特点,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继承和发扬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目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和优化教学方法,才能摆脱保守封闭思想的束缚,焕发计算机英语教学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第5篇:封闭式英语培训范文

[关键词]以中小学为基地;教师培训模式;BEd课程;PGCE课程

Abstract:Since the early 1990s , England has reformed the traditional teachertraining pattern and developed a new pattern , which is schoolbased , and BEd and PGCE are the major parts. This paper narrates briefly the pattern and analyses its concrete characteristics ,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China's teachertraining .

Key words:schoolbased;pattern of teachertraining;course of BEd ;course of PGCE 

一、英国教师培训模式概述

英国的教师培训实施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学科专业学习与教育专业训练同时进行的“4+0”模式,它以“教育学士学位”(Bachelor of Education,简称BEd)课程为代表,主要培养小学教师;另一种是学科专业学习与教育专业训练先后进行的“3+1”模式,即先获得学科专业的学士学位,再接受一年的教育专业训练,它以“研究生教育证书”(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ofEducation,简称PGCE)课程为代表,主要培养中学教师。目前,PGCE课程越来越受到英国政府的推崇,已成为教师培训模式的主体。

1BEd课程

BEd由大学、非大学的多科技术学院与高等教育学院提供,入学要求与大学其他本科的招生标准持平或更高。其中,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的中等教育会考合格证书是入学的必要条件。其课程由教育理论、教学技能、教学实践经验、主要课程四部分构成。其中,教育实践经验在课程计划中占很大比重。

以爱丁堡大学莫雷教育学院(Moray House school of Education,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2005~2006年度BEd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计划为例[1]:学院第一、二学年的主要学科课程包括数学、语言、环境研究、宗教和德育、表达艺术;教育理论课程包括四个部分:教育思想、终身发展与学习、学习与教学、教育的社会背景;课程的原则和问题;教学与学习;教育的社会背景。后两学年中,数学、语言、表达艺术仍然是主要的核心课程;教育理论课程集中在发展学生的专业责任,以满足教育过程各个阶段课程的需要。最后一年主要包括一个专业计划,即对教与学的某一方面进行行动研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实践。实习通常在中小学进行,由中小学和大学教师合作指导。另外,还提供大量的选修课,如现代语言、科学、技术与环境;宗教、道德与哲学研究;儿童文学;英国课程历史;小学主题教学;合作学习;家庭、学校与社区;信息与传播技术;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的专业与政策背景;学习的额外支持等。学生必须至少选择一门课程进行选修。

2PGCE课程

该课程的招生对象是希望担任教师的大学非教育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根据中央教育局的规定,意欲在中学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其在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中英语和数学的成绩必须合格。课程学制一年,之后,学生可获得研究生教育证书,拥有教师的法定资格。该课程主要由学科研究(Subject Studies)、专业研究(Professional Studies)、教学实践经验(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三个要素组成。其中,教学实践经验是课程的重心。

以伦敦大学教育学院( th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London)2005~2006年度面向中学的PGCE课程计划为例[2]:课程主要由“作为实践活动的教学"(Teaching as a Practical Action)、“影响教学的背景”(Contexts Affecting Teaching)、“教学与专业发展”(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三个主题构成,具体包括四类课程:①课程学科研究:要求师范生关注学科专业方面的发展,掌握特定

学科的教学技能,在课程教学上,与着名的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合作,并学会充分利用学院的科研成果。②专业研究:旨在提供专业学习更广阔的背景,注重师范生从专业角度对学校政策与实践的充分理解,包括了解教育过程和影响教学的因素,以及教师的专业职责和法律义务。③教育实践经验:由“小学经验入门”与“教学实际训练”组成。课程开始之前的第一周,师范生在附近一所小学进行课堂观察,了解小学阶段的专业经验。之后,在中学进行三个学期的实践教学,让师范生获得一系列的实践经验。师范生在整个课程教学中被安排到两所不同的学校,体验不同学校的学习需要和管理方式。这类课程约占整个培训课程时间的2/3,是培训课程的主干。④学科专业选修课:由课程学科研究提供,包括艺术与设计教育、经济与商业、地理、历史、宗教教育等。师范生从中选修一至两门作为自己的发展领域。

除了向师范生提供相对稳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外,学院还提供一些临时性的短期课程,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2005~2006年度,学院开设的短期课程多达21门。课程在形式上也是灵活多样,有讲座、学科研习班、接受导师的个别指导、从学院的研究项目和开设的各类课程及图书馆中寻找内容进行学习和研究等。学院采取连续评定的课程评估方式,通过定期评价与学校咨询对整个课程学习进行监督。

二、 英国教师培训模式的特征

1 师资培训完全高教化,并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目前,英国的师资培训基本定位在本科以上,实行开放、多元化的教师教育体系。政府对师资培训尤为重视,并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监控。英国成立了教师教育鉴定委员会(Council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简称CATE),专门负责根据最新制定的课程鉴定标准对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进行鉴定和评估[3]。CATE的成立标志着政府对教师教育直接干预的开始。此外,英国还通过实施严格的教师资格证制度来控制师资培训课程,BEd和PGCE均与教师资格证书相联系。

2大学与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师培训模式

BEd和PGCE在课程结构和内容上非常注重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有的甚至以中小学的实际问题为线索来组织。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就开始盛行以中小学为基地的“师(教师)——徒(师范生)制”教师培养模式[4]。1992年,教育大臣帕顿发表的《职前教师训练》报告,强调师范教育机构必须建立服务教师培训的中小学基地学校,两者的关系应是合作的伙伴关系。“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师培训模式正式开始实施。新的模式以“教师职前培养制度的改革应基于彻底了解现行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完全改变了长期以来“以大学为本”的教师教育模式,使中小学与大学培养机构之间建立了一种平等的“伙伴式”关系。师资培养机构与中小学的这种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已成为英国师范教育的一大特色。 

3师资培训课程设置灵活、形式多样,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BEd和PGCE这两种培养方式各异、培养目标各有侧重的模式形成了英国颇具特色的“混合型”教师培养体制,它能灵活地适应教师数量的供求变化,保证师范教育的办学效益。课程通过报告会、研讨会、实践调查、课题研究等形式开展,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自由交换意见,这也是一个鼓励提出新观点、新方法的学习过程。英国教育有注重个性的传统,这在师资培训课程中也有明显体现:既有必修的主干课程,又有选修的辅助课程;既有学习时间较长的课程,也有几天或几周的短期课程。这些课程种类繁多,明码标价,师范生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爱好、特长及经济承受能力,选择其中的一些课程学习。这样,课程的开设、学生的选修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师范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5]。

三、 启示

1教师教育体制由单调、封闭走向开放、多元

受计划经济影响,我国长期实施的是独立定向的教师教育制度,政府严格控制教师教育管理体制,从而造成整个教师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封闭性。师范院校的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导致办学效率低下,进而限制了教师教育的发展。而今,市场经济的建立对这种封闭运行的教师教育体制提出了挑战。只有在教师教育中适当地引入市场机制,建立起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体制,才能使教师教育得到健康发展。综合性大学办师范教育的优势正在于其开放性。同样,单一的师范院校也可以通过走综合化的道路来创造同样的优势。我们要寻求师范性与学术性的最佳平衡点,尽快在新的背景下形成师范教育新的内部机制。

2加强师范院校(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提高教育实习质量

教育实践活动一直是我国师范教育的薄弱环节。中小学除了向师范生提供短时间的教育实习,基本不和师范院校发生联系。这种情况不利于职前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影响教师培养质量,也不利于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武装,也需要真实的实践体验。大学是教师的理论学习场所,中小学是教师的实践基地,只有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当前,我国也有了师范院校与学校合作的尝试,出现了教师发展学校。它是在原学校建制内,由大学和中小学合作建立的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研共同体,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培养方式。不过,教师发展学校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尚存在一些困难与障碍。英国在此方面有十几年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汲取。

3 将职前教师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教师持续不断的成长过程,它应该贯穿教师的一生。在传统教师教育体系之下,职前教师培养在师范院校进行,在职教师培训主要是中小学的事。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的这种分离状态不利于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在英国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师培训模式中,师范生在学校度过大量时间,由专门的学校指导教师对其教育实习进行专业指导,学校指导教师要接受由大学进行的指导教师培训,这也是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为了保证教师教育的连贯性与一致性,我们可以建构一种能把职前教师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实习模式,双向校本师生培训模式便是这样一种模式。所谓双向校本师生培训模式,是指高师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对学校师生的现状与潜力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种种资源,主要在校内开展的旨在满足学校工作需要以及每个师范生和在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培训活动,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二者的双向专业发展,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6]。总之,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场所,通过教育实习中的教学指导这一环节,把职前教师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有机联系起来,可以充分利用大学与学校的资源,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开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BEd(Honours) Primary Education[EB/OL]. , 2006-09-01.

[3]Furlong,J.&L.,Miles.,Whiting,C&Whitty,G.Teac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reforming teacher professionalism[M]. Open University Press,London,2000.22.

[4]胡艳,蔡永红. 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M]. 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46.

第6篇:封闭式英语培训范文

一、课堂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英语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增强语言实践量,学生才能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唤醒教育的主体自觉,启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因为没有教育的主体自觉,学生只能是一群被人驱赶的羔羊。课堂游戏正是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学生能普遍动脑、动手、动口广泛地进行交流信息,处于自觉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积极探求知识、发展能力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和深度。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曾说过:“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任务。对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游戏活动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唤起学生情感共鸣。

二、课堂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的又一要求。如何把创新精神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关键一点就是教师在教学时应给学生营造一个创新的环境。课堂游戏恰巧从根本上改变了封闭教学的沉闷局面,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游戏走进课堂,把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过程;把重视传授知识变成了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创造精神和开发学生潜能的学习过程;把这种教师是真理的代言人、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的局面,改变成学生民主、平等、自由地进行自我展现的过程。一个宽松、广阔的创新环境悄然形成,游戏是受学生欢迎的活动,把游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不但能为英语学习创造真实的富于交际性的语言环境,能为学生提供引人入胜的练习形式,还能满足学生旺盛的学习欲望。它不断地启发、诱导学生在学到书本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自身的创造能力。

三、课堂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素质教育主张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创造,还要学会合作。社会发展越来越倾向于强调集体精神,善于合作被作为人的一种基本素质提了出来。一个人若想生存,就必须审时度势,学会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在竞争的过程中合作。因此,大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他们消除自我封闭的心理,妥善处理好人缘、地缘,乃至血缘的各种人际关系,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在课堂上安排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上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安排小组表演练习,如有关购物、询问职业等。

第7篇:封闭式英语培训范文

一、我国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一)传统教学环境的影响。

在传统教学环境中,教学活动仅以教材、教师、教室为重心,教师习惯于套用旧的教学模式——封闭式教学,而忽略了学校与社区的关系。这种封闭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失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没有可供练习口语的“真实”语境,进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二)教师的影响。

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知识素质的高低及个人能力的高低,事关课堂教学的成败。但是,当前在某些地区,由于师资的匮乏,有些英语教师甚至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而是临时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而且有许多教师不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不能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影响渗透到英语学习的每个阶段,特别是中学英语学习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口头表达,从而导致了“哑巴英语”的不良现象出现。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侧重于做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和做笔记,然后死记硬背各项知识很少有机会或者根本没有机会进行口语训练。

(三)学生因素的影响。

从总体上来看,中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及口语能力发展未达到比较理想的状况,令人担忧。其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英语时间长,但很多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敢开口,最终导致英语学习变成了“哑巴英语”,能运用英语熟练表达思想者更是寥寥无几。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说话,离不开表达,英语口语学习中的“哑巴英语”现象是和英语的新课程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的。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成了英语教学的重头戏。英语口语能力的实质性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一)营造活跃氛围,激发学习动机。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存在畏惧心理,怕说错被人嘲笑,造成了“哑巴英语”现象。因此,在口语交际中,我尽量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开放型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到无拘无束,消除心理的紧张感,畅所欲言。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就要以满腔热情鼓励学生敢说话、多说话。在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以亲切的微笑,给他们以诚恳的鼓励,用“Good.”“Try your best to say more.”适时地引导、肯定,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利用音乐、游戏等各种形式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英语口语练习,乐于开口,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口语能力。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人们的语言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就必须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进行口语训练,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我在教Shopping这一课时,设计购物情景,把讲台当成柜台,准备了几样学生熟悉的物品,并将物价标签贴在物品上,把物品放在“柜台”上,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在教学Ask and answer时,教师可把事先准备好的玩具手机或玩具电话等必要的道具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表演经过准备的对话,以便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因为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会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学生对多媒体十分感兴趣。根据口语交际内容,可为学生创造一个想象的空间,这有利于学生捕捉说话内容。我在教学中将教室走廊设计成了各个街道,学生座位设成了各种地点,用多媒体出示本县和本镇某范围的地图。通过这种形式,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地实践,有助于学习英语词汇和实物实景的直接联系。学生们尝到了成功的甜头,积极性自然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交际过程中会得到提高,交际习惯也在表演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四)让学生开展激励性评价,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说错”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练习说话的过程,实质上是说英语不断出现错误和不断认识错误并自我纠正错误的过程。因此,在说的过程中,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教师要耐心地听学生发言,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要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并及时肯定,即使某个词说错了,也要允许或提醒他重新再说。要及时表扬有进步、能大声说英语的孩子,如“You’re so good.”“You did very well.”“I like you!”激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五)课外拓展延伸,强化英语口语交际。

第8篇:封闭式英语培训范文

1.1部分教师对双语教学存在偏见。(1)部分教师认为由于地方高校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学生接受双语教学有难度,没有必要开设双语教学,能把专业课学好就不错了。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不但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增长需要,也忽略了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需要。(2)纠正偏见。基础差不是不学的理由,正因为基础差我们才要更加重视。开展双语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原汁原味的体会到原版教材的内涵,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和爱好。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是首要任务,而科研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要想在科研上突破,就要积极的吸取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没有外语能力的支撑,只懂专业课也是闭门造车。教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自身的专业也会成长起来,外语能力和专业能力都会有很大的进步。所以能从事双语教学是对教师的挑战,同时也是培养教师教学和科研共同进步的有效途径。

1.2部分学生对学习双语教学课程存在偏见。(1)我每次在上双语教学课程第一节课时,我就会强调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从部分学生的眼睛里和神态上我看到了不懈的表情、懵懂的神态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厌学情绪。教师的讲课情绪会受到学生的感染,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提醒自己要保持平静的心态,严厉的态度。这样的课堂表现说明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拘泥于学好专业课,对学习外语有畏难情绪,对自身综合素质要求不高,对个人成长的定位不明确。(2)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大学教育理论教育固然重要,同样不可忽视学生思想的教育。要帮助学生成功的从高中过渡到大学,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设计规划,鼓励学生要有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教育和指导要贯穿在学生整个大学期间,在每学期开始要安排专门的教师开展课前教育,明确每学期的授课安排和课程难易程度、考核方式等。让学生在学习新课程之前有心理准备,不至于迷茫。

2.考核方式没有体现课程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目前我院的双语教学课程大多采用开卷考试形式,考核标准是总成绩=平时成绩×15%+期中成绩×15%+期末成绩×70%。从目前来看,期中考试成绩所占比重较高,因为有部分教师在期中考试环节没有太注意题型设计、考核要点和考核标准致使考核结果不具有参考价值,这样的结果只能使学生总成绩不具有真实性和可比性。本人认为在双语教学课程考核时要注意灵活,需要考虑课程的特点以及授课方式。双语教学在平时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课堂表现、课外作业、出勤率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人建议将期中考试成绩取消,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当然这样会使教师的工作量增大,对每一位同学的表现都要有详实的记载并妥善保存。

考核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结合课程教学特点,灵活采用考核方式。当然在灵活的背后必定要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以我院2010级财务管理本科为例,在大二下学期开设《西方会计》双语教学课程,该专业共有5个班,每班平均人数45人。由于师资和多媒体教室的限制,只能两个班合班上课,共计两个合班、一个单班,由一个老师承担授课任务。这样的授课规模给考核带来了难度,为每一位同学设计一张考核表,共计225份考核表。如此多数量的考核表由一个任课老师统计分析既费时又费力。于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分组式教学,即6-10人一组。教师只需以组为单位考核即可,组内成员注意既要包含男生又要包含女生,既要包含成绩好的同学又要包含成绩差的同学。任命成绩好的、责任心强的、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担任组长。采用分组式教学要注意组内成员的成绩要有区别,小组中表现优秀的与表现差的在成绩上要体现出来,任课教师要加强监督避免有同学浑水摸鱼、拖后退的现象发生。

在开卷考试的试题设计上,也要注意难易结合,不要认为开卷考试题量要大,难度要高。由于学生学习英语是第二语言,会计学专业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一般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这个阶段80%的学生英语尚未通过英语四级,阅读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层次各异,太难的题目会使大部分学生卷面成绩不及格,影响课程整体教学效果。

3.双语教学师资缺乏系统培训,封闭培训为最佳选择。

在九江学院,学校和学院层面在双语教学中都采取了有力措施,保障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我校定期举办双语教学比赛,促进各学院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双语教学的课酬折算系数,为双语教学老师提供必要的便利。各二级学院积极引进“海归”教师,鼓励教师攻读博硕士学位,提高专业水准。但是,“海归”教师由于曾在英语的环境下系统学习过英语能力强,但科研水平不是很高,对专业前沿知识掌握不够,博硕士毕业的老师专业知识丰富、科研能力强但英语表达不是很地道,短期培训更是不系统、不专业,这就造成了专业知识与英语文化不能融会贯通,教师的整体水平不能实质性提高的局面。

第9篇:封闭式英语培训范文

论文关键词:任务导向,教师发展,途径

 

一、引言

教师发展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近30 年来,尤其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育研究领域新的命题,并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已成为一个新的专门研究领域。

早在1986 年,英国文化委员会Utley(1986)教授就曾撰文提出,训练大批合格的英语教师及培训这些教师的专业人员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著名的第二语言(英语)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Richards 与Nunan (1990)在《第二语言教师教育》一书中概括道,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领域中对外语教师教育的研究相对来说很少有人问津,语言教学中有关教师教育的文献资料在数量上大大少于对课堂教学的方法及技巧等问题的文献资料而且过去20 年内所发表的相关论文极少是以数据为基础,而更多的是轶话般地排列出理想外语教师的诸多要素。吴宗杰教授(1997)对我国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现状作了精辟概述,认为我国的外语师资教育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外语师资教育体系,但国内对外语师资教育本身的研究却非常有限。

近年来外语教师及其培训问题已悄然开始吸引越来越多外语学术界研究者们对它的关注。贾爱武(2005)指出我国外语界在外语教师教育专题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围绕外语教师所应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应开设的课程、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等外语教师培训内容而展开的。吴宗杰(2005)在《教师知识和课程话语》中,详细地记载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以及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是如何调整自己的角色,并实现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在研究中,他将批判话语学,叙述研究,和活动理论融为一体怎么写论文,并用叙述的语言细致展现了在课程改革中,教师个体及群体的经验世界。卢慧霞(2007)撰文,介绍了一位教授是如何成长的故事,用叙事的传记研究方法展示了自主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但是从任务导向教学模式视角下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论文或者专著还相对很少。赵万哲(2009)论述了在任务型教学中,英语教师个性化自我发展的几种有效途径。

二、高职教师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高职院校从最初兴起到现在蓬勃发展,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仅仅经历了十几年时间。据浙江省教育厅网站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建有普通高等学校80所(含筹),其中普通本科院校33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3所,高职院校44所;已建设22所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其中11所为部级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从学生人数来看,高职(高专)在校生36.27万人,占全省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的41%。

高职类院校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学校师资力量在数量上也快速增长;尽管教师教育有所发展,但是远远落后于师资数量的增加。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至少存在以下四大问题:

1、教师角色变换缓慢,主导地位不够突出。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改革也不断深化,并日渐突出项目教学。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极大地提高高职学生的课堂个人参与学习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的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突出,使学生能积极反思学习的过程,这也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能够转换角色,起到一种引领学生的主导作用。而在真实课堂中,这种教师角色转换比较慢,与项目教学的目标需求相差甚远。

2、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入职和在职培训不够有效。由于学校规模急剧扩大,要求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增加师资力量,所有很多高职院校大量招人新的教师。在这些新教师当中,大部分是直接从各类院校招聘而来(包括本科生、硕士、博士),缺少相应的企业实践经验;由于缺少统一而有效的入职培训,这些老师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一进校就任教的情况。他们的学习生涯基本上都是接受传统式教育,跟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思想以及项目化教学方法相差甚远。进入学校后,这些教师又因为繁重的任课负担怎么写论文,基本失去了进一步的职业发展机会;能够有机会参加在职培训的教师比例偏低。

3、教师实践能力薄弱,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由于缺乏有效和长期的入职和在职培训,再加上教师基本上都来自于高等院校毕业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专业实践能力普遍薄弱,这种实践能力薄弱还表现为师资力量知识结构单一,缺少实践知识。

4、教师教学课堂封闭,沟通交流不够顺畅。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成绩比较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高,自主学习意识比较淡薄,再加上教师自身的一些原因,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往往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私人”场所,课堂教学相对封闭,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够顺畅。这种情形成为了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极其不利因素。

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制约着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了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和项目化教学。

三、英语教师发展的可行途径

在分析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英语教师首先要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自身的发展,意识到教师发展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笔者根据高职英语教学和改革的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下面几种英语教师发展的可行途径。

1、深入外贸等相关企业调研,加强教师在企业实践锻炼的有效性。在入职和在职培训相对匮乏的基础上,英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深入外贸以及其他企业调研,深入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脚踏实地地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在丰富和升级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2、实施开放课堂,进行课后集体讨论。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师要能够开放课堂,使其他教师进入和参与自身的课堂。在教师互相听课之后,进行课后的沟通与交流,集体讨论优点和缺点,从而促进听课教师和被听课教师的共同发展。

3、以职业能力测评为契机,以说课工作为载体,从制度上保障和督促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高职院校的职业能力测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般地开展,英语教师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切实开展说课工作,并在说课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制度保障怎么写论文,奖励在职业能力测评工作中的先进者,并督促其他教师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

4、开展反思性教学,从内涵上促进教师发展。近年来,在国外外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兴起的反思性教学,把外语教师培养从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转向对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这一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新领域中来。注重在教师教育的过程中,引导教师以其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基本出发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计划、实践和评价,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达到改进实践和自我发展的目的。在具体操作中,英语教师要能够忠实地记录每天的课堂教学反思和教学日志。反思性教学能够使教师意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尤其是在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中,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发展意识,促进教师真正去学习自己不懂的东西,以适应学生的变化,适应新的教师角色。

四、小结

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从高职英语教师发展现状入手,指明了在任务导向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理论上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教师发展途径。而这些途径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尚需更多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Utley J. Teaching teachers and trainingteacher-trainers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6, (2 ).

[2]Richards, J. C. & Nunan, D. Second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吴宗杰.从IATEFL年会看英语教学走向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 (4 ).

[4]吴宗杰.教师知识和课程话语[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5]卢慧霞.自主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从一位教师成长经历得到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 2007, (2).

[6]赵万哲.外语教师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自我发展[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