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独立思考的意义范文

独立思考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独立思考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独立思考的意义

第1篇:独立思考的意义范文

德育课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就业理想的重要任务。如何让学生适应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德育教师除了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使之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之外,还应培养学生拥有独立的人格。

1 独立人格的基本定义

独立人格的意义是指作为个体的人具有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它要求个人对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不具有依赖性,能在对真理的追求中具有独立判断能力;也不依附于任何的现实政治力量,在参与政治时具有高度独立自主的精神。在心理学上,独立人格就是指个人的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上表现出来独立于他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和自我性。

2 培养独立人格对中职生的意义

中职生的生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考失利的学生;二是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因此,和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中职生存在文化基础薄弱,个人素质参差不齐等现象。由于中考失败未能顺利升入高中,或者家庭状况等原因,一些中职生往往比较敏感,学习懒惰,生活态度消极,甚至扭曲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没有理想,没有信念。而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职生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通过德育教育,端正中职生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其独立人格,使之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国家的未来提供真正的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 中职德育课学生自主学习与培养独立人格的关系

面对中国教育的状况,很多人屡屡提出批评意见,认为中国的教育只是在批量生产读书机器,学生不习惯主动思考,思维不开放,千人一面,个性往往被压抑,独立性也不足。因此,学生读书的过程就是棱角被磨圆的过程,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最终被消弭。

面对这种批评,教育者应该主动思考这些弊端存在的原因并想出办法解决。德育课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思想的主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意是否有这种问题的出现。在教育部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把德育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为了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首要点。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现代学习方法,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相对应,它要求学生独立地通过使用分析手段、探索手段、实践手段、质疑手段、创造手段等来达成学习的目标,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与独立人格并不是绝然分开的,而是有许多相吻合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一致的目标。自主学习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求知与生活,在进入社会的时候能适应社会。面对工作,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面对同事,有良好的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面对生活,能有积极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生活、交往、工作、学习中具有进取意识、合作意识。而培养独立人格,主要包括创新观念、独立观念、合作观念、宽容共存观念等的培养。所以说,自主学习和独立人格在培养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2)实施的内容具有共通之处。自主学习的核心表现是学生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积极、自觉、创造性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而独立人格表现在学生具有独特的个性,个体能够独立进行思考、选择,并对社会存在有责任感,同时能追求真理与自我价值,拥有对社会的批判精神和自我批判精神。在能动性、创造性、独立性三方面,两者是共通的。

3)实现的手段具有统一性。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对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的培养具有很大的意义。而独立的人格就是要求个体在面对生活、学习、工作的各种问题上,能够主动独立地探求原因,勇于质疑,追寻真理,并通过自己理性、独立的思考,形成自己稳固的思维方式和判断方式。两者都要求自动探究,在采取的手段方面具有一致性。

4)实现结果的双赢。通过自主的学习,学生学会发现、探索以及创新,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发展了自己的个性,统一了知、情、意、行,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职业观,在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都能以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去面对。而独立人格培养的实现,不仅能让学生拥有独立的意识和自主的能力,还学会批判精神和道德责任感。在结果方面,自主学习与独立人格培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最终实现结果的双赢。

4 如何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

4.1 应该拥有独立的意识

意识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在德育课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对学生独立思考的观点给予支持和鼓励,增强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心。这样一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就会习惯有自己的观点。

4.2 应该拥有自主的能力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师要根据德育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在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搜索资料;在课堂上,学生展示成果并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对观点的总结中,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促进其独立人格的养成。

4.3 应该拥有批判精神

要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德育课的教学中来,就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和老师、同学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以讨论各自观点的方法开展学习,有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组织,提高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兴趣。而教师民主、宽容的教学态度,能让学生养成敢于质疑的精神。

5 结束语

在中职生的德育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独立人格的培养是两个重要的方面。德育教师应该详细分析两者间的关系,只有理清了关系,才能更好地对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人格的培养方法做出科学而准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刘瑞凌,朱香芝.关于中职德育课对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意义的再思考[J].管理专家,2011(11).

第2篇:独立思考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陈独秀;国家观;转变;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不断传入,个人对国家的认识也变得复杂多样,因此,通过考察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的认识与发展以进一步加深对国家的了解并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是非常有必要的。

“陈独秀作为早期共产主义者中最早关注和明确提出国家本质问题并试图予以解答的代表人物”,[1]其对国家观的贡献尤为重大。陈独秀国家观由自由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从抽象的国家向阶级性的国家的转变。

第二,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的国家的转变。

第三,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的转变。陈独秀国家观的第二次转变不仅对陈独秀本人而且对整个中国的政局具有重要的影响。

1 转变的表现

陈独秀在经历了由民族主义向自由主义的转变之后,又逐步实现了从自由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

一是从抽象的国家向阶级性的国家的转变。自由主义国家观只是在抽象意义上谈论国家,对于国家的阶级性则毫无涉及。

二是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的转变。陈独秀向往西方的民主与自由,极力号召向西方学习,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然而,当陈独秀认清资产阶级的虚伪性时,逐步向劳农阶级转变。

三是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转变。陈独秀主张以和平的方式对中国进行改良,然而,在内忧外患的中国,陈独秀逐渐认识到阶级斗争、暴力夺权的重要性,实现国家观由自由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

1.1 从抽象的国家向阶级性的国家转变

在五四之前,陈独秀主张抽象的国家观。陈独秀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说:“不暇远征,且观域内,以吾土地之广,惟租借居民得以安宁自由。是以辛亥京津之变,癸丑南京之役,人民咸以其地不立化夷场为憾。”从中可以看出,陈独秀极度热衷于西方的自由主义,认为中国民众只有通过学习西方的思想才能由愚昧走向科学,由保守走向进步。陈独秀主张国家的全民性,认为西方的自由与民主属于全体人民,国家是为全民服务的。然而,他并没有看到西方民主的虚伪性,更没有看到国家的阶级性,使得民众只是抽象地爱国,空喊爱国口号,不知道国为何物,没有理解国家的本质并做出实际的爱国行为。

在之后,陈独秀逐渐认识到国家的阶级本质。陈独秀在《谈政治》中一改以前的提法,“意识到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不久,陈独秀又进一步深化了其阶级性的观点,认为国家“就是一切统治阶级的所有物,谁取得统治权,谁便有权拿国家这一名义做统治全国人民之工具;国家权就是统治权,国家的利益就是统治阶级的利益”。由此可以看出,阶级性的提出是陈独秀国家观转变的重大标志。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因此,陈独秀在认清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本质的基础上,对自由主义国家观逐渐失去信心,为向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1.2 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的国家转变

辛亥革命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处境。此时,陈独秀对西方的政治制度情有独钟,他表示“吾人宁取共和民政之乱,而不取王者仁政之治。[3]陈独秀认为,在资产阶级共和国中,民众可以摆脱受剥削受奴役的窘境,获得自由与独立,实现自身的解放。陈独秀之所以倾向于建立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主要是因为他将其与中国的封建专制作了清晰的对比。

一战后,陈独秀逐渐认识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弊端。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以西方的三权分立为模板,实行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事实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因此,陈独秀开始寻找新的政治制度。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看到工人阶级的力量,积极主张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发挥工人与农民的力量,依靠工农联盟夺取政权,而不是依靠西方所谓的民主与自由。他在《谈政治》中也表示“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我国是一个工人、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因此,实行劳农有利于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调动其革命力量,掌握革命主导权。

总之,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的国家的转变是陈独秀国家观向马克思主义迈进的一大表现。

1.3 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的转变

五四之前,陈独秀主张以和平改革的方式实行对中国民众的教育,使其通过个人素质的提升,树立爱国情感,获得伦理的复归,实现爱国心与自觉心的高度融合。然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因此,以个人为本位的改良忽视了社会客观环境的作用,对社会制度进行轻微的改良不但解决不了国民爱国心不强的问题,而且容易陷入抽象自由的环节中,使国民盲目地追求绝对的自由与民主。陈独秀号召“平民征服政府,此时还停留在幼稚的阶段,认为只靠和平的改革就能使平民的力量得到彰显。

五四之后,陈独秀逐渐认识到阶级斗争的重要性。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使受剥削受奴役的劳农阶级获得解放。在五四期间,学生的爱国运动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使得陈独秀进一步思考中国的发展道路与发展前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陈独秀认识到在内外交困的中国实行暴力夺权的重要性。

总之,陈独秀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的转变是其摒弃自由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

2 转变的原因分析

2.1 客观原因

第一,一战的浩劫和巴黎和会的失败使得陈独秀对自由主义国家观丧失信心。一战结束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使得陈独秀看清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却没有获得应得的权益。因此,陈独秀对西方国家的态度由追捧逐渐转向愤恨。面对中国备受压榨的情况,陈独秀重新思考学习西方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逐渐了解西方的抽象自由与民主的实质。西方列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对中国进行不断地欺压与封锁。陈独秀企图通过向西方学习来获取其对中国的帮助与扶持显然带有一定程度的幼稚与幻想。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与欺骗性使得陈独秀对自由主义国家观产生了怀疑。

第二,十月革命的影响和的开展使得陈独秀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为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当陈独秀对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与失望时,俄国的十月革命给处于迷茫的陈独秀带来了新的救国救民的思想。俄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采取武装反抗、阶级斗争的方式对资本主义进行坚决地反抗,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迪与借鉴意义。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开展了,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陈独秀逐步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事实上,国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劳农阶级的国家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与西方的代表少数人利益的资产阶级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此基础上,陈独秀逐渐转向马克思主义。

2.2 主观原因

第一,陈独秀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虽然陈独秀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国家观,但是他始终秉持着爱国精神,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而奔走呼号。当自由主义国家观不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不能使中国人民普遍觉醒时,陈独秀必然要重新思考国家未来的方向。正是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撑着陈独秀在慢慢长夜中走出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

第二,陈独秀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纵观陈独秀的一生,其思想的复杂性、多变性尤为明显。就其国家观而言,民族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彼此交织,共同构成了陈独秀复杂多样的国家观。针对不同的情况,陈独秀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灵活的策略。陈独秀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其国家观的转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陈独秀不拘泥于现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寻找新的出路,他才能不断地破旧立新,为实现新的转变提供良好的契机。

第三,陈独秀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在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了解到西方自由民主的抽象性后,开始向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寻求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其中,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对其实现国家观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发挥了重大作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陈独秀写了一系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如《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谈政治》等,而且,在《新青年》的《俄罗斯研究》专栏中,马克思主义也得到了极大的宣传。

3 陈独秀国家观第二次转变的方法论意义

陈独秀由自由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对确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观、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巩固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构建和谐社会、个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理论意义

第一,有利于确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观,使国家理论开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在实现由自由主义国家观向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转变时,对普通大众的国家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使得中国人民逐渐改变对西方的盲目崇拜,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自发组织起来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维护群众自身的利益,打破向西方学习抽象的自由、民主的幻想。陈独秀主张国家的阶级性本质,主张武装夺权与阶级斗争,实行劳农阶级,在此影响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观逐步确立。

第二,有利于认清自由主义的本质,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后,思想界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社会思潮。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陈独秀毅然选择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面对西方侵略压榨我国的事实,陈独秀认识到靠学习其制度与思想使得中国人获得伦理上的觉悟只能治标不治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领导群众运动取得革命性胜利。

3.2 现实意义

第一,就国家而言,我国作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旨在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不断增多。通过回顾陈独秀第二次国家观的转变,有利于人民认清自由主义的弊端,吸取革命时期的经验教训,逐步向马克思主义转变。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处理好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同样有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不断改进。

第二,就社会而言,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国家不仅具有政治统治的职能,还具有社会管理的职能。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就不可能消除。其自由主义国家观仍然不利于资本主义矛盾与冲突的解决,不利于社会和谐的构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强调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为人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提供一个合理的解决机制,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社会关系的构建。

第三,就个人而言,有利于人们坚定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我国目前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政治改革缓慢进行,文化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已成为影响人们国家观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对陈独秀国家观由自由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的探析,有利于人们明确方向,形成对国家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于化民.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之国家观探析[J].东岳论丛,2011(6).

[2]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编(第2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M].北京:三联书店,1984.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第3篇:独立思考的意义范文

1.活动热情度较高与学习积极性偏低并存。独立学院的学费标准决定了其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他们从小普遍接受良好的特色技能训练,特长明显,如钢琴、书画、舞蹈和体育特长等,独立院校中多才多艺的学生比普通高校多。在大学生活中他们渴望表现自己,渴望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因此热衷于参与并策划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但由于独立院校属于第三批本科层次,招生分数线远低于学校本部的招生分数线,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而独立院校作为本科院校的学习要求并没降低,因此学习任务繁重,让学生感到压力大,中学生活跨越到大学生活面临的学习环境变化让学生感到不适应,报读独立院校是不少学生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而做出的无奈选择,对学校对专业并不是发自内心地认可等等诸多因素使独立院校的学生学习热情不够高。有的学生经常迟到、早退、旷课;有的学生迫于规章制度的要求,人在教室却无心听课;有的学生没有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仅仅是为了获取一纸文凭。

2.个性张扬与团队意识偏弱并存。独立院校的学生有不少在家庭中备受宠爱,是家中的“小太阳”、“小月亮”,学生有自我意识较强、个性相对张扬、自尊心较强,但团队意识薄弱等特点。部分学生不自觉接受学校的日常管理,他们常常认为学校管理令自己不自由;部分同学不主动履行义务,比如不愿意主动打扫宿舍卫生,不积极参与自己不敢兴趣的班级活动等;部分学生做事前先考虑对自己是否有好处,如有好处才去做,带有较浓的功利性色彩;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有的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排他性较为严重。作为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宿舍同学之间的矛盾需要调解,可矛盾的起因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只因双方沟通不够或方法不当,互不相让,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关系僵化。这些表明独立学院学生思想不够成熟,个性过于张扬,自我中心明显,团队意识较弱。

3.实践能力较强与抗挫能力较弱并存。独立院校的学生思想活跃,积极参与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活动中他们敢想敢干,容易取得较好的活动成绩,说明他们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和实践能力。但一旦在实践中受到挫折,比如学习上或活动中遇到困难,情感上出现挫折,学习、生活、纪律或工作上被老师批评,他们多数会表现得无所适从或一蹶不振,处于彷徨和失望甚至痛苦之中。同时,近几年学生基本是90后独生子女,从小在“温室”中长大,因此他们生活自理能力不强,抗挫能力较差,一旦遇到困难便会产生畏难情绪,如不及时纠正将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如嫉妒、怨恨、自闭、抑郁症等,严重的甚至产生自杀等极端现象。

4.参与意识较强与自律能力较弱并存。进入大学后,面对相对独立和自由的校园环境,独立院校学生的成人感迅速加强,并且迫切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因此参与各种活动的意识较强,相对于学校本部的学生而言,独立院校的学生有更强烈的自主意识,对校园活动的参与度与热情度较高。但由于家庭环境相对优越,家庭也对其相对宠爱和放任,学生成长过程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的习惯,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诱惑,如沉溺于网络游戏或玩乐等而不能自我约束,不能持之以恒保持努力和斗志。相当部分学生遵守规章制度和纪律的自律性较差,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校的管理有着抵触情绪。

5.优越感与自卑心理并存。独立院校的学生中相当部分因其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的优越性而有更多的优越感,同时因为自身见识多、阅历广、活动能力较强而比一般同学有较多的优越感。但因为高考的失利,同龄人的优异让他们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现实和理想的差异让他们的优越感没能充分体现出来,反而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相当部分学生反而会陷于压抑、自卑和失落之中。虽然家庭的优越可以与别人攀比,但家庭的优越并不能弥补现实的状况,加上社会对独立院校的一些偏见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使他们对学校产生不满,但又无力改变现状,因而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

二、独立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点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决定学生工作的成效,同时影响着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关系到能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独立院校应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大学生政治觉悟。针对独立院校“高层次实用型”人才的发展要求,结合前述的独立院校学生成长规律并由此形成的思想现状和特点,独立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学风教育,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良好的学风建设,是提高独立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针对独立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偏低的特点,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了独立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的水平和责任心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应聘请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任教,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针对独立院校学生的实际制定计划,并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循序渐进,增强学生阶梯性的成功感;多开展学科竞赛、校园科技活动、专业知识讲座等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设立各种综合类、单科类奖学金,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体验成功感,从而强化其对学习意义的认识;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和各种专业技能证书,多渠道、多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完善的考勤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以制度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克服懒惰习惯和畏难情绪,让学生在快乐中成就自我。

2.强化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主义是我国道德建设的原则,确立集体主义思想是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在当今求职中“,是否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已成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指标。人是社会的,社会性的人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能更有效地实现个人利益,把自己融入集体中才可能最大限度实现自身的价值。针对独立院校学生团队意识较为薄弱的特点,应有针对性地、多渠道地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强化集体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的教育,让学生认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让学生理性认知集体主义思想,增强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班级、学生社团等集体活动,如团体知识竞赛,拔河比赛、合唱比赛,辩论赛等群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快乐,并让学生感受集体活动中互帮互助、互相促进的意义,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团队意识的成长。

3.加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直面挫折的勇气。相当部分独立院校的学生在温室中长大,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其进入大学前生活在无忧无虑中,有什么困难依赖父母解决,少有挫折和失败的感受。大学开始了独立的生活,开始要独自面对一些问题,由于经验不足,能力有限,方法不当等原因,自然就会要面对困难、挫折甚至失败。这些没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感受的学生,挫折能力弱,一旦遇到挫折,将难以承受并容易产生轻言放弃、自暴自弃、怀疑自我等情绪,有的还因此产生种种心理障碍。因此,有必要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让学生了解挫折和失败是主观认识客观不足、理想和现实冲突、能力与期望矛盾的必然结果,从而弱化学生面对挫折产生的不良情绪;同时要开展励志教育,邀请在逆境中奋起的社会名流、校友来校介绍他们战胜困难、克服挫折的人生奋斗史,激发学生战胜挫折、创造绚丽人生的志气;还可以通过评选校园奋进之星,用身边同学的事例鼓励他们,让他们认识到挫折是人生常态,战胜挫折是人生应有的姿态。

4.经常开展自律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自律,即自觉用规范约束自己。大学生要成长为合格人才,必须善于自律。良好的道德修养源于自律,因为道德修养源于人的自觉行为而不是他律行为。近年来,独立院校的不少学生沉迷网络,上课迟到、早退、旷课,考试作弊等违纪现象经常出现。这些并不是大学生认识不到它的害处和错误,而是因为大学生缺乏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因此开展自律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成为学校思想教育的迫切任务,学校学生思想教育部门应开展如“大学生时代使命”“、大学生人生责任”、“如何让自我真正成长”等班、团讨论会,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认识;在日常的管理中,可采取“制度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对经常旷课、屡教不改、破坏教学秩序的同学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处理,同时为学生配置行为导师,帮助他们启迪人生,监督他们形成自律习惯;对性格刚烈、脾气暴躁、自控力弱、自律意识差的同学,除了严格的纪律约束外,还应积极与他们沟通,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改变不良行为。此外,应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让学生认识到没有自我约束力的人是不受欢迎,无法立足社会的,从而强化他们的自我约束力。

5.开展自我评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的能力。独立学院的学生中部分学生因家庭社会条件优越而充满优越感,并表现出自以为是,自负轻狂、目空一切的特点;另有部分学生因为进入独立院校学习而感觉自己比本部的学生要低人一等。这说明独立院校学生优越感和自卑感并存,并导致他们在自我评价中失之客观,自我评价能力不足。因此有必要在学生中开展自我评价教育活动。首先,要让他们学会辩证的方法,既看到优势,也明白不足。要看到家庭条件优越、人际关系广泛、自身特长突出、就业竞争中容易获胜等优势,同时也要教育学生不能因此而盲目自负,因为智慧和能力不可能从父辈继承,必须靠自身努力才能获得,只有让知识和才能充实自身,才能让自己变成真正的优越。其次,以独立院校学生在与本部学生竞争中获胜并成功考研究生、公务员或在毕业后工作和创业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典型案例教育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只要努力,独立院校也能成才,也能超越本部的同学。要让学生明白,进入大学后进行专业性的学习,大家都进行了一次空杯归零,高考成绩自进入大学后就已完成了其使命,大学的辉煌靠入学后的努力去创造而不是靠高考成绩去创造,只要努力每个同学都可以创造辉煌。

三、结语

第4篇:独立思考的意义范文

刘晓敏(1987-),女,甘肃兰州人,兰州大学法学院2011级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摘要:陈独秀和胡适分别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与参与者、中国自由主义与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以自由主义人权观为共同的思想起点,后因陈独秀转向研究马克思主义,胡适一直坚持自由主义。自此,二人的观点多有冲突,同时又是终身的好友。两人的人权思想存在很多相同点,例如都提倡自由主义人权思想、主张思想言论自由和个性独立、建立法制国家和民主政治,但对革命的态度存在较大分歧。虽然受历史条件、观念的局限,对人权思想的认识存在缺陷,但是通过宣传人权思想,唤醒国人的人权意识,丰富和发展人权内容,对现代社会建立人权保障体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人权思想;自由;民主

陈独秀和胡适同为爱国志士和新文化运动前期自由主义思想的支持者,是“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和领军人物,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然而,陈独秀离开北大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导致二人的思想和主张产生分歧。胡适一生追求自由主义的人权思想,坚决反对统一思想,主张个性独立、思想言论自由。而陈独秀的人权思想富于变化,经历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不同阶段。在分析陈独秀与胡适人权思想的产生背景下,进行对比,从而更加深入了解他们的人权思想,以及对现代人权理论的借鉴意义。

一、陈独秀与胡适人权思想的相同点

(一)提倡自由主义人权思想

思想文化的发展需要自由的空间,不能强迫和实施专制,应鼓励创新、百花齐放的不同文化。言论自由是创造未来文明的重要工具。以来的反帝爱国主义运动,国民参与政治的热情高涨,仁人志士通过办报纸、杂志等方式广泛传播西方的先进思想以启发国民人格独立、努力争取自由和人权,政府为了维护统治,极力阻挠,不惜迫害知识分子,达到对国民思想的严格控制。思想言论自由是人权的基本内容,无论新旧思想,都有存在的土壤,没有罪恶之分,限制人民的言论自由、统一思想,虽然可以维护自己的政权,却于学术不利、于文化发展不利,更于学术思想的自由传播不利。另外,长期受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封建制度的压迫,国民的个体权利被剥夺,面对这种现状,陈独秀与胡适均主张个性独立,保护个体权利。通过提高国民觉悟,唤起国民自觉革命,提倡国民自救运动,要求国民要自觉自醒努力进取图强。

(二)主张建立法制国家和民主政治

陈胡二人主张建立国家,国家的运行依照法律规定,建立民主的政治体制,保护人民的权利不受侵犯,尤其强调政府的权力边界明晰,受到严格的限制和监督。但是他们对制定宪法主体的认识略有不同,陈独秀主张国民自己制定宪法,胡适则认可在承认政府的前提下,由政府统一制定宪法或宪法性文件。陈独秀有关建立法制国家以保护人权的主张具有多层含义,包括国家是全体公民保障权利和谋求幸福的手段和方式,国民权利的实现是评判国家的最高标准;国家也有人格,与个人的人格拥有相同的发展方向,国家的人格建立在个人人格完全实现的基础上;提倡民主共和,反对君主制;建立西方资产阶级式的法治社会,使公民享有更大范围的政治权利。胡适与陈独秀的观点基本一致。要求民众参与民主建设,实现之治,要使民众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得到有效的政治训练。关于制定宪法问题,与陈独秀的观点略有不同,主张制定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主体是国民政府,而非全体国民。

二、陈独秀与胡适人权思想的不同点

(一)自由主义人权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

胡适一生坚持自由主义的人权思想,并随着阅历的增加,该理论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陈独秀的人权思想具有较大变化,开始于自由主义人权观,自1919年起,逐步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思考人权问题。陈独秀认为,劳动者是社会构成的中坚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政府层层抽剥税收和资产阶级对劳工的残酷压榨,导致劳工衣不保暖、食不饱腹,生活面临严重困难,生存权无法得到保障。保护劳工的生存权,是人权的基本内容;劳工的择业权、获得报酬权、休息权等劳动权没有法律予以保护,应号召劳动者为争取劳动权而斗争;应充分保障民众的受教育权,通过推行教育,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平和觉悟。

(二)对革命的态度不同

对于革命的态度,陈胡二人持完全相反的主张。陈独秀主张通过革命手段国民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实现救国救民的爱国理想,彻底保护人权。恰恰相反,胡适坚决反对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统一国家,否定革命、民族自决权的人权属性,明确指出暴力革命的危害,主张通过逐渐改良的方式,实现国富民强的愿望。陈独秀意识到,通过无产阶级斗争建立的人民政权才能实现无产阶级民主,主张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拥有自决权以抵御外强侵略,拥有自卫权和自治权以决定自己的事务,不受外来民族与国家的干涉。胡适坚决主张“和平改革”,反对通过革命移交政权,认为革命党一定会走专制的路,排除异己,残害反对党,未达目的不择手段。这些判断基于胡适对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和自由主义思想下的思考。事实证明,政权以革命方式转移以后,他担心的严重不利后果并未发生,暴力革命必然导致专制的论断并不成立。

综上所述,陈独秀和胡适均提倡自由主义人权思想、主张思想言论自由和个性独立、建立法制国家和民主政治、保护妇女权利,但是在某些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虽然受历史条件、思想观念的局限,陈胡的人权思想存在缺陷,但是他们的人权思想,促进国民人权意识的觉醒,丰富和发展我国的人权内容,对建立社会主义的人权保障体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2]胡适:《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王德锋:《国性与民德——梁启超文选》,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

[4]胡适:《胡适文存》,黄山书社1996年版。

[5]彭明:《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5篇:独立思考的意义范文

对第一个问题,参与调查者较多认为当前新闻人最欠缺的是责任感;对第二个问题,没有独立精神、造假提及较多;对第三个问题,较多参与调查者认为责任意识、探寻真相是最重要的新闻素养。下面是三个问题的部分回答。

问一:当前新闻人最欠缺的是什么?

稳重而成熟的思考!

媒介素养和专业主义精神。

仗义执言。

使命感、责任心。

新闻人不缺乏对专业主义的讨论,但是很少有人讨论新闻对历史、对国家的意义,陷入了新闻虚无主义的困境。最缺乏的就是对这种局面的清醒认知。

踏实的采访作风。

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

群体性民主意识。

敢说真话的职业自觉。

职业激情、职业能力、职业道德。

诚信。

社会责任、对新闻深度报道的能力。

新闻理想。

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对采访对象的保护意识。

范长江式的职业操守。

信心。

正确的新闻观。

公正客观的精神。

网络新媒体素养。

信仰和信念。

道义、责任感。

人文关怀。

职业自豪感。

敬业,执着。

制度的保障。

清晰的职业发展前景。

对一些丑陋的社会问题的思考与批判。

专业角度的解读与报道宣传。

求实的精神、严谨的作风。

独立的精神。

问二:最不满意的新闻现象是什么?

不认真,不踏实,不专业。

造假、娱乐化以及侵权。

有些新闻人犬儒化,而且是通过贬低新闻理想、倡导新闻实用生存的手段来达到犬儒化。此外还有,新闻业的一些领导者自我庸俗化,不反省对商业等各种因素的服从,却将其当做“保护平台”、“给记者编辑饭碗”等借口。

道听途说写新闻。

不能遵循传播规律办媒体。

社会地位上记者从无冕之王沦为弱势群体,在百姓心中形象也不如以前。

虚假新闻、不敢报道、混淆黑白。

对新闻事件的一元解读过度,用新闻造就的拟态环境与现实出入太大。

假新闻和官新闻。

不合理管控下的新闻哑语,变相的有偿新闻。

对真相的挖掘流于泛泛,热点不热,语焉不详。

炒作新闻、编造事件。

浮躁和虚夸。

过于自以为是。

迎合。

不客观。

软新闻。

新闻腐败。

人格分裂。

断章取义。

拿通稿,跑会议,拿红包,不深入实际。

缺乏独立的报道权,迷茫,盲从。

“灯下黑”现象,新闻界只监督社会不良现象,其实自身的不良现象也大量存在,一般员工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甚至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

长官意志。

同质化。

缺乏独立判断和思考,跟风报道,人云亦云。

向钱看及造假。

有些新闻人丧失职业独立性,成为权势、金钱的附庸和奴仆。

问三:最重要的新闻素养是什么?

新闻人的正直和自绝于权势、金钱的书生意气。

专业精神和社会良知。

敬业、专业、求实、求是。

形成坚强的话语体系,即使在妥协的状态下,也不背叛它。

敏锐的触角。

敬业、奉献、牺牲。

持守正义、真理,说真话。

独立思考判断是非的能力。

要有悲悯之心,同时要注重客观公正地报道。

正直、正义、达观!

客观、公正。

学习精神。

正确的新闻观和踏实的采编作风。

人文素养。

科学精神。

韧性。

自律。

坚持正确立场。

探寻真相的勇气。

守望良知,捍卫真实。

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

职业追求,即新闻专业精神。

清楚自己是做什么的。

正义感和思考力。

对新闻价值的正确判断。

深度调查,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6篇:独立思考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培养;独立;解题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教给学生怎样打牢基础,还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发散性,这是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关键之一。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只是注重让学生牢记基础概念,不让学生去尝试新的解题思维,使得学生思维呆板,反应缓慢。因此,教学中我们在教会学生概念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方法。

一、打牢基础概念,提高解题能力

首先要教给学生概念和定义,学生只是理解了概念和定义,就去解题,这种解题只是套用定义。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题型,使学生的思维集中在分析问题的思路上,并大量提供学生需要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练习题时逐渐培养解题兴趣,不断挑战自己。

如我给三年级的学生讲授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学生刚一开始根据书本上的概念和公式套题。于是,我给学生出一些和课本上内容差不多的运算题,学生兴致勃勃地做起来。为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稍后又给他们出了一些稍微有难度的题,学生这时就有些为难之色,开始主动思考。所以,逐渐加深难度,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二、鼓励学生勤奋练习

鼓励学生勤奋练习,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使他们勤于动脑,勤于练习,善于独立完成作业。小学生的好奇心让我们有可趁之机,我们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去引导他们,培养他们勤于练习的好习惯。可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定性,一遇到困难就会退缩,所以鼓励是关键,关心是基础。

例如,我在教学生乘法口诀时,学生拿起书来就开始背,不问理解了没有。做题的时候就开始套公式,套不上就不做。鉴于这种现象,要教给学生理解式地背口诀,由浅入深地探究性学习,使学生逐渐地深入,这样就会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全面推进,逐步提高独立解题能力

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好习惯,全面推进学生的解题能力,必须增强学生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想成为独立思考的学生,需要教师长期的训练,才能锻炼学生独立解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相遇问题时,首先让学生根据书本上的例题反复练习,不断加深习题的难度,逐渐地学生就会完成比较复杂的相遇问题。在做练习题时,学生一般都是不管问题的要求与条件,想当然地照搬公式,套用做过的习题模式,造成解题思路方向错误。而大部分学生不愿意独立思考,也不愿意花大力气去攻难题,一旦遇到比较难的问题,就不做了。可见,在做题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一定要挤出时间独立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解题能力。

第7篇:独立思考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场域 思想政治教育 困境 出路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031-02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新机制下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新探索,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办学模式,同普通公办高校相比,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独立学院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由独立学院所衍生出的独特的教育场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这是在当前大学生思想问题频发的社会矛盾节点上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挑战,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如何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亟须探索新出路。

一 关于“场域”与“教育场域”

“场域”的概念由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逐渐被相关研究者重视并广泛应用。布迪厄的场域与被一定边界物包围的领地是有区别的,是指一种具有多种力量因素的关系性存在。“场域”最初是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物质相互作用范围”的一种称呼,其含义是指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具体的物理研究中可将其按照一定的性质划分为各种类型,如电子场、电磁场等。某种程度上,我们理解的场域就是多因素综合构成的环境的另一种表达。当我们把很客观具象的环境用生动的“环境因素”这一概念辅助理解后,场域和环境就开始在某种程度上切合了。所以说,场域就是某些特定因素组合在一起的有机环境,是一种基于结构意义上的特定含义。

“教育场域”是场域的一种形式,其主要是指教育活动参与者(包含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其他教育参与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客观关系网络,是指生产、传播和传承精神的和物质的文化资本的场所,具体来说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软实力和硬环境的统称,是教育活动中人和周围环境的一种互动状态。换言之,教育场域乃生产、传播、传承文化资本之所,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是对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软实力和硬环境的统称,是人和周围环境的一种互动状态。布迪厄强调了场域的特征,即独立性、关系性和博弈性。高校作为教育场域是无可厚非的。(1)它具备了相对独立性,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存在,按照一定相对独立的规则在运行;(2)它具有典型的关系性,高等教育是由一系列关系和因素结构而组成的一个体系,需要许多环节共同作用才能正常运行,而且不可避免地打破自身的独立性与外界发生关系;(3)它具有了明显的博弈性,各部门,各不同职务的人甚至是学生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博弈,这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原动力,适当的博弈是场域得以维持的生命活力。

二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场域限囿

独立学院具有相对的独特性,由诸多有别于普通公办高校的因素存在,因而也就结成了独具特点的关系图式,展现出不同的场域活动。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就是指在独立学院这种独特机制中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构成的育人关系场所。本质上来讲,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教育,在我国就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但是,民间资本和董事会管理机制的介入,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场域无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从当前独立学院发展情况看,这种场域的限囿是十分明显的。

1.独立学院办学理念的限囿

在独立学院的办学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允许“合理回报”的存在,从法律上保证了独立学院投资方的合理的经济收益,也就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了独立学院的“经营行为”的合理性,使得独立学院在育人过程中始终以“经营”作为一种常规手段,人才理念和教学方式都充满实用主义思想。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更多彰显社会价值,独立学院难以看到投资的经济回报,而其精力主要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素养上,容易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行政管理机制上的限囿

从行政管理机制方面看,独立学院主要是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在整个学院的管理中,董事会具有最高决策权。一般而言,学院的院长并不是党组织负责人,而董事会中即使有党委负责人,其往往也不具备决策权。学院党组织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力量,这种权力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到党组织核心作用的发挥,为党委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埋下了制度限囿。尽管我们不能否定董事会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然而高校毕竟是公益性事业,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使得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开展。另外,党组织在独立学院中的地位和作用处于被动和尴尬,从管理体制上决定了财务制度也不利于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而影响了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积极性。

3.人事制度上的限囿

独立学院在管理上通常采取“成本核算”的经营理念,在用人机制方面缺乏民主性,这就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师资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缺乏足够的把控。且独立学院实行人事制度,聘用人员流动性大,造成教职工更替频繁的现象,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开展。很多独立学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重视,纯粹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象征性地开设相关课程,并且师资薄弱,主要依托母体高校或其他高校的零散教师来承担课程,经常更换,没有团队结构。这些教师也由于人事制度上的原因,难以接受相关考评,从而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式化。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队伍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在市场化和经济理性主导的教育场域中得不到重视,往往对于辅导员的配置远远达不到教育部关于师生比1∶200的标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严重不足。

4.教育主体心态和素质上的限囿

教师和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素质良莠不齐,一部分外聘教师走走场,一部分本学院独立招聘的教师由于素质局限,导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了走过场的情况。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看,因为高考文化分较低,三本学生在综合文化素质上与很多公办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相比较差距较大,学生接受能力和心态上都有一定的问题。较多的学生来自较优越的家庭,容易养成怕吃苦的心理,独立学院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态度不端正、自控能力弱、自律性差等问题,客观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

5.社会生态上的限囿

从场域理论看,场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具备关系性,独立学院办学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与社会隔绝;恰恰相反,基于独立学院管理上的一些特征,使学生更容易和社会产生关系。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价值观念充斥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理念刷新速率快,容易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某种程度上对大学生的人格成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导致学生基本的是非思维能力的缺失,从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消极的影响。同时,独立学院发展起步较晚,大学的人文软环境还没有形成,没有形成能够对学生精神熏陶较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场域是一个综合因素体,在独立学院的特定场域内,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很多,难以一一列举,在以上五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可以对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简单总结为:场域限囿。这就需要我们从改变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生态的综合方面去考量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

三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理念转变与管理革新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要突破当前的困境,从根本上打破独立学院的场域局限,重新构建一个合理的形构。这就要求我们在适应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下,合理转变理念,不断革新管理,从制度和机制上去导引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1.转变办学理念,凸显教育公益性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民办教育的不断兴起,如何思考教育的意义重回到大众思维。民间资本的介入和人才市场化的导引会在某种程度上打破现有公办教育的一些格局,激发新的教育活力。但是,我们不得不考量民办教育的“合理回报”行为如何在社会价值中寻求切合点。对于大学教育而言,如果缺失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完整的。大学教育是人的培育工作,与工厂的商品生产不同。因此,转变办学理念,凸显教育公益性,是独立学院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首要考虑。

2.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尽管独立学院是一种教育的新机制,但其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不变的,必须遵守《高等教育法》,因此在独立学院中设立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必须的。独立学院的母体高校应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委派得力干将到独立学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与独立学院董事会之间达成齐抓共管意识。学院的管理应在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兼顾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在人事管理和院务重大决策上充分民主协调,尤其是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3.改变用人理念,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团队

大学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不能简单看成是公司职员,因此,独立学院应该改变用人理念,尤其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团队构建。如果仅仅是从考虑成本的角度出发,每年零散地外聘或个别引进相关工作人员则不能改变现在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只有提高用人待遇,转变用人理念,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细化用人管理,引进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团队。

4.以人为本,循循善诱,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双促进

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文化知识水平偏低,厌学情绪较明显,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处处以学生为本,深入实际,认真了解,积极分析,找出原因,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做到循循善诱,不断鼓励学生,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并由此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

5.健全保障机制,大力开展“主旋律与正能量”活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独立学院的母体高校应明确要求独立学院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经费投入,保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到有效开展,尤其是开展弘扬“主旋律与正能量”活动。

6.加大监管力度,将思想政治教育指标纳入考评体系

对于民间资本办学,教育部门应严格准入,确保高质量办学,增加高校办学的社会价值比例,并在办学的过程中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并明确责任,将思想政治教育指标纳入考评体系。

参考文献

[1]毕进杰.学校文化场及其场内、场内外文化的互动机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

[2]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

[3]李树民.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第8篇:独立思考的意义范文

陈独秀晚年对于民主政治,特别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的思考和见解,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当时他所写的《给连根的信》、《给西流的信》、《我的根本意见》、《致S和H的信》、《再论世界大势》、《被压迫民族之前途》等书信和论文中。陈独秀提出的基本观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重新认识资产阶级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充分肯定其历史作用,强调民主政治对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具有的普遍真实的价值。

自从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马克思主义者对如何看待资产阶级国家实行的民主政治制度,始终存有争议。绝大多数人虽然也承认以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代替中世纪的封建专制有进步意义,但同时又总是猛烈地抨击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伪善的,认为那只是资产阶级的统治方式和对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的欺骗等等。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这种看法实际上成了马克思主义者的主流或传统的观点。陈独秀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也曾受到过这种观点的影响,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大加批判。然而,到了晚年,陈独秀开始意识到,上述传统观点存在偏见,并开始重新思考,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看法。

在《给连根的信》中,针对自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托派们的偏见,陈独秀指出:“你们错误的根由,第一,是不懂得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之真实价值(自列托以下均如此),[2]把民主政治当作是资产阶级的统治方式,是伪善,是欺骗,而不懂得民主政治的真实内容是:法院以外机关无捕人权,无参政权不纳税,非议会通过政府无征税权,政府之反对党有组织言论出版自由,工人有罢工权,农民有耕种土地权,思想宗教自由,等等,这都是大众所需要的,也是十三世纪以来大众以鲜血斗争七百余年,才得到今天的所谓‘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3]在《给西流的信》中,陈独秀又说:“民主是自从古代希腊、罗马以至今天、明天、后天,每个时代被压迫的大众反抗少数特权阶层的旗帜,并非仅仅是过了时的一定时代中资产阶级统治形式,如果说民主主义已经过了时,一去不复回了,同时便可以说政治及国家也已过了时即已经死亡了。”[4]他还特别强调说:“近代民主制的内容,比希腊、罗马要丰富得多,实施的范围也广大得多,因为近代是资产阶级当权时代,我们便称之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其实此制不仅为资产阶级所欢迎,而是几千万民众流血斗争了五六百年才实现的。科学,近代民主制,社会主义,乃是近代人类社会三大天才的发明,至可宝贵。”[5]

陈独秀的这些言论,无疑已把他经过重新思考后对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新看法表达得十分清楚了。他不仅明确地批评了以往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传统的偏见,而且指出民主政治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它也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所需要的,因而廓清了长期笼罩在人们心头的迷雾。更重要的是,他对民主政治的评价,突破了多年来传统观点的局限,即只是笼统地肯定资产阶级以民主政治取代中世纪封建专制统治是一种进步,而否定民主政治对于人类社会进步普遍的真实的价值,强调应站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高度上,肯定民主政治是一代又一代人民大众流血斗争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所取得的共同成果,并非资产阶级所专有,也不会因资产阶级时代的消失而过时。陈独秀将“近代民主制”与科学、社会主义并称为近代人类社会三大天才发明,充分地反映出他对民主政治制度深远的历史价值的高度肯定。科学和社会主义代表着人类社会的未来,这早已成为所有马克思主义者的共识。然而,在陈独秀看来,近代民主制对于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绝不会在科学和社会主义之下。不仅如此,陈独秀还认为,近代民主制、科学、社会主义这三者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对于未来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三者缺一不可。正是在这一基础上,陈独秀又进一步对民主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二,阐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及在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实行民主的政治制度,否则必将导致专制独裁的产生和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政权的堕落,导致社会历史的倒退。

马克思主义创立伊始,马克思、恩格斯便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然后,“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6]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并剥夺了资产阶级所有资本而建立起来的新社会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社会主义社会”。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这里既谈到了无产阶级的统治,也谈到了民主,还谈到了社会主义社会。这表明,在他们的心目中,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后,并不排斥民主。此后,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马克思、恩格斯曾对公社“炸毁旧的国家权力并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权力来代替”它,并实行完全的“普选制”、“低薪制”的做法大加赞扬,认为这是防止新的国家权力“从社会的公仆变成社会的主宰”的重要举措。[7] 这进一步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不仅赞成,而且十分重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实行民主政治的问题。不过,由于巴黎公社存在的时间太短,且此后,在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再也没有一个国家取得过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他们也就无法通过进一步总结实际经验,对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民主政治问题做出更明确更具体的论述。同样,后来的列宁虽然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并建立了被称为苏维埃的无产阶级政权,却也因为当时复杂的历史条件的限制,除了笼统地宣称苏维埃是“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外,在实行民主政治方面也没有多少新举措。总之,在十月革命后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包括陈独秀在内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真正重视无产阶级政权下建立民主政治的问题。

然而,随着列宁逝世,特别是斯大林主政后新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在苏联的政治生活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当时普遍存在一种谬论,即认为“民主已经过时,无级政权只有独裁,没有民主”[8]。陈独秀指出:“如果说民主只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形式,无产阶级的政权形式只有独裁,不应该民主,则史大林所做的一切罪恶都是应该的了,列宁所谓‘民主是对于官僚制的抗毒素’,乃成了一句废话。”[9]他还说:“如果认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已至其社会动力已经耗竭之时,不必为民主而斗争,即等于无产阶级政权不需要民主,这一观点将误尽天下后世!”[10]陈独秀指出:“政治上民主主义和经济上的社会主义,是相成而非相反的东西。民主主义并非和资本主义及资产阶级是不可分离的。无产阶级政党若因反对资产阶级及资本主义,遂并民主主义而亦反对之,即令各国所谓‘无产阶级革命’出现了,而没有民主制做官僚制之消毒素,也只是世界上出现了一些史大林式的官僚政权,残暴、贪污、虚伪、欺骗、腐化、堕落,绝不能创造甚么社会主义。”[11]

在对苏联斯大林式进行反思后,陈独秀认为,关键在于十月革命后,苏俄在反对资产阶级的同时,实际上丢弃了民主政治,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包含有具体内容的民主政治制度。他指出:不幸的是,十月革命以来,苏俄“轻率地把民主制和资产阶级统治一同,以独裁代替了民主,民主的基本内容被,所谓‘无产阶级民主’‘大众民主’只是一些无实际内容的空洞名词,一种抵制资产阶级民主的门面语而已。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有国有大工业、军队、警察、法院、苏维埃选举法,这些利器在手,足够镇压资产阶级的反革命,用不着拿独裁来代替民主,独裁制如一把利刃,今天用之杀别人,明天便会用之杀自己。列宁当时也曾经警觉到‘民主是对于官僚制的抗毒素’,而亦未曾认真采用民主制,如取消秘密警察,容许反对党派公开存在,思想、出版、罢工、选举自由等,LT[12]直至独裁这把利刃伤害到他自己,才想到党、工会和各级苏维埃要民主,要选举自由,然而太晚了”![13]针对托派中有人仅仅将苏联出现的问题归咎斯大林个人的说法,陈独秀则强调制度的重要,认为社会主义不建立民主政治制度,必然导致专制独裁,必然产生独裁者。他尖锐地指出:“如果说史大林的罪恶与无产阶级独裁制无关,即是说史大林的罪恶非由于十月以来苏联制度之违反了民主制之基本内容(这些违反民主的制度,都非创自史大林),而是由于史大林的个人心术特别坏,这完全是唯心派的见解。史大林的一切罪恶,乃是无级独裁制之逻辑的发达,试问史大林一切罪恶,哪一样不是凭借着苏联自十月以来秘密的政治警察大权,党外无党,党内无派,不容许思想、出版、罢工、选举之自由,这一大串反民主的独裁制而发生的呢?若不恢复这些民主制,继史大林而起的,谁也不免是一个‘专制魔王’,所以把苏联的一切坏事都归罪于史大林,而不推源于苏联独裁制之不良,仿佛只要去掉史大林,苏联样样都是好的,这种迷信个人轻视制度的偏见,公平的政治家是不应该有的。苏联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后十年的苦经验,应该使我们反省。我们若不从制度上寻出缺点,得到教训,只是闭起眼睛反对史大林,将永远没有觉悟,一个史大林倒了,会有无数史大林在俄国及别国产生出来。”[14]

陈独秀对于苏联政治制度所做的批评,真可谓切中要害,一针见血。

第三,阐明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并不是空洞抽象的名词,如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那样,也必须有具体的内容,且实施的范围应当更广泛,否则便是假民主、真专制。

既然无产阶级掌权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必须实行民主政治,那么无产阶级或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是个什么样子,它与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有何关系呢?对此,陈独秀也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在《给西流的信》中,陈独秀说:“我认为:民主不仅仅是一个抽象名词,有它的具体内容,资产阶级的民主和无产阶级的民主,其内容大致相同,只是实施的范围有广狭而已。”[15]在稍后所写的《我的根本意见》一文中,陈独秀更加明确地指出:“‘无产阶级民主’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其具体内容也和资产阶级民主同样要求一切公民都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之自由。特别重要的是反对党派之自由,没有这些,议会和苏维埃同样一文不值。”[16]

以上三方面即为笔者对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政治,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后见解”所作的概述。其实,已有很多研究陈独秀的学者对此作过介绍和分析。尽管不同的学者对“最后见解”的内容所作的概括不尽一致,但因为这些是见诸正式发表的文字的,白纸黑字俱在,故人们的分歧并不大。然而,一旦涉及对“最后见解”的评价,却免不了要出现众说纷纭的局面了。而这,也正是笔者要谈的重点所在。

究竟应如何评价上述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政治的“最后见解”呢?

笔者认为,首先应当简要地回顾一下这些见解所产生的历史过程。

如前所述,“最后见解”的绝大部分内容在陈独秀生前并未公开发表,只有少数人知道,主要是托派组织的一些人。他们的观点与陈独秀的见解不同,故坚决表示反对。由于陈独秀一度参加过托派,托派甚至以组织的名义正式做出决议予以谴责。陈独秀逝世几年之后,“最后见解”公开发表了。可托派分子的态度仍未改变,但此时却有人开始予以关注和支持了,其中,最著名的是陈独秀的老朋友胡适。他称“最后见解”是“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上稀有的重要文献”。不过,陈独秀的话主要是说给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听的,而在苏联和中国,无论是在当权多年还是即将当权的共产党人中间,却未见多少反应。他们当时不可能赞同陈独秀的观点,且肯定会斥之为反苏主义的谬论。在当时或以后若干年里,世人对陈独秀的“最后见解”的反应,只能以“空谷足音”来形容了。这是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然而,随着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开始批判斯大林的错误,随着60年代中国“”灾难的发生等等,情况终于发生变化。尤其是在80年代以后,陈独秀的“最后见解”如同埋藏在地下的珍宝,终于被学术界、理论界重新发现,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重视。许多研究者不仅予以介绍,而且开始肯定其价值,对它的评价似乎也在日趋增高。更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并没有看到过陈独秀晚年的书信和文章,甚至至今不知道陈独秀晚年的这些看法,却也在对历史进行深刻反思的过程中,得出了与陈独秀晚年几乎相同的结论。

不过,笔者也深知,即便是在21世纪初的今天,人们对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政治的“最后见解”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就当今的理论界、学术界而言,仍有不少人对陈独秀的“最后见解”颇有微词,甚至大加非议。更重要的是,国内外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与人们的理想之间,仍有很大的距离,这方面的矛盾不能不反映到人们的认识上来。故陈独秀几十年前的观点并未成为纯粹的历史,仍与今天的现实,乃至社会主义事业今后的发展密切相关,换句话说,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对陈独秀的观点作进一步的讨论很有必要,笔者也想借此机会讨论两个问题,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的“最后见解”是不是真理?

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无的放矢,事实上至今仍有人认为,陈独秀的看法并不正确,故确有辩明的必要。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有一条基本原理,即判断人们的认识是不是真理,不能简单地以权威的话,或以“经典著作”的论述去衡量,必须而且只能以实践作为检验的标准。据此,笔者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只能是: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的“最后见解”,是被几十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的真理。当然,笔者在这里所指的是陈独秀的基本观点,而非陈独秀所说的每一句话,绝非什么“句句是真理”。

如本文第一部分所介绍,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的“最后见解”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重新认识。多年来人们所争论的焦点在于:一种观点认为,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只是资产阶级的统治方式,只是对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的欺骗手段,对人民大众没有任何好处,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更没有普遍价值;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资产阶级创立的民主政治虽然旨在为资产阶级服务,但也是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所需要的,它并非资产阶级所专有,而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共同的财富。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在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者中,第一种观点,即传统观点占据绝对优势,早年的陈独秀也持这种观点。然而,晚年的陈独秀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应当纠正以往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偏见,客观而科学地评价民主政治的普遍价值。两种观点孰是孰非,只能由实践来检验。那么,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世界历史的发展究竟怎么样呢?笔者以为,其中突出的一件大事便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出现了抛弃民主政治制度并与之完全对立的法西斯专制独裁统治。它不仅给法西斯国家的无产阶级劳苦大众带来了巨大灾难,也使全世界人民吃了大苦头,虽然同在一个资本主义世界,但民主政治与法西斯专制独裁的对比却是如此鲜明。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不能不促使人们重新认识民主政治的价值。事实充分表明,民主政治绝非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它关系到包括资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在内各个阶层的命运,关系到人类社会的进步或倒退。正因为如此,在德、意、日法西斯独裁政权被彻底击败的战后,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制度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包括许多新独立国家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这样的事实面前,仍然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抱着偏见不放,就难以自圆其说了。[17]有些人虽然也承认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比法西斯专制独裁要好,但又强调民主政治有阶级性,因而批评陈独秀否认民主政治的阶级性,有过分美化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之嫌。然而,何谓民主政治的阶级性呢?以笔者之见,此指资产阶级实行民主政治,当然要利用它为本阶级的政治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主政治专属于资产阶级,其他阶级或阶层就不能利用它。民主政治是有特定的基本内容的,它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会有变化,但其基本的内容和特征不会变,否则就不叫民主政治了。如同具有特定内容的科学一样,对于民主政治,资产阶级可以利用,无产阶级和其他阶级也可以利用。就此而言,陈独秀并不否认,而且曾明确指出,在资产阶级统治时,民主政治的施用范围受到限制,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劳苦大众仍要不断地为扩大民主、完善民主而斗争,直到在条件完全成熟时资产阶级的统治。但资产阶级统治,并不是民主政治制度,而应当在原有基础进一步扩大完善、民主政治制度,使其完全为无产阶级劳苦大众所利用。这样的观点有什么不对呢?

再来看陈独秀的“最后见解”涉及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即对无产阶级夺权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后,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及实行什么样的民主政治?他对这一问题所作的回答究竟对不对,同样也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众所周知,从十月革命到20世纪末,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曾经历过一个十分曲折的发展过程。其教训很多,但在其中,无论是苏联、东欧,还是中国,革命胜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党内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制度受到削弱甚至抛弃是一个重要原因。如前所述,无产阶级一词最早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来的,但他们并未作出明确解释,究竟何谓无产阶级。不过,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其他地方所说的一些话中,笔者认为他们所指的就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或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就此而言,陈独秀过去没有,晚年也没有否认过。他所讨论的问题只是无产阶级如何执政、掌权,并认为只能实行民主政治,而不是仅仅依靠暴力实行。只能是对极少数反对无产阶级政权的敌人,而不能对绝大多数民众。陈独秀晚年曾尖锐地指出过:“现在苏联实行无产阶级,到反动派,我举双手赞成,但到人民,甚至到党内,难道是马克思、列宁始料能及吗?此无他,贱视民主之过也。”[18]在斯大林主政以后,特别是斯大林晚年,党内民主生活极不正常,造成了一系列恶果。有人称,这时苏联的“无产阶级”为“无产阶级独裁”或“斯大林独裁”,这样的体制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理所当然地应该予以否定。在斯大林之后,陈独秀没有看到,但亲身经历过中国“”的人们,对当时所谓的无产阶级,还有所谓的“全面”,至今记忆犹新,对其难道不也应当彻底否定吗? 当然,也有一些人并不反对无产阶级掌权后必须实行民主政治,却又认为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与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是根本不同的,因此不能照搬或照抄。实事求是地讲,陈独秀并没有说过“照搬照抄”的话,而且也承认差异的存在。他的观点很明确:在基本的内容和基本的原则上,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与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并无根本区别,无产阶级掌权以后应当进一步扩大、改善民主政治,甚至应当根据各国不同的国情采取不同的实行方式,但却不能违背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否则就是假民主,就是陈独秀晚年所批评的,只是以所谓的“根本不同”为口实,来抵制民主政治的实行。这样的看法难道不对吗?

总之,只要我们采取客观而又公正的态度,就不能不承认,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的“最后见解”,是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了的真理。

第二,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的“最后见解”能否称得上“远见卓识”?笔者的回答也是肯定的。

如上文所述,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虽然也在原则上谈到过民主政治问题,然而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们都未能对民主政治,特别是对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作系统而具体的论述。因此,俄国十月革命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对民主政治的看法都是“一边倒”的,即认为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是虚伪的,是对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的欺骗,只有无产阶级或社会主义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苏俄的苏维埃政权则是实行民主的典范。直至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主导下的苏维埃政权违背民主原则,践踏民主精神的做法及其产生的严重后果已逐渐暴露于世。面对这种情况,除了西方国家以一贯反苏的立场予以抨击外,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共产党人仍处于无动于衷的状态。诚然,以第四国际为代表的托派倒是对斯大林的专制独裁予以批评,但他们只是将此归咎于斯大林个人,看不到苏维埃政权在制度上存在着严重缺陷。在当时,不仅能够敏锐地意识到斯大林搞专制独裁的严重性,而且又能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所在,即苏联的问题所涉及的正是有关民主政治,特别是有关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这一重大问题的。这在社会各阶层人士中,陈独秀是第一人。

更为重要的是,陈独秀的“最后见解”发表以来,60多年过去了,其间,无论是资本主义世界,还是社会主义世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凡涉及到民主政治或专制独裁方面的变化都证明了陈独秀晚年的看法是正确的。尤其是社会主义世界的曲折发展,均不幸被他当年的预见所言中。苏共,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在民主政治问题上的失误虽不是唯一原因,却是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此外,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受挫折,特别是“”灾难的发生,原因固然也很复杂,但新中国成立后没有搞好民主政治的建设,无疑也是祸源之一。正因为如此,“”之后,中国共产党不得不重新认识社会主义,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与民主政治的关系,大力推行改革开放,包括在政治体制方面积极进行以民主化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不仅如此,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的“最后见解”也对人们正确把握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示。事实上,当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后,民主化已成为全球性的潮流,且势不可挡。凡是想推动本国社会不断进步的,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论这个国家是姓“资”,还是姓“社”,或姓别的什么,都不能逆此潮流。民主化虽然不能代替一切,不能视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唯一标志,但它毕竟与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各个重要方面,如经济、文化的发展等等都紧密相关。可以说,没有民主化,就很难实现经济文化的现代化;没有民主化,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主义。诚然,民主化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经历许多曲折,还会遇到不少困难,但方向已定,而且不可逆转。

如此看来,陈独秀晚年的“最后见解”难道还称不上是“远见卓识”的吗?

陈独秀晚年之所以能够发表堪称远见卓识的“最后见解”,在其人生的最后时刻为丰富人类的思想宝库做出新的贡献,这绝非偶然。以笔者之见,这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客观方面的原因,即客观形势的变化,也就是说,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情况。20世纪30年代初,在德、意、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法西斯的独裁专制,在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反民主的弊病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正是这些历史新现象冲击了陈独秀头脑中原有的传统观点,促使他重新思考。而新观点的提出,正是他“根据苏俄二十年来的经验,沉思熟虑了六七年”,才有了可能。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之一。陈独秀晚年对民主的新认识,正是来源于实践所提供的新的实际材料。反之,如果没有上述新的客观事实,陈独秀则不可能有新的思考,更不可能突破传统观点,产生新的认识。

其次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即与陈独秀超人的睿智、胆略和勇气,与他在思想方面固有的优秀品质密切相关。同样的事实出现在世人面前,为什么多数人视若无睹,陈独秀却能“一人独醒”呢?

第一,陈独秀的突出的优秀品质之一是,他从不迷信任何权威,也不迷信任何教条,一生始终坚持从事实出发,坚持独立思考,坚持旗帜鲜明。

凡是了解陈独秀而又不带偏见的人,都会承认上述品质在他的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早年的陈独秀之所以能在倡导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爱国运动、创建中国共产党等许多方面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立下大功,无不与他的上述品质有关。甚至后来他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所走的曲折道路也无不与此有关。陈独秀曾自嘲地说过:“我不懂得什么理论,我决计不顾忌偏左偏右,绝对力求偏颇,绝对厌弃中庸之道,绝对不说人云亦云豆腐白菜不痛不痒的话,我愿意说极正确的话,也愿意说极错误的话,绝不愿意说不错又不对的话。”[19]对陈独秀来说,是也好,非也好,都是建立在他尊重事实和独立思考这一基础之上的。即便到了晚年,陈独秀仍然如此,他的“最后见解”,不管后人如何评说,终究仍是他尊重事实,不带任何迷信和成见,坚持独立思考的结果。临终前一年,他还在给朋友的信中明确地表白说:“弟自来立论,喜根据历史及现时之事变发展,而不喜空谈主义,更不喜引用前人之言以为立论之前提,此种‘圣言量’的办法,乃宗教之武器,非科学之武器也。”“近作根本意见,亦未涉及何种主义,第七条主张重新估计布尔什维克的理论及其领袖(列宁托洛斯基都包含在内)之价值,乃根据苏俄二十余年的教训,非拟以马克思主义为尺度也。倘苏俄立国的道理不差(成败不必计),即不合乎马克思主义又谁得而非之。”[20]他还说:“迷信与成见,均经不起事实之试验及时间之淘汰,弟两不取之。纸短话长,不尽万一,惟弟探讨真理之总态度,当以此得为二先生所了解也。”[21]

当然,尊重事实、独立思考和旗帜鲜明并不能完全避免错误,陈独秀晚年的“最后见解”也不是完全正确,然而如果不能坚持从事实出发进行独立思考,不能旗帜鲜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则绝不可能突破权威的、传统的束缚,不可能有创新的思想成果,更不可能有振聋发聩、惊世骇俗的“远见卓识”。

第二,陈独秀的另一个突出的优秀品质是,始终站在维护人民大众利益、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立场上,毕生不懈地追求真理,“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敢于否定一切错误的东西,包括他自己的错误。

对于陈独秀一生的功过,人们的评论历来众说纷纭,或誉或毁,各执一词。但是不论是赞誉他的,还是批评他的,都不能不承认,陈独秀是一个毕其一生坚持不懈追求真理的人,而其目的,也只有一个,即为寻找救国救民之路。为求社会的进步和劳苦大众的解放,为获得真理、坚持真理,陈独秀无私无畏,从不退缩,从不消沉。1933年,他虽然身囹圄,却誓死不向政府妥协。为了批驳政府对他的诬陷,他曾自撰《辩诉状》,并大义凛然地写道:“予行年五十有五矣,弱冠以来,反抗帝制,反抗北洋军阀,反抗封建思想,反抗帝国主义,奔走呼号,以谋改造中国者,于今三十余年。前半期,即‘五四’以前的运动,专在知识分子方面;后半期,乃转向工农劳苦人民方面。”“予生平言论行动,无不光明磊落,无不可以公告国人,予固无罪,罪在拥护中国民族利益,拥护大多数劳苦人民之故而开罪于已耳。”[22]在狱中,陈独秀还自书过一副对联:“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23]读了这些话和这副对联,人们不能不感叹,这确实是陈独秀为人民大众和社会进步事业奋斗终生的一个总结,也是他所具优秀品质真实而生动的写照。

尽管陈独秀对真理的追求十分执著,可一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却既不固执,也不文过饰非,而敢于自我否定。就以对民主的认识为例:五四时期他本是中国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的旗手,但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便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予以批判。然而,当他晚年认识到早年的批判包含了许多偏见之后,便毅然作了修正。所以,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的“最后见解”,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他自我否定的产物。坚持真理,必须要修正错误,不论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都要敢于否定。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则绝不能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要真正做到无私无畏。这是在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可贵品质。而陈独秀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此种可贵品质的历史巨人之一。

总之,既有了客观条件,又具备了必不可少的主观因素,两者互相结合,陈独秀才能在晚年发表堪称远见卓识的“最后见解”,给后人留下了又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注释】

[1][18]参见任建树《陈独秀大传》,第658页,第65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版。

[2]列,此指列宁;托,此指托洛茨基。

[3][4][5][9][10][11][13][14][15][16][17][19][20][21][22][23]《陈独秀著作选》,第三卷,第547页,第554页,第555页,第554页,第555页,第560页,第555―556页,第554―555页,第553―554页,第560页,第558页,第431页,第567页,第568页,第315―320页,第35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版。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9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7]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425―426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第9篇:独立思考的意义范文

这种说法是对的,因为销售从行为和表象来看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买卖关系,它只能发生于卖方和买方之间,这是销售的主体和客体,所有的销售行为都是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中。也因而,销售通常都是与金钱、利益相挂钩,经济利益是其核心利益,所有的销售都得围绕创造经济利益而展开。因此,在这个基础上,销售和销售者往往都显得很势利、很实在,又很虚伪、很狡诈,精明、忽悠、狡猾常常是销售者的代名词,到后来“诚信营销”就好似成了一种高尚的东西。

其实,上面所说的都不错。从哲理上来说,人生就是一场销售,人一生都在赎回自己的灵魂和精神,在兜售自己的肉体和欲念,人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在我们所赎回和兜售的东西里,其他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潜在客户,或欲念,或灵魂。我一直认为,销售是一个最贴近人类本性的行为概念,在销售中人类的贪欲、物欲、知欲,甚至是情欲都彰显的一清二楚。从哲学上来说人性的表现有三个人性场:情场、官场和市场,其中市场就是伴随着金钱和物质的追求,人性在市场中的表现就是金钱至上化、市场权力化、利益欲望化,伴随着这些人性的表现有很多人做出了违法乱纪、道德堕落的事。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国在对外改革开放中,不仅受到了西方先进国家的经济理念的冲击,更受到了文化理念的冲击。当下的国人,越来越多的学会了独立思考、甄别判断,思想在文化开放的氛围中不断进步和个性化,更多的人也开始思考我们身处的环境和自身的行为,他们开始思考自身的存在,以及给社会所带来的作用。虽然从本质上来说,人是孤独,但人又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每个人都与周围的人息息相关,彼此分离而又紧密相连,这就形成了一个个社会群体。而当我们个体形成独立思维时,便会在自己所处的群体中形成意识交流与共享,从而在群体在进行循环。所以,只有当群体中的人有了独立意识之时才有了真正独立的人格。

这是社会学中的独立意识和群体意识之说。那么,销售是否也有这样的特征呢?销售是一种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行为?如果依照上述说法,我认为绝大多数的销售行为都是无意识的行为,因为在所有从事销售的群体中,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销售就是发生在买卖双方的一种经济行为。这种认知符合群体无意识之说,所谓群体无意识就是群体中的个体意识都会被群体意识所取代,从而丧失自己个体的思维意识,大家的意识必须产生绝对认同和统一。那么,同样销售群体中的人,又有谁会认为销售不是发生在买卖双方的一种经济行为呢?这是一种普识思维。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我在微博上看到了几位名人大V在讨论销售的本质,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讨论中,有人用存在主义哲学在分析销售,其中引用了哲学家萨特的一句话:“存在先于本质。”这段话引起了我极大的思考兴趣。我想,如果从存在主义角度看待销售的买卖行为,那么销售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存在主义认为,人活着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人活着的意义是靠人自己创造的。这种哲学理论从而将人类的存在蒙上了悲剧的色彩,但又不完全那么悲剧,人们不是常说要活出自我吗?是的,人的意义是靠自己活出来的。那么,销售也是,销售本身是毫无意义的,只是我们每个销售人在销售过程中赋予了它一定的积极或消极意义,顶尖的或成功的销售人总是会给他的销售过程带来别样的传奇色彩或意义,而失败的销售人总是给他的销售过程带来无尽的悲哀和痛苦。

为什么不同的销售人之间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那是因为不同的销售人对于销售本身和人生本质有着不同的认知。优秀的销售人必定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有独立思考、善于分析判断、从不轻易动摇立场,他相信自己,从不人云亦云。销售如同人生,如果你规划不好一个好的人生,或者你树立不好一个好的人生观念,你又如何能够树立一个好的销售观念? 有人认为销售需要一颗强大的心灵,这样面对客户时才不会惧怕,才能控制战场。其实,真正的强大是平和和宽容,而不是强势和施压。真正的平和使你看上去谦卑,但那绝不是弱小,而是自信和素养。有人认为销售的主要目的就是创造利益,但销售人同样需要灵魂修养,而不仅仅是金钱和物欲,在销售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克制自己人性中的弱点和欲望,需要秉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需要确定自己的边界和操守。销售并不是利益欲望化和金钱至上化的,销售也有销售的人格,销售也有销售的节操和品格,销售也可以是清心寡欲之流,而非物欲横流。

那么,销售人,你有独立精神和灵魂修养吗?你还是仅仅认为销售就是你的赚钱之道?黑格尔有段名言:“世界上大概有两种人,一种人毕生致力于拥有,另一种人毕生致力于有所作为。一心渴望拥有,一旦没有达到目的,便会失落、痛苦和绝望。心无旁骛,专心于事业的追求,就会忘掉许多烦恼,找到许多努力过程中的快乐。默默耕耘的人其实是最智慧的人。”销售对你来说,是你致力于拥有,还是致力于有所作为?这取决于你对销售和人生的认知程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