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独立学习的重要性范文

独立学习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独立学习的重要性

第1篇:独立学习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013-01

1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评估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改革应该是对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革新乃至学生个性的重塑。

独立学院评价模式制约了大学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习惯开始评价,加大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即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强化形成性评价。通过评价模式的导向彻底改善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且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及评价形式等方面构建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模式,以期实现对学生英语学习全过程的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从而推进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

2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使得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估必须重在评价学习过程。大学英语的学习主要由课内和课外构成。对学生而言,课内教师主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而具体的学习往往在课外,所以对于过程学习占大部分的英语学习仅仅用期末考试这种终结性评价是难以评估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的。形成性评价就是指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能力发展而进行的过程性评价。在独立学院引入形成性评价,可以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作全面有效的评估,具体的细化平时分,而且也能有效地把英语这一特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有效地改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

2.1课内

由于英语作为很多独立学院特色办学的一部分,所以独立学院学生课内学习英语的机会就相对比一二本院校要多一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英语。比如,综合英语,英语听说,口语,专业英语,还有各种英语选修课和培训课。形成性评价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比较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质量。而且,形成性评价强调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学生可以边学习边了解到自己的学习状况,从而得到鼓励和改进。

2.2课外

随着英语语言的普及,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越来越多,英语的学习方式内容也随着学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些学习方式内容是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这些特殊的学习环境下,英语语言的运用层次会得到提升。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英语学习,无论课内还是课外都应该进行全面评估,尤其是课外学习。现在很多学校都在积极的提倡学分制,主要针对课内的学习部分,但在学生的课外学习中还是处于一种零星的状态。对学生的课外英语学习运用也应该进行评价,比如时下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英语角,疯狂英语社等非正式的英语学习。可以通过学生们在参加过程中的互评和自评进行评价,并且给予适当的学分。而且,基于独立学院生源的学习状况和英语水平,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中平时分应该把课外部分作为最重要的组成,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改善和弥补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学习的先天不足。形成性评价贯穿学生的整个课外学习过程,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学生在一定阶段的学习情况,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课外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形成性评价可以把学生的课外学习从“书本课堂”扩展到“社会生活”。这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所构建的一个框架。

2.3评价的主体及方式

形成性评价强调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所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自己或者其他同学。形成性评价不仅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能动性,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重视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在评价中能够主动地比较正确地了解自我、完善自我,达到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的目的。所以在评价时可以采取教师评,自评,互评或者集体评。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合作的关系,教师的责任在于指导学生进行评价和自我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培养能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通过自评互评可以鼓励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改变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的教学状况。

3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终结性评价

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中,一方面要重视形成性评价的发展、激励功能,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终结性评价的筛选、甄别与选拔功能。虽然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完全实施终结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利,但是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有些学科,比如基础性综合性很强的英语综合课,适量的渗入终结性评价有利于学科的收尾、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状况进行检查和阶段性学习努力程度的测试。当然,这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只能是有机组成,而不能是唯一构成。

第2篇:独立学习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独立人格:创新;德育

美国当代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指出:那些“在这方面或那方面显示出具有某些独到之处的创造力或创造性”的自我实现者,其人格上的突出特点是都具有“超然独立的特性”。这种人格上“超然独立的特性”就是独立性人格品质的表现。它是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激发“创新”的重要内在条件。

一、独立人格的内涵阐释

(一)独立人格的定义

“人格,来自于拉丁文“persona”,最初意为面具、剧中角色。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常称为道德人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格不是超历史、超现实的抽象,本质是人的一种社会特制。作为个人尊严、价值和道德本质的人格,是人在一定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人格主义哲学上的人格,指具有自我意识与自我控制能力,即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心理学上的人格,指个人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前者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后者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使个性成为一个整体结构。“独立性”是人格的意志特征,意志是行为的调节者,决定人的行为方式”。从心理学上来说,独立人格就是个人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上表现出来独立于他人的主体性、自我性和独立性。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上习惯于独立判断、自主决定;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上表现出明显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和非依赖性。现实生活中,人们除了用独立人格强调人的独立性、主体性外,还赋予独立人格一定的正面涵义,诸如正面的道德价值观和责任感等等。本文的独立人格包括此方面的意义。

对独立人格的理解要谨防走进误区,独立人格不是脱离群体,孤僻独行,或者是个性偏执,也不是倡导个人主义、自我为中心。独立人格的“独立”相对于依附性人格中“依附”而言,是指人与人之间保持相对独立平等而不是依赖的关系,主要侧重于个体的主动性和对自己状况的主控性。同时独立人格不是创新人才唯一的人格构成,它只是创新人才人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创新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激励作用。创新人才还会表现出其他的人格特征。

(二)独立人格的特征

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拥有独立意识。他们有独创精神、独立见解、独立判断,不会在思想上步他人后尘,不屈服权威的意志。(2)自主能力。人格独立的人善于理性思考,牢牢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自我塑造,自己创造自己的本质。(3)批判精神。他们敢于挑战群体的压力,质疑现有的学术。不迷信于书本。(4)道德责任感。他们有共存、合作、宽容和责任意识,不会因为一己私利而不顾他人的利益。

二、独立人格对创新人才的影响

独立人格是创新人才体现的主要人格特征之一,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创造性人才在人格上有八个特点,其中的第一特点是“高度自觉性和独立性”。独立人格是激发人才创新能力的“催化剂”。有研究者指出,独立人格是创新人才的‘脊梁”’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条件。我们从人的心理成分来看,人的创新活动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个方面构成。认知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独立人格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构成了对人创新能力的影响。

(一)在认知方面,具备独立人格的人对创新有独特的看法和评价

首先独立人格特征的人将创新看成一种自我实现,自我超越,是追寻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自我实现的需要越强,创新的积极性就越高,也更能激发人的潜力和创造力。其实自我实现是人的本质体现,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但不一定把创新看成一种主要手段。再者,独立人格特征的个体将更多的从道德上来认识创新。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崇尚创新,并将独立见解、创新精神视为个人的道德、人的尊严;将创新活动看成是对社会的责任,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遵守职业和科研道德规范等。他们强烈地反对“言他人之言、感他人之感”,反对学术抄袭、欺骗和造假,敢于质疑批判不良风气。因此就保证了人在创新活动中的良好动机和愿望,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不会导致自我实现走向纯粹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将自我实现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从而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成功提供了德性保证。

(二)在情感方面,独立人格特征具有强烈的创造热情,创新的动机性和主动性更强

T.M.Amabile在《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内在动机原则是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内在动机原则就是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满意和挑战所激发,而不是被外在的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得最具有创造力。所以,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遇到问题不依赖或等待外界的帮助,有强烈的好奇心,会积极主动地探索。

(三)在行为方面,独立人格特征表现为具有自然、稳定、持久的创新心理倾向

创新思维是人的创新能力核心部分,具有求异、主动、灵活、思维运行的综合、突发等性质,其中求异和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在独立人格支配下的个体将求异和主动演化为一种思维惯势和行为习惯,即成为一种创新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轻易改变。创新心理倾向的稳定性会使个体表现坚忍不拔的品质和毅力,不屈服集体和客观环境的压力,会将自己的兴趣坚持到底。而且,他们会积极地利用客观条件,促使创新人才培养的外在依托条件真正发挥效用。当前我们为创新人才培养而实行的课程设置、使用的教育手段、创造的教育环境、规划的制度体制等,对创新主体来说都是外部的条件和刺激。个体创新能力的实现不是简单的“刺激一反应”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谓的内因就是个体的独立人格,它激发并稳定个体的创新主动性、明确其志趣动向,并能使个体积极有效的利用外部条件,让外部条件真正发挥作用。

三、独立人格的养成

“一种人格的养成不但依赖全部的社会生活,教育也是实现人的身心发展、人格养成的主要途径。任何时代的教育都应该以养成一定的人格为根本宗旨,或者教育对人发展的促进要以人格的养成为总愿景。任何一种教育都要以一定的人格观为根本的理念。”创新教育的最终理想不是为了培养人的超常智能,而应该把独立人格的培养作为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独立人格不但是人创新能力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培养独立人格,就要把独立人格作为教育的根本理念

我国传统教育理念造就的是依附型人格,因此强调人在身心品质和活动等方面统一性、整齐性;重视群体精神或集体主义精神、服从的品质。忽视了个体的独立性,忽视了个人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重要性。受此影响,在教学和培养模式上统一考试、统一教材、统一答案,学习活动变成教师教学的派生物、附属物,教师控制了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没有选择和决定的权利,师生关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等级森严,学生附属于教师。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缺少创新心理倾向,依赖性过于严重,遇到问题习惯于等待而不是主动解决,习惯于接受教师或者学校的强制命令,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乐趣性,更无从谈起创新能力的发展。甚至有人指责:“所谓受教育实际上就是学习怎样接受压抑、怎样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强制。”虽然上述情况已经被大家所认识到,并随着教育的改革有所改善,可上千年来形成的观念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面对当前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要在教育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贯彻独立人格的根本理念,为学生提供充分独力学习、独力探索的机会和空间;消除学生对教师的依附性,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决策。

(二)德育应是培养独立人格主要手段

有研究者认为,独立人格教育不适合开辟的一种所谓单独的“独立人格教育”,即设置专门的课程。笔者对此也表赞同,独立人格所蕴含的种种具体内容与德育是一致的,人格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德育应该称为培养独立人格的主要手段。但是长期以来,人格教育在我国的德育中没有受到重视,德育教育方式方法上也是以对道德标准的说教和命令为主,忽视了学生独立的道德评价、价值判断能力的发展,阻碍了独立人格的形成。所以德育应该积极地探索关于独立人格的教育资源,例如独立意识、独创精神、共存意识、合作意识、宽容态度等等;改变以往的德育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塑造既有智能又有德性的全面而健康的创新人才。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向相关学科渗透有关知识来进行独立人格的培养。独立人格要通过外界教育和自我感化来形成。在德育中我们要积极引导个体自我感化能力的提高,让个体在其中意识和感受到独立人格的可贵,及独立人格在个体走向成功、走向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才会减少个体的依附心理,充分发挥个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自信心。

(三)积极促进学习活动方式的改变

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从学习活动受教师控制走向学生独立学习,对学习进行自我控制。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更好地发现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特的学习风格,克服依附心理,为自己树立创造的信心。独立学习并不是要脱离教师的指导孤立存在,而是相对地独立于教师教的学习活动方式。独立学习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大量的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行动,从而培养独立人格。倡导学生自我管理,这样可以改变传统学习活动中学生受支配的地位,变压力为动力,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第3篇:独立学习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学习方式 教学改革 学生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是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二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

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仅仅接受书本知识,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窒息人的思维能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拓开的过程。

单一的、被动的和陈旧的传统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中的一大障碍。改变传统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推进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为主要目的,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相对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认识和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可创作性的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

一、主动性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就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情况大相径庭了。“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地学习,学习的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另外,学生应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这种学习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二、独立性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对应于传统方式的依赖性。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的日益独立的过程。从而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作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进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独特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性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这意味我们提倡转变学习方式,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活动,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独特性同时也意味着差异性,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传统学习方式忽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而现代学习方式则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把它视为一种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

四、体验性

体验性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表现为:①强调身体性参与。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②重视直接经验。从教学角度讲,就是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决、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从学习角度来说,就是要把直接经验的改造、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间接经验要整合、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成为学生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否则,就会失去其教育意义和发展个人的价值。

五、问题性

第4篇:独立学习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主动性 独立性 独特性 体验、教学活动 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26-01

广大农村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信息闭塞等原因,教育的发展也相应的落后。目前,在广大的农村中小学,仍然有相当部分的教师沿袭着传统的方式在教学,这样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在学生中形成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这种直接后果,有悖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如何能把广大农村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生活的建设者呢?

基于上述的原因,改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现代式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应当成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的当务之急,农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教师,尤其是我们这些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是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教师如何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呢?

1.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传统学习方式的特征是被动性的(即学生被动的学);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是主动性的(即学生主动的学),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前者表现为“要我学”,后者则表现“我要学”,“要我学”的学习动因是外在的诱因和强制,“我要学”则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只能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缺少主观努力的动因,因此学习会变成一项任务、一项负担,算不上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而内在的需要则不同,它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本身有了兴趣,学习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他们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达到一种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的责任,即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这样的学习就是一种真正的自我学习。这样,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身上转移到了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了学习的责任,这样的学习才算得上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扮演好自己的主导角色,让学生主动地学。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传统的教学过分注重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这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依赖性。而有些教师低估、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忽视、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导致了学生独立性的丧失,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教学的弊端。如果说学生主动性的表性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我们作教师的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鼓励他们独立学习,并有意地创造让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这样会让学生的独立性得到发挥,从而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当然,在义务教育阶段,强调的是基础教育,因而对学生的独立性,教师应当有一个发展观念。因为教学是“从教到学”的过程,究其实质也就是从学生依赖教师到独立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独立学习的由弱到强、有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的独立。

3.抓住学生的独特性

每个学生都有期独特的个性,因此在学习方式上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换言之,每个学生学习的具体方式是不同的。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因材施教”已有之,正是注重了学生的独特个性进行教学的成功范例。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忽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要求学生在同样的时间范围内,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这样做的结果是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有些学生则不知从何处“下口吃”,这不能不算是忽视了学生的独特个性进行教学的失败例证。在教学中,教师应“有的放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

4.指导学生体验、参与教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随着教师转,那只是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的人才。而让学生体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突出特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当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巴说,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参与、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也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参与”,强调学生“活动”,强调学生“操作”,强调学生“实践”,强调学生“考察”,强调学生“探究”,强调学生“经历”……这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5.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

第5篇:独立学习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场依存性 场独立性 英语 教学

一、研究背景

心理学家把场定义为外界环境。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Herman・Witkin)认为有些人的知觉较多地受他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而有些人则较多地受身体内部线索的影响。他把个体较多依赖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的称为场独立性;个体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以环境的刺激交往中定义知识、信息称作场依存性。

独立与依存是一对反义词,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是二者的综合体。大学生对英语并不陌生,但是,对如何提高英语水平却不知所措,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也就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作为认知风格中最主要的一组认知方式,对它的研究有利于帮助外语学习者认识到自身的认知风格,找到有效的学习方式并协助教师针对不同风格的学生制定更合理高效的教学策略。然而外语教学中的认知风格研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内在、外在元素并结合学习者类型的分析,笔者认为大多数学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兼有的人。因此了解场独立性和依存性学习者的各自特点尤为重要,教师围绕学生的认知风格,实行相应的符合他们所能接受并乐于合作的教学方式。将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发展、塑造学生个性。基于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本着“方便学生学,适合学生学,帮助学生学,督促学生学”的导学、助学原则,逐步形成“分层教学,异步达标”的课程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学生的活动面广,各层次学生都能参与教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活动是积极、自觉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测试,教师把握好入学测试卷子的难易度和层次的划分等各方面的工作。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测试结果,把学生分成A(场独立型)、B(独立性与依存性兼有)、C(场依存型)三层。教师只是给学生提出参考意见,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学习时间的安排等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参加哪个层次的学习。场独立性的人有较强的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擅长单独学习。依存性学习者分析能力不强,依赖性较强,因而不大可能指导自己的学习。把多种媒体综合运用,对不同层次的船舶类高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对于A类学生可更侧重自主学习、网上交流,鼓励学生用喜好的方式来学习;对于C类学生较偏向于从老师的话语中获取信息,可在面授课上多下功夫并采取小组学习等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场独立性和依存性的特点

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两种不同认知风格导致的学习风格差异主要体现在:场独立性者喜欢不严密的教学方法,喜欢独立思考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出结论,善于做分析性语言训练,喜欢抽象的不带感彩的事实性或分析性的语言材料;场依存者喜欢具有严密结构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他们需要教师提供外来结构,教师对他们做出明确指导与讲解,善于做需要直感的语言练习,喜欢有人情味的社会内容及具有个人色彩、充满幻想和幽默的材料;场独立性者喜欢重点突出的、系统而有秩序的、逐步积累的学习方法,而场依存性者则喜欢各种特征同时存在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讲究实际,要求学习环境要有意义。

三、两种认知风格对教育工作的现实意义

认知风格是人格和智力之间的桥梁,是个体差异的一种重要纬度。它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实践中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通过场独立性和依存性的研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尊重学生的场的定向,进行因材施教,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除了传授好课本上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在学生身上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学习。引领学生新知识、新思维和新的价值观,使学习终身化、学习自主化深入每一名学生心间。因为认知风格的差异,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信息加工的方式不同,对作业采取的策略也不同。

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认知风格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教师应区分并区别对待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语言学习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要正确处理好外语教学中准确性和流畅性的关系。学习者的认知风格不同,就会对同样的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编码,形成不同的认知图示,具有场独立性风格的人有较强的“认知重建”能力,而具有场依存性风格的人具有较好的与人交际的能力。就此研究者们假定:场独立性与语言能力习得有关,而场依存性则与交际能力习得有关。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的场的定向,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偏好,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场独立的学生大多是喜欢危险,喜欢挑战,他们多表现自立自强,一直都主动地学习,不需要老师,父母操心。场独立性的人应系统化、条理化地整理材料,与他人讨论,进行协作学习,互帮互助。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的认知作为教育理论基础,提出了“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模式。成功的小组活动与协作学习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展其认知策略,培养其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价值。场依存型的学生喜欢结构严密的教学,易受暗示,学是靠课上教师留的作业,在课下缺乏主动学习,喜欢把材料系统化,也就是一项接一项地弄明白,由于太谨慎,从而导致做题放不开,不敢做,并且受到批评是很容易受到影响,学习积极性便会下降,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场依存型的人应该着重提高主动性,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汗水武装自己,在听力方面,可以把英语当成背景音乐,使其不具有任何语言意义,更不要在听的过程中纠结于某个听不懂得单词,忽略整体内容,应尽量拉近他们与英语的距离。教师应多给场依存性的学生留一些作业,让他们能够快乐,开心地学习英语。开导他们不要缺乏自信心,尤其当受到别人批评时,要学会接受,分析自己的不足,取他人之长比自己之短。对待这两类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用与各自的认知风格相匹配的教学手段方式,即因材施教,以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潜力。

2.通过场独立性和依存性的研究,利用自主学习光盘及网络课程,建设学习新阵地,提高学生交际能力

场独立性的学生充满激情,追求时尚,强调个性,敢想、敢说、敢于发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声音,富于挑战性、冒险性。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把英语用于生活中是非常必要的,鉴于大多精通计算机操作、善于利用网络搜集大量学习资讯的特点,借用自主学习光盘及网络课程的交互性就能够更好地完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角色转换,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角,兴趣得以激发,从而主动地进行英语学习。场依存性的学生由于从小缺乏锻炼,有些学生仍然对家长和老师存在依赖性,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方面都存在自理、自立能力不强的问题。场依存性的同学似乎都想把自己隐蔽起来,而内心又渴望与他人用英语交流,但不知如何下手。一部分学生由于以往学习基础较为薄弱,课程量的繁重和难度的增强容易导致产生厌学心理;大部分船舶类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缺乏对挫折的认识和承受能力,因此我们建议实施由教师指导的基于计算机的英语学习模式,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广泛获取社会需求信息,让大家学会利用现代社会提供的信息便利,学会搜寻网络信息。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要多表扬、多鼓励学生发言锻炼口语能力之外,还应该充分利用好自主学习光盘及网络课程,建设学习新阵地,提高学生交际能力。

四、结束语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只有当教学策略与学习风格相匹配时,学习者才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场依存性和独立性的认知风格对学生英语教学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还要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选择,扬长补短,使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同时可加强这两种学习风格学习者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和促进。学习者自身也应主动改善学习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对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学生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外语教学研究实现从“如何教”到“如何学”的重心转移。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和研究学生的各种生理和认知因素,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尊重学生场的定向,采用分层教学,进行因材施教,以争取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小玲,张晓敏.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认知风格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N].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7(4).

[2]李玲.场独立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对外语学与教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3).

[3]马天慧.场独立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对于英语阅读的影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2).

第6篇:独立学习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途径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现状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模式还是陈旧的,教学方法单一,大多以填鸭式教学为主。教师讲得多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少,这种教法会使得学会产生依赖性,减弱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小学数学教育大多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模式弊大于利,不能及时跟进社会教育的发展,不能及时反映数学教育信息的变化,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理解情况。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多是:预习、听课、练习、复习,最后考试。这一系列的形式,反而让学生养成了死板的学习习惯。如果这种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就会束缚学生的思想,严重阻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的考查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重要依据的。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表现出以教师为中心,形成教师控制整个数学课堂的习惯,由于标准答案掌握在教师手里,就会造成学生依赖教师和课本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会造成学生主动思考能力的欠缺。

二、对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小学数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对学生初中、高中数学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当今社会衡量优秀人才的标准,其中就包括是否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对现有的数学教育模式要进行积极改变,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同时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的现实意义,最后必须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要学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只有情于思考,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思考的方法,单凭认真听讲是听不来的。思考的方法要靠学生的独立思考领悟。只有学生不断体验到思考的乐趣,才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第一,激发思考的欲望,善于提出能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形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第二,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批判性是指立足于实际学习情况,目前很多学生都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书写不规范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正确率低,还容易养成马虎、粗心等不良习惯。严格依据客观标准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地进行思考的习惯。第三,要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表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识,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第四,及时组织多向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同时互相学习和探讨。一般情况下,学生想出较新颖独特的解题思路,大多是在整个思考过程的后半段时间内形成的,如果教师过早地作出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拓展。对学到的数学知识,要带着批判性的眼光,敢于思考,敢于质疑,从而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

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要启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动思考。这要求在小学数学实际教育中,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和变化,及时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新方案。数学是一门锻炼思维能力的课程,教师可以很好地运用好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灵敏性和敏捷性,而且数学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可以在解题中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然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性。同时数学又是一门变通的学问,一道问题的解法不是死板的,变通地运用其他方法同样可以解答这道题目。

(三)引导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反思

第7篇:独立学习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学生党支部 服务党员

所谓“服务党员”,就是指党组织以帮助党员实现符合党的利益的自我发展为着力点,以促进党员的个体发展和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为目标,从各方面给予党员经常性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发展性和先进性,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中坚和骨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依靠力量。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否,关系到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与成败。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服务党员是建设独立学院服务型党支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学生党员培养质量和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客观需要。

一、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服务党员的必要性

(一)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服务党员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和公办高校一样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教育培养的重要阵地。独立学院办学属于民办性质,服务特性日益凸显。独立学院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必然更加重视学生培养的质量,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服务。独立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相对于普通公办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制来说,独立学院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弱化,党组织的领导、政治功能减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独立学院党组织强化服务功能,服务于独立学院人才的培养,作为独立学院最基层的党组织,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服务学生党员成长成才,实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服务党员是提高党员质量的需要

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是独立学院优秀学生代表,是新时期社会建设生力军,毕业后将服务于社会各个行业,他们将成为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中坚和骨干,关系到党的建设事业的兴衰与成败。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社会阅历浅,缺乏生活磨练,入党时间短,对党的理论知识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部分学生党员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和先锋意识淡薄,党员先进性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独立学院学生党员质量亟待提升。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等四大考验和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四大危险,在西方消极思想和文化的不良影响以及市场经济功利性的负面影响,学生党员对党的理论没有深刻理解,对党缺乏认识,理想信念更容易产生困惑和动摇。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应从思想政治、生活帮扶等方面对学生党员提供服务,增强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提升学生党员的培养质量。

(三)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服务党员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

党的十明确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大学生党员是党组织最具活力的群体,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服务型学生党支部把学生党员列为服务对象,改变以往只重视学生党员责任,轻视学生党员权利,重视学生党员主体地位,关爱学生党员,激励学生党员履行义务。通过党支部对党员服务引领示范,增强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激发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和服务群众的内在动力,增强学生党支部系统服务动力。通过加强对学生党员教育实践服务,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提升学生党员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更有效服务群众和社会,并在长时间服务群众和社会的实践,发挥学生党员奉献服务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二、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服务党员的内容

独立学院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相对较好,相对公办院校来说,整体上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一般比较注重实用性知识的学习,注重于专业操作技能学习,对理论性知识不太感兴趣。学生党员也有同样的思想倾向,存在主要问题是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不高,党的理论认识不够全面、系统,对党的认识不够深刻,党员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缺乏社会历练,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较弱,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没能很好体现出来。因此,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服务党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服务,提升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思想理论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思想政治服务,提升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养是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服务党员的重点。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应针对学生党员缺乏对党的理论深刻、系统的认识等突出问题,改变以往重视学生党员发展,轻视对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的状况,通过党支部组织生活和思想政治学习平台,为学生党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党的理论知识提供思想服务,并接受学生党员民主监督,保障赋予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为学生党员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增强学生党员参与政治生活和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党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学生党员党性修养。

第二,强化教育培训服务,提升学生党员综合素质。虽然独立学院是民办性质,其运行机制有别于公办院校,但是人才培养方向根本性问题上与公办院校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独立学院学生党员的基本身份是大学生,其首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完成个人学业,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投身社会现代化建设做好准备。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应积极拓宽服务学生党员视角,以促进学生党员全面发展为目标,对学生党员专业学习、毕业就业等提供教育培训服务,提升学生党员综合能力,并在学生党支部内部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逐步从学生党支部内部服务辐射到普通学生,提升学生党支部服务能力,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学生党支部的良好形象,保持党的先进性。

第三,加强日常助困解惑服务,促进学生党员健康成长。独立学院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但是还有小部分学生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生活压力较大,学生之间经济差距较大,心理落差较大,特别是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较大困难,或是就业遇到挫折的时候,思想容易产生困惑,容易情绪低落,产生心理问题,家庭困难的学生党员也不例外。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应重点关注贫困的学生党员,为学生党员排忧解难,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就业帮扶等多种途径适当地解决生活困难,减缓学生党员的经济压力,同时在思想上帮助学生党员答疑解惑,增强学生党员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贫困学生党员健康成长。

三、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服务党员工作方法探讨

(一)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服务党员意识

服务党员是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延伸。学生党员作为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同样也有接受党组织服务的权利。独立学院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既是服务者也是被服务者,党支部应把服务学生党员的成长成才作为支部的责任和义务,避免把学生党员排除在党支部服务范围之外,改变以往只重视学生党员义务,轻视学生党员权利的状况,营造党支部服务学生党员、党员服务党员的党内互相服务、互相帮扶的良好氛围。

(二)创建服务党员平台,强化服务党员功能

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应以服务学生党员成长成才为重要目标导向,积极整合各种资源,搭建服务学生党员平台,为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互帮互助等创造条件和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党员强化自身建设,通过参与理论学习、接受理论教育和服务实践锻炼,不断提升党员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党员全面发展,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1.加强理论学习平台建设,提高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

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对党的理论知识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对党的认识不深刻,党员角色意识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应把思想政治服务当作服务学生党员最为紧要的任务,增强学生党员理论学习服务的目标性和规划性,把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理论学习纳入到学生党员服务体系之中。由于学生党员接受集中理论学习的时间比较有限,更多地是为学生党员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机会,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更应注重各阶段学生党员对理论学习的接受心理,建立理论学习平台,以党校党课学习为主体,重点建设网络学习平台,并探索理论学习效果测评平台,为学生党员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让预备党员、正式党员都有条件和机会继续学习。通过理论学习平台,让学生党员对、党史、时事政策等进行系统性、长期性理论学习,提升学生党员理论学习的质量,提升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继续保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为党员以后进入社会,服务社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创建服务学生党员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党员服务实践能力

学生党员服务实践活动是学生对理论学习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党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获取的是间接经验,只有学生党员通过实践活动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才能真正接受、认同理论,把理论内化为学生党员的思想,促进新的思想观念系统形成,使理论真正成为指导学生党员自觉行为的导向。目前独立学院学院党建工作专职人员比较少,开展服务学生党员实践活动的重任更多落在学生党支部上。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可以建设学生党员服务实践岗位,为学生党员服务学生党员和群众提供条件和机会。如建立学生党员服务工作室,帮助学生党员思想解惑、生活解困;成立学生党员项目小组,带动学生党员积极参加专业竞赛、科技创新,带动学生党员一起学习,共同解决学习困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党支部通过服务学生党员实践平台对学生党员服务引领示范,形成支部服务学生党员、学生党员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学生党员服务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党支部系统服务动力,为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完成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主要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3.建设党员信息交流平台,增强服务党员的实效性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重要因素。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应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创建服务党员的信息交流平台,突破服务学生党员的时空局限,拓展服务学生党员的服务空间,强化服务学生党员的功能,为学生党员提供优质的服务。首先,是依托网络新媒体,建立党支部理论学习网站,实现党支部内部学习资源共享。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和图文声像的一体性增强理论学习趣味性,增强党支部学生党员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其次,创建学生党支部QQ或微信交流群,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和同时性,通过交流群及时党建信息,积极引导学生党员参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学习交流,有条件的可以邀请院系党组织领导加入交流群,实现学生党员与院系党组织领导直接联系沟通,提升党支部服务学生党员的质量,增强党支部民主建设。再次,创建党支部网络论坛、邮箱,接受学生党员的咨询和求助,更及时、更有针对性为学生党员解疑释惑,并利用网络隐匿性的特点,鼓励学生党员和普通学生积极向党支部提出意见和建议,接受学生党员和普通学生的监督,提升党支部服务党员、群众满意度。

(三)制定服务党员制度,建立服务党员的长效机制

首先,制定学生党支部访谈制度,建立以学生党支部书记带动学生支委定期访谈学生党员机制,通过一对一或多对一形式定期与学生党员进行沟通,及时全面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信息,重点关注思想困惑、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的学生党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党员进行帮扶。

其次,制定党支部帮扶制度,建立学生党员互帮互助的机制,学生党员既是党支部服务对象,也是服务其他学生党员的承担者,充分发挥学生党员朋辈作用,以学生支委帮扶学生党员、正式党员帮扶预备党员等多种形式,从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开展学生党员结对帮扶活动,促进学生党员共同进步。

再次,制定学生党支部评价制度,建立学生党员评价党支部、学生党员评价支部委员、学生党员之间互评的机制,重点是支部书记以身作则,带头接受学生党员、群众的评价,引导学生党员积极参与支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学生党员的参与权和选择权,推动学生党支部内部民主建设,为学生党员以后参与党组织民主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袁建伟.“服务党员”:基层党建的新理念和新课题[J].唯实,2008,(05):11-13.

第8篇:独立学习的重要性范文

    (一)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介绍

    认知风格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最早致力于认知方式的研究并在许多领域做出开拓性工作的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特金(Herman A. Witkin),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认知方式的场独立和场依存性(Field independence/dependence)维度。

    早在20世纪50年代,威特金就区分了场依赖和场独立。他最早的研究是测量人们如何确定物体的空间垂直性。后来又使用了镶嵌图形测验(The Group Embedded Figure Test)。受试者的任务是从复杂的图形中辨认出简单图形。场依存型的人往往被整个场的组织结构决定着他们对各组成部分的感知;场独立型的人则倾向于把一个场的某部分看作独立于周围环境的整体。可以说场独立性/场依存性是认知风格的核心。

    场依存的人尤其喜欢社会方面的活动,在决定自己的态度和信仰时喜欢参照其他人的看法和行为,而场独立的人对各种事物和行为的非人格化、抽象化的方面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场独立/场依存也与年龄、性别和文化相关联。另外,在西方社会,男女之间的场独立性也表现出长期的不一致:男性的场独立性比女性稍高。场独立/场依存还被发现与社会文化变量有关。

    (二)场独立/场依存和二语习得的相关研究

    在场独立/场依存和二语习得的关系方面,国外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了以下一些研究假设。

    假设之一:场独立的学习者在正式语言学习环境下学得更好,场依存的学习者在非正式语言学习环境下学得更好。这个假设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一般情况下,场独立的学习者在正式语言学习环境下学得更好,例如,Tucker et al.(1976),Seliger(1977), Hansen & Stansfield(1981), Hansen(1982, 1984), Carter(1988), Jamieson(1992)等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但场依存的学习者在非正式语言学习环境下学得更好尚无有力的支持。

    假设之二:场独立和场依存的学习者都能学好第二语言。Ellis(1989)曾调查两个语言学习者。一个是场依存的女性学习者,另一个是场独立的男性学习者。他们都能学好作为第二语言的德语。Gillette(1987)的发现也证实了该假设。

    (三)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

    国外学者就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有过许多实证研究,比较典型的是汉森(Hansen)和斯坦斯菲尔德(Stansfield, 1981)的研究。汉森和斯坦斯菲尔德选用了科罗拉多大学的293名大学生作为试验对象,试验课程为初级西班牙语。汉森获得的数据表明场独立型的人是好的语言学习者。场独立型的人的综合语言能力较强,在完形测验题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与国外相比,我国对场认知风格的研究起步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当时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老师对认知风格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他们根据Witkin的“镶嵌图形测试”编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认知方式图形测试”,即本研究所采用的实验工具。之后,众多专家学者展开了对此领域的研究。谢斯骏和张厚璨的研究重心放在儿童认知风格发展、专业分化与场独立/依存的关系等方面,吴一安、刘润清先生的研究结果表明:场独立型的学生语言测试成绩要比场依存型的学生好。可以说场独立型的认知方式有利于中高级水平的学习者学习外语。场独立型的人在达到一定的语言水平后,在进一步的语言学习中具有优势。

    (四)教师指导作用的研究

    如何针对不同风格的学生,因材施教的采取匹配和失配策略等进行阅读、听力等教学设计以改进教学效果是难点问题。学者们已经从教材选择、课堂设计、文化导入等方面进行过初步的尝试,但所提出建议缺乏系统性,某些方面如口语、写作的研究相对较少,还需进一步研究。

    二、研究过程

    通过对青岛科技大学一年级学生调查,得出了很多结论。具体过程如下:1.学习者(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的现状调查。运用国际通用的十二个问题问卷进行调查,被调查者是一年级新生,非英语专业的男女LUNwen. dylw.net 生共180人,每题分别被给5,4,3,2,1分,然后各个项目加起来就是每个人的总得分,最后合格答卷为178份。2.学习者期末考试成绩听、说、读、写成绩的统计分析,其中做一个单独口语测试,并进行对比分析,看认知风格的不同是否与成绩相关。选取不同的专业、班级,收集学习者的有关数据,并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3.教师教学过程中课堂设计调查。主要调查、分析大学英语教师是否以明确或隐含的方式,针对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进行课堂设计,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认知风格中的长处,弥补认知风格的短处等。4.在综合分析上述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经课题组讨论,指出学习者了解自己的认知风格的重要性,总结在学习中应怎样指导学生来发扬长处,弥补自己的风格方面的不足,并进一步构建出教师课堂教学多样化的培养模式。

    三、研究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一)调查数据结果与分析

    1.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每周都要花十小时左右的时间学英语,每个人学英语九年左右。英语对他们来说最难的大部分人认为是单词,也有认为是语法或其他的部分。对自己的英语评价一般的居多。当遇到英语单词问题时,大部分人会猜测词义,一部分会去查字典,另一部分会忽略掉,没有人选择问老师或同学。

    2.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与期末考试成绩的关系(见表1、表2)

    

    通过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与期末成绩的相关性分析,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0.488>0.05,因此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与期末成绩有显著的相关性。

    3.场独立/场依存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见表3、表4)

    

    通过场独立/场依存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分析,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0.732>0.05,因此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与听力成绩有显著的相关性。

    因为0.955>0.488,所以听力成绩与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的相关性更强。

    4.场独立/场依存与口语成绩的相关性(见表5、表6)

    

    通过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与口语成绩的相关性比较,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0.955>0.05,因此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与口语成绩有显著的相关性。

    因为0.955>0.488,所以口语成绩与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的相关性更强,其次是听力0.732,最后是总成绩,其中包括阅读,写作等。

    总的来说,场独立性越高,成绩越好,尤其是口语和听力的成绩。

    5.场独立的十二个问题平均得分(见图1)

    

    图1 场独立的 十二个问题平均得分

    从得分可以看出,第二题和第六题得分较高,第四题和第七题得分较低。第二题在自己独立做判断方面学生们的独立性普遍较高,第六题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喜欢尝试新的任务的想法比较普遍。而第四题在与人的交往方面,希望与人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一定距离的这方面需求较低,而存在一些愿意与人互动和沟通的需要。第七题表明学生们喜欢学习一些有具体内容的概念,与自己的经历有关的概念而不是空洞的概念。这说明在这些方面最有场依存的特征。

    第一题的得分表明学生们喜欢单独看问题的比从全局上下文来看问题的更多。第三题的得分表明对于批评的态度在意的多于不在意的。第五题的得分表明希望独立工作的和希望团队工作的各占一半。第八题的得分表明学生们比较习惯于传统的考试方法。第九题的得分表明学生们在学习中的抗干扰能力不是很强。第十题的得分表明在阅读中抓住主要意思是比较好的方法这一点大家都较认同。十一题的得分表明学生们认为在交际中学习英语比在课堂中学习英语的效果更好。十二题的得分表明,对语法分析感兴趣的和不感兴趣的各占一半左右。

    6.女生和男生的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的比较(见表7、表8)

    

    

    1组女生平均得分35.2400,2组男生平均得分33.9722,说明女生场独立性强。标准差为女生组标准差为8.34805,男生组标准差为6.36726,说明女生之间差异较大。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0.504>0.05,说明男生和女生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总体上说,场独立性强的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尤其是口语和听力的成绩。

    (二)教师教学过程中课堂设计调查

    通过调查访谈,绝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上有过部分的通过认知风格不同进行的课堂设计。调查包括问卷和听课,问卷如下:1.您是否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2.您是否在课堂上有目的地进行过认知风格的调查?3.您是否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提问?4.您在对待男生女生的提问方面有何不同?5.您认为男女在学英语方面各有哪些优势和缺点?

    调查结果表明,有一部分教师在有意无意地针对认知风格的差异进行教学,有一部分教师还未有此意识。结果表明,很多教师还没有针对认知风格有意识地进行针对性教学。有些教师不了解认知风格的概念和涵义,有些有意无意地进行过针对性的教学但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

    在实际应用中,老师在课堂提问中,有的比较注重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提问,例如不愿意进行团队合作的尽量引导其进行团队合作;有的学生自信心较差,教师就给他们提供简单题目的回答机会;有些学生不会从全局看问题,教师会引导其进行相关的训练。

    (三)讨论与分析

    结果表明,场独立对于英语成绩的提高有较好的作用,尤其是口语和听力成绩。分析原因在于口语和听力的提高需要个人有较强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有目的地进行相关训练。而总的来说,英语考试的阅读和写作等方面成绩的提高,也对于整个英语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方面,联系上下文的能力很重要,全局观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而在写作中,在输出状态下,相对来说依存性更弱一些。

    通过男生和女生的对比发现,女生的场独立性大于男生,这与传统的大家的认同和一些学者的研究实验相违背。分析其原因在于,女生对于课堂学习这种独立性比较高的环境更加适应,她们能够比较认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和理解老师的意图,对所学知识掌握的较为牢固。而男生有时不是非常认真,可能在玩中学的比较多,而对课堂消化并不是很好,尤其在大学期间,世界观形成期间,男生更注重实践,所以倾向场依存风格的表现比较多。

    口语测试中,女生平均得分为72.92,男生得分为64.94,口语平均成绩也是女生较高。因此证明在课堂教学中这种相对独立的环境中认真程度较高的成绩越好,即独立的课堂学习是有针对性的,对成绩的提高切实有效。这并不说明是应试教育的导向,而是因为语言学习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如果没有充分的输入,想要输出就不太可能。LUNwen. dylw.net 有些人认为到国外学语言是最好的,那么前提也应该是在一定的基础上在这个环境中交流,而国内学习英语较好的同学往往是通过积累,在增加输入的基础上增加输出。

    总的来说,十二个题的平均得分2.87<3,这证明总的来说,学生们的认知风格更趋向于场依存性。例如,学生们对于别人的评价过于在意,这就是场依存性的表现,而这方面对于英语学习来说是较负面的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一)个性化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终生学习者,以使学习者在课余或者离开学校后仍能科学而独立地学习英语。Reid认为,学习风格是理解和吸收新信息的基础,学习风格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学习者要学会如何学习(learn to learn)。因此,在教学理念上,教师要改变对所有学生“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思想,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情感、动机、认知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实行个性化教学,促进不同个体的思维发展,努力为具有不同禀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个性发展、开发潜能的机会。语言教学,特别是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倾向,发挥长处,弥补不足。另一方面,建议学生主动去了解他们自己,因势利导,通过了解和操练各种学习策略来调整其场依存型学习风格,帮助学生的学习风格实现从相对场依存到相对场独立的发展。

    (二)尊重和发挥学习者学习风格的优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对教学目标、内容、手段等进行选择、组合、管理,因材施教。

    场独立型学习者善单独学习、喜欢求异创新,应放手让他们对自己关注的问题,用自己喜好的方式来学习,或设计情境、创造条件开展创新教育。通过将集体授课和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允许风格、动机、兴趣、能力各异的学生脱离整体教学框架,利用他们的自主权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并随时回到课堂状态,参与课堂讨论与学习,在集体讨论中完善自己的观点,增强合作学习的乐趣。

    场依存型学习者较偏向于从周围人或权威人士(课堂上即老师)的话语中获取信息,依赖周围学习环境,关注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在课堂中应善于引导,合理使用课堂用语,并采取教师激发、小组学习等方法,通过教师的及时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引导和促进学习者全面、和谐发展

    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又一个可变的维度。在一个领域显 示出高度自主性的学习者,在另一领域却可能依赖性很强。多数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并非非此即彼的极端化,有些还可以变换自己的风格,去适应不同的任务。如场独立者在阅读理解、语法分析、写作等方面要强于场依存者,而场依存者在听说方面又相对优于场独立者。因此,教学设计应重视学习者学习风格的整体、协调发展,鼓励学生掌握学习策略,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去适应不同的学习任务。

    (四)合作探究型教学

第9篇:独立学习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数学 自主学习 习惯培养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的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以弘扬学生主体性为宗旨,以构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为核心,主体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理论依据。这正是我校“让阳光照耀每一个人”的教育理念下的“阳光课堂”所阐述的实质。

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了:“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却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仅在基本理念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指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设计生动有趣,适合学生水平的现实情景,引导学生从数量和空间关系去观察、比较、分析、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实验、推理和判断等数学活动,不仅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获得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

每个学生都具有发现的潜能,由他们自己某种程度上通过组织和整理,进而重复人类数学发现的活动是可能的。数学课程应当推动这种潜能的开发,使学生通过提供足够的资源、空间和时间,有重复人类数学发现活动过程的机会。

以下就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学习浅述点滴认识: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就是让学生想学、乐学。在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传授知识建立在对学生片面认识的基础上,而学生只作为接受的主体,没有形成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从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的培养,达到认知掌握目标、技能达成目标、心理发展目标。因此,从教师方面,培养健全学生人格的发展和积极向上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究和具体动手操作的题材,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尊重自己已有的经验,将丰富的现实情景引入课堂,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解题策略,促进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从学生方面,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一种主动学习,它走出强迫性学习的沼泽地,使学生的求知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实现,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受到成功的欢乐与幸福,从而变信心不足为充满信心,从而想学、乐学,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独立性相对于依赖性,在新课程理念中,学生的学习从应依赖走向独立。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独立性,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认为学生的“独立性”有这么四层意思:第一是: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第二是: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存在。第三是: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他们在学校的整个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第四是: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发展自己的独立性,正确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充分发展自己的独立性,从而有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人要不主动学会些什么,他就一无所获,不堪造就,人们可以提供一个物体或其他什么东西,但是人却不能提供智力,人必须主动掌握、占有和加工智力。”因此,培养学生愿意主动、独立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自主学习”确立了:“先学后教”的原则:先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然后根据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学,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值得强调的是,就是在教师教的过程中,也依然要十分注重启发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会学、善学。

三、充分了解学生的独特性

“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关注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塑造;不仅促进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较全面的发展,而且促进每个学生相对于他自己而言是最好的发展。著名人才学家王通讯认为:“我们过去强调共性较多,强调个性较少,对个性凸显者往往缺乏宽容。这就有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我们应用一题最 爱的心去保护孩子个性,而不能用统一模式来评价孩子个性的发展”。

四、在学习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性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