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传播的作用范文

信息传播的作用精选(九篇)

信息传播的作用

第1篇:信息传播的作用范文

【论文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层单位,是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化和人才成长的摇篮。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建设者和领导者,对于贯彻执行学校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如何运用组织传播原理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中的信息传播是人们通常容易忽略的一项重要工作,班级内外信息传播过程的设计、控制、运用,对于搞好班级管理能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一、班级内的信息传播

1、班级内信息传播的正式渠道

班级(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是指信息沿着一定组织关系环节(如班主任、班干部和普通学生)在班级(组织)内流通的过程。可分两种类型:即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而根据信息的流向,纵向传播又可分为下行传播和上行传播。

下行传播:即有关班级目标、任务的信息,自上而下得到传达落实的过程,是一种以教育说服和灌输为主的传播活动,具有强制性。主要包括:关于教学管理任务和内容的指示或说明(如安全教育);班级内的重要信息(如每周班级、卫生等项目的考评通报);学生权利和义务的信息(如办理人身保险、申请勤工俭学和助学贷款);关于部门和岗位(如班委和团支部)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的信息(如明确规定班干部不是学生贵族,在班内不得享有特权,必须对同学、班主任负责):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下行传播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要用饱满的热情和平等的身份去温暖学生的心灵,正确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起各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为学生健康地迈入人生旅途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行传播:是指学生或班干部向班主任汇报情况,反映班级同学的呼声和愿望,提出建议和意见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上行传播的意义在于它是中枢管理部门获得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班主任乃至校系有关领导能够及时了解班级目标或任务在第一线的贯彻落实情况,并据此对既定决策进行修改,使之更符合实际。第二,学生干部是班级的窗口,对班级内部情况的变化感受更直接,有丰富可靠的第一手信息,能够成为班级进行新的应变决策(如班干部改选)的依据,班主任必须随时对他们进行监控。第三,上行传播是把握学生心理和精神状态的重要渠道,充分利用上行传播便于及时采取措施,把他们的情绪和士气调整到理想状态。

在现实中,上行传播和下行传播总是相伴而行,很难截然分开。

横向传播:是指同学(一个班的或班与班)之间互相来往,相互了解,交流和沟通情况,形成和谐的关系。这是一种最经常和最大量存在的传播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传播双方不具有上下级隶属关系,平等的协商与联络是传播的主要形式。如果横向传播不顺畅,轻则造成学生之间(包括班干部)相互猜忌,互不合作,互相推诿,严重影响班级的办事效率;重则带来矛盾重重,自由散漫,甚至形成条块分割、各行其是的局面,使班级(组织)限于瘫痪状态。因此,在一个班级内,横向传播必须得到制度保证。比如:一个学期定期或不定期搞一些集体活动,使班集体的个性因素与集体因素相结合,为发展学生个性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转贴于中国论文

2、班级内信息传播的非正式渠道

非正式传播渠道是一种摆脱了班级或班级以上组织的制度性结构压力的传播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班级内的人际传播(如班集体正式活动以外的各种私人交往):二是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如各类自发的兴趣小组活动)。非正式渠道的传播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交流的信息广泛,内容不仅涉及班级或学生工作本身,而且很大程度上包括个人私事、兴趣等,可以谈天说地。二是交流的双向平等性。师生都作为普通一员参加传播活动,没有身份的贵贱和地位高低之分,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大多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交流,每个人都有机会阐述自己的观点。许多在正式渠道不便明说的观点和态度,都可能在非正式传播渠道中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是师生相互沟通感情的重要手段。

对于班级来说,能否充分发挥非正式传播渠道的作用,畅通言路,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班级管理往往只关注班级内部分工、职责划分和规章制度的作用,学生往往被异化为班级这部机器上的一个个零部件。而现代教育管理学则强调,人的积极性是制约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受到物质条件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和心理条件(如感情、情绪)的影响,而非正式传播渠道恰好能弥补正式传播渠道的缺陷和不足。因此,要加强和疏通非正式传播渠道。

二、班级外的信息传播

按照组织传播原理,班级(组织)外传播的过程是班级(组织)与其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包括信息输入和信息输出两个方面。

1、班级的信息输入活动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有效地进行目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积极投身班级间的竞争,班级〔组织〕需要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如:学习先进的教育管理理论,吸取他人的治班经验,取长补短,不断充实和完善本班的管理制度,使其趋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班级(组织)的信息输入渠道是多方面的,凡是与外部保持联系的学生,可以说都是班级(组织)伸出的触角,担负着一定的信息收集义务。此外,班主任要及时跟踪和了解学生、任课教师、家庭乃至社会的信息反馈,以及校系相关部门对班级各项任务完成情况的信息反馈。

2、班级的信息输出活动

从广义上来说,班级(组织)任何与外部有关的活动(如学生的精神面貌)及其结果都带有信息输出的性质,但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信息输出活动(宣传活动)主要有三种:

(1)塑造和维护班级形象

重点是加强班级理念的教育(如本班提出的“团结和谐,自强不息”),正确引导班级舆论,大张旗鼓地表扬先进,树立健康向上的班风。如:教室、卫生区的打扫都要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地进行;上课做到不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积极配合教师,活跃课堂气氛,考试不弄虚作假;建立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等等。这些既需要一定制度的制约,更需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开导。此外,班级形象并不都是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创立和维护的,外部环境的人们会根据大量各方面的信息形成对班级(组织)的认识,所以,班级(组织)还得注意在外面的表现,在可能的情况下,要竭力对环境施加影响,而不只是适应环境。

(2)开展公关活动,展示班级形象

公关宣传是班级(组织)对外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意义在于让外界充分了解班级自我形象,提高班级的知名度,协调班级与周围环境发生的矛盾与冲突,取得广泛的支持和理解。可以在班级内设立宣传联络小组,由专人负责与学生会等部门保持经常联系,争取一些展示自我的大型活动机会(如参加大型的文艺演出和演讲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生协会组织的活动(如青年志愿者行动、捐助贫困生等公益活动、迎新生送老生活动等),参加对外服务性活动(如开学接待新生,为相关各种讲座或会议提供服务),献出一份爱心。另外,还可通过校广播台、校报、网站等新闻报道扩大自身影响。

(3)协调班级之间的关系

班主任之间、同学之间,定期不定期地联合开展一些活动,或利用班会课机会,进行交流和沟通,与别的班级建立和睦共处的友好关系,为自己营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运用信息传播的方法,在班级内部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加大班级民主管理和透明管理的力度,改善班级内外部环境,是班级管理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2篇:信息传播的作用范文

摘 要:电报媒介作为一种变革性的技术对19世纪的新闻形态产生了深刻影响。在19世纪40年代以后,电报与通讯社、报纸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对新闻信息生产过程中内容的形成和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改变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形成了具有固定流向的信息流,还改变了报纸曾经演进的路径。在这些改变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信息编码的格式化传播。

关键词:媒介技术;媒介变革;信息流;格式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TN9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2-0096-02

诞生于19世纪前期并在19世纪40年代开始大规模商业应用的电报技术,是媒介技术史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对新闻行业的事实呈现、要素提炼、背景信息筛选等环节产生明显的改变作用,有些甚至是结构性的改变。它是媒介史上第一项可以分为“软技术”与“硬技术”两个部分的传播技术,正是它的编码技术为当时刚刚起步的新闻事业带来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对新闻的传播过程中,除了产生了信息的量的增加,还表现出其它的方面,主要表现为:既定的编码规则硬性约束了信息传递的途径,通过电报网络拍发的信息,其内容、流动方式和呈现面貌都必须符合一定的接受机制,否则便不能传播而失去新闻的价值。

一、信息编码传播的建立

19世纪前期,探讨如何通过电力传导的方式来传递字母信息的试验很多,在技术产出中优选法则的作用下,对字母进行编码以实现传递目的的方案浮出水面。这个时期能够产生实际使用功效的编码体系主要以俄国的希林格码、德国的斯坦海尔码和高斯——韦伯码、美国的摩尔斯码、英国的库克——威斯通码为主要代表。电报网络的发展很迅速,到1865年时,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中心城市已经均架设有电报网络。

越来越发达的网络却使得一个矛盾日益凸显:电报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而存在于各国的自成体系的编码方案,由于需要各不相同的编码和解码,繁琐的重复劳动严重影响了电报信息在网络中的传递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麻烦,1865年遂由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的国际电报联盟颁文,强制在欧洲大陆各国实施统一标准的美国摩尔斯码。拉丁语系的字母统一编码标准被确定下来。

之所以要推行美国的摩尔斯码,是由于它的编码性能要优于当时其它国家存在着的编码方案。例如,当时德国的斯坦海尔码只能传递30种信号,法国拿破仑军队曾经使用的夏普码只能编制196种信号,即使在英国铁路系统中已经全面使用的库克——威斯通码也只能表达32种信号。摩尔斯码在欧洲大陆被统一实施后,凭借大西洋海底电缆的铺通,于19世纪中期以后开始扩展到英国地域并逐渐在商用领域取代广为使用的库克——威斯通码。中国于1873年由上海《申报》开始使用的特制四码电报来传递的内容,虽是基于《康熙字典》的6800多个高频汉字,但这些高频字的编码前提也是建立在摩尔斯码基础之上的。

统一的编码体系解决了欧洲主要国家在通过电报网络传递信息时的解码障碍。过去虽然能够收到信号,但如果不是眼界开阔的编码人员,对于异国传来的信号所包含的语义通常都是无能为力的,而现实中往往缺乏这样的技术工作者。因此,在简便设计的摩尔斯电键配合下,国际电报联盟1865年的这一举措有效地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

历史地看,电报技术的问世带有一定偶然性,但电报与新闻资讯的结合却带有必然性。在电报进入商用领域之后,与其接驳的最重要的、数量最为庞大的、并为电报带来丰厚资本收益的信息是新闻类资讯而不是军政部门的使用。19世纪中期,报业(特别是《便士报》)恰逢其时地进入到高速扩张轨道,其所需的大量刊载新闻信息,是当时新闻行业各部门内部所属的记者队伍所不能满足的,只有远距离的异地互通,甚至国际间的互通才能弥补报业扩张中信息量的不足。联接欧洲各国的电报网络以及统一实施的文字编码体系能够提供的增量信息供给,为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内容准备和技术准备。如果当时新闻界面临的是类似于封建割据的电报网络,新闻生产行业是无法获得今天新闻史中所描述的那样的地位的。

统一使用的摩尔斯码的表达极限在统计学上能达到拉丁字母语言自然语义的75%。19世纪末编码方式向数字式方式转变,一种新型的电报编码——博多码问世,代替了曾经作为标准使用的摩尔斯码,其结果是电报网络的信息流量进一步翻了一番,传递速度也发生了几何级的变化。编码更迭带来的量与速度变化,促成信息流动方向的日益固定化和清晰化,这些变化强化了编码对信息传播的限定性逻辑关系。

二、编码技术对信息的四种限定性传播

(一)对信息内容的筛选式传播

虽然在电报进入商业应用领域之前,党报和便士报纸的发展就已经在进行当中,但当时高级报纸的刊登内容以观念、主张的宣传和表达为主,便士报以满足普通市民的文化需求为主。在一些早期报纸(特别是便士报)与电报联姻后,内容风格开始发生一些显著的变化。这股变化起源于英国维多利亚社会时期,由于技术进步推动的铁路扩张所鼓起的经济泡沫。

铁路投资所带来的巨大赚钱效应,助涨了市场对铁路及相关相应经济数据(如铁路股票价格)的需求,于是以专门收集和传递这些经济数据为活动目的的机构和人员应运而生,规模逐渐扩大并与新闻信息报道接轨。这些人员和机构是第一批利用电报网络传递信息的。另一方面,电报公司从商业利润与编码传递效率两者的最佳结合考虑,只愿意选择能够带来比普通信息更多利润的商业信息和数据(即最初的Intelligence信息,主要为金融资产价格等)来进行编码传递[1]。在市场和新型技术的共同作用下,当时英国各地报纸,无论规模大小,其刊登的新闻信息的一个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为市场提供资产价格类信息,而这也就成为英国“telegraphic news”称呼的起源。这种做法在当时的新闻信息搜集和传递中带有普遍性,不仅英国如此,法国哈瓦斯等通讯社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同样主要是通过电报网络收集和交换金融资产价格来获得稳定的市场需求。电报技术重点传播商业咨询的特征到19世纪80年代才开始改变。

(二)对信息传递通道的垄断把持

电报技术最大的革命意义是取消了在传统传递工具中,对空间和时间的巨大差距,从而首先取得了对文字传播的“独占权”。“电报的出现,以独立符号的形式,带来了物质运输和讯息传送的分离。[2]”这个“独占权”建立了一个单独的、公众意识所依赖的“意义”世界,与现实世界并存而成“两个世界”。19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的摩尔斯码逐渐侵入英国的电报网络,统一编码系统中的源源不断的电报消息成为了美国“能够阅读人群”对宗主国情况了解的最为主要途径。在中期以后进一步的技术扩张中,通过电报编码后的文字所形成的“阅读意义世界”被牢牢控制在国际电报通讯网络的信息流通渠道中。

(三)编码推动了新闻语体发生变化

文字需要经过编码才能进行传播的先行设定条件,改变了新闻信息表达的字、词甚至句子原先的表现形态。陈昌凤教授的研究则进一步证明,电报技术的使用导致不同文化的新闻叙事结构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因为“电传新闻不仅规范了新闻要报道事实,而且逐渐规划了叙事结构,形成了‘电传新闻体’”[3]。19世纪末期以后,上海《申报》新闻报道中曾经用过的早期依托《春秋》记史体式的新闻语言特征逐渐消失,源于大北电报公司对于四码电报的推广应用。

(四)推动新闻阅读习惯的改变

每个单词高昂的编码价格迫使新闻信息采编人员必须养成精炼的写作风格。直陈式、简短式的表达方式在电报通讯的黄金时期深受普通阅读群体的喜爱,但深究其中原因,他们的阅读兴趣本质上是被电报技术设定的。这种被动的绑定关系,反过来又是源于当时社会各阶层对电报技术特别是编码传递超越时空界限限制而所产生的神秘感和崇拜感造成的,凡是标有电讯字样的通讯稿件,理应被认为既重要,又真实,还应当能够具备一切阅读要素。事实上,电报稿件做到了,至少是被认为做到了。人们对电报产生了不可动摇的依赖。

三、信息编码传播的研究意义

无论是早期由于其形态比起电报设备的制造技术来讲形态简单、复杂度低,不易引起注意的编码(即使是1865年以后形成的国际统一标准协议,其形态仍然为众所周知的摩尔斯码),还是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较高复杂度的、带有二进制和三进制式数字(numerary codes)特征的编码,如反射二进制式(如格雷码),循环式(如博多码)等,都是19世纪30年代以后相继产生的四个国际通讯社的坚定追逐对象,四大通讯社以技术的力量直接推动19世纪中期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国家间出现的高速流动信息流。1840年法国的哈瓦斯社为整个巴黎地区的报纸提供来自欧洲其他地区的信息,1858年法国的股票市场价格信息主要由路透社提供才能到达伦敦的金融界。通讯社通过电报技术让信息变成了流动着的数据,报纸则成为了通讯社事实上的消费者,这其实是形成了一个“被动”的具有明确方向的信息流动路径而不是“自由”的信息散动。这是早期城市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呈现的一个特征。

除了上述方面,电报技术还产生了另一个影响,即推动19世纪媒介变革,促进报纸运动的内部分化。

便士报在19世纪20年代以前电报尚未进入商业应用领域之前可以看作是处于自由发展期,总体特点概括为过去报纸的简约版,各方面的做法,如语言风、内容、版面设计都是模仿传统的报刊。19世纪中期以后,编码统一标准以及昂贵的拍报价格对新闻语体的格式、字数容量都有很强的塑形作用。信息和资讯的采编者为了让这些转化为能在电报网络中流动的数据,会改变写作风格和报道倾向,以适应统一编码系统的“格式化”要求。其极端体现之一是“电报缩略语”的出现和大量使用。电报缩略语源于当时信息采编者出于快速精确表达内容,根据编码需求而创造的一些特定词语。它们在信息传递的高频率使用下渗透进自然语言的使用中,进而对便士报的新闻语体产生改变作用。这样,便士报结束了它的自由发展状态,以编码式语体,较低拍报成本而符合了电报传播的技术门槛,它以快速生产周期(日报、早报、晚报)适应了信息高速流动的时代特征,在商业竞争中获得了独立竞争优势。因此不是单纯报业自身自然演变的结果,是技术力量推动的媒介新物种。

在当前基于网络编码语言的文化和表达前提下,一些新媒体的研究中容易看到一种倾向:技术总是以一种拥护的态度站在文化面前。这个倾向应如何可能予以避免呢?如果能从信息技术的发端,即电报及编码体系的确立和应用角度参照,对研究新媒体的视角的补充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Karwatka D. Claude Chappe and the First Telegraph System[J].Tech Directions,2002 (10).

第3篇:信息传播的作用范文

    2012年9月15日,新浪微博用户主页右侧的热门话题榜中增设了一个新词条——“理性爱国”,与之相关的微博成为继宜黄强拆案、7·23动车追尾事故等话题后的又一起传播速度极快且的热门话题。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榜”,是通过对影响力、转发及评论数等因素的整合评估形成的,数目庞大的草根用户往往在相关信息传播的选择上呈现聚合状态。一般地,一个热门话题,仅靠坐拥上万粉丝的加V用户自娱自乐其实不易形成,更需大量草根的互动传播作为助动。

    事情是这样缘起的:由于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不断升级,西安等城市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后演变为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一时间微博上对此事件的实况报道大量涌现。新浪微博一位仅有300余粉丝的西安用户“@田维Paolo”于15日当天16︰37发出一条微博“刚接到我爸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西安玉祥门数十辆日系车被砸,局势失控,一位车主下车阻止爱车被砸,被一棍击中头部,生命垂危!!!!”这一新闻快报型微博因得到多名加V用户转发从而获得一定程度扩散。后“@田维Paolo”亲临现场拍摄实况照片,其中一张被砸日系车车主收拾残骸的图片被商界新媒体事业部财视网新闻中心主任“@SJ翔宇”转发,获得逾120条转发。

    对于西安9·15事件,新浪微博上大量类似“@田维Paolo”草根用户皆转型为“战地记者”,躬亲现场直播暴力事件,他们在9·15事件期间制传的新闻报道数量远远超过媒体官微对相关事件的制传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力军。这次草根网民向新闻记者的转型,佐证了“自媒体时代”的题中之义(根据百度百科):以个人传播为主的媒介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这种媒介基础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使得新闻自由度显着提高,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

    微博传播新形态。在中国,自媒体的集中形式以及自媒体新闻产品的制传载体即为“微博”。微博一直没有权威而精准的定义,根据维基百科的释义,“微博又称微型博客,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少于140字)并可以公开的微型博客形式。它允许任何人阅读或者只能由用户选择的群组阅读。”李开复则解释为,“微博就是每次不超过140个字的微型博客。”微博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呈现出以下区别:

    相对比之下,微博是唯一一种互动性与开放性兼强的媒体。

    二、西安之“殇”——“9·15事件”背景介绍

    2012年,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升级,以8月15日香港14名登岛保钓人士被日方逮捕事件最激烈地引发了中国民众对日本当局的仇恨。9月15日,西安众多爱国者于钟楼、小寨等地游行示威,表达主权诉求与仇日情绪。但游行者在拉横幅、喊口号之余,竟对日系车、日本产品专卖店等展开了打砸抢的大规模暴力犯罪行为。

    日系车主李建利颅骨被打骨折是9·15事件中暴徒施暴的典型案例。媒体人江雪在《“九一五”:西安之痛》中写道:“那是在9月15日下午5点多,李建利开着自己家那辆白色卡罗拉经过环城西路……车到玉祥门和西门之间的路段,走不动了。这时,对面路中间来了一队游行的人……一个穿白色T恤的男子,跳了过来,举着手中的U型钢锁,向他头顶猛砸……这一击是致命的,导致颅脑开放性严重骨折。从医院的透视片子能清晰地看出,李建利的一块颅骨断裂凹了进去。在长达4个多小时的抢救手术中,医生取出了一大块和一小堆被砸碎的颅骨……”

    打砸抢的暴力行为被认为已然异化了爱国主义朴素诉求的原始初衷。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学教授王天定于10月2日发微博说:“西安的9·15事件,呈现明显的组织化特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有人专门组织了一些烂仔肆意打砸抢,组织者与烂仔各有所求,前者是制造混乱,后者都是烂命一条,先拿三瓜俩枣,乱中还可乘机抢劫。所以,打击那些烂仔是必要的,但重点是要抓住那些组织者。”除了王天定等专家学者、江雪等媒体人对此事件的学理性解读和专业化报道外,其他网民亦积极表达观点。如网友“@不要让我吃香菜”在微博上发表评论说:“我大西安9·15那天的抗议活动显然已经成为不理性爱国行为的典型了。”草根用户的积极关注与活跃表达促成了这起事件备受瞩目的效果。

    三、关于“好事不出门 坏事传千里”的问卷调查及案例研究

    (一)负面新闻信息释义

    根据丁柏铨、陈相雨《“负面新闻”及相关概念辨析》一文的释义,西安“9·15事件”应属“负面新闻信息”。

    该文称,“它(负面新闻信息)与负面新闻殊异。在语义表述上,负面新闻中的负面,将报道题材与报道效果相混杂;而负面新闻信息则明白无误地说明只是制作成新闻作品的事实带有负面性质。就此而言,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一定要使用负面新闻概念,那么就须特别说明究竟是报道题材属于负面,还是报道效果属于负面,以免产生歧义。负面新闻信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发生的、不可抗拒的事实[1]。信息可以是事实,而事实具有原生质的特点,其本身不包含人们主观的价值判断。信息也可以既是事实又包含人们一定的价值判断。关涉自然灾害、犯罪等的新闻信息,无疑都属于负面信息。负面的新闻信息所表达的意思是明确的,根据新闻事实存在的状态就可以判断。[2]”

    由此可知,9·15事件属于“负面新闻信息”。它广泛引起了民众的负面情绪,达到了破坏功能(如破坏西安的城市形象、市民间的和谐互信)、瓦解功能(如瓦解西安人的地域优越感、凝聚力、外地人来西安的旅游意向等)、腐蚀功能(如腐蚀了公民对于一部分人的信任度,使人产生道德倾斜),以及煽情功能(如煽动起一部分人的爱国热情、公民个体间的相互仇恨等),这皆符合丁柏铨、陈相雨在文中所谓的“事实携带的负面性质”。

    (二)本地问卷调查分析

    横向来讲,西安在9月1日至10月1日间发生了不少“正面新闻事件”。如:9月2日西安PM2.5数据达优极天标准;9月26日,陕西卫视改版仪式启动;9月29日,深圳直达西安的高铁开通;9月29日,西安市推出1亿元科技创业种子投资基金;10月1日,陕西省图书馆“换书市集”正式开张等。

    纵向上讲,西安在近年亦不乏正面事件。最有名者如2010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召开、曲江观光轻轨的竣工(2012年10月)等。相比于“9·15事件”在微博上的传播,上述新闻并未在微博上产生可以相提并论的轰动效果。为证明这一结论、了解获知“好事”与“坏事”各自的人数及其获知途径,我向100位非西安本地市民的游客发放了问卷,以期获得直观、可靠的数据。

    问卷调查地点为西安市回民街、大唐通易坊、大雁塔北广场以及骡马市步行街等四地。问卷调查对象为在西安旅游或长期工作的外地户籍人口。问卷涵盖问题有三:(1)是否听说过西安“9·15打砸抢烧事件”?从何得知?(2)是否听说过西安曲江轻轨竣工事件?从何得知?(3)是否听说过西安世园会?从何得知?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1)有86人知道西安“915事件”,其中72人通过“微博”得知;另14人中,有2人通过“电视”,12人通过“人人网”(人人网是与Facebook传播形态相似的自媒体)。(2)仅有16人听说过西安曲江轻轨竣工之事,其中6人通过“电视”得知,6人通过“微博”,其余4人未填写得知途径。(3)有57人听说过西安世园会,主要通过传统媒体和微博双向得知。

    从问卷结果可知,86位“坏事”知晓者中有72位通过微博得知,占这部分样本总数的83.73%;而“好事”知晓者中,只有不到40%是通过微博获知,遑论好事的知晓者人数本身仅占总样本的16%。知道“坏事”者数量远超知道“好事”者数量,且“坏事”得知渠道主要是微博等自媒体。

    由此我先预设一个假想:微博“偏爱”负面新闻信息。通过下面的媒介内容分析进一步对此证明。

    (三)外地媒体报道分析

    我选取《潇湘晨报》与《重庆时报》的官方微博作为研究样本,以期获得对该议程的佐证。

    《潇湘晨报》与《重庆时报》均为综合性都市报,前者以长、株、潭为中心,面向湖南全省城镇发行,其官微则贴近“综合性”定位、涉及各地新闻。后者也以本地市民为受众群,新闻内容综合性强。选择这两份报纸的官微作为案例,主要出于以下考量:1.两者对西安来说均属“外地媒体”,更利于观察外地媒体对“9·15事件”的关注度,从而挖掘微博传播者甄选信息的标准;2.两份报纸均属综合性都市报,虽分别为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及重庆市总工会(投资体系为人民日报华闻控股华商报业)等行政机关主管,但不属“党报”范畴,其新闻在编辑和采写方面呈现多元化、宽口径、接地气特征,利于实务研究;3.两报官微均有大量粉丝,分别为177万和71万(截至到2013年2月上旬)。

    首先研究《潇湘晨报》。在2012年9月1日至9月30日之间,《潇湘晨报》官微包含“西安”二字的微博共17条。其中:7条是关于“9·15事件”的报道,其中正面新闻信息1条(《西安青年李昭街头举牌:前方砸车 日系调头》,这条新闻属于以负面新闻信息为背景依托的正面新闻信息)、负面新闻信息6条。其余10条无关西安“9·15事件”的微博中,负面新闻信息2条(分别为《上万学生冒雨参加校庆 校方称学生强烈要求》以及《左右不分?患者右脚骨裂左脚被手术》);正面新闻信息5条,分别为《湖南妹子获2012年环球旅游小姐国际大赛中国赛区季军》(比赛在西安举办)、《国庆长沙-西安坐动车6小时搞定》、《西安酒店申请更名为“钓鱼岛酒店”获批》,以及《英国“活雷锋”卖家产来西安做慈善7年 给流浪汉发包子》。其余4篇为中性新闻信息,分别为《西安一小学让近3000学生躺在课桌上午睡》、《西安“造湖运动”:拟投百亿造28个湖》、《长颈鹿算什么,这是坐货车的“乔布斯”》,以及《长沙乘高铁到西安二等座票价592元》。

第4篇:信息传播的作用范文

论文关键词:农业科技信息;信息传播渠道;发展趋势

农业科技信息是指能够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信息.这些信息能满足农业实施者(特别是指农民)需要.并以声音、文字、图片、录像和多媒体等形式存在。利用农业科技扶贫就是希望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将农业科技送达到农业实施者手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1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情况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1.1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1978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根据(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公布.已减少至1.22亿hm2。在土地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将成为重要支撑力。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已达48%.但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这些国家外.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不畅也是~个很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农业科技研究者或持有者没有合适的渠道将科技成果传播到农民手中: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实用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因此.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促进两方面的交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wwW.133229.CoM

1.2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地区农民收入差异

从国际经验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速度越快、途径越多.农民得到的科技信息越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越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就会增加.农民脱困时间就会缩短。另外.农业科技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作用也不同。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农民更容易获得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科技采用率高.农民收入增加也比较快因此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在落后地区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的宣传力度.不仅会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也可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地区收入差异。

1.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今国际农产品竞争不仅是数量竞争.重要的是质量竞争.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安全.发达国家不断提高技术壁垒.检测标准越发严格.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屡遭限制和退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则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这就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因此.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的有效利用和拓宽将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速度。

2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主要有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其中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属于大众传播,农技推广站、农民培训班等属于人际传播

2.1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成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郭绪全等人的调查显示(表1).大众传播方式之一的电视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占据主要地位.近36%的农业科技信息是通过电视渠道传到农户手中(因农业科技信息到达农户才算是真正达到了传播的目的.故仅引用了调查数据中农户承认的自己所获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渠道).这也与近年来中国电视普及率大幅度提高直接相关截至2006年中国农村的彩色电视普及率为89.43%(表2)

2.2网络即将成为不可替代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和网络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电脑普及率还远远低于电视和广播等传统的传播工具(表2),但从网络的发展速度和对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来看.网络将会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着传统传播渠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农村每百户中电脑拥有量为2.7台,比上年增加了0.6台。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至2007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达到374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同期城镇网民规模达到1.2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1.6%。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城镇差距很大.但网民规模差距在逐步缩小随着农民在外打工人数增加,农村电脑的普及率将上一个大的台阶。

2.3农技推广站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对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视.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日趋完善。各级农技推广站的作用大大增强。表1可看出农业科技信息的人际传播大约占1/3.其中镇政府农技推广站为主.农民反响较好从2007底开始.我国开始实施信息大篷车、培训教室和农业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等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发放农业科技资料。成为农民学习农业实用技术的重要渠道。

3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是目前农业科技信息量多.但部分信息内容不全.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或应用后会产生的不利影响等不为农民所知:信息针对性不强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二是由于信息传递双方对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的认识不同.双方对各种渠道的利用程度也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科技信息传播者认为农民主要从培训班、推广站和电脑等获得农业科技信息.他们在传播过程中也更容易采取这些方式传播但调查发现农民的大部分农业科技信息是从电视等大众传媒中获得。

三是农民整体素质还需要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偏低200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超过8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不足15%(表3).

远低于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25岁以上的农民中.有17%的人完成了高等教育.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15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一些农业科技信息语言太过专业.农民无法理解.这些技术在农村传播的可能性比较小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民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一些最新的科技信息无法传播到农户一级.即使农户接触到了,也因为文化水平所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无从应用。

4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

4.1农业科技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更加精准

目前国家正在逐步改进农业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从长远来看.网络和手机等信息平台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农业科技信息量将继续增加同时.农业科技信息在传播渠道的入el审查将会更加严格.只有经过考证的农业科技才能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国家对网络传播媒体的管理将大大加强农技推广部门的农技介绍也将更加全面.各种农业科技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也会传达到农民手中各级政府和传播媒体针对本地区适用的农业科技的宣传将增加,实用技术将进一步得到转化.农民更容易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实用农业科技信息。

4.2各种渠道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能力将大大增强

除了继续利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体外.信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站等方式将得到积极利用。一是政府加大了对网络信息服务设施的投入、全国范围的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将全面建立。二是传递双方的互动将进一步增加.农民和专家将利用网络和移动通讯工具进行互动交流.双方关系进一步紧密。是农技推广站管理和支持力度将会加大.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真正掌握农业科技的农技人员将不再限于县级以上的农技推广站,乡镇一级的农技站将从农药、化肥或种子销售机构转为推广机构,发挥应有作用

4.3农民素质提高将使农业科技信息利用率提高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具体实施者.农业科技信息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民的素质决定的。从表3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收入越高的地区,农民受教育水平越高,农民通过科技致富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我国政府提出了要建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目标.努力提高农民素质一是全面贯彻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将有助于提高未来农民的素质。二是加大对成人的再教育和培训投入,定期(加不定期)举办针对农民的免费农业科技培训班.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与现实接轨.针对性强.符合当地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在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下,农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信息将得到有效利用.农民配置有限资源的能力和农业生产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5篇:信息传播的作用范文

传播学研究的一大特色是善于运用图像模式对传播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引入模式方法为全面考察档案信息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与自己的思考提出一个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思。

一、传播的一般模式

模式实际上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既可以表现静态的结构,又可以进行动态的描述,并且以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存在。

最早的传播模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斯多德模式,它扼要地提出了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说话者、演讲内容、听众、效果及场合。而在传播学上具有奠基意义的传播模式是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五W模式: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渠)。然而,五W模式忽略了传播的反馈要素,仅是一个单向线性传播图式,事实上人类的传播活动并不是一个被动直线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继承性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此后很多学者在五W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传播模式,如1954年威尔伯·施拉姆提出的高度循环性的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1967年丹斯提出了著名的螺旋模式,为某些循环方式无法描述和解释的传播现象提供了最好的图解。

由此可见,传播模式有一个积累、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其演变经历了一个从单向线性到双向循环,由要素性到结构性,由静态到动态,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是我们分析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与结构模式的基础。

二、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成

广义的档案信息传播包括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和私人档案拥有者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偏向于公共组织传播,而私人档案信息传播则倾向于人际传播。本文所讨论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指的是档案馆的档案信息的交流传递过程。

档案信息传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传播,其传播活动本身既属于传播活动的大范畴,具有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同时由于它的传播对象——档案信息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其传播方式、活动规律无疑又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因此,只有建立在共性与个性有机契合基础上的模式,才能反映出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档案信息传播结构涉及到诸多复杂因素,这里进行的模式分析主要是考察其传播过程中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足以形成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基本框架结构。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和反馈。这五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循环互动,共同构成了这样一个传播过程:

附图

1.档案信息源。即各种各样的档案资料,包括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通过档案馆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地收集进馆。

2.档案馆。在档案馆中,经过整理、鉴定、加工等常规程序将档案信息有序化,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传播方式传递给相应的档案信息受众。

3.传播渠道。包括公共组织传播渠道和大众传播渠道。档案信息传播者可以决定档案信息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际需要选择一定的传播方式获得相应的档案信息。

4.档案信息受众。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还包括主动或者被动接触到档案信息的人。

5.反馈。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效果的反应信息反馈给传播者之后构成了一次传播流动过程,传播者根据受众的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档案信息传播。

在上述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档案信息既可以进入大众传播系统转换为其他形式,从而进入人际传播、市场传播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也可以直接进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传播者在一般传播模式中主要是作为信息源的传播和报导者身份出现,而档案信息传播者既是档案信息的收集者、整理加工的把关人,更是承担市场及公共渠道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中介人。档案信息受众也比较复杂,既可以是大众传播的直接受众或消费者,也可以是公共组织传播的档案用户。不同的传播渠道和方式中的传播对象是复杂的、多元的,这是由传播途径的多元并存和传播对象存在的不同社会角色等方面因素决定的。受众的反馈活动是检验传播取得什么样的效果的重要环节,一般是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三、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分析

1.传播的起点

一般的传播模式都以传播者(个人或群体)作为传播的起点,传播者将已经准备好的信息传递出去,笔者认为这种传播起点是不适用于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

近年来,档案数量的急剧暴涨与库房容量相对有限的矛盾一直困扰着档案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档案馆加大了鉴定工作的力度,并且提出了要介入文件管理流程进行前端控制,以保证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最多、最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档案馆对档案信息源的鉴别、选择、收集工作成了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理应是档案信息传播的起始。如果把档案信息源置于档案馆之后,人们很容易误认为档案馆的传播任务只是将已经收藏的档案信息传播出去,而档案馆对分散在社会中的大量的档案信息的选择、收集这项基本功能就突出不了了。

档案馆馆藏的质量是传播活动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馆藏就不可能有好的传播效果。我国档案馆馆藏结构不合理是老大难问题,以这样的馆藏为基础进行的传播活动效果不理想是意料之中的事,因此,应当把档案信息源提前到传播者之前,强调档案馆的“把关人”作用,严格控制进入档案馆的档案资料的比例及质量,优化馆藏结构,为档案信息传播打好基础。档案馆一些中心工作的开展需要馆藏以外的信息,例如举办展览,光靠馆藏不够,必须搜集馆藏以外的信息作为补充。因此,档案馆深层次上的档案信息传播并不仅仅是将馆内有序化的档案信息传递给受众这样简单,其真正内涵应是将分散在社会中无序化的、有用的档案信息经过整序、加工之后传递给受众。

2.传播渠道

档案信息传播的渠道包括大众传播渠道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两种,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为主。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所公布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的作用及利用档案的规章制度,接触、了解、选择档案信息,清楚档案信息的出处,了解利用档案信息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亲自到档案馆,运用档案馆所提供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全宗索引、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专题目录等)查询馆藏内是否有符合自己需求的档案信息,并将查得的需求信息转换成信息代码,向档案工作者提出受传需求,档案工作者据此通过档案阅览、档案外借、制发档案复制件、制发档案证明或咨询服务等形式传播档案信息,也就是档案馆的利用服务工作。由此可见,档案馆在档案信息传播中担任中介的角色,是档案信息受众与档案信息间联系的桥梁,在社会档案信息资源无限扩大与受众个性化需求之间建立起对应的关系。

此外,在一般传播模式中,整个传播方向是单向式的,即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对传播渠道是不具有支配性和选择性的,是完全被动的。而在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在传播渠道和受众之间的箭头标志是双向的,即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渠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于档案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档案信息传递最终究竟是通过哪一种渠道进行,不仅传播者有决定作用,受众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是由双方共同决定的。

3.档案信息受众

传播渠道的多元性也决定了档案信息受众具有数量众多、构成复杂、分布广泛、分散流动的特点,因为档案信息传播的信息是为大众提供的,大众的外延可以涵盖所有的人类社会成员,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档案信息传播的内容。从可能性上讲,在档案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大众即档案信息的受众。但是,从现实上说,只有当大众介入档案信息传播过程,采取某种主动行为,比如去档案馆阅览室阅览档案、看档案杂志、参加档案工作会议等,才能成为档案信息传播的受众。因此,严格地说,档案信息受众是指档案信息的利用者和接触者。

一直以来,档案界将档案用户视为档案信息受众的全部,事实上,档案用户只是在档案馆以阅览、复制、摘录档案信息或者制发档案证明等形式使用档案的直接利用者,而在档案公布、档案宣传、档案编研产品的发行、售卖工作以及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接触和阅读档案信息的人应当也是档案信息的受众,因为通过与档案信息的接触,接触者的态度和行为也可能会有所改变,从而产生不同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因此,根据传播渠道的不同,档案信息传播的对象可分为大众传播的直接消费者和组织传播的公共利用者,具体来说,既有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也有观众、听众、读者、网民等等。

4.反馈

传播活动的最后结果就是受众接收到信息,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论是好是坏。但是,如果受众不把取得效果的信息回传给传播者,传播者就不知道自己的传播最终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样的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因此,一个完整的传播模式必须建立一个反馈信息机制。笔者在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也把信息反馈作为其中一个基本要素。

信息反馈是档案信息传播后所产生的信息回流,是检验传播活动效果的重要环节。由于传播渠道与受众的多元性,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活动同样具有多向性和复杂性,除了反馈到传播者——档案馆,还会反馈到传播渠道中的大众传播组织——报纸、杂志、电台等。相对来说,向大众传播组织的反馈一般是迟滞性的,而向档案馆反馈则是直接性的,一般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信息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告诉档案信息传播者应该继续传播,也可以是要求档案信息传播者改变或者纠正原有传播内容或传播方式,然后再进行传播,或者是要求停止传播。档案馆根据相应的反馈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进或提高原有的传播内容或方式,定能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四、结束语

构建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是使档案信息传播研究适应传播现实变化的一种尝试,在帮助了解档案信息传播过程的同时,揭示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中获得对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宏观地把握和全面抽象。尽管本文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比较简单,但已抓住了问题的主要方面,突出了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反馈等档案信息传播的基本问题。通过这个模式我们能够简明又清楚地了解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和过程,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周庆山《文献传播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

2.田野,张长海《传播学视野下的档案观念和档案工作》档案管理,2001(1)。

3.田野《档案信息传播的形态:利用,编研、宣传、公布》档案学通讯,2002(2)。

第6篇:信息传播的作用范文

一、档案信息传播概念界定

信息传播学理论是将传播学已有的理论和信息与技术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在理论指导实践过程中,建立信息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具体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信息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建构问题。一是作为信息与技术学科群中的信息传播学必须借鉴大众传播学研究发展的经验和成就,必须从关注的焦点、研究方法等这些大众传播已经成熟的研究范式中汲取营养,传播学领域已经公认的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在这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典范。二是从当前传播学研究中已经建立的各种理论体系当中汲取营养,梳理传播学已有的理论结合信息与技术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形成解决信息与技术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以此形成解决技术促进信息传播效果和效率问题的一套信息文化传播理论。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基于互联网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活动。

档案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原始的历史记录,记录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情况,是人类传承和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他文献无可替代的作用。人类保存档案以及开展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档案信息的传播,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但是由于档案是人类活动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历史记录,其内容不可避免地具有非系统性、欠条理性、分散性等特点,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档案信息的传播,需要档案信息工作者在提供利用中,对档案信息进行整合、管理和开发,档案信息的文化传播服务工作也就应运而生。

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就是档案信息的传播工作,其本质就是一种信息的传播模式。因此,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档案信息无疑也是信息传播行为的一种,同样存在着传播者、内容、渠道、用户、效果等诸多问题。

二、档案信息传播的内容分析

1、档案信息生产的内容分析

根据传播学中的内容分析,档案生产的产品要符合社会的主流文化特征,档案馆馆藏的档案种类繁多,不可能也没必要对全部档案资料进行生产。档案是国家的文化遗产,应把它与个人的历史、文化探索等需求联系起来,真正发挥档案文化遗产的作用,为大众服务。过去众多的档案生产产品主要侧重于公务利用、学术研究、落实政策或工作查考等方面,对于广大公民来讲,那些生产产品就是一堆堆枯燥乏味的材料。为此,生产工作在选材上要选取那些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具有特色的产品。

档案生产可采取多种形式,注意宣传档案的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凭借档案特有的稀有性、珍贵性吸引注意力,可以介绍档案工作和利用档案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典型事例,或介绍馆藏档案内容、价值和作用。

对于高校档案的生产工作应以服务教学、科研和对外交流为主要目标,突出高校档案生产的特色。高校校史是高校发展历程的反映和总结,内容涵盖了学校发展过程中教学、育人、科研和服务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工作,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生动写照。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人才,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效率,许多高校进行合并或设立新校区,扩大了办学规模,改善了办学条件。但是对于高校来讲,管理体制上的合并、调整只是高校合并的外在形式,而真正意义上的高校合并应在于形成融合的校园文化。以创造团结和谐、开拓奋进的良好氛围,增强合并后高校校园文化的协调融合功能。

2、档案信息生产的媒介分析

如果说信息是物质过程的思想内容,符号是表达信息的外显形式,那么媒介就是负载符号的物质实体。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等新的媒介不断产生。新媒介使人的感觉借此得到了延伸,为文献信息的聚焦与提供利用、信息共享提供了技术保障。

对于档案信息生产工作来讲,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利用这些技术使档案信息资源传播服务面向用户、贴近用户的心理和感情并影响人们的行为,不仅要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而且要对用户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实践表明,档案中蕴涵的历史知识不是没有用户,而是缺乏具有足够吸引力的传播方式。故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档案生产工作,通过网络编辑技术将档案的原貌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集文字、声音、影像、图片、动画、音乐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生产产品大大增强了档案生产产品的可读性与可查性,更容易获得广泛的用户。

3、档案信息用户分析

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代表的用户研究确立了用户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用户中心论”的提出,使得用户不单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而且是信息、媒介以至传播者的最终检验者,用户是档案信息传播活动中又一个活跃因素。作为传播主体的档案信息生产者,需要认真研究不同用户群体的特点,根据用户的动机和需求,采集、加工和传播具有鲜明个性和吸引力的文献信息,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用户的内在动机,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接受传播活动。另外,还要适当地利用用户的外在动机,使其逐步转化为传播者所希望的那种积极的、主导的内在动机,进而提高传播效果,促进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

过去档案信息生产工作处于“以我为主”的局面,利用者的意愿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与档案生产工作的根本属性――服务性相背离。毕竟,在档案生产工作中,是否满足利用者的需求才是档案生产工作绩效考核的唯一标准。今天在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下信息传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互换的;绝大多数信息都是公开、共享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立体的;每一个公众都可以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控制接受信息的内容、数量、时间、品位、组合,自主接受信息,不受制于媒介。

4、档案信息传播效果分析

档案信息传播效果是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效果问题是整个传播活动的中心,这个问题贯穿于传播活动的全过程,设定效果的实现需要传播者、用户的良性互动,需要具有相当质量的信息,需要畅通无阻的传播通道。所有这一切协调运作的结果,就是满意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的获得。

档案信息的传播效果包括用户的认知效果和情感效果。档案生产产品的传播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从信息内容上讲,一方面档案

信息的原始记录性使之比其他信息更加真实、可靠而成为人们的首选,另一方面,网络上多媒体化的档案信息对人们感官的冲击力,对情绪的感染力更强,更有利于情感效果的获得。情感效果是使用户长期关注档案信息的重要因素,而信息传播者要想获得良好的情感效果,就必须在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注意启发和激起用户的感情共鸣,达到与用户在情感上沟通的目的。为此,档案生产产品应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档案的原生信息进行加工,使之便于理解和记忆。

档案信息生产工作若想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还需要建立一种信息反馈机制。一个完整的传播模式必须建立一个反馈机制。信息反馈是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信息回流,是将信息资源开发及传播中所产生的有关作用和效果的信息搜集回来,并对信息资源的再开发起调节、控制作用,以提高信息开发工作的科学性。通过分析反馈信息,使档案生产工作者掌握生产的规律性,如“什么样的档案信息及传播方式才是用户喜爱的,档案信息开发的广度、深度应如何进行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等”,以便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档案的生产工作,传播档案文化。

5、档案信息的分析

档案公布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工作,传播者在公布档案时应十分熟悉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在自己的公布权限内,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技巧,公布可以公开传播的档案内容。在遵守法规的同时,要灵活应对某一时期计划传播的内容,如对于那些涉及科学、技术、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档案可视具体情况早于30年开放,而对于涉及国家安全、领土完整、民族团结等的档案,则可以晚于30年开放。同时,对某一时期可以开放的档案,在实施公布时,还需进行选择,使之与用户的利用需求达到最大限度的吻合。此外,还要尊重用户在获得档案信息上的平等性。既要重视有明确利用需求的利用者,又要重视那些有潜在利用需求、可能会随意浏览的接触者;既重视公务档案的用户,又重视私人档案的用户,发挥公布后档案信息传播范围广的优势,不断扩大用户群。

6、档案信息的宣传分析

在传播的初始阶段,传播者的信誉和专业权威性对接受者的影响非常大,这时,宣传者最好选择档案界的权威人士或在业界或学术界比较有名望的档案人员。但应注意的是,接受者关注的还是信息内容本身,因此,提高传播信息的质量还是根本。

档案宣传还应认真分析接受者的特征。一般情况下,归属意识强、性格内向、自我评价高、信息感受性差、进攻性强的人不易说服。针对这些人,应适当增强宣传的力度并更加重视宣传的技巧。

三、档案信息传播的文化构建

诚如以上内容分析,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的实质是为社会各界提供档案信息的利用,档案信息的传播实质是档案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因此,档案信息的文化构成是各种档案信息资源系统通过传播而构筑的社会现实。没有档案信息资源的创造、处理、交流,就没有档案信息的文化生存和变化。因此,对于档案信息的文化研究,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于档案信息的文化传播研究――档案信息的文化传播媒介是档案信息文化发生的场所,也是档案信息文化的物化。档案信息的文化传播新理念着重体现在3个方面。

1、档案信息文化传播的新理念

在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环境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语言资源的生产、共享和传播,而在以信息为中心的档案信息文化环境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档案信息资源的生产、共享和传播。其间,档案信息资源的生产、共享和传播格外突出。

档案信息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是以独特的传播领域与环境来完成的。档案信息文化的生产对象,已不再仅仅限于那些纯粹文献物质性的产品,而是越来越多地生产“档案数字信息资源产品和文献产品”。在两类的档案信息资源产品中,人们传播的不只是纯粹的文献物质产品,也不是一般的精神产品,而是将档案信息的文化精神产品通过传播的独特方式进入人们的传播领域。这些,都将非常集中并突出地反映在传播学的新领域、新环境――档案信息的文化传播领域与环境的研究中。

2、档案信息文化新的传播方式

形成以上传播关系变化的基础当然是档案信息文化在今天接收条件的变化和接收对象的变化。前者,主要是指档案传播模式的巨大转型,而后者主要是指传播的接收对象已从纯文献精神产品的接收转换为精神传播品的接收。对于后者,“纯文献精神产品”与“精神传播品”二者是有着一一定差别的。显然,档案信息资源构成了档案信息传播者的主体,档案信息资源构造了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现实。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揭示了现代信息传播时代,日常档案工作形式已经发生显著的变化,档案信息资源的传媒,是无法拒绝信息文化资源需求对当代档案工作发展的重要途径。

正因为如此,在传播服务中,文化传播者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西方有学者指出,在传统档案文化转向档案信息文化的结构性变迁中,一方面出现r范围深广的抽象与直露分离的过程,另一方面传播者正在转变为观者。这样的分析是非常有力和独到的。档案信息的文化从“抽象”的媒介中走出,转而对档案媒介“直露”予以青睐;档案信息的文化从“封闭查找阅读”到“数字开放观看”,这些,都在说明档案文化传播发生着结构性的变迁。

3、档案信息的文化传播体制

第7篇:信息传播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 媒体融合;科技传播;影响;拓展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130-02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和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媒介开始了一场新的变革与融合。尤其是随着“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媒介融合真正实现了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变,并逐渐成为当今媒介发展的主题和信息传播(包括科技传播)的重要渠道。媒介融合不仅对传媒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也给科技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新的问题、变化与要求,将在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何拓展科技传播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与探讨。

1 媒体融合:多种媒体在新技术环境下结合与共存

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与数字技术等多种现代化传播技术也快速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普及运用。这些新的传播技术使当前科技信息传播的速度明显加快,成本大大降低,传播形式也变得多样化。尤其是网络与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传统符号整合在了一起。网络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提供了新型的传播平台。

在当前科技条件下,我们通常所指的媒体终端主要包括手机、台式电脑、移动电脑、数字电视、楼宇视屏、户外电子广告屏等。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对以前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整合,产生了一些融合性的传媒手段,主要包括网络视频、网络期刊、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这些新型的传播方式也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广使用。以信息传播技术与数字技术为主导的媒体融合,除了对传统的几大媒体进行整合以外,互联网也通过对自身技术的运用,开发出了网络论坛、博客、播客、SNS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型传播渠道工具,这些新型的传播渠道受到大多数年轻人的青睐以及热烈追捧。

科技的快速发展不仅催生出形式各异的新型媒体,而且为媒介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

同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新媒体都是借助数字技术和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尤其是网络、数字传输技术等。目前阶段我们所使用的新媒体大多都是作为一种虚拟平台,为信息的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开辟了新渠道。“在这个新的商业模式中,信息的传播渠道由电信的运营商提供,而信息本身由新媒体提供。虚拟平台不只是通讯公司建立的,他们只是修通了信息高速公路,让这条高速公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是那些能够提供新闻和综合信息的媒体,尤其是跨国媒体,如雅虎(Yahoo)、新浪(Sina)等”。当前已出现一些新媒体和电信运营商通过这种商业模式相互融合的案例,例如新浪网和中国电信的相互合作,还有中国移动持股凤凰卫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所带来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已基本成型,这将会成为未来媒介融合发展的新趋势。目前,尽管不同模式的媒体融合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还是应该对其抱有乐观积极的态度[1]。

2 媒体融合对科技传播的多方面影响

媒体融合带来的不仅仅是媒体传播技术以及媒体机构之间的变革,媒体融合同样不可避免地将对科技传播方式、传播效率、受众接受乃至传播内容等多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

2.1 媒体融合使科技信息传播具有多媒体性和综合性

科技信息传播的多媒体性主要指通过互联网这一传播平台,综合多种数码产品设备提供的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功能。多种媒体的融合不仅保证科技信息传播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还使得科技工作者更加方便地针对某一传播主题,综合多种媒体传播手段进行多方面的传播。同样,受众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途径获取科技信息,多方面、直观生动地了解与掌握科技信息,实现科技传播的综合效果。在科技信息的综合性和丰富性方面,网络媒体和其他新媒体也是占有优势地位。互联网络可以无限拓宽信息存储和传播的时间和空间。它拥有海量存储科技信息的功能,公众能够利用搜索引擎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从复杂多样的科技信息中获取并引用,并且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技术将信息进行快速、准确地传播,信息内容丰富而具有综合性,并便于检索和引用。这些都为科技传播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2.2 媒介融合提升了科技信息的传播效率,加快了科技信息的更新换代速度

媒介融合极大地提升了科技传播效率和信息传播速度。“借助于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了科技信息的即时上传和即时接收,大大减少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所占有的时间,提高了传播效率,而且还加快了异地科技信息的交流速度,使科技工作者能够及时地更新科技信息的内容,了解科技信息的最新发展动态,发表自己的相关主题的科学见解”[2]。新媒体对科技信息传播效率提高的推动作用不仅仅只是针对科技传播的主体,作为传播客体,广大的受众,同样也能随时随地的接受科技信息,主观能动的去选择和接受自己喜欢或者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传播主体和客体两者传播效率同时提高,才能展示出媒体融合对科技传播效率的巨大作用。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科技的更新不再以年、月、日来作为计算单位,而是以时、分、秒来计算。因此,在科技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时效性。

2.3 媒体融合改变了受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方式

媒体融合改变了现代传媒信息的传播手段,缩短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传统的大众媒介进行科技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主要是一种单向的传播,缺少互动。而新旧媒体融合以后就变成了一种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模式,传播主体不再是仅仅提供少量、单一的信息,而是给受众提供一个可以选择传播内容的广阔空间,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同时,新媒体以其技术优势对受众目标进行细分,满足不同受众提出的不同要求,改变传统媒体量化生产的模式,转为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因此,当今的科技传播要积极利用媒体融合的优势,牢牢地把握自己的受众,影响更广大的受众人群。

3 媒体融合环境下拓展科技传播的渠道

当前科技传播的媒介技术融合趋势逐渐加强,通过全媒体平台进行科技传播成为一种必然。在媒体融合的新传播环境下,想要拓展科技传播,应该注意几个方面。

3.1改变传统的传播观念

新媒体科技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和接收的方式。作为科技工作者,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想要在新的媒体环境下顺利地开展好科技传播,就应当摒弃单纯依靠传统媒体来完成传播内容的想法。在当前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媒体工作人员在思想观念上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将科技传播与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紧密结合起来。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科技信息的消费需求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科技传播开始出现娱乐化倾向。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科技传播理念,积极对其进行理念和模式上的创新。例如探索频道Discovery就模仿体育频道“娱乐+体育”的模式,开拓“娱乐+科学”的科普影视新作品形式,并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作为科技传播,科学性不是唯一要素”[3]。我们只有突破原有传统传播思维的束缚,才能开创一个新的科技传播思路。

3.2 充分利用新的传播技术进行传播

在媒体融合环境下,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媒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大部分传播技术、工具、以及传播方式都是建立在互联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得益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科技传播的方式与手段更加丰富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科技信息传播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传播技术的变革与更新,通过互联网技术对传播媒体进行技术改造、增加传播手段、拓宽传播渠道等。另外,互联网通过技术手段将各种传统媒体的优势集合在一起,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方式,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形式。因此,我们在今后进行科技传播时,要善于运用新技术、采取多种媒体综合方式来收集和传播科技信息内容;要学会善于使用各种表达形式,例如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综合起来进行制作和传播。近期有些科研论证、演示,科普宣传就利用三维动画、3D视频技术,大大增强了人们的视觉感,缩短了人们心理距离感,受众更加容易接受与理解。

3.3 注重强化受众意识,采用生动通俗的形式传播科技信息内容

过去在科技传播时,信息的传播者较少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传递的科技信息对于受众而言往往内容晦涩,难以理解接受。在媒体融合新的传播环境下,科技传播在传播方式与内容方面应该适时而变。要对受众本位意识进行强化,坚决遵守科技信息传播的贴近性原则,确保科技传播的信息通俗易懂,便于

接受。

由于科技传播主要面对的是公众,因此,想要达到精准地传递科技信息与科技知识的效果,在科技传播的过程中必须以公众的偏好和接受能力作为选择科技信息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的标准。在科技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作为传播主体的记者、编辑首先要尊重事实,在科技信息的编写过程中要贴近读者,写作的内容要设法让读者感兴趣,要有新意,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把信息传达给读者。在科技信息的创作过程中,科技传播者也应在内容表达上实现多元化、多样化。从而精准地做好科学知识的传播、阐释工作,让读者和公众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科技信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在传播方式上,除了运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外,还应提高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使用频率;在使用文字、图片来传递科技信息之余,还应通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丰富科技信息的传播内容,增强其生动性、形象性,从而收到较好的科技传播效果。

4结论

综上所述,当今媒体融合趋势和媒介发展新格局不断丰富和改变着科技传播的方式和内容。媒体融合有效推动了科技传播方式的变革,新媒体技术的突破和媒体间的多种融合不仅使科技传播在技术上有创新表现方式,而且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使科技传播在内容上也有着量和质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进一步更新科技传播观念,不断拓展科技传播渠道,综合运用新的传播方式,强化受众意识,采用生动通俗的形式传播科技信息内容。进而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技知识与科技素养,为促进科技进步与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做出较大的

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立波.媒介融合建设多科技传播平[J].科技传播,2010(02):206.

第8篇:信息传播的作用范文

1前言

数字化的兴起,使图书馆的信息传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传播媒介的广泛采用,将对图书馆的运行模式产生深远影响;读者权利意识的觉醒,也推动着图书馆加快角色转变……新兴信息传播形态和阅读形式体现出的特征在根本上决定着其对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产生何种影响。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手机图书馆,探讨手机作为传播介质对信息传播模式的影响及其对媒介形态的作用。

2手机图书馆的信息传播过程与影响

2.1手机图书馆信息传播的过程模式

传播学理论认为,传播过程由谁(who)——说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对谁(to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s)等5个基本要素构成,简称“5W模式”。这一线型模式界定了信息传播的基本过程。图书馆的本质是信息传播,其传播过程至少也必须具备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接收者4个基本要素。其中,传播者就是图书馆;传播的内容即作品信息,是人类创作的、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传播媒介是指用于负载、扩大、延伸、传递作品信息的物质实体,可能是图书、音像制品、报纸等;接收者是信息传播的“终点”,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一个组织。

可见,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基本上完全符合大众传播的线型模式,即传播者(图书馆)——内容(作品信息)——媒介(出版物)——受众(读者)。然而,这种单一的线型传播模式的缺点比较明显:①缺少反馈,单向行进的信息传播模式,传播周期较长,受众只能被动接收;②实物形态的传播媒介导致传播内容与载体不能分离,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影响传播效果。手机图书馆的出现,较好地弥补了这两个缺点。

在手机图书馆中,传播过程依然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接收者4个基本要素构成。然而,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其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传播内容演变为表达作品信息的代码(无形形式),其特征是可分离性、可复制性、可共享性;作为通信工具的手机则充当了信息的传播媒介,其特征是“交互性”。当然,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信息传播形态,手机图书馆是借助移动通信网络进行图书信息传播的一种模式,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它的出现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图书馆作为信息传播的功能和本质,改变的是传播内容的形式与传播媒介的形态。

2.2手机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比较

2.2.1信息传播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信息的个性化、分众化服务是信息传播的发展方向,而手机本身就是个人消费品,基于手机的媒体自然更符合信息服务个性化、针对性的发展趋势。手机媒体所拥有的技术平台足以保证其在未来发展为包括用户需求分析、信息定制、信息分类、自动分发、用户反馈等系统在内的信息服务。改变了社会信息的流动方向,信息不再沿着某一方向单向行进,而是在立体的网状结构中向多个方向流动。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说过,在后信息时代,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数字化,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信息变得极端个人化,个人化是窄播的延伸,媒介的受众从大众到较小的和更小的群体,最后终于只针对个人。

2.2.2传播内容与载体实现彻底分离在传统图书馆中,实物载体与信息采集、编辑加工、制作和流通等环节合为一体,以实现图书借阅活动的目的——将加工后的作品(实物)传递给广大受众。然而,在手机图书馆中,加工、借阅环节出现转型,信息的内容与载体实现彻底分离。知识信息从采集、筛选、加工到制作、存贮、转换,再到传递,完全以数字化信息的形式流动,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物质载体,传播过程就是信息采集加工、存贮转换、传递的过程,加工后的作品知识信息独立于有形物品而存在,信息传播完全脱离了物质载体的限制,借阅图书只需获得图书知识信息的访问和浏览权利。图书内容和载体的分离不仅表现为技术进步,更重要的是完全改变了人们对阅读与信息的本质的认识。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图书馆信息传播的概念,体现了信息传播的本质。因为信息传播的核心内涵就是作品信息的采集加工,信息的传递,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信息传播还原了图书馆作为信息采集加工传播的属性。因此,手机图书馆作为最新型的数字信息传播形态,使得信息传播活动回归编辑、加工和传播的本质特征,彰显出信息传播的本质属性。

2.2.3改变了图书馆信息传播的行业结构及地位手机图书馆使图书馆的传播链发生了变革,传播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因为传播流程与技术基础的变化有了根本不同,手机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参与者甚至主导者。由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越来越趋向于为用户提供一站到位的服务,因此,传播正在演化为“内容产业(ContentIndustry)”的一部分,这使现代图书馆的角色定位更加明晰,即成为“内容服务提供者”(ContentServiceProvider,CSP),也使图书信息传播不再只是图书馆的行为,所有从事内容产业的内容提供者都可能会成为传播媒介,受众的话语选择权增大,加之手机“交互式”的平台,在某种意义上为实现“传播自由”创造了条件。

3手机图书馆作为信息传播形态的补偿性

3.1传播媒介形态的演化、影响与融合

传播理论认为,在媒介形态不断演化的过程中,改变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内容与形式,重要的是它重新建构了人们的感知和思想。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曾经提出“媒介即信息”的著名论断,即人对任何传播媒介的使用所产生的冲击力远远超过它所传播的特定内容。媒介内容延伸并重新组织了人们的感性生活。

为了阐明媒介演化对人们感知和思想的影响,麦克卢汉把媒介形态分为印刷媒介与数字媒介两种,他认为:印刷媒介是人体个别器官的延伸,强调的是人的直线思维;数字媒介则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它加强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关联性与深刻性,解除了专业分工的局限,要求人类发挥自我参与社会的想象力,扩展个人的分析能力。作为新兴信息传播形态,手机图书馆正是数字传播媒介最典型的代表。它在电子图书以及网络图书的基础上应运而生,融合了数字图书馆的特征,是数字图书馆的有益补充。

作为一种数字传播媒介,手机传播的信息类型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集所有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于一体。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I,Pool)认为“媒介融合”(convergenceofmedia)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一体化、多功能的发展趋势。数字技术条件下媒介的融合,是对传统大众媒介的兼收并蓄和传播观念、传播技术的突破,并在此基础上生成综合性的、更加完善的新媒介。数字技术不仅导致了传播媒介的融合,也使信息、媒介和通信等相关产业趋向融合,相互关系越来越紧密,进而这些产业之间以及它们的产品之间的传统界线也将被打破。手机图书馆正是在这一趋势下移动通信技术与传统图书信息传播理念相融合的产物。

3.2手机图书馆的补偿性

数字技术应用导致的媒介融合现象并不意味着人类的信息传播形态越来越少,因为新的传播形态的出现和发展,会影响一切其他现存传播形态的发展。它们共同演进、共同生存,而不是相继进化和相互取代。保罗·莱文森提出了“补偿性媒介”(remedialmedia)理论,他认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功能的补救和补偿。另外,人类发明媒介,以便重新捕捉在初始延伸中已经失去的那部分自然,如照片捕捉住文字中失去的那部分直观形象,电话、唱片和收音机重新捕捉住了语音。从这个观点来看,整个媒介演化进程都可看作是补救措施。而手机图书馆则可视为补救性媒介的补救性媒介,因为它是对互联网、报纸、图书、电台和电话等媒介的改进,是许多媒介的混合与转换,与以往的任何传播媒介都不同。

运用麦克卢汉的“媒介4定律”(放大(amplifica—tion)、过时(obsolescence)、再现(retrieval)和逆转(re—versal))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手机图书馆作为传播媒介的补偿性。他说,对于任何一种媒介及其影响,都可以问4个问题:它提升和放大了文化中的什么东西?它使什么东西过时,把什么东西推到显赫地位?它在刚刚过去的领域里再现了什么?这个媒介达到潜力极限之后,它逆转或摇身一变成了什么东西?媒介定律的四效应不是单一的,相反,给定的媒介通常提升、过时、再现和逆转成某种东西的媒介往往也不止一种。手机作为传播介质,并非只是作为通话工具的媒介,虽然它出现的原动力是出于对前技术时代人们边走路边说话的自然状态复归的渴望。它融合了纸质媒介的书写、互联网的交互、无线通讯的即时移动便捷和E—Mall的可保存可重发的特征,从而发展成为现代社会中最具兼容性和整合性的多媒体形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保罗·莱文森指出,多元性是新媒介的活跃成分,就像是一个有吸引力的盒子,吸进去的越多,发挥的力量越大。因特网及其体现、证明和促进的数字时代,是一个功能集成化的补偿性媒介。而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手机图书馆,则是因数字图书馆的不足而产生的逆转。

数字时代的特征,是用视窗和浏览器选择信息而实现个人化,在数字化之后的时代里,我们期待与之类似的表现个人选择的载体。在这个意义上讲“手机图书馆”将是互联网出现之后,新媒体克服传统媒体的不足,实现自己的一种方式,其传播介质将更适于信息传播。比起有线网络的电脑,基于无线网络的手机媒体对信息的处理更加及时、迅速,互动性更强,从而更符合个体的需要。每一个手机号对应了一个真实的人,规避了网络媒体的虚拟、无序。“手机媒介”的人性化传播特点正是代表未来新媒体的发展方向。而它的这种特性在无形中也将信息传播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转折点。

4手机图书馆建设策略分析

4.1探寻合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

手机图书馆是在移动通信网络上的图书馆活动,因此,建设手机图书馆的关键一是技术;二是内容。一方面,实现手机图书馆服务的技术基础是移动通信网的接入,而移动运营商垄断着通信网络,所以移动运营商介人手机图书馆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他们拥有庞大的用户数据库资源、网络资源、平台资源,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有针对性地向用户推出自己的增值业务。同时,移动运营商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是目前国内任何一家大型机构都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图书馆拥有高质量的内容资源,这是手机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根本和前提。所以当前“移动运营商+传统图书馆”是实现手机图书馆服务的最佳模式。

4.2创新内容资源,提供个

日本I—mode模式为运营商与图书馆之间实现良性互动提供了一个合作范本。日本的电信运营商数量众多,竞争非常激烈,因此,运营商必须联合内容提供商提供最新最好的内容服务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在信息服务过程中,运营商代内容提供商收取信息费,与内容提供商按协议比例进行利润分成。这样可以不断激励内容提供商提供完善和新颖的内容,大家各有所专,从而促进手机图书馆的良性发展。其基本思路就是以用户的需求为第一要素。

4.3多渠道产业链,提升盈利空间

能否盈利是手机图书馆能否良性及高速发展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手机图书馆发展的方向与态势。手机图书馆要想成为优势的信息传播模式,必须要实现盈利并产业化,否则它就只能成为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延伸与补充,而不可能独立,因为它无法承担内容独立的成本。可通过内容服务盈利、广告盈利以及手机图书馆衍生出来的价值链(如通过手机图书馆进行市场调查)等途径实现盈利。

总之,手机图书馆建设应以其信息传播特点为基础,借鉴国外手机信息服务的成功经验,运用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运作手段,解决内容同质化、技术障碍等问题,寻求合理的盈利模式,从而使手机图书馆能够在数字信息传播市场中获得更多优势。

5未来展望

第9篇:信息传播的作用范文

【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 模式 信息传播 网络信息 传播

众所周知,目前有关信息传播模式的模型有很多,例如,以传播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拉斯韦尔模式、申农——韦弗模式、格伯纳模式、纽科姆模式、施拉姆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思模式;以情报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米哈依洛夫模式、兰卡斯特模式、维克利模式、热传导模式、“传染病模式”等。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弱点,即它们是针对一般信息传播的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亟需一种刻画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

1网络信息传播概念界定

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定义,我国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匡文波认为“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光、磁等存储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使用,从而达到其社会化信息传播的目的。”邵培仁认为“网络传播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赖茂生认为“网络传播是基于因特网的各种传播行为和传播活动的总称。”王中义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它汇集了多种传播手段的优势,是更加个性化,更加平等交流的新的传播方式。”吴风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就是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体进行的信息传播。”关于网络信息传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去研究,但不应因为研究者的知识、专业、实践、工作等背景不同而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认识有不同,而是共同探索,最终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给予科学的揭示。

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基于互联网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活动。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电脑是将数据、文字、图像、音乐等信息输入、处理、储存、组合、复制输出等智能化操作平台,是网络信息传播的终端工具;互联网是网络信息的传输通道和交流平台,可以使网络上的人实现自由、交互、即时、多元、虚拟的信息传播;网站则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中继媒介,它为网络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搜索、粘贴、下载、互动、超文本连接等的中转站。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交互性、动态性、虚拟性、全球性特征,同时,网络信息传播还具有多媒体功能和超文本功能、信息传播无序性、主体的隐匿性和个性化等特征。同

2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

模式是一种人为的象征性的设想,是一种思维的辅助工具。就我们研究传播过程来说,可以采用模式简化、去粗存精等方法,高度概括出在纷繁复杂的传播过程现象下的要素、结构。由于模式方法本身具有的优越性及其特点,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来说是十分恰当的,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已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可以深化对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研究。网络信息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统信息传播截然不同的特征,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至今为止最快捷、最便利、最有效的信息传播手段,互联网的发展将人类带人了网络信息传播的时代。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呈网状分布。因此只要上了网,不管是传统大众媒介的职业传播者还是一般用户,都可以向广大的不确定的受众信息,并且能迅速甚至即时地获得反馈,或直接与信息的接受者进行交流。这种信息传播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无法窥见。然而在某一特定的关系结构中却呈现可以预见和重复出现的形式,并且对这一结构具有不易观察到的影响。如果我们引入模式方法,就可以通过“画”一些线条或公式来表示已知确定存在的但无法看到的联系,可以显示这种联系的结构、强度、方向,使已知的要素和关系尽可能固定化,从而明晰网络信息传播的整体形象,把握其内在机制和规律,将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研究引向深入。

其次,可以指导网络信息传播实践的工作。通过对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可以发现网络信息传播过程的特点和运动规律,从而可以指导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运作,才能够有目的地有方向地传播信息,使网络信息传播过程有序化并达到最优化。

3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

目前,我国学者研究出来的儿种较有代表性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各自都有其强调的重点,所以笔者在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时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这些模式,开拓思路,而不是孤立机械地去分解某个模式。

3.1王中义的网络传播模式

王中义等人认为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网络模式。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呈网状分布。呈网状分布的网络传播是无中心的,没有边际,也就兀所谓覆盖面的问题。这种网络模式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网络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人格结构、所处的基本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题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受。

可以看出,网络传播作为人类传播领域中新的一员,较之传统传播模式有这样一些特点:多种传播模式的融合;互动性、平等性强;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手段。

3.2邵培仁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3.2.1阳光模式

邵培仁认为,假如可以撇开传统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惯用形式不论,那么依据网络传播或互动传播的现存状况和发展趋势,用“阳光模式”(图2)来描述和反映是比较合适的。

阳光模式是指以宏观的整体的眼光所抽象出来的,通过信息交换中心(如电信局或网站等)连接各个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创造、分享、互动的结构形式。它包括6大要素和4项要素。6大要素为:①终端机:理想配置应包括个人电脑(具有通话、通信、放音放像、录音录像、翻译、校对、编辑、搜寻等各种功能)、传真机、复印机、自动打印机等;②信息交换设备:这是网络传播的枢纽,要求容量大、性能高、线路多,以便与亿万只终端机之间以及与信息库、大众媒介、信息源之间任意联通和交流;③信息库:包括印刷资料库、声像资料库、档案资料库和各种科研资料库;④大众媒介:是指电脑通过网络与各种传统媒体(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相结合而发展成的新型大众媒介,如网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视频信息等;⑤信息源:如新华社新闻信息系统、路透社经济信息系统、中国经济电讯系统等,也包括电子产品和音像制品生产、制作中心和场所;⑥社会服务:如“三金”工程系统、电脑购物购票系统、社会咨询(股票行情、天气预报、健康与心理咨询)系统等。4项因素是指网络传播中的经验因素、环境因素、价值因素和规范因素。还有,连接成网络的电缆传输通道也很重要,但用无线取代光纤光缆将是一个趋势。但是,阳光模式并非已尽善尽美,随着传播科技的进步以及认识的扩大和深入,它应进一步加以补充和完善。

3.2.2整体互动模式

整体互动模式(如图3所示)不仅要充分考虑本系统与外部世界的复杂联系,而且要重视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共同构成的整体关系以及人类传播的全部现象。就是说,它的基本任务始终是再现整体,始终把各种要素有意识地归并到整体之中,努力找出传播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再进一步“认识”它,“适应”它,“支配”它;而被割断联系的游离于整体的孤立的传播因素是无法认识、无法把握、无法支配的。

整体互动模式中的认识对象既是整体的又是互动的。整体互动模式抛弃了传播的单向性和被动性,突出强调了传播的双向性和能动性,昭示了传播的多向性和复杂性。在研究中,我们将整体看作是互动囚素的整合与合并,将互动当作是整体形态的链条与部件,将二者的有机统一视为对人类传播活动的全面而综合的呈现,也是为传播研究寻找一个辩证分析的模式和途径。

整体互动模式包括了三个系统,即人际传播系统、大众传播系统和网络传播系统。这三个系统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它们将协同并存、互动互进,共同绘制人类传播的三大风景。整体互动模式还包括了构成传播活动的四大圈层因素,即核心要素、次级要素、边际因素和干扰因素。

整体互动模式具有四个特点:①它强调整体性和全面性。②它强调辩证性和互动眭。③它强调动态性和发展性。④它强调实用性和非秩序化。不过,它虽从实用的角度勾画出了传播活动的过程或步骤,但在实际执行中并不一定要以精确的顺序正规地执行模式标明的所有步骤,决策者和传播者也无须对所有步骤给以同样的重视,因为,它可以越过一个或几个要素将信息直送特定的受传者或实施者。

3.3谢新洲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3.3.1网络传播基本模式

将网络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者、接受者、信息、媒介、噪音等进行概括,得到网络传播的一个基本模式,如图4所示。

图4所示的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对网络传播过程的一个粗略的概括。它虽然不能完全展示出网络传播的纷繁复杂,不能明确反映出各个阶段中不同的外在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传播过程的,但是它通过一个简单的图例给我们展示了网络中信息是如何流动的,可以帮助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

3.3.2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

鉴于网络传播的过程非常复杂,不可能对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概述。为了更好地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他们提取网络传播中的一部分—从一个传播者到一个节点—来构造一个具体的模型。这一模式称之为“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如图5所示。

可以看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管是信息的传播者还是受众,都受到一定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传播者选择信息、受众理解信息产生巨大的作用。

网络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传播给受众。受众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几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

这个模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明确指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同一个媒介——网络。传统的大众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较少,而且不太可能通过同一个渠道实现,效果较差。而这个模式反映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可以通过同一个网络,实现彼此之间紧密迅速的联系和交流。

这个模型所解释的仅仅是网络传播过程中的一段,描述了信息怎么从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处传递到—个节点,再从这个节点获得反馈。事实上,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信息到达节点后,除了产生反馈以外,还会经由一个节点发散、传递到其他的节点,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最终形成一个循环流通的网状结构。

3.4郝金星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型

该模型初步阐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考虑到了信息交流的双向过程以及与信息交流方式的结合。为了使模型简化,忽略了信息交流中的噪音和干扰因素。在该图中,粗实线是网络环境下的主要方式,而细实线则是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最左边的直达箭头,表示了没有经过任何终结的“直接面对面”信息交流,最右边的经过“其他渠道”的信息交流表示通过信息的信息交流。“其他渠道”概括了目前除网络之外的所有可能的渠道——信息栈。

应该指出,由于信息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信息创建者也可以是信息使用者,信息者也可以是信息执行者。同一用户在网络条件下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创建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同样,者、执行者和使用者也可以是一个人、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

4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通过对上述几种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找出各种模式的利弊,以及相互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明确这些模式中有益的观点,进而提出“六度传播模式”(如图7)。

为了便于理解“六度传播模式”,首先应明确“六度传播”的涵义。六度传播是指网络信息传播也表现为六度分隔理论。该理论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简单地说,六度分隔理论认为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旧因而笔者借助六度传播来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如图7所示,网络信息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所处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收。这样,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传统的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区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传播给接受者。接受者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四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因此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每个参与者都具有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通过网络,他们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接收其他任意一个传播者的信息,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向网络中的任何一个接受者传递信息。

虽然网络信息传播给每个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用户可以匿名查找和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环境和道德的约束,但是他们仍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具有自己的人格特征,也通过自己的社会经历,获得了一定的自我印象,这些社会和心理因素会对每一个人产生作用,决定他们在网络上的兴趣和偏好,决定他们在网络上寻求什么信息,把什么样的信息输入网络中。

参与者参与到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后,可以通过网络与大量的其他的参与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传递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静态网页、bbs论坛、聊天室、视频和音频等。网络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根据自己需要获得或者传播的信息类型和自己对于传播方式的喜好而选择不同的传播方式。另外,在传统信息传播模式研究中,有对于噪音等破坏信息的因素的考虑。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噪音对信息的传递和解码所产生的影响不会像在传统传播过程中所造成的影响那么大。不过接受者获得信息也会受到网络基础设施、终端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只要必要的硬件和软件需求得到了满足,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信息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