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独立医学实验室管理范文

独立医学实验室管理精选(九篇)

独立医学实验室管理

第1篇:独立医学实验室管理范文

这种医学独立实验室以提供公正的第三方检验为主业,其不附属于某一特定医院或诊所,却具有进行独立核算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资格,是法律意义上独立的经济实体,此外也不受其他医疗机构的管理。虽然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之间,医学独立实验室未形成规模,其开展的服务由于技术的限制也一直局限在很少的领域,但无疑,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出现为医学科学的进步以及为美国完整的医学体系创造了条件。

20世纪90年代,中国打开国门,开始呼吸更多来自海外的空气。伴随着生物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美国的医学独立实验室也在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走上了快速的商业化运作道路。在这一时期,新兴的检验技术,如多份样品同时检验,单份样品多种检验以及多种新兴的自动化实验室设备的应用,为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1994年,我国第一家医学独立实验室——广州金域医学检测中心开始进入医学检验市场,成为我国最早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单位。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医学独立实验室这种新兴的商业组织在我国走过了步履蹒跚的生长期,目前正成为体外诊断市场中快速发展的新兴商业体。

独立,更有内涵

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出现是医学市场发展的必然。其虽然“独立”,但是由于技术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反而更能赢得市场。目前医学独立实验室一般要通过比较严格的质量体系认证,如,ISO/IEC 17025国家实验室认可和ISO9001及ISO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而一些实验室如通过国际医学实验室最高标准CAP认可和ISO15189认可,其检验报告则可被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认。

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出现顺应了医学市场的一种特有的趋势:规范化管理及医学精细管理。

医学检验由于种类多样,有些单一测试的检测频度非常低,很多不常检测项目如在医院开展需要耗费较多的物力、财力和人力,且检测结果不易控制。另外一些中小医院即使开展某些项目检测,但如果样本数量较少,管理不规范则可能产生一定的医疗风险。医学独立实验室正是弥补了大医院和中小医院规范化管理和降低整体医疗成本的需求,通过收集那些成本高、标本量少的特殊项目,使实验频度和标本量均增加。

独立,更符合政策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深层次的医改,其中主要的改革方向就是改变目前“以药养医”的局面。我国医院收入过分依赖药品的现象已毋庸置疑,许多医院的药品收入仍占总收入的40%~50%,过分依赖药品已经成为看病贵的主要原因。目前医药分开的试点正在各个级别医院推开,公立医院将会有充分的动力开源节流,平衡自身的收入结构。而通过外包部分临床检验,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同时借助医学独立实验室,公立医院(尤其是基层的医疗服务机构)可以开展以前无力开展的项目,增加机构自身的业务收入,保证基层医疗机构的运营费用,所以医改政策十分有利于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发展。

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鼓励医院资源集约化,探索成立检查检验中心,推行检查检验结果医疗机构互认,以及后勤服务外包等。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对医疗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和改制,优化资源配置;并要求落实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政策。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医学独立实验室可以优化基层医疗机构资源组成和配置,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在人员和设备配置上均有很大的不足,配置全套检验设备又过于浪费,因此医学独立实验室将成为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项目和提高诊疗水平的良好解决策略。

此外,目前政府大力提倡和普及一些项目,如先天性疾病的产前诊断,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筛查,国家女性“两癌(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以及“城市癌症早期诊断工程”等项目的普及推广等。这些检查的普及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其社会价值远大于经济利益,医学独立实验室可利用自己的分送渠道和遍及各个网点的专业人员,充分发挥在这些项目中标本的快速接收、检验、发送以及服务等一系列程序优势,大大推进这些项目的普及和推广。所以总体看来,医学独立实验室的运作可以衔接好各方面的关系,合理地配置政府有限的人力和财力资源以及医生体系中必须的医疗设备的投入和建设,而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将有助于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快速发展。

投入资金高、回报期长

医学独立实验室以集约化经营为核心竞争力, 由于生产要素相对集中,开展项目齐全,因此一般采用集约化、规模化、信息化、连锁化的商业运作模式,所以医学独立实验室也是一个初期投入资金高、回报期长的行业。据统计,投资建设一家检验服务完善,检测项目在1500项左右的医学独立实验室,大约需要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左右。前期投入高的主要原因在于需要培养大量的检验技术人员,还要进行市场开发和培育以及检验设备的投入。比如一些标本需要在48小时之内保持恒温,运输时间不能超过10个小时,因此就需要实验室的服务体系及物流体系运转要非常顺畅。

不过从其盈利能力来看,如果服务范围较大,那么其收益率其实较高。医学独立实验室最为重要的核心资源是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比如完善的样品和人员信息化管理体系,完善的实验室物流体系等。

我国的医学独立实验室在2000年后开始发力,其中达安、杭州艾迪康、迪安、上海美众在2000年后相继成立。为了扩大实验室的服务范围,有实力的医学独立实验室主要以跨地域连锁化经营的模式来占领市场。另外有些医学独立实验室为了降低成本,保证检测质量,开始尝试集检验试剂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新模式。目前我国主要的医学独立实验室主要有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杭州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达安医学检测中心、上海美众临床检验中心、上海裕隆临床检验中心、武汉康圣达医学检验中心、杭州友好医学检验中心、常德力源医学检验中心和南京临床核医学中心等。目前的市场情况表明,主要国内医学独立实验室企业近几年均取得了明显高于医疗健康行业的增速。如:金域的收入增速始终保持在50%以上,而迪安诊断近期增速也上升到50%以上,显示了检验外包需求尤其是基层市场需求的旺盛。业内人士说,如果一个医学独立实验室的服务范围覆盖周围几个城市甚至可以覆盖一个省,那么它每天的标本量是单个医院的十几倍,由于标本集中检测,只要运营稳定,很快就能收回投资成本,实现盈利。

目前,浙江迪安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在全国建立了13家连锁化实验室,在北京、上海、杭州等重点城市建设有综合性医学实验室,为全国医疗机构提供以服务外包为核心业务的医学诊断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广州金域集团作为国内第一家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目前在全国省会和直辖市共有19家子公司(广州、南京、济南、杭州、上海、郑州、天津、成都、重庆、沈阳、长春、贵阳、昆明、合肥、长沙、西安、福州、南宁、香港)设立了约110家第三方医学实验室。近几年来,金域集团年产值连续五年实现50%以上的增长, 2011年产值6.6亿人民币,2012年年产值超过10亿人民币。目前医学独立实验室的连锁化经营模式可帮助企业构建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已经成为该行业最为有效的竞争策略。

相关体制改革亟需深入

医学独立实验室的主要优势是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这一优势需要建立在大批量的样本处理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大批量试剂采购所带来的议价能力两个方面上。不过,医学独立实验室要获得市场的进一步支持,相关体制的支持依然是必须的。如在美国,就是医保控费改革推动了医学独立实验室行业的大发展。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而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美国老年人口的增加,美国65岁以上的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0%以上。在这样一个时期,医院的医疗仪器诊断费用不菲,新药研发成本上扬,人力成本也在升高。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医疗成果的负责体制、医疗成本控制体制、医疗质量保障体制和医疗资源使用量与成本测算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改革的主要结果就是让很多医院努力控制医疗成本,一方面减少了医院检验的数量,另一方面将成本高的检验项目外包给独立实验室。由于医保对诊所实验室检验采取不报销或者报销额低于其成本,也促使大量私人诊所将标本外送给独立实验室。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独立实验室市场份额已经从20%大幅提高到36%。

反观中国,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在非国有资本进入的影响下正在走向改革的深水区。未来医学市场走向市场化和集约化是必然的趋势。但也要注意到,由于我国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涉及面非常广,普及面正在扩大,因此目前来说医院管理模式和临床检验改革难度较大。

第2篇:独立医学实验室管理范文

【关键词】新实验教学;新教学模式

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体系被基础课连同本科的教学实验室评估工作合力推动,实验中心的管理体系,从老的运行模式,发展成适应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模式[1],建立了更有利的保障体系,为与之相适应、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增强综合效益、被关注都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2]。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综合大学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构建意义进行分析:

1通过建立新实验教学体系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目前国内外有三种模式的基础医学:以器官系统为目标、以问题为基础、以科学为中心。就我国而言,第三种为现有的占大多数的医学教学模式。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存在一定问题,在于:各学科都是有单独的实验室和教研室的。然而以教研室作为实验教学的管理模式存在很大问题,如:①从学科自身角度很少考虑学科交叉渗透的意义,此种对学科的完整性太过强调的特征,从医学技术考虑不足。以学科考虑,使得相关学科内容重叠,实践性教学其自身连贯、系统性无法体现;教师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过分被强调,却忽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遏制了对创新医学人才的培育。②医学这门学科实践性非常强,并且医学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医学生上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培育学生包括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在内的及其重要的途径。而传统意义上的实验教学体系在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的主导地位时太过,因太重视对学生规范化的训练,反而忽略了学生充分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③对于水平相对较高的科研工作困难很多;而且科研技术成果也相对难以转化成实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很不利。

转变实验教学的观念,是问题的关键,解决办法是要充分重视实验教学,为实验教学来进行重新定位,构建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完善科学的医学实验体系。对于这门理论严谨实践性又很强的学科,其根本目标旨在培养基础理论扎实、有较强实践性和创新精神的医生[3]。这一目标的达到,是对原有实验教学体制的改革,该模式能对实验教学模式培养人才方面的要求得以满足。再者说,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复合型人才,本来就是一个历史性的具有前瞻意义的课题。在新体系中,学生为本是最核心的切入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重中之重,其目标是使学生在科研训练和实践创新等能力方面得到提高,使以学生为本不是空谈。

2医学实验的教学体系在实施上需要相得益彰的保障体系

2.1建立独立的医学实验中心是非常必要的

2.1.1实验室隶属于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范畴,是一般的管理模式,而教研室则扮演着实验教学的谋略和实践两个角色。此种把相关学科资源集中起来的方式,有效的对实验科学进行整合配置,在实验教学中心这一大议题的组建上,为实践提供了合理的平台。然而实验教学的内容,仍在延续着理论课的方式,教学组织的实施也在相当程度上给实验技术所涉及到的相关人员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如此管理模式,不仅整合了学科之间的技术手段,完善了教学资源的使用,也对共享有很大的提高。

2.1.2为保证实验教学独立地位,必须独立实验教学体制,这对于实现改革,新模式的建立,以及充足学科和食盐教学平台搭建,具有推陈出新的重大意义。然而这样的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①改变了原有资源配置及利益格局,因改变而随之出现的消极抵抗,良好学科环境的缺失;②实验中心管理上因独立设课而加大了难度,管理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成熟完善;③综合知识成为了教学内容的重点关注,却忽视了学科所存在的界限,影响了对知识技能的培养,相关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牢固与否,也需要专业的队伍去落实,从而根据人才来确定实验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向。这样下来,没有一套完整可行的管理体系,是达不到的。

2.2为了让实验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必须建立科学研发的平台,达到资源共享、科研融合,此种平台是创办科研类、创新类研究型大学的必经之路。对于医学实验的教育而言大多数是纯教学性的,对设备的配置来说,更多的是考虑常规教学需求,很难达到高水平所要求的;实验的教学人员承担的科研项目较为单一,这样一来,就难以提高实验技能,这就制约了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支持推动作用;科研成果没有空间实践到教学内容上来;因平台匮乏,能让学生创新的空间和培养机会少之又少。实验中心和学科建设不能达到很好的互动状态,与这两者之间不能很好的衔接有很大关系。实验教学体系存在如何建设实验室和保证独立性的问题。

3结束语

做到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是医学实验教学的中心环节,统筹规划,细致布局,全面整合建筑设施,并对仪器设备进行管理,使得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相协调,从而对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极大帮助。对实验室规范、现代、科学的管理,有条不紊的建设,引领实验中心更标准,更具体,更具有带头人的时展意义。实验室围绕着科学这个定律,基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用最专业的团队,打造最适应科学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姜静波,柏志全,曾靖容.综合性大学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构建与管理模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03):155.

第3篇:独立医学实验室管理范文

 

实验教学是中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虽然中医实验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显著进步,但是与中医理论教学和现代医学的实验教学相比仍然明显处于落后状态,其实验课程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1)中医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不相适应;(2)中医实验教学观念落后,不少师生把实验教学看作是理论教学的附属;(3)中医实验室规模较小,管理体制不科学,大多数实验室依附于所在教研室,各学科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独立性,致使实验内容重复;(4)实验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创新能力较差,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近年来,中医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中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中医学实验教学课程进行顶层设计,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且符合医学教育规律的“一体化”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及其质量评价标准,逐渐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因此,为适应高校实验管理体制的改革,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系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在中医学本科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多方面的经验,这些经验为解决中医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1我校中医学本科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

 

1.1优化资源配置,改革中医学实验室管理体制

 

我校中医系成立于1999年,建系16年来,坚持继承创新,强化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注重多学科知识交融的培养体系,侧重学生个性发展,以培养现代中医创新人才为目标。在建系之初,由于尚未设置中医学专业实验室,部分实验课程只能借用西医学科的实验室开展,存在着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健全,中医特色仪器较少,实验课程由教研室独立负责及实验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为了中医学专业发展的需要,我校于2007年成立了中医学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设针灸推拿学实验室、外科骨伤学实验室、中药方剂学实验室、中医临床技能实训室、中医综合实验室5个相对独立而自成体系的中医本科教学实验室,并且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强化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落实本科实验教学任务,其中在实验室管理体制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在实验室管理上由“大一统”代替“小而全”,实现对实验室用房的集中调配,控制各学科实验室的盲目扩张,对仪器设备实现统管共用,对实验技术人员统一培训和对各科目实验教学统筹安排,明显提高了实验室管理和建设的效率和效益。(2)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依据实验内容的类同性、仪器的通用性、手段的相关性,构建优化的实验教学模块,建立跨学科、跨方向的综合性中医基础与临床课实验室。比如设置中医临床技能实训室,统筹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眼科学和中医儿科学等实验、实训课程,按学科功能进行调整、归并和重组,实现仪器设备资源优化利用。(3)教研并重,建立本科教学和研究生科研相统一的实验基地。为此在本次实验室改革中,我们成立了中医综合实验室,满足本科动物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和部分研究生科研实验的需要,设立专门实验场地,使其成为教学、科研相统一的实验基地,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同步提高。

 

1.2构建多层次、模块化中医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中医学实验室健康、良好的运行,还需要构建中医学专业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优化实验课程结构,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的实验项目,建立多层次、模块化的中医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使实验教学真正达到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目标。为此我们构建以专业课程群组为主体,以手法操作、基础型实验和研究型实验为内涵的多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其中第一层次为手法技能操作课,该层次实验针对《针灸学》《推拿学》《刺法学》《骨伤学》等科目,这些科目主要以手法技能实训为主,着重于培养学生规范的手法基本技能和临床操作思维。第二层次为基础性实验,该层次实验针对《实验针灸学》《实验中医学》《温病学》和《方剂学》等科目,包括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等基础性实验,属于指导性实验,该层次实验主要在一些中医基础科目中设置,在于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理论的理解和深化。第三层次是研究型实验,主要针对本科创新工程、“挑战杯”项目等设置的实验,该类实验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开展相关科研实验活动,重在科研思维的训练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1.3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建立开放型实验室

 

由于历史原因,中医学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一直处于从属和次要地位,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缺乏中医特色,实验教学方法落后,实验教学信息化程度不足,因此课程结构的优化和实验教学手段的创新是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我系在实验教学培养模式上,依托综合性大学专业和学科资源优势,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和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和完善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以学生为中心,侧重学生自我构建、实践能力锻炼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目前我系积极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在网络精品课程、网上优质示范课程、网络课程及专题学习网站方面取得丰硕成果,2005年以来先后建立了中医四诊专题学习网站、《推拿学》网上优质示范课程,《中医骨伤科学》网络课程等16个网络开放平台,为学生中医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中医临床技能的实训提供了较好的资源库。通过虚拟的实验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开设的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并根据自身学习计划,进行网上预约和选择实验教学项目;同时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的实验设备介绍、实验操作流程教学视频、实验课程考核标准及试题库等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这种开放的实验教学模式,将实验教学空间由实验室延伸到宿舍,由上课时间延伸到业余时间,使得学生对所学内容充分理解、消化和提升,更大限度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创新性。

 

2中医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未来突破口

 

2.1转变实验教学理念,建立国际化标准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在国际化、信息化和学科交叉渗透的大背景下,中医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要抓住机遇,转变教育理念,切实引入国际标准,并结合中医专业特色,深化中医学课程体系的全面改革。通过更新教学观念,从教育思想上建立起“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现代教育观,在实验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建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注重从课程的源头进行总体设计,深化课程体系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改革。目前由于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和渗透越来越普遍,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未来的实验教学将以专业课程群的交叉实验为基础,并有机整合成若干模块式实验课程,发挥同类实验技术和相近实验方法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2.2建立规范化、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要实现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有机结合

 

建立全新的比较完善的中医学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体系,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打破学科和专业界限,探索和实践规范化、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模式,通过将功能性相近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改变传统实验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弊端,因此作为一个教学体系要处理好课堂理论教学、课堂实验教学和其它实践性教学的关系,实现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和统一。目前国家和各省市都相继开展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组建了很多本科学生创新团队,这些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设计、独立组织实施和开展相关实验,取的很多满意的成果,其中很多课题的来源是与所学课程密切相关,是学生从课程学习中延伸出新的研究课题。这些课题的实施,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更提高了本科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未来中医学专业要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积极优化课程结构,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体系,在推进中与大学生创新项目实现有机结合,做到医学教育和科研素养共同培养;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大研究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

 

构建多层次、模块化中医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建设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核心内容。虽然近年来本科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本科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已形成广泛共识,但由于中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其实验教学体系起步较晚,在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建设、课程运行体系建设和考核机制方面与西医现有实验教学体系仍存在差距,这需要我们中医专业的师生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将中医学本科专业实验课程体系逐渐丰富和完善,为社会输送更多地创新型人才。

第4篇:独立医学实验室管理范文

【关键词】实验教学管理;课程改革;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是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并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实验技术手段,观察某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获得实验结果的教学形式。在医学院校的教学中,实验教学环节不可或缺,其对于医学生实践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等方面至关重要[1-4]。因此,首都医科大学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整合教学资源组建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包括医学生物学、医学机能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医学形态学等四个实验室,并于2010年成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实验教学管理(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学进度等)、实验教材的编写或选定、实验教学运行、教学质量评估、考核评价体系、实验教学研究、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3-4]。因此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涉及方方面面,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1实验教学的影响因素影响实验教学的因素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

1.1硬件包括实验教室的面积及其是否满足教学需要、实验仪器设备、实验的开出率以及实验经费等。

1.2软件

包括实验室各项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实验技术人员状况、实验教材、实验教学质量评估、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新实验的开发等。

2实验教学的课程改革

自学校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以来,以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为例,将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三门课程的实验技术内容融合,开设新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新课程打破原有实验格局,是一门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以临床感染性疾病为主线,将病原感染与免疫的实验内容有机融合的综合性实验课程。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密切联系的桥梁课程。本课程淡化学科的系统性,强调以临床问题为核心,以相关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基础。课程涵盖经典的基本性实验,学科融合型的综合性实验和学生参与的设计创新型实验三种类型。同时为充分满足各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针对不同学制、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本实验课程分为4个层次——课程A(45学时)、B(36学时)、C(27学时)、D(18学时)。实验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验证和巩固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科研创新意识[5]。新的课程改革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实验基本操作训练,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常见临床感染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和技术,建立生物安全的概念,熟悉无菌操作规范;通过病例讨论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使学生将理论课所学习的相互独立的各学科知识、学科内各章节知识在实验课中彼此衔接、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对病原感染、人体免疫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有较为完整的综合认识,为将来的医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实验教学的科学化管理

科学完善的实验教学管理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

3.1转变观念

本科教学改革的方向是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型人才。“以学生学习成长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为目标,以内涵发展为基础,推进人才培养”是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题。在此方面实验教学平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实验教学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如开设学生为主角的病例讨论课、设计性实验课、综合性实验课等。同时针对教学中的某些实验环节进行改革,开展了基于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实践性、创新性。

3.2建立制度

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为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建立如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实验室开放制度等。为保证教学质量,建立如教学例会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及详细的备课记录、试讲制度(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助教试讲由主任和全体教师参与并讲评)、检查性听课制度(教研室主任、督导团教师听课)、培训制度(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助教授课前进行实验技术培训及预试验)、教学研讨制度等。对于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还有生物安全制度、生物安全培训制度、感染动物及污染物品处理制度等。

3.3明确责任

实验室由主任主管教学各环节的协调、统筹,教学秘书主管教学的具体安排和落实,实验技术组长主管实验准备工作和仪器的日常维护。每一项实验都有专业实验师负责,从实验前期准备、预试验、实验材料、试剂等,到课后污染物品的处理。大家分工明确,各尽其职。

3.4完善档案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教学档案由教学秘书负责,制度健全。全部档案由电子版和纸质版两部分组成,所有教师可以共享电子版档案。档案的计算机化管理使教学档案实现最大限度地共享,同时也便于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教学档案包括教学文件及资料。如与教学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教学大纲、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简介、任课教师一览表、教学工作总结、教学进度表、实验教案、考核评价标准、试卷、试题质量与成绩分析、教材、教学参考书、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相关材料、听课记录及实验培训记录、教改立项、教改论文、成果、教研活动记录、教学评估材料等。

3.5评估总结

每学期末教研室要开教学总结会议。根据学生座谈会的反馈意见、同行听课的意见以及任课教师授课过程中反馈的意见,对实验教学工作进行评估,评估制度可以有效的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4结语

实验教学是医学高等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探索符合现代教学特色的实验教学方式是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创一流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目标[6-7]。

参考文献

[1]汪华侨,潘实清,吴忠道,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2):70-73.

[2]龚文涛,唐秋莎,李新荣,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172-174.

[3]唐雅玲,危当恒,尹蔚兰,等.创建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10):839-842.

[4]李云,赵红梅,李轩,等.高等医学院校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2):122-124.

[5]梁楠,张晓.医学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94-96.

[6]郑卫红,赵云,张世忠,等.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研究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42-43,119.

第5篇:独立医学实验室管理范文

一、我国高校医学专业教学实验室建管新要求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社会对于医学专业学生提出的要求增多,医学院教学体制也在不断改革,而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硬件设施,教学实验室的建管也在不断改变。

(一)医学教学实验室的体制开始朝着综合化转变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其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逐渐呈现各个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而医学更是广泛的包括了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知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医学发展其突破口,就在于更为依赖生物学和化学、信息技术等的融合。为了让实验室教学工作可以更为适应这种学科融合的特点,就要求建设综合实验室。例如我们可以成立形态学实验室,将解剖学、病理学以及寄生虫学等实验室,合并到一个形态实验室内;也可以成立一个功能实验室,来研究药理学以及病理学和生理学。而对于各种外科、内科和临床学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临床实验室来进行教学工作。根据笔者对我国多所医学院的走访调查,我国高等医学院在长期教学中,大都是采取单一实验室的设置方式,而各个实验室之间都是各自为政实现独立管理,这就很容易出现管理混乱以及设备借用上的麻烦。仪器上的重复设置导致学校教学效率较低,也浪费了诸多教学资源。例如当不同专业学生使用同一设备时,常常出现管理上的矛盾。

(二)对医学实验室进行网络化管理

在医学实验室的综合项目管理中,主要包括了对设备统计的管理、维修管理、报废登记管理等。这些综合管理信息,其特点就是繁多并且复杂。在传统实验室管理机制下,每个实验室都是封闭的,所以在数据上报以及汇总时很容易出现错误。那么在计算机时代,如何利用网络以及电算化来实现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则是核心。

在传统实验室管理机制下,不仅实验技术较为落后,实验教学方式也只是对传统经典理论进行验证,很难完成目前提出的创新教学任务。所以我们应该对此进行改革,集中力量来建设综合实验室,或者实验中心,改进设备和管理机制来实现资源共享。

二、如何做好高校医学教学实验室建管工作

(一)从教学理念入手,在医学高校内树立起实验教改理念

学校应该积极的按照从基本技能到综合应用,再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的原则来进行。第一就是要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从浅到深,从简到繁,按照学科特点来建设综合实验室。然后根据实验室将实验课程编排成体系。建设综合实验室或者实验中心,其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缩减实验用房,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教学设备,提高学校资源的使用效率。而综合实验室或者实验中心的建设,也可以改变过去单一实验室相对封闭的状态,将实验室改变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也可以按照功能来建设综合实验室,例如机能实验室、形态实验室以及模拟实验室和生物学实验室,然后对综合实验室进行统一的调配。

(二)做好综合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

在对医学院的实验室机制进行改革之后,实验室从教研室中独立出去,成立了综合实验室,这样综合实验室在管理机制上,就直属于学校的基础部,改变了过去隶属于教研部的状态,和教研部成为了平等的存在。这样一来学校就出现了实验室的新格局,自然要对此管理机制进行改革。这些都依赖于建设完整的规章制度,处理好实验室与教研室之间的关系,减少各个教研室使用实验室过程中的矛盾。我们要求实验室中心或综合实验室都做好规章制度建设,例如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使用制度以及档案制度,并且结合教研室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来实现对教学管理的规范化。

(三)加强实验设备管理

第三就是要加强针对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在建设综合实验室或实验中心之后,实验设备将不再隶属于某个教研室,在设备归属上将以实验室为单位。而由于各个教研室来共同使用实验设备,所以更应该做好设备维护和管理工作,以免出现纷争。但是目前来看大多数医学院,对此还没有就这几个问题形成共识。所以我们还需要不断摸索可行之路。

(四)采取各种措施来激发新制度的内在潜能

综合实验室或实验中心其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就要求医学院要不断开展岗位培训来更新实验人员的知识储备,提高实验技术水平。在综合实验室发展背景下,还需要实现实验技术人员的通用性。在考核制度建设上,要利用各种激励制度来调动起综合实验室队伍的积极性。

(五)医学院要积极争取各种国家扶持政策

第6篇:独立医学实验室管理范文

基础医学研究是临床发展的动力,临床应用是基础医学研究的目的。然而,从事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的科研人员沟通与协作不够,造成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脱节,医院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结合不够紧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学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医学科研工作者往往精专于本领域的前沿研究,而疏于对自己科研成果的可持续应用及其他领域的发展。因此,很多优秀的基础科研成果中能够转化到临床应用的却很少。转化医学是搭建基础科研与临床应用的桥梁,转化医学是指实验室与临床研究之间双向转化的研究体系,即将实验室研究获得的成果迅速、有效地应用于临床;临床中遇到和发现的问题,又及时反馈到实验室,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加强转化医学研究,能够促进基础研究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到临床应用当中。然而,我国在转化医学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做好转化医学研究是一项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2基于科研平台建设,支撑医学研究发展

2.1依托实验室技术共享平台,服务科研人员

2.1.1实验室技术共享平台组织架构实验室技术共享平台能开展的技术服务包括分子生物技术类、细胞分析技术类、实验病理学类、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类、实验动物类和质谱技术类等。根据服务分类情况和人员情况,平台将技术人员进行了分组。通过分组,一方面,有利于平台内部的管理和运行;另一方面,可以让科研人员对平台服务更加明确。各小组成员包括首席研究员(或组长)、助理研究员、技术员、平台内研究生、客座研究人员,实行首席研究员(或组长)负责制。临床科研人员可以根据自己课题的需求以及平台小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服务小组。

2.1.2实验室技术共享平台服务模式平台采用科研合作、科研协作和全委托式科研服务等多种方式,实现仪器设备、实验材料、试验方法和科学实验数据以及科研技术人才的共享,为各学科科研工作提供全面、快捷的帮助。(1)科研合作:临床科室或独立课题负责人与实验室技术共享平台优势互补、共同完成课题,共同参与整个课题的设计、经费的预算和匹配、明确课题的分工和执行。此类合作方式要事先签订协议(《科研合作协议》),明确论文署名、科技奖项或专利等成果共享的方式和细节。(2)科研协作和/或监管:在签订《科研协作协议》的基础上,实验室技术共享平台协助临床科室课题负责人和/或指导临床科室研究生完成课题的一部分或全部。课题研究的主体是临床独立课题负责人和/或临床科室研究生,服务平台提供协助和指导。(3)科研委托服务(包括大型仪器设备的测试):在签订《科研委托服务协议》的基础上,实验室技术共享平台受临床各科室课题负责人的委托,执行课题中的1项或几项完整的实验。课题的设计和经费等由临床各科室或独立课题负责人负责,平台仅负责按照既定设计完成具体的研究工作或大型仪器设备的测试,提供相应的实验结果和分析报告等。

2.2构建临床医学研究三联体

2.2.1临床路径管理研究平台通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建立了针对各类疾病的一系列的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规范医疗行为,从而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保证治疗项目精细化、标准化和程序化,减少治疗过程的随意化。

2.2.2临床组织标本库标本库按照政府机构的政策和方针,以及中国生物技术协会生物样本库行业标准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国际认可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与规范,贯穿于标本采集、运输、储存、申请、使用和发放等整个过程。具备科学规范的生物样本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跟踪样本流转过程,全程质控;该系统还集成了电子病历和随访系统,可以查看电子病历,自动获取病人信息,查看病人的随访结果。组织标本库通过统一的管理和技术规范,实现了不同来源临床样本资源的标准化可兼容性,为医学研究者提供了大量规范的研究资源和信息,允许研究者围绕特定重大疾病进行更为深入和广泛的医学研究。

2.2.3临床随访库医院建立的随访数据管理系统与医院的HIS系统无缝链接,形成“以病人为中心,服务于临床”的全院临床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实现病人管理、数据导入、随访方案定制、随访管理和随访短信提醒等基本功能。系统在门诊、住院和实验室分别建立采集终端,可以在采集终端上录入随访数据。该系统还集成了电子病历和样本库系统,医生可以查看病人的电子病历,自动获取病人信息以及查看病人的样本保存情况。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的动态及远期的并发症,更加全面地了解某一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又为医院提供宝贵的医疗资源,有助于筛选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经某一治疗或者某一新技术应用后的病情转归及生存质量,更加真实地评价该治疗方案或新技术应用的疗效,推动医学科研工作的发展。基于临床医学研究三联体,实现临床诊治,临床组织标本收集、患者随访资料收集全过程的标准化。

2.3转化医学合作平台的建立与运行

为了加强转化医学研究,我院与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签署转化医学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转化医学中心。合作旨在依托对方的高端技术,培养转化医学人才,促进疾病诊断和医学科研领域的全方位发展,为转化医学研究创造支持平台。自中心成立以来,双方在共同培养科研人才和开展转化医学研究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医院临床科研人员参加了由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织的相关培训与交流,从技术理论和实验操作两个方面深入学习与探讨了生物芯片在医学领域中的作用。同时,中心设立了转化医学联合研究课题。医院科研人员可就关注的临床实际问题与对方科研人员深入探讨,确定可行的研究方案后依托该课题进行转化医学研究。平台启动了首批10项转化医学联合研究课题,已经初步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

第7篇:独立医学实验室管理范文

[关键词] 医学检验;检验医学;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8(b)-148-02

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不仅仅是文字上的简单颠倒,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内涵。检验学科发展的理念与定位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前者主要是应用技术,而后者包括科学、技术和临床三方面的知识。历史上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检验与临床是一起诞生的,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就有“溺赤”、“痰”等词语的记载。到了20世纪中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检验发展为一门包括临床化学、血液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和临床检验等的独立学科,而这种独立同时也拉大了与临床的距离。这种医学检验是以标本为中心,目标是保证出具的检测结果能够准确反映标本的情况,从事的仅仅是技术工作本身。而检验医学的重点是在及时准确的提供报告的同时协同临床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提供咨询服务,要透过手中试管里的标本看到活生生的患者。

基于历史的原因,体制上现有医院的检验科大多没有医师的岗位,高校培养的依然是技师型检验人才, 尚不能就临床问题与医生进行良好的沟通。正如杨运昌[2]教授所言,现行独立建制的检验科不具有什么特色,是没有跟上现代医流的落后体制。如何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适应现代检验医学的发展成了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1加强规范化的实验室管理

加强规范化的实验室管理,实现医学检验技术工作本身的目标,即提供高质量的可互认的检测结果。

1.1文件管理

为了保证检验结果和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必须建立书面的质量控制规定。内容涉及各种规章制度;检验方法、器材、试剂、质控;标准操作规程(SOP);生物安全手册;仪器和检验系统的维护和功能检查;室内质控;纠正措施等等。总之,事无巨细。以SOP为例,内容从标本收集和处理要求、实验操作步骤、生物安全、试剂保存和选择、质量控制及采取的纠正步骤、检验结果的报告范围、仪器的保养校准和维修、实验室消毒及废物处理等等。在我们原有的实验室管理中往往流于形式,而规范化的实验室管理要求文件的实用性,每个环节的要求都要做到文件化。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监督,写出来的文件要既遵循相关规范的要求,又必须符合实际工作,即详细地写出应该做的事,认真地按写的去做,如实地记录所做的事。

1.2信息管理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扩大,充分利用微机面广、高效、协调有序的特点建立科室网络,是充分发挥检验一流设备自动化优势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内实现各专业实验室的数据信息联网,加强科室内部人员管理、检验用品消耗、科室经济收入、仪器设备运行情况,彻底改变以往手工或单向单机操作造成的检验科管理盲目、松散、随意的状态。对外加强与临床联系,增进理解。保证了检验科的分析前质量,避免出现开错申请单、用错采血管、录错患者的基本信息等情况;分析中不再存在人为处理错误;分析后可迅速查询结果。

1.3质量管理

加强环节质量控制是保证质量的核心,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全程质量控制。分析前质控是整个分析过程的先决条件和保证,它是指从患者准备抽取标本到送至检验科这一阶段的质量控制。随着现代化仪器的引用,使检验速度加快,标本在这一时段的停留时间相对延长,也就有了更多值得推敲的价值。实验室检查结果可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是患者在各种生理状态下的极好标本,严格监控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减少各种干扰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是这一阶段的关键;认真把握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开展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评。工作前要对使用的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把实验中的仪器误差降到最低;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作为检验报告发出的最后一次审查具有重要的地位。严把出口关,认真执行检查核对制度。出现异常及时复检并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认真分析原因,确定无误后方可发出报告。

1.4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医学是多学科、多技术相互交叉渗透具有独特应用目标的学科。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医疗的需求从单纯的生物学层面上的治疗转向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从而也赋予了检验更丰富的工作内容,现有的检验科人员知识结构已不能完全适应这种需要。面对新的形势,社会需求的不仅仅是技师型检验人才,更需要复合型检验医学人才[3]。加强继续教育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和年度计划,给检验技术人员补充临床知识,逐步建立起一批以既懂临床又懂检验的检验医师为中坚力量的人才梯队才能适应现代医学治疗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归根结底,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向现代化迈进的国家,有必要吸取国外已经形成的管理实验室措施和有益经验[4]。规范化的实验室管理最终要走向最能够体现管理水平的以ISO15189为标准的医学实验室认可。我国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各实验室技术能力和经济能力差距很大,影响了认可的全国性推广,目前应利用现有的实验室资源如HIV实验室网络建设的经验、PCR实验室认证的模式,以局部带动全面,逐步实现这一目标。

2 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与合作

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与合作,实现医学检验的拓展与延伸,顺利实现向检验医学的转变。

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是一个相互渗透的过程,不仅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还依赖于医院的行政支持。医务科应有步骤有组织地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使检验人员参与到临床病例的讨论,既活跃了气氛,又增进了了解。通过组织业务学习使临床医生了解实验过程、原理和影响因素,正确解读检验报告。在无法改变现有医学教育体制的前提下,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让有临床医学基础的检验技师与临床医师定期轮转临床科室和检验科,以便熟悉对方的基本技能,培养有临床经验的检验医师和有实验室能力的临床医师。

从实验室本身的管理上,检验科人员要勇于承担沟通的责任,从我做起主动深入临床,听取临床医生对检验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及时解答疑问。检验人员直接参与到会诊、查房和病例讨论的诊疗活动中是与临床建立联系的关键,了解临床的同时加深了对检验质量的重视。在临床反馈的不满意报告中有相当一部分经过调查可溯源到标本采集不合格,故应同时加强与护理的沟通。检验人员很难控制实验室以外的工作质量,加强医护间的合作是控制分析前质量的关键。检验科应同护理组共同制定并实施正确采集和处理原始样品的专用指导材料,并使负责采集原始样品的人员方便获得并熟知这些资料。同时向患者提供指导,使患者了解在采集标本前,其一切生活动态对标本质量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和可参考性。

相对于传统医学中以主观经验为主的望闻问切,当前高精度、高可靠性、高可检测水平、高自动化的现代新型检验医学在临床诊疗、预见和保健等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瞩目的作用,大部分辅助诊断治疗的信息来源于医学实验室的检验。顺利实现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转变对社会医疗发展的意义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丛玉隆.检验医学学科建设的挑战与发展如何应对 WTO 进入与医疗市场的兴起[J].检验医学杂志,2002,1(1):6-8.

[2]杨运昌.我国检验科体制存在的问题[M]//武建国,顾可梁,童明庆,等.医学实验诊断学进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5.

[3]陈章权.对检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3):319-320.

第8篇:独立医学实验室管理范文

(一)实验教学的定位比较低。

目前,在许多高职医学教育专业基础体系中,实验教学的地位普遍比较低,大多仍然处于按学科进行实验室设置的阶段。实验课由各教研室独立负责,实验技术人员知识面窄,教学科研能力不高,实验室之间又往往缺乏交流与沟通,导致实验教学的定位较低。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实验教学严重缺乏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更少有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仅仅起到一个验证理论、训练操作技能和培养动手能力的作用,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根本得不到训练。

(二)教学内容陈旧、运行效率较低。

在高职医学教学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不同学科的实验室都存在实验设备陈旧的现象。而且还往往因为实验设备的重复配置造成资源浪费。除此之外,实验教学的内容也往往没有紧密联系临床。如今,在医学和生物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中,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维大量的涌现了,教学内容时有更新,医学实验的理论和技术也在不断深入,但基础医学的实验教学仍然属于从属学科,仍然在奉行封闭管理。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也多是对课程理论的简单验证,内容陈旧、重复且并与医学实践严重脱节。仅有的一些实验教学的内容也缺乏具体的相关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而主要以开设验证性、简单性实验为主。整个基础医学实验的内容安排缺乏系统性,简单的重复和模仿禁锢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建设上存在着投资分散、调配困难、项目零散、重复建设、资源闲置的现象,这种独立设置的“小而全”的实验室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设备、场地和人力,而且割裂了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妨碍了学生接受多学科综合的实验训练,影响了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缺乏有效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教学质量的评价除了是教育决策的依据,也实际指导着实际教学过程的方向。而与之极不相应的是,在我国高职医学教育实验教学中,并没有系统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对于实验教学的考试,常常只注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形式死板,内容单一,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考察几乎难以得到体现。

二、新型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新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体现如下几点:

(一)加强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充分认识在医学人才的培养中,实验教学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实验课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培养合格和优秀的医学人才,要积极改变实验教学以往的从属地位和纯验证性。在“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中,重新确立医学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要适当增加实验课所占的比例。在实验课教学中,除了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优化组合实验教学内容。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偏重于内容的传授和实验步骤的验证。而在新型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中,要遵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重新优化组合实验教学的内容。要调整原来陈旧、单一的实验教学内容,对其进行合并、压缩、更新和优化。对各学科中零散的实验教学内容要进行重新组合,要建立新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充分利用和发挥实验教学资源的作用。

在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中,要建立新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淡化学科意识。要建立多功能组合式的教学实验室群,由学科科研实验室共同组成,以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发挥实验室效益。为了使实验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要建立多功能教学实验室群。建立这样一个群,可以满足各类实验教学需要。对于实验室的管理,也要专管共用,可采取统一调配、全面开放的管理模式,以实现对实验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更好地发挥规模效益。实验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特别是新的课程体系的建立,作为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服务大平台,在资源利用方面,采取统管共用,优化配置,使实验室人员、实验经费、仪器设备、实验用房等实验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四)建立适应新型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9篇:独立医学实验室管理范文

【关键词】检验医学;临床医学

1实施现代化管理

随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电子学等学科的发展及新兴检验技术和自动化仪器的应用,使检验医学得到迅速发展。检验医学【1】(Laboratory Medicine)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在高层次上的结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目前正朝着高理论、高科技、高水平方向发展。检验科的主要任务是为临床提供高质量(准确、可靠、及时)检验报告,检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临床科室的工作,一个准确的结果,有利于医生对病人的诊疗,而一个不准确或错误的结果会给病人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检验科除了加强科室管理,执行实验室认证后的规定,开展全程质控以外,还要收集临床科室的反馈意见,不断的学习临床知识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而临床科室也需要检验科对结果的解释及进一步了解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在众多相同意义项目中如何精选更有价值的项目。因此双方的紧密结合、沟通、对话、十分必要,是使整体医学诊疗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2实现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密切结合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密不可分,临床实验室工作的核心是检验质量,为此检验科的负责人应主动与临床科室交流、沟通、对话、协作:(1)ISO15189文件的核心是医学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强调医学检验的分析前、中、后全过程的管理【2】。在分析后质控中,要求检验人员对所测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并收集临床科室的反馈意见、接受合理建议、要求、改进检验科工作,或开展新业务,满足临床需求。在交流、对话中,检验人员还可以宣传、讲解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意义,合理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它帮助临床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如厌氧菌培养,虽然不是新项目,但很多医院临床科室对其使用并不多,其中有对该项目认识理解问题,也有取材等问题。一但医生发现送检的脓液培养,回报结果未生长细菌时,医生则认为检验科技术欠佳。实际上可能是厌氧菌感染而医生未申请做厌氧菌培养所致;(2)在医院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案中检验科负责人参加临床会诊,病例讨论等,有利于双方沟通和提高。而检验医师更应该主动走出去,到临床科室查看病人或病例,对检验过程中的可疑结果,进行调查核实。(3)检验科主动参与协作:由检验医学的地位与作用,说明检验医学的任务绝不仅仅是被动地提供数据或结果。过去很长时期,检验科被定位于辅助科室。即检验科只能向临床医生提供所需求的检验结果,一旦检验科提供了未受指定的检验结果时,就被认为“越位”,这种片面、消极、落后于时代的偏见应予纠正。检验工作者应该具有“参与意识”,这种意识即重要,又应受到重视和提倡。

3取得相关人员的支持

检验结果的质量除了检验科应采取的必要保证措施外,还与医护等人员有直接关系:比如,病人的准备、标本的采集、传送等。都是分析前质控内容,这些环节处理不当,就会使标本在未送到实验室之前,就发生了变化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如在做血糖、血脂、肌酐清除率检测时,对病人饮食应有所限制。标本采集时病人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有报道证明病人在卧位30分钟与直立30分钟采血测胆固醇可升高9.6%,甘油三酯增加11.3%。同一病人在门诊常取坐位采血,而病房早晨常取卧位采血,故两次结果一定会出现差异。运动前后所采标本之间也存在差异。转送标本不及时也影响检测结果。夏季气温高,住院病人尿液标本送检不及时会使尿液腐败,从而影响检测结果。因此标本分析前质控至关重要,且常常被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所忽视。

4角色转换,从辅助检查到诊断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看来,检验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愈发的明显,它不仅与病人、医生息息相关,还跟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密切相关。准确的检验指标不仅可以评价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指导医生临床用药,这就为提高医药的整体医疗水平提供了相当的可能。

总之,今天检验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角色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已经从医疗辅助角色转变为现代医疗中的重要部分。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必须紧密结合,互相渗透、沟通,相互学习,才能使以病人为中心的共同目标真正实现,才能更完美的实现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共同发展。今天检验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角色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已经从医疗辅助角色转变为现代医疗中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