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德育重要性范文

小学德育重要性精选(九篇)

小学德育重要性

第1篇:小学德育重要性范文

一、德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1.德育是学校体育的基础,能指导学校体育的发展。现阶段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已经成为事实。当然,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多,如家庭成员结构、社会环境、小学体育教学本身等。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养成教育――德育,此因素从表面上看,似乎与小学生健康、学校体育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不然,懒惰;自觉性低;纪律性差;组织性、集体性、体育意识薄弱都是造成小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见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

2.学校体育渗透德育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实践场地。小学体育教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的教学形式、内容与其它学科都有明显的区别。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要求学生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较强的集体主义责任感。它的某些项目能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这恰恰是小学德育教育在体育课中的具体反映。所以,从这一角度看,体育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校体育中渗透着德育教育。

二、体育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体,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德育教学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烙在学生的心里,给他们直接的视觉和思想冲击。营造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学习环境、优化课程进程、突发事件德育教育、课外活动安排、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等教师作用的体现都会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综合素质的提高。

1.营造有利于学生思想发展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一种对学生情感、认知、个性、道德、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的隐性课程,它包括物质化的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精神环境。

(1)物质层面。教师应在学校已有体育物质环境基础上,根据学生思想情感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要求,精心优化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风雨操场等设施,包括田径场周围的标语、橱窗、绿化、体育专用宣传画廊等,充分发挥物质环境对学生思想发展的陶冶作用。

(2)精神层面。体育教师应发挥主体地位,起到表率作用,真诚地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和维护学生的基本权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可进行模范评比,以及体育明星、冠军事迹讲座,等等,在学生心中树立偶像参照物,规范其品德行为。

2.优化课程进程。体育教学中的每一个项目都有其适应学生学习的规律,体育教师应该找到其内在规律,制定科学的课程目标;挖掘和合理利用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合理的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补充适宜的教材内容,扩展学生的思想境界。

3.课外活动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精神生活,促进学生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

(1)教师应根据学生思想情感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在校课外活动加以规划。一是精心设计和组织好活动,规划好活动的内容、方式等;二是指导学生的自由活动和交往。学生在大型活动中会培养诸如团结、友爱、坚强等精神,而在自由活动中可以养成独立、自信等可贵的品质。

(2)教师应指导和优化学生的课间十分钟活动,提高课间十分钟对学生情绪调节、情感交往、审美等方面的教育功能,避免在课间找学生进行训诫性谈话,提倡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情感交流。

4.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教师是德育教学的主体,也是影响学生德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德育效果的好坏。要想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对体育课认识更为全面,体育教师就应当从自身做起,让学生从内心佩服自己。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除了具备一名普通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过硬的学科技能外,还应该继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文化具有教化、劝善的功能,文化的熏陶可以加深人们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认识。体育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在学生面前才能有说服力;也只有这样,体育教师的内在气质才能在学生面前有所展示,才能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三、结语

德育和学校体育教育相辅相成的关系决定了体育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体育教师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体现上述作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真正体现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第2篇:小学德育重要性范文

大部分人都认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中学阶段开始抓起也不不晚,这种想法是很不正确的,中学阶段也是需要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要从小抓起。因为初中时期是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也逐渐形成了,这一时期的德育教育对他们的人生引导是很重要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小学阶段就不需要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了。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根基是基础”,小学阶段开展的德育教育也正是在为学生今后整个德育教育打基础的过程,这一阶段的德育对学生今后整个德育教育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小学生学习品德课,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在这个大前提下,教师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逐渐把一些育人的知识灌入到学生们的理念当中,让学生也能够逐渐分辨出好和坏、对和错和善与恶以及美和丑。此外,也可以组织学生多观看一些关于教育的影片,多学习一下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慢慢地让学生都能了解美好的品德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的,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是很有帮助的,也为奠定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打好基础。作为一名教育者,既要能够把课程教材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们,让学生接受知识的洗礼,也要能够按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并且选编出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对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内容要挖掘出来,再收到“整体育人”的效果。要想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基本素质,可以借助课堂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动经过学习,学生们也都能够慢慢地学会思考问题,并且还能够领悟其中的道理,只有学生培养出来的思想品德才会更加的牢固。

三、抵制不健康的消极思想对学生的侵蚀,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学校既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教育学生的地方。但是假如学校只是重视传授学生知识,注重学生“智”的发展,忽略了“德”的重要性,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将会是一批废品。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小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家庭环境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了,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鉴于各个家庭的知识结构不同,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不相同,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龙、成凤,有些父母不懂得如何才是真正地爱自己的孩子,怎样才是真正的关心他们,这就使得很多的家庭中的独生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贺燕(内蒙古包头市昆区钢铁大街第三小学,内蒙古包头014010)摘要:小学德育的整个教育领域的基础阶段,德育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素质,德育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做一名合格的公民的起点,德育教育也是学校除了传授知识外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之一,所以说,做好小学德育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关键词:小学德育;重要性;分析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5)12-0000-01子女变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因此,可以这么说,家庭教育的理念则能够直接透视出青少年在今后成长道路上的成功与否,所以说,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德育教育不是光喊口号就行了,也不能只依靠教师在学校的教育,家长也是需要积极地配合学校的教育,积极地采取行动,与教师们一起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关注小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要记住从小事抓起,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也不是让学生去背那些条条框框的知识,也不要让学生只是停留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表象认识上,教师与家长都要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要让小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养成好习惯,家长和教师也要付诸以行动,在行动中教育孩子们,这样才有利于促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得以发展。

四、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很大帮助

第3篇:小学德育重要性范文

一、课前德育的渗透

在组织教学、新课导入环节上适时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操,寓德育于潜移默化之中。在课前三分钟,我会结合课文中的知识及实际情况给学生讲些具体事例,用浅显易懂的话告诉学生其中的道理。如在学习完《童年的发现》这课时,我告诉学生童年是美好的、快乐的,为了让自己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我们就该珍惜它,让每一天都开心、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不要留下任何遗憾。就像我们刚开学时学习的课文,今天就不可能再重新学习它了。现在你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因此在学习时我们就要专心愉快地学习,这样才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课前三分钟时,我有时也让学生讲小故事,并说出这个故事蕴涵的道理,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从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净化了学生的心灵,渗透了德育教育。

二、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的德育渗透意图深深地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从而揣摩其中的思想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在读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文章进行阅读,使学生获益匪浅。教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们班的学生对爱有了正确的理解。他们已经渐渐明白老师对他们的批评也是对他们的一种爱,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接下来我让学生围绕着爱,写篇作文。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彝族学生,他叫日约子,他在文中写到:我的学习成绩差,经常受到老师的点名和特别的“关心”,我在心里恨透了老师,认为老师不爱我,学了这课,我才明白,我误解老师了,老师是爱我的,只是这是严厉似的爱。我在评语中写到:谢谢你明白老师送给你的这份爱!正因为席老师关心你、爱你,所以我知道你的不足之处。希望在老师的关心下,你的努力下,不久的将来,能看到一名学习成绩优异,思想健康又积极的学生。从此他变了,变得爱学习了,尤其在作文方面进步特明显。

三、教学日常活动中的德育渗透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除了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还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以自己至诚至真至爱的人格力量引领学生走向道德光辉的顶点。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

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才能知道学生的心里正在想些什么,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每周一我都提醒学生,无论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找我。如果你不敢当面给席老师说,你可以选择打电话、发短信、写信或写纸条的方式告诉我。结果许多学生都选择打电话和发短信的方式告诉我他们心中的疑惑和困难。

有一个彝族女生叫马阿依,她是留守儿童,属于学困生。有一天她把银行卡带到学校来,不小心丢失了。第2天下午,她才发短信告诉我。我首先在语言上安慰她不要着急,然后问她卡是否有密码,她说有,于是我让她带上户口本到银行去挂失,这样别人拿着卡也无用。第二天去上课时,问她事情办得怎样,她微笑着告诉我一切顺利。之后我发现她学习用功,每次语文听写生字和词语时,进步特大。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

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我班有一名彝族男生叫阿苏小平,他的父亲已故,母亲在坐牢。有一天他打电话要请3天的假,我问他有何事,他吞吞吐吐地告诉我要去看妈妈。听到这里,我以温暖的口吻告诉他:你现在已经读五年级了,长大了,是个懂事的男子汉,去看妈妈时,要多带些妈妈喜欢的礼物,多说些安慰妈妈的话。同时让他转答我对他母亲的问候。他兴奋地说了声:谢谢老师!当他再次进入教室后,我看见他脸上的微笑灿烂无比,与老师、同学间的交流增多了。在我选他为小组长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

心灵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让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第4篇:小学德育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师;学生;德育教育;小学;教育教学

On the importance of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Li Yuxiu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i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mproves the national quality, cultivate strategic cross-century talents. General Secretary Hu Jintao stressed that "education should be people-oriented, moral education first." The school education should start from the start of moral education, the teacher is the key to implement the goal of education. Adult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Learning is not good is defective, the body is not good is a waste, the psychology is not good is dangerous goods, thought not harm" every one of us is the educators in the education work should be mindful of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guide. Talk about four aspects of the moral education of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A, the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two,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moral significance; on moral education penetration of various disciplines in three,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four,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penetration initiative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teachers;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指出:德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义的学校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形成高尚的品德;政治教育,即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逐步形成爱憎分明的政治立场;思想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加强德育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邓小平同志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寄予厚望,各级教育领导部门也都强调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以学校教育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则显得更加重要。因为随着商品的流通,人们原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产生了变化。这种冲击与变化也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因此,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搞好学校德育工作,以取得更为明显的成效。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热门话题。在我身边的许多教师常常感慨:当教师越来越难当了!大家心里都明白:当前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对孩子缺乏正确的引导,影视音像制品及网络文化的影响等,造成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受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他们中不少人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未来感到渺茫,常常沉浸于虚拟世界中,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泡在网吧、游戏机室、台球室等营业性场所,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有学生逃课、旷课现象,日常行为极不规范。面对这种种情况,学校德育教育面临许多的困难,但作为“教育发展的关键”的教师们,应该怎样做呢?

一、德育工作在小学教育中的实效性

德育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使德育内容分层合理,从小到大,便于内化。在小学教育中,主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常识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然而德育目标的确定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比如:当一个人要摘到头顶上的苹果时,他举起手摘不到时,如果跳起来还有很大的距离,他就会跳起来摘下,如果跳起来还有很大的距离摘不到,那么他就会放弃,失去信心。因此,确定德育目标要遵循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要求青少年从日常行为习惯入手开展近距离、小目标、经常化的德育教育,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社会角色,提出不同的层次要求。又如要求学生按时到校,要爱护公物,上课要专心听讲,作业要独立完成,衣着要大方得体等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然后推而广之,低起点,严要求,是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三个环境中接触到的每个社会人都能成为德育教育者,天天检查,人人关心,久而久之就会“润物细无声”,使社会要求、学校规范“内化”成为他们自己的道德行为标准,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①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阵,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者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奠定他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基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小学各学科教育中对德育教育的渗透

1、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有人曾经用雨水渗进墙壁的说法来诊释“渗透”,这是非常形象的,也是十分恰当的,只不过待到晴天时,墙壁会有明显的痕迹。而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应当是一种有意识地去达成“无痕”、 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效果的举措。

钻研教材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新课程理念下,这一项工作尤为重要。要上好一堂好的语文课,最重要的应该是钻研教材,把握文本,寻找德育的渗透点,可以这么说,教师在课堂上的调控、渗透能力完全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和解读程度。因此,教师始终要把这个工作放在第一位,要研究教材的依凭性、前瞻性和德育渗透性。我们要钻研教材、寻找文本的德育渗透点,不能光停留在“文本说了什么”的层面上,而是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了解“文本是怎么说的”,甚至要让学生知道“文本为什么这样说”。这正是文本的价值所在。

例如,在教学《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时,需让学生深切领悟作者赤诚的爱国之情。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情感线去理解作者——20世纪20年代的革命志士,了解他当年的处境,体谅他的远行,体会他的心情。文中三次出现“别了,我爱的中国、”但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第一次是一种“离别泪”,第二次是一种“爱乡情”,第三次则是“报国志”。这里的明理和导行必须建立在朗读的基础上才能落实,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从而内化为自己自觉的个人行为,养成爱祖国、爱学习、有理想的新一代的优秀品质。

2、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在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是明确提出的,并不象语文文本内容那样明显,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德育因素。例如,在圆的教学中,可举一出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伟大成就,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伟大数学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为祖国建设事业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3、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如:《大鹿》、《生日》等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今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4、品德课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品德课》是在小学各年级都开设的一门德育基础性课程,从教材上课,课程内容上选取了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贴进儿童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教学内容。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的主阵地,学生接受德育教育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因此用好教材中的有关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品德课》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四年级第一单元“生活中讲规则”,包含三个学习主题“我们的约定”、“做守则的小学生”、“我做小小普法员”,紧紧围绕“生活中守规则”这一中心主题展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为学生的探究搭建了一个广度、深度俱佳的平台。

5、科学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科学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社会价值、激励学生把学习科学知识对社会环境的改造与自己的责任联系起来,是全面体现教学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证明,走出教室,以大自然、大社会为课堂,结合教材,开展考察、参观、调查等,例如:在讲到水域污染和保护时,为了让学生获得河水为什么会污染的第一手资料,我带领学生到家乡香菇基地云集的地方,他们发现河水的颜色、水中的漂浮物等就从感性上懂得了什么叫河水的污染。接着又实地考察了污染的原因,研讨了河水污染的危害。这样活生生的事实极大地震动了学生,使学生懂得了环保和治理的重要、紧迫。这样不仅有利于认知的巩固和深化,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树立主人翁的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关心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我们现在都在讲素质教育,我想这种素质教育就应该通过我们教师的言传身教,渗透到我们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样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才会是具有真正健全人格的人。

四、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举措

举措一:不言放弃

大家知道: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就是放弃。如果老师们不能深切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而只是今天看看这个孩子太调皮了,父母都不在乎,我何须在乎,放弃算了;明天看看那一个不顺眼,再管也无用,放弃算了。今天放弃一个,明天放弃一个,这个老师放弃一个,那个老师放弃一个。那么,学校教育又还有什么意义呢?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差生”,绝不言放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我们教师用爱心、耐心感化学生,关注学生。加强对学生自信心培养,对学生道德心灵呵护。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同学习同生活,谈心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举措二:及时鼓励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还有这么一句话:“说你好,真的好,不好也好。说你不好,真的不好,好也不好。”作为教师,留心观察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举措三:真情奉献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应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轮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心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因此,对学困生的教育必须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精神。学困生犯错误是难免的,老师给予矫正是必需的。但是,如果不注意方式,任性解气的狠训一通,往往会事得其反,甚至会激起他们的逆反情绪。因此,我们在矫正时要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真心实意地选择角度和时机,耐心地诱导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实践证明,只有尊重学生,消除了他们的逆反情绪,学生才能口服心服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这就是“亲其师而信其道”。很多教育工作者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一些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只要我们用爱心、真心和耐心去关注他,帮助他,引导他,你的苦心就不会白费。

举措四:爱心感化

身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有一颗爱心,让爱心去感化学生幼小的心灵。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真的很纯洁。只要教师真心付出了,真心为他们着想了,他们会理解你、感激你的。和他们相处也会很开心、很快乐的,甚至会感觉自己年轻了很多,找回了自己的童年,从他们身上你还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只要教师用爱心去温暖他们、感化他们,他们的心灵会得到净化的。

总之,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工作。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片岩石,无论其大小,所以高山雄壮无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无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边;我们用真情收容每一个学生,无论其优劣,所以我们才桃李满园。”在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建设过程中虽然道路崎岖坎坷,充满了艰难险阻,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诸方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冲破障碍,耕耘出一片更为广袤、肥沃的田园春色。我们坚信:文明道德之花必将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处处绽开。

第5篇:小学德育重要性范文

1 .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受教育者通过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单来说,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我国的学校德育大致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具体到行为上即是对学生吃苦耐劳、勇敢坚强、遵纪守法、热爱集体等品质的养成培养。

2. 德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2.1 德育是学校体育的基础,能指导学校体育的发展。

现阶段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已经成为事实。当然,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多,如家庭成员结构、社会环境、小学体育教学本身等。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养成教育——德育,此因素从表面上看,似乎与小学生健康、学校体育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不然,懒惰;自觉性低;纪律性差;组织性、集体性、体育意识薄弱都是造成小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见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

2.2学校体育渗透德育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实践场地。

小学体育教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的教学形式、内容与其它学科都有明显的区别。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要求学生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较强的集体主义责任感。它的某些项目能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这恰恰是小学德育教育在体育课中的具体反映。所以,从这一角度看,体育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校体育中渗透着德育教育。

3.体育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体,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德育教学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烙在学生的心里,给他们直接的视觉和思想冲击。营造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学习环境、优化课程进程、突发事件德育教育、课外活动安排、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等教师作用的体现都会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综合素质的提高。

3.1营造有利于学生思想发展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一种对学生情感、认知、个性、道德、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的隐性课程,它包括物质化的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精神环境。

3.1.1物质层面。教师应在学校已有体育物质环境基础上,根据学生思想情感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要求,精心优化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风雨操场等设施,包括田径场周围的标语、橱窗、绿化、体育专用宣传画廊等,充分发挥物质环境对学生思想发展的陶冶作用。

3.1.2精神层面。体育教师应发挥主体地位,起到表率作用,真诚地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和维护学生的基本权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可进行模范评比,以及体育明星、冠军事迹讲座,等等,在学生心中树立偶像参照物,规范其品德行为。

3.2优化课程进程。

体育教学中的每一个项目都有其适应学生学习的规律,体育教师应该找到其内在规律,制定科学的课程目标;挖掘和合理利用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合理的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补充适宜的教材内容,扩展学生的思想境界。

3.3课外活动安排。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精神生活,促进学生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

3.3.1教师应根据学生思想情感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在校课外活动加以规划。一是精心设计和组织好活动,规划好活动的内容、方式等;二是指导学生的自由活动和交往。学生在大型活动如运动会中会培养诸如团结、友爱、坚强等精神,而在自由活动中可以养成独立、自信等可贵的品质。

3.3.2教师应指导和优化学生的课间十分钟活动,提高课间十分钟对学生情绪调节、情感交往、审美等方面的教育功能,避免在课间找学生进行训诫性谈话,提倡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情感交流。

3.4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

教师是德育教学的主体,也是影响学生德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德育效果的好坏。要想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对体育课认识更为全面,体育教师就应当从自身做起,让学生从内心佩服自己。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除了具备一名普通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过硬的学科技能外,还应该继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文化具有教化、劝善的功能,文化的熏陶可以加深人们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认识。体育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在学生面前才能有说服力;也只有这样,体育教师的内在气质才能在学生面前有所展示,才能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4.结语

德育和学校体育教育相辅相成的关系决定了体育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体育教师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体现上述作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真正体现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陈永洪.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读写与杂志,2007,(7).

第6篇:小学德育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思想教育;德育教育

教师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一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内容都不同。我们小学教师培养的对象就像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师进行加工,才能现出瑰丽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极赋实效。现就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思想教育必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知识无阶级性,而教育则是有阶级性的,教育从来都是从属于一个阶级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养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我们语文书中的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等等各篇无不是思想教育极强的活的教材。它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这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根基。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

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儿童心理特征,激发兴趣十分重要,学生虽然年幼,可心灵十分纯洁,他们都希望表扬,表扬会使他们加自尊自荣。为此,我常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批语,在班里表扬。然而对于犯有一点错误的学生,一般他们也总不想失面子,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我处理这类问题十分慎重。一次考试后,我让同学们把语文卷子重新做一遍,结果一位同学让其他同学给自己复写了一遍。当时,我看了卷子真生气,真想在班里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我想到了他的心理特点,就保留了他的面子,过后和他交谈,晓之以理,使他流出了悔改的眼泪。我在同学面前,不但不批评他,还表扬了他,后来进步了。这样,更坚定了他克服困难决心和信心,后来,他不但学习成绩提高了。

三、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好阶段性,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同样是教育的主体,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自我教育、自我养成。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而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就是要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就小学生来说,德育教育也有阶段性。在教中年级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知识的传授,使其懂得今天的幸福学习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使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这样就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环环紧扣,从不脱节,连贯地得到了落实。

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必须使每个学生明白,而学生守则的落实必须靠广大学生自己,这样就是说要教育学生自我管理,在这方面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语文教材《向命运挑战》《詹天佑》等教材的教学,我都让学生写心得、写体会、联系实际对自己拟定奋斗目标和要求。第六单元的作文是要求学生写写自己昆山的名人,同学们都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又顾炎武,周火生、朱柏庐,在收集中,在写作中,学生都深刻地了解到了人物的品质和精神,也深深地受到了影响。这样班级里的同学生有了学习的榜样,都争先学习,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班级的样样工作都走在了前面。学生个人的集体荣誉感、自尊、自强感也增强了。个别学生的讲吃、讲穿、随便花零钱,逃学、进游戏厅等不良行为得到了彻底改变。

四、德育教育要体现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

第7篇:小学德育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德育教育 安全教育 重要性

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是目前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加强对德育及安全教育的重视,积极提高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工作成效,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进而更好地保障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德育教育即是对思想品德的教育,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其思想观念尚未成型,小学班主任在这一阶段开展德育教育,能够让小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形成正确的方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他们的个人品德和素养水平,塑造他们的优秀人格。

2.能够帮助班主任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交流

小学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即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也是谈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将学生放在平等位置上,以朋友的身份通过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互动,使他们学习、认识和理解做人的道理以及为人处世的李杰方法,让学生在平等、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中培养良好、正确的做人做事行为。

3.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小学生的年龄小、判断力低,对社会及周边环境的了解认识不足,使其对自身安全的防范意识匮乏。小学班主任通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小学生更加充分、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周围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中潜在的一些客观或人为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在应对危险问题时的反映能力和自救能力,进而更好地确保小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及安全教育工作现状

1.德育教育缺乏科学合理的目标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有时为了调动小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其设定的目标往往存在“高、大、上”的特点,诸如“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十年后的我”等一些华而不实、徒有其表的理想设定屡见不鲜,使得小学生在自主学习成长过程中琢磨不透、无从下手,德育目标过高、过空、过重,不仅不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激发学生奋斗精神,往往容易打击到学生自信心,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2.安全教育内容滞后

目前,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安全教育时,其内容往往同几年前的内容一样或变化不大,在教给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技巧以及危险事故应对方法上相对落后,无法跟上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发展需求,导致所教授的技巧方法同实际情形不符,其实际效用不大。

3.教育渠道相对单一

目前,在小学生的德育和安全教育中,虽然学校、家庭和社会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三方缺乏及时、有效的交流沟通和协调配合,导致德育及安全教育的效果不大,学校在德育教育中的合力作用被大大削弱,而社会和家庭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也严重影响到学校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效果。

三、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及安全教育工作的措施

1.班主任要强化与学生之间的密切沟通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弱、心里承受能力差,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及安全教育时,要把握好言语及行为方面的艺术技巧,以平等、轻松、愉悦的态度对小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在纠正学生错误时,要在保障其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前提下,耐心、和蔼地提出并纠正其错误,在沟通过程中注意交流的方式方法,从而真正走进学生心里,提高德育及安全教育的效果。

2.班主任要积极提高自身素养

小学班主任要通过学习、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和修养水平,着重加强自身在言语行为方面的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小学生做好榜样带头作用,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3.加强教育的社会实践性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时,除了要进行单纯的理论知识教育外,更要结合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献爱心”“助人日”“义务劳动”“安全小卫士”等社会活动对小学生进行更加直接、灵活、丰富的实践教育。

四、结语

总之,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对小学班主任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应该予以重点关注和加强,不断提高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成效水平,充分发挥它们在小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从而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自我安全意识,尽可能地杜绝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小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贾红玲.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永远在路上[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23-24.

[2]商文敏.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83-84.

[3]王国勇.浅析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J].学周刊,2014(36):129-130.

第8篇:小学德育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实效性;小学德育;新课程;发展;目标;方法;内容

1前言

在素质教育全面展开和新课程体系系统铺开的今天,加强小学德育工作成为教育界和社会的广泛共识与共同认知,在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必须以“三维目标”作为核心,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系统而科学地进行小学德育工作,使小学德育工作能够得到方式上的丰富、系统上的创新、发展上的变革,有效实现德育工作的目标,建立起小学德育工作的新系统、新方法,促进小学教育的有效变革,实现对青少年发展的全面保障。

2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原因的分析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实效性不足的问题,应该从小学德育实效性问题的全面分析入手,确定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内在逻辑,抓住小学德育课堂的关键,摆脱各种制约因素和根本原因的影响,正确实施小学德育工作,有效提升小学德育实效性,找到提升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根本路径和对策。

2.1小学德育缺乏目标的明确性

小学德育实效性首先决定于目标的准确、恰当和明确,但是一些小学德育工作者在制定德育目标的过程中没有依据小学德育工作的规律,目标设定过于模糊、宽泛、空洞,既不具有小学德育工作的可执行性,也不能有效明确小学德育的职能和作用,导致小学德育实效性出现了先决式、指向式的问题,使小学德育工作出现理想不科学、方向性不足,不能发挥出小学德育的真正价值,影响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提升。

2.2小学德育工作内容不清晰

小学德育工作在实际的运转中还存在内容不清晰的问题,思想教育内容空泛,政治教育内涵混淆,道德教育系y性不足,法纪教育重视不足,在内容难于保障的前提下,小学德育实效性就会受到影响,产生小学德育功能性的偏差,进而丧失小学德育的价值,出现小学德育工作的停滞和乏力问题。

2.3小学德育方法过于单一

一些小学在德育教育上存在方式、方法过于单一的问题,教师将小学德育看做传统教育教学,采用的方式集中在简单记忆、机械背诵,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更多地采用强制性、高压性的方式和方法,拉大了小学德育工作和对象之间的距离,甚至一些小学德育工作中采用频繁考试、反复检查的方法,产生了小学德育具体工作的对抗情绪和心理,难于确保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3增强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要正视存在的问题,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以强烈的责任感进行小学德育的具体工作,以高尚的使命感进行小学德育的细节工作,突出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明确小学德育目标,丰富小学德育工作方法,探索小学德育工作规律,有效提升小学德育工作水平,为小学德育体系的完善和优化提供具有实效性和系统性的策略和方法。

3.1明确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和体系

明确的工作目标、完善的工作体系是高质量、高实效性小学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应该明确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和体系。在小学德育工作中要结合小学生和德育工作的特点,重新建立和构建小学德育工作体系,重点明确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品行、道德等目标,实施多层次、多维度的小学德育实际工作,避免工作出现简单、粗暴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可操作性,进而确保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2丰富小学德育工作方式和方法

小学德育工作要通过方式丰富和方法调整进一步提升工作的吸引力,特别要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现代化的措施和方法,注重小学德育工作的参与性和活动性,做到对对象的全面吸引和有效参与,以多彩的工作形式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丰富小学德育工作方法要讲求技巧,要以学生的主动和全面参与作为目标,通过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变革确保学生积极性,进而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3提高德育教师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全面、细致、高效的小学德育工作需要有高水平的教师作为基础和平台,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将教师德育工作水平的发展作为核心,进一步提升小学德育教师的实际技能、专业知识和系统能力,使教师能够适应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要求。要加强对小学德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与培训工作,建立小学德育教师的发展体系,增加小学德育教师的涉猎范围,加深对小学德育工作的深刻认识,有效地确保小学德育工作的效果,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师资和水平的保障。

3.4德育工作必须尊重小学生发展规律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管是他们的生理还是心理特点都具有一定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因为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不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同时也会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特殊性。总之,小学德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育人工程,小学时期是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应当把德育放在教育的核心地位,只有不断努力扩展和加深德育的广度与深度,才能形成符合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提高小学德育的实效性,最终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4结语

小学德育工作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体系的背景下出现了提高有效性和实效性的客观需要,要全面理解小学德育工作的价值,明确小学德育工作的价值和目标,积极进行小学德育工作的变革,推进小学德育工作的优化,有针对性地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向性,迅速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水平,使小学德育工作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实现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这是小学德育工作新时期进行变革和创新的目标和指向。

参考文献:

[1]对小学品德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黄惠琴.成功(教育),2012(24)

[2]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基于教学案例的剖析[J].吴济慧,蔡琴.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06)

[3]《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如何组织合作学习[J].席永红.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S4)

第9篇:小学德育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小学;德育;问题;策略

小学阶段属于启蒙阶段,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最为关键的时期。抓好这个时期的德育工作,对学生树立全新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德育要从孩子抓起。

一、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的目标与内容缺乏实际性

从德育的目标来分析,传统德育的目标针对小学生来讲过于“高深”,要求小学生懂得“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未免太早,小学生关注的通常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而且传统德育内容过于抽象,小学生难以理解到本质意思。道德是需要经过文化传统来积累的,过于重视理论而忽视道德内容的具体实践,久而久之会让德育成为一种口号,只是喊喊而已。

2.德育中评价方式不够多样化,失去客观性

目前,小学生德育状况的评价还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而评价的方式还是以传统的形势,通过考核或者笔试,而且考核形式是统一的,考核内容是规定好的,当然答案也是一样的,这样不能体现学生在德育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没有认识到小学生也是具有情感与行为的。笔试只能体现德育理论知识的水平,体现不出学生的差异性,合理性与科学性欠缺。

3.道德认知与行为活动脱节

目前,小学德育过程中,往往关注的是德育理论知识,却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知道了真理不等于知道为什么是真理;知道了原因也不等于知道怎么去做;知道怎么去做也不等于愿意去做。

4.德育方法缺乏创新

小学生的成长过程都有自己的方式,这是由内在生命潜力而决定的。但是,小学德育依然采用的是“灌输式”传统教学方法或者人格教育的示范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会在某些时段起一定的作用,但是长时间过后必定会出现很多弊端。“灌输式”剥夺了儿童的自发性,没有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学生依然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小学德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进行德育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各学科之间缺乏德育方面的渗透,即使有了渗透,往往也只是流于形式,最终形成了学科知识与道德知识的简单融合。这类德育手段过于重视传授,忽视了启发,导致德育过程中缺乏学生情感的主动参与,师生之间缺少了解与信任,导致学生失去了品德形成的基础。

二、加强小学德育的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加强小学德育。

1.改善课程目标,积极更新德育内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的目标是德育活动的出发点与总结点,因此,目标在制订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科学发展的观念,要保持层次清晰、灵活多样、内容全面的德育目标体系。

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选择德育内容的时候,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要善于由易到难,要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努力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要重视每一个小学生的差异性,对德育内容进行有效的安排,让德育更加融入小学生的实际生活。

2.加强德育评价

目前,德育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参与评价的机率较低。因此,要加强德育评价,不断更新教育评价体系,努力构建比较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将德育放在首位。

3.不断改进德育方法

改进德育方法,我们要基于东方伦理精华,不断吸纳西方比较先进的德育理论知识与方法,从而实现小学德育方法的创新,构建一套适合自己学校的德育发展方法。例如:比较热门的价值辨认法、亲身体验法等等,鼓励学生实现自我道德价值判断,积极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去生活与学习。

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渗透作用,利用科学方法,将德育的内容与相关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努力构建德育情境,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4.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应该重视教师的综合素质,要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再教育培训的机会,努力提升小学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让每一位教师都尽可能拥有崇高的人格魅力,从而正确地引导学生、指导学生、教育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与此同时,学校也要重视德育工作的切实开展,要认真开设德育相关课程,并且要注重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认知与行动的协调,在评价方式上要坚持从客观出发,抓住学生的差异性,且应制定合理的、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

总之,学校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小学德育工作,并要从孩子抓起。德育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塑造他们的人格,促进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因此,要不断改进德育的方法,提升小学德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祝爱明.盘活学校德育资源 践行优良品行魅力[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