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小学体育课的现状范文

乡村小学体育课的现状精选(九篇)

乡村小学体育课的现状

第1篇:乡村小学体育课的现状范文

摘 要 本文对农村中小学的体育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旨在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可参考根据,经过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从而提高新一代农村人的身体素质,适应现在高压力的社会环境。旨在丰富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理论储备,推动理论方面的成果更新,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认识到,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旨在丰富和精彩我国关于农村学校体育的学术讨论,争取为具体的推进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提供学术依据,提高发展速度,少走弯路。

关键词 农村学校 体育 调查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中国总人口的大部分,农村教育便成为中国教育的重中之重。办好农村教育能够极好地提高中国人口的普遍素质,这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以及文明素质。体育课作为锻炼人体机能和提高人的生存能力基础性课程,在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反而倍受冷落,农村体育一直发展严重滞后。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宜宾市(落润乡、解放乡、高坎乡、莲花乡)4个乡镇,每个乡镇各选取一个中心学校作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①调查问卷法;②文献资料法;③访问调查法;④资料统计法。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农村体育师资队伍现状。①农村体育教师数量现状。目前调查的四所学校体育教师共50人。其中专职教师32人;兼职教师12人,代课教师6人。以《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为标准,宜宾市乡村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数量还没有达到要求。②农村体育教师的学历现状。目前调查的四所乡村学校,体育教育本科4人,占总体的8%;体育教育专科40人,占总体的80%;非体育专业6人,占总体的12%。这其中再细分为中学体育教师体育教育本科4人,专科16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体育教育专科20人,非体育专业6人。乡村学校无论是中学阶段还是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师的学历状况都没有满足国家的相关规定。③在调查中发现,体育女教师非常的稀少,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此外,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呈正态分布,有利于教学开展。

(二)宜宾市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的现状。根据调查的四所学校得知,有一块标准田径场的仅一所中学,占调查对象总体的25%。另一所中学的田径场只有200米,两所小学都没有田径场。同时四所学校都没有排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只有六块及其以下的篮球场地。这说明,体育场地设施是非常的缺乏的。

(三)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①实际调查对象的实际上课表中,每周课时是满足国家规定的。但是在走访学生,以及对每个学校选取的一个班进行的跟踪调查得到的情况来看,中学每周课表安排两个课时体育课。学生表示体育课最好的情况是隔一周上一节;如果遇到考试之前准备或者考试后总结这种情况,可能连续几周都没有体育课。②100%的学校都采用统编教材,但上课都没使用教材教学。教师没有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学年结束也没有具体的体育考核。③教案是教师上课的提前安排。但是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编写教案的现状四非常差,课前都没有编写教案,上课没有目的,教学没有任务。这也是制约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一大障碍。④农村学校体育课成绩的评定。根据调查,体育教师由于上课没有教案,没有教学计划,最后的体育课成绩考核也只是随意而为之。

(四)宜宾市农村中小学课余体育现状 。①体育课后作业现状。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都没有体育的课余作业。②课外体育活动安排。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5%的学校会两年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其他学校都没有安排体育比赛。20%的学生会坚持每天一个小时的正常体育锻炼。③光体育中,两操的组织情况。在调查的对象中,20%的学校都有两操的安排,60%的学校只能满足课间操,20%的学校两操都没有安排。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①宜宾市的体育教师还不能够满足正常的体育课程开展,教师缺编情况严重,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学校中,这个现象更为严重。②现阶段宜宾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以专科水平为主,绝大部分专职教师学历能够达到国家的规定,对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有极大的推动效果。③宜宾市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年龄结构总的来说比较合理,以年轻教师为主,呈年轻化状态,但是女体育教师的占比非常的低。但是占大部分的年轻教师教学实践短,经验非常缺乏,调研能力弱。④宜宾市大多数的农村学校体育课的开展情况比较好,开课率都非常的高;但是实际的上课率却非常的低,上课质量也不够,教案编写情况非常的差。⑤体育课后作业安排完全没有,这严重影响体育重要性在学生头脑中的存在。课外锻炼一小时的规定,也是完全没有执行。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也是非常缺乏。学校的特色体育代表队多是临时组织,赛后就解散的情况。⑥宜宾市农村学校的体育器材、体育场地非常的陈旧而且异常的缺乏,无法保证学校正常的体育活动开展。

(二)建议。①在普通的日常教育中,应当普及每日一小时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打破传统的旧观念,把学校体育成绩考核算入期末成绩和升学入学总成绩中,由此提高体育在观念中的重要性。②政府应当加强对学校体育专项资金的支持,把教育的天平向农村倾斜,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发展。③根据学生的喜好,开设体育选修课程算作学生的平时考核当中,提高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④学校政府应当主动和支持体育比赛的开展,调动起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第2篇:乡村小学体育课的现状范文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山东省七所乡村学校进行调查,这七所乡村学校分属六个地级市。这六个城市地理位置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不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层级性。在这七所学校中,有中学三所,小学四所。

访谈法是搜集资料的一个主要方法。本文在每一所学校随机选取一位教师作为访谈对象(其中六位负有教授国学课程的任务,一位没有该项任务),使用网络、电话等方式对这些教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访谈问题主要包括国学课程的教材、授课方式以及考核评价等内容。

二、山东省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这七所乡村学校都开展了国学教育。本文主要从国学教育的教材、内容、师资、开设方式以及课程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国学教育在山东省乡村中小学的现状。

1.教材方面

通过访谈可知,在乡村小学,国学课程属于地方课程的一部分,其教材是由山东省教育厅统一编撰的。教材名称为《传统文化》,每个年级一册,总共六册。该教材由山东省教育厅统一免费发放,学生人手一册。在乡村中学,国学课程是校本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教材一般是由学校编撰的。在这些被调查的乡村中学中,学校所编撰的教材仅作为备案材料存放在教务处,并不发放给全体师生。

2.内容方面

调查发现,乡村小学的国学教材具有两个特征:经典性与全面性。从内容上看,国学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多为我国历史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我国的传统文化;从形式上看,这些教材包括艺术、建筑、诗歌等多方面的内容,既涉及传统文化的精神层面,又涉及传统文化的物质层面,较为全面。但在乡村中学,国学教育内容相对狭隘,主要是一些经典文献与诗词,如《论语》《道德经》以及李白、杜甫、苏轼等人的代表作。

3.师资方面

通过访谈资料可以发现,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教师一般由主科(语文、数学、英语)教师或班主任兼任。具体而言,乡村小学的国学课程教师一般为主科教师,其中主要是语文教师。乡村中学的国学课程教师一般是班主任。

4.开设方式与日常实施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在国学课程的开设方面,乡村中小学采取上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一般而言,每个班级每周一节课,是学生的必修课,并在课程表上有明确的安排,只不过在课程名称方面稍有差异。在被调查的学校中,国学课程的名称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传统文化、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在国学教育具体开展的过程中,乡村小学存在主科课程课时侵占国学课程课时的现象,但是总体而言,乡村小学能够按照课程表的安排正常开展国学教育。在乡村中学中,国学课程仅仅出现在课程表上,实际上,学校并不开设相关的课程,国学课程课时多被班主任的课程所占用。

5.课程评价方面

访谈资料显示,乡村小学会对国学课程进行评价,而乡村中学并没有相关的评价方式。在乡村小学中,学校主要是通过考核学生的知识识记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同的学校,其考试分数所占比例不一。一般而言,国学课程的分数通常占考试总分的10%左右。任课教师普遍认为这个分数比例比较大。

三、山东省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山东省乡村中小学的国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可借鉴之处,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山东省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经验

(1)有专门的教材且知识体系较为完整

一般而言,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材以及教材的质量对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在国学教育方面,山东省的乡村中小学都拥有专门的教材,这为国学教育的正常开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教材的质量上,乡村小学的教材质量较为突出。就某一个年级的教材而言,其内容不仅涉及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层面,而且也涉及了传统文化的物质层面,涵盖了经书、诗歌、建筑、艺术等诸多方面。就整个小学而言,小学教材共分六册,内容覆盖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知识体系较为系统与完整,便于学生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

(2)组织实施系统较为完善

在课程的开设上,这些乡村中小学对国学课程有明确的规定,具体规定了国学课程开设的时间、次数以及方式,这有助于保证国学课程正常开设。此外,在课程结束时,乡村小学还规定了考核的方式与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课程能够得到较为有效的评价。由此可见,无论是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课程的实施,还是最终的课程评价,山东省乡村中小学都有所考虑并伴有相应的措施。可以说,山东省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组织实施系统较为完善。

2.山东省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开展存在形式主义取向

在课程开展方面,乡村中小学虽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两者都表现出形式主义取向。对乡村小学而言,由于课程评价时仅仅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情况,所以各任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的时候,一般仅仅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背诵情况,较少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感悟与思考。可以说,乡村小学国学课程的开展是面向考试的。在乡村中学,国学课程开展的形式化取向更为严重。如前所述,大多时候,国学课程仅仅出现在课程表中,学生手中少有国学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乡村中学的国学课程是一种表面的存在,主要是应付上级检查。

(2)缺少专门教师且任课教师国学素养较低

在当前的国学教育中,学校中并没有国学课程方面的专门教师,国学任课教师均为兼职教师,而这些教师多为主科教师或者班主任。由于这些教师较为重视主科或者自己本来所任教的科目,无形中使国学课程处于边缘地带。而且,当前的任课教师在教授国学课程时,多注重学生的记诵,忽视学生个人的感悟与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教师自身对国学课程的掌握与理解有限,无法充分挖掘国学课程的精髓,并将其传递给学生。由此可以看出,当前任课教师国学素养比较低。

(3)课程开展方式单一

在教育教学中,课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课程开展方式的多样化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当前的国学教育开展过程中,课堂教学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这一事实说明:国学教育的开展方式较为单一。这种单一化的开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国学课程的兴趣与热情,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国学教育的质量。

四、山东省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改善策略

在国学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无论是个体、学校还是相关政府部门都会对国学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山东省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基本上是这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主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分析山东省乡村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改善策略。

1.师资方面

为了有效地提升乡村中小学的国学教育质量,教师要转变个人意识,提高自我修养,具体内容如下:

(1)转变意识

国学教育既是显性的,又是隐性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显性的主要是国学课程,而隐性的则是国学课程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国学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将国学教育视为课堂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国学教育的隐性部分,充分发挥国学课程对学生的隐性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引起教师的注意:国学教育并非一时一地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2)提高自我素养

一线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国学素养,让自己不断地透过国学表面体味到国学更深层次的涵义。因此,这需要一线教师不断地学习国学知识,并将其渗透到个人生活中。

2.学校方面

(1)实现课程开展形式与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在国学教育开展方面,学校应该在课堂教学之外,开发多种教育方式。例如,学校可以利用国学知识来营造校园文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国学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国学的熏陶。在课程评价方面,学校也不必局限于纸笔测验,可以进行国学知识比赛,利用比赛等更为灵活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

(2)加强国学教育的指导与监督

在国学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任国学素养较高的社会人员,或者国学素养较高的教师,对普通教师的国学教学活动进行指导,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其国学素养与教育水平。此外,学校还应该对国学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例如,检查教师的上课情况与上课质量,对未正常开展国学教育的教师给予相应的惩罚,保证国学课程的正常开展。

3.相关政府部门方面

(1)进一步完善国学教材建设

当前,乡村小学的国学教材建设较为完善,但是中学教材建设尚不成熟。因此,加强中学国学教材的建设,保证中学国学教育内容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完善国学教材建设。

(2)加强乡村中小学的师资建设

第3篇:乡村小学体育课的现状范文

近年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途径之一的学校体育教育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地区差异,这种发展又存在极大的不平衡。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某些偏远地区,体育教育面貌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不够。许多乡村学校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根“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乡村学生从小就接受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2.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的高低。农村体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近几年来,虽然青年教师逐年增加,但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缺乏强度和力度,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专业思想不稳固,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结构来看,教师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专业体育教师极少,很多是兼职或代课教师,缺乏敬业奉献精神。一些人对待学校的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体育课处于一种“放羊”式的状态。离上好体育课都有一定差距,更谈不上改革创新了。班级人数多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多数学校的普遍问题,制约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场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丢失或破损。上述问题的存在,给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带来阻力和消极因素。

3.农村家长对体育的片面认识影响了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大多数农村家长认为,能上大学、上好大学才是硬道理,体育学不学都无所谓。

4.教学设施严重不足。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而不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

5.教学不规范。不少乡村教师,尤其体音美老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学习,也少有本地区同行之间定期的教研活动,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韵律体操、民族体育等要求感到力不从心;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上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针对我国乡村学校反映出的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1.改变观念,提高认识。要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首先应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按《课标》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使其真正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时时处于大自然这一活动大空间内,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城市学生所不及的,一些乡村民间体育活动更是锻炼学生身心的独特“武器”。

2. 重视队伍建设。根据农村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各级师范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原则,如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函授办班;县区中学师范、进修学校利用本校条件开设短训班,并要求学生除搞好文化课学习之外,加强专业训练,做到多能并兼。此外,县乡也可利用假期时间聘请教师,有组织地挑选乡村学校有条件的体育教师,集中轮训。在岗体育教师应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3. 增加设施投入。学校应首先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如教学用具、场地器材、音响设备等。通过单位投资、社会赞助及勤工俭学等办法解决资金问题,还可以自力更生自制教具(如铁环、“山羊”、轮胎等)。

第4篇:乡村小学体育课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 河北省保定市 贫困县 中小学体育

1.研究目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中小学生约2亿多,1.4亿在农村。农村学校体育作为农村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复杂性、分散性、地方性、不平衡性和落后性等特点。因此,发展城镇和农村学校体育是整个体育工作的重点。本文立足于河北省贫困地区的经济现状,着眼于“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旨在真正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重要精神,为推进全省乃至全国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实现面向21世纪“人人享有体育”的战略目标。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河北省保定市辖区阜平、易县、涞水、涞源、曲阳五县的100所完全中学(含县中)、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和小学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特尔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获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提出适用于全省乃至全国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改革发展的相应对策。

3.结果与分析

3.1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3.1.1体育课正常开课情况

以按教学计划开设体育课、教学活动落实者为“正常开课”。据调查,在各类学校中,完全中学、初级中学体育完全正常开课率达82%左右,中心小学达70%,而农村小学则为35%。这一差异正是对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差异的反映。完全中学较初级中学,中心小学较乡村小学拥有更充分的教育资源,这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反映更明显。这与全国农村中小学体育开课率相差2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调查中,中心小学有10%的学生,乡村小学有49%的学生还没有享受到体育教育的权利,这应引起当地政府及有关教育部门的特别关注。

3.1.2实施体育教学大纲情况

以实施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体育教学大纲或河北省教育厅思政体卫处组织编写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规范教学为“实施教学大纲”的标准。据调查,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完全按大纲上课的占51%左右,中心小学为23%,农村小学则为13%。这与全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实施率相差20%~30%。调查得知,有的农村小学根本就没有《体育与健康》课本,教师也没有《体育教学大纲》手册。教学大纲的低实施率说明,一方面贫困县学校体育规范化教学水平低,依国家条例进行体育教学与管理方面还有差距,另一方面现行体育教学大纲与农村学校实际教学环境相差很远。

3.1.3按照教案教学情况

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教案上体育课为“依教案教学”。调查结果显示,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在完全按照教学文件进行体育教学方面的差异不大,但是仅占33%左右,中心小学、乡村小学依教案教学率仅9%左右,而完全不实施按教案教学的学校,中学占16%左右,小学将近60%。可见教风不严谨,随意教学现象普遍存在。

3.1.4制约贫困县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影响贫困县学校体育正常开设的因素中,排在首位的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其次为“缺乏教师”,第三为“缺乏场地”,第四是“缺乏器材”,第五是“领导不重视”,第六是“全民体育意识淡薄”,第七是“体育教学观念陈旧”。当务之急是如何解决教师短缺、扭转教育指导思想问题,并且领导不重视引发而来的体育课时被挤占、对体育课教学无要求、体育教师待遇低等现象,也是影响其正常开课的原因之一。这说明贫困县学校体育教学状况一方面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社会各界特别是主管领导对体育的观念和态度。

3.2师资现状调查与分析

3.2.1体育教师数量及专职、兼职构成情况

据调查,按师生比1:400计,完全中学体育教师数量达标,个别学校还有超编现象。初级中学、中心小学缺少近40%的体育教师。乡村小学的平均师生比例表面上要好于初级中学、中心小学,但乡村小学还有近50%的学校没有体育教师,这与乡村小学规模小、人数少有关。专职体育教师比例偏低,还不到60%,尤其是乡村小学平均不到30%。可见,贫困县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尤其是基层学校专职体育教师的数量问题是近期急需解决的,应该引起有关教育部门的关注。

3.2.2专职体育教师年龄构成情况

调查得知,贫困县体育教师以青年教师居多,45岁以下者占73%,中老年教师日趋减少。但是,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仅占18%,从侧面反映了近几年补充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大,当地政府及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尤其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不够。也反映了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有80%的教师从事体育教学达10年以上,40%的教师达20年之久。他们这种埋头苦干、艰苦敬业、为贫困县的中小学体育发展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

3.2.3专职体育教师职前最早学历结构情况

调查得知,学历结构距国家规定的标准相差甚远,专科以上学历达50%。这说明贫困县体育教师业务进修再提高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3.2.4专职体育教师目前职称结构情况

调查得知,贫困县体育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具有高级职称的仅占5%,具有中级和初级以下的占95%。可见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教师不够重视,体育教师待遇较低,教师的价值得不到体现,这势必挫伤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3.2.5专职体育教师继续再教育情况

据调查,贫困县专职体育教师队伍中有30%是非体育专业,尤其是初级中学、中心小学、乡村小学中非体育专业毕业教师占近50%以上。但是,贫困县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继续再教育情况比较乐观,尤其是完全中学,95%以上的教师已进修完毕或正在进修专、本科。其他类型学校相对来说要差一些,出现明显的类型差异,但与前几年相比,已有很大改观。所有进修教师的学费都是采用公费与自费相结合的形式。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小学针对教师的学历、职称改革力度很大,体育教师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进取心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另一方面反映了落后的经济状况严重影响了贫困县中小学的发展。

3.2.6专职体育教师科研情况

科研情况反映一个学校软件设施的状况,是教师对前沿科学了解多少的印证。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县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很低,学校类型差异很明显,学校类型越低,科研能力越差;教师学历越低,科研水平越低。

3.3体育设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3.3.1经费投入

体育经费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保障,经费投入将直接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据调查,近三年贫困县中小学学生人均体育经费不到2元,经费来源渠道很单一,全部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维持。而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看,“温饱问题”虽然已基本解决,但当地政府根本无力在近几年增加学校体育经费,无力对学校进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基层学校随意占用、挪用体育经费现象严重。这一方面反映出贫困县中小学体育经费的投入还需增加,并且要广开财源,扩充来源渠道,另一方面说明贫困县主管教育领导的办学观念需要更新。

3.3.2体育场地

场地是开展学校体育的基本物质条件。据调查,各贫困县中小学拥有200米以上田径场的学校不足35%,拥有足、篮、排球场地的学校可达到90%,但规格、质量距标准场地相差很多。且所有学校都没有体育馆,没有风雨雪天的备用教室,更没有游泳池和滑冰场。这说明场地、器材缺乏是贫困县学校体育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3.3.3体育器材

体育器材也是开展学校体育的基本物质条件。

据调查的92所中小学校中,大部分指标呈现缺项显示,很多指标相对集中于各县的县中。比如,中小学生都比较喜欢的吊绳竿(游戏性内容)项目,缺项学校达69.6%;铅球、实心球项目是中小学生素质达标必测项目之一,缺项学校达31.5%。此外,学校体育器材达标率仅为30%。完全中学只有5所县中的体育器材达标,乡村小学的器材达标率只达到12%。教室门前的一块平地,架上一副篮球架,角落里支上一生了锈的双杠和一水泥制作的乒乓球台,便是一些学校的全部体育设施。

4.结论与建议

4.1贫困县中小学体育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体育处于劣势地位,体育开课率仅为65%,不能满足广大中小学生的需要,与全国农村中小学体育开课率相差十五个百分点,尽最大努力提高开课率乃当务之急。

4.2贫困县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价单一,规范化教学水平较低,尤其是乡村小学,随意教学现象较严重。建议创新评价体系,切实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4.3各个学校的教学目标管理不规范,建议各级主管领导站在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公民素质的高度来认识学校体育工作,建立健全学校体育教学的督促、检查和奖惩机制,以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保障体育教学目标落实。

4.4配齐专、兼职体育教师是当务之急,增加专、兼职教师数量,对兼职体育教师质量严格把关。广开培训渠道,实行长期和短期结合、脱产和在职结合、公费和自费结合、自办和外援结合,建立健全教研网络,加速体育教师的知识更新。提高体育教师学历结构及中、高级职称的比例。

4.5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鼓励体育专业毕业生志愿到贫困地区工作,尤其是到基层学校工作,鼓励年轻力壮、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兼职。

4.6定期、定点由高层次学校向基层学校选派骨干教师,“送教下乡”。选拔爱好体育的高中毕业生到师范学校体育专业进修,培养一批新型的、业务水平高、热爱体育事业的教师队伍,毕业后直接返乡任教。

4.7建议当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安排,打破休息日不排课的规律,专职体育教师到就近学校上课,“串乡送健康”。

4.8县、乡体育教研员利用假期、休息日共同组织专兼职体育教师观摩优秀教师公开课,集体备课,共同研究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强化科研意识。

4.9建议当地政府及主管教育部门采取切实措施,认真贯彻《教师法》,争取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改善体育教师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减少体育教师的非自然流失量,稳定基层体育教师队伍。

4.10建议立足于贫困县基层学校现状,利用自然资源拓展体育场地器材,编写具有乡土气息的教材。广开思路,自谋财源,多渠道、多途径地解决经费、设施不足问题。并利用自然资源拓展体育场地器材。

参考文献:

[1]曲宗湖,尚大光,李芬芬.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10(4):1-12.

[2]曲宗湖,刘绍曾,赖天德.跨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2(1):1-8.

[3]李泽群.影响湘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J].体育学刊,1999,(1):24-26.

第5篇:乡村小学体育课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038-01

近年来,随着的新课标的推行实施,农村小学数学课程教育教学得到了快速发展,数学教学的质量整体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的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不断加强,有力的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科学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简单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农村小学数学课改存在的问题

1、数学教学人资不足,人才断层现象严重。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也相应的得到了推进,但人资不足依然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话题和客观的现实,在农村地区,由于条件艰苦、薪资水平较低等诸多主客观因素,因此,留不住教师成为最大的难点问题。目前,广大农村地区的现有师资主力依然是过去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等,年轻的教师近年来也有所补充,但总体而言人数依然较少。这种人才结构的断层,无疑对于全面推动和实施农村数学新课改将造成一定的困难。

2、新课改实施受农村地区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新课改提出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这是新课改的核心,数学教学也必须要遵循这一基本法则。在农村广大地区,封建传统思想在一些地区根深蒂固,因此,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长,教师和学生相互平等,根本无法实现,严重影响了农村数学教学的新课改。

3、教育教学的基础设施力量依然比较薄弱。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基础设施力量依然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化教育教学设施比较薄弱,很多农村小学没有配备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设施,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技术水平也有待于提升。二是新课改要求的小组合作、自主互动、实践操作等环节,运用的次数也是少之又少,在探索游戏中学习,在探索游戏中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也基本属于纸张谈兵。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路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虽然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新课改下的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依然不少。因此,要不断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直面差异,正确认识现状。数学新课改实施后,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实施效果的差异逐渐显现,如何更好的贯彻执

行数学新课改的要求,推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作者认为首先要直面差异,正确认识现状,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和条件的制约,因此,数学新课改的实施遇到的阻力不小,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要正确认识到农村地区数学教学的现实状况,不能一蹴而就,在新课改的教材编制上要和城市有所差别,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农村数学教育。

2、做好基本功,服务数学教学。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要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积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培养符合社会建设和发展所需的人才。因此,对于农村小学教师而言,做好基本功是关键和基础。农村小学生和城市小学生相对而言,无论在思想上、生活经验上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差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时,农村小学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性,了解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了解学生现实生活和数学信息的储存,在上课时,要能够从农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用农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信息和常识,让学生逐步体验、经历,再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探索知识、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3、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实践课改。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农村小学数学教育要结合农村的现实生活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开展各项数学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使得农村小学教学充满活力,而不是照搬硬套,缺乏生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小学教学实践,如:利用农作物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通过这些学生日常能够摸得到、看得见的实际生活信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多元化培养农村数学教育的师资力量。多元化的培养乡镇数学教育的师资力量,一方面加大政策引导,鼓励数学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前往乡镇农村小学支教,另一方面,加强乡镇本土化人才培养,即通过培训等多形式,不断培养和提高乡镇现有数学教育的人才队伍培养,为乡镇数学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

结论:本文对新课改实施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结合问题,提出了直面差异,正确认识现状、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实践课改、做好基本功,服务数学教学、多元化培养农村数学教育的师资力量等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阳.《安徽农村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10.3

第6篇:乡村小学体育课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村 英语教育 不平衡性 差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绥化市农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受师资、环境、设备条件、观念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学校办学效益差,英语教学质量不高,与《纲要》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认清绥化市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是缩小差距的关键,下文集中探讨绥化市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的基本状况:

一、不平衡性

化市下辖10个县(市、区),这10个县(市、区)由于经济发展、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其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

1.经济方面,肇东市是全省10强县之一,在绥化市10个县(市、区)中经济发展最好,相应对于教育投入也是最多,无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教育资金投入还是配套教学设施设备等诸多方面都要优于其他县(市、区),肇东市农村中小学在英语教育所特需的书籍及语音视听设施的配备上虽然与城市有一定差距,但与其他县(市、区)相比有长足领先,表现在英语教育现状和教育效果上也是最明显的;相对而言,兰西县是全国贫困县之一,年财政收入不到亿元,农村基础教育显性成效不明显,因而资金投入仅够维持农村中小学基本运行,很大地限制了其发展空间,农村英语教育所需的更多的投入无法实现,其教育水平也相对较低,且长期停滞不前。绥化市10个县(市、区)中肇东市、安达市、海伦市、北林区和庆安县等5个县(市、区)由于经济发展较好,农村基础教育环境整体而言显得比较突出,其英语教育也较好;兰西县、明水县、望奎县、青冈县和绥棱县本身经济基础较差,对教育投入也相应略显不足,农村英语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绥化市10个县(市、区)存在着不平衡的现状。

2.重视程度

以庆安县为例,在1984年和1998年两次教育人事改革伊始,庆安县马上开展了相应的工作,召开了县属14个乡镇教师整顿大会,传达省文件的同时制定了庆安县的相关文件,整个工作顺利度过,尤其是1998年改革清退一批年龄、学历、教学效果及伤病教师,补充了新鲜血液,师资的更新换代极大地推动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英语教育状况随之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新英语教师队伍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投入教育精力、学历等方面的极大改善,使得庆安县农村英语教育状况得以进一步提升。相对而言,望奎县所进行的改革很不彻底,自教改以来至今一直有很多教师反应望奎县相关部门违规操作,不合理清退、不合理进人问题,教师上访告状问题严重,望奎县在纠正问题时导致教师变动频繁,新进教师人心不安,在影响整个农村教育教学的同时影响了农村英语教育,望奎县由于对教育的重视不足是这次教改起步低的重要原因。绥化市10个县(是、区)教育状况的不平衡也表现在地理位置、政治氛围等方面,这里不一一叙述。绥化农村英语教育的不平衡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也是绥化英语教育的最大现状。

二、多样性

绥化市10个县(市、区)的农村基础教育不仅在宏观环境方面存在不平衡性,在外语教育的微观方面也存在着多样性,表现在农村小学开不开英语课和初中外语教育是英语还是俄语这两方面。

绥化市10个县(市、区)共有166个乡镇,每个乡镇至少有1个中学、数个小学,外语课开设情况各不相同。庆安县共有14个乡镇,其中北部6个乡镇开设的是俄语课,南部8个乡镇开设的是英语课,到了高中阶段则是英语和俄语并开。以庆安县大罗镇农村外语教育为例,该镇下有7所小学、1所中学。在7所小学中,仅有东风小学在一个时期内开设过小学英语,后由于生源过于集中,导致临近小学生源短缺,被镇中心校叫停,到初中才开始设置外语课程,2003年我省推进农村外语课程至今,有7所小学一直没有开设英语课程。在庆安县南部大多数乡镇小学则开设了外语课程。其他9个县(市、区)农村英语教育或多或少与此类似,这种复杂的情况在其他市是少见的。

三、教育失衡

绥化市10个县(市、区)农村英语教育相对于城市而言面临着“起点低、条件差、力量弱”的现状。

1.“起点低”主要对农村学生而言。大多农村小学根本未开设英语课,也有一部分小学虽然开设英语课,但由于师资严重匮乏,教学条件差,开设英语课也形同虚设。这样的学生到了初中以后,使用的教材是城乡相同的教材,农村学生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不得不从26个字母开始教起。学生成绩良莠不齐,教学任务繁重。大量生词、短语、句型有待学生记忆,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不会音标或知之甚少,记单词常常借助汉语或拼音、死记硬背,“有口无心”听不懂、说不出。

2.“条件差”主要是政府及社会投入不足,造成绥化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设施设备不齐备,及家庭对学生投入不足。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投入城乡分配是极不平衡的。农村英语教师构成复杂,包括正式在编教师、民办教师和临时代课教师,在编教师工资由县财政支付,能够做到及时足额发放,工资调整能及时补发,另外民办和临时代课教师则由乡财政统筹,乡政府财政上收项目有限,这部分工资无法保证及时发放,时有拖欠现象,甚至县财政专项拨款都可能被挪作他用,由此教师积极性不高,优秀教师流失现象严重。财政投入不足,也影响诸如书籍和视听设备的投入,大多数农村小学学校中电脑与教学活动相配套的各项设施都还很不完备。涉外书籍寥寥无几,教材几乎是学生在学校能接触到的唯一的外语学习信息,英语教学辅助手段就是与教科书相配套的一些磁带和几张挂图,外语语音室仅有一台电脑,且多是已经被淘汰了的型号,甚至不能开机,多数都不能使用;用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所需要的语言实验室就更不存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生动性、直观性、交流性、高效性等诸多优势只是空谈,高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没有任何实际的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仍占主导。与此类似,农村家庭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投入同样很少,相应的课外资料无法实现,学生无法在学校外实现英语学习的兴趣扩展。

3.“力量弱”,是针对于农村英语教育的师资力量来说的。据调查,绝大多数教学一线上的英语教师并非英语科班出身,却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从最高学历来看:专科学历占72%,本科学历占16%,硕士及以上学历无。然而最高学历大多为进修或函授获得的,教师在校学习培训时间很短,对于其本身的业务水平提高帮助不大,所以根本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出教师的实际水平。从全日制学历来看情况更不容乐观:师类学校毕业的教师为56%,中师学历的为36%,专科学历的为20%,本科生及以上无。这些教师受教育程度相对偏低,大多数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全方位的英语学习或培训,这样落后的农村英语教师队伍显然不能满足现今英语人才培养的需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农村英语教师教学理念仍未改观,他们觉得只有成绩才是实实在在的成果,只有成绩搞好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就会被认可和肯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依然是单词、句型、语法等所谓的知识点,学习方法就是题海战术加死记硬背。因此在课上课下都反复强调语言点的记忆,而忽视了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是实现成功的语言交流。

四、外语教学及学习环境匮乏

外语教学和学校环境包括课堂环境和家庭环境两个方面,教育和学习环境匮乏是农村外语教育的共性,绥化市农村中小学也没法避免。

1.现行教材与农村英语教育的偏离,最直接的课堂环境就是教材。现行教材内容编写走城市化道路,内容往往涉及到乘飞机旅行、踢足球、上网、发E-mail、交网友、吃麦当劳和肯德基、和同学去剧院或电影院等等,这些内容构成对农村孩子们甚至教师们来说也是遥不可及的,诸如online concert,online shopping,surfing,此类教材上出现的英语词汇城市学生耳熟能详教师也容易教授,在农村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如隔云雾教学,只能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来实现理解,这样教师成了课堂上的表演者,无形中淡化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反过来更加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农村学生的学习如同雾里看花,不能顺利学以致用,不能利用所学语言自如地表达自己身边的事物,使英语教学成为空中楼阁。

2.农村家庭英语学习环境呈现真空状态。农村中小学学生父母年龄大部分在31―40岁之间,都受过一定程度的初等教育,但受教育年限普遍较低,极大部分只有中学程度,受教育的质量普遍不高,接受过英语教育的父母也相当少,极大部分没有学过英语,初步了解的也不多;因此,作为第二课堂的家庭无法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不足甚至没有,更不用说英语家庭教师和英语辅导班的延伸教育。

五、解决办法

1.提高农村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推进并深入开展绥化学院推行的“顶岗支教”活动,以实现城乡教育“互帮”机制和“合理流动”制度,使城市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逐渐向农村渗透,同时尽快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2.加大英语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能够优惠于农;加大教师队伍投入,保证工资和相关福利待遇,确保及吸引优秀教师充实农村英语教师队伍。

3.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编写农村英语教材,走平民化道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Z],2003-9-20.

[2]陈跃娟.绥化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考试周刊,2008-2-No.2.

[3]魏淼.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南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4.

[4]杨家勤,何晔,周颖.新课标与农村高中英语教学.语文学刊,2007-2.

[5]李全林.贫困山区英语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甘肃教育,2007-2.

第7篇:乡村小学体育课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 农村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队伍

在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格局里,城乡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教育边缘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在此历史现实背景下,农村教育也被卷入了课程改革的大潮,在步履维艰的跋涉历程中,农村学校陷入了课程改革的重重困境,作为农村教育“主体”的农村教师们,更是直接遭遇了诸多的尴尬和无奈。

一、农村社会供给需求的“匮乏与错位”现象

由于我国特有的“城乡差异”和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相“脱离”的现象,使农村社会对农村教育的供给“匮乏”和需求“错位”,面对正在进行农村的课程改革,区域农村社会“不能”也“不想”提供自己强有力的支持。

(一)区域农村社会供给的“匮乏”现象

在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格局里,农业剩余、农民利益在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中被剥夺或奉献,城乡差异越来越大,农村社会日益贫困落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越来越弱。与此社会供给“匮乏”相适应,区域农村教育也就出现了“教育基础薄弱、学校设施简陋、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艰苦、教育运作与自主发展水平低下”等不利状况,使农村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物资条件保障。

(二)区域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的“隔离”现象

传统农村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其功能定位“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农村教育的最大目标变成让农村最优秀的学生离开农村,为城市服务;农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俭用,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城市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功能性联系被阉割,出现一种与农村社会相“隔离”的现象,从而陷入“‘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而为城市服务”的误区,这使得农村社会发展更加“雪上加霜”,而农村教育也因缺乏农村社会的支撑成为“无本之木”。

“学而优则仕”使农民习惯了教育远离自己生活实际的“异化”倾向。在悠久的历史传承中造成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逐渐丧失了与当地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沟通、对话、互动的功能,农村教育的本体地位日渐消融,独立自主能力不断萎缩。由于其历史惯性在现实中的巨大张力,又由于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强力拉动,作为农村教育主体部分的中小学校,仍然保持着与农村社会相“隔离”的特性。

(三)区域农村社会需求的“错位”现象

在区域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相“隔离”的现实格局里,农民最大最现实的需要仍然是能够帮助他们的孩子跳出“农门”的“应试教育”。正因如此,农村课程改革就成为“游离”于区域农村社会需求之外的教育运动,它难以获得自我实施所必需的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系统支持,从而导致“农村课程改革好像与农村社会无关”的社会需求上的“错位”现象。对鲁南地区农村课程改革的调查,佐证了我们的判断。调查中出现了触目惊心的“三个”90%:有近90%人认为“农村孩子上学就是为了考学”;有近90%的人担心“课程改革会降低升学率”,于是就出现了有近90%的人“不愿意支持课程改革”。

二、外在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与形式化”倾向

农村课程改革缺乏区域农村社会的内在支撑和内需驱动,便成为依赖于作为外力的政府主导的改革运动。历史上我们曾有过类似成功的经验,如以“硬件建设”为主要特征的“双基”达标验收。但当我们进行主要涉及观念、制度领域的课程改革时,外在社会支持系统还能给予强力“支持“吗?

(一)教师培训的“匮乏与走过场”现象

尽管课程改革规定了“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但由于经费投入太少,现实中不少的农村教师只经过三五天甚至没有培训就上岗了。这就出现了培训中“走走过场,应付了事” 的形式化倾向。据我们对鲁南地区农村的调查: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培训效果的满意率仅为8%,而89%的教师则认为课改培训是“走过场”。

“我们农村教师太需要培训了”是访谈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而很多比我国还贫困落后的周边国家,他们的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都要接受两周到一个月的正规培训,上岗之后也还要进行不断的培训;培训内容不仅是教科书,还有人文背景的教育,还让教师参观博物馆和各种展览等。

(二)教师培养的“封闭与迷失”倾向

1. 培养目标过程的封闭僵化

在世界教师教育的主流理念中, 作为培养目标的“合格教师”,是需要职前职后“分解任务和合力达标”的“一体化”概念。而在我国职前职后相隔离的教师教育格局中,培养目标却被定格为封闭式、完成式的僵化概念;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就容易出现职前职后“两张皮”和知识应用“相隔离”的现象,就不能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实施职前培养,也就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课程改革”的合格师资。

2.招生就业的恶性循环

让所有农民子弟都接受优良的义务教育,让所有农村中小学都配备优良的师资,让所有农村教师的工资不再被拖欠,这应该是政府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但自20世纪90年代末,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师范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被推上了“市场”,由于师范生就业状况的不断恶化(农村中小学师资紧缺且年龄老化,但乡镇财政无钱接收新教师),使得优秀的农村孩子不愿意报考师范学校从而导致师范学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与此同时,师范学校本身的生存空间日渐萎缩,不少师范学校倒闭并转。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办学条件差连教师的基本工资都无法保障,农村中小学(特别是乡村小学一直在苦苦坚守);另一方面是“变差”了的师资以“代课”教师的身份进人农村学校(一般只有三四百元的工资)。这种“差—差”结合,又怎么能够承担起为中华民族培养合格接班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合格建设者的神圣使命呢!

3.“老中师”的迷失动荡

在由“三级向二级”过渡的教师教育层次格局的调整中(山东省从2000年开始),原中师学校变成“师范学校”这个中专学校与高校之间的“中介”形态。随着社会与教育(特别是教师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师范学校在不断分化:第一类通过“并入高校、独立或整合升格”等方式,已经开拓出步入大学门槛的出路;第二类通过“改办中学、职高、或者撤消”等途径,被迫退出了教师教育领域;剩下的是“迷失动荡”的第三类型的学校(山东有22所,是主体部分),它们在进退两难中苦苦“坚守”。

(三)管理的“外行与非专业化”倾向

现在教育上有一种奇特的现象:一些“仕途无望”者转行到教育上,以“外行”之身当校长、任局长;另一些“教而优则仕”者从教师中脱颖而出任校长、当局长,进入官场后,远离“课堂”,蜕变为“外行”。 不论哪一种“外行”当家,都容易出现“教育行政化管制而非专业化服务”的倾向,致使“局长折腾校长,校长折腾教师,教师折腾学生”的现象屡屡发生,而久久呼唤不出“局长为校长服务,校长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局面。

有些局长、校长口头“讲改革、讲民主”,实则“僵化保守、专制粗暴”,不可能去弘扬课改中的“民主”精神;不少教师认同“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不免存有一种浓厚的“清官”意识和“奴化”情结,又与课程改革追求的“人本”思想南辕北辙。据我们对鲁南地区农村学校的调查:认为“课程改革”得到学校领导和上级部门“实质性”支持者仅为16%,认为是形式抓“课改”而实质抓“升学率”者占91%。

于是不少地方在校长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而一切为了升学率的同时,又不断制造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泡沫化”教改成果去应付素质教育的实施。考察中我们听到了“新课改:苦也校长,败也校长”的声音。

(四)考试评价的“缺失与错位”现象

在考察访谈中,许多教师提到“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不同步”的现实问题。上至大小局长,下到校长、教师,都认为应试仍是“指挥棒”,评价方式不发生根本性转变,“课程改革”就只能做表面文章。笔者所在地区的中小学,考试评估仍多由县、区统一命题。另外有教师反映:虽然课改采用了新的教材,但省、市下发的练习册依然是老题型、旧内容,在难度上与新教材有很大的梯度,而编写练习册者很可能是将来通考或中考的出题人,这样谁还敢忽视“应试”而天真地去搞“课改”。现实一些“课改”成功而“应试”失败的案例,更是“放大”了这种负面效应。

这就告诫我们:只要传统的“应试教育”不退出历史舞台,只要“课程改革”的评价标准不能实质性的推行,真正的课程改革就只能是奢望。

(五)组织实施的“误区与异化”倾向

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形式化的误区,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更让人忧虑的是:这种形式化的追求使“课改”的实施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现实中,学校在实实在在抓“升学率”的同时,更要认认真真地应付以“课改”名义进行的各种检查评比。面对频繁的会议、成堆的文件,校长们哭笑不得,而教师们在这些“此起彼伏”的检查中更是疲于奔命。座谈中我们听到很多防止教师“偷懒”的办法。仅以“检查教案”为例:教案要用手写,不能打印;第一年用蓝笔(或蓝皮蓝线格本),第二年用黑笔(或黄皮红线格本);每年检查过后盖上有时间标志的“印章”等。虽然这些追求表面热闹和形式规范的做法缺乏实质意义,但它却凭空给教师增加了“双重”负担,使教师没有时间钻研教材和研究学生,更没有心境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只能在身心疲惫中产生越来越强的职业倦怠感。如果教师陷入“每天在大量低水平劳作中沉浮”的误区,课程改革也就走向了自我否定的道路。

三、教师队伍主体的“老龄贫病与边缘倦怠”状态

如果说以上涉及的是“天时”和“地利”层面的现状问题,那么,教师队伍就是“人和”问题。我们的“人和”状况如何呢?农村教师能够承担起农村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吗?

(一)教师队伍的“老龄贫病化”

主要由于乡镇财政的原因,笔者所在县的大多数乡镇已经连续五六年没有引进新教师。一方面,大量的“五年一贯制”的专科水平的师范毕业生“失业待岗”;另一方面,农村小学急需的新师资难以“配备引进”。于是便有了“哥哥教高中,叔叔教初中,爷爷教小学” 的戏言。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从侧面反映出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问题的严重程度。据调查:笔者所在县某乡镇小学共有教师114人,其中40岁以上的96人,占84%;45岁以上的76人,占67%;50岁以上的58人,占51%。

在我国的农村特别是在落后地区,中小学教师“工资的低廉和被拖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据调查:笔者所在县大多乡镇的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的平均工资只有五六百元(不少新毕业生只有三四百元的代课费),且时常拖欠;有些地方出现了教师生活“难以为继”而不顾“斯文”课余外出“打工”的现象。

由于人到中老年,又由于经济贫困、生活拮据,更由于繁重的工作负荷和难以承受的改革压力,农村小学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存在恶化的现象。有不少教师染有“心血管、肺气管、肠胃、关节风湿和神经官能”等疾病,并普遍存在“由于精神透支与心力衰竭”而产生的职业倦怠问题。由于农村小学师资紧缺,教师多采用“包班”制,即使患病也没有人替换,大多教师只能带病工作(有病无力医治的情况也很普遍),这就更使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雪上加霜”。然而,他们仍是支撑农村教育的“脊梁”,是农村教育得以延续的“血脉”!

(二)教师队伍的“地位边缘化”

以“形而上”的视角来看,教师的职责与使命应该是神圣崇高的,教育世界和教学境界应该是神秘美好的,虽然我们还在小心呵护着关于“师道尊严”的传统“神话”,但回归现实世界,我们发现:教师职业的神圣需要高度的社会文化认同,教师劳动的美好更需要相当的现实地位支撑。曾几何时,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出现了“边缘化”现象,农村教师从物质到精神都不再是“令人羡慕的职业”,更奢谈是值得献身的神圣事业。

教师本应该是学校的主人,但不知从何时起教育领域的“官本位”现象变得突出起来:一些领导干部的“地位”上去了,官德却下来了;少数权力集团结成特殊利益共同体,侵占、多占公共利益和资源,成了特殊的“人上人”;教师在学校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边缘化”,沦为需要保护的“弱势群体”。更为甚者,或由于“无条件、无机会、无能力”等原因,农村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也面临挑战,有逐渐被“课改浪潮”冲击到边缘地带甚至被抛弃的危险。

据2003年教育部在全国12个课改实验区进行的一次调查,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信心明显低于省、市、县和乡镇的教师,他们中认为新课程理念“完全可以实现”的仅为5.6%,认为“受到条件限制暂时不可能实现”的达到了44.4%,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的教师。在此形势下,课程改革还会出现造成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马太效应”。

(三)教师队伍的“职业倦怠化”

如果说劳动的“繁重、忙碌、机械”是农村教师的一贯特征,那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则是他们传统职业性格的生动写照。但由于过去待遇相对稳定,社会认可程度较高,所以他们在遭遇“生活清苦”的同时体验“精神富有”,在承受“身体劳累”的同时品味“心理充实”,心态相对来说是健康向上的。教育改革新情境放大了原有工作的繁重琐碎,使教师的身体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残酷的岗位与应试竞争又使他们精神透支,心力衰竭;时常被拖欠工资,巨大付出与微薄报酬之间的失衡,更使他们倍感“心酸”,心灰意冷。三者相互诱导、强化,使得问题不断叠加、积累和放大,从而导致教师产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和对各种教育改革表现出态度冷漠化的倾向。

我们对鲁南地区的调查表明:身处教育最底层的乡镇小学教师身上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教龄在10~20年间的中年教师为高发人群。具体表现为:第一,43%的教师和68%的中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在衰退,其中有19%的中年教师已感觉陷入情绪衰竭的边缘,觉得自己的“心”特别累;第二,37%的教师和56%的中年教师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程度在降低,有38%的中年教师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拉大,自己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在衰减;第三,35%的教师和49%的中年教师的工作效能、成就感在降低,有33%的中年教师觉得工作中过去熟知的东西在变陌生,胜任岗位的自豪感正在被挫折与无能感取代,似乎一夜之间“变得不会上课了”,其专业信心面临严峻挑战。

第8篇:乡村小学体育课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乡村小学;数学课堂;优势;应用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起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学以致用,提高数学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已经将小学数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所改变,但是还有很多问题限制其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足够的重视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一、乡村小学数学课堂现状

1.课堂教学缺乏新意,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小学的学生都处于儿童阶段,性格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老师的教学方式缺乏新意,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重视对教材及例题的讲解,没有把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虽然也在大力的提倡实践性教学、生活化教学的教育理念,但是收效不大,教师没有深刻理解教学理念提出的现实意义,有悖于新课标对现代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要求。

2.教学模式相对滞后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老师习惯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老师讲解例题,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这种滞后的教育方法无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只按照教案进行教学内容的传授,按部就班完成例题的讲解,就视为完成教学任务,却忽略了小学生都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没有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数学教育。

3.缺乏对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

乡村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薄弱环节,很多学校因为经济能力的限制,对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还存在欠缺,缺乏对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理解,无法体现合理均衡的教学资源分配,制约乡村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信息技术的优势分析

1.信息技术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环节中,能够将教材平面的教学内容转化为色彩丰富的图片、视频以及影像,有效吸引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环节中,体现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理想的交互功能,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实现形式上的转化,将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2.实现教学资源的城乡均衡

乡村小学由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限制,与城市学生所感受到视野有很大的城乡差异,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地区的乡村小学,很多学生都没有机会去感受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乡村小学生的学习视野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乡村教学的教学环节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内容拓展乡村小学生的眼界,使其能够感受到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实现城乡教学资源的均衡和发展利用。

三、乡村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信息技术

1.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动画视频引入到小学的教学环节中,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兴趣的驱动下形成良好的学习过程。比如教师在进行乘法口诀的教学内容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便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乘法口诀表的阅读,进而进行熟能生巧的背诵,有些学习便会由于死记硬背的方式而抵触课堂学习,难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中的相关动画视频,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再在教学总结环节中对动画视频内容进行整合教育,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加深了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有效降低了教师的课堂教学难度。

2.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难点的演示便于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教材中的难点问题进行演示,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图形进行演化、变形,便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比如教师在进行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知识点学习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讲解会让学生觉得过于生硬和突兀,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视频向学生演示由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过程,便能够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中的高等同于长方形中的宽,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长×宽,那么便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长×高,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使学生在无形之中便理解了相关教学知识点,同时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过程。

3.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数学的实践应用教育

很多乡村小学生的学生由于家庭生活环境的限制,没有树立良好的学习理念和学习习惯,没有认识到数学学习对于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实践教育,使学生能够意识到小学数学学习不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比如教师在进行有关圆的周长的教学内容学习时,教师为学生设置一个教学问题“我们学校要举行运动会,现在要在操场上设置一个四百米的跑道,那么我们该怎样确定跑道的距离为四百米呢?”,进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跑道的模式,可以将操场平面剪切为长方形和两个半圆形,进行向学生演示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数学学习思维,促进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视和应用,同时促进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结语

乡村小学数学具有教学水平发展和提高的限制性因素,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其教学环节中,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课堂学习内容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促进乡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龚维英.让信息技术走进乡村小学数学课堂[J].中外交流,2017,(5):32.

第9篇:乡村小学体育课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乡镇中心小学;农村教育;教育管理

目前,随着新课程在乡镇学校的开展,作为农村教育改革主力军的乡镇中心小学被赋予许多更重要的功能,而现实中这些功能的发挥是否完全到位呢?围绕这一问题,笔者试图探讨课程改革背景下乡镇中心小学的“应然”功能,并以福建省漳浦县某中心小学为个案进行相关研究,了解目前乡镇中心小学功能发挥的“实然”状况,寻找差距,旨在更好地促进乡镇中心校功能的发挥。

一、新课程背景下乡镇中心小学应当具备的功能

(一)课程改革示范功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乡镇中心小学无论在师资力量、实验研究能力上,还是在课程资源的占有、利用和管理上,都有村级小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心小学要起示范作用,率先开展课程改革实验,这不仅可以带动乡镇其他村级小学的课程改革,还可以积累经验,避免简单的重复和走弯路。

(二)教研中心功能

在课改过程中,由于条件的限制,村级小学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组织实施问题。乡镇中心小学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而且有比较多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验的经验,有比较畅通的教育信息来源,与课程专家有较多的联系,完全能够帮助村级小学解决在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大多数问题。因此,乡镇中心小学应组建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研究队伍,帮助农村教师解决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难,指导全乡镇小学的教育教学业务和教材研究工作,从而带动全乡镇各村级小学开展教研活动。

(三)师资培训功能

乡镇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对村级小学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前和改革中的培训,是有效实施课程改革的必要途径和有效措施。乡镇中心小学一般在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配备下拥有较好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源、电教设备及教学资料等教育资源,又处于乡镇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所以应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教师进修规划,在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下,结合所在乡(镇)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组织地负责起全乡(镇)小学教师的业务文化进修和考核工作,承担起培训整个学区教师的任务,使乡镇中心小学成为农村教师进修基地。

(四)规划督查功能

2002年4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提出,“乡(镇)人民政府不设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教育教学管理由乡(镇)中心学校校长负责”,这意味着乡(镇)教育教学管理权下移交由中心学校负责。在管理过程中,监督和检查是一重要环节,这就要求乡镇中心小学必须负责起学区课程改革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督促村级小学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和市、区的统一部署开展课程改革,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进。

二、乡镇中心小学功能发挥的实然状况

乡镇中心小学诸多重要功能发挥的实然状况如何呢?围绕这一问题,笔者以漳浦县某中心小学为个案进行相关研究。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和分析后,发现该中心小学在发展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作为一镇的教育中心,其带动辐射等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概括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示范带动功能尚有欠缺

该中心小学能够抓住实施新课程机遇,开展校本培训,学习新课程理论,并在校本教研中积累了不少良好的经验,2008年6月该校经由市批准成为校本教研基地。在县、片区教研活动中,教师所开的公开课经常受到领导和听课教师的好评。

虽然该中心小学在校本教研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镇各小学中起示范作用,但却忽略了与“兄弟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目前该镇17所小学的教研水平十分不均衡,呈现出“中心校强,村级小学弱”的局面,边缘村级小学,办学规模较小,在教研方面并无太多成绩,平时很少开展教研活动。而“兄弟校”的教研弱势现象则直接反映出中心校在教育改革中的示范带动功能发挥并不十分到位。

(二)教研辐射功能明显不足

该中心小学目前拥有43名教职工,其中小学高级教师有25人。自课改以来,学校一批优秀骨干教师不断实践并屡创佳绩,但仅凭中心校这些骨干教师很难对全镇教育工作起很大推动作用。

据调查,中心校与其他村级小学问很少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一学期至多一两次。另外,据教师反映,中心校与其他村级小学间关于教学的交流往往短暂而流于形式。其他村级小学之所以很少开展教研活动,原因或许在于其不懂得如何开展,而作为中心校,尽管自身校本教研勇创佳绩,但是却没有及时总结经验,没能深入到其他村级小学中进行“如何开展教研活动”的指导,未能将教研功能辐射到其他小学。

(三)师资培训功能有待发掘

该中心小学拥有全镇最好的教育资源,为中心校师资培训基地的建成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而本校优秀的骨干教师队伍又为教研中心的建成提供了人才保障,但该校却没有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育资源,也没有意识到建立教师培训进修基地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让农村教师都前往县教师进修学校参加培训是不切实际的。为进一步了解教师接受进修培训的需要及乡镇中心小学师资进修培训基地建立的必要性,笔者结合问卷进行了以下调查。第一,在调查培训内容方面,选择“应更贴合实际教学”的教师占49%,认为内容应“多样化”的占23%,而更偏重理论的教师则占28%。大部分教师期望培训内容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而乡镇中心小学一般拥有较好的实践经验可供其他村级小学借鉴。第二,在100名被调查者中,选择“培训机构的地点最好设于城镇”的教师占80%,而认为中心校可胜任并应当成为“教师进修基地”的教师占85%,从中可看出农村教师对中心小学具有很强的认同感。

调查结果证明了农村教师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明显不足,基于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笔者认为,把中心校建成村级小学师资培训基地是十分必要的。

(四)督促检查功能未能落实

中心小学目前特殊的地位大大影响该校对其他村级小学进行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与校长的访谈中,校长十分明确作为中心校所应发挥的示范、骨干、辐射的功能,对本镇其他16所村级小学的情况也大致了解,但或许是日常事务过于繁忙,校长的中心校“主体意识”渐渐弱化。据教师反映,该校由于受上级领导的重视,各种“检查”和“评定”特别频繁,校长的“业务”也更加繁忙。所以,中心校只能自我监督,根本顾不上对其他村级小学的督促与管理。由于中心校的督促工作不到位,其他村级小学自我监督力度偏弱,发展意识也不够,致使边缘村级小学的教研水平及课改进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而目举步维艰。

三、从实然走向应然的若干对策及建议

客观地说,造成目前乡镇中心小学功能发挥“应然”与“实然”的差距,责任不全在中心校本身。因此,解决中心小学功能发挥中存在的问题,使之发挥出应然功能,需要从多方面努力。

(一)理顺学区与中心小学的关系,提高中心校的主体意识

目前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仍然存在学区与中心校职责不明的问题,应尽快理顺学区与中心小学的关系,使两者能够明确自身职责并给自己的地位与职能定位。对于学区而言,其职责主要应是协助乡政府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档案;维护学校的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协助县教育行政部门发放教师工资,搞好全乡学校规划和学校布局调整。而对于中心小学来说,主要任务则是利用在全乡中的优势地位,整合全乡教育资源,发挥学校自身优势,负责管理全乡教育教学工作,为全乡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起办学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为全乡各学校服务,提高全乡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全乡整体教育质量。学区与中心小学唯有明确了各自的职责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各尽其职,避免产生“侵权”现象,而中心小学的办学才能更具活力,更加自主,进而更好地为村级小学服务。

除了明确各自的职责外,两者间还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新体制下,乡镇中心小学在业务上要对村级小学进行业务管理和指导,而实际上单凭中心校领导班子的努力很难负责好对各村级小学的管理和指导,因此,中心校应当与学区各机构人员平等交流,共同规划提高乡镇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而统筹全局,分工合作。

(二)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尤其要加强校长培训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校长培训是校长成长和成熟的保证。以往那种面向所有校长的培训缺乏针对性,并未能有效加快农村教育改革的进程。乡镇中心小学校长作为“主帅”,其个人素质是决定农村教育改革“成败”的因素。对此,上级教育部门应专门组织乡镇中心小学校长进行研修培训,使乡镇中心小学的校长们在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及各项操作技能的同时,通过对农村教育形势及中心校自身地位、功能的认识,树立起较强的“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

作为农村教育的主力军,乡镇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尤为关键,乡镇中心小学应负责起培养和配备村级小学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的工作。首先,中心校要承担起培训村级小学骨干教师的任务,负责起全乡(镇)小学教师的业务文化进修和考核工作,努力把中心小学办成教师进修基地;其次,鼓励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到村级小学任教,这部分教师可保留中心校编制,在村级小学交流三年又回中心校;再者,按照相应的关于提高教师素质的规划,让村级小学教师轮流到县进修校参加培训,不断提高村级小学的师资水平;最后,应尽可能补充一些新教师到村级小学,为其输入新鲜血液。

(三)努力建成乡镇教研中心,帮扶村级小学开展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