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管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

工程管理绩效考核方案精选(九篇)

工程管理绩效考核方案

第1篇:工程管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

关键词: 高校 绩效考核档案 工作思路

一、开展建立高校绩效考核档案工作研究的意义

(一)绩效考核是高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难点之一。

根据国务院和国家人社部的安排,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分三步展开。第一步从2009年1月1日起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第二步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2009年10月1日起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第三步从2010年1月1日起,包括高等院校在内的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当前,绩效工资改革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已基本完成,全国各地正在落实绩效工资的第三步工作,其中高等院校是最主要的部分[1]。但是,第三步的推进速度并不令人满意,高校普遍表现出积极性不高、推进迟缓的现象。截止到2012年8月底,除海南及西部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省份完成了绩效工资工作以外,全国半数以上的省份此项工作尚未完成。究其原因,除了高校绩效工资总量与水平难以平衡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绩效考核难度大、矛盾多,触及的范围广,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难以均衡。

事实上,就某一所高校而言,能否成功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一要看绩效工资的实施方案是否做到了程序规范、内容设计科学合理;二要看绩效考核工作能否做到客观、公正。由此可见,绩效考核对于高校平稳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意义重大。

(二)绩效考核档案的建立是高校绩效考核的重要环节。

绩效考核一般分为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年度考核的时间跨度为1年,聘期考核的时间跨度一般是3至5年。从绩效考核的规范性、科学性出发,绩效考核不仅要注重结果考核,更要注重过程考核。为了保证考核记录的完整性、原始性,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性,必须按照文书档案建设的标准,对绩效考核中形成的原始记录进行收集、整理、核对、保管并提供利用——即建立绩效考核档案。由于绩效工资制度对于多数高校而言是新生事物,相关工作实践经验积累不多,对绩效考核档案方面的研究更不多见,因此,开展高校绩效考核档案的研究探索,对相关工作的实践指导与推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高校绩效考核档案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对于工作开展具有根本性的作用,高校应及时出台相关制度,以保障绩效考核档案建设工作的健康、持续开展。相关制度应明确绩效考核档案建设的意义以及绩效考核档案建设的责任主体、归档范围、分类办法、检查核对机构等内容。

(二)明确责任主体。

可以依托高校现行人事档案的管理主体(各高校根据校情,不尽相同,可以是人事处、组织部、档案馆,也可以是校办综合档案室),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现有档案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较高、对档案管理更加专业的优势,同时也挖掘了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避免“重起炉灶”造成人力资源方面的浪费。当然,在绩效考核档案的建设方面,主导考核的人员,应更多地参与其中。从已经实施了绩效工资制度的部分高校实践来看,从事绩效考核的牵头部门可以是人事部门,也可以另外组建隶属校长直管的独立机构。为了保证绩效考核档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承担绩效考核的工作人员应当自动纳入到高校绩效考核档案建设的责任主体之中,从而保证绩效考核档案及时归档,为绩效考核结果确定及绩效工资的发放提供依据。

(三)明确归档范围。

高校绩效工资实施方案中涉及的有关考勤、教学科研业绩成果、社会服务业绩、文化传承工作成果、学校阶段性工作完成情况、保障教学科研情况等方面考核全过程中所形成的原始记录,都应归入绩效考核档案之中。

(四)合理进行分类。

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高校工作人员的岗位可分为专业技术、管理和工勤技能等三类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可细分为教学、科研、教学辅助岗位等三类。由于不同岗位的岗位职责不同,所以绩效考核的内容也不相同。针对不同的岗位,对照高校内部现行绩效工资实施细则中规定的考核要素,将绩效考核档案进行相应分类。比如对于教学人员的考核档案可分为四类。一是教学类:教学学时数、教学质量评价等次、参加教研活动考勤记录、获得的教学研究成果等;二是科研类:主持或参加科研课题情况、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科研获奖情况、举办学术报告情况、主编教材或出版专著情况等;三是社会服务类:参与产学研项目情况、从事技术服务与推广情况等;四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类:参与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等方面的工作业绩等。其他岗位可根据工作性质和考核要素,作相应的分类。因各校有关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结合了各自校情,校际之间会存在一定差异,在制定具体分类标准时,可视需要进行调整。

高校在制定分类方案时,考虑到聘期的时间跨度和保管期限,可以使用“年度—岗位(问题)—保管期限”分类法,对绩效考核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绩效考核档案的“保管期限”问题,后文将作专门探讨。

(五)明确检查核对机构。

绩效考核档案材料的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考核组织者在实施绩效考核工作中产生的,如对各单位人员到岗情况的抽查,形成的考勤记录;二是被考核者依据考核组织的要求,提供的个人业绩材料,如获奖证书、发表的学术论文原件等;三是校外知情的单位或个人提供的被考核对象的业绩及现实表现材料,如企业提供的有关教师参与产学研工作的鉴定材料,挂职单位提供的挂职者挂职期间的现实表现鉴定结论等。管档机构收到的各类考核材料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检查核对验证后方可作为确定考核结果的依据,即作为档案进行保管并提供利用。根据材料性质,按照部门工作分工,由不同的职能部门予以检查验证:科研业绩材料由科研管理部门验证;教学类的材料由教学管理部门审核验证;各二级单位自行开展考核所形成的考核材料,由考核的组织单位进行验证。

(六)明确查(借)阅办法。

建立高校绩效考核档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供利用。高校绩效考核档案利用的主体主要包含三个层面:首先,绩效考核的组织实施者,要调阅被考核对象的绩效考核档案材料,用于绩效考核结果的确定及绩效工资的兑现;其次,被考核对象,根据需要,可申请使用本人的绩效考核档案;再次,作为对绩效考核工作行使监督权的单位或个人,可依据一定的程序,查阅相关绩效考核档案。各高校可制定绩效档案查(借)阅的具体办法,明确绩效档案查(借)阅审批程序及相关纪律要求。

(七)明确保管期限。

1.聘期内分年度形成的过程性材料。兼顾档案库房容量及聘期的规定,聘期内形成的过程性材料(如个人年度考勤资料等)以聘期作为保管期限。例如,某高校规定各类岗位人员的一个聘期为3年,则其保管期限就定为3年。

2.聘期届满形成的结论性材料。对于被考核对象聘期考核结果等档案材料,参照国家档案局2006年公布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中关于《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规定,“人事考核、职称评审工作文件”的保管期限可定为“永久”。

(八)加强信息化建设。

由于高校在实施绩效考核过程中形成的所有原始记录,都要归入到绩效考核档案之中,其信息量之庞大是不言而喻的。及时开发绩效考核档案管理软件,积极建立绩效考核档案数据库以及电子档案目录等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档案管理人员就可充分借助绩效考核数据库和软件系统,按要求对数据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与统计,为学校领导层决策和承担绩效考核的单位公正、公平地发放绩效工资提供重要依据[2]。

(九)建立保密制度。

绩效考核档案材料中也会有涉及个人隐私及参与企业带有商业秘密性质的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信息,需要加以保护。各高校有必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出台有关绩效考核档案方面的保密细则。

三、对高校绩效考核档案建设工作的展望

(一)研究与推广。

鉴于绩效考核档案建设工作对高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重要作用,现有相关理论较少,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限。所以,无论是作为实践主体的高校还是政府档案管理部门都要重视对此项实践的立项研究,总结提炼出带有规律性的成果,用于指导相关实践。同时,省级主管部门应将各高校有关绩效考核档案建设工作的成功范例进行推广。

(二)规范与管理。

高校绩效考核是一个新生事物,绩效考核档案建设同样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作为实践主体的各有关高校,要提高认识,规范管理。要把绩效考核档案建设作为学校档案事业的一部分,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完善充实制度建设。行业主管部门(教育厅)、省级档案主管部门(省档案局)要加强指导和调研工作,逐步将高校绩效考核档案建设工作纳入监管范围,以促进相关实践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工程管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

银行在进行科学化绩效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引导性作用,了解当前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运用综合性理论知识建立平衡计分卡制度,设立明确的银行绩效管理目标。结合现有的财务指标,了解客户的发展需求,优化银行内部业务流程,为工作人员提供学习成长的机会,不断完善现有的银行绩效考核体系,采用分层法进行绩效指标权重设置,降低人为指标设置的随意性,对当前银行绩效考核流程提出合理化建议。

2银行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原则

充分发挥银行战略化发展的导向性作用,银行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要与银行发展目标相一致,为银行管理业务创新创造有利条件,制定科学的绩效管理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结合银行绩效发展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方案。优化传统的绩效评价方式,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参与银行绩效评价,采用公开、公正、公平的发展原则,明确不同层次绩效考核的差异性,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结合银行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岗位工作的根本需求,制定合理的员工业绩评价指标。不能随意判断员工的工作执行情况,要通过公开评价保证绩效管理体系的稳定运行,建立有效的绩效反馈机制及时获取员工工作信息,通过反馈了解绩效管理体系中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合理的改正方案。通过定期培训,提高员工对绩效管理目标的认识,在工作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银行发展规划发挥个人价值,优化银行绩效管理体系,结合银行的战略发展目标,将绩效管理流程分为绩效管理方案制定、绩效工作追踪调查、绩效最终考核、绩效结果反馈4个阶段。银行管理模式要打破传统总行、省行的工作要求,助力绩效管理的精细化发展,对工作人员的任务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不再仅凭借员工的工作记录对员工工作内容进行整体评价,而是持续地进行跟踪反馈,了解员工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政策,在采取奖金奖励的同时建立合理的岗位晋升机制,助力激励政策的多样化发展。同时,在员工奖励的过程中,体现出激励与奖励的差别,在绩效反馈阶段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将各部门的工作内容串联起来,加强绩效评价各环节之间的有效沟通,保证反馈信息的精准性。

3银行绩效管理流程的优化策略

在绩效管理流程优化过程中,需要以战略为导向制定绩效方案,加强对绩效管理流程的控制,将考核权下放到分支机构定期获取绩效反馈结果。

3.1以战略为导向制定绩效考核方案

以战略为导向设计银行绩效考核方案,采用平衡计分卡制度,建立明确的绩效考核指标,加强对部门绩效、个人绩效与银行组织绩效之间的有效联系,通过绩效指标进行过程分解,自上而下传达战略发展思想。要求银行工作人员清晰地认识到个人绩效对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性,要求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管理层之间需要通过网络平台建立沟通,针对银行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目标,主管部门和分支行行长要参与银行战略发展决策,各部门围绕工作内容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工作人员要通过个人工作能力的提升,满足上层领导的工作期望与银行各组织管理层进行协商,将绩效标准作为员工发展目标期望值,达到期望值的工作人员要给予激励和表扬,清晰的绩效目标是保证绩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能够提高绩效考评结果的公正性。

3.2实现银行绩效考核全过程管控

加强绩效辅导与沟通是全面提高绩效管理水平的关键性内容,也是在银行发展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重要环节,要将各部门之间的绩效沟通贯穿到银行绩效管理的全过程中,建立科学的绩效反馈机制,对绩效考核环节进行优化。为保证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加强对银行绩效考核流程的全面管控,在银行绩效管理制度建立的过程中,规定每季度员工与上级领导需要通过银行内部会议进行正式沟通,进行绩效管理指标的完善与优化。针对年中和年末绩效沟通会议的主要内容建立书面记录,并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储存到银行中心网络,作为后续绩效考核的主要参考文献,同时,人力部门要积极参与重点事项沟通,全面提高沟通效果。

3.3将考核权下放到银行分支机构

当前,银行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人权与考核权不一致的问题,负责绩效考核的分支行行长属于一线的技术员工,接受银行管理层的直接领导,对员工的整体工作表现以及日常工作情况具有充分了解。因此,需要建立分支行后台成员与分支行行长共同考核的银行绩效考核标准,调整好考核权重,将最终得到的考核分数进行平均计算,分支行行长要采用多样性的管理手段,丰富后台员工的评价途径,保证最终得分的准确性,将绩效考核作为银行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实现人权与考核权之间的相对统一。

3.4及时获取银行绩效反馈

绩效评价的最终结果是绩效反馈的主要依据,因此,需要在绩效考评阶段做好庞大信息资源的收集与处理,并将其作为绩效反馈的主要依据,获得的绩效反馈内容不仅是单一化的绩效考核成绩通知,还需要对当前工作人员绩效未达成领域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为下一阶段的绩效考核做足准备,在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绩效反馈制度,以电子数据储存的方式进行反馈记录,方便工作人员查询。

4银行绩效管理方案的落实策略

4.1提高银行高层的重视程度

第一,增加委员会的绩效管理职能。在银行管理过程中,需要在董事会下设立委员会,负责银行工作人员的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的综合调整等内容,委员会需要履行工作职责。因此,需要在委员会职能中添加绩效管理内容,银行发展过程中制定的一系列与绩效相关的管理制度与发展决策,都需要经过专业委员会审议。想要优化银行绩效管理流程,制定出合理的银行绩效管理方案,对绩效管理内容进行合理分配,就需要委员会成员从银行战略发展的角度,分析绩效管理的战略性发展条件,要求绩效管理与银行发展战略相一致。

第二,任命行长为绩效考核评审成员。在绩效考核评价小组中任命银行行长,主要目的是传达董事会下达的绩效方案,在银行内部宣传绩效管理制度,保证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的权威性。同时,与绩效相关的制度和方案要通过董事会下达,保证各支行对制度执行的认可,提高银行工作人员对绩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绩效管理作为银行发展的重要环节。传统的银行管理将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部的主要工作内容,想要创新银行绩效管理体系,需要充分发挥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性,要求各主管和分支行行长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优势,将相关文献作为银行经营发展的主要依据。

4.2完善绩效考核组织架构

第一,发挥各部门的合力作用。将银行管理层成员纳入绩效考评小组,要求人力资源部、银行营运部等各关键部门共同参与银行绩效管理,完善现有的绩效考核组织架构。人力资源部需要参与绩效考核条例设计,对工作人员的绩效培训内容进行创新与完善,保障绩效考核机制的有效落实;会计部门需要对绩效考核中涉及的资金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高资料数据的准确性;营运部要代表业务部门参与银行绩效考核流程规划,在业务部门各项工作设计中落实绩效考评制度;合规部作为职能部门的代表参与绩效考核流程的设计工作;分行行长提高绩效考核规定的权威性,并保证绩效考评流程在各项工作中的有效落实。绩效考评小组成员采用分工协作的形式,获取绩效考核的各项指标,保证绩效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客观性。

第二,建立绩效管理员机制。各部门分支行需要委派一名工作人员作为本部门代表,履行绩效管理员职责,实现对银行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对接,承担对绩效管理方案的宣传与推广职责,并保证绩效考评机制在银行各部门发展中的有效落实。绩效管理人员所具有的工作职能十分复杂,需要协助有关部门以及分支行的行长完成绩效目标制定,结合银行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开展绩效培训工作,优化绩效管理流程。同时,要负责维护银行绩效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基础数据,充分了解各部门员工的工作状态,收集与绩效考核相关的信息,将其作为信息化系统数据的补充说明,全面提高绩效考评依据的准确性。

4.3加强对绩效管理内容的培训宣传

第一,在全行各部门开展培训宣传工作。绩效管理内容的培训宣传工作,主要目的是让员工充分了解绩效管理制度的设计思路以及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能够充分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针对绩效考核的主要方法以及专业技能需求,帮助员工更好地对接新制度,主动参与绩效考核标准的制定。在银行发展过程中形成绩效文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绩效管理氛围,充分发挥绩效文化的引导性作用,通过绩效目标的制定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将绩效管理作为员工工作开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二,加大对绩效指标原则方法的宣导力度。在银行行长下发绩效考核指标之前需要进行员工培训,让工作人员了解绩效考核指标制定的基本原则以及绩效管理执行的主要方向。接受培训的对象为部门主管以及各分支行的行长,充分了解绩效管理制度执行的方法,作为绩效指标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绩效指标原则方法宣传过程中占据有利地位。员工培训主要分为基础常规培训和非常规综合培训,常规培训需要设定培训周期,非常规培训则是在绩效指标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开展专项培训,如果问题涉及的部门较少,可以由人力资源部门单独进行绩效指标引导。

第三,定期开展绩效考核方法培训。平衡计分卡是专业度较高的绩效考评工具,能够加强各组织机构与个人绩效之间的联系,在银行发展过程中,各部门、各层级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一旦在绩效考核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会影响整个绩效管理体系。因此,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分层开展平衡计分卡制度的宣传与培训。银行高层管理人员需要分析如何运用平衡计分卡,保证绩效管理方案的有效落实;各部门管理层需要分析如何运用平衡计分卡,对各层工作人员进行绩效培训;员工需要分析如何运用平衡计分卡制度达成个人绩效标准,全面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挖掘自身的无限潜能。

4.4绩效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

第一,选择合适的分配方法。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物质资料、绩效奖金、薪酬待遇等资源的分配,除此之外,还要密切关注员工的精神状态,每年银行都需要评选出优秀员工,对其进行精神激励。绩效考核结果较为理想的员工,掌握更加丰富的工作职能,可以适当地给予一定的管理权限,甚至可以调整优秀员工的工作时间,提高员工的工作自主性,将传统的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

第二,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开展员工培训。根据最终得到的绩效考评结果进行员工培训,健全银行现有的培训管理流程,完善银行激励约束机制,一些达到考核标准的优秀员工,可以获得额外的培训机会。以绩效考核的方式分析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培训,改善现有的员工知识体系,全面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将最终的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培训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可以采用分层次培训方式,降低员工学习能力的差异性,预防培训结果不理想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可以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培训效果验证的主要依据,完善现有的技能培训方案。

第三,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人员调动依据。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工作人员调动的主要依据,在进行岗位调整和职业晋升的过程中,要参考绩效考核结果,人力资源部可以将绩效评价分为不同等级,在银行内部建立奖惩机制和淘汰机制。针对多次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员工要设计绩效改进计划,明确规定绩效改进时间,通常为3~6个月,当达到考核时间后员工的考核结果仍然判定为“不合格”,则根据银行的相关管理规定发表处理通告。对多次考核结果显示为“优秀”的员工,要在职位晋升和岗位调整的过程中优先考虑,完善银行现有的岗位晋升机制,激发银行职工的工作热情,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职位调整的主要依据,设立专门的监督审核小组,保证绩效考核流程的公开化,严格禁止审核过程中出现人为操作问题。当一些员工获得破格提升机会时,需要取得银行高层人员的特别批准,多次考核结果为“出色”的员工,可以安排其到多个工作岗位实习,为员工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发展机会。在银行内部开展激烈的岗位竞争,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获得更高的绩效考核等级作出不懈努力。

第3篇:工程管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

    我们大家都知道,绩效考核的原则是:

    1)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3)公司、部门、班组三级考核的原则;

    4)考核结果与员工薪酬、与奖惩挂钩的原则;

    5)结果反馈被考核人的原则,使70%以上的被考核人生产绩效提升,使70%以上的员工对考核制度满意;

    6)考核促进企业效益提高原则;

    实施考核后,使企业管理得到改善,使生产经营业绩得到显着提升。

    一个优秀的绩效考核方案应满足下列要求:

    1、目标一致:企业经营目标与考核目标一致、清晰,企业希望员工做什么,就考核员工什么。

    2、标准量化:标准要客观、量化,很多企业的绩效考核不能推行到位,流于形式,都是因为标准模糊。

    3、心态良好: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底蕴,要求员工具备一定的职业化的素质。

    4、与利益、晋升挂钩:绩效考核与利益、与薪酬挂钩才能够引起企业由上至下的重视和认真对待。

    5、“三重一轻”原则:1)重积累:平时的点点滴滴,正是考核的基础;2)重成果:让数据说话、注重成果,让员工看到进步,才有前进的动力;3)重时效:按周、按月、按季度考核绩效,兑现奖惩。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4)轻便易行:指标不宜过多,要便于操作。

    6、绩效考核方案制度流程简单、清晰、明确,易于理解,易于操作,易于执行,易于控制。

    目前在制造业企业在实施生产绩效考核方面,普遍存在下列10个问题:

    1、管理基础薄弱:企业部门职能、岗位责任不明确,内部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在工作检查、干部述职、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等管理环节存在严重缺陷;

    2、考核方案有缺陷:绩效考核制度和流程不完善,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导致绩效考核无法认真执行下去;

    3、绩效沟通缺乏:忽视绩效沟通的重要性,导致企业老板、部门经理与企业员工之间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不一致,不能形成共识;

    4、培训工作不到位:忽视绩效培训的作用,没有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认真细致的绩效考核培训,甚至绩效管理人员也不熟悉绩效考核工作的步骤、流程和表单的运作;

    5、绩效考核存在盲区:生产工人没活干也拿原工资,一旦加班却要支付加班工资的问题;

    6、在实施计件工资的条件下,车间存在着快活、好活抢着干,慢活、累活、脏活不愿干、哄着干的问题;

    7、计件工资与绩效考核脱节:生产绩效考核,怎样同时兼顾产量、质量、成本、清洁和安全等考核内容?

    8、考核数据评价难:绩效项目和考核指标确定后,如何建立一个完整的绩效指标信息反馈系统,怎样监控指标完成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9、计件工资核算与技术技能怎样结合,如何在实施计件工资时,鼓励员工学技术、搞革新、创优质?

    10、如何解决老工人不愿意带徒弟,不愿意传授生产技术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初步归纳、总结出一套比较切合企业实际的操作方案。这套方案将包括下列内容:生产绩效考核培训课程大纲;企业部门职能与岗位职责手册;生产工人计件工资实施方案;管理人员计时工资实施方案;绩效考核管理与员工奖惩制度;绩效考核操作方案;绩效考核运作表单体系等。

    在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实现企业老板与管理层的有效沟通,在绩效考核的目的、方法、制度方面达成共识是绩效考核能否有效贯彻,能否成功运作的关键,绩效考核工作也必将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4篇:工程管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

关键词:绩效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1-0103-03

一、金程物流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金程物流有限公司是面向生产制造型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为核心的运输服务企业。公司设董事会等十二个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公司的员工招聘、培训、考核、劳动关系管理工作。在招聘、培训等方面,人力资源部与其他部门有决策权(招聘高层管理、技术、营销人员除外),公司总经理事后审核,但在岗位设计、考核方案或考核指标的设计、薪酬设计方面人力资源部仅仅有建议权,上述方案通常是总经理直接下达行政命令,由人力资源部门传达并与相关部门一同直接执行。

金程物流定期对一线员工开展培训工作,每周一由公司的内设培训讲师会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与工作技能培训,一线员工的薪水基本上是按员工工作时间、行车里程、客服工作来设计,在推行绩效考核前,薪酬水平处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中层管理人员的考核基本上是公司总理根据印象加以评价。

2006年年底公司经济效益下滑,为摆脱公司困境,人力资源部推出了新的绩效管理方案。第一,加强对一线员工的培训工作,对一线员工培训由每周一次,改为一周两次,培训内容多是教育员工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第二,将原来对中层主管的“面对面”考核、固定工资改为由总经理拟定考核方案发放薪水;第三,设立了员工申诉系统,允许对考核方案、结果提出异议;第四,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对公司绩效管理进展情况进行总结。

公司从实施绩效管理工作,推行近一年多时间,效果十分不理想,不但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反而导致员工大量流失。

二、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经济指标的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工作,忽视了整个管理过程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不是孤立的,绩效管理实施后是否能产生绩效,不仅仅与绩效管理本身的设计、执行有关,而且与企业中的人力资源规划、薪酬设计、培训与开发等相关模块紧密关联。绩效管理有四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考评阶段、应用开发阶段,考核只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但公司将绩效管理视同为绩效考核,只重视最后的考核结果,不重视过程。考核缺乏必要的培训与沟通。只重视对以往员工表现的评价,忽略了对将来绩效改进的引导,更多的是将绩效当做一种兑现奖惩的手段。金程物流的一线员工经常将货交叉发错地点。主管除了按考核方案扣分(扣钱)外,并没有指导员工如何避免发错。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其他模块存在弊端

对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本身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岗位设计、薪酬设计直接影响到绩效管理工作,公司岗位设计、薪酬设计不合理,所以考核结果不理 想。

表现一:中层管理人员的岗位设计不合理,岗位职责重叠,导致多头领导,难以统一考核标准。

公司招聘了一名总经理助理,但工作内容实质上仍是与行政经理一样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权限仅相当于行政主管,两者的岗位职责基本重叠。同样一个员工的行为,经两个上级考核出两种结果,使员工无所适从。设置这样的岗位,不但考核无法顺利进行,而且人为制造两者的矛盾,导致“总经理助理”跳槽走人。

表现二:一线员工的薪酬设计不科学、不合理,经过考核后,一线员工平均薪酬中公司当月产值指标占工资的比例过高。

公司将一线员工的考核指标定为基本工资与公司效益相结合,明显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公司的产值多少要影响公司一线员工的收入,占到员工收入的30%,不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司效益不好时,使一线员工的薪酬远低于市场薪酬,导致驾驶员集体跳槽。

3.对中层管理人员的考核流于形式

公司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的绩效考核,由公司总经理直接设计考核指标,打破原来的固定工资制,体现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结构,但执行过程中,总经理经常忙于处理事务,不重视考评。考评不能坚持原则,打分随心所欲。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结构未能执行。对中层的考核流于形式,仍然回到仅靠老板一时主观臆断评定中层管理人员的情况。这样做丧失了考核本身的公信力,人为破坏考核体系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制造员工间的矛盾。

4.绩效考核评审、申诉系统形同虚设

公司对员工的考核虽设立了评审、申诉系统,员工对考核方案及考核结果有意见,可以越级直接找总经理反映。但当一线员工提出公司产值的多少,对员工基本工资影响太大,希望相应减少时,该意见未被采纳,评审、申诉系统形同虚设。

三、存在这些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

1.企业的经营理念决定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

公司老板有句名言:“我只要效益,不管方法、手段。”企业形成了以“结果”为中心的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这种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弊端会逐渐显露出来。公司高层有这样的认识,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推行绩效管理自然不会重视过程了。

2.公司高层过多干预人力资源管理

公司受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如油价上涨、同行竞争企业过多等原因,造成企业效益下滑,企业给员工提供的薪酬对外没有竞争力,公司在招聘行政主管时,经过几次招聘,均未成功。最后公司高层将这个岗位名称提升为总经理助理,目的是通过在不提高员工待遇的情况下,通过“封官”来笼络人才。人才引进后,岗位职责、薪酬、考核等全部是按照基层主管来对待,所以就出现了上文所述的行政部多头领导,考核无法进行的情况。

公司将产值作为考核一线员工的主要指标,表面上是将员工与组织结合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组织与员工共同发展。真实目的是分担经营风险,降低人工成本。这必然会扭曲股东利益最大化,只顾眼前利益,看不到绩效管理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3.公司中层管理者的薪酬低于市场水平,存在骨干流失的风险

公司的中层人员由三类人员组成,一类是随老板共同打天下的,是公司的核心成员,如各级主管等。对其考核同样与公司的产值相结合。公司效益下滑,其薪酬将远低于往年水平,甚至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导致公司骨干流失。老板通过暗中的补贴来平衡。另一类是家族成员,考核结果对他们基本上没有影响。最后一类是新进公司的人员,考核基本上是只考核他们。出现了对中层的考核基本上是流于形式。

4.绩效管理评审、申诉系统只是为了改进一线员工的操作流程

绩效管理的考评阶段有两个系统,分别是“员工绩效评审系统”和“员工绩效申诉系统”,主要功能是监督部门领导考核员工,研究并解决绩效管理中的问题,保证考评的公正性,允许员工提出异议,减少矛盾。公司设置的上述两个系统,并没有考虑到上述系统的功能,设计这两系统只是为了改进操作流程中存在的不足,公司高层对员工提出的改进工作流程的建议通常会接受,但是,对涉及“动钱”这一敏感事项时,基本上没有商量的余地,不论公司董事会,还是公司高层,对此态度十分坚决,这不属于与员工讨论的范围。造成这两个系统形同虚设。

四、改进金程物流绩效管理的方案

1.重视管理过程

改变高层管理人员“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经营观念,认清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不断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以增强企业的核心力,只有改变高层管理人员的经营理念,才有可能获得绩效管理的成功。中层管理人员要加强培训,加强主管和员工的沟通。加强对员工的思想培训,让员工融入到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中来。参与绩效管理制度和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全过程,使他们对绩效管理制度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同。针对经常出现交叉发错货的现象,应先分析原因,然后教会员工如何避免错误。发错货的关键原因是一线员工知识水平不高,不认识货物包装上印刷的外文单词。如果是有两票进仓发向国外不同城市的货,外包装如果很相近,员工通常就会犯错误,避免错误的方法很简单,贴上不同颜色的标签,并用中文注明发货地点,此外,凡是有此类货物,均由外语水平较好的员工在发货前做最后一次检查。

2.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合理公平的考核指标

绩效管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绩效管理需要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模块的支持。事实证明公司人为打乱原有的人力资源体系,改变薪酬结构、用考核来降低员工薪酬、用“封官”来笼络人才,这些“非常规方法”都不可行。这就要求企业高层在推行绩效管理时,一步一个脚印,按照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个工作,建立并完善岗位设计、薪酬等相关模块。重新整合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提高绩效考核的效果。

要重点培训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让高层管理人员接受必要的培训,转变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绩效管理顺利进行。

在设计一线员工关键考核指标时,剔除考核中不合理的指标(产值等),同时还考虑金程物流中存在许多高风险岗位,按行驶里程、货物运送量、油耗、安全记录及差错率等考核指标,并设一定的权重来执行。

3.打破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对中层员工的考核一视同仁

金程物流是由有血缘关系相连的家族作为大股东控制企业经营,影响公司发展或有要调动资源的岗位基本上由股东的亲戚控制,未能做到人尽其才。在推行绩效管理时,应打破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做到人尽其才。可以采取以下方法:①将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股东按股权享有利益,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应按公司对外招聘方案执行;②为了避免掌握核心业务的员工难于管理,考核后员工离职,岗位空缺,可采取关键岗位“轮岗”的方式来让更多员工管理人员掌握公司的核心业务;③制定切实有效的考核标准,对公司员工一视同仁地考核。将金程物流的考核指标加以书面化,由人力资源部结合公司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按照定量准确、先进合理、突出特点、简洁扼要的原则设计中层人员的考核指标。

4.利用绩效考核的申诉与评审两个系统,提升企业核心力

通过外聘培训讲师对管理层进行强化培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从公司长远的利益来看,将员工视为企业的“成员”真正去关心和爱护他们;改革绩效考核存在的弊端,调动职工积极性;真正采纳员工合理意见,增加企业的核心力。只有这样,才可以推行绩效管理体系,摆脱公司目前的困境。

作者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红卫,徐时红.绩效考核的方法及关键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J].经济师,2002,(5):15-19.

[2]李明辉.民营企业薪酬管理探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2):41-42.

第5篇:工程管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

关键词:担烟工资制;绩效工资;绩效考核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加入WTO后, 烟草企业原有的专卖体制受到冲击, 迫使烟草企业尽快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入市场并广泛地参与市场竞争。工资管理,作为转换经营机制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直接服务于企业的人事政策并最终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战略。人才是第一发展战略,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摆脱传统工资制的束缚,坚持将职工工资收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的实际劳动贡献挂钩,向劳动力市场价格靠拢,建立起工资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才能进一步适应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如果工资制度在各单元的相对比重设置不科学,顾此失彼,难以把全部工资标准同实际劳动量联系起来,一些工资单元往往成为与劳动无关的“死工资”,而造成同工不同酬,不同工同酬的现象。因此,烟叶线切块管理只有执行担烟绩效工资制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一、绩效工资制的内涵及其作用

(一)内涵

绩效工资是以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基础来确定企业员工工资增长幅度的一种工资制度,即依据员工个人绩效而增发的奖励性工资制,同时也是对企业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技能等全方面的综合考核。其制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键在于使员工能在工作中得到满足感。如果所有员工都获得同样的加薪,便无法体会到成就感。如果加薪与绩效直接挂钩,员工便会尽全力发挥其潜能,不断努力进步。而只有员工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绩效工资为企业和员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

(二)作用

绩效工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起激励作用,而激励能够使企业员工充分发挥其潜能,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企业员工被激励的程度与其工作绩效密切相关,而绩效工资又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因此绩效工资,一方面可以通过物质形式刺激员工工作行为,使其改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绩效工资的实施,改变了工作无法量化、员工心理压力大的传统方式,促使员工在工作中积极表现,发挥潜能。

而绩效工资制的实现依赖于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绩效考核作为对企业各部门、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工作绩效评价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通过持续动态的沟通,使企业中的考核对象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改进,不断取得进步,实现目标,确保企业总体目标的顺利完成。为了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有必要量化企业部门与员工的工作绩效。但是,如果考核的方法和手段不合理,考核的标准不统一,那么绩效工资制度不仅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反而会导致一些消极影响,如打击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破坏员工间的合作关系,削弱团队力量等。

二、“担烟工资制”的内涵及其实施步骤

(一)内涵

烟叶线切块管理“担烟工资制”是绩效工资制的一种创新模式。烟草公司将烟叶线的绩效工资划分出来进行切块管理,并依此进行绩效考核。烟叶线的工作人员除了参与日常考核之外,更主要的是将当年烟叶收购量(担数)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从而提高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烟叶线切块管理“担烟工资制”不是担数越多绩效越高。虽然很大部分绩效工资是以最终的收购担数来定绩效,但并不代表担数越多绩效越高,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影响,比如过程考核分数太低影响整个绩效,再之,每担烟的定额标准不一样,工作基础差、难度大、数量少的烟区每担烟的定额标准相对工作基础好、难度小、数量多的烟区要高,因此也有可能出现担数少的比担数多的绩效高。总之,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能片面讲究担数。

烟叶线切块管理“担烟工资制”同样注重烟叶质量。任何一个产品,没有质量就不可能长久的生存下去。因此,其并不是只关注烟叶收购担数,而不注重烟叶质量。相反,它对烟叶质量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要求烟叶线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生产技术要求、收购标准,抓好管理,提高质量,而对于质量不达标的烟叶一律不作为“担烟工资制”的考核范围,从而约束员工在关注担数的同时,更要注重烟叶质量。

烟叶线切块管理“担烟工资制”注重过程管理。没有过程何来结果,虽然很大部分绩效是以最终的收购担数来计发的,但还是有一部分绩效是过程考核,过程考核包括育苗、移栽、大田管理、采摘烘烤、分级扎把、收购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考核的重点内容,考核结果同样与绩效工资挂沟,所以它不是简单的结果考核方式,而是以结果为主,结果与过程相接合的考核方式。

(二)实施步骤

1.成立机构

各单位成立烟叶线切块管理“担烟工资制”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整个考核工作的指挥、考核、协调等工作。市局烟叶生产经营部负责检查、督导等工作。

2.调查分析

任何一个项目的实施都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烟叶线切块管理“担烟工资制”也不例外,为了确保项目的有效实施,公司先采取调查分析的方法,广泛征求广大员工的意见,采取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来进行调查分析。

3.制定草案

公司对调查分析的情况进行汇总,然后组织专人制定烟叶线切块管理“担烟工资制”实施草案。

4.征求意见

草案出台后,统一下发到每一位员工,要求员工认真学习,开展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求进一步完善方案。

5.制定方案

根据员工对草案提出的意见,公司再组织人员进行再次讨论研究,并对草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制定正式实施方案。

6.组织学习

为了让烟叶线切块管理“担烟工资制”实施方案更好地贯彻落实到位,公司首先是组织学习,要求广大员工吃透方案精神,理解方案内容,知道自己如何在新的考核体系中提高业绩。

7.严格考核

方案一旦出台,严格考核是关键。为了确保考核工作有序进行,公司成立了专门的考核小组,在公平、公正的情况下,从严、从细考核,绝不走过场、流于形式。

转贴于

8.及时兑现

考核结果出来后,要及时公布,及时兑现绩效金额,该奖的要奖,该罚的要罚,绝不能因时间的推移而淡化考核的效果,更不能让考核落空。

三、“担烟工资制”的优缺点分析

(一)“担烟工资制”的优点

1.目标任务更加明确

目标任务明确是烟叶线切块管理“担烟工资制”的最大优点。它不像其他考核方式那样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可能一会儿这样考核,一会儿那样考核,使被考核者迷失了方向,不知道那些工作是重点,那些工作是非重点。而烟叶线切块管理“担烟工资制”考核一般是在年初或工作实施之前就制定了目标任务,被考核者对自己的目标任务很明确,工作重点很明确,能把握工作大局,从而推动整个目标的实现。

2.工作方式不断创新

正是因为烟叶线切块管理“担烟工资制”考核目标任务明确,被考核者为了追求最简单地完成目标任务,会采取各式各样的办法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以减少自己的工作量。加之,此考核方式相对其他考核方式工作过程约束少,被考核者有较宽裕的时间和精力去创新工作,创新成果也很快在广大员工中推广运用,从而提高整体创新能力。

3.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烟叶线切块管理“担烟工资制”实施后,员工工作作风大有转变,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原因是此种考核办式打破了过去“吃大锅”的传统模式,实行多劳多得,被考核者要想在考核中拿到高分,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为烟农服务的水平,满足烟农所需,才能取得理想绩效。

4.工作管理更加方便

烟叶线切块管理“担烟工资制”能够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奖优罚劣,员工工作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员工不再是被动的工作,被动的考核,而是由“要我工作”转变为“我要工作”,由“要我考核”转变为“我要考核”的局面,因此给管理者减轻了很多负担,管理者无需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强加管理,这样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加强技术指导,提高生产水平。

5.考核过程更加简化

烟叶线切块管理“担烟工资制”相对其他考核方式简单,它主要是以烟叶的收购担数来定绩效的,待烟叶收购结束后,考核者只要从收购系统里调出数据加以计算即可,无需人为的主观判断,因此考核过程非常简化,很有利于考核人员操作。

6.充分体现按劳分配

烟叶线切块管理“担烟工资制”考核是以烟叶收购的担数来定绩效的,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分配原则。在没有实施此考核方式之前,有很多员工工作不努力、无所事事,最后拿到的工资也不比其他员工少,甚至更多,这种分配方式有失公平,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工作努力、成绩突出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担烟工资制”的缺点

虽然“担烟工资制”有很多优点,但是,任何一种考核方式都会有它的薄弱之处。“担烟工资制”的不足之处主要表出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别员工为了追求结果,使得工作过程难以控制;二是因各地工作难易程度的不同,分配总任务和每担烟的定额标准难以确定;三是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减产,从而使得被考核者产生困惑。

四、结论

近年,在烟叶生产的一线人员中实施烟叶线切块管理“担烟工资制”考核改革,实行以担烟计酬工资制,把企业的效益与职工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但是,应当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从而做到结果与过程两不误,任务分配以及每担烟的定额标准更加科学合理,更能提高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尽管如此,随着烟草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烟叶线切块管理“担烟工资制”考核必将成为烟草企业绩效考核的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刘英团.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J].人才资源开发,2009(12):65~66.

[2]王东江.关于企业绩效工资制度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8).

[3]颜爱民.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于桂兰、苗宏慧.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5]洪琳.国有企业如何有效发挥薪酬体系的激励性[J].厦门科技,2007(02):46~48.

第6篇:工程管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

1.高层管理者高度重视

绩效管理的导入是企业的一项大的组织变革,一方面绩效管理的引入涉及利益分配的问题,由于变革的诸多不确定性,大家对未来的预期不明确,绩效管理的推行将会受到来自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强大阻力,绩效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也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上。另一方面,绩效管理会触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绩效管理的计划、辅导、评估、反馈、激励等各环节管理工作,都需要从不同部门收集大量的企业工作绩效数据。

所以,如果高层管理者没有高度重视,没有给予该项变革工作的大力支持,绩效管理负责部门的工作开展将面临很多困难,其他部门管理者和员工的配合程度也将大打折扣,绩效管理工作的导入就很有可能会停滞不前或是流于形式。

2.直线管理者责任到位

除了高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外,强化直线经理的绩效责任意识也至关重要。绩效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事情,而是一个自上而下目标分解、不断指导沟通和交流的过程。

一般说来,在绩效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角色定位应该是整个企业绩效管理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宣传者、培训者、推广者和实施监督者,而直线管理者的角色定位是绩效管理方案的细化者、实施者和反馈者,即根据不同部门的特色,细化绩效考核方案。若脱离直线管理者的具体工作,绩效管理工作将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方案设计科学合理

绩效方案要实现科学合理设计,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绩效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要齐全,包括谁来做、考核谁、谁来考核、考核什么、怎么考核、多久考核、结果怎样用、结果如何反馈、如何沟通改进等内容。二是对企业的所有岗位进行分层分类,不同系列和层次的岗位,其考核周期、指标类别的权重、绩效工资比例等各方面应有所区别。三是指标的选择要遵循“二八原则”,突出重点,不强求面面俱到;定性的指标考核,根据岗位性质的不同,灵活采用360度的各个方面维度;绩效目标值的确定要合理科学,不能由自己设定,否则将脱离绩效管理的初衷。四是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要全面,不应仅仅是与个人的绩效工资挂钩,其范围应涉及晋升、培训、调岗、调薪、年终奖金等方面。若企业缺乏绩效管理方案设计方面的人才,建议引入第三方机构协助制定。

4.方案宣传要深入基层

方案的大范围宣传是绩效管理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一方面,只有对方案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宣传讲解,才能确保各级管理者和执行者理解和掌握绩效管理方案的操作要领,以更好地推进工作开展;另一方面,通过方案的大力宣传让全体员工清楚地了解企业导向的是何种行为,反对何种行为,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确保绩效管理工作的长期贯彻落实。为了确保方案宣传工作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建议采取多介质和多方式结合的宣传方式,如发公文、墙报宣传、制度竞赛活动等多种方式。

第7篇:工程管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

一、绩效考核的目标

绩效考核可以说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开展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使企业员工的工作水平有效提升,也为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注入一丝新鲜的血液。绩效管理并非“守旧派”,它需要依据每个企业的发展状况,以侧重不同的管理目标。

目标一:有效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绩效考核能有效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进步,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重要的事务安排。绩效考核能为企业高层带来丰富的决策信息,也为每位员工的薪资发放及年终考评提供参考依据。绩效考核刚开始是通过绩效计划逐步细分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制定出尽可能详尽的考核方案,以便在监督管理当中,确保人才的优化和调整。

目标二:充分激发企业员工的职业潜能。绩效考核能充分发掘每位员工的价值,可以让他们在考核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与优势,有利于后期的员工培训更加具有针对性,使每位员工都能够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

二、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使中国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配置与利用,绩效考核依靠提高每位员工工作能力,保证工作效率的理念,受到企业家们的重视,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一:企业对于绩效考核缺乏系统管理。绩效考核是一个企业拥有良好人才管理制度的决定性因素,它通过详尽具体的考核方案不仅能对员工们起到督促作用,也能让公司的内部选拔更加公正公平。但是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案,那么绩效考核就会成为一场空谈。管理者应该将其看作是一项人才规划措施,在明确的工作分析情况下,对考核标准进行科学而严格的设计,确保绩效管理工作与战略性目标进行有效整合。然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许多关键性的指标并不清晰,所以无法就工作的实际来制定考评方案,对于每位员工的评估自然也无疾而终。

问题二:企业考核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不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直接导致了某些岗位中的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例如就简单地出勤率而言,很多企业其实就是把这一简单的量化指标作为考评员工工作质量的标准,但实际情况则是,员工们在上班期间插科打诨,放任自流,丝毫没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还有的企业在年初也是雄心壮志地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计划及奖惩制度,但却由于种种原因并未付诸于实践,最终导致绩效考核化作了一场遥远的空想。除此之外,许多考核并未与员工们的薪酬直接挂钩,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约束力。

三、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实施方案

方案一:加强与员工们的日常交流。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很多企业高层担心绩效管理会增加额外的成本支出,但是只要在平时的柔性管理中,加强与员工的交流沟通,那么就可以及时了解员工们的情感需求,或是当下的工作状态,这样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时,就能切实站在员工们的立场去考虑实施方案,以实现企业的人性化管理。

方案二:注重考核效应。绩效考核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企业管理者可以依据各项考核指标来实施各项奖惩制度,使员工们加强了工作意识,也使他们在上班期间更加严于律己。企业发展离不开绩效考核,它是提高企业社会竞争力以及赢利能力的核心。在开展绩效管理系统时,应初步设立人力资源的战略目标,紧紧联系员工的日常工作以及企业的特有文化,努力通过绩效管理工作以引导企业健康长足发展。

第8篇:工程管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

摘要:通过描述我国中小企业绩效考核的特点,分析其现状并着重探讨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绩效考核发展与完善的对策。只有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中小企业的发展才不会受到制约,并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

关键词:中小企业;绩效考核;问题与对策

1中小企业绩效考核的特点

(1)可操作性。中小企业组织结构趋于扁平,人数相对较少,信息传递链条较短,信息不容易失真。

(2)人性化。由于信息传递链短,公司内部员工之间相互了解的机会较多,在绩效考核过程中,企业较多地采用人性化的解决方法,做到全员的考核以达到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

(3)灵活性。中小企业的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公司的业绩会较大程度的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因此中小企业在设计有关业务方面的绩效指标时更多地考虑体现灵活性,将员工的目标统一到公司的目标体系中。

2中小企业绩效考核的现状问题分析

(1)人力资源机构设置不完善。

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内部层次性不够分明,只是一种对外的形式而已,组织机构特别是人力资源的机构设置不完善导致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效率低下。中小企业虽然不能像大型企业一样有一整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但其职能却是类似的,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中人力资源绩效考评功能只是在重复旧体制中原国有企业中人事考核的后尘。

(z)绩效考核过程形式化。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实问题,有些中小企业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完备的绩效考核工作,但是员工内心都认为绩效考核只是一种形式主义,每年必须的走过场,无人真正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认真客观的分析,没有真正利用绩效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来帮助员工在绩效、行为、能力、责任等多方面得到切实的提高。

(3)绩效考核结果无反馈。

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通过考核结果的有效应用是把握企业运行情况、调动员工积极性。中小企业还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绩效考核观念,也未建立完善的考核结果回馈机制,如果考核结果不能以适当方式反馈给被考评者本人,那么绩效考评本身就失去了意义,更谈不上考评目标的实现。久而久之,员工将对考评工作失去兴趣,将绩效考评视为流于形式的一项活动。

(4)缺少绩效管理思想。

绩效管理思想是指整个绩效体系以实现企业的目标为导向,在绩效考核过程中注重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引导员工参与,并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重点,在此基础上通过绩效计划的合理制定,使个人及企业绩效不断提升。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但不是全部组成部分,很多中小企业割裂了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的关系,歪曲了绩效考核的作用,使绩效考核成为纯粹性奖罚的工具,考核最终成了企业里的“考试”,而其管理工具的作用却被完全弱化,甚至被忽略。

(5)绩效考评与激励机制结合不够。

目前中小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考评主要是基于企业既定的目标、任务下所完成的工作量来衡量,其方式多为员工对上司命令的执行和服从,其标志主要是即时的工作效率。这是因为我国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关注那些在较短的时期内能为企业带来有效价值的东西,所以在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激励制度上缺乏相当的热情。这显然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是极为不利的,特别是中小企业难以依据科学的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激励,不利于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潜能,也不利于员工与企业同舟共济,积极参与管理。

3中小企业绩效考核的问题的对策

(1)员工参与考核方案的制定。

好的绩效考核方案一定是方案的执行者,也就是被考核的人积极主动参与的结果,而不是领导或相关的管理部门的凭空臆断。其实,征求员工意见的过程也是一个宣传动员的过程,无形中会促使员工把领导的方案变成自己的方案。因为员工亲身参与方案的制定,自然会理解并接受方案,也自然会全力以赴地为方案的执行而努力。

(2)关注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理想的绩效考核模式要应用到我国中小企业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前期进行充分融合,才可能发挥先进管理方法的优势。如果只是一味地生搬硬套,在一个文化内涵不是很深厚、基础管理薄弱的中小型企业去做这样一项整体协调性要求较高的工作,是十分困难的,也很难见到成效,只能是劳民伤财。

中小企业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绩效考核不能过于细致,否则绩效考核非但不能成为公司运营的催化剂,反而成为绊脚石。中小企业绩效考核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要和公司实际挂钩,尽量使用目前可操作的,或者适当努力之后就可以得到的数据。

(3)正确利用绩效考核的结果。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考核目的不应终止于考核结果,它是新的绩效管理的开始。绩效管理的四个环节:确定绩效计划(衡量标准)、执行、考核与反馈。其中,绩效反馈所采取的措施是建立在分析考核结果基础上。通过绩效考核结果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提出有价值的综合性绩效改进意见。

通过绩效考核结果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提出有价值的综合性绩效改进意见。有效的反馈不仅能使主管人员切实掌握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更能通过交谈与沟通,探讨考核中的绩效问题原因所在,从而帮助员工从客观、有针对性角度制定绩效改进计划,达到改进员工绩效,共同确定下一绩效管理周期绩效目标;同时,肯定员工成绩、提高员工满足感,能使员工更努力地工作。

(4)从绩效考核上升到绩效管理。

在人力资源管理各领域中,绩效管理是惟一具有总结性和承接性的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核心,是最具系统性的评价工程。绩效管理是依据员工和他们的考核者(不仅仅是直接主管)之间达成的协议,来实施的一个双向式互动沟通的过程。与绩效考核的不同就在于,绩效考核是事后考核工作的结果,而绩效管理是面向员工,多个维度,事前计划、事中管理、事后考核的过程。

我国中小企业在管理中应该以人为本,对员工的个体绩效考核也就不能停留在单纯的控制、监督的层次上。从管理者来说,尤其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不能只把绩效考核当作一个简单的一次性的工作来策划和实施,而应把其当作一个不断改变组织绩效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确保整个企业的员工行为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展开,以达成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管理者在日常的考核中重点关注的是绩效的持续改进,另一方面,员工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出色的工作绩效获得较高的报酬和认可。

(5)将绩效考核与其他企业管理模块结合起来。

企业绩效考核与企业其他体系联系相当紧密,如与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晋升、员工生涯规划、培训等诸多模块与环节联系相当紧密,必须与其挂钩,否则无法真正收到实效。

第9篇:工程管理绩效考核方案范文

关键词:人事管理;绩效考核;奖励薪酬;激励制度;人事档案管理

Abstract: With China's economy, the continuing reform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in-depth, businesses are in constant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the units are constantly strengthen personnel management. Article writer with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some means of personnel management are briefly introduced. Performance appraisal of personnel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incentive compensation incentives, target responsibility system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appraisal, personnel archiv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are outlined.

Keywords: Personnel Management;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centive compensation; incentive system; personnel record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D0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事管理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方法。各企业单位为了加强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综合水平。企业的战略性发展的首要目标是提高业绩,这就需要企业进行绩效管理。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职工的业绩,是企业进行科学化管理的基础。薪酬奖励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直接、最有效的人事管理方式。他可以有效的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其主观能动性;目标责任制可以有效的规范职工的行为,提高工作质量;人事档案的科学化管理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录用优秀人才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方便。企业在进行人事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各管理手段的联系,一次来实现管理的目的。

一、绩效考核在人事管理方面的应用。

绩效考核制度时目前企事业单位用来对各部门以及各职工的工作表现、工作业绩、工作行为以及工作结果进行衡量、评定并且与企业所制定目标相衡量的一个过程。是进行人事管理中最常用的方式,可以合理、科学、直接、有效的提高员工的业绩。

1.1绩效考核的内容。

(1)业绩考核。业绩考核时绩效考核中最直接、最本质的一个方面,是对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以及工作结果进行观察和评定的过程,直接衡量职工对企业的贡献程度。

(2)能力考核。能力考核是根据职工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的出来的能力,主要从职工的工作协调能力、提高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进行能力考核。

(3)态度考核。态度考核主要指的是职工在工作过程中是否有工作热情,是否忠于职守,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努力完成任务,服从安排等,对企业是否忠诚等。对员工进行态度考核同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使其向业绩转化。

(4)潜能测评。潜能测评是对职工进行能力考核时挖掘出来的。是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发挥出来,但具有潜力,对潜能的测评有一定的难度。

(5)适用性考核。适用性考核是为了评定职工与工作岗位、职工之间的相互关系。企业在进行人事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做到适人适位,根据各岗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职工,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适用性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检验职工自身的适应嫩里,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的安排是否合理。

二、奖励薪酬的激励作用。

企业在对进行人事管理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激励手段就是薪酬激励。薪酬激励是职工体现自身价值的表现,也是单位对职工表示认同的方式。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奖励薪酬的激励作用进行简单的介绍。

2.1薪酬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2.1.1、薪酬激励有助于开发员工的潜力

企业在人事管理过程中使用公平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可以使职工认识到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当职工进行薪酬对比时,发现企业薪酬激励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公平性,就会进一步的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进一步的提高工作热情,使其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使员工充分发挥工作潜力,使得企业的效益进一步提升。

2.1.2薪酬激励制度可以为企业留住人才。

目前企业的竞争已经逐步转变为对人才的竞争。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要不断地吸收高素质的人才,在吸收人才的同时更要留住人才。企业吸收和留住人才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就是使用薪酬激励制度。

企业在制定薪酬激励制度时,应该根据人才的不同来制定灵活、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比如说,对待普通职工采取提高工资待遇,增加奖金的薪酬激励制度;对于知识性人才,只是提高薪酬是不够的,从需求理论来解释,物质需求已经无法满足知识性人才的需求,他们需要得到企业的认可并且要求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在制定薪酬激励制度是应该根据职工的需求来合理制定,只有有助于企业吸收优秀的人才并将其留在企业,组建起一直优秀的职工队伍。

2.2、完善薪酬激励制度的措施。

目前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企业在制定薪酬激励制度时应该跟上社会高节奏的发展。所以薪酬激励制度也应该随之不断完善,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几条薪酬激励制度的完善措施。

2.2.1、薪酬激励制度应该根据业绩考核制度不断完善,提高薪酬激励的及时性;

2.2.2、薪酬的长期激励制度应该与短期激励制度相结合;

2.2.3、根据员工的层次不同制定不同的薪酬激励措施。

在企业人事管理过程中,薪酬激励制度是企业管理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 重要举措。为了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趋势,薪酬激励制度也应该不断改革与完善,这有这样才能时激烈作用发挥到极致。

三、人事档案学的科学化管理

人事档案是为党政部门、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为了更好地管理人员而设置的一种以个人为单位的特殊档案。是单位用来全面考虑一个人的最有利的依据。人事档案的管理为我们选拔优秀人才,录用优秀人才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方便,所以加强人事档案管理至关重要。

人事档案管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掌握现代档案管理理论与新技术的运用,开拓创新,开发新手段,加大投入,对人事档案实行动态化管理和维护,开发研制人事档案管理软件,建立数字档案和多媒体档案,并实行联网,通过现代化手段建立人才信息收集、反馈和跟踪系统。只有与时俱进,注重档案的服务性,才能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牵一发而动全身,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改革、信用业绩档案的建立必将使人事档案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必将使社会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不攻自破、迎刃而解,必将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先进技术也应运而生,人事档案部门也应将存贮技术、防护技术、复制技术、装订技术、自动打眼机等新进的技术、设备运用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来,来提高工作效率。

四、目标责任制管理与绩效考核。

4.1、目标责任制的制定原则。

企业在进行人事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制定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度。目标责任制在制定过程中应该遵循一下几条原则: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照企业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考核抓关键,对关键人和关键指标考核;有效激励和严格奖惩相结合。

4.2、目标责任制与绩效考核的关系。

目标责任制的建立将各部门各职工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对每个职工进行业绩要求。在进行绩效考核时,根据各员工对目标责任制中规定的目标的完成程度以及完成质量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来进行奖励或者惩处。合理的目标责任制度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是进行绩效考核的有效依据。所以企业在进行人事管理时应该加强目标责任制与绩效考核之间的联系。

结束语:现代企业在进行人事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采用绩效考核制度、奖励薪酬的激励制度,目标责任制管理与绩效考核以及人事档案学的科学化管理。在企业人事管理过程中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提高工作热情及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职工对企业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鞠志红.小型企业核心员工的薪酬激励机制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8.

[2](美)Tim Ang,姜旭平主编 ; 常宁,范坤芳编著,管理我的员工绩效 [专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赵文明,赵建伟编著,员工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实务手册[专著],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