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学专业实习范文

农学专业实习精选(九篇)

农学专业实习

第1篇:农学专业实习范文

关键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214-02

对普通高等学校特别是省属高等学校农学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注重“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是目前适应新时期变化,面向农业、农村的基本教育模式。然而,目前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出现了选择和建立基地难度大、长期性和稳定性不够、实习实训效果不理想等诸多问题[1-3],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高校着力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根据湖北民族学院林学园艺学院在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实践,提出了对策措施。

一、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以学校为主,但不是学校单方面能完成的建设项目,而是学校与校外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多边合作型共建项目。高校的办学宗旨是追求教学水平、提高育人质量,企业或事业单位追求的目标显然与高校存在着差异,企业更加注重的是追求效益和利润。由于双边合作追求目标的差异,在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出现困难甚至矛盾也是情理之中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校外合作方存在的问题。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其主体活动是为培养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而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校外单位接纳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学生参与到合作方的生产和工作实践中去,由于大学生的实习实训活动是一种实践、锻炼和学习的“非熟练”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干扰合作方的正常生产活动,导致大学生的参与给合作方在管理、生产、安全等方面增加了压力,致使生产成本提高;另外,为配合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合作方还要抽出部分技术骨干作为实习指导教师,以帮助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加了合作方的人力资源成本,影响和降低了合作方的生产效率等。这种实习实训活动达到了教学单位的目标和学校的办学宗旨,但它是以增加合作方的成本和降低合作方生产效率和质量为代价的。因此,当学校期望在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时,有些企业或事业单位常常表现为不情愿、不配合、甚至不接纳,这是导致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困难的主要原因。

2.办学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水平、提高育人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作为农学类专业其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合格人才。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教育观念陈旧,缺少对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年来,尽管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方面进行了较科学的设计,特别是对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较深入的改革,但在实际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然存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理解不够。教学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基地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实习教学质量。但部分教师对基地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在建设过程中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②实践教学活动缺少系统、规范管理,降低了校外合作方的配合力。有的专业或课程在校外实习实训前没有制定完备的《实习教学大纲》和详尽的《实习教学计划》;开展实习过程中对实习指导教师在责、权、利方面没有明确的制度或规定,导致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指导老师责任感不强,管理不严,效果不理想,没有达到实践教学的预期目标。同时还给实习实训合作方增加了负担,影响了实习基地建设的持续性和稳定性。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经费投入不足,降低了基地建设的驱动力。在高校招生人数增加,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目前,普遍重视校内教学资源的投入和教学平台的建设。而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尤其是高校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投入严重不足甚至没有投入。学校对基地所在单位只索取不给予,不仅制约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水平和质量,降低了合作方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实习实训的教学效果。④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降低了基地建设双方的合作力。高校的优势是人才,是技术,依托人才和技术优势服务社会、服务企事业单位,既是高校的责任,也是促进校企结合、校地结合的关键因素。但目前较多的科研成果、关键技术停留在学术刊物上,或停留在实验室中,未能转化为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生产力。因此,降低了基地建设双方的合作力。

二、农学类本科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湖北民族学院林学园艺学院是一个以农学类本科为主的二级学院,现开设有林学、园艺、园林普通本科专业。长期以来,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和自身的办学特点,注重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园艺、林学专业构建了“职业定向式三阶段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该培养模式的指导下,修订了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并对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设置。在此基础上,为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十分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本做法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以互惠互利为基础,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要想建立稳定、长期、可靠的校外实习基地,彼此关切双方的利益是关键之所在。因此我院把重点放在了协调与实习实训单位之间在建设目标上的差异,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各展所长,各取所需。①学院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合作方实行技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我院林学省级重点(特色)学科多年来形成的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以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平台为契机与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合作,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和开发相应的技术,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帮助企事业单位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互惠互利,形成协同发展的共生体。如我院的“星斗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立在星斗山部级自然保护区,根据该保护区的业务需求结合我院教学科研需求,在基地建立的理念上采用了“以科研促教学”,在基地建设方式上采用了“共同投资,合作共建”。近年来我们为星斗山保护区进行了植物资源普查、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与规划、水杉及秃杉原生母树种群栖息地生境保护规划、病虫害防治等多项工作,为星斗山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和技术支持;2013年我们与星斗山联合申报并启动了“湖北恩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建设工作,双方真正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共生体。②学院与基地实行人力、物力资源共享。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不仅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更需要通过实习来获取本专业的实际工作技能,培养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同时,通过对实习实训单位的了解、与技术人员经验交流、对员工的生活工作状况等全方位的了解,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了很好机会。如“星斗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很好地解决了我院《树木学》、《植物学》、《生态学》、《测树学》等多门课程的实习。同时,实习基地的技术人员也是我院师资的有益补充,有时甚至是实习实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③学院与基地实行人才培养成果共享。以实习单位为培训基地,不仅使学校能够实现育人水平的提高,企事业单位也能从中发现人才,选择人才,实现基地共建,培养成果共享。随着企业实用性人才不足和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矛盾的省级发展,学生的就业情况越来越不理性,企业的人才断层越来越严重。通过在实习实训中充分发挥基地的媒介作用,为学生提供了解企事业单位的窗口,为企事业单位搭建挑选适用人才的平台。这既为学生增加了就业机会,又为企事业单位引进后备人才提供了人才库,从而缓解了学生就业和企事业单位人才招聘的双重压力。

2.以综合利用为目标,丰富基地功能。高校在基地建设上应立足于长期合作,选择业务技术强,管理先进、在规模、层次和水平上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且有实力、有远见、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合作方。同时,高校应充分发挥已有的科研技术、专业人才的优势,大力支持合作方的生产、科研工作,建成多专业综合,学研产一体化,长期稳定的基地。这样的基地容纳量较大(至少一次接纳30人),利于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开展实习实训;其次,企事业单位内部具较高的管理水平,不仅为学生的学习、生活上提供保障,还能在学生的就业观、价值观方面提供正确的引导;再次,基地本身具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和研发能力,有利于形成“学、研、产”相结合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3.改革校外实习的组织管理模式,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①在管理上采取校企联动,齐抓共管。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沟通协调。二是强化贯彻执行,加强责任意识。由专任教师与合作方技术人员(实习指导老师)共同组建实习工作执行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实习工作的全面开展。学校与企业齐抓共管,共同指导、共同负责。②在实习实训方式上采取集散结合,统分相辅。实习实训在方式上不实行一刀切,根据需要适宜集中就集中,适宜分散就分散。③在实习实训程序上采取过程管理,实行目标考核。过程管理主要是突出对实习实训工作的事前准备、事中监管。事前准备就是要制定周密的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的与要求、形式与时间、内容与考核等;开好实习动员会,宣讲好实习纪律,落实好安全教育。组织专任教师与学院签订《实习责任书》,实习学生与专任教师签订《实习安全责任书》。事中监管一是执行组成员要全程管理,监控实习全过程,二是领导小组成员要定期巡查,既监控学生的实习过程,也督查执行组的管理情况。目标考核采取双层双边考核,双层考核就是既考核学生的实习实训质量,也考核整个实习实训的成果;双边考核就是学生考核由校外实习指导老师与专任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综合表现对每位学生进行共同考核,综合评定实习成绩。

4.以长效运行为根本,强化经费投入及监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本上都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因此,要保障基地建设的长效性,学校不仅要高标准选择合作方,还要加大资金筹集投入力度。这就要求学校要多方筹集资金,我们主要是融合了学科建设经费、课程实习经费和专业建设专项经费共同投入,辅以实习单位资助和学生自筹等方式。在投入管理上我们专门制定了教学实习经费专项管理制度,提高资金监管的透明度,加强对实习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功效,确保基地建设稳定有序长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蔡敬民,董强,等.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09,(2):77-78.

[2]李桂梅,李科生.立足双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2):75-77.

第2篇:农学专业实习范文

【关键词】农学专业 校外实习基地 管理 长效机制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2010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50-01

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和生产单位利用团场生产与经营资源建立的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在农业生产季节,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生产实习,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自己,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知识和职业技能。校外实习基地的良好运行是开展实习教学工作的基础和质量的保障,因此,保持校外实习基地长期稳定发展,对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应有的作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农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模式

根据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单位的性质、规模,以及在合作教育中所承担的具体教学任务不同,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模式主要有如下两种:

1.1以团场(生产单位)为主的管理模式。

在合作教育中,以团场接受学生岗位实习为主要内容。团场的主要目的是按其要求培养团场所需的应用性技术人才。

1.2团场(生产单位)与学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这是我们采取的最为普遍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团场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必需的场地、设备及其他条件,并派专人负责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活动,是团场农业生产活动的一部分。与团场单独管理不同的是,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活动完全按照专业的要求进行,带教师直接参与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管理工作。

2.农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运行管理

在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运行管理具体实施中,主要由学校相关专业派出带实习教师,根据实习指导书,明确校外实习的具体任务与目的;通过与生产单位的沟通、协调,落实具体的教学要求、条件与实施方法;团场主要由农业技术人员来实施具体的教学过程。学校指导教师要及时排除影响实习进行的各种不利因素,根据实习日记、生产单位意见等对实习的结果做出评价;并根据学生实习的情况,及时对校外实践教学的情况进行总结,找出问题,提出建议与改进的办法。

3.农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互作

校外基地是学校、学生和生产单位三方的合作,学校起主导作用,生产单位起关键作用。生产单位与学校和学生的合作有利于引进新鲜血液,招收大学生日后就业。

3.1学校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实习动员培训,让他们了解合作团场的具体要求、如何操作以及掌握相关的农业知识和农事操作技能。

3.2学校要有教师实习负责小组,专人负责,广泛地与对口生产单位交流合作,选择较为理想的单位作为实习基地。学校和生产单位双方签订实习合同。合同内容应有安全、保险和突发事件等方面内容。

3.3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生产单位的双重指导,学生实习结束应递交实习工作总结,说明自己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时如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4对学生工作的评价以生产单位为主,学校制定考核表,由生产单位校外指导教师填写。评价内容包括:实习主动性、实习质量、学习能力、出勤等。

4.农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学生管理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学生管理工作是达到实践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应当按照生产单位标准管理学生,使学生养成严格有序、遵守规程、劳动安全等职业品格。

4.1 严格纪律。

只有通过严格管理,才能提高劳动纪律和职责意识。在团场实习的学生首先应明确实习生的双重角色,实习生既是学校派出的学生,又是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学校要求学生遵守团场相关纪律规定。

4.2全过程考核。

为保证实习质量,必须对实习过程和实习结果进行严格考核。为了尽量客观地反映学生工作的真实情况,学校应设计若干较为关键的行为指标制定考核表,学生考核合格将获得学分,用人单位在学校颁发的“实习证书”上简述学生的实习情况,盖上公章,学生以此作为自己工作经历的凭证。

5.建立稳定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效机制

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以后,必须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才能保持实习基地的长期稳定运行,形成稳定的教学环境。

5.1学校和生产单位双方互利双赢的利益机制。

校外实习基地管理中应切实从双方的利益出发,通过学校和生产单位互利双赢的纽带,将学校和生产单位紧密联系在一起,维系学校和生产单位双方长期合作的关系。

5.2学校与生产单位的诚信友谊机制。

友谊与信任、理解与体谅是维系双方长期合作的桥梁。学校领导应深入团场,了解团场的实际需求,听取团场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双方要珍惜教师、学生与团场职工之间在合作中建立起来的友谊,要通过合适的方式与途径延续与加深这种友谊。在合作中出现分歧,尤其是涉及到双方利益的问题时,要及时协调与处理。

积极探索校外实习基地的运行规律,建立新型的、适应农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校外实习基地管理机制,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问题,只有做好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工作,才能进一步促进学校和生产单位的合作,使人才培养模式得以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高尚荣,陈霞,高职学生实训期管理初探,滨洲职业学院学报,2006,2,53

第3篇:农学专业实习范文

本次实习所在地是内蒙古兴安盟索伦牧场。

索伦牧场总土地面积107726.97公顷;地处大兴安岭南麓浅山地带,山川交错,地貌有山地、沟谷地、低洼地三种,山势大多平缓,低洼地坡度大部分小于10°,一部分谷底较为开阔。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年降雨量450~560mm,年均气温2.1°C,无霜期110天,≥10°C年积温2000~2200°C,光照时数2789.48,雨热同季,多集中在7~9月。土壤类型有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暗棕壤。植被类型有次生林、灌木林、疏林地、草甸草原、坡地草原。无风蚀沙化及水土流失。 该牧场主要从事畜牧饲养业和农业种植业,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油菜为主,集约化、机械化程度高,机械配套率较高。全场总人口约为5千人;辖管7个生产队;农业机械总动力11668千瓦,实际机播面积约为4000公顷,化肥用量约1000吨。但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基本上无水利灌溉设施,完全靠天吃饭。农业总产值1千多万,粮豆总产量12000吨,单产3526公斤/公顷,牲畜头数30多万头(只)。1998年由外地人分别投资建造淀粉加工厂和屠宰场各一个,〖您正浏览的文章由实习报告整理〗年利润均在200万元左右。

二、实习过程

8月17日早晨,全班同学24人到达索伦牧场总部。那是几排陈旧的瓦房围成的院子。其中两排房子各扇门前分别挂着写有“生产科”、“计财科”、“维修科”、“场长办公室”、“副场长办公室”……的牌子,一排是十来间招待所,一排是几间作食堂的房子。 当日11:00左右,场部开了一个座谈会,有全班同学、两位实习带队老师和牧场场长在内的部分领导。场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词,场长助理给我们介绍了索伦牧场的历史。我们由此知道,此牧场由于地理位置极佳,牧草肥美,曾为侵华日军所占并作为军马牧场和掠夺我大兴安岭宝贵资源的必经之路;解放后又作为我军大型军马牧场之一为部队提供了大量良驹宝骑;后由于其并被淘汰以及不再用马匹来载重运输物资,便在我军精简机构时被裁出军队,归地方管辖,从此自主经营,兼营农牧;98年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羊群以及农业机械分发承包给各户农民,农户们每年交足农牧税和提留后自负盈亏,此状况至今。

中午,在场部受到杀猪宰羊的盛情款待。 我们去了本次实习所在连(队)——三连,然后全班同学被分成四组分驻四家农户。全队的人聚居在一个村落,一条大道南北贯穿整个村,南头到北头不足500步,我和三位同学便被分派到了最南头的一家农户。连部在北头。天黑时下了一阵小雨。而那时我们正在连部受到连部领导的和款待。还是猪肉和羊肉。 由于头天下雨了,麦穗湿润不宜收割,故18日那天我们无事可做。好多同学都爬山去了,我和同住的王学军也去了。

第4篇:农学专业实习范文

关键词:农村教师;移动学习;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6-0060-03

一、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亟待关注与加强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要“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强调“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1]这一从“全面”到“重点”、指向日趋明朗的转型,一方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日益关注与重视,同时也折射出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薄弱性与现实紧迫性。近年来,为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党和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农村教师进行了诸种形式的培训,业已取得一定成效,我国农村教师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升。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困境,如现实中农村教师实际参与专业发展的可能性不大,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难以得到全面满足,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效性不高,等等,这些困境严重影响并制约着我国农村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高度关注与重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探寻出一条切合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诉诸移动学习开展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与意义探析

1.有助于提高农村教师参与专业发展的可能性

尽管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正逐年加大农村教师培训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但困于种种客观因素的制约,现实中农村教师培训仍难以全面覆盖,致使不少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仍处于空挡甚至真空的境地。此外,当前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基本上都仰赖于面对面的集中培训,这种培训在时空性上要求是很高的,被培训教师必须在特定时间集中在一起接受培训。但我国农村教师分布较为散乱,要集中起来难免有长途跋涉之苦,且食宿也不方便,不光空间上困扰重重,时间要求上也难以落实。并且近年来,随着农村“留守儿童”寄宿人数的激增,农村教师的肩上又多了教养“留守儿童”的重担,从而使得“工学矛盾”愈发凸显。即便是乘上了“网络信息技术”的好风,现如今的远程培训消解了集中培训空间集聚的难题,但农村教师仍被桎梏于电脑前,仍需大量的集中时间,还是难以突破时间樊篱。而现如今农村教师借助灵巧便携的移动设备,可以在课间空闲、农活家务间隙等零碎时间进行学习。移动学习这种随时、随地的零碎式学习,很好地将学习整合、消融到农村教师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去,消解了“工学矛盾”,农村教师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以毫无冲突地、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专业发展的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农村教师实际参与专业发展的可能性。

2.有利于满足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庞大,结构复杂,即使是同一地区、同一所学校的教师,其个性特质、认知风格、知识背景、生活阅历和志向抱负等方面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这就给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烙上了多样化印记。并且教师专业发展也绝非一蹴而就那么简单,目前有关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大多植根于美国学者费朗斯・富勒的“关注”阶段论,研究者们基于各自的视野、维度及语境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进行了深入研究,造就了当前异彩纷呈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归结起来,主要有以富勒为代表的“关注”阶段论、以伯顿和费斯勒等人为代表的职业生命周期阶段论、以利思伍德为代表的心理发展阶段论、以莱赛与我国台湾学者王秋绒为代表的社会化发展阶段论和以格里布里特为代表的综合阶段论五类。[2]在此暂不论教师专业发展究竟该划分为哪些阶段,但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成熟过程,是要历经一系列彼此关联却又相异的阶段。总而言之,教师专业发展是具有严格意义上的阶段性的。而教师处于不同的专业发展阶段,其所遭遇的问题、困惑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来其所需的帮助指导、专业引领的内容和程度自然也是不一样的。当前旨在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培训,这种外接式、统一化、一对多的格局是难以做到个性化指导、引领的,难以满足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这就从源头上制约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绩效。而移动学习是基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的,农村教师借助移动设备,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需求而进行学习,这种学习完全是基于个体专业发展需求出发的,可以有效满足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3.有助于增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效性

长期以来,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人们持守这样的观点,“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就是把专家教师或优秀教师的某种‘特质’‘传递’给师范生或一般教师的过程,而且假设这一传递过程基本是无条件的、有效的,与教师专业发展所处的时期、教师已达到发展水平无关。基于此,他们的研究多试图寻求专家教师、优秀教师的一般‘特质’,并将其作为以后‘培训’教师的依据。”[3]但是,“比之专业的许多问题的解决都基于科学的见解与合理技术的‘确凿性’,教师的工作几乎是由‘不确定性’所支配的。某教师在某课堂里有效的计划,不能保障在另一个教师、另一间课堂里有效;在某种语脉中有效的理论难以在另一种语脉中通用。”[4]可见这种群体层面的外在型塑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注定是低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诉诸于个体层面的内在生成。移动学习可以有效增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实效。首先,移动学习切合作为“成人”的农村教师的学习特性。作为“成人”的农村教师不再适合集中统一的学生化的集中培训学习,他们倾向于自我导向的学习,并且他们将不再耐心于那种常规或有规律性的课程学习,他们的学习是直接指向实际问题解决的。而移动学习是个体的自主、自我导向式学习,是紧随学习者的现实需要而发生的,直接指向于实际问题解决,非常切合作为“成人”的农村教师的学习特性。其次,移动学习作为一种“Just-in-time”、情境式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农村教师的学习绩效。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遇到问题与困惑,诉诸于移动学习,可以获得很多可立即应用到实践中去的知能,移动学习的这种“Just-in-time”特性将学习和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农村教师如何胜任工作层面是起着关键性作用的。

三、农村教师移动学习的适切性与践行建议

1.农村教师移动学习的适切性探讨

移动学习可以有效突破当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所遭遇的现实困境,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然而,我们不能陶醉于移动学习之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上,还要考虑到农村教师诉诸移动学习来实现其专业发展的适切性问题,即现实中农村教师从事移动学习是否可行,毕竟移动学习的外在条件要求和内在规定性影响制约着其实际应用,如要进行移动学习必须有移动通信设备(如手机等)的支持,移动学习易受干扰、学习内容彼此间的关联性不能过强等。[5]然而,这些成为不了农村教师移动学习的拦路虎,农村教师从事移动学习还是具有很大的适切性的。首先,随着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教师工资待遇等的逐步提高,现今的农村教师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而且部分教师还有了智能手机、掌上电脑,所以农村教师移动学习几乎不存在硬件上的问题,只要通信信号覆盖的地方,都可以进行移动学习。其次,农村教师作为成人自制力强,能够排除外界各种干扰和影响,自觉、主动地把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上,从而有效避免了移动学习易受外界干扰的缺陷。此外,近年来兴起的针对移动学习与成人学习特性的微型学习,学习内容短小精悍、独立性好、目的性强,[6]这种微型移动学习特别适合于农村教师。

2.促进农村教师移动学习的对策与举措

(1)政策导向:健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建设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庞大工程,只有建立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才能使这项工程持续、稳定、健康、有效地开展起来,政策作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最有力的保障,国家应重视与加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建设。在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有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相关通知文件,但这些政策法规和通知文件在制定时多是基于制定机构的本体视阈,致使部分政策法规中存有矛盾和抵触,这给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操作带来不便,所以国家政府应对现有的各种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进行权衡、统整,做到系统化、一致化。此外,虽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但这些政策法规中专门针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却不多,故为了有效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国家政府应进一步制定和颁布专门针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引领、促进农村教师从事移动学习。

(2)主体彰显:关注、提升农村教师移动学习素养

移动学习素养是一种跨学科交融的综合素养,主要关涉移动学习意识、移动学习知识、移动学习能力和移动学习道德四个维度,其中移动学习意识主要是“想不想”的问题、移动学习知识是“会不会”的问题、移动学习能力是“能不能”的问题,而移动学习道德则指涉“该不该”的准则问题。鉴于篇幅,笔者下面主要针对农村教师移动学习素养中的移动学习意识进行简要探讨。对于移动学习意识的“想不想”,农村教师一般会遭遇两个问题:一是没想到,二是想到了但没践行。对于“没想到”的这部分农村教师,实际上其移动学习意识是潜在的,只是被遮蔽了而已,对此只要对其进行移动学习价值与意义教育“激活”即可。至于“想到了但没践行”,要稍微复杂点,具体要分为能力上的不能够和思想理念上的排斥两种,对于能力上的不足,提供针对性的技术支持服务,如教会他们信息输入、移动学习资源访问策略等,如果条件允许,制定计划进行相关培训最好。这里比较麻烦的要数出于对传统学习方式的依恋,进而导致的对移动学习的不认可、抵触和排斥,这种现象在农村中老年教师身上尤为常见。对于这部分教师,除了要进行移动学习价值与意义的理论说教、提供技术支持外,还要创设条件,让其践行移动学习,亲身感知移动学习的便捷、高效等优势。

(3)资源保障:创建优质农村教师移动学习资源支持体系

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建设和维护直接影响到移动学习的绩效,因此为了支持农村教师从事移动学习,并确保其学习绩效,必须创建优质的移动学习资源。在创建优质移动学习资源时要注意以下两点:①优质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仅仅依靠政府、社会或学校中的任何一方都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在这里政府要起带头作用,积极争取各级财政部门的支持,联合企业和学校创建优质的移动学习资源。②鉴于移动学习易受干扰以及作为“成人”的农村教师倾向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特性,在开发、建设设计型移动学习资源时要借助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做到学习内容独立化、学习时间零碎化,实现片段式学习,并且学习内容要直接指向实际问题解决。在应用型移动学习资源层面上,要确保与移动学习相关的各种设备、设施的应用与维护落实到位,保障网络安全,保证相关软件的更新速度以及与移动学习平台间的兼容性。此外,要建立移动学习自动生成技术应用障碍报告机制,并为农村教师提供相关技术性指导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光明日报,2010-07-30.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8-71.

[3]叶澜,白益民,王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0.

[4]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12.

第5篇:农学专业实习范文

关键词: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8-0215-02

一、加强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农业与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既要具备扎实的农林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又要熟练地掌握农村金融、财务管理、农业保险、农业国际商务等方面的业务实践技能,还要深入了解农村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开展实践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深化理论知识,锻炼基本技能,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要求

新时期国家对高校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再是过分强调“知识型”为主的“专门化”人才,而是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坚持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实践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基础普遍相对薄弱,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任务十分紧迫。

3.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兴农使命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要求

农业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以服务三农为特色的专业,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是这个专业的教学使命和天职。农业院校培养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相对于综合类、财经类大学的学生,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农”字上。但由于学生自身及家长对其就业意愿的影响,以及学校对学生正确从业观的引导力度不够,使得一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缺乏爱农的情感、兴农的责任和强农的使命,不愿意涉农就业,既造成该专业人才资源的浪费,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就业。大力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从低年级就开始着力引导学生培养爱农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端正职业定位态度,从而培养出更多的立志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亟待加强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和综合索质培养”的倾向。在教学计划中,实验课总是处于理论课的从属地位,尽管也安排了如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教学实践环节,但是由于安排得过于分散,各环节之间缺乏科学、有效的衔接与整合,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尤其是毕业实多设在第八学期,此时的学生忙于求职择业,实习基本流于形式,毕业论文少有实地调查的材料支撑,质量水平难免参差不齐。缺乏科学、规范、严谨的实践教学训练,学生难以全面掌握农林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各种专业实用技能,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呈弱化趋势。

2.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落后

经管类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需要计算机硬件和相应的软件支持。由于农业高校对建设经管类专业实验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建设落后,导致学生实践兴趣低,实践教学效果差。一些高校的专业实验室依附于课程设置,实验室开放和共享的程度低,实验教学资源还有待挖掘利用。校外实习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实习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培养制度设计、规划制定、系统管理的思维创新能力和操作技能。目前,多数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少且建设落后,主要原因是学校与接受实习单位互利多赢的合作机制还没有建立。实习对锻炼学生能力的益处大,但是对接受实习单位的作用不明显甚至会产生负效果,许多单位因此不愿接受学生实习,即使勉强接受了,往往出于各种原因也不让学生接触具体业务,无法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

3.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脱节

第二课堂是指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有组织的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以往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第二课堂活动仅被认为只是学生政工干部的工作范畴,与实践教学毫不相关。两者的脱节使得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各行其是,难以有效整合资源,不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第二课堂活动所具有的实践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正日益凸显,尤其对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而言,是农业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育环节。第一,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现实情况下,第二课堂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教学的很好补充。第二,开展以了解国情、奉献社会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培养学生爱农的情感、兴农的责任、强农的使命的有效载体。第三,开展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本科生科研课题立项为龙头的科技创新类第二课堂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教学创新的思考

1.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

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综合考虑学校的学科优势、学校所处区域的人才需求以及学生的就业期望,逐步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突出农业特色、地域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在明确新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从整体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优化。要坚持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多样化、实用化、个性化、综合化、精干化,重新修定教学计划,在学时和内容上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不断更新和凝练课程内容,把农林经济管理研究领域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实践课程内容中来。本着打好基础、加强实践、提高能力、统筹兼顾的原则,遵循实验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在整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认真制订一套系统、完整、可行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并编写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实验操作指导书,形成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软件环境。

2.加强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根本支撑

建设好高标准的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是做好实践教学工作的根本支撑。农业高校应大幅度增加实验实训基地的经费投入,加快实验室的建设速度,提高实验设备的功能,不断改善经管类专业的实验和实习教学条件。实行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吸引学生在课外时间到实验室开展科研和实践活动,使实验室成为知识运用、知识融合、知识创新的基地。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充分整合校内教务、学工、招生就业及学院的社会资源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地与一些政府部门、大中小型企业、农村基层建立广泛的联系。同时,抓住政府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的契机,建设一批直接服务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集产学研一体的实践基地,将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就业实战结合起来,让学生增长阅历,锻炼能力。要邀请基地依托单位的专家、管理者参与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增强实习教学实效性,同时鼓励实习师生发挥专业优势, 积极帮助基地依托单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工作,形成学校、企业、学生都受益的多赢局面。

3.强化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紧密联系,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有效的载体

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而言,实践教学与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例如,社会实践是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作为必选课又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力推动将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一是以“班村共建”的模式建设校外实践实习基地,“班村共建”最初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一个班级和学校附近的一个村对接,学生通过义务支教、担任村主任助理、为村委会建网站、办信息报等形式长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现已推广到全院百余个班级,成为学生实践专业知识、培养爱农情感的重要载体,被评为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二是通过大力扶持科技学术竞赛活动,设立创新学分,来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学院为每门专业课都设计了实践教学内容,任课教师认真指导学生完成各教学环节,并引导有潜力的学生及作品参加学院举办的社会调查报告比赛、经济论文比赛、创业计划大赛以及科研课题立项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我院本科生有两篇作品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国家三等奖,有三篇作品获得“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国家三等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1名学生申报立项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参考文献:

[1] 赵锦域.高等农林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2,(6).

[2] 李崇光,关桓达,任宇华,王雅鹏,齐振宏.农林经济管理“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11).

第6篇:农学专业实习范文

作者:王小龙 单位: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由于农科类专业比较冷门,大家对这类专业了解不多,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就读农科类专业并不是出于兴趣考虑,而是迫于高考分数或者是受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由于农科类专业比较冷门,高校生源不足,所以很多学生被“服从”到农科类专业。另外,国家重视农业发展,鼓励农业人才培养,给农科类专业院校和学生提供经济补贴,因此,农科类专业的学费也比较低,有的同学迫于家庭经济水平而选择农科类专业。这些学生没有清晰的专业意识,对专业产生困惑,有的甚至存在厌农情绪和偏激认识,将来不想从事本行业的工作。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其专业学习的情绪。因此,为了帮助大学生适应农科类专业的学习,需要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专业学习动力不足,不重视动手类专业课程的学习现代高等教育致力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与个性的自由发展,在课程设置上不断创新,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高校也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开放式学习环境。现在的学生大多是在较好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不愿深入农牧场实践,习惯了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忽视各种操作性很强的实验课程;也因为学习环境宽松自由,有的学生就自我松懈,缺乏专业学习的动力。由于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农科类专业的特点,因而就不能合理运用农科类专业的学习方法,这势必影响学习效果。因此,要对学生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认清自己所学课程的优势与劣势。一方面,要增强专业学习的动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也要明白作为农科类学生,课程中对写作、英语、计算机等这些现代社会普遍需求的能力要求也很高,学生要有学习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发展方向不明确,不能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大学时期无疑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从孩子真正转变为成年人的一个重要时期。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明确自身的奋斗目标将使自己充满前进的动力,学习与成长事半功倍。受现在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些人对户外作业者存在偏见,似乎只有在办公室里的工作才是有社会地位的,而轻视处于生产第一线的工作岗位的价值,导致大学毕业生都希望成为“白领”,而不是户外作业者。但是农科类大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除了一些机关和农业管理部门以外,大多对口的就业岗位都是农村产业公司,这与大学生的期望有悖,于是有的毕业生“有业不就”。也有学生不能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合理评估,一心想去大城市,就职于大企业,导致就业不顺。对于农科类大学毕业生就业求职时表现的盲目性,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在学习期间就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农科类专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所在,使学生做好合理的职业规划。

牢固的专业思想是保证人才质量的前提,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是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认同和热爱的过程。[2]由于农科类专业的特殊性,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特殊意义。一个职员想要在企业里长久发展,关键是要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不可替代性的首要构成要素是精深的专业技能。所以要多方面探寻专业思想教育的策略,对大学生加强专业思想引导。1.加强农科类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基本原则一是过程性原则。专业思想教育不仅是新生入学教育时的工作,更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专业思想教育需要一个渗透、激励和疏导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新生入学时推行专业导论课程,引导学生走出专业误区,还要在今后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言传与身教,巩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深化对专业的理解。二是实践性原则。农科类专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需要作为实践主体的学生,充分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学好课堂知识,还要深入实践基地进行亲身体验与实地考察,并且进行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学生通过实践与专业实实在在地接触,从而体会学农的重要意义与社会价值,内化学农、爱农的专业情感。三是多渠道原则。专业思想教育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在对农科类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时必须挖掘资源,拓展渠道,创新方法,避免单一的灌输。要借助多样化的手段潜移默化、层层渗透地去影响学生,避免学生的抵触情绪,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2.加强农科类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具体策略第一,凭借思想教育平台,引导学生的专业认同感。高校思想政治与道德法律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多年来已经形成良好的平台。专业思想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方面,应该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教育已有的成熟平台,由学校专职党政领导、辅导员、任课老师和班主任等相互分工与协调,组建合理的教育团队,根据专业思想教育的过程性与多渠道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专业思想教育。学校要安排素质良好并且具有农科类专业知识背景的辅导员与班主任来承担农科类大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辅导员和班主任要主动接近与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必要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解决实际困难,并运用合理方法启迪与激发学生投身于专业学习。任课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授课以及指导科技实践活动的机会,展现农科类专业的独特魅力与重要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认同。高校专职党政领导要宏观把握农科类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过程,并且为专业思想教育提供必要的支撑资源。通过组建多方位的教育团队,借助思想教育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农科类专业建设对祖国稳定繁荣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看到农科类专业的广阔发展前景以及自身职业发展的良好机遇。第二,探索多元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大学课堂是学生专业学习的主阵地,根据专业思想教育实践性与多渠道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任课教师要探索与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比如对低年级刚入门的学生可以采用案例教育法,通过具体形象的案例,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与技能;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研究讨论法,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综合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和仿真模拟训练也可以提升课堂效果,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汲取专业知识。教师还可以适当采用暗示教育法来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来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第三,依托校园学生组织,增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高校学生组织是在高校相关部门领导下,学生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运用才干和智慧,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自我发展的组织。

高校一般都有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有的学校还有研究生会和博士生会。根据专业思想教育过程性、实践性与多渠道的原则,可以借助学生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来实现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目标。比如为了使学生对农科类专业有更多了解,可以引导学生会组织开展参观农牧场、实验基地的活动,也可以联合研究生会与博士生会共同邀请有威望的教授或者高年级优秀学生等与新生开展专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为了激发农科类大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提高专业技能,可以引导高校社团联合会成立与农科类专业相关的社团组织,或者指导高校学生会开展农科类专业技能大比拼等活动;为了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认同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使学生尽早发现农科类专业的自身优势和发展前景,并确立和坚持自己的发展方向。第四,促进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增强学生的专业信心。高校是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在人才培养时必须考虑社会需求及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问题。这就要求农科类大学生必须正确处理在校的专业学习和踏入社会的职业选择两者的关系。通过专业思想教育,使农科类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在广大的农村,从而树立正确择业观,愿意到农村进行经济生产与技术传播。另外,国家与政府也应该从长远发展考虑,给农科类大学生提供优惠政策,使他们的目光从就业较难的城市转向就业比较容易又有优惠政策的农村,从而能够坚定地走向农村、扎根农村、发展农村。农科类大学生不仅要有积极的就业思想,还应该不断创新,理性且有计划地进行自主创业,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2012年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引导农民调整结构,扩大紧缺、优质农产品生产,支持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生产”,并且强调“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由此可见,老百姓的“菜篮子”需要通过科技化的农业生产来支撑,而农科类大学毕业生正是掌握农业生产技术的人才,应该学以致用。同时,国家为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贷款、税收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很多高校也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建立了毕业生自主创业基金。所以,农科类大学生不仅可以运用新型农业生产技术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让老百姓吃得放心;还可以结合环境生态保护、新型化肥的研发与生产等多领域来构建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另外,大学生深入农村地区进行科技创业,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带领普通农民学科学,用科技,实现农牧产业升级,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从而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深化新农村建设。农科类专业人才是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有必要对农科类大学生进行全面的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用全面和长远的观点来看问题,明确学习农科类专业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激发专业学习的信心与动力。

第7篇:农学专业实习范文

关键词 农广校;涉农中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336-02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农业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其开展“半农半读”涉农中专学历教育办学模式,培养新型学历农民,已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的重要形式和方法,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专业优势。根据江苏省阜宁县农业干部学校“半农半读”涉农中专学历班的办学实践,就如何加强学历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法谈几点看法,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1 科学合理规划,开设专业班级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半农半读”涉农中专学历班的开设需要把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学习场所、实习实践基地等软件元素和硬件元素进行综合配置,准确定位,合理安排,科学规划,才能达到办学要求,完成教学目标,实现培育成果。

1.1 专业设置

学校开设涉农中专班,并要选准专业设置。一是要根据本地区农业主导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选择相关对口专业;二是根据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选择一批对称专业;三是根据本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开设相关专业;四是根据调研了解当地农村青年农民群众对知识需求的情况开设特色专业;五是根据学校师资力量、教师专业特点等开设本职专业[1-2]。

1.2 班级招生

班级开设可以根据学校的办班规划、教学场所、专业特性、学员情况等因素进行统筹调配。建立适宜农民群众参学的田头学校、田间学校,分别设立农广校学习班、农业产业基地班、农业企业班、镇农技综合服务中心班、村居党群服务中心班等班级,还可以根据其他情况进行合理安排,设班宗旨是学员参学方便,学校便于管理[3-4]。

1.3 督学管理

学校制定督学机制,根据办学规模配备专门的督学管理人员,尤其是对校外教学点的教学管理,同时加强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保证教学质量。

2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专兼职教师管理

由于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自身因素所限,专职教师以农业技术人员为主,其他基础课程教师人员较少甚至没有,如何解决教学矛盾,外聘兼职教师进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是必然需要。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加强专兼职教师管理就成为必要性,针对教师性质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管理。

2.1 兼职教师管理

兼职教师的管理应着眼于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根据学校所设专业和所招学员情况,根据教学要求选择一批优秀兼职教师,使其作用得到最大发挥,保证教学质量。一是必须熟悉所授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认真备课,因材施教;二是对所授课程,每学期必须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有完整的教案和教学课件,并交教务处检查、备案;三是按要求对学生进行测试考核,包括平时上课对学生的考勤、批改作业、出卷阅卷等;四是管好课堂秩序,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要批评和制止。

2.2 专职教师管理

专职教师除了具备兼职教师的任务外,还需要更强的责任心、细致心、使命心。一是要按照高质量标准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二是要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动态,把各种情况及时上报教务处、校领导;三是要认真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把各种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同时,要加强对专兼职教师考核的工作力度,一是考核各位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二是建立学员评价机制,对考核不合格的兼职教师予以解聘,考核不合格的专职教师予以批评教育、扣发奖金等,双管齐下,以切实保障教学质量。

3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农广校涉农中专制度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拥有一套健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管理制度同其他中等职业学校相比还有所不同,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管理要求,落实管理措施,强化管理责任,用创新的精神研究制订各项管理制度,将自主管理和创新管理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3.1 以人为本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涉农中专的学生基本上是农业生产者、农村工作管理者,因此学校管理要主抓“人”的重要性。在制定制度时要充分考虑他们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以他们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这样的制度才能得到学员的拥护,才可以得到实施。

3.2 因校制宜

每所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因办学规模、办学定位、地理位置、师资水平等客观因素的不同,以及招收学员的对象也不尽相同,所以造成了校与校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不可能有一套“放之各校皆适用”的制度。制度的制定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切实可行,才能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和谐发展。

3.3 内容健全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半农半读”涉农中专,对象为农民,在管理工作方面要加强的制度建设:一是学员学习约束力相对较小,时常会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老有理由请假”的学员,这就需要加强考勤签到制度建设;二是学员流动性较强,经常参加集中学习活动,来来回回,交通等方面安全制度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三是涉农中专是免学费学习,如何让这些政策应用好,发挥好,需要加强账务管理制度方面建设,保证各项资金使用得当;四是加强对学员的免书籍费、交通补贴、伙食补贴、评优等方面制度建设,通过此类办法把农民参学积极性再进一步提高,扩大农广校办学影响力。

4 丰富教学形式,建立适应农广校涉农中专教学体系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涉农中专办学要根据学员在家务农的特点,以及学校的硬件条件等因素影响,以学员更易学习,更易获得知识为根本,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形式,逐步建立起适应农广校的教学体系。

4.1 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

涉农中专除按照实施性教学计划,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步骤,获得教育部门颁发的中专学历证书外,每位学员还要参加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完成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工种的资格证书。

4.2 课堂理论教学与基地实践教学相结合

学员在参加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定期到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教学实践基地上进行实践操作,教学基地是提高学员生产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实训基地,是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试验场,是学员第二课堂,使得学员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4.3 农闲教学与农忙实践相结合

学校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一是在农闲时间,集中安排教师进行理论教学活动;二是在农忙时间,安排学员进行实践练习和生产,确保教学有序开展。

4.4 教师授课与学员自学结合

涉农中专要按照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如何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让学员学到更多内容,这就要求必须解决好学员的工学矛盾,充分利用好学员的自学,这样才能提高效率。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对所授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述的同时,加强学员自学能力培养,引导他们克服年龄偏大、记忆力差、基础薄弱等方面的困难,调动他们的自学积极性;二是明确学习目的,每次在集中授课以后,授课教师布置一定的自学内容和作业量,让学员在家完成一定的课程内容和作业;三是经常检查学员自学情况,强化自学意识,定期检查学员自学计划、自学笔记和作业完成情况,使学员养成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

4.5 教师跟踪指导与学员随时咨询相结合

教师可根据农时季节、关键技术生产环节,以及学员需求,不定期到学员家中、田头开展跟踪指导,进一步巩固学员的学习成果,解决学员生产上遇到的困难,提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办学服务水平,让学员满意。通过跟踪服务指导,一是让教师了解掌握学员在生产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以便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的不足,来提高完善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使以后教学做到更加贴切、实用、有效;二是让学员能够把学到知识应用在生产实践中,再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得到解决,做到以学为用,用中固学的目的,提高学习效果。

5 注重学员考核,以考促学保成果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学员考试考核是提高和检验办学成果的重要手段。一是通过考核学生,来提高各位任课教师的认识和教学积极性,保证教学落到实处;二是通过考核学生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实现以考促学的目的,保证学习成果。如果学员考核松弛不严格,不仅学生学习放松,而且教师教学不认真,使教学流于形式,不但削弱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影响学校声誉。

6 加强典型培植,以例示范造品牌

从2010年开展“半农半读”涉农中专班办学以来,阜宁县农业干部学校先后毕业现代农艺技术、农村经济综合管理、畜牧兽医等涉农专业学员206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和岗位上,有的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年轻当家人、发展领路人、农业致富带头人、技术推广服务人等新型职业农民,遴选部分成功的村组干部、家庭农场主、村级动物防疫员、种养殖大户等优秀毕业学员进行培植,树立典型,加强宣传,建立基地,带领更多农民群众定期观摩学习,扩大“半农半读”涉农中专办学成效和影响力,鼓励更多农村青年劳动力参学,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的“学得好、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5-6]。

7 结语

总之,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农广校“半农半读”涉农中专学历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出台一些专门的扶持政策,提高农民参学的积极性,这种学历农民培育模式才能不断发展,才能为“三农”培育出更多实用的新型职业农民。

8 参考文献

[1] 莫广刚,张治霆.浅谈职业农民的培养[J].中国农学通报,2014(14):98-102.

[2] 常英新.城镇化发展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3):71-74.

[3] 韩娜.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4.

[4] 郭智奇.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J].中国农业教育,2011(1):6-9.

第8篇:农学专业实习范文

【关键词】Sakai平台;农技推广人员;远程培训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7―0094―05

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总体上已进入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及农民收入,更迫切依赖农业技术体系的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作为实施科教兴农主要载体和重要支撑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生力军――农技推广人员,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主体,农技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高与低,直接影响着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各方面的建设,进一步改革、提高、完善基层农业技术培训推广体系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是当前和今后“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与任务。

一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的现状及问题

1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虽拥有一支人数众多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但总体上讲,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技人员的素质偏低,人员的专业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低学历、低职称,知识单一、陈旧,专职人员严重不足,人员老化已成为当前农技推广队伍的现实状况。据统计,截至2008年,全国农业系统国有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999992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24.1%,大专学历占37.2%,中专及以下学历占38.6%,但40%以上技术人员所学专业与农技推广无关;专业技术职称高、中、初级所占比例分别为8.4%、30.9%、50.3%。2003-2008年间,每年仅有约8.7%的县乡农技推广人员参加过培训,培训时间大多在一周左右,培训内容主要是结合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进行的。参加培训时间在三个月以上的仅为2%-3%,培训人员多以首席专家,高级农艺师等高级职称为主,培训内容多数又是为实施重大的农业建设项目而进行的。[1]以2008年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赴贵州省六盘水市开展的“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现状调查课题”案例调研为例:从人员构成来看:六盘水市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中非专业人员较多,农技站非农技专业人员占28%,畜牧兽医站非畜牧兽医人员占27%。具体到每个乡镇,人员分布与构成更不均衡;从专业结构方面数据显示,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技术骨干以水稻、玉米、油菜等传统常规栽培技术和畜牧兽医、农经、土肥技能为主,当前急需的水产及特种养殖、蔬菜、药材、园艺花卉等经济作物推广人才紧缺,既懂专业又懂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对培训的满意调研表明:六盘水市农技人员所在单位和领导尽管支持职工的培训,但因经费紧缺无法从经济上给予有力支持,使农技人员对培训不满意程度达半数(49.62%),有的偏远地区绝大部分农技人员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知识严重老化。[2]

在当前市场经济与高效农业多样化发展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加强农技人员特别是基层农技人员教育培训,以促进其知识更新,增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为农服务的能力,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换,强化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据农业部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的调研情况显示,多数农技推广人员有参加学习深造或再接受专业培训的意愿。但98%的农技推广人员因没有经费或没有时间而难以如愿,进修学习条件和培训渠道限制了农技推广人员特别是基层农技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

2 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有的培训体系是以中央统一领导,省级培训为龙头,市级培训为中心,县乡培训为重点的一主多元的培训体系。在这个网络体系中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培训机制,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分行业分部门组织实施,重视农业推广、科研、教学单位以及企业的衔接配合,扩大了培训覆盖面、受训率和培训质量,切实提高了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技能水平。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1)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我们的培育体系是倒置的金字塔形,处在金字塔形的高层――中央、省级单位的培训,无论是技术、人员、师资、软硬件条件上都处于一流水平,处在金字塔底座――县、乡级培训机构,因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差,收入较低,师资和实验设备资源明显缺乏。部分乡镇农技培训机构办公条件简陋,试验示范基地缺乏,设施设备陈旧,缺乏电话、电脑、光碟机,以及土壤、农残测试仪等检测设备。即使一些配备电脑等设备的培训站点也因缺乏经费等原因没有条件上网。县、乡级的农技推广培训体系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条件难以满足对广大基层培训的需要,以致对基层推广人员的培训强度和力度太弱,培训工作质量和数量很难提高。

(2)省、市级培训周期短、内容多,学员难于达到培训要求

省、市级培训时间一般安排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培训内容主要讲解具备区域特色的主导品种和农产品加工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扶持政策;农业推广的理论与方法;信息技术和管理统计技能等。对主要来自农村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学员:本身专业知识老化,更新严重滞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又知之甚少,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掌握信息技术和管理统计技能,又要学习很多农业方面的先进知识:新品种介绍,新机具的使用、急需掌握的新技术和急需了解的新方法,学员要面对的困难很多,很难完全掌握培训内容,真正完成培训的要求与任务。

(3)培训方式单一化,培训内容实效性不强

无论是哪一级培训,主要以专家讲座或集体讲授为主,培训形式都比较单一。利用实验室资源,教学实习农场作现场演示、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示范教学或考察、参观、实验等实践活动较少。调研中有农技人员反映,每年讲授的内容有重复情况,真正实用的新东西,新内容、新方法不多,这种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的继续教育培训对专业技术骨干缺乏吸引力。

(4)教师和培训学员缺乏有效沟通

对于一般只有五天至一周学习时间的县级集中办班学习的普通班,培训内容重点是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对实际工作中使用的新机具,新品种,急需了解的新技术,急需获得的新方法进行培训,培训计划一般没有安排学员与教师专门的讨论交流活动,专家与培训教师没有机会或充足时间与学员进行集体或个人面对面的有效沟通,培训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面对还是新鲜事物的水产及特种养殖、蔬菜、药材、园艺花卉、农产品加工等新领域、新品种,在产前信息引导,产中指导,产后加工技术环节出现的问题、情况,因缺乏与农业专家沟通的信息桥梁与渠道而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即使是一个月培训时间的高级技术人员也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更迫切需要在培训中、培训后与高级技术人员或农学专家交流及得到重点项目实施中的点拨。

二 Sakai平台开展远程培训的优势

Sakai(中文译名“思开”)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密西根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2004年本着“Free to use ,free to develop,freedom for education”(即“自由使用,自由开发,实现教育自由”)宗旨发起的课程管理系统(CMS)开发计划。[3]Sakai项目提供的协作和学习环境(CLE)是一个灵活的支持教学、培训学习和学术协作的既支持全部在线又支持部分在线的学习环境与平台。其不仅仅适用于开展参与人数较多、规模较大的课程学习与科研活动,还适合培训和协作学习。Sakai平台的应用数据表明:系统设置课程数可达6000门,最高承载用户数量可超过20万人。[4]Sakai已经成为美国最著名、应用最为广泛的课程管理系统开源软件,在加拿大、英国、瑞典、南非、法国、日本等国等高等教育机构也有相当数量的使用。在我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技术研究所等单位Sakai项目和平台的推广和应用工作也已经展开。

目前,Sakai提供了四大类、四十余项教学与管理的“工具库”:具有通知、名单、邮件箱、日程表、术语表、维基、外部网页、在线答疑、资源库、讨论区、新闻、表单等多用途协作工具,档案、表格、向导、评价等电子档案袋工具,教学大纲、图片演示、作业、投递箱、课程设计、栏、成绩册、测试等常规教学工具,站点设置、账户、我的工作室、参数、成员、站点等通知管理工具。[5]这些方便实用的工具为实施远程教学(E-leaning)的教师提供了众多个性化的教学工具和和手段,方便教师轻松地创建一门课程或一个专题教学网站,实现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日程安排的,在聊天室、讨论区实现师生在“社交网络”中同步或异步的互动交流,方便快速对学员的在线调查、测试,学员电子学档的建立与管理,学生个人学习专题空间的建立,使开展远程培训中教和学更加有效。

1 培训的无时空限制

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主要采用县乡集中办班,异地进修,面对面的现场实训等方式,这种培训方式使学员的学习受到时间、空间限制,参加培训的人数有限。利用Sakai平台开展远程培训,培训单位利用平台提供的工具快速建立相关专题学习网站,把培训内容以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形式添加到网络平台上的相关专题中,充分发挥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的优势,让受训学员在家或在单位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培训,主动地进行知识构建。同时平台也为学员创设了一个有效、互动的学习环境,改变了以往形式单一、呆板的培训学习方式。学员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研性学习和协作学习,根据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打破了传统培训中必须定时定点的集中培训方式,适应了县乡特别是一些偏远地方学员的学习需求。

2 培训的经济、高效

传统培训以专职教师或聘请专家集中面授,完成整个系统的培训任务需要。培训名额因场地、专家授课酬金、接待费用等支出限制不能满足众多的基层农技人员,能参加更高层次的省、市级培训农技人员人数更是有限。科技日新月异,每个农技人员都有需要培训与提高的迫切愿望与现实需要,传统的培训方式却很难解决培训的规模、数量与质量问题,使基层农技人员接受继续再教育面临挑战与困难。而利用Sakai平台开展远程培训,培训所需的硬件及软件是一次性投资,多次使用,长期受益,费用分摊下来,培训成本将会大副度下降。(在有些地方,硬件的配置己具备相当条件不需要再行投资专门配备,只需升级或直接使用)。培训单位在Sakai平台上把培训内容按模块和专题进行划分,根据模块与专题安排培训学习时间,广大农技人员按照培训方给予的帐号与密码通过平台网络注册,就可以实现在专家的辅导下学习培训,参与交流、讨论。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农技人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工作时间灵活方便地安排学习时间。显然,利用Sakai平台开展远程培训,可以使广大的农技人员都有可能和机会得到相关领域专家高水平的指导和培训,实现培训的规模效应,扩大培训的受训率,节约了培训经费,缓解了资源在省、市、县、乡级分布的不匀衡。

3 培训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传统培训存在着“培训内容多,培训时间短,培训方式单一,缺乏沟通”等弊病。在培训过程中,农学专家和培训学员之间几乎没有沟通的机会和时间,培训后更是难以保持联系,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指导,另一方面培训教师和专家也无法收集到培训的反馈意见,培训的效果大受影响。利用Sakai平台开展远程培训,可给专家和学员提供一个后续沟通的平台。通过在线答疑、讨论区、维基等互动平台,实现专家和参训学员、参训学员与参训学员之间在培训学习期间的交流,在培训结束后,受训学员和农技人员在实际工作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平台信息随时请教,也可以通过平台解答别人的困惑,完成知识提升与实践技能的有效迁移;专家、专职培训教师和调研人员也可随时了解基层对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新农具的实际情况和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相关专题的培训和科研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取得数据资料。总而言之,培训在动态交流中可以随时进行。

4 培训的科学考核与评定

传统培训效果的考核检测方式单一。当集中培训结束后,培训单位组织专门的结业考试对培训学员的理论和技术部分分别进行考试以评定学员的最终培训成绩,却无法考察学员在参与培训中所做的努力和检验培训后学员所学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最终效果与培训实际绩效(恰恰这点是培训活动进行的宗旨和根本目的)。Sakai平台则为培训方提供了考查学员学习过程的途径,学员可以将培训学习中总结的心得体会、在工作中的所思所得等成果上传到Sakai平台上,作为个人电子档案;结束培训后,学员可将实际指导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或新情况,新的体验与好的方法快速地反馈到平台与培训专家,与其他学员沟通、交流和共享。而专家或培训单位专职教师则针对学员上传的资料中反映的问题,进行总体辅导和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并对学员学习成果和资料进行筛选,将优秀成果或典型案例添加到本专题案例资源库,便于其他学员借鉴学习。这样不仅益于学员的学习与进步,而且也丰富并完善了本地区本专业的资源库,补充了基层培训资源不足的缺陷。

三 基于Sakai平台农技推广人员远程培训对策

1 争取财政支持,提高师资水平,完善培训设施和装备

作为县、乡培训机构应积极想办法争取中央、省级和州、县财政培训经费,完善培训设施和技术装备,增强培训服务手段,提高培训服务水平;选聘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或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担任农技人员培训教师,加强与农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合作,加大对基层培训专职教师充电和继续教育力度。当然,对培训专职教师的继续再教育也可以采用Sakai平台进行远程培训。理顺管理体制与人事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培训师资特别是基层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基于Sakai平台开展农技推广人员远程培训模式

针对传统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弊端,借助Sakai学习平台提供的技术环境优势,以“问题为导向,学员为中心”为培训理念,建构以Sakai平台为基础,培训基于“丰富的资源+多样的活动”开展远程学习的培训模式(如图2)。该培训模式的设计思想是将整个培训过程视为一个互为联系、互为补充的完整体系:培训内容以文本、音频、视频、动画、图片、网页等多种形式呈现,体现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也包括同步/异步的专题论坛、聊天室、Blog、Wiki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培训是一个动态的无终止的过程。在活动安排中注意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与考察,教师讲授与学员讨论的三结合,因材施教的选择适应受训者全方位需要的互助式教学、探研性教学方式,重视农学专家、培训教师、学员之间的双向互动与勾通,使师生在交流互动中形成开放的社交网络,在这个网络共同体中每个面员互帮互助,在共同学习中共同提高。

3 基于Sakai平台开展远程培训的实践活动

在远程培训运用中Sakai平台的操作非常简单,具备基本信息技术能力的农技人员在查看了培训单位相关专题网站平台首页的学习帮助或操作指导手册后只需使用浏览器,就可以进入培训单位相关专题网站参加培训与学习。

(1)培训资源与课程学习的设计与安排

基于Sakai学习平台的资源与课程设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学员工作的能力需要与知识更新需要设置培训课程与网络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既要有多媒体资源又要有文本资源,既要有网络资源又要有光盘资源。培训资源呈现方式的设计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农广人员:年龄大,学历较低的基层农广人员以生动形象的现场实训视频为主,文字资料为辅,而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农广人员则以文本说明、图像介绍为主,多媒体形式呈现为辅;就培训课程资源结构的安排来看:旨在要为参训学员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材料和阅读资料,涉及面要广而精,新而专,既要有来自一线基层培训教师的培训资源又要有来自农学专家的培训资源。用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培训课程资源适应不同层次的学员的不同需要,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供其所需,为有效实施按需施训奠定坚实基础;对具体专业培训课程内容的设计:利用平台提供的工具实现模块化的专题资源库管理,专题资源库为学员提供本省、本地区经济发展应用的具体案例资源库,案例尽量选择一线基层农技教师的现场讲授片段并加上相应权威专家的点评与指导,使学员在观看具体案例的过程中,就知道如何分析,如何模仿,能够在工作中立即实践与应用。

(2)Sakai平台的培训活动实施

在Sakai平台的学习和培训中,学员可以开展基于资源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或协作性学习。在进行协作学习中,培训学员可组成学习小组开展协作学习,参加学习小组的成员本着同专业、培训基地相同、同县同区域、居住地近等原则组成。

学员在Sakai平台注册登录后,立足于当地农业生产需求或培训要求选择相关课程,开展学习。首先,学员结合资源库相关专题中的文本、现场实践视频、案例剖析、IP课件、课堂直播开展基于资源的自主性学习,收看专家讲解的网络视频课件,理解、消化平台上介绍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在具体工作中实际应用。

在培训中、在工作之余结合本人在基层指导的心得,利用Sakai平台的聊天室、讨论区、博客(Blog)、维基(Wiki)等工具开展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通过Blog撰写学员个人学习心得体会和应用新技术心得,利用Melete模块学习序列,通过Wiki大家协同完成针对本地区新技术、新设备、新品种使用的专题作业,以讨论区、聊天室实时/非实时形式的交流解决本地区、本行业在提供先进技术,种子种苗,市场开发,经营流通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利用论坛、BBS学习或工作中问题寻求帮助。

培训专家定时或不定时在Sakai平台上与学员开展交互:培训期间定时布置学习任务,在网上利用聊天室、讨论区或论坛组织专题讨论,以发贴、在线交流或EMAIL形式及时解答学员的困惑与不解散;培训结束后继续关注学员的学习和工作进展,以在线投票、问卷调查形式调查培训效果,了解学员所需;不定期查看学员的学习心得、个人学习空间等电子档案的内容以了解学员学习动态。

五 结束语

面对农村日益发展的效益农业,绿色农业,信息农业,数字农业,面对广大农民急需的农业科技服务,以Sakai平台作为基层广大农技推广人员远程培训的教学平台,形成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培训内容为主导,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培训体系,使广大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参与培训成为现实,提高了农技推广人员培训绩效。但在利用Sakai平台进行远程培训的具体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今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桃林.加强农技推广提高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力[EB/OL].

[2] 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队伍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EB/OL].

[3] 丁晋.从Sakai项目谈高校网络辅助教学平台[J].中国电化教育,2008,(1):98-101.

第9篇:农学专业实习范文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 人才培养 学生需求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自2004年以来连续了多个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计划。在中央精神的指导下,各地把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持,更需要人才支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传统及优势专业。长期以来,专业人才的培养始终处于如何体现优势、特色与兼顾就业的两难境地,人才培养的正确定位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在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设置上离农现象严重,专业特色不明显,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相比,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及农村就业环境及政策的改善,目前该专业大学生投身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愿望也在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本文基于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试图根据学生需求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自身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情况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原来分为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和林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1998年才将这2个本科专业调整为1个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不同农林高等院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各有侧重,通常农业院校( 如中国农业大学等) 构建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而林业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 则偏重于林业经济管理。但都有涉及农林业、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由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构成,具体课程设置情况见表1。

实践教学环节 基础会计学实习、统计学原理实习、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农林业概论实习、技术经济学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 暑期社会实践、中期论文、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调查——基于学生的调查

本研究对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发放问卷165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51份,有效问卷率达91.52%。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总体认知

调查问卷中询问了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情况、对专业优势及就业方向的认知、对专业喜爱程度的变化情况、未来就业方向的选择等。调查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第一志愿的学生只有75人,占调查总数的49.7%。认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其次认为专业知识面涉及农业、林业、经济、管理四大学科范畴,师资队伍强、拥有课题多,提供的综合实习等机会多也是该专业的主要优势。对未来就业方向完全了解的学生仅有2人,占调查总数的1.3%;基本了解的学生有115人,占调查总数的76.2%;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19.9%和2.6%。与刚入学相比,17.9%的学生越来越喜欢该专业,17.2%的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该专业,而64.9%的学生认为和之前差不多。在“未来的就业方向”这一问题上,选择在一般企业就业的最多,其次分别是事业单位、公务员和考研,而选择大学生村官、农林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自己创业的较少,另外也有少数在校学生表示没有考虑过未来的就业方向。说明目前学校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部分学生对该专业没有充分的了解。学生长期以来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投身于“三农”的愿望往往较弱,其就业去向选择绝大多数与“三农”无关。

2.对课程设置的看法与要求

(1)对课程体系总体上的看法与要求。调查结果显示,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完全了解的学生仅有4人,占调查总数的2.6%;基本了解的学生是110人,占调查总数的72.8%;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23.3%和1.3%。从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来看,仅有1.3%的学生感到非常满意,41.7%的学生感到较满意,49%的学生感到满意,仅有8.0%的学生表明不满意。当问及该专业最需要加强的是哪方面的课程时,有40.4%的学生认为最需要加强的是实践类课程,30.5%的学生认为是农林类课程,15.9%的学生认为是管理类课程。当问及目前急需补充的知识是什么时,53.6%的学生表示急需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39.7%的学生急需补充通用知识,剩下6.7%急需补充其他方面的知识。

(2)对公共基础课设置的看法与要求。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英语类、数学类、计算机类、体育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其中,大多数学生认为英语类、数学类、计算机类需要加强教学力度,尤其是计算机类和英语类课程。在计算机类课程方面,学生希望可以开设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库等课程。关于英语课,仅有6%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对其英语水平的提高很有效果,38.4%和32.5%的学生分别认为有些效果和效果一般,认为不太有效果和没有效果的学生占23.1%。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课对其英语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当问及英语课开设几个学期比较合理时,有56个学生选择“6个学期”,53个学生选择“4个学期”,35个学生选择“2个学期”,其余7人选了“其它”选项。当问及数学课难度如何时,认为很难的有5人,占调查总数的3.3%;认为较难和一般的分别有48人和83人,分别占31.8%和55%;认为较容易和很容易的学生占9.8%。可见,有相当部分同学对目前英语课安排4个学期不太满意,有37.33%的学生希望延长英语学习时间;有45.1%的学生认为数学课程偏难,应适当降低难度。

(3)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设置的看法与要求。本次调查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相关内容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可见,总体上,学生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满意度较高,但相比之下,对课程的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满意度相对较低,有12.6%的学生对课程的授课方式不满意,11.9%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满意,18.6%的学生对考核方式不满意。当进一步问及“如果对授课方式不满意时,应增加哪些授课方式”时,有68人作了回答。选择“增加案例教学”的有46人,选择“实习、实验室模拟”的有45人,选择 “综合性课程设计”的有30人,选择“课题讨论、辩论”和“专家讲座及论坛”的分别有27人和21人。在回答“若不满意,认为教学内容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时,有64人做了回答。选择“知识面很宽,但缺乏深度”的有45人,选择“内容枯燥、过时,缺乏热点问题”的有41人,选择“不同课程之间,部分内容经常重复”的有27人,选择“教材不统一,不够系统”和“重经济学,轻管理学”的分别有23人和19人,而选择“重国内理论,轻国外理论”的仅有8人。在回答“若不满意,应增加哪些考核方式”时,有46人作了回答。选择“撰写小组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有19人,选择“撰写个人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有11人,而选择“开卷测试”和“考试和撰写论文结合”的分别有6人和2人。可见,学生对改革目前传统的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单一的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的呼声较强,希望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多样化的教学和考核方式。

表2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满意度调查(单位:%)

指标 非常满意 较满意 一般 较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开设数量 8.6 55.0 28.5 7.3 0.6

开课学期 5.3 58.3 29.1 7.3 0

学时安排 4.6 49.0 42.4 4.0 0

难易程度 4.0 50.0 40.0 6.0 0

授课方式 4.0 43.0 40.4 11.9 0.7

教学内容 4.0 45.0 39.1 11.9 0

考核方式 4.6 37.7 39.1 16.6 2

3.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看法与要求

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所开展的实践环节,42人认为最有效果的是“农林业概论等课程实习”,35人认为是“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实习”,也有35人认为是“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32人认为是“毕业实习”,而选择“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和“暑期社会实践”最有效果的分别仅有4人和1人,余下2人觉得以上实践活动均没有效果。由于综合实习是农林经管专业的一大特色,且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历练作用,因而对综合实习作进一步了解。调查结果显示,60人认为综合实习的时间“两周”最宜,52人认为是“一周”,21人认为是“四周”,18人认为是“三周”。当然,学生也反映目前综合实习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问题有:综合实习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效果;经费不足,补助标准过低;难寻合适的实习单位;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依据;实习地点偏远;人数安排不合理等。

三、对策建议

1.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

调查发现,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未来的就业方向等均不是很了解,而且“轻农”思想较为普遍。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册和师生交流会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同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指导,尤其是就业指导,改变其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学生对该专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三农”情结,鼓励他们到农村基层工作,尤其是到农林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选择大学生村官作为将来的就业方向。使大学生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2.根据学生需求适当调整公共基础课

各类公共基础课中,学生认为最需要加强计算机课程。除《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外,建议增设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软件、统计分析软件和数据库等较为实用的课程。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调查显示,约37%的学生希望英语课能开设6个学期,因而可以适当增加英语学时,或者延长英语课的学习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的机会。此外,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降低数学课的难度。

3.改革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和考核方式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学生寄予了厚望。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改革力度。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采用启发式和参与式的授课方式,增加案例教学,实习、实验室模拟,综合性课程设计,课题讨论、辩论和专家讲座及论坛等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其次,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师应经常性的开展教学讨论,注意避免不同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适时加入热点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要改变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根据课程的性质,有选择地采用撰写个人论文或研究报告、考试和撰写论文结合、开卷考试、口试等考核方式,以测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4.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

个人的知识水平决定着就业的起点和收入,个人的知识结构决定着就业方向,个人的知识积累决定着工作中的进步。长期以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比较注重经济学和管理学,而实践类和农林类课程显得较为薄弱,调查中,70.9%的学生反映需要加强这两类课程的教学力度。

同时,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都需要对变化中的中国农业、农村区域经济、农业经济管理的实践具有一定认知,并具备独立解决相关问题的理论储备和实践能力,学校应把实践教学作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综合实习存在的问题,建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适当增加实习时间,合理安排人数,避免学生走马观花;提高补助标准,调动学生积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依据。此外,要丰富和完善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项目,完善第二课堂学分制度,并建议通过与“优秀毕业生”、“优秀班干部”和入党推优等挂钩,促进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颜华,郭翔宇.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调查与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2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