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学专业体会范文

农学专业体会精选(九篇)

农学专业体会

第1篇:农学专业体会范文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模块式”整体课程体系、“3+1”教学模式一、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是农村管理、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积聚于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繁琐,涉及的问题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我国有少数公办一本学院与二本学院开设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但其培养目标主要是定位于培养农村经济管理理论研究,不能解决农村实际问题;一部分高职高专近几年也进入农村经济管理方向人才的培养,其培养目标主要是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具有一定单向性,所以效果都不太明显;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长期以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所以适用于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以下知识与能力:

(1)能够领会国家相关的农村政策。农村经济管理者在开展经济管理过程中,会涉及许多国家相关的政策及法规,所以应全面掌握农村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如农村政策法规、农村环境保护、财政与金融(农村)等。

(2)具有一定的农业技术知识。作为一名合格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除了应该掌握农村政策外,还应该能掌握农业种植技术、了解农作物特点等技术知识,能够及时解决一般的农业技术问题。做到上能写字做文章,下能指导种田插秧,提升农业的管理水平。

(3)必须具备经济管理知识。随着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多种经营业务的开展,优秀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还要能够掌握农村经济管理、财政与金融学、农业资源经济学、农村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能充分开发利用本地资源,将本地资源产品加工推销,为农民增收创造机会,根本解决农民的生活水平。

(4)具有融资、财务管理等知识。农村经济管理人才,要能解决农村融资和财务管理问题,做到精打细算,开源节流,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壮大农村的建设。

所以,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是“懂经济,善管理,会技术”的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全能型复合人才。

二、独立学院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与能力的培养

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应以“懂经济,善管理,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为宗旨来构建的“模块式”整体课程体系、“技能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梯进型”实践课程体系:

(1)建立“模块式”整体课程体系。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三种类型、五大模块”, 即基本素质类、专业素质类和综合素质类。基本素质类由政治人文体育模块和基础知识及信息模块构成,主要课程有英语、计算机基础、农业信息、农业政策、就业和创业指导等课程。基本素质类课程设置是解决人才培养“共性”能力问题,即学生能够领会国家相关的农村政策和掌握农村方面相关法律法规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准确把握日常人际交往中的交谈技巧等基本能力。专业素质类课程设置是解决人才培养中“个性” 能力问题,体现了专业特色,是针对学生未来就业方向而设置的,它由专业素质基础模块、专业素质技能模块和专业素质拓展模块构成,主要课程有农业经济学、农业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乡村社会学、植物生产技术、畜牧概论、水产概论、设施农业概论等课程组成,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解决农业产业中基本的技术问题;其中,专业素质拓展模块课程开设主要是根据农村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而设置,主要课程统计学、农村财务管理、农村会计学基础、农村投资项目评估、农业推广学等课程。综合素质类课程是解决人才培养中“应用”能力问题,主要通过设置实践教学模块来实现,即校内专业实训类课程和校外课程实践环节。主要课程有“农村投资项目评估”、“ 农村会计学”仿真性模拟实训等,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与调查、建立“班村共建”农村、技能比赛等一系列社会活动。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立足于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必须与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农民技术需求相适应,培养全能复合应用型人才,才能够满足农村人才市场对多元素的要求,才能够解决农村经济、管理、决策、营销、融资等遇见的实际问题。

(2)设置 “技能化”的课程体系,建立科学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设置“技能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与农村生产经营、实际管理相结合,在体现“农”的专业特色基础上,课程设置的顺序、时间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将专业理论课程和相对应的专业实验课程、实践课程一一对应,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农业生产中技术性问题的能力和农村经济管理能力,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管理专业采用“3+1”教学模式:即三年课程教学和实训加一年社会综合实践,共设置45门课程,其中基本素质类课程15门、专业素质课程19门、课程实训课程5门、社会实践课程6门,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计算机基础、英语、数学、体育、农村政策、农村应用文写作、礼仪规范。第二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网络技术、英语、数学、体育、农村信息、微观经济学;专业技能课程:植物生产技术。课程实训:植物生产技术实践。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时事政治、农村法律法规;专业素质课程:乡村社会学、农业管理学、农业推广学;专业技能课程:设施农业概论;课程实训:设施农业实践。第二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农村经济常识;专业素质基础课程:农村产品营销学、农村经济统计分析与应用、农村财政与金融;专业技能课程:农村会计学;课程实训:农村会计学全真模拟实训。

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计量经济学;专业素质课程:土地资源管理、农村财务管理;专业技能课程:新农村规划与科学发展、农村干部领导艺术、水产概论;课程实训:农村财务管理。第二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就业与创业指导;专业素质课程:农村投资项目评估、税法、电子商务;专业技能课程:农村经济纠纷处理、畜牧概论;课程实训:电子商务。

第四学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综合实践,其方法可采取专题调研和分析、农村市场调查与预测,并撰写毕业论文。

科学的设置“技能化”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服务“三农” 经济管理人才,既能做一名农村生产技术人员,又能当好一名“村官”,解决农村一些现实问题。

(3) 突出“分层实践、逐层提升”的“梯次型”实验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既是实践教学设置的目的,每学期对核心专业课和技能课应安排相应的实验、实训课程,形成“梯次型”实验课程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核心内容由以下三大模块组成:①基本技能训练模块:包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财务分析软件应用和科学研究基础训练三方面内容;②专业技能训练模块:以建立实验、实训平台,进行仿真性模拟实习为核心内容演练,如投资项目分析模拟、现代企业经营决策仿真系统等内容;③综合能力训练模块: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与调查、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为主要内容。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调查可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大学生寒暑假回乡公益活动”、“走进千村万户,回乡社会调查”、“中国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等系列调查活动。

三、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注重以下问题

1. 突出专业特色,解决好农村管理课程与经济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必须注重农、经、管知识复合,以系统的观点科学处理好各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在增加农科类课程的门数的同时,使农业技术与管理各门课程与经济类各门课程学时比例合理,突出其专业特色,这样,才能提高和拓展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经济管理素质、知识与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应从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入手,进行系列课程优化与整合。

2. 强化实验实践教学,建设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

第2篇:农学专业体会范文

[关键词]农业会计;会计课程;课程建设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我国农业企业及其他农村经济组织日渐发展壮大,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农村的建设将会更加促进广大中小农业企业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农业企业及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必然要走科学管理的道路,必然要产生对农业会计及农村财务管理专门人才的巨大需求。当前,农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正是中小农业企业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最缺乏的专门人才之一。有关调查表明,农业企业会计人员接受过半年以上专业教育或培训的仅有80%,有5%的人从未接受过任何会计教育或培训。相应地,各高校当前培养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却不能适应农业企业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要求。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会计制度设计已淡化了行业界限;另一方面表现在各高校逐渐取消了农业会计课程及相关的教学内容。现行的会计教学均以加工制造业为研究或教学内容,但农业生产与工业制造业相比,其价值运动有着显著的生命特征和自然再生产特征,对农业生产中价值运动的核算需要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现有的会计与财务管理教育忽视了这种特殊需求,造成了人才供给上的缺陷。要缓解这种供需矛盾,就必须着手培养能适应和面向农业企业及农村经济组织管理需要的农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加强农业会计课程建设,进行农业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

一、关于农业会计课程建设的定位

农业会计作为一门行业会计,其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特色。虽然当前我国的会计制度设计及会计专业课程已经淡化了行业会计的界限。但是,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对行业会计的特殊要求是不变的。而一般意义上的会计课程教学多以加工制造业为对象,旨在培养通用型的会计人才。现实表明,即使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也难觅农业会计课程的影子。因此,在当前会计学、农业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开设农业会计课程。其目的在于弥补当前会计学、农业经济管理等专业培养及专业课程建设现状的局限性,使会计学、农业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具有适应中小型农业企业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需要的知识和能力。重在补充和拓展,不是取代。

二、农业会计课程建设的教学内容

进行农业会计的专业教学,必须先确定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因为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特殊性(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的双重性及季节性等特性)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结构与运行的特殊性,必须进行相关基础知识的教育。因此,应该在进行农业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前,进行相关的农业生产、农村行政管理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这将有助于受教育者更好地掌握农业生产中价值运动的规律及农村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模式,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农业会计核算方法与农村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要求。由于会计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普遍开设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所以,可以考虑在此基础上开设有关农业企业财务会计、村级财务管理、农业企业财务分析等内容的课程,进行有关农业会计与农村财务管理内容的教学。在具体内容设置上,应注意避免重复。如《中级财务会计》等普通专业课程已经讲授过的教学内容,在农业会计教学类的课程中就不要再重复。所以,各门课程在内容的设置上必须突出“农业特色”。

三、农业会计课程建设的课程设置

首先,应考虑增设有关《农业生产概论》、《农村行政管理》等基础课程。为后面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其次,考虑开设《农业企业财务会计》课程,进行农业企业中不同于一般工业企业的特殊业务核算的教学。如《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等内容。由于只是进行特性教学,所以内容可能相对较少,所以可以考虑作为一个专题课程进行教学。也可以考虑将农业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加入本课程之中,以充实和完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最后,应开设《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课程。这门课程主要讲授《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及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中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以及我国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所以,本门课程可以考虑通过“理论教学+专题讨论”的形式开展教学。

四、农业会计课程建设教材建设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还是执行行业会计制度。因此。那时的农业会计教材相对丰富。而随着我国制度设计、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方面逐渐淡化了行业会计之后,与农业会计课程相关的教材建设也随之越来越少。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自从吴文军副教授于1994年编著了《农业会计》教材后,该校至今再也没有组织编写过这类教材。即使偶尔在市场上看到有那么一两本相关教材,但读过之后令人感觉其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其中的。农业特色。很不突出。无法满足农业会计课程教学的特殊需要。因此。笔者一方面提议相关教育和出版机构能推出具有时代特色、农业特色的农业会计教材,真正做到面向农业、面向农村;另一方面,在短期内,各院校可以考虑组织本专业教师根据课程设置的特殊要求,编写校内使用的自编教材或讲义,待编写的内容成熟后再行出版推广,这也是不错的选择。

第3篇:农学专业体会范文

【关键词】农民职业培训;专业化;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4-0052-03

【作者简介】陈东勤,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9007)成人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成人教育学原理研究。

专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性的概念,美国学者格林伍德认为专业化应包括以下五个要素:系统的理论体系、专业的权威、社群认可、支配性的伦理规则、专业文化。我国学者刘捷认为,专业化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普通职业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英文可以用“professionalization”一词来表示,侧重讲过程含义;二是指一个职业的专业性质和发展状态处于什么情况和水平,英文可以用“professionalism”一词来表示,侧重讲性质含义。农民职业培训该不该走向专业化?如何走向专业化?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农民职业培训要不要走向专业化道路

关于农民职业培训有没有必要专业化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思考。一种思考是:农民职业培训并非一种专业,也不宜发展成一种专业。理由是:农民职业培训专业化有可能限制农民学习的自由、选择与独立。农民职业培训一旦专业化,将导致强迫性的“学习教育”。由于参与培训的农民情况复杂,且是以自愿的方式参与,所以,专业化的道路不利于农民以“自我导向”作为参与培训的出发点。

另外一种思考是农民职业培训应该朝专业化方向发展。理由是:农民职业培训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没有一套可以评价培训成效的标准;此外,大部分农民职业培训的人员都没有专业背景和学历;教育工作者生涯路线具有不确定性,更为重要的是专业化可以提高培训的质量,可以帮助获得经费的支持,可以招募到有能力、有资格的专业对应工作者;同时,受过训练的农民职业培训的工作者可以设计出更好的培训方案,可以运用研究成果改进现实的工作,可以减少成人教育的边际性。

以我国的情况而言,笔者认为我国的农民职业培训应该走专业化的道路。从宏观上讲,2014年中央财政投入了11亿元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此工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培育机制的创新。突出需求导向,开展全产业链培养和后续跟踪服务。二是培育模式的创新。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强化分类指导,推行田间学校、送教下乡等培养模式,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三是培育内容的创新。课程的设置适应农民的特点和规律,教学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四是培育手段的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信息技术咨询,全程跟踪管理与考核评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启动,需要通过成立专业组织,构建理论体系,获取法律保障,以实现自身的系统化、独立化、合法化。目前我国的农民职业培训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的理论体系,立法工作不完善,参与农民职业培训的团体不是特别多。因此,走专业化的道路有现实的政策需要;从微观上来讲,我国农民职业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走向专业化,农民职业培训的管理活动缺乏统一规划,课程鉴定等方面仍不成熟。此外,农民职业培训需要专门的知识与专门的技术,所以需要走专业化的道路。农民职业培训专业化有利于根据实际职业需求进行农民培训,有利于增强农民职业培训的系统性,有利于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密切与培训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有利于农民职业培训制度化。因此,我国农民职业培训应该走专业化的道路。

二、农民职业培训如何走专业化道路

(一)形成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农民职业培训只有形成相对独立的、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农民职业培训的理论体系可以吸收和借鉴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如可以运用教育哲学来指导构建农民教育的原理、内容、过程以及目标;借助社会学来解决各组织对农民学习的影响以及农民职业培训在社会中的功能;运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学来分析农民学习者的特点、学习动机、需求以及发挥培训的方式等,以便确立终身学习的原则;运用经济学来解释农民人力资源与社会、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农民职业培训可以在借鉴成人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加以修正和充实,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的理论体系。

(二)强化专业组织角色,确立专业权威

专业组织及专业权威是专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发达国家农民职业培训专业组织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韩国农民职业培训机构主要由农村振兴厅、农业大学、农业协作合同组织(即农协)和其他农业民间组织构成。英国的农民培训工作由农业部培训局、地方教育局和农学院合作进行,农业培训局主要培训农业领域内的新雇员和提高就业人员的技能,使其学会使用新机器设备,主要培训农民的农业技能,而不是进行农业理论教育。加拿大的绿证培训工作主要得益于农业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农场等组织的广泛合作与参与。专业化的农民培训组织,能够系统地阐明农民学习者的特点、农民培训的本质、功能、基本原理和培训过程等,从而建立起农民职业培训的专业权威。我国虽然有很多参与农民职业培训的组织,但是并没有专门负责农民职业培训的专业组织。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农民培训的专业组织较多,有的是全国性的,有的是地方性的,有的还是自发组织的。因此,我国应鼓励成立更多农民职业培训专业组织,可以是政府组织的,也可以是自发组织的;可以是全国性的,也可以是地方性的。这些专业组织可以开展一些关于农民职业培训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为确立农民培训的专业权威做贡献。

(三)提升农民职业培训人员专业化水准

农民职业培训的效果如何,培训人员的素质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组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农民学习者特点的培训队伍是促进农民职业培训专业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农民职业培训专业化的根本途径。

一般发达国家农民职业培训人员专业化程度都比较高。爱尔兰农民培训人员的结构具有专业化特点,农民实用技能培训主要由农业、园艺、森林等专业新毕业的大学生承担,他们在农业院校任教满五年后可以转为培训教员或咨询师。培训教员除了在地方培训中心提供兼职的培训课程外,还经常深入当地农场为农民讲解实用技能。咨询师是较培训教员高一级别的专业人员,他们主要通过拜访农民、集体讨论、电话咨询以及培训课程等方式向农民提供科学技术服务等。而在韩国,对从事成人教育指导者有自愿指导者、实务指导者、成人教育从事者、成人教育者等称呼。成人教育专门者是指专门从事成人教育的专任指导者,这里要摒除资源服务者或非专任性指导者。在韩国成人教育专门指导者的概念里,包括设计教育专门者和成人教育教师。韩国“社会教育法”提出的专门指导者概念如图1。[1]

图1 韩国成人教育专门(业)指导者的范畴

中国的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以兼职人员为主,他们大多数都有另一专职工作,如中小学教师或其他部门行政人员,编制挂靠在中小学或其他单位,极少数有独立的编制,因此,这些人并不把成人教育工作视为其生涯发展领域里一个重要部分。许多成人教育工作者把成人教育视为跳板,一有机会就转入其他相关工作领域,缺乏对成人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及认同感。此外,还有很多人在没有接受任何成人教育的职前或在职进修,不了解农民这个社会群体的特点及需求的情况下,就担任成人教育相关的规划、行政管理、教学等工作。这些对农民培训专业化发展都有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

其实,农民培训工作者除了应具有教育工作者的一般能力,还应该具备农民培训方面的专业能力。换言之,农民培训工作者除了是一位教育通才,还应该是一位教育专才。借鉴美国成人教育Malcolm S.Knowles对成人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的角色功能及能力的分析,我们对农民职业培训所需要的专业人员的角色功能及能力进行以下分析。

从事农民培训的专业化人员,需要具备两种角色功能:一种是在农民培训机构里形成教育政策与教育目标的角色功能,需要有能力了解农民培训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有能力分析农民的特质和需求,并能将这些需求转化成培训目标;另一种角色就是承担农民培训的行政管理工作,这种专业人员除了要有能力分析农民的特质和需求,能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培训目标外,还要有能力训练、督导农民培训的教师,要有组织管理能力。

此外,从素质和能力上来讲,农民职业培训人员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善于将专业理论与农民的特点相结合,还需要有与农民进行沟通的能力,迅速诊断出农民的需求并有能力将其转化为培训目标,能结合农民学员的特点和状况,根据农民的个人经验设计、组织、实施培训。

(四)实现农民职业培训机构化

机构化是指透过专属的培训机构来培养人才,开展研究理论、发展课程、解决问题以及推广活动等。机构化是理论与实务结合的必要媒介,也是发挥实用功能的必要途径。对于农民职业培训专业化来说,设置专业的培训机构可以协助发展系统的理论,探讨相关的知识,提供实验场地。农民职业培训专业化的机构也可以树立形象,确立成人教育的专业功能,得到社群的认可;而伦理信条的发展可从专业化机构内的人员开始,形成一种规范。再就特有文化来看,专业机构也有助于成人教育形成其特有的组织气氛与人格,发展特有的文化。因此,机构化是成人教育专业化的重要载体和媒介。

(五)实行培训管理过程的专业化

管理过程的专业化是指培训的决策者和管理人员能够从农民学习者的特点出发思考问题,关照农民学员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过程中做到恰如其分,真正发挥培训的作用,促使农民身心素质的提高。管理过程的专业化还包括管理制度的专业化,特别是农民培训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农民培训的管理要以满足农民学员的需求为目标,以服务农民学员为宗旨,以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知识为中心,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走农民培训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此外,管理者还要做好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培训人员调配等工作,通过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挖掘农民人力资本,实现最有效的资源整合,促进农民培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台湾成人教育学会q成人教育专业化[M]q台北:正中书局,1995.

[2]新农.2014年在全国建立100个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J].农业装备技术,2014(5):1.

[3]何爱燕.爱尔兰经验对我国农民培训的启示[J].宁夏社会科学,2010(1):74.

第4篇:农学专业体会范文

论文关键词: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求;大学生就业状况

1979年社会学恢复以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适应中国社会转型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我国不少农业院校开始向多学科、综合性方向发展,先后开设了社会学专业。目前,全国共有10余所农业院校开设了社会学专业。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教育作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学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蓬勃发展的高等社会学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在社会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综合性院校或文科院校的社会学专业学科建设相比,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学科建设历程比较短暂,人才培养经验相对不足,人才培养目标不是非常明确,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能够直接反映其所培养人才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质量情况,从而进一步反映出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社会需求现状之间的契合程度。正因为如此,本文拟对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认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为今后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程度。

一、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从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调查方面,综合考察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进行探讨。笔者选取了南京农业大学为个案,以该校4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109名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特点

数据显示,南京农业大学某学院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6.3%,整体就业情况较好,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该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就业地区集中化。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城市。调查数据显示,96.2%的毕业生选择城市作为就业地点,仅有3.8%的毕业生在农村地区就业,完全偏离了农业院校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却很少有人到农村地区为农村社会发展与管理出谋划策,这一状况无法满足农村地区对于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充分发挥,也不利于“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第二,就业单位企业化。调查数据显示,62.9%的毕业生在企业单位就业;17.1%的学生继续深造;6,7%的学生在科研院所就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教育部门就业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7%、4.7%和1.9%,毕业生就业多集中在企业单位。第三,就业岗位多样化。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学理论知识和社会经济调研技能,能在科研机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政策研究、发展规划、行政管理、社会调研、市场分析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调查数据显示,有48.6%的毕业生从事与社会学专业对口的工作,51.4%的学生从事营销、文秘等工作,与社会学专业培养目标并不一致,其实质反映了社会学的专业结构不能适应目前的社会需求,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毕业生在社会学专业领域就业难的问题。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如表2所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评价较高,其优良率为78.6%。具体来看,毕业生的个人品质较好,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则一般,特别是创新精神不足、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知识水平较差。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个人诚信评价的优良率为98.1%,对爱岗敬业评价的优良率为96.2%,对谦虚好学和进取精神评价的优良率分别为93.4%和91.4%。可见,学生个人品质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符合。用人单位对学生业务能力评价的优良率为70%,其中对学生协作精神、适应能力评价的优良率分别为77.3%和73.3%,对创新精神评价的优良率为60%,对实践能力评价的优良率为64.8%。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评价的优良率为77.2%,而对综合知识评价的优良率为55.3%。学生综合知识掌握水平较差,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二、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与个人的价值观念、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而后者又直接受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同时,其就业地区、就业岗位、职业选择等又受到市场需求的制约。此外,城乡差距和就业服务体制也会影响其就业状况。

第一,受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直接受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与综合院校和文科院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不完善。首先,社会学专业学科未能紧密结合所依托的农业院校的特色和优势,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而是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和规格来进行人才培养,因而未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在与综合型高等院校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次,农业院校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从而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第三,专业课程建设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轻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在知识结构、知识积累、创新精神、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必然存在着不足,降低了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进一步制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第二,受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限制。一方面,转型期社会对于社会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足。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机制的学科,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从事决策和咨询工作,也可以在民政部门、社会团体、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从事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和社会工作等。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管理事业发展缓慢,对于社会学人才的需求相对不足,无法为其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学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是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具备社会学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硕士和博士)在劳动力市场上占优势。例如高等学校、研究院、研究所等单位需要具备扎实社会学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从事教学或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人才,新闻媒体单位需要具备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准确把握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实质的专门人才。而农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由于部分用人单位对于社会学专业缺乏了解,一些适合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的领域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影响到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量。

第三,受城乡差距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城市与农村在提供就业保障、待遇和工作岗位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农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三农”服务,社会学专业学生应广泛参与农村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和管理之中。但由于农村由于缺乏相应的就业保障,提供的就业岗位少以及待遇水平不高,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这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向农村流动。

第四,受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影响。目前多数农业院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大多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局限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卜.,而忽视大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引导,缺乏正确职业观的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就业指导比较狭隘,针对性较差,效果不理想。在此情况下,大学生对自己的素质、能力、学习和工作规划缺乏明确了解,增加了其就业难度ii。同时,由于农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因,学校在组织就业洽谈会、招聘会时向农科专业倾斜而忽视社会学等其他专业,未能很好地发挥就业服务作用。

三、促进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与社会需求相契合

改革和完善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坚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与依托自身优势资源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原则。要遵循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总体培养目标,体现社会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同时要依托所在院校的优势资源,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相关学科相配合创新课程设置,以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其次是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原则。重视分析社会需求,从专业建设出发去适应社会变化,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再次是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知识的掌握,而专、教育强调培养学牛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

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口标,并在教学教育过程中坚持落实贯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高等!学校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南以前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变成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也要适时做出调整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并要存学校与市场的互动中实现学科性专业与职业性专业的联合。其次要调整社会学专业课程总体结构,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应具体针对当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宽口径,厚基石,加强科研活动和实践环节以及集体活动的培养,以培养学生形成完善的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专业知识体系。这要求一方面注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的通识课程教育,另一方面加强专业应用课程教育,同时要加强社会实践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再次要改善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办学环境。充分利用自身师资及学科资源优势,以特色求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社会学人才。

(二)发挥政府政策调控作用,提供经济激励和制度保障,增强农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与调控,完善各种制度和政策,以激励人才向农村地区流动。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建设投入以改善基层工作的条件,逐步提高工作待遇,为大学生提供吸引力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农村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必须有同家政策的倾斜和保护。例如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增加工作津贴和特殊津贴,允许带薪继续学习、进修和培训等;改善工作条件,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环境,增强农村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其次,政府要加快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改革步伐,加大对毕业生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的改革力度,消除对毕业生流向农村的人为障碍,为社会学专业学生到农村就业提供制度保障。再次,建立合理的农村人才流动机制。要在全社会继续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农村工作者的风尚;加强农业院校与农村社会事业管理部门的联系,让高等学校参与农村的规划和建设,进行农村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农村进行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经常互通人才供需信息,为学校培养适应农村需要的合格人才提供条件,同时为促进大学生流向农村就业提供平台。

第5篇:农学专业体会范文

作者简介:李清玲,硕士研究生学历,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F303-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可谓是最早开设的一个专业项目,其专业在我做发展过程中为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在今后的几十年中,我国城市化建设会不断的发展,所以这也就影响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生存空间。所以此专业教学体系要根据社会的变化来制定,使培养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现代的发展需求。

一、创新改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

传统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体系中,都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学年来进行分配及制定教学体系的,其中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有课程专业内容实践及综合实践等。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也在不断的扩招,原本不足的教学资源更加拮据,使得部分实践教学无法体系无法正常开展。这也就导致学生在进行实习实践过程中没有制度,只是走一个过程,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

所以学校就要根据社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和实践中引进一些具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设备,比如ERP系统、营销管理系统等等,以提高学校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并且学校还可联系社会的发展趋势,科学的增加一些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并且根据学校的经济现状创建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对农村及企业进行实习,以提高校内校外实践教学的质量。在此基础上还可创建科学、合理、完善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创新改革完善的教学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1]

二、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不仅仅是依靠学生或者教师来完成的,它是结合学生、教师、学校及相关企业这三者的综合系统,只有这三方都能够积极对待,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才能有效提高。其一,学校可以和外界相关企业或者单位签订协议,将企业中的部分业务进行承包,使学校教师带领学生根据企业所制定的要求来完成项目,重视项目的效率。企业能够在此过程中有效降低项目的经济成本;其二,学校可以要求教师的教学质量进一步的提高,对教师制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并且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奖励或者补贴,从而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及制动性;其三,学校可以对即将进入实习阶段的学生选择优秀的导师,使学生的每项实践环节都有教师的指导,以小团队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强教师的责任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能力。学校还可建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科研基金,多多开设此专业的竞赛活动,创建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且开展有效的法学生创业大赛,以鼓励大学生能够在学习基础上进行自主创业及搞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及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2]

三、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改革实践教学形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市场竞争也愈来愈激烈,高校在学生与社会这两者方面的双向选择有着艰难的选择,学生必须要通过实习实践才能够进入社会,而学生的实习实践也是通过社会来进行的。所以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设计中,一定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来进行,社会在变化的过程中其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创建一些全新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可以适应这个社会。

1.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入大二的时候,可以在专业课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的发展现状增加一些实训类的教学实践内容。在大三的时候可以结合农业企业管理课程、农业企业营销课程等一些相关课程的教学实习,创建并完善实训基地,根据社会的发展来对实践教学进行调整,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实习体系。

2.完善实践教学形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集农、经、管三者合一的特点,此专业也非常复杂。为了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应用型、综合型的发展人才,就要采用多种科学的实践教学形式。比如可以邀请城市农业企业中的相关领导及专业到学校进行专题演讲,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或者可以使专业学生到农村或者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使学生能够对此专业有进一步了解;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使学生对农业相关企业和单位进行调查和研究,帮助学生解决自身在实践学习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也使学生能够在大四的毕业论文中增加一些具体实践内容。[3]

3.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中,不仅要突出此专业的培养人才的目标,还要符合现代社会对此专业人才的需求,并且还要使本专业的特色不流失。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要掌握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使教学内容具有前瞻性。比如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城市化建设、新时代中的农民经济组织等等。全方面的考虑问题,这样才能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能够跟进社会的发展进程,从而提高专业人才的竞争能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使专业人才更好的为地方及社会提供服务。

第6篇:农学专业体会范文

关键词: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8-0215-02

一、加强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农业与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既要具备扎实的农林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又要熟练地掌握农村金融、财务管理、农业保险、农业国际商务等方面的业务实践技能,还要深入了解农村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开展实践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深化理论知识,锻炼基本技能,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要求

新时期国家对高校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再是过分强调“知识型”为主的“专门化”人才,而是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坚持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实践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基础普遍相对薄弱,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任务十分紧迫。

3.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兴农使命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要求

农业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以服务三农为特色的专业,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是这个专业的教学使命和天职。农业院校培养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相对于综合类、财经类大学的学生,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农”字上。但由于学生自身及家长对其就业意愿的影响,以及学校对学生正确从业观的引导力度不够,使得一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缺乏爱农的情感、兴农的责任和强农的使命,不愿意涉农就业,既造成该专业人才资源的浪费,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就业。大力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从低年级就开始着力引导学生培养爱农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端正职业定位态度,从而培养出更多的立志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亟待加强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和综合索质培养”的倾向。在教学计划中,实验课总是处于理论课的从属地位,尽管也安排了如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教学实践环节,但是由于安排得过于分散,各环节之间缺乏科学、有效的衔接与整合,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尤其是毕业实多设在第八学期,此时的学生忙于求职择业,实习基本流于形式,毕业论文少有实地调查的材料支撑,质量水平难免参差不齐。缺乏科学、规范、严谨的实践教学训练,学生难以全面掌握农林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各种专业实用技能,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呈弱化趋势。

2.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落后

经管类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需要计算机硬件和相应的软件支持。由于农业高校对建设经管类专业实验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建设落后,导致学生实践兴趣低,实践教学效果差。一些高校的专业实验室依附于课程设置,实验室开放和共享的程度低,实验教学资源还有待挖掘利用。校外实习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实习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培养制度设计、规划制定、系统管理的思维创新能力和操作技能。目前,多数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少且建设落后,主要原因是学校与接受实习单位互利多赢的合作机制还没有建立。实习对锻炼学生能力的益处大,但是对接受实习单位的作用不明显甚至会产生负效果,许多单位因此不愿接受学生实习,即使勉强接受了,往往出于各种原因也不让学生接触具体业务,无法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

3.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脱节

第二课堂是指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有组织的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以往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第二课堂活动仅被认为只是学生政工干部的工作范畴,与实践教学毫不相关。两者的脱节使得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各行其是,难以有效整合资源,不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第二课堂活动所具有的实践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正日益凸显,尤其对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而言,是农业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育环节。第一,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现实情况下,第二课堂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教学的很好补充。第二,开展以了解国情、奉献社会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培养学生爱农的情感、兴农的责任、强农的使命的有效载体。第三,开展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本科生科研课题立项为龙头的科技创新类第二课堂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教学创新的思考

1.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

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综合考虑学校的学科优势、学校所处区域的人才需求以及学生的就业期望,逐步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突出农业特色、地域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在明确新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从整体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优化。要坚持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多样化、实用化、个性化、综合化、精干化,重新修定教学计划,在学时和内容上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不断更新和凝练课程内容,把农林经济管理研究领域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实践课程内容中来。本着打好基础、加强实践、提高能力、统筹兼顾的原则,遵循实验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在整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认真制订一套系统、完整、可行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并编写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实验操作指导书,形成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软件环境。

2.加强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根本支撑

建设好高标准的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是做好实践教学工作的根本支撑。农业高校应大幅度增加实验实训基地的经费投入,加快实验室的建设速度,提高实验设备的功能,不断改善经管类专业的实验和实习教学条件。实行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吸引学生在课外时间到实验室开展科研和实践活动,使实验室成为知识运用、知识融合、知识创新的基地。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充分整合校内教务、学工、招生就业及学院的社会资源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地与一些政府部门、大中小型企业、农村基层建立广泛的联系。同时,抓住政府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的契机,建设一批直接服务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集产学研一体的实践基地,将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就业实战结合起来,让学生增长阅历,锻炼能力。要邀请基地依托单位的专家、管理者参与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增强实习教学实效性,同时鼓励实习师生发挥专业优势, 积极帮助基地依托单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工作,形成学校、企业、学生都受益的多赢局面。

3.强化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紧密联系,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有效的载体

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而言,实践教学与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例如,社会实践是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作为必选课又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力推动将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一是以“班村共建”的模式建设校外实践实习基地,“班村共建”最初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一个班级和学校附近的一个村对接,学生通过义务支教、担任村主任助理、为村委会建网站、办信息报等形式长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现已推广到全院百余个班级,成为学生实践专业知识、培养爱农情感的重要载体,被评为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二是通过大力扶持科技学术竞赛活动,设立创新学分,来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学院为每门专业课都设计了实践教学内容,任课教师认真指导学生完成各教学环节,并引导有潜力的学生及作品参加学院举办的社会调查报告比赛、经济论文比赛、创业计划大赛以及科研课题立项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我院本科生有两篇作品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国家三等奖,有三篇作品获得“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国家三等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1名学生申报立项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参考文献:

[1] 赵锦域.高等农林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2,(6).

[2] 李崇光,关桓达,任宇华,王雅鹏,齐振宏.农林经济管理“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11).

第7篇:农学专业体会范文

关键词:精品专业特征及内涵 农广校专业建设经验 推进专业建设措施 现代种植技术专业

专业建设是学校办学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通过精品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推进学校发展,更好地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服务至关重要。

一、精品专业的特征及内涵

(一)精品专业的基本特征

精品专业指建立在先进教育理念基础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建设水平在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达到较高水平、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特色的优质专业。精品专业也可称为“亮点”专业。精品专业是教学稳定性和创建品牌的基本保障,在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凝聚力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们农广校的学员中2/3多是农民学员,因此涉农专业应是我们农广校精品专业的建设方向,

精品专业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专业的前瞻性、实用性、特色性和示范性等方面:

1.精品专业的前瞻性精品专业具有明确的创新导向功能。精品专业的设置和建设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预期和趋势进行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调整。精品专业与当地主导产业紧密结合,是建设精品专业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成为区域内特色优势产业的驱动力量和智力保障。

2.精品专业的实用性精品专业的实用性区别于学科专业强调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主要体现为“实用专业”,更加突出岗位能力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迁移性。

3.精品专业的特色性精品专业必须具有独特的区别于一般专业的鲜明特色。所谓特色主要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人才培养过程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等方面。可以说,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过程的持续创新。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强、社会认可度高的毕业学员则是推动精品专业特色建设良性循环的主要力量。

4.精品专业的示范性精品专业建设以教育观念转变为先导,以专业内涵建设为主要内容。以示范能力提升为目标。因此,精品专业具有明确的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涉农精品专业建设应体现在精品专业毕业学员是否是科学文化素质高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带头人,是否能辐射带动一大批农民。

(二)精品专业的内涵

精品专业的内涵关键是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是否高度一致:是否具有符合实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是否具有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否具有保障教学质量要求的管理模式等。

1.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精品专业的基础,在专业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全局性的影响。

2.与培养目标一致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精品专业的核心,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有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教学内容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

3.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确保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专业建设中需要多次实践和探索。

4.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是精品专业的支撑,对学生进行答疑、面授辅导、实践教学等,确保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实现培养目标。

二、农广校专业建设成效、经验和问题

(一)发展历程及主要成效

农广校专业建设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步探索阶段,从1981年至1983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尝试建设中等农学专业。1981年。中央农广校举办了第一期农学基础班,开设四门相当于中专水平的农业基础课程,开始探索中等农学专业建设,1983年。教育部“原则同意给予农广校中专学历”。第二阶段是逐渐完善阶段,从1984年至1987年。1984年,中央农广校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考试考核和办学组织管理,开办了农学、农业经济管理、畜牧、淡水养殖四个中等专业,并印发了教学计划。至1987年,共建设完善了10个专业。第三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从1988年至2005年。1988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农业部下发《关于改革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管理体制及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中央农广校“积极为地方学校提供教学服务,进行教学业务指导,开设适应面广、通用性强的专业或课程”等,省级校“结合本地实际选开中央农广校开设的课程或专业,自办本地所需的其它专业”,即从1988年起,省级校开始自办本地所需的专业,农广校体系专业建设快速发展,至2005年底全体系共开专业近260多个。第四阶段是重点专业建设阶段,从2006年至今。2006年,农业部以农广校体系为依托,启动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根据“百万中专生计划”要求,围绕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广校体系逐步开始突出农业特色,围绕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进行重点专业建设。

通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农广校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建设了一批特色专业,形成了科学的课程体系。如现代多树综合管理、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农村党建等专业,均是农广校独创的具有农村特色、符合农民需求的专业。二是积累了一大批优质教学资源。目前,农广校积累的优质资源,文字教材近千种,声像教材近千小时,多媒体网络课程也建设了几十门。这些教学资源是专门针对农村成人教育开发的,具有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简单实用的特点,体现了前瞻性、特色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中央校建设了专家级兼职教师师资库,各行各业专家近500人。这些专家为农广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全国农广校体系建立了近10万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保障了农广校教学辅导、实践实习的顺利开展。四是建设了一批实践教学基地。按全面培养人才的要求,将课堂由教室转向与实践基地结合,学以致用,实现课程学习与实际操作的“无缝对接”。通过全岗位的实习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基层农广校结合自身办学实际,纷纷与企业联合,与专业合作社联合,建设了一批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校企结合、产学结合培养模式等。截至2009年。农广校体系共培养中等学历教育学生400多万人,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也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基本经验

农广校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的做法,如建设特色专业。科学统筹课程,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培养专兼职教师,建设实践基地,探索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等。

1.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特色专业农广校是行业办学,是农业部门主管的学校,在专业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实用人才的需求为基础,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和市场导向办学的原则,围绕发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业,发展现代种植、养殖、畜牧兽医、水产和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开设专业,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制订专业建设规划,逐步建设特色专业。并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完善。

2.制定论证教学计划,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积极跟踪行业技术发展及产业趋势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组织专家根据前瞻性、实用性和特色性的原则,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制定完成后,组织该专业相关主管部门领导、专家、中央校指导教师、省级校及基层校有关人员召开论证会,论证教学计划,并对教学计划修改完善。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即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通修模块、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根据专业特色,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注重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突出农广校的远程教学、技能培养、创业指导等特点。

3.突显远程教育特色,建设优质教学资源确定教学计划后。组织知名专家建设相关的教学资源。为每一门课程配备文字教材、声像教材、教学辅导大纲和自测题等。部分课程建设了多媒体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经过专家多次论证、审核,保证课程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实用人才提出的要求不断提高,农广校体系在专业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示范性不强,导向性不足 如上所述,专业建设包含的内容很广,从专业设置的论证到专兼职师资队伍的培养及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从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到建设课程体系等方面。都必须有针对性,突出农业远程职业教育培训的自身特点和亮点。目前。一些农广校的管理层对专业建设的内涵认识不到位,缺乏系统性思维,专业设置主要沿袭普通职业教育模式,农业远程教育属性相对淡化、弱化,有的把农广校中职专业建设等同于普通中专或普通本科的学科建设,盲目套用普通学校学科建设的模式和方法,忽略了保持和充分发挥农广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难以适应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需求,导致精品专业建设示范性不强。导向性不足。

2.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亮点不突出 目前,农广校每年统开和自开专业数多在100个以上,在众多专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对各专业的建设平均摆布力量,而对精品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投入不足,重视不够,导致精品专业的亮点不突出。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表现为对传统优势专业改造和提升力度不够,使耗费多年人力、物力和财力打造的传统优势专业不同程度消弱。而新开专业往律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以“短、平、快”的方式抢占生源,导致新开专业往往投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

三、推进精品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通过对精品专业的特征及内涵分析,总结农广校专业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农广校精品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为:以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在农广校已取得的专业建设成效和经验基础上。按照先主后次,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改造已有专业,开发建设精品专业。农广校精品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指导示范,明确精品专业设置要求 中央农广校要加强专业建设管理,制定中长期专业建设规划,指导地方专业建设。要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工作制度,做好专业建设论证相中报实施工作,及时设置新专业,建设、改造旧专业。并定期跟踪管理已开设的专业。在新增专业时,要确立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专业建设的任务和发展方向,要把农业农村经济社会需求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求放在首位,着眼未来发展,形成和体现学校特色。通过制定专业建设规划,贮备并逐步形成一批特色明显、培养目标明确、有一定影响、对其它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模式等方面提供指导、示范和借鉴的精品专业。通过建设精品专业为其它专业建设提供成功的案例,其中精品专业配套的师资力量、实习实训设备和其它资源的共享,将带动其它专业整体实力的提升提高,引导和带动全国农广校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扩大办学容量。同时,要鼓励扶持各地农广校发展具有一定需求前景的有地方特色的自开专业。

在精品专业设置上需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必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专业是农广校中职教育与社会的结合点。因此,农广校的专业设置必须对国家的经济体制和产业政策的调整、变化作出积极响应。以产业政策为导向,设置和调整专业,及时反映国家产业政策,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二是必须做好人才需求的调研和预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广校的专业建设和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且要紧贴市场的发展,认真研究人才市场,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联系,并努力开展“订单式”等多种人才培养的模式,以通过科学设置专业、调整专业结构来保证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三是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专业建设规划是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建设的依据也是对未来发展的部署。一个新专业的设置需要若干年的过程,人、财、物等投入都较大,因此,必须先进行充分论证。同时,学校也不能轻易地停办一个专业,否则,就会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

2.突出重点,加大精品专业投入力度 在专业设置上必须要突出重点。集中精力打造精品专业。日前,农广校每年统开和自开专业数达100多个,在众多专业中,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突出重点、集中精力打造专业的精品建设,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专业特色。

对于精品专业的设置,除要进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外,还要加大投入,在建设经费上,应该给予优惠和倾斜。通过重点建设,原则上使每个精品专业都建设3~5门精品课程,成为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领域内有一定影响的优质课程资源:发挥农业远程教育的优势,每个专业制作5~10门在线课程或质量优良的录像光盘:鼓励基层学校建设拥有设备较为齐全、能满足专业技能训练、满足上岗训练要求的综合实训基地。

3.整合资源、加强精品专业的实践教学 农广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建设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践教学基地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首先,要充分挖掘和依靠农广校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提 高资源的利用率。其次,要抢抓国家重视“三农”、重视教育的机遇,争取加大投资支持。加强实验室、实验场建设,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第三,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联合办学,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并根据实践内容的要求,在需要和可能的原则下,确立实践场所,建设不同的技能训练基地。

四、以现代种植技术专业为案例的精品专业建设

始终把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中心目标,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主攻方向,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关键环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我们制定的战略目标,围绕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从建校初始到现代农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农广校始终将种植业作为专业建设的基础和示范,2006年将种植专业名称更名为现代种植技术专业。下面就以现代种植技术专业建设为例阐述精品专业建设的内容与要求。

现代种植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根据具有全面素质和种植业岗位综合职业能力,能胜任基层种植业生产操作、技术推广、经营管理和信息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宽专业、活模块的能力培养模式,将培养的人才定位于种植业生产、推广、管理和服务领域,以作物加工贮藏和生产管理作为活动模块的拓展内容。二是探索教学改革。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将种植技术内容放在重点位置,提高学员的种植生产能力。三是倡导综合素质教育。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既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又注重人才、人文、身心、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全面素质教育、安排了科学发展观概论、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和现代农业创业指导等课程。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树立重全面素质的教育质量观念。即转变为知识的教育质量观念,提倡重能力、重全面素质的教育质量观念。

现代种植技术专业分为农作物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和中药材生产技术五个专业方向。脱产班总学时数为297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650,技能学时1320,技能占总学时数的44%;业余班为258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530,技能学时1050,技能占总学时数的41%。本专业教学要求教师要指导学员自主学习,组织学员按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与交流等,并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利用农闲进行面授辅导等集中教学活动,要求每年辅导时间不低于30天,达到了农广校教学管理规定要求。

第8篇:农学专业体会范文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025-04

现代农业生产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生态化、国际化的特点,正朝着高科技农业、多功能农业、可持续农业、标准化农业、信息化农业、工厂化农业方向发展。农业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培养不同规格的农技人才;要面向农村经济、面向农业生产、面向农民兄弟,走一条多方位、多层次办学的路子。

现代农业的主要内涵与基本特征

(一)现代农业的主要内涵

我国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分为三个领域来表述:产前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化肥、水利、农药、地膜等领域;产中领域,包括种植业(含种子产业)、林业、畜牧业(含饲料生产)和水产业;产后领域,包括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及进出口贸易技术等。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部门,而是包括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原有的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现代农业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这个围绕着农业生产而形成的庞大的产业群,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与农业生产形成稳定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经营方式、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手段和现代物质装备条件武装农业,集市场化、科学化、组织化、设施化、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社会化等诸多特征为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是逐步走向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形式是专业化,方向是持续化,目标是产业化。

(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市场化程度日趋成熟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农产品商品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农业打破了内部物质循环的局限性进而实现物质的开放式循环,从自给农业发展为市场化农业。

产业体系日臻完善 农业发展突破了产销脱节、部门分割、城乡界限明显等局限性,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走向一体化,农业与工业、商业、金融、科技等不同领域相互融合,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业产业链条大大延伸,农产品市场大为拓展,逐步形成了农业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格局。

工业装备普遍使用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逐步由现代机械取代人力、畜力及手工工具。农田水利化、农地园艺化、农业设施化以及交通运输、能源传输、信息通讯等的网络化、现代化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先进科技广泛应用 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农业科研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农业的可控程度大大提高,农业增产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同时,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也正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生态环境受到重视 注重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正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

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对农业

高职人才的知识、素质与能力要求

(一)现代农业对农业高职人才的专业要求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专业需求有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以生产为主变成现在的生产、加工、经营、服务多种专业并举。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1)农业技术类专业人才,包括农学专业、园艺专业、设施农业专业、园林技术专业、水产养殖专业、畜牧兽医专业等。(2)生态环保类专业人才,包括农业生态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农业环境保护技术专业、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等。(3)食品加工类人才,包括食品加工技术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贮运与营销专业等。(4)流通服务类专业人才,包括物流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生态旅游专业、观光农业专业等。(5)工程机械类专业人才,包括水利工程专业、灌溉与排水技术专业、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等。(6)经营管理类专业人才,包括经济管理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等。

由于现代农业的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对人才的专业需求不仅表现为不同专业的差别,而且也表现出同种专业不同层次之间的差别。以生产类专业为例,它既需要研究型的高科技人才为其发展提供理论与科学技术的持续动力,也需要应用型、推广型和服务型人才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

(二)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高职人才的知识要求

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没有丰富的知识,不可能有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人才的知识结构大致包含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拓展知识等,前两者构成基础知识,后两者构成专业知识。对于高职人才来说,拥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不仅是胜任当前技术密集型岗位的需要,而且是知识再生和迁移,进一步学习与提高以适应将来岗位变迁的出发点。具体而言,农业高职人才应具备如下知识结构:

文化基础知识 文化基础知识是高职人才必备的基本知识,要求具备一定的政治、哲学、法律、公文写作、文秘、体育、计算机、英语、网络等方面的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是所学专业必备的基本知识,是专业学习的基础,同时,对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比如,园艺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化学分析、植物与植物生理、土壤肥料、农业微生物、遗传学等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技术知识 指的是所学专业领域内的相关技术知识。比如,园艺专业主要有蔬菜栽培及育种、果树栽培与育种、设施园艺等基本知识。同时,还要及时了解专业领域里的最新知识,以适应迅速发展的现代农业需求。

专业拓展知识 指的是所学专业领域以外的跨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知识。比如学农学的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植物保护、园艺等专业的知识,了解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样才能在现实的农业生产领域较好地开展工作。

(三)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高职人才的能力要求

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业高职人才具备以下六种能力。

专业能力 指的是在所学专业领域里的专业核心能力。比如,兽医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是动物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园林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包括园林植物养护能力、园林工程设计能力、园林工程施工能力、园林工程管理能力等。

实践能力 指的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它是对个体解决问题的进程及方式上直接起调节控制作用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身心能量系统。这一系统包含着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因素、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和情境实践能力因素。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当以实践能力结构为依据。

创新能力 指的是运用理论知识,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现代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核心。现代农业发展领域的创新,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创新等。

创业能力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业高职人才树立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在农业产业实践中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领办经济合作组织、创办农业企业,在实践中培养造就一批现代农业企业家,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团队协作能力 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才能在服务产业发展、推进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职业迁移能力 职业迁移是指人们随着社会进步和竞争加剧,打破一生只维系于静态的一次性职业岗位的模式,进行跨岗位、跨职业、跨行业的职业变动。职业迁移能力也可称为通用技能,是职业主体将所从事职业的知识应用到新情境、解决新问题时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衔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迁移能力是职业生涯中专业技能之外的能力,它能适应岗位需求的不断变化,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高职人才的素质要求

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从业人员素质的现代化。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高职人才的素质要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思想道德素质方面 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大农业观念、大生态意识、大环境意识,具有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要爱农、学农、乐农,主动承担起改变农村、农民和农业现状的责任,做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专业素质方面 要树立严谨的科学精神,甘于探索的寂寞,经得起工作中失败的考验。有敏感的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创业意识,有积极的开拓精神、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要朝着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目标迈进。

文化素质方面 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既有容纳世界优秀文化的胸襟,更有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感与自豪感。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胸怀宽广,眼光远大,热爱自然,寻求和谐。

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农业高职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转变教育思想,明晰办学定位,构建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办学顶层设计

农业高职院校要坚持“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的道路”的办学要求,主动承担服务地方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以服务“三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以培养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加工、流通与服务需要的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为己任,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创新创业为目标的新教育思想,树立大产业观、大综合观、大市场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构建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办学顶层设计。

(二)对接现代农业产业,打造涉农特色专业(群),满足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需求

作为农业高职院校,要对接现代农业产业,打造特色专业(群),延长专业链,满足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需求。要在加强原有种植类、养殖类等优势专业类群建设的基础上,根据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需要,增设观光农业、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测、食品加工、生态旅游、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等现代服务业方面的新专业。形成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与服务相适应的特色专业群。例如,以畜牧兽医为代表的农业技术类特色专业群、以园林技术为代表的环境美化类特色专业群、以食品加工技术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服务类特色专业群、以物流管理为代表的流通服务类特色专业群、以工商企业管理为代表的经营管理类特色专业群等。

第9篇:农学专业体会范文

关键词: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社会认同度;招生分数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160-03

一、研究缘起

为鼓励高中毕业生学农爱农,加快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的培养,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8月10日,浙江省在国内率先出台政策规定,从2006年秋季入学开始,就读省内本科院校农学类专业和高职(高专)农业种养技术专业的本省户籍学生免交学费(以下简称“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在赢得良好的社会反映的同时,亦有考生和家长产生困惑:免学费是否意味着这些专业较差?有研究指出农科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相对不稳定,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较低。我国大学毕业生通向农村的渠道不畅,普遍存在着“下不去,用不上,稳不住”的问题,形成了农村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和大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强烈反差[1]。那么,社会大众对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总体认可度究竟如何?免学费政策能否为农科专业带来发展良机?相关政策目标能否实现?要回应诸如此类问题,有必要对现行的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进行分析评估。为此,我们从设有免学费农科专业的浙江省10所高等院校10年间(2002-2011)的招生分数入手,探析该政策的社会认同度及发展趋势。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高考填报志愿对于中国普通家庭来说是一件大事,其过程是一个综合高考分数、兴趣爱好、院校实力、就业前景、家庭经济等多种因素的理性决策过程,也是社会大众对高等院校与招生专业的一次集体“投票”。因此,招生分数能较真实地反映社会大众对高等院校及招生专业的认同度与选择偏好。本研究通过选取浙江省内具有代表性的10所相关高等院校,比较分析其10年来同批次免学费农科专业与其他缴费专业在省内理科招生分数变化情况,以此观测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在考生及其家长等社会大众心目中的认同度与发展趋势。

(二)研究对象

据统计,浙江省免学费农科专业共有36个,其中本科14个,专科22个;共涉及17所高等院校。2006年秋学期以来,6年间受惠学生总数达13000余人,政府财政补贴学费1.8亿余元。

在研究中,为了确保统计数据的连续性与代表性,本研究选择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等10所具有代表性高等院校为研究样本。在纵向比较上,以其10年间(2002-2011)在浙江招收理科生的比较优势值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上述10所高等院校当年同批次其他缴费理科专业作为横向比较。主要理由有。

一是比较优势值选取:高等院校所招收学生的录取平均分是其当年生源质量的直接反映,可视为社会大众对高等院校及相关招生专业的一种评价,同时也是政府部门考核高等院校办学成效的指标之一。例如,近年来,浙江省普通高校本科教学业绩考核工作指标体系中即包含高等院校高考录取平均分等指标(二级指标),与毕业生就业率指标一起归入到社会评价指标之下。但在纵向比较中,由于每年高考试题难度、划线情况等各不一样,单纯的录取平均分在纵向比较中缺少说服力,故本研究选取调研院校农科专业与同批次其他理科缴费专业省内录取平均分的差值(本文定义为比较优势值)作为统计与分析对象。

二是时间段选取:本研究时间跨度10年(2002-2011年),以2006年8月浙江省正式出台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为分界点,分前后两个5年进行对比,具有较强的可比较性。

三是比较高等院校与专业选取:一是截至2011年12月,所选取样本高等院校的农科专业基本上已连续招生10年或10年以上,仅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相关专业招生时间为5年(该校创建于2006年),时间延续性较好。二是所选取的10所样本高等院校涵盖了三种层次类型,其中重点本科院校1所、普通本科院校2所、高职(高专)院校7所,较有典型性,有利于从整体上消除因办学层次类型不同所带来的影响。三是统计对象为样本高等院校免学费政策涵盖的农科专业,因每所高等院校农科专业每年录取分数情况不仅受高等院校办学实力、招生政策等方面的影响,也受高考扩招、地理位置、社会观念等社会因素(无关变量)的影响,故同时选取10所样本高等院校其他同批次的理科缴费专业进行横向趋势比较,以进一步消除无关因素的影响。四是除少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免学费农科专业在高考招生时实行文理兼招外,免学费农科专业招生多以理科生为主,故以理科分数作为比较基础,增强说服力。

(三)数据处理

招生分数的统计数据来源于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03-2012年间每年正式出版的《高考志愿填报参考资料》,在录入员录入相关数据后,由校对员进行检查核对,确保基础数据准确性。在研究数据处理中,分差=专业录取平均分-省批次线,比较优势值=免学费农科专业分差-其他理科专业分差(或免学费农科专业录取平均分-其他理科专业录取平均分)。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免学费农科专业在浙江的录取分差为:472.1-382=90.1,而其他理科专业在浙江的录取分差为:482.2-382=100.2,则免学费农科专业与其他理科专业的比较优势值为:90.1-100.2=10.1(或482.2-472.1=10.1),如表1统计数据所示。依次计算出10年间免学费农科专业的比较优势值后,再运用Excel软件画图工具导出数据折线图(如图1所示)。

浙江省从2009年开始实行新课改高考改革,实行分类测试,一类(第一批)考试科目满分值为810分,二类(第二批)考试科目满分值为750分,三类(第三批)考试科目满分值为550分,故在数据处理时,均将2009年及之后的比较优势值以750分为基准进行了折算。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0所样本高等院校农科专业在2002-2011年间比较优势值变化情况如图2-图5所示。

(一)比较优势值的波动幅度

总体而言,10所高等院校免学费农科专业10年间的比较优势值波动显著,表现出招生分数大小年的特征。例如,浙江海洋学院农科专业与其他理科专业的比较优势值在2003年时为-1,在2004时则吸引了较多考生报考,导致其比较优势值攀升至16.9,这又使2005年的部分考生在报考时望而却步,从而使比较优势值下降至-4.9,而这又促使2006年填报者增多,比较优势值回升至1.9;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也存在类似情形。这就反映出在报考决策时,考生和家长普遍地将往年招生分数作为择校选专业的重要参考,但个体理性选择往往导致一种集体无理性,促使农科专业比较优势值出现循环往复的大小年现象。

10年间农科专业比较优势值波动幅度(波动幅度=|最高优势值-最低优势值|)统计数据显示,在波动幅度较大的5所院校中,高职(高专)院校3所,普通本科院校1所,重点本科院校1所(如图5所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院校办学层次越高,则其获得考生与社会公众的稳定性支持越多,而高考分数不具有竞争优势的考生群体在填报高职高专院校及专业时随意性相对较大。

(二)比较优势值的波动趋势

录取平均分是招生专业生源质量的直接反映,较长时间内的比较优势值变化情况则能在反映招生专业生源质量及社会认同度的变化趋势。

从比较优势值的波动趋势来看,2002-2007年5年间,10所高等院校农科专业的比较优势值的平均值呈上升态势,2007年达到峰值;同时,以2007年为界点,其比较优势值的平均值却呈下降趋势(如图4所示)。这就说明,在浙江省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的推出之初的2006年和2007年,在政府、高校、媒体的多方宣传与动员下,许多考生和家长对该政策充满了期待与报考热情,直接吸引了较多考生填报相关专业。但随着时间推移,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吸引力却趋于弱化。这就警醒我们,在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推出之后,必须持续探索并推出新措施,如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定向招生、提供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等,并加强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宣传,强化社会大众对农科专业的关注度,从而整体提高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社会效益,实现政策目的。

四、思考与建议

上述分析说明,在吸引、激励更多优秀考生报考方面,单一的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的作用相对有限。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可以认为,浙江省现行的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的保健作用大于激励作用。在我们进行的一项免学费农科专业新生问卷调查中,1/3以上被调查者认为,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相对冷门艰苦的农科专业免学费是理所应当的一种扶持,亦应证了这一观点。

基于以上数据分析与有关调查结果,我们对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与建议。

1.政府部门应持续推出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加强惠农政策宣传力度

在政府主导的新农村建设等战略性政策场域中,免学费是政府进行三农人才开发与储备的重要手段,而三农问题的艰巨性与复杂性,客观上要求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等联手持续推出配套“惠农”措施,如实施农业类专业面向农村定向招生、订单式人才培养、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等,更大限度地获取和强化社会大众对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的认同,并通过多方位宣传来吸引更多的优秀考生报考。

2.青年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应从长远着眼,结合自身兴趣择校选专业

近年来,我国高考录取率持续攀升,2011年全国高考录取率达72%,浙江省高达85.3%,这意味着考生择校择专业空间较之前更大。但考生和家长在报考时,不能让短期的经济动机占了主导地位,也要避免陷入“免学费就是意味专业很差”的疑虑漩涡,而应结合个人兴趣、社会需求与就业前景等做出合理选择。而在三农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农林产业发展愿景良好,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相关从业人员所获回报与社会地位也将更高。

3.高等院校要重视把握考生求学心理,增强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性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大众不仅要求“有书读”,而且要“读好书”,这就要求高等院校要深入研究考生求学心理,分析社会人才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挖掘和整合师资、设施、信息等资源,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毕业生,以扎实的育人成效来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报考农科专业,实现高等院校农科类专业建设与农林行业发展的双赢。

浙江省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的推出至今已有6年,已有三届毕业生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但这项惠农惠民政策在政府政策目标、高校人才培养、学生个体诉求、社会实际需求等方面尚存脱节之处,应通过完善制度设计,整合社会资源,畅通运行机制等来提高该政策实施绩效。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