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范文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精选(九篇)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

第1篇:传统文化如何传承范文

时代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与态度

时代伴着科技发展的旋律在前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一些现代科技手段,使设计达到最佳声、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实现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创造出理想的值得人们去赞叹的空间环境来。只强调高度现代化,人们虽然提高了生活质量,却又感到失去了传统,失去了过去,因此,时代对室内设计的发展要求就是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随着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不断地提高,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室内环境设计的历史画卷也随之越来越斑斓多彩了。文明的发展对室内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传统文化都有一定的情结,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文化的回归更是人们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的文化情结。这不只是设计师的觉悟,更是全世界人民的共识。因此,设计师作为文化作品的创造者,有着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本论文对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主要是理性地继承与发扬。

如今的社会形态与历史的任何时候相比,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完全照搬昔日的形式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的,尽管传统的形式有着无限的魅力。因为事物永远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某些传统形式与文化之中,存在着一定量的与现代文化及社会需求相背离的成分在其中。发扬是目标,但是继承必须是要是理性的,要有所选择。也就是说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即提倡文脉并非眷恋过去,而是要侧重发扬历史文化中的内质和精华。例如:在室内设计创作中,对某些传统设计元素及型制的运用,必须符合现在创作原则和现代科技的充分利用基础上才讲究对传统设计元素的提升。任何室内设计作品都是时展、文明进步的产物,传统的文化必须在现代化进程的框架中不断地进行重构,才能得到发展和丰富。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只有理性地继承和发扬,才能赋予室内设计的发展于生生不息地活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室内设计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在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和完成,充分体现出当时当地的文化风貌。

室内设计深受着传统文化的影响。从室内设计的原则到室内设计师和受众的思维方式,从设计的形式体系,到设计的评价标准都受制于“文化”因素。所以说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无传统”的,也是不可能的。尽管有些现代设计师尤其是那些具有前卫意识的设计师,时时声称要抛弃任何传统,但是设计从来就不是纯个人行为。从媒介、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显性传统到对设计认识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等隐性传统,都影响着每一个室内设计师。即便是现代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都无法完全使自己脱离习俗。

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我们已从工业化时代迈人信息化社会,对于室内设计师来说,设计是借助于计算机作为媒介来创作,通过互联网向世界各地延伸,已不再是手工工艺和工业生产的结果。特别是以人为本的现在,室内设计师必须从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效用方面来考虑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价值,在室内设计的实践中,需要有效地利用传统文化。

自觉地将传统文化融人到现代设计理念之中,是设计师应着重关注的问题,更是设计师的社会职责所在。具有“高雅”、“雅致”格调的物品和室内空间被国人所欣赏,这实际上是受传统老庄美学思想“恬静淡泊”的影响。这种“美的意向”无疑是从我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提取出来的。因此对设计师而言相当必要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对中国审美传统有所认识。

室内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运用

文化积淀为一种深厚的传统时,文化价值会逐渐丧失其原有的积极性,往往助长人类的惰性而阻碍人类前进的步伐。所以人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绝不是简单的克服或保留,而应包括对文化的创新。基于传统文化的显性与隐性、生活性与发展性、相对性与绝对性、复杂性与多元性等形式,可以推导出如下几种的创新性运用方法。

1. 从传统文化的思维上借鉴

中国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就这一点来说,是勿庸置疑的。在室内设计中传承传统文化,就要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学习,需要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的精髓、价值取向和审美哲学等多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社会发展,影响是巨大而又深刻的,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其精髓在于《周易》的重生思维,天人合一观念;儒家的仁者思想、中庸思想;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在自强不息、正道直行、平均平等、求是务实、豁达乐观以及以道制欲等诸多方面。

中国美学的起点是从老子美学开始。数千年以来,大量的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不断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从而形成了玄机独具,博大精深的中国美学体系。这个体系中蕴藏了中国文化的传统精髓,从思想到行为上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整体意识、生态意识、人文导向、雅俗观、多元论倾向等等,都对现代的设计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2. 对传统图案的再创造

室内环境中,传统装饰图案的再运用有很多,也很常见。归纳起来,常用的传统装饰

图案的再创造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抽象简化。以抽象表达具象,以简练的笔画在限定的空间里表达了运动与节奏。图例中都是用点、线、面来表示宇宙万物,从万物的运动中体现了自然之美。

如中国古代阴阳互相交替的图形演变,这种形式把一个整体破为两个互相对立而又互相关联着的相反而又相成的图形,在限定的方形与圆形中具有完整的形式美,黑白、虚实、空间的对比,相互衬托,体现了事物本质的美。这种手法在东方特别是在中国、日本的传统与民间图案中应用很多。对称的表现形式给人以单纯化、秩序与条理性,它把一种抽象的朴素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抽象简化是对传统形式的整体或局部,进行艺术加工提炼与抽象简化,其原则是可失传统之形而不使传统之韵,使传统在结合现代的功能与技术的基础上,得到延续与发展。

第二种是变形、重组。这种手法以最简练的艺术语言传达着丰富的信息与内涵。对基本形状进行打破、变形重新组合,进而重复出具有节奏感的韵律。通过形的共生、形的渐变组合和信息的交合,是表达出来的图案相互沟通、相互转换、相互演化与繁衍。

第三种是适形造型。通过色彩、肌理、点、线、面、立体的变化和平面空间的限定,综合各类关系要素如材料、技术、构造、功能等,使传统图案成为人们精神中的视觉图像。将感觉因素与想像因素作为各种美的形式和内容在图形中保持了协同与融合。

第四种是随形就像。图形创造的形式法则多以平衡、对称为基础,从所要表现的内容出发,最后的视觉效果取决于处理的视觉空间和艺术的综合构成。规则和不规则、简单与复杂、对称与不对称等,都与构成中的主题形象融为一体,不能彼此孤立,要充分利用空间的变化,调整图形的大小。在特定的平面空间,通过对传统图案尺度的控制,画面装饰流程的调整,使特定的空间平面中的相互关系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不是机械地选择限定图案的空间,而是根据它的内部世界、造型结构和自然界的光所引起的直觉来选择决定的。

总之,对传统图案的再创造,主要是在符合现代的加工工艺和建造工艺的基础之上,对其融入了现代的一些文化信息。

3. 对中国传统色彩的提炼

中国传统色彩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蕴,传统色彩观是民族的、悠久而质朴的。中国传统的色彩很多,有的古朴典雅,有的浓重热烈。中国红与青花蓝、琉璃黄、国槐绿、长城灰、水墨黑和玉脂白构成一道缤纷的中国传统色彩风景线。

单就红色来讲:从朱门红墙到红木箱柜;从孩子的贴身肚兜到以中国红为主题的婚礼;从舞龙灯的绣球到锣鼓唢呐的饰物;从深闺女儿的红头绳、香囊到扭秧歌的舞绸;从开张大吉的剪彩到恭贺新禧的贺卡;从铭刻着权力的印泥到记录着功勋的锦旗;从过年过节悬挂的灯笼到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倒福和窗花;从“压肚腰”的压岁红包到除旧迎新的爆竹……中国红就这样以农耕文化为依托,以家族意识为核心,经过多少代潜移默化的熏陶,深深地嵌入了中国人的灵魂,成为当之无愧的安身立命的护身符,镇守着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想疆土。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中国人对中国传统色彩的运用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是保留原色。原色纯正饱满、鲜艳大气,是最富有中国特色和民族表现性的色彩,多年的传承使原色被赋予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意味。比如黄色在中国是尊贵之色,代表极高的社会地位,通常皇族才可以运用。中国传统的明黄色用于家居点缀居多,土黄、琉璃黄则在现代家居色彩设计中应用得比较广泛。青花瓷中的蓝色是中国蓝当之无愧的代表,青花蓝连同青花瓷的形状在家居装饰中的运用被认为是中国风的典型代表。中国色彩的黑色代表是水墨黑,黑色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纯黑,而是一定程度上的重色或深色。

第二种是色彩的强烈对比。中国传统色彩喜欢将对比互补的纯色配合使用,从而达到明快新鲜,强烈醒目的色彩效果。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也使其更富有民族感和现代感。

第三种是和谐共生。中国传统色彩在配色运用时常以其中的一种或一组色彩作为整体色调,小面积使用其对比色作为陪衬点缀色,从而达到统一又不失活泼生动的室内效果。而当几种色彩并置时可以将色彩的面积、疏密、形状、大小等进行不等值配置,使得总体色彩沉着厚重,艳而不燥,璀璨绚烂而不张扬,色彩含蓄又充满张力。

结束语

任何创作都离不开文化底蕴。对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问题,一直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方向。而室内设计中的文化艺术强调实际使用功能,但又往往和精神意识联系在一起。室内文化艺术形式的营造,与其所处的地域及时代密切相关。作为一名中国的设计师应立足于现代,从实际出发,将室内装饰风格与时代的经济发展程度密切联系,并融入传统文化,将其与现代美学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结合,从而创造出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佳作,创作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生活实际的需要的艺术设计。

第2篇:传统文化如何传承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管理思想;借鉴;凝聚力

五千年中华文明,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传统文化作为最为宝贵的财富,经过长期的积淀,深深扎根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大地上,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一、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知行合一观,重视人的精神生活;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追求真理;团结互助。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传统文化并非一潭死水,而是一个动态系统。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革新与丰富传统。对传统文化决不能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必须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清除那些过时的东西。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辩证关系看。世界文明并非是某一个国家民族作用的结果,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经给世界文明以重大贡献。当代西方许多的中国古代文化热,也表明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中国古人提出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以及人们所熟知的“岳母刺字”等民间传说,都是在倡导一种为国家、为群体献身的精神。因此,素质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将会激发爱国热情,增强爱国情感。

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的继承与发展,上下五千年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历经了多少次浩劫与磨难,但却薪火相传永不灭,这就表明了传统文化也有其普遍的意义。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现代生活不可能建立在虚无之上。否定传统文化也就等于否定历史,人为地把自己的根割断。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是可怕的。

英国文化学家怀特认为,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文化史。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孕育的果实。否定传统文化,就必然抹杀了民族精神。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要发展,就是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地阐释,赋予新的内涵,使其摆脱传统文化的弊端,更加适应现实生活。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

第一,心力与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的遗留,其包容性不可小视。这种包容性是超越时空界限、超越民族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兼有“大一统”精神的民族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了民族认同感。传统文化有这样的力量,用一只无形的手,将人们联系起来,形成一股合力,将民族的感情化成一个牢固的整体。

第二,传统文化是一种发展动力。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两千多年来,尽管后期逐渐成为束缚思想的工具,但其也曾经为我国经济、政治和科技的发达、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

爱国主义与忠:社会成员愿意为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这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提倡愚忠。家庭与孝:家庭式社会组成的最基础部分,而且家庭是社会的雏形,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对社会精神、文化活动中起到一定的传承作用。自我奋斗:《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自我的奋斗意识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利于激励个人创业、创造、突破、创新,也有利于激励整个社会发展。

第三,人格的塑造与价值观的形成。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而不是道家。儒家提倡的入世精神,面对社会的不公,选择的是愤世。而不是道家,提倡出世精神,选的是弃世。这种积极入世的精神,有利于书里更加积极的生活观念。

中国文化向来关注的是现实人生。不会像西方那样,认为自己有原罪,认为自己这辈子是来赎罪的,是为了下辈子能在天堂过上好的生活。我们最多考虑的这辈子的事情。传统文化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都与社会现实和社会实践有着密切联系。在这一种文化的熏陶下,中国人形成了十分务实的精神以及生活态度。

第四,品德、道德理念和天人合一。《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传统的道德从孝悌引发出来的社会伦理关系仍在发生极大作用。天人合一,这是一种对于生态理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理论。这种理论化解了传统观念中人与自然对立的思想,努力促成了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这才有了七十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声明: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三、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的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五千年而不绝,是由其自身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其所具备的时代特点决定的。是既恬静、和平又积极进取的文化,而包容、承顺则成了此种文化的核心特征。也正因为中华文化能够承顺前代、包容外来,所以她才能够绵延五千年而不衰。在这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传统文化管理思想总结为:其一是宏观管理的治国学,所谓的治国学就是探讨治国方略;另一类是治生学,就是探讨人生哲理、修身养性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家立业乃至治国平天下,没有好的修养是办不到的,下面从儒、道、佛、兵、法学管理思想借鉴角度加以分析:

第一,儒家管理思想的借鉴。中国文化建立在人与人的协调关系上,持之以恒地进行着一个“礼运大同”的运作,从而构造一个理想的“大同世界”的社会环境。其思想盘根错节,追本溯源,则与儒道释有关。

儒家思想蕴育于“仁爱”。“仁者”不能独善其身,必须兼济天下,要为天地立心,为民立命。兼善则必须泛爱,“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老安少怀的志愿正表现了“仁者”的胸怀。

儒家认为,社会为个人的集合体,有群体的存在方有个体的活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修己与爱人成为经世哲学。儒家言爱,由亲而疏,由小而大,由近而远,适合人性而又富有人情味。“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简言之,儒家思想侧重伦理道德,目的在于建立人与人的协调关系。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和孟子是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仁”。论语中讲“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体现在管理思想上便形成以人为中心的基本精神,其本质是“治人”儒家思想把生产管理的主体――人,推到管理的前沿,符合现代管理思想以人为本的要点。

第二,道家管理思想的借鉴。道家思想其最终目的在于寻“道”,是一种玄默深藏心企自然的哲学。何谓“道”,即自然之本源。应用于世,则主张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真善一体。这种涵盖天地,兼容并包,强调有机整体的运思方式,目的在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楚国人。他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室的史官,职位低微,但却能看到周朝收藏的许多文献,这对老子思想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老子的唯一著作是《道德经》,也称《老子》,只有5000多字,但言简意赅、观点明确、论证严谨。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第一个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哲学中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涉及管理原则、管理环境、管理策略和管理者自身修养等多个方面,其中“无为而治”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

第三,佛家管理思想。佛家的思想主张清心寡欲,见性成佛,与心的觉悟来认识宇宙与人生的究竟,目的在于建立人与精神的协调关系。儒、道、佛三种思想泾渭分明,但从实际看来,又都是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让人的价值,让人的生命得到一种升华,实难绝对划分清楚。三教合流,互不排斥,这也是形成中国文化提倡百家争鸣,兼收并蓄,不拘一格的开放特性,因有王道文化之称。不可否认,以上这些思想至今仍葆有生命力而具有现实的意义。特别是与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其积极因素仍然风采依然,不失为万世师表。

第四,兵家管理思想的借鉴。兵家文化在中国起源于春秋时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主要代表作是《孙子兵法》。该著作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所著。孙武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后被吴王阖闾拜为上将,率军伐楚,大获全胜。《孙子兵法》在军事上的贡献世界各国是公认的,可与二千二百年后德国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相媲美。军事离不开管理,管理又可从军事中借鉴宝贵的经验。

第五,法家管理思想的借鉴。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后经演变形成体系。法家坚持以法为中心,主张法治,反对人治,主张“尚法不尚贤”,认为管理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健全的法规制度作为保障。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年韩国的贵族,著有《韩非子》一书,现存五十五篇。韩非总结前代法家思想实践,提出了完整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管理理论,对于现实管理也有非常重大的借鉴意义。

四、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适应性和凝聚力

第一,“有机整体”的思维方式形成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多样性、包容性决定了他的广泛适应性和同化能力。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仕以“平天下”为己任,民以“天下太平,四海归一,安居乐业”为思想境界。它包容了现实主义、理性主义思想,以“仁”为核心的民本主义思想,重人轻天、以人为本的思想,德治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思想,积极救世思想,以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等等。不可否认,“大一统”思想,以全局为重,维护整体利益,这对构筑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对稳定国家的统一,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二,传统的道德观念,抑制和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稳定了社会秩序。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有一个共同的基调:“崇高的道德生活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道德的价值高于一切。人生一世,首先要做一个正派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强调重义轻利的风尚,不以贫贱为耻的精神,言行一致的作风,修己以安百姓的品质,使中华民族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道德的风尚,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功不可没。

第三,人际关系的“群体意识”,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传统文化渴望建立和谐美满的人际关系,它对人际关系的和谐,群体力量的发挥,民族文化心理的融合,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四,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现代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将对人们现有的文化观念进行检验,新的取舍,另一方面,促使人们必须努力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这就是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决定作用,它是建全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制意味着合法性、权威性、公正性。这些都是现代文明与现代文化的体现,而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却有很大的缺陷。中国传统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强调实行人治。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市场经济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君子谋道不谋食”把“义”与“利”对立起来的旧的价值观的否定,从而增强人们的务实精神与进取精神。实际上,人们的实践活动,是离不开利益原则的。

第3篇:传统文化如何传承范文

问题:电视媒体对乡村文化保护的现状缺乏深入把握

乡村民众生活空间狭小,欠缺信息经验,加之质朴的性格和对镜头权威的崇拜,使得电视媒体的教化功能和舆论导向功能表现得尤为强大。应该肯定的是,随着乡村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电视信息接收设备的改善,电视为乡村民众了解外界、收集致富信息和日常休闲娱乐等诸多方面提供了重要帮助,在引导民众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审美意识、理性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有些电视媒体对乡村文化传承的现状与乡村民众文化的需求缺乏足够的认识。

电视媒体对传统乡村文化的关注不够。有些电视媒体对都市消极生活观念的过度传播,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乡村民众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偏移。传统农民重视个人幸福体验,弱化经济攀比,在乡土中国是主流意识形态,而当下农村这种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在乡村社会影响深远的民俗事象、节庆活动、民间艺术与传统技艺传承等,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弱。如民众对乡里能人的判断标准发生变化,他们以经济能力的强弱为唯一标准,来判断乡里能人和文化精英,乡村社会中曾经的文化精英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他们如果不能改善自身经济状况,即使民间艺术水平再好、传统技艺水平再高,也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和“好逸恶劳”。这样的舆论氛围使得众多乡民放弃民间技艺而进入打工赚钱的行列。比如,笔者所生活的关中西部地区,周秦文化底蕴深厚,传统乡村文化形式传承与保护相对较好。社火表演与西府曲子演唱是极富特色的民间文化形式,很多艺人技能精湛,节庆期间与闲暇时间进行表演和演唱,参与人数很多,曾经使民众感受到了本土文化的魅力。但当前这些艺术绝活已经面临困境,出现后继乏人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传播跟不上,年轻人缺乏接触这些传统艺术的渠道,因而看不懂、听不懂,继而不爱看、不爱听。还比如凤翔泥塑、木板年画、布艺面花等,也存在传播力度不够,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况,

电视媒体娱乐化信息表现出“去乡土化”倾向。类似这些内容进一步改变了乡村民众的生活理念与人际交往方式。有学者指出:中国社会之所以是乡土性,原因在于中国乡村社会的地缘和血缘属性,它是一个“熟人”社会,人际传播占据着主要位置。有学者认为,社会文化、社会知识是由各种可以被称为“社会菜谱”的常规和惯例所组成的,并在特定条件下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甚至谈判、结婚、宗教仪式都是按照这些社会“菜谱”来进行的。不论是舆论领袖还是乡里能人,不论从伦理层面还是信息导向层面,这些常规和惯例在乡村社会中都起着积极作用。现代信息手段的日新月异,一定意义上拉近了民众的空间距离,但扯远了民众的心理距离,改变了乡村民众休闲方式和日常交往,“乡土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例如传统习俗中的拜年、串亲戚、送灯笼等形式被电话、短信拜年及电子贺年卡等取代一样,电视可以使人足不出户,尽览世界风光。有些人宁愿坐在电视机前,在虚拟画面里度过时光,也不愿走出家门与人交流。这使得民众对人际交流与乡村公共文化活动不再感兴趣。

办法:乡村文化建设与传承方面的四个有为

一些文化学者提出“乡村文化危机论”,认为农村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是文化问题,他们对受城市化、市场经济、消费主义文化冲击的乡村文化的处境忧心如焚。在这种背景下,电视媒体应该勇敢担当, 在对传统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应主动作为。

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要求。电视媒体应该配合国家乡村文化建设,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今年初,全国人大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将“非遗保护”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对于非物质文化来说,民间有不可或缺的文化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蕴藏在民间,活化在民众日常生活之中。离开民间文化和民众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难以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正确认识并引导民间力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工作。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宣传平台,应该顺应这一形势,选择适宜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面向乡村民众的电视传播,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引导,提高乡村民众的保护意识。近几年,乡村文化建设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正在有序展开,电视传播应该立足乡村文化实际,深入领会国家乡村文化建设的精神实质,提高对乡村文化保护的宣传水平。

加大对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播力度。在可能的情况下,多策划、制作、播出一些与传统乡村文化相关的节目,可以多开辟一些专门针对乡村民众传播的栏目或频道,有意识地引导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播。比如戏曲频道可以加大地方戏曲的比例,有可能的话,还可以添加一些诸如花儿、关中道情、西府曲子、老腔之类濒临灭绝的艺术样式。综艺频道可以尝试增加民间演艺活动的传播,诸如民间曲艺、民谣、社火表演、地方风情、民族风情等内容,科教频道增加一些民俗事象、民间技能、老手艺等方面的内容。有学者提出民间技艺进课堂的论点,其可操作性值得商榷,但如果通过电视平台来传播,可操作性能否好一些,值得尝试。

充分体现传统乡村文化的特色。电视媒体在传播中,对传统乡村文化自身的特点,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引导,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民间传统艺术与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民俗事象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韧性,一直强烈影响着乡村民众朴素的审美意识、价值取向、家庭伦理观念、日常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行为等。虽然当下乡村社会的基层管理是新型行政管理而非“士绅”管理,但不能忽视传统儒家伦理意识和道德观念在乡村的影响。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韧性对维系乡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当外来价值观对乡村民众原有的价值体系形成冲击时,他们自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可见乡村文化中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提高为农村民众健康需求的服务意识。深入研究民众信息需求,加强对乡村民众信息需求的把握,杜绝单向灌输。通过一种通畅的传播途径真诚地与民众进行信息交流,才能真正发挥电视平台的沟通与服务功能。同时,应该加大对娱乐信息与广告信息的监管力度,保障乡村民众信息需求的合法权益。更进一步而言,电视媒体作为对乡村民众影响最大的主流信息平台,多年以来积累了较好的声誉,总体上民众对电视传播是满意的。但如果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能继续维护这种形象资产的话,电视媒体的尊严能否存在还是令人担忧。

总之,电视媒体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方面大有可为。要有效发挥电视媒体的传播功能,以乡村民众为主体,以传统文化形式为依托,努力提高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的服务水平,促进乡村文化生活的和谐发展。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

第4篇:传统文化如何传承范文

摘要:《青龙偃月刀》一文以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礼赞了中国的传统技艺,但在面对现代文明冲击之时它却处在了“尴尬”的地位。老一辈人与新一代人之间也开始形成一道“壁垒”。面对传统技艺在社会发展中的日渐衰微,何爹发出了“宁可败走麦城也绝不背汉降魏”的呐喊。本文通过对原文的解读分析,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下所显示的矛盾对立现象,由此展现作者在面对传统文化转型时的复杂心理。

关键词:文化转型;矛盾冲突;文化反思

文化转型是指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替代旧的文化形态。表现为文化的变革、进步过程。文化转型的实质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社会群体中主导文化模式的新旧转变过程。[1]韩少功先生的《青龙偃月刀》实际上就塑造了文化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面对现代文明冲击的矛盾斗争。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展现了小说主人公在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不断游走的文化思考与抉择,富有现代气息的批判和反思。[2]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所处的尴尬境地,与此同时又在反思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出路,呈现出现代性与民族性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表现了在文化转型过程中作者对传统文化发展路径的探寻。

一、《青龙偃月刀》中的文化原型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青龙偃月刀乃关羽所使用的兵器,书中描写到它重八十二斤,又名冷艳锯。但文中所谓的“青龙偃月刀”只不过是一把普普通通的剃头刀。而其执刀人何爹只不过是一个剃头匠老头。作者如此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以吸取读者的注意力吗?实则不然,其中更多的隐含着一种内在文化的象征。

提及关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忠义”形象,并且在大家的认知中他与他的青龙偃月刀早已融为一体,互为代表。作者之所以赋予剃头刀为“青龙偃月刀”之名,实则巧妙地借助原型说的概念,何爹将关羽视为剃刀匠的祖师爷,关羽的“忠义神勇”性格特征在何爹身上有所体现。作者生动描写了何爹出神入化的剃头技艺如:“关公拖刀”“张飞打鼓”“双龙出水”“哪叱探海”等,不难发现何爹神乎其技的刀法中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一把剃刀使得跟关羽耍大刀一样。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何爹那出神入化的剃头刀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杰出代表,而何爹正是这门传统技艺的传承者。也正是凭借着这套出神入化的剃头技艺何爹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剃头匠。

二、文化转型过程中的不同文化选择

当西方的现代文明到来之际,久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强烈的冲击,传统性开始与现代性有了矛盾冲突。面对现代文明的到来,人们的传统思想受到了新文明、新思想的冲击,他们对现代性文明中的产物充满了好奇感,既渴望探求同时又保持着一种怀疑态度。当看到传统文明处在两难境遇之时,人们都顺时而变,纷纷开始转换自己的文化身份。由于人们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快慢的不同,因此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选择来。恰如文中所写,有的人外出务工,有的人出国,有的人移居山外,谋生计的方式也不再单一化。从而体现了现代性“对于个人而言”的后果,即就是在某种意义上“确立了西方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与行为的方式,即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我该如何生活“的思考与追求。[3]小说借何爹这一人物形象体现了韩少功对当前现实生活和文化发展的思考,一直以来,韩少功都在坚守寻文化之根的文学理念,他的文化“寻根不是要建立博物馆,不是要厚古薄今,不是要守成。相反,我们只是认识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文化资源来支持和促进我们的创造。创造者一定具有最包容和最谦虚的胸怀,不会出于某种情绪化的原因,对任何一种文化遗产给予忽视或蔑视。”

面对现代化的冲击,人们的审美价值也有了改变,不再囿于剪一个普普通通的头,而是追求现代文明下的h油和染发,负离子和爆炸式。然而何爹在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斗争中,做出了坚守传统文明阵营的选择,依旧坚守他的青龙偃月刀技法,不愿改变。于是仅靠过硬的手艺和几十年积攒下的人脉维持生计。在何爹看来所谓现代文明下的发式、发样完全是不入流的,表现出对新式美发的强烈鄙视,同时也隐隐地表明了自己的“文化阵营”。面对现代文明下应运而生的新式剃头匠,何爹对他们的手艺表现了严重的质疑,更对女士剃发匠表现出严重的歧视。发出“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的话语。此话一出,便得到了旁人的反对,通过对何爹“老腔老板”的描摹与刻画,既是作家对乡土生活的再现与回望,更是“对中国乡村文化的生动描述,传承了西方现代文明的火种,从启蒙现代性视角对东方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进行文化开掘和理性反思,以清除农业文明遗留的文化糟粕,弘扬质朴刚健的民族精神。”[4]

由此可知在面ξ幕转型的过程中,人们所呈现的不同的文化选择以及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有的人在向现代化文明趋近,而有的人依旧站在传统文化阵营的立场,何爹是本文中坚守传统文化的鲜明代表。不同的文化选择实际是与现代性文明与传统性文明矛盾斗争下的产物。

三、不同文化选择下的不同命运

本文呈现的社会性与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处在不同阶层的人们不得不面对的变化及不同文化身份下的不同命运。

面对现代文明势不可挡的浪潮,当人们趋时纷纷选择奔向现代文明之际,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忠实守护者,何爹不愿趋时去接受现代文明下的产物,而是选择与他的“青龙偃月刀”相伴。实际上,他又怎么能阻挡着汹涌澎湃的时代浪潮呢?正因如此,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青龙偃月刀法,这门独特的技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这门技艺的传承人,何爹理应代代传承,将其发扬光大。所以何爹具有浓重的使命感,他担任着传承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要职责。然而何爹身处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时代转型期,他承担着巨大的时代压力。面对时代的转型,他的内心是挣扎的、是矛盾的、是痛苦的、是无奈的。他无力改变人们趋时的现状,他也没有办法去寻找一个“继承人”。既然无力改变现状,他唯有独守。即使是生意冷清、难以维持生计也绝不改变。

作者巧用“那一定是最后的极乐”既指何爹刀法给热带来的享受感,同时也暗指“青龙偃月刀”的结局,像青龙偃月刀那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也最终走向了末路,而何爹最终成为了传统文化的遗孑,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下的冲击下已经饱受重创,岌岌可危。从而表现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精华流失的悲痛与担忧。文中虽未提及趋时的人们的最终命运如何,但无可置疑的是作为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他们的命运比何爹这人群的命运更充满了希望。

《青龙偃月刀》一文,借文化转型时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矛盾斗争,展示了不同人群做出的不同文化选择以及其各自不同的结局,表现了人们在文化转型过程中的人生探寻。文章虽已传统文化精华可能濒临遗失的隐忧结尾。但其值得我们深思的后续问题有很多,在面对现代文明冲击时传统文化该如何应对的问题,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这才是《青龙偃月刀》一文作者想传达出的来核心观念。事实上,这种传统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好方式就是在生产中保持其核心技艺和核心价值,并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使之在生活中持久传承。”[5]作者在文中虽然没有明确论及如何保护传统技艺中的精华,但毋庸置疑的是文化转型是时展下的产物,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因为“对传统技艺做技艺和文化的整体观照,在传承核心技术的同时注意挖掘与发现传统技艺所蕴含的文化因素,使传统技艺的生命力得到延续。在此基础上,从传统技艺生存发展的实际出发,总结切实可行的保护模式,是传统技艺永续利用的可靠途径。”

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每一个人应该做的义务,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既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又与时代紧密结合符合时代所需,将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精华做到不是泥古于传统文化,而是在其基础上思考未来的出发点,从而真正做到古为今用,以此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二者和谐共存的美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杨永春,赵四东,李伟伟.文化转型 中国文化规划研究[M].兰州大学出版,2013.

[2]常娟,韩传喜.现代性和民族性的内在张力――老舍《断魂枪》[J].民族文学研究,2010(2)64-68.

[3]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

第5篇:传统文化如何传承范文

[关键词]文化自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黄洁(1979- ),女,江苏海门人,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南京邮电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2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3SJDFDY017)、2013年度南京邮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校级规划项目“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与构建”(项目编号:XC213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057-02

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再到“十”报告指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如何切实提高文化自觉、切实增强文化自信,是摆在各行各业面前的重大问题。大学不仅是知识传承和创新的地方,更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场所,有没有文化自觉,能否树立文化自觉是高校发挥文化功能的重要前提。鉴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同质性,构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质及文化功能界说

1.文化自觉的内涵和维度。“文化自觉”这个概念最初由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他认为,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①尽管后来又有一些学者分别从“认识论”“反思论”“基因论”等角度将“文化自觉”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其中不免有合理成分,但是笔者更加支持和认同费孝通先生关于“文化自觉”的理解。这是因为,从19世纪末至今,对文化的争论无非是关于“古今中外”的问题,面对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如何做出取舍,如何既避免文化复古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又避免全盘西化,如何辩证地对待自身文化,实现民族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提升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是问题的核心。费孝通先生仅用简单的“文化自觉”四个字给出了答案。据此,笔者认为文化自觉至少可以从三个维度去认识和把握,即对文化价值的认知,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对文化建设历史责任的担当。

2.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质。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同质性,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促进人的“文明化”和“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文化,它是一种文化形态,其过程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也是一种以文化形态、方式、方法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体现着文化性质,具体包括文化继承性、文化超越性、文化民族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继承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文化继承所具有的应然性和必然性。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在任何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向教育对象灌输的教育内容自然而然带着过去文化的印记,任何以文化虚无主义的观点脱离文化历史,割裂文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失败。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超越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超越时空、阶级、派别的局限对文化进行继承和创造。只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一切世代、一切阶级、一切文化流派的文化思想都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所超越和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民族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民族风格和特征。因为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个性,而正是这种民族文化铸就了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灵魂。而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会选择能够适应民族土壤的文化精神来教育民众。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文化的内容、文化的形态、文化的方式、文化的方法促进人的文化选择的传承、创新,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文化能丰富人的境界,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激励人的精神,促进文化主体的知、情、意、行等多方面全面发展和主体人格形成、稳定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创建一个陶冶人们心理的‘文化场’,以文化传承、文化渲染、文化渗透、文化自觉等方式表现出来,在潜移默化中使社会准则和思想品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质,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使然。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文化的选择、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创新来实现对人的教育。”②

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文化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性质的根本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实现形式,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质和文化功能保证了文化自觉的实现。文化自觉包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承,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命之一就是通过继承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因此,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应该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文化传承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相互融合。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要性

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文化自觉的应有之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的历史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③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同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地方。而理性批判和合理继承、创新是文化自觉的根本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代的东西当下化,传统的东西现代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整合、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和创新发展,这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的根本体现。

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积极回应。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已经成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教育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高校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补给却缺乏系统性、制度化,这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认知程度不高、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念越发淡薄、民族文化自信心不足等现实问题,更不要谈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了。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之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内容是对此困境的积极回应。

3.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中国传统文化如孔子“仁爱”思想中的“恭、宽、信、敏、惠”“孝、悌、忠、恕”,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墨家“兼爱”,道家“无欲”“不争”等思想,《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教育著作在价值追求、人才培养、道德养成等方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多的契合点。同时,又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来源于人民、来源于实践,这些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易于被群众所接受。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对其进行分析辨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和广为熟知的民族语言,把反映当今时代生活和实践的思想内容融入这些概念和形式中。一句话,就是要用旧瓶来装新酒,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实现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积极增进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和创新,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为主渠道增进对传统文化的内容了解和认知是前提。目前来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并没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专门教材和必修课程。1982年新加坡教育部便组织编写了《儒家伦理》教材,获得很好的社会效果,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成功范例,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不仅有效地利用了传统教育资源,也能使当代大学生在学校中产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寻找到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认知中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2.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努力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良好氛围。认识源自实践而高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和提高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仅仅来自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应该来自于大学生课外的素质拓展活动。学校可以经常举办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文化沙龙、演讲比赛、国学讲坛、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文化遗迹,欣赏传统书法、音乐、手工艺作品等传统文化实体,使广大学生在领略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切身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校报等传统媒体,以及校园网、QQ群、人人网、微博等新媒体手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融入校园文化,让学生浸润在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3.以队伍培养为关键,有效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能否有效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领学生传承与创新,教师是关键。“要给学生一滴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要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首先要培养一支有较高传统文化素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作为人才保障。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培养学科高学历人才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学科化、现代化转化的知识技能和科研能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勇于探索和钻研,通过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不断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和感召力,用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符合时展、满足大学生需求的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来教育凝聚一代青年,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化创新的能力,为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提供智力源泉。

[注释]

①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22.

第6篇:传统文化如何传承范文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中华文化是多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又有其地域性,每个地域文化又集中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要发扬中华文化,就应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重要资源。那么,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也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我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法律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如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内蒙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丰富,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了广泛的资源,也为群众文化的大发展,为弘扬民族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精神特质

任何民族的精神都蕴藏在它的文化中,而这个文化也是保持其生存,推动其发展的强大生命力。正如庞朴说的:“未来的陷阱原来不是过去,倒是对过去的不屑一顾。”就是说,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甚至将过去彻底砸烂,而应该妥善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的大厦。这样看来,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正是这既定的“地基”,正待我们去好好勘察,从而建立起更加稳固的中华文化大厦。由此可见,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我国现代文化的基础,它蕴含着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群体意识、群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活态性和民族性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所在。如剪纸艺术,它既是我国工艺美术有的一种艺术样式,民间表达情感的手段,有很普遍的用途(用于日常的装饰,或用于节日的庆贺),又是一种象征符号,内涵丰富,是中国人特有的祈福和祝福方式,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不仅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其民族性。每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都会在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所保留,构建传统文化的内容,规范本民族群体生活方式、思想内核,以及价值取向,因而维系着民族团结、社会巩固、族群和谐,是民族凝聚力、社会价值认同的重要载体,对民族文化认同、和谐社会构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

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笔者几年间的走访调查中发现,一些民间艺人或年事已高,或已经离世,造成民间艺术的传承人断层;一些民间曲艺由于从事者文化素养较低,精华与糟粕共存。有关资料也显示,如2014年11月22日开始的第七届潘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易博览会,诸多手工艺品使广大观众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与传承,也引起了研究者和艺人的担忧,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如风车、风筝等传统玩具,二人台、晋剧等戏曲,受众越来越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传承,这是当前相关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也曾看到,一些能坚持制作传统玩具、秉承二人台艺术的老师们,只是坚持了自己心里的信念,要把自己的信念传承下去,不能让传统的手艺在自己手上断送了,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多么艰难。究其传承困难的原因,不外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风气轻浮,艺术传承难收徒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其首要问题就是收徒弟,这也是多年来艺人们传承技艺的重要方法。但是,现在社会风气轻浮,人们急功近利,做任何事都要先考虑投入和产出比。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学习,本身就费时费力,一个学徒想要系y学习制作工艺,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期间徒弟没有其他收入,生活就面临着很大的经济压力。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无人,已经是十分严重的问题。

(二)生活方式改变使许多乡土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娱乐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对大多数的人,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小就熟悉,因而对它们失去了热情和兴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有待进一步提升,以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教育已经开始走进学校,广大师生也能够近距离学习简单的非遗技艺。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学校教育都是为了学生的分数而教学,并没有把素质教育真正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能学习不积极,有的学校只是展览性地开办展览室,以备检查了事。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堪忧,“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亟待加强。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

(一)鼓励家族式传承

一些民间曲艺和戏曲的从业艺人,他们大多是从祖辈、父辈或亲戚中得以传承的,传承给后人是他们的使命、也是责任。因此,他们在传承中就应主动把手艺传给后人,以使祖传的技艺能够传承下去,使自家的手艺后继有人,同时也为社会、为国家、为群众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如内蒙古土右旗的二人台、蒙古族的呼麦等,它们多是家族式传承的。因此,应鼓励传承人承担起传承的责任,为群众文化发展创造条件。

(二)师徒式传承

师徒式传承在过去十分普遍,但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方式改变,加之经济利益的驱动,师徒式传承在民间已经比较少了,但它仍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政府应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对师徒都应给予一定的经济扶助,以打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顾虑,使师徒传承更加有效果,使群众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三)学院式传承

第7篇:传统文化如何传承范文

    进行舞蹈文化教育,舞蹈教材的基础性和重要性首当其冲。在舞蹈的教材与舞蹈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对待西方现代艺术的冲击,既是一个无法回避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之“传统”释义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

    “传统文化”,是指传统社会的文化。传统文化的内容,取决于我们对“文化”一词如何定义。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

    通常我们把文化概括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简言之,物质文化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而精神文化则是人类生存的样式和自我完善的方式在人们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传统文化”这个概念的含义不仅包括某一民族在社会实践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而且为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时期社会成员所共有,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以及人类自身社会实践的一切文明成果。在我国,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是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文化对于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人们意识、道德等精神方面的密切关联度,它不仅揭示了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进程关系、与社会整体的关系,而且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

    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舞蹈艺术是传达或表现文化的一种特殊的方式。如今文化形态的日趋多元和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在西方的文化艺术、生活方式、价值观审美观如潮水般涌进的情况下,舞蹈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增入的舞蹈文化成分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处于边缘的游弋状态,而且会遭致固守既存传统人士的反对。

    如何使舞蹈文化教育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呢?从文化欣赏的角度来说,传统的就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从文化特性与保护的层面上看,传统的只能是民族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当然只能由中国自己来保护。舞蹈在传承传统文化时要创作和发展,就离不开孕育她的民族特性和民族习惯。只有集合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完成这一光荣的使命。

    二、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之“传统”定位

    文化传统的更新与重建,是民族文化血脉的沟通,那是要慎之又慎的。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不是只把传统视作时髦的“怀旧情绪”,而是当作“生存的必要”。

    传统也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在传衍中它会发生变异,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添新的内容、新的典范,而且需要对异质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传统文化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综合。对不同质的文化传统的吸收和融合,可以使固有传统因注入新的血液而勃发生机,并变得更健康、更有免疫力。如唐代的乐舞文化,气象博大、心胸开阔、仪态轻松,就和大胆吸收西域乐舞文化、旧传统中融入了异质的新成分有直接关系。其实这一过程就是传统更新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是缓慢的、渐进的、不知不觉的,因此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的濡化过程。这种濡化过程一般不会引发剧烈的冲突,也不破坏既存的文化秩序。但这需要充当异质吸收的文化主体强大、有自信力和包容精神。只有后来者不断为既存的传统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典范,传统才更充实、更有价值,才有可能不着痕迹地融入现在,成为活着的传统。 舞蹈院校的舞蹈教育在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也就是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优秀的舞蹈人才和舞蹈作品不断涌现。一部好的舞蹈作品的创作,一定是从内心到动作的浑然天成、和谐统一。它是既立足本族传统,继承了传统文化,又富有现代人的情感,将外在的舞蹈技法与内在的情感表达巧妙融合,而展现的超然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朝鲜族舞蹈作品《扇骨》以它特色的朝鲜族舞蹈语汇和深刻的民族底蕴赢得了众多专家和观众的喜爱与肯定。《扇骨》作品本身便体现了一种随着时代审美变迁而有的新体会,在提炼出朝鲜民族具有典型特征的舞蹈语汇的同时融入了编导个人的性格与情感,这样一部作品满足了观众的一份期待——通过舞者身体中流露的沧桑与坚韧,透出朝鲜民族特有的骨气与尊严,表现艺人不随遇而安、不急功近利的人生况味。朝鲜族女子舞蹈一般传统展现的风格优雅而深沉,韵律细腻而含蓄。而《扇骨》的编导张晓梅带给我们的却是一位一身傲骨,透着坚韧、刚烈,一位痴迷执着于舞蹈的朝鲜族女子。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让观众来解读一位朝鲜女子的人生与情感,给人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舞蹈艺术是一个情感、观念、信仰、文化交织的精神集合体,多种形态但又具有整合而一的民族性和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即是这种民族性以及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在舞蹈艺术中以今人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传统的新生是一个民族层面上的典型精神产物。这不只是单一舞种的文化传承,而是通过舞蹈这种客观的文化现象沿袭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稳固民族之本,扎深中华民族文化之根!

    三、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之“传统”继承

第8篇:传统文化如何传承范文

论文摘要以乡土文化的认识视角观察,中国传统音乐不仅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以其鲜活的、动态的方式昭示和外显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推动乡土文化发展的根源和 墓因。实施乡土文化教育、传统音乐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一是唤醒民众文化的自觉意识;二是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一个多世纪来,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传统音乐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乡土音乐文化也失去了应有的地位且正在迅速消失。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忽略民族精神,藐视民间音乐内容与形式,不把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母语音乐教育基础之上,就会象风筝飘断了线一样,漫无目的地在世界文化中飘泊、流浪,直至消亡。 

一、乡土文化与传统音乐 

      “乡土文化”作为一个含有时间因素的空间概念,是特定地域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特定生活模式。从大的方面看,乡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它文明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发展动因!人类文化不是通过遗传的方式获得,而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这就决定了民族文化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与人类的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人类的早期,与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教育,是通过口头和行为传授的形式,传递着原始的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文化的丰富,特别是由于文字的出现,人类文化单纯靠口头和行为传播的形式已不能胜任,人类社会有了专门传授文化的机构的需要,于是学校教育便产生了。教育传递着文化,使得新生一代能较为迅速、经济、高效地古有人类创造的文化财富。使一个人从毫无文化内容的“自然人”变成一个具有鉴赏、创造文化能力的“文化人”。如果人类文化不从前代传递给下一代,那么,人类文化的保存、积累与发展就将化为泡影,民族的文化就无从谈起,人类文化就不会如此丰富,人类社会就更谈不上发展、进步。 

      “文化总是既作为人类在人本身的自然及外部自然的基础上、在社会活动中创造并保存的内容之总合而存在,又总是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创造活动而演化。倘若择取乡土文化的认识视角观察,中国传统音乐不仅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以其鲜活的、动态的方式昭示和外显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推动乡土文化发展的根源和基因。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往往是口耳相传,依靠的是听觉、视觉和记忆,从具体的音响中得到感受与体悟,这种传承方式便于即兴创作,便于思想情感的表达,也便于在民众中间流传,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中国传统音乐中也有依靠乐谱的方式保存下来的,但其口传心授的方式最为重要。虽然不依赖于乐谱而容易散失和遗忘,但是从另一个方面它却极大地扩展了人的继承与创造能力。 

      因此,可以说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民族文化之宝!近几年大批的中国传统音乐种类被列为省市国家,甚至联合国的保护计划,专家、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予以了诸多的关注。窃以为,实施乡土文化教育、传统音乐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最起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1、唤醒民众文化自觉意识。一个民族的发展延续至今,是一代代人继承、创新的结果。由于中国近代的历史发展特殊,文化深受政治运动与西方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经历了一个曲折、起伏的艰难过程。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对于“我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具有人类学色彩的文化追问频繁闪现,文化界的自觉意识日趋高涨。费孝通先生说:“我曾用‘文化自觉’来形容中国文化在新的世纪所要承担的使命,‘文化自觉’就是要求我们在了解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展望世界,对于自身在世界中的地位有‘自知之明’。作为中国文化发展集团中特殊一员的中国传统音乐,也随着国家政策不断调整以及主流媒体、专家学者的奔走呼吁,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音乐界萌发着音乐文化自觉的强烈意识。近几年,提出“乡土音乐教育这一概念”,就可看作这一举措的积极响应,它既秉承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主流血脉,又体现了中国多民族、多地域风格的现实个性。 

    2、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毋庸置疑,提倡乡土音乐教育就是为了凝聚民族文化精神,增强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所以,通过学校或社会教育,积极延承民族文化,对传统音乐遗产先继承、吸收,后传承、发展,则是对乡土文化乃至民族文化最有效的措施。所谓“积极延承”,就是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既要延承乡土音乐文化的“文脉”,也要有选择地延承作为乡土文化载体的“人脉”,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物质表象,也要注意延承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涵。如果通过大家的努力,经过一段时间,民族音乐文化必然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感召力成为维系国人世代延续、和谐共生的精神纽带与支柱。 

二、乡土文化与高等音乐教育 

      从音乐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国音乐从产生、发展至今,始终并行发展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即雅乐与俗乐。这两种不同的音乐形态都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大的背景之下。两种文化就像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长江与黄河,脱胎于一个母体,而又各自成长、壮大,八千年历史积淀,使得民族的血液里充满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自19世纪后半叶开始,西学东渐,我们在大量地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传统文化虽自然发展,然而己明显落后于西学在中国发展的步伐。回首过去一百余年的学科发展,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如音乐的中西问题、传统文化如何发展、如何创新?新时期我们如何认识中国传统音乐?中西音乐文化的差异等等。近几年来,音乐学界就此曾有广泛深入的讨论。然而讨论过后,如何提高国民认识和如何实施民族音乐文化振兴,则是一个我们面临的首要困难和重大问题。笔者认为,在中国高等音乐教育领域,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鱼待解决? 

      首先,拓宽、加深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全面认识。只有先占有文化,然后才能创造文化。文化不但是一个一个动态系统,不断创造的过程,而且文化发展具有客观自在的规律,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如何继承发扬母语文化,得益于我们对于母语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个认识是建立在对母语文化全面整理和高度提炼之上的。近现代学术意义上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整理与研究肇始于20世纪30年代,虽然己有六七十年的研究,但是这种研究也由于其他原因断断续续,且主要从民族民间音乐的角度进行。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方位的研究逐步展开,经过20多年来的积累,成果丰硕,领域不断拓宽,并且形成了若干个研究的分支体系。但是面对浩若烟海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这些又显得极其单薄。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在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在快速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于文化多元化的需要也越来越旺盛。如何使国民深入认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如何使人民自觉不自觉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这首先要看音乐学科、学术发展水平的高低。以前的几代研究工作者从传统音乐的品种划分归类、每一个歌舞种、曲种、剧种、乐种研究都有了一个深入的研究,有些成果甚至还达到了相当的学术水平。如果仅从音乐的结构与织体、音乐品种的体裁与形式、音乐研究为音乐创作服务这一个层面加以分析、概括与认识,虽是必须的,但不是全面的。笔者以为,这是从纵向的角度,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如果我们转换视角从横向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音乐,尤其是民间音乐又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区域音乐研究就很有必要,且当务之急。 

      民间音乐的地域风格形成因素很多,如自然环境、历史背景、人口变迁、战争灾荒、行政区化、风俗习惯等等,这就使得中国的民间音乐形成了若干个大大小小的文化区域。我们如果无视中国民间音乐的地域性特征,就会对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认识以偏带全,认识上陷入狭隘的境地。如果开展乡土音乐文化教育就只能介绍一个品种,体验一种风格,没有结合地域文化特征,就容易使人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所以,对于地方音乐加以区域性的总结,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和视角,在己有音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研究,集中编辑一系列乡土音乐教材势在必行。至于如何编写,从什么角度考察乡土音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应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笔者以为,由于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从某个角度来说,地方的行政中心往往和文化中心、经济中心重叠在一起,所以,现阶段也可以以行政区作为单位,编写地方音乐课程,如各省都可以编写本省的民间音乐概论。这方面有些省市已有相应的教材成果出现,例如已经出版的《山东民间器乐概论》等,有些省市在这方面还是空白。 

    其次,对高校音乐教育的重新审视。高校本身具有传承知识的功能,其责任是“传承文化、开启民智。”要想振兴我们的民族音乐事业就应首先从高校的音乐教育入手。地方高等院校首先应承担起乡土音乐教育的责任。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最好、最直接地传承我国传统音乐的方式就是保护、弘扬当地的乡土音乐。大学具有研究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功能,可以培养一批传统文化的接班人。我们对中国乡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还相当有限。加之一百余年来西学东渐的影响,中国的学校音乐教育中母语教育的成分比重较少,使得在高等音乐教育中,母语教育的比例严重失衡。出现了以下问题:1、几乎没有涉及到本地乡土音乐教育的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中,仅有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概论少数几门课,且居于附属地位,甚至可有可无。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这种表面化的、知识性的,与其是说传承民族文化,不如说是乡土音乐文化遗存面临着被摧毁、被遗忘的绝境。2、音乐教育的师资不合格。由于几十年的重西轻中、重技巧轻文化的恶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音乐学子,使其大量文化素养不健全的师资进入到高等音乐教育行列中来,如小课课时不够,以兼带民族音乐概论或是中国音乐史课程充数,授课中没有深入的体会,只能照本宣科,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第9篇:传统文化如何传承范文

8月22日上午,南京大学历史系徐艺乙教授应邀来到2016年上海书展现场,为听众带来了一场题为《弘扬传统,振兴工艺》的主题演讲。该活动由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同时也是徐艺乙教授新书《手工艺的文化与历史》的首发仪式。

虽然不是周末,但这场以手工艺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还是吸引了不少听众。现场座无虚席,许多徐艺乙教授的多年粉丝,以及慕名而来的感兴趣读者、工艺美术大师都齐聚世纪馆活动A区,在这里购书并驻足倾听徐教授的演讲,为琳琅满目的书展盛宴又增添了一道“工艺文化”大餐。

徐艺乙教授1956年生于江苏省南通市,从事工艺美术研究、传统物质文化研究、民俗艺术研究和文化遗产研究工作已经有数十个年头。近些年,在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徐教授常有机会到各地和不同的人流。有应专业刊物之约进行写作的,也有应邀就某个专题进行演讲的。这样的机会日复一日增多,记录下来的文字也慢慢颇有体系。有朋友提议,不妨将这些文字集结成书,也算是对近些年思考的梳理和总结。于是品鉴筛选,考据增删,厘清脉络,丰富图文,很快这本以《手工艺的文化与历史》为主题的论文集就和读者见面了。

这本书收入了徐老师20篇论文和相关演讲的文本记录,基本上涵盖了他本人最近几年对传统手工艺的思考成果。如果您对一些具体的传统技艺,比如紫砂、刺绣、雕刻、漆画等感兴趣,这里有丰富的图文供您了解它们的精微堂奥;如果您对传统手工艺在当下的传承发展有困惑,这里也有不少的思考结晶;而若您见微知著,想了解更多的传统工艺历史与文化,这里也有许多化繁为简、高屋建瓴的宏观论述,是一本兼具专业与普及的“手工艺文化与历史”读物。而在演讲过程中,徐教授也再次重申了他对手工艺的几点思考。比如手与心的关系:“就高手而言,技术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忘记技术,用心让技术如同自身的本能,在面对具体的材料时,能够自然而然地进行处理乃至创造”;再比如如何看待传统手工艺行业里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在传统手工艺行业里,创新往往不是最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恰恰是继承。如何继承老祖宗的智慧,继承传统的工艺技术,继承前辈对许多问题的处理方法,乃至继承这个行业的全部知识与智慧,这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徐教授一直致力于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宣传工作。自1980年代以来,他已出版有编著、专著、译著30余部,此次《手工艺的文化与历史》一书的出版,不仅是徐教授近些年来的思考总结,也是再一次对当下“传统热”的呼应。也许正如台湾锡艺大师陈万能所说:“传统就是昨天的创新,创新就是明天的传统”,从手工艺一门便可窥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