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近代农业发展范文

近代农业发展精选(九篇)

近代农业发展

第1篇:近代农业发展范文

一、研究概况

(一)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界的关注

大批以农业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专著、论文,就笔者目力所及,以下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论著:衣保中的《中国东北农业史》[1]一书,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一部区域农业史专著,对伪满时期殖民地农业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该书基本勾勒出东北农业发展的总体脉络,使读者了解东北农业在作物种类、生产结构、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之所以与内地不同的缘由,同时,作者也着意于该区域人文地理状况对农业的影响,对我们研究东北农业史有重大参考价值。章有义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2],该书运用较大的篇幅,较为全面的记载了东北农业的发展状况,是研究东北农业必须参考的。衣保中的《东北农业近代化研究》[3]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农业近代化问题的专注,该书揭示了东北农业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填补农业史研究的空白,对东北近代农业进行综合而系统的研究。刘祖荫的《满洲农业经济概论》[4],孙心农等编的《东北农业概况调查》[5]一书将东北农业的实况,产量,农业经营等搜罗一齐,并提出兴农方案:合作社、农产公社等。李文治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6]详细论述了清末吉林、黑龙江、奉天的开禁放垦情况。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研究组编的《东北经济小丛书》[7],于春英、衣保中的《近代东北农业历史的变迁》[8],郭葆琳的《东三省农林垦务调查报告》[9],黄希源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农业经济史》[10],陈振先的《奉天全省农业调查书》[11],东省铁路经济调查局编的《北满农业》[12]等等。

在论文方面,出现了一大批专门研究成果,对东北农业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和分析,如:魏芙蓉、张锐的《东北农业近代化的特点》[13],衣保中、吴祖鲲的《论东北农业近代化》[14],衣保中的《论近代东北地区的大农规模经济》[15],吴祖鲲、富萍的《东北近代农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16],谢学诗的《“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农业与农民》[17],徐萍的《试论民国时期东北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硕士论文),衣保中的《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线索》[18],衣保中的《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影响的研究》[19],郭有义的《满洲农村现状及其农业对策》[20],景爱的《历史时期东北农业的分布与变迁》[21]等都不同程度对东北近代以来的农业进行了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近代以来东北农业提供巨大帮助。

(二)涌现了许多关于东北农业资源被侵略的文章

近年来,许多关于日本、俄国侵略我国东北的文章不断涌现,例如,李晓光的《1904~1911年日俄对我国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22]此文介绍了“日俄战争”给东北的农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一方面使东北的耕地面积减少,造成粮食大量出口,农业生产单一化;另一方面也促使了东北农业的商品化、机械化生产,桑润生的《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农业的掠夺》[23],李淑娟、王鹤的《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对东北棉花的统制与掠夺》[24],朱艳、李闰华的《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粮食掠夺》[25],孙玉玲的《东北沦陷时期日伪的农业资源掠夺政策》[26]对日伪时期的农产品掠夺及给东北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进行了探讨,单魁贤的《日伪统治对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硕士论文),等都对近代以来东北的农业资源被侵略做了不同程度的论述,并取得不小的突破。

(三)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的发展变迁的文章丰富

近年来,随着对东北经济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东北农业经济特别是东北大豆经济的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大豆业是近代东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东北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近代东北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大豆业经济。其研究者层出不穷,文献主要有:叶晗的《1914年至1931年东北大豆贸易研究》(硕士论文),杨光震的《清末到1931年东北大豆生产发展的基本趋势》[27],佟静的《近代东北大豆业概论》[28],于亚莉《论近代东北大豆贸易》(硕士论文),韩玲红的《浅析伪满前期(1931―1935年)的东北大豆业发展》[29]一文,对“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大豆业发展状况、日本在东北地区对大豆产销采取的政策及影响做了详细介绍,较为全面介绍了伪满前期日本对以大豆为主的东北农产品的掠夺。牛伟的《伪满时期东北大豆业研究》(硕士论文),王影的《“九一八”事变前“满铁”在中国东北的经营及对大豆出口的控制》(硕士论文),李淑娟的《伪满时期东北大豆经济衰落对农民生活的影响》[30]一文深刻的揭露了伪满时期以大豆为主的东北经济的衰落,乃至给农民生活带来的深重灾难。郭文韬的《略论中国栽培大豆的起源》[31],朴永兰的《论近代东北大豆出口贸易中外来因素的作用》(硕士论文),胡雪梅的《近代中国大豆出口贸易论述》(硕士论文),张左华的《东北大豆国际贸易的衰落》[32]。

关于水田的研究主要有:金颖的《近代水稻传入东北及其影响研究》[33],金颖的《近代东北地区水田农业发展史研究》[34],吉林省农科院主编的《东北水稻栽培》[35],于春英的《伪满时期水稻发展研究》[36],姜丰裕的《民国时期日本对东北水田投资研究――以朝鲜移民水田开发为中心》(博士论文),衣保中的《朝鲜移民与东北地区水田开发》[37],衣保中的《民国时期吉林省的水田开发政策》[38]等等。

关于东北地区棉花业的论著主要有:许?的《伪满时期东北棉花的统制研究》(硕士论文),董师嫡的《近代东北棉业经济初探》(硕士论文),季道藩主编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39],万连步的《棉花》[40],胡华的《日伪在沦陷区的棉花增产与棉花统制》[41],等等。

以上论著对东北近代以来的作物研究多集中在伪满时期,通过农作物的兴衰,来揭示东北农业经济急剧地衰退,并影射处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诚然,笔者整理了仅几种农作物的主要研究状况,其他作物的研究也不胜枚举。

(四)国内、国外移民都给东北的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方面大量人口的入住给东北带来压力,另一方面也带动了东北的发展。近年来,研究东北移民问题的文章,成为农业研究不可缺少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王衫的《二十年代移民开发东北农业略论》[42],吴希庸的《近代东北移民史略》[43],何廉的《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44],让慈的《中国移民满洲之过去及现在》[45],范立君的《近代东北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46],陈楠的《近代东北荒地垦殖述略》(硕士学位论文),满洲移民史研究会的《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移民》[47],中央档案馆等编的《满洲农业移民概说》[48],衣保中的《日本移民与伪满洲国的殖民地农业》[49],刘大可的《山东移民垦殖与东北农业发展》[50],高乐才的《论近代中国东北关内移民与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51],桑润生的《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52],范立君,许凤梅的《近代东北流民与农业开发》[53],刘信君的《民国时期吉林省的移民浪潮与农业开发》[54],于春英的《朝鲜移民与近代黑龙江地区水田开发》[55]等论著都分别对近代东北移民做了不同角度的分析,其价值巨大。移民虽然给东北地区带来压力,无可厚非的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北农业的发展。

(五)同时,外国主要为日本在侵略东北的同时,对东北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东北农业的文献也不断增多,对我们研究当时的农业情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研究的主要思考

第2篇:近代农业发展范文

 

一年来,洪洞县农机中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深化农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机化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推动全县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一、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报告的灵魂和主线。学习贯彻党的精神,重中之重是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集中学习。每周二、五召集机关和乡镇中心站全体人员参加集中学习,发放专题学习笔记本,要求做到学习有记录、有心得。一年来,重点学习了党的报告及辅导读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十讲》、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新时代“三农”工作思想、乡村振兴战略等重要论述。

(二)通过干部教育在线、法宣在线、智慧党建等平台进行自学。引导干部职工利用业余时间持之以恒开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活动,不断增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全体干部职工通过干部教育在线、法宣在线、智慧党建等平台,不断加强自学,重点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相关要求,完成必修科目学习,达到规定学时,并通过考试。

(三)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邀请市、县专家来农机中心进行授课辅导,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制度,系统讲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今年以来,党总支书记贾宏海围绕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题为《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新时代合格党员》、《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开启新征程》的党课辅导。其他班子成员作了《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学习践行新党章——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践行者》、《遵从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等党课辅导。同时,我们建立了农机中心工作群、党员群、三支队伍群,实时推送党政要闻、法律法规、业务知识,丰富学习内容。

二、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党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就是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精神,重中之重就是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上的源头活水,自觉把这一理论成果作为“定盘星”“压舱石”“导航仪”,做到学思践悟、融会贯通、落地落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认真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在夏收工作中,坚持绿色生态导向,加快“机器换人”步伐,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打捆离田、精量播种、免耕播种等机械化作业技术,扩大绿色生产面积。特别是大力推行“机收—秸秆处理—机播”复式作业,防范焚烧秸秆现象发生,实现小麦秸秆还田、离田全覆盖,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在“三秋”工作中,大力组织开展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作业,出动玉米联合收割机500余台,机收还田面积达35万亩以上。推广应用玉米茎穗兼收技术,为实现秸秆离田、综合利用探索新的途径。

2018年8月28日,全市农机新技术(装备)现场培训会在我县召开。此次培训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一次学习新技术、了解新装备的机会。演示现场,秸秆捡拾打捆机、玉米青贮收获机等节能环保类机具发挥主力示范作用,始终贯穿绿色发展主线。

(二)认真贯彻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对于促进农机化安全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洪洞县农机中心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通过加强源头管理、年度技术检验、安全生产宣传月、安全隐患大排查和专项整治、抓主要生产季节、关键环节安全等工作,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2017年10月13日,全省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现场会我县成功举办,全面检验和展示了我县农机安全生产成效。

2018年6月,洪洞县农业机械发展中心紧扣“生命至上,安全发展”活动主题,通过“进村、进合作社、进户、到农机作业一线”,全力开展安全生产月农机行活动。

2018年9月28日,为了宣传农机安全法律法规政策,进一步落实省市关于“放管服”改革的要求,我县成功举办了临汾市农机安全监理业务知识竞赛。通过这次竞赛,农机监理人员进一步提升业务本领,强化工作规范,争做行业标兵,为农机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三)认真学习“三农”工作思想,扎实做好各项农机化工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农机技术、装备支撑。

严格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载体,在提高农机化发展水平、优化装备结构、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洪洞县农机中心围绕提升产业、强农惠农的总体目标,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规定,不断完善工作方案、优化操作方式、严肃工作纪律,确保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高效精准实施。全县农机化水平稳步提升,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近三年来,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120万元,带动农民投入7800万元,扶持2600余户购置各类农业机械3700余台件。

精准实施农机化项目。一是认真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2017年完成作业面积6.4万亩,惠及12个乡(镇)73个村7000余户。2018年作业任务4万亩。目前,已完成3.75万亩。根据全县实际,严格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和验收办法,参加作业机械全部安装深松网络监控设备,实现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网络监控全覆盖。二是实施机械化免少耕播种作业补助试点项目。补助资金160万元,实施面积8万亩,在全县十个乡镇实施。目前,已完成7.2万亩。三是突出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农机操作手)培训。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总体要求,通过精心组织,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确保培训到位、学时保证、资金使用合理。2017年、2018年共完成培训任务160人次。

深学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在躬身实践、务实重干。洪洞县农机中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旗帜,把学思践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深刻学习领会党的战略部署结合起来,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不断推动全县农机化事业迈上新台阶。

第3篇:近代农业发展范文

我国“南涝北旱”格局改变,夏季雨带出现北移

日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近几年“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发生了变化,夏季多雨带位置北移,持续近30年的“南涝北旱”格局初步显现转变趋势。专家建议北方应注意防范强降水,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矿业等影响的研究。

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近日,农业部召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情况督导检查汇报会。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强调,今年是贯彻落实中央“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的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十分关键,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巩固改革成果,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总结经验模式,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国粮局:主产区已累计收购中晚籼稻1003万吨

国家粮食局指出,截至11月10日,国内主产区已经累计收购2012年新产中晚籼稻1003.2万吨,比上年同期多收购24.4万吨。

近10年来全国农村土地整治取得巨大成就

乱石沟、荒坡、废砖窑变成了连片耕地,中低产田成了高产稳产田……近年来,国土资源系统每年筹集资金近1000亿元,反哺农村,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荒滩、荒地、废矿坑等相继变良田,建成高产稳产基本农田2亿多亩,全国新增耕地4200多万亩,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为保障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安徽投入逾9亿发展现代农业累计增粮2.75亿千克

11月13日,记者从安徽省财政厅获悉,安徽省在实施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过程中,围绕省委、省政府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决策部署,从2008年到2012年,五年共投入9.45亿元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粮食产业发展,项目区累计增粮2.75亿千克,为粮食连续增产增收作出贡献。

多地“卖菜难”商务部牵头“农超对接”

近来,山东、河南及浙江等地均发生蔬菜“卖菜难”的问题。中国蔬菜流通业协会一名副会长表示,目前商务部已派出几个工作组,去调研和解决“卖菜难”问题,方式主要是以组织蔬菜直销会、推进农超对接等为主。

重庆“四化”并举将有效推动特色效益农业发展

“十报告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如‘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为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十代表、重庆市农委主任夏祖相11月1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特别是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一明确要求,对重庆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中央财政5年下拨381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2008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拨付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381亿元,有效促进了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重庆市承诺今年为农民工办实事33件已完成28件

11月3日,记者从为农民工办实事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今年,重庆市承诺为农民工办的33件实事已完成28件,其中6件超计划完成,余下5件将在年底完成。

第4篇:近代农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一、原始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发展策略

1.原始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

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使用石器工具从事简单活动的农业。系由采集、狩猎逐步过渡而来的一种近似自然状态的农业,属世界农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其特征是使用简陋的石制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大约在距今12000年前,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出现了原始农业的雏形,进入原始农业的重大技术突破是驯化野生植物和动物,标志是稻谷和陶器的出现。

2.原始农业发展策略——刀耕火种

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耕作技术。这种耕作技术在近代一些民族中仍然保留下来。刀耕火种一般不施肥,也不中耕,所以种植二三年之后就要另觅新地重新砍烧种植,农史学家称之为“游耕”。但从新石器时代所出土的一些实物来看,中国一些地区的原始农业似乎在六七千年以前,很早就脱离了早期的刀耕火种阶段。而已由“原始生荒耕作制”阶段,进入了所谓“锄耕”或“耜耕”的“熟荒耕作制”的阶段。

二、传统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发展策略

1.传统农业发展历程水平

随着人类智慧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耕作方式有了转变,铁锹、爬犁这种工具开始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角,这些“先进”的农业工具催生了农业的第一次革命,使“原始农业”走向了“传统农业”发展的道路,土地产量相比原来有了“质”的飞跃,在漫长的3000年时间内,农业经济发展缓步前行。

2.古代传统农业发展策略——精耕细作

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传统农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在当今时代依然发挥重要作用。

三、近代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策略

1.近代农业生产力水平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兴起于18世纪60年代,于19世纪40年代结束。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之后,法、美等欧美各国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于 20世纪初期结束。其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气时代)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提出的概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典型特征为自动化。

2.近代农业发展策略——机械化、自动化

从世界范围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现代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这一转变大体上起始于19世纪中叶,到二战时期,近100年历史。受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近代农业的发展策略是逐步实现机械化和电气化。农业工业化的积极方面是生产效率的提升,但负面影响是高能源、高消耗、高污染,造成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

四、现代农业及其发展策略

1.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至今,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徽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的科学技术的到来。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第5篇:近代农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现代农业 金融支持 政策 研究

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该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目标,指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农村综合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但不可忽视的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其中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水土资源紧缺与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城乡差距过大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等问题特别突出。这些基础性、战略性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将面临着诸多困难。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因此,如何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下,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资金保障是一个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一、保山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保山市紧紧抓住国家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云南“桥头堡”建设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作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同时,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切实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据统计:2012年末,保山市农业总产值达185亿元,增长7%。其中:农业增加值达112.96亿元,增长6.5%。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22.7亿元,增长30.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32元,增长31.38%。

(一)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夯实了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

“十二五”以来,保山市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摆在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的粮食生产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加快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努力扩大粮食生产规模,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据统计:2012年末,保山市粮食总播种面积达386.09万亩,增加2.29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34.67万吨,增产5.2万吨,实现了粮食“九连增”的目标。

(二)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加快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

一是基地规模逐步扩大,特色明显。近年来,保山市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核桃、红花油茶、茶叶、蚕桑、冬早蔬菜等优势产业,着力构建城乡区域布局合理、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经过多年的努力,保山市已建成全省重要的烟草、畜牧、蔗糖、木本油料、咖啡、茶叶、蚕桑生产基地。据统计:2012年末,保山市已建成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700余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基地246万亩、产品91个、产量15.43万吨。二是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成效明显。近年来,保山市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核桃、茶叶、咖啡、蚕桑、甘蔗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建设步伐,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奠定基础。据统计:2012年末,保山市种植核桃30万亩、红花油茶15.18万亩、蚕桑2.79万亩、茶叶61.86万亩、咖啡25.67万亩,甘蔗60万亩。

(三)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有效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一是积极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近几年来,保山市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切实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扶持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规模较大、能带动示范区农民增收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同时,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和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据统计:2012年末,保山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710户。其中: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8户,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1户。全市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73.7亿元,营业收入达69.7亿元,利润总额达7.8亿元。二是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步伐。近几年来,保山市先后制定了大棚蔬菜、甜柿、烤烟、甘蔗、茶叶、山葵等9个安全生产综合标准和规范,为全市优势特色产业的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同时,切实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步伐。据统计:2012年,保山市启动建设了5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共建成31个生猪、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实现肉类总产40万吨,畜牧业产值68亿元,分别增长15%和12%。

(四)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较快,强化了现代化农业的基础支撑

一是规模化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十二五”以来,保山市适时出台了《关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措施,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加快农村承包土地的流转,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据统计:2012年末,保山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41个,共立项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项目17个,新增农业总产值7346万元,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183人。二是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社发展。近年来,保山市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扶持重点,切实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2012年,保山市共投入资金5499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687万元,重点扶持全市26个合作社建设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实施后,将新增总产值21335万元,新增利税2673万元,当年直接受益农户56199人,受益农民年收入增加总额12711万元。

二、保山市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一)信贷支农力度持续加大,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信贷支持

近几年来,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创新涉农信贷管理机制,努力拓宽“三农”融资渠道,有效增加“三农”信贷投入,切实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据统计:2012年末,保山市涉农贷款余额达184.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3.03亿元,增长21.84%。涉农贷款占全市贷款余额的比重为59.02%,占比较大。

(二)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加大了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信贷支持

一是农林牧渔业、农产品加工、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信贷支持有所增强。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要求,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信贷业务,不断优化信贷投放结构,将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农业物资装备、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切实满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资金需求。据统计:2012年末,保山市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达40.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5亿元,增长4.01%;农产品加工贷款余额达11.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31亿元,增长59.32%;农用物质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余额达8.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39亿元,增长63.75%。二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贷支持持续强化。近几年来,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紧密结合地方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涉农企业和农村各类组织的信贷支持力度,切实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的资金需求,为现代农业发展发挥出保障作用。据统计:2012年末,保山市农村企业贷款余额达71.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49亿元,增长35.16%;农村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56.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4.8亿元,增长78.37%;农村各类组织贷款余额达2.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28亿元,增长10.84%。

(三)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明显加大,有效满足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

一是深化林业金融合作,完善林业贷款贴息政策。近几年来,保山市积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确定林权抵押贷款增长目标,将增长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金融机构,并加强监测与指导,确保贷款增长目标的顺利完成,林权抵押贷款在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满足现代农业融资需求取得较好成效。据统计:2012年末,保山市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11.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二是创新信贷管理体制,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力度。近几年来,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积极配合地方政府,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贷免扶补+农户贷款”等贷款新模式为重点,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民专业合社的信贷支持模式,努力探索和开发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产品,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发挥出了资金保障作用。据统计:2012年末,保山市贷免扶补贷款余额达3.93亿元,比年初增加2972万元,增长8.2%。

(四)农村支付结算环境明显改善,有效提高了现代农业金融服务集约化水平

一是农村金融网点建设得到加强。近几年来,保山市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快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建设步伐,使农村金融服务实现了乡镇全覆盖。金融网点的恢复和建设,有效降低了农民办理金融业务的成本费用,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据统计:2012年末,保山市72个乡镇,金融机构网点数达78个,覆盖面达100%。二是惠农支付业务快速发展。近几年来,保山市切实加快惠农支付服务点的建设步伐,积极推动惠农支付业务发展,努力破解农村金融服务缺位的难题,有效提高现代农业金融服务水平。据统计:2012年末,保山市共建立惠农支付服务点551个,累计发生业务24.78万笔,金额达7913.26万元。

三、保山市现代农业发展及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较为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目前,保山市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传统农业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农业增长方式仍然粗放。同时,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水旱灾害综合防御体系不够完善,全市90%以上的耕地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农田有效灌溉率仅为31.75%,各种持续不断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自去年入冬以来,保山市由于降水偏少,大部分地区达到了重度气象干旱标准,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达226.58万亩,占种植面积的55%,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3亿元。

(二)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较低,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科技含量不高

一是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较低。目前,保山市传统农业格局仍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经营方式较为普遍,农业的弱质现状和生产的低、小、散局面仍然存在,集约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除了地方优势农产品外,其他农产品规模普遍偏小,供应能力弱,难以适应市场需求。部分农产品加工业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产业链不长,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二是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有待提高。目前,保山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龙头企业总体上规模小、分布散、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部分农业合作社的内部机制不健全、运行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同时,农产品营销网络不健全,实力不强,难以有效组织农产品外销。三是农业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地应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保山市农业科技的贡献率仅为39%,远远低于全国48%的水平,农业新品种、高新技术推广速度较慢。同时,农业科技推广仍以技术服务为主,产后农产品保鲜、加工及市场流通销售服务不到位,缺少灵活的服务机制。

(三)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不足,抵质押物品较为单一

一是农村金融创新产品较少,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有待加强。近几年来,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加大了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但总体看来创新不足。从金融创新的品种来看,目前,保山市只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而与现代农业发展相关的各类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等新型金融业务和产品则没有开展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二是贷款抵质押物品种较为单一,贷款需求难以满足。目前,保山市农业地区贷款仍然是以抵质押、担保和保证贷款等传统信贷品种为主,金融机构抵质押物仍以土地、厂房、设备为主。而大型农机具抵押、动产质押、订单农业抵押贷款等与现代农业相关的新型信贷业务则没有开展,这导致了农村企业贷款时仍然选择传统的抵质押贷款,贷款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不健全,金融主体较为单一

目前,保山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以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为核心,部分商业银行参与,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近几年来,随着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扩大,小额贷款公司的陆续出现,使农村金融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从支农效果看,国有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这些机构的作用尚未得到明显体现,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仍然是农村金融支持的主力军。据统计:2012年末,保山市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83.62亿元,其贷款占全市涉农贷款总量的比重为45.38%;农业发展银行涉农贷款余额38.17亿元,其贷款占全市涉农贷款总量的比重为20.71%。而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总计55.77亿元,占全市涉农贷款总量的比重仅为30.26%,占比较低。农村金融主体较为单一,不能充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多元化的信贷资金需求。

四、保山市现代农业发展及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一是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切实加快农村“五小水利”工程、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在有条件的地方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切实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实行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农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开展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基地、标准化规模养殖等项目建设,建成一批专业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的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一是加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全市各级部门要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充分利用政策优势、资金优势、项目优势,重点扶持辐射带动作用强、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科技含量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和壮大一批符合全市产业发展规划、辐射带动能力强、经营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质量为先的原则,发展壮大一批运作规范、结构紧密、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二是积极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运用,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网络体系,加快建立多元化、全方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农业科技服务的网络体系。同时,根据农业生产需要,积极推广农业先进实用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着力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多元化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一是加快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创新。充分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及信贷需求特点,在防范风险的同时,大力推动符合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需求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探索以各类农村产权为抵押的信贷产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时推出大型农机具抵押、动产质押、订单农业抵押等多种担保方式贷款。同时,进一步探索和开发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专项产品,重点加大对管理规范、操作合规的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快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创新。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结合农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新需求,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企业+专业大户”等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提高农业金融服务集约化水平。

(四)加快完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高良好的生态环境

一是以政策扶持这原则,构建功能完善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充分发挥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和农业资源开发项目的资金投入。二是以市场化为原则,构建服务现代农业的商业性金融体系。国家应通过政策引导等方式,促进在县及县以下设立分支机构的国有商业银行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信贷支持,避免资金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项目和大企业。三是以商业化为原则,构建服务“三农”的银行体系。加快农村信用社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使其成为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主要为现代农业服务的农村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袁泽强.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建议,北京,金融时报,2013.3.

[2]王峥.上海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学报,2010.7,

[3]郭新明.加大金融支持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北京,金融时报,2013.1.

第6篇:近代农业发展范文

(1)有利于增创农业农村新经济增长点.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副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有利于带动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装修业、建筑业和文化产业等的发展,促进传统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以旅促农”、“以旅助农”.

(2)有利于社会财富转向助推农村发展.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助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实现产业联动和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农民就地就业加快脱贫致富.

有利于进一步满足和扩大城镇居民在农村地区的消费,加快信息、资金和技术等社会资源向农村的流动,使农民在不离土、不离乡的同时,通过提供旅游服务增加收益,为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和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有助于促进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目前,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日益兴旺发达,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具有本土化、特色化的休闲农业更是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前景广阔,必将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为旅游业自身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进而支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5)有利于乡村特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有利于促进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发挥农业的旅游观光和文化传承等功能,进一步解放农村干部群众思想,促进乡村本土化、特色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2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山地、丘陵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发展休闲农业的基础条件良好;同时,梅州市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自驾游最佳目的地”等众多城市名片,以文化生态为特色的旅游产业方兴未艾,成为该市实现绿色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

2.1资源条件简析

2.1.1农业旅游资源

近年来,梅州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已取得丰硕成果.水果、茶叶、油茶、南药、优质稻、蔬菜、烤烟、畜牧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初具规模,以“梅州金柚”、“平远慈橙”和“嘉应茗茶”为代表的金柚、脐橙和茶叶声名远扬,不仅成为有人喜爱的梅州文化生态旅游拳头农特产品和旅游商品,还打进了欧盟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近年来,梅州绿色农业发展迅速,全市建有5个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雁南飞、雁鸣湖等农业旅游景点更是名闻全国,以乡村体验、果蔬采摘和农家乐等为主的现代休闲农业成为梅州农业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文化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2.1.2人文旅游资源

梅州是世界上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聚居地,全市97%以上的都是客家人,其语言、饮食、居住、风俗、节日、礼仪、教育等方面都较完整地保存了客家文化的特征,享有“世界客都”美誉,是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足球之乡”.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梅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梅州与外界沟通较少,但物镜天成却也因此保存了较多的客家古村落和古民居;还有,客家人诗礼传家、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更使客家地区英才辈出,可以说每个村落都有引以为荣的历史人物或杰出代表,名人故迹遍布山村,人物故事生动活现,为开发现代休闲农业和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难得而雄厚的资源本底支撑.

2.1.3旅游客源市场

梅州的国内旅游市场以珠三角地区和韩三角地区为主,这些地区城镇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生活节奏较快、工作压力较大,到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需求较大;梅州的入境旅游市场以港、澳、台地区为主,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也是客家人主要的聚居地之一,在文化习俗与人脉人际方面都与梅州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为梅州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同时,现今大部分的城市小孩都为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越,接触大自然少、动手能力较差,发展休闲农业可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锻炼平台,也将得到城市居民的青睐.

2.1.4内外交通条件

梅州对外交通日益方便快捷,正在逐步形成高速、铁路、航空等全方位的立体交通网络,梅州作为粤闽赣边交通枢纽的地位日渐突显.梅揭高速和天汕高速梅州段贯穿梅州南北,连接福建与潮汕地区;梅河高速、梅龙高速连通梅州东西,使梅州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梅惠高铁、梅州至厦深高铁连接线,鹰梅、浦梅铁路及汕潮揭城际轻轨丰顺延长线的前期工作已经展开,杭广铁路梅州段(梅州-杭州)、梅瑞(梅州-瑞金)高速铁路已通过可行性研究;梅县机场已开通梅州至香港、广州、珠海、深圳、台湾等地航班.市内交通也日趋完善,基本实现了市区到各县(市、区)县城的一小时交通圈.

2.2发展模式探索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梅州就大力发展以“三高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全市建有规模以上园地或基地10000多个.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全市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推动,全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已形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点.

2.2.1发展模式及其特点

目前梅州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农业观光休闲、乡村文化体验和生态休闲度假等类型.农业观光休闲是指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农产品生产加工、农产品采摘、渔场垂钓、畜牧狩猎等农业旅游资源发展的观光休闲旅游项目;乡村文化体验是指利用乡村田园风光、客家民俗文化、客家名人资源等发展的民俗文化体验旅游;生态休闲度假是指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发展的休闲度假旅游。

2.2.2存在问题

梅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主要存在开发层次较低、开发深度不够等问题,无论是农业观光休闲还是民俗文化体验,都还停留在较低的观光层次上,特色不够鲜明、景点雷同严重、科技含量不高,特别是对客家文化的挖掘与展示还相当不够,缺乏高层次的文化体验产品,未从全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和梅州旅游客源流向的特点谋划发展布局,有待改进提升.

3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与对策

3.1理论问题研究

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关注和解决好规划发展原则、发展空间布局等基础理论问题.

3.1.1规划发展原则

(1)以农为本原则.

“三农”是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资源所在,在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中要以农为本,把农业发展、农民受益、农村进步作为出发点,根据梅州市各县的资源特色寻求差异化发展.

(2)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考虑当代人利益,更要考虑子孙后代利益.梅州休闲农业的规划发展,应进行可行性的科学分析研究,应注意环境资源保护,注重客家民俗文化资源挖掘,达到开发保护并行目的.

(3)创新发展原则.

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现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参与主体利益冲突明显、发展模式单一等问题,其之解决问题的关键出路在创新,要在规划发展实践中注重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发展机制和模式.

3.1.2发展空间布局

根据梅州现代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客源市场的特点,梅州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围绕近城镇郊区型、沿交通干线型和临景区景点型等主要的开发经营模式,重点选择在梅州市区和各县(市、区)城郊及交通主干道和主要景区周围(点)布局相关项目.

(1)近城镇郊区型.

即环绕梅州市城郊、县郊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形成环城市(镇)郊区休闲农业旅游带.这些地方具有交通方便、接近城市消费群体的特点,应重点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种植养殖、农业园艺、农业观赏和农事体验,形成融“吃农味、住农舍、赏乡野、干农活、购农产品”为一体的环城休闲游憩带.在发展类型上可重点发展农业公园、农园采摘、生态科技观光、渔场垂钓等.可将梅县区南口侨乡村、程江镇、西阳镇、城东镇、梅江区城北镇发展为市郊农业观光休闲与民俗文化休闲;平远县可依托脐橙、油茶、南药、优质稻等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县郊农业观光休闲与民俗文化休闲;蕉岭县可依托底蕴深厚的客家民俗文化,重点发展民俗文化休闲;大埔县可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客家民俗文化,发展农业观光休闲、民俗文化与休闲度假村;丰顺县可依托丰富的乡村温泉资源,发展融温泉与农业休闲于一体的度假村;五华县可依托热矿泥特色休闲资源与有机农业资源,发展农业观光休闲与休闲度假村;兴宁市可依托合水水库、丰富的客家精神与名人文化资源,发展农业观光休闲与民俗文化休闲.

(2)沿交通干线型.

即在主要客源地进入梅州的主要交通干道旁规划布局休闲农业旅游点.五华县、兴宁市可充分利用靠近G25长深高速的优势,丰顺县可充分利用靠近G78汕昆高速的优势,依托自身的温泉与客家民俗文化特色资源,在邻近交通主干道附近发展融温泉保健养生与客家民俗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村;梅县区松口镇可充分利用靠近S223的优势,依托自身客家民俗文化资源,发展民俗文化休闲旅游.

(3)临景区景点型.

即在主要核心景区周边规划布局休闲农业旅游点,依托景区集聚效应获得发展机遇.可围绕阴那山旅游产业园、五华县热矿泥康体产业园、丰顺县乡村温泉产业园、五指山风景名胜旅游产业园四大核心进行规划布局,发展近景区型休闲农业旅游.

3.2特色线路策划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不仅需要重视休闲农业点自身的开发建设与经营,还需要注重解决好休闲农业点的“点”、“线”、“面”结合问题,形成特色休闲农业旅游线.根据梅州市休闲农业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全市现有交通网络及其未来一段时间的规划发展,可重点规划建设5条特色休闲农业旅游线路.

(1)东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S333和梅大高速为轴线,发展主要以大埔县为主的东部休闲农业旅游专线,包括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坪山梯田旅游区、甜竹生态旅游区,以客家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客家民俗文化村、三河坝景区,以休闲农业为主题的西岩山茶乡旅游度假村等;同时,可借势大埔“南国牡丹”广东汉剧发源地、广东汉乐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花环龙之乡和鲤鱼灯舞,五鬼弄金狮、花环龙等浓郁客家风情,发展以客家民俗文化村为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休闲旅游.

(2)东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S223为轴线,包括梅县区雁洋镇、松口镇,发展东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依托以生态农业为特色的国家5A级旅游度假村雁南飞茶田景区、国家4A级旅游度假村雁鸣湖旅游度假村;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桥溪村;以红色旅游和客家民俗文化为依托的国家4A级景区纪念园,发展以农业观光休闲、民俗文化休闲、休闲度假村为一体的综合型休闲农业与特色乡村旅游地.

(3)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G205、G206为轴线,辐射蕉岭县和平远县,发展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蕉岭是中国长寿之乡,拥有广东省自然保护区长潭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丘逢甲故居、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谢晋元将军故居,古代客家民居石寨土楼等;平远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广东脐橙之乡,拥有国家3A级旅游区五子石生态旅游产业园、南台卧佛山文化旅游产业园等.可依托长潭旅游区、五子石生态旅游产业园,重点发展以中医药养生保健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以客家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休闲.

(4)西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G205、G25为轴线,辐射兴宁市和五华县,发展西部休闲农业线.兴宁市拥有部级森林公园神光山、合水水库风景区、金明湖温泉度假村、广东省古村落罗岗等;五华拥有汤湖热矿泥山庄、七目嶂风景区、益塘风景区、球王李惠堂故居等,可依托热矿泥康体产业园重点发展以温泉养生保健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和农业观光休闲.

(5)南部线.

以S12、G78为轴线,发展以丰顺县为主的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丰顺温泉资源丰富,拥有广东最多的温泉,此外还有龙鲸河漂流、龙归飞瀑、铜鼓峰、八乡山、黄花村等,可依托丰富的乡村温泉资源发展以温泉养生保健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和农业观光休闲.

3.3发展对策建议

(1)做好论证、科学规划.

梅州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立足地方特色资源,科学分析判断,提取特色、浓缩精华,在自然资源基础上,糅进客家文化.不仅要让具有农业工程咨询与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论证设计,在建设前期更要邀请民俗文化、农业科技、生态环保、交通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充分论证,对其观光功能进行科学设置.

(2)加强指导、政策扶持.

梅州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离不开主体培育和市场参与,建议进一步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现代休闲农业的信贷投入,特别是农行、农村信用联社等要加大面向农户和中小旅游企业的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规模,为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与信用服务;同时,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出台政策、制定标准,引导和支持交通、住宿、饮食等休闲农业服务项目发展,使游客来得通畅、住得舒服、吃的尽兴、玩得愉快,促进休闲农业的长远发展.

(3)提高档次、提升服务.

针对梅州现在大部分休闲农业开发项目单一的现状实际,建议以满足不同旅游者需求为目标,努力提升产品档次和品牌形象,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教育农民特别是休闲农业的开发经营者提高其综合素质、审美能力和增强服务意识,要尽快建设一支与现代旅游服务业相适应、能满足广大游客需求的休闲农业从业人员队伍,提高经营管理服务质量,推动现代休闲农业的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

(4)加强宣传、广招客源.

要指导休闲农业经营单位和个人搞好策划包装,特别是要加强与旅行社的紧密合作,积极引导和扶持休闲农业点与主要客源地的旅行服务企业广泛开展信息交流与区域合作,实行资源共享、线路互连、市场互动、客源互送,加快实现休闲农业发展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5)维护生态、持续发展.

第7篇:近代农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移民;东北;农业;经济

我国的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大片土地无人开垦,东北发展相对落后。但是随着上个世纪初的一场阵容浩大的移民潮涌入东北,不仅开发了东北的土地和资源,而且使东北的经济也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三十年代,东北甚至一跃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不得不说,关内移民对东北经济,尤其是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20世纪30年代关内移民东北的概况

关内地区主要包括我国的河北、河南、陕西、山东以及湖北等地,这些地区往往人口众多,耕地紧张,尤其是在农业发展为主的近代,人口增长速度加快,造成了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加剧,有些地方甚至难以维持生活。另外关内地区社会问题也很严重,主要表现在近代外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导致的军阀混战、土匪横行、以及近代官府的腐败等对人民进行剥削和压迫,致使民不聊生;同时,关内也是最容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最为严重的灾害就是旱灾、水灾、蝗灾、病疫等,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天灾人祸,加之生活的窘迫,使得关内地区的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寻求生路。而东北地区隐含的发展空间,恰好就满足了关内人员的需求,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行动。

2、关内移民与东北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近代关内移民对东北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是东北的土地和资源得到开垦和发展,促进了农产品的商业化发展和工商业的发展。

2.1、关内移民促进了东北农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劳动力和耕地是农业生产力的两个基本要素,发展农业要有一定的劳动力,也要保证足够的土地,才能促进农业的正常的发展。而我国的东北地区,地处广阔的东北平原地带,有着肥沃的黑土地,还有广大的待开垦的可耕地面积,但土地开发却很迟缓。这是因为在清朝东北就开始被封禁,直到近代1861年清政府“驰禁”以后才逐渐开放,允许移民进入东北发展,并鼓励进行土地开垦。特别是关内移民的涌入,使得土地被大量开垦和利用,粮食产量和农产品都发展迅速。据有关资料统计,到30年代东北三省的农耕面积就达到了1.7亿多亩,平均每年就开垦400万亩。关内移民到东北为东北农业发展带来了大批优质的劳动力,除此之外也带来了关内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使东北过去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被打破,从而使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都得到了提高。如根据东北的气候特点实行一年种荞、两年种麦的耕作模式,如何鉴别种子优劣等。总之,关内移民的到来,使东北的土地得以开发,从而促进了东北农业经济的发展。

2.2、关内移民促进了东北农产品的区域化生产

我国东北的农产品种类众多,主要有高粱、大豆、玉米、小米、马铃薯及荞麦等。关内移民东北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也使得这些农产品实现了区域化的生产,并带动了相关经济的发展。例如,大豆和高粱是东北最主要的农产品,拿大豆来说,农民广泛种植大豆不仅可以食用,也可以靠它获得现款。大豆可以榨油,促进油类产品的发展,榨油后剩下的渣滓也可以被用来当做喂养牲畜和种地的肥料。因此,大豆的区域化生产,不仅可以带动农业的发展,也可以促进相关豆制品产业的发展。东北不仅发展成为中国的大豆生产基地,更是远销海内外,成为世界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所以,以大豆为代表的农产品的区域化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东北经济的发展。

2.3、关内移民带动了东北农产品商品化

农业作为东北发展的第一大产业,自然与东北的自然条件的巨大潜力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关内移民也功不可没。因为关内移民多数为落魄的世代为农的老实农民,对农业生产可谓熟门熟路,而且吃苦耐劳,有着勤劳的精神。因此,东北的农业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发展迅速,农作物产量逐年增加。以至于东北近代的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占据着重要地位,最显著的表现就是粮食和农作物的大批量生产,其产量远远超过了东北人口发展的总需求量。这也就使得每年的粮食和其他农作物出现大量的剩余,市场的供应量增加,促进了农产品的商业化发展。不仅满足了国内其他地区对粮食的需求,同时也远销国外,促进了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

第8篇:近代农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近代;美国;农业科技;引进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从建国到现在也不过220多年的历史。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们已经逐步将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农业已经实现了现代化。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具有民族解放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独立战争的胜利,推翻了殖民统治,清除了国内的封建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美国开始确立并迅速发展起来。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竭力向西部扩张,到19世纪中叶,已将国境线扩展到太平洋沿岸。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陆续到来的移民,不断引进了新的作物和牲畜品种,带来了欧洲的农业技术;西部的垦殖促进了农具的改良。

1861~1865年美国的南北战争,是北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南方的奴隶制之间的斗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的胜利,资本主义在美国各方面充分发展起来。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大农场已在美国占据主要地位,农业已经资本主义化了。伴随着农业的资本主义化,农业中出现了两次技术革命。第一次美国农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马拉农业机器代替了人畜力的落后工具;近代自然科学开始在农业中运用,诸如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作物和牲畜品种的改良、灌溉农业的出现等;此外,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地区分工亦已形成。第二次美国农业革命(20世纪20年代~40年代)主要标志是农业实现了基本机械化和杂交玉米等技术改革的发展。

综观美国建国以来农业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近代时期是美国农业的第一次大发展时期,对世界农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近代时期的中国农业,却走着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鸦片战争之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侵入我国。他们凭借着“坚船利炮”,胁迫满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而使他们在中国攫取了各种政治和经济特权,促使了我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进入20世纪以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掠夺和压榨下,中国的农业经济进一步衰退。

按照农史学界一般的观点,中国近代农业出现于1898年“戊戌变法”前后,它比中国近代史的开始时期要晚半个世纪(白鹤文等主编:《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稿》,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年,第16页)①。19世纪90年代开始的西方近代农业技术的引进,多数属于生物技术,这是我国近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很大的特点。而美国因其特殊的资源优势和历史条件,18、19世纪一直以农立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科技,因而近代中国从美国引进的动植物优良品种、先进农机具以及全新的农业科研教育模式,可谓一枝独秀、影响深远。

一、美国优良作物的引进,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作物品种资源

中国从美国引进与改良作物品种的工作起步早、成果多,特别是棉花、小麦、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改良,更是成绩显著。

从美国所引进和改良的作物品种中,以美棉为最早,也以推广美棉最见成效,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最大。下面我们以美棉为例,探讨美国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改良如何丰富了我国的作物品种资源。

美棉,又叫陆地棉、高原棉,原产于美洲。我国近代棉花品种改良的成绩主要归功于美棉的引种。

甲午战争前后,英、日等国相继在我国兴建纱厂,与此同时,中国的近代棉纺织业也开始兴起。纺织工业的发展引起了对原棉的急剧需求。但由于中国原先栽种的亚洲棉(中棉)品质差、纤维短,不能适应机纺的要求,每年不得不进口大批美棉,以补其缺,花费甚大。于是,一些实业家和有识之士开始提倡引种美国陆地棉以解决上述问题,美棉由此开始引入中国。

美棉引进之初,因多数未经驯化和提纯,导致品种严重退化而归于失败。有鉴于此,人们认识到引种之前必须用科学的方法事先经过实验,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1914年,实业家张謇出任北洋政府农商部长,特在正定、上海、武昌、北京等地开办棉作试验场,以试验引种陆地棉为其主要任务。其后棉种改良研究工作逐渐集中于金陵大学、中央大学以及30年代初成立的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央棉产改进所等机关,先后育成了一些改良品种。

在棉种改良过程中,一些来华外国专家对这一工作的开展起了积极的作用。1915年北洋政府聘请美国专家约翰逊(H.H.Johnson)为顾问指导棉花改良工作。1919年美国棉作专家柯克(O.F.Cook)受金陵大学之聘来华指导试验,确定“脱字棉”和“爱字棉”为最适宜中国引种的两个美棉品种。金大农科于1920年成立棉作改良部,在美籍教授郭仁风(J.B.Griffing)主持下,也驯化“脱字棉”和“爱字棉”等,并选取单铃,育成“百万华棉”,于20年代中叶开始推广。当时,东南大学农学院为开展棉花育种,过探先、王善铨、孙恩麟等教授,以其留美之所学,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制定棉花选育程序,以及试验上的各种制度,以后又逐年改进,至1923年渐具规模。

1931年美国育种专家洛夫(H.H.Love)受聘为实业部顾问兼任中农所总技师,来华主持棉种区域试验。自1933年起,从国内外征集了31个美棉品种,在江苏、浙江、安徽等省12个地方联合试验,最后确认“斯字棉”和“德字棉”更优于“脱字棉”和“爱字棉”,从而确定了这两个美棉品种自40年代后为我国最主要的两个推广品种的地位[1] 。

1939年,我国又从美国引进“珂字棉”,40年代又引进了“岱字棉”。经试种,它们的产量和品质均优于“斯字棉”和“德字棉”。“珂字棉”和“岱字棉”在建国后取代“斯字棉”和“德字棉”而成为种植面积最大的棉种。

除了引进美棉外,1899年,江苏扬州地区还引进美国小麦良种,将之与本地麦种作对比试验[2] 。1914年金陵大学美籍教授芮思娄还从美国引进“双恩小麦”[3] 。

玉米原产美洲,16世纪以后经海路和陆路传到中国,以后常常是我国山区农民的主粮。1930年,山西铭贤学院农科主任穆懿尔(R.T.Moyer)和霍席卿等在1930年从美国中西部引进金皇后、银皇后等12个优良玉米马齿品种,经过5年的品种比较试验,表明金皇后的丰产特性超过当时黄河流域各地所栽培的各个玉米品种,乃于1936年开始在山西示范推广,以后传播到全国许多地方。1941年西北农学院王绶等从美国引进50多个玉米品种并育成7个自交系,选出武功白玉米和综交白玉米,1942~1946年扩大育种3390亩,比当地品种增产20~30%。在以后的半个世纪里,这些品种对促进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和作为杂交育种材料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他如水稻、大豆、高粱、花生、烟草等,在品种引进和改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先进农业技术的传入,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农业科技的水平

我国近代农业科技的引进工作,在初期主要通过翻译刻印西方农书、延聘外国教员和派遣留学生等途径,同时也引进了不少近代农业科技的物质和技术成果,如农机具、育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一)先进的农机具

在16、17世纪之前,我国的农具在世界上居于先进的行列,可是以后的三、四百年中便处于停滞状态,没有多大发展,而欧美各国在近二、三个世纪中,随着自然科学的日益昌明,创制了多种农业机器。

19世纪上半叶,美国由于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需要,陆续发明并采用了一系列新型农机具,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自19世纪初开始使用畜力机械,耘田机、播种机、刈草机、收割机、脱谷机等相继问世;30年代起铁犁迅速代替木犁被普遍采用,到19世纪50年代,马拉农具已经普遍使用。

1850年美国开始使用蒸汽机,20世纪初,内燃机获得较快地发展。1910年,美国已开始实行农业机械化,成为世界上推行农业机械化最早的国家。

美国先进农机具的发展,对于中国特别是有大片待垦土地的东北地区,有很大的吸引力。我国从美国引进农机具,从晚清时期即已开始。如 1906年,山东农事试验场曾由美国购进农机具20余种;1907年前后,奉天农事试验场曾从美国、日本等购买各种犁耙、刈麦器、刈草器、玉米播种机等多种农具[4] ;1908年美国万国农具公司先后在海参崴、哈尔滨开设支店,向我国东北地区销售农机具。

1912年浙江省政府由美国购回2台铁轮水田用拖拉机及配套犁耙等农机具,后交浙江大学农学院实习农场。1915年,黑龙江呼玛的三大公司,从美国万国农具公司海参崴支店购入拖拉机5部和其他机械农具进行大农式经营,这是我国引进拖拉机的最早记录。其后,绥滨、泰来等地的农垦公司又陆续购进三台拖拉机和其他一些大型农具[5] 。这些农垦公司大豆采用近代农业机具进行生产,开垦了大片荒地。1929年山西农事试验场购买美国农具公司所制最新式的拖车,带二行犁及三行犁、双行四盘耙、条播机、割捆机等。

在近代农业机械中,引进的抽水机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比较成功。1925年前后,江浙两省连年苦旱,美商慎昌洋行进口美国小火油引擎(发动机)和水泵,在嘉善、无锡一带推销。

不过,由于机灌事业多应抗旱救灾的特殊需要而产生,并非建立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因而不可避免带有暂时性与局限性,使用范围始终限于江苏一省及浙江、安徽、江西的部分地区。

(二)先进的作物育种技术

我国近代的作物育种事业发端于19世纪末,其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创始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奠基阶段(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和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40年代)等三个阶段[6] 。在这三个阶段中,美国先进的作物育种技术的传入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我国最早学习美国运用近代科学方法进行选育良种的作物是小麦。最先开展小麦近代育种研究的是金陵大学,随后是南京高等师范农科(后改称东南大学农科、中央大学农学院)。康乃尔大学农科博士沈宗瀚1925年从南京城外农田选得单穗,经过多年培育,于1934年育成著名的“金大2905号”小麦,是我国以纯系育种法育成的第一个优良小麦品种,推广极为普遍,1934~1937年推广面积达130多万亩,是我国当时粮食作物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一个改良品种。

我国用近代科学的育种方法进行水稻品种的改良工作,始于1920年前后,由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首创,广东农业专门学校继起,金陵大学农学院也于此时在育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稻作育种方法上,当时主要采用了纯系育种和杂交育种[7] 。

1931年,中央农业实验所在南京成立。同年4月,洛夫应江、浙二省之聘再度来华讲学,并受聘为中农所总技师。1935年,又成立了全国稻麦改进所[8] ,成为统筹各地力量开展大规模稻作育种的指挥机关,我国稻作育种自此走上了统一组织、协调发展的道路。

在水稻杂交育种方面,去雄是一项关键技术。美国育种学家海斯(H.K.Hayes)在《作物育种学》(“Breeding Crop Plants”,1933)一书中记述了中央大学农学院赵连芳提出的一种优于以前任何方法的去雄技术。赵提议,去雄应在早晨日出之前或傍晚时进行,才能避免在阳光下去雄而散发花粉。在1939~1940年间,潘简良等撰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水稻去雄技术——温汤去雄法,这一技术是美国乔登(Jodon)在1934~1938年间试验成功的,自此以后,这一方法一直是水稻杂交中的常用去雄技术,沿用至今[9] 。

棉花育种已如上文所述,此不赘言。

(三)防治病虫害技术

从1840年到1911年是我国作物病虫害的传统防治时期,主要采用我国传统的防治方法。从民国初年起,我国的作物病虫害防治进入了应用近代技术防治时期。

在防治虫害方面,20年代以后,相继成立了多家研究机构,这其中以江苏昆虫局、浙江昆虫局和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的成绩最为显著。

江苏昆虫局于1922年成立。当时江苏南通地区棉田遭受虫害,损失严重。为此,东南大学农科主任邹秉文(1916年从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学成回国)建议由江苏省公署、上海商业银行和东南大学农科合作,成立江苏昆虫局,以加强虫害的治理。1922年,江苏昆虫局在南京成立,首任局长由美国加州大学昆虫系主任兼加州农事试验场主任吴伟士(C.W.Woodworth)担任,并聘请美国技师三人以及国内的张巨伯、邹树文等为技师。浙江昆虫局于1922年成立,首任局长为费耕雨,后由邹树文继任。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成立于1933年,主任为吴福祯。

在防治病害方面,民国初年,一些高等院校就开设了植物病理学课程。如1916年邹秉文、谢家声从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学成回国在东南大学、金陵大学讲授植物病理学。邹秉文并写出《植物病理学概要》一书,稍后由戴芳澜接替他的工作。1924年,美国植物病理学家博德(R.H.Porter)来华,在金陵大学建立中国农科大学第一个植物病理学组。30年代初,俞大绂自美回国,在金陵大学授课,1934年又转到清华大学。

张巨伯、邹树文、邹秉文、谢家声、戴芳澜、俞大绂等均为留学美国的病虫害防治专家,他们及其所领导的研究机构为中国近代的病虫害防治事业做了大量工作,为我国后来的科学防治作物病虫害事业奠定了基础。

三、先进农业教育体系的引入,完善了中国传统的农业教育模式

相对而言,近代美国的农业教育体系比中国先进,表现在:

(一)农机具教学与研究

除了较早从美国引进先进的农机具之外,我国对于农机具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也较为重视。早在1914~1920年间,北京农专(后改称北京农业大学)便有农具学课程的设置。1920年,南高师农科接受美国万国农具公司捐赠的3000元为选购和改进农具之用,并于1922年建成农具院。1935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开始设置农具课程,由美国人林查理(C.H.Riggs)讲授。

1944年,邹秉文在任国民政府农业部驻美国代表期间,多次与美国康乃尔、密歇根、衣阿华等大学以及万国农具公司联系,募得奖学金名额和研究培训基金,由中华农学会派出留学进修人员攻读农业与农业工程。1944年7月,中美两国政府主管部门签订美国万国农具公司同意资助的“向中国农业导入农业工程的教育计划”合作协约。根据协约,设立奖学金,供20名中国研究生在美国学习农业工程和实习,共3年;聘请4位美国资深农业工程专家组成农业工程委员会,指导中国的农业工程技术;美国向中国3个学校和研究所提供农业工程研究教学用的样机、资料、试验设备和试制设备[10] 。

美国农机商为了便于战后向我国推销农机具,美国万国农具公司将多种新式农用机器和工厂设备赠送给中央大学农学院和金陵大学农学院,美国联合叉锄公司也赠送全套手用农具,其他如美国杜邦公司也有农机具的捐助。两校农机设备日见充实,遂于40年代后期成立了农业工程系,其他部分高等农业学校也开设了农机具课程。

1946年,中美两国政府同意由两国农业专家联合组成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农业的恢复、发展,进行调查论证,提出《改进中国农业之途径》报告书,由商务印书馆刊行。书中提出“中国农业工程建设项目”,指出农业工程系将各种工程原理应用于农业机械、农舍建筑、农村工业及电化农村等工作。

(二)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在人员培训方面,训练了一批中国作物育种专家,推动全国作物改良事业;由于康大作物育种教授来金大主持育种计划,训练中国学生很多,以致中国许多学生去康大研究院攻读育种学。

1933年,金陵大学农学院接受上海储蓄银行委托,创办农村金融与合作讲座,聘请美国专家史蒂芬(W.M.Stevens)讲授“运销合作组织”与“中国实用合作会计”,并设置奖学金,首开我国合作培训农业经济干部的先河。

1944年秋,美国政府决定就租借法案下拨480万美元训练我国农工矿技术人员1200人,其中农林方面200人[11] 。

美国对于我国农技人员的培训,其影响是深远且广泛。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院院长曾经对1925~1931年的中美作物改良合作发表书面评论:“康大与金大合作事业的成功,促进了康大与菲律宾大学农学院的合作,这合作对于菲律宾农业与经济发展及该学院均大有利益”[12] 。

(三)美国农科教三结合模式,也对中国农业教育体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美国的农业教育体系通过两个“莫利尔法案”(1862、1890)逐步建立,农业研究体系通过“哈奇法案”(1887)建立,农业推广体系通过“史密斯-利弗法案”(1914)建立,到1920年它们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庞大而稳定的系统,一直持续到今天。虽然农学院、农业试验站与农业推广站是通过不同的法案先后建立的,但它们之间并不相互隔绝,而是紧密联系。其结合部就在农学院,即由农学院统管全州的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工作。州农学院皆设有董事会,聘请州政府官员、农业企业经理、农业专家等各方面代表参加,以便保持学院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州试验站由农学院管理,在全州各地设立分站或分场,结合当地的生产课题进行研究;联邦及州、县政府拨款资助各州、县建立推广服务体系,推广工作由农业部和农学院共同领导,但由农学院具体负责。总之,农业教育、研究与推广三位一体,实行统一管理。

中国农业教育与科研的体制化进程起步晚,因各种原因,进展也较缓慢。清末民初我国农业教育多取法日本,民国五年(1916)以后随着我国最早一批留学欧美专习农科的学者归来及美国教会对中国农业教育的介入,美国模式影响日烈。这一变化起源于美国基督教会在南京办的金陵大学增设农科,其后私立学校有岭南大学农科、燕京大学农科及南通农科大学等,也都采用美国学制。

金陵大学、岭南大学和燕京大学增设农科,对我国农业教育体制的改变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它们都是美国教会兴办的学校,同时,中国赴欧美留学生也纷纷回国执教,其体制都用美国的一套,学校内部建制也多仿效美国,教师最初以美国人为主;“南高师”、东南大学农科及中山大学农科等国立大学筹建时也参照美国教育体制,所聘教师大多是自美国回国的留学生。美国的这一套制度,对于我国的近代农业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

同样,这种农科教三结合模式对我国目前及今后的农业教育也有极大的借鉴作用。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教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按照行政区域建立起来的,部门所有、条块分割、职能重复、效率不高是其主要特点,在管理和运行方式上逐渐形成了各自为阵的局面。农业研究机构主要有中央部属的农业研究机构(如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和农业院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属的农业研究机构和农业院校,基层地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教育除了中央部属的农业院校外,还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属的农业院校和农业广播学校等;农业推广主要有中央、省、地、县、乡等各级政府内设立的农业推广技术机构。可以说,我国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系尽管非常庞大,但不够精干,三者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分别自成体系。

因此,农科教三结合模式有助于避免重复研究,有助于以更快的速度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中国农业科教体制的建设未必一定要学习美国模式,但将农业教育、研究与推广更加紧密地结合,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农业应当是一种方向”[13] 。

综上所述,近代美国农业科技的引进及其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影响。实际上,近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条件,极大地制约了美国农业科技在中国的传播的力度和广度。

首先,近代以来,连年的天灾与人祸,使农业生产一片凋敝,农民生活极端困苦,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处于一个极其困难的局面之下。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列强不断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同时还长期支持中国各派系军阀进行混战和镇压人民革命,造成烽火不断、战争连年的悲惨局面。特别是1937年至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对我国的武装侵略,破坏更为惨重。在沦陷区内,日本帝国主义残酷地役使和摧残我国的农业劳动力,大肆掠夺耕畜和农具,大量侵占和毁坏农田及生产设施,致使我国的农业生产遭到了空前的破坏。即使育成了一些新的品种,仿制和研制了一批农业机械,也无法在大范围内推广和普及。可以说,近百年来,我国近代农业发展速度极其缓慢,近代农业科技水平十分低下。因此,我国引进的美国的先进的农业科技,其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其次,美国的农业科技的输出,也多从美国需要出发,为其提供农产品原料、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尤其表现在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方面。基本上是为美国殖民资本主义所服务的,中国农村对美国及世界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农产品的商品化偏向于畸形发展,中国经济极易受到严重冲击。并且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受凌辱的地位,在同列强之间所进行的农产贸易中,毋庸置疑地要受到种种欺诈和侵夺。1929~1933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经济危机,美英等国为了转嫁危机的后果,对中国等许多殖民地国家大肆倾销过剩的农产品。即使是获得广泛好评的多项农业经济调查,其主要目的也在于搜集大量资料为美国政府制定政策服务。这一点,必须实事求是地看待。

转贴于 注释

[1] 洛夫是美国康乃尔大学颇具声望的作物育种学教授。1931年受聘为中国实业部顾问兼任中农所总技师,视察江苏、浙江的主要农事试验场,提出了关于我国农作物试验制度和试验方法的改进方案。同年夏天,在金陵大学举办的农作物讨论会上,洛夫主讲生物统计方法,将运用生物统计分析田间试验的新技术介绍给我国作物育种界;同时又用中国材料编著《生物统计方法》一书,在中国出版,以应我国作物育种工作者的需要。

[2] 曹幸穗:《我国近代农业科技的引进》,《中国科技史料》1987年第3期。

[3] 芮思娄:《金陵大学之改良小麦》,1928年。转引自郭文韬、曹隆恭主编:《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年,第129页。

[4] 《奉天农事试验场报告》第一、二册,光绪三十四(1908)年。

[5]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三联书店,1959年,第359~360页。

[6] 白鹤文等主编:《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稿》,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年,第42页。

[7] 纯系育种法由美国育种专家洛夫所倡导,方法是:单株(穗)选择(第一年)——单行试验(第二年)——二行试验(第三年)——五行试验(第四年)——十行试验(第五年)——高级试验(第六年)——繁殖推广(第七年)。这也是我国最初十多年稻麦育种的基本方法。

[8] 全国稻麦改进所是国民政府所设的全国经济委员会中的一个机构,它的很多业务与中农所相同;1938年起并入中农所。

[9] 孙义伟:《本世纪前五十年我国水稻育种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农史》1987年第3期。

[10] 华恕主编:《邹秉文纪念文集》,农业出版社,1993年,第219~225页。

[11] 费旭等编:《南京农业大学史志(1914~1988)》第34页。

[12] 转引自沈宗瀚:《中美农业技术合作》,载《沈宗瀚晚年文录》。

第9篇:近代农业发展范文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出发,深刻阐释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科学回答了在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对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工作实际,围绕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好明年及“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

一、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做好“三农”工作对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意义重大。农业在任何时候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具有“压舱石”作用,对稳定低收入人群的生计有重要作用。

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特别是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国农业农村的稳定发展为应对风险挑战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我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征程上,农村的发展空间巨大、大有可为。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人口占比依然较高,城乡二元结构依然突出,还有不少农民收入在“平均数”以下,收入有待进一步增加。新发展阶段要解决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才能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翻开世界各国现代化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告诉我们,能否处理好农村这一头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现代化的成败。长期以来城市这条腿长、农村这条腿短的问题突出,如果不能让乡村同步实现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民族复兴也无从谈起。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在会上指出,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

二、“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

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强调,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是推进乡村振兴,反之推进好乡村振兴也将促进脱贫成果的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可以借鉴应用推进乡村振兴。

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在乡村振兴阶段还要继续完善,且监测精准到户到人,目的是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预防返贫情况发生。

脱贫攻坚期间,有960万农村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拔穷根”。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就业,可通过优化规范脱贫攻坚阶段的公益岗位,升级改造扶贫车间,以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三、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连续6年全国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水稻、小麦自给率达100%,但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耕地退化加剧。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优质耕地资源更加紧缺。

农产品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今后要鼓励优质稻米、小麦种植,同时解决饲料粮需求和进口不断增加的问题。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既要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也不能忽视中低产田改造,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和抗风险能力。

现在所说的粮食安全实际是食物安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对于肉蛋奶等需求增加,对饲料粮的需求将持续增加。要确保粮食安全优先序,把“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落到实处。

保障粮食安全要加大扶持力度,解决好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问题,健全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深入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四、以钉钉子精神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做的事千头万绪。强调,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其中,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提出的一个具体要求。

近年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城市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治理成效很大,但与之相比,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还有一些差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作基础薄弱,农民的环保意识仍不到位。同时,农业面源污染,包括畜禽养殖、农药化肥污染等亟需下大气力治理。

我们要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短板不克服,生态文明建设的成绩是不稳定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之一,必须大力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后,也将提升

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要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推进。一些人口相对集中居住的地方可以搞污水集中处理,但一些人口相对分散的地方就要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既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又体现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举措,建设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乡村。

五、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强调,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

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要解决好水电路气网热等对边远村组的供应保障,切实保障农村生活质量的提高,加快交通、水利、仓储、物流、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有效支撑农村现代产业的发展。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