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

近代史课程总结精选(九篇)

近代史课程总结

第1篇: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与考试改革;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对大学生进行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与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的区别在于要求学生掌握的理论更加系统、深入,创新能力更强;相对于普通本科教育而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色在于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将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的素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与考试改革进行探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本科生的必修课,目前的教学方面存在许多弊端,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通过调查发现46.5%的学生认为“授课方式单调乏味”,42.3%的学生认为“太死板”,只有11.2%的学生认为“方式新颖多样”,这说明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从考试方面看,总体上重知识轻素质、重记忆轻思考、重结果轻过程,不能全面有效促进学生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知识、培养应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忽视了成长性、过程性评价,不能充分发挥考试本身应具有的教育、管理、导向、鉴定和激励等功能。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考试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要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出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实际:一是学生的中国近现代史基础差,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非常薄弱,二是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不够重视,三是学生的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能力不强。针对学生中国近现代历史基础差的实际,我们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阅与近现代历史有关的的书籍,同时也可以看一些与中国近现代历史有关的电影或者电视剧,通过这些途径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针对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不重视的实际,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于他们成长成才的重大意义,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主要目的是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2](P.1-2)同学们可以通过学习历史了解现实,从历史中吸取智慧;针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的实际,要积极开展课堂活动,让同学们在课堂提问、演讲、辩论和讨论中提高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生 “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能干”的培养目标奠定基础。考虑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方面要选择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方面,我们要重点讲述、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我党历史上的“左”右倾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在历史人物方面要重点讲述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陈独秀、、、邓小平等有影响的历史人物。特别是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过程中找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刻认识我国现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考试改革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进行考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充分调动平时学习的学习积极性,把平时的学习和考试紧密结合起来,改变那种平时不学习,依靠考前突击取得好成绩的现象。在以往的考试中,我们采用期末考试一张试卷决定学生成绩的作法,这种作法非常容易造成学生平时不努力,依靠期末进行突击的现象。我们吸取以往考试的经验和教训,为充分发挥考试本身的功能,我们把考试分为过程性考试和期末考试两部分,成绩相应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

(一)过程性考试

学生的平时成绩由过程性考试来决定,过程性考试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考勤、作业和课堂活动,我们把学生的考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活动的参与情况综合起来决定平时成绩,重点是课堂活动的参与情况。要求每个同学在一个学期内至少参与一次课堂活动,对于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的平时成绩要给高分,对于不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平时成绩不能及格,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40%。在进行过程性考试的过程中,我们把学生的平时学习和平时成绩紧密结合起来,如果平时在各个方面表现积极,最终会在平时成绩方面得到体现,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非常有利于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

(二)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是对本课程的终结性和综合性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试题类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等,考试的覆盖面在达到教材85%以上的章节,既要有知识的考查又要有能力的考查,突出能力考查,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60%。我们把期末考试的有关内容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大多数试题从我们课堂教学重点内容中选取,有的作业题就是我们期末考试的试题,这样我们把平时的学习和期末的考试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彻底改变了那种平时不学习,考试前进行突击取得好成绩的现象。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考试改革的探索中,我们认真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表现为: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的学生说,发现历史课不枯燥, 很有意思。还有的同学说,通过参与课堂活动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把平时的教学活动和考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我们的能力有限,在教学和考试的改革的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探索的道路仍然很长,我们相信只要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积极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我们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与考试改革的探索将不断取得新成绩。

参考文献:

[1]陈延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问题、 原因及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3).

第2篇: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历史论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7)02-0105-05

十八大以来,对于历史有着丰富的论述,涉及中国梦、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上的治国理政、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抗日战争史、改革开放史、历史人物评价、历史观等,注重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这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特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广大青年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的历史论述不仅丰富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涵,也为进一步搞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引。本文将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为例,探讨的历史论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在课程教学中以实际行动贯彻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一、的历史论述体现了纲要课历史性与政治性的统一,进一步明确了纲要课教学的必要性

自“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当中一直包含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其目的是引导学生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進程及规律认清“四个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四个选择”涉及当今中国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历史来源,与当今中国政治现实有着紧密联系,因此需要结合历史将其讲清楚,就此而言纲要课的实质是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政治教育的功能,它体现的是纲要课的历史性与政治性的有机统一。

然而自纲要课程开设以来,由于认识的偏差,不少人对于课程的历史性认识有余,而对其政治性认识不足,造成很多学生认为纲要就是一门历史课,这实际上是对课程性质的解误,甚至会引起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开设历史课程必要性的争议。事实上,我们今天所认识到的历史是西方分科治学下的产物,历史仅仅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然而,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历史从来就与现实政治密不可分,历史曾经承担着超越于学科之上的现实政治功能。西方史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的古人也认为历史是要“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中西史家的论述都显示出历史与现实的紧密关联,我们今天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开设历史课程实际上是对传统史学现实政治功能的传承与发扬。

十八大以来,在不同场合多次谈论过“历史”,他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等。的历史论述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为历史正名,阐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而是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比如,他在谈论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时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1]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讲话时,他说:“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2]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时,他说:“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世界的今天是从世界的昨天发展而来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3]在联合国大会发表主旨演讲时,他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对历史,我们要心怀敬畏、心怀良知。历史无法改变,但未来可以塑造。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共同引以为戒。传承历史,不是为了纠结过去,而是要开创未来,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4]考察系列历史论述的具体语境,我们清楚地看到,的系列历史论述中都在强调历史对于现实的“借鉴”作用,为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提供历史依据,乃至为未来发展提供方向启示。显然,单单从历史的“借鉴”作用来看,高校开设历史课程就很有必要。

但他的历史论述不仅限于历史的借鉴。如果说谈论历史侧重于对今天乃至未来的“借鉴”作用,那么谈论中国近代史,特别是党史、国史,则更具有现实政治性。比如,在中央党校谈论领导干部要学习历史时,他说:“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注重学习鸦片战争以来我国近现代历史和中共党史,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就要了解近代中国所经历的屈辱历史,深刻汲取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欺负的教训,增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在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5]在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时,他说:“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很难全面把握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3]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集体学习时,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6]可见,谈论“近代史”、“党史”、“国史”是旨在通过学习近代中国的苦难史和党的辉煌史,更好地理解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状态,增强“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历史厚度,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所谈的就是现实政治。

所以,无论是谈论历史时所侧重的“借鉴”功能,还是谈论近代史、党史、国史时所侧重的“自信”功能,的历史论述都富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总结起来,的系列历史论述其目的并不在于历史本身,而在于历史中所承载的现实政治功能乃至未来的方向启示。这一历史论述的逻辑思路与纲要课程的宗旨是一致的。如前所述,纲要课程是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政治教育的功能,也就是说历史教育是手段,现实政治教育是目的,即通过讲述170多年近代历史发展的脉络及其规律,认识到“四个选择”是历史的必然,为现实政治提供历史依据。所以,的历史论述对于理解纲要课程的历史意义,以及建立在历史基础之上的政治意义具有双重指导作用,对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纲要课程的宗旨,增强纲要课程开设必要性的论述提供最新依据。

二、的历史论述体现了纲要课知识性与理论性的统一,为纲要课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纲要课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侧重知识性,论侧重理论性,二者高度合一,的历史论述不仅对具体历史问题作了知识普及,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具体历史论述为我们讲好纲要课程中所涉及的具体历史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十八大以来,关于中国近代史、党史、国史的系列新论述已在2015版纲要课教材中有所体现。然而教材是“纲”,它并不能全面展现如此丰富的历史论述,因此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将其更精准地呈现出来。由于对于近现代历史当中的具体问题谈论的较多,以下主要选择抗日战争史、中共党史、历史人物评价三个部分进行集中讨论。

(一)抗日战争史

抗日战争史是近代历史论述中最为丰富的内容之一,自2014年全国人大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将每年的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之后,已先后五次参加抗战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2015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还专门安排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与思考”的集体学习,就如何进行抗日战争研究发表重要讲话。此外主席在访问俄罗斯、访问德国、访问美国、访问联合国、接见中日友好团体和有关人士等国际场合时都曾谈论过抗战问题。这些抗战论述构成历史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讲述抗日战争史的直接理论来源。

的抗战论述涉及抗日战争的起源、抗日战争的意义、抗战胜利的原因、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南京大屠杀、抗战纪念活动、抗日战争研究、抗战的宣传教育、抗战史观、抗战中的历史人物等多个重大问题,这些具体的抗战论述就是我们讲述具体抗战问题的理论指导。比如在讲述“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一节时,教材主要展现出来的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具体表现,而对“中流砥柱”的理论概括并没有在这一节呈现出来,教材在总结抗战胜利原因时才讲到“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考察教材对于“中流砥柱作用”的最新论述就会发现,它源于在2014年9月3日抗战胜利69周年的讲话。若我们在讲述“中流砥柱”这一节时,在导入部分或者总结时直接引入的讲话,并配以相关背景资料的介绍,史论结合,将会比单纯讲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史实表现要好,会显得更有理论深度和现实关怀。类似的还有抗战战争的意义、抗战胜利的原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等问题,都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找到新的理论作为支撑。

如果说对于前面这些问题是以教材为纲,通过的抗战论述增强理论厚度的话,还有一些问题则是在教材的基础上通过的抗战论述进行延伸和拓展。比如讲述“南京大屠杀”问题,教材仅有少量篇幅在“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中介绍南京大屠杀,考虑到南京大屠杀的影响力以及中国人的“耻辱”心结,教材上的介绍是不够的,学生希望了解更多。但如果我们讲述更多或者引导学生看更多的课外读物,可能会引起部分学生的仇日心理,所以对于南京大屠杀问题应在讲述战争的残酷之外,引导学生珍爱和平,而不是延续仇恨。因此,在讲述南京大屠杀这一问题时,引入在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是必要的,因为这篇讲话告诉了人们应如何辨证地看待战争与和平,对于培养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有重要作用。

(二)中共党史

十分重视中共党史,注重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服务现实的智慧。早在十八大之前就曾多次强调党史工作的重要性,并对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提出要求。2010年7月21日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提出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要旗帜鲜明地“揭示和宣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揭示和宣传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7]2011年9月,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要特别注意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又造就了新的历史辉煌。”[5]十八大之后,他又进一步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6]

學习和宣传党的历史不仅是全党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纲要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共党史是纲要课的最核心内容,对党史工作所提出的一切要求也是纲要课的最终使命。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五个“揭示和宣传”,既是党史工作的任务,也是纲要课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特别是三个“历史必然性”与纲要课程的“四个选择”高度统一。从宣传、教育的角度来说,纲要课与党史工作承担着相同的任务,关于党史的纲领性论述某种程度上也是纲要课程的顶层设计。因此,我们在讲述纲要课程,特别是课程中所涉及的党的历史问题时,的党史论述就是我们的理论指南。

除了在总体上论述党史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党史工作提出要求之外,还谈论过很多具体的党史问题,如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党的重要历史时刻、党的重要领导人、不同时期党的指导思想及路线方针政策、党的经验教训等,这些具体的党史论述是在遵循党的历史决议的基础上,对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党史论述的继承与发扬,反映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历史认知。比如,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与党全部奋斗史的关系,认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持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没有它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没有它积累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2]全面、客观、辨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对于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的历史,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绩至关重要。的讲话及时理清了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消除了一些杂音,统一了思想,这个结论和看法我们在讲述相关历史问题时就可以引进到教学中来。

(三)历史人物评价

人物是历史的灵魂,在的历史论述中涉及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他们当中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有许多普通人的故事。尽管这些人物在的历史论述中呈现的方式和目的不同,但都可以为纲要课评价历史人物,运用历史人物呈现更大的历史主题提供指导和借鉴。

自十八大以来,先后出席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如毛泽东、邓小平、陈云、习仲勋、胡耀邦等,这些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经历、丰功伟绩、历史评价是纲要课的重要内容,而在的讲话中基本上都会涉及对这些领导人的生平经历、丰功伟绩、历史评价等内容,因此,代表中央对这些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就是我们在教学中评价这些人物的依据。比如,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讲话时,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功绩,也指出了他晚年的错误,特别指出:“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尽管他们拥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斗争经验、卓越的领导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认识和行动可以不受时代条件限制。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2]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也是对历史的尊重,毫无疑问,对毛泽东的评价就是我们的教学依据,对其他人物也是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在的历史论述中除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外,也曾出现如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张自忠、戴安澜、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八百壮士”、白求恩、柯棣华、拉贝等中外人物、英雄群体,这些“中”、“小”人物在历史论述中的出场方式与领导人有所不同,更多是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阐述更大的主题,这些“中”、“小”人物与领导人等“大”人物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人物论述格局。这实际上也提醒我们在讲述纲要课程时,不能只讲“大”人物,也要讲“中”、“小”人物,因为他们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的历史论述体现了纲要课历史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为学习纲要课提供方向启示和方法指导

(一)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育的最高目标在于“传道”,对于纲要课来说这个“道”就是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在的历史论述中,他多次强调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比如,他在谈论办公厅工作时提出:“要全面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武器,学懂弄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弄明白历史怎样走来、又怎样走下去,从而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8]在文艺座谈会上,他提出:“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9]在谈到如何进行抗日战争研究时,他强调:“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要以事实批驳歪曲历史、否认和美化侵略战争的错误言论。”[10]在谈到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时,他说:“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1]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时,他又再次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11]这些关于历史观的论述为我们讲好纲要课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他提醒我们在讲述历史问题时不仅自己要坚持正确的历史观,而且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使纲要课程真正能够做到思想上和行动上对学生终身受用。

(二)尊重历史的客观规律

历史有其客观规律,只有尊重历史的客观规律,善于把握历史的客观规律,才能从历史中汲取现实生活的智慧,在这方面有很多经典论述。比如,在谈论改革开放时,说:“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要把党的十八大确立的改革开放重大部署落实好,就要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12]历史的规律性决定了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因此,他主张研究历史不能隔断历史的内在联系。他曾说过:“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13]对于歷史人物的评价,他认为也要遵循历史规律,“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2]因此,我们在教学之中要引导学生尊重历史规律,正确把握历史与现实、未来的关系,不能人为分割历史,分析历史问题要回到历史现场中来,不能脱离特定的时空条件,防止“倒放电影”。

(三)理论结合实际

理论结合实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的历史论述不仅给我们提供理论上的方法论指导,还给我们纲要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启示。在谈到加强抗日战争研究时,他曾提出:“要加强抗战遗迹保护开发,发挥各类抗战纪念设施作用,为开展抗战研究、展示研究成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阵地。”[10]事实上,自2014年以来我国已公布两批共180处部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这些纪念设施、遗址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如果再加上没有入选名录的其他抗战纪念设施、遗址,数量将更为庞大。这些设施、遗址能为纲要课的实践教学提供宝贵阵地。推而广之,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已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国史当中的很多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现在都建有“红色”纪念场所,这些都会为我们开展实践教学提供平台。因此,的历史论述告诉我们在纲要课教学之中要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对我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光荣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第3篇: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世界近代史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067-01

世界近代史是历史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教学上多采用课堂教学为主、学生自主研究为辅的教育模式。本文就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提出几点思考,旨在探讨通过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思维的改变,使世界近代史教学更为贴近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一 对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形式的思考

世界近代史课程是通过对近代世界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活动的研究,探讨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甚至是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世界近代史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可以说是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进程史,从时间上来看,始于1500年地理的大发现,而止于1900年资本主义垄断阶段,这段历史时间跨度长,涉及多个国家、地区,甚至对当代社会都产生巨大的影响,研究起来头绪复杂。但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仍多从政治讲起,从而扩展到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学生听起来不免有乏味、枯燥的感觉。教师在此可基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利用多媒体、历史地图等手段将一段时期的历史事件全部整合起来,打破各个国家隔绝的状态,将国家的历史变迁与世界发展进程连接起来,使其形成一个整体,可使学生理解当时世界发展变革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在世界近代史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加入中国近代史的讲解。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世界近代史的开始时间,与中国近代史开始时间不一致,要注意引导学生与中国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萌芽相区分。

由于世界近代史知识点众多,教师在讲解时应突出重点,让学生掌握要领,不宜面面俱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哪些内容应该掌握,哪些需要重点掌握,其他知识可以当作自学内容适当进行补充。重点的讲解要讲透难点,为学生自学扫清障碍。

此外,教师还可以创新课堂教学形式,由教师主导型改变为学生科研型课堂,即教师通过将当前学术界比较热点的研究成果拿出来与学生探讨,让学生提出质疑,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分析问题,通过研讨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可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

二 对世界近代史课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世界近代史课程与其他学科一样,注重人才的培养。历史教学对人才的培养方式与应用学科不同,对学生自主学习、科研能力有一定要求。在教学世界近代史课程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学研结合

根据教学内容与目的,提出科研题目,将学生分成几个科研小组,通过小组分工,对所研究的课题进行分析、总结,教师作为指导者,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分析思路等,但研究方式、方法要由学生自主研究。学生也可就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与解释,对于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在此,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扮演着组织者与指导者的角色。这种科研小组式的教学方式,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2.针对性教学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与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对于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给予一定指导,对于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可培养其扩散思维,即指导学生带着批判的眼光看书,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通过改进考试方法,对学生的考查不仅为知识点的记忆,更多的是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知行合一的培养方式

注重对学生论文能力的培养,这项工作需要在开学初期便要有计划地进行,由教师指定一个或几个选题,要求论文有前言、摘要、正文等内容,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形式形成论文,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论文创作一般要在一至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完成后由学生小组就文章内容、观点进行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总之,世界近代史教学已不再是以教师为主的课堂式讲解,而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将使其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李其荣、邢来顺、曾晓祥等.世界近代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6)

[2]王诗成、项福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三法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南昌高专学报,2010(6)

第4篇: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

红歌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用来歌颂和赞扬中国革命。红歌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历史性。通过红歌的演唱,我们能够感受到历史革命的气息和浓烈的爱国主义基调。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表现形式,将红歌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结合起来,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融入,实现课堂氛围的营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红色歌曲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意义

1.为教学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形式。红色歌曲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形式。在教学过程中,红歌的引入,打破了传统以课本教材为主的教学形式,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体现出更强的丰富性。首先,红歌以生动、灵活的方式呈现出来,能够从根本上保证课堂氛围的高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其次,红歌这一教学形式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更加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而促进教学主题的升华。总之,红歌在教学实践中的引入实现教学载体和教学形式的创新,这对于实现教学的进步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红歌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反映,将红歌与教学结合起来,更加容易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比如《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等红歌就是爱国情感的真实表达,通过学习这些红歌,不仅仅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特定历史时期的真实状态,同时还很容易地调动起学生的民族情感,增进爱国主义情怀。总之,红歌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3.红歌具有历史、德育、美育等多重教育功能。红歌具有历史、德育、美育等多重教育功能。首先,红歌具有很强的历史教育功能。红歌是历史事实最真实的反映,通过红歌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历史现实,从而与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比如《秋收起义歌》、《游击队之歌》、《我们走在大路上》、《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都是特定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的反映,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通过学习红色歌曲,学生不仅仅能够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同时还能够把握当时人们的心理和民族感情。其次,红歌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在不少红歌中,我们不仅仅能够感受到豪迈的气势,同时还能够从中培育民族感情、增强道德观念。比如《团结就是力量》、《毕业歌》等,这些优秀的红歌以优美的旋律打动人心,将深刻的寓意以浅显的方式展现出来,提升了学生的德育水平。最后,红歌还有很强的美育功能。红歌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同时还是美学的体现,将红歌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和音乐素养。

二、红色歌曲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

1.设置红歌情境,实现教学导入。将红色歌曲运用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红歌的优势,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比如在讲红军长征这一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渡长征源》等红歌来作为教学导入,从而引出课堂教学的主题。将红歌引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去,可以让学生在聆听红歌的同时,更加准确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脚步和规律,从而来充分地塑造学生的历史情感,提升个人的历史责任意识。总之,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要善于设置红歌情境,实现教学导入,提升教学效率。

2.插入红歌教学,增强教学效果。红歌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来插入红歌教学,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如在讲解“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的时候,可以通过插入《秋收起义歌》、《井冈山》等红歌作为辅助,以此来增强教学效果。在红歌插入的时候,应该合理地把握时机,以此来保证教学实践与红歌的完美结合,从而来实现教学的流畅性。将红歌与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用红歌来引领学生释放情感,明确近现代史教学的意义,从而深化教学主题。

3.红歌教学收尾,深化教学主题。用红歌来进行教学收尾,深化教学主题。这既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结,又是对教学过程的强化,从而让学生对于课堂学习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提升个人的民族主义情感。比如在讲解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时候,可以通过《义勇军进行曲》来作为教学活动的收尾,让学生们在嘹亮的国歌声中感受到抗战胜利的累累硕果,从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以此来培育个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深化教学主题。总而言之,红歌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应该根据教学进程及时机,来实现红歌的有效运用,从而促进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顺利进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运用红色歌曲的基本经验

1.红歌题材应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践中,应该保证红歌题材与教学内容的相一致,从而使红歌教学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首先,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综合的梳理,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寻找与之相关的红歌内容,然后再从中选择出与教学内容最相吻合的红歌代表,作为红歌教学题材。其次,要选择有代表性、有气势、有感情张力的红歌,这样不仅仅能够最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彰显教学意义。

2.应选取学生熟悉的红歌内容。应该尽可能地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红歌内容来作为教学的辅佐,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实现。第一,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红歌作为教学内容,可以在无形之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红歌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更加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第二,选取学生所熟悉的红歌内容,很容易地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去,从而调动他们的情感,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对于提升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所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中,应该以红歌作为突破口来启发学生情感,增强教学意义。

四、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运用红色歌曲,提高教学实效性的进一步探索

1.鼓励学生参与红歌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践中运用红色歌曲,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红歌教学,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性。第一,给学生充足的空间来进行红歌的选择,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情感等因素来选择,不断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第二,在红歌教学中,对于红歌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这一环节上,而是要让学生融入到红歌中去,可以通过合唱、独唱等方式来实现,这对于实现红歌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结合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第三,增设红歌教学讨论环节,让学生在准确理解红歌内涵的基础之上,来对红歌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让他们从红歌中发现历史的真相,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开启个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总之,在红歌教学中必须要鼓励学生的全程参与,提升教学效果。

2.实现多样化的红歌教学方式。实现多样化的红歌教学方式,不仅仅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第一,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实现,比如红歌视频、音像资料等,让学生在学习红歌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历史;第二,在班级举行红歌经典唱诵活动,一来能够提升学生红歌掌握数量,二来可以调动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等。红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能够从根本上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总之,只有突出红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才能够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不仅仅可以实现他们对于历史的全面认识,同时还能够从根本上培养个人的情感。

3.塑造健康向上的红色经典校园文化。塑造健康向上的红色经典校园文化,培育红色精神在校园中的渗透,能够从整体上奠定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情感的培养。首先,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广播、宣传栏等工具来实现红色经典文化的传播,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红色歌曲的鼓舞,获得前进的动力。其次,多在校园中举办以红色经典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红歌演唱比赛等,充分重视红色文化对于高校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最后,积极召开以红色歌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大家在讨论中感受到红色歌曲的号召力和巨大魅力,将其与个人发展、民族进步结合起来,从而带给学生别样的动力,让他们时时刻刻以红歌精神作为前进的动力,促进个人成长。

五、结语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引入红色歌曲,为教学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热情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从而促进德育和美育的实现。实现红歌与近现代史教学的结合,必须要保证红歌题材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同时还要选取学生所熟悉的红歌内容,保证教学效果。此外,要想增强红歌教学的实效性,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教学方式多元化、红色校园文化的塑造等多种方式来实现,以此来从根本上提升红歌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班丽梅.红色经典歌曲在高校的传播及教学模式研究[J].北方音乐,2015,(16):92-93.

第5篇: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

一、定位准——高效复习的前提

第一轮复习的目标要明确,主要是帮助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为第二轮、第三轮复习打下基础,所以重点要放在史实复习上。那么,什么样的史实是我们要认真复习的?我认为至少要考虑到以下两个因素。

1 学习主体。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班级进行教学,学习的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别。

2 学习依据。课标是中考复习的方向,经过多年的磨合,命题一般不会游离于课标之外。所以,教师必须深刻理解课标,按照课标细化史实。同时还需认真研究中考题,包括本地区近几年的中考题和对本地区有借鉴意义的其他地区的中考题,找出经常考的史实,让学生重点掌握。

二、梳理顺——高效复习的保障

重点史实找出以后,就要完成布点工作,如何实现史实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离不开科学的梳理和归纳。梳理时可以采取总-分-总的方式,这样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最初的整体表象感知到各个部分的具体认识再到整体的理性认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整体感知。围绕教材单元主题特征,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忆相关概念、单元特征和结构。如在复习《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时,教师司先总结上一单元的内容,然后自然过渡到这一单元的主题《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紧接着可以表格的方式简明扼要地解释近代化的内涵及其三个维度。

在以上表格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也是近代中国先进仁人志士追求经济工业化、攻治民主化、思想科学化和理性化的历程。这一历程是在西方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下进行的,因此称之为‘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此时大部分学生对“近代化”这一重要概念有了两次学习的机会,对“近代化”和“艰难”的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打开教材,让其熟悉本单元教材中的每一课。

2 逐个突破。围绕前面整理的史实要点。教师以课为单位进行逐个梳理,列出重大事件,如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同时还要考虑到一些细节知识,如京师大学堂、照相、电影、《中报》、商务印书馆、习俗等,做到抓大也不放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让学生在教材中快速地找出知识点及与知识点有关的图片史料,教师对重点、难点和易混点进行精讲点拨。如“自强”,教师追问:“课文中谁要自强?”学生答:“清政府,清政府要维护自己的统治。”这样的引导便于学生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目的,便于他们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又如讲到“张謇”时,教师问“张謇是洋务派吗?”有的学生不大确定,教师从张謇当时的身份出发引导学生。使学生知道张謇是民族资本家。通过教师对重点、难点、易混点和常考点的提示和点拨,学生对史实有了具体深刻的认识。

三、记忆牢——高效复习的目的

学生对大量零散的史实虽然有了具体深刻的认识,甚至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如不及时复习记忆,可能会很快遗忘。如何把大量的史实记牢?除了及时记忆外,还需一些方法和技巧。

1 构建动态的知识结构。如何把无序变为有序、把凌乱变为有条理,非常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先分类、再归纳、最后形成结构。结构的形成遵循着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遵循着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需要基于学生对本单元史实的学习,需要师生共同构建,需要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需要重视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构建适合自己学习的知识结构。

2 复习联系化。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在西方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下进行的,本单元与世界史联系相当密切。这需要教师提醒学生在构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时必须把联系的观点统一于结构构建之中,同时将多种记忆方法融于结构中。如构建本单元知识结构既要联系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又要联系两次工业革命;既要联系日本的明治维新,又要联系启蒙运动;既要联系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又要联系中国人是如何应对的。但这种联系在第一轮复习中是画龙点睛式的,没必要面面俱到、事无巨细。

3 理清结构内部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知识结构的构建与梳理,明白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最终形成便于吸收消化新知识的知识结构。如本单元学生从结构中很容易得出近代化历程特征:从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始,经维新派发动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孙中山领导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掀起批判封建思想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呈现出明显的层层递进、由表及里、循循深入的历史特征,即从最初学习西方的武器技术到追求政治体制和思想解放。

四、迁移活——高效复习的归宿

本单元史实通过前面几个步骤的学习,即由总体感知到史实的具体梳理,再到以重大事件为中心的知识结构的构建。学生对史实有了透彻的了解,但是对史实的了解与将对史实的了解转化为解题能力还不能划等号。如何把掌握的史实转化为解题能力,离不开必要的训练,那么什么样的试题既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对所学史实的及时巩固?如选题太难起不到巩固的效果,甚至影响学生后续复习的积极性;如选题太容易,学生容易产生骄傲情绪进而感觉历史复习简单,同样造成复习的低效率,尤其后一种现象对历史教学危害极大。如在七、八年级历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注重课堂教学,在期中、期末考试前整理出复习提纲让学生机械地强化记忆,然后再讲一些常考的题,最后学生成绩还不错。成绩不错是因为知识点被机械地记忆和考试题缺乏创新。这种看似很好的结果导致教师不能认真反思平时的教学,更不能与时俱进地改进课堂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逐渐失去兴趣,离开提纲就不会看书,崇尚死记硬背而忽略能力的提升。

第6篇: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目标 历史 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72(2013)04-003-02

有效课堂是效率、质量优先的课堂。有效课堂评价的核心依据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围绕教学目标,高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需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学什么?怎样学?学得怎样?为此,笔者设计了目标引领下有效课堂教学如下结构:

通过以上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将教师学法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拓展与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检测反馈与学生训练巩固、目标达成评价、校正与课堂小结紧密结合起来。

首先,要重视目标预设,强调目标引领,解决历史课堂学什么的问题。

课堂教学目标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它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情(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基础)来设定,因此它应当是完全能够实现的。整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应当具有并切实发挥引领教学全过程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的课标要求: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由于高一学生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均有限。且高中历史以专题史形式出现,时空跨度大,学生对经济史比较陌生。因此,笔者对本课教学目标作如下设定: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史实,分析探究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影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辩证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近代化为主线,采用展示图文资料、开展课堂辩论、创设历史情境、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近代列强入侵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为中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整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每一目内容也要有相应的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以课堂教学目标达成为依据,取舍、整合、运用课程资源。

其次,坚持以生为本,展开教与学的双边及多边活动,强调教与学的结合、学与思的结合、知与行的结合,解决历史课堂怎样学的问题。

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完成目标,笔者首先通过图片形象直观感受明清以后东西方存在的巨大差距,让学生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必然性。在教学第一个变动:“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中国近代化的前奏”时,笔者讲述了《一个旧中国农民的回忆》的故事,让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后传统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后进行归纳总结。实现了学与思的结合,学生既学得深刻,也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境界。在教学第二个变动:“洋务企业的出现――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时,有关洋务运动的基础知识初中学过,必修三还将涉及到,因此,采用学生阅读课本,填写基本知识表格的方式,重点讲解军事企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从而充分运用课程资源,完成本目的教学目标,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于第三个变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近代化的新动力”,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情境表演,点拨思考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有哪些?进而概括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然后展示地图,直观感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地点,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直观感受中,达到思考和学习的效果。从整个课本知识教学过程看,教与学结合、学与思结合、知与行结合,实现了高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三、课堂教学目标达成评价,校正及课堂小结,检验历史课堂学得怎样。

教学检测不仅仅是在一节课的最后,在完成一个知识点以后,尤其是完成一个教学重难点之后,就可以设置问题,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测。在一节课的最后设置的问题一般多选用历年的相关高考试题。

在本课的教学检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买办”、“中国近代企业”中的“近代”等概念理解不清,对“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区分不清。检测中发现了这些问题,因此当堂得到了解决。在全部教学内容结束之后,列出几则材料,问:谁是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者?谁为中国近代化埋单?谁是最大的赢家?通过这样的检测不但检验了学生对本课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程度,而且将教学内容进一步拔高,大量的材料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第7篇: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后,历史课程体系变化很大,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提出了严峻挑战。地方高师院校只有结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实际,明确培养目标,加强世界史课程建设,强化师范特色课程,才能构建与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历史课程体系。

自2003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来,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在全国陆续展开。此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构建了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历史课程体系”。[1]以培养中学历史教师为主的地方高师院校应针对这一变化进行改革,构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历史课程体系。

一、新课改后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

(一)模块加专题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结构特点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不再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而采用“模块”加“专题”的课程结构,建立起注重基础与综合、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并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新的历史课程体系。三个必修模块,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科学技术等领域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六个选修模块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等内容,既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2]每个模块都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及相应的学习内容。每一“模块”由6~9个围绕一定主题、具有相近教育目标和价值的学习专题组成,在内容上体现了历史的时序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等历史学科的特点。

(二)综合性和时代性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内容特征

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不再像过去强制地把某一历史阶段的内容划为必修或选修,而是根据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根据历史学科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确定新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不仅继续重视政治史内容,而且加强了思想文化史、文明史、社会生活史、科技史和教育史的内容,特别是增加了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内容,如“人类起源之谜”这一内容,既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又离不开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包含了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动物学、地质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

同时,高中历史新课程增加了不少与时代和社会进步相联系的内容。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与社会进步和学生经验相联系的课程内容。而六个选修模块课程的设置,旨在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三)世界史内容大幅增加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突出变化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地不断推进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增加世界史内容的学习成为时代的需要。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在这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世界史内容大幅增加。如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来高中历史课程没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缺陷,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梭伦改革”、“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玛雅文明的消失”等内容。在世界近现代史方面,增加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内容。在高中历史必修模块总共25个专题中,世界史有11个专题,占44%;选修模块总共41个专题中,世界史有28个专题,占68.3%;在必修和选修总共66个专题中,世界史有39个专题,占总专题数的59%。在高中增加世界史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3]

二、现行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一)与中学历史课程体系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主要是按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文件构建的,该文件规定师范历史专业的主要课程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通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史学概论、中国社会生活史、版本目录学、训诂学、史源学、史学论文写作、历史教学论、自然科学基础等”。[4]这种课程设置强调历史学科本位,一些如史源学、训诂学等极具专业性的课程,在地方高师院校只是培养方案里的摆设而已。近年来,因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一定调整,但其课程体系仍与中学历史课程的发展不相适应。在先行实施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江苏省,有专家在对南京等地部分高校历史教育专业师生以及新近参加工作的在职中学历史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相当数量的高校教师和师范生对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基本上不太了解、不甚关心;中学历史新课程知识在高校的教学中仅仅涉及少数内容;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都认为高校的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不能适应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需求”。[5]江苏这样教育发达的地区尚且如此,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情况就可想而知。由于观念、体制、师资等方面的因素,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并未随着中学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其所培养的学生自然无法迅速适应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

(二)中国史和世界史课程结构比例不合理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大学历史学专业本国史和外国史的比例应均衡发展,且外国史的比例应适当增加。据北京大学高岱教授的调研统计,美国哈佛、耶鲁等大学的历史学系,从事外国史的教学人员占2/3左右,而且在这些大学中,外国史还是所有非史学专业大学生必修的通选课;韩国、日本主要大学的历史系,从事外国史教学和研究的人员也占到2/3;俄罗斯主要大学历史系约有50%的教师从事世界史教学研究。[6]而我国世界史学科在整个历史学科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1/3。尤其在地方高师院校,在一个30~40人左右的历史系,只设一个世界史教研室,只有3~5人从事世界史教学,基本上只能完成几门世界通史课的教学任务,无法开设必要的选修课程。可以说,多数地方高师院校的世界史课程体系是不完整的。从前述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师范历史专业主要课程也可以看出世界史在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和地位。这既不能适应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也不能适应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及时作出调整。

(三)历史专业教育课程不足

在我国,一般师范院校都较为重视普通教育理论和技能,而忽视专业教育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同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高师类院校教育类课程学时少,比例低,教育实践时间短。[7]目前,在高师历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教育类的课程主要由“老三样”(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组成,且主要是公共教育理论课程,针对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专业教育理论课程严重不足。

三、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新课程体系构建

(一)明确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师范院校“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8]结合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和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需要构建新型的历史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这是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指挥棒。近年来,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在调整历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一味地向综合性大学靠拢,过分强调培养复合型、研究型人才,忽视了师范性特点,脱离了地方师范院校实际。而部属重点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早在本世纪初就对人才培养的目标等问题进行研究,确定了“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深厚的历史科学知识和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的中学历史工作者”[9]的培养目标。一所部属重点师范大学的历史学专业都把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工作者”,作为地方性高师院校的历史教育专业更应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于服务基础教育,为中学培养具有深厚基础的综合素质高的合格的历史教师,其课程体系建设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其课程设置要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服务并引领地方历史新课程改革。

(二)构建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系

首先,课程体系要有鲜明的历史学科特色。在构建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时,必须保证能使学生对人类历史发展大序、框架和规律有基础性认识。因此,可在保证基本教学课时的前提下,将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的两门通史教学时间从三年压缩到两年。同时增加系列的专门史课程,即开设中外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以及宗教史、文明史、环境史、科技史、教育史等主要专门史课程,凸显历史学科的专业特色,系统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较为全面系统的感受和认识。其次,课程体系要纳入其它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历史学科是包罗万象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10]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在构建历史专业课程体系时,有必要纳入人文地理学、考古和文博、民俗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内容,遵循“厚基础、宽口径、一专多能”的原则,既注重专业学习的科学化,又考虑学生的个性与全面发展。一些本专业教师无法开设但对学生知识体系构建非常重要的课程,如文学史、哲学史、艺术史等,可通过学校平台,与其他院系协调,充分利用校内资源,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第三,课程体系必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结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实际。一是要增加部分与中学历史新课程模块教学内容相关的必修与选修课,如近代以来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价、探索历史的奥秘等。二是要增加部分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地方史、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等。第四,课程体系要突出历史专业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强化历史教育专业的师范特色。除传统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外,应增加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历史教育学、历史课件制作、史学名著研读、史料分析、史学论文写作等课程,加强历史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课程建设,强化师范生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历史专业学生所必要的专业教育理论与教育技能。

(三)加强世界史课程设置与教学

2011年,世界史升为一级学科,如何完善世界史学科体系成为一个迫切问题,作为地方性的高师院校,更是任务艰巨。虽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地方高师院校的世界史学科很难像综合性大学一样覆盖世界史的七个二级学科,但可以逐步朝这一方向努力。高中世界史的比例已接近60%,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已走在了地方高师院校的前面,作为为中学培养师资的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至少应努力适应这一变革,在课程体系上作出调整。具体而言,首先必须保证世界通史系列课程结构,逐步确立和完善外国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等几门主要的专门史课程,以及与高中新课改直接相关的专题史,如世界改革史、世界文化遗产等课程,其次是建立一些拓展学生视野、适应时展的世界史专题,如世界科技史、世界现代化研究、经济全球化研究、国际关系史、恐怖主义研究等课程。此外,可开设周边国家史、亚洲史等课程,侧重研究与中国有关的经济、文化、边疆政策等内容。因此,无论是世界史一级学科发展的需要,还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需要,地方高师院校都应加强世界史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

总之,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对接是一个急迫的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同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体系改革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只有教学内容等同步改革,才能真正构建起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

注释:

[1]朱汉国.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J].历史教学,2003(10):12.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03.

[5]朱煜.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86.

[6]徐轶杰,朱涓.世界历史专业建设研讨会综述[J].世界历史,2008(4):155-156.

[7]王泽龙,曹慧英.中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7,158.

[8]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第8篇: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课程开发;地方史教学

地方史也指乡土史,主要指某个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其地方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文化遗产等。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但也是中国史重要的组成部分。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开发历史课程的各种资源,利用好乡土教材,乡土教材的学习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益处。但是由于没有系统的关于地方史的校本教材,再加上教学任务等压力,学校几乎没有开展过类似的地方史教学。据调查,学生的地方史意识普遍缺乏,甚至在2012年南通的中考试题中反映出部分学生不能在地图上准确指出自己家乡的位置,这种现状确实令人担忧。不爱家乡何谈爱国?本人就南通的教学实践,谈谈地方史的作用,以及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找到教材与地方史的结合点,渗入地方史教学。

一、开展地方史教学的现实意义

1.地方史教学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落实爱国主义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指出要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爱国要从爱家乡开始,以爱家乡为起点,先学生最熟悉的家乡历史讲起,直观、亲切,拉近距离,激发兴趣,符合学生由近及远的认知水平。如向学生介绍南通的历史,南通建城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教育之乡”、“世界冠军的摇篮”、“世界长寿之都”,“近代第一城”等诸多美誉,讲述家乡史,更容易促动学生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爱家乡的自豪感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感培养,比起空洞的说教更能让学生接受。“有国才有家,国强家兴旺”,学生会自觉地把祖国的命运和家乡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勇于承担建设家乡,保卫祖国的使命,肩负起历史的责任感。

2. 地方史教学开发了课程资源,丰富了历史教学内容

中国有着浩瀚五千年历史,历史教材的可选的内容丰富;而且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民俗风情差别很大,甚至出现“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情况,地方史资源也极其丰富。但受教材编写内容,学生的学情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教材所选地方史内容不能面面俱到,总有详略、侧重,对于缺少的或者表述较简略的地方史内容,就要教师进行补充。比如在讲到中国革命史的时候,补充南通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这支军队成立于1929年,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这支红色武装仅存了数月。通过这段补充的历史学习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在复杂艰险的政治环境中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红十四军的革命党人所表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英勇献身精神和光辉的革命传统,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这种补充有效地把中国史和地方史结合在了一起,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历史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或许就在我们走过的某条街巷,曾经就发生过轰轰烈烈的历史场景。学生也较容易对书本上抽象的历史知识形成直观的感受,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3.地方史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发挥个性特长

2011年的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提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的历史考察和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得历史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包括历史实物和图片,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区的历史博物馆和历史遗迹,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到近代南通,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张謇纪念馆、大生纱厂,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参观,了解历史真实的发展情况,从而深入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这种家乡史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了实践能力,发挥了个性特长。

4.地方史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业务能力,与时俱进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促进专业化发展。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凭书本的知识教学已经远远不够了,要不断学习,除了更新教学技术手段外,还要熟练掌握乡土知识,特别是作为初中教师,这一点太重要了。最近几年的南通中考,地方史特色的题目几乎年年都有。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史命题的出现,就要求教师不能闭门造车,教学以本为本,要多关心实事,与时俱进,特别是关注南通的历史与现实发展。

二、深入挖掘地方史资源

通过对南通地方史的一番研究与调查分析,本人尝试找出初中历史教材与地方史的相关联系,并把教材中涉及到的有关地方史列成表格进行对照参考。

三、地方史教学的实践

在明确了南通地方史和教材内容的相关联系后,以课程改革为出发点,在具体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把地方史资源有效融入其中。本人以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为例,具体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开发利用地方史,开展地方史教学。

1.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既定目标中穿插南通地方史教学,使学生了解南通在近代交通、通讯、文化方面的发展,了解张謇对近代南通所作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的热情。

让学生收集近代南通发展变化的史实资料,培养学生整理材料、分析材料、概括材料的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张謇纪念馆、大生纱厂。加深对近代南通、近代中国历史的理解,进而把握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本课采取的教学方法为自组学习,师生合作,小组探讨等

2.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导入:我们班今天要举行一次近代南通社会生活变化的展览。全班分成四组,分别从南通近代的交通、通讯、文化生活、社会习俗等四个方面来讨论,为此次展览提供帮助。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讨,教师为每一组提供相应的图片和文字史实资料。接着,让每组派两名学生,其中一人介绍南通近代之前的社会生活某个方面的情形,另一人则介绍南通近代以来该方面出现的新变化,小组其他人可以及时进行补充或者纠正。教师最后进行总结,通过多媒体课件适时地加以演示。这种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小组探讨的方式,使学生更能主动参与其中,身心都融入课堂。

第一组,我给学生的资料如下:张謇在海门境内自行修建了青三(青龙港―三厂)铁路。青三铁路的建设历时近一年半,到1921年6月,这条全长6.5公里的小铁路在海门厅的沿江升起了新文明的袅袅青烟。轨道上的火车车厢共有10节,其中8节为货车车厢,2节为客运车厢。每节货车车厢可载货5吨,每节客车车厢可载客50人。诚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张謇的自办江苏铁路之梦没有实现,小小的青三铁路却为大生三厂的繁荣带来莫大的帮助。

本着“道路交通为文明发达之母“的思想,张謇辟道路、兴河运,1901年创立大生轮船公司。到1918年,公司有小轮20艘,行驶于以南通为中心所辟的10条行道上,沟通南北水网。张謇还修建了港闸公路。公路的大量修筑,推动了汽车运输业的大发展,至民国13年,全县有10多家汽车运输公司,拥有汽车110辆。

通过生生互动、小组讨论,南通近代社会生活出现的新变化如下:

第一展厅:交通工具变化

南通近代之前有:马车、木船、轿子等。

近代有:大生三厂的小火车、轮船、汽车

第二组,我给学生的材料如下:1901年设立大清邮政南通州分局,开创了近代邮政通信。1911年,南通诞生了第一部固定电话。1913年,张謇创办了私营的南通大聪电话公司。

第二展厅:通讯的变化

南通近代之前:驿站、信鸽等。

近代有:电报、电话。

请学生思考近代南通新式交通通讯方式出现对南通近展有什么影响,使学生明白近代南通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变化是历史的进步,也深刻了解张謇的贡献。

第三组,我给学生的资料如下:为转变社会风俗和繁荣地方戏剧,1919年张謇在南通办起一所培养戏剧人才的学校――伶工学社,并且建造更俗剧场。请来梅兰芳等艺术大师前去演出。剧场实行一些文明的规定,如观众按号入座、不许随地乱扔果皮、不许乱喊乱叫等,确实起到了移风易俗的积极效果。张謇还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博物馆, 1901年建立翰墨林印书馆等文化设施。翰墨林印书比著名的上海商务印书馆晚六年,而比声誉卓著的中华书局早九年。翰墨林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出版社之一,并且可能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地方级的出版社。

第三展厅:文化生活

南通近代以前:画像、看戏等

近代有:照相、电影、近代报刊、书籍出版业

第四组,我给学生的材料如下:在辛亥革命和的反封建浪潮,在南通知识青年中激起反对旧习俗的思想,男女平权、婚姻自由成为他们的要求,恋爱成为婚姻的必要阶段而被承认。在形式上,有了“文明结婚”、“集体婚礼”等新的做法。服装也有了改革。

第四展厅:社会习俗

南通近代之前:男人留辫子、跪拜礼、大人等,婚姻包办

近代有:剪辫、易服、改称呼、追求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

教师总结:近代南通在交通通讯、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推动了南通的近代化进程。这些变化有很多和张謇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是一个牵系家乡和国家的人,一心想着实业救国。但是他创办的大生纱厂、大生轮船公司等最终还是在帝国主义的夹击下最终都破产了,请同学们结合当时社会背景思考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同学们,今天的展览――近代南通社会生活的变化非常成功。请在留言厅里写下你学习本课的感悟,并为南通现代的发展提供一两点建议,学生畅所欲言。

地方史资源的开发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有很大益处,让学生感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或许就在我们走过的某条街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地方史资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的发展轨迹,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对家乡、国家的热爱,增强他们对建设家乡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朱煜. 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9期

[2]杨艳红.初中历史乡土史材料的挖掘和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2006

[3]王梅.地方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使用实践[J].政史地教研,2010年4期

[4]郑宁历史教学和地方史资源的结合――校本课程设计之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年05期

第9篇: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

讨论在思维的改变和深化过程中具有独特作用。霍姆斯(Roger?Holmes)认为,“个体思维的陈述形成于分析现有信念与用新观点综合这些信念之间轮换交错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促成新的综合而达成思想的改变。在课堂讨论中,对立的观点得以揭示、探讨、争论,促进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形成新的整合。”[1]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容易造成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被动接收,教学效果低下。高校思政课肩负着意识形态教育的使命,应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表明,设计一些好的问题,围绕问题进行讨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的意识,从而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讨论模式对思政教学的价值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课程教学以史实史料为基础,注重凸显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这一必然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下,学生缺乏问题意识锻炼,难以形成对史实及其辩证发展规律的思辨力。而讨论模式的教学借助于问题的设计、展开、探究、争论等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促进学生树立坚定信念,从而提高思政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兴趣,改善思政教学现状

教学实践证明,一门课程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2]然而近年来,思政课上抬头率低、旷课率高、玩手机等现象严重,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再加上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非常低下。对比传统的讲授方法,思政课在讨论教学模式下,学生就事先由教师设计的问题、主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自由发言与讨论。讨论过程中给予学生主体性体验的感受,激发他们的话语权,发表观点后学生的成功感与自信得到提高,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欲望。思政课采用讨论式教学,将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让他们独立思考,大胆展现自己,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被调动起来。

(二)提供多种机会与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首先,讨论式教学,要求学生要围绕《纲要》课程的讨论主题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这个过程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能;其次,讨论式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由的、没有压力的讨论,讨论过程成为一个自我发现、自我重建、自我表现、自我认知的良好平台,是一种促进高级思维活动的探究、推论、争辩的多元活动[3];再次,讨论过程中大家相互磋商、彼此启发,拓宽思路与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课堂讨论中需要学生用清晰的语言有条理地、合乎逻辑地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三)凸显互动参与,提升思政教学实效性

讨论式教学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畅所欲言,充分激发了每位学生的积极性。讨论式教学中教师主要是担任引导、组织、启发的角色,教师要退出主角的位置,走下讲台,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走上讲台,成为课堂的主角。讨论式教学是一个生生、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要敏锐地捕捉对教学有利的信息,适时地启发、鼓励和引导学生,解决他们在思想认识上的难点、疑点问题。讨论式教学中,学生与老师的思想、智慧碰撞与交流,使学生训练心智、明白是非、坚定信念,从而实现思政教学知识体系向大学生的认知体系与信仰体系转化。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讨论式教学的实施路径

讨论式教学作为一个系统的教学模式,应包括前期准备阶段、中期课堂实施与组织阶段、后期的课后总结与反思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应具有相应的流程与操作要求(见图1)。

(一)前期准备阶段

前期准备主要有以下四个流程的准备与设计。

1.精心设计问题,科学划分问题类别。“问题”不仅是讨论式课堂教学的中心话题,更是它的灵魂。因此问题设计是成功实施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关键。然而《纲要》课中,大部分的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问题意识比较差,或者没有问题意识。[4]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围绕课程教学目标与中心任务,精心设计问题。《纲要》讨论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应该是围绕“两个了解”“四个选择”的问题进行设计、规划、互动、总结评价的逻辑过程。在设计问题时应对问题进行分类,《纲要》教学讨论涉及三类问题:

第一,基于陈述性知识的事实性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设计“是什么”的基础知识,是指已经发生了的历史事实,比如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国内、国际的背景是怎样的?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有什么意义?等等,这类问题可以作为讨论的基础进行预热,激活学生的思考。可以围绕“两个了解”、“四个选择”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的历史基础知识。

第二,基于程序性知识的解释性问题。这类问题不仅讨论近代历史发展的脉络、规律,更要探究这些历史规律背后的原因,弄清历史背后的“为什么”问题。比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引导学生通过史??史料收集,探索历史发展规律,让学生自己讨论,得出历史和人民必然地做出这样的选择的理由。再如“如何勾画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的讨论主题,要求学生将重大历史事件按照某种逻辑连接起来,并将其背后的推动力量加以阐释,引导学生寻找历史发展的逻辑与脉络、轨迹与规律。

第三,基于策略性知识的评价性问题。鼓励和激发学生对某一历史观点、历史事件进行反思与评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被忽视,但恰恰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比如,如何评价戊戍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运动?再比如以“如何评价近现代西方对中国的侵略?”为主题进行讨论,通过分析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动机、带来的客观后果,进一步引导学生批判“西方中心论”的历史观。

2.师生共同设计,建立问题群。《纲要》知识点多,面广,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同学们通过讨论学习,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历史与人民为什么做出这样选择、是怎样选择的这一重大历史观和价值观问题。因此,确定讨论问题群至关重要。

教师应树立合作意识,与其他老师或学生精心设计每节课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师生、生生共同设计问题群,确定基本问题和扩展问题。基本问题是反映某一课题核心的解释性问题;扩展问题是基本问题的扩展,解决基本问题可以通过对扩展问题的回答获得提示。一般一个问题群由一个基本问题和八到十个扩展问题组成。抓住《纲要》课的主干体系,围绕“两个了解”“四个选择”基本问题,层层细分,扩展若干小问题。比如“历史和人民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基本问题,围绕这个基本问题可以设计扩展性问题。比如资产阶级道路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十月革命为什么给中国带来一声炮响等。好的问题群设计要注意扩展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老师要吃透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要点都要有所侧重。

规划时还涉及讨论的程序。教师首先要准备一些事实性问题,在讨论之初提出,再决定最重要的问题群以及问题呈现的顺序,开始和终止问题群都用基本问题,中间呈现扩展问题,最后还应提出些评价性问题,使学生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经验发挥应有的作用。

3.选择恰当的讨论模式。讨论式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多种,比如小组式讨论、?q论式讨论、情景式讨论、案例式讨论、课题研究式讨论等等,《纲要》课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特点与需求进行相应选择。

第一,可采用课题研究式讨论。《纲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核心课程之一,它既具有史学课程的特点,又与史学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教学的理论起点和落脚点不仅在于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进程,更在于使学生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本质及其规律,[5]可采用课题研究式讨论,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查找资料,分析历史事件,厘清中国近代史发生发展的理论渊源,揭示中国近现代史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可采用辩论式讨论。要让学生理解“四个选择”的必然性,教师可以展开辩论式讨论,比如:假如历史和人民不选择中国共产党,不选择马克思主义,不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不选择改革开放,会怎样?可以让学生进行辩论式讨论,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明白,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必然的,而非是偶然的,让学生明白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壮大。

第三,可以针对某些敏感性的热点问题,进行敏感性话题讨论。讨论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客观分析问题。

第四,根据教学环境与对象恰当选择讨论模式。《纲要》课堂学生人数较多,加上教学场地限制等因素,可以把学生先分组,采用小组式讨论。对于文科或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讨论模式,比如文科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可以采用辩论式、课题研究式等讨论模式,而理工科的学生推理能力、逻辑思维比较强,可以采用案例讨论式、辩论式等。[6]

4.提前分组,明确程序。高度的参与性是检验讨论式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师应充分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引领学生做好讨论前的分组准备工作。第一,提前分组。思政课班级人数较多,专业很杂,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分组时每组10人左右,主要以班级、宿舍、专业等进行不同组合;第二,提前对每组成员做好分工。每组选出组长负责人,负责讨论的前期准备、中期讨论、后期回顾与反馈的整个过程。对组员要分工,有专人负责资料收集、做PPT、现场汇报、补充汇报、讨论后期总结等;第三,提前宣布讨论主题,给学生预留足够时间查找资料,做准备材料,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资料,鼓励学生自己收集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数据、事例等;第四,要求汇报学生与补充汇报的学生做好发言提纲,规定好发言时间,发言过程中要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纲要》讨论式教学的实施中,既要体现思维的自由,又要体现过程的秩序。因此在第一次课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讨论的过程,规范讨论的语言,界定好各小组任务与职责,明确各讨论小组重点思考的问题,使讨论教学形成较为完备的模式设计。

(二)中期课堂实施与组织阶段

中期课堂实施与组织阶段主要有以下四个流程。

1.梳理基础知识,为讨论做铺垫。基础知识的习得不仅是教学的基本目标,更是为深入的做讨论式教学准备。因此,在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情境中,绝不能削弱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课伊始,教师可出示以填空、选择为主的基础知识练习题,或者可以让学生回答提前设计好的事实性问题。这一环节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与历史背景的同时,引出要讨论的主题。

2.展示问题群,组织各小组讨论。教师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以问题导向设计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追溯问题产生的根源,引导学生的讨论由历史认知推进到理论思维探讨。教师应根据每次课的教学目标,在黑板上或PPT上展示提前由师生设计的问题群,组织各小组讨论。出示的问题不仅要基本覆盖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还要有启发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难度要适宜,比如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国际因素,该问题太难,涉及当时国际关系,学生平时接触的材料又少,因此讨论的主体难度不要太大。

小组讨论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后进行,对于一些比较难的、复杂的问题,或者需要查找很多资料的讨论题目可以安排在课后进行。课后讨论,教师应该在班级讨论前提前收集学生的讨论记录、个人分析提纲、学生的观点与看法,及时了解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课堂小组讨论,教师应深入各讨论组,听取学生发言,做到反馈流畅,指导及时。

3.班级讨论,各组汇报。班级讨论是整个思政课讨论式教学的中心环节。讨论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位同学进行思考,教师应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班级讨论阶段,各小组应派代表上台进行汇报,汇报人应围绕本小组的问题进行主旨发言,介绍本小组的主要观点、讨论方法等情况。教师可以鼓励各小组提前制作PPT,更好的展示小组汇报。汇报中小组成员可做补充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与质疑,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辩论。

讨论中教师应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及时进行宏观调控与引导。开局引导不仅要简短更要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秩序调控要灵活、平稳,既不能出现冷场现象,也不能出现过热现象,保证讨论能够顺利、有序开展;学生讨论背离主题时要及时控制,引导学生回归主题;讨论中若有争议,教师先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争辩,最后达到共识。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观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教师点评与总结。每次的问题讨论结束后都要进行总结与点评。对于一般问题,教师可指定一名学生整合大家的论点和论据,形成正确的结论。对于难度较大、学生讨论不成熟、不完整的问题,可由教师作总结。点评过程中教师要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观点,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提高对问题的分析深度与广度。比如在讨论南京大屠杀时,由于影响力大,大部分同学们都有“耻辱”心结,容易产生仇恨心理。教师点评时要注意在讲述战争的残酷之外,引导学生珍爱和平,而不是延续仇恨。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战争与和平,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在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教学模式下,容易造成知识点学习的分散,甚至影响学生知识结构的逻辑性。教师总结时一定要结合历史发展的逻辑与规律,注意历史事件的系统性和内在联系性。教师要对整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与回顾,梳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与把握。

(三)后期的课后总结与反思阶段

课后总结与反思有利于下一次纲要课讨论式教学的有效实施,是纲要课讨论式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讨论式教学结束后,教师与学生要各自进行课后总结与反思。

1.学生反思与总结。

纲要课讨论式教学结束后,学生应该从四方面进行反思(见图2):第一,小组团队建设。小组分工是否明确,责任是否清晰,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是否强烈。第二,讨论形式。讨论形式有自由发言、轮流发言、头脑风暴、辩论式等不同讨论形式,选择的讨论形式是否恰当,这种讨论形式有缺陷吗?怎样改进?第三,讨论过程。在有限的讨论时间里能否激发大家的思维,组长能否有效把控讨论进程。第四,讨论效果。讨论的参与度是否较高?讨论是否偏离主题?讨论是否流于形式,PPT是否仅仅是历史资料与历史数据的堆积与陈述,同学们的讨论是否还是停留在高中阶段的“是什么”,有没有重点关注历史事件的“为什么”,是否主动探索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与历史发展的规律。

学生在对以上内容进行反思与总结时,形成书面分析报告,报告的形成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l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单纯的课堂讲授灌输知识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造的过程[7],报告的撰写要尊重历史规律与客观事实,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视角地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报告完成后反馈给老师,老师及时进行批阅,评价其报告的优缺点,促进学生下次书面分析报告与总结水平的提升。

2.教师的反思与总结。反思与总结能帮助教师及时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缺陷,促进教师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改进讨论式教学。

相关热门标签